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五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五篇】篇二

一、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2. 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 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4.积累相关日月的诗句。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位文章诗化的语言。

2.难点: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方法:

1.诵读法。《日》和《月》是两首很有感情的散文诗,散发着作者忧郁而热情的青春气息。文章诵读起来很有一种音韵的美感。教学中引导学生诵读,理解课文的主旨,培养感受水平、理解水平。

2.讨论点拨法。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引导、点拨文意,为学生创设宽松的讨论环境,诱发对课文的不同理解,并鼓励他们表达出来。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预习,备课。

五、教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流程设计:

(一)1.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1.导入设计:同学们,对于“夸父追日”和“姮娥奔月”的神话传说,我们耳熟能详。在当代作家巴金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完成的散文诗《日》和《月》中,则赋予了它们别样的深意。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两篇短文,去感受作者心灵的无限风光。(板书文题、作者)。

2. 明确目标(略)

(二)自主学习(一)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范读,学生朗读并思考下列问题:

(1)《日》一文中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试找出文中的中心句。

(2)《月》一文中的月亮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什么?文中的哪些词句表现了这点。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1.简介作者及历史背景。(略)

2.再次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日》文中写“飞蛾”、“夸父”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什么写法?

(2)、《日》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

(3)、《月》文中的句子“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月》文中“嫦娥奔月”的目的是什么?根据文意回答。

(5)、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两篇文章所表现的主题相通吗?为什么?

讨论交流明确:(1)写“飞蛾”、“夸父”的目的是为了写人,写

那些为着追求光和热,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的人。这是托物言志(借物

写人)的写法。

(2)《日》和《月》都是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完成的,当时抗战

正进入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中华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

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

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怕牺牲。作者

以飞蛾、夸父的追求光和热,象征志士仁人为祖国轰轰烈烈的献身,

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

(3)作者在前面已经用了很多语言描述自己在月光中清冷的感受,

于是在这里才会说出这句话,他表达了作者对光和热的一种向往和渴求。

(4)目的是想改变这个冰冷的星球,改变那冰冷的月光。

(5)两者是相通的。冷和热是一种极强烈的对比,而事物在对比之下,特征才会更加明显突出,这就是为什么作者会在不同的两篇文章

中提到了同样的东西,正因为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事物的

企盼和渴望,要远离寒冷和冰冷,远离黑暗和死亡,所以作者才别有

深意地这样写。将两篇文章贯通起来,更能够充分理解和感受作者的

良苦用心,理解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代里,作者热切期待光明的心情。

(四)自主学习(二) 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再次朗读课文,找出你认为优美的句子,并用下列的句式实行赏析。我认为“ ”这句子很美,它美在

(五)质疑问难,巩固拓展

篇三

知识与水平目标

1.理解、积累“旸、姮、皓、浸”等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贯通

理解连篇短文的主题表达,了解神话传说“夸父追月”“姮娥奔月”

在文中的深意;过程与方法目标 3.强化通读,体会巴金散文作品音韵

的美感;4.品评关键语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作品直观

的感悟力和理解力;情感与价值目标 5.引导学生追求积极奋发、坚韧

向上的理想性格。

重点目标2、4 难点目标4教学准备

1.搜集相关“姮娥奔月”“夸父追日”的传说。

2.搜集相关描写

月的诗句。3.搜集巴金的相关资料。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活动形式

一、导入新课日月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并为我们留

下了很多文词兼美、意蕴悠远的古典诗文。巴金在特殊的年代里,对

着这永恒的星球发出了自己的感叹。在《日》中,作者显然在“飞蛾

扑火”、“夸父逐日”中寄托着深意;而寒夜里面对如镜的凉月,想起

了“姮娥奔月”,又是一种别样的心情。

二、自学点拨

(一)作者简介:巴金(1904~2005)现、当代作家。原名李尧棠、

字芾甘,笔名佩竿、余一、王文慧等。四川成都人。1920年入成都外

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从封建家庭出走,就读于上海和南京的中学。1927年初赴法国留学,写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时始用

巴金的笔名。1928年底回到上海,从事创作和翻译。

从1929年到1937年中,创作了主要代表作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中的《家》,以及《海的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萌芽》(《雪》)、《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

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忆》、《短简》等散文集。以其独特

的风格和丰硕的创作令人瞩目,被鲁迅称为“一个有热情的有进步思

想的作家,在屈指可数的好作家之列的作家”(《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

统一战线问题》)。其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主编有《文季月刊》等刊物和《文学丛刊》等从书。抗日战争爆发后,巴金在各地致力于

抗日救亡文化活动,编辑《呐喊》、《救亡日报》等报刊,创作有《家》的续集《春》和《秋》,长篇小说《抗战三部曲》(又名《火》),出版了短篇小说集《还魂草》、《小人小事》,散文集《控诉》和《龙虎狗》等。在抗战后期和抗战结束后,巴金创作转向对国

统区黑暗现实板书课题、作者。

可由学生自己查资料完成回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活动形式的

批判,对行将崩溃的旧制度作出有力的控诉和抨击,艺术上很有特色

的中篇小说《憩园》、《第四病室》,长篇小说《寒夜》便是这方面

的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巴金曾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

家协会主席、中国笔会中心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并主编《收获》杂志。

他热情注重和支持旨在繁荣文学创作的各项活动,多次出国参加

国际文学交流活动,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出版有短篇小说集

《英雄的故事》、报告文学集《生活在英雄们中间》、散文集《爝火集》、散文小说集《巴金近作》、随笔集《随想录》五集,以及《巴

金六十年文选》、《创作回忆录》等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

作品大都收集在14卷《巴金文集》内,新编的《巴金全集》于1986

年起陆续出版。他的作品已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多年来他还出版了

大量译作。巴金小说创作最为著称的是取材于旧家庭的崩溃和青年一

代的叛逆反抗的作品,《家》就是这方面写得最成功、影响的代表作,曾激动过几代青年读者的心灵,奠定了他在现代文学的重要地位。他

善于在娓娓动听的叙述和真挚朴实的描写中,倾泻自己感情的激流,

细腻独到,自有一种打动人的艺术力量。

(二)写作背景:这两篇作品写于1942年,时间相隔一天。当时的

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

浸淫,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

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纷纷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

牺牲。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期盼胜利的到来。

(三)字词掌握:旸(yáng):日出。浸(jìn)姮(héng)娥,即嫦娥。皓(hào)月:明亮的月亮。

(四)齐读课文,点将朗读。

(五)引导自学:

篇四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

奔月”在文中的深意。

(2)走近作者并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文中象征手法的使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反复阅读,读准字音,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2)通过启发、点拨和讨论等方式,理解象征手法的应用,理解两

篇短文的主题表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追求积极奋发、坚韧向上的理

想人格,树立准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

(1)增强诵读,培养学生感受水平与理解水平。

(2)理解两篇短文的精神实质即时代意义。

三、教学难点:

(1)把握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2)理解文中象征手法的含义。

四、教学方法:反复朗读、点拨与讨论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课前准备:

1、熟读课文、搜集相关嫦娥奔月、夸父追日的传说。

2、准备课件、了解巴金及其主要作品。

七、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新课导入

(出示课件【1】)导入语:关于太阳和月亮,无数古人,无数前辈都对它们咏叹过、歌颂过、赞美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巴金先生的《日》《月》这两篇短文。首先,我们来欣赏《日》这篇短文。

(二)阅读课文,感知课文《日》

1、老师示范读课文。

2、出示课件,注意文中的个别字词。

3、由学生齐读课文(要求有感情的朗读、注意读准课件上出现的字词)。

(三)结合问题,整体感知《日》

1、日给我们的感受是什么?

2、文中在哪些段落用了什么事物来表现出对光和热的追求?

3、那么,读第1、2自然段,你读出了对飞蛾、夸父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4、飞蛾”与“夸父”,一个形体渺小,一个形体伟大,似乎不可比,但他们却在这篇文章中得到了巴金先生的赞美,这是为什么

呢?(来,同学们一起朗诵第3自然段,从中找出答案)

5、那么在这里,“光”“热”与“飞蛾”“夸父”有着怎样的代表意义呢?

(在回答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和时代背景,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四)联系背景,分析象征,体验感情

1、走进作者,了解创作背景

①作者介绍: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现当代文学家。

主要作品有《急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后出

版了《随想录》。

巴金是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和

“鲁迅、老舍、茅盾、郭沫若、曹禺”并称为“现代文化的6位文学

大师。

②背景介绍:本文创作于四十年代初期,那时正是抗战最艰苦的

相持阶段,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

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的不

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

牲自己的生命。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期盼着胜利的到来,做为一个

普通文人,只能借助文章来抒发内心情感。

2、回到之前的问题,结合作者创作背景,说说“光”和“热”代表着什么呢?“飞蛾”“夸父”,你又如何理解的呢?

3、在第3自然段中,“寒冷的、寂寞的生”又有着怎样的含义呢?结合结合作者创作背景说一说。

(作者当时处于国民统治和日本入侵的黑暗社会,固然有一大批的

热血青年如“飞蛾”“夸父”一般为了追求希望、光明和胜利,为了

美好的未来,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但是依然有一

些人甘做亡国奴。“寒冷的、寂寞的生”就代表着这些人,象征着当

时的黑暗社会。)

之前我们说了“光”和“热”、“飞蛾”“夸父”所代表的涵义,那么作者将这两者放在一起实行了非常鲜明的对比,这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呢?

4、作者的感情在此得到了升华,我们一起来齐读第5自然段,看

看作者希望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呢?

(那么,同学们在学习过这篇文章后,是不是也希望做一个这样的

人呢?)

5、再一次让学生齐读全文。

这篇短文也能够说是一篇散文诗,散文诗具有非常独特的语言魅力,请用一个四字短语说说你读过本文之后的感受。

6、小结:在《日》这篇短文中,巴金赞美了对那些为了追求光明、追求希望、追求胜利、追求美好未来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巴金

先生自己也表达了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的日球,愿意为民

族的独立与解放奉献自己的一切的这种意愿。而刚才同学们所说的四

字成语也表达了大家对全文的感受,看来,《日》确实让我们感受那

喷薄而出的热情和希望。

篇五

1、有感情的诵读全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及蕴含的哲理;

2、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借日月所表达的热情洋溢和细腻幽

静的思想感情; 3、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

在文中的含义; 4、积累相关日月的诗词。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的诵读全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及蕴含的哲理;

2、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借日月所表达的热情洋溢和细腻幽

静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日月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并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文

词兼美、意蕴悠远的古典诗文,请把你收集到的你最喜欢的诗词在全

班交流。

2、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颇能现实巴金艺术风格的优美散文诗《日》

和《月》,去感受其中的言志言情的动人风采。

二、教材助读

1、作者链接

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现当代文学家。主要作品有

《急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后出版了《随想录》,引起巨大影响。

2、背景链接

这两篇作品写于1942年,时间相隔一天。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

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抗日战争

进入了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

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纷纷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全国人民

包括巴金都在期盼胜利的到来。

三、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注意字词。

2、听读课文,积累字词。

旸谷姮娥皓月

3、通读课文,回答问题:

(1)在两篇短文中,日和月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日:光和热月:冰冷

(2)两篇文章引用了哪些故事?

“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

四、文本探究

本文是一篇课内自读课,重在培养学生的自读习惯、方法和水平。教学时主要以学生阐释自己的理解或提问,师生共同分析、探讨为主,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以便打开思路,激活思维。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文章的理解或所提问题

有可能较为肤浅,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主要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1)、人们常说“飞蛾扑火——自寻死路”,飞蛾长得既丑又渺小,又不自量力,为何作者却对它大加赞美?“夸父逐日,渴死旸谷”,作

者为什么却异常的“怀恋”?

把握:从飞蛾到夸父,从渺小到伟大,他们都是为了追求光明,

为了一种热量,而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赞美飞蛾,怀恋夸父,实则

赞美为追求理想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精神。

(2)、在《日》中,作者并没有具体描绘太阳,却去写“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且对飞蛾、夸父实行了高度评价,这与太阳相

关吗?谈谈你的看法。重点把握:太阳是光和热的象征,飞蛾、夸父

的行为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我的一种伟大行为,写飞蛾和夸

父是为后文“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作铺垫。

(3)、“月的光是死的光”,既如此,作者在末尾处为何引用“姮

娥奔月”的传说?

把握:“冷光”“死的光”应是对当时现实的影射,“姮娥奔月”应是作者所不屑的——孤寂凄冷的生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对照两文可看出);但结尾处作者用“难道吗?或许”表达了作者对生者的期望——使

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姮娥奔月”的传说作者用疑问的语气寄托了

自己的理想。

(4)、文中三次出现“某某人”“某某人”“什么人”,请结合两

文和历史背景分析,“某某人”究竟指什么人呢?

把握:指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不惜牺牲生命的人。(“某某人”可能有多种理解,不要求形成一致答案,但依据要充分。教师引

导时要着重分析当时的背景,以便学生形成清晰的思路。)

五、拓展延伸(作业设计)

八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五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五篇】 导读:本文八年级下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五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神话传说“夸父追日”“嫦娥奔月”。2.了解课文内容。3.学习散文诗优美的语言,蕴含着哲理。4.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5.贯通理解两篇短文的主题表达。6、强化诵读,体会巴金散文作品蕴含的美感教学重点:(1)加强诵读,培养感受能力、理解能力。(2)理解两篇短文的精神实质及其时代意义。教学难点:把握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教学过程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呖谷(yáng) 一撮灰(cuō) 皓月(hào )妲娥(héng) 2.解释下列词语。皓月:明亮的月亮。露台:晒台。yang谷:古书上指日出的地方。yang,日出。二、导入二、导入:无数人咏叹太阳和月亮,留下了美好的诗篇。作者在特殊的年代里,对着这永恒的星球发出了自己的感叹。在《日>中,作者显然在飞蛾扑火、夸父逐日中寄托着深意;而寒夜里面对如镜的凉月,想起了嫦娥奔月,又是一种别样的心情。作者简介: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早年在南京东南大学附中学习,后赴法国巴黎学习。回国后长期从事著译。曾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巴金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

《雾》《雨》《电》。散文集《随想录》。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 三、朗读课文,初步体会作品的主题让学生交流读后心得。四、精读《日》学生朗读《日》一文。思考:文章按怎样的思路展开的?如何理解作品的主题?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这篇散文诗仅仅250余字,却浓缩着丰富的感情,它像一团火,炙烤着读者的心灵。开头两段,作者把自己的感情形象化,先是赞美飞蛾,因为它是为追求光和热而被灯火烧死的,接着又怀念夸父,因为它是为追赶日影而渴死畅谷的。这是作者思想感情形象化的表白,他所歌颂的是追求光和热的执着态度,是为了得到光和热不怕粉身碎骨的献身精神。飞蛾和夸父的形象,是作者思想性格的真实写照。三、四两段,对追求光和热的献身精神正面展开议论,指出了生命是可贵的,但为了追求光和热应该不怕牺牲,并且还指出追求光和热的目的是为了给人间争得光明与温暖。这里渗透着进步的价值观、生死观的理论原则,言简意赅,发人深思。第五段,作者又进一步明确地表示自己的决心。自己愿作人间飞蛾,为了追求光和热,飞向日球,失去知觉,化为灰烬,在所不惜。这是作者庄严的宣言,具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热情洋溢、感情奔放是巴金作品的突出特色,《日》一文便是凝聚着炽烈的热情的佳作。作者歌颂了不顾一切追求光明的精神,表露出不可遏制的为真理而勇于献身的思想,表达了为国家、为人民发光、发热,直到烧成灰烬的决心和意志。它蕴含着哲理,奔涌着热情,堪称“字挟风霜”、“声成金石”的艺术精品。五、指导

2020春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优质课件-第二单元-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导学案+教案+说课稿

一、导学案-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 1、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2、体会课文中的补充说明的作用和含义。 3、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可以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重点难点】 1、体会课文中的补充说明的作用和含义。 2、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可以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自主预习案】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遗hái ()骨gé()zhě()皱追sù() 劫()难蟾蜍()陨()石携()带 2、解释词语 劫难:__________ 追溯:__________ 天衣无缝:________ 致密:__________ 【课内探究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谜。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阿西莫夫的两篇短文对此分别做了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 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见上)。 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1.“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3.你怎么看待科学家们的推断? 4.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5.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三、合作探究,你问我答 1、两篇短文各自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2、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说明的角度不同。试比较。 3.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 4、揣摩语言,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 (2)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3)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4)即非常纯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教师提示: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五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短文两篇》教案 (2)

8.巴金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对文章内涵和情感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3.进一步理解在散文诗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过程和方法目标: 加强诵读,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体味、感悟、理解课文中蕴涵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领悟作者追求光明,赞美为追求光明和理想而不惜牺牲的精神。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品位文章诗化的语言 2.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导学法 以学生自读为主,师生平等对话,合作探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 1.学生利用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读准字音,熟读全文; 2.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查找有关日月的诗词,各准备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并作好简要分析; 3.教师准备相关资料,如写作背景,“夸父逐日”、“姮娥奔月”的故事以及“飞蛾扑火”的种种理解等,以便生动形象地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新课 日月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并为我们留下了不少文词兼美、意蕴悠远的古典诗文,请把你收集到的你最喜欢的诗词在全班交流。

二、交流古诗词 分别请3——5名同学诵读他所收集到的诗词,并简述理由。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点评。 三、初读感知 1.简介作者及历史背景 作者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现当代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急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和《海行集记》《还魂草》《龙·虎·狗》等散文集,“文革”后出版了《随想录》,引起巨大影响。 背景简介:这两篇作品写于1942年,时间相隔一天。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纷纷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期盼胜利的到来。 2.默读全文 要求:学生根据历史背景初步了解文章主旨,形成自己的见解(最好能形成书面文字);找出文中的优美句段并加以简要说明;找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地方,作上符号。 3.朗读 (1)找两位同学分别朗读《日》《月》两短文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读后教师可根据情况范读引导,力求贴近作者当时的感情,以便学生把握朗读的情感基调。 (2)同学自读 (3)课内朗读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读得最好的短文或段落进行诵读,师生共同点评 (4)分组朗读全文 四、探讨交流 本文是一篇课内自读课,重在培养学生的自读习惯、方法和能力。教学时主要以学生阐释自己的理解或提问,师生共同分析、探讨为主,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以便打开思路,激活思维。鉴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文章的理解或所提问题有可能较为肤浅,教师要适时加以引导。主要把握以下几个问题: (1)人们常说“飞蛾扑火——自寻死路”,飞蛾长得既丑又渺小,又不自量力,为何作者

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阿西莫夫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揣摩语言,理清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和文章的行文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深入探索未知的世界,敢于发散思维进行创新,向着科学的未知领域进军。 教学重点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比较分析两篇短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 教学难点揣摩语言,理清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和文章的行文思路。 课时安排2 恐龙无处不有 一、情境导入:在人类统治地球之前,恐龙曾是地球的主宰者,它们曾经统治地球长达1.6亿年,它们种类繁多,比如三角龙、霸王龙、翼龙、腕龙……。虽然在几千万年以前恐龙就已经灭绝了,但是人们对恐龙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只要提到恐龙人们就会激动沸腾起来,因此恐龙身上的谜团吸引了大量的科学家去探索。今天我们就跟阿西莫夫一起去了解他所探求到的关于恐龙的知识。(板书:恐龙无处不有阿西莫夫) 二、背景资料: 1、作者: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青年时代攻读生物化学后来从事写作,是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的泰斗。曾获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代表作有《钢穴》《基地》《新疆域》《苍穹微石》等。 2、作品:根据科学家对化石的研究,恐龙曾在地球上生活了将近1.6亿年,可是作为当时称霸世界的大型动物已于6500万年前全部灭绝。恐龙的销声匿迹成了地球生命史上的一大悬案,各种理论和假说纷纷出现,争论不休。同时,长期以来人们试图解释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起源,也曾提出各种假说,地质学上曾因为大陆漂移学说引起了一场深刻革命。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巴金《短文两篇(月)》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月)》教学设计 学科:语文学校:坂东初级中学教师:詹新捷指导教师:陈昌海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1.课标要求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主要内容。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2.教材内容分析 《短文两篇》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本单元的所选的散文诗,都是作者由寻常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单元导学对这些文章的教学建议是“加强朗读,注意联想与想象,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抒情性语言。”《短文两篇》是充满意趣的散文诗。作者借“飞蛾”“夸父”“嫦娥”这些意象寓示一种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是作者生活的一种希望,信念,也是他理想的化身。 3.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够初步感受到作品中形象的意义,但是对语言深层含义的理解往往较浅,大多只是触摸到文学的表层,结合背景资料理解作品的意识不强。 4.教学目标 (1)记忆、积累“皓月、姮娥”等词语。 (2)学习课文中的象征意义,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文学欣赏能力。 (3)引导学生追求积极奋发、坚韧向上的理想人格,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5.重难点 (1)重点: 理解文章中月的象征意义及文章的主题。 (2)难点; 理解“姮娥奔月”在文中的作用。 二、教学策略: 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品析、查阅相关资料,教师引导、点拨文意,为学生创设宽松的讨论环境,诱发对课文的不同理解,并鼓励他们表达出来,培养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意识和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6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1.积累词语,掌握“遗骸、褶皱、劫难、追溯”等词的读音,理解“劫难、致密、追溯、天衣无缝”等词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3.采用比较阅读,比较分析每篇各自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懂得写作文章可根据情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写作角度,培养学生善于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 4.体会语言的准确、平实、生动的特点。 1.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2.学习作者善于联系,由此及彼,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法。 学习作者运用准确、平实的语言将深奥的科学理论说明得浅显易懂,易于接受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谜。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的科普短文两篇,看看他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 二、教学新课 恐龙无处不在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1986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 因而“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说成立。 2.“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即“恐龙无处不在”。

他们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在南极生存?”“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南极”。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1.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用一个科学观点——“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引出说明内容。 第二部分(2~14):阐述说明内容——由恐龙化石在南极的发现说明“恐龙无处不在”,再由“恐龙无处不在”这一发现推究原因。 第三部分(15):以“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证据”总结说明内容,结束全文。 2.这篇短文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作者是如何得出结论的? 短文开篇提出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各自的发明都有可能得到相互启发,以引起读者的兴趣:“紧密相连”表现在哪里?有哪些事实能证明它们是互相“产生影响”的?然后举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例子,提出既然寒冷的气候不适应恐龙的生活,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围绕这个问题,引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说明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得出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这一事件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有力证据。作者在这里采用的是“发现问题——找出答案——得出结论”的逻辑顺序,重在说明事理,将抽象的科学知识层层解剖,既严谨,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感悟精彩句子】 1.怎样理解“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句话? 从南极洲发现恐龙化石得出恐龙曾遍布世界这一结论也许并不困难,二者之间的联系也容易让人理解,但是,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与地质学说有什么关系,一般读者很难提出这样的问题。但是在科学家的眼里,它们却有内在的关联。课文就是从南极恐龙化石的发现来论证“板块构造”理论,恐龙化石成了支持“板块构造”的有力证据。作者在文章开头的这两句议论,并非浮泛之论,而是有其确凿的根据。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获得和理解,而要更多

四川省青神县初级中学校八年级语文下册《短文两篇》教案 新人教版

《短文两篇》教案 教材分析: 《行道树》是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单元第七课《短文两篇》中的第一篇,作者张晓风采用象征手法借行道树的自白,描绘了以制造清新,献出浓阴和迎接光明而自豪的行道树形象,书写了奉献者的情怀,赞美了奉献着的崇高精神。文章还通过行道树与同类的优越处境对比,人类的无知行为对比,表现了“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的人生哲理。本文篇幅短小,语言清新,凝炼,精辟的议论更是点睛之笔。因此,教学时应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对文章的分析探讨,联系学生自己的人生体验,体会作者对于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短文两篇》中的另一篇是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作者通过描写自己多个“第一次”的生命体验,总结自己的感受,从而得出:“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的人生哲理。学习这篇文章,同样要联系生活实际,从作者的感悟出发,深入思考,领悟本文所蕴含的丰富哲理。 学情分析: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求知欲强烈,并且已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价值判断的能力,但仍相对不成熟,思维方式还处于感性阶段。他们对文章的社会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往往认识不足。因此,在这两篇哲理散文的教学过程中,要在问题探讨中,激发学生思考感悟,同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感悟文章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主旨; 2、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和问题探讨,联系自身实际,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3、感受无私奉献者的崇高品格,体会作者从“第一次”中感受到的新奇与刺激。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把握两篇文章的主旨; 2、教学难点:理解和品味文章中的重点语句。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行道树》 (一)导入新课 在前面学习过的几篇散文中,《蝉》和《贝壳》都让我们体味到不管生命长短,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地投入生活;从《紫藤萝瀑布》中我们明白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些动物或植物在作者笔下都被赋予了人的思想与品质,说着作者关于人生的种种看法,今天台湾作家张晓风笔下的一排排行树道又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呢? (二)整体感知 1、作者简介:1941年生,江苏铜山人,台湾著名女作家,被推为“中国当代是大散文家”之一。1977年她的作品被列入《台湾十大散文家选集》,编者称其作品是“中国的,怀乡的,不忘情于古典而纵身现代的,她又是极人道的”。余光中也曾称其文字“柔婉中带刚劲”,将之列为“第三代散文家中的名家”。又有人称其文“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璎珞敲冰。”皆评价甚高。曾得过吴三连,中山国家文艺奖,当选过十大杰出女青年。 2、请同学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同时思考,这又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散文呢?

《短文两篇》初二语文教案

《短文两篇》初二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2、学习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学习古人安贫乐道、不慕名利的高尚道德情操。 【学习重点】 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2、学习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难点】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1)“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原来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歌功颂德的文字,在这里是一种文体。 (2)“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2、走近作者 (1)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

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2)作者周敦颐(1017—1073)道州人,字茂叔,谥号“元”,宋代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建流溪书堂讲学,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世称“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是他在商康郡(今江西星子县)任职时写的。此间,他曾亲率属下在郡府署一侧挖地种莲,名曰“爱莲池”。 3、相关资料 《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文句精美脍炙人口,久为传诵。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的。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可采取自己喜欢的方法朗读,然后逐句翻译课文,掌握重点词语。 1、有仙则名 2、有龙则灵 3、斯是陋室 4、谈笑有鸿儒 5、往来无白丁 6、无丝竹之乱耳 7、无案牍之 8、劳形 9、何随之有

巴金短文两篇教案(人教版八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巴金短文两篇教案(人教版八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巴金短文两篇教案(人教版八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1 一、教学背景 本篇教案适用于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材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主要教授巴金短文《草地》和《茶馆》两篇短文。本教案旨在通过对短文的解读和分析,让学生深入感知自然与人性的关系,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和阅读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巴金的两篇短文,了解自然与人性的关系和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了解巴金的文学风格和创作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对短文的分析和思考,提高学生的理解和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巴金的两篇文章,唤起学生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学生思考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巴金的两篇文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自然与人性的关系和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义。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巴金的文学风格和创作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阅读能力。 四、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抛砖引玉、情景模拟、课堂讨论、小组合作、问题解决、作品鉴赏等。 【教学步骤】 一、热身导入 分组进行自然景色的比赛,要求每组同学在五分钟内画出一份关于自然的美景图画,并且给出画面上的各种元素的定义。 二、导入主题 介绍巴金的生平和代表作品,让学生对巴金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引导学生思考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 三、阅读短文

(1)学生自主阅读《草地》和《茶馆》两篇短文,同时要求 学生对文中的关键词和句子进行标注,并着重理解短文的主题和情感。 (2)让学生合作,谈论对短文的不同理解,并逐一对比探讨,共同寻找每个学生自己的文学特点和感触。 四、课堂讨论 (1)讲解巴金的文学风格和创作方法,包括用语简练、情感 真实、文本纯洁等方面。 (2)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自然与人性的关系以 及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式。 (3)考虑到学生普遍关注环保问题,老师可以提及近年来环 保议题和相关政策。 五、小组合作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设计一个关于自然和人类和谐共处的演讲。鼓励学生在演讲中表现出对巴金短文内容和自身观点的巧妙融合,展示过人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六、总结 系统总结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及要点之后,进行课后作业的布

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学案4:第8课 短文两篇

短文两篇 〖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诵读全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2.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课文内容,贯通理解连篇短文的主题表达,了解神话传说“夸父追月”“姮娥奔月”在文中的深意; 〖学习重点〗 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㈠作者简介:巴金,原名李尧棠,四川成都人。现当代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急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和《海行集记》《还魂草》《龙·虎·狗》等散文集,“文革”后出版了《随想录》,引起巨大影响。 ㈡背景简介:这两篇作品写于1940年至1941年间,时间相隔一天。当时的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抗日战争进入了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纷纷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全国人民包括巴金都在期盼胜利的到来。 〖课堂导学〗 一、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旸谷()一撮灰()皓月()姮娥() 2、解释下列词语: 皓月: 露台: 旸谷: 二、导入: 三、听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⒈讨论巴金在作品中是否就是想表达对光明的热爱和追求呢?(用原文回答) 2.朗读 (1)、找两位同学分别朗读《日》《月》两短文 (2)、同学自读 (3)、课内朗读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选择读得最好的短文或段落进行诵读,师生共同点评 (4)、分组朗读全文 四、合作研讨 ⑴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 ⑵在叙述完夸父、飞蛾之后,为什么作者忽然笔锋一转,说起了“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 ⑶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⑷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 ⑸月亮在文中带给作者的突出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这里所表现的意境,能使你联想起古诗文中的哪些诗句? ⑹“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⑺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⑻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作品的主题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

八年级语文下册 8《短文两篇(日,月)》教案 新人教版

短文两篇(日,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散文诗,理解作品内涵; 2、了解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时代性和目的性,理解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运用。 3、培养学生积极的文学思考和欣赏能力,能大胆发表对作品的独到见解;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的传说; 2、阅读了解巴金及其主要作品 教学流程设计: 一、导入: 2003年11月25日,一个特别的日子。世纪老人巴金度过了他的百岁寿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散文《日·月》,算是对老人的迟到的问候。 标题课件飞入,由日、月明,看到“明”字,你会想到什么呢? 明亮,光明…巴金在作品中是否就是想表达对光明的热爱和追求呢? 请大家听读课文《日》。 二、听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讨论巴金在作品中是否就是想表达对光明的热爱和追求呢?(用原文回答) 为着追求光和热,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的日球。并且,对飞蛾、夸父这两位光明的使者持敬佩,怀念的态度。看来,日球确实让我们感受那喷薄而出的热情和希望。 三、阅读探究《月》 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月的细腻幽静吧。千百年来,在月亮身上,人们寄托最多的是什么情思呢?——明月千里寄相思。 有诗歌为证: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是的,一轮明月,两地相思。所有行走他乡的游子,当他抬头一望,思念就会潮水般一泻千里。那巴金对月亮的思考是不是仅仅停留于思念上呢? 1、再读课文,提炼出作者对月亮的看法; ——死了的星球,凉月,冷光,死的光。既然,这是一个没有生机的星球,那为什么还有嫦娥奔月的传说呢?巴金在文中给出了什么答案? 想使已死的星球再生/思念着什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优秀教案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了解所说明的事理、顺序。 2.领悟所说明的道理: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得出新的结论。 3.增强科学意识,培养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4.把握本文有关恐龙灭绝的观点,善于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在文中提取主要信息。 5.品味本文语言严密准确的特点,了解文章所说明的事理,领会文章的说明顺序。【教学重点】 1.领悟所说明的道理: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得出新的结论。 2.把握本文有关恐龙灭绝的观点,善于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在文中提取主要信息。【教学难点】 1.增强科学意识,培养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2.品味本文语言严密准确的特点,了解文章所说明的事理,领会文章的说明顺序。【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课件 《恐龙无处不有》 【课文导入】 在距今约2.3亿年前—6500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了一种奇异的爬行动物。它们

与现代的蜥蜴有许多相似之处: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它们的后代是由卵孵化出来的。在这漫长的1.65亿年间,它们成为了整个地球的主宰。它们经历了气候较为温暖的三叠纪,食物丰富的侏罗纪,充满了生存恐惧的白垩纪,它们作为过去的生物,人们给了它们一个名字——恐龙。 【课堂环节导航】 一、出示目标 1.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了解所说明的事理、顺序。 2.领悟所说明的道理: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得出新的结论。 3.增强科学意识,培养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二、资料链接 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之久,可是6500万年前,它们却突然在世界各地销声匿迹了。恐龙的灭绝是地球生命史上的一大悬案,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有关恐龙灭绝的理论、假说纷纷出现,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争论。本课两篇短文就是依据一些科学发现进行科学推理的科学小品文。 三、预习反馈 1.读一读字音,注意读准字音。 2.写一写字形。 四、初读感知 (一)带着问题读课文。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语文《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教案】 这是两篇科普短文,它的突出特点是以论证为主,综合运用不同领域的科学知识,见解新颖。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一)知识目标 1.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2.短文两篇所说明的研究成果。 3.短文的行文顺序及说明方法、语言特色。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情感目标 1.科学需要大胆的推测,合理的想像,符合逻辑的分析、求证。2.学会从不同角度对所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进行思考。 3.广泛阅读科普文章,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重点: 了解两篇短文所说明的事理,说明的顺序、方法。 难点: 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满足他们的表达欲,活泼学习气氛。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借阅科普读物,从中找出与本文内容相关的科学知识,大家共同学习研讨。 学生对一些自然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说明产生这种看法的依据。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大陆漂移图示的同时,介绍大陆漂移假说产生的故事:1912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因病躺在床上。当他把目光移到墙上那张已看过千百遍的世界地图上时,突然产生了一个新奇的想法:为什么地图上南美洲巴西亚马孙河口突出的一块大陆,同非洲喀麦隆海岸凹陷进去的局部,形状竟会如此相似?为什么沿北美洲的东海岸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凹形地带,与欧洲西海岸到非洲西海岸的凸形大陆,竟会如此吻合呢?难道这几块大陆原来曾连在一起,后来才别离开来的吗? 魏格纳被这个奇妙的想法冲动得几天没有睡好觉。他把地图上所有的陆块都进行了比拟研究,结果发现它们的海岸线都能较好地吻合在一起。后来,他经过多方面的研究、求证,大胆地提出了轰动世界科学的学说大陆漂移假说。 那么恐龙无处不有与大陆漂移假说有什么关系呢? (一)明确目标 1.理解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科学观点。 2.把握恐龙无处不在印证大陆漂移假说的说明顺序和方法。

初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

初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 【教学设想】 先生在学习鲁迅的这篇篇幅较长,内容较深,时代气息不浓的文章时,教员能否找到一种方法来唤起先生学习本文的兴味和热情呢?又怎样让这堂课开放而有生机呢?于是我 思索到教学中应留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 1.注重对文本的阅读,给先生充沛阅读的时间和空间,在阅读活动中,让先生展开思想,体会、了解、感悟、思索,这样才干了解资料,理清层次,体会作品的深入外延,这样本文的宗旨就不难了解了。 2.引导先生走进文本,积极探求,自动实际,大胆表现自己的感悟、心得,和作者发生情感的共鸣,这样就会注重先生的特性检验,凸现新课标的倡议肉体。 3.言语的品味,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是重点,让先生在已有的阅读基础上细细品味,引导先生从字句、修辞等不同的角度去品味,不光品味到其中的风景美,还能品味到其中的兽性美等。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言语,引导先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2.体会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感受文中的思想外延。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难点:正确掌握作品深入的思想外延。 [教学预备] 1.查工具书,扫除字词阻碍。 2.查阅有关绍兴社戏的资料,了解这种乡村戏剧。 3.搜集鲁迅的有关文章,并将优美文段摘抄上去。 [教学布置] 三课时 [教学步骤] 一、激起兴味,导人新课 (播放«童年»的音乐) 师:同窗们,童年是我们最值得珍惜和回想的美妙光阴,童年的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愉快腾跃的音符,这儿有一首诗是这样来写童年的:童年是七彩的梦,伴我在床头游玩,童年是弯弯的小船,载我在知识的陆地里遨游,童年是快乐的小鸟,张开翅膀,携我在自在的蓝天上飞翔,如今啊,童年却是一枚小小的铃铛,不论春与夏秋冬,永在我记忆的深处。(音乐中止) 是啊,人们回想往事,总是充溢一种浪漫的理想颜色,即使像鲁迅这样的斗士,回想起童年的往事,笔调也是温馨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案

6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并积累“流逝、携带、劫难、致密、天衣无缝”等词语。 2.了解作家作品,感知课文内容,明确说明对象和说明顺序。 3.揣摩文章语言,体会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过程与方法 1.安排学生课前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了解大陆漂移学说。 2.安排学生课前查找资料,了解恐龙及其灭绝的情况。提出问题,激发思考: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3.安排对比阅读,比较分析每篇文章的说明对象和说明角度,从而培养学生善于多角度、多侧面看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深入探索未知的精神,培养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熟悉并掌握文中的生字词,理解两篇短文的内容。 2.明确说明对象,能正确辨析文中使用的各种说明方法。教学难点 1.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但选用的材料不同,所说明的主要问题也不同,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做具体分析。 2.两篇短文都是从某一现象出发,通过分析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得出规律性的认识,要引导学生分析其行文思路。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课件出示恐龙图片,谈话导入:2.5亿年前,地球上的霸主是恐龙。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上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的一大谜团。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呢?从恐龙留下的遗迹中,我们能发现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阿西莫夫的科普世界,去一探究竟吧。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科幻小说家、科普作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儒勒·凡尔纳、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并称为科幻史上的三巨头,同时还与罗伯特·海因莱因、亚瑟·克拉克并列为科幻小说三巨头。阿西莫夫一生著述近500本,题材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等许多领域,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 2.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骨骼.(gé) 鸟臀.目(tún) 岛屿.链(yǔ) 深渊.(yuān) 褶.皱(zhě) 携.带(xié) 覆.盖(fù) (2)词语释义 不解之谜:解不开的谜,比喻还没有弄明白的或难以理解的事物。 迹象:指表露出来的不很显著的情况,可借以推断事物的过去或将来。 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褶皱:文中指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连续弯曲的构造形式。 携带:随身带着。 冰天雪地:形容冰雪漫天盖地,非常寒冷。 覆盖:遮盖。 (3)词语辨析 “天衣无缝”和“完美无缺”两个词都有“十分完美”的意思。“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儿破绽,侧重指事物的细致周到,严密完备,找不出什么缺漏或弱点。“完美无缺”只形容极其完美,可用于人,而“天衣无缝”则不能。 三、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恐龙无处不有》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答案示例: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证明了大陆漂移假说。 2.文章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答案示例: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说明不同科学领域是紧密相连的,点明中心,总领全文。第二部分(2~14):举例说明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佐证大陆漂移假说,印证主旨。第三部分(15):总结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大陆漂移说提供新的证据,结束全文,突出主旨。

苏教版初二下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

苏教版初二下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 导读: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常用的实词,翻译全文。 2、了解时间(工作程序)、逻辑相结合的说明顺序。 教学重点、难点 疏通文言语句;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小黑板、卡片等。 设计思路 教学要先让学生自学,找出生僻字请老师帮助解决。疏通文意,文章内容的理解可以通过设计巧妙的题目引导完成。在疏通文言语句的基础上理解课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教学时数 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对,这“活字印刷”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900多年前,北宋的平民毕升发明的,比德国的答凳堡活字印刷要早400多年,这是多么伟大的创举啊!)今天,我们有幸在语文课本中学习《活板》一文,(板书课题。)了解活字印刷在当时的制作、印刷情况。 2、简介作者。(出示课件或小黑板l。)

沈括,北宋著名科学家、政治家。 要求:记住作者。 二、自主学习 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解决以下问题。(出示课件2。)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难理解的字词,小组讨论并解决。 2、试举例说明是按什么说明顺序来说明的。 3、文章的题目是“活板”,为什么开头却写雕板? 4、的题眼是一个“活”字,通篇是怎样围绕这个“活”字作文章的? 5、结尾写活字的下落时,为什么不详细说明怎样得到活字而要一笔带过? 6、找出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及你认为教材中存在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 1、先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解答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四、反馈交流 1、解释下列词语。(出示课件或小黑板3) 板:(通“版”。)为:(做,使用。)已:(通“似”。)布衣:(平民。)又为活板:(做,引申为“发明,创造”。)火烧令坚:(用火,名作状。)和:(混合,拌和。)持就火炀之:(接近,靠拢。)极为神速(快,迅速。)第二板已具(准备好,齐备。)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