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蜂窝陶瓷载体检验规范

2021年蜂窝陶瓷载体检验规范
2021年蜂窝陶瓷载体检验规范

蜂窝状汽车尾气净化器载体

1

欧阳光明(2021.03.07)

2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蜂窝状汽车尾气净化器载体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运。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机动车尾气、工业有机废气净化催化剂用的载体—堇青石质蜂窝陶瓷,其它用途和材质的蜂窝陶瓷也可参照执行。

3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内容。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使用本标准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JC/T686-1998 蜂窝陶瓷

GB/T 4734-1996 陶瓷材料及制品化学分析方法

4术语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符号:

孔密度:蜂窝陶瓷每单位横截面积上分布孔的个数,其单位为孔/㎝2。

孔壁缺陷:在蜂窝陶瓷的端面上由挤出成型引起的轴向孔壁缺损而导致相邻二至四个孔道的贯通缺陷。

体积密度:蜂窝陶瓷单位外形体积(含孔道)的质量,其单位为g/㎝3。

软化温度:蜂窝陶瓷在均衡升温过程中其方孔初始变形时的温度。

A轴方向:蜂窝陶瓷平行孔道的方向。

B轴方向:蜂窝陶瓷垂直于孔道且平行于孔壁的方向。

5产品分类

4.1产品分类按JC/T686-1998《蜂窝陶瓷》实施,通常按横截面的形状和孔密度大小分类,现有的常规系列产品型号有Y,P,T,F, YX五种,其中孔密度分类以数字编号为:1:400目,2:100目, 3:200目, 4:300目, 5:600目, 6:1075目,其规格、形状及尺寸如表1所示,孔密度如表2所示。

表1 规格、形状及尺寸

表2 孔密度

4.2特殊规格和形状的产品可由供需双方协商制造。

6要求

5.1外观质量

蜂窝陶瓷的外观质量按《蜂窝陶瓷》JC/T686-1998的外观质量要求实施,应符合表3的要求。

5.2尺寸偏差

蜂窝陶瓷的尺寸偏差范围应符合表4的要求。

5.3物理性能

蜂窝陶瓷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5的要求。

5.4化学组成

蜂窝陶瓷的化学组成应符合表6的要求。

表3 外观质量

表4 尺寸偏差

表5 物理性能

表6 化学组成

7检测方法

蜂窝陶瓷的物理检测方法按《蜂窝陶瓷》JC/T686-1998的检测方法实施。

6.1外观质量试验

产品的外观缺陷用激光测径仪、游标卡尺、高度尺、直角

尺和目测检查判断。

6.2尺寸偏差试验

6.2.1孔密度偏差

在产品端面中心部位的x、y轴上各数20个孔,并用游标卡尺测量其所占长度尺寸,精确至0.01mm,计算出孔密度及偏差。

6.2.2孔壁厚偏差

在产品端面中心部位的x、y轴上各取等距的五个点,用投影放大仪或工具显微镜测量,或在各点沿孔道方面割开,取其中间部位孔壁用千分尺进行测量,精确至0.001mm,取十点测量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其偏差结果。

6.2.3外径偏差

在产品两个端面上互成45度方位,用游标卡尺各测量四次,分别计算偏差,取绝对值大的为外径偏差。

6.2.4高度偏差

在产品两端面部位用游标尺直接测量的高度值,计算其偏差结果。

6.2.5长宽偏差

在产品对边中间部位用游标卡尺直接测量,计算偏差结果。

6.2.6平行度偏差

以产品一面为基准,沿外缘用游标卡尺或高度尺测量另一端面的高度值,其最大、最小值之差即为平行度偏差。

6.2.7垂直度偏差

将产品一端面置于平板上,移动直角尺触到产品外壁,用塞尺测量产品另一端面以下6.4mm处与直角尺间的最大间隙,即为垂直度偏差。

6.3抗压强度试验

6.3.1装置

试验装置为工程陶瓷抗压试验仪,应具有20KN以上压力量程,并能调节控制以一定的加载速度连续均衡地增加负荷,其测量精度须达到±1%。

6.3.2试样

在产品上沿A轴方向和B轴方向割取边长为25㎜正方体试样,其尺寸允许偏差±1㎜,数量至少五块。试样两受压面必须加工研磨平整并互相平行,试样上无裂纹、孔壁缺损等影响强度的外观缺陷。

6.3.3程序

测量试样受压面尺寸,精确至0.02mm,测量并记录其壁厚和孔密度。将试样置于试验机下压板正中位置,压力负荷方向为试样轴向方向,在试样与上下压板之间垫有1~2mm厚的马粪纸缓冲垫衬。以每秒5~10N的加载速度连续均衡地增加负荷,读取试样破坏时的压力负荷值。

6.3.4结果计算

按式(1)计算抗压强度:

Rc= P ……………………………………

(1)

A

式中:Rc——试样抗压强度,MPa;

P——试样破坏时的负荷,N;

A——试样受压面积,㎜2。

至少试验五块试样,以算术平均值为最终试验结果,小数点后取一位有效数。

6.4吸水率和体积密度试验

6.4.1装置

采用以下仪器装置做吸水率和体积密度试验;

a)感量为1g的天平;

b)容量适当,供浸泡样品用;

c)电热干燥箱。

6.4.2试样

取所须检测规格的产品不少于3件作为待检样品。

6.4.3程序

将试样置于电热干燥箱内升温至105℃±5℃,烘干至恒重,并自然冷却至室温,称量精确至1g。

将试样放入容器内,加水完全淹没试样,浸泡30分钟。

从水中取出试样,先轻轻撒去孔道内积水,再用多层湿布擦去试样表面过剩水分,立即用吹气枪沿产品孔道方向吹尽水份,吹气时压力设定为 0.5 MPa,迅速称量。

6.4.4结果计算

按式(2)、(3)计算吸水率和体积密度:

A = m2-m1×100……………………………

(2)

m1

R= m1 (3)

V

式中:A——试样吸水率,%;

R——试茁壮成长体积密度,g/㎝3;

m1——干燥试样的称量值,g;

m2——饱含水的试样在空气中的称量值,g;

V——试样的外形体积,㎝3。

体积密度也可直接选取规整产品试验,至少试验三块试样,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试验结果,吸水率取小数点后一位有效数字,体积密度取小数点后二位有效数字。

6.5热膨胀系数试验

6.5.1装置

选用试验装置应能达到规定的测量温度范围,升温速率可调节在2~10℃/min,炉内恒温带大于试样长度,温差不超过±5℃,测温精度±2℃,位移测量精度为1μm的热膨胀仪。标准试样采用石英玻璃。

6.5.2试样

从产品上距产品边缘15㎜以上位置,沿孔道方向割取截面为3孔×3孔或4孔×4孔,尺寸约为5㎜×5㎜×50㎜的长方形体试样一块,两端面平整,互相平行并垂直于孔道,试样需烘干,表面无裂纹,尺寸允许偏差±1㎜。

6.5.3程序

测量试样在室温下的长度,精确至0.02㎜,并记录室温。

将试样安置在仪器石英托管中,试样两端用石英玻璃小园片垫上,静置5min;测量热电偶的热端置于试样的长度的中

央,安放好加热电炉,从室温开始以4~5℃/min的速率升温至试验最高温度;试验过程自动记录或每隔100℃读取一次试样的伸长量。

6.5.4结果计算

按式(4)计算试样室温至试验最高温度的平均热膨胀系数:

a =

ΔL

+Es……………………………

(4)

(t1-t0)

L0

式中:a——试样在试验温度区域的平均热膨胀系数,℃-1,取二位有效数;

L0——试验室温下试样长度,㎜;

ΔL——从t0至t1温度区域膨胀仪显示长度的相对变化;

t0——试验的起始室内温度,℃;

t1——试验最高温度,℃;

Es——膨胀仪测量系统在试验温度区域(t0至t1)的修正值,℃-1。

6.6软化温度试验

6.6.1装置

试验装置采用一台能达到最高试验温度,带摄像的高温显微镜。

6.6.2试样

从产品上割取4孔或9孔,尺寸约为5~10㎜的立方体试一块,其外形平整,棱角清晰无缺陷。

6.6.3程序

将试样安置在测装置上,热电偶的热端靠近试样,并使孔道方向与观察方向一致,摄下室温时的试样图像。

以不大于10℃/min的速率升温,在升温过程中,观察或摄像记录试样在各温度的变形情况。

6.6.4试验结果

根据试验过程中的观察情况和试样图像分析,把试样初始变形时的温度作为试验结果。

6.7抗热稳定性

6.7.1试样

取所测规格的产品3件,要求产品表面无裂痕,破损等外观缺陷,敲击音响为清脆钢音。

6.7.2程序

将试样烘干后放入加热炉中加热,炉腔升温速度为5~10℃/分钟,加热至测定温度,保持恒温,将待测产品放入马弗炉中加热,保温30分钟,迅速取出,端面平放在耐火材料支架上,在室温空气中冷却至室温,用目测及金属棒敲击查看试样有无裂纹和破损。按上述方法共检测三次无裂纹和破损为合格。

6.8化学组成分析

按照《陶瓷材料及制品化学分析方法》GB/T 4734-1996 规定的步骤进行分析。

8检验规则

7.1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常规检验(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种。

8.6.3常规检验

所有产品出厂前必须作常规检验,检验项目为本标准5.1、5.2规定的要求,以及5.3物理性能中的吸水率、热稳定性。

8.6.4型式检验

产品的型式检验通常每半年进行一次,或遇特殊情况可缩短或延长检验周期,但每年至少进行一次。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原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

d)常规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e)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检验项目为本标准第5章要求的全部项目。抽样及判定方法按本标准中7.2和7.3的规定进行。

7.2组批与抽样

7.2.1以相同工艺条件生产下的同一规格产品的发货数量作为一检验批。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表7中各检验项目所需的样本。

表7 抽样方法

7.2.2物理性能试验项目所需样本可从同一检批中或从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试验合格样本中随机抽取,每只产品制一个试样。

7.3判定规则

7.3.1产品的物理性能试验结果必须符合表5的要求,如有一项不合格,允许按7.3.2和7.3.3进行复验一次,如果有两项以上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7.3.2抗压强度、体积密度、吸水率如有一项不合格,允许加倍抽样复验,复验结果符合表5的要求,同判该项性能为合格。

7.3.3热膨胀系数、软化温度、热稳定性如有一项不合格,允许重新抽样复验,复验结果若符合表5的要求,则判该项性能合格。

7.3.4化学组成如有一项不合格,允许重新抽样复验,复验结果若符合表6的要求,则判该项性能合格。

7.3.5尺寸偏差和外观质量试验结果按表7规定判定,若第一次样本中验出的不符合表3、表4要求的样品数小于或等于A1时,则判该批该试验项合格,若大于或等于R1时,则判该项不合格,若大于A1小于R1时,则抽第二次样本进行试验。若两次样本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数总和小于或等于A2,则判该批该试验项合格,若大于或等于R2,则判该批该试验项不合

格。

7.3.6产品的各试验项目,若有一项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7.3.7凡因外观质量或尺寸偏差超差被判为不合格的该批产品,允许供方逐件检验后重新组批交付验收。

9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标志

在产品的外包装箱箱上应有下列醒目耐久标志;

8产品名称;

9产品规格、数量;

10制造厂名;

11产品商标;

12产品执行标准号;

13生产批量、出厂日期或编号;

14防潮、易碎图样;

15“陶瓷制品,小心轻放”字样。

8.2包装

8.2.1 内包装视产品尺寸大小而定,用吸塑片将多只产品作一单元包装。

8.2.2 外包装采用瓦楞纸箱,箱底用瓦楞纸作衬垫,再把内包装好的产品紧密排列装入箱内,箱顶面用瓦楞纸压盖好,箱内应附有产品检验合格证,箱外用包装带封扎紧。

8.2.3 运输包装件除8.1规定的标志外,还应有收发货标志。

8.2贮存

产品不论包装与否,均不得露天堆放,贮存场地应清洁干燥,无污染。

8.3运输

产品的运输方式不限,在运输过程中应有防雨淋措施,装卸时应轻拿轻放。

中考初中生物全部基本知识汇总

中考初中生物全部基本知识汇总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特征 生物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④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⑤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⑥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生石花是生物,机器人和石钟乳不是生物。 第二节调查周围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①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②调查过程要如实记录③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2生物的归类方法:①按形态结构归类:动物、植物、其他生物。②按生活环境分:陆地生物和水生生物等。③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第二章了解生物圈 第一节生物与环境关系 1生物圈: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2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3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 4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环境能影响生物。蚯蚓可以疏松土壤,说明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尿液非常少,说明的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5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取平均值或随机取样目

的是减少实验误差。 6探究实验的基本思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和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概念: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组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其中,生物部分——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 2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食物链的书写要求:①起点是生产者(植物) ②终点是最高级消费者。③箭头指向取食者或捕食者④食物链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3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不易分解的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能量和数量越少;营养级越低的生物,有毒物质越少,数量和能量越多。 4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如果外界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生态系统成分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 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物圈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以海平面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10千米,向下可深入10千米。 2生物圈是个统一的整体,各个生态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的。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森

蜂窝陶瓷制备工艺[资料]

蜂窝陶瓷制备工艺[资料] 一种新的蜂窝陶瓷制备工艺方法 申请号/专利号: 200910043017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蜂窝陶瓷制备工艺方法,其方法步骤是:将牛胶、明胶、骨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搅拌混合加水升温溶解熬熟,制成混合溶液,再将混合溶液用80目筛过滤,滤液成为临时黏结剂,在蜂窝陶瓷粉料中分别加入蜂窝陶瓷粉料重量5~10,的临时黏结剂、0.5,2,的纤维素醚和5,10,的润滑剂,进行捏合和真空练泥,形成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蜂窝陶瓷泥坯,将泥坯制成坯体,再定型干燥,将坯体置入窑炉中烧制而成。可降低挤压成型生产蜂窝陶瓷的生产成本,每立方米蜂窝陶瓷成本可降低成本600元以上,提高了产品烧成合格率,它可大大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改善工作环境,提高人们健康水平,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增加了经济效益,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蜂窝陶瓷的成型 蜂窝陶瓷的蜂巢结构形状是由挤出成型而形成的,它的形状是由模具形状所决定。挤出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是蜂窝陶瓷生产中的关键技术。 挤出模具一般使用45号钢或模具钢制造,模具钢板厚为13,16mm,通常模具外径比模具的有效挤出直径要大于20,30mm.。进泥孔打孔深度为 6,10mm,以正方形蜂窝结构为例。其线切割深度为3,10mm。线切割缝宽即为产品的壁厚,一般在 0.2,0.5mm范围内,进泥圆孔面积与十字出泥孔面积比应为(1.1,1.2):1为宜。打孔深度与挂块长度之比应在(2,3):(1,2)。否则易脱落。对于大孔产品,一个送泥孔供应一个蜂巢泥料;对于小孔产品,一个送泥孔可代5/4左右个蜂巢泥料。挤出成型工艺是:泥料混后从模具中挤出、切割、最后粘拼既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知识点总结汇总

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知识点汇总 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人类的进化过程: 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使用火、大脑发育、产生语言、最后进化成人类。 3、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类人猿是黑猩猩。 4、化石,也就是石化了的遗体、遗物、遗迹。是研究人类起源与进化的最直接有力的证据。 第二节人的生殖 1、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男性最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内生殖器附睾:位于睾丸的背面,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外生殖器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 阴茎和尿道:排精、排尿 (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女性最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内生殖器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月经流出,精子进入、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即外阴 (3)精子、卵细胞和受精 精子:雄性生殖细胞,较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雌性生殖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卵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 受精场所:输卵管 2、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1)发育:发育场所:初期在输卵管内;随后,在母体子宫内继续发育38周左右。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宫内,在子宫内膜种植下来,称为怀孕。胚泡继续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胚胎。怀孕后8周左右,胚胎发育成胎儿,呈现出人的形态。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2)营养: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营养来自卵黄;胚胎在子宫里的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资和氧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因此,胎盘是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器官)。 3、“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201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第三节青春期

蜂窝陶瓷载体检验示范

蜂窝状汽车尾气净化器载体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蜂窝状汽车尾气净化器载体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运。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机动车尾气、工业有机废气净化催化剂用的载体—堇青石质蜂窝陶瓷,其它用途和材质的蜂窝陶瓷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内容。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使用本标准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JC/T686-1998 蜂窝陶瓷 GB/T 4734-1996 陶瓷材料及制品化学分析方法 3术语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符号: 孔密度:蜂窝陶瓷每单位横截面积上分布孔的个数,其单位为孔/㎝2。 孔壁缺陷:在蜂窝陶瓷的端面上由挤出成型引起的轴向孔壁缺损而导致相邻二至四个孔道的贯通缺陷。 体积密度:蜂窝陶瓷单位外形体积(含孔道)的质量,其单位为g/㎝3。 软化温度:蜂窝陶瓷在均衡升温过程中其方孔初始变形时的温度。 A轴方向:蜂窝陶瓷平行孔道的方向。 B轴方向:蜂窝陶瓷垂直于孔道且平行于孔壁的方向。 4产品分类

4.1产品分类按JC/T686-1998《蜂窝陶瓷》实施,通常按横截面的形状和孔密度大小分类,现有的常规系列产品型号有Y,P,T,F, YX五种,其中孔密度分类以数字编号为:1:400目,2:100目,3:200目,4:300目,5:600目,6:1075目,其规格、形状及尺寸如表1所示,孔密度如表2所示。 4.2 表1 规格、形状及尺寸 表2 孔密度

4.3特殊规格和形状的产品可由供需双方协商制造。 5要求 5.1外观质量 蜂窝陶瓷的外观质量按《蜂窝陶瓷》JC/T686-1998的外观质量要求实施,应符合表3的要求。 5.2尺寸偏差 蜂窝陶瓷的尺寸偏差范围应符合表4的要求。 5.3物理性能 蜂窝陶瓷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5的要求。 5.4化学组成 蜂窝陶瓷的化学组成应符合表6的要求。 表3 外观质量 表4 尺寸偏差

蜂窝纸板检验规范

和合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版本A/0 页次1/3 受控状态分发号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蜂窝纸板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蜂窝纸板的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引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50 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 GB/T 462 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法 BB/T 0016 包装材料蜂窝纸板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蜂窝纸板 一种由两层面纸与中间蜂窝纸芯胶粘而成的纸板。 3.2 面纸 蜂窝纸板夹层结构的外层纸板。 3.3 蜂窝纸芯 由多条纸或纸板通过胶接、拉伸等工艺形成的连续蜂窝巢状芯材。如图1示 c d a t 图1 蜂窝纸芯结构 C—蜂窝边长。蜂窝芯纸正六边形的边长; D—蜂窝内径。蜂窝芯纸正六边形的内切圆直径; T—蜂窝纸芯高度; A—蜂窝孔距。拉伸方向上,相邻两蜂窝中心之间的距离; I—孔径比。蜂窝孔距与其内径的比值,I=A/D,拉伸适当,则I=1;拉伸过分,则I>1;拉伸不足,则I<1。 4 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4.1 外观 4.1.1 技术要求 蜂窝纸板及制件颜色一般为纸张本色。同一批次产品颜色需基本一致,不能有视力易见的明显颜色差别。 蜂窝纸板表面应清洁,不得有明显的脏污(油污、水渍、粘痕等缺陷)。 蜂窝纸板表面应平整,每米长的单张蜂窝纸板纵、横方向翘曲应不大于40mm。

和合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版本A/0 页次2/3 受控状态分发号 不允许有裂纹、破洞、薄边、边角缺损、边角松软、折裂等现象。 4.1.2 试验方法 在自然光线下目测,对涉及尺寸的外观缺陷采用游标卡尺及卷尺进行测量。 4.2 尺寸 结构尺寸按图纸要求。蜂窝纸板长度和宽度≤1000mm的公差±5mm;蜂窝纸板厚度公差:±2mm。 试验方法: 长度、宽度尺寸用精度为1mm的钢卷尺或直尺检测。厚度采用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沿长度方向任意100mm间隔测量一次共测量三个点,取其三次的平均值。厚度精确到0.1mm。 4.2.1 粘合 生产蜂窝纸板应使用符合下列要求的粘合剂 a)初粘力好,粘接力强,剥离强度不小于4N/25mm。 b)干燥速度快。HR<90%,初干1min -3min. c)无毒、无味、无腐蚀。 d) 粘合剂应符合环保的相关规定。 4.2.2 试验方法 要求供货厂家提供芯纸和面纸的定量、耐破度、环压强度、含水率以及粘合剂初粘性、酸碱度等指标检验合格的质量证明书; 4.3 物理机械性能 4.3.1 含水率 蜂窝纸板含水率为≤12%。 试验方法:含水率可以用快速水分测定仪测定,也可按GB/T 462的规定执行,但无须恒温恒湿处理。具体方法见本标准第1部分 5.4.4.6含水率。 4.3.2 防潮性能 蜂窝纸板面纸需经过特殊工艺防潮处理。 测定方法:采用表面透水法检测,即将水滴在面纸表面,要求1分钟水滴无渗透纸张表面。 4.4 有害物质含量 如有有害物质含量要求,其所有材料的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QJ/GD 92.00.001规定要求。客户化环保要求按客户化文件或图纸执行。 4.5 对比及审查(仅针对新增厂家) 与原厂家供应物料的对比,确定结构、材料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评估其影响,存在差异的必须充分试验验证。对于全新物料,需对其结构及选材合理性进行充分验证。 5 检验规则 5.1 入厂检验 入厂检验项目见表4。 5.2 型式试验 表 4 试验项目 序号试验项目入厂 检验 型式 试验 AQL/ n(Ac,Re) 缺陷 类别 试验方法 1 外观√√ 2.5 D 4.1.1 2 尺寸√√ 2.5 C 4.2 3 有害物质含量√3(0,1) A 4.4 4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4.0 D 6 5 对比及审查(仅针对新增厂家)对应以上检验项目 4.5 注 1:“√”表示应检项目。

初二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大全最详细

基础义务教育资料 2017年初二生物会考知识(一) 一、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生物种类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者关系: (1)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最直观的体现,是生物多样性概念的中心。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 (2)基因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内在形式。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 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3)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外在形式。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 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輕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二、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苔薛、蕨类和种子輕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 三、生物的各种特征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同生物的基因有较大差别,同种生物的个体之间,在基因组成上也不尽相同,因此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 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四、我国是世界上基因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特别是家养数物、栽培植物和野生亲缘种的基因多样性十分丰富,为动植物的遗传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 五、每种生物都是由一定数量的个体组成的,这些个体的基因组成是有差别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基因库,每种生物又生活在一定的生态系统中,并且与他的生物种类相联系。 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绝灭,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当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 因此,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六、造成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 (1)生态环境的改变和破坏 (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3)环境污染 (4)外来物种的影响 七、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是银杉;被称为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的是扬子鳄;中国鸽子树(琪桐)也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八、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建立门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我国现已 建成许多保护生态系统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和保护珍稀动植物的白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护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

(整理)陶瓷电容失效分析

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的典型结构中导体一般为Ag或AgPd,陶瓷介质一般为(SrBa)TiO3,多层陶瓷结构通过高温烧结而成。器件端头镀层一般为烧结 Ag/AgPd,然后制备一层Ni阻挡层(以阻挡内部Ag/AgPd材料,防止其和外部Sn 发生反应),再在Ni层上制备Sn或SnPb层用以焊接。近年来,也出现了端头使用Cu的MLCC产品。 根据MLCC的电容数值及稳定性,MLCC划分出NP1、COG、 X7R、 Z5U 等。根据MLCC的尺寸大小,可以分为1206,0805,0603,0402,0201等。 MLCC 的常见失效模式 多层陶瓷电容器本身的内在可靠性十分优良,可以长时间稳定使用。但如果器件本身存在缺陷或在组装过程中引入缺陷,则会对其可靠性产生严重影响。 陶瓷多层电容器失效的原因分为外部因素和内在因素 内在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陶瓷介质内空洞 (Voids) 导致空洞产生的主要因素为陶瓷粉料内的有机或无机污染,烧结过程控制不当等。空洞的产生极易导致漏电,而漏电又导致器件内部局部发热,进一步降低陶瓷介质的绝缘性能从而导致漏电增加。该过程循环发生,不断恶化,严重时导致多层陶瓷电容器开裂、爆炸,甚至燃烧等严重后果。 2.烧结裂纹 (firing crack) 烧结裂纹常起源于一端电极,沿垂直方向扩展。主要原因与烧结过程中的冷却速度有关,裂纹和危害与空洞相仿。 3.分层 (delamination) 多层陶瓷电容器的烧结为多层材料堆叠共烧。烧结温度可以高达1000℃以上。层间结合力不强,烧结过程中内部污染物挥发,烧结工艺控制不当都可能导致分层的发生。分层和空洞、裂纹的危害相仿,为重要的多层陶瓷电容器内在缺陷。 外部因素主要为: 1.温度冲击裂纹(thermal crack) 主要由于器件在焊接特别是波峰焊时承受温度冲击所致,不当返修也是导致温度冲击裂纹的重要原因。

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三第二轮复习生物知识结构网络 第一单元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细胞中的化合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癌变和衰老、生物膜系统和细胞工程) 1.1 化学元素与生物体的关系 最基本元素: C C、 H、 O、N、 大量元素P、 S、基本元素: C、 H、 O、 N K、Ca、 Mg 主要元素: C、H 、O、 N、 P、S 必需元素 微量元素Fe、 Mn 、 B、 Zn、Cu 、 Mo 等 化学元素 无害元素Al 、 Si 等 非必需元素 有害元素Pb、Hg 等 1.2 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 C、 H、 O、 N 四种元素含量最多 不同种生物体中化学元素的组成特点元素种类大体相同 元素含量差异很大 1.3 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和无机自然界中含量差异很大

1.4 细胞中的化合物一览表 化合物分类元素组成主要生理功能 ①组成细胞 ②维持细胞形态 ③运输物质 水④提供反应场所 ⑤参与化学反应 ⑥维持生物大分子功能 ⑦调节渗透压 ①构成化合物( Fe、 Mg ) 无机盐 ②组成细胞(如骨细胞) ③参与化学反应 ④维持细胞和内环境的渗透压)单糖①供能(淀粉、糖元、葡萄糖等) 糖类二糖 C、H、O ②组成核酸(核糖、脱氧核糖)多糖③细胞识别(糖蛋白) ④组成细胞壁(纤维素) 脂肪C、H、O ①供能(贮备能源) ②组成生物膜 脂质磷脂(类脂)C、H、O、N、P ③调节生殖和代谢(性激素、 Vit.D ) 固醇C、H、O ④保护和保温 ①组成细胞和生物体 蛋白质单纯蛋白(如胰岛素)C、H、O、N、S ②调节代谢(激素) 结合蛋白(如糖蛋白)( Fe、Cu 、P、Mo ??)③催化化学反应(酶) ④运输、免疫、识别等DNA ①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 核酸C、H、O、N、P ②控制生物性状 RNA ③催化化学反应(RNA 类酶) 1.5 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设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个数m,构 成蛋白质的肽链条数为 n, 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 蛋白质中的肽键个数为 x,蛋白 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y, 控制蛋白质的基因的最少碱基对数为r, 则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为x m n??????????????①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y ma18 x ????????????????② 或者y r a 18 x ????????????????③ 3

蜂窝陶瓷载体检验规范

蜂窝陶瓷载体检验规范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蜂窝状汽车尾气净化器载体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蜂窝状汽车尾气净化器载体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运。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机动车尾气、工业有机废气净化催化剂用的载体—堇青石质蜂窝陶瓷,其它用途和材质的蜂窝陶瓷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内容。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使用本标准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JC/T686-1998 蜂窝陶瓷 GB/T 4734-1996 陶瓷材料及制品化学分析方法 3术语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符号: 孔密度:蜂窝陶瓷每单位横截面积上分布孔的个数,其单位为孔/㎝2。 孔壁缺陷:在蜂窝陶瓷的端面上由挤出成型引起的轴向孔壁缺损而导致相邻二至四个孔道的贯通缺陷。 体积密度:蜂窝陶瓷单位外形体积(含孔道)的质量,其单位为g/㎝3。 软化温度:蜂窝陶瓷在均衡升温过程中其方孔初始变形时的温度。 A轴方向:蜂窝陶瓷平行孔道的方向。 B轴方向:蜂窝陶瓷垂直于孔道且平行于孔壁的方向。

4产品分类 4.1产品分类按JC/T686-1998《蜂窝陶瓷》实施,通常按横截面的形状和孔密度大小分类,现有的常规系列产品型号有Y,P,T,F, YX五种,其中孔密度分类以数字编号为:1:400目, 2:100目, 3:200目, 4:300目,5:600目, 6:1075目,其规格、形状及尺寸如表1所示,孔密度如表2所示。 4.2 表1 规格、形状及尺寸 表2 孔密度 4.3特殊规格和形状的产品可由供需双方协商制造。 5要求

高中生物基础知识大全

高中新课标生物基础知识大全 第一单元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1)蛋白质主要由C、H、O、N 4 种元素组成,很多蛋白质还含有P、S 元素,有的也含有微 量的Fe、Cu、Mn、I、Zn 等元素。 (2)氨基酸结构通式的表示方法(右图): 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 羧基连接再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 (3)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叫做肽键。化学式表示为—NH—CO— 拓展: ①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对于环肽来说,肽键数=氨基酸数) ②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量-失去水分子数×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③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在肽链内部的R 基中可能也有氨基和羧基。 (4)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不同蛋白质的氨基酸数量不同,氨基酸形成肽链时,不同种类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蛋白质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基因中碱基排列顺序的多样性。 (5)有些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结构成分,如结构蛋白;有些蛋白质具有催化作用,如胃蛋白酶;有些蛋白质具有运输载体的功能,如血红蛋白;有些蛋白质起信息传递作用,能够调节机体的生命活动,如胰岛素;有些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如抗体。 (6)核酸的元素组成有C、H、O、N 和P。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7)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的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的。 (8)DNA 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RNA 中的五碳糖是核糖;DNA 中含有的碱基是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而RNA 中含有的碱基是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DNA 中含有两条脱氧核苷酸链,而RNA 中只含有一条核糖核苷酸链。 (9)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 拓展: ①因为绝大多数生物均以DNA作为遗传物质,只有RNA 病毒以RNA 作为遗传物质,所以说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②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③D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R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④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的RNA 不是遗传物质,DNA 是遗传物质。 ⑤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是DNA。 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10)组成糖类的化学元素有C、H、O。 (11)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质;核糖是核糖核苷酸的组成成分;脱氧核糖是脱氧核苷酸的组成成分。 (12)糖类的主要作用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13)植物细胞特有的单糖是果糖,特有的二糖是麦芽糖、蔗糖,特有的多糖是淀粉和纤维;动物细胞所特有的二糖是乳糖,特有的多糖是糖元。 (14)组成脂质的元素主要是C、H、O,有些脂质还含有P 和N。 (15)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此外还是一种很好的绝热体,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还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磷脂作用是构成细胞膜和多种细胞器膜的重要成分。 (16)固醇类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 (17)组成细胞膜的脂质有磷脂和胆固醇。 (18)因为等量的脂肪氧化分解比糖类释放的能量多,所以说脂肪是动物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 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塑料软包装的国家检测标准2

塑料软包装的国家检测标准 ZBY 28004—86 塑料膜包装袋热合强度测定方法 GB/T 14903—94 无机胶粘剂套接扭转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GB/T 12954—91 建筑胶粘剂通用试验方法 GB 11177—89 无机胶粘剂套接压缩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GB 7754—87 压敏胶粘带剪切强度试验方法(胶面对背面) GB 7753—87 压敏胶粘带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 14705—93 报纸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GB 7707—87 凹版装潢印刷品 GB 7706—87 凸版装潢印刷品 GB 7705—87 平版装潢印刷品 HG/T 2727—95(代替GB 11178—89)聚乙酸乙烯酯乳液木材胶粘剂 HG/T 2493—93 鞋用氯丁橡胶胶粘剂 HG/T 2406—92 压敏胶标签纸 GB/T 15332—94 热熔胶粘剂软化占的测定环球法 CY/T 17—95 印后加工纸基印刷品上光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CY/T 7.9—91 印后加工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CY/T 7.7—91 印后加工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覆膜质量要求及方法 CY/T 7.7—91 印后加工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胶粘装订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CY/T 6—91 凹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GY/T 5—91 平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CY/T 4—91 凸版印刷品质量要求及检验方法 CY 3—91 色评价照明和观察条件 CY 2—91 书刊印刷产品质量评价和分级方法 GB 1449—83(代替GB 1449—78)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塑料软包装的国家检测标准2 GB 3356—82 单向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GB 9341—88 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GB 1041—79 塑料压缩试验方法 GB 8947—88 复合塑料编织袋 SG 233—81 聚苯乙烯泡沫烹包装材料 GB 4456—84 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SG 224—81 高压聚乙烯重包装袋(膜) GB 7749—87 胶粘剂劈裂强度试验方法(金属对金属) GB 7124—86 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测定方法 GB/T 7122—1996 ISO 4578:1990 高强度胶粘剂剥离强度的测定浮辊法GB/T 6329—1996 ISO 6922:1987 胶粘剂对接接头拉伸强度的测定 GB 6328—86 胶粘剂剪切冲击强度试验方法 GB 4852—84 压敏胶粘带初粘性测试方法(斜面滚球法) GB 4850—84 压敏胶粘带低速解卷强度测试方法 GB 4851—84 压敏胶粘带持粘性测试方法 GB/T 2793——1995 胶粘剂不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蜂窝陶瓷制备工艺

一种新的蜂窝陶瓷制备工艺方法 申请号/专利号:200910043017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的蜂窝陶瓷制备工艺方法,其方法步骤是:将牛胶、明胶、骨胶中一种或一种以上搅拌混合加水升温溶解熬熟,制成混合溶液,再将混合溶液用80目筛过滤,滤液成为临时黏结剂,在蜂窝陶瓷粉料中分别加入蜂窝陶瓷粉料重量5~10%的临时黏结剂、0.5-2%的纤维素醚和5-10%的润滑剂,进行捏合和真空练泥,形成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蜂窝陶瓷泥坯,将泥坯制成坯体,再定型干燥,将坯体置入窑炉中烧制而成。可降低挤压成型生产蜂窝陶瓷的生产成本,每立方米蜂窝陶瓷成本可降低成本600元以上,提高了产品烧成合格率,它可大大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改善工作环境,提高人们健康水平,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增加了经济效益,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蜂窝陶瓷的成型 蜂窝陶瓷的蜂巢结构形状是由挤出成型而形成的,它的形状是由模具形状所决定。挤出模具的设计和制造是蜂窝陶瓷生产中的关键技术。 挤出模具一般使用45号钢或模具钢制造,模具钢板厚为13~16mm,通常模具外径比模具的有效挤出直径要大于20~30mm.。进泥孔打孔深度为6~10mm,以正方形蜂窝结构为例。其线切割深度为3~10mm。线切割缝宽即为产品的壁厚,一般在0.2~0.5mm范围内,进泥圆孔面积与十字出泥孔面积比应为(1.1~1.2):1为宜。打孔深度与挂块长度之比应在(2~3):(1~2)。否则易脱落。对于大孔产品,一个送泥孔供应一个蜂巢泥料;对于小孔产品,一个送泥孔可代5/4左右个蜂巢泥料。挤出成型工艺是:泥料混后从模具中挤出、切割、最后粘拼既成。 蜂窝陶瓷的成品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燥工艺,目前大多采用微波干燥工艺。 蜂窝陶瓷过滤片 蜂窝陶瓷过滤片该产品广泛应用于冶金、铸造行业金属熔融物过滤,采用莫来石质(堇青石质)的陶瓷材料,高质高密度直孔网眼,使产品具有很高的耐热冲击和耐高烧铸温度的特性,直孔式设计保证了流量和强度间的平衡,有效地去除杂质和渣粒等,使铸件机械性能、表面质量及产品合格率大大提高。 特点:新型陶瓷材料,对氧化物具有自然的化学吸附(亲和)能力,在孔的内壁上吸附金属液中的杂质(包括小于孔尺寸的微粒),提高了过滤效果。先进的挤压式生产工艺,使陶瓷过滤片具有独特的正方形和三角形设计,它增加与陶瓷的接触面积,提高了过滤片吸附和捕捉细小杂质的能力,比非挤压式过滤片过滤效果佳,金属液流动平稳。提高了浇注速度和连续性;减少铸件废品率;改善铸件机械性能,延长使用寿命。3、泡沫陶瓷金属溶液过滤器泡沫陶瓷过滤器产品是一种特殊工艺制作的,具有泡沫状多孔结构的陶瓷制品,其具有化学性能稳定、强度高、耐高温、抗热震性好、比表面积大等诸多优点,被广泛用于冶金、铸造、环保等领域。 使用陶瓷过滤片有以下几方面的过滤效益:1)、铸件结构滤除铸件中的夹杂物,减少铸件中的气体,降低金属液流充型时的紊流程度,减少铸件的表面缺陷。显著地减少铸件的废品率。铸件性能增加铸件的抗压密封性,增强延伸率和抗拉强度,改进铸件的表面光洁度。铸造性能改进熔融金属的流动性,增加铸件的充型能力和补缩能力。 2)、浇注系统设计简化了浇注系统设计。减少了横浇道的长度,提高了铸件工艺出品。铸件加工减少了加工时间和刀具损坏,改进了铸件加工表面质量它的使用可降低废品60-80%。过滤片用户年可获利达千万元。用途及优点陶瓷过滤片是消除铸造缺陷,获得质量完美铸件的最佳净化功能元件。可用于铸造生产

GJB新编 蜂窝纸板规范

蜂窝纸板规范GJB/3839--1999 1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规范规定了蜂窝纸板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质量检验等事项。 1.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未经特殊加工处理的蜂窝纸板的生产、使用和检验。经增强、防潮、防火、防静电等特殊加工处理的蜂窝纸板可参照执行。 2引用文件 GB450-89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 GB/T462-95纸和纸板水分的测定法 GB1453-92玻璃钢蜂窝夹层结构或芯子平压试验方法 GB1464-92玻璃钢蜂窝夹层结构容重试验方法 GB/T6547-98瓦楞纸板厚度的测定方法 GB/T6548-98瓦楞纸板粘合强度的测定方法 GB/T13023-91瓦楞原纸 GB/T13024-91箱纸板 GJB179A-96计数抽样检查程序及表

GJB1765-93军用物资包装标志 ISO5628-1990纸和纸板--静态弯曲挺度测定一般原理 3要求 3.1合格鉴定 按本规范提交的产品应是经鉴定合格或定型批准的产品。 3.2材料 3.2.1芯纸与面纸 生产蜂窝纸板使用的芯纸应符合GB/T13023的规定,面纸应符合GB/T13024的规定。按供需双方协议也可使用再生牛皮纸、茶板纸,但其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新版、面纸德主要技术指标 3.2.2粘合剂 粘合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a、初粘性好,粘接力强; b、干燥速度快;

c、酸碱度PH值应在6~8之间,无毒、无味、无腐蚀。 3.3工艺 3.3.1孔径比 为保证蜂窝纸板的结构强度,蜂窝纸芯的拉伸应充分、均匀、规整、孔径比(i)一般不得小于0.8。 蜂窝纸板及纸芯的各接触面的涂胶均匀充分,粘接牢固,每平方米蜂窝纸板脱胶部分之和不大于20cm2。 3.3.3固化 蜂窝纸芯需固化时,一般在纸芯拉伸状态进行,可采用浸润、雾化或喷淋等方法,有效固化面积一般不小于80%。 3.4物理机械性能 3.4.1含水率 蜂窝纸板含水率为(14±4)%。 3.4.2平压强度 蜂窝纸板的平压强度值不应低于表2的规定。

最新陶瓷电容器检验标准

陶瓷电容的检验标准 1 目的 为了控制陶瓷电容的品质,满足LED产品的制作要求,参照国家有关部门标准,特规定了陶瓷电容检验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抽样方案及判定标准、标志、标签及贮存,并对其质量验收作明确的规定。 2 范围 供应商所提供陶瓷电容的检验、超期贮存的陶瓷电容的复检,均适用此规范。 3 引用标准 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一部份: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4 定义 4.1 严重缺陷(CR):该缺陷最终产生一个标识不正确的产品或不能使用。 4.2 主要缺陷(MA):该缺陷使得存在较大的缺陷,容易造成抱怨。 4.3 次要缺陷(MI):该缺陷使得在外观上影响美观。 5 技术要求与检验方法 5.1外观 5.1.1MLCC外观检验标准: 项目1:端头露瓷 缺陷描述: ①端电极破损见到瓷体端部,暴露面积直径≥0.1mm;②端电极破损暴露面积直径。接受标准: ① 0 收 1 退 ②可接受 项目2:端头不一

缺陷描述: ①两端头的宽度相差<1/3;②两端头的宽度不一致,一端宽度≤另一端宽度的 1/2 接受标准: ①可接受 ② 0 收 1 退 项目3:端头脱落 缺陷描述:端头电极脱落接受标准:0 收 1 退 项目4:无端头 缺陷描述: 瓷体端部没有包封端电极接受标准:0 收 1 退 项目5:端头延伸 缺陷描述: ①端头表面的 Ni 或 Sn 金属向中央靠拢,两端瓷体间距<1/4 芯片长度;②端头表面的 Ni 或 Sn 金属稍向中央靠拢。接受标准: ① 0 收 1 退 ②可接受

生物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大全

七年级上册 一、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营养物质,维持生存。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生物还具有其他特征。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第一节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概念: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命及其环境的总和,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一个家。 二、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三、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一、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分两类:1、光、温度、水、空气等非生物因素。2、生物因素。 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所有生物的生活都会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当环境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三、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四、探究实验的步骤: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五、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法是: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二、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如:蚯蚓松土。沙地植物防风固沙等。 三、在自然环境中,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影响着生物的生存,生物在生存和发展中不断地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在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在不断改变;生物也在不断进化,适应环境。生物和环境的相互作用造就了今天欣欣向荣的生物圈。 第四节生态系统 一、定义: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 1、生物成分:消费者(主要指动物) 2、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水等。 分解者(主要指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 构成生态系统的各种生物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 三、食物链的定义: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称为食物链。

2021年蜂窝陶瓷载体检验规范

蜂窝状汽车尾气净化器载体 1 欧阳光明(2021.03.07) 2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蜂窝状汽车尾气净化器载体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运。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机动车尾气、工业有机废气净化催化剂用的载体—堇青石质蜂窝陶瓷,其它用途和材质的蜂窝陶瓷也可参照执行。 3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内容。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使用本标准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JC/T686-1998 蜂窝陶瓷 GB/T 4734-1996 陶瓷材料及制品化学分析方法 4术语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符号: 孔密度:蜂窝陶瓷每单位横截面积上分布孔的个数,其单位为孔/㎝2。 孔壁缺陷:在蜂窝陶瓷的端面上由挤出成型引起的轴向孔壁缺损而导致相邻二至四个孔道的贯通缺陷。

体积密度:蜂窝陶瓷单位外形体积(含孔道)的质量,其单位为g/㎝3。 软化温度:蜂窝陶瓷在均衡升温过程中其方孔初始变形时的温度。 A轴方向:蜂窝陶瓷平行孔道的方向。 B轴方向:蜂窝陶瓷垂直于孔道且平行于孔壁的方向。 5产品分类 4.1产品分类按JC/T686-1998《蜂窝陶瓷》实施,通常按横截面的形状和孔密度大小分类,现有的常规系列产品型号有Y,P,T,F, YX五种,其中孔密度分类以数字编号为:1:400目,2:100目, 3:200目, 4:300目, 5:600目, 6:1075目,其规格、形状及尺寸如表1所示,孔密度如表2所示。 表1 规格、形状及尺寸 表2 孔密度 4.2特殊规格和形状的产品可由供需双方协商制造。

高中生物知识点整理大全(完整版)

必修2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一) 1.孟德尔之所以选取豌豆作为杂交试验的材料是由于: (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 (2)豌豆花较大,易于人工操作; (3)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2.遗传学中常用概念及分析 (1)性状:生物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区分:兔的长毛和短毛;人的卷发和直发等;兔的长毛和黄毛;牛的黄毛和羊的白毛 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如在DD×dd杂交实验中,杂合F1代自交后形成的F2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DD及Dd)和隐性性 状(dd)的现象。 显性性状:在DD×dd 杂交试验中,F1表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表现出高茎,即高茎为显性。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基因),用大写字母 表示。如高茎用D表示。 隐性性状:在DD×dd杂交试验中,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教材中F1代豌豆未表现出矮茎,即矮茎为隐性。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如矮茎用d表示。 (2)纯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相同的个体。如DD或dd。其特点纯合子是自交后代全为纯合子,无性状分离现象。 杂合子:遗传因子(基因)组成不同的个体。如Dd。其特点是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3)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 DD×Dd 等。 自交: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相交方式。如:DD×DD Dd×Dd等

测交:F1(待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式。如:Dd×dd 正交和反交:二者是相对而言的,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如甲(♂)×乙(♀)为正交,则甲(♀)×乙(♂)为反交。 3.杂合子和纯合子的鉴别方法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测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 自交法 若后代有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为杂合子 4.常见问题解题方法 (1)如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3 :1,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Dd) 即Dd×Dd 3D_:1dd (2)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隐=1 :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即为Dd×dd 1Dd :1dd (3)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即DD×DD 或 DD×Dd 或 DD×dd 5.分离定律 其实质 ..就是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 第2节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二) 1.两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的有关结论 (1)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2) F1 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一定分离,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 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且同时发生。 (3)F2中有16种组合方式,9种基因型,4种表现型,比例9:3:3:1

蜂窝陶瓷载体检验规范标准

蜂窝状汽车尾气净化器载体 1围 本标准规定了蜂窝状汽车尾气净化器载体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运。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机动车尾气、工业有机废气净化催化剂用的载体—堇青石质蜂窝瓷,其它用途和材质的蜂窝瓷也可参照执行。 2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容。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使用本标准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JC/T686-1998 蜂窝瓷 GB/T 4734-1996 瓷材料及制品化学分析方法 3术语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符号: 孔密度:蜂窝瓷每单位横截面积上分布孔的个数,其单位为孔/㎝2。 孔壁缺陷:在蜂窝瓷的端面上由挤出成型引起的轴向孔壁缺损而导致相邻二至四个孔道的贯通缺陷。 体积密度:蜂窝瓷单位外形体积(含孔道)的质量,其单位为g/㎝3。 软化温度:蜂窝瓷在均衡升温过程中其方孔初始变形时的温度。 A轴方向:蜂窝瓷平行孔道的方向。 B轴方向:蜂窝瓷垂直于孔道且平行于孔壁的方向。 4产品分类 4.1产品分类按JC/T686-1998《蜂窝瓷》实施,通常按横截面的形状和孔密度大小分类,现有的常规系列产品型号有Y,P,T,F, YX五种,其中孔密度分类以数字编号为:1:400目, 2:100目, 3:200目, 4:300目, 5:600目, 6:1075目,其规格、形状及尺寸如表1所示,孔密度如表2所示。

4.2 表1 规格、形状及尺寸 表2 孔密度 4.3特殊规格和形状的产品可由供需双方协商制造。 5要求 5.1外观质量 蜂窝瓷的外观质量按《蜂窝瓷》JC/T686-1998的外观质量要施,应符合表3的要求。 5.2尺寸偏差 蜂窝瓷的尺寸偏差围应符合表4的要求。 5.3物理性能 蜂窝瓷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5的要求。 5.4化学组成 蜂窝瓷的化学组成应符合表6的要求。 表3 外观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