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解说词

大国工匠解说词
大国工匠解说词

大国工匠解说词

大国工匠总序

工匠的工作貌似平常无奇,但是这些工作中都积淀着经年累月淬炼而成的珍重技艺,承担着身家性命和社会民生的重大责任,饱含着常人不易承受的坚忍辛劳,甚至还时或涉及耗体殒身的危险,事实上相当多的工匠岗位是以一身犯险而保大业安全,以一人之力而系万民康乐。

第一集工匠胆魄,勇者无惧。

1彭祥华(中铁二局二公司隧道爆破高级技师)

【在软若豆腐般的岩层间精准爆破,误差控制远小于规定的最小误差,被同事公认为“爆破王”。】

以求得严格控制下的合适爆破力度,那些在外人看来狂烈的爆破,在彭祥华的耳中是旋律清晰有序的弹奏。

独自一人走进了隧道……这就是大工匠的担当,如山崖伫立,如长松挺身。

2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徒手雕琢高能炸药,精度误差不超过0.2毫米,安全线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这种火药有很强的韧性,再加上里面含有粗糙的颗粒,这让手工雕刻的行刀轨迹不容易把握。所以这种火药的微整形处理无法用机器操作,只能通过人手的轻柔细致雕刻来完成,这种火药的雕刻者自然必须是超凡心理素质与高超技艺的合体人。

对徐立平而言,为了自己更为了他的工友和工厂,安全线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从青春岁月到年近半百,一个人偶然间能够镇定地面临一次致命危险并不难,29年里天天面对致命危险,而能够守恒如常,那实在是太难了。

3 王进(国家电网山东检修公司带电作业组组长)【百米高空检修百万伏特带电线路,电弧能让人瞬间化为灰烬。王进在60层楼的高度与1000千伏的特高压线共舞。但是,对于王进而言,这不是高空走秀,而是工作。】

通常,作业工要坐在晃动的导线上,一只手抓住导线,另一只手工作,王进却能双手脱离导线工作,实属顶尖高手。此时他身上的全部装备是一根保险索,加上极限化的胆量、意志、体能、耐性,责任心和本行业的技术操作本领,

第二集大术无极

坦克车体八百多条焊缝,牙咬焊帽,单手完成;超薄钢板焊枪绣花,14公里繁难焊缝无一漏点;密闭高温,火花淋浴,焊接核电站高压管道100%合格。工匠境界,炼技修心。

1 卢仁峰单手为“陆战之王”加冕王冠

【一直交出百分之百合格的产品,左手丧失功能练就单手焊接技艺,耳听钢板落地声就能判断碳当量,用工匠之手为“陆战之王”加冕王冠。】

2015年9月3日上午,天安门广场大阅兵的27个装备方队如钢铁洪流般驶过,身为“陆战之王”的坦克亮相于第一方阵。而这个王者的王冠是由无数双像卢仁峰一样的工匠之手加冕的。

2 张冬伟以大匠境界焊缝“氢弹”内胆

【手工焊缝长14公里厚0.7毫米“氢弹”内胆,先修“心境”而后达“技境”的大匠境界。】

连续五个小时,张冬伟心如止水,手如拂羽,身如渊渟岳峙,这确实是大匠境界。这个境界是先要修出“心境”,才能达到“技境”。更多的中国LNG船陆续出坞,张冬伟们的心路历程将随着LNG船的遨行世界而愈加广远。

3 未晓朋火花淋浴,焊接核电站心脏。

【密闭高温火花淋浴,极限操作无偏差。合格率100%!“干不好是我的耻辱”。】

工匠们的职业生涯既是技艺磨砺的过程,技能积淀的过程,也是心路历程,无数极限式挑战的积累,造就了他们自己,更拓展了人类的认知空间和创造能力。

第三集大巧破难

食管肌肉与粘膜间,毫米级夹层打开手术隧道;22道工序道道入微,手工打制渔船滴水不漏;四千多块面板,拼出能与星星对话的大型球面镜。工匠破难,巧夺天工。

1 周平红免去患者开胸破腹之痛的仁医

【独辟蹊径,0.4厘米食道壁上打隧道。爱众惠民,更多胃肠道疾患得救治。】

求索者的路径总是前行的,取得世界性认可也只是一个阶段性成果的展示。周平红在实践中把原来一直局限在胃肠道腔内的内镜手术延伸到腔外——胸腔和腹腔。这是划时代的突破。意味着胃肠道疾患之外的更多病人将受惠于内镜微创手术。

工匠皆有爱众惠民之心,这几乎是一个定律,这也是他们破解难中之难的根本动力和最大的价值所在。

2.张兴华百年木船制作手艺的传承人

【重积累勤思考,最好的船永远是下一条。30余年精研手艺堪为技术领袖。】

3.周永和巧手拼就世界最大“天眼”

【40多万块面板,逐一编号烂熟于心。脚踏实地,中国工匠为天文事业贡献卓越。】

全世界乐于探索宇宙的人们都将能够分享这个威力无比的“天眼”所探寻到的太空奥秘。他们仰望星空的时候一定不会忘记脚踏实地的中国工匠们对人类天文事业的卓越贡献。

在人类的探索之路上,工匠破解了创造之路上的无数难题,保证了人类的求索之路永续延伸。

第四集大艺法古

薄如蝉翼白胜雪,极品宣纸依古法得以造出,重续传奇;银箔乱真于丝巾,依古法百万次錾击而成,成为“国礼”惊叹世人;异国古钟依古法得以修复,重新焕发青春。今天来认识几位传承古法技艺而造出绝世精品的大国工匠。

1.毛胜利当了29年晒纸工,依古法造出“三丈三”大宣纸。

手工捞纸讲究的是精细,听水的声音,感知竹帘晃动的韵律。

手法干脆利落,稳准快实,连贯流畅,直如行云流水,绝无拖泥带水。湿润柔软的大纸张在焙面上平平整整,没有一个气泡,不出一条褶皱,不留一道刷痕,更不许有一点撕裂,毛胜利已经把自己的这把刷子练到了化境。

2.孟剑锋从古法中参悟錾刻技艺,将银箔化为白丝巾。

传统的錾刻作品大都做在铜器上,很少有金银器上的錾刻,而命名为“和美”的这个国礼,设计要求是一个超级精美的银器錾刻。更为繁难的是,作品所需要的纹理不是规范的几何图形,而是要求呈现出纺织物自然柔美的垂落状态,要表现出纺织物的自然褶皱,并且在宽度只有0.1毫米的皱褶中也要錾刻上花纹,表现出丝织品随着光线移动而产生的明暗变化,再现真切的丝光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件独具特色的錾刻作品需要设计打造出最适合的錾子。孟剑峰从古錾子上触摸到前辈的智慧,从古法探寻启示路径。八天后,孟剑锋终于造出了制作丝巾图案最难的那把錾子。

3.王津修复西洋古钟,与古代匠人通过技艺实现跨时空对话。

所有功夫活儿都遵循一个原则:对文物的干预最小。这是铁律。他在不起眼的齿轮背后,会时而见到制钟匠人留下的标记。每一个搭扣、咬合、旋转,将动力精准地转换成演绎、音乐和走时等各种复杂的功能。在这座精密的机械宫殿里,王津隐隐感受着跨越时空的工匠对话。

2016年8月3日,经过几个月的屏息凝神,这座铜镀金乐箱水法双马驮钟的机芯修复接近了尾声。54根水法、28个人物造型、4套音乐、上千个零件,在王津的手中复原如初。

39年里,王津过手的古钟表有两三百件。王津工作的桌子边缘被磨出了深深的沟痕。在与异国古匠的智慧对话和技艺交流中,他日渐体会到了大匠境界。

不论是毛胜利在安徽泾县山间制作“三丈三”宣纸的老厂房,还是錾刻“国礼”的孟剑峰的工作间,亦或是紫禁城内文保科技部的钟表修复室,都只是老旧的“陋室”,但这些大工匠们却在这些“陋室”中专注于自己手中的技艺,代代传承,生生不息。陋室也成为这些大工匠们障蔽人间喧嚣,隔离尘世浮华的屏障。只有匠艺才是他们像心适意的人生栖居,意匠经营的至美胜境。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斯是陋室,惟吾技馨。

第五集大工传世

周锦唐罗,何人能够复织?宋元名瓷,今窑如何烧就?摩崖巨作,能否拓像传世?今天让我们认识一下这几位凭借“圣手”续写历史经典的大国工匠。

1.王亚蓉从“古典泥糊”中提取东周丝织品

从东周墓中的朱染双色织锦,马王堆汉墓的素纱箪衣,到唐代法门寺地宫里的四经绞罗,乃至宋锦明缎,中国丝绸文化瑰丽绚烂,千丝万缕,绵绵密密,成于工匠之手,传承代代精神。丝绸是中国千古物质文化的经典,是最体现中国工匠精神的产业经典。这些传世杰作都饱含千古匠心的启示,它们一定期望在千载之下得到回应。

2.朱文立追寻天青色,他让绝迹的珍品瓷重现于世。

真正的工匠从不自欺,更不会欺世盗名。不合格的瓷器,被他全部砸碎了。那是走向完美的代价。

40个春秋,朱文立跑了无数个建筑工地,并且发现了十多个古窑址,但是都没有找到那个失落了800年的吉光片羽。

3.李仁清在二维平面重现三维艺术,“错一片而动全身”。

李仁清的拓印手艺是在二维平面上重现三维艺术经过3天的接片拼纸,拓片上的大佛像不仅毕肖原雕,而且浓淡相间的拓印墨色似乎光影浮动,让大佛产生了衣袂飘然之感,历史经典变得灵动可亲。这种感觉是现代科技复制术中找不到的。

纸张摩拓,丝绸织造,陶瓷烧制,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经典,它们为人类文明贡献了不可替代的中国元素。这些贡献的主要技术基础是工匠劳动。从上古直到当今,中国工匠们以自己的扎实创造赋予民族文明以实体形态,他们的劳动经典源源不断充实着民族文明宝库,证实着中华民族在精神原创内涵和物质生产领域的浩然活力。

第六集大技贵精

他这里减少一微米的变形,能缩小火箭几公里的轨道误差;靠手触摸,安装缝隙控制在一根头发的五十分之一;蒙上眼睛,方寸之间也能插接百条线路。工匠绝技,精益求精。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几位用双手把握精度的大国工匠。

1.李峰心细如发,以柔克刚,他在高倍显微镜下“磨刀”。

工匠们的手上积淀着他们的技艺磨砺,心智淬炼和人生阅历。如同参天大树的年轮记载着大树所承接的日月风霜。

2.顾秋亮眼看、手摸,就能判断发丝五十分之一的误差。

中国船舶重工的钳工顾秋亮的绝活也在手上。他凭着精到丝级的手艺,为海底的探索者7000米级潜水器“蛟龙号”安装特殊的“眼睛”,他安装的“眼睛”可以承受海底每平方米数千吨的压力,在无底黑暗中神光如炬。

为了练成这门功夫,顾秋亮把一块块铁板用手工逐渐锉薄,在铁板一层层变薄的过程中,用手不断捏捻搓摸,让自己的手形成对厚薄的精准感受力。手指上的纹理磨光了,但这双失去纹理的手却成了心灵感知力的精准延伸器。

3.李刚闭上眼也能连接好小盒子里密如蛛网的线路。

开凿地下隧道的终极武器——盾构机。

设计出了一套与马蹄形盾构机相适应的新型脑神经系统。

新型接线盒改造成功,此刻距马蹄形盾构机预定的出厂时间也只剩10多天了。但李刚的一切相关工作依然是快而不乱,稳中求速,精益求精,质量第一。李刚说,“我的职业操守就是,把自己的每件事情做好,一点小事情也必须要认认真真去做。”

在历史上,科学蕴含在实用技术中;在现代,技术与科学并称。手上有绝活的工匠都是充满科学精神的研究型人才。他们精到无极的手艺不仅仅在手上,更在不懈探索的心思里产生。

巅峰匠艺的核心是“精”:心有精诚,手有精艺,必出精品。这些精品也许并不总是能够惊天动地。但它们却总会让一份令世人敬重的工匠精神传递久远,贡献人间。

第七集大道无疆

手指触摸测量如透视般精准,挑战数控机床下刀依然完美;自制改进工具数百件,加工精度逼近零公差;人民币人像雕刻顶尖高手,使刀成圣同样可换笔夺魁。工匠追求,艺无止

境。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几位用双手“制造中国”的大国工匠。

1.裴永斌靠双手摸就能“测量”油箱壁厚,行业里的“金手指”。

哈尔滨电机厂为水电站生产核心设备,其中有一个不起眼的名字,叫做弹性油箱,它的品质关系到整座水电站的安危

30年,裴永斌练就了一身绝技。不断进取是裴永斌成为顶级高手的最大诀窍。从1995年第一次接触弹性油箱加工开始,裴永斌就在不断突破各种技艺瓶颈。现在需要使用数控机床加工弹性油箱,裴永斌依然充满创新精神,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越来越接近完美。“中国制造”就在每一个工匠具体而微的自我超越中走向更高层次的“中国创造”。

2.方文墨“文墨精度”,手工锉削精度相当于头发丝的二十五分之一。

方文墨的工作是为歼15舰载机加工高精度零件,加工精度挑战着世界级水平。今天,歼15舰载机上,有近70%的标准件是方文墨所在的工厂生产的,那些担当大任的小零件,是方文墨和工友们的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他们助力中国战机一飞冲天,惊艳世界。在全球军机发展背景下看待中国歼-15舰载战机,都堪称奇迹。

3.马荣把“点线艺术”融入人民币数字化雕刻。

人们说,货币是国家的名片。它是一个国家技艺文化与艺术文化的融汇结晶。如今,马荣已经可以带着数字化时代的中国凹版雕刻技艺成就,远涉重洋,为世界同行讲述中国工匠超越自己,融入世界技术浪潮的故事。

一代代中国工匠在勤学苦练中成就自己的技艺,以“中国制造”来共同“制造中国”。同时以永不懈怠的跨越精神,超越自己,创新事业,既追随时代,也推进时代,以新意永续的“中国创造”来创造锐意进取的中国。

第八集大任担当

在人类的探索之路上,工匠是迈步的前驱,是操作的手指,是奠基的厚土,是铺路的石子;也是灵光接引的灯火,劈山开隧的斧凿,跨越河川的桥梁。他们奉献于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中的劳动成果,就是最好的史册记载。

让我们一起走近三位用双手的灵巧与细致成就不凡的大国工匠。他们中,有胸怀梦想,心平手稳,焊接飞天神箭;有毫厘之间,把握分寸,重现旷世兵马俑;也有肉眼难辨,手工打造,精美弧线托举中国飞机翱翔蓝天。

工匠担当,兼济天下。

1.高凤林心平手稳,火箭发动机焊接的中国第一人。

2.马宇用时光作为粘合剂,毫厘之间,重现旷世兵马俑。

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迹,但刚出土的时候,两千多年的历史积尘已经把它们压成碎片。如何让这个碎片化的历史文化奇迹完整挺立起来,成了一个巨大的难题。

在貌似重复中不断应对新问题,修复者们把这份工匠式劳作变成了艺术和学问,他们是国家文化使命的真正有力承担者。

3.王伟木槌的密集敲击,让精美弧线划过蓝天。

在我国自主制造大飞机的制造者行列中,钣金工王伟的经历王伟凭借过人的技艺,敲击的舱体与工装之间的缝隙,让九丝的量尺都无法通过,证明了他已经将公差缩小到了接近标准公差的三分之一。

2015年11月,中国自主制造的大飞机C919下线,接受批量投产前的系列检验。大飞机自主制造的成功是国家制造业水平的系统化高标准体现,是中国制造业全面腾飞的象征。这个腾飞的实现依托于千百万中国工匠的坚守、钻研、勤奋和所达到的技艺境界。

大国崛起解说词俄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俄国 【篇一:大国崛起解说词】 简评《大国崛起》的解说词 《大国崛起》作为2006年中国中央电视台重拳出击的一部12集电 视纪录片,记录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国、日本、美国九个世界级大国相继崛起的过程并总结大国崛起的 规律。此片一出,誉之者有之,毁之者亦有之,孰是孰非,我们暂 且搁置一边,专门在解说词方面进行简要评析。 央视为本片的制作可谓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不光请近百位中外著名 学者领袖参与节目的录制,用3d还原了好多遗址,更夺人眼球的是 撰稿的高超功力。本片的解说词通篇在向观众传达一种思想,那就 是以人为本。以第四集的《工业先声》为例,解说词透着一股人情味,这与我国传统的纪录片的那种 政治教育风格不同。以往单方面的强调政治意义,一味地说教,不 厌其烦地高唱社会主义,让那个时代的人们实在有点审美疲劳。显然,编导在策划这部片子时就为全片定下了基调,而撰稿在编写时 很好地贯彻了“以人为本”这一指导思想,这样做出来的片子才不至 于千篇一律,苍白无力。 通览全集可以看出,这一集讲的是英国通过工业革命与市场经济的 发展而逐步强大,从而达到了其“日不落”的盛况。本来这是一个很 大很宽泛的主题,但是解说词把重点落实到了人身上,三位为英国 崛起作出突出贡献的或者说是十分典型的伟人身上——牛顿、瓦特、亚当.斯密。每个人代表着不同的时代,每个人有代表着不同的领域,如此典型,可谓精挑细选。 除了转场的亮点外,解说词很好地补充了画面的不足,弥补了电视 画面的一些天生缺点,比如对背景的介绍,内容的概括等方面。例 如第6分钟评价1763赢得英法七年战争的影响:从战争结束起,英 国较其周围国家重要还是不重要,已无关紧要。因为英国已不再仅 仅是一个欧洲强国,不再仅仅是德国、俄国或法国的对手。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在细节方面,有8分43秒:纺织厂无一例外的选址 在河边,揭示当时工厂的局限性,从而引出下问题;第23分50秒:出殡的那天??抬棺椁的,是两位公爵、三位伯爵和一位大法官很简 明得凸显出牛顿在当时的英国受尊崇的程度。在写到英国市场经济 是用的是第33分50秒的一个小细节:拿破仑更不愿承认,即便是

做大国工匠演讲稿篇一

做大国工匠演讲稿篇一 同志们: 大家好! 自从南北机车合并以后中国中车股票暴跌,为了振奋民心,“大国工匠”一词应运而生。这个成语一是表明中国是大国,二是夸奖技术工人的手艺和敬业精神。 为什么一定要是大国工匠,而不是大国大师、大国专家呢?因为这年头大师、专家、教授、学者约等于坑蒙拐骗,造词者想来想去只有“工匠”一词带有农民工进城般的质朴,没人会拿这个头衔去骗吃骗喝,所以最后决定用“大国工匠”。 说到中国最有名的工匠那非鲁班莫属。鲁班原名叫公输班,祖上几辈都是木匠,自从鲁班继承了父辈的衣钵后勤奋钻研,发明了锯、刨子、墨斗、曲尺等一大批工具。但当时是战国时期,天天都在打仗,今天刚建起的房子,明天一把火就烧没了。这就好比在爽朗的女生面前耍心计,在豪迈的女生面前装纯情,注定成功的机率都不高。 终于有一天鲁班开窍了,既然天天打仗,索性就为打仗服务好了。于是到了喜欢打仗的宋国推销自己的攻城工

具,这些产品富有很大的时代意义,备受赏识,宋国决定订购一批。但鲁班刚跟宋王签完合同墨子打着和平的旗号就出现了,两人都是木匠出身,互相看不顺眼,且墨子又是来砸他生意的,鲁班哪里肯让,九设围城与墨子较量。 结果呢,鲁班输了个稀碎,宋王一看这丫的靠不住,赶紧退货。鲁班为人心胸比较宽广,不去计较输赢,专心向墨子请教,并很快接受了墨子主张“制造实用的生产工具,反对为战争制造武器”的思想。墨子是当时很有名的思想家,鲁班发明的工具因为贴上了“墨家制造”的标签顿时销量暴增,鲁班本人也名气大噪,成了木匠的祖师爷。到了现在,经过几千年的包装,都成了木匠的代名词。 “班门弄斧”和“关公面前耍大刀”同是形容在行家面前卖弄手段,为什么不称关公是大国工匠呢?因为在鲁班面前你只是丢点脸面,而在关公面前你丢点的就是脑袋。 “乱红飞过千秋去,一拍两散鸡蛋黄”,哪怕当不成大国工匠,也要为社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哪怕逢赌必输,也要胸襟宽广,最后给你个忠告:千万别买中国中车的股票。

大国工匠解说词[作文素材]

《大国工匠》解说词 央视新闻推出《大国工匠》系列,记述这个时代的能工巧匠,传承工匠精神,助力中国梦。 大国工匠总序 工匠的工作貌似平常无奇,但是这些工作中都积淀着经年累月淬炼而成的珍重技艺,承担着身家性命和社会民生的重大责任,饱含着常人不易承受的坚忍辛劳,甚至还时或涉及耗体殒身的危险,事实上相当多的工匠岗位是以一身犯险而保大业安全,以一人之力而系万民康乐。 第一集工匠胆魄,勇者无惧。 1彭祥华(中铁二局二公司隧道爆破高级技师)在软若豆腐般的岩层间精准爆破,误差控制远小于规定的最小误差,被同事公认为“爆破王”。 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铁路,八起八伏。川藏铁路属于国家“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项目,铺设难度创造了新的世界之最,仅一条雅鲁藏布江,就要被这条铁路横渡16次;它更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铁路,总长1800多公里的路基,累计爬坡高度超过14000米,台阶式八起八伏,被外媒称为巨大的过山车。2015年6月,川藏铁路的拉萨至林芝段全面开工,中铁二局二公司隧道爆破高级技师彭祥华和工友们开凿的是拉林段地质最复杂的东噶山隧道,川藏铁路的地质基础是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缝合带,属地震多发区,在这样的地质构造带上挖隧道,几乎等于在掏潘多拉的盒子。 彭祥华的父亲是新中国第一代铁路工人,参加过20世纪50年代开工的成昆铁路,那是上世纪的世界铁路建设奇迹。彭祥华所在的中铁二局二公司,拥有出色的隧道爆破团队,承担过很多重大隧道的施工任务,彭祥华是这个团队的翘楚,被同事们公认为“爆破王”。 决定精准爆破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装药量,为此彭祥华一直是自己分装炸药,凭借多年分装炸药的经验,彭祥华能够把装填药量的误差控制得远远小于规定的最小误差。 隧道内爆破面上通常有几十个炮孔,每个炮孔中的引爆雷管都要按照设计顺序爆炸,不同炮孔之间的起爆时差,在十几至一百毫秒间,还不到一眨眼的功夫。每个炮孔的相对位置精准装药量引爆时间等因素,必须作为相互密切关联的系统来考虑,让它们以最佳效果相互作用,以求得严格控制下的合适爆破力度,那些在外人看来狂烈的爆破,在彭祥华的耳中是旋律清晰有序的弹奏。 巨大的爆破声冲破隧道,浓烟冒出洞口,随后最危险的工作就是走入爆破现场,检查效果和排除可能存在的哑炮,彭祥华阻止了其他工友近前,独自一人走进了隧道……这就是大工匠的担当,如山崖伫立,如长松挺身。 2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徒手雕琢高能炸药,精度误差不超过0.2毫米,安全线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徐立平所在的工厂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工厂之一,地处中国秦岭大山深处,国家一些战略战术导弹和宇航发射用火箭发动机都出自这里。 29年来,徐立平进入厂房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工作间的每一道门,挂好每一个风钩,对他来说这里 的每一道门都是危险时刻的紧急出口。 徐立平的工作是给火箭的固体燃料施行微整形雕刻,这也是固体发动机制造过程中最危险的工序之一。引燃火箭发动机所用的固体推进剂以火药为主,混合几十种特殊组分灌模浇筑而成,固化脱模后在表面精度和药量方面与实际需求总是会有些差距,需要修整。但固体火药极其敏感,而且燃面精度要求非常高,雕刻整形过程如果摩擦过力产生静电,就会引起燃烧甚至爆炸。因此,这个雕刻过程绝不允许反复打磨刮削,不可逆的操作就全靠技师手上的经验感觉,0.5毫米是这种固体火药表面精度所允许的最大误差。但徐立平仅凭手上触摸一次就能准确测度出需要切削部分的尺寸,精度误差不超过0.2毫米。

大国崛起日本解说词

大国崛起日本解说词 大约在150年前,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日本,在西方殖民者坚船利炮的胁迫下,遭遇了巨大的生存危机。出人意料的是,它将此作为自己弃旧图新、迎头赶上的历史机遇,并最终使自己成为东方世界第一个摆脱西方大国的欺凌、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成为唯一一个挤入帝国列强行列,靠侵略扩张在自己的国土外建立过殖民地的亚洲国家。 今天,这个面积只有37万平方公里的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从渴望主宰自身的命运到渴望成为世界的主角,究竟是什么在主导这个岛国如同海潮般激荡起落的命运呢? 历史的巨变常常在一些不太起眼的地方留下难以抹去的印记。 横须贺,位于东京湾入口,日本近代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2003年,这座依山傍水、清秀怡人的小城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纪念活动,被纪念的是一个叫佩理的美国将军。从这些轻松友好的笑脸上,人们很难想象,150年前,正是这位将军用武力迫使日本打开了自己的国门,让这个岛国走上了一段充斥着悲剧和奇迹、混杂着屈服和刚强的历史。 1853年7月8日,刚刚跻身于强国之列的美国,派出东印度舰队司令佩理率领四艘全副武装的黑色大船,闯入了横

须贺港。 为了开辟太平洋航线和抢占东方市场,佩理代表美国总统提出了开港通商的要求。这位不久前在美国和墨西哥的海战中大获全胜的将军十分自负,他对前来交涉的日本使者说,你们最好不要抵抗,因为一旦开战,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必胜。 面对冒着黑烟的蒸汽战舰和盛气凌人的美国将军,日本人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 此时的日本,已经度过了两百多年闭关锁国的时光,但是,它对外面的世界并非一无所知。在唯一的窗口长崎,当时世界上两个最富强的国家,中国与荷兰被允许往来通商。17世纪的世界霸主荷兰,让这个两千年来一直以中国为师的岛国兴起了“兰学”。日本的士族阶层纷纷用荷兰语,来研讨欧洲近代的天文、地理、医学等新兴学科,并由此了解到西方世界的发展。 而13年前在鸦片战争中受到英国-军舰攻击的邻国大清帝国的遭遇,从另一个角度给了日本统治者一个新的信号。 采访:日本文明史学家加藤周一 几千年来,日本几乎都在向中国学习,连中国都败给了对手,那么这样的对手,应该是非常强大的,这样的对手的出现,对日本来说也是一个冲击。 因此,当美国黑船压境时,尽管日本国内对选择开国还

弘扬工匠精神打造制造强国演讲稿

弘扬工匠精神打造制造 强国演讲稿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我是来自××班的××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工匠精神,打造世界强国》。什么是工匠精神它的核心是一种精神、一种信念或者说一种情怀,是把一件工作、一项事情、一门手艺当作一种信仰,一丝不苟把它做到极致,做到别人无可替代。说到工匠精神,无外乎三点要求: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贯之。以“工匠精神”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些道理也便明了了。比如,同样从事一份工作,为什么有的人原地踏步,而有的人却得心应手,风生水起,所不同的,也许就是对工作的认知和对待工作的态度。显然,对具备“工匠精神”的人来说,工作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自有诗和远方。古人有句话叫“技近乎道”:技艺层面的不懈雕琢和追求,乃是为了寻求与最高的“道”相亲,正是在这样的逻辑下,产生了数不胜数的古代名匠。同样,对所从事的事业充满热爱乃至敬畏,就会把平凡的工作当作一种修行,不经意间便可能累计出极致的作品乃至非凡的成就。 从古至今,中国从不缺少工匠精神。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创之国、匠品出口国、匠人之国!不谦虚地讲,中国匠人造就了一部匠品辉煌史。今天的中国,已经从一个制造大国逐渐成为一个制造强国,不仅能在高尖端科技实现领先,华为、联想、海尔、格力等中国企业也在其领域内位于世界前沿。这些成就的取得,同样是现代中国人专注走心、追求极致工匠精神的体现。不知道大家是否看到了最近中央电视台播出

的纪录片《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对根植于我国劳动者中的“工匠精神”,给以忠实记录和颂扬。就有这样一群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以工匠的名义,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作为未来的高级技工人才,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有工匠精神。比如:在学习的时候,我们要用一种执着、精益求精的工匠态度积极的面对学习,将学习中的任务当做工艺品去雕琢。在生活当中,不要再大费力气去寻找什么捷径了,承担责任,把自己当下的做好,捷径可能就来了。所以请大家在学习生活中做到精益求精,脚踏实地,弘扬工匠精神。同学们,希望你们怀着一颗工匠精神去学好专业知识,勇于开拓创新,在今后的工作中也会成为佼佼者。学校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为了提升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对工匠精神的领悟。我校即将举办新一届的校园技能风采大赛,在这里,同学们可以尽情的展示自己的才华,怀着力求上进的精神,不断突破自我,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属于自己的工匠梦。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2018大国工匠颁奖词及事迹

2018大国工匠颁奖词及事迹 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举办的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自去年六月启动以来,各级工会层层组织推荐选拔,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组委会办公室经过认真审核材料、广泛征求意见、反复对比遴选,从推荐人选中初选出5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候选人。由30位相关领域知名专家、著名劳模代表、资深媒体人士组成的专家评委会,经过严格评审,从候选人中评选出10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突破极限精度,将“龙的轨迹”划入太空;破解20载难题,让中国繁星映亮苍穹。焊花闪烁,岁月寒暑,为火箭铸“心”,为民族筑梦,他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高凤林。 高凤林参与过一系列航天重大工程,焊接过的火箭发动机占我国火箭发动机总数的近四成。攻克了长征五号的技术难题,为北斗导航、嫦娥探月、载人航天等国家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以及长征五号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作出了突出贡献。 所获荣誉: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道德模范、最美职工。 一把焊枪,一双妙手,他以柔情呵护复兴号的筋骨;千度烈焰,万次攻关,他用坚固为中国梦提速。那飞驰的列车,会记下他指尖的温度,他就是——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电焊工李万君。

李万君先后参与了我国几十种城铁车、动车组转向架的首件试制焊接工作,总结并制定了30多种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技术攻关150多项,其中27项获得国家专利。他的“拽枪式右焊法”等30余项转向架焊接操作方法,累计为企业节约资金和创造价值8000余万元。 所获荣誉:全国劳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xx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吉林省特等劳模。 技艺吹影镂尘,擦亮中华“翔龙”之目;组装妙至毫巅,铺就嫦娥奔月星途。当“天马”凝望远方,那一份份捷报,蔓延着他的幸福,他就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钳工夏立。 作为通信天线装配责任人,夏立先后承担了“天马”射电望远镜、远望号、索马里护航军舰、“9·3”阅兵参阅方阵上通信设施等的卫星天线预研与装配、校准任务,装配的齿轮间隙仅有0.004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20粗细。在生产、组装工艺方面,夏立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所获荣誉:全国技术能手、河北省金牌工人、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xx年河北省军工大工匠。 王进 平步百米铁塔,横穿超、特高压。在“刀锋”上起舞,守护着岁月通明、灯火万家,他就是——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输电检修中心带电班副班长王进。

大国崛起解说词全集

大国崛起解说词全集 【篇一:大国崛起解说词】 ? ? ? ? ? ? | | | 大国崛起完整版第一集 公元1500年前后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 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理有了全球坐标。500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 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片头)镜头利用推,跟进,转,切,融合,推,再推,跟......述 说着几个重要时间段的不同国家崛起的年份。最早17世纪荷兰资本 的力量;1688年英国工业革命;1789年法国大革命(背景引用的是著名油画《自由引导人民》,作者:德拉克洛瓦(1798-1863)是十 九世纪浪漫主义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从时间上看,好像有误差, 但是正因为德拉克洛瓦以浪漫主义思想支配创作,根据当时的历史 事件创作大幅主题画。他将补色关系更多地运用于创作的色彩表现,运用活跃的笔触,在画面的许多部位形成色彩的对比,增强了色彩 的明亮度和华丽感,形成了震动当时画坛的风格。所以编导并没有 用错背景;1871年德国统一,日本...... (序)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于明朝的统治之下,郑和七下西洋, 不是因为开拓商贸,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尊严,郑和死后,中国人 的身影便在海洋上消失了。 第一章海洋时代 征服是从被征服开始的,追求刺激,追求冒险的豪情(背景:西班 牙斗牛士)。伊比利亚半岛,这个欧洲的西南端因为资源困乏,开 始探索当时的“死亡之海”----大西洋。 明了蛋彩画,所以文艺复兴前的所谓油画基本都没有立体。)欧洲 人早期对于香料的依赖,促使着商业的方向,然而,阿拉伯人,犹 太人,意大利人,摩尔人主要控制了香料的商业,于是葡萄牙人不 得不另外开辟航路,寻找希 望。

2020观看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的启发-心得体会作文

2020观看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的启发|心得体会作文 大国工匠中各个岗位上的高级技工,他们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匠心筑梦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关于《大国工匠》观后感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大国工匠》观后感,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大国工匠》观后感 《大国工匠》宣传片讲述了高凤林等八位不同岗位的劳动者,靠着自己过硬的技术,用灵巧的双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追求着职业技能的完美,最终脱颖而出,为民谋福,贡献社会的故事。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高超的艺术创造着中国史上的一个个奇迹,但他们都有一个特点:对专业执着,甚至是痴迷。 大国工匠中各个岗位上的高级技工,生产的飞机、火箭、高铁、轮船是质量要求十分高的产品。如果01%的质量问题。飞机

可能会坠落;高铁可能会脱轨;轮船可能会沉没。这些100%的保证质量在他们的眼里已经习从为常。成为小菜一碟的事情了;中国经济经过三十年的飞速发展。经济总质量有显著提高,已跃居世界世界第二。这些都离不开他们日日夜夜加班加点,当别人休息时,他们还在一线,当别人一家人团聚时,他们只能独自一人在一线奋斗。 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科研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在承接国家“七五”攻关项目,东北哈汽轮机场大型机车换热器的生产中技术人员一年多未攻克的熔焊难关,高凤林凭借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反复摸索使压了生产单位一年多的两组18台产品顺利交付。 此刻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他们奋斗的目标,争做国家的栋梁,我不是制造业专业,而是艺术专业学生,我们需要不断的理解艺术的熏陶。我是的专业是二胡,二胡的技巧确实很难掌握,每一天需要花很多时间来重复练习一首曲子,专业老师对我也十分的关心重视。学习虽然是枯燥的,但苦中有乐,每当我学会了一首曲子便会十分的开心与自豪,但是还是会有很多不足,很多的细节是需要装饰的。不能安于现状,要越来越精,掌握更多的技巧,突破一个个难点,用时间用心去练习。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如今社会高手如云,而我,也要确立

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演讲稿

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演讲稿 工匠精神传递着:大爱无我,终成大我;利他之心,终成大器!拥有工匠精神,你将拥有外修内省的心态!本文是整理的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演讲稿,仅供参考。 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演讲稿篇1 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新词汇"工匠精神",这几日备受关注。"工匠精神"的理念就是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着专一。 当下,"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强力迈进,我们要补上"工匠精神"这一课,让它为中国腾飞,做出积极担当。 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欲速则不达"、"萝卜快了不洗泥"告诉我们,无论是企业发展、人的发展,太强调"快"和"立竿见影",注定会留下粗糙、浮躁的印记。无法让人永久记住。因此,需要在踏踏实实方面下功夫:不贪多求快,不好高骛远,不眼花缭乱,不惜力,不怕费事。甚至费尽周折没有收获也无怨无悔,不轻言放弃,用一步一个脚印的精神,艰苦磨练,产品和技能才能不断攀越,走向精致。比如"大国工匠"胡双钱,在自己的行业干了35年,"在车间里,他从不挑活,什么活都干,通过完成各种各样的急件、难件,他的技术能力也在慢慢积累和提高"。 摒弃浮躁、宁静致远。也就是所谓的职业心境的从容淡泊:外边的世界很热闹,自己却不轻易盲从;灯红酒绿中的诱惑很多,自己却坚守"初心",一切"走心",像田野一样安静,像诗歌一样平和。"静能

生慧","静能生乐",所以,工匠们才能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枯燥的专业发展中,拥有不知疲倦的技术性快乐。让技术发展,离浅入深,不断飞跃。比如"大国工匠"毛腊生,是给导弹铸造衣服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却"很无趣,甚至连个爱好都没有,有时甚至连表达都成问题"。"39年,他只做了一件事——读懂砂子,铸好导弹"。他将"木讷"当做淡定,将"无趣"当做安静,浮躁少了,当然就能造就技术的辉煌。 精致精细,执着专一。《尚书?大禹谟》有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在技术竞争、人才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要想谋求更辉煌的成果,"差不多的思维"要不得,它会让自己流于庸俗,止于轻薄、肤浅和粗糙。发展思想不精细,产品就上不了档次。所以,我们要有"人有我优"的技术追求,选定一个目标,努力用一生的时间和更多的精力,精心打造,永不放弃,不遗余力,精益求精,甚至用强迫一样的思维,让技术和产品"从99%到99.99%"的过程中,迂回推进,不厌其烦,努力坚守,把每一个生产产品,当作工艺品一样精雕细刻、耐心打磨。久而久之,就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发展奇迹、震撼效应。比如"大国工匠"胡双钱,"在35年里加工过数十万个飞机零件,在这里面没有出现过一个次品。"精细到了何种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人人都有"工匠精神","中国智造"、中国品质,自然就能更上一层楼。 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演讲稿篇2

《大国崛起》解说词(第二集)荷兰

《大国崛起》解说词(第二集) 作者:CCTV出处:CCTV 发布时间:2006-11-21 5:04:56 文字〖大中小〗自动滚屏(右键暂停)三百年前的荷兰,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 第二集:小国大业(荷兰) 【序】 在欧洲西北部,有一个和英国隔海相望的国家,它的面积只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半北京,它的名字叫做荷兰。 在八百年以前,这里是一片没有人烟,只有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从12世纪到14世纪,才逐步形成了人类可以居住的土地。直到今天,荷兰仍有三分之一的国土位 于海平面以下。如果没有一系列复杂的水利设施阻挡,荷兰人口最稠密的地区,每天将被潮汐淹没两次。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一个仅有150万人口的荷兰,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 荷兰人创造奇迹的故事,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叙述呢? 大国崛起第二集小国大业 大海总是在最平静的地方掀起波涛。历史像大海,总是在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创造奇迹。荷兰人崛起的故事,是从银白色的鲱鱼开始的。 由于海流的变化,每到夏季,就有大批的鲱鱼洄游到荷兰北部的沿海区域。荷兰人每年可以从北海中捕获超过1000万公斤的鲱鱼。 荷兰北方航海博物馆馆长维歇尔·克尔克迈尔: 它对荷兰的经济太重要了,很多人以此为生来挣钱。 14世纪时,荷兰的人口不到100万。当时约有20万人从事捕鱼业,小小的鲱鱼为五分之一的荷兰人提供了生计。 但是,鲱鱼是一种自然资源,造物主并没有给荷兰人独享的权利。生活在北海边的其他民族,都组织了捕捞鲱鱼的船队。为了争夺渔场,荷兰人和苏格兰人之间曾爆发过三次战争。是什么力量使得荷兰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呢? 1358年,在荷兰北部的一个小渔村中,一个名叫威廉姆·伯克尔斯宗的渔民发明了只需一刀就可以除去鱼肠子的方法。

弘扬工匠精神演讲稿300字

弘扬工匠精神演讲稿300字 工匠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弘扬工匠精神演讲稿300字,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纪录片《大国工匠》以热爱职业、敬业奉献为主题,讲述了八位“手艺人”的故事。他们中间,有在中国航天事业中,给火箭的“心脏”——发动机焊接的第一人高凤林,有载人潜水机上被称作“两丝”钳工的顾秋亮,有高铁研磨师宁允展,有港珠澳大桥深海钳工管延安,有捧起大飞机的钳工胡双钱,有錾刻人生、为APEC会议制作礼物的孟剑锋,还有捞纸大师周东红。 他们文化不同,年龄有别,但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闪光点——热爱本职,敬业奉献。他们之所以能够匠心筑梦,凭的是传承和钻研,靠的是专注与磨砺。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些大国工匠给我们以财富,这就是要深植“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观念,继承中国源远流长的工匠精神、精湛手艺,让“中国制造”、“中国创造”释放出更为夺目的光彩。 在这个五光十色、极致物欲横流的当下,对这些成功的工匠们也少不了几倍工资、几套房子、几多升迁的诱惑。但是,他们都没有为此所动。因为他们的共同和特殊点,不仅在于技艺精湛,而且在于

有一颗热爱祖国,对所从事的事业的爱心和忠心,有一种令人高山仰止、富有职业操守的“工匠精神”。高凤林的话,代表了大国工匠们的心声:“每每看到我们生产的发动机把卫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种成功后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用金钱买不到。”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每一个从事五金制造的业者,都是一个个工匠,都有一份份责任。每个业者都应该以同样“大国工匠”的精神尺度,尽职尽责,赢得尊重。 大家好! 就目前的大环境下,个人和企业都面临巨大的生存挑战。截止xx年,寿命超过200年的企业,日本有3146家,为全球最多,德国有837家,荷兰有222家,法国有196家。为什么这些长寿的企业扎堆出现在这些国家,是一种偶然吗?他们长寿的秘诀是什么呢?结果是他们都在传承着一种精神——工匠精神! 说到工匠精神,我第一个总能想到瑞士手表。百达裴丽、朗格、劳力士、江诗丹顿这些顶级豪表,全都产自瑞士。一块手表价值千万,却有让人不得不服的理由:小小机械表壳里,能有744个零件,最小的细如毫发。一个顶级表匠全身心投入,一年只能制造出一块。这样的一丝不苟,让瑞士手表成功地从日用品变身奢侈品,百年不衰。 而我国钢铁产量世界第一,高铁速度世界第一,拥有的大学生数量世界第一,却生产不出一个小小的圆珠笔笔珠;德国人口只有我国的1/17,却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这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的尴尬处境。西门子公司总裁说:“精益求精制造产品,是我们德国企

(完整版)《大国崛起》解说词(第四集)英国

《大国崛起》解说词(第四集) 作者:CCTV出处:CCTV 发布时间:2006-11-21 5:01:08 文字〖大中小〗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工业的先声为什么会出现在英国? 第四集解说词:工业先声(英国下) 三百年前,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中国的康熙皇帝正在用他的文治武功,开辟一个新王朝的辉煌,并开始对遥远的西方产生了兴趣。此时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那么,工业的先声为什么会出现在英国?对于这个岛国来说,高速的工业化发展进程又意味着什么呢? 第四集工业先声 这里是英国西北部的一座滨海小城,它的名字叫格里诺克,1736年,工业革命之父、万能蒸汽机的发明者――詹姆斯·瓦特先生就出生在这里。今天,这座城市美丽而安宁,港湾中停泊着许多漂亮的游艇,街道上汽车稀少,人们生活闲适平静。 不过,大约三百年前,这里完全是另外一幅景象。由于靠近欧洲烟草中心的格拉斯哥市,格里诺克的出海口位置显得非常重要。港口中大型帆船你来我往,城市里载货马车喧嚣奔腾,酒馆里商人们吞云吐雾、高谈阔论。瓦特的祖父和父亲就是这些商人中比较成功的两位,他们从事的是格里诺克最红火的烟草贸易。 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有很多像瓦特家族这样的家庭,在新教思想影响下,开始努力创造财富,追求利润,他们想以现实的成就与上帝沟通,证明自己是上帝的选民。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弄钱是人生的主要之事。” 如果进一步扩大眼界看,就会发现瓦特的父辈们在格里诺克与美国的弗吉尼亚之间进行的贸易,仅仅是英国全球贸易中一个小小的部分。1686年时的一个统计表明,当时有近一半的英国船只都在从事美洲或印度贸易。这是当时让所有国家都会眼红的生意。 英国伦敦大学王家学院教授安德鲁?波特

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演讲稿

( 演讲稿范文)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90694 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演讲稿Speech on carrying forward the spirit of craftsmen of great powers

演讲稿| Speech 演讲稿范文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演讲稿 弘扬大国工匠精神演讲稿篇1 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新词汇“工匠精神”,这几日备受关注。“工匠精神”的理念就是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精致精细,执着专一。 当下,“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强力迈进,我们要补上“工匠精神”这一课,让它为中国腾飞,做出积极担当。 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欲速则不达”、“萝卜快了不洗泥”告诉我们,无论是企业发展、人的发展,太强调“快”和“立竿见影”,注定会留下粗糙、浮躁的印记。无法让人永久记住。因此,需要在踏踏实实方面下功夫:不贪多求快,不好高骛远,不眼花缭乱,不惜力,不怕费事。甚至费尽周折没有收获也无怨无悔,不轻言放弃,用一步一个脚印的精神,艰苦磨练,产品和技能才能不断攀越,走向精致。比如“大国工匠”胡双钱,在自己的行业干了35年,“在车间里,他从不挑活,什么活都干,通过完成各种各样的急件、难件,他的技术能力也在慢慢积累和提高”。 摒弃浮躁、宁静致远。也就是所谓的职业心境的从容淡泊:外边的世界很热闹,自己却不轻易盲从;灯红酒绿中的诱惑很多,自己却坚守“初心”,一切“走心”,像田野一样安静,像诗歌一样平和。“静能生慧”,“静能生乐”,所以,工 第2页

大国工匠解说词

大国工匠解说词 大国工匠总序 工匠的工作貌似平常无奇,但是这些工作中都积淀着经年累月淬炼而成的珍重技艺,承担着身家性命和社会民生的重大责任,饱含着常人不易承受的坚忍辛劳,甚至还时或涉及耗体殒身的危险,事实上相当多的工匠岗位是以一身犯险而保大业安全,以一人之力而系万民康乐。 第一集工匠胆魄,勇者无惧。 1彭祥华(中铁二局二公司隧道爆破高级技师) 【在软若豆腐般的岩层间精准爆破,误差控制远小于规定的最小误差,被同事公认为“爆破王”。】 以求得严格控制下的合适爆破力度,那些在外人看来狂烈的爆破,在彭祥华的耳中是旋律清晰有序的弹奏。 独自一人走进了隧道……这就是大工匠的担当,如山崖伫立,如长松挺身。 2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徒手雕琢高能炸药,精度误差不超过0.2毫米,安全线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这种火药有很强的韧性,再加上里面含有粗糙的颗粒,这让手工雕刻的行刀轨迹不容易把握。所以这种火药的微整形处理无法用机器操作,只能通过人手的轻柔细致雕刻来完成,这种火药的雕刻者自然必须是超凡心理素质与高超技艺的合体人。 对徐立平而言,为了自己更为了他的工友和工厂,安全线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 从青春岁月到年近半百,一个人偶然间能够镇定地面临一次致命危险并不难,29年里天天面对致命危险,而能够守恒如常,那实在是太难了。 3 王进(国家电网山东检修公司带电作业组组长)【百米高空检修百万伏特带电线路,电弧能让人瞬间化为灰烬。王进在60层楼的高度与1000千伏的特高压线共舞。但是,对于王进而言,这不是高空走秀,而是工作。】 通常,作业工要坐在晃动的导线上,一只手抓住导线,另一只手工作,王进却能双手脱离导线工作,实属顶尖高手。此时他身上的全部装备是一根保险索,加上极限化的胆量、意志、体能、耐性,责任心和本行业的技术操作本领,

大国崛起英国解说词 [大国崛起英国的解说词]

大国崛起英国解说词[大国崛起英国的解说词] 从北京往西大约8000公里,就是欧亚大陆的西部终端。从这里跨过一道海峡,有一个岛国,国名叫“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我们通常称作“英国”。这个国家的面积仅有24万平方公里,在今天也只有6000万人口,但是在世界近代历史上,它却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 它是第一个迈进现代社会的国家,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时候,它是世界发展的领头羊。自豪的英国人曾经以“日不落帝国”来形容自己的国家,因为在19世纪末的时候,它的殖民地遍及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所有大陆板块,总面积达930万平方公里,统治着世界上三亿多的人口。 1588年7月7日,大西洋的海流与此前任何一个夏季一样,波涛汹涌。 这一天,130艘战船、8000名水手和两万名士兵从西班牙起航,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拥有一个显赫的名号——无敌舰队。强大的西班牙帝国在它的护卫下,已经称霸了半个多世纪。 无敌舰队此行的目的是控制英吉利海峡,教训大西洋上的岛国英格兰。 英西战争源于宗教改革。16世纪30年代,英国已经变成了新教国家。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希望英国恢复信仰天主教,接受(信奉天主教的王室成员)亨利八世女儿玛丽的管制。 除了宗教信仰,让西班牙国王挥戈动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英格兰人正在试图抢占和扩大海上优势,西班牙帝国的利益遭到了前所未有的侵犯。 一个一直以来并不被欧洲大陆重视的小小岛国,为什么会对当时世界的第一大帝国西班牙发起挑战?英国人究竟凭借什么,敢于对抗已经在海洋上驰骋了近百年的西班牙? 油画上这位用巨型裙箍、僵硬皱领、宽大衣袖、绣金披纱来装饰的女性,就是当时英国的统治者――伊丽莎白一世。在重叠繁复的服装下,妇女的形体不见了,人们记住的是一个庄严高傲的王权偶像。一位著名的英国传记作家这样描述这位25岁登基、终身未婚的女王:“这只凶狠的老母鸡一动不动地坐着,孵育着英吉利民族。这民族初生的力量,在她的羽翼下,快速地变成熟,变统一了。她一动不动地坐着,但每根羽毛都竖了起来。” 1558年伊丽莎白一世继承王位的时候,从英吉利海峡的那一边,不断地传来西班牙和葡萄牙航海探险家成功发财的消息。这些消息,是一个即将全面来临的时代,对懵懂的人们发出的清晰信号。它意味着:在一个刚刚被重新发现的世界面前,谁能抢到先机,接受新的思想,谁更快地打破旧有的价值观念,谁就会更快地变得富有和强大。在新世界的游戏规则里,赢得海洋比赢得陆地更为重要。 历史给每个民族腾飞的机遇都是有限的。作为国家最高统治者,伊丽莎白一世没有错过时机。英格兰的任何一个地方距离海洋都不超过120公里,女王认为可以利用这个天然的优势,发展海洋贸易。但是这样做,无异于从西班牙人那里虎口夺食。伊丽莎白一世十分清楚对手的实力,她不希望在公开对抗中输给西班牙。 从1588年战胜西班牙的大海战,到1688年的光荣革命,在整整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英国一方面调整内部制度,一方面积极对外扩张。百年时间的积蓄之后,英国人开始释放自己的能量。光荣革命前后的英国,人口大量增长,商业和手工工业迅猛发展,对外贸易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国计民生。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曾经有过这样的评价:“使英格兰变得强大的是下述事实:从伊丽莎白时代开始,各方面已经就重商的必要性达成一致。把国王送上断头台的同一个国会,同时在忙于分配海外贸易的职位,仿佛任何事情也没有发生。查理一世的鲜血还在流淌着,这个

《大国工匠》观后感演讲稿3篇

《大国工匠》观后感演讲稿3篇 《大国工匠》观后感演讲稿篇1 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讲述了八个工匠“8双劳动的手”所缔造的神话。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制造”。 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难道就没有工匠精神,还是说社会的浮躁,让我们忽视了这种精神的存在。 “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 这是一群这样的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他们成为国宝级的顶级技工,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1.钳工胡双钱的手 工作30多年来,老胡创造了打磨过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惊人纪录。在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的首架样机上,有很多老胡亲手打磨出来的“前无古人”的全新零部件。--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胡双钱 2.捞纸工周东红的手 经他手捞出晒成的宣纸,每张重量误差不超过1克。30年来,周东红始终保持着成品率100%的记录,他加工的纸也成为韩美林、刘大为等著名画家及国家画院的“御用画纸”。--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周东红 3.在工作时,管延安要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装操作仪器。 按照规定,接缝处间隙误差要小于一毫米,他却能做到零缝隙。只有初中文化的他,全凭自学成为这项工作的第一人。他所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对接。--港珠澳大桥钳工管延安 4.北京APEC会议上,我国送给外国领导人及夫人国礼之一--“和美”纯银丝巾果盘,是孟师傅在只有0.6毫米的银片上,经过上百万次的精雕细琢才打造出的“丝巾”。航天英雄、奥运优秀运动员、汶川地震纪念等奖章都是出自孟剑锋之手。--国家高级工艺美术技师孟剑锋

《大国崛起》解说词:第1集 海洋时代(开篇暨葡萄牙、西班牙)

《xx崛起》解说词 第1集完整介绍: 导语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 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 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片头】【片名: xx崛起】 【序】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 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在此之前,人类生活在相互隔绝而又各自独立的几块陆地上,没有哪一块大陆上的人能确切地知道,地球究竟是方的还是圆的,而几乎每一块陆地上的人都认为自己生活在世界的中心。 公元1500年前后,中国正处在明朝统治之下。郑和的船队七下西洋,但不是为了开拓贸易,而是为了宣扬皇帝的德威。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 阿拉伯和印度的商人与欧、亚、非大陆继续着商业往来,但他们的活动范围基本上局限在印度洋沿岸。 这是当时欧洲人笔下的世界,已知的三块大陆——欧洲、亚洲和非洲,分别由三个信奉基督教的国王统治,其他地方都是混沌未开。

但就在公元1400年以后的两百年间,欧洲绘图人笔下的几大块陆地宛如正在成长的胚胎,逐渐由模糊的团状,演变成我们今天所熟悉的清晰可见的模样。 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割裂的世界开始连接在一起,经由地理大发现而引发的国家竞争,拉开了不同的文明间相互联系、相互注视,同时也相互对抗和争斗的历史大幕。 不可思议的是,开启人类这一历史大幕的,并不是当时欧洲的经济和文化中心,而是偏居在欧洲大陆西南角上两个面积不大的国家——葡萄牙和西班牙。五百年前,他们相继成为称雄全球的霸主,势力范围遍及欧洲、亚洲、非洲和美洲。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推动小小的伊比利亚半岛征服海洋、进而主宰世界长达一个多世纪呢? 本集片名: 第一集xx时代 征服是从被征服开始的。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11世纪的两千多年中,伊比利亚半岛上战火连绵不断,这块土地曾先后被罗马人、日尔曼人和摩尔人征服。正如一个个奋不顾身的斗牛士,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一刻也没有停止同入侵者的抗争,直到今天,我们依然可以清晰地感受到那种仿佛根植于基因中的追求刺激、喜欢冒险的豪情。 漫长的两千多年,眼泪、创痛和牺牲终于换来了宝贵的自由。 公元1143年,一个独立的君主制国家葡萄牙,在光复领土的战争中应运而生,并且得到了罗马教皇的承认,这是欧洲大陆上出现的第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 采访: xx历史学家J·H·萨拉xx

大国工匠精神主题班会演讲稿2021

大国工匠精神主题班会演讲稿2021 大国工匠精神主题班会演讲稿1 说到工匠精神,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日本制造。知乎上有一个热门问答?日本的工匠精神到底是怎样的??有着非常翔实的介绍。其中,被广泛引用的是好莱坞巨星娜塔莉·波特曼在去年哈佛毕业典礼演讲中提到的一个例子。她和丈夫去东京一家著名寿司店吃寿司,发现寿司好吃到让她这个素食主义者都欲罢不能,但发现店里只有6个座位。她一开始很好奇为什么不扩张,后来朋友向她解释:东京所有最棒的饭店都这么小,而且只做一样料理,因为他们要把事情做好做漂亮,关键不在于数量,而在于对事物追求至善至美过程中的愉悦。 从这个小故事,我们不难提炼出工匠精神的内涵。它指的是一种精工制作的意识,一个产品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每个细节都精心打磨、精益求精,专注、精确、极致、追求卓越。套用财经学者吴晓波的话来讲,工匠精神就是:做电饭煲的,能让煮出来的米饭粒粒晶莹不黏锅;做吹风机的,能让头发吹得干爽柔滑;做菜刀的,能让每一个主妇手起刀落,轻松省力;做保温杯的,能让每一个出行者在雪地中喝到一口热水;做马桶盖的,能让所有的屁股都洁净似玉,如沐春风…… 而工匠精神的反面,是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短、平、快?的粗制滥造。当然,制造业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盈利,工匠精神也不例外,只不过,相较于粗制滥造赚快钱,坚守工匠精神更苦更难、也是唯一正确的路。你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因此,工匠精神不仅是一项技能,也是一种精神品质。 为何呼唤工匠精神? 毫无疑问,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令人瞩目的制造大国之一。国外曾流传这样的趣谈:一位母亲问孩子:?上帝住在哪里??孩子答道:?既然上帝创造了万物,他一定住在中国。因为所有东西都是‘中国制造’。?一方面,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具有极高的占有率,但另一方面,部分中国制造在全球消费者的印象却很是一般,甚至大多中国人本身也更喜欢外国货。 据日本观光厅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过去的一年,中国游客在日本消费总金

2019年感动中国人物解说词.doc

2019年感动中国人物解说词 篇一:20XX年感动中国人物事迹、颁奖词及主持人串词 20XX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先进事迹及颁奖词 被誉为“中国人年度精神史诗”的电视公益活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20XX年2月10日揭晓,20XX年感动中国颁奖典礼于10日晚上20时在CCTV-1播出。 20XX感动中国人物第一位: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颁奖词】誓言无声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事迹】黄旭华,男,87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0XX感动中国人物第二位:高龄孤寡“五保”老人拾荒助学子--刘盛兰【颁奖词】崇仁厚德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事迹】刘盛兰,男,91岁,山东省烟台市蚕庄镇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