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性别控制技术

浅谈性别控制技术
浅谈性别控制技术

浅谈性别控制技术

摘要:家畜性别的控制与鉴定技术在畜牧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家畜性别控制技术的一些方法的原理、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并进一步讨论了性别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性别控制、精子分离、胚胎性别鉴定

Abstract: Sex control and livestock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animal husbandry.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nimal control some of the ways gender principles, theory and basic methods, and further discussion of gender control technology research, applications, problems and prospects.

Key words: Sex Control,Sperm separation,Embryo sexing

动物的性别控制技术是通过对动物的正常生殖过程进行人为干预,使成年雌性动物产出人们期望性别后代的一门生物技术,它能显著提高家畜的繁殖效率,一直是生物科学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1 性别控制技术的意义

性别控制在畜牧业中具有重要的生产意义。第一,在经济方面,通过充分发挥优势性别作用以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如运用此技术提高大量雌性个体如奶牛、母鸡的数量,同时节约雄性个体在繁殖年度的饲料消耗,相反亦可通过此技术控制多产雄性肉牛、肉鸡、绵羊和猪等具有增重快、肉质优等特点的雄性后代。第二,在育种方面,通过性别控制可以增加选择家畜遗传和表型性别的强度,消灭不理想的隐性性状,加快家畜的遗传进展、畜群的更新。此外,随着分子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以及其他相关科学的发展,性别控制技术将成为胚胎工程中的一项配套技术, 它对各项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 性别决定的研究

2.1 遗传机制

早在本世纪初,科学家就获知哺乳动物的雌、雄两性各具有不同的性染色体,

雄性具有X和Y各1条性染色体,雌性具有2条X性染色体。本世纪50年代末,对动物性别决定的研究有了较大突破。多篇研究证明鼠和人的雄性性别是由Y染色体决定的,并证明哺乳动物的Y染色体上有一个性别的遗传控制因子,称睾丸决定因子(test is-determining facter , TDF),小鼠以Tdy(testis-det ermining Y chromo some) 表示,后由Jacobs等通过实验证明性别是由Y染色体短臂所决定。。

区的Sinclar 等、Cubbay 等分别在人和小鼠的研究中证实睾丸决定基因位于1A

1

60kb区内,人在距短臂末端的35kb处,而小鼠则在14kb内发现了一个单拷贝基因,将其称为SRY( sex determining region of the Y),在小鼠上称Sry。它是由一个250bp左右,编码主结构由80个氨基酸的单拷贝基因所组成,并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和特异性。在其他哺乳动物亦含有此区域。虽然不同动物的片段位置、结构和长短各不相同, 但该基因的DNA 序列在哺乳动物中却具有极高的同源性。后经Koopman证实SRY基因为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基因,也证实了SRY(Sry)基因即为睾丸决定因子。

2.2 发育学机制

家畜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为性别未分化期,仅有位于中肾内缘的性腺原基,这种未分化的性腺中胚层处于中性。家畜性别决定是通过性腺分化和性表型来实现的。胚胎生殖腺的发育类型是性别形成的决定物质。当生殖腺原基被某种信息诱导发育为卵巢,由卵巢产生的雌激素则使苗勒氏管(Mullerian duct, MD)发育为阴道、子宫和输卵管;如果性腺原基发育为睾丸,其间质细胞分泌睾酮,支持细胞分泌抗苗勒氏管因子(Anti-mullerian duct factors,AMDF),诱导中肾管发育成附睾、输精管和精泡等内生殖器。生殖道中生殖腺分布和发育的异常,将导致不同程度的雌雄同性。

3性别控制技术的发展情况

性别控制是一项历史悠久而又朝气蓬勃的生物技术,早在2500年前,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就提出通过控制一侧睾丸来控制后代性别比例的设想,反映了人类对这一技术的渴望。性别控制技术与性别决定理论的发展密不可分。在20世纪随着孟德尔遗传理论的重新建立,人们提出性别由染色体决定的理论。1923 年Painter 证实了人类X和Y染色体的存在,指出卵子与X精子结合,后代为雌性,与Y 精子结合,后代为雄性。1925 年Lush 试图根据携带X染色体和Y染色体精子

密度有差异的原理用离心法分离兔的X和Y精子。1989年Johnson等人首先报道根据X和Y精子DNA 含量的差异用流动细胞检索仪成功地分离兔子活的X和Y精子,并用分离的精子授精产下了后代,这时X和Y精子的分离研究取得了突破性和实质性的进展。同年Herr等首先成功应用PCR技术鉴定了牛羊胚胎性别。国内外的专家学者相继用此技术, 通过扩增胚胎的性别决定基因(SRY)鉴定胚胎性别, 产犊结果表明准确率达到95%—100%。伴随着人工授精和胚胎移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性别控制的研究出现了高潮。

4 性别控制技术的方法

由于生物性别是个体发育性状,所以性别控制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是控制雄性动物仅产生一种类型的精子或分离X、Y精子,然后用特定类型精子进入受精过程来实现对性别的控制。第二是对出生后的性别进行控制,但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报道,仅是从性反转的事例中设想而已。第三是控制胚胎的性别,怀孕之初可能是控制胚胎性别的最有利时机,因对晚期胚胎进行操作比较困难,而且对已经发生分化的胚胎进行操作可能会造成致命性的伤害[1]。

4.1 X、Y精子间的区别与分离研究

人们对X、Y精子之间的某些差异进行了大量研究,如检查Y精子上的F小体, 区别X、Y精子头部大小,X、Y精子的重量和比重上的差异,精子外膜电荷上的差异,运动速度的差异,抗原性的差异,耐酸碱性上的差异等等。精子分离法主要是依据X精子和Y精子的理化特性如密度、形态、大小、活力、表面电荷和免疫原性等进行分离。Ke Huiciu 证实X 精子在长度、头部面积、周径、颈部长度、尾长等形态上显著大于Y 精子,这为精子分离提供了理论依据。现就研究较多的一些精子分离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4.1.1 物理分离法

4.1.1.1 艾里克森法

艾里克森法是美国的德纳尔德?艾里克森医生研究出来的,方法是在精液中加入黏性较强的蛋白质液,再放入离心分离器。由于Y精子比X精子轻,因此游泳的速度较快, 可利用特殊的滤器加以分离。

4.1.1.2 过滤法

协特尔兹博士最初发现X精子与Y精子的不同,就是依据精子头部的形状和大

小不同判定的。过滤法就是以此为根据,使用头较大的X精子无法通过、只有较小的Y精子才能通过的滤网进行分离。方法是在精子与碱性颈管黏液相连接处搁置滤网, 只取出通过滤网的Y精子,结果发现颈管黏液中聚集了89%-97%外型上看来是Y的精子。但是由于电子显微镜的出现, 发现仅凭精子头的形状和大小进行单纯的分离是不够科学的, 因此中止了这个研究。

4.1.1.3 离心分离法

离心分离方法是根据X精子的DNA含量高于Y精子,导致X精子的密度及重量大于Y精子。在离心时X精子的沉降速度快于Y精子而实现分离的方法。此方法的优点是分离时间比一般沉淀分离短得多,并对精子的活力影响较小。但存在着X精子间沉淀速度的差异并不比X与Y精子间的差异要小的问题。Mestricb研究认为, X、Y 精子间只存在0.007g/cm3 的密度差异,因此,采用这项技术进行分离X、Y 精子时, 其条件和操作要求是需要极其精确的。近年来,采用Percoll 梯度离心的方法分离精子取得较高的分离纯度。Percoll是一种新的密度梯度介质,是由一种

所组成。由于它不渗入细胞膜,因而对精子无毒害作聚乙烯吡咯烷酮(PVP)SiO

2

用。Kaneko 等( 1986)用此方法分离人的精子获得了较高的X精子群。Blotther 等(1991)采用10层不连续的Percoll梯度离心分离牛精子也获得成功。X、Y精子纯度都达到75%,两类精子作为体外受精后用PCR 对胚胎进行检测, 雌性胚胎为75%、雄性胚胎达92%。

4.1.1.4 沉积分离法

此法是利用X精子沉积速率比Y精子快的原理,Kaneko等报道把人的精液放在不同密度的12个Percoll梯度中,经过30min缓慢离心处理,可以收集到90%以上的X精子[2]。White等将活力四级以上的绵羊精液静置2h,取上层授精,母羊率达63.3%。但是这种方法缺乏重复性和其他动物实验的证实。

4.1.1.5 层状流动分离法

这是根据X和Y精子具有不同的运动方式或特点来进行分离的,有人曾观察到人的X精子在一种柱状流动液中的游动方式不同于Y精子,前者大部分集中在液柱的始端,而后者则多处于终端,这种方法虽经研究者用Y特异探针检查表明是成功的, 但仍有待重复试验或用其他动物的精子试验予以证实。

4.1.1.6 电泳分离法

此法主要是根据精子表面具有不同的电荷而设计的一种分离方法。原理是以中性缓冲液电泳时向阳离子移动的X精子比Y精子多来对精子进行分离。Bolttner 等用自由流电泳处理牛的精液, 发现在正极仅有少量的Y精子, 而在近负极处有80%的Y精子。随后George等运用quinacrine染色这一方法主要是根据精子不同的表面具有不同的电荷而设X精子染色而Y精子没染色, 但分离的精子在其他家畜的运用方面还没有报道。现已知精子所带电荷量会随精子的成熟或老化过程而变化, 随着精子的老化其膜电荷会变小, 除此以外, 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膜电荷的变化尚未确定。另外膜电荷量的差异是否足以达到电泳法水平等都会影响其结论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4.1.1.7 密度梯度离心法

X染色体的精子体积比Y染色体的精子大, 比重也不同。该方法正是以精子的比重差异为前提,利用密度梯度进行分离的方法。目前运用密度梯度沉降分离精子, 只能做到大部分分离,因此控制性别也只能达到70%—80%左右。经过此法处理的精液其受精率与一般未经处理的相似,但如再经液氮低温处理其活力会大为降低, 因此还需在其他动物进行试验才能证实。

4.1.1.8 帕克尔液比重分层法

检查精液时, 发现X精子比Y精子重7%。帕克尔液比重分层法就是利用这一点来分离X精子与Y精子,分离时使用帕克尔液,因此命名为帕克法。利用密度分层法, 将帕克尔液分为比重分别为1.06、1.07、1.08,1.09, 1.10, 1.11, 1.12, 1.13 的7层, 从底部往上,比重逐渐减少。试验中,将精子放在离心分离器中,精子会聚集在与自己比重相同处。结果, Y精子聚积在试管上方澄清液体和中间层处, 约占73%, X精子则聚集在试管的最下层。利用这个方法能够成功选择X精子, 因此对于奶牛生产有较高价值。

4.1.2流式细胞光度法

4.1.2.1 流式细胞仪工作原理

流式细胞仪由液流系统、光学系统、分选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等所组成,能够定量测定精子等多种单个细胞的细胞膜、胞浆以及核内的多种物质,而且具有测定快速、精确、多参数的特点。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精子分离前,先将可与DNA 结合的荧光素染料( Hoechst33342)与稀释的精液共同培养;分离时,精液首先以

极高的速度喷出,形成一个个极微小的液滴,存在于微滴中的单个精子因受到激光照射而产生出相应的光散射信号和某种颜色的荧光信号,前者的强弱反映精子细胞的大小、形态等,后者是由与DNA链定量结合的染料受到某种波长的光的激发而发射出来的, 光学系统通过分析测出该精子的DNA 含量, 从而识别出其类型并以图表的形式在计算机上直观地显示出来;接着,分选系统依精子的类型分别施加以正负不同的电荷,使它们在电场中继续向前运行时定向偏转于不同的电极, 这样,X精子和Y精子就可被分别收集到不同的容器中而予以分离,不含精子的微滴以及类型不能被识别的模糊精子会被仪器弃掉。

4.1.2.2优缺点

目前,流式细胞分离仪分离X精子和Y精子的速度已大大加快,分离85 %~90 %X精子时的速度可达到1100 万个/ h。如果采用小剂量子宫深部受精的方法,1 次输精200万~300 万个精子,可满足生产实践的需要。分离精子的性别控制技术已在奶牛和赛马等部分具有优良遗传品质的家畜上规模化推广,至少已产生了2 万头以上牛犊。这种方法分离准确率高达90% 以上, 每小时的分离速度为

3x106 —4x106 个精子,并且通过这种方法分离得到的精子并不影响胚胎的发育到囊胚[3], 所以该技术已成为目前最有重复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分离精子的方法。但最主要的缺点就是分离速度太慢,按目前分离速度, 要获得一个输精剂量的精子, 需花费近20 小时。如此长的分离时间直接影响精子的活率, 导致受胎率下降,另外在预处理时还会使精子尾部和部分细胞器丢失, 使精子失去了受精能力。故此方法还有待改进。此外,精子核是被细胞质高度地包裹着, 而哺乳动物的精子又是不对称的, 故精子因激光照射而发荧光时, 如果精子的定位不正确, 从半透明的扁平面发出的真正反映X精子和Y精子DNA 差异的荧光与从精子边缘发射出的荧光相比则会显得更加微弱, 甚至于检测系统不能分辨, 这样定位不正确的绝大部分精子就会被认为不可辨别而弃掉, 这是影响流式细胞分类仪精度的一个重要原因。

4.1.3 FISH技术鉴定发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一种利用非放射性的荧光信号对原位杂交样本进行检测的技术)。FISH由于其直观,快速,敏感性高和方便灵活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基本原理是:将标记了荧光的单链DNA(探针)和与其互补的DNA退火杂交, 通过

观察荧光信号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来反映相应基因的情况。即利用Y染色体特异核酸探针与精子上的特定的序列杂交, 而后标定荧光物质,在荧光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并区分X精子和Y精子[4,5]。该方法特别适用于X精子和Y精子DNA含量差别很微小, 重分析不能保证准确性的情况[4]。最初运用FISH在牛精子上的结果是可清楚鉴定79%的精子。另外FISH技术现在已经成功的应用在治疗男性病方面。但是该方法的缺陷是耗费时间长, 且试剂的价格较高。

4.1.4 以长臂Y染色体为标记分离法

其原理为根据Y精子具有长臂Y 染色体的特征, 利用盐酸奎纳克林荧光监测技术来分离精子。由于精液准备程度的变化性和连续观察与识别荧光信号的难度性, 许多人对此法的效率和重复性持怀疑的态度[6]。

4.1.5免疫法

该方法是利用H-Y抗体检测Y精子质膜上存在的H-Y抗原,以此来分离X精子和Y精子。Bryant等( 1980) 应用H-Y抗体免疫学亲和柱层析,首次成功地分离了人和小鼠的H-Y阳性和阴性精子。Zavos 等( 1982)用兔子生产抗血清进行实验,把H-Y抗血清注入母兔阴道15min后输精,产出的雌性兔为74.2%;1987年他又采用免疫过滤法对兔子和牛进行试验,结果后代中雌兔为78.9%、母犊为74.4%。王光亚等(1994)用兔H-Y抗血清进行试验, 将效价为1:32的兔H-Y抗血清输入发情母兔阴道内10-15min后自然交配,所生2只小兔均为雌兔。罗承浩等( 2004) 应用此法对奶牛进行实验, 结果表明比自然产母犊性比率理论值提高10.7个百分点(P<0.05)[7]。但由于H- Y 抗原是一种弱抗原, 所以其准确性比较低。因此要想利用此法分离精子需要制备高效价的抗体。

由上述可见, 精子分离的方法虽然较多, 但目前只有流式细胞光度法具有重复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的特点。

4.2胚胎性别的鉴定

4.2.1非分子生物学方法

4.2.1.1细胞遗传学方法(核型分析鉴定)

它通过分析部分胚胎细胞的染色体组成来判断胚胎性别, 有XX 染色体的为雌性, 有XY 染色体的为雄性。主要操作程序是: 先从胚胎中取出部分细胞, 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处于有丝分裂中期, 制备染色体标本, 用显微摄影分析染色

体组成, 确定性别。这种方法准确率可达100%, 由于获得染色体中期分裂很难, 且操作时间长, 对胚胎损伤大, 故难以在生产中推广。

4.2.1.2 免疫学法

从8-细胞期至早期胚泡期, 哺乳动物的雄性胚胎表达一种雌性胚胎所没有的细胞表面因子, 即H-Y 抗原, 利用H-Y抗原和抗体免疫反应的原理可以进行胚胎的性别鉴定。包括3种具体方法:

第一, 间接免疫荧光分析法。以H-Y 抗体为一抗, 用FTTC 标记的Y 球蛋白作为二抗, 将上述两种抗体依次与胚胎共同培养, 一抗先与雄性胚胎上的H-Y 抗原结合, 二抗再与一抗结合, 然后洗去未结合到胚胎上的二抗, 由于二抗用FTTC 标记, 故在荧光显微镜下显荧光者为雄性胚胎, 不显荧光者为雌性胚胎。这种方法不损伤胚胎, 鉴定过的胚胎都可以存活, 但准确率不高。

第二, 囊胚形成抑制法。将H - Y 抗血清与桑葚胚共培养, 一段时间后雄性胚胎由于具有H-Y 抗原被H-Y 抗体所抑制, 不能形成囊胚, 而无H-Y 抗原的雌性胚胎则不受影响继续发育成囊胚, 因此可以将雌、雄胚胎分开。然后可洗去H-Y 抗体, 雌性胚继续发育。这种方法鉴定的胚胎存活率与正常无异, 其正确率为80%左右。但只能检测桑葚期前的胚胎, 如果胚胎已发育至囊胚, 则无法鉴定。

第三,细胞毒性分析。补体存在时,H-Y 抗体可以与雄性胚胎结合, 并使一个或更多的卵裂球溶解, 或使其变得不规则, 发育受影响的胚胎为雄性胚胎, 发育正常的即为雌性胚胎, 这种方法以破坏雄性胚胎为代价且准确率不高。

4.2.1.3生物学微量分析法(X-相关酶法)

一般在哺乳动物中雌性带有两条X 染色体, 而雄性则带有一条X 染色体和一条Y 染色体。在胚胎发育早期, 为保持两性间的基因等量, 雌性的一条X 染色体失活。在胚胎基因组的激活和X 染色体失活这一短暂期, 雌性胚胎的两条X 染色体都可以被转录和翻译。这样雌性胚胎的X染色体连锁酶的活性和浓度是雄性胚胎的两倍[8]。这些相关酶有6-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次黄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腺嘌呤磷酸核糖基转移酶, 根据这些酶与底物的颜色反应可检测胚胎性别。Willams 等( 1986) 用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 G- 6- PD) 检查, 发现雌雄胚胎鉴别率为72%和46% 。Monk等用8细胞鼠胚的一个分裂球检查了X-染色体相连的次黄嘌吟磷酸核糖转移酶(HPRT)的活性, 雌性和雄性的鉴别准确率分别达到91%

和100%。但测定HPRT的方法对致密桑套胚或囊胚阶段的胚胎应用有困难。由于X 染色体失活的确切时间尚不明确, 可能把失活的雌胚误判为雄胚, 从而影响其鉴别的准确性, 为进一步提高鉴别的精确度, 首先要确定X 染色体失活的准确时间。另外, 这种方法的主要问题是潜在的细胞毒性。

4.2.2 分子生物学法

4.2.2.1雄性特提DNA探针检测法

其方法是将Y 染色体上一段特异DNA 片段, 用放射性或非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成DNA 探针, 使其与胚胎细胞中DNA 的同源序列进行杂交, 并根据显示的斑点来判断是否有Y 染色体存在。结果如果是阳性则胚胎为雄性, 否则为雌性。探针的标记物现在主要有两种: 一种为放射性同位素, 一种为生物素。前者需要相当大量的胚胎细胞和较长的时间( 一般同位素低温曝光需7-8 天) 。后者设备简单, 技术难度低, 所需时间较短( 一般为24 小时) , 但可鉴定的胚胎较少。Leo nard 等首次报道用牛Y 染色体特异性DNA 多重复序列鉴定牛囊胚获得成功, 其性别鉴定准确率为95%( 81/85) 。

由于该项技术鉴定准确性高, 澳大利亚、美国、法国等已用于商业生产。但该方法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如鉴定时需要用较多量细胞而对胚胎损伤较大, 尽管有人采用少量细胞也获得成功, 但需用较高和较强的同位素和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另外其鉴定时间较长以及每种动物必须采用该种动物的特异探针。因此, 该方法在广泛应用上仍受到一定限制。

4.2.2.2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

FI SH 其主要有荧光素探针制备、探针和靶DNA 的变性与杂交、观察鉴定三部分组成。由于FISH 技术制备了特异性序列片段探针, 而且杂交在细胞内进行, 并能使用试剂而发光、显色, 既能在细胞分裂间期杂交, 也能在分裂中期杂交, 所以具有高效性和低错误率的优点[9]。Santi aqomunne 等( 1993) 用绿色荧光素标记Y 染色体特异序列探针, 红色荧光素标记X 染色体重复序列探针, 对处于前8 细胞期的人胚胎进行了共68 个分裂球双探针FISH 检测, 仅使用6 h 就完成了从显微操作到显微观察的整个过程, 准确检测了胚胎性别, 其有效率达95. 5% ( 65/ 68)。其不足之处是DNA 探针特异性不强、荧光素分辨率低且对胚胎毒性较大。

4.2.2.3PCR扩增法

哺乳动物Y 染色体上存在性别决定区( Sex determining region of Y) , 即SRY 基因, 它位于Y 染色体短臂, 从着丝粒到端粒与拟常染色体区相邻的35kp 的范围内。人们将携带SRY 基因的一段基因组片段导入XX 小鼠胚胎, 实现了由雌性向雄性的性反转, 证明了SRY 基因确为哺乳动物的性别主宰基因。人类的SRY 基因只有一个外显子, 长850 bp, 该基因有一个多聚腺苷酸位点和两个转录起始点, 其间是一个可读框, 可编码204 个氨基酸, 其中包含可编码79 个氨基酸的保守区— HMG盒。SRY 基因在哺乳动物间具有高度的同源性, 如牛和小鼠的SRY 基因有75%的同源性, 同人有95% 的同源性。而HMG 盒的保守性更大, 绵羊、牛、山羊和小鼠的HMG 盒中有一段完全相同的190 bp 的序列, 这是我们进行引物设计的重要依据。除SRY 基因外, Y 染色体上锌指结构基因( ZFY) 和其在X 染色体上的同源序列ZFX 基因对于哺乳动物的性别鉴定均具有重要意义。用PCR 鉴定家畜胚胎的性别其主要程序为(1)胚胎的获取: 冷冻胚胎、刚从供体牛回收的鲜胚或体外受精培养的胚胎都可以用来鉴定性别;(2)引物的设计;(3)用显微操作或徒手从胚胎中取出几个细胞, 处理后进行PCR 扩增(4)电泳检测。根据引物的对数、扩增的特异片段和EB 加入的时间不同, PCR 法又可分为双扩增、单扩增、联合扩增、直接观察法。

4.2.2.4LAMP法

LAMP 法是一种全新的基因扩增法。由于双链DNA 在65℃左右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任何一条引物对双链DNA 的互补部位进行碱基配对时, 一条链就会脱落变成单链。LAMP 法就是利用这一特点, 对目标基因的6个区段设定雄性特异性以及雌雄共同引物( 4 种) , 利用特殊的链置换型DNA 聚合酶, 在65℃的恒温条件下对胚细胞中的雄性特异性核酸序列和雌雄共有核酸序列进行扩增反应, 最后通过反应过程中获得的副产物焦磷酸镁形成的白色沉淀的浑浊度来进行早期胚胎性别的鉴定。从反应开始到性别判定完成约40 min。王海浪利用此法对牛早期胚胎进行检测, 其性别符合率达到100%, 与H. Hir ayama, S. 等鉴定113 头奶牛胚胎性别符合率58 枚雄性, 55 枚雌性结果相符。LAMP 反应是相当灵敏的反应, 只要混入极其少量的目标基因以外的基因DNA 或其他检品的扩增产物, 也可能造成误判。

比较胚胎性别鉴定的各种方法, 应用PCR 技术、LAMP法进行胚胎性别鉴定, 具有灵敏、快捷、简便、实用等特点, 但灵敏度高本身又是该技术的缺点, 由于操作过程极易遭到污染, 因此在操作过程中, 一定要严格遵守操作规则, 以防止外源污染。

4.3 其他方法控制性别

4.3.1 授精环境控制法

4.3.1.1 PH调节法

其理论依据异型精子在阴道内的移动速度受阴道酸碱度的影响, 当阴道液偏酸时,Y 精子移动的速度较慢,X 精子游动的速度较快,X 精子首先到达卵子所在地, 抢先入卵, 受精卵为雌性合子(X X ) , 相反, 当阴道液偏碱性时,Y 型精子游动速度比X 精子的快,Y 型精子可能入卵形成X Y 雄性合子。因此改变授精环境的pH 值可达到性别控制的目的。黑木常春( 1978) 将精氨酸用生理盐水稀释成高、中、低三种浓度( 分别为10% 、5%、3%) , 输精前20-30 min 注入某一浓度的精氨酸液1 ml, 结果以中浓度的产雌率为最高[10]。段恩奎等( 1991) 在兔子输精前经过阴道输入不同浓度( 5%、1 0%) 、不同构型( L、DL) 的精氨酸用来改变生殖道环境的pH 方法来控制性比率, 其结果为: 后代雌性比率与精氨酸构型无关, 而与所用精氨酸pH 有关[11]。有研究表明应用5%和8%的精氨酸在输精前15-30 min 处理发情母牛的子宫, 对提高母牛产雌率效果显著。此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效果很不稳定, 由于处理后不久阴道内的pH 值逐渐回升,其效果也不明显。

4.3.1.2 授精时间控制法

因为Y 精子小于X 精子,Y 精子在生殖道中比X 精子游速快, 如输精时间提得过早Y 精子先到达受精部位, 再等卵子到达Y 精子已失活没有受精能力。X 精子运动慢且寿命长, 活力也大于Y 精子, 这便有利于与卵子结合产生雌性胎儿, 该方法应用是如何准确的判断发情和确定何时排卵, 而且家畜个体存在差异, 操作困难。

4.3.2两月龄胎儿性别控制

在美国和加拿大等一些国家在牛受体群中有利用, 尤其是在胚胎移植后的受体群, 在移植两个月后, 应用超声波来判断胎儿的性别, 怀有雌性胎儿的受

体被卖到农场, 对该场没有什么可利用价值的雄性胎儿被堕胎。具体的判断方法主要通过超声波判断雄性胎儿的生殖器官朝向脐带, 雌性胎儿的生殖器官则朝向尾巴。这个过程雄性胎儿开始在47d , 雌性胎儿在55d。生殖器官的定位能够通过超声波准确观察, 在妊娠一定的时间内运用适当的仪器和经验操作, 最佳时间在妊娠5-70 d , 胎儿性别决定原理是容易学的, 但是决定雄性和雌性还需要操作经验。

4.3.3胚胎分割技术

通过胚胎分割技术将鉴定过性别的胚胎分割成2 个或多个部分,移植后,每一部分可发育成一个正常的个体[12]。1959 年,Tarkowski 发现一半卵裂球已被破坏的2- 细胞小鼠胚胎可以发育成囊胚,并出生了小鼠。该研究结果表明,早期胚胎的每个卵裂球具有发育全能性,都能发育成正常个体。1980 年,Willadsen 用琼脂包埋分割的绵羊2、4、8- 细胞期胚胎,使半胚在中间受体内发育时受到保护,并防止其内的卵裂球分散,取得了近似正常的妊娠率(66 %)。1984 年,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分割较晚期的胚胎(桑椹胚或胚泡),分割后的胚胎立即移植,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4.3.4克隆技术与性别控制

自从克隆技术问世以来, 研究报道体细胞克隆技术和胚胎克隆技术也都可以控制性别。核移植是哺乳动物最有效的方法, 它可无限制的生产同祥性别的后代。

5动物性别控制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的前景

5.1动物性别控制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家畜的性别控制技术已在商业上应用, 而且这种技术的应用已成为畜牧业发展中的主要技术之一。但是性别控制技术在生产中的普及还存在许多限制性的因素。

成本高在性别控制过程中往往需要特定的科研仪器, 价格十分昂贵。如流式细胞分离仪, 显微操作仪, 荧光显微镜,PCR仪等目前运用PCR试剂盒每枚胚胎的检测成本太高。

耗时长以传统的PCR性别鉴定为例, 采得胚胎后对胚胎取样, 提取胚胎细胞DNA ,PCR扩增提取的DNA ,最后将扩增DNA通过琼脂糖电泳鉴定胚胎性别整个

过程约需要数小时。而且鉴定后的胚胎冷冻解冻后性别鉴定胚胎移植会降低移植效果。

技术要求高目前性别鉴定的胚胎等往往只能在实验室进行。在实践中精子的分离速度还需改进;运用FISH和PCR法必须从胚胎上取样, 对胚胎或多或少都会造成损害。

5.2动物性别控制技术的发展前景

根据目前性别控制的技术来看, 运用流式细胞分离法和SRY一PCR扩增法是准确而发展前景比较广阔的性别控制方法, 但是分离速度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以便在生产中广泛的应用, 同时加强体外受精和显微受精技术结合, 从而提高精子的利用率, 运用SRY一PCR技术鉴定胚胎性别关键在于提高灵敏度减少细胞取样对胚胎的损伤, 取样胚胎冷冻后移植妊娠率等。另外, 需要研究家畜SRY一PCR试剂盒, 使这种方法的操作简单而实用, 同时广泛的进行研究运用胚胎工程(核移植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等)等学科的前沿的技术来提高性别控制的准确率, 将在畜牧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争光,俞颂东.家畜性别控制和性别鉴定的研究[J].中国草食

动物,2005,25(1):49-50.

[2] 张光勤,李建民.哺乳动物XY精子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J].河南

农业大学学报,2002,36(2):168-171.

[3] 张明.牛分离精子对体外受精的影响[J].广西农业生物科

学,2002,21(4):223-228.

[4] 陆阳清,张明,卢克焕.流式细胞仪分离精子法的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2005,176(3):26-30.

[5] 朱武洋,贾青,杨丽芬.精子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J〕.黑龙江动

物繁殖,2002,10(3):7-9.

[6] 张成,娄媛媛,等.哺乳动物性别控制的研究进展[J].吉林畜牧

兽医,2005,2:9-12.

[7] 罗承浩,贾德福,等.应用生殖免疫方法制作性别化冷冻精液对

奶牛性别控制的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4,24(2):

84-87.

[8] 魏雅萍. 家畜胚胎早期性别鉴定的方法[J].青海畜牧兽医杂

志,2003,(1):41-42.

[9] 李青旺,胡建荣,等.哺乳动物胚胎性别鉴定技术的研究进展[J].

家畜生态, 2004, 25(1):45-48.

[10] 李馨, 杨隽, 等. 家畜性别控制研究现状与展望[J]. 内蒙古

畜牧科学,1997,(2):15-18.

[11] 梁子安, 杨玉霞. 论哺乳动物性别控制[J]. 高等函授学报,

2000,13(5):58-60.

[12] 谭世俭.牛IVF 性控切割胚胎和整胚的冷冻保存研究[J].广西

农业生物科学,2004,23(1):52- 56.

性别决定及其控制

性别控制是通过人为地干预并按人们的愿望使雌性动物繁殖出所需性别后代的一种繁殖技术。可以通过人工授精或体外授精将分离的优良精子注入受体,精子的分离可通过物理、免疫、流动细胞等分离方法进行分离。授精后,可通过胚胎性别鉴定,如染色质、染色体组型鉴定法、雄性特异抗原鉴定或分子生物学SRY-PCR鉴定。 性别控制对我们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作用。1:可使受性别限制的生产性状(如泌乳性状)和受性别影响的生产性状(如肉用、毛用性状等)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2:可增强良种选种的强度和提高育种效率,以获得最大的遗传进展;3:对人类来说,通过精子性别的选择,可以避免怀孕一个与X相关隐性疾病的婴儿;对于平衡一个家庭后代的性别比例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可以控制人口增长。 两栖爬行动物性别决定的研究进展 摘要:两栖爬行动物性别决定的方式有基因型性别决定和环境型性别决定两种类型.本文综述了两种类型的最新研究进展,推测两种性别决定机制在分子水平上可能是一致的,对进一步研究存在的问题作了一定的分析. 性别决定和分化机理的研究一直是生命科学的一个热点领域.科学家们经过异常艰苦的研究才逐步揭开了性别决定的神秘面纱.众所周知,哺乳动物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在受精时,带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发育为雄性,带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子结合发育为雌性,X染色体与Y染色体在动物性别决定中似乎具有同等的作用,但随着细胞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等学科的迅速发展,专家们发现,位于Y染色体上的SRY(Sex determing of Y chromosome)基因才是辜丸决定因子TDF(Testis determing factor,Tl)F)的最佳候选基因[ 1]. SRY基因的缺失可以使动物个体发育过程出现性反转(2),这更进一步证明了SRY基因在性别决定中的重要作用‘可是,两栖爬行动物的许多物种没有性染色体的分化,这说明两栖爬行动物性别决定机制可能具有多样性.目前认为两栖爬行动物性别决定的方式有二:一是基因型性别决定,二是环境型(主要是温度依赖型)性别决定. 1、两栖爬行动物基因型性别决定(Gene type sex determination, GSD) 两栖爬行动物基因型性别决定遗传学上的证据: 基因型性别决定是指子代的性别是通过性染色体来决定的,它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胚胎发育成雌性或雄性的趋向取决于其性染色体的组成,XY型(或zz型)将发育成雄性,而XX型(或zw型)将发育成雌性.哺乳动物是基因型性别决定的代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两栖爬行动物染色体是否有性染色体的分化,尚未完全清楚,直到1962年sew[31第一次报道了爬行类有异型染色体的存在,继此之后,性染色体在两栖爬行动物中才相继被发现.在蛇类中,性染色体的分化最为明显,其性染色体为zw(或ZZ)型,其分化程度从低等到高等逐渐增高[41.经典的分类和解剖学认为,蟒蛇科是较原始的类群,而游蛇科是由其演化而来的,蝗科又是在游蛇科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来的,性染色体的分化也表现这一规律.蛇类的性染色体一般是由核型中的第四对大染色体分化形成.在这种分化中,z染色体一直保持不变,仅w 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主要通过缺失卜倒位及重复等形式而进行[s1蜘蝎类目前已有7科约70多种发现具有性染色体〔6-71.龟鳖目大多缺乏性染色体的分化!8-91鳄目至今未发现有异型染色体〔10-111.两栖类即使有异型染色体分化的种类,也仅在性相关区有分化〔121.在两栖爬行动物中,具有性染色体的物种,其性别是由异型性染色体决定的,或者说是由基因型决定受精卵发育为雄性或雌性;其性别决定机制与哺乳动物和鸟类相似.例如,动胸龟科中沙氏赓香龟与大1!d香龟是具异型性染色体的,雄性为XY型,雌性为XX型;中华大婚蛛也具异型性染色体,雌性为zw型,雄性为zz型.而在虎绞蛙、乌龟、平胸龟、中华鳌等物种中,雌雄个体均未见有异型性染色体的分化,这些物种*基因保守区的克隆及序列分析也显示[13一‘6),雌雄个体间未有差异,这些物种性别决定为EST)机制.这就从反面证实了性染色体的分化是GSI〕机制的遗传基础.

计算机控制技术

大连大学 DA LIAN UNIVERSITY 题目: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所在(院系):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自动092班 学生姓名:裴玉柱 学号:0942300 2

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用计算机来实现控制。其应用遍及国防、航空航天、工业、农业、医学等多种领域。计算机控制系统是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利用计算机(通常称为工业控制计算机,简称工控机)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系统,它由控制计算机本体(包括硬件、软件和网络结构)和受控对象两大部分组成。本文将主要针对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历史、当今现状以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一介绍,并结合它的具体实例介绍计算机控制技术的一些主要应用领域。 【关键词】计算机控制技术、系统、应用 1.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概况及趋势 1.1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概况 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数字计算机的思想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6年3月,美国TRW航空公司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个炼油厂合作,进行计算机控制的研究,他们设计出了一个利用计算机控制实现反应器供料最佳分配,根据催化剂活性测量结果来控制热水的流量以及确定最优循环的系统。这项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工作为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此,计算机控制技术迅速发展,并被各行各业广泛应用。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控制技术也紧随其后,迅猛的发展起来,其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1.1开创时期 这一时期从1955年~1962年,经历了前后大约七年的时间。早期的计算机使用电子管,体积庞大,价格昂贵,可靠性差,因此只能从事一些操作指导和设定值控制。过程控制向计算机提出了许多特殊的要求,需要计算机对各种过程命令做出迅速响应,中断技术应运而生,使计算机能够对更紧迫的过程任务做出反映。

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应用论文

浅谈计算机控制技术及应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的用计算机来实现控制。近年来,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检测与传感器技术、CRT显示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给计算机控制技术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然而,设计一个性能好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是非常重要的。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还需要考虑系统的抗干扰性能,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力是关系到整个系统可靠运行的关键。 关键词:计算机控制技术、系统、应用 Chat 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re and more people use computers to achieve control. In recent years, computer technology, automation technology, detection and sensor technology, CRT display technology,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 technology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icroelectronic technology, a 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 has brought great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design of a computer control system for good performance is very important. Computer control system is mainly composed of two major components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 a complete control system also need to consider the anti-interference performance of the system, the system is related to the anti-jamming capabilities and reliabl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key. Key words:computer control technology、system、apply 正文: 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概述 1、计算机控制的概念 (1)开环控制系统 若系统的输出量对系统的控制作用没有影响,则称该系统为开环控制系统。在开环 控制系统中,既不需要对系统的输出量进行测量,也不需要将它反馈到输入端与输入量 进行比较。 (2)闭环控制系统 凡是系统的输出信号对控制作用能有直接影响的系统都叫作闭环控制系统,即闭环 系统是一个反馈系统。闭环控制系统中系统的稳定性是一个重要问题。

鸡性别控制因素

鸡性别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摘要:鸡的性别与其生产力关系极大,养鸡的目的不同,就要求不同的性别,在肉鸡生产中一般选择公鸡,公鸡比母鸡饲料利用率高,生长速度快,生命力强,而蛋鸡生产中则选择母鸡。因而性别控制成为了提高养鸡生产效益的一种重要技术途径。 关键词:鸡;性别分化;性别控制; 在家禽产业,如果性别能被有目的地变换,将会给生产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为只有母鸡能产蛋,公鸡在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方便更具有价值。鸡性别控制是指通过人为干预,获得人们所需性别后代的技术。在遗传选育上,鸡的性别比例不存在遗传差异,不能选育出某类性别占优势的群体,故及性别控制技术主要包括性别鉴定和人工诱导的性翻转等。 1 鸡性别控制机制 遗传学研究证实,动物的性别由遗传物质决定。就鸡而言,性别决定机制目前公认的有以下三种学说。 1.1 性染色体决定学说 1906年Stevens首次提出了性别决定于性染色体的理论,认为一个个体的性别,取决于受精时雌雄配子所携带的性染色体的类型。早在30年代就有人报道公鸡具有两条11 染色体,而母鸡只有一条。家禽的性别特征、性别决定和性别分化与哺乳动物显著不同。在哺乳动物中,生殖细胞决定初始性别的启动,性腺为生殖细胞的发育成熟提供环境,体细胞构成具有性别特征的躯体其他部分[1]。家禽的卵是一个独立的营养系统,并以胚盘、营养、保护3 个子系统支持胚胎的发育,胚盘集中了父母代的全部遗传信息[2]。就禽类性别决定而言,在染色体中,公鸡具有2条Z染色体,母鸡只有1条[3]。正常情况下,母鸡性染色体组成是ZW(即雌性异配型),雄性为ZZ(雄性同配型),与哺乳动物雄性异配型刚好相反。此机制是决定鸡性别发育与形成的主要机制。 1.2 常染色体平衡学说 虽然公母鸡的性别与性染色体有关,但在一些畸形性别中,发现性别的决定不完全取决于性染色体的构成,而与常染色体倍数的增减有关。Crew(1954)提出了鸡的常染色体平衡学说,认为鸡的性别决定取决于性染色体与常染色体的比例(性指数),即取决于性染色体Z 的个数与常染色体倍数之比。关于常染色体平衡学说最早是由美国生物学者Bridges(1932)以果蝇为材料提出并证实的。此后,Mecarry和Abbott在研究鸡的整倍体和非整倍体与性别的关系中发现,染色体的组成为AAZZZ (A为常染色体,Z为性染色体)或AAAZZZ的个体是雄性,AAAZZW个体为中间性[4]。而Halverson等则报道AAZZW个体也为雄性[5]。若此说法正确,那么根据常染色体平衡学说,ZO (0表示没有染色体)型染色体的鸡也应该是雌性,但在实际中尚未见到该类型的鸡。而雌雄嵌合体的研究提供了有关的证据,现报道的雌雄嵌合体均是左侧为雌性,右侧为雄性,左、右两侧细胞的性染色体组成分别为ZO和ZZ[6]。支持这一学说的证据目前仅见于鸡的一些异常性别中。常染色体对性别的影响只有在其倍数发生变化的时候才体现出来。因此,这一学说不是鸡性别决定的主要机制。 1.3 TDF学说 在对哺乳动物的性别研究中发现,哺乳动物雄性是由位于Y染色体上的一种称之为睾丸决定因子(testis determination factor,TDF)的基因所编码的组织相容性抗原H—Y所决定的。后来又发现这种抗原在异配性别中都存在,而且将其称为H—W。但后来的研究又发现这一抗原在ZZ个体中也存在,只是抗原水平低于ZW个体。Muller等研究发现,染色体型为雄性的小鸡(ZZ)经雌二醇诱导后表现型转为雌性的小鸡中也有所谓的H—W抗原表达,表明这一抗原的存在并不能成为鸡性别决定的主要控制原因[7]。

性别决定与性别控制

性别决定(Sex Determination)与性别控制(Sex Control) (正文) 一、概述 1.什么是性别? ●《高级汉语词典》中“性别”条目:----雌雄两性的区别,一般指男女两性的区别。一 般对应于英文词汇“sex,gender”。 ●《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中“Sex”条目:----The condition of being either male or female. ●《美国传统词典》(双解)中“sex”条目:----The property or quality by which organisms are classified as female or male on the basis of their reproductive organs and functions.(基于生殖器官和功能而将生物体分为雌或雄的性质或特点);Either of the two divisions,designated female and male,of this classification.(两性之一这种分类中雌或雄两性中任一个);The condition or character of being female or male;the physiological,functional,and psychological differences that distinguish the female and the male.(性特征作为雌或雄的情况或特点,以区分雌雄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区别)。 ●《维基百科英文版》中“Sex”条目:----生物中有许多物种可以划分成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种类,称之为性别。这些不同的性别个体会互相补足结合彼此的基因,以繁衍后代,这种过程称为繁殖。典型的情况下,一个物种会有两种性别:雄性与雌性。雌性被界定为生产较大配子(gamete,也就是生殖细胞)的那一方。 ●“Gender”条目:----是指一个人或个性中所带有的阳刚气质(masculinity)或阴柔气 质(femininity)。一个人的总体性别是很复杂的,包含了无数外表、言语、动作等等各方面的特质。总体性别通常不容易作一个简单的分类,虽然社会倾向于假设有一个简单的二元划分。 2.性别的类型有哪些? ●生物的性别类型: 一般为两种,雌性和雄性,也有例外,如雌雄同体(贝类动物中有些为雌雄同体)。 个别生物仅发现一种性别,可以同性繁殖。在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有一种蜥蜴,其种群中不曾发现过一个雄性,雌性不需要精子来受精,它们的卵在预定的时间分裂,然后便长成一只小蜥蜴,而所有以这种方式产生的蜥蜴都是雌性。 但从理论上讲,一种生物可以有多种性别。如个别生物多达13种性别,如有种黏液霉菌就有13种“性别”。但这些多性别的物种很稀有,大多数物种都只有雌性和雄性两种性别。 大自然孕育了生物,生物在进化过程中慢慢地出现了性别。性在进化上究竟有什么好处?为什么大多数生物都选择了两性的繁殖方式? 早在1958年,对现代达尔文主义的创立有重大贡献的生物学家罗纳德?费舍尔在他的著作《自然选择的遗传学理论》中,就明确提出了这个问题。但这个问题在此后40多年的时间内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 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第19届国际遗传学大会上,温哥华英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进化

《计算机控制技术》题目(含答案)

《计算机控制技术》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计算机控制是自动控制发展中的(高级)阶段,是自动控制的(重要分支)。 2、计算机在信息处理、(逻辑分析)、决策判断、(输入输出)管理等各个方面显示出 突出的优点。 3、计算机控制系统利用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代替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器。 4、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前提下,应用(控制装置)自动地、有目 的地控制或操纵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使他们具备相应的功能。 5、在控制系统中如果给定值是(恒定不变)的,则此系统称为(定值)控制系统。 6、· 7、若系统控制(变量)的变化规律为已知函数,并被事先确定,则此类控制为(程序) 控制系统。 8、广义上说系统的给定信号和扰动都可以看作是系统外作用信号,给定信号(决定) 着系统输出量的变化;而扰动则(破坏)给定信号对系统输出量的控制。 9、计算机控制过程是在(外部)作用下使系统由一个平衡或稳定状态过渡到另一个 (平衡或稳定)状态的过程,称为瞬态过程或系统响应。 10、自动控制的瞬态过程有两种典型形式,一种是(收敛)的,对应的系统运行 是稳定的;另一种是(发散)的,对应的系统是不稳定的。 10、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为了达到控制目标,可以采用(模拟)化设计方法和(离散) 化设计方法来设计控制器。 11、工业控制计算机是一种面向工业控制、采用标准(总线)技术和开放式( 体系 )结构的计算机。 12、计算机各功能模板之间的内部总线可以分为:(数据)总线、( 地址 )总线、控制总线、电源总线。 , 13、外部总线是计算机与计算机或计算机与其他(智能)设备之间进行( 通信 )的连线。 14、典型的工业控制计算机IPC应具备抗(电磁)干扰、防震、防潮、( 耐高温 )等性能。 15、可编程序控制器是(继电器)逻辑控制系统与( 微型 )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16、大多数PLC采用继电控制形式的(梯形图)编程方式,继承了传统(控制 )线路的 清晰直观容易掌握。 17、整体式的(PLC)把电源、CPU、内存、I/O系统都( 集成 )在一个小箱体内构成一台完整的PLC。 18、开关量的逻辑控制是PLC最(基本)的应用领域,可用于单机控制,也可用于( 多级 )群控。 19、PLC通过A/D和D/A转换(模块),从而实现对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的( 闭环 )

计算机控制技术论文

摘要 干扰问题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工作环境中,存在大量的电磁信号,如电网的波动、强电设备的启停、高压设备和开关的电磁辐射等,当它们在系统中产生电磁感应和干扰冲击时,往往就会扰乱系统的正常运行,轻者造成系统的不稳定,降低了系统的精度;重者会引起控制系统死机或误动作,造成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 抗干扰技术就是研究干扰的产生根源、干扰的传播方式和避免被干扰的措施(对抗)等问题。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中,既要避免被外界干扰,也要考虑系统自身的内部相互干扰,同时还要防止对环境的干扰污染。国家标准中规定了电子产品的电磁辐射参数指标。 由于工业现场的工作环境往往十分恶劣,计算机控制系统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这些干扰可能会影响到测控系统的精度,使系统的性能指标下降,降低系统的可靠性,甚至导致系统运行混乱或故障,进而造成生产事故。干扰可能来自外部,也可能来自内部;它可通过不同的途径作用于控制系统,且其作用程度及引起的后果与干扰的性质及干扰的强度等因素有关。干扰是客观存在的,研究抗干扰技术就是要分清干扰的来源,探索抑制或消除干扰的措施,以提高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章首先介绍干扰的种类及传播途径,然后根据硬件和软件抗干扰措施的不同,分别加以论述。 关键词:干扰的因素干扰源屏蔽滤波

目录 摘要................................................ I 1产生干扰的因素.. (1) 1.1干扰的定义 (1) 1.2形成干扰的三个要素 (1) 1.3干扰来源 (2) 2干扰存在的形式 (3) 2.1串模信号 (3) 2.2共模信号 (3) 3抗干扰的措施 (4) 3.1抗干扰方法 (4) 3.2屏蔽 (4) 3.3隔离 (5) 3.3.1光电隔离 (5) 3.3.2变压器隔离 (5) 3.3.3继电器隔离 (6) 4 系统接地 (7) 4.1一点接地 (7) 4.2多点接地 (8) 5软件抗干扰设计 (9) 5.1滤波简介 (9) 5.2低通滤波器 (9) 6提高系统抗干扰的措施 (11) 6.1逻辑设计力求简单可靠 (11) 6.2硬件自检测和软件自恢复的设计 (11) 6.3从安装和工艺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消除干扰 (11) 6.3.1合理选择接地 (11) 6.3.2合理选择电源 (12) 6.3.3合理布局 (12)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试论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试论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发表时间:2019-01-24T11:58:32.030Z 来源:《科技研究》2018年11期作者:张子怡[导读]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实践当中,计算机控制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应用。 (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第一高级中学 471700) 摘要: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实践当中,计算机控制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应用。本文主要进行了计算机控制技术概述,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组成和特点,同时也对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计算机;控制技术;技术发展;技术应用 前言 计算机技术不断的在实践当中得到发展,计算机控制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大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还是各种微控制设备,都充分突出了计算机控制技术的特点作用以及不可替代性。当前,计算机控制技术还在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发展,在社会生产中发挥更广泛的应用。 1计算机控制技术在集散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计算机控制技术可以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相较于常规的调节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具有更明显的优势,控制能力和精准度也更高。在经过了优化和发展后,计算机控制技术在集散型控制系统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谓集散型控制系统,就是以单片微机技术为载体的控制体统,在这种控制系统当中,全面运用了数据通信、图像显示、过程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系统采用分布式控制思路,可以解决信息集中管理问题以及生产过程当中分散控制的有机整合[1]。集散型控制系统在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认可,具有保障产品质量、提高产品产量、控制生产成本、降低生产能耗等多方面优势。 2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身处于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都与计算机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息息相关。计算机控制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环节,并对生产效率的提升以及生产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农业领域中,温室加工、农机管理以及畜牧生产管理都是计算机控制技术的主要应用方向,通过计算机控制技术发挥的优势,能帮助管理人员提高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2]。 计算机控制技术还能有效减少农业领域的人工成本,由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应用,农业领域的基础管理控制工作可以通过机器和技术来完成,就不需要设置过多的人员,可以帮企业节约人力资源成本。计算机控制技术可以对当地农业发展做出更精准的判断,发展方向也更加明确。比如,可以对当地的土壤进行取样分析,土壤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对土壤进行仔细分析能更合理的判断当地农业发展的未来[3]。可以通过对土壤样本的各项实验信息进行归纳整理,然后用这些数据来研究土壤中所需要的肥料类型,这样可以给土壤中生长的作物进行更合理有效的施肥。 现在,有许多的大型农场已经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应用非常普遍,计算机控制技术在这样的地区能有更好的发挥。计算机控制技术可以对农场使用的各种现代化设备进行控制,这样可以节省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此外许多设有温室的农场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有效调节温室内的湿度和温度,管控温室内使用的各种现代设备,为温室农作物的生长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提高农作物的产量[4]。 3计算机控制技术在中药提取领域的应用 中药提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中药效果有直接影响。中药里面含有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其中既包含有效成分也包含无效成分,甚至其中会出现有毒成分,必须在制药之前进行谨慎的分析和筛选,将无用的部分直接剔除,才能保证中药的药效[5]。计算机控制技术已经在医药行业中得到了普及,更是在中药提取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可以提高中药提取的质量和效率,还能对中药提取的批量化生产进行有效管理,为企业节约成本、提高效益。 计算机控制技术可以通过自身在控制领域上的优势来提高中药提取工作的质量,能让中药提取工作拥有更强的灵活性和准确性,保证生产质量。此外,要进行中药提取的批量生产,必然要运用到现代化的设备,那么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控制技术对现代化设备的控制作用,实现设施仪器、生产原材料以及各项能源的高效实用,以最优化的方案高效完成中药提取工作。将计算机控制技术运用到中药提取领域当中,可以提高对中药提取质量和效率的控制,还能大大降低废品的出现机率;同时以技术控制设备还能节约人力成本,为制药企业缩短中药的提取周期,节约经济成本。当然,计算机控制技术还能对中药提取系统进行全面性的管理,如果系统当中出现异常,那么就会及时出现示警并快速做出相应的报警处理,有效控制意外,避免引发更大的问题。 结论:综上所述,计算机技术在飞速发展当中,现代化控制理论也在不断完善,这些都推动了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也逐渐遍及各行各业。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大型控制系统以及不同行业领域当中的应用进一步证明其不可替代性,加速了计算机控制技术和相关设备的研究与发展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竺璇.浅析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新发展及应用[J].电脑迷,2016(12):49-50. [2]许姜涵.计算机控制技术原理、应用及发展趋势[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6(23):95-96. [3]杨大伟.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6(01):147. [4]王鼎尧.计算机控制技术发展现状与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18):133. [5]王吉,张品.浅析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新发展及应用[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3(05):249.

计算机控制技术论文 -

浅谈计算机控制技术 引言: 计算机控制系统是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利用计算机(通常称为工业控制计算机,简称工控机)来实现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系统,它由控制计算机本体(包括硬件、软件和网络结构)和受控对象两大部分组成。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控制理论的快速发展,计算机控制技术诞生并迅速蓬勃发展起来,其应用遍及国防、航空航天、工业、农业、医学等多种领域。本文将主要针对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历史、当今现状以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做一介绍,并结合它的具体实例介绍计算机控制技术的一些主要应用领域。 正文: 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概述 1、计算机控制的定义: 计算机控制是自动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计算机控制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2、计算机控制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思想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美国TRW航空公司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个炼油厂合作,进行计算机控制的研究,他们设计出了一个利用计算机控制实现反应器供料最佳分配,根据催化剂活性测量结果来控制热水的流量以及确定最优循环的系统。这项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工作为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此,计算机控制技术迅速发展,并被各行各业广泛应用。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控制技术也紧随其后,迅猛的发展起来。现如今,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和发展使计算机控制技术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领域 1、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实例 在农业日趋机械化及自动化的今天,自动控制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管理控制农业生产已成为目前研究的一个重点。农业大棚、智能化养殖场等等都是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应用的鲜明例子。 智能温室大棚中利用计算机进行远程监控和操作,还可设计自动控制无人管理温室大棚。根据远程传感器搜集来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模拟信息,经输入通道进行AD转换,传入计算机,计算机既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进行监控,同时又可以利用这些数据对大棚进行控制,进行加湿、加温、增加光照等控制,从而实现温室大棚的自动化智能控制。 2、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实例

浅谈性别控制技术

浅谈性别控制技术 摘要:家畜性别的控制与鉴定技术在畜牧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家畜性别控制技术的一些方法的原理、理论基础和基本方法,并进一步讨论了性别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应用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关键词:性别控制、精子分离、胚胎性别鉴定 Abstract: Sex control and livestock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in the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animal husbandry.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nimal control some of the ways gender principles, theory and basic methods, and further discussion of gender control technology research, applications, problems and prospects. Key words: Sex Control,Sperm separation,Embryo sexing 动物的性别控制技术是通过对动物的正常生殖过程进行人为干预,使成年雌性动物产出人们期望性别后代的一门生物技术,它能显著提高家畜的繁殖效率,一直是生物科学领域的一项重要课题。 1 性别控制技术的意义 性别控制在畜牧业中具有重要的生产意义。第一,在经济方面,通过充分发挥优势性别作用以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如运用此技术提高大量雌性个体如奶牛、母鸡的数量,同时节约雄性个体在繁殖年度的饲料消耗,相反亦可通过此技术控制多产雄性肉牛、肉鸡、绵羊和猪等具有增重快、肉质优等特点的雄性后代。第二,在育种方面,通过性别控制可以增加选择家畜遗传和表型性别的强度,消灭不理想的隐性性状,加快家畜的遗传进展、畜群的更新。此外,随着分子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以及其他相关科学的发展,性别控制技术将成为胚胎工程中的一项配套技术, 它对各项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 性别决定的研究 2.1 遗传机制 早在本世纪初,科学家就获知哺乳动物的雌、雄两性各具有不同的性染色体,

浅谈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认识

浅谈对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认识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的原理,根据当前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状况,分析了计算机控制技术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指出计算机控制系统发展趋势。 关键词:控制系统发展趋势 引言 计算机网络控制系统是在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若将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控制器的功能用计算机来实现,就组成了典型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它用计算机参与控制并借助一些辅助部件与被控对象相联系,以获得一定控制目的而构成的系统。其中辅助部件主要指输入输出接口、检测装置和执行装置等。它与被控对象的联系和部件间的联系通常有两种方式:有线方式、无线方式。控制目的可以是使被控对象的状态或运动过程达到某种要求,也可以是达到某种最优化目标。 1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控制系统就是利用计算机(通常称为工业控制计算机)来实现工业过程自动控制的系统。在计算机控制系统中,由于工业控制机的输入和输出时数字信号,而现场采集到得信号或送到执行机构的信号大多是模拟信号,因此与常规的按偏差控制的闭环负反馈系统相比,计算机控制系统需要有莫属转换器和数模转换器这两个环节。 计算机把通过测量元件、变送单元和模数转换器送来的数字信号,直接反馈到输入端与设定值进行比较,然后根据要求按偏差进行运算,所得到数字量输出信号经过数模转换器送到执行机构,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使被控变量稳定在设定值上。这种系统称为闭环控制系统。 计算机控制系统由工业控制机和生产过程两大部分组成。工业控制机硬件指计算机本身及外围设备。硬件包括计算机、过程输入输出接口、人机接口、外部存储器等。软件系统是能完成各种功能计算机程序的总和,通常包括系统软件跟应用

性别决定与性别控制

第六章性别决定与性别控制 雌雄性别分化是生物界最普遍的现象之一,也是遗传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自然条件下,两性生物中雌雄个体的比例大多是1:1,是典型的孟德尔比数,这说明性别和其他性状一样受遗传物质的控制。 第一节性别决定的遗传理论 关于性别决定的机制问题,曾有过多种假说,直到1902年,威尔逊(E. B.Wilson)、萨顿(W.S. Sutton)等首次发现了性染色体后,性别决定自然与性染色体联系起来,逐步形成了性染色体决定性别学说,这也是目前最流行的学说。在动物中,除性染色体决定性别外,还有基因平衡理论、H-Y抗原及染色体的倍数等与性别有关理论。 一、性染色体类型与性别决定 在二倍体动物以及人的体细胞中,都有一对与性别决定有明显直接关系的染色体叫做性染色体,其他的染色体通称为常染色体。有些生物的雄体和雌体在性染色体的数目上是不同的,简称性染色体异数。例如,蝗虫的性染色体,即X染色体,在雌虫的体细胞里是一对形态、结构相同的染色体(可用XX表示),但雄虫的体细胞里却只有一条性染色体(可用XO表示)。另一些生物的雌体和雄体的每个体细胞里都有一对性染色体,但它们在大小、形态和结构上随性别而不同。例如,猪雄性体细胞中是一对大小、形态、结构不同的性染色体,大的一条叫X染色体,小的一条叫Y染色体,雌性的体细胞中是一对X染色体。 X、Y性染色体在形态和内容上都不相同,它们有同源部分也有非同源部分。同源部分和非同源部分都含有基因,但因Y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很少,所以,一般位于X 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从进化角度看,性染色体是由常染色体分化来的,随着分化程度的逐步加深,同源部分则逐渐缩小,或Y染色体逐渐缩短,最后消失。例如,雄蝗虫的性染色体可能最初是XY 型,在进化过程中,Y染色体逐渐消失而成为XO型。因此X与Y染色体愈原始,它们的同源区段就愈长,非同源区段就愈短。由于Y染色体基因数目逐渐减少,最后变成不含基因的空体,或只含有一些与性别决定无关的基因,所以它在性别决定中失去了作用(如果蝇)。但是,高等动物和人类中随着X和Y染色体的进一步分化,Y染色体在性别决定中却起主要作用。 多数雌雄异体的动物,雌、雄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不同,它们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差异

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及趋势

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及趋势 张赟枫 自动化1304 0901130425 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 1、第一代工业计算机控制技术 第一代工控机技术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盛行于80 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到90年代末期逐渐淡出工控机市场,其标志性产品是STD总线工控机。STD总线最早是由美国Pro-Log公司和Mostek公司作为工业标准而制定的8位工业I/O总线,随后发展成16位总线,统称为STD80,后被国际标准化组织吸收,成为IEEE961标准。国际上主要的STD总线工控机制造商有Pro- Log、Winsystems、Ziatech等,而国内企业主要有北京康拓公司和北京工业大学等。STD总线工控机是机笼式安装结构,具有标准化、开放式、模块化、组合化、尺寸小、成本低、PC兼容等特点,并且设计、开发、调试简单,得到了当时急需用廉价而可靠的计算机来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中小企业的广泛欢迎和采用,国内的总安装容量接近20万套,在中国工控机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2、第二代工业计算机控制技术 1981年8月12日IBM公司正式推出了IBM PC机,震动了世界,也获得了极大成功。随后PC机借助于规模化的硬件资源、丰富的商业化软件资源和普及化的人才资源,于80年代末期开始进军工业控制机市场。美国著名杂志《CONTROL ENGINERRING》在当时就预测“90年代是工业IPC的时代,全世界近65%的工业计算机将使用IPC,并继续以每年21%的速度增长”。历史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个论断的正确性。IPC在中国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这时市场上主要是国外品牌的昂贵产品。 90年代末期,ISA总线技术逐渐淘汰,PCI总线技术开始在IPC中占主导地位,使IPC工控机得以继续发展。但由于IPC工控机的结构和金手指连接器的 限制,使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散热和抗振动等恶劣环境适应性问题,IPC开始逐渐从高可靠性应用的工业过程控制、电力自动化系统以及电信等领域退出,向管理信息化领域转移,取而代之的是以CompactPCI总线工控机为核心的第三代工控机技术。值得一提的是,IPC工控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PC-based时代,对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迅速发展和普及的第三代工控机技术 PCI总线技术的发展、市场的需求以及IPC工控机的局限性,促进了新技术的诞生。作为新一代主流工控机技术,CompactPCI工控机标准于1997年发布之初就倍受业界瞩目。相对于以往的STD和IPC,它具有开放性、良好的散热性、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及可热插拔等特点,非常适合于工业现场和信息产业基础设备的应用,被众多业内人士认为是继STD和IPC之后的第三代工控机的技术标准。采用模块化的CompactPCI总线工控机技术开发产品,可以缩短开发时间、降低

机器人控制技术论文

摘要 为使机器人完成各种任务和动作所执行的各种控制手段。作为计算机系统中的关键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包括范围十分广泛,从机器人智能、任务描述到运动控制和伺服控制等技术。既包括实现控制所需的各种硬件系统,又包括各种软件系统。最早的机器人采用顺序控制方式,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机器人采用计算机系统来综合实现机电装置的功能,并采用示教再现的控制方式。随着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机器人应用范围的扩大,机器人控制技术正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出现了离线编程、任务级语言、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智能行为控制等新技术。多种技术的发展将促进智能机器人的实现。 当今的自动控制技术都是基于反馈的概念。反馈理论的要素包括三个部分:测量、比较和执行。测量关心的变量,与期望值相比较,用这个误差纠正调节控制系统的响应。这个理论和应用自动控制的关键是,做出正确的测量和比较后,如何才能更好地纠正系统。 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器作为最早实用化的控制器已有50多年历史,现在仍然是应用最广泛的工业控制器。PID控制器简单易懂,使用中不需精确的系统模型等先决条件,因而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控制器。 它由于用途广泛、使用灵活,已有系列化产品,使用中只需设定三个参数(Kp,Ti 和Td)即可。在很多情况下,并不一定需要全部三个单元,可以取其中的一到两个单元,但比例控制单元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机器人,机器人控制,PID,自动控制

目录 摘要.......................................................... I 第1章绪论................................................ - 1 - 1.1机器人控制系统 (1) 1.2机器人控制的关键技术 (1) 第2章机器人PID控制...................................... - 2 - 2.1PID控制器的组成 (2) 2.2PID控制器的研究现状 (2) 2.3PID控制器的不足 (3) 第3章 PID控制的原理和特点 ................................ - 4 - 3.1PID控制的原理 (4) 3.2PID控制的特点 (5) 第4章 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 - 5 -后记...................................................... - 6 -

计算机控制技术

浅谈计算机控制技术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105班0909112615 俞盼盼目前,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管是微型系统还是大型系统,都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控制技术,其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微型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各种微型控制器逐渐出现,不仅性能优良,而且价格也低廉,适用范围也比较广泛,同时也促进了计算机控制器成本的降低,更好的推动了计算机控制技术的运用和发展。此外,通过各种软件编程,还能够实现复杂的、灵活的控制算法,使得计算机控制技术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建设等众多领域得到了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控制理论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更为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将会出现,其控制效果必将更为可靠,适用范围也必将更为广阔,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好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农业林业工业等等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农业中,一个很典型的应用就是种子的筛选。例如,奥凯公司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研制了计算机控制的种子精选加工成套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生产线中各主机的风量、振频的调节,阀门的转换,流量的控制,电机的监控。 系统结构分析 1,计算机与可编程控制器 ( P L C) 问的通信通过RS一232C标准串行接口.根据具体要求编制通信软件。可将PLC与计算机的各自特长结合起来,用软件传递有关数据能把PLC的各种工作状态在计算机上显示并实施控制。 PLC与计算机的通信是通过通信线路将PLC的RS一232C串行接口与计算机的串行接口相连接来实现的PLC的RS一232C为 9针插口。其主要通信线中插脚2为发送数据。插脚3为接收数据。所以只要将PLC的R S一2 3 2 C口与计算机的RS一232C口按图示方法相连就可以实现数据的通信。

《计算机控制技术》(3)

《计算机控制技术》模拟题 一、填空 1、8位A/D 转换器与CPU 的接口可以采用( )。 2、采样/保持器的作用是( )。 3、DDC 系统所采用的数字PID 算式有( )。 4、PID 控制中,引入积分的原因是( ),引入微分的原因是( )。 5、常用的数字滤波方法有( )。 二、简答题 1、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 2、模拟量输入通道中为什么要对模拟量信号进行预处理? 3、什么是PID 控制规律?用微分方程写出其控制规律,并说明P 、I 、D 的作用。 4、简述企业网络信息集成系统的层次结构。 5、抗串模干扰、抗共模干扰的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 1、计算机控制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 答:计算机控制系统由计算机及其输入输出通道和工业生产对象(包括被控对象和工业自动化仪表)组成。 2、模拟量输入通道中为什么要对模拟量信号进行预处理? 答:这是因为不同的模拟量有不同的量纲,首先要将他们转换为电压信号,然后经过A/D 转换,变成计算机可以接受的数字信号。 3、什么是PID 控制规律?用微分方程写出其控制规律,并说明P 、I 、D 的作用。 答:按照偏差的比例、积分、微分进行的控制是PID 控制。其控制规律的微分方程表示如下: P :改善动态特性;I :消除静差;D :改善动态特性,加快调节速度。 4、简述企业网络信息集成系统的层次结构。 答:统一的企业网络信息集成系统有三层结构:过程控制层、制造执行层、企业资源规划层。其层次结构图如下: ]) ()(1)([)(dt t de T dt t e T t e K t u d i p ?++=

5、抗串模干扰、抗共模干扰的措施有哪些? 答:抗串模干扰的措施:光电隔离、继电器隔离、变压器隔离、布线隔离、硬件滤波电路、过压保护电路等。 抗共模干扰的措施:平衡对称输入、选用高质量的差动放大器、控制系统的接地技术等。 三、计算 试写出加权平均滤波的算式,当n=16时,并用汇编语言编写出实现程序。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加权平均滤波算式: ,并且 均为常数项,是各次采 样值的系数,且满足 。 程序:首先把采样值存放在以SBUFFER 为首址的内存单元中,加权平均系数存放在以COEFF 滤为首址的内存单元,波后的结果存放在DBUFFER+2单元。具体程序清单如下: 互联网 Internet 内部网Intranet 现场总线控制网络 企业资源规划层ERP 制造执行层MES 过程控制层PCS ∑==n i i C 1 1n C C C ,...,,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