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计时器综合系统剖析

电子计时器综合系统剖析
电子计时器综合系统剖析

吉林建筑大学

电气与计算机学院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A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电子计时器综合系统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2015.09.07-2015.09.18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设计方案与论证 (3)

一、总体设计方案 (4)

二、最小系统设计 (4)

2.1时钟电路设计 (4)

2.2复位电路设计 (4)

2.3最小系统设计 (4)

三、数码管显示模块设计 (5)

四、按键控制模块设计 (5)

第三章程序制作 (6)

3.1编程软件介绍 (6)

3.2程序框图设计 (7)

第四章仿真调试 (9)

第五章现象与收获 (11)

第六章参考文献 (12)

附录 (13)

附件1:原理图 (14)

附件2:仿真图 (15)

附件3:程序 (16)

第一章绪论

一、课程设计目的及内容

1、目的:本次课程设计是对理论讲授的一个应用的过程,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一方面使学生对课堂所学单片机原理知识进一步巩固和验证,另一方面也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内容:利用AT89C51单片机的定时器,中断,串行口,内存等内部资源扩展外部4个键盘,4位LED8段数码管,设计一个具有多种I/O接口的综合性功能电路,并编写出有个性有特色的应用软件用以实现电子计时器的功能。

二、课程设计要求:

(1)有上电指示灯。

(2)能正确手动复位。

(3)能产生12MHz的振荡信号供单片机使用。

(4)4位LED显示:动态扫描方式显示,要求无闪烁,能正确显示程序送显的数据,可以使用液晶屏。

(5)能按照分秒进制规则显示,其中两位LED显示秒,两位LED显示分,每一秒钟秒加一,加到60产生进位同时分加一,当分位加至60则全清零,从零开始重新计时。

(6)外扩4个按键,能够正确识别键值,当某些键按下时,能正确调整LED 显示,能实现计时秒表功能,精确到0.01秒,可以使用键盘。

三、提交设计报告一份要求如下:

(1).简述设计目的;

(2).阐述设计原理;

(3).按步骤设计;

(4).绘制硬件原理图;

(5).用protues仿真;

(6).给出程序清单;

(7).字迹工整,文句通顺,内容涉及公式部分一律用公式编辑器编辑,正文用宋体小四字,标题一律用黑体四号字。同时写出课程设计过程中的运行结果,现象,体验与收获。

第二章设计方案选择与设计

一、总体设计方案

使用STC89C51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部件,采用12M晶体振荡器及30PF微小电容构成振荡电路;用1个四位一体共阴极数码显示管作为显示部分,构成数字式秒表的主体结构,配合独立式键盘和复位电路完成此秒表的计时、清零、停止、增减初始时间等各项功能。

系统框图:

图1.1系统框图

二、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

2.1、时钟电路设计

在XTAL1、XTAL2 的引脚上外接定时元件(一个石英晶体和两个电容),内部振荡器便能产生自激振荡。在本设计中采用的12M 的石英晶振。和晶振并联的两个电容的大小对振荡频率有微小影响,可以起到频率微调作用。当采用石英晶振时,电容可以在20 ~40pF 之间选择。

图2.2.1时钟电路设计

2.2、复位电路设计

复位操作通常有两种基本形式:上电自动复位和开关复位。上电瞬间,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此时电容的负极和RESET 相连,电压全部加在了电阻上,RESET 的输入为高,芯片被复位。随之+5V电源给电容充电,电阻上的电压逐渐减小,最后约等于0,芯片正常工作。并联在电容的两端为复位按键,当复位按键没有被按下的时候电路实现上电复位,在芯片正常工作后,通过按下按键使RST管脚出现高电平达到手动复位的效果。

图2.2.2复位电路设计

2.3、最小系统设计

图2.2.3最小系统

2.4、EA/VPP(31 脚)的功能和接法51 单片机的EA/VPP(31 脚)是内部和外部程序存储器的选择管脚。当EA 保持高电平时,单片机访问内部程序存储器;对于现今的绝大部分单片机来说,其内部的程序存储器(一般为flash)容量都很大,因此基本上不需要外接程序存储器,而是直接使用内部的存储器。2.5.、P0 口外接上拉电阻

51 单片机的P0 端口为开漏输出,内部无上拉电阻。所以在当做普通I/O 输出数据时,由于V2 截止,输出级是漏极开路电路,要使“1”信号(即高电平)正常输出,必须外接上拉电阻。

三、数码管显示模块设计

显示部分采用动态显示。数码管动态显示接口是单片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显示方式之一,动态驱动是将所有数码管的8个显示笔"a,b,c,d,e,f,g,dp"的同名端连在一起,另外为每个数码管的共阴极增加位选通控制电路,位选由各自独立的I/O线控制,当单片机输出字形码时,所有数码管都接收到相同的字形码,但究竟是那个数码管会显示出字形,取决于单片机对位选通端电路的控制,所以我们只要将需要显示的数码管的选通控制打开,该位就显示出字形,没有选通的数码管就不会亮。通过分时轮流控制各个数码管的位选通端,就使各个数码管轮流受控显示,这就是动态驱动。动态显示是利用人眼视觉暂留特性来实现显示的。事实上,显示器上任何时刻只有一个数码管有显示。由于各数码管轮流显示的时间间隔短、节奏快,人的眼睛反应不过来,因此看到的是连续显示的现象。为防止闪烁延时的时间在1ms左右,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

图2.3数码管连接

四、按键控制系统设计

由P1口作为独立摁键信号的输入端控制时钟的加1s、减1s、复位60.0s 等操作。用外部中断0作为秒表计时器的开启和暂停的操作。且所有摁键均为低电平有效。其中部分摁键为单刀双掷开关用于控制增计时或减计时以及限60.0s计时和60.0s外计时。

图2.4按键控制电路

第三章程序制作

3.1、Keil C51编程软件介绍

Keil C51软件提供丰富的库函数和功能强大的集成开发调试工具,全Windows界面。另外重要的一点,只要看一下编译后生成的汇编代码,就能体会到Keil C51生成的目标代码效率非常之高,多数语句生成的汇编代码很紧凑,容易理解。在开发大型软件时更能体现高级语言的优势。

C51工具包的整体结构,uVision与Ishell分别是C51 for Windows和for Dos的集成开发环境(IDE),可以完成编辑、编译、连接、调试、仿真等整个开发流程。开发人员可用IDE本身或其它编辑器编辑C或汇编源文件。然后分别由C51及C51编译器编译生成目标文件(.OBJ)。目标文件可由LIB51创建生成库文件,也可以与库文件一起经L51连接定位生成绝对目标文件(.ABS)。ABS文件由OH51转换成标准的Hex文件,以供调试器dScope51或tScope51使用进行源代码级调试,也可由仿真器使用直接对目标板进行调试,也可以直接写入程序存贮器如EPROM中。

3.2、程序流程图制作

软件程序从开始执行,先通过初始化各个寄存器,经过扫描按键来决定是否设定参数来执行相应功能的程序,进而在数码管上显示。如图3-2:

图3-2 主程序流程图

3.3、秒表中断程序流程图

秒表功能通过另一个程序来实现。通过保护主程序的数据来进行秒表功能。程序中需要设置秒表的具体显示方法。如图3-3:

图3-3秒表中断程序流程图

通过设置实现秒表的功能,按key4键实现秒表开始计时,精确到0.01秒,当计数超过100时自动加1,当秒超过60秒时分针加1,可实现自动清零,通过外扩键盘控制。

4、按键程序流程图

图3-4按键程序流程图

第四章仿真调试

1、Proteus ISIS软件介绍

Proteus 是英国Labcenter公司开发的电路分析与实物仿真软件。它运行于Windows操作系统上,可以仿真、分析(SPICE)各种模拟器件和集成电路。

如今基于单片机的嵌入式系统已广泛应用在国防、教育、工业等领域。其核心在于其微处理器。因此单片机的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传统的嵌入式系统学习中,嵌入式开发平台是必不可少的。购买开发平台是一种花费,而且对于初学者来说,原理图设计完成之后,需要自己反复搭电路或多次制PCB板,这大大增加了开发成本。Proteus是一款优秀的单片机仿真与开发软件,他可以以

软件的方式模拟整个系统的运行,这样大大节省了开发周期和开发成本。

2、Proteus ISIS软件特点

(1)实现了单片机仿真和SPICE电路仿真相结合

具有模拟电路仿真、数字电路仿真、单片机及其外围电路组成的系统

的仿真、RS232动态仿真、I2C调试器、SPI调试器、键盘和LCD系统仿真的功能;有各种虚拟仪器,如示波器、逻辑分析仪、信号发生器等。

(2)支持主流单片机系统的仿真

目前支持的单片机类型有:ARM7(LPC21xx)、8051/52系列、A VR系列、PIC10/12/16/18系列、HC11系列以及多种外围芯片。

(3)提供软件调试功能

在硬件仿真系统中具有全速、单步、设置断点等调试功能,同时可以

观察各个变量、寄存器等的当前状态,因此在该软件仿真系统中,也必须具有这些功能;同时支持第三方的软件编译和调试环境,如Keil C51 uVision2、MPLAB 等软件。

(4)具有强大的原理图绘制功能

总之,该软件是一款集单片机和SPICE分析于一身的仿真软件,功能

极其强大。

3、Proteus ISIS软件仿真

利用Proteus ISIS软件仿真当电源接通时上电指示灯变亮,当按复位开关时能实现复位功能,能按照分秒进制规则显示,其中两位LED显示秒,两位LED显示分,每一秒钟秒加一,加到60产生进位同时分加一,当分位加至60则全清零,从零开始重新计时,外扩4个按键,能够正确识别键值,当某些键按下时,能正确调整LED显示,能实现计时秒表功能,精确到0.01秒,可以使用键盘,可以实现分秒表的加减。

利用AT89C51单片机的定时器,中断,串行口,内存等内部资源扩展外部4个键盘,4位LED8段数码管,设计一个具有多种I/O接口的综合性功能电路,并编写出有个性有特色的应用软件用以实现电子计时器的功能。外扩4个按键,能够正确识别键值,当某些键按下时,能正确调整LED显示,能实现计时秒表功能,精确到0.01秒,可以使用键盘。key1为功能设置键,key2和key3为加减键key4为秒表功能键。

图4-3系统仿真图

系统仿真实现的功能:通电后,上电指示灯变亮,key4为秒表功能键,当开关闭合实现秒表功能,key1为功能设置键,开关闭合,key2实现分钟加减,key3实现秒钟加减。

第五章现象与收获

单片机课程设计,是对单片机知识的验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巩固所学知识,激发我们对单片机课程的兴趣,更锻炼了我们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能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虽然感觉理论上已经掌握,

但在运用到实践的过程中仍有意想不到的困惑,经过一番努力才得以解决。这也

激发了我今后努力学习的兴趣,我想这将对我以后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其次,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充分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只有合作才能保证整个项目的有条不絮。在设计过程中,非常感谢同学们的指导,才使设计进展的比较顺利。另外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当我们碰到不明白的问题时,指导老师总是耐心的讲解,给我的设计以极大的帮助,使我获益匪浅。因此非常感谢张慧老师的教导。通过这次设计,我懂得了学习的重要性,了解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意义,学会了坚持、耐心和努力,这将为自己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做出了最好的榜样。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较系统地掌握有关单片机控制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主要对AT89C51的结构、功能、内部资源等了解并对其进行测试和加以应用的知识得到学习。由于是在我们短学期实习之后才来始写的,我们实习做的是电子钟,所以对时钟有了一定的掌握。这个秒表\时钟设计,我在原来的功能上增加了定时报响的功能。这个设计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在网上找的内容,自己做了一点点小小的改动,在上网找资料的同时也学到了许多东西,找到了很多学习单片机的网站,里面的内容都比较适合我们初学者去学,有些网站还专门介绍这种单片机的类型、用法、功能等等。其实我们平时不懂就应该自己去学习去弄明白,只是平时我们都太懒。通过这个课程设计,使我发现,原来小小的一片单片机有这么强大的功能,能应用于各种领域。都是觉得很神奇,人类都的聪明啊。我应该在自己以后的学习中,不仅要有刻苦努力,要有钻研精神,还要有创新,对自己感兴趣的一定要用心去学。

致谢:我还要再次致谢我的课程设计老师迟耀丹老师,这次课程设计实在她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迟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个科学的工作方式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影响,在此由衷的感谢迟老师对我的关心和指导。

参考文献:

1.齐志才MCS-51系列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蔡美琴MCS--51系列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张毅刚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张友德单片微型机原理、应用与试验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附件一、电路原理图:

附件二、系统仿真图:

附件三、程序:

#include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out P1

sbit RS=P2^0;

sbit RW=P2^1;

sbit E=P2^2;

sbit key1=P3^0;//stop

sbit key2=P3^1;//add

sbit key3=P3^2;//cut

sbit key4=P3^3;//miaobiao

uchar keynum,t;

uchar min,sec;

uchar s,q;

uchar m,n;

uchar i,j;

uchar code date[]=" 00:00 ";//di yi hang uchar code time[]=" TIME 00:00 ";//di er hang uchar code tabs[]="SEC CHANGE ";

uchar code tabm[]="MIN CHANGE ";

uchar min=0,sec=0,s=0,msec=0;

void delay(uchar ms)

{

while(ms--)

{};

}

void write_command(uchar com)

{

E=0;

RS=0;

RW=0;

out=com;

E=1;

_nop_();

E=0;

delay(10);

}

void write_data(uchar dat)

{

E=0;

RS=1;

RW=0;

out=dat;

E=1;

_nop_();

E=0;

delay(10);

}

void lcd_init()

{

write_command(0x38);

delay(10);

write_command(0x0c);

delay(10);

write_command(0x06);

delay(10);

write_command(0x01);

delay(10);

for(i=0;i<16;i++)

{

write_data(date[i]);

}

write_command(0x80+0x40);

for(j=0;j<16;j++)

{

write_data(time[j]);

}

}

void t0_init()

{

TMOD=0x01;

TH0=(65536-56483)/256;

TL0=(65536-56483)%256;

EA=1;

ET0=1;

TR0=1;

}

void t1_init()

{

TMOD=0x10;

TH1=(65536-381)/256;

TL1=(65536-381)%256;

EA=1;

ET1=1;

IT1=1;

TR1=0;

}

void write_wz(uchar add,uchar date)

{

uchar x,y;

x=date/10;

y=date%10;

write_command(0x80+add);

write_data(0x30+x);

write_data(0x30+y);

}

void clock_write(uint s,uint m)

{

write_wz(0x4a,m);

write_wz(0x4d,s);

}

void key()// 键扫描

{

uchar keynum;

uchar t;

if(key1==0)

{

delay(10);

if(key1==0)

{

while(!key1);

TR0=0;

TR1=0;

keynum++;

if(keynum==1)

{

write_command(0x80);

for(j=0;j<16;j++)

{

write_data(tabs[j]);

delay(10);

}

}// sec

if(keynum==2)

{

write_command(0x80);

for(j=0;j<16;j++)

{

write_data(tabm[j]);

delay(10);

}

}// min

if(keynum==3)

{

keynum==0;

TR0=~TR0;

write_command(0x80+0x00);

数字电子钟设计说明

华南农业大学 电子线路综合设计 数字电子钟 班级:14电气类8班组别:4 指导教师: 2016年月

电子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比机械式时钟具有更高的精确性。本次课程设计的电子数字钟,具有以下功能:用24进制,从00开始到23后再回到00,各用2位数码管显示时、分、秒(如23:52:45);可实现手动或自动的对时、分进行校正;计时过程具有报时功能,当时间到达整点前10秒进行报时,蜂鸣器响1秒停1秒地响5次。整个电路设计主要包括秒信号产生电路、时分秒计数电路、译码显示电路、时分的校正电路以及整点报时电路。 秒信号产生电路由石英晶体振荡器和分频器实现,将此信号接到秒计数器的信号输入端,在秒信号的驱动下,秒计数器向分计数器进位,分计数器向时计数器进位,最后通过译码器将计数器中的状态以时间的形式显示在数码管。整点报时电路由计时电路的输出状态产生脉冲信号送至蜂鸣器实现报时。校时电路加上一个脉冲送到时分计时器电路从而实现时和分的校整。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次课程设计,我们对题目进行了分析讨论,参考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同时考虑到实验室能提供的设备仪器及元件,确定了初步的设计方案;经过多次软件仿真,确定并完善了最终的设计方案。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焊接、电子仪表检查、调试并测量电路的工作状态,排除电路故障,调整元件参数,改进电路性能,使之达到设计的指标和要求,做出成品。 关键词:晶体振荡器CD4060 CD4511 74LS90

1系统概述 (1) 1.1 设计任务和目的 (1) 1.2系统设计思路与总体方案 (1) 1.3设计方案选择 (1) 1.4总体工作过程 (2) 1.5各功能模块的划分和组成 (2) 2电路系统设计与分析 (4) 2.1秒信号的发生电路 (4) 2.2时、分、秒计数电路 (5) 2.3译码显示电路 (6) 2.4时、分校正电路 (7) 2.5整点报时电路 (8) 3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9) 3.1安装调试的步骤 (9) 3.2电路软件仿真调式 (9) 3.3电路焊接及实物调式 (10) 3.4实验过程可能存在的问题 (10) 4实验数据和误差分析 (11) 5实验结论及分析 (11) 6实验收获、体会和建议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1元器件清单明细表 (14) 附录2总原理接线图 (15) 附录3 电路焊接实物图 (16) 致 (17)

倒数计时器系统的设计(修改)

河北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2) 前言 (5) 1设计要求与方案论证 (6) 1.1设计要求 (6) 1.2 方案论证 (6) 1.2.1 方案一用PCF8563实现户外倒计时系统 (6) 1.2.2方案二基GPS的高精度倒计时系统的实现 (7) 1.2.3 方案三 AT89C51和时钟芯片DS12C887实现倒计时系统 (8) 1.3本章小结 (8) 2时钟芯片DS12C887 (9) 2.1. DS12C887的概述和功能特点.................................... .9 2.2. DS12C887的内部功能 (10) 2.3 硬件接口电路 (11) 2.4 本章小结 (12) 3整体方案设计及工作原理 (13) 3.1典型硬件电路原理图 (13) 3.2 各模块功能介绍 (14) 3.2.1 时钟信号产生单元 (14) 3.2.2 控制模块 (15) 3.2.3 显示模块 (16) 3.3 倒计时转换计算 (17) 3.4 本章小结 (17) 4本设计相应部分的软件介绍 (18) 4.1总体功能程序实现的流程图.................................. .18

河北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4.2时钟芯片DS12C887的初始化程序 (19) 4.3实时时间的读取程序 (21) 4.4倒计时部分的软件实现原理 (22) 4.5 本章小结 (23) 总结 (24) 参考文献 (25) 致谢 (26) ....

摘要 在实际应用当中,倒数计时器随处可见,比如在香港回归和澳门回归时,大陆同胞以设立倒计时器的方式表示其迫切的心情。在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常常需要一个实时时钟供定时,测控之用。单片机中都集成有定时器,配合软件可以作为系统的时间基准,构成一个实时时钟。通常定时器工作在中断方式,因此它将频繁地中断CPU的工作。倒计时系统中采用DS12C887时钟芯片实现其功能。倒计时系统中采用8个LED显示日时分秒。 关键词:单片机;时钟芯片;DS12C887;倒计时

单片机简易时钟课程设计

目录 1.概论 (1) 2.整体设计思路 (2) 2.1硬件各部分所能完成的功能 (3) 2.2系统工作原理 (4) 2.3时钟各功能分析及图解 (4) 2.4.1电路各功能图解分析 (4) 2.4.2电路功能使用说明 (7) 3. 软件设计思路 (8) 3.1 主程序模块 (8) 3.2 数码管动态扫描模块 (9) 3.3 当前时间计时模块 (9) 3.4 闹钟输入输出模块 (10) 3.5 当前时间调整模块 (12) 3.6复位模块 (13) 4.系统的调试和性能分析 (14) 4.1系统的调试方法 (14) 4.1.1输入按键的调试 (14) 4.1.2复位电路的调试 (14) 4.1.3显示电路的调试 (14) 4.1.4整个系统的联调 (14) 4.2心得体会 (15) 参考文献 (15) 附录 (16) 附录A 系统原理图 (16) 附录B 程序源代码 (17) 电气信息学院课程设计评分表 (28)

1.概论 单片机系统作为一种典型的嵌入式系统,其系统设计包括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设计两个方面,其调试过程一般分为软件调试、硬件测试、系统调试3个过程。如果采用单片机系统的虚拟仿真软件——Proteus,则不用制作具体的电路板也能够完成以上工作。数字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由于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广泛应用,使得数字钟的精度,远远超过老式钟表,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的报时功能。数字钟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广泛应用于家庭、车站、码头、剧院、办公室等场所,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4]。不仅如此,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也离不开电子钟的相关功能和原理,比如机械手的控制、家务的自动化、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自动起闭路灯、定时开关烘箱、通断动力设备、甚至各种定时电气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而且是控制的核心部分。因此,研究数字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电子钟在工业控制和日常生活中是很重要的,它不仅可以用于计时、提醒又可用于对机器的控制,在自动化的过程中必然有电子钟的参与,因此电子钟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而且向着精确、低功耗、多功能发展。基于单片机设计的数字钟精确度较高,因为在程序的执行过程中,任何指令都不影响定时器的正常计数,即便程序很长也不会影响中断的时间。从而,使数字钟的精度仅仅取决于单片机的产生机器周期电路和定时器硬件电路的精确度。另外,程序较为简洁,具有可靠性和较好的可读性。如果我们想将它应用于实时控制之中,只要对上述程序和硬件电路稍加修改,便可以得到实时控制的实用系统,从而应用到实际工作与生产中去。 数字电子钟的设计方法有多种,例如,可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电子钟,也可以利用专用的电子钟芯片配以显示电路及其所需要的外围电路组成电子钟还可以利用单片机来实现电子钟等等。这些方法都各有特点,其中,利用单片机实现的电子钟具有编程灵活,便于功能扩充,精确度高等特点。

简易电子闹钟的设计报告

编号:基础工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LED强度可调驱动电路设计 院(系):电子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学生姓名:李朝庭 学号: 指导教师:彭智勇 职称:高级实验师 2017年1 月1日

摘要 目前,LED 灯的亮度可调通过有两种可行方案:第一种是通过占空比电压来输出不同的电压,从而实现亮度可调;第二种通过控制数模转换器来输出不同的电流,然后经过放大器来进行发大,从而实现输出不同的电压,来实现亮度可调。对于第一种方案,优点是设计简单,且使用的电子器件类较少,造价成本低,其集成度低,电路原理不复杂,适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于第二种方案,它设计图复杂,其集成度不高,且使用了数模转换器,因此和第一种设计方案相比略高。所以本设计采用了第一种方案。本设计的结果是设计制作一种路LED光强独立可调的 led 调光电路;自动调光时可使等在熄灭、微亮、较量及最亮四种状态中不断循环;实现灯光的循环调节功能(循环时间分别为为 2s、4s、6s、8s、10s、12s);关键词:LED;色温;RGB;驱动;调光 Abstract At the end of twentieth Century, the electronic technology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the promotion, the modern electronic products have penetrated almost all areas of the society. It has great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social information. Time is always so valuable to people, the work of the busy and complicated and easy to make people forget the current time. Forget to do, when it is not very important, this not hurt the important essentials. Simple electronic alarm clock is a used to after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through the alarm sounds and wakes up the user a simple electronic circuit and is used to prevent nap sleep overdo the instrument from time to time to wake up the user's role. This system mainly consists of 555 timer square wave signal generator and the input control through the key input control of the two bit counter timing circuit can be input to the input of a time of the electronic clock, simulation and time interval can be within 99 seconds of continuous adjustable. Key words: timing circuit; 555 timer; multi harmonic oscillator; time clock 目录

计时器

院 学院:万方科技学 业: 班 级: 姓 名: 学号: 抢答计时器 一、摘要 智力竞赛抢答计时器是一名公正的裁判员,它的任务是从若干名参赛者中确定出最先的抢答者,并要求参赛者在规定的时间里回答完问题。它在娱乐、竞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体现出公平性、准确性。它替代人们的肉眼观察,主观判断。在公正的比赛中,智力抢答记时器是不可或缺的。 二、关键字 抢答器清零装置显示声响电路 抢答控制电路计时声响电路振荡电路 三、设计要求和任务

1.设计一个三人参加的智力竞赛抢答计时器。 2.当有某一参赛者首先按下抢答开关时,相应显示并伴有声响。此时,抢答器不再接收其他输入的信号。 3.电路具有回答问题时间控制功能。要求回答问题的时间小于等于100秒(显示0~99,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时间长度),时间显示采用倒计时方式。当达到限定时间时,发出声响以示警告。 四、电路组成和系统方框图 根据三人抢答器的功能要求,它应有以下六个部分组成,它的系统方框图如图(一)所示: 1、抢答器——是三人抢答计时器的核心。当参赛者的任意一位首先按下抢答开关时,抢答器即刻接受该信号,指使相应发光二级管亮(或音响电路发出声音),与此同时,封锁住其他参赛者的输入信号。 2、抢答控制电路——由三个开关组成。三名参赛者各控制一个,拨动开关使相应控制端的信号为高电平或低电平。 3、清零装置——供比赛开始前裁判员使用。它能保证比赛前触发器统一清零,避免电路的误动作和抢答过程的不公平。 4、显示声响电路——比赛开始,当某一参赛者按下抢答器开关时,触发器接受该信号,在封锁其他开关信号的同时,使该路的发光二极管发出亮光和蜂鸣器发出声响,以引起人们的注意。 5、计时显示声响电路——是对抢答者回答问题时间进行控制的电路。若规定回答问题时间小于等于100秒(显示为0—99),那么显示装置应该是一个二位数字显示的计数系统。 6、振荡电路——它应该提供给抢答器,计时系统和声响电路工作的控制脉冲。

简单电子时钟设计单片机

基于单片机的简易电子时钟设计 一功能分析 1).时制式为24小时制。 2).采用LED数码管显示时、分,秒采用数字显示。 3).具有方便的时间调校功能。 4).计时稳定度高,可精确校正计时精度。 二总体方案设计论证比较 2.1 实现时钟计时的基本方法 利用MCS-51系列单片机的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中断系统来实现时钟计数。 (1) 计数初值计算: 把定时器设为工作方式1,定时时间为50ms,则计数溢出20次即得时钟计时最小单位秒,而100次计数可用软件方法实现。 假设使用T/C0,方式1,50ms定时,fosc=12MHz。 则初值X满足(216-X)×1/12MHz×12μs =50000μs X=15536→0011110010110000→3CB0H (2) 采用中断方式进行溢出次数累计,计满20次为秒计时(1秒); (3) 从秒到分和从分到时的计时是通过累加和数值比较实现。 2.2 电子钟的时间显示 电子钟的时钟时间在六位数码管上进行显示,因此,在内部RAM中设置显示缓冲区共8个单元。 LED8 LED7 LED6 LED5 LED4 LED3 LED2 LED1 37H 36H 35H 34H 33H 32H 31H 30H 时十位时个位分隔分十位分个位分隔秒十位秒个位

2.3 电子钟的时间调整 电子钟设置3个按键通过程序控制来完成电子钟的时间调整。 A键调整时; B键调整分; C键复位 2.4 总体方案介绍 2.4.1 计时方案 利用AT89S51单片机内部的定时/计数器进行中断时,配合软件延时实现时、分、秒的计时。该方案节省硬件成本,且能使读者在定时/计数器的使用、中断及程序设计方面得到锻炼与提高,对单片机的指令系统能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对学好单片机技术这门课程起到一定的作用。 2.4.2 控制方案 AT89S51的P0口和P2口外接由八个LED数码管(LED8~LED1)构成的显示器,用P0口作LED的段码输出口,P2口作八个LED数码管的位控输出线,P1口外接四个按键A、B、C构成键盘电路。 AT89S51 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的CMOS 8位微型计算机。它带有8K Flash 可编程和擦除的只读存储器(EPROM),该器件采用ATMEL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制造,与工业上标准的80C51和80C52的指令系统及引脚兼容,片内Flash 集成在一个芯片上,可用与解决复杂的问题,且成本较低。简易电子钟的功能不复杂,采用其现有的I/O便可完成,所以本设计中采用此的设计方案。 三硬件电路设计 根据以上的电子时钟的设计要求可以分为以下的几个硬件电路模块:单片机模块、数码显示模块与按键模块,模块之间的关系图如下面得方框电路图1所示。

电子计时器综合系统剖析

吉林建筑大学 电气与计算机学院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A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题目:电子计时器综合系统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2015.09.07-2015.09.18

第一章绪论 (2) 第二章设计方案与论证 (3) 一、总体设计方案 (4) 二、最小系统设计 (4) 2.1时钟电路设计 (4) 2.2复位电路设计 (4) 2.3最小系统设计 (4) 三、数码管显示模块设计 (5) 四、按键控制模块设计 (5) 第三章程序制作 (6) 3.1编程软件介绍 (6) 3.2程序框图设计 (7) 第四章仿真调试 (9) 第五章现象与收获 (11) 第六章参考文献 (12) 附录 (13) 附件1:原理图 (14) 附件2:仿真图 (15) 附件3:程序 (16)

第一章绪论 一、课程设计目的及内容 1、目的:本次课程设计是对理论讲授的一个应用的过程,通过此次课程设计一方面使学生对课堂所学单片机原理知识进一步巩固和验证,另一方面也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内容:利用AT89C51单片机的定时器,中断,串行口,内存等内部资源扩展外部4个键盘,4位LED8段数码管,设计一个具有多种I/O接口的综合性功能电路,并编写出有个性有特色的应用软件用以实现电子计时器的功能。 二、课程设计要求: (1)有上电指示灯。 (2)能正确手动复位。 (3)能产生12MHz的振荡信号供单片机使用。 (4)4位LED显示:动态扫描方式显示,要求无闪烁,能正确显示程序送显的数据,可以使用液晶屏。 (5)能按照分秒进制规则显示,其中两位LED显示秒,两位LED显示分,每一秒钟秒加一,加到60产生进位同时分加一,当分位加至60则全清零,从零开始重新计时。 (6)外扩4个按键,能够正确识别键值,当某些键按下时,能正确调整LED 显示,能实现计时秒表功能,精确到0.01秒,可以使用键盘。 三、提交设计报告一份要求如下: (1).简述设计目的; (2).阐述设计原理; (3).按步骤设计; (4).绘制硬件原理图; (5).用protues仿真; (6).给出程序清单; (7).字迹工整,文句通顺,内容涉及公式部分一律用公式编辑器编辑,正文用宋体小四字,标题一律用黑体四号字。同时写出课程设计过程中的运行结果,现象,体验与收获。

简易电子时钟的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简易电子时钟的设计 院别: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摘要 通过一学期单片机的学习,对其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它特别适合于与控制有关的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自动控制,智能化仪器,仪表,数据采集,军工产品以及家用电器等各个领域,单片机往往是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在根据具体硬件结构,以及针对具体应用对象特点的软件结合,以作完善。我们也借此课程设计的机会,对单片机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与学习。 本次课程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设计一个简易的电子时钟,通过一个8位共阴极数码管进行时、分、秒的显示,另外设置7个按键,一个用来调整小时,一个用来调整分钟,一个开关控制是否调整时间。 关键词:AT89C51,数码管,按键,DS1303时钟芯片

1.概述 本设计是锻炼我们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依靠团队的力量去完成一项具体的任务系统的训练了所学知识,设计的过程必将是难忘的,这也将是大学向社会工作过度的一个重要阶段。 本阶段过后要去能够熟练的运用单片机中的计数器、定时器、中断、数码管显示等参考教材或者相关资料,采用C语言实现数字时钟功能,在数码管上实时显示,并运用Protues软件绘制电路原理图,并进行仿真验证和误差分析。 2.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1系统方案的确定 用6位数码管,可以显示出时、分、秒;用P2端口控制位选,由定时器进行时间的控制(秒);当总按键按下时可以进行时间调整; 2.2方案分析 2.3系统总框图 图2.1

3.系统硬件系统设计 3.1复位电路 单片机复位电路就好比电脑的重启部分,当电脑在使用中出现死机,按下重启按钮电脑内部的程序从头开始执行。单片机也一样,当单片机系统在运行中,受到环境干扰出现程跑飞的时候,按下复位按钮内部的程序自动从头开始执行。 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 在单片机系统中,系统上电启动的时候复位一次,当按键按下的时候系统再次复位,如果释放后再按下,系统还会复位。所以可以通过按键的断开和闭合在运行的系统中控制其复位。单片机复位电路如下图 图3.1 3.2时钟电路 单片机运行需要时钟支持——就像计算机的CPU一样,如果没有时钟电路来产生时钟驱动单片机,那单片机就不能执行程序。 单片机可以看成是在时钟驱动下的时序逻辑电路。 以5l单片机为例随明:51单片机为l2个时钟周期执行一条指令。也就是说单片机运行一条指令,必须要用r2个时钟周期。没有这个时钟,单片机就跑不起来了,也没有办法定时和进行和时间有关的操作。 时钟电路是微型计算机的心脏,它控制着计算机的二个节奏。CPU就是通过复杂的时序电路完成不同的指令功能的。51的时钟信号可以由两种方式产生:一种是内部方式,利用芯片内部的振荡电路,产生时钟信号:另一种为外部方式,时钟信号由外部引入。

简易数字钟的设计

第三单元简易数字钟的设计 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显示秒、分、时的计时装置,与传统的机械钟相比,它具有走时准确、显示直观、无需机械传动等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电子手表,大到车站、码头、机场等公共场所的大型数字电子钟,数字钟到处可见。 在数字电路的学习中,已经学习过用计数器芯片搭建数字钟。51单片机内部集成了定时器/计数器,这为构建数字钟带来了方便。在本单元中,学习如何用51单片机来构建一个功能数字钟。 【任务要求】 在6个数码管上显示时、分、秒,共6位数字。 通过单片机内部定时器控制走时,走时准确。 系统有四个按键,功能分别是调整时间,加,减,确定。在按下调整键时候,显示“时”的两位数码管以1 Hz 频率闪烁。如果再次按下调整键,则“分”开始闪 烁,“时”恢复正常显示,依次循环,直到按下确定键,恢复正常的显示。在数码 管闪烁的时候,按下加或者减键可以调整相应的显示内容。按键支持短按和长按, 即短按时,所修改的数字每次增加1或者减小1,长按时候以一定速率连续增加或 者减少10。 【学习知识点】 数码管的原理,驱动程序的实现。 51单片机内部定时器的原理及应用 独立按键的原理及程序的实现。 【内容安排】 第一节:数码管显示原理及应用实现 第二节:独立按键检测原理及应用实现 第三节:计时的原理及实现 第四节:基于定时器的程序改进 第五节:数字钟的构建

第一节数码管显示原理及应用实现 1.1 数码管显示原理 数字钟要把时间显示到数字显示装置上,常用的数字显示装置有数码管、液晶、LED、CRT显示器等。在单片机系统设计中,LED数码管是最基本的显示装置。在数字钟的设计中我们用数码管对中的小时、分和表来进行显示。 LED数码管能显示各种数字或符号,由于它具有显示清晰、亮度高、寿命长、价格低廉等特点,因此使用非常广泛。图1.1是几个数码管的图片:a图为单位数码管, b图为双位数码管,c图为四位数码管。 a 单位数码管 b 双位数码管 c 四位数码管 图1.1 数码管图片 那么数码管是如何的工作呢?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玩过的“火柴棒游戏”吗,几根火柴组合起来,可以拼成各种各样的图形,数码管实际上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做成的。 图1.2 单个数码管引脚标号,共阴和共阳的内部连接图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系统设计

摘要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会面临激烈的竞争。这种竞争将是一场科技实力、管理水平和人才素质的较量,风险和机遇共存。于是老师在单片机理论课程学习的基础上,为我们安排了一个涉及MCS—51单片机多种资源应用及具有综合功能的电子时钟设计。 关键字:显示时间;定时;温度采集;系统仿真 1引言 《单片原理及应用》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它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不论是硬件扩展、接口应用还是编程方法、程序调试,都离不开实验教学。如果不在切实认真地抓好学生的实践技能的锻炼上下功夫,单凭课堂理论课学习,势必出现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局面。任随书本上把单片机技术介绍得多么重要、多么实用多么好用,同学们仍然会感到那只是空中楼阁,离自己十分遥远,或者会感到对它失去兴趣,或者会感到它高深莫测无从下手,这些情况都会令课堂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本次仿真设计的目的就是让同学们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完成一个涉及MCS —51单片机都种资源应用并具有综合功能的小系统目标板的设计与编程应用,使学生不但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而且能够对电子电路、电子元器件、印制电路板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认识,同时在软件编程、排版调试、焊接技术、相关仪器设备的使用技能等方面得到较全面的锻炼和提高,为今后能够独立进行某些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设计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该电子时钟不但具有定时作用还有温度采集作用。定时部分可以显示时、分、秒,而且用按键还可以实现时间的调整和闹铃的设定。温度采集部分实现环境温度数据的采集。 在上一学期进行的EDA课程设计中,同学们完成了单片机数据采集与定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本次综合实践是在此基础上,焊接制作电路板,完成该系统的软件设计与调试。待仿真成功后,再将程序烧写入单片机中。 2 系统结构 整个电子时钟系统电路可分为五大部分:中央处理单元(CPU)、电源电路部分、显示部分、键盘输入部分、温度采集部分。 2.1 中央处理单元 CPU选用A T89C—2051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 1)它将定时数据输出到LED,实现时间的显示; 2)根据键盘输入调用相应键处理子程序,实现时间的调整和闹铃的设定; 3)接收温度传感器输入的温度数据,进行一定的转换,然后输出到2位的LED

简易数字钟的设计

电 子 技 术 课 程 设 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简易数字钟的设计 【摘要】本次在对简易数字钟进行设计中,提出了两种整体设计方案,设 计过程中对两种方案不断进行尝试,不断比较,在比较两个方案的优缺点后, 选择了其中较优的一个方案,进行由上而下层次化的设计,先定义和规定各 个模块的结构,再对模块内部进行详细设计。在之后详细设计的时候又根据 可采用的芯片,分析各芯片是否适合本次设计,选择较合适的芯片进行设计, 最后将设计好的模块组合并调试。 【关键词】 电路,数字钟,74LS160,子电路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科技产品更新的频率加大,而且当今很多领域大都用到数字钟,我们身边也遍布与数字钟有关的生活用品。。 所谓数字钟,是指利用电子电路构成的计时器。相对机械钟而言,数字钟能达到准确计时,并显示小时、分、秒,同时能对该钟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实现整点报时,定时报闹等功能。在做本简易数字钟设计之前,通过老师及查阅资料,我知道有对此多种设计方案 数字电路是我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数字电路实验是学习数字电路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其能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增强设计和调试电路的能力.设计过程采用系统设计的方法,先分析任务,得到系统要求,然后进行总体设计,划分子系统,然后进行详细设计,决定各个功能子系统中的内部电路,最后进行测试。 二、设计要求 能按时钟功能进行小时、分钟、秒计时,并显示时间及调整时间,能整点报时,定点报时,使用4个数码管,能切换显示。小时的计时要求为“12翻1”,分和秒的计时要求为60进位。 分和秒计数器都是模M=60的计数器,其计数规律为00—01—…—58—59—00…

数字电子钟及钟控显示系统设计

论文题目:__数字电子钟及钟控显示系统设计__

一、课程设计目的 (2) 二、使用设备 (2) 三、设计内容 (2) 四、设计要求 (2) 五、设计原理 (3) 1、总体设计框图和各部分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3) 2、系统中各芯片的内部结构 (4) (1)8255芯片的内部结构及引脚 (4) (2)8253芯片的内部结构及引脚 (6) (3)8259芯片的内部结构及引脚 (8) (4)Intel8088微处理器 (10) 六、软件设计 (12) 1、程序流程图 (12) 2、程序清单 (14) 3、程序分析 (17) 七、设计体会 (18) 八、参考文献 (18)

一、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相关可编程芯片的原理、内部结构、使用方法等,学会相关可编程芯片实际应用及编程。 二、使用设备 TDS-MD微机实验系统 三、设计内容 利用TDS-MD微机实验系统设计数字电子钟及钟控显示装置(包括软硬件设计、调试)。 四、设计要求 1、设计8088/8086CPU在最小工作方式构成的微机系统原理图。要求含CPU 及存储器。存储器选择6264。 2、设计8088/8086CPU与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的接口电路,用A口输出驱动8个发光二极管。 3、设计8088/8086CPU与可编程定时/计数器8253的接口电路。 4、设计8088/8086CPU与可编程中断控制器芯片8059的接口电路。 5、设计完整的数字钟及中控显示程序。采用系统配置的液晶显示器。程序功能为时钟应能显示时、分、秒,每间隔5秒循环点亮发光二极管。

五、设计原理 1、总体设计框图和各部分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系统结构框图 1、以8088微处理器作为CPU,6264作为存储器,用8253做定时计数器产生时钟频率,8255做可编程并行接口显示时钟,8259做中断控制器产生中断。在此系统中,8253的功能是定时,接入8253的CLK信号为周期性时钟信号。8253采用计数器0#,工作于方式2,使8253的OUT0端输出周期性的负脉冲信号。因为接入8253的CLK的频率为1.19MHZ,为使输出的负脉冲的周期为20ms,则计数器的初值应设为:1.19MHZ*20ms=23800(D),转换为16进制即可。即每隔20ms,8253的OUT0端就会输出一个负脉冲的信号,此信号接8259的IR0端,当中断到50次数后,CPU即处理,使液晶显示器上的时间发生变化。每隔5m,CPU则使8255的PA口输出,驱动LED灯亮。 其中8259只需初始化ICW1,其功能是向8259表明IRx输入是电瓶触发方式还是上升沿触发方式,是单片8259还是多片8259。8259接收到信号后,产生中断信号送CPU处理。 2、硬件设计原理图:

单片机课程设计--简易电子钟.doc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设计课题:简易电子时钟的设计 专业班级:07通信1班 学生姓名:黎捐 学号:0710618134 指导教师:曾繁政 设计时间:2010.11.5—2010.12.20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设计任务: 利用单片机设计并制作简易的电子时钟,电路组成框图如图所示。 (2)(2) 设计要求:1)制作完成简易的电子时钟,时间可调整。 2)有闹钟功能。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简易电子时钟电路系统由主体电路和扩展功能电路两主题组成,总体功能原理是以STC89C52单片机为主要的控制核心,通过外接4个独立式键盘作为控制信号源,八个七段数码管作为显示器件,蜂鸣器作为定时器件,单片机实时的去执行相应的功能。在数码管上显示出来,此时通过不同的按键来观看和调节各种数据。CPU 控制原理图如图1所示。 图1. CPU 控制原理图 三、硬件系统的设计 3.1 STC89C52控制模块 STC89C52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单片机,40个引脚,32个外部双向输入/输出(I/O )端口,同时内含2个外中断口,2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2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STC89C51可以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编程,也可以在线编程。其将通用的微处理器和Flash 存储器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可反复擦写的Flash 存储器可有效地降低开发成本。 MCS-52单片机内部结构 8052单片机包含中央处理器、程序存储器(ROM)、数据存储器(RAM)、定时/计数器、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和中断系统等几大单元及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等三大总线,现在我们分别加以说明: 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CPU)是整个单片机的核心部件,是8位数据宽度的处理器,能处理8位二进制数据或代码,CPU 负责控制、指挥和调度整个单元系统协调的工作,完成运算和控制输入输出功能等操作。 数据存储器(RAM): 8052内部有128个8位用户数据存储单元和128 个专用寄存器单元,它们是统一编 时间显示显示 主控器(51单片机) 时间 调整 声音报 时 (选做)

电子综合设计-基于单片机多功能数字时钟的设计(附完整程序)

课题:基于51单片机的多功能数字时钟系统设计 一、概述、设计思路 该设计方案是以MC51单片机为核心,采用LCD液晶屏幕显示系统,辅以闹钟模块,温度采集模块、日期提醒、键盘时间调整预设置等模块,所构建的数字时钟系统,能动态显示实时时钟的时、分、秒,数据显示(误差限制在30每天),对闹铃方式与温度调节模块进行了重点设计实现SB0、SB1、SB2、SB3四个键实现时钟正常显示,调时,及闹钟时间设置。本系统设计大部分功能有软件来实现,使电路简单明了,系统稳定性也得大大提高。 二、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1、工作原理: 本设计采用STC89C51单片机作为本次课程设计的控制模块。单片机可把由DS18B20、DS1302、AT24C02中的数据利用软件来进行处理,从而把数据传输到显示模块,实现温度、日历和闹铃的显示。以LCD液晶显示器为显示模块,把单片机传来的的数据显示出来,并且显示多样化,在显示电路中,主要靠按键来实现各种显示要求的选择与切换。 2、总是设计框架图:

图二:系统总体电路图 三、单元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整个电子时钟系统电路可分为六大部分:中央处理单元(CPU)、复位电路部分、显示部分、键盘输入部分、温度采集部分。 1、MCS-51单片机 VCC: 89S51 电源正端输入,接+5V。 VSS: 电源地端。 XTAL1: 单芯片系统时钟的反相放大器输入端。 XTAL2: 系统时钟的反相放大器输出端,一般在设计上只 要在XTAL1 和XTAL2 上接上一只石英振荡晶体系 统就可以动作了,此外可以在两引脚与地之间加入一 20PF 的小电容,可以使系统更稳定,避免噪声干扰而 死机。

简易电子钟的设计

简易电子钟的设计 摘要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在社会领域的渗透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地发展,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由于它具有功能强,体积小,功耗低,价格便宜,工作可靠,使用方便等特点,一次特别适合于与控制有关的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单片机往往是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在根据具体硬件结构,以及正对具体应用对象特点的软件结合,以作完善。本次做的电子时钟是以89C51为核心,结合相关的元器件(LED数码显示器、锁存/译码/驱动器等),再配以相应的软件,达到制作简易数字钟的目的,其硬件部分难点在于元器件的选择、布局及焊接。 关键词单片机 89C51 软件硬件 LED数码显示器锁存/译码/驱动器

Abstract With the computer in the social sphere in recent years, the penet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arge scale integrated circuits, microcontroller applications are continually deepening, because of its powerful function, small size, low power consumption, cheap, reliable, easy to use and so on , one particularly suited to and control of the system,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often microcontroller as a core component to us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pecific hardware architecture, and is the object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software combine to make perfect. The electronic clock is done 89C51 core, combined with the components (LED digital display, latch / decoder / driver, etc.), which together with the corresponding software, to create simple digital clock purposes, the hardware The difficulty is the choice of components, layout, and welding. Keywords microcontroller 89C51 hardware software LED digital display latch / decoder / driver

简易数字钟设计

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说明书(2014 /2015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单片机课程设计 题目:简易数字钟设计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周数:2周 设计成绩: 2015年6 月25 日

1、课程设计目的 (1)综合利用所学单片机知识完成一个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并在实验室实现,从而加深对单片机软硬知识的理解,获得初步的应用经验。 (2)学习A T89C51定时/计数器的原理及基本应用。 (3)掌握多为数码管动态显示方法。 (4)掌握Keil uVision2 IDE的使用方法。【包括项目文件的建立,给项目添加程序件, 编译、连接项目,形成目标文件,运行调试观察结果,多文件的处理,仿真环境的设置。】 (5)掌握Keil C51的调试技巧。【包括如何设置和删除断点,如何查看和修改寄存器的内容,如何观察和修改变量,如何观察存储器区域,并行口的使用,定时器/计数器的使用,串行口的使用,外中断的使用。】 (6)掌握PROTEUS软件使用过程。 2、简易数字钟的要求及软硬件的分析 2.1简易数字钟的设计要求 利用电子电路构成一个简易数字钟,该数字钟电路主要由C51单片机、4位共阳极数码管、时计数、分计数器、蜂鸣器、LED灯、NPN型和PNP型三极管、按键、若干电阻和导线组成。其中电路系统的分计数器采用60进制,时计数器采用24进制,。译码器显示电路将时、分计数器的输出状态通过三个两位共阳数码管显示出来。整点报时电路根据计时系统的输出状态产生一个脉冲信号,用蜂鸣器输出。相对机械钟而言,数字钟能达到准确计时,并显示小时、分钟,同时通过不同按键的不同功能对该数字钟进行小时和分钟调整,也可通过按键来接她通蜂鸣器来发出响声。 2.2数字钟的软件分析 2.1.1数字钟软件的系统分析 系统的软件设计也是工具系统功能的设计。单片机软件的设计主要包括执行软件(完成各种实质性功能)的设计和监控软件的设计。单片机的软件设计通常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根据软件功能要求,将系统软件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设计出合理的总体结构,使软件开发清晰、简洁和流程合理; (2)培养良好的编程风格,如考虑结构化程序设计、实行模块化、子程序化。既便于调试、链接,又便于移植和修改; (3)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提高系统的性能,并选取合适的参数;

数字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电子系统综合设计课程论文 数字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专业: 年级: 作者: 指导教师: 2012年6月20日

目录 1.选题背景与意义 (1) 2.功能指标设计 (1) 3.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1) 3.1核心器件的选择 (1) 3.2系统整体框图 (2) 3.3模块方案设计 (2) 4.硬件设计 (3) 5.软件设计 (4) 5.1主程序流程图 (4) 5.2显示模块流程图 (4) 5.3中断服务流程图 (6) 5.4校时子程序 (8) 6.系统仿真测试 (8) 6.1测试环境 (8) 6.2测试步骤 (8) 6.3测试结论 (8) 参考文献 (8) 附录1 系统参考代码 (9) 附录2 系统器件清单 (11)

1.选题背景及意义 单片机应用系统因其优异的性能、高可靠性以及成本低廉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测控、机器人感觉、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等各个技术领域。在比较特殊的应用领域中,我们不仅希望单片机能够完成数据的采集处理,同时还想知道产生这些数据的时刻,以便于更详细地了解和掌握现场情况,这就需要为单片机系统增加数字时钟的功能。 数字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秒的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广泛应用于个人、家庭、车站、码头、办公室等情况和场所,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数字钟能长期、连续、稳定、可靠地工作,同时还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的优点,便于携带,使用方便。由于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发展,新型数字钟的精度已经远远超过老式的机械钟表,可见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在实现数字钟的各种方法中,使用单片机实现的数字钟不仅设计方法灵活,计时准确,而且可以很方便地通过软件编程使数字钟拥有丰富可靠的功能,同时也便于新功能的扩展,因而是不错的选择。 目前数字钟的常见功能有:自动计时并显示时间、通过按键或者键盘进行时间校准(包括对闹铃的设置)、闹钟功能、整点报时功能,以及万年历等等众多扩展功能。鉴于我们首次接触单片机的有关知识,对复杂功能的实现还有困难,本次设计中我们只选择实现前两个基本功能,并希望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动手实践、与老师交流等途径尽可能多的掌握单片机的基础知识。 2.功能指标设计 根据要实现的功能,我们确定了以下的设计要求: 1)设计一个精确的一秒定时器; 2)根据一秒定时器,设计一个带小时、分钟、秒的时钟,并将小时、分钟、秒显示在LED 上; 3)设计小时、分钟、秒的修改按键,可分别调整小时、分钟、秒。 3.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 3.1核心器件的选择 该数字钟系统的设计用MCS51单片机系统学习板即可。根据数字钟系统的功能要求,可得到该系统的实现需要三个主要部分,即定时计数部分、显示部分和时间调整部分。51单片机内部的脉冲振荡电路为单片机的工作提供时钟节拍,两个定时/计数器可由软件设置为定时工作方式或计数工作方式及其他灵活多样的可控功能方式,为数字钟系统的定时计数部分提供了硬件基础。V1.1实验板上的总线扩展八位高亮数码管已由内部电路与单片机相连,通过单片机IO 口进行数据传输可以实现对数码管显示的控制,数字钟系统的时间显示部分由这部分完成,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