自卸车专用车架设计

自卸车专用车架设计
自卸车专用车架设计

课程论文

自卸式专用车车架设计

课程名称:专用汽车设计

姓名:伍达强

学号:201131150421

专业:车辆工程

成绩:

指导教师:刘庆庭

摘要:介绍了主副一体自卸专用车架的设计过程,着重介绍了该车架的结构形式和特点,论述了车架结构形式的确定、纵梁的设计校核、横梁的布置及结构设计、横梁与纵梁连接形式及自卸结构的布局设计,对自卸车专用车架的设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字:自卸车专用车架结构设计

Abstract: Focusing on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rame, the design process of the major and auxiliary special frame in dump truck were described. Frame structure, design and check of the carling, Layout and structural design of beams, the connection of carling and beams, layout of dumping structure were elaborated, which accumulated some useful guidance to the design of special frame of dump truck.

Key words: dump truck special frame; structural design

1 前言

车架作为汽车底盘的基础件,其结构形式直接影响着底盘各零部件的布置安装。同时,作为底盘及整车的主要承载件,车架对整车的各项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车架设计过程中,除考虑自身的强度要求外,还需考虑其它总成安装的方便性,并兼顾生产工艺条件。为满足市场的需求,针对自卸汽车的特点,开发了一种主副一体自卸汽车专用车架。

2 方案构思

传统自卸车车架由主车架与副车架共同组成,主车架承载着各总成件的载荷,副车架布置自卸结构实现货物的倾卸(图1)。自卸专用车架初步设想是取消副车架总成,将副车架上自卸结构移植到主车架上,既可以降低整车重心,又降低了成本。车架结构大致拟定如下:选用边梁式框架式结构,车架由左右分开的两根槽型纵梁和横梁组成。考虑到自卸车驾驶室后的位置所受弯曲应力较为集中,在重载时易发生变形,故在此段增加第三层纵梁。车架前悬受力较小,出于轻量化和降低成本的考虑,从车架前端到发动机前托架处,车架纵梁由双层改为6 mm 的单层;后悬架附近重载时所受扭曲作用较大,故在后悬架前后支架处采用背靠背横梁联接,以保证车架后部有足够的强度;车架中部在行驶中应具有一定柔性,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车架横梁尽量减少,以减小通过不平路面时车架的扭曲变形(图2) 。

3 车架设计

3.1 车架总体尺寸的确定

3.1.1 车架纵梁材料的选择

纵梁是车架的主要元件,也是车架总成中最大的加工件,其形状力求简单,载货汽车车架纵梁多取平直且断面形状不变或少变,以简化工艺,降低制造成本[1]。本车架纵梁选用直通双层槽型纵梁,断面尺寸为250 mm ×70 mm ×( 外层为6 mm ,内层为5mm ),大梁材料采用B510L ,下屈服强度为355 MPa 。

3.1.2 宽度的确定

车架宽度必须根据整车总体布置来确定。车架前段的宽度受前轮最大转向角的限制,最小值取决于发动机的外围宽度,车架后段的宽度受后轮距及悬架安装方式的影响[2]。该车架前后悬架全采用钢板弹簧悬架,悬架支座均与纵梁下翼面和腹面铆接,为满足悬架的安装要求,确定车架宽度为800 mm 。

3.1.3 长度的确定

车架长度主要取决于整车的长度,根据整车自卸货箱尺寸(4400 mm ×2200 mm ×800 mm )及驾驶室总成等部件的布置情况,确定车架轴距为3800 mm ,其中前悬长1060 mm ,后悬长1225 mm ,总长6085 mm 。

3.1.4 车架纵梁的强度校核

车架受力简图如图3所示。整备质量G s =5000 kg ,载质量G g =20000 kg 。 前支反力:R f =

G s L?2b +G e (c?2c 2)4Z =22 kN 。 由弯矩平衡dM x dx =0 ,求得最大弯矩点:

X =[2R f ?G s a L +G e Z?c 1 c ][G s L +G e c ]

=1660mm

最大弯矩:

M max=R f x?G s

4L

x+a2?

G e

4c

c1?Z?x2=1901kN.mm

取动载荷系数k d=2.5~4.0,考虑到车架多为疲劳损伤,故取d安全系数n=1.15~1.40[1]。则动载荷工况下的最大弯矩为M dmax=k?n?M max= 6159kN.mm。对于槽形断面,抗弯截面模量:

W=t×h(h+6b)/6=307 083mm3

纵梁危险截面的最大应力:

σ=M dmax W=200.55MPa

由于材料的临界值为[σ]=355 MPa,此时σ≤[σ],故该车架纵梁的设计满足要求。

3.2 横梁结构及位置的确定

对于车架总成来说,纵梁首先应满足整车的强度要求,而合理布置横梁及其连接形式则是保证车架具有足够扭转刚度的必要条件,同时车架横梁又是底盘一些总成的安装基体,因此在确定各横梁的位置前必须充分考虑到整车各总成的布

置情况,保证其安装的方便性[2]。

由于发动机前置,为满足驾驶室、发动机的安装要求,提高车架前悬的刚度,在车架前端设置前横梁和第二横梁,以保证前悬架和转向器等操纵的稳定性。由于前横梁上翼面要装配驾驶室翻转支座,横梁采用6 mm的槽型横梁,在保证强度前提下,在横梁两端增加圆弧缺口,并在各横梁腹面增加工艺孔减重,同时方

便制动管路通过。

前、后轴之间横梁的设置,除需考虑满足蓄电池、储气筒及油箱总成等外挂部件的安装要求外,还要考虑传动轴吊架支座的安装要求。

由于自卸车经常在坑洼工地上行驶,要求车架后悬架有较好的扭转刚度,因此须在后悬架前后支架处各加装一组背靠背横梁,但考虑到后悬架前支架处要布置自卸举升结构支持梁,亦可以用其兼做横梁。

车架后悬长度及后横梁的位置要依据自卸货箱尺寸、重心位置和举升角度来确定,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备胎、自卸油箱、安全支撑杆等其它附件的布置。

3.3 发动机悬置结构的确定

在设计发动机悬置结构时,力求把发动机的振动通过支承体降低到最小,减振效果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悬置系统的结构型式、几何位置及悬置软垫的结构、刚度和阻尼等特性。根据驾驶室内腔结构和发动机外形图确定此车架的发动机采用三点支承,其前悬置采用“V ”型两点支承方式,后悬置设置在变速箱上,通过转轴软垫悬挂于横梁,同时在发动机飞轮壳设置辅助悬置,以解决悬置过度定位及前后悬置太长导致离合器壳、变速箱壳体易破裂问题。

3.4 自卸结构设计及各位置点的确定

因T 型自卸举升结构具有举升力系数小、省力,油压特性好,举升平顺、油缸活塞工作行程短,机构布置灵活等特点,故采用T 型自卸举升结构[3]

3.4.1 自卸油缸安装位置的设计

根据T 型自卸机构的尺寸参数要求,油缸支座的安装位置应低于车架上翼面位于后悬架处,故在此段增加8 mm 内衬纵梁,内衬梁与车架腹面及下翼面铆接为一牢固整体,再在内衬梁内扣8mm 槽型自卸纵梁,自卸纵梁与内衬梁内外交错焊接牢固,以避免自卸纵梁与车架纵梁直接焊接的不足。在自卸纵梁上钻打油缸支座安装孔,装配油缸支座(图4)。

3.4.2 拉杆支撑板的设计

自卸拉杆装配孔高出车架上翼面,要求具有较好的抗弯和抗扭特性,故拉杆支撑板采用厚度为20 mm 的钢板制作,其下端分别用Φ120×12和Φ84×12的两根圆钢管贯穿并焊接牢固,钢管两端分别与自卸纵梁和内衬梁焊接,拉杆支撑板上端安装孔内加装耐磨轴瓦以减少摩擦,轴瓦与拉杆支撑板焊接牢固。

3.4.3 自卸翻转支座设计

自卸翻转支座一般采用铸钢件,设计在车架尾端与车架上翼面和腹面紧贴铆接牢固。考虑到重载举升时自卸翻转支座处受弯曲和扭曲应力较大,为提高此处强度,将自卸翻转支座、后横梁及车架纵梁铆接在一起,共同承载此处应力。 4 车架横梁的连接

4.1 车架纵梁与横梁的连接

根据车架前、后悬架以及其它各总成的安装位置,车架前端受力较小且纵梁为单层,为增加刚度将第一、二横梁与车架纵梁上下翼面直接铆接[1]

4.2 后悬架前后横梁与纵梁的连接

由于后悬架前后横梁与前后支架的位置较近,为防止干涉,在槽形横梁的两端增加梯形支架,先将梯形支架与车架纵梁腹面和下翼面铆接形成一个整体,再将横梁的上下翼面与梯形支架铆接,梯形支架的端头形状应逐步过渡,其厚度不得小于车架纵梁厚度的40%[3]。

5 结束语

本文对自卸汽车车架从结构布局、材料选择和力学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介绍了主副一体自卸专用车架产品。在设计中取消了自卸车传统的副车架总成,在车架左右双层纵梁内各铆接内衬梁,再在其内扣一槽形自卸纵梁,并在槽形自卸纵梁上钻打油缸支座安装用孔,安装油缸,从而降低了油缸安装高度,使整车的重心高度降低了140 mm,局部采用三层纵梁提高了车架的强度和刚度;自卸拉杆板采用三角形钢板结构,下端用两根钢管贯穿焊接牢固,安全可靠,加工简单,安装方便;自卸翻转支座直接铆在车架纵梁尾端,结构简单、成本低、机构运行可靠。通过大量的研究和试验,该T型主副一体化结构车型性能稳定可靠,降低了成本和重心,同时也解决自卸车侧翻的实际问题,受到市场的欢迎。该车型投产两年多来,得到了用户的认可,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惟信.汽车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 汽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汽车工程手册(设计篇)[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1.

[3] 徐达.专用汽车结构与设计[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4] 陈家瑞.汽车构造(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设计开发输入清单

《设计和开发输入清单》rm-rdd-jl10-a0项目名称《顾客要求设计和开发输入清单》附相关资料a、产品B的主要功能和性能要求、适用的法律法规,国家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C.以往类似设计提供的适用信息D.对确定产品的安全性和适用性至关重要的特性要求说明备注编制/日期评审/批准/日期设计和开发输出清单mx-rdd-jl-09-a0项目名称《设计和开发输出清单》附相关资料;产品设计和开发输出因产品不同而异,包括1份指导生产、包装等活动的图纸和文件。例如:零件图、总装图、生产工艺、包装设计等Mx-rdd-jl-08-a0标题或职务:项目名称:设计开发阶段负责产品编码的审核人;部门职称或职称;部门评审内容:标注“■”表示评审通过;标记“?”表示有建议或疑问;“税”表示不同意。合同与标准的符合性、采购可行性、试验可行性、结构合理性、美观性、环境影响、安全性、评审结论、纠正和改进措施的跟踪验证结果、备注1、评审会议纪要。2可以添加其他页面进行说明。编制/日期评审/日期批准/日期检查员/日期设计和开发验证报告mx-rdd-jl-06-a0项目名称验证单位和参与人员项目编号设计和开发输入汇总绩效、功能,技术参数和标准或基于等的法律法规。主要试验仪器设备的序列号;根据

输入要求的各项专项试验/检测报告的汇总和结论;设计和开发验证的结论;验证结果的跟踪结果,备注可以在另一页中描述。操作员修改日期/设备名称/设备设计人员批准日期/R&设备设计更改意见日期;D质量管理部部长意见采购部产品设计开发计划负责人mx-rdd-jl-04-a0项目来源项目总负责人项目名称开发周期设计师组成:设计师资源配置:岗位设计师岗位设计师岗位阶段划分及主要内容责任部门负责人完成时间设计任务书编制(设计输入)决策阶段设计任务书评审初步设计技术初步设计评审工作图设计样机试制验证(设计验证)工艺方案评审准备小批量试制工艺文件和检验文件编制试验产品定型鉴定设计确认正式生产前准备转入正式生产设计阶段、试制阶段,定型调试阶段备注材料设计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更改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日期:

自卸车检验标准

自卸车 1 范围 1.1 本标准规定了用定型汽车底盘改装的自卸车和自卸半挂车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随车文件、使用说明书、运输和贮存。 1.2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用定型汽车底盘改装的自卸汽车和本公司生产的自卸半挂车(包括后卸自卸车、侧卸自卸车和侧卸半挂车)。 1.3 具体车型及其主要技术参数纳入产品图样管理,本标准不再重复列入。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所有标准都会被修定,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589-2004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 3766-2001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 4785-1998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 GB 5920-1999 汽车及挂车前位灯、后位灯、示廓灯和制动灯配光性能 GB 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 9969.1-199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 GB 11554-1998 汽车与挂车之后雾灯配光性能 GB 11564-1998 机动车回复反射器 GB 11567.1-2001 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要求 GB 11567.2-2001 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 GB/T 12674-1990 整车质量(重量)参数测定方法 GB 15741-1995 汽车和挂车号牌板(架)及其位置 GB 17509-1998 汽车和挂车转向信号灯配光性能 GB 18099-2000 汽车及挂车侧标志灯配光性能 JB/T 5943-1991 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GB 4019-1985 汽车驻车制动性能要求 QC/T 222-1997 自卸汽车通用技术条件 QC/T 223-1997 自卸汽车性能试验方法 QC/T 252-1998 专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 QC/T 319-1999 自卸汽车取力器技术条件 QC/T 460-1999 自卸汽车液压缸技术条件 QC/T 461-1999 自卸汽车换向阀技术条件 QC/T 559-1999 货车、客车行车制动性能要求 QC/T 569-1999 汽车驻车制动试验方法 QC/T 625-1999 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QC/T 29015-1991 自卸汽车栏板锁紧装置技术条件 QC/T 29104-1992 专用汽车液压系统液压油固体污染度限值 JB/Z 111-86 汽车油漆涂层 GB/T18411-2001 道路车辆产品标牌

大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计算说明书

大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高位自卸汽车设计 计算说明书 1.2 设计要求及原始数据 (1).设计要求: ①具有一般自卸汽车的功能。 ②能将满载货物的车厢在比较水平的状态下平稳地举升到一定高度,最大升程S max 见表1。 ③为方便卸货,要求车厢在举升过程中逐步后移,车厢处于最大升程位置时,其 后移量a见表1。为保证车厢的稳定性,其最大后移量a max 不得超过1.2a。 ④在举升过程中可在任意高度停留卸货。 ⑤在车厢倾斜卸货时,后厢门随之联动打开;卸货完毕,车厢恢复水平状态,后厢门也随之可靠关闭,后厢门和车厢的相对位置见图2。 ⑥举升和翻转机构的安装空间不超过车厢底部与大梁间的空间,后厢门打开机构的安装面不超过车厢侧面。 ⑦结构尽量紧凑、简单、可靠,具有良好的动力传递性能。 (2)原始数据: 方案号车厢尺寸L×W×H L(mm)×W(mm)×H(mm) S max (mm) A (mm) W (kg) L 1 (mm) H d (mm) A 4000×2000×640 1800 380 5000 300 500 B 3900×2000×640 1850 350 4800 300 500 C 3900×1800×630 1900 320 4500 280 470 D 3800×1800×630 1950 300 4200 280 470 E 3700×1800×620 2000 280 4000 250 450 F 3600×1800×610 2050 250 3900 250 450

2 设计方案的评价及选择 2.1举升机构 2.1.1设计要求: 1.能将满载货物的车厢在比较水平的状态下平稳地举升到一定高度,最大升程S max见表1。 2.为方便卸货,要求车厢在举升过程中逐步后移,车厢处于最大升程位置时,其后移量a见表1。为保证车厢的稳定性,其最大后移量a max不得超过1.2a。 3.在举升过程中可在任意高度停留卸货。 2.1.2 设计方案 方案1: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 图2-1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 如上图所示机构,CBEF形成一平行四边形,杆BC在液压油缸的带动下绕C轴转动,从而完成车厢的举升和下降。 优点: ①.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安装和维修; ②.能够保证车厢在举升和下降过程中保持水平,稳定性好; ③.液压油缸较小的推程能够完成车厢较大的上移量。 缺点: 车厢上移时,其后移量很大。为了保证车厢举升到最大高度时,其最大后移量不超过设计要求,需将杆BC、EF做得很长,甚至大大超过了车厢的长度,在工程实际中不能实现。 方案2:L型举升机构 图2-2 L型举升机构

ISO9001-2015审核要点8.3.3设计和开发输入

ISO9001-2015审核要点8.3.3设计和开发输入 Post By:2016-10-10 10:18:00 [只看该作者] 8.3.3设计和开发输入 组织应针对具体类型的产品和服务,确定设计和开发的基本要求。组织应考虑:a)功能和性能要求; b)来源于以前类似设计和开发活动的信息; c)法律法规要求; d)组织承诺实施的标准和行业规范; e)由产品和服务性质所决定的、失效的潜在后果。 设计和开发输入应完整、清楚,满足设计和开发的目的。应解决相互冲突的设计和开发输入。 组织应保留有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形成文件的信息。 标准理解: 1、要求组织应确定有关设计和开发的产品和服务的具体类型的基本要求,组织应考虑: a) 功能和性能要求; b) 来自以前类似设计和开发活动的信息; c) 法律法规要求;的内容 d) 组织承诺执行的标准或行业规则;(这是新增加的内容,如行业规约、健康和安全标准) e) 产品和服务的性质引起的潜在失效后果。(这是新增加的内容,这些产品和服

务的失效的后果大到可能致命,例如举办某个大型活动时道路交通安全的策划不周全可导致事故;小到可能导致顾客不满意,例如织物的颜料不稳定导致褪色或掉色。)输入应满足设计和开发目的,完整并且清楚。设计和开发输入的矛盾应予以解决。(如输入的要求存在冲突或困难或无法实现,组织应开展活动来解决这些问题。 新旧标准变化: 1、新版标准增加了新的要求: d) 组织承诺执行的标准或行业规则; e) 产品和服务的性质引起的潜在失效后果。 输入应满足设计和开发目的,完整并且清楚。 2、新版标准还强调:设计和开发输入的矛盾应予以解决。 3、组织应保持设计和开发输入的文件化信息。 审核要点: 1、确定特定的设计和开发项目的输入时设计和开发过程的重要的活动之一。检查组织是否确保输入应该没有歧义,完整且定义的产品和服务特性的要求一致,包括:(1)由顾客、市场需要或组织确定的功能或性能要求; (2)之前类似设计和开发活动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帮助组织提高设计和开发的有效性,并使组织通过借鉴以往类似设计的经验,不断完善设计和开发活动,甚至创造出更佳的设计开发的实践样板,也可以帮助组织避免和减少设计和开发中的错误;

后翻自卸车设计规范方案

后翻自卸车设计规 1.围 本标准规定了后翻自卸车的分类、液压系统、副车架及其连接和自卸车箱体的技术要求,设计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部后翻自卸车(轻量化除外)上装的设计制造过程。 2.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但是,鼓励根据本规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 GB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1589-2004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 4785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 GB/T 18411 道路车辆产品标牌 QC/T 222 自卸汽车通用技术条件 GB11567.1-.2 汽车和挂车侧面及后下部防护要求 GB/T 3766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QC/T 413—2002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ZB T 59005 自卸汽车换向阀技术条件 QC/T 319-1999 自卸汽车取力器技术条件 QC/T 460-1999 自卸汽车液压缸技术条件 QC/T 223-1997 自卸车性能试验方法 QC/T 75 矿用自卸汽车定型试验规程 JB/T 5943 工程机械焊接通用技术条件 JB/T7949 钢结构焊缝外形尺寸 GB 985 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及与尺寸 GA406 车身反光标识 HG2-590 各色醇酸磁漆 QC/T484 汽车油漆涂层 QC/T518 汽车用螺纹紧固件扭矩 QC/T 597 螺纹紧固件预涂微胶囊厌氧干膜胶 QC/T 29104 专用汽车液压系统液压油固体污染度限值 QC/T 460-1999 自卸汽车栏板锁紧装置技术条件 3. 后倾自卸汽车的分类 按举升方式:腹置举升自卸车、前置举升自卸车

自卸车通用检验规范

可编辑 自卸车通用制造检验规范 编制: 审核: 批准:

前言

自卸车通用制造检验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自卸车的技术要求、制造检验规范,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各种型号自卸车(上装)的制造及最终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1589-2004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T 3766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QC/T 223-1997 自卸车性能试验方法 QC/T 252-1998 专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 QC/T 319-1999 自卸汽车取力器技术条件 QC/T 460-1999 自卸汽车液压缸技术条件 QC/T 460-1999 自卸汽车栏板锁紧装置技术条件 3 技术要求及检验规范 3.1 整车要求 3.1.1 自卸汽车整车必须符合本规范要求,并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 3.1.2 自卸汽车外廓尺寸应符合GB1589-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的规定,货箱内部尺寸等必须符合产品公告和图纸要求。 3.1.3 自卸汽车上装按质心,轴荷设计要求计算,严格按图纸及公告尺寸施工。 3.1.4 照明及信号系统应符合GB4785-1998《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的要求。 a)自卸车应安装两只红色后示廓灯,安装在后立柱上部; b)自卸车应安装两只红色前示廓灯,安装在前立柱上部; c)自卸车应安装侧标志灯和侧回复反射器,琥珀色,安装位置高度距地面不得小于900,不得大于1500, 最好是车架边纵梁处,整车纵向位置是距前部小于3000,距后部小于900,两灯中间位置相距小于3000,最大不能超过3500; d)后转向灯、后位灯离地高度不得小于900,大于1200,后位灯距外廓侧面不得小于400; e)车辆后部必须安装一只红色后雾灯,不能与后位灯干涉,二者相距至少200; f)车辆后部必须安装后回复反射器,三角形红色2只,安装在保险杠上或后尾板上,距车辆左右侧不 得小于400,并且对称安装。 3.1.5 焊接件应按JB/ZQ3011-1983《工程机械焊接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施焊。焊缝均匀、光滑,焊接要牢固、可靠,不得有裂纹、夹渣、焊穿、漏焊现象,咬肉处每米不得多于3处。 3.1.6 油漆涂层应符合JB/Z111-1986《汽车油漆涂层》的规定,油膜应能自然干燥。 3.1.7 自卸车外观质量 3.1.7.1 自卸车外观不应有图样未规定的凸起、凹陷和其它损伤。各栏板,车架,侧防护栏、后防护杠应平整、匀称,无翘曲变形。

自卸车设计说明书

自卸车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输入: 整车型号 轴距:4250+1350mm; 载质量:65t;厢体质量:5t;整备质量:15.79t;容积:22m3 举升型式:前顶四级缸举升形式。 二、整车布置: 见图1 布置型式:油缸上支座固定在前板上(见图1) 经过作图2得出,车箱内长为6000mm,举升48°后板离地高度为444mm。 图2 三、方案计算说明 1、分析整车爬坡时是否存在后翻的可能性(见图3) 通过得知满载最大爬坡度35%,经计算坡度等于19.3°。经过作图得知,在坡度为19.3°的坡上货物重心在后轮与地面支撑点之前,故车辆满载爬19.3°的坡时不会后翻。 图3 2、选用柳汽前举升四级缸4TG-E185×4650,该油缸参数为:额定压力 为 16MPa,工作容积为82.4L,总行程为4650mm,油缸各级杆径分别为185 mm、160 mm、135 mm、110 mm,在额定压力16MPa下油缸推力分别为43 t、32t、22.9t、15.2t 油缸受力见图4,F为油缸推力,G为车箱自重加货物后的总质量 根据力矩平衡可以得出,如果要顺利举升货物必须满足以下公式:

F ×b > G ×a 图4 表1(载重65t ) 表2(载重80t ) 故:满足F 4×b 4>G ×a 4 3.系统压力计算 根据油缸所需推力及活塞杆的截面积,可以得出油缸的内压力: 载重65t 情况下: 载重80t 情况下: 4. 选用CB-J2100型油泵,该油泵参数为:额定转速为2300转/分,额定压力为20MPa ,驱动功率为66.28kW ,液压系统容积效率通常取0.9,校核举升时间 油缸举升所需时间:88.239.060 100 2300104.823 =???=  t 秒 5. 传动轴的计算 根据9550 T n P ?= 可以得出油泵额定压力(20 MPa )时所需的扭矩: 2772300 82.6695509550=?=?=n P T N ·M 油泵在20MPa 额定工作时所需的扭矩为277N ·M ; 选用取力器为QH50,输出额定扭矩为500N ·M ;

自卸汽车的安全操作规程(最新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自卸汽车的安全操作规程(最新 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自卸汽车的安全操作规程(最新版) 1自卸汽车应保持顶升液压系统完好,工作平稳,操纵灵活,不得有卡阻现象。各节液压缸表面应保持清洁。 2非顶升作业时,应将顶升操纵杆放在空挡位置,顶升前,应拔出车厢固定销。作业后,应插入车厢固定销。 3配合挖装机械装料时,自卸汽车就位后应拉紧手制动器。在铲斗需越过驾驶室时,驾驶室内严禁有人。 4卸料前,车厢上方应无电线或障碍物,四周应无人员来往。卸料时,应将车停稳,不得边卸边行驶。举升车厢时,应控制内燃机中速运转,当车厢升到顶点时,应降低内燃机转速,减少车厢振动。 5向坑洼地区卸料时,应和坑边保持安全距离,防止塌方翻车。严禁在斜坡侧向倾卸。 6卸料后,应及时使车厢复位,方可起步,不得在倾斜情况下行

驶。严禁在车厢内载人。 7车厢举升后需进行检修、润滑等作业时,应将车厢支撑牢靠后,方可进入车厢下面工作。 8装运混凝土或粘性物料后,应将车厢内外清洗干净,防止凝结在车厢上。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后翻自卸车设计规范标准

后翻自卸车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后翻自卸车的分类、液压系统、副车架及其连接和自卸车箱体的技术要求,设计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内部后翻自卸车(轻量化除外)上装的设计制造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但是,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1589-2004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 4785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 GB/T 18411 道路车辆产品标牌 QC/T 222 自卸汽车通用技术条件 GB11567.1-.2 汽车和挂车侧面及后下部防护要求 GB/T 3766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QC/T 413—2002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ZB T 59005 自卸汽车换向阀技术条件 QC/T 319-1999 自卸汽车取力器技术条件 QC/T 460-1999 自卸汽车液压缸技术条件 QC/T 223-1997 自卸车性能试验方法 QC/T 75 矿用自卸汽车定型试验规程 JB/T 5943 工程机械焊接通用技术条件 JB/T7949 钢结构焊缝外形尺寸 GB 985 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及与尺寸 GA406 车身反光标识 HG2-590 各色醇酸磁漆 QC/T484 汽车油漆涂层 QC/T518 汽车用螺纹紧固件扭矩 QC/T 597 螺纹紧固件预涂微胶囊厌氧干膜胶 QC/T 29104 专用汽车液压系统液压油固体污染度限值 QC/T 460-1999 自卸汽车栏板锁紧装置技术条件 3. 后倾自卸汽车的分类

专用汽车设计常用计算公式汇集

第一章专用汽车的总体设计 1总布置参数的确定 专用汽车的外廓尺寸(总长、总宽和总高) 1.1.1长 ①载货汽车w 12m ②半挂汽车列车w 16.5m 1.1.2宽W 2.5m (不含后视镜、侧位灯、示廓灯、转向指示灯、可折卸装饰线条、挠性 挡泥板、折叠式踏板、防滑链以及轮胎与地面接触部分的变形等) 1.1.3高W4m (汽车处于空载状态,顶窗、换气装置等处于关闭状态) 1.1.4车外后视镜单侧外伸量不得超出汽车或挂车最大宽度处250mm 1.1.5汽车的顶窗、换气装置等处于开启状态时不得超出车高300mm 1.2专用汽车的轴距和轮距 1.2.1轴距 轴距是影响专用汽车基本性能的主要尺寸参数。轴距的长短除影响汽车的总长外,还影响汽车的轴荷分配、装载量、装载面积或容积、最小转弯半径、纵向通过半径等,此外,还影响汽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等。 1.2.2轮距 轮距除影响汽车总宽外,还影响汽车的总重、机动性和横向稳定性。 1.3专用汽车的轴载质量及其分配 专用汽车的轴载质量是根据公路运输车辆的法规限值和轮胎负荷能力确定的。 1.3.1各类专用汽车轴载质量限值(JT701-8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1.3.2基本计算公式 A 已知条件 a)底盘整备质量G i b)底盘前轴负荷g i c)底盘后轴负荷Z i d)上装部分质心位置L2 e)上装部分质量G2 f)整车装载质量G3 (含驾驶室乘员) g)装载货物质心位置L3 (水平质心位置) h)轴距 l(h I2) B上装部分轴荷分配计算(力矩方程式) 例图1 1 g2 (前轴负荷)X(I -l i )(例图1)=G2 (上装部分质量)X L2 (质心位置)

T式腹举自卸车举升机构的设计

T式腹举自卸车举升机构的设计 作者:张忠荣简中强张永祥黄建根文章来源:贵州航天凯山特种车改装有限公司万向集团发布 时间:05-30 新浪微博QQ空间人人网开心网更多 图1 T式腹举自卸车举升机构示意 作为低吨位自卸车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T式腹举自卸车,举升机构是其设计的关键。采用专业“举升机构分析系统”软件对举升系统的四连杆机构进行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建立三维数字模型,同时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设计机构进行分析,可确保举升机构设计可行且强度满足要求。 自卸车按举升方式可分为腹举式、前举式和侧举式。T式腹举自卸车是腹举式的一种,其主要特点在于采用油缸前推式三角放大机构实现对货厢的自卸。相比较而言,腹举式具有结构紧凑,成本较低,且相同底盘下货厢设计装载量更大等优势,故腹举自卸车在4~40 t低吨位自卸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T式腹举自卸车如图1所示,举升机构主要由三角臂、拉臂和举升油缸等组成,与货厢、副车架及液压系统组成举升系统。举升机构是T式腹举自卸车设计的关键。

图2 举升机构分析图 举升机构理论分析 进行T式腹举自卸车举升机构设计,必须确定载荷。首先应对举升质量处于任意举升角度时的油缸推力和各构件的受载情况进行分析计算,然后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取最大值作为各构件强度计算的依据。 图3 举升机构O点坐标系图(单位:mm) 对在任意举升角度时进行分析计算,求得任意举升角的油缸推力FEC和拉杆内力FBB。理论分析过程中,我们设定举升机构的举升质量为30 t,最大举升角52°,根据车厢的结构尺寸作机构简图,如图2所示。具体求解步骤如下:

1.求举升角为θ时A、G、B和C点的位置坐标 建立坐标系,原点选在车架与副车架的铰接点O。先求三角臂与车厢铰接点A和举升质量质心G的坐标。 图4 载荷为40t时,举升机构主要技术参数设置 由下式可得A点坐标: 由下式可得G点坐标: 由下式可得B点坐标: 由下式可得C点坐标: 2.求直线BD和CE长度

后翻自卸车设计规范样本

后翻自卸车设计规范 1.范畴 本原则规定了后翻自卸车分类、液压系统、副车架及其连接和自卸车箱体技术规定,设计原则。 本原则合用于公司内部后翻自卸车(轻量化除外)上装设计制造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献 下列文献中条款通过本规范引用而成为本规范条款。凡是注日期引用文献,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涉及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合用于本规范,但是,勉励依照本规范达到合同各方研究与否可使用这些文献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引用文献,其最新版本合用于本规范。 GB7258- 机动车运营安全技术条件 GB1589-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 4785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安装规定 GB/T 18411 道路车辆产品标牌 QC/T 222 自卸汽车通用技术条件 GB11567.1-.2 汽车和挂车侧面及后下部防护规定 GB/T 3766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QC/T 413—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ZB T 59005 自卸汽车换向阀技术条件 QC/T 319-1999 自卸汽车取力器技术条件 QC/T 460-1999 自卸汽车液压缸技术条件 QC/T 223-1997 自卸车性能实验办法 QC/T 75 矿用自卸汽车定型实验规程

JB/T 5943 工程机械焊接通用技术条件 JB/T7949 钢构造焊缝外形尺寸 GB 985 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基本形式及与尺寸 GA406 车身反光标记 HG2-590 各色醇酸磁漆 QC/T484 汽车油漆涂层 QC/T518 汽车用螺纹紧固件扭矩 QC/T 597 螺纹紧固件预涂微胶囊厌氧干膜胶 QC/T 29104 专用汽车液压系统液压油固体污染度限值 QC/T 460-1999 自卸汽车栏板锁紧装置技术条件 3. 后倾自卸汽车分类 按举升方式:腹置举升自卸车、前置举升自卸车 4.自卸车技术规定 4.1整车规定 4.1.1自卸汽车整车必要符合本规范规定,并按照规定程序批准图样及技术文献制造。 4.1.2自卸汽车外廓尺寸应符合GB1589-《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规定, 货箱内部尺寸等必要符合产品公示和图纸规定。 4.1.3自卸汽车上装按质心,轴荷设计规定计算,严格按图纸及公示尺寸施工。 4.1.4 传动轴符合QC/T29082《汽车传动轴总成技术条件》及QC/T523《汽车传动轴总 成台架实验办法》规定。传动轴布置角度不不不大于6°,且输入和输出法兰端 面法向平行。 4.1.5照明及信号系统应符合GB4785-1998《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安装规定》 规定。 a.自卸车应安装两只红色后示廓灯,安装在后立柱上部;(后倾自卸车例外)

专用汽车设计常用计算公式汇集

专用汽车设计常用计算公 式汇集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第一章专用汽车的总体设计 1 总布置参数的确定 专用汽车的外廓尺寸(总长、总宽和总高) 1.1.1 长 ①载货汽车≤12m ②半挂汽车列车≤16.5m 1.1.2 宽≤ 2.5m(不含后视镜、侧位灯、示廓灯、转向指示灯、可折卸装饰线条、挠性挡 泥板、折叠式踏板、防滑链以及轮胎与地面接触部分的变形等) 1.1.3 高≤4m(汽车处于空载状态,顶窗、换气装置等处于关闭状态) 1.1.4 车外后视镜单侧外伸量不得超出汽车或挂车最大宽度处250mm 1.1.5 汽车的顶窗、换气装置等处于开启状态时不得超出车高300mm 1.2专用汽车的轴距和轮距 1.2.1 轴距 轴距是影响专用汽车基本性能的主要尺寸参数。轴距的长短除影响汽车的总长外,还影响汽车的轴荷分配、装载量、装载面积或容积、最小转弯半径、纵向通过半径等,此外,还影响汽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等。 1.2.2 轮距 轮距除影响汽车总宽外,还影响汽车的总重、机动性和横向稳定性。 1.3专用汽车的轴载质量及其分配 专用汽车的轴载质量是根据公路运输车辆的法规限值和轮胎负荷能力确定的。 1.3.1 各类专用汽车轴载质量限值(JT701-88《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1.3.2 基本计算公式 A 已知条件 a ) 底盘整备质量G 1 b ) 底盘前轴负荷g 1 c ) 底盘后轴负荷Z 1 d ) 上装部分质心位置L 2 e ) 上装部分质量G 2 f ) 整车装载质量G 3(含驾驶室乘员) g ) 装载货物质心位置L 3(水平质心位置) h ) 轴距)(21l l l + B 上装部分轴荷分配计算(力矩方程式) g 2(前轴负荷)×(12 1l l +)(例图1)=G 2(上装部分质量)×L 2(质心位置) g 2(前轴负荷)=1222 1)()(l l L G +?上装部分质心位置上装部分质量 则后轴负荷222g G Z -= C 载质量轴荷分配计算 g 3(前轴负荷)×)2 1(1l l +=G 3×L 3(载质量水平质心位置) g 3(载质量前轴负荷)= 1332 1)()(l l L G +?装载货物水平质心位置整车装载质量 例图1

自卸车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1章绪论 (3) 1.1 课题的提出 (3) 1.2 专用汽车设计特点 (5) 1.3课题的实际意义 (6) 1.4 国内外自卸汽车的发展概况 (7) 第2章轻型自卸车主要性能参数的选择 (10) 2.1整车尺寸参数的确定 (10) 2.2质量参数的确定 (10) 2.3其它性能参数 (13) 2.4本章小结 (13) 第3章自卸车车厢的结构与设计 (14) 3.1自卸汽车车厢的结构形式 (14) 3.1.1车厢的结构形式 (14) 3.1.2车厢选材 (15) 3.2车厢的设计规范及尺寸确定 (15) 3.2.1车厢尺寸设计 (15) 3.2.2车厢内框尺寸及车厢质量 (16) 3.3车厢板的锁启机构 (17) 3.4本章小结 (17) 第4章自卸举升机构的设计 (18) 4.1自卸举升机构的选择 (18) 4.1.1举升机构的类型 (18) 4.1.2自卸汽车倾卸机构性能比较 (21) 4.2举升机构运动与受力分析及参数选择 (23) 4.2.1机构运动分析 (25)

4.2.2举升机构受力分析与参数选择 (27) 4.3本章小结 (26) 第5章液压系统设计 (27) 5.1液压系统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 (27) 5.1.1工作原理 (27) 5.1.2液压系统结构布置 (28) 5.1.3液压分配阀 (28) 5.2油缸选型与计算 (29) 5.3油箱容积与油管内径计算 (30) 5.4取力器的设计 (31) 5.5本章小结 (36) 第6章副车架的设计 (37) 6.1副车架的截面形状及尺寸 (37) 6.2副车架前段形状及位置 (37) 6.2.1副车架的前端形状及安装位置 (37) 6.2.2 纵梁与横梁的连接设计 (39) 6.2.3 副车架与主车架的连接设计 (36) 6.3副车架主要尺寸参数设计计算 (37) 6.3.1副车架主要尺寸设计 (37) 6.3.2副车架的强度刚度弯曲适应性校核 (37) 6.4本章小结 (44) 结论 (45) 参考文献 (46) 致谢 (47)

自卸汽车通用技术条件

Q/CIMC 中集集团企业标准 Q/CIMC22003—2008 自卸汽车通用技术条件 2008-12-31发布 2009-01-01实施中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 (3) 2 规范性引用文档 (3) 3 技术要求 (4) 4 检验规则 (6) 5 标志、使用说明书 (6) 6 随车文件、运输和储存 (7) 7 质量保证 (7) 8 附录A (8)

前言 本标准是规范集团内各企业生产的自卸车的依据、标准。 修订本标准的依据是GB1589-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 轴荷及质量限值》、GB7258-2004《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QC/T222《自卸汽车通用技术条件》。 本标准由集团技术管理部提出。 本标准由集团技术管理部归口。 本标准由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朱爱平、徐国红、胡志鹏。

自卸汽车通用技术条件 1 范围 本标准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规定了中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各类自卸汽车的要求、检验规则及标志、使用说明书、随车文件、运输、贮存及质量保证。本标准适应于定型自卸汽车底盘、允许最大总质量小于31t、以液压倾卸的自卸汽车(包括后卸自卸汽车、侧卸自卸汽车)。 本标准不适用于三轮自卸车和矿用自卸汽车和半挂自卸汽车。 2 规范性引用文档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本不适用于本标准。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495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GB1589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T 3181 漆膜颜色标准 GB3766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T3847 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GB4094 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 GB4785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 GB725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9969.1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11567.1 汽车和挂车侧面防护要求 GB11567.2 汽车和挂车后下部防护要求 GB15741 汽车和挂车号牌板(架)及其位置 GB16737 道路车辆 世界制造厂识别代号(WMI) GB16735 道路车辆 车辆识别代号(VIN) GB17509 汽车和挂车转向信号灯配光性能 GB/T18411 道路车辆 产品标牌 GA406 车身反光标识 JB/T5943 工程机械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QC /T222 自卸汽车通用技术条件 QC/T252 专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 QC/T319 自卸汽车取力器技术条件 QC/T460 自卸汽车液压缸技术条件 QC/T461 自卸汽车-换向阀技术条件 QC/T 484 汽车油漆涂层 QC/T29015 自卸汽车栏板锁紧装置技术条件 QC/T29104 专用汽车液压系统液压油固体污染度限值

矿用自卸车转向设计计算说明书

矿用自卸车转向设计计算说明书 设计:陈琼 校核: 审核: 批准: 目录 一、转向系统相关参数 (2) 二、最小转弯半径计算 (3) 三、理论转角和实际转角关系 (4) 四、转向阻力矩计算 (5) 五、转向机的选择计算 (5) 六、转向动力缸的选择计算 (8) 七、转向油泵的匹配计算 (9) 1、转向机理论流量计算 2、动力缸理论流量计算 3、油泵排量计算 4、油泵的选择

八、转向升缩轴升缩量计算 (13) 九、动力缸行程计算 (14) 十、转向系的运动校核 (17) 设计原则 本车转向系统的设计应使得整车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转向轻便性,并使得上述性能达到国外同类车型的先进水平,保证车辆行驶安全性。 一、转向系统相关参数 表一整车参数

前轮胎采用14.00-25,轮辋偏置距207.5mm,负荷下静半径为640mm,满载下前胎充气压力850kpa 二、最小转弯半径: 对于只用前桥转向的三轴汽车,由于中轮和后轮的轴线总是平行的,故不存在理想的转向中心。计算转弯半径时,可以用一根与中、后轮轴线等距离的平行线作为似想的与原三轴汽车相当的双轴汽车的后轮轴线。

图一转弯半计算图 最小转弯半径R=9975+(2471-2100)/2=10160.5mm 二、理论转角和实际转角关系 图2 内外轮实际转角关系图 图3 内外轮理论转角关系图 根据图2和图3得出表二数据 表二 外轮转角(°) 0 5 10 15 20 25 27.3 阿克曼理论内轮转角(°) 0 5.1 10.6 16.4 22.8 30.7 34.1

由上图可见在外轮转角在0°—27.3°范围内,实际转角关系与阿克曼转角关系较接近,与阿克曼理论值差值在2°以内,转向桥梯形臂符合设计要求。 四、转向力计算 1.转向阻力矩计算 转向时驾驶员作用到转向盘上的手力与转向轮在地面上回转时产生的转向阻力矩有关。影响转向阻力矩的主要因素有转向轴的负荷、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和轮胎气压。计算公式如下: Mr=f·(G13/P)1/2/3 其中: Mr——在沥青或混凝土路面上的原地转向阻力矩,N.m; f——轮胎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取0.7; G1——转向轴负荷,N; P——轮胎气压,Mpa; 因此: Mr=0.7×[(16000×9.8)3 /0.85]1/2 /3=15714N.m 2.作用在转向盘上的手力用下式计算:

自卸车设计计算书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项目的提出 (1) 1.2、轻量化自卸车设计要点 1.2.1 轻量化自卸车底盘的选取.............................................................................2 1.2.2 专用汽车设计的主要工作是总体布置和专用工作装置匹配.....................2 1.2.3 针对专用汽车品种多、批量少的生产持点.................................................2 1.2.4 可靠性.............................................................................................................2 1.2.5 液压系统设计要点.. (2) 1.3、国内外自卸汽车的发展概况 (3) 第二章轻型自卸车主要性能参数的选择 (5) 2.1自卸车底盘的选取 (5) 2.2整车技术参数的确定 (6) 2.2.1整车技术参数表 (6) 2.2.2 容积利用系数 2.2.3 质心位置 (7) 第三章自卸车车厢的结构与设计 (11) 3.1自卸汽车车厢的结构形式 (11) 3.1.1车厢的结构形式 (11) 3. 1.2车厢选材 (11) 3. 2车厢的设计规范及尺寸确

定 (11) 3. 2.1车厢尺寸设计 (11)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2)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7)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7)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7)

高位自卸汽车设计计算说明书

西南交通大学 机械综合设计I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高位自卸汽车 目录 第一章问题的提出 (3) 1.1项目背景 (3) 1.2设计技术要求 (5) 第二章方案的比较 (5) 2.1整体设计 (5) 2.1.1构想 (5) 2.1.2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6) 2.2举升机构的比较 (7) 2.2.1方案一: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 (7) 2.2.2方案二:液压缸直推举升机构 (8) 2.2.3方案三:滑槽举升机构 (9) 2.2.4方案四:双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 (10) 2.2.5:双剪式举升机构 (11) 2.3倾斜机构的比较 (11) 2.3.1方案一:液压缸直推倾斜机构 (12)

2.3.2方案二:液压缸连杆倾斜机构 (12) 2.3.3方案三:摇块倾斜机构 (13) 2.3.4方案四:“之”字形倾斜机构 (14) 2.3.5方案五:滑块倾斜机构 (15) 2.4车厢联动打开机构的比较 (16) 2.4.1方案一:重力直接打开机构 (16) 2.4.2方案二:摇块顶开机构 (16) 2.4.3方案三:滑块打开机构 (17) 2.4.4方案四:摇杆打开机构 (18) 2.5机构综合 (18) 2.5.1第一套方案的确定 (18) 2.5.2第二套方案的确定 (19) 2.5.3第三套方案的确定 (20) 第三章机构尺寸设计 (21) 3.1滑槽举升机构 (21) 3.1.1 滑槽举升机构(摇杆式)的引入 (21) 3.1.2 摇杆式举升机构的几何尺寸设计 (22) 3.1.3 滑槽举升机构(摇块式)的引入 (24) 3.1.4 摇块式举升机构的几何尺寸设计 (25) 3.2倾斜机构的设计 (30) 3.2.1 倾斜机构的引入 (30) 3.2.2 倾斜机构的分析计算 (30) 3.3车厢联动打开机构设计 (32) 3.3.1 车厢联动打开机构导入 (33) 3.3.2 车厢联动打开机构的分析计算 (34) 3.4关键尺寸的优化 (34) 3.5机构的运动分析 (34) 第四章第二套方案的设计 (41) 4.1行平四边形举升机构 (41) 4.1.1平行四边形举升机构的引入 (41) 4.1.2双平行举升机构的几何尺寸设计 (43) 4.1.3建立坐标系 (50) 4.2翻转机构的设计分析 (50) 4.2.1翻转机构的分析计算 (51) 4.2.2建立坐标系 (51) 4.3后厢门的启闭机构的设计 (52) 4.3.1 后厢门的启闭机构导入 (52) 4.3.2 后厢门的启闭机构的分析计算 (53) 4.4机构的运动分析 (53) 第五章第三套方案的设计 (61) 5.1双剪式举升机构 (61) 5.1.1双剪式举升机构的引入 (61)

自卸车设计规范

自卸车设计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后翻自卸车的分类、液压系统、副车架及其连接和自卸车箱体的技术要求,设计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内部后翻自卸车(轻量化除外)上装的设计制造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但是,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GB1589-2004 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GB 4785 汽车及挂车外部照明和信号装置的安装规定 GB/T 18411 道路车辆产品标牌 QC/T 222 自卸汽车通用技术条件 GB11567.1-.2 汽车和挂车侧面及后下部防护要求 GB/T 3766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QC/T 413—2002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ZB T 59005 自卸汽车换向阀技术条件 QC/T 319-1999 自卸汽车取力器技术条件 QC/T 460-1999 自卸汽车液压缸技术条件 QC/T 223-1997 自卸车性能试验方法 QC/T 75 矿用自卸汽车定型试验规程 JB/T 5943 工程机械焊接通用技术条件 JB/T7949 钢结构焊缝外形尺寸 GB 985 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及与尺寸 GA406 车身反光标识 HG2-590 各色醇酸磁漆 QC/T484 汽车油漆涂层 QC/T518 汽车用螺纹紧固件扭矩 QC/T 597 螺纹紧固件预涂微胶囊厌氧干膜胶 QC/T 29104 专用汽车液压系统液压油固体污染度限值 QC/T 460-1999 自卸汽车栏板锁紧装置技术条件 3. 后倾自卸汽车的分类 按举升方式:腹置举升自卸车、前置举升自卸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