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漫谈四:语言的魅力

翻译漫谈四:语言的魅力
翻译漫谈四:语言的魅力

翻译漫谈(四)语言的魅力

语言是一个神奇的东西,运用得当,可以产生强大的力量,译者也就是借助于这种力量,重新创造出感人的作品。可以说,译者对语言的掌握是做好翻译的先决条件。

严复就是用他那优雅的古文把进化论的思想介绍到中国,感动了一大批有识之士,包括当朝皇帝,推动他们变法维新。他翻译的《天演论》,虽未尽“信”尽“达”,一个“雅”字却表现的淋漓尽致。

林纾虽不懂外语,却在别人帮助之下,用他那精美的文言文将184种外国文学作品介绍到中国。《林译小说丛书》曾使十一二岁的钱钟书“增加学习外国语文的兴趣”。数十年后,大学问家钱钟书“偶尔翻开一本林译小说”,发现“它居然还没有丧失吸引力”。

周熙良教授就很强调研究语言。他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翻译三论”,发表在《翻译通讯》1982年第六期。他在“翻译与语言”一节中指出,初搞翻译的人要看点汉语语法,注意到一些语言现象,这有助于摆脱原文的束缚。他说:“一个搞翻译的人对语言不感兴趣,翻译水平是不大会提高的。”

近年来,研究翻译的人多了起来,各种出版物也多了起来,介绍翻译理论、翻译技巧、翻译方法、翻译经验,吸引着初上译途的人的眼球。这些出版物既然都是研究的成果,都会给人以启迪。但对一个译者来说,最重要的不是通晓多少种翻译理论,掌握多少条翻译技巧,而是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最后决定译文质量高低的是译者使用语言的能力。一位有经验的译者,可能说不出多少翻译理论和技巧,他靠的是自己在语言方面的造诣,他能告诉你的是怎样学好语言。

单其昌写了一本《汉英翻译技巧》,请杨宪益作序。杨先生在肯定了作者的研究方法之后指出,要避免翻译工作中出现错误,“主要还是要多读一些好的英美文学作品,逐步理解这种外国语言的内在规律。”接下去,他还介绍了自己的学习经历,“在我掌握了基本语法之后……到了我上高中时,我就完全丢开了语法书,只去广泛阅读文学作品了。”

我的老师王佐良教授译过一本《彭斯诗选》,其中有一首题为“一朵红红的玫瑰。”他在题为“答客问:关于文学翻译”的广播稿中提到,自己对这首诗的译文并不满意。接下去,他说,“作为一个译者,我总是感到需要不断锻炼,要使自己的汉语炼得纯净而又锐利。”老先生这样孜孜不倦,精益求精,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英国剑桥大学George Steiner教授写过一本书,名叫After Babel。在第一章的末尾,他说了这样一句话:A study of translation is a study of language。这也许是对翻译研究最好的概括。你不想在语言上下点功夫吗?

庄绎传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英语专家委员会顾问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2005年3月18日于北京

翻译漫谈二:翻译最便于自学

翻译漫谈(二)翻译最便于自学 在各门课程之中,我觉得翻译最便于自学了。有些年轻同志总希望当面向名家请教,或听他们演讲,或与他们交谈,若能单独见面就更好了。但这样的机会是非常难得的,而且不见得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其实向名家学习,随时都能做到。那就是不要求面授,而是去自学,去研究名家的译文。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先不看译文,自己先根据原文翻译一遍,然后拿自己的译文和名家的译文相比较,从差距中就可以看出自己的弱点和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克服自己的缺点,提高翻译能力,定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二种方法:研究译文。将原文和译文对照研究,从中得到启发。 周煕良教授是我非常崇敬的一位译者,他不仅从事文学翻译,而且喜欢讨论翻译问题,发表看法。几年前,我拿原文对照着看,他译的英国作家高尔兹华绥所著《福尔赛之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样一段话。 Those privileged to be present at a family festival of the Forsytes have seen that charming and instructive sight —an upper middle-class family in full plumage.译文是: 碰到福尔赛家有喜庆的事情,那些有资格去参加的人都曾看见过那派中上层人家的兴盛气象,不但看了开心,也增长见识。 原文charming and instructive是定语,和sight搭配,但译成汉语,若想保留这样的搭配是很困难的。译文把原文的定语放到后面去处理,语言就顺了。当然,放到后面,就不一定是定语了。 第三种方法:研究不同的译文。有些作品经不同的人翻译,便出现了不同的译本,而且都是很好的译本。例如《红楼梦》,近年来就出版了两个译本,一个是国内出版的杨宪益和他的夫人戴乃迭的译本,取名A Dream of Mansions,另一个是英国出版的David Hawkes的译本,取名The Story of the Stone。这两个译本都很好, 不少人做了对比研究。 更为可贵的是原译者提供的修订译文。把修订后的译文和原译文比较一下,看译者是怎样修改自己的译文的,往往可以看出许多问题. 鲁迅的短篇小说“孔乙己”是这样开始的: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 这段话,在杨宪益和戴乃迭译的Lu Xun Selected Works(1956,1980)里是这样译的: The layout of Luzhen’s taverns is unique. In each, facing you as you enter, is a bar in the shape of a carpenter’s square where hot water is kept ready for warming rice wine. 后来,在这两位译者译的Selected Stories of Lu Hsun(1960,1972)里,这段话就改为: The wine shops in Luchen are not like those in other parts of China. They all have a right-angled counter facing the street, where hot water is kept ready for warming wine. 为什么这样修改,译者没有说,我们也无法询问,只能自己揣摩。全段讲的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言的魅力》教案

北京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语言的魅力》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3、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4、学会本课21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繁华、木牌、过往、打扮、悲伤、添上、陶醉、漆黑”等词语。 5、教育学生从小培养自己的同情心,增强助人为乐的意识。 教学重点: 体会诗人添上那几个字产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难点: 理解第六自然段,学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理解词语。 一、导入课文 师:同学们,在本单元,我们已经结识了古今中外几位名人,都有谁谁啊?谁能说说?(我国明代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加拿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从他们身上我们发现了什么?(李时珍一主为病人解除痛苦而学医的崇高的思想,白求恩在危险环境中仍然为

伤病员做手术,也有一种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不错,那么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课文,学习一位诗人的高尚品质。 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读完题目,心里有什么感想?想知道点什么?或者你知道了什么?谁能谈谈! 生:(魅力指的是非常有吸引力) 生:(到底什么语言有那样的吸引力了?) 生:(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师:那这句话为什么就吸引人了呢?吸引谁了呢?想知道这些问题,开始读课文,找答案吧! 二、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读课文,初步领会一下课文内容,注意带拼音的生字词语,还要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可以吗? 2、让生说说读完后的感想 (双目失明) (课文讲的是语言的魅力) “盲人”课文中是用什么词说的 (课文讲的是法国诗人让彼浩勒帮助一位盲人的故事)那么到底这位诗人怎么帮盲人老人的呢?在什么情况下这位诗人帮助老人的呢?请同学们快速从文中找一下相关的句段,准备给大家读一读!好吗?

文章题目的翻译

文章题目的翻译 (一) 汉译英 翻译题目一方面是题目概括地反映文章的内容,有要事题目既简练又能吸引读者,必须将题目译得简练、切题、醒目。如:甘肃省歌舞团创作的著名舞剧“丝路花雨”,最初的译文是―A Tale on the Silk Road‖, ― On the Silk Road‖, 其实英翻译为“The Silk Road Strewn with Flowers‖。有一篇报道中国女飞行员的文章,题目是“她们飞上了蓝天”,按字面意思以为“They Fly in the Blue Sky”,不过亦称“Women Pilots in China‖ 似乎更合符情理,因为译文中的they 在英语中难以辨认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后者非常明确的点出了文章的主旨所在。又如:“周阿斗寻父记”可以译为―A Reunion of Father and Son‖ 文章题目的翻译要求独特,变化多端形式多样,因此,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译者必须了解英语文章题目的机构形式,即什么样的结构能做文章的题目: ①完整的句子可作为题目,尤其在报刊中用得多。如: 上海加强出口商品生产 Shanghai Strives for Better Exports 儿童时国家的花朵 Children are the Flower of the Nation ②名词+动词不定式结构,这种结构用于表将来时,一般不用will ,shall, 例如: 中国将发展纺织设备China to Develop Textile Equipment 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十三次代表大会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to Hold Its 13th Congress (如果代表大会正在召开,应译为“The 13th Party C ongress Opens‖, 若已开过,英译为―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olds Its 13th Congress 或―The 13th Party Congress Held ③名词或名词短语+过去分词结构。 再探黄河流源The Yellow River Source Revisited 北京国际机场扩建Capital International Airport Enlarged 中国书展在法国Chinese Books Exhibited in France ④现在分词短语结构 建设新西藏Building a New Tibet 雪夜访友Visiting a Friend on a Snowy Night ⑤介词结构 为了更好的生活For a Better Life 伊犁河畔By the Side of the Ili River ⑥名词加介词短语结构 海员之家Homes for The Sailors 雁荡山访问记A Visit the Yandang Mountain ⑦以动词原形开始的短语结构 加强与各国的联系Promote Contacts with Other Countries 为人民服务Serve the People ⑧名词或名词短语结构 城里来的姑娘A City Girl 浓荫覆盖的小城A Small Green Town

翻译漫谈三:翻译重在实践

翻译漫谈(三)翻译重在实践 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留学法国,攻读法国文学和绘画,回国后将大量法国文学作品译成中文,介绍给国人。他在1957年给《文学报》写的一篇题为“翻译经验点滴”的文章里就曾说过:“翻译重在实践。” 要想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一定要通过实践。实践可以分为两类,直接的实践和间接的实践。 所谓直接的实践,就是自己亲身参加的实践,也就是自己动手翻译。一回生,二回熟,日积月累,第一手经验多了,做起来得心应手,翻译能力有所提高。所谓“熟能生巧”,就是这个道理。但自己能译的东西是有限的,从这种实践中得出的经验也是有限的。因此,还需要借助于间接的实践。 所谓间接的实践,就是研究别人的译文。比如,一篇文章在手,准备翻译,这时先找一些有关的资料或同类文章的译文看一看,在词语和风格方面定会有所借鉴。常作翻译的人都会这样做。别人的译文是别人直接实践的产物,你看了别人的译文,就是从事间接实践。从总结经验的角度来看,直接实践和间接实践具有同等的价值。因此,有空的时候,找一些译文来,尤其是好的译文,加以研究,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对于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是大有好处的。 不过我还是要强调,只看别人怎样翻译,自己并不动手译,是不行的。我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编过一套翻译教程,有些学校办了辅导班。有一次,一位老师告诉我,他的学生只看我的书,并不作练习。我听了大为惊讶,连忙写了一片短文,登在《英语学习》杂志上。我说,学翻译犹如学游泳。只在岸边看别人游,或只听教练讲解,是学不会的。你说是不是这么个理儿? 庄绎 传 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英语专家委员会顾问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2005年3月18日于北京

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

语言的魅力 [教材简析] 义务教育课程S版四年级下册第22课《语言的魅力》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街头的故事:中午,一个在街头乞讨的老人什么也没得到,晚上,情况却发生很大变化,过往行人纷纷给他铜币。这是为什么?原来是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在他“我什么也看不见”的木牌上加了一句话“春天到了”,经这句美好的诗一般语言的衬托,不幸的人更加不幸,从而唤起人们对盲妇人的无限同情。说明了恰当地运用语言文字,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和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 学习本课的目的:一是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让.彼浩勒加的那几个字为什么那样有魅力。二是让学生明白恰当地运用语言,会产生非凡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动人心。三是培养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的能力。 [设计理念]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一个独立的阅读个体,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给学生一个独立学习的空间,鼓励他们主动地阅读,积极地思考,并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课教学力争以题目《语言的魅力》为线索,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理解课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语言的魅力,在表达、思维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在《语言的魅力》一课中“春天到了,可是……”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一波才动万波涌”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独自感受这句话在文中带来的“波澜”,体会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课文里描写行人的感情在变,老人的心情在变,在这变化之中,展示了语言所特有的魅力。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紧紧抓住这拨动人心弦的话语,适时引导学生运用对比学习的方法,调动学生自

主学习;激发情感,增强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魅、姗、辰”等3个字,会写“魅、丐、牌、绅、衷、辰、酸”等7个字。掌握“魅力、乞丐、牌子、绅士、无动于衷、良辰美景、心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培养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的能力。 4、解课文内容,明白语言运用得恰当会产生非凡的感染力,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让.彼得勒加的那几个字为什么那样有魅力。让学生明白恰当地运用语言,会产生非凡感染力,能深深地打动人心。 难点:培养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的能力。自己写富有魅力的语言。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精彩的广告词和打动人心的警示语。 2、教师自制的简单课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师板书“魅力”,指名读。 2、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魅力”这个词,“魅力”是什么意思?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 3、你认为什么具有魅力呢? (随机扩展,例如学生说到“春天的魅力”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春天的魅力在哪里等。)

翻译漫谈

汉英“动物文化”拾趣 许多动物的名称,除了代表动物本身外,还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由于汉英两个民族历史文化、民情风俗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形成了独特的动物文化。 世界上任何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容。在语言这一大千世界里,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值得人们探讨和研究。其中之一就是语言与动物的不解之缘。许多动物的名称,除了代表动物本身外,还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1. 狗和dog 在汉民族传统心理中,狗是一种下贱的动物,常用来比喻卑鄙丑恶的人,引起“卑贱、恶劣”等联想,如“狗头军师”专指在背后出坏主意的人;“狗眼看人低”指为人势利、瞧不起一般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狗皮膏药”是骗人的假货;“狗腿子”、“走狗”指恶势力、坏人的帮凶;“狗尾续貂”指以坏续好,前后不相称。 dog在英语民族里却是一种爱畜、宠物,常当作“人类忠诚的朋友”。英语谚语里有“love me,love my dog”,译成中文是“爱屋及乌”。英语说“a lucky dog”相当于汉语的“幸运儿”。汉语的“老狗”是骂人的话,而英语的“old dog”往往指“年事已高的人”或“经验丰富的人”(相当于old hand),类似于汉语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中的“老人言”、“老马识途”中的“老马”。“gay dog”指快乐的人,“top dog”指胜利者。 2.鱼和fish 汉语里的“鱼”,民族文化意义也不少,“鱼”表示坏人,如“鱼龙混杂”,指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表示受宰割,如“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表示关系十分亲密的“鱼水情”,比喻得到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的“如鱼得水”;利用“余、鱼”的谐音,产生“年年有余”的吉祥用语。 英语中包含fish的短语和习语相当丰富,并赋予fish丰富的不同于汉语的民族文化意义,例如:fish表示“(特殊的)人”、“家伙”;a big fish指“大人物、大亨”;a dull fish指“迟钝汉”;a poor fish 是“倒霉的人”;a cool fish为“无耻之徒”;a cold fish喻“冷漠的人”;a loose fish为“放荡鬼”。 3.龙和dragon “龙”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图腾形象,在神话传说中,它是一种能兴云降雨的神异动物,在古代人们的心中,是有灵气的吉祥物。古人曾有“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名句。由于“龙”蕴涵权威、力量、才华、吉祥等褒义的语义,因此,中国人以“龙的传人”自豪,龙也成了中华民族的象征。汉语中含有龙的成语也应有尽有,如:龙争虎斗、龙飞凤舞、车水马龙、乘龙快婿等。 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dragon是硕大、恐怖的古怪野兽,满嘴喷火,凶狠残暴,与“邪恶”同义,深为英语民族厌恶。这是因为《圣经》上把dragon看作是罪恶的象征,与上帝作对的恶魔撒旦被称为“the great dragon”,口语中也常用龙来比喻母夜叉、凶狠的人。美国好莱坞曾拍了一部名为Dragon lady的影片,电影中的女主人公就是一个母夜叉式的凶狠人物。现在英美报刊把“亚洲四小龙”译为“亚洲四小虎”(four Asian tigers)。中国的龙通常译为Chinese dragon,以示不同于西方的dragon。 4.蝙蝠和bat 在汉语中因为“蝠”与“福”谐音,蝙蝠便成了吉祥健康的象征。蝙蝠和桃组成的谐音图案意为“福寿双全”,蝙蝠和鹿组成“福禄双全”,蝙蝠和鱼构成的图案谐音取其“富裕”之意,表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根据民间传说,蝙蝠活到一千年会变成白色,头朝下吊在树干上。如果吃了这种蝙蝠的肉,就会长寿。红蝙蝠是大吉大利的象征,因为“红蝠”与“洪福”谐音。 在英美文化中,“bat”则是一个丑陋、凶恶的吸血动物形象,如as blind as a bat(有眼无珠),have bats in the belfry(异想天开)。在欧洲的民间传说中,蝙蝠是一种邪恶的动物,总是与罪恶和黑暗联系在一起,特别是vampire bat(吸血蝠),提起来就令人恐惧。如果说某人batty,意思是他(她)有些反常。 5.兔子和hare 兔子的形象在中国人心目中是敏捷的象征,中国人说“穿兔子鞋”(东北方言,表示跑得快);古诗中就有“静如处子,动若脱兔”的句子。

漫谈余光中的翻译观

评说·作家与作品 / 2012/9SHORT STORY 漫谈余光中的翻译观 李明轩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生于江苏南京,1949 年举家迁至台湾,是中国当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被梁实秋誉为学者当中的“诗文双绝”。除了诗文方面的造诣,曾在金陵大学外语系、台湾大学外语系以及美国受教的余光中,在中英文翻译方面也建树 颇丰,《梵高传》《不可儿戏》《老人与海》等都是余光中的译作代表,充分体现了余光中的翻译观。他的翻译思想别具一格,不但包含言物之情,而且还有着出众的文采,寓说理于情趣之中,其翻译的每篇作品都能感动读者。余光中从大学时代就开始尝试对西方文学作品的翻译,到目前为止已经翻译并出版了多达13个类型的翻译集。余光中翻译的文学作品具有信、实的特征,并将其作为翻译作品的第一要义,他主张一种形、义兼顾的翻译观,却不赞成以往的硬译或直译的翻译观。余光中认为,能够称得上文学作品,它的价值不在于其说什么,而在于如何说,这就对翻译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非文学作品的翻译只要达意就行。余光中的这些翻译观对中国的翻译事业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翻译的艺术性与变通 在《翻译研究》一书的序言中,余光中说,翻译是一门变通的艺术,是一种兼具科学性与灵活性的、非常难从事的艺术工作。余光中认为,翻译就像婚姻一样,两相妥协才能有所成就。因为翻译至少涉及两种文字、两种语言,但只有一个信息,要将原文的原貌、原意准确如实地转化为译文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它要求译者同时具有驾驭两种语言文字的高超能力,此外还要对原文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风格有较为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在余光中看来,作为一门艺术,翻译不仅是对语言而言的,更是对思想、文化而言的。译者在进行这项集语言艺术、思想艺术、文化艺术为一体的工作时,应变通、机智、灵活地处理原文与译文的关系,最终的目的是要让译文在内容上和思想上都无限向原文靠拢。变通在余光中的翻译观中极为重要,是决定译文好坏成败的关键。在《变通的艺术》中,余光中说,英译中时既不能让西风压倒东风,也不能让东风压倒西风,既不能使翻译后的中文洋腔洋调,也不能使其油腔滑调。要做到这一点,东、西之间的相互妥协便成为几乎唯一的选择和两全之计。但应该妥协至何种程度,哪一方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应做出较多的让步,却没有固定的规律,只能依靠译者自身的变通之术。这表明,翻译是一门变通的艺术,重点并不是翻译本身的变通,而是从事这项 工作的译者的变通。翻译所接触到的语言文字之间, 必然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美感经验以及文字的音、 形、意、修辞、文法等方面的差别,因此,要做一个合格的、好的译者,必须以翻译所涉各种文字的逻辑层次、文法习惯等为依据,采取灵活变通的方式从事翻译工作。余光中进一步指出,所谓变通,并非要强调 “变” ,而一定是基于原文的“通”,也就是在通达中“传真” 。这就要求意译与直译相互结合,译意而不译文。余光中历来强调翻译应无限向原文原貌靠拢,在再造中传真,在变通中忠实。好的译文就有如原有灵魂的投胎重生,是一种灵魂内核不变的再造。翻译当中的再造,绝不是对原文原意的胡乱增减篡改,不能意译过度。翻译当中的传真,绝不是在勿改、勿删、勿增的误区下对原文保守地直译。所谓传真,是指原文文意真实地传达到译文中,而非简单地指原文文字的机械式传达。在《与王尔德拔河 记》中,余光中十分明确地说道:只顾表面文字, 不顾背后文义,只会让直译变成硬译和死译。看来 余光中并非是要用“译意不译文”的观点来反对直译,而是反对处处直译、过度直译或者高度直译。他翻译观中的变通艺术,就是要忠于原文又不拘泥于原文。尽管余光中从未在他的翻译观中提出“信” “达 ”“雅”的要求,但他的观念至少与严复所提出的翻译的“信 ”“达”要求相一致。余光中相信,适当的直译是翻译工作的基础,是以另一种语言文字形式传达原文作者思想意图的基本途径,但那种一句话对一句话、一个词对一个词、一个字对一个字的过度、高度直译,只会令原文被曲解,读者被误导,着实害人不浅。艺术理应是鲜活的,翻译的艺术性也在于于变通中令原文以另一种形式重生,那些公式化、教条化、精确主义的死译只能让原本鲜活的原文在翻译 之后立即失去生命,而这是余光中一贯反对和批判的。前文所提到的翻译变通大多涉及的是英译中的过程,如果是中译英,在余光中看来,变通的难度更大。因为中文有虚有实,虚实变化无常。特别是中文的诗词歌赋,实词常写虚,虚词常写实。这就给中译英的译者造成了不少障碍。如果要变通,必须先要仔细研究诗词歌赋的创作背景、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作者所属时代的语言习惯,再于研究之后 039

2013英语翻译网:翻译漫谈之怎样对待风格

2013英语翻译网:翻译漫谈之怎样对待风格 2013英语翻译网:翻译漫谈之怎样对待风格 说起风格,也许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虚无缥缈的感觉。“风格”究竟是什么呢?《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流派或一个人的文艺作品所表现的主要的思想特点和艺术特点。是不是只有文艺作品才有风格呢?许多人写文章讨论翻译中的风格问题,倒也的确大都涉及文学作品的翻译。风格能不能译,大体上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风格是能译的。早在1922年茅盾就曾写道:“直译的意义若就浅处说,只是‘不妄改原文的字句’;就深处说,还求‘能保留原文的情调与风格’。” 1954年茅盾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说道:“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这样的翻译,自然不是单纯技术性的语言外形的变易,而是要求译者通过原作的语言外形,深刻地体会了原作者的艺术创造的过程,把握住原作的精神,在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体验中找到最适合的印证,然后运用适合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正确无遗

地再现出来。” 1980年茅盾在“《茅盾译文选集》序”中写道:“很重要的一点是能将他的风格翻译出来。譬如果戈理的作品与高尔基的作品风格就不同,肖伯纳的作品与同样是英国大作家的高尔斯华绥的作品的风格也不同。需将一个作家的风格翻译出来,这当然是相当困难的,需要运用适合于原作风格的文学语言,把原作的内容与形式正确无遗地再现出来。除信、达外,还要又文采。这样的翻译既需要译者的创造性,而又要完全忠实于原作的面貌。这是对文学翻译的要求。” 这个意见是有人支持的。1961年刘隆惠在“谈谈文艺作品风格的翻译问题”一文中写道:“对于文学翻译,不仅要求通顺流畅,而且要求表达原作的风格。”他还说:“我认为风格并不是不能译,而是难译。其所以难是在于译者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要有认识风格的水平;其二是要有表现风格的能力。” 另一种意见认为风格是不能译的。1959年周熙良在“翻译与理论”一文中写道:“有人自诩翻译哪一个作家就能还出这个作家的面目或风格,我看这只是英雄欺人语;据我所知,就有翻译家对本文还不大能弄懂得,就大吹自己的翻译是旨在表现原作诗一般美丽的风格。依我看,对一个作家或者风格的认识也还是根据对作品本文的理解而来的,否则便是空话。教外国文学的人最喜欢谈风格,但是,对于一个搞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话语 语言的魅力》公开课教案_7

语言的魅力 教材分析: 《语言的魅力》是一篇打动人心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讲述的是: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街头,有一位盲老人在乞讨,他的身边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道“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是没有人帮助他。法国著名诗人让·比浩勒在牌子上添加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结果,巴黎街头的行人变了,他们从对盲老人泠漠无情,到热情相助,老人获得帮助后心底漾出了喜悦之情。 在《语言的魅力》一课中“春天到了,可是……”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一波才动万波涌”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独自感受这句话在文中带来的“波澜”,体会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课文里描写行人的感情在变,老人的心情在变,在这变化之中,展示了语言所特有的魅力。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紧紧抓住这拨动人心弦的话语,适时引导,使学生自主学习;激发情感,增强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教学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学习本课的生字。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有感情地朗读语文,谈谈自己对“语言的魅力”这个词语的理解。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 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体会诗人添上那几个字产生的巨大作用,从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谈谈自己对“语言的魅力”这个词语的理解。 教学构想: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一个独立的阅读个体,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给学生一个独立学习的空间,鼓励他们主动地阅读,积极地思考,并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课教学力争以题目《语言的魅力》为线索,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理解课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语言的魅力,在表达、思维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过程:

四年级语文《语言的魅力》教案

四年级语文《语言的魅力》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法国诗人让.彼浩勒帮助盲老人的故事,体会"语言的魅力"。 2、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体“语言的魅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六自然段。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第三段的第一句话"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富有诗意的语言,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就在于它有非常浓厚的感情色彩。 三、教学设计思想 课文记叙了法国诗人让.彼浩勒帮助盲老人的事。赞扬他同情帮助穷困残疾人的善良品质,同时说明了语言艺术的巨大作用。文章的第一、二段是比较"我什么也看不见"和"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有什么不同呢?诗人添上几个字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而设计cai课件卡1和卡2。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第三段的内容,为什么说后者“富有诗意的语言"、"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呢?设计卡3,提出问题,"春天到了"自然会使人们产生许多美好的联想,正如文中所说,出示卡4,练习填空。根据括号中的内容想象这叫人陶醉的春天美景,画面出现后,让学生充分体验"看见"与"看不见"的心理反差,创设情境,从而感悟盲老人一生什么也看不见,自然令人心酸、让人同情,乐于解囊相助。诗人添上几个字后能产生这么大的作用,这就是语言的魅力。

四、媒体准备cai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自由读全文,想一想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第一段 1、盲老人站在木牌旁,期待着路人的帮助,路人却无动于衷。找出这一段,读一读,你的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一幅画面? 2、你们想看这个画面吗?(出示课件盲老人和写有"我什么也看不见"的木牌。) 3、看了以后,你的感受是什么? 是啊,盲老人为生活所迫才这样做的,处境非常悲惨,可路人却如此冷漠,谁来有语气的读一读,其他同学看书体会或看画面感受。 (三)学习第二段 1、穿着华丽的绅士、贵妇人走过去了,打扮漂亮的少男少女们走过去了,他们都无动于衷。盲老人心里多么悲伤呀!这天中午他幸运地遇到了诗人让.彼浩勒,改变了他的命运。(课件1诗人出现) 默读2-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诗人帮助盲老人的句子。(出示"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后诗人消失) 2、诗人添上这几个字后,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先自学,然后小组讨论,师重点指导。 3、盲老人前后神态的变化,对比着读。诗人添上这几个字以后,人们一改原来的无动于衷,纷纷解囊相助。听!(课件2 录音及诗人

四年级语文教案《语言的魅力》

四年级语文教案《语言的魅力》备课时间:年月日 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衣衫褴褛、无动于衷、良辰美景等)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帮助学生了解法国著名诗人让?彼浩勒用语言帮助盲老人的事,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切实感受语言的魅力。 3、练习用有魅力的语言写警示语。 教学重点: 理解第六自然段的内容,感受春天到了,可是......一句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教学难点:感悟春天到了,可是......一句打动人心的原因,体会语言的魅力。 教学准备:图片(春天美景)、小黑板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课 1、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魅力这个词语,谁能上黑板写一写?(可以让曾经写错过这个词语的学生板演,从书写是否正确、规范上给以评价。) 2、谁能说一说魅力是什么意思?(很吸引人)在现实生活中,你觉得什么事情很有吸引力?(启发学生结合生活,谈谈自己的认识。如:学生说春天的景色很吸引人,教师要引导学生简洁地描述一番,并注意相机地给以总结:这是大自然的魅力(书的魅力、网络的魅力、电视的魅力......) 其实,你知道吗?有时候语言也有它独特的魅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语言的魅力》。(板书:语言的魅力。学生齐读课题。) 究竟是哪句话有这么迷人的魅力呢?让我们赶快打开书,去寻找一下答案。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生字(出示小黑板:衣衫褴褛头发斑白无动于衷良辰美景绅士嬉戏) (1)学生自读、同位读、开火车读。 (2)通过预习,你理解了哪个词语的意思,可以和其他同学交流一下。 (处理方法:一要注意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如:衣衫褴褛,在学生说出词语的意思后,可再结合插图加深理解;二是将字典适当的引进课堂,区分良辰美景中的辰与晨在意义上的不同;三是注意评价,如:绅士,提议男生都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3、指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正音时,可以强调:穿着(zhu)华丽) 4、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2、3名学生)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我什么也看不见无动于衷什么也没有得到 春天到了,可是......得到的钱多极了 随机理解:无动于衷)

余光中 -- 当中文遇见英文

余光中:当中文遇见英文 演讲者:余光中(台湾著名诗人、散文、文学教授) 策划、主持:谢有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 时间:2008年4月12日 地点:中山大学南校区中文堂 在星期六的晚上,在风雨之夜,能够有这么多人来听我讲,我想,今晚最大的吸引不是我,是我们的中文——我们的中文面对英文的现象以及问题。我今天就是来跟大家漫谈,漫谈我们自己的母语,世界上最大的母语,面对英文的来势,是怎样一个情形?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心理准备?在我的演讲当中,我会讲中文中的英文是怎么来的,她有几岁了,她将来怎么普及,跟我们中文比起来,英语有什么特点。同时,我也会准备一些口语,希望大家喜欢。 语言都是互相交流的 当中文遇上英文会发生什么现象呢?当两种语言第一次碰面的时候,总会很难磨合。世界上没有一种语言是为准备翻译给另外一种语言而存在的。所以中文碰见外文,会有一个格格不入的时期。这个时期,对于名词来说,西洋的名词,英文的名词,很多中文没有一个对应,因为我们没有这个观念,没有这个东西,没有这种制度,所以在磨合的时间、互相摸索的时间,就会发生一个现象,就是翻译它的声音来表明它的意义。 那么,我就要讲到广东的一位大学者了——梁启超先生,他是一位启蒙大师。他热心介绍西洋的文化观念,他用浅近的“新民体”来写社论,写文章的时候他如果碰到英文的名词怎么办呢?他碰到的名词,我们现在都知道了,就是democracy,可是在梁启超时期还没有一个现成的词来解释democracy这个观念,所以他没有办法,就把它翻译成德谟克拉西。五四运动的时候,要介绍西洋的“德先生”、“赛先生”。“德先生”怎么来的?就是Democracy,“赛先生”就是Science 来的。这时候的翻译比较生硬,不过也蛮生动的。梁启超文章里面写到灵感,他当时也不晓得该怎么用中文来说,英文是Inspiration,他就翻译成烟士披里纯。 这种现象——把声音翻译过来,一直沿用到现在。比如说,英文boycott,我们叫“杯葛”,就是“抵制”。比如说,作为一个“副本”是copy,我们常说“拷贝”一下。像什么吉普车、坦克、迷你、迷思。现在在美国最出风头的一个中国词的翻译就是fengshui,即“风水”。当然,以前是“功夫”(kungfu)。 其实世界上的语言很难都是单纯的,尤其在现在。很多人认为自己会中文,

汉译英 文章标题翻译

汉译英文章标题翻译 周阿斗寻父记 A Reunion of father and son 三毛流浪记 A Romance of an orphan 徐悲鸿的一生Xu Beihong—life of a master painter 儿童是祖国的花朵Children --- the Flowers of Nation 北京机场扩建Beigin International Airport Enlarged 建设新西藏Building a New Tibet 雪夜访友visiting a friend on a snowy night 西子湖畔By the side of West Lake 为了更美好的生活For a Better life 海员之家Home for sailors, Family for Sailors 中国的计划生育Family Plan Program in China(Birth Control) 雁荡山访问记 A visit to Y andang mountain 校园一瞥 A glance to campus 向雷锋学习Learn from Lei Feng 加强与各国的联系Promote contracts with other countries 一个女工程师 A woman engineer/ female 城里来的姑娘A girl from city 有希望的一代——中国青年China’s youth -- A promising Generation 课后练习:

试论当代中国黑社会性组织生成的社会机制 On the Social mechanism of underworld organization in conte mporary China. On the Social Mechanism by which Underground organizations and Grow in Contemporary China. Social Mechanism of Survival and Growth for Gangster in Present-day China. 试论依法行政 On the administration according to law. On Administration Law. 发展才是硬道理 Development is the absolutely need. Development Being the Only Way.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历史考察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theory of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Historical Study of Early Socialism Theory. 从高等教育的发展看高校校情研究 (The) V alue of High Education Situation Based on Their Development.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

四年级语文语言的魅力

语言的魅力 预习提示: 1.借助工具书预习课后生字。 2.熟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自己先试着解决。 3.请用几个你认为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大地母亲。 教学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魅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语文,谈谈自己对“语言的魅力”这个词语的理解。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 情感目标: 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体会诗人添上那几个字产生的巨大作用,从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谈谈自己对“语言的魅力”这个词语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我们的语言充满着巨大的魅力,恰当地运用语言,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2.学习了《语言的魅力》这篇课文,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感知质疑。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初读课文,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学生可能提出:为什么加了一句话后人们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让?比浩勒为什么要加上“春天到了”?语言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魔力?等) 三、比较阅读,自主感悟。 1.带着刚才提出的“为什么加了一句话后人们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这一问题,仔细读读课文,比较加了一句话前后的情况有什么不一样?在书中画出相关的语句说说感受。 2.小组交流:为什么加了一句话后人们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3.交流讨论结果,教师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引导:

⑴重点词句比较:是什么导致人们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的呢? ①我什么也看不见。 ②春天到了,可是…… 反复读读前后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 ⑵朗读训练中比较: ①找出文中描写春天的语句,有感情的读一读,说一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②在这样的季节中,人们都会干什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③当我们陶醉在良辰美景时,盲老人的眼前是什么?有感情的读读相关的语句, 想一想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⑶刚才有的同学提出“让?比浩勒为什么要加上‘春天到了’?”,现在你知道了吗?说说你的看法? ⑷教师小结: 这就是语言产生的作用,什么样的语言才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呢?富有诗意,带有浓厚感情色彩,使人受到震动的语言。只有这种语言,才有它独特的魅力。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再一次领略一下语言的魅力 四、创设情境,采访释疑 1.假如你是《巴黎时报》的一名记者,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请你即兴进行 现场采访,看看人们是怎么想的,前后态度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 2.其他同学分别扮采访对象:双目失明的老人,法国著名诗人衣着华丽的绅士、贵妇人、打扮漂亮的少女,衣着寒酸的职员。 3.指导学生采访问题要依对象而定,如: ⑴老人家,今天给你钱的人多吗? ⑵先生,你为什么要给这位盲人加上“春天到了”这句话? ⑶先生(太太、小姐)街上那么多乞讨的人,您为什么要把钱给她? ⑷先生,看样子您不是很有钱,为什么还要给她钱? 4.现在你知道语言为什么有如此大的魅力了吗? 五、课后延伸、学以致用 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跟同学们交流一下。 六布置作业: 1.一句话有魅力的语言能产生神奇的魔力,普通的话十句都达不到的效果,有魅力的话一句就达到了!同学们想不想尝试一下,写几句有魅力的话? 2.收集生活中或自然界中用来交流的语言。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浅谈从英美诗歌翻译看余光中的译学思想

浅谈从英美诗歌翻译看余光中的译 学思想 发布时间:2014-04-15 来源:毕业论文网 论文关键词:英美诗歌翻译余光中译学思想 论文摘要:余光中先生以诗和散文成名,然而他学贯中西,在文学翻译领域也颇有建树。不仅译介了大量英美文学作品,同时还发展成一套自己的译论。本文以他关于翻译与创作关系的论述为主线,阐述其主要译学思想,并通过分析他翻译的英美诗歌,看其翻译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及体现,以及对于后进译者的现实指导意义。 提到余光中,人们首先想到的,自然是他那些家喻户晓、广为传诵的诗篇,还有那些气势雄浑、色彩瑰丽的散文。然而,余光中先生不仅是成功的诗人和散文家,同时还是优秀的文学评论家和翻译家。他学贯中西,在文学的教学、创作、翻译和研究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逾半个世纪的文学生涯中,除了大量的诗歌和散文创作,余光中也致力于文学作品的翻译。其翻译范围广泛,包括诗歌、传记、小说、戏剧;产量颇丰,至今已出版翻译集十一种;并且在长期的翻译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译学思想。 余光中认为,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而为艺术,则必有其创造性。翻译与创作有相通之处,两者都是要将一种经验转换成文字。不同的是,作家是将自己的经验翻译成文字,一切全在自己掌握之中,是一种“不拘的翻译”、“自我的翻译”。而译者要进行翻译的这种经验,已经有了文本,有其既定的内容和外貌,容不得译者擅自变更。然而,译者在将这种经验从一种文字转换成另一种文字时,在字词的选择、句子结构的安排、整体风格的把握上,仍然有很大的空间,也可以说是某种程度的创作。他在谈自己译诗的经验时说:“翻译的心智活动过程之中,无法完全免于创作。……一位译者必须斟酌上下文的需要,且依赖他敏锐的直觉。这种情形,已经颇接近创作者的处境了。”因此,“翻译也是一种创作,至少是一种…有限的创作?”(余光中,2002:34)。 在文学翻译中,诗歌翻译最难,也最能体现译者水平。余光中以诗人与学者的双重身份,兼具深厚的国学和西学功底,翻译了大量英美现代诗歌。凭借严谨的态度、醇厚的语言修养、天赋的艺术才能,他翻译的英美诗歌质量上乘,带给读者极大的审美享受。本文拟从余光中翻译的英美现代诗歌入手,分析其译学思想在实践中的体现和应用。 一、文学翻译需要“变通的艺术”

漫谈文章标题的翻译

漫谈文章标题的翻译 作者:金艳 摘自:《中华读书报》2004-10-27 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戏曲电影歌曲,标题都是其中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标题常常用语简洁明快,有时还加以适当的对比、 仿拟等修辞手法对作品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和归纳,往往富含许多 深刻的意义和奇妙的效果。而它也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读者决定 对该作品阅读与否的取舍。颇负盛名的《英语学习》杂志每期内 容大都选择的是外国作家或作者的作品,为广大英语读者提供了 很多丰富有趣的英语知识,其中的标题也颇有趣味。很多标题的 翻译更因为运用了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法,变得跟原题原文相映成趣,给杂志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标题虽是映入读者眼帘的第一条信息,但其 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名词短语式,有英语 动词词组式,还有句子式。翻译的基本方法主 要以直译为主,从而基本地保留原题语言与文 化的形式和内容,使译文最大程度地忠实于原 题原文,给译语读者以原汁原味的欣赏。以下略作归纳: 1.短语式,即有名词短语、动词短语、介词短语等;以下只简

单列举: Business Partners生意伙伴/John Steinbeck:Men and The Land斯坦贝克:人与土地/Feather in the Wind风中的羽毛 /BuildingBridges架起心灵之桥/At the Top of the World位于世界之巅 2.句子式 Don‘t Cry for Me,England英格兰,别为我哭泣/Who Brings the Beauty to You 她把美丽带给人间 以上的这些标题通过直译将原题原文的信息直接简明地传达给读者,既方便读者也不失忠顺。另外标题作为题眼,往往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生趣不少,但也给直译带了不小的困扰,有些甚至是直译难以做到的。不过标题的译者们也想出许多别出心裁的办法来弥补原题应有的趣味,其灵活处理主要体现在合理地增补改译和巧妙地套用修辞。先谈一下增补改译。 1、一些标题原来十分简短,适当地增加略带感情色彩的词,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兴趣;或是根据原文所写的内容体裁另外补充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