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一带一路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

绿色一带一路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
绿色一带一路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7年年会

环境与发展高层论坛分论坛

绿色“一带一路”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2017年12月9日

中国北京钓鱼台国宾馆

一、论坛目标

本论坛旨在探讨“一带一路”倡议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二、预期成果

第六届国合会(2017-2021年)将围绕四个主要研究领域展开,绿色能源、投资与贸易是其中之一。本论坛将为确定这一主题下的具体研究议题提供支持。同时,论坛的相关成果将为国合会给国务院的政策建议提供参考。

三、关键议题

1.中国在国内和国际层面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取得哪些进展,获得哪些经验?

2.为打造绿色、可持续的“一带一路”,中国将如何推动国际组织和国际平台参与?

3.技术创新、贸易和绿色金融在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作用是什么?

1

4.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挑战和机遇?

5.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等金融机构如何发挥最大作用,支持“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四、论坛背景

世界范围内,发展中经济体正在推动全球经济增长。随着这些经济体持续发展,对基础设施和经济一体化的需求不断增加。全球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要求对于基础设施和发展的迫切需求必须以长期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为目标。

中国在很多方面都是世界领先的。在处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方面,中国取得了一些成功,同时也总结出一些值得反思的经验。中国在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与发展中国家合作满足其基础设施和发展需求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希望通过促进区域经济整合和政策协调,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

在实践中,“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优先领域是完善以经济走廊为基础的多维度的基础设施网络,通过构筑互联互通的交通基础设施网加强中国与沿线地区在物理、金融、社会和信息方面的联系。预计未来5年,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将达1500亿美元,有效填补农业、水利、电力、通讯和交通等领域的基础设施投资缺口。然而有研究表明,其中相当一部分的投资涉及环境和碳排放问题。发展交通和电力

2

领域生产的收益可能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因此必须谨慎考虑环境的得失。

中国已经承诺将促进“一带一路”倡议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对接。涵盖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层面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100多个国家在千年发展目标实施基础上合作达成的。实现这些目标需要地方、国家、区域和全球各个层面的协调。联合国就此特别提出议程落实的三大原则:普遍性、统筹方法、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2030年议程”框架的相关要求如何在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以落实成为重要议题。由于大部分的“一带一路”项目均通过基础设施投资贷款获得支持,多边贷款机构和中国各类开发银行的选择对于确保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绿色金融旨在发掘、支持满足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项目,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发展可持续经济,值得深入研究和密切关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其他中国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决策在确保“一带一路”项目的可持续性方面将发挥关键作用。

3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结构和典型例题解析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结构和典型例题解析 【考纲要求】 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能源,人类利用能源的过程,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2、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3、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4、能说出不同能源的特点; 5、了解在现实生活中能量转化与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 【知识网络】 【考点梳理】 考点一、能源 凡是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都可以叫做能源。 要点诠释: 1、人类利用能源的历程: (1)钻木取火是人类从利用自然火到利用人工火的转变,导致了以柴薪为主要能源的时代的到来。 (2)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以机械动力代替人力和畜力,人类的主要能源从柴薪向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转化,利用化石燃料的各种新型热机的问世,使化石能源成为当今世界的主要能源。 (3)物理学家发明了可以控制核能释放的装置---反应堆,拉开了以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利用的序幕。 2、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像化石能源一样,风能、太阳能、地热能以及核能,是可以直接从自然界获得的,这些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统称为一次能源。我们使用的电能,无法从自然界直接获取,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所以称电能为二次能源。 我们今天使用的煤、石油、天然气是千百年前埋在地下的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所以称为化石能源。 常见的化石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

常见的一次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等。 常见的二次能源有:电能。 考点二、核能 质子、中子依靠强大的核力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原子核十分牢固,要使它们分裂或者重新组合是极困难的。但是,一旦质量较大的原子核分裂或者质量较小的原子核相互结合,就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核能。核能是新能源,它有两种主要形式:核裂变能和核聚变能。 要点诠释: 1、核裂变:快速的裂变反应可以引起猛烈的爆炸,原子弹就是利用快速裂变制成的,我们还可以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把核能用于和平建设事业。“核反应堆”就是控制裂变反应的装置。 2、核聚变:除了裂变外,如果将质量很小的原子核,例如氘核(由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构成)与 氚核(由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构成),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会释放出更大的核能,这就是聚变,有时聚变也称为热核反应。 3、核能的利用:我国是核能资源丰富的国家,现已具备了建造核电站的物质和技术基础,现已在 浙江和广东建设了核电站,分别是浙江秦山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核电站的建立给人类解决能源危机带来了希望,在不可再生资源日趋珍贵之时,适度发展核电是人类的一种选择,全世界已经建成几百座核电站,核电发电量接近全球发电量的1/5。 考点三、太阳能 1、太阳能是氢原子核在超高温时聚变释放的巨大能量,太阳能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如化石能源、 地球上的风能、生物质能都来源于太阳。 2、太阳能的利用 (1)间接利用太阳能:化石能源(光能----化学能) 生物质能(光能----化学能) (2)直接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有平板型集热器、聚光式集热器)(光能----内能) 太阳能电池:(光能----电能)一般应用在航空、航天、通讯、计算器、手表等方面。 (3)太阳能来源丰富,不需要运输,无污染,但由于能量比较分散且受季节、气候和昼夜变化的影响很大,给大规模利用太阳能带来一些新的技术课题。 考点四、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能量的转化、能量的转移,都是有方向性的。 我们是在能量的转化和转移中利用能量的,因此,不是什么能量都可以利用,能量的利用是有条件的,也是有代价的,所以我们应节约能源。 2、能源的消耗给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有害气体、大量的粉末污染了环境, 危害人体健康,影响植物正常生长,还会使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加剧温室效应,核能的使用也可造成辐射污染。 3、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化石能源、核能会越用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所以它们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而水的动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可以在自然界里源源不断地得到,所以它们属于可再生能源。 人类生活中,还广泛利用食物等生命物质中存储的化学能,这类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称为生物质能。 常见的不可再生能源有: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常见的可再生能源有:风能、水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 (2)21世纪能源消耗增长速度明显加快,世界化石能源的使用年限存在严重危机,人们期待未来的理想能源的开发。未来的理想能源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必须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相关的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必须足够安全、清洁,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 【典型例题】 类型一、能源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6.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学习目标】 1.掌握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能分析工农业可持续发展采取的措施。 2.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3.认真倾听,快乐学习,树立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先通读教材标注关键词,熟记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生态农业等基本概念,学会案例分析和 表述的方法。 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预习案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当前正处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同时,又面临着相当严峻的问题和困难,如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拥有资源不足、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和破坏严重、经济技术水平不高以及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等,对今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将带来巨大的压力。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结合身边实际,请分析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哪些挑战? 2.我们身边有许多环境问题,请写出我国环境危机的具体表现和发展趋势。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1.循环经济是我们发展的方向,从你的角度分析循环经济应该具有哪些特点。 2.请分析身边的案例,说明清洁生产过程中如何实现环境和经济效益。 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是经国家商务部正式批准的年度例会,是国内唯一的国际性蔬菜产业品牌展会,每年4月20日-5月20日在著名的中国蔬菜之乡-寿光市举行。3.你到过寿光蔬菜博览会吗?请结合自己的理解表述生态农业的含义。 ★请为你所在村庄、熟悉的企业的循环经济出谋划策吗?

二十国集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中英对照)

二十国集团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 G20 Action Plan on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根据二十国集团(G20)安塔利亚峰会决定,G20承诺将自身工作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进一步衔接,努力消除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包容和可持续的未来,并确保在此进程中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此行动计划以及其中的高级别原则,将推进全球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包括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亚的斯亚贝巴发展筹资行动议程》。 The G20 is committed to further aligning its work with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ensure that no one is left behind in our efforts to eradicate poverty,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build an inclusive and sustainable future for all, as confirmed at the Antalya Summit. This Action Plan, including the High Level Principles, contributes to global efforts to implement the 2030 Agenda, includ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 and the Addis Ababa Action Agenda on Financing for Development (AAAA). 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高级别原则 High Level Principle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2030 Agenda 确认全球于2015年9月通过的具有普遍性、富有雄心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再次承诺遵守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所有原则,并为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做出贡献。G20将继续促进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保护地球免于毁坏,并与低收入和发展中国家加强合作。G20成员将确保它们的集体努力产生积极的全球影响,有助于有效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平衡和协调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三大领域。 Recognizing the historic global consensus reached with the adoption of the universal and ambitious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September 2015, and recommitting to all the principles of the 2030 Agenda, the G20 commits to contributing to its implementation. G20 efforts will continue to promote strong, sustainable and balanced growth, protect the planet from degradation, and further cooperate with low income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G20 members will ensure that their collective efforts make positive global impact towards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e 2030 Agenda in all three dimension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 balanced and integrated manner. G20将侧重于可持续发展议程所涵盖、自身作为全球经济合作论坛具有比较优势和能够带来附加价值的领域和议题。在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整体框架下,G20的比较优势在于通过其号召力和集体行动力,在全球最高层面实施和支持包括宏观经济框架在内的相关倡议,并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The G20 will focus on sectors and themes of the 2030 Agenda where it has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can add value as a global forum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Within the overal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genda, the G20’s comparative advantage lies in its convening power and its collective ability to adopt and support initiatives at the highest global level, including those that involve macro-economic framework, and to create the global enabling environment. 为此,G20将遵循以下高级别原则,为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贡献: In this regard the G20 contribution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2030 Agenda will be guided by the following high level principles: 发挥G20作为全球经济论坛的比较优势,通过我们在国内和国外层面的国别和集体努力落实2030

(完整版)初中物理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

初中物理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 1. 人类开发利用能源的历史:火→化石能源→电能→核能。 2.能源的种类很多,从不同角度可以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常规能源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等。 3.核能获取的途径有两条: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聚变也叫热核反应。原子弹和目前人类制造的核电站是利用重核的裂变释放能量的,而氢弹则是利用轻核的聚变释放能量的。 4.核电站主要组成包括:核反应堆、热交换器、汽轮机和发电机等。 5.太阳能是由不断发生的核聚变产生的,地球上除核能、地热能和潮汐能以外的所有的能量,几乎都来自太阳。人类利用太阳能的三种方式是:①光热转换太阳能热水器;②光电转换太阳能电池;③光化转换绿色植物。 6.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保持不变。 7.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 1、可持续发展 (1)、化石能源:由动植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能源(2)、一次能源: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核能(3)、二次能源: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得到的能源。如:电能(4)、生物质能:由生命物质提供的能量。如:食物中的化学能(5)、不可再生能源: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如:化石能源、核能(6)、可再生能源:可以在自然界里得到补充的能源。如:水的动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7)、人类家族中现在常用的能源是化石、电能能源,注:在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地热能、核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电能中:A、属于一次能源的是: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地热能、核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B、属于二次能源的是:电能C、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太阳能、地热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D、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煤、石油、天然气、核能 2、核能 (1)、核能:使原子核分裂或聚合,就可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这就是核能。(2)、裂变:用中子轰击比较大的原子核,使其发生裂变,变成两个中等大小的原子核,同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3)、核电站就是利用核能来发电的,核电站的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4)、聚变:氘核与氚核,在超高温下结合成新的原子核,会释放出更大的核能。这就是聚变。聚变目前是不可以控制的(5)、今后开发理想的能源应该具有这样的一些特点:A、必须足够丰富,可以保证长期使用B、必须足够便宜,可以保证多数人用得起C、相关的技术必须成熟可以保证大规模使用D必须足够安全、清洁,可以保证不会严重影响环境(6)、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特别是太阳能和核能的开发,对我们解决能源问题将有重大的意义。(7)、直接利用太阳能有两种途径,一是:用集热器把水等物质加热另一个途径是:用太阳能电池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总结 一、能源家族

绿色一带一路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7年年会 环境与发展高层论坛分论坛 绿色“一带一路”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2017年12月9日 中国北京钓鱼台国宾馆 一、论坛目标 本论坛旨在探讨“一带一路”倡议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二、预期成果 第六届国合会(2017-2021年)将围绕四个主要研究领域展开,绿色能源、投资与贸易是其中之一。本论坛将为确定这一主题下的具体研究议题提供支持。同时,论坛的相关成果将为国合会给国务院的政策建议提供参考。 三、关键议题 1.中国在国内和国际层面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取得哪些进展,获得哪些经验? 2.为打造绿色、可持续的“一带一路”,中国将如何推动国际组织和国际平台参与? 3.技术创新、贸易和绿色金融在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作用是什么? 1

4.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挑战和机遇? 5.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等金融机构如何发挥最大作用,支持“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四、论坛背景 世界范围内,发展中经济体正在推动全球经济增长。随着这些经济体持续发展,对基础设施和经济一体化的需求不断增加。全球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要求对于基础设施和发展的迫切需求必须以长期可持续性和环境保护为目标。 中国在很多方面都是世界领先的。在处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方面,中国取得了一些成功,同时也总结出一些值得反思的经验。中国在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与发展中国家合作满足其基础设施和发展需求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希望通过促进区域经济整合和政策协调,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 在实践中,“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连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优先领域是完善以经济走廊为基础的多维度的基础设施网络,通过构筑互联互通的交通基础设施网加强中国与沿线地区在物理、金融、社会和信息方面的联系。预计未来5年,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将达1500亿美元,有效填补农业、水利、电力、通讯和交通等领域的基础设施投资缺口。然而有研究表明,其中相当一部分的投资涉及环境和碳排放问题。发展交通和电力 2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优教教案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课标要求 1.能量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理解能量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 2.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了解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3.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了解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及其优点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在我们使用能源的过程中,你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些现象:工作时间较长的机械的外壳会很烫手;汽车制动时,由于摩擦动能转化成为轮胎、地面和空气的内能;汽车行驶过程中要用大量的水吸收多余的热。这些消散掉的内能能否在次被收集起来提供机械做功,继续为我们服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了解一下能源利用中的物理知识。 探究点一能量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 活动1:冬天,火炉把自己的内能传递给房间里的空气,供人们取暖;到了春天,能够把这些内能重新收集真情为,来年再用吗?显然不能。一般情况下,内能只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不能相反。否则会引起其他的变化,消耗别的能。再如,冰箱里的热量不会自动转移到外部,而必须消耗其他的能量(电能)才能把热量转移出来使冰箱内部变交冷。可见,涉及热现象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有方向睡,不可逆的,消散掉的内能不能被收集起来再利用。同学们可以讨论、交流一下,看看哪些能量可以被利用,哪些不能? 归纳总结:前面学习过的化石能源、核能、太阳能可以被利用,风能、水能、地热能也能被利用。机械摩擦产生的内能不能被利用,空气摩擦产生的内能也不能被利用。

探究点二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活动1:人类在耗用各种能源时,特别是目前石油、煤炭占了能源的绝大部分,而且年消耗量在不断增长,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现在我们来看下影像,了解一下它对环境有哪些影响呢? 同学们交流讨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活动2: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可能对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有一些初步的认识。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举出能源消耗还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课本P179“想想议议”表中的空格填上,使学生认识到过量使用能源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探究点三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活动1: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讨论交流后回答:能源按是否可以再生利用的方式怎么分类? 学生回答: 1.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 2.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水能、电能、沼气等 未来的理想能源 活动2: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不仅留给子孙后代的越来越少,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根据学过的有关能源的知识,以及课本上提出的条件,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说一说哪些是未来的理想能源,并说明其道理,同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

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练习题(有详解)

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任重而道远。据此回答1~3题。 1.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是因为( ) ①庞大的人口压力 ②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③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底子薄 ④深刻的环境危机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下列有关我国人口及人口战略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快,程度高 B.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表现之一 C.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与我国资源分布不均有关 D.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可完全消除文盲、半文盲 3.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是( ) A.实现人口和经济、社会、环境及资源协调发展 B.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实现生育率的大幅度下降 C.全面提高人口素质 D.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

解析:第1题,中国面临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制约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2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人口问题和人口战略的深层次理解。随着计划生育的开展和人口出生率的下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发展较快,但由于老龄化时间晚,因此程度并不高;人口众多是导致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少的根本原因;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可减少文盲、半文盲人数,近期内完全消除尚存在困难。第3题,我国人口突出表现为增长过快,应首先控制人口数量增长。 答案:1.C 2.B 3.B 4.影响我国人口战略实现的是( ) A.人口流动数量大,总量多 B.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密度大 C.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严重 D.人力资源丰富,经济发展不平衡 解析:我国的人口基数过大,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人口素质较低,人口结构不合理等都会成为我国人口战略实现的因素。 答案:C 2012年12月20日上午,温州市发改委昨天通报了相关情况。从2013年1月1日起,市区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每吨上调0.3元,非居民生活用水和特种用水价格每吨上调0.35元。据此回答5~7题。 5.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分析,最有可能发生水资源危机的城市是( ) A.东京B.伦敦

(完整word版)2020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单选

1.在水体中开展的水产农牧化的产业被称为()。(1.0分) A.白色农业 B.蓝色农业 C.绿色农业 D.棕色农业 2.()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这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历史中的一座新里程碑,它确定了加强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领域。(1.0分) A.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 B.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C.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D.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包括()。(1.0分)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特殊性原则

4.()作为地球文明(地球文明是星球文明的一种表现形态)的一个发展阶段,为最终使星球文明向星际文明过渡奠定物质和精神的基础。(1.0分) A.精神文明 B.物质文明 C.政治文明 D.生态文明 5.从改变经济发展的能源结构角度,发展绿色经济是要()。(1.0分) A.发展低碳经济 B.推进清洁生产,实行节能减排 C.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D.发展共享经济 6.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将绿色产业划分为()大类别。(1.0分) A.5 B.6 C.7 D.8

7.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数据,全球PM2.5污染主要集中在()。(1.0分) A.亚洲 B.欧洲 C.非洲 D.大洋洲 8.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不包括()。(1.0分) A.经济与文化可持续发展 B.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 C.资源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D.资源与社会可持续发展 9.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对GDP与气温变化关系的分析结论是,气温处于约()时是经济增长的“黄金温度”。(1.0分) A.13℃ B.15℃ C.17℃ D.21℃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能描述各种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2.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3.能通过具体实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4.能结合实例,说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 5.知道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 6.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对能源的开发利用要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能量”是物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能量”一词,学生对这个词本身比较熟悉,但对作为物理概念(物理量)还是比较陌生的,教材从八年级上学期开始渗透光能、热能,到电学板块时直接提出了电能的概念,将词义变成物理量,从而有了单位及计算的方法,同时粗略地渗透动能的概念,九年级又形成了动能、势能、机械能、内能等概念.“能量”作为主线之一,也贯穿在整套教材当中.本章在前面学过的各种能的知识基础之上,对能源知识做了常识性的介绍,对“能量”概念进行了简单的回顾和总结.本章教材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的最后一章,起着至关重要的压轴作用.它使得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的目的在此达到高潮,物理教育教学的意义得以充分的体现.从知识方面看,对能量、能源及转化有全面的认识,从价值观方面看,培养了学生的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本章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形成对能源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其他的目标都是为了这一终极目标服务的,这一终极目标又为学生形成对包括社会问题在内的各方面问题的可持续发展意识奠定了基础. 学生从学习物理开始就接触光能、热能,到学习电能时就涉及了电能与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问题,后来又逐渐学习了动能、势能、机械能、内能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学习了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能源是提供能量的物质,与能量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对各种能量的了解与学习,为本章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节能环保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话题,这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核电站、核武器等内容也是学生的兴趣点,太阳能热水器已经走进千家万户,太阳能电池、太阳能路灯也是学生心存疑惑争于探究的问题.但本章知识的综合性和抽象性也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原子能、核能以及能量的转化、转移,虽然学生对太阳能很熟,但是没有原子核和核能为基础理解起来是困难的.因此本章应该重视核能、太阳能这两节内容的教学.教学中要尽量关注学生对于能量转移和转化事实的积累和认识,尽量让学生参与以期获得一些规律性知识和结合社会发展的深层次思考.首先通过实例介绍能源的不同分类:可再生、不可再生;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常规能源、新能源.核能应用的两种方式,核聚变、核裂变,主要以视频课件为主.以核能为基础,教师讲解太阳内部的反应来理解太阳能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引导学生介绍太阳能应用的优缺点,能源革命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掌握内容,而能的转移和转化的方向性可以通过实例让学生分析归纳自主探究得出,能源与

2015年后发展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水

IHP/IC-XXI/8 2014年5月13日,巴黎 原件:英文 国际水文计划 政府间理事会第二十一届会议 (巴黎,2014年6月18--20日) 2015年后发展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水 临时议程项目9.4 概要 本文件简要介绍了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通过一些形式各异、相互联系且趋于一致的进程,在阐释2015年后发展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所 作的贡献。尤其重点关注国际水文计划在为承认水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重 要作用进而专门为水单独制定一项目标而开展的讨论中所发挥的作用。 需作出的决定:理事会可以考虑第23段和附件中拟议的决议草案。

IHP/IC-XXI/8 1.背景 1. 自大会于2010年举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DG)首脑会议并通过其成果文件“履行诺言:团结一致实现千年发展目标”以来,已在若干相互联系、趋于一致且持续演变的进程中探讨过如何界定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问题。201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上,各会员国在里约+20的成果文件“我们希望的未来”中商定,将以千年发展目标为基础,开启制定一整套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的进程,同时还将纳入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其他挑战。 2. 继这些进展之后,联合国系统内外出现了多种不同进程。联合国系统2015年后联合国发展议程工作组由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UN DESA)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共同主持,其设立目的是通过为讨论提供分析材料、专门知识和开展外联活动,支持联合国全系统制定2015年后发展议程的工作。该工作组于2012年6月发布了第一份报告“实现我们想要的未来”。报告概述了联合国系统有关2015年后全球发展议程的愿景。除联合国系统外,联合国秘书长还设立了一个2015年后发展议程高级别知名人士小组(HLP),以便就2015年后全球发展框架提供咨询意见,并响应各会员国要求,开展包容性磋商,使各区域的民间社会、私营部门、学术界和研究机构参与进来,共同推进2015年后发展框架。 2. 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为2015年后进程所作贡献 3. 教科文组织国际水文计划(IHP)一直积极促进为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尤其是水和卫生设施方面的具体目标而作的全球努力。国际水文计划认识到水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其与其他发展挑战间的内在联系,因而特别关注一点,即有必要在2015年后全球发展议程的背景下,继续针对水和卫生设施问题及其他与水相关的问题,开展全球努力。作为联合国系统内被授权推进水科学的牵头机构,国际水文计划已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在编制2015年后发展议程中提升水的形象。在突出教科文组织专门知识领域和比较优势的同时,国际水文计划一直通过两个相互联系的重大进程,推动阐释2015年后发展议程和关于水相关问题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a) 水问题专题磋商 b)拟定可持续发展目标,特别关注一项专门为水单独制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教科文组织还通过国际水合作年(IYWC)2013年活动,推动就2015年后发展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水展开讨论。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公开课教案】

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在我们使用能源的过程中,你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些现象:工作时间较长的机械的外壳会很烫手;汽车制动时,由于摩擦动能转化成为轮胎、地面和空气的内能;汽车行驶过程中要用大量的水吸收多余的热。这些消散掉的内能能否在次被收集起来提供机械做功,继续为我们服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下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了解一下能源利用中的物理知识。 探究点一能量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 活动1:冬天,火炉把自己的内能传递给房间里的空气,供人们取暖;到了春天,能够把这些内能重新收集真情为,来年再用吗?显然不能。一般情况下,内能只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不能相反。否则会引起其他的变化,消耗别的能。再如,冰箱里的热量不会自动转移到外部,而必须消耗其他的能量(电能)才能把热量转移出来使冰箱内部变交冷。可见,涉及热现象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有方向睡,不可逆的,消散掉的内能不能被收集起来再利用。同学们可以讨论、交流一下,看看哪些能量可以被利用,哪些不能? 归纳总结:前面学习过的化石能源、核能、太阳能可以被利用,风能、水能、地热能也能被利用。机械摩擦产生的内能不能被利用,空气摩擦产生的内能也不能被利用。 探究点二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活动1:人类在耗用各种能源时,特别是目前石油、煤炭占了能源的绝大部分,而且年消耗量在不断增长,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现在我们来看下影像,了解一下它对环境

有哪些影响呢? 同学们交流讨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活动2:学生通过各种媒体,可能对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有一些初步的认识。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举出能源消耗还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并且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课本P179“想想议议”表中的空格填上,使学生认识到过量使用能源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探究点三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活动1:阅读课本相关内容,讨论交流后回答:能源按是否可以再生利用的方式怎么分类?学生回答:1.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等;2.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水能、电能、沼气等 未来的理想能源 活动2: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不仅留给子孙后代的越来越少,而且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根据学过的有关能源的知识,以及课本上提出的条件,在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说一说哪些是未来的理想能源,并说明其道理,同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 板书设计 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教学反思

面向2030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与中国行动策略

2015年9月25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通过的《改变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Transforming our World: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简称《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确立了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核心的工作纲领,从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提出了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和169个子目标,认为社会的包容性、经济的绿色增长和环境保护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2015年11月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通过的《教育2030行动框架》指出,《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将“确保包容、公平的优质教育,增进全民终身学习机会”的教育目标单列为可持续发展目标4,并认为教育既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成功实现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文章梳理了从《21世纪议程》到《教育2030行动框架》等文件对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承诺,分析了面向2030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目标,并就中国落实和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提出相应的行动策略。 一、从《21世纪议程》到《教育2030行动框架》 可持续发展教育(Educ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简称ESD)的兴起是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运动的结果。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简称WCED)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Our Common Future)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1]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将“环境教育和发展教育”整合为“可持续发展教育”,此后可持续发展教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发表《21世纪议程》以来,国际社会通过组织召开会议或发表重要文件对可持续发展教育做了重要承诺(见表1),积极推动了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理念传播和实践发展。 表1 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有关的重要国际承诺

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序言 本议程是为人类、地球与繁荣制订的行动计划。它还旨在加强世界和平与自由。我们认识到,消除一切形式和表现的贫困,包括消除极端贫困,是世界最大的挑战,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要求。 所有国家和所有利益攸关方将携手合作,共同执行这一计划。我们决心让人类摆脱贫困和匮乏,让地球治愈创伤并得到保护。我们决心大胆采取迫切需要的变革步骤,让世界走上可持续且具有恢复力的道路。在踏上这一共同征途时,我们保证,绝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我们今天宣布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和169个具体目标展现了这个新全球议程的规模和雄心。这些目标寻求巩固发展千年发展目标,完成千年发展目标尚未完成的事业。它们要让所有人享有人权,实现性别平等,增强所有妇女和女童的权能。它们是整体的,不可分割的,并兼顾了可持续发展的三个方面:经济、社会和环境。 这些目标和具体目标将促使人们在今后15年内,在那些对人类和地球至关重要的领域中采取行动。 人类 我们决心消除一切形式和表现的贫困与饥饿,让所有人平等和有尊严地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地球 我们决心阻止地球的退化,包括以可持续的方式进行消费和生产,管理地球的自然资源,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立即采取行动,使地球能够满足今世后代的需求。 繁荣 我们决心让所有的人都过上繁荣和充实的生活,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同时实现经济、社会和技术进步。 和平 我们决心推动创建没有恐惧与暴力的和平、公正和包容的社会。没有和平,就没有可持续发展;没有可持续发展,就没有和平。 伙伴关系 我们决心动用必要的手段来执行这一议程,本着加强全球团结的精神,在所有国家、所有利益攸关方和全体人民参与的情况下,恢复全球可持续发展伙伴关系的活力,尤其注重满足最贫困最脆弱群体的需求。 各项可持续发展目标是相互关联和相辅相成的,对于实现新议程的宗旨至关重要。如果能在议程述及的所有领域中实现我们的雄心,所有人的生活都会得到很大改善,我们的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知识点总结

第十八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知识点总结: 一、能源利用与社会发展 1.人类开发和利用能源的历史:火的利用→化石能源的利用→电能的利用→核能的发现。 2.能源的分类: (1)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 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核能 (2)常规能源(传统能源)和新能源 常规能源:水能、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 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 (3)清洁能源与非清洁能源 清洁能源: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 非清洁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 二、核能 1.获取核能的两条途径:重核的裂变和轻核的聚变(聚变也叫热核反应)。 2.核能的应用:(1)重核的裂变:原子弹和核电站;(2)轻核的聚变:氢弹。 3.核电站 (1)主要组成部分:核反应堆、热交换器、汽轮机和发电机等。 (2)核能发电与火力发电的工作原理比较: 核能发电的工作原理: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火力发电的工作原理: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三、太阳能 1.太阳能的优点: (1)储量十分巨大;(2)供应时间长久;(3)分布广阔,获取方便;(4)安全、清洁、无污染。 2.太阳能是由不断发生的核聚变产生的;地球上除核能、地热能和潮汐能以外,几乎所有能源都来自太阳。 3.人类利用太阳能的三种方式: (1)光热转换(太阳能热水器);(2)光电转换(太阳能电池);(3)光化转换(绿色植物)。 4.广泛利用太阳能存在的主要困难: (1)受天气影响;(2)转换效率低;(3)技术不够成熟。 四、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 1.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其他物体,而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总量保持不变。 2.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方向性。经转化后,可利用的能量只会减少。 五、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1.能量转化的效率:00100?=总有用 W W η 核能发电原理图

墨尔本 2030可持续发展的规划

怎样制定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 ----对澳大利亚规划协会维多利亚州主席Trevor Budge先生的采访录 How to Plan a Sustainable City -----------Interview with Mr. Trevor Budge, President, PIA Victoria 叶:下午好,巴捷先生。感谢您抽空接受我们编辑部的采访。 T:很高兴在墨尔本见到你们。今天是中国的春节,我应该对你们说“新年好”。 叶:谢谢。 T:新年到了,有什么好消息? 叶:当然有好消息。首先,北京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已经完成了,在今后十年里,北京的郊区将发展起十一个新城,在北京的东部将发展一个新产业带,在它的西部将发展一个绿带;10年后,北京的人口将与澳大利亚的总人口一样多,1800万。第二,我们正在讨论如何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如何搞好城乡协调、区域协调、构建一个和谐的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我们的城市规划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去年,墨尔本再一次被评为世界上最适合于人居住的城市,又完成了它到2030的新规划。因此,我们希望知道,你们是怎样在规划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T:《墨尔本 2030-----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经过两年的广泛咨询,已经开始进入项目详细规划阶段。(图1.规划过程)

《墨尔本 2030-----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的核心是,确定了未来三十年大墨尔本都市区的发展方向和布局形式。在未来三十年里,大墨尔本的城市人口将增长一百万。 叶:这大约是以每年1%的速度增长。 T:对。从现在的三百五十万,经过三十年,增长到四百五十万。 叶:北京人口在十年里将增长四百万,即以每年3%的速度增长,是你们的三倍。 T:可以理解。澳大利亚的城市化率是94%,而中国只有35%。加速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尽管大墨尔本土地面积与北京相差不几,墨尔本在三十年里仅仅增长100万人或626,000户。但是,这个规划决定,大墨尔本区域总面积的一半以上称为“绿楔”的地区将严格控制开发,(图2.“绿楔” );大墨尔本将向紧凑型中高密度的城市形式发展,而不再是蔓延式的发展,把新增家庭和住宅人口集中在现存的130个活动中心(图3. 115个商业及活动中心分布),不超出现有城市边界;把公共交通的使用率从现在的10%提高到2030年的20%,(图4. 公共交通网络规划)。当然,我们有许多担心。 叶:你们担心什么? T:我们担心大墨尔本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如土地、水、能源去满足已有的三百五十万人和规划新增长的一百万人的需求。其实,大墨尔本现在已经严重缺水。我们担心按照这个设想,大墨尔本是否可以持续发展下去。在某种意义讲,澳大利亚在改变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方面正开始一个跃进,以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当然,许多规划师认为,我们行动过于迟缓,联邦政府和州政府过于短视,难以推出必要的政策。我可以从三个方面说明我们的担心。 首先,过去五-六年以来,澳大利亚经历了严重的干旱。通常,干旱只与边远的农村相关, 但是,这次的干旱严重地影响了澳大利亚的主要城市, 如悉尼、墨尔本和珀斯的水源。干旱告诉人们,水不是一种用之不竭取之不尽的资源。我们必须保护和管理它。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必须永久地制约和限制人们使用水的方式,水将成为一件昂贵的商品。

第三节: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三节: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学习目标】: 1、根据有关材料,归纳我国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2、联系“中国21世纪议程”,认识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任务。 3、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自主学习】: 世界面积、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中国国情 深受、、等全球性问题的困扰 行动纲领: 发展战略 坚持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探究活动1]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 材料一:巨大的人口压力――“中国人口=前苏联+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罗马尼亚+越南+澳大利亚+荷兰+葡萄牙+比利时+瑞士+瑞典(31个国家总人口)”。中国人口数量大,人口增长所带来的巨大压力是我国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根源。 材料二:日益短缺的自然资源――我国农业资源总量大,但人均量小,到1998年人均耕地、淡水、草地和林地分别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32.3%、28.1%、32.3%和14.3%。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业资源短缺的矛盾将进一步加剧。 材料三:触目惊心的环境问题――我国现有草地资源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逐年增加,全国“三化”草地面积约占草地总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以3000万亩的速度增加。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1/3,每年流失的土壤高达50亿吨。

[探究活动2] 阅读课本,理解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完成下列知识纲要和图表。 ⑴我国的人口问题及相应的人口战略: ⑵我国的资源问题和资源战略: ⑶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战略: ⑷我国社会、经济的长期发展与稳定战略: 【练习巩固】: 一、选择题: 1、目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 A.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B.严重的环境问题 C.庞大的人口数量D.不利的外部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