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谁与归_略论卡夫卡及其作品的孤独感(精)

吾谁与归_略论卡夫卡及其作品的孤独感(精)
吾谁与归_略论卡夫卡及其作品的孤独感(精)

来稿日期:2008-1-24

作者简介:蔡海瑶(1969-,女,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外文学。

2008年3月第21卷第1期

Mar.2008Vol.21,No.1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Journal of Hubei Correspondence University

?文学艺术研究?

吾谁与归

蔡海瑶

(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广东潮州521041

[摘

要]:生前寂寞的卡夫卡,身后却备受“哀荣”。他以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写出的作品,是否揭示了人类精神“暗疾”,才引起现代

人的“共鸣”和青睐。阅读他的作品,难道不该自问:“微斯人,吾谁与归?”[关键词]:孤独;爱情;菲莉丝;卡夫卡热;精神领域[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0801-0066-03

现代派文学的一个最有影响的人物,是享年只有41岁的奥地利小说家弗朗兹.卡夫卡(1883~1924,他和法国的马采尔.普鲁斯特(1882~1941等,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

其实,卡夫卡的生活经历很简单,或许除了三次订婚三次解除婚约终生未婚之外,实在是再平常不过了。1883年生于奥匈帝国的布拉格,是一个犹太商人之子;小学毕业后升入布拉格一所国立德语文科中学。1901年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但在

“专横有如暴君”的父亲干涉下,改学法律;1906年被授法学博士。翌年,他在一家保险公司任职。1908~1922年,他一直在半官方的工伤事故保险公司任职。1923年,他因病辞职,离开布拉格到外地休养。1924年,他病情恶化,病逝于维也纳附近的基尔林疗养院。

这就是卡夫卡短暂而普通的一生,既没有做出什么惊心动魄的英雄业绩,又没有过骇世惊俗的举动;既非春风得意亦非穷困潦倒;既非一帆风顺亦非颠沛流离。从形而下看,真是平常人一个。

但是,从形而上的精神层面来观察却迥然不同。卡夫卡瘦削的身材里面蕴含着一个充满了矛盾和冲突,痛苦和磨难,孤独和憤懑的内心世界。

他曾给女友写过这样的信:“我走过的38载旅程,饱含着辛酸,充满着坎坷。”

真是“看似平常却奇崛。”外表文静爱微笑的卡夫卡,内心是充满着怎样的孤独

感呀。

一、他是一个无归属感的异乡人

为什么卡夫卡笔下的人物多是孤独的形象,而他们周围的环境又是一个冷漠的“陌生的世界”呢?

这应归结于卡夫卡的生存环境。卡夫卡是一个犹太人,他不属于基督教世界,而他却又对犹太教义持异议;做为一个说德语的人,他不完全是捷克人;做为一个捷克人,他又是

奥匈帝国的臣民;做为一个公司白领,他不属于资产阶级;而做为一个资产者的儿子却又不属于劳动者;做为一个职员,他认为自己是作家;可作为一个作家,他既无法完全从事创作也不珍惜自己的作品。正如他是一个二元帝国的臣民一样,他内心是一个二无的世界。这也就决定了卡夫卡性格上的矛盾性和两重性;无归属感、陌生感、孤独感、恐惧感便成为一种性格的衍化物。

在这个他认为是莫名其妙的世界里,在他诞生的布拉格,在他的家里,他把自己看做是一个异乡人。他曾在日记里(1913.8.12写道:“现在,我在自己家里,在那些最亲近的,最充满爱抚的人们中间,比一个陌生人还要陌生。

“这种人生体验和生活感受,使他写出《失踪的人》、《判决》、《变形记》等小说。

卡夫卡作品里的主人公的思想经历常常带有作者本人的印记,因此他的作品具有较明显的自传色彩。

卡夫卡想象自己突然如果变成了甲虫,家里人会怎样对待他?于是,就有了

《变形记》:变成了甲虫之后的格里高尔羞于见人,老躲在里屋不出来,父亲十分不耐烦,母亲和妹妹却十分关心他。公司的秘书主任上门来了,要他去上班,如果不去,经理会怀疑他贪污了现款。当里屋被强行打开,每个人都惊讶得合不拢嘴。母亲当场昏倒,父亲则恶狠狠地要揍他;秘书主任却一声尖叫。格里高尔到了这种地步,还牵挂着自己的工作,要秘书主任回去替他说说好话,以保住他的位置。

只有妹妹同情哥哥的遭遇,每天照顾他。但久而久之,他渐渐地滋生了“虫性”,不原吃新鲜的食物,宁愿要腐烂的东西,说话的能力也渐渐消失了等等,每天只喜爱爬来爬去。

格里高尔因为自己无法养家而深感负疚,眼看着家里的日子一天一天穷下来,妹妹也终于失去了耐心,把哥哥锁在房间里,格里高尔在黑暗中孤独地死去。

———略论卡夫卡及其作品的孤独感

66

小说中荒诞的痛苦,会将你刚刚举起的酒杯轻易击碎。如果你不是一个盲目的乐观主义者,你就不会无动于衷。

卡夫卡也许只是想抒发一下他那无归属感的异乡人般孤独痛苦的心情,让小说中的主人公一变,没想到就变来了身后一个不可动摇的地位——

—现代派文学的代表人物。

面对迟到的特殊“哀荣”,天堂里的卡夫卡是否已经找到了“归属感”?

二、精神上的孤独感经常折磨他

在卡夫卡身上,孤独感不仅是在生活中,在人际关系上,更重要的是在精神领域里。他是一个同班同学在谈判学生时代的卡夫卡时写道:“......我们大家都喜欢他,尊敬他,可是完全不可能成为知己,在他周围,仿佛总是围着一道看不见摸不着的墙。他以那文静可爱的微笑敞开了通向交往世界的大门,却又对这个世界锁住了自己的心扉。......却始终以某种方式保持疏远和陌生。(见《卡夫卡》,瓦根巴赫著,韩瑞祥译,陕西人民出版社。

自幼就折磨卡夫卡的精神上的孤独感,最初是他父亲的家长制的“威权”;长大以后,他又感受到国家统治者无处不在的“威权”。他当然不满这两种“威权”,但又深感难以摆脱,所以表面上只好任其摆布。然而,他的内心是黑暗苦痛,不知道人生的路在何方,始终充满着孤独、恐惧、迷惘。

筑巢在黑暗里的卡夫卡就曾说过:“我被疯狂的时代鞭打以后,用一种对于我周围的每个人说来势最残酷的方式进行写作。”

卡夫卡说到做到,于是,现实中愈演愈烈的父子冲突,也就隐晦地渗透进他的作品里。你看,《判决》里的父亲说:“你本来是一个无辜是孩子,可是说到底,你是一个没有人性的人!所以你听着:我现在判你去投河淹死!”格奥尔格觉得自己被赶出了房间,一口气冲到河边,临跳水前还低声喊道:“亲爱的父母亲,我可是一直爱着你们的。”

谁有这判决的权利?父亲?还是国王?抑或上帝?而谁又服从了错误的判决却依然表白自己的爱?

这就是卡夫卡。我想,假如给卡夫卡换一个父亲,他是否还能成为卡夫卡?我想象不出一个失去双重压力(来自外界和内心的的卡夫卡是什么样子。

当然,命运不会开这样的玩笑。备受孤独感折磨的卡夫卡因为不知道“吾谁与归”,才不会写出《城堡》。

这好像就是一个没法结尾的故事。土地测量员K的目标是进入城堡,却止步于城堡外的村庄,找不到前行的路径,一切都是由于因果关系的不爽。首先是,谁聘他来做土地测量员,这就不能肯定。所以,一开头在桥头客栈,半夜里就有警卫来查K的暂住证,暂住证须到城堡主人伯爵大人那里领取,而没有暂住证K又不能进入城堡(连住在这村里也不行。

其次,大概是由于城堡管理部门哪个环节的阴差阳错,警卫打了一通电话之后就先把K放过了。可是,城堡行政运作中的原则是“绝对没有出现差错的可能性”,正如村长对K 所说的,“即使偶尔出现一次差错,就像您的情况,谁又能肯定地说,这是一个差错呢?”在所有的事物中,这里都设下了互相驳难和彼此限制的前提。就像讽刺独裁者的一句著名台词:“墨索里尼—总是有理!”

另外,K到这儿来的目的亦颇可疑。如果人家的聘约不

能得到确认,你为什么非要在这儿呆下去呢?这难道没有非法移民混取绿卡的目的?或者照马克斯.勃罗德的说法,K有一种渴望“加入公众生活”的生命需求(见《城堡》出版后记。

接下来,K只能羁留在村里继续重试登录。他通过巴纳巴斯传递信件,跟城堡建立了一种若有若无的联系。又试图通过把女弗莉达找门路,因为据说那娘们曾是城堡总管的情妇。问题是,K的连线并不可靠,而这些被可靠的关系和一个个迷雾重重的环节隐喻着过程无限性。

故事的结尾是,K还在城堡外的迷魂阵里漫游。

正如卡夫卡在笔记中写道:“目标已有,道路却无,我们谓之路者,乃踌躇也。”卡夫卡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孤独的生命个体遭遇“霸道”的社会壁垒的无可奈何。

三、曾经奏响过跌宕起伏的爱情乐章

尽管卡夫卡认为自己是一只“翅膀已经萎缩”的“寒鸦”,是“最瘦的人”但是,实际上,他既可以得到爱情,也可以婚娶(尽管他终生未娶,不过他的爱情时隐时现,带着病态和苦痛。

1912年8月,29岁的卡夫卡在好友勃罗德家中认识了菲莉丝小姐。一个月后,卡夫卡就试着给菲莉丝写了信;又一个月后,菲莉丝回信了。从此,卡夫卡的生活中和西方现代文学史上一段跌宕起伏的爱情乐章被谱写出来。

菲莉丝的回信点燃了卡夫卡对爱的渴望,他反复读了一二十遍,随即就又写信。几乎天天“鸿雁传书”,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就写了400多封情书给菲莉丝的爱情还激发了卡夫卡的创作灵感,趁着写情书的“余情”,他还创作了《判决》《司炉》《变形记》等多篇小说。

但是,随着爱情的进展,卡夫卡的内心世界又“二元”起来了。他一方面在内心深处“呼喊着最亲爱的姑娘.........”;另一方面又认识到“我内心世界是可怕的不安!”,担心婚后的家庭琐事影响他“与父亲的争斗中最终获胜的唯一保障”的写作。

就在这犹豫不决的“二元”心态中,卡夫卡给菲莉丝的父亲写信,正式向其女求婚。很快,卡夫卡又突然改变主意,写出第二封信,说自己已属于文学,已无意求婚。

信发出后,卡夫卡就出差维也纳,并来到意大利的里瓦。在里瓦,他结识了一位姑娘,享受了一次“艳遇”。而痴情的菲莉丝因突然没有了卡夫卡的音讯,就托女友格莱特去寻找他。没想到,卡夫卡却与格莱特发生了恋情,并使其“暗结珠胎”,而他还浑然不知。

可卡夫卡几个月后又突然向菲莉丝求婚。菲莉丝念其“可怜”和“诚恳”,终于同意他的求婚。订婚庆典之后,菲莉丝获悉卡夫卡与格莱特的“越轨”行为,旋即单方面宣布解除婚约。

卡夫卡又迷失了方向,重新陷入孤独。没料到,半年后,格莱特突然给他来信,说他有与菲莉丝的恢复关系的可能。说实话,卡夫卡还有点思念她,于是很快就给格莱特回信。不久,他与菲莉丝的联系就重新开始。

后来,卡夫卡与菲莉丝又见面了。一番“互诉衷肠”之后,卡夫卡又觉得她对自己作为“独特的作家”缺乏了解,有些失望。虽然他俩仍保持联系,但通信却明显减少。就这样过了一年半,卡夫卡又突然去找菲莉丝,两人一起过了10天的同居

67

生活,并第二次订婚。

谁知,在谈到今后的生活,两人发生了较大的分歧,彼此都不让步,相互指责只考虑自己而不为对方着想。最后,他俩又不欢而散。

时序到了1947年3月,卡夫卡为了潜心写作,自己租了套房独居。孰料,七月里的一天,菲莉丝竟找上门来,与卡夫卡重续旧情。于是,他俩第三次订婚,并又举行仪式。

之后,卡夫卡颇为兴奋,他一边忙碌于出版事宜,想当专业作家;一边又开始为与菲莉丝结婚并建立家庭而操劳。在操劳间隙,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又冒出来:“如果我过一段时间死了,或者丧失了生活能力.........那我会说,是我自己撕碎了自己.....这个世界—菲莉丝是它的代表—和我在不停地冲突,这个冲突时避免不了的,它撕碎了我的身躯。”

1917年8月的一个清晨,卡夫卡突然咯血不止,经住院治疗,他被诊断患上当时难治之症—肺结核。尽管在疗养期间,菲莉丝也来到他身边,并表示今后要同他一起生

活。可卡夫卡坚决不同意,他说,鉴于现在的这种情况,只能放弃与你结婚,否则自己将背负着对你的罪感。

卡夫卡最终痛苦地结束了与菲莉丝长达五年的畸变恋情,又回到享受着内心“孤独而又自由”的世界。

菲莉丝后来与一位富翁结婚,并移居美国。她一直保存着卡夫卡写给她的500多封情书,视为“内心深处隐秘的个人财富”。

二战后,随着卡夫卡的声誉日盛,在其挚友勃罗德和其他亲友的劝说下,加之她生病急需昂贵的医疗费,她才将这些情书低价授权给斯乔肯独家出版。

这些情书的出版时卡夫卡唯一的一部真正完成了对“长篇小说”。

四、最后的《地洞》

在生命的最后8年里,卡夫卡虽一直饱受着肺结核的折磨,但仍笔耕不辍,其中最值得重视的是他最后没有写完的《地洞》。

《地洞》写一个“没有防御能力”的无名小动物在地下到处打洞,处处设防,为了保护自己和保存那点少得可怜的食物,成天胆战心惊,生怕敌人来犯。因为“意外遭遇从来就没有少过”,“我能有足够的力量来对付任何来犯者吗?”

尽管最后“敌人”也没有出现,但“我”无时无刻不遭受着“敌人”的影子的压迫。

在这篇小说中,卡夫卡已不再借助于与外界事物的冲突(尽管那些冲突往往是莫名其妙的,完全是对内心世界的描述。当那个不知名的动物守望着地洞时,作家写道:“我仿佛不是站在我的家门前,而是站在自己的前面.......”你看,其实地洞是一个人,而洞里的动物是他的思想。《地洞》就是这样一篇不可能叙述完成的心路历程。

谁能说这仅仅是卡夫卡孤独感的最后“发泄”呢?其实,卡夫卡早就深刻地“看穿”了人类的弱点:人实际上是被自己“心魔”的“无物之阵”击败的。尽管经历了探索、陶醉和周而复始的弥合之后,即使是人的思想也不能成为人的逃避之所,因为人间的

全部荒诞,实际上是来自人自身。—在这里,我仿佛感到卡夫卡是在为人类的明天敲响警钟,他是为人类的未来担扰呀!

五、结语:生前寂寞,身后热闹

今天的卡夫卡在西方简直成了传奇式的英雄,然而在近代文学史上,恐怕很难找得出第二个有世界声誉的作家,象卡夫卡在生前那样默默无闻。他为人温和友善,内心却十分孤独。他把自己的烦恼、抑郁、不平、痛苦.........一切都生活感受都埋藏在心里,通过认真的思考,然后用笔不倦地表达着。

卡夫卡生前只发表过少量的短篇小说,根本没有“资格”去倡导什么学说,建立什么流派,或组织什么文学团体。说到底,他只是一名“不为人理解”的业余作者。他对自己的作品也很不满意,尽管他把写作看作是生命的重要部分,看作是为自己自制“人工氧气”的“自救行动”,但他仍自称没有写作才能,把写作称为“涂鸦”。他临终时甚至嘱托引导他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挚友马克斯.勃罗德烧毁其所有手稿。

幸亏独具慧眼的勃罗德没有遵嘱行事,而是将其整理出版,为世界文学宝库保存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现在,各种有影响的流派都纷纷向卡夫卡攀亲结缘:在他的作品中,荒诞派看到了自己所需要的“反英雄”;黑色幽默派看到了灰暗色调和讥讽意味;超现实主义看到了弗洛弗德式的心理分析和“超肉体感觉”;而表现主义则看到了梦幻和直觉.........。

随着时间的推移,卡夫卡的热潮仍在继续扩大,不仅卡夫卡和他的为数不多的作品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对象,而且在西方的大学课堂里,卡夫卡也是最热门的选修课之一。

卡夫卡,这位生前孤独寂寞而“找不到归属感的异乡人”,如果在天堂里知道现在人间竟有这么多人向他“攀亲”,把他“归类”他会有何感受?

或许,他会叹息道:“微斯人,吾谁与归?”

A Brief Analysis of Kafka and His Loneliness

CAI Hai-yao

(Chaozhou Teac hers’College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ChaoZhou Guangdong521041

Abstract:With little attention attracted during his live time,Franz Kafka,enjoyed the most glorious praises posthumously. His works arouse the resonance to the contemporary people,whether due to expose the taints in human spirits by using metaphor and symbolizing.Whenever read his writings,should us ask to ourselves that without him,who ever can touch our soul?

Key Words:loneliness;love;Franz;kafka;the field of human spirits

68

解读卡夫卡作品《在流放地》

在流放地(In the Penal Colony) (讲解人:dora核) 我判决,但我不知道你的命运,可能是暴风雨使船只失事,可能是染上疾病,也可能是饿死,或被野蛮人屠杀,或被野兽吃掉。无论怎样,你自己决定你自己的命运,死亡或生存,受难或幸福。我不愿再见到你,船将把你和你的罪恶一起从我眼前带走,你将再不会给我带来麻烦。 ——一则有关放逐的西方判决 一、“罪恶”的行刑——流放 1、判决者 ▼陶片放逐法 ▼“纪律首先要从对人的空间分配入手。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它使用了几种技术。” “‘封闭’原则在规训中既不是永恒的,也不是不可或缺的,而且不能满足需要。” “权利造就了一种肉体—武器、肉体—工具、肉体—机器复合。……规训权利的功能看上去与其说是简化不如说是综合,与其说是生产产品不如说是与生产机构建立一种强制联系。”“规训处罚所持有的一个惩罚理由是不规范,即不符合准则,偏离准则。” ——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1975) ▼“流寓”是指客籍人氏流落他乡,即在异地居住。这个词出自《后汉书?廉范传》:“范父遭难,客死于蜀汉,范遂流寓西川。”因此在历代志书中大多列有“流寓志”或“寓贤志”等。“流人”语出《庄子?徐无鬼》:“子不闻夫越之流人乎?去国数日,见其所知而喜。”简单的理解,“流人”就是因罪被流放的人。他们一部分是阶级专政的产物,就是把反抗或不利于统治集团统治之人,采用强制措施放逐到偏远地区服劳役。还有一部分是统治阶级戍边政策的产物,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招徕,即给予组织者和民众一些优惠,鼓励他们到边地垦荒;一种是将战俘等强制迁徙到边疆地区。 ——王云红《流放的历史》(2006) 2、流放者 ▼“可以举出几条最常见的可判处流放的罪状: l)属于有罪的民族; 2)已在劳改营服满刑期; 3)居住在有罪的环境中(诸如;叛逆的列宁格勒、西部乌克兰、波罗的海沿岸之类游击队运动活跃的地区等)。”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1973) 3、流放地 ▼“像流放农民那样凶残的流放,把人们赶到荒山僻野公然置于死地,这样的事从前没有过,以后也没有再发生。但是,我国的流放地却通过其它方式并按照它自身的规律一年比一年更加‘茂密’:流放的人数越来越多,流放地的人口密度越来越大,流放制度越来越严酷无情。”“流放地的苦难最为深重的是那些连个自由村庄的影子都没有的、沾不到一点文明边的地方。” “越往边远地区去越坏,越偏僻的地方越没有任何人权可言。” ——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1973) 二、《在流放地》 1、出版情况

莫言与余华小说阅读感受的异同

莫言与余华小说阅读感受的异同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莫言与余华小说结构、语言、人物形象等因素的细致分析,阐述了作者在阅读两位作家的作品时,所产生的不同阅读感受。进一步指明二者作品存在的不同之处与引人之处。 关键词:莫言余华阅读比较 七年前买了本《莫言作品精选》,看了第一篇《月光斩》,感觉不对路,就撂下了,直到今年莫言狂潮席卷而来,被冲击得站立不稳,又买了莫言两本被提及最多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和《生死疲劳》。坦白地说,如果不是诺奖,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再读莫言。七年前的那次短篇阅读,只能算对莫言的匆匆一瞥,所以是新读。 最早读余华是《许三观卖血记》,一口气读完,然后就毫不犹豫买了余华系列,《活着》《在细雨中呼喊》都读之欲罢不能,这个阅读经验说明,我更喜欢余华。 诺奖可以改变作者和作品的命运,但奈何不了读者的阅读口味。口味说起来好像只是感官的事,其实它很神秘地关乎一个人的性情,而性情既连着你的出生,又沉淀了岁月浇筑了阅历,说口味的时候其实在说整个人。 《丰乳肥臀》还没看完,难以做江河似的宏观评说,就

拿局部的语言和余华做个比较吧。总的来说,余华的语言含蓄内敛克制,有着随意的精致考究,更耐品,更有张力;莫言的语言想象大胆,呼啸奔突冲撞,甚至恣意妄为,瞬间的爆发力让你读之胆颤心悸。如果说莫言的语言是穿膛裂石的利箭,余华的语言就是弦拉满月的强弓。读余华如温水煮青蛙,读莫言就是高空玩蹦极。莫言把想象写给你看,余华把想象指给你看。 比如《丰乳肥臀》中上官鲁氏分娩,莫言是这样写一对双胞胎出生的,先出来的是玉女,“婴儿又扁又长的头颅脱离母体时,发出了响亮的爆炸声,犹如炮弹出膛”;随即是金童,“伴随着鲜血,一个满头柔软的黄毛的婴儿鱼儿一样游出来”。我承认我被吓到了,不是被这样惊悚的生产场面吓到,而是被莫言敢想敢写的胆子吓到了,我愣在当下,不知该拒绝还是接受这样夸张的描写。如果“炮弹出膛”还嫌不够劲道,是不是可以改写成“犹如火箭喷射而出”? 再比如日本人在大栏镇报复性杀了很多人,摞满尸首的马车行进在原野上,这时莫言写道,“高密东北乡宽广地盘上的乌鸦全部到齐,像一团黑云悬在马车上空,它们呼啦呼啦地上下翻飞,发出兴奋的尖叫,排成各种队形,不断地往下俯冲。成熟的老乌鸦用坚硬的喙啄击着死难者的眼睛;缺乏经验的年轻乌鸦则啄击死者的脑门,发出‘笃笃’的响声。‘老山雀’(赶车人)用鞭子抽打它们,每鞭都不落空。有

2020关于村上春树经典语录集锦分享3篇

2020关于村上春树经典语录集锦最新分享3篇 2020关于村上春树经典语录集锦最新分享篇1 【1】:你要做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绪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头看。去过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听话,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村上春树《舞!舞!舞!》 【2】: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村上春树《舞!舞!舞!》 【3】: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怎么也长久不了。——村上春树 【4】:白昼之光,岂知夜色之深。——村上春树《且听风吟》【5】: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6】:哪里有人喜欢孤独,只不过不乱交朋友罢了,那样只能落得失望——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7】: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8】:希望你可以记住我,记住我这样活过,这样在你身边呆过。——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9】:孤独一人也没关系,只要能发自内心地爱着一个人,人生

就会有救。哪怕不能和他生活在一起。——村上春树《1Q84》【10】:刚刚好,看见你幸福的样子,于是幸福着你的幸福。——村上春树 【11】:我或许败北,或许迷失自己,或许哪里也抵达不了,或许我已失去一切,任凭怎么挣扎也只能徒呼奈何,或许我只是徒然掬一把废墟灰烬,唯我一人蒙在鼓里,或许这里没有任何人把赌注下在我身上。无所谓。有一点是明确的:至少我有值得等待有值得寻求的东西。——村上春树《奇鸟行状录》 【12】: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13】: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当。——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14】: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村上春树 【15】:对相爱的人来说,对方的心才是最好的房子。——村上春树 【16】:少年时我们追求激情,成熟后却迷恋平庸,在我们寻找,伤害,背离之后,还能一如既往的相信爱情,这是一种勇气。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17】:不是所有的鱼都会生活在同一片海里——村上春树 【18】:我渐渐能意会到,深刻并不等于接近事实。——村上春

论卡夫卡作品

论卡夫卡作品《地洞》 坦白地说,读了卡夫卡的《地洞》使我情感上压抑了好一阵子。从前没有接触过他的作品,最近接触了一些,给我触动很大。卡夫卡的作品以其忧郁痛苦孤独凄凉的风格而著称,而我要谈论的《地洞》正是将其光怪陆离的荒诞派戏剧发挥到了极致的奇作。作家的作品往往反映了时代背景和个人内心状态,《地洞》是在1924年卡夫卡死于肺结核的临终之作,所以它更能反映作者本人内心深处无法排解的孤独感和恐惧感。 《地洞》以自叙的手法描写了一只鼹鼠类动物的自我保护的生活。故事中的“我”在我看来是一只安全感极度缺失的代表,它的生活除了自我保护,修建,改造它的防御地洞没有任何乐趣可言。但它本身却十分享受去对抗这种臆想出来的危机,他不断的改造自己的家,又不断的否定自己的计划,没有尽头的重复令人崩溃的防御行为只为了去满足它心灵上的恐惧感。讽刺的是它自己从不认为自己是胆小缺乏安全感的。它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自己的小洞穴里,他不承认自己害怕和孤独,因为他可以靠想象来充实生活,恰是如此才反应出什么是真正的孤独。作品是在一战结束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所以作品充斥着恐惧心态,这也是当时普通人民普遍的一种彷徨无助的心理。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内心如同书中的鼹鼠般无依无靠,时刻都觉得危险就在身边,时刻都觉得惶恐不安,孤独痛苦。作者正是在这样的精神状态下才成就了《地洞》这部间接揭露人内心深处阴霾的奇作。 通过读他的作品,不难感受他内心深处的痛楚,他痛苦的人生经历是他创作的灵感源泉。他的家庭背景造就了他忧郁内向的个性,它的信仰和出身导致了他生活上孤立无援的孤独情境,他失败的感情经历让他更是感觉没有归属感无依无靠。不幸的人生给了他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他的孤独已经深入到骨血之中,正如其他生活在自己精神世界的鬼才们一样,遭遇给了他在最纯粹精神世界创造的条件。他将内心深处的孤寂谱写成文字去抒发这种感受,去描绘这种最真实的逃避,去揭露孤独忧郁者的精神世界,也是垂死者对社会对世界的一种无可奈何的控诉。 优秀的作品能让读者品味出自己都不曾发现的自己,能让读者看清自己都不曾看清的世界。卡夫卡做到了,他让我领会了他的孤独,看到了他的世界。每个人内心深处多少都隐匿着忧郁和孤寂,但人们却不愿正视它,更不愿把最真实的感受表达出来。我认为每个人都有着丰富的灵魂世界,当少数人用艺术的形式将内心深处的感知表达,少数人就成为了大师。在文学上,我们应沿袭这一种方式——像卡夫卡一样表达孤独。

人类灵魂的审问者_余华与卡夫卡悖谬美学观比较研究

2007年4月 第20卷 第2期 阴山学刊 YI NSHAN ACADE MIC JOURNA L Apr.2007 Vo1.20 No.2 人类灵魂的审问者 ———余华与卡夫卡悖谬美学观比较研究 韩小龙1,程金城2 (11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037;21兰州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 要:余华与卡夫卡都以荒诞怪癖的小说形式袒露了人生哲学的悖谬实质,但他们经过的途径、达到的层次高度又有本质性的差别。余华宏观落笔,全景式展开,辛酸中话悲凉,体验中悟真理;卡夫卡是细微处锲入,逻辑丝丝入扣,平淡中见无奈,推理中得悖谬。余华在形而下的层面上把握人物的命运,卡夫卡则是形而上的层面上直接与人的灵魂交流对话。 关键词:余华;卡夫卡;悖谬美学观;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869(2007)02-0045-05 优秀的作家应该关注着人类的前途和命运,而不是纯粹意义上的生命的体验者和评判者。作家没有对人类的生活发号施令的权力,他只能把自己对生命、宇宙的感悟,幻化为一种具有超越意义的形而上的哲学思考传达给世人。至于这种留给读者阐释的空间有多大,就取决于作家对生命的意义的思考与升华的程度。上个世纪之初的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在小说创作中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创造性地使用了存在主义的表现手法,被我国当代先锋派作家余华成功地借鉴和改造,余华的小说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中国化了的存在主义作品。由于历史与文化氛围的不同,余华与卡夫卡悖谬美学观也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卡夫卡出身于捷克的一个犹太人家庭,而犹太人具有较强的思辨能力,所以与其说卡夫卡的作品是小说还不如说它是哲学寓言更为合适,小说里的文学形象波谲云诡,光怪陆离,要剖析其中的内涵,决非易事。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卡夫卡的小说绝不是对生活做形而下的直观的体验式的理解,我们不能沉迷于其中的细节的真实与虚无,人物形象的正经与荒诞,而要以“出乎其外”的态度,保持自己体验与文本的距离,做鸟瞰式的理解方能奏效。无独有偶,余华前期大部分作品也对生活对人生做了一种非经验式的概念化的理论图解,有些图解尽管枯燥乏味,但也能琢磨出一种人生的底蕴。耐人寻味的是余华与卡夫卡审美观存在一个共同的价值取向,即悖谬美学,他们的小说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对人类灵魂进行了实质性的审问,人类因何而存在,人类生存的困惑又是什么。一般研究者认为卡夫卡是绝望者的典型,孤独、恐惧、悲愤就是他的审美观,余华也相同,他将幻灭情绪与形而下的人生结合起来,将中国人“文革十年”那恶梦般的记忆用存在主义荒诞的表现方法复活起来,可以这样认为,余华的先锋派小说是中国人的身材穿上了近代西方现代派的外衣,它的灵魂仍然是八九十年代中国人普遍存在的对仿佛历历在目的酸楚生活的回忆以及国门打开以后西方价值观强加于自己头上时表现出的一种忧郁与困惑。 所谓的悖谬美学,即对人生进行形而上的思考时得出的有违于常理的有悖于形而下的现实生活的一种荒谬与充满悖论的审美观,因为在存在主义哲学家看来,人生的形式就是怪诞的、不可捉摸的。余华说过:“在我想象力和情绪日益枯竭的时候,卡夫 54 收稿日期:2006-08-14 作者简介:韩小龙(1969-),男,安徽怀宁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中西比较美学研究。

鲁迅与卡夫卡

民族的与个体的:鲁迅与卡夫卡 (英语语言文学系05级1班刘晓双) 内容摘要:鲁迅与卡夫卡都在社会的激烈变动、价值体系的坍塌和随之而来的精神文化的虚空中强烈地感受到了人在世界中的艰难处境,相似的个体生命的惨痛经历进一步迫使他们正视和思考人的生存现实。他们的作品存在契合的同时也存在着差异。鲁迅的作品关注的是民族的发展和利益,一切以能否行诸中国为取舍的准则。而卡夫卡的作品关注的始终是他的内心,他作为个体的生命感受。 关键字:人的异化孤独荒诞原罪反抗逃避 鲁迅与卡夫卡有可比性吗?无论个人还是文本,差异都是巨大的。卡夫卡是厌世的、懦弱的小职员,鲁迅是执著的、顽强的战士;卡夫卡的作品以其荒诞不经对人类的困境惊醒了形而上学的拷问和追寻,鲁迅的创作则立足于现实,是对本民族生存现实、民族文化的揭露和批判。然而如果我们细细比较的话,同样也会惊讶于他们文本的相似与联系,尽管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鲁迅曾经读到过卡夫卡的作品,而卡夫卡也不可能解除到略晚于他的鲁迅的作品。其实,早有人注意到了鲁迅与卡夫卡的这种内在的联系。已故美籍华人学者夏济安教授在《鲁迅作品的黑暗面》中曾敏锐指出,鲁迅“看起来更像卡夫卡的同代人而不是雨果的同代人”。显而易见,此处的侧重点不在时间的意义上,而在作家的精神气质和创作特征上。 契合: 鲁迅与卡夫卡从个人的立场出发,对人的异化、绝望与荒诞等生命状态,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当然,鲁迅和卡夫卡都不是职业哲学家,他们富有现代性的思想都表现在各自的文学创作中。 一、人的异化 确定人在中心地位,是从认识和反思人同世界的关系开始的。而反思的结果却是发现了人同世界的尖锐对立。卡夫卡的作品把描写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诸关系的扭曲摆在显著地位,深刻地揭示了现代文明对人的精神、价值体系、道德观念的破坏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的孤独感、恐惧感。在《审判》中,具有无上权威的法庭代表着社会的最高正义,但它恰恰是作为人的对立面出现的。它神秘莫测,无所不在却又无处可寻,且毫无正义可言。无罪的约瑟夫·K徒劳地奔波着为自己辩解,在临刑的一刹那,他终于认识到:在无情、冷漠的官僚体制面前,他从来没有争得过做人的权利,他像一条狗一样活过,又像一条狗一样死去。《城堡》中的K也一样。他一直枉费心机地企图使城堡中的当权者同意他在村里居住,过正常人的生活,但他始终被排斥被拒绝。K只得在迷茫、孤独中死去。K的命运是人类普遍的命运。人与所处的环境的对立和分裂进一步导致人与人以及人自身的分裂。这在《变形记》中表现得尤为深刻。推销员格里高尔一夜之间变成一只可怕的甲虫,不能正常地工作和生活。丧失了工资收入的格里高尔同时也失去了与家人联系的纽带。家人视他为无用的废物,诅咒他早死。他从人的世界被踢了出去,被这个世界所抛弃。尤为可悲的是,变成甲虫后的格里高尔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厄运,而是他的工作,他担心上司对他产生误解,担心失去工作给家人造成重担。即使变成甲虫,格里高尔也逃脱不了做人的法则和所谓文明对他的强求与压迫,人自身被异化,并最终死于这种异化之中。这是一幅关于人的异化最绝妙也最触目惊心的缩影。 从人的立场出发审视、批判现代文明,在鲁迅这里得到用样的回应。“递夫19世纪后叶,而其弊果益昭,诸凡事物,无不质化,灵明日以亏蚀,旨趣流于平庸,人惟客观物质世界是趋,而主观之内面精神,乃舍置不之一省。重其外,放其内,取其质,遗其神,林林众生,物欲来蔽,社会憔悴,进步以停,于是一切诈伪罪恶,蔑弗乘之而萌,使灵性之光,愈益就于黯淡:十九世纪文明一面之通弊,盖如此矣。”这段话表明: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鲁迅

卡夫卡简介及创作背景

卡夫卡简介 卡夫卡1883年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三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 卡夫卡是捷克人,他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宗师和探险者,他的创作风格是表现主义,是表现主义作家中创作上最有成就者。,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其作品主题曲折晦涩,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大,语言的象征意义很强。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卡夫卡小说的谜语特征体现在小说的不确定性特征上。他的小说往往没有起始,没有结尾,没有具体的时间和地点,没有明确的方向。 卡夫卡是个自传色彩很强的作家,几乎每一部作品都是在写他自己,表现他自己的内心世界。作品中的人物不仅名字与作家本人的名字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更为重要的是,他们都有着与作家本人相似的人格属性和心理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卡夫卡是按照自己的心理模式来塑造他笔下的主人公的,因而他赋予了他的人物与自己相同或相似的人格属性。凡是重要的人生体验和感受在他的作品中都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他的小说是他生存体验的总结和内心世界的外化。 《变形记》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卡夫卡生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动荡不安、物质主义盛行的年代,他一生中绝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捷克共和国的首都布拉格,而当时的布拉格正处在激烈的民族冲突与动荡中,“社会主义、犹太主义、德国民族主义、玩世不恭的思想、人道主义、以及一切虚假的世界主义等各种信念都相互冲突”。 家庭背景 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波希米亚(今捷克)的布拉格,父母都是讲德语的犹太人。父亲海尔曼原为乡下屠夫的儿子,依靠艰苦创业,白手起家,成为一个百货批发商。他由于未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因而知识贫乏、头脑简单而务实,并且为人偏执、专横粗暴,在家庭中对妻子和孩子实行家长式专制统治。卡夫卡一直生活在“专制犹如暴君”般的“父亲的阴影”中。

卡夫卡小说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卡夫卡小说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摘要:卡夫卡对中国新时期小说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这种影响首先表现为小说观念的更新和变革,其次表现为小说手法的扩展和丰富,最后卡夫卡给中国小说家提供一批可以借鉴和模仿的小说样本。中国新时期小说家之所以特别认同和钦佩卡夫卡,首先是因为他创造了一个荒诞而又真实的艺术世界,其次是因为他是一个普通而又独立特行的业余作家,最后是因为卡夫卡的传统是中国作家既陌生又熟悉的传统。 关键词:卡夫卡意识形态启蒙 正文:卡夫卡被认为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源头,在他之后的存在主义文学、超现实主义文学、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甚至法国“新小说”等流派都与其渊源深厚。这就意味着,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滋养与培育中成长起来的20世纪后期中国作家,几乎都间接或直接地受到了卡夫卡的文学遗产的惠赐。然而,仅仅证明这种毫无疑义的影响事实并非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而恰恰是在这种影响研究的事实之上,去清点卡夫卡所遗留下的这笔文学遗产被发掘的深度,被继承的可能性,以及被再创造的程度,可能才是研究目的所在。 中国(大陆)当代作家对卡夫卡的接受和回应显然是与中国的外国文学领域对卡夫卡的译介分不开的,因为中国作家通常是没有可能阅读到卡夫卡作品的原文的。而中国对卡夫卡的翻译介绍比较晚,解放前对卡夫卡的零星介绍还不足以引起作家们的注意和重视。 大概到了1966年,才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一部由李文俊、曹庸翻译的《〈审判〉及其他小说》,其中包括卡夫卡的6篇小说:《判决》、《变形记》、《在流放地》、《乡村医生》、《致科学院的报告》、《审判》。但这部小说集当时是作为“反面教材”在“内部发行”,只有极少数专业人员才有机会看到,中国作家恐怕很少有机会读到这个译本。 1979年初《世界文学》杂志刊登了由李文俊翻译的《变形记》,并发表了署名丁方、施文的文章《卡夫卡和他的作品》,卡夫卡及其作品才算是第一次在中国公开亮相。接下来,1981年初《外国文学》发表了卡夫卡的4个短篇:《判决》、《乡村医生》、《法律门前》和《流氓集团》。随后,卡夫卡的幽灵便迅速在大江南北弥漫,在各种文艺刊物上出头露面。由于“在卡夫卡这里人们无法获得其他作家所共有的品质,就是无法找到文学里清晰可见的继承关系”,[1]因此,卡夫卡在中国作家心中最初引起的更多的是惊讶和不解,而不是认同和接受。但对于少数敢于探索、勇于冒险的作家而言,他的影响却是深刻而又长久的,并且通过这些作

卡夫卡经典语录

1、你对这些话的领会程度,取决于你的孤独有多深。 2、如果没有这些可怕的不眠之夜,我根本不会写作。而在夜里,我总是清楚地意识到我单独监禁的处境。 3、表面看来,办公室里的人要高贵一些,幸运一些,但这只是假象。实际上,他们更孤独,更不幸。相反,手工艺把人引向人群。可惜我不能到木匠铺或花圃里干活了。 4、您把作家写成一个脚踏大地、头顶青天的伟人……事实上,作家总要比社会上的普通人小得多,弱得多。因此,他对人世间生活的艰辛比其他人感受得更深切、更强烈。对他本人来说,他的歌唱只是一种呼喊。艺术对于艺术家来说是一种痛苦,通过这个痛苦,他使自己得到解放,去忍受新的痛苦。他不是巨人,而只是生活这个牢笼里一只或多或少色彩斑斓的鸟。 5、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背负的铁栅栏后面,所以现在写动物的书这么多。这表达了对自己的、自然的生活的渴望,而人的自然生活才是人生,可是这一点人们看不见。人们不愿看见这一点。人的生存太艰辛了,所以人们至少想在想象中把它抛却。 6、什么是财富?对于甲,一件旧衬衫就是一笔财富,而乙有一千万元

还是贫穷的。财富是完全相对的东西,不能使人满足的东西。……财富意味着对占有物的依附,人们不得不通过新的占有物、新的依附关系保护他的占有物不致丧失。这只是一种物化的不安全感。 7、我永远得不到足够的热量,所以我燃烧——因冷而烧成灰烬。 8、在生活中,一切都有它存在的意义,都有它的任务,这任务不可能完全由别的东西来完成。比如说,一个人不可能由别的替补人代他体验生活。认识世界也好,读书也好,都同于此理。人们企图把生活关到书里,就像把把鸣禽关进鸟笼一样,但这是做不到的。事情正好相反,人用书籍的抽象概念只不过为自己建造了一个牢笼。哲学家只是带着各种不同鸟笼的、穿得光怪陆离的鹦鹉学舌者。 9、人们为了获得生活,就得抛弃生活。 10、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其实也是一部侦探小说。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呢?那也是一部侦探戏。中心情节是:一个秘密逐渐被揭开。但是,还有比真理更大的秘密吗?文学创作向来都只是对真理的一次探索 11.除非逃到这个世界当中,否则怎么会对这个世界感到高兴呢? 12.在巴尔扎克的手杖柄上写着:我在粉碎一切障碍。在我的手杖柄上

吾谁与归_略论卡夫卡及其作品的孤独感(精)

来稿日期:2008-1-24 作者简介:蔡海瑶(1969-,女,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外文学。 2008年3月第21卷第1期 Mar.2008Vol.21,No.1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Journal of Hubei Correspondence University ?文学艺术研究? 吾谁与归 蔡海瑶 (韩山师范学院潮州师范分院,广东潮州521041 [摘 要]:生前寂寞的卡夫卡,身后却备受“哀荣”。他以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写出的作品,是否揭示了人类精神“暗疾”,才引起现代 人的“共鸣”和青睐。阅读他的作品,难道不该自问:“微斯人,吾谁与归?”[关键词]:孤独;爱情;菲莉丝;卡夫卡热;精神领域[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0801-0066-03

现代派文学的一个最有影响的人物,是享年只有41岁的奥地利小说家弗朗兹.卡夫卡(1883~1924,他和法国的马采尔.普鲁斯特(1882~1941等,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 其实,卡夫卡的生活经历很简单,或许除了三次订婚三次解除婚约终生未婚之外,实在是再平常不过了。1883年生于奥匈帝国的布拉格,是一个犹太商人之子;小学毕业后升入布拉格一所国立德语文科中学。1901年进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但在 “专横有如暴君”的父亲干涉下,改学法律;1906年被授法学博士。翌年,他在一家保险公司任职。1908~1922年,他一直在半官方的工伤事故保险公司任职。1923年,他因病辞职,离开布拉格到外地休养。1924年,他病情恶化,病逝于维也纳附近的基尔林疗养院。 这就是卡夫卡短暂而普通的一生,既没有做出什么惊心动魄的英雄业绩,又没有过骇世惊俗的举动;既非春风得意亦非穷困潦倒;既非一帆风顺亦非颠沛流离。从形而下看,真是平常人一个。 但是,从形而上的精神层面来观察却迥然不同。卡夫卡瘦削的身材里面蕴含着一个充满了矛盾和冲突,痛苦和磨难,孤独和憤懑的内心世界。 他曾给女友写过这样的信:“我走过的38载旅程,饱含着辛酸,充满着坎坷。” 真是“看似平常却奇崛。”外表文静爱微笑的卡夫卡,内心是充满着怎样的孤独 感呀。 一、他是一个无归属感的异乡人 为什么卡夫卡笔下的人物多是孤独的形象,而他们周围的环境又是一个冷漠的“陌生的世界”呢? 这应归结于卡夫卡的生存环境。卡夫卡是一个犹太人,他不属于基督教世界,而他却又对犹太教义持异议;做为一个说德语的人,他不完全是捷克人;做为一个捷克人,他又是

卡夫卡语录_经典语录(精华版)

《卡夫卡语录》 1、目的虽有,却无路可循,咱们称之为路的无非是踌躇。 2、无论什么人,只要你在活着的时候应付不了生活,就就应用一只手挡开点笼罩在你的 命运的绝望但同时,你能够用另一只手草草记下你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正因你和别人看到的不一样,而且更多,总之,你在自我的有生之年就已经死了,但你却是真正的获救者。 3、卡夫卡 4、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另一间住着欢乐,人不能笑得太响。 否则笑声会吵醒隔壁房间的痛苦。 5、咱们清醒地穿过梦境:咱们自我只但是是过去的岁月的一个幽灵。 6、精神只有在不成为支撑物时,它才会自由。 7、与牢房墙壁的斗争,不分胜负。 8、我最理想的生活方式是带着纸笔和一盏灯待在一个宽敞的闭门杜户的地窖最里面的一 间里。饭由人送来,放在离我这间最远的地窖的第一道门后。穿着睡衣穿过地窖所有的房间去取饭将是我唯一的散步。然后我又回到我的桌旁深思着细嚼慢咽,紧之后又立刻开始写作。那样我将写出什幺样的作品啊!我将会从怎样的深处把它挖掘出来啊 9、为了我的写作我需要孤独,不是像一个隐居者,仅仅这样是不够的,而是像一个死人。写作在这个好处上是一种更酣的睡眠,即死亡,正如人们不会也不能够把死人从坟墓中拉出来一样,也不可能在夜里把我从写字台边拉开。 10、两个时钟走得不一致。内心的那个时钟发疯似的,或者说是着魔似的或者说无论如 何以一种非人的方式猛跑着,外部的那个则慢吞吞地以平常的速度走着。除了两个不一样世界的互相分裂之外,还能有什幺呢?而这两个世界是以一种可怕的方式分裂着,或者至少在互相撕裂着。 关于艺术: 1、每一件真正的艺术品都是文献和证明。 2、文学力图给事情蒙上一层舒适的令人高兴的光,而诗人却被迫把事情提高到真实纯洁 永恒的领域。文学寻找安逸,而诗人却是寻找幸福的人,这与舒适相去十万八千里。 3、艺术向来都是要投入整个身心的事情,因此,艺术归根结底都是杯具性的。 4、印度的宗教修身活动盖源于深不可测得悲观思想。 5、事实上,作家总要比社会上的普通人小得多,弱得多。因此,他对人世间生活的艰辛 比其他人感受得更深切更强烈。 6、书务必是用来凿破人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

鲁迅

鲁迅——中国文学的奠基人 摘要:鲁迅先生以一篇《狂人日记》终结了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时代开启了近代的白话文时代,自此中国文学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本文试图从鲁迅的一些作品出发来探究鲁迅先生在哪些方面中国的近代文学做了奠基。 关键词:白话文,批判现实,思想匕首 一,引言 中国的传统文学是整个中华民族在其发展历史过程不断沉淀下来的精华,远至春秋的诸子散文,秦汉的赋,隋唐的诗,宋元的词曲……灿烂的文化一代代传承下来,然而除了历代的王侯将相文人骚客很少有人能够体会到文学的美,因为文言文的晦涩永远是普通大众阅读的硬伤。而在1918年5月,周树人先生终结了文言文一统中国文学的时代,他首次用“鲁迅”作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更开启了中国近代文学的新时代。而在随后的新文化运动过程中鲁迅先生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坟》、《华盖集》,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专集。这一系列的作品让处在旧时代的人们特别是新青年们耳目一新也为近代乃至今天的文学创作指明了道路。 二,《狂人日记》的奠基作用 《狂人日记》是鲁迅1918年5月15日的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它发表在1918年5月15日出版的《新青年》杂志四卷五号上,后收入《呐喊》中。 小说塑造了一位狂人,看见什么人都以为是要吃他:他看见邻居交头接耳地议论,就觉得是在计划着谋害他;医生给他诊脉,他也觉得那人不过是刽子手假扮;大哥安慰他,让他静养着,他却怀疑是想养肥他,好多吃些肉;“狂人”还听说邻村狼子村有个“大恶人”,被人打死,连心肝也被挖出炒了吃,就越发相信了自己要被吃的判断。最后他终于鼓足勇气,发出:“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和救救孩子的疾呼。小说塑造了这么一位狂人,通过他的日记让读者看到了一个狂人狂热的内心。鲁迅先生是学医出身,“狂人”是典型的压迫症患者,笔者从这么一个狂人的视角平铺直叙是对传统文学的一大颠覆。 鲁迅先生化身狂人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卡夫卡的《变形记》让主人翁化身为一只甲虫,笔者虽不知道鲁迅先生是否阅读过《变形记》,然而鲁迅先生的写法与近代国外的作家不谋而合,也算是将中国的近代白话文与国际接轨了。同时就对后来中国写作的影响来看《狂人日记》也是影响深远。例如冰心的作品,《稻草人》也是化身为一个稻草人,所以《狂人日记》不仅仅为后来的文学开创了白话文时代更奠定了虚幻写作的近代写作手法。 三,《呐喊》的奠基作用 《呐喊》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文章,《呐喊》中的作品大家耳熟能详,然而对中国文学界影响最大的还是《呐喊.》蕴含的思想。鲁迅先生的作品短小精悍幽默讽刺,有人比喻其作品像一把匕首直插敌人的心脏,而像《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这几个作品将鲁迅先生的文风表现得淋漓尽致。当读者读他的作品时明显的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那双深邃忧郁的眼睛。 在《呐喊》的自序里,鲁迅先生描写了这样一段对话;

卡夫卡小说解读

宋俊宏 内容摘要:没有社会地位,没有人生归宿,没有生存空间,不被人理解的卡夫卡,在精神上是孤独和恐慌的,在现实生活中感觉不到安全感,找不到人生位置,觉得自己是寄居于这个社会和家庭中的流浪者,一个无家可归的人。为了排解无家可归者的这种孤独和恐慌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焦虑,无奈的他将之诉诸被称为“伪装的自传”的日记、书信和小说中。 关键词:卡夫卡孤独精神漂泊生命选择 德国文艺批评家龚特尔·安德尔这样评价卡夫卡:“作为犹太人,他在基督徒中不是自己人。作为不入帮会的犹太人,他在犹太人中不是自己人。作为说德语的人,他不完全属于奥地利人。作为劳动保险公司的职员,他不完全属于资产者。作为资产者的儿子,他又不完全属于劳动者。但他也不是公务员,因为他觉得自己是作家。但就作家来说,他也不是,因为他把精力花在家庭方面。而‘在自己的家庭里,我比陌生人还要陌生’。”安德尔这句话十分准确而形象地概括了卡夫卡没有社会地位,没有人生归宿,没有生存空间,不被人理解的生命境况与始终生活在孤独和恐慌中的精神状态。为了排解这种孤独和恐慌以及由此产生的精神焦虑,个性忧郁内倾的他则将这类情绪诉于被称为“伪装的自传”的日记、书信和小说中。 作为自传性很强的作家,卡夫卡在他的作品中,以自身独特的生命体验和敏慧的感悟写尽了无家可归者的孤独情绪和内心的焦虑不安与恐慌。在《饥饿的艺术家》中,随剧团四处演出的“饥饿艺术家”为了达到艺术上的至高境界,为了艺术的无上荣誉,可以挨饿长达四十天,但是他的这种为艺术献身的高尚观念并不被别人理解,就像卡夫卡的写作不被周围人理解一样。当他为“艺术”孜孜追求的时候,观众们很少有人不猜疑他有偷吃食物的行为;那些看守们对他戏谑引诱,不相信他会坚持挨饿到底,“点食不进”;剧场经理也只是把他当作赚钱的工具,从未从艺术的角度去欣赏他的极限表演,也从未满足艺术家极限表演的欲求。“饥饿艺术家”从而陷入不被理解的孤独和苦闷中,倍感遭人猜疑的耻辱,最终在他人丝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达到了艺术的极致,但他的生命也随即宣告结束,被草草埋葬,而代替他的却是一只雄健的豹子。在《变形记》中,旅行推销员格利高尔·萨姆沙为了改善家庭生活,常年四处奔波,可家人只看重他每月所上缴的工资,对他身体的健康与否心情的好坏从不关心;由于过的是一种漂无定所的日子,他身边一个朋友也没有,内心的孤独和忧郁无处倾诉,还要随时提防被解雇的命运。这种不安和恐惧让他在“一天早晨,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人是矛盾体,在心灵深处,每个人都不愿意过波澜不兴的平静生活,都渴望过一种永远在路上的生活,也都渴望自己的生命存在方式是多姿多彩充满激情的,但这种多姿多彩的“漂”的生活和生命存在状态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渐长,大多数人就会对其产生厌倦情绪,毕竟这种生活带给生命中的孤独、不安和恐惧不是任何人都能长期承受得了的,于是他们就开始极力地寻找自己的归宿,寻找一种归属感。卡夫卡在其小说中通过一些人物形象对人类社会中这种好似永远不会改变的宿命般的无奈选择进行了深刻地令人深省地探讨。 K要进城堡,乡下人要进“法的大门”,都是为了进入现存的社会秩序,给自己找到生命的归属地。为了进入现存的社会秩序,找到自己的归属,K们想尽了一切办法。K勾引城堡最高统治者克拉姆的情妇弗丽达,乡下人贵金贿赂门警,即使这样他们还是被社会现实残酷的拒绝了。摆在他们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继续过流浪漂泊的生活,一种是完全改变自我,把自己变得和现存秩序的一切都相符合,以便融入自己欲想进入的现实社会。就如《一份为某科学院写的报告》中的猴子红彼得一样,要么逃出栅栏继续过猴子的生活,要么竭尽全力融入人类社会。“我没有出路,但是我必须为自己找到出路,否则我就活不下去”,“我想活下去,我必须找到一条出路”,于是它开始模仿人类,但正如它自己所说,“模仿人类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吸引力;我之所以模仿人类,唯一的原因只在于寻求一条出路”,因为“自由是无法选择的”,这就是选择者的宿命。猴子红彼得通过放弃自己固执的青年时期的记忆,学会了人类

【课外阅读】何谓“卡夫卡式”的……

【课外阅读】何谓“卡夫卡式”的…… 有人评价毕加索“是一个故意的扭曲者”,卡夫卡说:“我不这么认为。他只不过是将尚未进入我们意识中的畸形记录下来。艺术是一面镜子,它有时像一个走得快的钟,走在前面。”这一评语也十分贴切地形容了卡夫卡自己的文学艺术特征和价值。卡夫卡的作品和毕加索的画有着同样的审美功能、超前指涉和现实意义。 他的名字已演变成一个形容词 假如卡夫卡知道他的作品在他的身后会产生那么巨大的影响,围绕他的作品会有那样众多的不同见解,他会怎么想呢 有人奉他为荒诞派文学的始祖,有人予他以现实主义作家的桂冠;有人批评他是虚无主义者,有人尊他为圣人先知;有人认为他的作品直指人类生存的基态;有人从他作品中探索出许多意义,但也有人提出可解与不可解的质疑。世界上有不少国家曾经禁止他的作品出版,然而他的作品仍以各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出现。在所有关于作品内容上、意义上的争执背后,有一点是为读者和研究者、评论者公认的,那就是作品的高超的艺术性和美学上的震撼力。 有人认为,二十世纪是卡夫卡的世纪,从文学意义上看可以这么说,因为时至今日,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无论哪一种流派,在他之后的作家,有许许多多的人受到他的作品的影响。从现实意义上看,人们更有理由这么说,因为“卡夫卡笔下的官场和世界结构反映了二十世纪的社会秩序”(埃姆利希文,载《论卡夫卡》,356页)。人们在他的作品中读出了二十世纪人所置身的境地的真实。他的名字已演变成一个形容词,Kafkaesque成为日常用语而进入现代人的生活中。 在各种语言中Kafkaesque这个词意思相近,但不完全相同。英语中,它被毫无分别地应用到任何一件不可理解、不可思议、十分隐晦的事件上。法语中多半指工作方式非理性化、没有透明度、令人感到压抑的官僚作风和政治体系,特别是后一种意义,现在是越来越流行了。意大利语中指明它的同义词为“忧虑、疲惫、痛苦、不安”,特别指时代的恐惧感。在北欧,这个词的意思包罗万象,与美国、德国的使用状况相似。在东方的日本,这个字读成Kafkaesuku,表示当前社会无所不在的官僚体系和作风,一般用以说明难以明白、错综复杂且非理性的事件。Kafkaesque在中文中尚未流传开来,这不但是因为中文难以像日文那样直接将音搬过来,更因为中国对卡夫卡作品的接受比较晚。现在在报刊杂志中偶尔见到“卡夫卡式”一词,但一般读者可能并不大知道它的意义。

海边的卡夫卡经典语录

海边的卡夫卡经典语录 1)尽管世界上有那般广阔的空间,而容纳你的空间--虽然只需一点点--却无处可寻。 2)偶然的相遇对于人的心情是相当重要的。 3)对于错综复杂的问题最好不要过早斩钉截铁下结论,因为世上没有绝对如何这件事。 4)尽管世界上每一个体的存在是艰辛而孤独的,但就是记忆的原型而言我们则密不可分地连在一起。 5)人这东西实际上恐怕是难以自己的力量加以选择的。 6)世间万物无一不是隐喻。【歌德】

7)某种具有不完美性的作品因其不完美而强有力地吸引人们的心--至少强有力地吸引某种人的心。 8)所谓纯粹的现在,即吞噬未来的,过去的,难以把握的过程。 海边的卡夫卡经典语录二 1、我的人生可以有把玩单调的时间,但没有忍受厌倦的余地。--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2、尽管世界上有那般广阔的空间,而容纳你的空间--虽然只需一点点--却无处可找。你寻求声音时,那里唯有沉默;你寻求沉默时,那里传来不间断的预言。那声音不时按动藏在你脑袋某处的秘密开关。--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3、我所追求的强壮不是一争胜负的强壮。我不希求用于反击外力的强壮。我希求的是接受外力、忍耐外力的强壮,是能够静静地忍受不公平、不走运、不理解、误解和悲伤等种种情况的强壮。--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4、我相信所谓的命运不过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情感,性格等等因 素所造成的一个人行动的最终结果。我也始终相信这些因素都是人为可以改变的。不管怎么说,命运是在自己手里的。---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5、不过,孤独的种类林林总总,其中很有可能有你预想不到的孤独。""比如什么样的?"大岛用指尖顶了一下眼镜桥:"无可奉告。因为孤独因你本身而千变万化。--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6、我闭目合眼,释放身体的力气,缓松紧张的肌肉,倾听列车单调的 声响。一行泪水几乎毫无先兆地流淌下来,给脸颊以温暖的接触。 7、大凡事物必有顺序。看得太超前了不行,看得太超前,势必忽视脚下,人往往跌倒;可另一方面,光看脚下也不行,不知道前面你会撞上什么。所以,要在适度往前看的同时按部就班处理眼下事物。这点至为关键,无论做什么。--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8、有些东西,不是说全然不曾有过,只是活着活着那东西就用不上了,所以忘了。--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鲁迅与他的女人

一、鲁迅不是正人君子,他没有任何的虚伪,他所以能如此伟大,作品与人品所以那么华光四射,他所以受到包括反对他的人们在内的几乎是全体人民的景仰,盖因他的彻底的真诚和赤裸的表现.(直到二十世纪末中国人的思想行为真正开始走向解冻)出于对鲁迅的爱戴与景仰,人们不愿意涉及他本人的生活,尤其不愿意谈及他在家庭、女人等个人方面的内容.人们误以为鲁迅恁伟大不应当与男女事有牵连,一牵连到男女就影响了他形象的光辉.我以为这是人们的虚伪,这是大家在有意作假.中国数十年的改革开放硕果累累,这硕果之一就是让原来阴阴郁郁云遮雾罩的鲁迅开始透明了,中国人敢于将鲁迅的个人生活家庭女人之事抖出来了.尤其近些年人们惊喜地发现,到处传扬的有关鲁迅家庭女人等话题不仅没影响他的伟大与辉煌,还使作为伟人的他在大家的心目中更加丰盈饱满了.鲁迅与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一样,他首先是人,是与你我一样少不了吃喝拉撒跟女人睡觉的有血有肉有情与欲的生活里的人.鲁迅是大文豪,大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是伟大的爱国者,同时又是爱憎分明敢爱敢恨的生活里的真人.于媳妇来说,鲁迅一生前后有两个,先是朱安,后有许广平.正如他自己所说,安姑是母亲给她自己娶的太太,不是他的太太.那时的父母之命就是婚姻法.朱安进了周家的门就是鲁迅的法定妻子,尽管到死夫妻俩的身子没碰过.说真话,鲁迅不是一般的烦他媳妇,他连看她一眼都懒得抬眼皮.从新婚之夜到一九三六年鲁迅逝世整二十年,朱安只一次催她的先生上床睡觉,还被他以无言拒绝了.她深知他烦她,深知自己于先生的不配,她对他的深惧只有她自己内心最清楚.不知道鲁迅受了庄子多深的影响,他就是那样的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犟种,你朱安跟我八百年也白跟,反正就是不上床.在我的眼中,朱安不仅不像鲁迅的媳妇,她甚至连女人都不是;她不仅不像他的家人,她连与一般朋友的友谊都达不到.可是(一万次可是),鲁迅又无法不把朱安放在家里.二、朱安的一生是寂寞而灰暗的一生,她至死没有得到过鲁迅哪怕是一点点的爱意,更不待说她与鲁迅之间有那些事了.她不可能不想自己的先生,可是,鲁迅在她的心目中又是那样的遥不可及,甚至,她与她的先生从来两个世界的人,她从来不曾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先生是什么样的男人,只知道她自己是属于她的先生的,她知道自己连鲁迅使用的一只茶杯都不如(茶杯也有接近她的先生).朱安是不敢私自走进鲁迅的居室的,就是给鲁迅倒一杯茶,不经过先生的允许她是不可以递上去的.这决不是鲁迅曾经斥责她不尊重她的人格所致,而是鲁迅长期对她太过冷淡太过客气的结果.刚随婆婆到北京的时候,朱安听到先生说他喜欢吃一样食品,于是她附和着说自己也爱吃,喜欢那味道.当时鲁迅就烦了.因为,那食品只有日本有,北京买不到,他反感朱安的作秀作假.有一次,朱安为先生送一杯奶,鲁迅先慢慢地恭恭敬敬站起来,目光看着哪辈子,等朱安把杯子放在桌上,他欠身恭敬地点点头,连说两次谢谢.为了避免两个人的照面(一种令人心寒的默契),鲁迅都是将该洗的衣服放在一个固定的地方,朱安则把洗好叠好的先生的衣服放在一只箱子里,该换衣服了他就去取,虽住一个院,人是见不了的.朱安一生只有一种自卑的安慰,就是:她属附在一个男人的名下.其它的任何生活内容她都不可能得到.真的,朱安的相貌实在不好,比鲁迅大三岁且不说,还两眼深陷,长脸大鼻,前胸干瘪,身体瘦小.但我常想,鲁迅对朱安的反感决不仅是这些,或是说,这只是她不受欢迎的因素之一.鲁迅讨厌朱安的原因,最根本的是两个人的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惊人的差距.从鲁迅这方面看,他不是不需要睡女人,是他太反感朱安这样的女人;不是他没有性欲,是他在朱安这样的女人面前没有性欲.于鲁迅来说,朱安是一盘(婆婆炒就了的)发霉了的菜,他深知那坏菜的所有权他是无论如何孬不掉的.不是鲁迅不想吃菜,是他早预感到世界的其它地方有好菜鲜菜,虽然他不知道自己一生能否吃到好菜,而他一直在内心默默地期待着.鲁迅在他的《独身者》里说,表面上因不能不装作纯洁,但内心却终于逃不掉本能的牵制,不由自主地蠢动着自己的缺憾感.鲁迅很实在,他已经向大家说明了他是向往女人的,是脱不掉女人之性对他的吸引的,更不是鲁迅压根不想跟女人睡觉,他的境界他的水平和他所处的那个家庭那个世界使得他不得不对自己实行禁欲,给人的印象是一个中性人.这种局面的真正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