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豆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东北大豆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东北大豆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东北大豆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东北地区各省,尤其是黑龙江省发展大豆产业是适应国际竞争、抢占国内市场和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关键词】东北大豆;生产现状;发展趋势

1.东北大豆播种面积及栽培模式和技术推广

1.1东北大豆的播种面积

东北是中国的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作物播种比例一直较高。但随着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及农业产业结构逐步调整,这种格局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一个明显趋势是各种非粮食的经济、油料作物播种面积有所增加。东北各省区大豆播种面积比例波动相对剧烈,且波动趋势相近,即均呈现20世纪90年代初增长后缓慢回落,在经历90年代中期低谷后,于90年代末开始攀升,然后回落到2002年低点后有所增长,但增长乏力。具体而言,黑龙江大豆播种面积比重在增长中有三次比较明显的波谷,分别出现在1996年、1999年、2002年。吉林大豆播种面积比例两次峰值分别出现在1993年和1999年,且1990-2006年整体走势呈现明显的“M”型。辽宁大豆播种面积比例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9%以上,逐步下降到2006年的不足5%。内蒙古大豆播种面积从1990年的6.37%增长到1994年12.26%,5年间翻了一倍,之后小幅波动,相对平稳。

1.2主要大豆栽培模式与技术及其推广应用情况

在大豆高产栽培方面,近年已研究推广了高寒模式、永常模式、兴福模式、三垄栽培、窄行密植、大豆工程化栽培等6个模式,其中1992年推广的高寒模式20万亩,平均单产3210公斤/公顷;1994年推广永常模式40万亩,平均单产3150公斤/公顷;三垄栽培模式实行垄底深松、垄体分层施肥、垄上双条精量播种,大面积单产2625-3000公斤/公顷;窄行密植技术采取“一个原理、两个体系、三种模式、灵活多样的种植方式”,实现单产3150公斤/公顷,4年累计推广54.4万公顷,增产大豆2.12亿公斤,增收5.32亿元;大豆工程化栽培技术采取“五推五改”,“通过一个集成、抓了两个载体、建立起三个体系、收到了三个效益”,达到大面积单产2550-3000公斤/公顷,6年累计推广应用422.7万公顷,使单产提高了889.5公斤/公顷,总产增加37.6亿公斤,创经济效益76.3亿元。这6种模式的推广应用,使黑龙江省的大豆生产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目前黑龙江大豆生产栽培技术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化学化,已经开始在一定面积上试用和应用生物防治、生物肥料,向有机、绿色、无公害化发展。在机械化方面农村以中小型为主,由半化向全化发展,农场以大中型为主,由主要环节机械化向全程机械化发展;在化学化方面正在向测土配方施肥、种子包衣、生化调控发展;在栽培管理措施方面已经注重精量播种、精细管理和深翻、深耕、深松。总之,现代化技术和现代化手段正在大豆生产实践中加大推广力度和应用步

东北玉米大豆比较优势分析

东北玉米大豆比较优势 分析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东北玉米、大豆比较优势分析 赵玉田 一、入世后东北玉米和大豆产销面临全面冲击 (一)东北玉米与大豆产销概况 玉米、大豆是东北的当家作物,尤其是吉林玉米历来被称作“铁杆庄稼”。顾名思义,这种作物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其它作物难以替代。当然,也正是因为这两个原因,才使得东北玉米与大豆在入世后可能遭受的冲击更加令人关注。以吉林为例,从1979-1997年19年间,吉林省粮食总产量为5997亿斤,年均315亿斤,其中玉米4198亿斤,占70%;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该省粮食生产连续登上了200、300、400亿斤三个大台阶,主要靠玉米。现在阶段性粮食产量可稳定达到400亿斤以上,扣除“三留”粮120亿斤后,商品量一般在280亿斤以上,即商品率在70%以上,创纪录的1996年粮食产量达亿斤,商品量亿斤,商品率达74%。粮食部门收购量287亿斤,占商品量的83%,是近年来收购量最多的一年。 表1 吉林省粮食产量及构成单位:亿斤

“八五”期间,吉林省玉米生产稳步发展,年均种植面积3300万亩,年均产量280亿斤,平均亩产850斤,多年以来玉米面积占全省粮食面积的70%,占全国的10%;总产量占全省粮食产量的72%,占全国玉米产量的15%,占全球的%,是我国的玉米重点产区,被称作中国的“黄金玉米带”,同时也是世界三大玉米带之一。 表2 吉林省1990-1997年粮食产量和商品率单位:亿斤; % (二)入世后玉米、大豆市场竞争的格局和形势 1.竞争格局 加入WTO以后,东北玉米、大豆将受到来自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冲击。从区域上看,不仅中国的传统出口市场如东南亚、非洲等将面临重大冲击,在中国东南沿海玉米传统销售省区也将受到冲击。此外,在国内市场上还会

区域地理-东北地区

区域地理——东北地区 1、经纬度范围:经度120-135,北纬40-54 2、主要地形区: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平原:三江平原、松嫩 平原、辽河平原;半岛;辽东半岛 3、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降水量由东南向 西北递减。 4、植被类型:温带落叶阔叶林(典型植被: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白桦、蒙古 栎) 5、主要河流:黑龙江、松花江 水文特征: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补给为大气降水,汛期主要为春汛与夏汛,汛期短,河水水量较大且季节变化明显,含沙量小,结冰期长,有凌汛现象。附:凌汛发生的条件:(1)高纬度地区(2)河流上游位于低纬度,下游位于高纬度 6、土壤:肥沃的黑土(三江平原西部、松嫩平原东部和北部,分布面积广,有 机质含量高,土层深厚,生产力高,是我国最肥沃的土壤之一);黑钙土(松嫩平原中西部) 黑土肥力降低的原因:(需记忆)自然原因(1)东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土壤中富含的有机物质极易被淋溶。(2)黑土区地形比较开阔,地势波状起伏。当地群众习惯顺坡耕作,就势必形成集雨面积大、径流集中、冲刷力增强等有利于水蚀的条件。从而产生水土流失。(3)黑土耕地表层土壤疏松,底土比较黏重,透水能力较低,抗蚀、抗冲性能弱,,容易引起土壤侵蚀。(4)在黑土区广阔的农田中,植被覆盖率低,这也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人为原因:(1)毁林、毁草开荒,破坏和减少地表植被。(2)不合理的耕作制度。(3)缺乏生态意识,在开发建设中没有及时进行恢复治理,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治理措施:(需记忆)(1)完善监测体系,积极利用“3S”技术对黑土利用状况进行动态监测。(2)坚持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工程措施:修筑水平梯田,平整土地,积极治理侵蚀沟;生物措施:植树种草,保持水土。(3)加强黑土培肥,增施有机肥。(4)实行“少耕深松、耕松结合、深松蓄水”的耕种制度,变不合理为合理。 7、农业发展:(商品谷物农业)(需记忆) (1)发展条件评价:自然方面:从地形、气候、土壤评价。社会经济方面:我国重要工业基地、可为农业提供大量生产资料和对农业产品的市场需求;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且与朝鲜俄罗斯相邻,便于发展外向型农业);开发晚,人口密度低(经营规模大,发展绿色农业和大农业) (2)发展优势: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生长期长,有利于营养积累,农产品的品质较佳(如东北大米);b:农作物病虫害少;c:土壤有机质易于积累,矿物质分解和淋溶作用弱,土壤较肥沃;d:积雪覆盖时间长,春季积雪融化可以缓解春旱现象,改善土地墒情(土地的干湿程度)。 (3)发展劣势:由于热量不足,a:种植农作物品种有限;b:只能一年一熟,春播秋收;c:春秋两季低温冷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d:漫长的寒冬需要解决

2020年东北大豆种植技术 山东大豆种植

我国大豆品种选育传统上是以脂肪和蛋白质综合指标为育种目标,生产上一般是混合种植、混合收购。因此,尽管我国也育出了许多脂肪含量大于22%和蛋白质含量超过45%的优质大豆品种,但由于混合收购与加工,优质品种得不到较好的经济效益,一些大型油脂加工企业宁愿从国外进口优质专用大豆,也不愿意在国内采购,导致一方面国内市场大豆严重积压,价格下跌,另一方面进口大豆逐年猛增的尴尬局面。所以,为了增强我国大豆国际竞争力,“十二五”期间必须大力发展高脂肪、高蛋白质专用大豆品种生产,尤其在我国东北大豆主产区,实现专用品种单独生产、单独收购、单独加工,建立专用大豆生产基地,使东北地区成为我国优质专用大豆的生产与出口基地。在不同生态区域推广应用适宜的专用大豆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严格进行保优栽培。针对不可专用品种的生育特性,充分利用已有的各项技术,对播期选择、播种方式与用量、施肥方法、抗旱防涝措施、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综合试验示范,摸索出适合的高产栽培模式加以推广应用,使专用大豆品种实现高产优质。同时,“十五”期间东北地区应将自己在大豆生产上的优势扩大到“绿色大豆”、“有机大豆”的发展上,扩大大豆出口。 一、品种选择 选用增产潜力大、内在及外观品质好的优质大豆品种,如合丰35、绥农14、黑农33、35,要求种子发芽率90%以上,纯度98%以上。进行种子播前精选,剔除病种及杂质等,同时根据不同土壤环境与病虫害情况,选用合适的种衣剂包衣,有的也可用微肥、菌肥、ABT生根粉等拌种,增强种子活力。

二、种子处理 (1)种子精选 种子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大豆苗全、苗齐、苗壮。如果自留种子,播种前必须进行人工选用粒大、饱满、没有病虫口和杂质的种子。如在种子门店购买种子,买种时也选购粒大、饱满、没有病虫口和杂质的种子,且注意看包装是否标明有种子质量标准,一般大豆的种子质量标准必须达到以下标准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高于90%,含水量不高于13%。 (2)根瘤菌拌种 在新开垦或多年未种过大豆的地块,必须进行根瘤菌接种,方法是用2公斤菌籽加5公斤水,然后拌50公斤大豆种子。拌后放在阴凉地方,防止太阳直射杀伤根瘤菌。接种后,待种子晾干后可播种。如果用药剂拌种,尤其是酸性农药拌种,一般不宜接种根瘤菌。 三、精细施肥与播种 播前施土杂肥10~25t/hm2。一般播时施二铵150kg/hm2、钾肥100kg /hm2作基肥。种子精选时需剔除病斑粒、虫食粒和杂质,使种子达到大豆一级

东北大豆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东北大豆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东北地区各省,尤其是黑龙江省发展大豆产业是适应国际竞争、抢占国内市场和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关键词】东北大豆;生产现状;发展趋势 1.东北大豆播种面积及栽培模式和技术推广 1.1东北大豆的播种面积 东北是中国的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作物播种比例一直较高。但随着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及农业产业结构逐步调整,这种格局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一个明显趋势是各种非粮食的经济、油料作物播种面积有所增加。东北各省区大豆播种面积比例波动相对剧烈,且波动趋势相近,即均呈现20世纪90年代初增长后缓慢回落,在经历90年代中期低谷后,于90年代末开始攀升,然后回落到2002年低点后有所增长,但增长乏力。具体而言,黑龙江大豆播种面积比重在增长中有三次比较明显的波谷,分别出现在1996年、1999年、2002年。吉林大豆播种面积比例两次峰值分别出现在1993年和1999年,且1990-2006年整体走势呈现明显的“M”型。辽宁大豆播种面积比例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9%以上,逐步下降到2006年的不足5%。内蒙古大豆播种面积从1990年的6.37%增长到1994年12.26%,5年间翻了一倍,之后小幅波动,相对平稳。 1.2主要大豆栽培模式与技术及其推广应用情况 在大豆高产栽培方面,近年已研究推广了高寒模式、永常模式、兴福模式、三垄栽培、窄行密植、大豆工程化栽培等6个模式,其中1992年推广的高寒模式20万亩,平均单产3210公斤/公顷;1994年推广永常模式40万亩,平均单产3150公斤/公顷;三垄栽培模式实行垄底深松、垄体分层施肥、垄上双条精量播种,大面积单产2625-3000公斤/公顷;窄行密植技术采取“一个原理、两个体系、三种模式、灵活多样的种植方式”,实现单产3150公斤/公顷,4年累计推广54.4万公顷,增产大豆2.12亿公斤,增收5.32亿元;大豆工程化栽培技术采取“五推五改”,“通过一个集成、抓了两个载体、建立起三个体系、收到了三个效益”,达到大面积单产2550-3000公斤/公顷,6年累计推广应用422.7万公顷,使单产提高了889.5公斤/公顷,总产增加37.6亿公斤,创经济效益76.3亿元。这6种模式的推广应用,使黑龙江省的大豆生产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目前黑龙江大豆生产栽培技术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化学化,已经开始在一定面积上试用和应用生物防治、生物肥料,向有机、绿色、无公害化发展。在机械化方面农村以中小型为主,由半化向全化发展,农场以大中型为主,由主要环节机械化向全程机械化发展;在化学化方面正在向测土配方施肥、种子包衣、生化调控发展;在栽培管理措施方面已经注重精量播种、精细管理和深翻、深耕、深松。总之,现代化技术和现代化手段正在大豆生产实践中加大推广力度和应用步

中国区域地理东北地区学案

中国区域地理东北地区学案 编者:汪行表 审稿: 【学习目标】东北的自然特征,东北地区农业、森林、湿地的开发 【自主预习】填图训练 1、 在图中画出120°E 和40°N , 2、 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填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辽东丘陵 3、 填出黑龙江、松花江 4、 填出哈尔滨、长春、沈阳和大连。 5、 画出京哈线、滨洲线和滨绥线 6、标出鞍山铁矿、大庆油田、鸡西煤矿和鹤岗煤矿。 【合作探究】 1、 评价东北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区位条件。 2、 评价东北重工业基地发展的条件,如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3、 东北地区存在哪些生态环境问题,解决措施如何? 图26 东北地区图 ▲⑩ ⑨

【典例评析】 1、阅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下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回答问题: (1)甲、乙两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哪地更强?请用图表中的数据加以说明。 (2)相关资料表明,甲、乙两城市每年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为什么? (3)据图文信息判断出C山脉的名称。 (4)写出适宜A、B、C三个地区发展的主要农业部门。 参考答案:(1)甲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强。甲城市年较差大,约46.7℃,年降水量少,约320mm,乙城市年较差小,约42.4℃,年降水量大,约490 mm。 (2)甲城市比乙城市纬度高,但夏季日照时间长,地处半干旱地区(非季风区),晴天多,接受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与乙城市相当。 (3)大兴安岭。 (4)A地——畜牧业, B地——种植业, C地——林业。 【巩固练习】 1.我国夏季日出时刻最早的地方是 A.黑龙江与松花江交汇处 B.松花江与鸭绿江交汇处 C.乌苏里江与松花江交汇处 D.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 2.既是我国商品粮基地,又是重要的石 油生产基地的是 A.黄淮平原 B.太湖平原 C.成都平原 D.松嫩平原 读右图,完成3~5题。 3.一般情况下,河流R 城市 月份 气候指标 甲乙 1月7月1月7月 气温) (C ? 3. 27 -19.4 7. 19 -22.7 降水量(mm) 3.6 90.8 4.3 176.5

中国区域地理专题复习之东北地区

中国地理分区---北方地区之东北 (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江苏、广东卷(新课程))图5是在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组图。读图5回答17——20题。 17.①、③、④、⑤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为() A.太行山、山东丘陵、黄土高 原、华北平原 B.大兴安岭、长白山、内蒙古 高原、东北平原 C.贺兰山、太行山、内蒙古高 原、黄土高原 D.大兴安岭、山东丘陵、内蒙 古高原、黄土高原 18.①山脉南北绵延约() A.200千米 B.700千米 C.400千米 D.1400千米 19.L 段(①、②两山之间)的实 际距离约为() A.50千米 B.100千米间 C.300千米 D.500千米 20.适宜在⑤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A.春小麦、亚麻、甜菜 B.冬小麦、玉米、水稻 C.棉花、春小麦、大豆 D.油菜、茶叶、春小麦 30.适宜在⑤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A.春小麦、亚麻、甜菜 B.冬小麦、玉米、水稻 C.棉花、春小麦、大豆 D.油菜、茶叶、春小麦 (2013高考题北京卷)读图1,回答第1~3题。 1.图中 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 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 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 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 2.东北平原

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 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 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3.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 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012福建高考)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图3 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5~7题。 图 3 5.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 D.海陆分布6.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A.≥10℃积温 B.日照时数 C.太阳辐射量 D.年降水量7.对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分析的手段属于 A.计算机网络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遥感(2013高考题四川卷)(26分)图6和图7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东北鲜食大豆产业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东北鲜食大豆产业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寇贺、吴迪、郑新利 (辽宁省辽阳市农林科学院辽宁辽阳111000) 摘要:近年来,东北地区大豆产业受到了国外市场的巨大冲击,种植效益降低,种植面积大幅下降,而鲜食大豆产业却已成为东北地区的一项新兴产业。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的深入及该地区优良的自然条件及科技支撑等因素成为东北鲜食大豆产业化发展的优势所在,但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 关键词:东北地区,鲜食大豆,产业化,机遇与挑战 入世以来,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的大豆对我国大豆市场冲击巨大,使原本低迷的国内大豆产业发展举步维艰,东北作为我国大豆的主产区,大豆产业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由于种植大豆的经济效益远远低于玉米、水稻等作物,农民纷纷改种这些作物,使大豆种植面积逐年大幅度下降。有关数据显示2012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或比2011减少30%左右,吉林减少31%左右,局部地区最高减少70%。而与传统粒用型大豆产业相比,鲜食大豆已成为东北地区蓬勃兴起的一项新兴产业,该地区每年都向我国的南方地区提供鲜食大豆的原种,市场份额占到八成以上。东北大豆能否持续发展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发展鲜食大豆产业将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和选择。 1东北鲜食大豆产业化发展的优势 1.1食物营养学的传播,使人们对食物保健意识增强,促进了鲜食大豆的市场需求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外就对鲜食大豆的保健功能不断有深入地认识,不仅在日本和东南亚等有食用毛豆的国家持续畅销,在美国和世界其它地区也受到消费者的逐渐青睐,需求量逐年增加。目前保鲜或速冻鲜食大豆出口每吨价格1200~1500美元,深加工后,其价格还可增值2~3倍。 1.1.1鲜食大豆的概念鲜食大豆也称为菜用大豆,是豆科(Leguminosae)大豆属的栽培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毛豆或青毛豆,日本称之为枝豆,韩国称之为Poot kong,泰国称之为Turang[1]。鲜食大豆是指在大豆鼓粒后期、籽粒饱满而荚壳和籽粒均呈翠绿时采摘食用的大豆鲜荚,其食味鲜美、营养丰富,且农药残留低。 1.1.2鲜食大豆的营养成分适合人们的保健需求在众多蔬菜中鲜食大豆的蛋白质含量高,属于优质蛋白,可与肉蛋中的蛋白相媲美;它的脂肪与动物性脂肪不同,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及卵磷脂,能够使血液不易凝结,具有清理血管的作用,所以在预防高血压、脑中风、心脏病上是不可或缺的食品之一。此外,食物

(3)大豆的历史故事。。

(3)大豆的历史故事。。 美国大豆本身来源于中国的东北大豆,通过基因改造、将大豆中的出油率提高所致。中国大豆,口感好,蛋白含量高,但是油脂含量稍低,出油率越约16.5%。相当于美国的organic(有机)大豆;美国大豆,都是转基因大豆,口感差,蛋白含量低,根本难以直接食用。仅仅是油脂含量稍高,出油率越约18.5%,属于低端劣质产品。 1996年以前,我国是大豆的净出口国。在此之前,国内大豆自给自足,年产1000万吨左右,基本可满足国内消费需求。一些对豆制品(如豆腐)颇有嗜好的传统国家(如日本),每年从我国会进口一些大豆。那时,大豆主要是作为一种蔬菜或副食品的补充被老百姓所喜爱。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对膳食消费水平的升级,人们对精炼食用油和以动物蛋白为主的食品需求,如井喷般被焕发了出来。大豆由一种简单的直接食用和传统的加工副食品原料迅速被转型为用来压 榨的,向工业化递进的大宗商品。

大豆经压榨后的产品为豆油和豆粕。初出的毛油经过精炼,灌装等一系列工业流程上了超市的货架。豆粕却源源不断的进入了各大养殖场,被用来添加在作为猪饲料,鸡饲料,鱼饲料等饲料配方中。因豆粕的蛋白含量高达43%以上,无论是大型养殖场或中小散养养殖户,为增加养殖效益,都青睐以豆粕做为补充禽畜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工业化的传导使得大豆作为大宗原材料的产业链被迅速拉长。从食品,加工到食用油,到饲料,到养殖。可以说,目前没有哪一种粮食类大宗商品的产业链有大豆这般长的了。所以,大豆的市场硝烟会比任何粮食类商品都来得直接而惨烈。大豆的产业整合是注定的;竞争局变的凶险也是超乎寻常的。 大约2000-2001年以后,即美国实行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同时扶持天然有机农业保障天然食品供应后数年,美国依赖从中国进口天然大豆的程度越来越高,而中国的天然大豆比美国的天然大豆的贸易价格低许多,美国农业部等部门想尽办法做补贴等等,也无济于事,美国天然豆业几近面临破产。 为此,美国农业部于2008年07月取消了有中国业务的

目前我国豆粕的生产与消费情况

目前我国豆粕的生产与消费情况 1. 生产情况 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印度、欧盟等国是世界主要的豆粕生产地区,一直以来,美国豆粕产量占全球30%以上的份额。近几年,中国压榨行业快速发展,中国豆粕的发展速度保持了约20%的年增长速度。 我国是豆粕的生产大国。2000年起,我国豆粕的年产量首次突破1,500万吨,2001年后,豆粕产量出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2004年豆粕产量首次超过巴西与阿根廷,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在国内豆粕产量迅猛发展的同时,我国豆粕生产布局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90年代中期以前东北三省是我国豆粕主要生产基地,产量约占全国60%以上,而到2002年以后,随着沿海地区压榨企业的快速发展,山东、江苏、广东等沿海地区已取代东北地区成为我国主要的豆粕生产基地。 豆粕总产量的变化 在90年代前期,随着国内豆油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和饲料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大豆压榨数量的增长速度也加快,豆粕产量每年都在显著增加。1990年,我国豆粕产量超过400万t,1993年的豆粕产量已超过600万t。一年后,豆粕产量登上700万t台阶。此后,由于国内油脂工业和饲料行业发展速度放慢,豆粕产量出现徘徊。直到1998年,由于大豆进口量的明显增长,我国豆粕总产量才超过800万t。至此,国内大豆加工和豆粕生产规模又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1999年,我国豆粕的总产量首次达到900万t的水平,较上年度增加100万t,其中黑龙江、山东、江苏的豆粕产量分别接近170万t、160万t和190万t,3省豆粕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8%。在2000年,我国豆粕生产仍呈现增长势头,产量预计将接近1250万t。 华东沿海地区豆粕产量扩张速度较快 在我国华东地区,山东、江苏等省的大豆加工能力自90年代中期以来已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同时该地区的豆粕产量也在快速增加。华东地区是我国主要的豆粕消费地区之一,现在这些地区也已日渐成为大豆加工和豆粕生产的主要地区。这与90年代中期以前,东北及华北地区在相关生产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情况已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导致这种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大豆进口的迅速增加。 在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是大豆净出口国,因此国内的大豆主产区,即东北及华北地区是豆粕的主要生产地区。1995年以后,随着东部沿海地区大豆加工厂,尤其是合资榨油厂的兴建和加工规模的扩大,大豆进口量开始增长,并且促使我国很快转变成大豆净进口国。这些地区主要包括山东、江苏、天津及辽宁的大连和营口等地区。由于进口大豆的出油率、供货稳定性均好于国产大豆,因此东部沿海地区的大豆加工厂大都以进口大豆为原料。这样,国内大豆加工和豆粕生产的布局就随之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在90年代初期,东北及华北地区的豆粕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左右,到1999年前后,已下降至50%。

河南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河南省是全国大豆种植面积较大的省份之一,近年来河南出现了大豆种植面积下滑现象,制约省内大豆发展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单产面积提高缓慢、投入少、品种更新慢、与加工企业缺少连接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促进河南大豆产业发展的措施: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大豆单产水平、加大投入、制定大豆产业计划、做好新品种的推广示范工作、与企业合作建立优质大豆生产基地。 关键词:大豆;品质;品种更新;对策 河南省处于黄淮海夏大豆的主要生产区,是传统的高蛋白大豆主产区,大豆蛋白含量高于东北大豆和南美 进口大豆[1]。近年来河南省审定推广的大豆品种蛋白质含量在45%以上。河南省大部分地区为高蛋白、高油大豆兼有的生产区,有近10个科研单位长期从事大豆品种的选育工作,夏大豆的育种栽培技术位于全国先进水平。2000年以来,有豫豆22号、郑9805、驻豆9715、周豆11、周豆19等一大批国审品种,种植技术较好。河南夏大豆种植时间一般在6月5-20日,生育期短,一般为100d ,不影响主作物小麦的生产,发展潜力较大。1 河南大豆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单产水平提高缓慢 大豆是高能低产作物,蛋白、 脂肪含量均比玉米高近4倍[2],大豆产量低,除了生理原因外,另一方面源于大豆科研水平落后。近年来,农业科研投入总量在增加,但大部分集中在水稻、玉米、小麦等 高产粮食作物,大豆的科研经费低,这也是中国的水稻、小麦、玉米单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大豆单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原因之一。农民选择种植作物的主要依据是经济效益,大豆单产低、效益差,种植面积自然会较少。1.2 投入少,生产条件差 由于大豆受国际市场的冲击,价格偏低,导致农民种豆积极性不高,就算种植大豆也会选择在旱薄地、贫瘠地块种植,且种植管理粗放,不施肥不浇水,靠天吃饭。因此抵抗自然灾害的条件就差,只有在风调雨顺的条件下才有可能获得高产,制约了大豆的生产潜力。 1.3 品种更新慢 大豆是自花授粉作物,农民习惯于自留种子,种子经营单位缺乏积极性。在种植面积上, 河南大豆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李可凡1 杨亚洲2 卢青梅2 (1河南省周口职业技术学院,周口466100;2 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周口466001) 河南省大豆多为零散种植,生产规模较小,选育的优质品种没有能够得到大面积的推广,收集后的大豆粒型、粒色不一致,造成了大豆混杂、品质不一、商品性差,给加工企业也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1.4 产、销、加工企业之间衔接不够 大豆零星种植,缺少专用品种生产基地。混收后的大豆难以保证加工品质的需要,也不能持续稳定地提供大豆原料,影响企业利用当地大豆的积极性;从另一方面讲,大豆的进口量持续上涨,种植大豆在销售和价格上存在不稳定因素,农民的收益也得不到保证,影响到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由于缺少整体的产业规划和政策支持引导,很难形成大豆生产、加工、市场开发的一体化格局,难以提高大豆产业发展。 2 河南大豆的发展思路及对策 2.1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大豆单产水平 河南大豆发展历史悠久,但是大豆单产水平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应增加科技投入、改善科研条件、加强科研队伍。在保持现有育种水平的基础上推动技术研发,突破关键技术,发展新的育种方法,比如杂交大豆制种技术的应用,比当地主推品种增产16.6% 29.9%[3]。另外,政府要加大对大豆科研的投资力度,加大良种的推广力度,争取使大豆的面积及单产有所提高。 2.2 加大投入,制定大豆产业计划 争取科研基金,对省内夏大豆科技推广给予支持,对农民采用新品种给予补贴,扩大新品种种植面积,从宏观的角度考虑制定河南省大豆产业计划。 2.3 农业职能部门要认真抓好新品种的推广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土地流转的需要和发展方向。农业职能部门和育种单位也要做好相应的调整工作,在保证品种高产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早熟、优质、便于机械化操作。另外加大新成果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加速成果的转化;探索高产大豆的栽培模式,总结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经验,为培育产业优势提供技术支撑和依据。 2.4 与企业合作建立优质大豆生产基地 大豆的发展 有赖于大豆加工业的发展[4],在大豆主产区建立产业化

东北三省大豆品质生态区划

东北三省大豆品质生态区划 为了提高大豆品质,必须使大豆生产实现专用化品种、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大豆区划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生产优质大豆产品。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的大豆生产集中,品种类型较为稳定,气候条件和生产条件的分布也有明显的规律性,这为合理地进行大豆品质区划提供了可能。 大豆品质区划的依据一般说来包括大豆品种的品质表现、气候条件差异为主的环境差异、耕作制度、利用要求和种植结构调整等,其中大豆品种和环境差异是大豆品质区划的主要依据。但多数大豆品质区划方案的制定都只是依据二者之一,忽略了基因型与地点效应的互作。这种区划方案会随着品种发生更替或环境条件发生变化而失去对生产的指导意义。 本研究选用5个蛋白质和油分含量有差异的东北春大豆品种,于2001~2003年在东北三省的11个试验点种植。根据各地点蛋白质和油分含量的平均值估计地点效应。同时自东北三省收集年推广面积在5万亩以上的大豆品种97个,根据审定时的品质指标,分析不同地点大豆品种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以估计品种效应。依据各地点的品种效应和地点效应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加权平均数进行聚类分析,同时考虑各地自然条件,兼顾行政区的完整性,将东北三省划分为五个大豆品质生态区。 1.北部高油大豆产区(Ⅰ-1) 该区脂肪含量21.15%左右,蛋白质含量40.23%左右。该区包括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黑河、绥化、伊春、鹤岗、佳木斯、双鸭山、七台河、鸡西、齐齐哈尔地区的讷河、克山、克东、依安、拜泉等市县、哈尔滨的依兰县。 2.中西北部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平衡区(Ⅱ-1) 该区脂肪含量20.64%左右,蛋白质含量41.48%左右。该区包括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地区、大庆、哈尔滨、牡丹江,吉林的白城、松原和延边等州市。 3.中部高油大豆产区(Ⅰ-2) 该区脂肪含量21.55%左右,蛋白质含量40.51%左右。该区跨越吉林和辽宁两省,包括吉林的吉林、长春、四平和辽源等地区,辽宁省的铁岭等地区。 4.中南部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平衡区(Ⅱ-2) 该区脂肪含量20.94%左右,蛋白质含量41.61%左右。该区跨越吉林和辽宁两省,包括吉林的通化、白山等地区,辽宁省的抚顺和本溪等地区。 5.南部高蛋白大豆产区(Ⅲ) 该区脂肪含量21.03%左右,蛋白质含量42.85%左右。该区位于辽宁省,包括沈阳、阜新、朝阳、锦州、葫芦岛、盘锦、辽阳、鞍山、营口、丹东、大连等地区。 关键词:大豆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生态区划

山西省吕梁文水县大豆产量情况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

山西省吕梁文水县大豆产量情况3年数据解读报告2020版

序言 本报告对吕梁文水县大豆产量情况做出全面梳理,从粮食作物总产量,豆类总产量,大豆总产量等重要指标切入,并对现状及发展态势做出总结,以期帮助需求者找准潜在机会,为投资决策保驾护航。 吕梁文水县大豆产量情况数据解读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本报告借助客观的理论数据为基础,数据来源于权威机构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等,力求准确、客观、严谨,透过数据分析,从而帮助需求者加深对吕梁文水县大豆产量情况的理解,洞悉吕梁文水县大豆产量情况发展趋势,为制胜战役的关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目录 第一节吕梁文水县大豆产量情况现状 (1) 第二节吕梁文水县粮食作物总产量指标分析 (3) 一、吕梁文水县粮食作物总产量现状统计 (3) 二、全省粮食作物总产量现状统计 (3) 三、吕梁文水县粮食作物总产量占全省粮食作物总产量比重统计 (3) 四、吕梁文水县粮食作物总产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 五、吕梁文水县粮食作物总产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 六、全省粮食作物总产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 七、全省粮食作物总产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 八、吕梁文水县粮食作物总产量同全省粮食作物总产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吕梁文水县豆类总产量指标分析 (7) 一、吕梁文水县豆类总产量现状统计 (7) 二、全省豆类总产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吕梁文水县豆类总产量占全省豆类总产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吕梁文水县豆类总产量(2017-2019)统计分析 (8) 五、吕梁文水县豆类总产量(2018-2019)变动分析 (8) 六、全省豆类总产量(2017-2019)统计分析 (9)

高中区域地理北方地区知识点

北方地区 1.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2.地形:(1)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2)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3.气候:(1)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2)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4.水湖:(1)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结冰期北长南短。 (2)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3)主要湖泊:白头山天池、兴凯湖。 5.植被:东北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长白山地区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 6.土壤: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广泛,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为钙质土。 主导因素:积温自北而南逐渐增大。 7.农业生产条件: (1)有利条件:①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较好。东北地区冬季积雪厚,夏季日照长;黄河中下游地区秋季晴天多,华北平原地下水丰富。②平原广阔,土层深厚。东北地区,黑土肥沃,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森林资源丰富。③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不利条件:东北地区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受寒潮影响大;西部风沙威胁大。②黄河中下游地区春旱、夏涝突出;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严重。 (2)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农耕区,以旱作为主。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农耕区畜牧业为主。东北林区面积广大。 (3)农业在全国的地位:①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林业基地,农业机械化程度高;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棉麦产区;黄泛区为全国最大水果带。②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黄淮海平原;棉花基地:冀中南、鲁西北、豫北。 (4)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小麦(东北春小麦)、玉米、高粱(东北、黄土高原)、谷子(黄土高原)大豆、甜菜、亚麻(东北);棉花、花生、烤烟(华北) 林业-用材林:红松、落叶松(东北);经济林:苹果、梨、柿、桃、枣、板栗(黄河中下游) (5)畜牧业-黄牛、马、驴、骡、绵羊、鸡。 (6)水产业-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海带、对虾、贝类。 8.工业 (1)发展条件:农业基础-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甜菜、大豆、亚麻生产基地,黄河流域棉区是我国最大的棉区。 交通运输-东北地区铁路网最稠密,以沈阳和哈尔滨为中心,滨洲、滨绥、哈大、京沈、沈丹五条铁路呈“不”字型分布;黄河中下游地区铁路以北京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主要干线有:京哈、京九、京沪、京广、京包、京通、京秦,以及石太、石德、太焦、焦柳、胶济、陇海、包兰、同蒲、大秦、神黄、焦石

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的分布

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的分布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多、产量最大的省份,共有13个地区,77个市、县,大豆种植遍及全省。种植面积较大的市、县约50个,其中种植面积超过40万亩、总产量超过5万吨的市县约35个。黑龙江省农垦系统,共有9个国营农场管理局,104个国营农、牧场,分布在本省的47个市、县境内。为了便于了解和掌握大豆产量的分布,我们以地方行政区的划分做为本文的统计和分析基础,因此农垦系统的大豆种植面积,包含在其所在的地方行政区大豆种植面积之中。 一、黑龙江省各地区大豆主产市、县 1、黑河市 黑河地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无霜期短,气候只适宜种植大豆和小麦,其他农作物很少,九三、北安两个农管局在其境内,是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黑河地区下6个市、县,其中:嫩江、北安、五大连、逊克、爱辉区是大豆主产市、县;孙吴县地处山区,耕地面积较少,因此,大豆种植相面积对对少一些。 2、齐齐哈尔市 齐齐哈尔市(地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无霜期较短,因此,该地区北部大豆种植较多。 齐齐哈尔市下辖9个市、县,其中:讷河、克山、拜泉、克东、甘南、依安是大豆主产市县。龙江、富裕、泰来大豆种植面积相对要少一些。 3、佳木斯市(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三江平原,建三江

农管局在其境内,大豆种植较多。佳木斯市下辖6个市、县,其中:富锦、同江、扶远、桦南是大豆主产市、县,汤原、桦川水稻种植较多。 4、绥化市 绥化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各主要粮食品种皆可种植。绥化地区下10个市、县,其中:海伦、绥化、绥棱、望奎、庆安是大豆主产市县;青冈、明水次之;兰西、安达、肇东以种植玉米为主。 5、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地区)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大豆、玉米、水稻种植比较均衡。哈尔滨市下辖12个市、县,其中:巴彦、依兰、宾县、五常、呼兰是大豆主产县;阿城、木兰、通河尚志、延寿次之;方正县以种植水稻为主,双城市以种植玉米为主。 6、双鸭山市 双鸭山市(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红兴隆农管局在其境内。双鸭山市下辖4个县,其中:宝清、集贤、友谊(主要是农场)、宝清是大豆主产县;饶河县地处山区,耕地面积较少,大豆总产量要少一些。 7、鹤岗市 鹤岗市(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宝泉岭农管局在其境内。鹤岗市下辖2个县,萝北、绥滨均为大豆主产县。 8、牡丹江市 牡丹江市(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山区较多,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牡丹江市下辖6个市县,其中:林口、穆棱、海林大豆种植多一

东北三省大豆补贴企业

国家粮食局通告(2010年第1号):补贴收购加工2009年度国产大豆东北大豆压榨企业名单 内蒙古: 呼伦贝尔市淳江油脂有限责任公司 阿荣旗金海粮油经贸有限公司 呼伦贝尔金杨油脂有限公司 呼伦贝尔合适佳食品有限公司 大兴安岭农垦兴安绿源大豆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呼伦贝尔蒙佳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阿荣旗淳江油脂有限责任公司 科右前旗蒙晟粮油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乌兰浩特塞北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扎赉特旗恒利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赤峰市乌丹油脂工业有限公司 辽宁: 沈阳金豆食品有限公司 沈阳市新鸿顺达油脂有限公司 大连连王油脂有限公司 九三集团大连大豆科技有限公司 大连金石生物蛋白有限公司 大连新台食品有限公司 海城市富有油脂有限公司 海城后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清原满族自治县丰利粮油有限公司 锦州兴达油脂有限公司 凌海市正裕油脂有限公司 大石桥市环城油脂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鑫吉粮油加工有限公司 阜新东祥油脂有限责任公司 彰武县添宇油脂有限责任公司 辽宁天丰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铁岭永鑫豆业有限公司 凌源金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长春榆树华瑞集团有限公司 长春盛大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舒兰市鑫晟植物油有限公司 永吉县吉发粮油加工有限公司 四平红嘴油脂有限公司 四平宏宝莱花生油有限公司 公主岭市瑞民油脂有限责任公司 梨树县天成油脂有限责任公司 双辽惠丰油业有限公司 辽源红嘴粮油工业有限公司 梅河口市汇源油脂有限责任公司 敦化市大源油脂饲料有限责任公司 吉林丰正大豆食品有限公司 敦化市大地豆业有限公司 榆树市北方植物油有限公司 吉林省慧泽油脂有限公司 黑龙江: 哈尔滨市宾县禹王植物蛋白有限公司 哈尔滨哈高科油脂有限责任公司 哈尔滨龙源油脂有限公司 黑龙江吉庆大豆蛋白油脂有限公司 黑龙江明达油脂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龙江福粮油有限公司 依兰县嘉禾实业有限公司 哈尔滨信财油脂有限公司 哈尔滨天通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哈尔滨工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中大植物蛋白分公司 庆丰集团克山昆丰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 克山中益恒农产品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绿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甘南县宝华植物制油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才子制油有限责任公司 齐齐哈尔大明制油有限责任公司 依安黄淮油脂有限责任公司 富裕县鑫丰油脂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鸿源油脂有限公司 齐齐哈尔飞鹤大豆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1年增刊专题论述 的言传身教、典型宣传,充分带动周边地区推广应用大豆新品种、新技术的积极性,促进大豆产业的发展[4]。 3.4建立优质大豆生产基地,形成规模化生产选择有利于高油、高蛋白及特性形成和具备条件的农业生态区,建立大豆优质专用品种生产基地,根据市场需求,统一规划、统一供种、统一管理,实施标准化的生产、管理和产后技术服务。这样将会改变本市大豆生产的分散性、种植的随意性、流通的无序性,使优质大豆生产形成规模。 3.5产业化是发展优质大豆生产的必经之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粮食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为了减轻农民生产的盲目性,降低市场风险,必须走优质大豆产业化的道路[5],做好规划、抓订单农业、搞好产加销衔接、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积极与省内外大豆加工企业联合,实现本市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市场活跃的良好局面,促进大豆产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颜廷方,邵泽刚,朱新庆,等.济宁市黄泛平原、山前冲积平原区地下水 位变化与降水量关系分析.山东水利,2003,8:32~34 [2]王连铮,傅玉清,等.黄淮海地区大豆育种的研究.大豆科学,2001,20(4): 266~269 [3]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油大豆优势 区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26~27 [4]舒文涛,杨青春,耿臻,等.河南省大豆生产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中 国种业,2010,3:20-21 [5]杨红旗.我国大豆产业现状分析及问题探讨.中国种业,2010,4:18-20(收稿日期:2011-08-14)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鹿文成 (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分院/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黑河综合试验站,黑河164300) 1生产现状 黑龙江省是中国大豆生产的主产区,常年大豆种植面积450万hm2左右,占全国大豆面积的40%~45%,总产量占全国的40%~46%,商品率80%以上,是全国大豆的供应基地。大豆是黑龙江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是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大豆作为我国与国际市场接轨最早的作物,入世前后,由于受国外高油大豆的冲击,价格低迷,产量和效益下降,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受到影响。面对大豆产业的窘境,省委、省政府正确分析了黑龙江省大豆生产所具有的自然优势、品种优势、技术优势和国内需求空间广阔的市场优势,抓住国家扶持大豆产业发展、建设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和对高油大豆实施良种推广补贴的难得机遇,组织实施了全省高油、高蛋白大豆振兴计划。省政府制定了大豆发展规划,实施产业经营,出台了扶持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大豆生产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 1.1大豆综合生产能力提高黑龙江省以农业标准化和大豆良种补贴政策实施为载体,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针对分散种植、单产低的突出问题,实行了“六统一分”的生产组织方式。即统一品种、统一深松整地、统一技术模式、统一播种、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订单销售和分户核算,把优质、高产的技术措施推广到了田间地头,实现了良种与良法、农机与农艺、生产与订单销售的有机结合,全省大豆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目前全省形成了东部、中部和西北部3个大豆集中种植优势产业带,超过百万亩种植规模的有嫩江、讷河、富锦、克山、五大连池、北安、逊克、宾县、巴彦、拜泉、海伦、嘉荫等20多个县市。 1.2大豆科研育种步伐加快黑龙江省大豆科研力量较强,从事大豆研究有省农科院、东北农大、八一农大、省农垦科学院等四大系统的16个研究所。大豆科研人员200多人,占全国的50%,先后培育推广优良大豆品种225个,占全国大豆品种培育数量的1/3,其中含油21%以上的高油大豆品种23个,最高含量23.9%;蛋白含量在45%以上的高蛋白品种9个,最高蛋白含量46.4%。从2000年开始,黑龙江省深入实施良种化工程建设,加大了对大豆专用品种的培育和高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每年从良种化工程专项资金中拿出一定比例专门用于大豆良种培育和新技术研发,共培育高油、高蛋白大豆品种(系)36个,种子每3年更新一次。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nycytx-04) ㊣㊣㊣㊣㊣㊣㊣㊣㊣㊣㊣㊣㊣㊣㊣㊣㊣㊣㊣㊣㊣㊣㊣㊣㊣㊣㊣㊣㊣㊣㊣㊣㊣㊣㊣㊣㊣㊣㊣㊣㊣㊣㊣㊣㊣㊣㊣㊣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