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中幼儿发展水平的判断与评价研究

区域活动中幼儿发展水平的判断与评价研究
区域活动中幼儿发展水平的判断与评价研究

区域活动中幼儿发展水平的判断与评价研究

海盐实验幼儿园课题组执笔:叶丽娟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大家逐渐认识到,集体教学在为孩子提供自我发展空间方面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因此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张扬个性发展幼儿创造能力为价值取向的区域活动,开始为我国幼儿教育所重视。我园于2001年开始涉及,2002年9月,结合相关理论学习和观摩,以及园本课程——探究性课程研究之需,开始了区域活动的全园性尝试研究。对课程设置重新进行调整,从单一的集体教学形式转化为集体教学与区域活动并存的二种互补的教学形式。经过一年的研究,区域活动从领域的划分、场地的规划、时间的保证、材料的投入、环境的创设等都已取得初步的进展。目前,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急需解决。

①几十年所形成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大多数父母和教师只将数理逻辑智能、语言智能作为衡量孩子、评价孩子的工具。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我们改变教育观念,将区域活动的教育内容均衡地涉及到幼儿的每一项智能,包括我们从不曾涉及的领域,例机械、建构,而我们教师对这些领域的了解是个空白。

②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必须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实践发现:教师的观察随意性强,往往随看随记,只记录观察结果,不清楚为什么孩子会发生这种状况。也就是说教师不会用科学的方法标准去评价目前孩子的能力发展到哪一阶段,下一步孩子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原因在于教师对活动区幼儿发展线索、发展阶段不明确。由此也引起教师区域目标设定比较笼统、随意,区域材料投放的层次不明显,缺少持续生成和发

展的可能,使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没能得到最有效的发挥。

③探究性课程需要教师随时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变化预设或生成教育内容,设计灵活的教案。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有效观察,是教师了解每个幼儿发展变化的关键,而由于教师在区域活动观察时,关注的是操作结果而不是幼儿个体能力发展的过程,因此区域活动中幼儿能力发展的一些关键因素很少被发现并生成为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大部分集体教学设计仍是教师预设的,随着探究性课程开展的深入,缺少生成活动这一问题越来越明显的突显出来。

④近年来,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点从如何为实现儿童发展服务等问题展开,(区域活动正是在课改热潮中被引入的一种教学形式。)继而提出教育评价的研究。目前的教育评价体系往往围绕目标教育产生,没有区域活动的目标体系。因此在目标达成过程中,幼儿的发展是如何递进的不得而知。其次,围绕着全面发展的宗旨,评价涉及的内容大而泛,对幼儿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能力是什么,没有具体的阐明,主次不清楚。使教师在操作观察过程中由于内容太多而抓不住重点,造成教师最终不注重过程细节的观察分析,直接进行总结评价,忽视了关键能力的培养。所以有必要给教师们建立一份各领域区域中幼儿发展线索的判断标准,从而让教师带着一个参照标准去观察评价孩子,使得每一位实践工作者有线索可观察,有标准可评价,踏踏实实进行改革。

二、国内外区域活动评价研究的相关资料收集分析

①西方的区域活动有蒙台梭利教室与英国开放教育,它们都有完整的教学体系。我们的区域活动与蒙台梭利固定的环境和英国开放式教育相比,我们的教室环境是有准备的、丰富的、精心设计的、有着多样的提供探索和发现机会的空间,是变化而开放的,更具创造性的特点,与

他们有所不同,因此他们的评价体系不符合我园实际,无法照搬。

②由于区域研究在中国刚刚起步,上海、浙江等地的区域研究中找不到相关的关于幼儿区域活动发展水平及线索的判断研究,(例张成明的《走进区角----幼儿园活动新样式》、崔岚的《学前教育新方略-----幼儿园区角活动的实践与思考》)只涉及到区域活动如何开展,没有反馈系统的评价标准。

③以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教授为主的多彩光谱项目研究组建立了一个评价儿童认知能力的新方法。这套评价材料是在有意义的、真实的活动情景中进行评价的,关注那些与社会上成功人士密切相关的能力,模糊了课程与评价的界限,关注活动的风格特征,采用对各种智能一视同仁的公平测量方法。因此可作为参考资料。

三、理论依据及思考

(1)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从出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累积过程,而是伴随同化性的认知结构的不断再构,使认知发展形成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时期或阶段,但是不同个体的发展阶段、发展进程存在显著差异,教育应当适应儿童的需要,以儿童的主动学习为中心,有效促进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由此我们确立不同的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发展虽然不同,但发展的顺序是一定的,而且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过程中它也是有一定发展线索的,这一研究的基本思想。

(2)加德纳教授认为:每个儿童的发展是有差异的,每个儿童都有相对强项的领域,我们不能仍然以“普遍性发展”观点看待儿童的成长,儿童个体在不同领域中其认知能力发展呈非同步性。一些儿童在某些领域的特长,却是不被传统教育认可,而现在我们应该为这些儿童提

供学习领域,让其智能概貌展现,培养他们的自尊,拓展其生活经验。

根据这一理论我们在区域活动的开发中,涉及了八种智能的多个活动区。即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为智能、自然观察智能。

加德纳教授对每个领域的活动都列出了决定成功的“关键能力”,所谓关键能力是指幼儿进行智力活动的核心技能和能力,是保证成功的关键性能力。每一个关键能力均是经过实验研究,文献查阅或专家商讨而确定的。为了帮助教师进行特定领域的观察,寻找幼儿活动水平发展变化的线索,我们以加德纳“关键能力”理论为依据,全面领悟各领域的关键能力之后进行有目的观察,总结概括出每个关键能力的幼儿发展线索,从而为教师的观察判断提供标准。

四、研究目标

1、以全园教师的观察记录为样本,概括序化形成各区域活动中幼儿发展水平线索与阶段评价标准体系。

2、在寻找每个领域的每个关键能力的发展线索中提高教师的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3、帮助教师把相关观察分析结果反馈到教学设计中,整和集体教学与区域学习,完善幼儿园探究性课程体系。

五、研究内容

1、研究各智能领域中决定孩子成功的“关键能力”,深刻领悟其内涵,转化教师的传统观念,并以此作为教师观察的第一依据。

2、研究幼儿在各关键能力方面的发展线索,建立具体的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幼儿发展水平序列,形成具体的评价标准体系。

3、建立比较完善的幼儿发展水平评价体系,为幼儿的个案记载分

析学期评价报告提供依据。

4、研究教师两年中的观察、判断、反馈能力的变化,指导教师把观察判断反馈到各教学活动中。

六、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幼儿园全体幼儿500多人,全体一线教师32人。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观察法。

七、研究程序

研究时间(2003年9月——2005年6月)

(一)准备阶段(2003年5月——2003年10月)

1、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析当前存在问题,组织课题成员理论学习。

2、组织成员对多元智能理论中各领域的“关键能力”进行学习、领会,构建体系第一层基本框架。

3、撰写课题方案。

(二)实施阶段(2003年10月——2005年6月)

具体操作措施:1、按时间顺序逐个研究某个领域幼儿活动水平,涉及小、中、大三个年龄层次幼儿。

2、每个领域幼儿发展水平研究前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相应领域所要观察的“关键能力”内涵。

3、每个实施阶段起始先布置教师观察任务,要求教师扮演幼儿角色模仿操作与观察,结束后请教师列举该“关键能力”发展顺序,记录有价值案例并分析。

4、组织课题成员对教师列举的线索进行排序。

5、研究中期课题组成员对教师的日常观察记录和分析表进行抽

查,上、下学期各组织一次。

6、课题组成员观摩教师的区域活动,指导教师的指导、评价能力,上、下学期各一次。

具体安排:第一阶段:2003年10月——2004年1月

(1)构建积木建构区的幼儿发展水平线索。

(2)构建体育运动区的幼儿发展水平线索,具体从“平衡”、“力量”、“敏捷”、“速度”四种关键能力去寻找线索。

(3)研究美术领域幼儿美术水平发展阶段和线索,具体从“具体表现水平”、“探索程度”、“艺术水平”三种关键能力方面入手。

第二阶段:2004年2月——2004年6月

(1)构建幼儿手工操作区的幼儿发展水平线索。

(2)构建科学区的幼儿发展水平线索,主要从幼儿的观察、关系的识别、假设的形成、实验、对自然活动感兴趣、对自然世界知识等关键能力方面去寻找线索。

第三阶段:2004年9月——2005年1月

(1)构建语言区的幼儿发展水平线索,主要以虚构性叙述与描述性叙述二大关键能力去寻找。

(2)构建社会交往区的幼儿发展水平线索,主要从理解自我、理解他人、扮演各种社会角色三大关键能力方面去寻找。

第四阶段:2005年1月——2005年6月

(1)构建音乐区的幼儿发展水平线索,主要从音乐感知、音乐演奏、音乐创作三大关键能力去观察寻找。

(2)构建创造运动区的幼儿发展水平线索,主要从身体控制、节奏感、表现力、产生运动创意、对音乐作出呼应等关键能力去寻找。

(三)结束阶段

1、将积累的素材整理。

2、撰写结题研究报告。

3、教师案例集

九、研究成果形成

1、研究报告。

2、幼儿智能发展水平阶段线索评价体系。

十、研究组成员及分工

叶丽娟(业务园长):课题负责人,负责课题的总设计

黄迪(年段长) :负责科学区幼儿发展水平的判断评价研究张凯波(年段长) :负责美术区幼儿发展水平的判断评价研究朱小燕(年段长) :负责语言区幼儿发展水平的判断评价研究沈群(年段长) :负责运动区幼儿发展水平的判断评价研究沈西文(学科组长):负责健康区幼儿发展水平的判断评价研究陆书香(学科组长):负责音乐区幼儿发展水平的判断评价研究

幼儿发展水平评价方案

阳泉市郊区幼儿发展水平评价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及时为幼儿提供科学有效的教育,促进幼儿的最优化发展,实现评价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针,以幼教“两个法规”、“一个纲要”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评价体系,树立多元发展的评价观,客观、全面、科学的对幼儿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以评价促课程,以课程促幼儿发展,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化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评价对象 辖区内所有幼儿园(班)的全体幼儿 三、评价目的 全面了解幼儿发展水平与发展动态,强化教学过程诊断与反思,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策略与行为,充分挖掘幼儿潜能,努力为幼儿提供最适宜、最有效、最科学的教育,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四、评价原则 1、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过程评价为主,在真实、有意义的活动情境中自然观察,动态掌握幼儿成长发展轨迹,为幼儿提供适宜性教育,同时,积极开展终结性评价,全面了解幼儿发展水平与状况,完善教育教学工作,有效促进幼儿的发

展提高。要将评价工作贯穿在日常各种活动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经常化。 2、坚持以人为本与激励强化的原则。评价要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标,坚持激励强化原则,充分尊重幼儿个体,张扬个性,挖掘潜力,促进幼儿健全人格形成,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3、坚持遵循规律与科学可行的原则。要结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认知水平,运用适宜的评价方法,对幼儿进行全面科学评价,要突出评价的发展导向功能,淡化鉴别选拔功能。评价不能偏离教育方向与目标,坚决杜绝违背幼儿成长发展规律盲目强化技能技巧的行为。 4、坚持全面多元与可持续发展并重的原则。要立足幼儿的长远发展、终身发展,力求多维度、多方式对幼儿的发展水平进行客观评价,要注重情感、态度、能力等方面培养,避免用简单划一的标准评价幼儿。 5、坚持横向评价与纵向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从横向上,要根据既定的学年目标、学期目标、月目标、日目标、具体活动目标等对全部幼儿进行评价;从纵向上,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以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提高为宗旨,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最优化发展。 五、评价方式 坚持从幼儿的年龄特点、成长规律和认知特点出发,通过观察评价、成长记录袋评价、表现性评价、等级量表评价等方式,对幼儿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量化评价采用等级制,划分三个等级,优秀、良好、再努力。

z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目标

幼儿园区域活动总目标 幼儿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指与物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包括体育活动、智力操作活动、生活活动、社会活动等)积累有关活动情况的经验和感受(如成功、失败),从而产生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和评价。发展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活泼、开朗、自主、自信等良好个性的发展。 学习性区域活动目标: 形成一种对未知事物的积极的探索态度,在学习和探索中认识周围生活环境和客观事物,发展想象力、创造力、表现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性区域活动目标: 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积累社会经验,发展社会性能力,促进活泼、开朗、自主、自信等良好个性的发展。 运动性区域活动目标:激发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促进身体发育,增强身体素质,使其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自选游戏的一般常规: 小班: 1、能自选个人喜欢的活动,积极游戏。 2、玩什么取什么,不玩时把材料放回原处。 3、学习使用玩具材料的基本技能,认真操作。 4、爱护玩具,不丢扔毁坏,不敲打玩具,不拿玩具到处走动,玩具掉落随时拾起。 5、能与伙伴友好地玩,学习表达个人愿望,能使用礼貌语言与人交往。 6、不干扰别人,不大声喊叫,不在室内跑动、打闹。 7、注意卫生安全,如知道用眼卫生,坐姿正确和使用剪刀的安全等。 8、能听信号结束游戏。 9、游戏结束,能将玩具材料收放整齐。 中班: 1、自选游戏活动,自选玩具和伙伴。 2、掌握玩具材料的基本玩法并能变换创新玩法。 3、玩具材料随用随取,不用放回原处,随时保持现场整洁有序。 4、爱护玩具,使用小心,随时拾起地上散落的玩具材料。 5、能与伙伴友好交往,共同游戏,积极进行言语交流,能协调相互行为。 6、专心游戏,一件事做完再做一件事。

区域活动中幼儿发展水平的判断与评价研究

区域活动中幼儿发展水平的判断与评价研究 区域活动中幼儿发展水平的判断与评价研究 海盐实验幼儿园课题组执笔:叶丽娟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大家逐渐认识到,集体教学在为孩子提供自我发展空间方面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因此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张扬个性发展幼儿创造能力为价值取向的区域活动,开始为我国幼儿教育所重视。我园于2001年开始涉及,2002年9月,结合相关理论学习和观摩,以及园本课程——探究性课程研究之需,开始了区域活动的全园性尝试研究。对课程设置重新进行调整,从单一的集体教学形式转化为集体教学与区域活动并存的二种互补的教学形式。经过一年的研究,区域活动从领域的划分、场地的规划、时间的保证、材料的投入、环境的创设等都已取得初步的进展。目前,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急需解决。 ①几十年所形成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大多数父母和教师只将数理逻辑智能、语言智能作为衡量孩子、评价孩子的工具。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我们改变教育观念,将区域活动的教育内容均衡地涉及到幼儿的每一项智能,包括我们从不曾涉及的领域,例机械、建构,而我们教师对这些领域的了解是个空白。

②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必须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实践发现:教师的观察随意性强,往往随看随记,只记录观察结果,不清楚为什么孩子会发生这种状况。也就是说教师不会用科学的方法标准去评价目前孩子的能力发展到哪一阶段,下一步孩子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原因在于教师对活动区幼儿发展线索、发展阶段不明确。由此也引起教师区域目标设定比较笼统、随意,区域材料投放的层次不明显,缺少持续生成和发展的可能,使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没能得到最有效的发挥。 ③探究性课程需要教师随时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变化预设或生成教育内容,设计灵活的教案。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有效观察,是教师了解每个幼儿发展变化的关键,而由于教师在区域活动观察时,关注的是操作结果而不是幼儿个体能力 发展的过程,因此区域活动中幼儿能力发展的一些关键因素很少被发现并生成为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大部分集体教学设计仍是教师预设的,随着探究性课程开展的深入,缺少生成活动这一问题越来越明显的突显出来。 ④近年来,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点从如何为实现儿童发展服务等问题展开,(区域活动正是在课改热潮中被引入的一种教学形式。)继而提出教育评价的研究。目前的教育评价体系往往围绕目标教育产生,没有区域活动的目标体系。因此在目标达成过程中,幼儿的发展是如何递进的不得而知。其次,围绕着全面发展的宗旨,评价涉及的内容大而泛,对幼儿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能

幼儿园幼儿发展评价方案

幼儿园幼儿发展评估方案 2014.09—2016.12 幼儿的发展是整体的、全面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必须是整体性的教育,我们的教育目标就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劳的全面发展。同时,我们需要定期对幼儿进行发展水平进行测评,以调整教育内容、优化教育行为,促进幼儿整体、和谐的发展。定期对幼儿进行整体性评估,为幼儿建立客观、丰富的个体发展档案,是幼儿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园把“幼儿发展进程”作为幼儿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定期地对幼儿的身体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交往及情绪情感等方面的现实发展水平进行测评。 具体实施的原则及要求: 一、明确评价目的,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 我们应明确幼儿发展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要重视全面、客观了解和评估每个孩子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关注幼儿在解决问题时观察、思考、假设、试误、选择、推理等动态过程;关注幼儿概括能力、学习迁移能力的展现以及幼儿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兴趣、注意力和能力程度。在幼儿阶段,了解孩子如何获得答案或解决问题比判别孩子的答案或是行为结果是否正确更为重要,这样的评价可从一定程度上明确幼儿活动、学习过程中的动机、习惯、情绪情感、创造能力等发展状况。而这些恰恰是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方面。 二、观察、评价幼儿宜在自然的情境下进行。 教师应在幼儿生活的真实世界中去观察、发现,在游戏过程中评价正是评价回归孩子自然生活的反映。可以在幼儿游戏过程中随时进行形成性评价。在真实的游戏活动情景中,熟悉的材料和玩伴有利于幼儿心情轻松、愉悦,将被测内容发挥到最高水平。在自然生活状态中评价,能够防止专门性评价引起幼儿的紧张心理,以保证评价的信度和效度。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经认识到个人力量的单薄性和有限性,许多活动需要多名小组人员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小组合作活动形式应成为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中正常部分;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情况以及个人在小组活动中的作用和贡献应该成为现代评价的权重之一。 三、发展评价应强调多元价值取向。 1.答案或问题解决方法的多元化。我们应允许幼儿有独特的、合理的回答问

幼儿区域游戏评价策略

幼儿区域游戏评价策略 传统上对于幼儿的评价,教师处于权威和唯一的评价主体地位,对幼儿的评价完全是教师说了算,正所谓是“一锤定音”。根据新《纲要》精神:“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为此,我们在区域活动中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对他人的评价和自我评价,把对幼儿的评价由过去的“一言堂”改为“群言堂”,即对某一个幼儿的评价分别由来自教师、家长、同伴、本人甚至包括社区成员等几方面的评价共同组成。 一、教师的评价 幼儿心理学表明:幼儿的生长发育虽十分迅速,但还未完善,幼儿的可塑性很强,但知识经验匮乏。幼儿的认识能力水平较差,对自己的行为往往缺乏自我评价的能力,但会对教师有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恋,经常以教师的表扬或批评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认识自己的依据。教师对幼儿评价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幼儿的幼小心灵产生巨大的影响。我们在组织幼儿区域活动时,始终将评价贯穿在区域活动的各个环节,能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正确把握评价尺度。首先,我们对幼儿的评价以肯定为主,并尽量使评价语言具体化,做到“评之有物,言之有理”;其次,若对幼儿进行否定评价,则态度真诚,注意适当的方式方法。我们对幼儿的评价采用了多种表现形式,有以语言为载体的,有以行为来表现的,我们的评价主要遵循了客观性、全面性、差异性和动态性四项原则。总之,我们评价的态度谨慎、方法灵活、手段多样,充分发挥了评价的价值,以促使每一位幼儿的发展。 二、幼儿的评价 我们注重发挥幼儿在评价中的主体性地位,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自评和互评,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操作简单、形式有趣的评价方式,激起幼儿参与评价的兴趣,享受参与评价的乐趣,使幼儿在成为被评价者的同时也成为评价者。幼儿把自己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感受体验表达出来,与同伴交流分享,这不仅能增强幼儿对区域游戏的兴趣,同时也使幼儿间有更多交流的机会。这种自评和互评,有助于幼儿学习客观地认识自我,并吸取他人之长,从而达到通过评价提升自我的根本目的。

幼儿园幼儿能力发展评估方案

幼儿园幼儿能力发展评估方案 一、评估目的: 为了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和班级的教学状况;为了寻求幼儿教育的发展规律,以便更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更好地促进每个幼儿在集体中的发展,幼儿园特制定“幼儿发展评估方案”。通过测评,形成幼儿发展评价报告,为下学期开展教学工作提供教学依据。 二、评估对象:松滋市机关幼儿园全体幼儿 三、测评方式:班级每位幼儿测评和幼儿园抽测相结合 四、测评具体安排: 1、班级测评由班级教师根据现场测评和平时观察相结合,对每位幼儿进行全面测评,形成班级幼儿发展评估小结。负责人:各班主班 2、幼儿园抽测:由分片领导和年级组长组成测评小组,对每一年级组每个班随机抽取六位幼儿(优、良、中各两位)。根据幼儿园测评标准进行,最终形成年级组幼儿发展评估报告。负责人:各年级组长 (1)、年级组长为测评小组组长,全面负责本组的幼儿发展测评工作。 (2)、测评小组具体分工: 大班年级测评人员: 小班年级组长和小班年级主班

中班年级测评人员: 大班年级组长和大班年级主班 小班年级测评人员: 中班年级组长和中班年级主班 (3)测评时间:2014年2月26日——2月27日 3、测评说明: 1、幼儿发展评估是每学期的常规工作,希望每位教师能够认真做好评估工作,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为下学期开展教学工作提供依据。 2、测评小组要采用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测评,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全面分析幼儿的发展状况,给班级的发展情况有一个正确的评价。 3、幼儿发展状况评价过程采用自然观察、情景观察、谈话、作品分析、问答测试、查阅资料等方式,全面考察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情况,以更好地为幼儿教育、幼儿发展服务。 4、各年级组形成幼儿发展评价报告。 5、幼儿发展水平测评资料归档。

区角活动评价之我见

区角活动评价之我见 幼儿园区角活动评价是幼儿区角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幼儿的基础能力,发展情况,又给幼儿展示自我的表现机会。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并引导好区角活动的评价。 区角活动是幼儿课程的辅助课程,它形式多样、材料丰富、灵活机动,又十分自由,受到小朋友的喜欢,但每个年龄的内容、目标层次不同,评价、交流的方式也不一样。下面我就如何组织区角活动评价,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区角活动评价的方式 我觉得区角活动评价的主要方式有2种。一种是在幼儿活动时进行交流评价。教师可以以朋友、聆听者或参与者的身份与幼儿进行交流,这时教师与幼儿都是平等的、和谐的,这可以帮助教师最直接了解幼儿的操作思路与进度。第二种,活动后进行集体评价。这一般可以在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进行。这里交流的方式也有许多种,一种是教师对全体幼儿。如教师可以和幼儿谈谈自己在整个活动中的发现、分析、疑问等,也可以是个体对全体,比如,可以请某个操作获得成功的幼儿谈谈自己的制作方法和内容;另外,在集体讲评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把你所玩的内容、玩法、结果等在小组中说说、谈谈讨论。给孩子们一种宽松的自由畅谈的氛围。 同时,教师也不忽视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交流,这是他们知识火花碰撞的时期,他们在操作时可能会碰到难题,这时教师应挺身而出,当他们获得成功时,教师也应及时给予肯定、鼓励。 总之,我觉得区角活动的评价方式应善于变化,灵活机动,在适当的时候用适当的交流方式,这样才会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谈谈区角活动评价的氛围 幼儿园区角活动评价旨在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提供幼儿交流各自经验,展示作品机会,分享同伴的快乐。许多著名的教育学家们也都认识到交流时对幼儿的成长,乃至一生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过,不愿说或不敢说是大多数幼儿的普遍心理。《纲要》中提出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环境,支持、鼓励孩子参与交流活动。在心理环境的创设中,支持是帮助孩子实现交流的保障,鼓励则可以调动孩子参与交流活动的积极性。有了教师的支持和鼓励,孩子们的潜力才能被充分挖掘,从而会积极参与到下一次的活动中来。因此,要刺激幼儿的交流欲望,制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谈谈区角活动评价的内容 教师在进行区角活动评价时,心中应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应对幼儿有实际意义的帮助。因此,教师在进行评价的这个环节时,应选择性、针对性的进行。 我觉得区角活动评价的内容有以下几点: (一)鼓励、支持、激励幼儿探索的评价 支持、鼓励与众不同的创造的交流,可以树立榜样,激发其他幼儿的探索欲望及他本人再探索的愿望。创造可分为“原创”和在别人基础上的“再创造”,我们要及时肯定幼儿的“原创”,设置疑问,激励他“再创造”,同进也要及时鼓励、表扬其他幼儿的“再创造”。特别在中、大班,这种与众不同的创造的交流,会更激发其他幼儿的学习、探索、操作欲望。

区域活动中幼儿发展水平的判断与评价研究

区域活动中幼儿发展水平的判断与评价研究 海盐实验幼儿园课题组执笔:叶丽娟 一、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深入,大家逐渐认识到,集体教学在为孩子提供自我发展空间方面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因此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张扬个性发展幼儿创造能力为价值取向的区域活动,开始为我国幼儿教育所重视。我园于2001年开始涉及,2002年9月,结合相关理论学习和观摩,以及园本课程——探究性课程研究之需,开始了区域活动的全园性尝试研究。对课程设置重新进行调整,从单一的集体教学形式转化为集体教学与区域活动并存的二种互补的教学形式。经过一年的研究,区域活动从领域的划分、场地的规划、时间的保证、材料的投入、环境的创设等都已取得初步的进展。目前,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急需解决。 ①几十年所形成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大多数父母和教师只将数理逻辑智能、语言智能作为衡量孩子、评价孩子的工具。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我们改变教育观念,将区域活动的教育内容均衡地涉及到幼儿的每一项智能,包括我们从不曾涉及的领域,例机械、建构,而我们教师对这些领域的了解是个空白。 ②区域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必须建立在观察的基础上。实践发现:教师的观察随意性强,往往随看随记,只记录观察结果,不清楚为什么孩子会发生这种状况。也就是说教师不会用科学的方法标准去评价目前孩子的能力发展到哪一阶段,下一步孩子的发展目标是什么,原因在于教师对活动区幼儿发展线索、发展阶段不明确。由此也引起教师区域目标设定比较笼统、随意,区域材料投放的层次不明显,缺少持续生成和发

展的可能,使区域活动的教育价值没能得到最有效的发挥。 ③探究性课程需要教师随时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变化预设或生成教育内容,设计灵活的教案。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有效观察,是教师了解每个幼儿发展变化的关键,而由于教师在区域活动观察时,关注的是操作结果而不是幼儿个体能力发展的过程,因此区域活动中幼儿能力发展的一些关键因素很少被发现并生成为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大部分集体教学设计仍是教师预设的,随着探究性课程开展的深入,缺少生成活动这一问题越来越明显的突显出来。 ④近年来,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重点从如何为实现儿童发展服务等问题展开,(区域活动正是在课改热潮中被引入的一种教学形式。)继而提出教育评价的研究。目前的教育评价体系往往围绕目标教育产生,没有区域活动的目标体系。因此在目标达成过程中,幼儿的发展是如何递进的不得而知。其次,围绕着全面发展的宗旨,评价涉及的内容大而泛,对幼儿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能力是什么,没有具体的阐明,主次不清楚。使教师在操作观察过程中由于内容太多而抓不住重点,造成教师最终不注重过程细节的观察分析,直接进行总结评价,忽视了关键能力的培养。所以有必要给教师们建立一份各领域区域中幼儿发展线索的判断标准,从而让教师带着一个参照标准去观察评价孩子,使得每一位实践工作者有线索可观察,有标准可评价,踏踏实实进行改革。 二、国内外区域活动评价研究的相关资料收集分析 ①西方的区域活动有蒙台梭利教室与英国开放教育,它们都有完整的教学体系。我们的区域活动与蒙台梭利固定的环境和英国开放式教育相比,我们的教室环境是有准备的、丰富的、精心设计的、有着多样的提供探索和发现机会的空间,是变化而开放的,更具创造性的特点,与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三个有效途径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三个有效途径 一、活动前的用心准备。 准备是第一环节,其中包括区域环境的创设和区域材料的准备。在区域活动中,活动环境和材料是活动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与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孩子才会获得经验和知识。 1.创设良好的区域环境。 新《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区域设置的规划和环境创设要根据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具体要求及幼儿的年龄特点做整体的安排,应一切从幼儿的水平和发展需求出发。在区域环境的创设中既要考虑到幼儿之间能相互交流、共同合作,又要注意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从而使幼儿专注投入某一活动,充满自信地探索问题。我们的区域设置由教师与幼儿共同商量确定,采用固定与灵活设置相结合的方式,创设丰富多彩的、多功能的、具有选择自由度的区角,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自由选择,用自身的方式进行学习。如“巧手区”:使用汤勺勺豆子、系鞋带、编辫子等;“益智区”:用小木棍排序粗细长短、加减编应用题等;“表演区”:蚌壳做成沙球,竹块做成快板等进行打击乐等。活动区设置是要善于利用班级环境的地理因素,尽可能地使活动动静分区:一般将较为安静的区域安排在室内,相对会发出较大声音的活动安排在

靠近门口或室外。另外,还要让环境说话,让幼儿与环境互动起来。我们充分利用特定的空间和四周墙壁展示与课的主题相关的资料、照片或孩子的美术制作作品。总之,在活动室里所有可以利用起来的空间我们都考虑到孩子们对活动的感受,自由选择表现的形式,共同把活动室装扮得生机盎然。 2.材料投放需要注意的问题。 应提供多层次与多样性的活动材料。材料的投放要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不同发展水平,体现多样性与层次性。一方面从班级儿童的兴趣、需要、能力出发,尽可能多地提供有较强操作性、趣味性、可变性的材料,吸引他们主动探索。另一方面围绕教育目标,提供多样性的材料。同一种材料在不同年龄班要有不同要求。除投放平时所学的知识的有关图片、桌面玩具等,还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对不同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要选择在活动时间内易观察到变化的材料。在一次区域活动中,在考虑与主题活动《树》相结合的同时,我在探索区中为小朋友们准备了“树叶变色”的小实验。活动开始,5个小朋友兴冲冲地到探索区中,将各种树枝、树叶插进红黑蓝墨水中,然后很认真地观察,可是等呀等,仍不见树叶变色。树叶变色需要一段时间,我及时引导这5个幼儿先到其他区域活动,等到快结束时再来观察。这使我体会到,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观察到变化的小实验应放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在探索区中,要选择和投放易发现结果的活动材料。

幼儿园区角建设之我见

幼儿园区角建设之我见幼儿园区角建设之我见 刘小英 (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滨河幼儿园) 摘要:区角是幼儿园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服务于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当中。它是幼儿园教育中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的有效载体。教师在区角创设中应灵活多样,强调幼儿的主体地位,促进幼儿在快乐、主动的学习中富有个性地发展。 关键词:区角内容;区角材料;区角指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为幼儿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由此可见,抓好区角建设,是保证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前提。现就结合农村幼儿园的实际,谈谈在区角建设方面的几点思考。

一、有的放矢,提升区角建设的有效性 陈鹤琴说过:"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幼儿园创建活动区角,应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园的每个角落成为幼儿游戏的乐园,让每面墙成为幼儿展示才能的空间,让每样废旧材料成为幼儿创造的资源,让每簇花草树木成为幼儿的朋友。如,针对小班幼儿在生活、认知、自我发展方面的需求,区角活动更倾向于生活技能方面,如,创设"娃娃家",培养幼儿穿、脱衣服,做糕点、饼干,正确使用筷子、勺子等;创设"巧手搭建区",让幼儿在不断地触摸和感知中获得灵感,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中开发智力,体会成功的快乐。这些区角的合理创设不但让幼儿在不断的活动实践中提升了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大大提升了区角建设的有效性。 二、合理设区,实现愉悦性和教育性的统一 在区角设置上,活动的氛围应宽松,活

幼儿发展水平分析表

中三班2010年上半年幼儿发展综合评价 本学期本班共有36名幼儿,年龄为5岁——5岁半,根据中班幼儿五大领域的发展目标,学期末对本班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 1、健康:我班大部分幼儿通过一学期的培养已有了初步的环境意识,懂得公共卫生要靠大家维持的道理,以及保持环境清洁的意义。幼儿 的自理能力在不断提高能保持仪表整洁,能独立正确地洗手,洗脸,能独立睡觉。有了一定的安全与自我保护能力。不到危险的地方去,对陌生人能保持一定的警惕性。在集体活动中有了一定的表现力和竞争意识。个别幼儿还是对自己缺乏自信心,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力欠佳。这是我们下学期应努力的方向。 2、语言:我班幼儿语言发展的很好,词汇量掌握的比较丰富,幼儿喜欢与他人谈话和交流。喜欢听故事,在老师的引导下能较准确的分析 故事内容,及其中所包含的教育意义。幼儿有了一定的倾听习惯,在他人讲话时知道认真听他人讲话,并能较全面的表达自己的需要和发现,会介绍自己熟悉的作品,会简单评价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大部分幼儿能认读一些简单的汉字,喜欢阅读图书。根据图画能讲述一个和图画关联的小故事。 3、社会:在社会领域方面大多数孩子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心理健康,乐于与老师同伴交流、交往。能够与小朋友友好相处,懂 得谦让与分享。有了一定的制止力,耐挫力,坚持性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在游戏过程中逐渐的形成了初步的规则意识,并能积极愉快的参加各项活动。懂得关心他人,并且喜欢帮助别人,能在家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树立了从小热爱劳动的意识。但还有个别幼儿的分享意识还有所欠缺,经事会发生争抢玩具。今后要多注意这些欠缺方面的教育培养。 4、科学:能主动接触自然和科学,对事物的变化感兴趣,并愿意参加讨论与交流。在数学知识的探索学习中,幼儿能通过观察,比较,分 析,综合,抽象概括以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能从生活和游戏中获得有关物体形状、数量、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感性经验。喜欢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能够学习运用各种感官观察、探索周围的事物和现象。个别幼儿逻辑思维较差。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

幼儿园:幼儿发展身体素质实施方案

幼儿园新课程标准教材 教学设计(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幼儿教育 / 幼儿园工作计划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幼儿发展身体素质实施方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教案中的内容,提升自我能力、提升个人素质、提升德智体美劳等作用,本幼儿教育资料适用于幼儿园幼儿园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具体实施: (一)一日活动的管理 总目标:注重活动的组织,使幼儿的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得以全面发展。 1、引导教师用新的教育观指导其教育行为。教师要整合幼儿园教育目标,促进五大领域目标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使一日活动的目标体现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要求,使活动目标之间相互联系,具有较强的整体性。要整合幼儿园教育内容,把握不同领域之间、不同内容之间的联系,并落实到不同的教育活动中,使活动内容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经验水平,能充分体现目标的要求。一日活动组织做到合理交替,符合幼儿学习特点,充分保证幼儿自主活动的机会,使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幼儿多种感官的作用。 2、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活动。满足幼儿发展需求、满足教育教学活动需求,生活作息时间要符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季节特点,每天幼儿游戏时间三小时以上。幼儿园随机督

查每个班级的落实情况,并作好检查记录。 3、在一日生活组织中,加强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常规教育,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和基本生活能力,体现“生活即学习”。 4、确保户外活动时间。幼儿户外活动(常态下)时间两小时以上,户外体育活动时间一小时以上。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需要,投放相应的体育器械,创设活动环境,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幼儿的动作发展得以满足,同时提高幼儿身体素质。 5、提高活动区效能。幼儿游戏内容丰富,区域设计美观、适用。教师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结合教育目标设置活动内容,投放适宜的操作材料。教师要提高对区域活动的指导水平,让孩子在各区域中,与材料、教师、幼儿相互作用下,情感、态度、能力等得以发展。 6、注重环境的教育功能。及时了解幼儿所需进行适当调整,并体现师幼合作内容。室内布置集趣味性和教育性于一体,根据园本实际,围绕研究课题,利用地方资源,体现地方特色,并突出“生态”意识。环境布置要注意内容的新颖性和思想性、幼儿的参与性和创造性、整体的协调性和有效性,并做到及时更新、定期更换。 7、创设普通话语言环境,一日活动中利用多种鼓励手段,激发幼儿用普通话表达意愿及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幼儿发展水平评估标准.doc

幼儿发展水平评估标准 3~4岁 一、身体和动作发展 脑的结构和机能继续发展。大肌肉发展较快,躯体动作比以前灵活,开始协调。逐步能自然地、有节奏地行走。逐步能双脚交替上下楼梯。喜欢跑、跳、玩球、骑小车、投扔沙袋等。手部小肌肉有较大发展,动作逐步精细化,如:搭积木、穿珠、折纸、捏泥、使用剪刀等。能自己用勺进餐等,逐步自己穿、脱衣裤,会自己扣纽扣。 二、认知能力 随着动作能力的发展,认知范围逐步扩大。无意注意仍占优势,对新鲜事物、新异活动有较强的好奇心。注意力容易分散,不易集中。开始形成一些与生活经验相联系的事物概念,但常受生活经验的影响。 思维方式带有明显的直觉行动性,不会计划自己的行动,常常是边做边想,或先做后想。爱模仿,常常通过模仿来学习。 能顺口唱数1~10,感知5以内量的多少。初步会对物品进行简单的分类。 三、语言发展 语言进入飞速发展期。能明白成人的指示,逐步能用简单的句子与别人交往。基本能掌握双音节的语言,但对于一些近似音仍难以发准。 词汇量迅速增大,达到1500多个。 在游戏或遇到问题时,常会自言自语。 由于表达紧张、词汇量有限,有时说话还不够连贯,并常常用各手势、

表情来辅助表达。喜欢念儿歌、听故事,尤其爱重复地听故事。 四、社会性发展 有明显的独立行动的愿望,喜欢说“不”,常要求“我自己来”。 依恋成人,喜欢与亲近的成人有身体接触,如:抱抱、亲亲、摸摸等。喜欢被关注和赞扬。 尚不能很好控制自己的情绪,常会为小事大哭小闹。 开始能接纳、认同同伴,逐步能和同伴一起玩,并能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但还常处于自我中心状态,容易产生外显性的侵犯性行为。 五、艺术表现 具有了艺术表现的愿望。 喜欢唱歌、做律动,自由自在地跳舞。 喜欢敲打物品,发出声音,具有一定的节奏感,能表演歌曲,简单地敲打、摆弄乐器。 喜欢鲜艳的色彩,逐渐从涂鸦期进入象征期,在绘声绘画中会边画边讲,并常会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特征做过于夸大的表现。 4~5岁 一、身体和动作发展 幼儿大脑中枢的调节功能逐步增强,身体反射更易于建立。精力充沛、体力较差,可以步行一定的路程。基本动作更加灵活,可以自如地跑、跳、钻、爬、攀登,而且可以单脚站立,会抛接球。能熟练地骑小车。 手指动作较灵活,可以自己熟练地穿脱衣服,扣纽扣,拉拉链、第鞋带,也可以完成折纸、穿珠、拼插塑料玩具等精细动作,动作质量明显提高,

幼儿园详细区角活动及评价标准[详]

幼儿园区域活动评估容 一、活动目标(12%) 发展目标或关键性学习经验(12分) 区域的创设能满足幼儿情感、社会性、认知、语言、动作技能等多方面的需要(3分) 围绕主题目标创设活动区,能详细列出各活动区的具体教育目标,并具有层次性(3分) 目标制定能关注学习的方法,关注探索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3分) 目标既符合本班幼儿的现有水平,又具备一定的挑战性(3分) 二、环境创设(28%) 区域设置(6分) 班级设有数量合适、符合本班幼儿特点及教育目标要求的活动区。(2分) 有明显的区域划分,区域之间有适当的“封闭性”,互不干扰(2分) 空间结构合理,能动静分离;有明显标志;无教师观察上的死角(2分) 材料提供(17分) 材料隐含教育目标和容(2分) 材料符合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兴趣、需要,并体现领域特色(2分) 材料投放具有层次性、系统性(4分) 尽可能地使用废旧物品作为制作材料,幼儿参与活动区材料的收集、制作和管理(4分) 各活动区提供的材料、种类、数量适宜,有一定数量的半成品。材料方便幼儿取用,并能满足不同幼儿游戏的需要。(3分)活动区的材料安全、卫生(没有锐利、有毒、易破碎的材料)(2分) 规则要求(5分) 材料摆放有序,幼儿可根据自己的兴趣、意愿、能力按规则进区活动(2分) 设置“进区活动卡”(2分)

固定物品的取放处,幼儿能进行适当的整理(1分) 三、活动的指导与调控(14%) 活动指导的围和有效程度(8分) 能细致观察幼儿的活动,了解幼儿的需要和发展水平(1分) 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在活动过程中给予适时适度的指导(3分) 能因人施教,进行个别教育,善于鼓励、启发、引导(2分) 及时采用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2分) 活动过程调控的有效程度(6分) 能根据幼儿操作情况及时调整指导策略(4分) 能有效处理临时出现的各种情况(2分) 四、幼儿活动(20%) 幼儿参与活动的态度(6分) 喜爱活动,对问题情景关注,参与活动积极主动,并互不干扰(6分) 幼儿参与活动的广度(6分) 区域活动的容丰富多样,能满足幼儿开展多种游戏的需要,时间充分(6分)幼儿参与活动的深度(8分) 大胆表现自己获取的经验,能体验到活动和成功的愉悦(4分) 个别幼儿能灵活解决教育任务中的问题(2分) 能够自我评价与很好的倾听(2分) 五、活动氛围(12%) 活动气氛的宽松程度(6分) 区域活动多为幼儿的自选活动,能满足幼儿个别化的需要(3分)

幼儿园幼儿发展评价方案

幼儿园幼儿发展评估方案 2014.09 —2016.12 幼儿的发展是整体的、全面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 教育必须是整体性的教育,我们的教育目标就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劳的 全面发展。同时,我们需要定期对幼儿进行发展水平进行测评,以调整教育内容、优化教育行为,促进幼儿整体、和谐的发展。定期对幼儿进行整体性评估,为幼儿建立客观、丰富的个体发展档案,是幼儿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园把“幼儿 发展进程”作为幼儿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定期地对幼儿的身体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交往及情绪情感等方面的现实发展水平进行测评。具体实施的原则及要求:一、明确评价目的,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 我们应明确幼儿发展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 。要重视全面、客观了解和评估每个孩子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关注幼儿在解决问题时观察、思考、假设、试误、选择、推理等动态过程;关注幼儿概括能力、学习迁移能力的展现以及幼儿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兴趣、注意力和能力程度。在幼儿阶段,了解孩子如何获得答案或解决问题比判别孩子的答案或是行为结果是否正确更为重要,这样的评价可从一定程度上明确幼儿活动、学习过程中的动机、习惯、情绪情感、创造能力等发展状况。而这些恰恰是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方面。 二、观察、评价幼儿宜在自然的情境下进行。 教师应在幼儿生活的真实世界中去观察、发现,在游戏过程中评价正是评价回归孩子自然生活的反映。可以在幼儿游戏过程中随时进行形成性评价。在真实的游戏活动情景中,熟悉的材料和玩伴有利于幼儿心情轻松、愉悦,将被测内容发挥到最高水平。在自然生活状态中评价,能够防止专门性评价引起幼儿的紧张心理,以保证评价的信度和效度。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经认识到个人力量的单薄性和有限性,许多活动需要多名小组人员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小组合作活动形式应成为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中正常部分;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情况以及个人在小组活动中的作用和贡献应该成为现代评价的权重之一。 三、发展评价应强调多元价值取向。 1. 答案或问题解决方法的多元化。我们应允许幼儿有独特的、合理的回答问题的

【2018最新】幼儿园区域活动小结word版本 (3页)

【2018最新】幼儿园区域活动小结word版本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推荐下载! == 幼儿园区域活动小结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概念与活动方式 幼儿园区域游戏是当前幼儿学习的一种途径,也是推进幼教改革的一种教育活动新形式。区域游戏立足于幼儿,能让幼儿充分体验和探索,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也是对幼儿进行个别化教育最佳手段。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为幼儿创设一个与他们发展相适应的区域游戏环境,能给幼儿营造一个更为自由发展的空间。 所谓区域活动,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设置各种活动区,让幼儿按自己的兴趣和意愿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所谓活动区(或活动区域)就是利用活动室、睡眠室、走廊、门厅及室外场地,提供并投放相应的设施和材料,为幼儿创设的分区活动的场所。如把活动室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把幼儿活动材料按类别分别放人这些区域,并设有屏障构成若干个相对固定的半封闭区域。 目前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方式大体可分为三种。 1.把区域活动视为分组教学的一种形式。教师重点在一个区域指导一组幼儿学习新内容,其余的幼儿或者在其它区域作自己喜欢的事,或者按教师预先提出的要求复习(包括应用)以前学习过的内容,然后交换。 2.把区域活动视为集体教学(上课)的延伸。其因指导思想的不同分为三类:(1)考虑到集体教学不容易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故在集体教学之外,利用幼儿的其它自由活动时间,在相关的区域对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幼儿作些必要的辅导;(2)有些内容的教学(如有些主题活动)需要多种活动形式配合或补充才能完成,才能加深印象,促进幼儿理解和应用;(3)有时由于教学设备的不足,做不到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教师只能在课上演示,课后把操作材料投放到有关的区域,让幼儿自由操作。 3.把区域活动视为在集体活动之外为幼儿创设的一种自由活动的形式。幼儿可按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活动的内容、材料和玩伴,通过游戏和自由交往获得课堂上得不到的有关经验。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设与指导

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评价能力的培养

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评价能力的培养 [摘要] 区域活动与幼儿自主评价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区域活动,来促进幼儿自主评价能力的发展。自主评价是指幼儿通过各种方式对自己或同伴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帮助幼儿发展评价能力,学习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认识他人,从而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本文首先介绍了自主评价的概念,说明了它的重要性,接着谈了评价的主要形式和方法,随后又介绍了培养幼儿自主评价能力的案例实录,最后谈了我们在进行自主评价研究中取得的效果。如在自主评价过程中,幼儿逐步学会了怎样去评价自己的他人,练习社会比较,最终提高自主评价的能力,逐步形成了积极的自我概念;自主评价也带动了幼儿其它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区域活动自主评价能力 自主评价是指幼儿通过各种方式对自己或同伴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以帮助幼儿发展评价能力,学习正确地认识自己和认识他人,从而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那么为何要利用区域活动来促进幼儿的自主评价能力的发展呢?那是因为区域活动与自主评价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在特点上,区域活动的特点:1、活动区的活动多为幼儿的自选活动,这样就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活动的机会,满足幼儿的个别化的需要。2、活动区活动是幼儿的自主活动,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玩玩做做、生动、活泼、主动、愉快地学习。3、活动区活动多为小组活动,这就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自由交往和自我表现的机会,增进同伴之间的相互理解,尤其是对同伴在集体活动中所不可能表现出来的才能和优点的了解。而自主评价则是让幼儿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过程,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去发现自己或同伴的优点和缺点,这种评价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发展幼儿对自己的评价能力。区域活动对儿童的自主评价能力有什么促进作用呢?首先区域活动多是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选的活动,在活动中幼儿能更好地展现自我,而通过自主评价能让幼儿更好地了解自己,发现自己的优缺点。其次,在区域活动中幼儿通过自由交往,增进了同伴之间的了解,而自主评价能让幼儿更充分地理解同伴的特殊才能和优缺点。 因此我们在开展区域活动的同时,发展幼儿的自主性评价,旨在让幼儿通过各种评价方式,帮助幼儿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从而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一、评价的主要形式和方法简介:

幼儿园幼儿发展评价方案

幼儿园幼儿发展评估方案 — 幼儿的发展是整体的、全面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必须是整体性的教育,我们的教育目标就是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劳的全面发展。同时,我们需要定期对幼儿进行发展水平进行测评,以调整教育内容、优化教育行为,促进幼儿整体、和谐的发展。定期对幼儿进行整体性评估,为幼儿建立客观、丰富的个体发展档案,是幼儿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园把“幼儿发展进程”作为幼儿发展水平的评价标准,定期地对幼儿的身体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交往及情绪情感等方面的现实发展水平进行测评。 具体实施的原则及要求: 一、明确评价目的,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 我们应明确幼儿发展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要重视全面、客观了解和评估每个孩子的发展状况及其特点,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关注幼儿在解决问题时观察、思考、假设、试误、选择、推理等动态过程;关注幼儿概括能力、学习迁移能力的展现以及幼儿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兴趣、注意力和能力程度。在幼儿阶段,了解孩子如何获得答案或解决问题比判别孩子的答案或是行为结果是否正确更为重要,这样的评价可从一定程度上明确幼儿活动、学习过程中的动机、习惯、情绪情感、创造能力等发展状况。而这些恰恰是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方面。 二、观察、评价幼儿宜在自然的情境下进行。 教师应在幼儿生活的真实世界中去观察、发现,在游戏过程中评价正是评价回归孩子自然生活的反映。可以在幼儿游戏过程中随时进行形成性评价。在真实的游戏活动情景中,熟悉的材料和玩伴有利于幼儿心情轻松、愉悦,将被测内容发挥到最高水平。在自然生活状态中评价,能够防止专门性评价引起幼儿的紧张心理,以保证评价的信度和效度。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已经认识到个人力量的单薄性和有限性,许多活动需要多名小组人员共同协作才能完成。小组合作活动形式应成为幼儿园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中正常部分;小组合作完成任务情况以及个人在小组活动中的作用和贡献应该成为现代评价的权重之一。 三、发展评价应强调多元价值取向。 1.答案或问题解决方法的多元化。我们应允许幼儿有独特的、合理的回答问

【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总结】大班区域活动期末总结

【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总结】大班区域活动 期末总结 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总结游戏是为了寻求快乐而自愿参加的一种活动。但幼儿游戏决不是单纯感觉上的快乐,而是伴有生命充实感的快乐。游戏是幼儿的活动,与学习活动,劳动活动有着不少的区别。它有这样的一些特点:第一:游戏是幼儿主动自愿的活动,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不是在外强制的情况下进行的,而是幼儿出于自己的兴趣与愿望自发自愿主动进行的活动。幼儿游戏的类型很多,区角游戏、角色游戏和晨间自选活动,其中银行、幼儿园、娃娃家、医院、理发店、食品城等是角色游戏、区角游戏、晨间自选活动。本学期,我们根据园务计划精神和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积极地为幼儿创设、完善了游戏环境,通过发动家长、幼儿等多方面地收集游戏玩具和材料,认真地按计划对幼儿的游戏进行针对性的指导。通过努力,孩子们在游戏中交往能力、合作技能、表现欲望、创造性等得到了一定发展。以下就本学期的游戏情况作个总结。一、角色游戏在角色游戏中,角色是游戏的中心。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扮演某一种假想的角色,以假想的方式把头脑中已有的表想重新组合,从而反映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并参与成人的社会生活。幼儿在游戏中,经常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并为之争吵不休,对于我

们中班的孩子,不仅要进行品德教育,让他们懂得互相谦让,同时也着重对幼儿协作意识进行培养。第一,利用游戏规则诱发幼儿的协作行为。规则提出:不仅是为幼儿的活动提出要求,也是对幼儿行为及其游戏开展一种暗示。如,在娃娃家,我们是这样引导幼儿确立规则:“小朋友在游戏开始前,要先商量,确定各扮演什么角色,然后再游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孩子是一家人,每人都要关心家里的事情和家里的人,不能想做什么就怎么做”。要求幼儿能提出自己想要担任的角色,并相互协商。用“一家人”将他们间关系明确,暗示他们在行为上要有协作。第二,教师主动加入幼儿游戏。老师加入幼儿的活动中,可以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也能为幼儿做出良好的榜样。如:一次,我在娃娃家当“妈妈”,磊磊当“爸爸”。早晨起来,我对磊磊说:“我给孩子穿衣服,你去买早点吧。”他回来时对我说:“我买了蛋糕。”吃过早点,我看了一眼手表说:“哎呀,我要迟到了,来不及送宝宝了,”说:“你快点走吧,我去送他”。开始时,磊磊是被动的与我交往,后来就变被动为主动,协调我们之间的行为。此外,由于幼儿年龄小,他们参与角色的主要动力是兴趣和好动性。因此本学期在组织角色游戏时,在设置情景,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的基础上,注意引导和鼓励幼儿去大胆尝试获取经验,从亲身体验中逐步认识自己。这样才能逐步变自发的好动为主动的活动,有利于幼儿自身潜力的发展。例如,在“食品城”这一角色游戏中,我们的小朋友能选择、利用各种材料制作他们心目中的特色蛋糕。他们在游戏中可以自由自在地随意选用材料制成心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