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性别控制

奶牛性别控制
奶牛性别控制

国内性别控制的途径及其研究进展

20世纪50年代,细胞学技术迅速发展以及人工受精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使性别控制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低等动物的性别控制(如鱼类等)可以通过性反转、人工雌核或雄核的发育、种间杂交、三倍体不育等手段实现,而家畜的性别控制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X精子、Y精子的分离;二是胚胎的性别鉴定;三是通过控制母畜的授精环境来实现。

1.1 X,Y精子的分离方法

哺乳动物的性别是由X染色体和Y染色体决定的,牛共有60条染色体,其中58条为常染色体,另外两条为性染色体。由于X精子和Y精子之间存在着微弱的差异,因此可根据X精子和Y精子不同的物理性质(体积、密度、电荷、运动性)和化学性质(DNA含量、表面雄性特异性抗原)将其分开。从方法学的角度可以分为物理方法、免疫分离法、流动细胞分离法。前两种方法虽有成功的报道,但分离的效率较低,重复性很差。目前,流动细胞分离法重复性好,准确率较高,是研究进展较快且有发展前景的分离方法。

1.2 胚胎的性别鉴定

胚胎移植技术现在已经被大量地应用于畜牧生产中。在移植前对胚胎进行性别鉴定,人为地选择某一性别的胚胎给受体,可以达到性别控制的目的,尽管此方法有一定的局限

性,但仍是家畜后代性别控制的主要途径之一。经过科学工作者长期的研究和探讨,胚胎性别鉴定技术已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已应用于实际生产。鉴定的方法主要有细胞遗传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

1.3 控制母畜的授精环境

关于动物性别形成的理论和学说有很多,但公认的比较有实践意义的除了性染色体理论、基因平衡理论外,还有环境条件理论。现代遗传学实践证明,哺乳动物的表型性别都是由基因型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即性别的形成既受遗传因素决定又受环境条件影响。国内外有许多关于通过控制母畜授精环境使其所产生的后代的性比例发生变化的报道。这些控制措施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控制输精时间;二是调整子宫颈内粘液的PH值;三是改变冻精的解冻温度;四是利用外源激素;五是多重处理措施。这类方法虽有结果不稳定,性比变化有限等弊端,但操作简单,在生产中很容易推广,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2 本项目研究与国内外对比情况

2.1输精时间对性别影响的研究

由于X,Y两类精子的体积、比重、电荷、运动性等特性不同,在子宫颈内,Y精子游动速度快,最早到达受精部位,优先与等候的卵子结合。如果此时已排卵,Y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雄性。X精子运动较慢,到达受精部位晚,而

失去了与卵子结合的机会。但在排卵前8-10/小时输精,由于Y精子早期到达受精部位,能量消耗很多,许多酶已失活,失去了与X精子竞争的能力,这时与卵子结合的大多为X 精子,后代雌性就会增加(吴伟等,1998)。齐义信(1989)曾通过46头黄牛实验证明在排卵时和排卵后期输精所产生公犊占86.69%;在排卵前8小时输精后代所产母犊占87.59%。控制输精时间的方法较简便,但掌握适时输精较难。为此,研究人员研制成功了适时受精性别控制仪,以代替直肠检查。但是,在奶牛的人工授精技术上,为保证冻精的受胎率,一般推荐在母牛接近排卵时授精,这与奶牛性别控制的输精时间相矛盾。既保证理想人工授精受胎率又保证较高的生母率的适时授精时间需进一步研究。本项研究采用的方法与以前研究基本相似,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母犊牛出生率达到80.70%。

2.2子宫内粘液PH值对性别影响研究

己知Y精子对酸性环境的耐受力比X精子差,而碱性环境则相反。当解冻液或母牛生殖道内的PH值较低时,Y精子的活力减弱,运动缓慢,与卵子结合的机会减少,故后代雌性较多。当PH较高时,Y精子的活力增强,有较多的与卵子结合的机会,故后代雄性较多。所以,输精前30分钟向子宫颈内注入5%精氨酸,有利于提高生母率。黑木常春(1978)用5%精氨酸注入牛子宫颈内,提高产母率的研究

成果发表后,引起了许多科研人员的注意。张岳周(1990)报道,牛阴道粘液的PH值与性别有一定的关系,当PH<6. 8时,母犊占63.5%。王光辉、刘海广(2000)用5%L—型精氨酸注入母牛子宫内,并对母牛的生母率和子宫颈内粘液的PH值进了测定。结果表明,子宫颈粘液PH值在7.16士0.28、8.06士0.32、7.76士0.52时,生母率分别为78.5%、18.75%、47.90%。精氨酸处理的奶牛两年的生母率平均为63.8%,比对照组提高15.8%,差异极显著(p<0.01)。马正文于1994年7月至2000年10月间,应用2%食醋溶液冲洗牛阴道后再输精,结果共输配母牛618头,受胎498头,生母率69. 02% (341/494)。郑小波等(1999)向猪精液中分别加入醋酸、乳酸、草酸、柠檬酸进行性别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当每毫升精液中加入1%的醋酸0.15毫升(PH=6.5)时,对母猪的产仔数影响不显著(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可显著地(P<0. 05)提高产母仔猪的比例(55.4%:39.8%)。赵宗胜等(2000)以精氨酸作为性控剂,辅以维生素B为精液增强剂,对900只绵羊进行了性别控制实验,结果表明:0.5%精氨酸+半支维生素B12注射液效果最佳,可使产母率达59.26%(对照组48.94),双羔率达39.00%,显著提高了母羔比,羔羊初生体重也明显高于其他组。赵宗胜等(1998)在鲜精稀释液中加入不同剂量精氨酸对绵羊进行性别控制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精氨酸作为鲜精稀释液成分,可提高绵羊产母羔率

7.12%,并且0.54%剂量组要略好于1%剂量组。

本项研究采用的方法与以前研究基本相似,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母犊牛出生率达到75.81%。

2.3综合利用奶牛性别控制技术对性别的影响

本项研究采用的方法与以前研究基本相似,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母犊牛出生率达到90.83%,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参考文献:

1、向前,刘玉掸.性别控制在牛繁殖中的实践河南农业科学1996-1 30-31

2、齐义信等.对50头奶牛终生产母犊的观察.中国奶牛,1995-2-31

黑木常春.公开特许公报,1978-3 38-79

3、王光辉,刘海广.精氨酸对奶牛性别的影响.中国奶牛,2000-3

36-37

4、郑小波,张世华,等.弱酸对猪精子活率及产仔性别的影响.

养猪,1999-4 16-17

5、赵宗胜,代江生,等.绵羊性别控制试验.中国草食家畜,2000

2(3)6-8

6、吴伟,刘润铮,等.综合技术对奶牛性比控制的试验.中国畜

牧杂志,1998 34(6)38-39

性别决定及其控制

性别控制是通过人为地干预并按人们的愿望使雌性动物繁殖出所需性别后代的一种繁殖技术。可以通过人工授精或体外授精将分离的优良精子注入受体,精子的分离可通过物理、免疫、流动细胞等分离方法进行分离。授精后,可通过胚胎性别鉴定,如染色质、染色体组型鉴定法、雄性特异抗原鉴定或分子生物学SRY-PCR鉴定。 性别控制对我们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作用。1:可使受性别限制的生产性状(如泌乳性状)和受性别影响的生产性状(如肉用、毛用性状等)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2:可增强良种选种的强度和提高育种效率,以获得最大的遗传进展;3:对人类来说,通过精子性别的选择,可以避免怀孕一个与X相关隐性疾病的婴儿;对于平衡一个家庭后代的性别比例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可以控制人口增长。 两栖爬行动物性别决定的研究进展 摘要:两栖爬行动物性别决定的方式有基因型性别决定和环境型性别决定两种类型.本文综述了两种类型的最新研究进展,推测两种性别决定机制在分子水平上可能是一致的,对进一步研究存在的问题作了一定的分析. 性别决定和分化机理的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的一个热点领域.科学家们经过异常艰苦的研究才逐步揭开了性别决定的神秘面纱.众所周知,哺乳动物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在受精时,带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发育为雄性,带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发育为雌性,X染色体与Y染色体在动物性别决定中似乎具有同等的作用,但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等学科的迅速发展,专家们发现,位于Y染色体上的SRY(Sex determing of Y chromosome)基因才是辜丸决定因子TDF(Testis determing factor,Tl)F)的最佳候选基因[ 1]. SRY基因的缺失可以使动物个体发育过程出现性反转(2),这更进一步证明了SRY基因在性别决定中的重要作用‘可是,两栖爬行动物的许多物种没有性染色体的分化,这说明两栖爬行动物性别决定机制可能具有多样性.目前认为两栖爬行动物性别决定的方式有二:一是基因型性别决定,二是环境型(主要是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 1、两栖爬行动物基因型性别决定(Gene type sex determination, GSD) 两栖爬行动物基因型性别决定遗传学上的证据: 基因型性别决定是指子代的性别是通过性染色体来决定的,它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胚胎发育成雌性或雄性的趋向取决于其性染色体的组成,XY型(或zz型)将发育成雄性,而XX型(或zw型)将发育成雌性.哺乳动物是基因型性别决定的代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两栖爬行动物染色体是否有性染色体的分化,尚未完全清楚,直到1962年sew[31第一次报道了爬行类有异型染色体的存在,继此之后,性染色体在两栖爬行动物中才相继被发现.在蛇类中,性染色体的分化最为明显,其性染色体为zw(或ZZ)型,其分化程度从低等到高等逐渐增高[41.经典的分类和解剖学认为,蟒蛇科是较原始的类群,而游蛇科是由其演化而来的,蝗科又是在游蛇科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来的,性染色体的分化也表现这一规律.蛇类的性染色体一般是由核型中的第四对大染色体分化形成.在这种分化中,z染色体一直保持不变,仅w 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通过缺失卜倒位及重复等形式而进行[s1蜘蝎类目前已有7科约70多种发现具有性染色体〔6-71.龟鳖目大多缺乏性染色体的分化!8-91鳄目至今未发现有异型染色体〔10-111.两栖类即使有异型染色体分化的种类,也仅在性相关区有分化〔121.在两栖爬行动物中,具有性染色体的物种,其性别是由异型性染色体决定的,或者说是由基因型决定受精卵发育为雄性或雌性;其性别决定机制与哺乳动物和鸟类相似.例如,动胸龟科中沙氏赓香龟与大1!d香龟是具异型性染色体的,雄性为XY型,雌性为XX型;中华大婚蛛也具异型性染色体,雌性为zw型,雄性为zz型.而在虎绞蛙、乌龟、平胸龟、中华鳌等物种中,雌雄个体均未见有异型性染色体的分化,这些物种*基因保守区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也显示[13一‘6),雌雄个体间未有差异,这些物种性别决定为EST)机制.这就从反面证实了性染色体的分化是GSI〕机制的遗传基础.

奶牛场、挤奶站卫生规范

xxxxxxxxx公司 奶牛场、挤奶站卫生规范 奶源事业部

奶牛场、挤奶站卫生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奶牛场、挤奶站的环境、建筑设施、设备、挤奶人员、鲜奶质量控制以及鲜奶贮存、运输工具等卫生管理方面应达到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与本公司有供奶关系的所有奶牛场和挤奶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12693 乳制品企业良好生产规范 GB1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NY5027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5030 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5032 无公害食品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5047 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T5049 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管理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 3环境、设施 3.1场址 奶牛场应建立在地势平坦、干燥、水质良好、水源充足、无有害污染源的地方,并且远离学校、公共场所、居民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及国家、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区域。 3.2 布局与设施 3.2.1 场内应分设管理区、生产区,并处在上风向。兽医室、病牛隔离房、粪污处理区应处在下风向。 3.2.2 生产区净道和污道应分开,污道在下风向。 3.2.3 场区内的道路应坚硬、平坦、无积水。牛舍、运动场、道路以外地带应绿化。 3.2.4 场区牛舍应坐北朝南,坚固耐用,宽敞明亮,排水畅通,通风良好,能有效地排出潮湿和污浊的空气,夏季有防暑降温的设施,地面和墙壁应选用便于清洗消毒的材料。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标准

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标准 1.选址 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草原保护建设利用规划。自然环境良好,地势高 燥、背风向阳、具有一定缓坡而总体平坦;水源充足,取用方便,能够保证生 产、生活用水;交通便利,有硬化路面直通到场;周边环境符合防疫和环保要求。坚持规模经营、节约和集约用地的原则,办理合法用地手续。 2.布局 奶牛场主要包括生活管理区、辅助生产区、生产区、粪污处理区和病畜隔离区等功能区,各区之间界限分明,符合防疫和防火要求。 生活管理区 包括与经营管理有关的建筑物,应在牛场(小区)上风处和地势较高地段,并与生产区严格分开,并设有隔离设施。 辅助生产区 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供热、维修、青贮窖、草料库等设施紧靠生产区布置。干草库、饲料库、饲料加工调制车间、青贮窖设在生产区边沿下风地势较高处,并临近生产区。 主要包括牛舍、挤奶厅、人工授精及化验室等生产性建筑。设在场区下风位置,入口处设人员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各牛舍出入口设置消毒池或者消毒垫等设施设备。生产区内清洁道、污染道分设,不得交叉混用或者回流。 粪污处理、病畜隔离区 主要包括兽医室、隔离舍、病死牛处理及粪污贮存与处理设施。设在生产区外围下风地势低处,与生产区保持一定间距。粪污处理、病畜隔离区设有单独通道,便于病牛隔离、消毒和污物处理。 场区四周应建有围墙。 3.牛舍 牛舍 为封闭式牛舍,有四壁、屋顶,留有门窗。窗户能进行良好的通风换气和采光。

基础 有足够强度和稳定性,坚固,配置良好的清粪排污系统。 墙壁要求坚固结实、抗震、防水、防火,具有良好的保温和隔热性能,便于清洗和消毒。 屋顶 能防雨水、风沙侵入,隔绝太阳辐射。要求质轻、坚固耐用、防水、防火、隔热保温;能抵抗雨雪、强风等外力因素的影响。 地面要求致密坚实,水泥地面不打滑,便于清洗消毒,配置良好的清粪排污系统。 牛床 应有一定的坡度,有一定厚度的垫料,沙土、锯末或碎秸秆可作为垫料,也可使用橡胶垫层、微生物菌床等。 牛栏应采用自由卧栏。自由卧栏的隔栏结构采用悬臂式和带支腿式,原则上使用金属材质悬臂式隔栏(菌床除外)。 牛舍面积 泌乳牛舍建筑面积按照每头泌乳牛不低于10卅建设 4.青贮窖 青贮窖(含平贮)要选择建在排水好,地下水位低,防止倒塌和地下水渗入的地方,要求用水泥等建筑材料制作,密封性好,防止空气进入。设计容量要保证每头牛不少于1 0 立方米。 5.草料库 根据饲草饲料原料的供应条件设计,饲草贮存量应满足3?6个月生产需要用量的要求,精饲料的贮存量应满足1?2个月生产用量的要求。 6.挤奶厅 挤奶厅包括挤奶大厅、待挤区、设备室、储奶间、休息室、办公室等。挤奶厅应建在养殖场(小区)的上风处或中部侧面,有专用的运输通道,不可与污道交叉。挤奶厅通风系统尽可能考虑能同时使用定时控制和手动控制的电风扇;墙面要求光滑,便于清洗消毒;地面要做到防滑、易于清洁。 7.其他配套设施 电力

鸡性别控制因素

鸡性别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鸡的性别与其生产力关系极大,养鸡的目的不同,就要求不同的性别,在肉鸡生产中一般选择公鸡,公鸡比母鸡饲料利用率高,生长速度快,生命力强,而蛋鸡生产中则选择母鸡。因而性别控制成为了提高养鸡生产效益的一种重要技术途径。 关键词:鸡;性别分化;性别控制; 在家禽产业,如果性别能被有目的地变换,将会给生产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为只有母鸡能产蛋,公鸡在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方便更具有价值。鸡性别控制是指通过人为干预,获得人们所需性别后代的技术。在遗传选育上,鸡的性别比例不存在遗传差异,不能选育出某类性别占优势的群体,故及性别控制技术主要包括性别鉴定和人工诱导的性翻转等。 1 鸡性别控制机制 遗传学研究证实,动物的性别由遗传物质决定。就鸡而言,性别决定机制目前公认的有以下三种学说。 1.1 性染色体决定学说 1906年Stevens首次提出了性别决定于性染色体的理论,认为一个个体的性别,取决于受精时雌雄配子所携带的性染色体的类型。早在30年代就有人报道公鸡具有两条11 染色体,而母鸡只有一条。家禽的性别特征、性别决定和性别分化与哺乳动物显著不同。在哺乳动物中,生殖细胞决定初始性别的启动,性腺为生殖细胞的发育成熟提供环境,体细胞构成具有性别特征的躯体其他部分[1]。家禽的卵是一个独立的营养系统,并以胚盘、营养、保护3 个子系统支持胚胎的发育,胚盘集中了父母代的全部遗传信息[2]。就禽类性别决定而言,在染色体中,公鸡具有2条Z染色体,母鸡只有1条[3]。正常情况下,母鸡性染色体组成是ZW(即雌性异配型),雄性为ZZ(雄性同配型),与哺乳动物雄性异配型刚好相反。此机制是决定鸡性别发育与形成的主要机制。 1.2 常染色体平衡学说 虽然公母鸡的性别与性染色体有关,但在一些畸形性别中,发现性别的决定不完全取决于性染色体的构成,而与常染色体倍数的增减有关。Crew(1954)提出了鸡的常染色体平衡学说,认为鸡的性别决定取决于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的比例(性指数),即取决于性染色体Z 的个数与常染色体倍数之比。关于常染色体平衡学说最早是由美国生物学者Bridges(1932)以果蝇为材料提出并证实的。此后,Mecarry和Abbott在研究鸡的整倍体和非整倍体与性别的关系中发现,染色体的组成为AAZZZ (A为常染色体,Z为性染色体)或AAAZZZ的个体是雄性,AAAZZW个体为中间性[4]。而Halverson等则报道AAZZW个体也为雄性[5]。若此说法正确,那么根据常染色体平衡学说,ZO (0表示没有染色体)型染色体的鸡也应该是雌性,但在实际中尚未见到该类型的鸡。而雌雄嵌合体的研究提供了有关的证据,现报道的雌雄嵌合体均是左侧为雌性,右侧为雄性,左、右两侧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ZO和ZZ[6]。支持这一学说的证据目前仅见于鸡的一些异常性别中。常染色体对性别的影响只有在其倍数发生变化的时候才体现出来。因此,这一学说不是鸡性别决定的主要机制。 1.3 TDF学说 在对哺乳动物的性别研究中发现,哺乳动物雄性是由位于Y染色体上的一种称之为睾丸决定因子(testis determination factor,TDF)的基因所编码的组织相容性抗原H—Y所决定的。后来又发现这种抗原在异配性别中都存在,而且将其称为H—W。但后来的研究又发现这一抗原在ZZ个体中也存在,只是抗原水平低于ZW个体。Muller等研究发现,染色体型为雄性的小鸡(ZZ)经雌二醇诱导后表现型转为雌性的小鸡中也有所谓的H—W抗原表达,表明这一抗原的存在并不能成为鸡性别决定的主要控制原因[7]。

性别决定与性别控制

性别决定(Sex Determination)与性别控制(Sex Control) (正文) 一、概述 1.什么是性别? ●《高级汉语词典》中“性别”条目:----雌雄两性的区别,一般指男女两性的区别。一 般对应于英文词汇“sex,gender”。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中“Sex”条目:----The condition of being either male or female. ●《美国传统词典》(双解)中“sex”条目:----The property or quality by which organisms are classified as female or male on the basis of their reproductive organs and functions.(基于生殖器官和功能而将生物体分为雌或雄的性质或特点);Either of the two divisions,designated female and male,of this classification.(两性之一这种分类中雌或雄两性中任一个);The condition or character of being female or male;the physiological,functional,and psychological differences that distinguish the female and the male.(性特征作为雌或雄的情况或特点,以区分雌雄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区别)。 ●《维基百科英文版》中“Sex”条目:----生物中有许多物种可以划分成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种类,称之为性别。这些不同的性别个体会互相补足结合彼此的基因,以繁衍后代,这种过程称为繁殖。典型的情况下,一个物种会有两种性别:雄性与雌性。雌性被界定为生产较大配子(gamete,也就是生殖细胞)的那一方。 ●“Gender”条目:----是指一个人或个性中所带有的阳刚气质(masculinity)或阴柔气 质(femininity)。一个人的总体性别是很复杂的,包含了无数外表、言语、动作等等各方面的特质。总体性别通常不容易作一个简单的分类,虽然社会倾向于假设有一个简单的二元划分。 2.性别的类型有哪些? ●生物的性别类型: 一般为两种,雌性和雄性,也有例外,如雌雄同体(贝类动物中有些为雌雄同体)。 个别生物仅发现一种性别,可以同性繁殖。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有一种蜥蜴,其种群中不曾发现过一个雄性,雌性不需要精子来受精,它们的卵在预定的时间分裂,然后便长成一只小蜥蜴,而所有以这种方式产生的蜥蜴都是雌性。 但从理论上讲,一种生物可以有多种性别。如个别生物多达13种性别,如有种黏液霉菌就有13种“性别”。但这些多性别的物种很稀有,大多数物种都只有雌性和雄性两种性别。 大自然孕育了生物,生物在进化过程中慢慢地出现了性别。性在进化上究竟有什么好处?为什么大多数生物都选择了两性的繁殖方式? 早在1958年,对现代达尔文主义的创立有重大贡献的生物学家罗纳德?费舍尔在他的著作《自然选择的遗传学理论》中,就明确提出了这个问题。但这个问题在此后40多年的时间内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 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第19届国际遗传学大会上,温哥华英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进化

810310631_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_终稿

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 刘静 随着近年来我国乳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乳与乳制品的安全日益受到重视。人们不仅要求喝到奶, 而且要喝好奶, 喝放心奶, 食用安全乳品。乳业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改善人们膳食结构和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重要产业, 对乳及其制品质量安全的有效控制, 一方面有利于保证广大消费者的健康与安全, 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 另一方面有利于乳业本身及农业的健康发展。 乳制品的质量安全涉及原料乳生产、乳品加工、贮藏、运输、销售到餐桌等整个过程的不同链条, 每个链条任何一个环节的不规范操作都易使乳受到各种生物性( 微生物、昆虫等) 、化学性( 农药、兽药等) 或物理性的污染, 最终影响乳制品的质量安全。由于原辅料处理中存在问题2011年蒙牛的液态奶黄曲霉毒素质量安全事件;由于奶源环节出现的问题;出现的三鹿婴幼儿“毒”奶粉事件;由于存在工艺不合理、原料和产品质量检验不力及管理不善等问题, 其引发的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如2004 年安徽省阜阳奶粉事件, 2008 年3 月珠海维维大亨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高钙牛奶饮品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而引起食物中毒事件, 以及意大利的莫扎里拉奶酪二噁英含量超标事件, 还有长期困扰我国乳业发展的牛奶掺假现象, 都为我国乳品安全敲响了警钟。国产乳品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打击了消费者对乳品安全的信任度, 影响了乳品的销售, 对处于成长期的中国乳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下面先对影响乳制品行业质量安全因素进行简单分析,然后再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技术手段。 影响乳制品质量安全的因素主要包括环境污染、兽药和饲料添加剂残留、有害微生物以及人为因素等。这些不安全因素贯穿于整个乳业之中, 涉及从原料乳、加工过程、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者购买后至食用前的各个环节。 一、制约乳业安全的因素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原料乳生产的不安全因素 在养殖环节中的奶牛乳房炎, 在原料乳收购环节, 奶站的挤奶操作不规范, 牛奶检测环节技术手段落后, 对挤奶、贮奶、运奶设备的冲洗不彻底及冷藏设施落后等均会造成牛奶质量的降低。例如:饲料中有害物质及农药的残留, 其他辅

奶牛繁殖管理的关键指标

奶牛繁殖管理的关键指标 摘要21d怀孕率是奶牛繁殖工作评价和管理的一项关键指标,将奶牛繁殖信息由以年度为统计单位缩短为1个发情周期,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尽快恢复和提高奶牛群体的繁殖及生产性能。 关键词21d怀孕率;奶牛;繁殖;发情检出率 奶牛场繁殖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影响奶牛的产量和该场地的经济效益。目前常用的传统的反映牛群繁殖状况的指标,如受胎率、一次受胎率、情期受胎率(配种指数的倒数)、产间距(产犊间隔)、空怀天数等等,都从不同层面上反映了牛群的繁殖状况和对牛场的繁殖工作的评价。然而,上述指标大多以一个繁殖年度为统计单位,对于奶牛场的管理来说,取得信息明显滞后。而管理者需要及时尽早掌握牛群的各种信息,尤其是繁殖信息,以便及时发现问题,组织有关人员解决,尽快恢复或提高奶牛群的繁殖及生产性能。 21d怀孕率——这个繁殖统计的指标,将统计单位缩短为奶牛的1个发情周期,关注的不仅仅是多少牛怀孕了,而且强调奶牛是在多长时间内怀孕的,即更加注重奶牛的繁殖效率;同时它还提供牛群的发情检出率的指标,以便评估牛场的发情鉴定的工作。 所谓21d怀孕率,是指牛群中在特定的时期内(21d),实际怀孕的奶牛占可以(应该)怀孕的奶牛的百分率。时间间隔定在21d是缘于奶牛的发情周期长。 1统计21d怀孕率的规则 1.1发情检出率 (1)凡是奶牛在21d时期的第1天已达到主动休配期(VWP,voluntary waiting period)的空怀牛,从本期开始成为符合条件(可配种)牛。 (2)在21d时期达到VWP,该牛从下1个21d成为符合条件牛。 (3)未达到VWP时就发情或配种的,此时就成为符合条件的牛。 (4)在某个21d时期,转群、淘汰掉的奶牛,该时期不再为符合条件的牛。 (5)配种后,不再为符合条件的牛,除非下1个21d返情(仍然为空怀)或妊检判定为空怀。

奶牛繁殖考核制度

奶牛繁殖考核制度 繁殖考核制度 20XX年6月10日 一、月份考核标准: 1. 成母牛: 1) 产后45天以内配种每头牛扣30元; 2) 产后45—120天内受孕每头牛奖励50元; 3) 产后121—180天内受孕每头牛奖励20元; 4) 产后181—240天内受孕每头牛奖励10元; 5) 产后240天以外受孕每头牛奖励30元。 6) 产后240天以上空怀牛每月每头扣40元。 7) 受胎所需平均耗精量支,每节约1支奖励100元,每增加1支扣100元。 2. 青年牛: 1) 月龄以内配种每头牛扣50元。 2) 18月龄以上不受孕每头牛扣30元。 3) 受胎所需平均耗精量支,每节约1支奖励100元,每增加1支扣100元。 3. 统计方法 1) 严重生殖系统疾病牛产后240天以上不考核。先天性生殖系统发育不良青年牛不考核。 2) 妊娠120天以后流产按正产成母牛标准考核。以受配后第二次定胎妊娠结果确认受胎头数。 3) 受配后第二次定胎之前出场牛不计。 4) 批准淘汰但未出场牛不计考核,在场期间公牛配种

受孕牛从下 2 一胎计考核。 5) 消耗精液量 = 月初库存 + 月入库–月末库存 4. 情期受胎率计算公式 情期受胎率 = × 100% 二、年总受胎率考核标准: 1. 年总受胎率计算公式 年总受胎率 = × 100% 2. 考核标准 1) 成母牛 i. 指标≥ 85% ii. 每提高1个百分点奖励100元,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100元。 2) 青年牛 i. 指标≥95% ii. 每提高1个百分点奖励100元,每降低1个百分点扣100元。 3. 统计方法 1) 统计日期上年10月1日到本年9月31日。 2) 年内受胎两次以上的母牛,受胎头数和受配头数应一起统计,即各计为两次以上。 3) 配种后第二次定胎以前出场的母牛不参与统计,第二次定胎后出场的母牛一律参与统计。 4) 以受配后第二次定胎妊娠结果确认受胎头数。 三、年总繁殖率考核标准: 3 1. 年总繁殖率计算公式

浅谈性别控制技术

浅谈性别控制技术 摘要:家畜性别的控制与鉴定技术在畜牧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家畜性别控制技术的一些方法的原理、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并进一步讨论了性别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性别控制、精子分离、胚胎性别鉴定 Abstract: Sex control and livestock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animal husbandry.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nimal control some of the ways gender principles, theory and basic methods, and further discussion of gender control technology research, applications, problems and prospects. Key words: Sex Control,Sperm separation,Embryo sexing 动物的性别控制技术是通过对动物的正常生殖过程进行人为干预,使成年雌性动物产出人们期望性别后代的一门生物技术,它能显著提高家畜的繁殖效率,一直是生物科学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1 性别控制技术的意义 性别控制在畜牧业中具有重要的生产意义。第一,在经济方面,通过充分发挥优势性别作用以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如运用此技术提高大量雌性个体如奶牛、母鸡的数量,同时节约雄性个体在繁殖年度的饲料消耗,相反亦可通过此技术控制多产雄性肉牛、肉鸡、绵羊和猪等具有增重快、肉质优等特点的雄性后代。第二,在育种方面,通过性别控制可以增加选择家畜遗传和表型性别的强度,消灭不理想的隐性性状,加快家畜的遗传进展、畜群的更新。此外,随着分子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以及其他相关科学的发展,性别控制技术将成为胚胎工程中的一项配套技术, 它对各项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 性别决定的研究 2.1 遗传机制 早在本世纪初,科学家就获知哺乳动物的雌、雄两性各具有不同的性染色体,

性别决定与性别控制

第六章性别决定与性别控制 雌雄性别分化是生物界最普遍的现象之一,也是遗传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自然条件下,两性生物中雌雄个体的比例大多是1:1,是典型的孟德尔比数,这说明性别和其他性状一样受遗传物质的控制。 第一节性别决定的遗传理论 关于性别决定的机制问题,曾有过多种假说,直到1902年,威尔逊(E. B.Wilson)、萨顿(W.S. Sutton)等首次发现了性染色体后,性别决定自然与性染色体联系起来,逐步形成了性染色体决定性别学说,这也是目前最流行的学说。在动物中,除性染色体决定性别外,还有基因平衡理论、H-Y抗原及染色体的倍数等与性别有关理论。 一、性染色体类型与性别决定 在二倍体动物以及人的体细胞中,都有一对与性别决定有明显直接关系的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其他的染色体通称为常染色体。有些生物的雄体和雌体在性染色体的数目上是不同的,简称性染色体异数。例如,蝗虫的性染色体,即X染色体,在雌虫的体细胞里是一对形态、结构相同的染色体(可用XX表示),但雄虫的体细胞里却只有一条性染色体(可用XO表示)。另一些生物的雌体和雄体的每个体细胞里都有一对性染色体,但它们在大小、形态和结构上随性别而不同。例如,猪雄性体细胞中是一对大小、形态、结构不同的性染色体,大的一条叫X染色体,小的一条叫Y染色体,雌性的体细胞中是一对X染色体。 X、Y性染色体在形态和内容上都不相同,它们有同源部分也有非同源部分。同源部分和非同源部分都含有基因,但因Y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很少,所以,一般位于X 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从进化角度看,性染色体是由常染色体分化来的,随着分化程度的逐步加深,同源部分则逐渐缩小,或Y染色体逐渐缩短,最后消失。例如,雄蝗虫的性染色体可能最初是XY 型,在进化过程中,Y染色体逐渐消失而成为XO型。因此X与Y染色体愈原始,它们的同源区段就愈长,非同源区段就愈短。由于Y染色体基因数目逐渐减少,最后变成不含基因的空体,或只含有一些与性别决定无关的基因,所以它在性别决定中失去了作用(如果蝇)。但是,高等动物和人类中随着X和Y染色体的进一步分化,Y染色体在性别决定中却起主要作用。 多数雌雄异体的动物,雌、雄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不同,它们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差异

奶牛养殖技术规范

奶牛养殖技术规范Q/TMVY01-2002 2002-10-31发布2002-11-1实施 上海市金山区吕巷奶牛公司发布 前言 为确保本区奶牛安全、卫生优质高效的饲养与管理,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特制定本地方标准。 本标准是按GB/T1.1-2000和GB/T1.2-2002标准中所规定的要求编写。 本标准的附录A、B、C、D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上海市金山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金山区奶牛管理站、上海光明乳业集团、金山区兽医卫生监督所、上海市金山区吕巷奶牛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伟、陆耀华、孙爱林、沈国辉、符文勇。 本标准首次发布时间为2002年10月31日。 奶牛养殖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奶牛生产过程中引种、育种、繁殖、环境、饲养、消毒、用药、防疫、牛奶收集和废弃物处理应遵循的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奶牛养殖场奶牛生产饲养与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堪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 16567 种畜禽调运检疫技术规范 GB 7959-1987 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 GB 8979-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6568-1996 奶牛场卫生及检疫规范 NY/T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 5027 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 NY 6045 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 NY 5046 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生男生女饮食方案

生男生女饮食方案 对于许多计划只想生女儿、或是想生男孩的夫妻来说,除了定期看妇产科,接受医生的建议之外,其实还有一个颇为值得一试的好方法,那就是藉由平时的饮食控制,来达到影响受孕胎儿性别的目地。这种饮食控制,进而左右胎儿性别的方法,相信是许多新手夫妇所不太清楚的部分,下面介绍针对如何通过饮食控制而增加生男或生女几率饮食方案。 一、如果想生男孩时在饮食方案有哪些呢? 1、均衡摄取碱性类的食物 根据科学家们对于食物的研究,发现有些食物的属性是酸性的,而有些则是碱性的,倘若一对夫妇在家庭计画的过程中,真的是很想生一个男生,那么为了增加生出男孩的机率,女性就应该要多吃一些碱性的食物,因为这类的食物可以平衡一下人体的酸碱度,使得人体呈现碱性的状态,增加Y精子顺利与卵子受精、结合的机会。一般来说,碱性食物包括有新鲜的蔬菜、牛奶、柳丁、香蕉、海带等。 2、利用中药调养身体 依照改变女性体内酸碱环境的原理,计画生男孩的妇女们不妨利用吃几帖中药,来达到调养身体的目的,其实一般市面上有些中药店所贩售的药材中,有几帖中药对于保养身体还不错,下面就特别举出一帖中药的实例,以供大家参考。这帖中药的药材包括有党参、六汗、淮山、泽泻、茯苓、牡丹皮、山茉楰、正规版胶等各两钱;北耆、天冬、知母、麦冬、炒扁豆、黍附、大金樱、五彩龙骨等各三钱;以及五味子八分、熟地四钱、生地四钱。至于烹煮的方法,是按照服用的剂量来当作区分的标准,在服用第一剂的时候,首先先把所有的药材通通放进锅里,然后拿出一个饭碗,舀起四碗水的份量,倒入刚才准备好的锅子里面,然后以小火慢煎,直至水收干,变成一碗半左右的汤量即可服用;在服用第二剂的时候,仿照上述的方法准备,唯一的差别是改变成倒入三碗水的份量,然后同样的以小火慢煎,直至水收干,煮成一碗的汤量即可关火,然后服用;至于第三剂就比较特殊了,必须再加入龟版胶与土鳖甲这另外两种药材,然后同样的以小火慢煮,等药汁收干成一碗的份量,即可服用了。 二、如果想生女孩在饮食方案是什么? 女孩子的性染色体组合为XX,所以如果想要生女孩的话,就必须要尽量想办法增加X 精子与卵子相结合的机会,所以准备怀孕的妇女,应该要维持身体的酸性,如此才能阻碍Y 精子,帮助X精子顺利受精。根据研究显示,X精子偏好酸性的环境,所以平时在饮食方面,妇女应该要多摄取偏酸性的食物,像是肉类、鸡肉、蛋白、豌豆和榖类食物等。 三、何时该服用中药呢? 普遍而言,中药的调养对于妇女有着极大的助益,除了可以当作是平时保养身体之用,相对的也可增加生男孩的机会,为了更增加命中的机率,挑选出一个适合的食用时机也就变得格外重要起来。根据女性的生理周期来看,适合吃中药的时间大约是在经期后一周左右,这个其间刚好属于结束经期、排卵前,而服用的剂量以每个月至少服用二到三帖为佳,虽然

奶牛的育种操作和挤奶技术

第一章奶牛育种操作技术 第1条:母牛产后50—60天配种为好,对超过70天不发情或发情不正常的牛应及时检查治疗,并从营养和管理上找原因,改善饲养管理。犊牛在出生16月龄,体重达到370公斤以上可以进行初次配种,体重达到370公斤以上这个指标是初配年龄的首要指标。 第2条:要建立奶牛发情观察制度,空怀母牛发情要及时记录,并作好发情鉴定工作。发情鉴定方法有(1)主要根据母牛的外部表现来判定发情状况,要重点看爬跨情况及外阴部变化和黏液情况,(2)内部检查,一是阴道检查子宫颈,二是直肠检查,主要是检查卵巢及卵泡的发育和变化情况。总之,上午发现母牛发情被爬跨不动,下午即可配种,这时母牛发情接近末期,距离排卵约有6—7个小时,也就是说,从发情开始20小时左右配种最好。 第3条:母牛分娩后20天内,应进行生殖器检查,如有疾病应先治后配。要求母牛在产后90天内必须怀孕,这样才能保证一年一犊。 第4条:母牛应严格选种选配计划,一是杜绝近亲繁殖,二是一定要用优良的种母牛精液进行配种,必须保证种母牛的精液质量,这是保证下胎高产的基础。 第二章挤奶技术 第1条:奶牛的挤奶次数,应根据各泌乳阶段和产奶水平而定。一般每天挤奶三次,可根据产奶量高低酌情增减。 第2条:用手工挤奶时,挤奶员必须经常剪指甲,洗净双手。然后用毛巾沾上45-50℃的温水(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在水中加入0.1%的高锰酸钾)对乳房进行清洗。清洗顺序是先上后下,由前向后,先右后左,最后是乳房基底部和乳头,洗完乳房后,在用干毛巾把整个乳房擦干净。 第3条:乳房洗净后应进行第一次按摩,待乳房膨胀,乳静脉怒张出现排

乳发射时,应立即开始挤奶。挤奶时严禁用牛奶或凡士林擦乳头。待挤奶近一半时进行第二次乳房按摩,这时一手握住乳房底部另一手进行按摩。当快挤完奶时,再用双手对乳区上下左右按摩几下把直到奶挤净为止。 第4条:手工挤奶要采用全握法,禁用滑下法,开始挤奶时用力要轻、速度稍慢,随着奶牛秘乳的加快,应加快挤奶速度。一般每分钟挤奶60—80次为好,(每分钟挤奶量不少于1.5公斤),挤奶顺序一般先挤前边的两个乳头,再挤后边的两个乳头。每次挤完奶以后,用乳头消毒液浸泡乳头10—30秒。 第5条:挤奶桶和盛奶桶要保持卫生干净,每次盛完奶后先用32℃温水冲洗一遍,然后用2%碱水或0.2%高锰酸钾等消毒水清洗,最后用清水清洗干净后,倒扣在干净的木板上备下次使用。 第6条:使用机械挤奶的奶牛操作规程按三鹿集团下发的规定执行。 第7条:每挤完一头牛后,应将奶量称重,并做好产奶记录,然后通过多层纱布进行过滤,过滤后的牛奶要马上冷却,一般在2小时内冷却到4℃以下。过滤用的纱布每次要清洗消毒,并定期更换,保持清洁卫生。 2

奶牛繁殖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及绩效考核

奶牛繁殖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及绩效考核办法 一、岗位职责 1、负责牧场整个牛群的发情签定以及人工授精、妊娠检查,奶牛产后护理工作。 2、负责牧场牛群的接产以及繁殖疾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工作。 3、协助牧场有关部门选购遗传价值高、近亲系数≦3.125、活力在0.35以上的优良种公牛精液。 4、定期检查液氮容器中的液氮情况并及时上报,及时补充液氮。如未做到,场内给予惩罚。 5、努力保持最高的发情观察率和受胎率,对屡配不孕、严重繁殖系统疾病牛只及时进行会诊,并做出正确有效的治疗。 6、对人工授精时间满三个情期(60天)未返情的牛只进行直肠孕检。确定怀孕牛只须在3个月后进行第一次复检,干奶前进行第二次复检。如未做到,场内给予惩罚。 7、详细记录牛只的发情、输精、繁殖疾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的详细情况,整理后输入电脑。如未做到,场内给予惩罚。 8、协助兽医、饲养等部门做好牛群治疗、消毒防疫、牛群异动等工作。 9、物品和器械使用前后彻底消毒,做到无污染操作。如未做到,场内给予惩罚。 10、严格遵守牧场各项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服从上级工作安排 二、考核方案 月度考核指标:月输精头次,产后平均始配天数,平均配准天数,繁殖疾病控制率,接产事故控制率 非月度考核指标:产犊间隔 绩效工资的组成:基础工资,月情期受胎率,空怀天数,年繁殖率,产后繁殖护理。 1、基础工资 每月输精牛头次>=100:1800元; 每月输精牛头次>=80:1600元; 每月输精牛头次>=60:1400元; 每月输精牛头次>=40:1200元; 每月输精牛头次<40:1000元。

2、月情期受胎率 ①基础指标:成母牛≧50% ;育成牛≧60% ②奖励方式:成母牛每高于基础指标一个百分点,奖励20元;育成牛不在奖励范围。 ③惩罚方式:成母牛每低于基础指标一个百分点,罚款10元;育成牛每低于基础指标一个百分点,罚款10元。 注:①输过精但未妊检母牛由于其他疾病淘汰,配后天数≧45天且未返栏,以配孕计;②配后45天内隐性流产牛以未孕计。 3、空怀天数 ①奖励方式: 产后≦80天受孕:每牛120元; 产后≦100天受孕:每牛100元; 产后≦120天受孕:每牛80元; 产后≦150天受孕:每牛60元. ②惩罚方式: 产后≧180天未孕:每牛30元/月; 产后≧220天未孕:每牛40元/月; 产后≧260天未孕:每牛50元/月; 产后≧300天未孕:每牛60元/月; 注:①对于检出繁殖障碍的牛只,可由该牛负责人提出,作为“不宜输精”牛只申报。由技术主管人员带领其它技术人员对该牛进行会诊,制定处理方案。其他技术人员,可对该牛进行评估,也可对该牛进行治疗、配种。配孕牛只奖励500元/牛。 ②阿菲金牧场管理软件中定义为“不宜输精”牛只不在惩罚范围内。 4、年繁殖率 ①基础指标:≧80% ②奖励方式:每高于基础指标一个百分点,奖励500元; ③惩罚方式:每低于基础指标一个百分点,惩罚300元。 5、产后护理 ①基础要求:按照产后护理程序,严格及时操作;操作后当日必须准确填写产后监控卡。

奶牛性别控制技术剖析

1 项目概述 近年来我国奶牛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仍相当滞后,2006年我国有奶牛1363万头,个体产奶量2380kg,纯种荷斯坦奶牛约360~420万头,一个泌乳期产奶量在6t 以上的纯种荷斯坦奶牛约96万头。因此,我国良种奶牛目前尚处在数量很少的阶段,如何加速提高良种奶牛存栏量,已成了我国发展奶牛业的关键环节。家畜的性别控制技术是人工授精、胚胎移植、体外受精和性别控制四大繁殖新技术之一,人们希望让特定性别的家畜进行按需生产。在自然条件下奶牛的雌雄比为1∶1 ,两性个体对后代的遗传贡献相等,对生殖和进化同等重要。但在用作经济动物时,雌雄个体的价值则大不相同,因为畜牧生产中许多重要的经济性状都与性别有关,例如:肉、蛋、奶、毛、茸等。因此,通过人为方法控制出生奶牛的性别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性别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即是由性染色体决定。但染色体理论并非性别决定机制的全部,外部环境中的某些因素也是性别决定机制中的重要条件,这些因素包括温度、光照、营养、激素、体液的酸碱度、输精时间、胎次及年龄等。当遗传基础和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后代性别也将发生变化。关于哺乳动物的性别控制,目前主要是利用X,Y精子个体在大小、密度、电荷、DNA含量等方面的差异,采用离心法、电泳法、免疫法等方法分离X,Y精子及胚胎的性别鉴定。

从理论上讲,这类方法最为可靠,但由于受经济、设备、技术、操作要求、技术人员等条件的限制,短期内很难在广大生产单位得到推广应用。因此,从性别决定机制的环境因素中寻找一条简单可行的性别控制途径成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通过控制母畜的授精环境来达到性别控制的目的。 1.1研究内容 1.1.1 输精时间对性别影响研究 1.1.2子宫内粘液PH值对性别影响研究 1.2 技术难点和技术关键 奶牛性别控制技术规程 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母犊牛出生率达到90% 1.4 计划进度及考核指标(分年度填写) 2010年分别开展输精时间对性别影响的研究、子宫内粘液PH值对性别影响研究,产母率分别达到80%、75%。 2011年完善奶牛性别控制技术规程。采用性别控制技术产母率为90%。完成全部试验研究任务,提交鉴定验收。 2 研究方案 2.1输精时间对性别影响研究 分别对奶牛排卵前8小时、4小时、排卵时及排卵后4小时、8小时授精,找到产雌率最高的时间。 2.2子宫内粘液PH值对性别影响研究

奶牛性别控制

国内性别控制的途径及其研究进展 20世纪50年代,细胞学技术迅速发展以及人工受精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使性别控制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低等动物的性别控制(如鱼类等)可以通过性反转、人工雌核或雄核的发育、种间杂交、三倍体不育等手段实现,而家畜的性别控制主要有三条途径:一是X精子、Y精子的分离;二是胚胎的性别鉴定;三是通过控制母畜的授精环境来实现。 1.1 X,Y精子的分离方法 哺乳动物的性别是由X染色体和Y染色体决定的,牛共有60条染色体,其中58条为常染色体,另外两条为性染色体。由于X精子和Y精子之间存在着微弱的差异,因此可根据X精子和Y精子不同的物理性质(体积、密度、电荷、运动性)和化学性质(DNA含量、表面雄性特异性抗原)将其分开。从方法学的角度可以分为物理方法、免疫分离法、流动细胞分离法。前两种方法虽有成功的报道,但分离的效率较低,重复性很差。目前,流动细胞分离法重复性好,准确率较高,是研究进展较快且有发展前景的分离方法。 1.2 胚胎的性别鉴定 胚胎移植技术现在已经被大量地应用于畜牧生产中。在移植前对胚胎进行性别鉴定,人为地选择某一性别的胚胎给受体,可以达到性别控制的目的,尽管此方法有一定的局限

性,但仍是家畜后代性别控制的主要途径之一。经过科学工作者长期的研究和探讨,胚胎性别鉴定技术已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些已应用于实际生产。鉴定的方法主要有细胞遗传学方法、免疫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 1.3 控制母畜的授精环境 关于动物性别形成的理论和学说有很多,但公认的比较有实践意义的除了性染色体理论、基因平衡理论外,还有环境条件理论。现代遗传学实践证明,哺乳动物的表型性别都是由基因型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即性别的形成既受遗传因素决定又受环境条件影响。国内外有许多关于通过控制母畜授精环境使其所产生的后代的性比例发生变化的报道。这些控制措施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控制输精时间;二是调整子宫颈内粘液的PH值;三是改变冻精的解冻温度;四是利用外源激素;五是多重处理措施。这类方法虽有结果不稳定,性比变化有限等弊端,但操作简单,在生产中很容易推广,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2 本项目研究与国内外对比情况 2.1输精时间对性别影响的研究 由于X,Y两类精子的体积、比重、电荷、运动性等特性不同,在子宫颈内,Y精子游动速度快,最早到达受精部位,优先与等候的卵子结合。如果此时已排卵,Y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雄性。X精子运动较慢,到达受精部位晚,而

提高奶牛繁殖力的综合技术措施

[2007/12/15] 提高奶牛繁殖力的综合技术措施 1 提高奶牛繁殖力的一般技术措施 1.1 饲料营养营养不良或营养水平过高,都会对奶牛发情、受胎率、胚胎质量、生殖系统功能、内分泌平衡、分娩时的各种并发症(难产、胎衣不下、子宫炎、怀孕率降低)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饲养者应根据奶牛不同生理特点和生长生产阶段要求,按照常用饲料营养成分和饲养标准,配制饲粮,精青粗合理搭配,实行科学饲养,保持奶牛7-8成的种用体况,切忌掠夺 式生产,造成奶牛泌乳期间严重负平衡。 1.2 降低热应激奶牛是耐寒怕热的动物,适宜温度为0-21℃,最适温度6-8℃,而夏季气温往往高达30℃甚至更高,对奶牛采食量、产奶、繁殖等性能产生严重影响,所以降低热应激对奶牛的影响是夏季饲养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内容。1.3 实行产后监控母牛产后监控是平常科学饲养管理条件下,从分娩开始至产后60d之内,通过用观察、检测(查)、化验等方法,对产后母牛实施以生殖器为重点,以产科疾病为主要内容的全面系统监控,及时处理和治疗母牛生殖系统疾病或繁殖障碍,对患有子宫内膜炎的个体尽早进行子宫净化治疗,促进产后母牛生 殖机能尽快恢复。 1.4 减少高产奶牛繁殖障碍奶牛的繁殖障碍即奶牛暂时性或永久性不孕症,主要有慢性子宫炎、隐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子宫颈炎、卵巢机能不全、持久黄体、卵巢囊肿、排卵延迟、繁殖免疫障碍、营养负平衡引起生殖系统机能复旧延迟等,高产奶牛更为普遍。造成奶牛繁殖障碍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饲养管理不当,二是生殖器官疾病,三是繁殖技术失误。主要对策是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严格繁殖技术操作规范、实施母牛产后重点监控和提高奶牛不孕症防 治效果。 2 提高奶牛发情检测率和配种率的技术措施 2.1 发情检测发情检测是奶牛饲养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坚持每天早中晚三次发情观察,可显著提高母牛发情检测率。提高奶牛发情检测率的方法主要有人工观察法、尾部涂漆法(群养)、直肠检查法等,可采用多种方法并用,检测率更高更准确。 2.2 及时查出和治疗不发情或乏发情母牛奶牛出现不发情或乏发情多数与营养有关,应及时调整母牛的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措施。对因繁殖障碍引起的不发情或乏发情母牛,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可采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氯前列烯醇(1c1)、三合激素等激素进行催情,能收到良好效果,但不同药物、不同使用剂量与处理方式效果各异。 3 提高奶牛受胎率的技术措施 3.1 采用优质冻精精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奶牛的受胎率。引进冻精时,除要求所选公牛具有很高的tpi性能指数外,还应具备良好的繁殖性能。确定引进的冻精应在当时抽取一定比例的冷冻精液进行包括精子活力、密度、顶体完整率等指标在内的精液品质检查。引进后冻精也应定期进行精液品质检查,保证配种所用冻精的安全性和优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