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飞机常见气动外形特点及发展

现代飞机常见气动外形特点及发展
现代飞机常见气动外形特点及发展

摘要

我们看到任何一架飞机,首先注意到的就是气动布局。飞机外形构造和大部件的布局与飞机的动态特性及所受到的空气动力密切相关。关系到飞机的飞行特征及性能。故将飞机外部总体形态布局与位置安排称作气动布局。简单地说,气动布局就是指飞机的各翼面,如主翼、尾翼等是如何放置的,气动布局主要决定飞机的机动性,至于发动机、座舱以及武器等放在哪里的问题,则笼统地称为飞机的总体布局。

飞机的设计任务不同,机动性要求也不一样,这必然导致气动布局形态各异。现代作战飞机的气动外形有很多种,平直机翼布局、后掠翼布局、变后掠翼布局、无尾翼布局、鸭式布局、三翼面布局、前掠翼布局等。而以巡航姿态为主的运输机等大型飞机,其气动布局就相对比较单一,主要以常规布局为主

关键词:翼型;尾翼;气动外形;空气动力

目录

引言 (1)

一、现代飞机常见气动外形 (2)

(一)作战飞机气动外形 (2)

(二)非作战飞机气动外形 (7)

二、国内飞机常见气动外形 (7)

(一)作战飞机气动外形 (7)

(二)非作战飞机气动外形 (9)

三、飞机气动外形发展 (11)

(一)作战飞机气动外形的发展 (11)

(二)非作战飞机气动外形的发展 (11)

四、我国大飞机气动布局设计的发展建议 (15)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引言

自从莱特兄弟发明第一架飞机以来,航空科技一直伴随着科技革命的推进迅速发展,由于该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因此也使得航空科技一直云集着该时代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和众多的行业精英。因此航空技术往往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科技水平,也促进和引领着科技进步。而一个时代的航空科技水平则主要体现在该时期的航空器上,飞机作为数量最多、最为常见的航空器,当然代表着一个时代航空科技的水平。而一个时代飞机的技术水准,则直观的体现在飞机的气动外形上。从飞机的气动外形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时代航空科技的总体水平,这个时代的设计理念,甚至这个时代的军事政治战略格局等等。因此,研究飞机的气动外形及其发展,对于我们学习航空科技进而了解世界科技、历史、军事、政治等方面知识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现代飞机常见气动外形

(一)、作战飞机气动外形

作战飞机由于不同作战任务的需要,往往要求其具有:高速度、高升限、高机动性、大过载量等空战所需的性能,因此作战飞机“家族”拥有者丰富多样的气动外形种类。常见的气动外形种类就有:平直机翼布局、后掠翼布局、变后掠翼布局、无尾翼布局、鸭式布局、三翼面布局、前掠翼布局等。

平直机翼布局

自从第一架飞机发明以来,飞机设计师们通常将飞机的机翼垂直的布置在机身中部,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都放在机翼后面的飞机尾部。这种布局一直沿用到现在,称之为“平直机翼布局”。这种布局的作战飞机在早期非常常见,如二战期间著名的:日本“零式”战斗机,曾在太平洋战场辉煌一时,然而随着飞机速度的加快,“平直机翼布局”以经不能满足更高速度的要求而逐步走向衰落,当然现在也不是没有这种布局的飞机,一些螺旋桨运输机如:美国的C-130“大力神”、我国的运-8“幼狐”等任然采用“平直机翼布局”,甚至一些战斗机也在采用如:美国的A-10“雷电”攻击机也在采用这种布局。不难看出这些飞机都是一些适宜低速飞行的飞机,也正是由于低速飞行的运输、作战需要才使得这种早期的气动布局得以保留至今。

后掠翼布局

所谓“后掠翼布局”其实只是在“平直机翼布局”的基础上使机翼与机身之间有一个后掠角,这种设计使得飞机能够适应更高速度的飞行。由于后掠翼能够延缓机翼上的气流分离,而使飞机不至于过早失速,因此后掠翼的飞机能够突破平直机翼布局飞机的速度瓶颈,正是由于后掠翼飞机的出现,才使得人类突破了声速。因而早期的超音速飞机大都采用的是后掠翼布局如:美国的F-86“佩刀”、前苏联的米格-15“柴捆”、米格-19“农夫”等等,而前两者在朝鲜

战场上的较量也一直是世界空战史上著名的一页。值得一提的是,现役作战飞机中仍有不少采用后掠翼布局如:美国引以为豪的主要空中核威慑力量B-52“空中堡垒”远程战略轰炸机,俄罗斯的图-95“熊式”战略轰炸机等等。

然而,后掠翼虽然高速飞行时气动性能较佳,但其在低速的气动性能却远远不及平直机翼布局飞机,尤其是在起飞和着陆时。

变后掠翼布局

为了获取后掠翼飞机的高速性能,同时兼顾平直机翼飞机的低速性能,人们研制出了“变后掠翼”飞机,这种飞机在低速时机翼前段调至与机身垂直,而在高速时则调至后掠,因而解决了后掠翼在低速时与平直翼在高速时的问题,在此期间研制的著名战机就有:前苏联的图-22M“逆火式”变后掠翼远程超音速战略轰炸机、图-160“白天鹅”变后掠翼远程超音速战略轰炸机、苏-24战斗轰炸机,以及美国的B-1B“枪骑兵”变后掠翼远程超音速战略轰炸机、F-14“雄猫”变后掠翼重型舰载战斗机等等。毋庸置疑变后掠翼战斗机引领了当是的科技浪潮,同时也体现出冷战时期的战略格局,以及当时两个超级大国的战略方针——超低空突防,也正是这种背景下才有了那几种著名的变后掠翼超音速战略轰炸机。

变后掠布局较好的兼顾了飞机分别在高速和低速状态下对气动外形的要求,在六七十年代曾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变后掠结构所带来的结构复杂性、结构重量的激增,再加上其它一些更为简单有效的协调飞机高低速之间矛盾的措施的使用,在新发展的飞机中实际上已经很少有采用这种布局形式的例子了。

无尾翼布局

无平尾、无垂尾和飞翼布局也可以统称为无尾布局。典型无尾翼布局飞机如:法国的幻影-2000(无平尾布局)战斗机、美国的B-2(飞翼布局)隐形轰炸机。对于无平尾布局,其基本优点为超音速阻力小和飞机重量较轻,但其起降性能及其它一些性能不佳,然而,随着隐身成为现代军用飞机的主要要求之一以及新一代战斗机对超音速巡航能力的要求,使得无尾——特别是无垂尾形式的战斗机方案越来越受到更多的重视。

对于一架战斗机而言,实现无尾布局将带来诸多优点。首先是飞机重量显著减少;其次,因为取消尾部使全机质量更趋合理地沿机翼翼展分布,从而可以减小机翼弯曲载荷,使结构重量进一步减轻;另外,尾翼的取消可以明显减小飞机的气动阻力,同常规布局相比,其型阻可减小60%以上;不言而喻,取消尾翼之后将使飞机的目标特征尺寸大为减小,隐身性能得到极大提高;最后尾翼的取消同时减少了操纵面、作动器和液压系统,从而也改善了维修性和具有了更低的全寿命周期成本。

在有垂尾的常规飞机上,垂尾的作用是提供偏航/滚转稳定性,尤其是偏航稳定性,此外垂尾的方向舵还参与飞机的偏航控制。取消垂尾之后,飞机将变为航向静不稳定,同时丧失偏航控制能力。采用放宽静稳技术之后,无垂尾飞机可以是航向静不稳的,但不能是不可控的。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采用推力矢量技术加以解决。推力矢量技术作为新一代战斗机高机动性的主要动力目前已经得到了较为完善的发展,大量实验都证明,在无垂尾的情况下,推力矢量具有足够有效的操纵功能。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推力矢量系统发生故障或者在作战中受伤后飞机如何操纵。在最低的要求下,推力矢量系统失效后飞机至少还应具有安全返航的能力,因此无垂尾飞机的平飞、不太剧烈的转弯机动以及着陆所需的偏航控制能力应该能够由气动力控制来满足。作为无尾飞机的余度保险操纵方式之一的是与传统机翼设计方法完全不同的所谓“主动气动弹性机翼”(AAW)。在传统机翼设计中,一般都要保证刚度以使机翼变形最小,而AAW利用机翼的柔度作为一种对飞机进行操纵的方式,它通过使整个机翼发生一定的变形而得到操纵飞机所需的气动力。通常规舵面相比,AAW具有效率高而翼面变形小的特点。除了AAW技术之外,还有其它一些传统非传统的气动操纵方式也可以推力矢量系统的余度保险和补充。它们包括开裂式副翼、机翼扰流板、全动翼梢、差动前翼、非对称机头边条、扰流片-开缝-折流板(SSD)、前缘襟翼等等。

无论是采用AAW还是采用气动操纵面的方式,无尾飞机都需要有全新的飞行控制律。无尾飞机在纵向和航向都将是静不稳定的,这就要求飞机上的各类操纵装置共同协作产生所需的各种力和力矩,各操纵装置还将存在各种线性或非

线性的相互干扰,使得控制律变得相当复杂。此外在部分操纵装置失效的情况

下,剩下的操纵装置需要实时重新构型,并且需要实时地采用新的控制律,即

所谓“重构系统”。这些都是无尾飞机设计中需要加以解决的问题。

鸭式布局

鸭式布局,是一种十分适合于超音速空战的气动布局。早在二战前,前苏

联已经发现如果将水平尾翼移到主翼之前的机头两侧,就可以用较小的翼面来

达到同样的操纵效能,而且前翼和机翼可以同时产生升力,而不像水平尾翼那

样,平衡俯仰力矩多数情况下会产生负升力。早期的鸭式布局飞起来像一只鸭

子,“鸭式布局”由此得名。

采用鸭式布局的飞机的前翼称为“鸭翼”。战机的鸭翼有两种,一种是不能

操纵的,其功能是当飞机处在大迎角状态时加强机翼的前缘涡流,改善飞机大

迎角状态的性能,也于飞机的短矩起降。真正有可操纵鸭翼的战机目前有欧洲

的EF -2000“台风”、法国的“阵风”、瑞典的JAS -39“鹰狮”等,还有如今

我国先进三代歼击机歼-10。这些飞机的鸭翼除了用以产生涡流外,还用于改善

跨音速过程中安定性骤降的问题,同时也可减少配平阻力、有利于超音速空战。在降落时,鸭翼还可偏转一个很大的负角,起减速板的作用。

三翼面布局

在常规布局的飞机主翼前机身两侧增加一对鸭翼的布局称为“三翼面布

局”。三翼面布局形式可以说最早出现在六十年代初,米高扬设计局由米格-21

改型而得的Е-6Т3和Е-8试验机。三翼面的采用使得飞机机动性得到提高,

而且宜于实现直接力控制达到对飞行轨迹的精确控制,同时使飞机在载荷分配

上也更趋合理。俄罗斯的苏-33“海侧卫”、苏-34“鸭嘴兽”、苏-37

“超侧

卫”、和苏-47“金雕”等都采用这种布局。美国在F-18上也试过这种布局,但没有发展为生产型号。

三翼面布局的前翼所起的作用与鸭式布局的前翼相同,使飞机跨音速和超音速飞行时的机动性较好。但目前这种布局的飞机大多是用常规布局的飞机改装成的。三翼面布局的缺点是增加了鸭翼,阻力和重量自然也会增大,电传操纵系统也会复杂一些。不过这种布局对改进常规布局战机的机动性会有较好的效果,如:俄罗斯著名的苏-27战斗机可以做出“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动作”苏-37在气动外形上只比苏-27增加了一对鸭翼,则可以轻易做出“眼镜蛇机动动作”甚至是“钟摆动作”。

前掠翼布局

前掠翼与后掠翼正好相反,梢弦在根弦的前面,前掠翼是和后掠翼同时提出的,两者推迟激波产生的原理是完全相同的。前掠翼技术可使飞机在亚音速飞行时具有非常好的气动性能,从而大大提高其在仰角状态下的机动性。若前掠翼布局与推力矢量控制系统综合使用,还可使其在空战中更具优势,其近距空战机动能力将成倍地提高。

前掠翼的严重问题在结构方面,沿结构曲线方向的弯曲变形会使外翼沿气流方向增大迎角增加外翼部分升力,进一步增加机翼的弯曲变形。在足够大的速度下,这种现象会形成恶性循环,直到使机翼弯曲折断。这个现象称弯扭发散。开始弯扭发散的速度称弯扭发散(临界)速度。为了提高前掠翼的弯扭发散速度,需增加机翼抗弯刚度,这就会导致机翼结构重

量的增加,以致完全抵消采用前掠翼带来的好处。这是前掠翼飞机很少被采用的主要原因。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的苏-47“金雕”、美国的X-29验证机采用的就是前掠翼布局。

(二)、非作战飞机气动外形

非作战飞机其主要用途是民航运输、太空观测、农林业作业等等,其功能决定了非作战飞机主要在亚音速或低速下飞行。因此非作战飞机的气动外形特点相对作战飞机而言比较单一,以:平直机翼布局、后掠翼布局为主也有少量无尾翼(无平尾)布局,如:英法合作的“协和号”超音速客机和前苏联的图-144超音速客机等。显然,民航运输、太空观测、农林作业等任务需求一般都不会以高速飞行来完成,因此这一类非作战飞机的气动外形特点共同点比较多,一般为:平直机翼或后掠翼、低平尾或高平尾(T型尾翼)、单垂尾等等。如:现代民航运输中应用最广的,美国波音公司生产的B737系列运输机和欧洲空客公司生产的A320系列运输机,就代表着最常见的非作战飞机气动布局,它们都有着:后掠翼、低平尾、单垂尾的气动布局。

据了解,随着二十一世纪最先进的两种民航运输机A380和B787的服役,或许这种最为常见的飞机气动布局形式也将走向尽头,各国都已经开始研制具有全新气动布局的下一代民用运输机。

二国内飞机的常见气动外形

(一)、国内作战飞机常见气动外形

我国航空工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和壮大而迅猛发展,在建国不久我国战斗机就进入了喷气时代,进入超音速时代则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随着国产先进三代战机的服役列装,研制中的第四

代隐形战机进入试飞,我国空军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军用飞机从缴获进口、到自主研发,走过了螺旋桨时代、喷气时代、超音速时代......而即将进入隐形时代。回顾那些守护着我们这片蓝天的“功臣”,我们无不感到骄傲,了解过它们的成长历程,我们更会感慨祖国和人民军队的壮大。

早在新中国成立前,我军就曾缴获过军用飞机,不过那时候数量少、型号杂而且缺乏相关人员和保障,因此鲜有使用。到新中国成立时,我人民解放军空军已经驾驶着当时的先进战机,列队飞过天安门上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这种战机是在解放战争中缴获国民党的美制P-51“野马式”战斗机,这种战机是早期的螺旋桨式平直机翼布局,但也就是它们奠定了人民空军的基础。建国后不久朝鲜战争爆发,新中国受到了帝国主义的威胁,成立不久的人民空军,被迫与美国空军在朝鲜半岛上空进行殊死较量,而参加这场空战的主角还有之前提到的,前苏制米格-15和美制F-86战机,而我英勇无畏的人民空军却赢得了这场原本实力悬殊的战争。随着朝鲜战争的结束,我国航空工业也开始迅速发展,五十年代后期,仿自前苏联米格-17制造的喷气式战斗机歼-5开始在我国批量生产,之后相继仿制了歼-6、歼-7,并自行改进设计了强-5。随着经验、技术的积累,七十年代,在歼-7的基础上我国自行设计研制了歼-8,虽然歼-8的原型歼-7仍是仿制,但歼-8的设计生产已经拉开了我国自主研制战机的序幕。在新机研制的同时,原有机型的改进设计一直没有停止,形成了歼-6系列、歼-7系列、歼-8系列等战斗机家族。

在国产战机家族中,歼-5仿自前苏联的米格-17,这是一种单发、后掠翼的喷气式战机;歼-6仿自前苏联的米格-19,它则是双发、后掠翼喷气式战机,歼-5、歼-6在气动布局上有许多相似点,或者说米格-19是米格-17的双发放大版,并在平尾上将米格-17的高平尾(T型尾翼)改为米格-19的低平尾;歼-7战斗机仿自前苏联的米格-21,是为了适应当时高空、高速的空战需要,作为一种单发轻型战斗机,歼-7采用了先进的三角翼和全动平尾,使得战机整体气动性能和机动性有了显著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有的歼-7战斗机也逐渐暴露出自身载油量小、航程短、载弹量不足等缺陷,因此歼-8战机应用而生,歼-8战机继承了歼-7的气动外形特点,增加了一台发动机,各项配置也明显升级,

既兼顾了歼-7的机动性和高空、高速性,也拥有了更大的载弹量和作战半径,为我国国土防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在这些机型的改进型中,值得注意的是歼-7E和歼-8Ⅱ,这两种改型都使原有战机性能有了重大提升。歼-7E在气动外形上采用更加先进的“双三角翼”,同时在飞机操纵系统上也使用了模拟电传式操纵系统,这些改进升级使得歼-7E受到国内外用户的欢迎,成功出口到了许多国家;歼-8Ⅱ则是在歼-8的基础上,将机头进气改为两侧进气,使机头有了更大的空间来装载更先进的机载雷达,同时又加装了空中受油装置,进一步增加它的作战半径。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先进第三代战机歼-10的服役列装,大大加强了我国空军的空战力量,也成为了我国航空工业的骄傲。歼-10战机采用了先进的鸭式布局,它是一种单发、单座的全天候、多用途战机,具有小展弦比下单翼和全动鸭式前翼,这种气动设计使得歼-10具有:高机动性、大爬升率、和其他更加先进的气动性能。除了自行研制的歼-10外,我国还改进设计了歼-11系列战机,歼-11是在俄罗斯著名飞机设计局——苏霍伊设计局研制的苏-27基础上改进生产的,不仅具备苏-27堪称完美的气动设计,还使之具有了更加先进的机载火控系统,和国产先进武器。歼-11在气动设计上采用三代机典型的,翼身融合技术、大边条翼、双垂尾、蝶形全动尾翼等,这种设计使得该战斗机能够做出“普加乔夫眼镜蛇机动动作”等高难度过失速机动动作。

随着下一代隐身战机的试飞,下一代战机将会是什么样子,引来了众多的争议,虽然有许多网上曝光的图片,但那毕竟只是测试阶段的试验机,距离定型列装还有不少距离,不过我们可以推断第四代战机的典型特点,都会体现在它身上,如:低雷达探测性、超音速巡航、超机动性等等特性。但其究竟会是什么样的,我们还将拭目以待。

(二)、国内非作战飞机常见气动外形

与作战飞机的发展类似,我国非作战飞机的发展也有相似的经历。如:五十年代仿自前苏联安-2生产的运-5,仿自前苏联安-24生产的运-7,仿自前苏联安-12生产的运-8等。除了这些防制和改进生产以外,我国还曾在六七十年代自行设计了大型喷气式运输机运-10,二十一世纪以来设计生产的先进涡扇支线客机ARJ-21,以及最近在各国航展上亮相的国产大飞机C-919。回顾我国民用飞机的发展历程,有成功更有着诸多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总结和铭记。特别是运-10的下马,以及后面几次大飞机研制的中途流产使得我们积累了许多经验教训。痛定思痛之后我们总结经验教训,重新开始一步一个脚印才有了现在的新洲-60系列涡桨支线客机、ARJ-21先进涡扇支线客机以及C-919大客机。

运-5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仿制前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的安-2运输机,该机配备单台活塞式螺旋桨发动机,机翼是平直翼双翼面,起落架为不可收放的后三点式,以一种用途广泛的通用运输机,目前仍有其改进型生产;运-7是仿自前苏联安-24生产的多用途运输机,该机装备两台涡轮螺旋桨发动机,采用平直型上单翼。值得一提的是该机又西安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改进后生产的新洲-60系列直线客机,不仅在国内广泛使用也远销海外,成为国产民用运输机成功的范例;运-8仿自前苏联的安-12,是一种四发涡轮螺旋桨中型多用途运输机,该机也采用平直型上单翼,目前其制造单位陕西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在其基础上改进设计的运-8F200系列在民航货、邮运方面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运-10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我国自行设计的大型四发远程喷气式运输机,该机在设计上类似于美国波音公司生产的B707,采用了带上反角下单翼,并装备四台喷气式发动机,在国内当时是相当先进的,然而运-10的设计却没有遵循市场规律,以至于设计出来的飞机没有用户购买,因而中途流产,令人扼腕;ARJ-21是中国商用飞机制造公司(原中航工业第一集团公司)研制生产的先进涡扇支线客机,也是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的产品。该机采用下单翼、T型尾翼布局,装备两台涡轮风扇发动机,其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基础,才有了航展上亮相的,令国人骄傲的国产大飞机C-919,虽然该机还处没有交付使用,但是其成功却是可以预见的,中国航空工业的骄人实力和多年来的积累一定能够生产出令用户满意的产品。

三飞机气动外形的发展

(一)、作战飞机气动外形的发展

未来作战飞机除了具备近代先进战斗机的中低空机动性外,还要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以及过失速等非常规机动能力;同时隐身特性也是一个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因此,未来战斗机气动外形,要在满足外形隐身约束条件下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其超音速阻力改善最大升力特性和大迎角下的稳定性,同时兼顾亚、跨声速升阻特性。

面对如此诸多的设计点,对气动力设计提出新的挑战。因而必须采用新的气动力概念和措施,以及配套总体与控制措施,在众多的设计点之间权衡、折衷、取舍,才能获取解决的方案。

(二)、非作战飞机气动外形的发展

非作战飞机的气动布局设计实质上是飞机空气动力的总体设计,其科学依据主要是空气动力学,这自然是飞机设计的核心内容,对于实现未来客机的设计目标起着关键作用,但只通过气动布局设计是远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还需要有先进推进、材料、工艺等技术的支撑。发动机是飞机的关键,发动机效率的提高直接带来油耗、废气排放、噪声方面的收益;轻质高效新材料的使用可减轻飞机结构重量,降低客机巡航飞行时的需用推力;新的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可减少飞机结构零件和连接、紧固件数量,除降低结构重量外,还可极大改善飞机的可维护性。

现役大型客机以及几乎全部支线客机都采用正常式布局,自然想到在现有先进客机上改进设计能否满足未来25 年左右的设计要求。按照NASA(美国航空航天局)的设计目标,波音公司领导的团队以波音737 为原准机进行改

进设计,正常布局的原准飞机使用超临界翼型,巡航升阻比18.2。在原准设计上综合使用自然和主动层流控制、机身使用脊状表面减阻、尾翼放宽静稳定性和增加最大升力系数、使用多功能结构/ 减少紧固件/ 减少襟翼整流罩等技术降低杂项阻力,巡航升阻比增加到20.9,但巡航马赫数M a 降低了6% ,为0.74,在此基础上综合使用先进复合材料结构、高涵道比低排放涡扇发动机、轻质涂层和舱内设施轻质化等技术得到飞机精细设计方案,使飞机油耗降低44%、噪声降16dB、氮氧化物排放减少58%,该方案极大改善了飞机性能,但离设计目标有较大距离。

降低油耗的实质是减小飞机阻力,波音团队采用大展弦比机翼来提高正常式布局飞机的气动效率,得到了支撑式上单翼方案。该设计方案继续使用层流控制、机身和机翼湍流部分的脊状表面、先进超临界翼型、低干涉发动机吊舱和低阻支撑等技术,使Ma 0.74下巡航升阻比达到25.97,配装使用先进发动机技术的非常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可降低油耗46%、噪声22dB、废气排放72%。但由于翼展过长,考虑机场适应性和减重使用了斜支撑和机翼折叠,带来折叠机构的复杂性和整个机翼结构重量的不确定性。

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领导的团队以波音737-500 为参照,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在气动布局形式选择方面,该团队经过若干布局上的创新设计,最后的首选方案回到了正常式布局。该方案主要使用层流控制、起落架整流罩(也有降噪功能)等气动设计技术。与波音737-500相比,机翼后掠角加大1°、展弦比增加61%、翼载荷减少29%,巡航升阻比接近20,但巡航高度增加到13700m。由于罗·罗公司是团队成员,该方案重点使用了三转子超高涵道比(18)涡扇发动机以及后掠风扇叶片、压气机流动控制、形状记忆合金喷口等相关先进技术。此外,该方案使用了大型一体化编织和缝合复合材料结构、超高性能纤维、主动气弹控制、进气道隔声衬套、碳纳米管电缆等先进技术,达到了降低噪声69.6dB、油耗63.5%、废气排放90.6% 的性能指标,同时可使用1500m 的备用机场跑道,基本上达到了NASA 的设计目标,不过该方案中高性能发动机是重点,飞机出厂价格可能相当昂贵。

麻省理工学院领导的团队以波音737-800 为基准,开展了正常式布局的创新设计,气动布局主要特征为“双气泡”形宽体机身、带自然层流控制的大展弦比小后掠下单翼、双立尾顶端的高平尾、具有附面层吸出功能带隔声衬套的后置涡扇发动机,采用主动载荷减缓和起落架整流等气动技术。此外,该方案使用3 台涵道比20 的发动机、先进结构材料和结构减重设计、健康和飞行监视等技术,降低油耗70%、氮氧化物排放87%、噪声60dB,可在1500m 跑道起降,几乎达到了NASA 的设计目标。该方案创新性强,较传统正常式布局有独到之处,但其高涵道比要求发动机有更小尺寸和更高效率的核心机,可行性受到质疑。

2 翼身融合布局

高升阻比是翼身融合布局的最大优势,这是一种广义的飞翼布局形式。随着NASA 和波音公司X-48翼身融合试验无人机项目研究工作的开展,翼身融合布局受到了全球广泛关注。按照NASA 的N+3 代客机设计目标,波音公司团队也进行翼身融合布局方案设计。该方案主要采用机翼和垂尾的层流控制、机身和机翼湍流部分的脊状表面、降低杂项阻力和低干涉吊舱等气动设计技术,M a0.74 巡航马赫数下的升阻比达到26.6,高于正常式布局方案,加之非常高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先进结构材料和工艺、噪声屏蔽设计等技术的应用,波音翼身融合布局方案降低油耗43.3%、排放72%、噪声37dB。但该布局存在客舱容量小、应急逃生通道安排困难、满足机场适用性采取的机翼折叠等问题。

麻省理工学院团队按照NASA设计目标,以350 座级的波音777-200 加长型为参照,完成了翼身融合布局方案设计。该方案采用无立尾带翼梢小翼的翼身融合布局形式,气动上采用前缘带弯度的升力体机身、无前缘缝翼和襟翼的机翼、发动机嵌入机身上表面后部以吸入机体部分40% 弦长的附面层并屏蔽发动机噪声、带整流罩的起落架等布局和技术方案,0.83 马赫数下的巡航升阻比达到24.2。加之平齐安装涵道比20 的高性能涡扇发动机,隔声衬套、可变喷口面积、推力矢量以及先进结构材料和设计技术的应用,使该方案降低油

耗54%、氮氧化物排放81%、噪声46dB。该方案的问题仍然是小尺寸高效率发动机核心机。

3 其他布局

飞机气动布局设计受设计单位的技术基础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如法国达索飞机公司偏爱无尾布局、波音公司的飞机几乎清一色采用正常式布局(X-45、X-48 采用飞翼布局除外),企业的文化氛围有时候会限制设计上的创新。由于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领导的团队没有客机设计和研制背景,在N+3 代客机的概念设计中,尝试了若干新型布局形式,虽然最后的首选方案回到了正常布局,但它们的非常规布局研究值得关注和借鉴。

(1)嵌入式发动机的三翼面布局。这种气动布局形式除三翼面布局的特点外,具有噪声屏蔽、降低发动机吊舱阻力和减少浸湿面积、可能部分吸入机身附面层的优点,但存在推力损失和机翼结构复杂等挑战。

(2)连翼布局。这是一种非常规布局形式,具有小结构重量、低机身阻力、良好的跨声速气动性能,不足之处是由于浸湿面积增大和部件之间的干扰使飞机零升阻力增加、发动机和翼面布置不能对发动机噪声产生遮挡效应。

(3)鸭式布局。除具备鸭式布局的固有特点外,附加升力面使飞机诱导阻力增大,同时飞机稳定性和操纵性方面也面临新的挑战。

(4)用桨扇发动机的槽形翼三翼面布局。这是一种新概念布局形式,优点是经济性好、可有效降低起飞着陆滑跑距离,缺点是机翼浸湿面积和重量增加、机翼结构制造和集成困难。

(5)小展弦比全翼展承载体布局。一种全新的气动布局形式,优点是诱导阻力相对小、旅客登机和下机效率更高、可使用分布式推进系统,缺点是全机

阻力大、发动机噪声难于控制。

(6)嵌入式发动机的翼身融合布局。优点是噪声屏蔽、减阻和部分机身附面层吸入,缺点是机舱空间小、推进效率降低、总体集成困难。

通过以上分析,由于各自的优缺点,每一种创新气动布局都难以同时满足NASA 未来N+3 代客机的设计目标。

四我国大飞机气动布局设计的发展建议

我国航空工业的长足进步和迅猛发展举世瞩目,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大飞机的研制上还是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载重40吨以上的军用运输机、150座以上的客机以及大型远程宽体客机目前都还处于空白阶段。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的C919 客机已完成气动布局设计,采用正常式布局,在翼型、翼梢、发动机短舱、前机身等方面使用了先进的空气动力和声学设计技术,气动性能指标比现役同级别飞机有所提高。由以上讨论可以看出,要以现有成熟技术与未来可预知技术使大型客机同时满足未来25 年左右的设计目标是非常困难的,必须以发展、前瞻的眼光来看待未来客机的创新问题,为提高我国未来大型客机的设计水平及其市场竞争力,在飞机气动布局设计方面应注意以下工作:

(1)加强对正常布局客机的挖潜研究、重点进行后掠机翼的层流控制、先进翼型、稳定环量控制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同时开展分布式喷口和襟翼、可收放狭板旋涡发生器、起落架整流、逆流喷口、高效进气道、隔声衬套等新技术的研究工作。

(2)重视翼身融合等新概念气动布局形式的预先研究,梳理各种非常规气动布局形式的优势和不足,探讨未来大型客机的正确发展方向。

(3)气动布局设计仅是实现未来客机设计目标的关键一环,还须加强配套技术的研究和发展。高效率发动机是满足未来客机设计要求的核心,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大科研投入。此外,先进结构材料、制造工艺、先进电缆、健康检测等技术也应得到重点研究。

致谢

本文是在程党根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对此特向他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谢础,贾玉红航空航天技术概论,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陈烈民航天器结构与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07年出版

[3]郦正能,飞行器结构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05年出版

[4]陶梅贞,现代飞机结构综合设计,出版社,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

[5]姚启航,飞机强度设计指南,出版社,西北工业大学,1997

[6]飞机设计手册第10册,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2000

[7]张彦考,全复合材料弹翼,舱段组合结构优化设计,出版社:西北工业大学2002

[8]飞机结构分析与设计,出版社:南京航空学院1983

[9]牛春匀,实用飞机结构设计,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10]《航空学报》杂志社,飞机起落架设计1990

飞机的气动布局和机翼几何参数

与机翼的几何参数 往飞行是从模仿鸟类飞行开始的。但是由于鸟类飞行机理的复杂性,至今未能对扑翼机模仿成功。 促使人们遨游天空的,也许是受中国风筝的启发,在航空之父凯利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将动力和升力面分开考虑,而发明了固定翼飞机。 二十世纪人类史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人类最快捷、舒适、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工具,在国家安全、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史之乱蒙冤沦为囚犯,被流放到白帝城后,朝廷大赦天下,他立刻返舟东下,重出三峡,欣喜的心情无法言表: 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白乘飞机,不知如何写佳作。是否同意写成如下: 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时还。两耳风声鸣不住,轻机已过万重山。 飞翔,必须做到: 的气动外形 的结构 的动力 定的速度 的操纵机构 系统 同,飞机在空中能够飞行是依靠与空气的相对运动,而产生作用在飞机上的力和力矩来实现的。如对于水平等速直线飞行而言,从飞机受力条件,有 L V¥(升力与重力平衡) D//V¥(推力与阻力平衡) (俯仰力矩保持守恒)

必须具备的条件: 飞机在空中飞行是靠作用于飞机上的空气动力)。此外,喷气发动机的氧气也是取源于空气。一定的飞行速度(飞机和空气之间要有一定的相对运动,产生空气动力)。 的气动外形、受力大小和飞行姿态。 保持和改变飞行状态的能力。 布局 型的飞机、不同的速度、不同的飞行任务,飞机的气动布局是不同的。 机的气动布局? 飞机主要部件的尺寸、形状、数量、及其相互位置。 件有:推进系统、机翼、机身、尾翼(平尾、立尾)、起落架等。 连接的相互位置分为:

有无上反角分为: 分为: 的相对纵向位置分为: 花八门、多种多样,有平直的,有三角的,有后掠的,也有前掠的等等。然而,不论采用什么样的形状,设计者都必须使飞机具有良好的气动外形,并且使良好的气动外形,是指升力大、阻力小、稳定操纵性好。

大展弦比柔性机翼气动特性分析

大展弦比柔性机翼气动特性分析 高空长航时飞机普遍具有大展弦比机翼,但其容易受到气动荷载的影响,使大展弦比柔性机翼出现不同程度的弯曲和扭转变形,这将直接影响飞机的飞行性能,不利于飞机安全飞行。所以,有效分析飞机大展弦比柔性机翼气动特性是非常必要的。文章将基于大展弦比机翼气动弹性理论,就气动载荷作用下大展弦比柔性机翼气动弹性变形对机翼气动特性的影响进行分析,进而探究如何优化大展弦比柔性机翼气动特性。 标签:大展弦比柔性机翼;气动特性;静气动弹性 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高空长航时飞机,为使其在侦察监控、环境监测、通信中继等军用和民用中有良好的应用创造条件。但因目前高空长航时飞机普遍采用大展弦比机翼,容易受到气动载荷作用,使大展弦比机翼扭曲变形,进而影响飞机的正常飞行[1]。所以,面对此种情况,应当基于相关理论,对飞机大展弦比柔性机翼气动和结构这两方面进行分析,进而优化飞机大展弦比柔性机翼气动特性,为提升高空长航时飞机的飞行效果创造条件。 1 大展弦比机翼气动弹性理论说明 1.1 考虑几何非线性的结构振动分析 大展弦比机翼属于几何非线性结构,那么其结构振动就与刚度矩阵、几何位置有很大关系,并容易受这两种因素影响,使几何非线性结构应用性不佳。因此,为了提高几何非线性结构的大展弦比机翼的应用性,就需要利用平衡方程式对结构的刚度矩阵及几何位置进行分析。基于此点,可以说明结构的刚度矩阵是几何变形的函数,利用平衡方程可以表示为: F(u)-R=0 注:u表示为结点位移;F(u)表示为结点内力;R表示为外部节点载荷。 为了进一步了解结构受载荷影响情况,依据虚位移原理,首先给出结构受载荷平衡时影响的外力虚功,即: 注:?啄u表示为虚位移;?椎表示为内外力向量的总和;?啄?着表示为虚应变;?滓表示为结构应力。 基于以上关系式,可以描述出位移与应变的关系式,即: 注:B表示为结构应变矩阵。 由此,可以得到关于结构非线性问题的平衡方程式,即:

气动特性分析

飞行器总体设计课程设计 150座客机气动特性分析 计算全机升力线斜率C L : 为机翼升力线斜率:CL -_^ = 2 AR 2 d h 2C L :._W S gross 该公式适用于d h /b < 0.2的机型 Z 为校正常数,通常取值为3.2; d h 为飞机机身的最大宽度;b 为机翼的展长; S net 为外露机翼的平面面积;S gross 为全部机翼平 面面积。 由于展弦比A R =90 算出C La_w =514( 1/rad ) 又因为Z 为校正常数,通常取值为3.2; d h 为飞机机身的最大宽度,等于3.95m ; b 为机翼的展长,等于34.86m; C L: C La_W 1 dh b 丿 S gpss

S net为外露机翼的平面面积,估算等于119.65m2;S gross为全部机翼平面面积,等于134.9 m2;算出E为因子等于1.244. 所以可以算出全机升力线斜率缶等于6.349 二.计算最大升力系数C Lmax C Lmax =14 1'0-064regs C L? ①regs为适航修正参数,按适航取证时参考的不同失速速度取值。 由于设计的客机接近于A320,所以取①regs等于1 所以代入上面公式得到C Lmax等于1.662 三.计算增升装置对升力的影响 前面选择了前缘开缝襟翼 c LE /c为前缘缝翼打开后机翼的弦长与原弦长 的比例,它与机翼外露段的相对展长有一定对应关系。

70 20 30 40 SO 60 70 &0 100 Wing ¥Ngwl span 所以先计算机翼外露段的相对展长 等于(1-机身宽/展长)% 机身宽为3.95m ,展长为34.86m, 代入公式,算出机翼外露段的相对展长 等于88.67%,对应到上图,纵坐标 C 'LE lc 等于 1.088 。 絲翌娄型 克鲁格標資 0.3 前缘 前缘缝翼 0.4 c 中缝 1.3 后缘 < 无面积延伸〉 L6 二缝 1.9 单繼 1.3 / e 后缘(何而积絃仲) 蚁缝 1,6 c 三缝 1 9強々 1.0&

飞机的气动布局与机翼的几何参数

飞机的气动布局与机翼的几何参数 人类向往飞行就是从模仿鸟类飞行开始的。但就是由于鸟类飞行机理的复杂性,至今未能对扑翼机模仿成功。 而真正促使人们遨游天空的,也许就是受中国风筝的启发,在航空之父凯利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将动力与升力面分开考虑,而发明了固定翼飞机。 飞机就是二十世纪人类史最伟大的科学成就。就是人类最快捷、舒适、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工具,在国家安全、社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当年李白受安史之乱蒙冤沦为囚犯,被流放到白帝城后,朝廷大赦天下,她立刻返舟东下,重出三峡,欣喜的心情无法言表: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如果李白乘飞机,不知如何写佳作。就是否同意写成如下: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时还。两耳风声鸣不住,轻机已过万重山。 人类要想自由飞翔,必须做到: 1、必须有良好的气动外形 2、必须有轻巧的结构 3、必须有相当的动力 4、必须达到一定的速度 5、必须有机敏的操纵机构 6、必须有导航系统 与鸟的飞行不同,飞机在空中能够飞行就是依靠与空气的相对运动,而产生作用在飞机上的力与力矩来实现的。如对于水平等速直线飞行而言,从飞机受力条件,有 L=G L V¥ (升力与重力平衡) F=D D//V¥ (推力与阻力平衡) M=0 (俯仰力矩保持守恒)

飞机产生升力必须具备的条件: (1)有空气(飞机在空中飞行就是靠作用于飞机上的空气动力)。此外,喷气发动机的氧气也就是取源于空气。 (2)必须存在一定的飞行速度(飞机与空气之间要有一定的相对运动,产生空气动力)。 (3)要有适当的气动外形、受力大小与飞行姿态。 (4)必须存在保持与改变飞行状态的能力。 1、飞机的气动布局 不同类型的飞机、不同的速度、不同的飞行任务,飞机的气动布局就是不同的。 何为飞机的气动布局? 广义而言:指飞机主要部件的尺寸、形状、数量、及其相互位置。 飞机的主要部件有:推进系统、机翼、机身、尾翼(平尾、立尾)、起落架等。 按机翼与机身连接的相互位置分为: 按机翼弦平面有无上反角分为:

风力机组气动特性分析与载荷计算-1

目录 1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2风轮气动载荷...............................................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动量理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不考虑风轮后尾流旋转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考虑风轮后尾流旋转......................................................................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叶素理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动量──叶素理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叶片梢部损失和根部损失修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塔影效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偏斜气流修正..........................................................................................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风剪切...................................................................................................... 错误!未定义书签。3风轮气动载荷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周期性气动负载......................................................................................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载荷情况DLC1.3.....................................................................................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载荷情况DLC1. 5.....................................................................................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载荷情况DLC1.6.....................................................................................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载荷情况DLC1.7..................................................................................... 错误!未定义书签。 4.5载荷情况DLC1.8..................................................................................... 错误!未定义书签。 4.6载荷情况DLC6.1..................................................................................... 错误!未定义书签。 风力发电机组气动特性分析与载荷计算 1前言 风力发电机是靠风轮吸取风能的,将气流动能转为机械能,再转化为电能输送电网,风力机气动力学计算是风力机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对于大、中型风机,其意义更为重大。风力机处于自然大气环境中,大气紊流、风剪切、风向的变化(侧偏风)和塔影效应等,这些现象使叶片受到非常复杂气动载荷的作用,对风力机的气动性能和结构疲劳寿命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一台大型风力发电机组来说,除风轮叶片产生机组的气动载荷外,机舱和支撑风轮和机舱的塔筒也产生气动载荷,这些都对机组的载荷产生影响。 2风轮气动载荷 目前计算风力发电机的气动载荷有动量—叶素理论、CFD等方法。动量—叶素理论是将风轮叶片沿展向分成许多微段,称这些微段为叶素,在每个叶素上的流动相互之间没有干扰,叶素可以认为是二元翼型,在这些微段上运用动量理论求出作用在每个叶素上的力和力矩,然后沿叶片展向积分,进而求得作用在整个风轮上的力和力矩,算得旋翼的拉力和功率。动量—叶素理论形式比较简单,计算量小,便于工程应用,估算机组初始设计时整机的气动性能,被广泛用于风力机的设计和性能计算,而且还用来确定风力机的动态载荷,不断地被进一步改进和完善。CFD数值计算不需要对数学模型作近似处理,直接对流体运动进行数值模拟,从物理意义上说,数值求解N-S方程的CFD方法应该是最全面准确计算风力机气动特性的方法。但是,由于极大的计算工作量,数值计算的稳定性等原因,目前CFD求解N-S方程方法还远不能作为风力机气动设计和研究的日常工具。作为解决工程问题的工具还不太实际。为此在计算中应用动量—叶素理论方法来计算机组的气动载荷。 2.1 动量理论 动量理论是经典的风力机空气动力学理论。风轮的作用是将风的动能转换成机械能,但是它究竟能够吸收多大的风的动能就是动量理论回答的问题。下面分不考虑风轮后尾流旋转和考虑风轮后尾流旋转两种情况应用动量理论。 2.1.1不考虑风轮后尾流旋转 首先,假设一种简单的理想情况:

飞机气动布局简介.

飞机气动布局简介 想必很多人对飞机很感兴趣,因为飞机大多是很漂亮的,流线型的机身,舒展的机翼,实现了人类在蓝天翱翔的梦想。其实飞机外型的美观虽然是人类主动的设计创作,而实质却是受制于空气阻力的被动结果,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符合人类审美标准的流畅线条其实是空气动力原理的杰作。 大千世界千变万化,飞机也是形态各异,大的、小的、胖的、瘦的,四个翅膀的、两个翅膀的甚至还有一个翅膀的,打个比方,飞机的式样就像宠物狗一样,当真是品种丰富,血统复杂。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既然飞机的外观是空气动力原理决定的,那么这么多种飞机的形状在飞机设计中就有个称谓,叫做空气动力布局。下面我们就逐一介绍一下各种气动布局,当了解到气动布局这个概念后再回过头来看这些飞机,就会发现自己不会再看花眼了,其实全世界的飞机品种再多,也无非就以下这几种气动布局而已。 各种空气动力布局的主要差别就在于机翼位置上的差别,首先介绍一个最常见的布局——常规布局。这种布局的特点是有主机翼和水平尾翼,大的主机翼在前,小机翼也就是水平尾翼在后,有一个或者两个垂直尾翼。世界上绝大多数飞机属于这种气动布局,特别是客运、货运大型飞机,几乎全是这种布局,例如波音系列、欧洲的空中客车系列,我国的运七、运八、ARJ21,美国的C130等。我国的军用飞机中除了歼10猛龙战斗机以外,都是常规气动布局。 常规布局最大的优点是技术成熟,这是航空发展史上最早广泛使用的布局,理论研究已经非常完善,生产技术也成熟而又稳定,同其他气动布局相比各项性能比较均衡,所以目前无论是民用飞机还是军用飞机绝大多数使用这种气动布局。 常规气动布局机型——我国的ARJ21祥凤支线客机

《飞行性能与计划》习题汇总

《飞行性能与计划》 题型:1、名词解释2、单选题3、多选题4、判断题5、简答题6、查图计算题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气动效率-飞行马赫数与飞机升阻比的乘积,高速飞行时,常常使用气动效率来衡量飞机气动性能的好坏。低速时常用升阻比。 二、掌握以下结论 2、国际标准大气海平面标准温度和平流层的标准温度分别为多少? 国际标准大气海平面标准温度为15℃,气压高度37000英尺处的标准温度为-56.5℃。 3、非标准大气如何表示成ISA偏差的形式? 场气压高度1500ft,气温30℃,则温度可以表示为ISA+18℃。气压高度3000英尺处的气温为20℃,则该大气温度可表示为ISA+ ? 11℃。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中断起飞距离(教材P29):是指飞机从0开始加速滑跑到一台发动机停车,飞行员判断并采用相应的制动程序使飞机完全停下来所需的距离 2、空中最小操纵速度(教材P18):指在飞行中在该速度关键发动机突然停车和继续保持停车的情况下,使用正常的操纵技能,能保持向可工作发动机一侧的坡度不大于5度的直线飞行,为保持操纵的方向舵蹬力不超过150磅,也不得用减小工作发动机推力的方法来维持方向控制。 3、起飞平衡速度(教材P36):在同一起飞重量下的中断起飞所需距离与继续起飞所需距离的两条曲线的交点所对应的速度,在此速度下,中断起飞距离与继续起飞距离相等。 4、继续起飞最小速度(教材P35):是指如果发动机在此速度上停车,飞行员采用继续起飞标准程序,可以使飞机在净空道外侧完成起飞场道阶段的最小速度。 5、起飞决断速度(教材P19):指飞机在此速度上被判定关键发动机停车等故障时,飞行员可以安全地继续起飞或中断起飞,中断起飞的距离和继续起飞的距离都不会超过可用的起飞距离。 6、净空道(教材P22):是指在跑道头的一段宽度不小于500尺,其中心线是跑道中心延长线,并受机场相关管制的区域。 7、污染道面(教材P65):湿滑道面或跑道上有积水积冰积雪以及其他沉积物的跑道统称污染道面 二、掌握以下结论 11)中断起飞中,开始执行中断程序的最迟速度为V1。 2)使用假设温度法减推力起飞,假设温度与当前实际温度的关系是前者比后者高

飞机的常见气动布局

飞机的常见气动布局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想和大家讲一讲,飞机的常见气动布局。大家知道的都有哪些呢? 目前我们所知的可行的飞机的空气动力布局方式有:常规、鸭式、三翼面、变后掠、无尾、飞翼、前掠翼。这些布局方式各有特色各有长短,我将为大家逐个讲解。 首先是常规,常规布局也就是主翼在前,水平尾翼在后,有一个或两个垂尾的气动布局方式。使用这种气动布局设计的具有代表性的战斗机有,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F22猛禽。俄罗斯——苏霍伊设计局:苏27侧卫。但其实,我们常见的客货机几乎全是这种设计的。常规布局的优点是技术成熟,理论研究已经非常完善,生产技术也成熟而又稳定,同其他气动布局相比各项性能比较均衡。只是由于均衡所以也没有特别出色的地方。 然后是鸭式。因为当初这种气动布局的飞机飞起来像鸭子,故此得名。说到鸭式布局,我们就不得不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莱特兄弟的飞行者一号。它所使用的布局其实就是鸭式布局。鸭式布局也是主翼在后面,前面加个小机翼叫做鸭翼。简单地来看,鸭式布局就是将常规布局中的水平位移移到了主翼前方,但鸭翼与平尾并不是一个概念。虽然鸭

翼也承担着控制俯仰的责任,但除此之外,鸭翼还会产生涡流。这些涡流吹过主翼会带来强大的增升效果,也就是说,鸭翼能提供额外的升力。如此,鸭式布局的飞机的短距起降性能更强,因为它们在低速度状况下也能获得较高的升力。鸭式布局的飞机在高速飞行中有着更高的稳定性,机动性也要比常规布局飞机更加出色。有时鸭式布局飞机还会在机身的后下方增加两片叫做腹鳍的翼面,以增加大迎角情态下的飞行稳定性,这是因为在大迎角情态下,常规布局的飞机的垂尾还会接触到由主翼和平尾的间隙间吹过的气流,而鸭式布局的飞机的主翼往往会阻断流往垂尾的气流,如此垂尾便不能很好地控制飞机的水平方向稳定,而在机身下方增加的腹鳍则能解决这个问题。这也是鸭式布局飞机的一个不同之处。鸭式布局设计的代表战机有:中国成飞歼20,欧洲双风:阵风、台风。而鸭式布局正是我国擅长,欧洲钟情的飞机气动布局方式。这里补充一个鸭翼与平尾的不同之处:鸭翼与主翼的耦合一般是不允许二者处于同一平面的:鸭翼的位置要高于主翼。如此鸭翼才会体现它的特性。而常规布局的飞机的平尾和主翼是可以,或者说一般都是处在同一平面的。可这样一来,我们知道,使用鸭式布局的我国歼20属于第四代隐身战机。而鸭翼的这种耦合方式会对飞机的外形隐身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我们的歼20身上鸭翼与主翼的耦合方式变为了鸭翼上反和主翼下反。这样做确实压抑了鸭

歼10气动布局特点及战斗性能分析

国产歼10双座型战斗教练机

静安定度的后尾式、无尾式和鸭式飞纵向配平方式的示意图文/傅前哨 歼一10战斗机采用了鸭式气动布局,这在我国研制成功的战斗机中还是首次。在世界战斗机的大家庭中,有一些比较先进的战斗机也采用了类似的布局,如瑞典的Saab一37“雷”、JAS 39,法国的“幻影”ⅢNG、“幻影”4000、“阵风”,以色列的“幼狮”C2、“狮”,俄罗斯的米格1.44以及西欧四国合作研制的 EF2000“台风”等等。随着航空技术的深入发展,新型鸭式战斗机方案不断出现,并跻身先进战斗机的行列。那么,鸭式布局战斗机有些什么特点,其气动特性又如何呢? 高低速性能好 采用后尾式和无尾式气动布局的普通高速飞机,由于种种原因,其低速性能往往不佳。而鸭式布局则可以满足战斗机对高、低速。性能的要求。因为这种布局能很好地兼顾高速飞机所需的细长体外形和飞机实现短距起落所需的高配平升力系数。这是因为:一方面,细长鸭式布局在由亚声速过渡到超声速时,其焦点移动而引起的安定度增量比后尾式要小,这对高速机动飞行是有利的。另一方面,在大迎角进场或飞行时,它又能产生比后尾式和无尾式飞机高得多的配平升力。这说明它亦适合低速飞行。 配平升力高

图一是静安定度的后尾式、无尾式和鸭式飞机纵向配平方式的示意图。飞机在空中做定常水平飞行时,其重力与升力,推力和阻力是相等的,全机力矩也是平衡的。为获得配平力歼一10A用的鸭式布局方案虽然在中国早期歼一9概念中曾有过体现,但其中涉及的诸多技术问题是在歼一lO上获得了最终的完美解决刘应华摄矩,无尾式及后尾式飞机需要付出一定的升力代价。在飞行中,机翼的升力Y及全机零升力矩Mzo对飞机重心要产生一个低头力矩。为平衡这个力矩,无尾式飞机要上偏升降襟翼,后尾式飞机要上偏转升降舵,以便产生一个负升力去配平,致使全机升力下降。当然,小迎角飞行时平尾的负荷不大,它付出的升力代价也很小。但是当飞机以大迎角飞行,并采取增升措施时(例如放襟翼)形势就恶化了。因为增升时会带来很大的附加低头力矩。为配平这些附加力矩,平尾后缘必须上偏很大的角度,这将使增升效果显著降抵。倘若机翼采用高度增升的方法。有时连配平都很困难了,只好在平尾上采取高度增加负升力的措施。国外不乏这方面的例子。美国的F一4飞机由于在后缘襟翼上采取了附面层控制技术,使低头力矩增加很多,结果尾翼在配平时已接近失速,只好对平尾进行修改,使前缘上翘,将翼型变为反弯度的。而日本的PS一1水上飞机则是在尾翼下表面吹气以增加负升力。后尾式布局尚且如此,无尾式飞机配平高升力就更困难了。 相比之下,鸭式布局比后尾式及无尾式布局优越之处在于:其抬头俯仰力矩可由飞机重心前的正升力面(鸭翼)提供。这真是一举两得:既提供了配平力矩,又增加了升力。那么为什么以前人们很少采用鸭式布局呢?这是因为常规的鸭式飞机有三大缺点:(1)前翼对主翼存在着强烈的下洗,使主翼升力降低。尽管前翼的升力是正的,弥补了部分升力损失,但配平时的总升力不见得比后尾式高很

现代飞机常见气动外形特点及发展

摘要 我们看到任何一架飞机,首先注意到的就是气动布局。飞机外形构造和大部件的布局与飞机的动态特性及所受到的空气动力密切相关。关系到飞机的飞行特征及性能。故将飞机外部总体形态布局与位置安排称作气动布局。简单地说,气动布局就是指飞机的各翼面,如主翼、尾翼等是如何放置的,气动布局主要决定飞机的机动性,至于发动机、座舱以及武器等放在哪里的问题,则笼统地称为飞机的总体布局。 飞机的设计任务不同,机动性要求也不一样,这必然导致气动布局形态各异。现代作战飞机的气动外形有很多种,平直机翼布局、后掠翼布局、变后掠翼布局、无尾翼布局、鸭式布局、三翼面布局、前掠翼布局等。而以巡航姿态为主的运输机等大型飞机,其气动布局就相对比较单一,主要以常规布局为主 关键词:翼型;尾翼;气动外形;空气动力

目录 引言 (1) 一、现代飞机常见气动外形 (2) (一)作战飞机气动外形 (2) (二)非作战飞机气动外形 (7) 二、国内飞机常见气动外形 (7) (一)作战飞机气动外形 (7) (二)非作战飞机气动外形 (9) 三、飞机气动外形发展 (11) (一)作战飞机气动外形的发展 (11) (二)非作战飞机气动外形的发展 (11) 四、我国大飞机气动布局设计的发展建议 (15)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引言 自从莱特兄弟发明第一架飞机以来,航空科技一直伴随着科技革命的推进迅速发展,由于该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因此也使得航空科技一直云集着该时代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和众多的行业精英。因此航空技术往往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科技水平,也促进和引领着科技进步。而一个时代的航空科技水平则主要体现在该时期的航空器上,飞机作为数量最多、最为常见的航空器,当然代表着一个时代航空科技的水平。而一个时代飞机的技术水准,则直观的体现在飞机的气动外形上。从飞机的气动外形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时代航空科技的总体水平,这个时代的设计理念,甚至这个时代的军事政治战略格局等等。因此,研究飞机的气动外形及其发展,对于我们学习航空科技进而了解世界科技、历史、军事、政治等方面知识有着深远的意义。

飞机的气动布局与机翼的几何参数资料讲解

飞机的气动布局与机翼的几何参数

飞机的气动布局与机翼的几何参数 人类向往飞行是从模仿鸟类飞行开始的。但是由于鸟类飞行机理的复杂性,至今未能对扑翼机模仿成功。 而真正促使人们遨游天空的,也许是受中国风筝的启发,在航空之父凯利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将动力和升力面分开考虑,而发明了固定翼飞机。 飞机是二十世纪人类史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人类最快捷、舒适、高效、安全的交通运输工具,在国家安全、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当年李白受安史之乱蒙冤沦为囚犯,被流放到白帝城后,朝廷大赦天下,他立刻返舟东下,重出三峡,欣喜的心情无法言表: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如果李白乘飞机,不知如何写佳作。是否同意写成如下: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时还。两耳风声鸣不住,轻机已过万重山。 人类要想自由飞翔,必须做到: 1、必须有良好的气动外形 2、必须有轻巧的结构 3、必须有相当的动力 4、必须达到一定的速度 5、必须有机敏的操纵机构 6、必须有导航系统 与鸟的飞行不同,飞机在空中能够飞行是依靠与空气的相对运动,而产生作用在飞机上的力和力矩来实现的。如对于水平等速直线飞行而言,从飞机受力条件,有 L=G L V ¥(升力与重力平衡) F=D D//V ¥(推力与阻力平衡) M=0 (俯仰力矩保持守恒) 飞机产生升力必须具备的条件: (1)有空气(飞机在空中飞行是靠作用于飞机上的空气动力)。此外,喷气发动机的氧气也是取源于空气。 (2)必须存在一定的飞行速度(飞机和空气之间要有一定的相对运动,产生空气动力)。 (3)要有适当的气动外形、受力大小和飞行姿态。

航空空气动力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

航空航天空气动力学高性能计算解决方案 摘要: CFD高性能计算技术正在成为航空航天飞行器空气动力学设计过程中除风洞试验以外最重要的方法,曙光公司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深厚积累能够为用户提供多种规模的集群系统解决方案。最新推出的TC2600刀片集群系统具有高性能、高可靠性、低能耗和低占地面积的优势、是符合“高效能计算”思想的最佳解决方案。

1.概述 传统的飞行器气动布局设计主要依赖理论研究估算、设计师的经验以及大量的风洞试验结果,风洞试验是主要设计工具。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航空空气动力学的革命。目前正在大力发展的计算流体力学将以突破对黏流流场物理现象的模拟能力为重点,尤其是精确预测流动分离点和转捩过程以及湍流流动。 1.1.国外发展概况 美国 美国在空气动力学研究与发展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探索新概念飞行器、航空新技术、新研究和试验方法上也具有明显优势。美国对空气动力学技术的投资堪称世界第一,为促进气动技术的发展,先后建造了一大批用于各类飞行器研制的气动力地面试验设施,现有高、低速搭配、尺寸配套的科研生产型风洞70多座。 长期以来,美国充分利用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优势,大力开展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研究,投资建立数值模拟中心,推广CFD技术的工程应用。特别是航空、航天飞行器的气动设计中,采用先进的CFD技术使设计周期和成本大幅度降低,设计质量迅速提高,飞机气动性能不断改进。 欧洲 总体上讲,欧洲,主要是德国、法国和英国在空气动力学发展研究方面稍逊于美国。由于经济原因,在高超声速飞行器研究上,欧洲明显落后于美国,但欧洲的气动试验设施在某些方面比美国先进,比如欧洲的跨声速风洞,其试验能力和试验效率明显高于美国现有的风洞。 英国航空航天界人士认为,目前空气动力学已达到非常先进的阶段,但还不成熟,业界未来的目标应该在于开发未来先进的、快速的和适用的方法,用于设计可显著改善气动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机翼,为应用行业带来显著的效益。CFD方法的研究进展在其中应保持优先性,

北航大飞机班-大型客机气动设计

大飞机班 大型客机气动设计 结课论文 2013/12/27

1,大型客机概述 1.1大型客机概念 大型客机项目是一个国家工业、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对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使中国早日实现现代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大飞机一般是指起飞总重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军用大型运输机和民用大型运输机,也包括一次航程达到3000公里的军用或乘坐达到100座以上的民用客机。从地域上讲,我国把150座以上的客机称为大客机,而国际航运体系习惯上把300座位以上的客机称作“大型客机”,这主要由各国的航空工业技术水平决定的。具体载客量要看机型和舱内布局。最大的客机A380如果全经济布局的话可以载800多个人。 1.2大型客机研制 较军机而言,民机有许多不同之处。主要来讲,民机研制流程可以从时间角度划分为前期论证、型号研发、产品支援及客户服务三大阶段:1)前期论证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形成产品设想和立项,一个标志性里程碑是:长周期及通用技术准备工作正式启动。 2)型号研发之可行性论证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定义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方位和层次。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定义满足市场需求的具体产品。产品研制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形成满足市场需求的合法的产品和服务。 3)产品支援及客户服务阶段。 1.3国产大飞机研制意义 中国虽然在民用飞机制造方面拥有一定经验,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难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快速增长的民用航空市场的需求。未来20年,是中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实施大型客机项目具有以下六大重要意义: 1)大型客机项目是一个国家工业、科技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对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使中国早日实现现代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航空工业产业链长、辐射面宽、连带效应强,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型客机是现代制造业的一颗明珠,是现代高新科技

歼-10气动布局特点及战斗性能分析

歼-10气动布局特点及战斗性能分析 歼-10战斗机采用了鸭式气动布局,这在我国研制成功的战斗机中还是首次。在世界战斗机的大家庭中,有一些比较先进的战斗机也采用了类似的布局,如瑞典的Saab-37“雷”、JAS-39,法国的“幻影”ⅢNG、“幻影”4000、“阵风”,以色列的“幼狮”C2、“狮”,俄罗斯的米格1.44以及西欧四国合作研制的EF2000“台风”等等。随着航空技术的深入发展,新型鸭式战斗机方案不断出现,并跻身先进战斗机的行列。那么,鸭式布局战斗机有些什么特点,其气动特性又如何呢? 高低速性能好 采用后尾式和无尾式气动布局的普通高速飞机,由于种种原因,其低速性能往往不佳。而鸭式布局则可以满足战斗机对高、低速。性能的要求。因为这种布局能很好地兼顾高速飞机所需的细长体外形和飞机实现短距起落所需的高配平升力系数。这是因为:一方面,细长鸭式布局在由亚声速过渡到超声速时,其焦点移动而引起的安定度增量比后尾式要小,这对高速机动飞行是有利的。另一方面,在大迎角进场或飞行时,它又能产生比后尾式和无尾式飞机高得多的配平升力。这说明它亦适合低速飞行。 配平升力高 图一是静安定度的后尾式、无尾式和鸭式飞机纵向配平方式的示意图。飞机在空中做定常水平飞行时,其重力与升力,推力和阻力是相等的,全机力矩也是平衡的。为获得配平力歼-10A用的鸭式布局方案虽然在中国早期歼-9概念中曾有过体现,但其中涉及的诸多技术问题是在歼-10上获得了最终的完美解决刘应华摄矩,无尾式及后尾式飞机需要付出一定的升力代价。在飞行中,机翼的升力Y及全机零升力矩Mzo对飞机重心要产生一个低头力矩。为平衡这个力矩,无尾式飞机要上偏升降襟翼,后尾式飞机要上偏转升降舵,以便产生一个负升力去配平,致使全机升力下降。当然,小迎角飞行时平尾的负荷不大,它付出的升力代价也很小。但是当飞机以大迎角飞行,并采取增升措施时(例如放襟翼)形势就恶化了。因为增升时会带来很大的附加低头力矩。为配平这些附加力矩,平尾后缘必须上偏很大的角度,这将使增升效果显著降抵。倘若机翼采用高度增升的方法。有时连配平都很困难了,只好在平尾上采取高度增加负升力的措施。国外不乏这方面的例子。美国的F-4飞机由于在后缘襟翼上采取了附面层控制技术,使低头力矩增加很多,结果尾翼在配平时已接近失速,只好对平尾进行修改,使前缘上翘,将翼型变为反弯度的。而日本的PS-1水上飞机则是在尾翼下表面吹气以增加负升力。后尾式布局尚且如此, 无尾式飞机配平高升力就更困难了。 相比之下,鸭式布局比后尾式及无尾式布局优越之处在于:其抬头俯仰力矩可由飞机重心前的正升力面(鸭翼)提供。这真是一举两得:既提供了配平力矩,又增加了升力。那么为什么以前人们很少采用鸭式布局呢?这是因为常规的鸭式飞机有三大缺点:(1)前翼对主翼存在着强烈的下洗,使主翼升力降低。尽管前翼的升力是正的,弥补了部分升力损失,但配平时的总升力不见得比后尾式高很多。(2)鸭式布局配平问题不好解决。一般情况下。鸭翼的负荷要比尾翼大,往往为尾翼的3~4倍。因为把鸭翼放到前面,全机焦点随之前移,重心也需向前调整。这样鸭翼

气动特性分析

飞行器总体设计课程设计 150座客机气动特性分析 一. 计算全机升力线斜率L C α _L L W C C ααξ= _L W C α为机翼升力线斜率:()_2/2L W R R C A A απ=+???? ξ为因子: 2_12h net h gross L W gross d S d b S C S απξζ? ?=++ ?? ? 该公式适用于d h / b < 0.2的机型 ζ为校正常数,通常取值为3.2; d h 为飞机机身的最大宽度;b 为机翼的展长; S net 为外露机翼的平面面积;S gross 为全部机翼平面面积。 由于展弦比R A =9.0,算出_L W C α=5.14( 1/rad ) 又因为ζ为校正常数,通常取值为3.2; d h 为飞机机身的最大宽度,等于3.95m ; b 为机翼的展长,等于34.86m;

S net 为外露机翼的平面面积,估算等于119.652m ; S gross 为全部机翼平面面积,等于134.92m ; 算出ξ为因子等于 1.244. 所以可以算出全机升力线斜率L C α等于6.349 二.计算最大升力系数max L C ()max 1410.064L regs L C C α=+Φ Φregs 为适航修正参数,按适航取证时参考的不同 失速速度取值。 由于设计的客机接近于A320,所以取Φregs 等于1 所以代入上面公式得到max L C 等于1.662 三.计算增升装置对升力的影响 前面选择了前缘开缝襟翼 c’LE /c 为前缘缝翼打开后机翼的弦长与原弦长的比例,它与机翼外露段的相对展长有一定对应关系。

飞行力学综合作业(一) 飞机飞行性能计算

飞行力学综合作业(一)飞机飞行性能计算 学生姓名:姜南 学号:11051136 专业方向: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指导教师:王衍洋 (2014年5月4日)

摘要 在给出飞机基本飞行参数的情况下,研究飞机的基本飞行性能对于了解并且掌握该飞机的相关信息是相当必要的。飞机的飞行性能主要包含了平飞性能、上升性能、续航性能、起落性能和其它的机动性能。在该报告中主要研究平飞性能和上升性能。 用简单推力法计算飞机的基本飞行性能,包括各高度上的航迹倾角γ和上升率V V,最大航迹倾角γmax和最快上升率V V.max,最大、最小平飞速度,以及最短上升时间。用C语言编写相关的计算程序,利用所给的有关数据完成计算并结合所学习的飞行动力学对所得的计算结果作出分析,将合理的结果写到报告中。再对影响飞行性能的主要参数——飞机的起飞质量作原质量的0.90-1.10倍的步长为0.01的改变,并与原来的计算结果作比较,定量直观的认识相关参数对飞行性能的影响程度,为以后的设计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目录 一、计算目的与内容 (1) 1、计算目的 (1) 2、计算内容 (1) 二、计算原理与方法 (2) 1、飞机质量m (2) 2、发动机可用推力T a (2) 3、平飞需用推力T R (2) 4、剩余推力?T (2) 5、最小平飞速度V min和最大平飞速度V max (2) 6、航迹倾角γ和上升率V V (4) 7、理论静升限H max.a和实用静升限H max.s (4) 8、最短上升时间t c.min (4) 三、编程原理与方法 (5) 1、程序框架 (5) 2、函数调用 (5) 3、程序结构 (5) (1)航迹倾角γ和上升率V V (5) (2)最大航迹倾角γmax及对应速度Vγ和最快上升率V V.max及对应速度 V qc (6) (3)最短上升时间t c.min (6) (4)最小平飞速度V min和最大平飞速度V max (7) 四、计算过程与结果分析 (8) 1、原始数据 (8) 2、基本性能计算 (8) (1)飞机质量m (8) (2)可用推力T a (8)

A380飞机设计特点分析

A380飞机设计特点分析 情报组

科技信息档案室2005.9.21

目录 1. 引言 (1) 2. 项目进度 (1) 3. 设计特点 (2) 3.1 操纵面 (2) 3.2 结构 (2) 3.3 起落架 (3) 3.4 动力装置 (3) 3.5 座舱 (4) 3.6 系统 (4) 3.7 电子设备 (4) 3.8 几何尺寸 (5) 4. 先进的气动技术 (6) 4.1 选择最佳机身截面 (6) 4.2 机体CFD优化设计 (6) 4.3 精心的机翼设计 (7) 5. 新材料的应用 (9) 5.1 先进新型金属材料仍占主导地位 (9) 5.2 复合材料用于大型结构件的技术突破 (11) 5.3 充分利用GLARE材料的性能优势 (12) 6 先进制造技术对A380的贡献 (13) 6.1 先进复合材料制造技术 (13)

6.2 激光焊接 (13) 7 减轻结构重量的种种努力 (13) 7.1 中央翼盒 (14) 7.2 巨型机腹整流罩 (14) 7.3 客舱地板结构 (14) 7.4 独特的机翼结构 (14)

A380飞机设计特点分析 1. 引言 空中客车A380是迄今世界上正在生产之中的尺寸最大、客/货容量最高的喷气客机。到2006年它投入使用时,将会对21世纪大型民用喷气客机市场产生一个不小的冲击波,进而改变几十年来在大型客机市场一直被波音747垄断的局面。 A380飞机由法、德、英和西班牙等国飞机制造商共同研制。其中法国制造驾驶舱、中机身、发动机挂架并负责总装;德国提供前中机身、后机身、垂直安定面和方向舵;英国制造机翼主壁板、前轮和刹车以及襟翼导轨梁;西班牙负责生产机翼/机身整流罩、机腹整流罩和固定水平尾翼、水平尾翼前后缘和翼肋以及机翼翼肋。该机采用了大量的新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流体力学优化设计、液压增压技术、双飞行控制系统以及双轴供气空调系统等等。该机机身、尾翼和机头采用先进的Glare(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层板,不仅有利于改进疲劳性能,还可大大减少蜂窝结构用量。据称A380的运营成本比波音747飞机低20%。 2. 项目进度 1994.6 着手工程研究,取名A3XX 1996.3 设立A3XX管理局(大飞机分公司) 1997 在巴黎展示机身剖面全尺寸模型 1999.12 空客工业管理局批准项目出台

飞机气动设计分析报告

飞机气动设计分析 ——由图-22M和B-1B浅析现代超音速轰炸机设计 SYXXXXXXXXX 一、超音速轰炸机简介 众所周知,轰炸机是用于从空中对地面或水上目标进行轰炸的飞机,具有载弹量大,飞行距离远的特点。飞机开始投入战争后不久,便出现了专门用于对地面实施轰炸的轰炸机。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轰炸机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使用,以美国B-17、B-29为代表的全金属四发重型轰炸机的出现是轰炸机发展到新水平的标志,这时的轰炸机载弹量可达8至9吨,航程在5000公里上下。战后,航空进入喷气时代,轰炸机也不例外,在现代喷气式轰炸机问世以来的50多年里,轰炸机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个明显的阶段(如图1所示): 图1 喷气式轰炸机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上世纪60、70年代出现的亚音速喷气式轰炸机,以苏联图-16(我国轰六的原型)、英国的三V轰炸机(“胜利”、“火神”、“勇士”)、美国B-47和B-52等为代表。这一时期,飞机设计上的主要特点是以喷气动力取代螺旋桨动力,首先解决的是有无问题,在飞机的外形和结构设计上与之前的螺旋桨动力轰炸机并无较大区别。这类轰炸机由于飞行速度较慢,雷达散射截面积较大,在完整的现代防空体系面前不堪一击,突防能力较弱,但到目前为止仍有很大一部分的亚音速轰炸机在各国空军服役。 第二阶段是上世纪70、80年代出现的超音速轰炸机。超音速轰炸机往往采用了变后掠翼设计,解决了超音速轰炸机研制初期如B-58轰炸机遇到的速度与航程间的矛盾,这一阶段的代表是美国B-1B和苏联图-160、图-22M等。超音速战略轰炸机的出现使得战略轰炸机的突防能力大大增强,打击能力也相应提高。 第三阶段是上世纪末出现的隐身轰炸机,使轰炸机的战场生存能力和威慑力得到更大的提高。目前,隐身战略轰炸机只有美国的B-2一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