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养技术培训计划

种养技术培训计划
种养技术培训计划

八德乡2013年种养技术培训计划为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民的就业、创业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和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农村就业和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结合我乡实际,现特拟订2013年农民种养技术培训工作计划

一、总体要求

全面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以深化转型为主线,以增强农民创业就业能力为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创新培训方式,推进项目管理,加强制度建设,提升工作水平,促进更多的农民成为自主创业者、稳定就业者和现代农业从业者,为农业现代化推进提供优质人力资源。

二、培训目标:

通过培训,使农村农民群众了解党和国家发展农村经济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掌握基本的市场经济,经营管理及科学文化知识;掌握1至2实用技术,并能因地制宜地宣传推广,是农民成为有觉悟、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劳动者。

培训内容和对象:培训对象主要是村干部和后备干部100人左右;内容为种养技术,针对中药材、莲藕、美国红提这三项。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对农民培训工作的领导。

为了切实加强对种养技术培训工作的领导,乡里成立了领导

小组;人大主席罗斌任组长,党委委员杨荣刚任副组长,党政办负责人马廷富、党政办工作人员张好为成员。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切实保障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领导小组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农民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加强对农民培训工作的投入是保证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民培训工作的经费投入,政府投入2万元经费用于培训授课、教材购买、补体、创业、生活费、会标等的费用。确保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要研究切实可行的经济补偿机制,减轻农民接受培训的经济负担,为农民接受培训创造条件。

(三)注重实效,切实提高农民培训的质量和水平。

加强农民培训工作,要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因地制宜,讲究针对性,突出实效性,注意带动性。本次培训的主要对象是村干部及后备干部,由经过培训的干部通过各种方式把培训知识宣传到每家每户。充分应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和远程教育手段,努力扩大农民培训的覆盖面。

考核方式

在培训过程中,作好记录,注意做好资料档案的归类整理及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培训结束后要写好培训总结,要求学员学以致用,不断总结经验。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

我校现在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的配备、计算机网络的建设已趋于完善。为进一步提高本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发挥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把我校向教育现代化的目标推进。我校决定在本学期开展信息技术的培训。

二、培训对象

全体教师

三、培训时间、地点

时间:9月25日至9月27日,每晚8:00至9:30

地点:校电脑教室

四、培训要求

1、参加培训的教师必须按时参加听课,不得迟到、早退,不得在大声喧哗。

2、应认真听课、做好课堂笔记。

五、培训内容

日期培训内容授课教师

PowerPoint课件制作技巧

9月25日

黄炯

图形、文本的自定义动画设置

2超链接的使用

9月26日Word 文档排版

3常用功能的使用

4文本框的使用

董喜豪

9月27日Excel 电子表格制作

5电子表格的设计

6常用函数的使用

郑逢高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情况分析报告

凉州区2013年种植结构调整情况分析 (2013年6月) 2013年,全区种植结构调整以节水高效为中心,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全面落实“两个全覆盖,一个零种植”(区域化种植全覆盖、高效农田节水技术全覆盖,井水灌区小麦零种植),通过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示范带动、强化服务等配套措施,全区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培育进一步加强,节水增收作用进一步凸显。据统计,全区上半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43.76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4.41万亩,其中:小麦9.6万亩,较2010年减少28.9万亩,减幅达75%,井水灌区乡镇小麦“零种植”全面落实。经济作物播种面积39.35万亩,较2010年增加8.35万亩,新增饲用型甜高粱2.01万亩。粮食作物夏秋比由2010年的40:60调整为14:86。全区2010-2013年累计推广高效农田节水技术317万亩,其中:2013年推广116.5万亩,占任务97万亩的120%,有效破解了结构性用水矛盾突出的问题,农业用水占比由2010年的82%调整到目前的75%,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10-2013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对比表

2010-2013年,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中有减,经济作物播种面积逐年增加。 一、结构调整的特点 (一)粮食面积夏减秋增 1、夏粮面积逐步下降,秋粮面积明显增加 2013年,全区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4.41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2.6%,较2010年下降5.8个百分点。夏粮14.4万亩,较2010年减少32万亩,减幅达69%;秋粮面积90.01万亩,较2010年增加24.03万亩,增长36.4%。 2010-2013年粮食播种面积对比表 单位:万亩

2019农业技能培训方案

2019农业技能培训方案 20**农业技能培训方案范文1 为全面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业务素质,建设一支政治靠得住、工作有本领、作风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高素质农技推广队伍,增强科技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的支撑能力,增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结合我 区实际,制定本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届X中全会精神,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的目标,以强化科技支撑和加强农技人员队伍及 科技示范户建设为重点,以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为载体,以党的农村政策、现代农 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和技术为内容,开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科技水平,着力培养一 支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知识结构合理、掌握农业新技术,具有较高业务素质 与推广服务能力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为我县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设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二、主要目标 利用三年的时间,对全区基层农业技术人员进行一轮知识更新培训,20**年 全区培训**X人。其中: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X人;通过培训,建立一支 政策水平高、服务意识强、理论功底扎实、操作技能娴熟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三、培训对象、内容及方式 (一)培训对象:镇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村级科技示范户。

(二)培训内容:高效种植实用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主导品种和农 产品加工技术;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扶持政策;农技推广的方式方法;信息技术和统计技术等。具体培训内容,各培训单位可根据生产实际,结合主导产业、基层农 技人员的素质状况,因地制宜地自行确定。 (三)培训方式:根据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和农民技术员的不同需求,分层分类 开展培训,分行业分部门组织实施,主要采取异地研修、集中办班和现场实训等 三种方式。 四、工作职责 1、组织实施:高级职称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由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中级职称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由市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区初 级职称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由区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2、组织管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工作由县农业局农技推广站牵头; 要加强对培训工作的指导和管理,精心组织、规范管理、强化监督,力求培训实效。 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时间应不少于3天,学习结束后必须进行考试或考核,具体考核(考试)方法由牵头部门根据行业特点和人员的实际情况确定。鼓励 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及农民技术员参加职业技术鉴定,对考核合格者,要按规定颁 发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培训班主办部门要对参训学员分班次进行登记造册,建立 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培训档案,并作为今后工作考核、聘用、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 20**农业技能培训方案范文2 为进一步提高我镇农业科技意识,加快科技兴农,科技强镇的步伐,我镇决 定*月*日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工作。通过这次培训,在全镇掀起科技兴农的高潮,为广大农民提供产业信息、技术服务,为我镇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打下坚实

最新果树种植业培训实施方案资料

果树种植培训实施方案 一、培训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培训对象能掌握一定基础的果树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果树高产、稳产、优质的基本理论及技术措施,初步具有指导果树生产和从事果树科学研究的能力。 二、培训目标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果树种植业是一门注重实践技能的课程,课程内容编排是学用紧密结合的方式。根据果树种植业培训目标选编,同时为了适应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要求,培训内容涵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标准》所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课程任务:掌握果树种植业基础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二)教学目标 培训内容主要针对优质果树生产在农业中的地位及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国内外的现状及前景,常绿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及栽培的生物学原理,常绿果树繁殖的理论及育苗技术,果园的地面和树体管理技术采用理论加实作的培训模式。 教学内容: (1)柑桔的特性和生长环境 1)柑桔生产的意义与栽培特点

2)柑桔栽培历史与现状 3)柑桔国内外的产销形势 4)主要良种及区域化栽培 5)生长结果、习性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6)育苗与定植 7)土、肥、水和整形修剪 8)保花保果 (2)枇杷的特性和生长环境 1)枇杷生产的意义与栽培特点 2)栽培历史与现状及主要种类品种 3)生长结果习性、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4)育苗与定植 5)土、肥、水和整形修剪 6)保花保果 四、课时安排 1、课时安排:16课时。 培训方式由理论教学和实操两部分组成,理论培训时间占30%,实操为70%。

2、授课形式:以理论授课为基础,以情景模拟教学为辅助手段,以实际操作技能演练为教学重点

培训课程表 精品文档

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查报告(精选多篇)

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第一篇: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调整优化全县种植业结构,不断提升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县政协于六月十九日组织部分常委、委员,在政协领导带领下,先后深入到东湾镇、五合乡、北滩乡、三滩乡、刘川乡进行调研。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就全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思路,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种植业基本情况 我县位于甘肃省中东部,黄河上游,黄河流经11个乡镇、154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农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县辖18个乡镇,175个行政村,总人口4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3万人。国土总面积5809.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14.9万亩,其中水地50.05万亩,人均水耕地1.18亩。目前,全县共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08.9万亩,其中小麦23.26万亩,水稻3.56万亩,玉米18.42万亩,糜谷2.83万亩,其它谷物2.61万亩,夏收豆类7.74万亩,大豆0.72万亩,棉花0.15万亩,油料4.21万亩,枸杞4.88万亩,籽瓜10.5万亩,蔬菜25.8万亩(含洋芋),瓜类4.35万亩。 2014年粮食总产170477吨,均产220公斤/亩,蔬菜总产658925吨,蔬菜产值80786.84万元。农业总产值171291.68万元,其中种植

业产值133533.49万元,占77.96%,农业增加值102014.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09元。种植业仍是我县农民最基本的收入来源。根据县情,积极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种植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现实选择,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近年来,全县围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一快两翻三提高”的总体目标,极力推动“三大产业”、“六大基地”建设,及时调整农业发展策略,以经济作物和蔬菜为重点,引导农民发展高效产业,种植名、特、优、新品种,做大做强做优比较优势产业和产品,全面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农业结构新思路、新格局,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经作种植逐渐扩大。一是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2014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4.69万亩,较2014年增加16.38万亩,增幅18.55%,年均增加2.34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77.46万亩,较2014年增加了10.48万亩,增幅15.61%;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11.29万亩,较2014年增加 2.57万亩,增幅29.47%;园林水果面积4.71万亩,较2014年增加1.48万亩,增幅45.82%。二是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渐趋合理。2014年粮食、经作(含蔬菜、水果、瓜类)、饲草面积比和夏秋作物比由2014年的74.11:25.02:0.87和49.73:50.27调整为70.39:27.61:2.00和

葡萄种植技术培训

葡萄种植技术培训 葡萄是一种色艳味美且富有营养的水果,深受人们喜爱。全世界葡萄的栽培面积和总产量在各种果树中都占首位。 一、特点: 1、葡萄适应性很强,在我国广大地区均在种植。 2、栽培容易,见效快葡萄容易栽培,从育苗到栽植,从管理到保鲜贮藏,各项技术都容易掌握和普及,群众形容葡萄栽培是“一学就会,一栽就灵”。 3、营养丰富,用途多葡萄果实营养成分丰富,不仅含有一般果品所共有的糖、酸、矿物质,而且含有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叶酸、维生素等。近来研究表 明,葡萄中含有的白黎芦醇和多种维生素,对防治癌症和心血管病有良好的作用,葡萄现已成为国际公认的重要保健果品。 4、葡萄花芽容易形成,大部分品种第一年栽植,第二年即可开始结果,在良好的管理条件下,第二年每亩产量可达1500斤以上,第三年即可进入丰产期,亩产量达4000以上。 葡萄栽培二年结果,第四到第六年进入盛果期,结果期长达40-60年,亩产鲜果平均1000-2000公斤,收效之快、收益之高是其他果树远不能比拟的。 二、当前我村生产中普遍的问题: 1、修剪不合理,普遍留枝过多,造成架面郁闭,生长透光不良。 2、负载过大,产量过高,影响了浆果的质量和效益,同时也影响了树势的生长和第二年的产量和效益。 3、重视化肥追肥,忽视基肥,重视氮肥,轻视磷钾及其他中微量元素肥。 4、重视生产管理,忽视产后管理。包括树体管理,果园清理等。 三、葡萄的整形修剪 1、整形与修剪,目的在于调节生长和结果之间的矛盾,在架面上合理配置枝蔓,使管理方便,树势健壮,延长寿命,并为连年高产创造条件。葡萄的整形与修剪因品种不同 而异。如“巨峰”树势极强,修剪宜轻剪长留,在开花前对结果枝进行摘心和掐去一部分穗尖,有利于缓和树势,减轻落花落果,提高座果率;但对树势中等强的“葡萄园皇后” 等品种则宜中短梢修剪。 2、冬季修剪。葡萄冬季修剪,一般在秋季落叶后一月左右到翌年萌发前20天左右进行。过早、过晚修剪都会造成树体严重损伤,损失养分,引起株体生长衰弱。根据树势强弱

农开办培训项目实施方案(完整版)

农开办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二晚优质稻示范和免耕抛秧新技术推广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 主持单位: 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实施单位: 于田镇人民政府 技术依托: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实施规模: 二晚优质稻示范和免耕抛秧新技术推广1800 亩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500 人次以上。 实施期限: 201X年10—201X年10 月 一、指导思想以农业科技为先导,走现代农业之路。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农业科学技术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技术骨干,促进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与科技成果的转化,以及农作物优良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使项目区农业优良品种覆盖率和先进成熟适用技术入户普及率明显高于非项目区,从而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二、实施地点与规模示范推广项目选择在交通方便、群众基础好、领导较重视的双季稻主产区于田地镇,示范面积1800 亩。 三、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本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有三项:优质稻示 范推广、免耕抛秧新技术推广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 (一)、优质稻示范推广示范区宜选择抗病、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的品种,建议以国审组合丰源优272 为主。该组合去年在我县种植5000多亩,表现为株高95厘米左右,全生育期116 天左右,米质优,抗病能力强,产量高,受到好评。 (二)、免耕抛秧新技术推广水稻免耕抛秧是将水稻免耕(或少耕)技术与水稻抛秧栽培技术相结合形成的一种新型栽培方式,具有轻型省工、节支省本的效果。 1、水稻塑料软盘育秧抛秧技术要点 ①把好播种关。亩用434孔的软盘60 块,选用抗病高产优质品种 1.5 公斤,催芽至破胸露白,应用旱育保姆种衣剂0.3-0.4 公斤拌种。 ②把好育秧关。严格控制好秧苗高度,以水控为主,要防止烧芽烧苗。 ③把好抛秧关。抛秧叶龄控制在二叶一心至三叶一心,不要超过四叶。 ④把好施肥关。每亩大田撒施25%复合肥50 公斤作基肥,抛秧后7-10 天亩施尿素15公斤,氯化钾10公斤,拔节后7-10 天看苗亩施尿 素5 7.5 公斤、氯化钾5

最新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第一篇: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调整优化全县种植业结构,不断提升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县政协于六月十九日组织部分常委、委员,在政协领导带领下,先后深入到东湾镇、五合乡、北滩乡、三滩乡、刘川乡进行调研。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就全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思路,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种植业基本情况 我县位于甘肃省中东部,黄河上游,黄河流经11个乡镇、154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农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县辖18个乡镇,175个行政村,总人口4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3万人。国土总面积5809.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14.9万亩,其中水地50.05万亩,人均水耕地1.18亩。目前,全县共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08.9万亩,其中小麦23.26万亩,水稻3.56万亩,玉米18.42万亩,糜谷2.83万亩,其它谷物2.61万亩,夏收豆类7.74万亩,大豆0.72万亩,棉花0.15万亩,油料4.21万亩,枸杞4.88万亩,籽瓜10.5万亩,蔬菜25.8万亩(含洋芋),瓜类4.35万亩。 2020年粮食总产170477吨,均产220公斤/亩,蔬菜总产658925吨,蔬菜产值80786.84万元。农业总产值171291.68万

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33533.49万元,占77.96%,农业增加值102020.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09元。种植业仍是我县农民最基本的收入来源。根据县情,积极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种植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现实选择,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近年来,全县围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一快两翻三提高”的总体目标,极力推动“三大产业”、“六大基地”建设,及时调整农业发展策略,以经济作物和蔬菜为重点,引导农民发展高效产业,种植名、特、优、新品种,做大做强做优比较优势产业和产品,全面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农业结构新思路、新格局,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经作种植逐渐扩大。一是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2020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4.69万亩,较2020年增加16.38万亩,增幅18.55%,年均增加2.34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77.46万亩,较2020年增加了10.48万亩,增幅15.61%;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11.29万亩,较2020年增加2.57万亩,增幅29.47%;园林水果面积4.71万亩,较2020年增加1.48万亩,增幅45.82%。二是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渐趋合理。2020年粮食、经作(含蔬菜、水果、瓜类)、饲草面积比和夏秋作物比由2020年的74.11:25.02:0.87和49.73:50.27调整为70.39:27.61:2.00和26.16:73.84。粮食比重

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培训

农业生态种植进一步发展着眼于整个大农业种植系统,它包括农业的广度,即生物功能维;农业的深度,即资源开发功能维;农业的高度,即经济增值维。它不是通常直观的立体农业种植,而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与当前“循环经济”的概念相似。 上述3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立体农业进行理论尝试,都是对传统平面农业单作的扬弃。第一种概念的边界只限于立体多层种植,是农作物轮作、间作、套作在现代农业技术下的延伸和发展, 由于概念边界过窄,局限于种植业内部的山、水、田、滩、路的多维利用,忽略了兴起中的食用菌、农牧药材、种植,以及庭院种、养加工,容易使立体农业同间作、套作混淆起来;第二种概念能够反映出当代中国立体农业的本质特征,它既有区域内垂直梯度的立体种养循环布局,又有单位面积(水体)立面空间的种养(加工)合理配置;第三种概念边界过宽,包容农、工、商综合发展,边界的无限延长无疑否定了立体农业本身的特点,造成与生态农业、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现代化之间的概念重叠和模糊,失去了立体农业存在价值。 经过以上分析,可把立体农业的概念总结如下:立体农业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的新发展,是传统农业精华的优化组合。具体地说,立体农业是多种相互协调、相互联系的农业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在空间、时间和功能上的多层

次综合利用的优化高效农业结构。 立体农业的模式是以立体农业定义为出发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和人类生产技能,实现由物种、层次、能量循环、物质转化和技术等要素组成的立体模式的优化。构成立体农业模式的基本单元是物种结构(多物种组合)、空间结构(多层次配置)、时间结构(时序排列)、食物链结构(物质循环)和技术结构(配套技术)。立体农业的主要模式有:丘陵山地立体综合利用模式;农田立体综合利用模式;水体立体农业综合利用模式;庭院立体农业综合利用模式。 立体农业的特点集中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集约”,即集约经营土地,体现出技术、劳力、物质、资金整体综合效益;二是“高效”,即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同时提高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三是“持续”,即减少有害物质的残留,提高农业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质量,增强农业后劲,不断提高土地(水体)生产力;四是“安全”,即产品和环境安全,体现在利用多物种组合来同时完成污染土壤的修复和农业发展,建立经济与环境融合观。总之,开发立体农业、发挥其独特作用,可以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提高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缓解人地矛盾,缓解粮食与经济作物、蔬菜、果树、饲料等相互争地的矛盾,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通过间作、套作、混作等立体种养、混养等立体模式,较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物

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

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基础,粮棉油糖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十二五”时期,我国粮食连年增产,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为经济发展和改革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调整的主要作物为粮食、棉花、油料、糖料、蔬菜及饲草作物,规划期为2016-2020年。 一、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紧迫性 “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有力促进了粮食和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业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粮食产量连续五年超过5.5亿吨,连续三年超过6亿吨,综合生产能力超过5.5亿吨。同时,果菜茶等园艺作物稳定发展,棉油糖等工业原料作物单产水平进一步提高。已建成一批粮、棉、油、糖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米袋子”“菜篮子”的生产基础不断夯实。农业基础条件持续改善。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9.86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4.7%,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2;新建一批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有所改善。科技支撑水平显著增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6%,主要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机总动力达到11亿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3%。生产集约程度不断提高。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到4.03亿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30.4%;农民专业合作社128.88万家,入社农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

药材种植技术培训

综合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以中低产田改造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综合开发工作落实科学发展观,应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反映群众愿望,从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改起,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为此,目的是要了解农民对农业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需求、愿望、意见和建议,特别是结合正在该村实施的2018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发现项目实施的难点和影响项目建设的因素,并力争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通过召开村班子成员座谈会、到农民家中走访座谈、深入农业开发施工现场与施工人员和群众交流、发放问卷等形式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并与县农开办、项目乡镇和项目村共同分析问题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凉山州喜德县博洛拉达乡波洛村2018年实施的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食用菌种植面积2560亩,药材种植面积4500米。我们走访中发现,在项目实施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是我国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大规模对农业生产性公益设施进行改造完善的政府行为,对中低产田进行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项目的实施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较好改善,农业综合开发推动了农村

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项目区农民从已完成改造的项目区中,看到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使农业生产条件发生的巨大变化,农田水利设施得到彻底改善,地下管道相配套,用水方便,农路畅通,运输便利,农业生产的障碍因素得到有效解决,种植结构调整后收入明显增加。农民们非常欢迎农业开发项目,期待着通过农业开发项目改善本村农业基本条件,增加农业产出,增加收入,对国家的无偿投入深表感激。 从实际出发,降低农民筹资投劳比例。虽然在走访中,大多数都民都建议取消项目中的自筹资金,改为全部由国家投资。但我们认为,当前农业综合开发要求农民适度筹资投劳,符合国家经济发展实际,符合国家投资政策。从多年的农业综合开发实践来看,农民筹资投劳踊跃的地方,项目实施也比较顺利,工程建后也能发挥长期效益。而农民不愿筹资投劳的地方,项目建设中阻力大,工程毁坏程度也较高。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建成后归农民所有,农民投资投劳是合理的。但现行政策中,农民投资投劳的比例的确过高,建议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适当降低筹资比例。从调查结果看,让农民出资难度大,但如果村集体有实力的,村集体出资是可行的。涉及到各家各户的地下管道埋设、植树等土方工程则可以出义务工来解决。坚持以农民要求为前提,遵循农民意愿,只要农民群众愿意筹资投劳,又不违背农业综合开发政策,本着"谁受益、谁投资"的原则,鼓励受益户和承包商积极参加项目建设,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多种方式实现农民筹资投

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培训

现代农业种植技术培训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农业生态种植进一步发展着眼于整个大农业种植系统,它包括农业的广度,即生物功能维;农业的深度,即资源开发功能维;农业的高度,即经济增值维。它不是通常直观的立体农业种植,而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与当前“循环经济”的概念相似。 上述3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立体农业进行理论尝试,都是对传统平面农业单作的扬弃。第一种概念的边界只限于立体多层种植,是农作物轮作、间作、套作在现代农业技术下的延伸和发展,由于概念边界过窄,局限于种植业内部的山、水、田、滩、路的多维利用,忽略了兴起中的食用菌、农牧药材、种植,以及庭院种、养加工,容易使立体农业同间作、套作混淆起来;第二种概念能够反映出当代中国立体农业的本质特征,它既有区域内垂直梯度的立体种养循环布局,又有单位面积(水体)立面空间的种养(加工)合理配置;第三种概念边界过宽,包容农、工、商综合发展,边界的无限延长无疑否定了立体农业本身的特点,造成与生态农业、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现代化之间的概念重叠和模糊,失去了立体农业存在价值。 经过以上分析,可把立体农业的概念总结如下:立体农业是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的新发展,是传统农业精华的优化组合。具体地说,立体农业是多种相互协调、相互联系的农业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种群,在空间、时间和功能上的多层次综合利用的优化高效农业结构。

立体农业的模式是以立体农业定义为出发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生物资源和人类生产技能,实现由物种、层次、能量循环、物质转化和技术等要素组成的立体模式的优化。构成立体农业模式的基本单元是物种结构(多物种组合)、空间结构(多层次配置)、时间结构(时序排列)、食物链结构(物质循环)和技术结构(配套技术)。立体农业的主要模式有:丘陵山地立体综合利用模式;农田立体综合利用模式;水体立体农业综合利用模式;庭院立体农业综合利用模式。 立体农业的特点集中反映在四个方面,一是“集约”,即集约经营土地,体现出技术、劳力、物质、资金整体综合效益;二是“高效”,即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同时提高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三是“持续”,即减少有害物质的残留,提高农业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的质量,增强农业后劲,不断提高土地(水体)生产力;四是“安全”,即产品和环境安全,体现在利用多物种组合来同时完成污染土壤的修复和农业发展,建立经济与环境融合观。总之,开发立体农业、发挥其独特作用,可以充分挖掘土地、光能、水源、热量等自然资源的潜力,提高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缓解人地矛盾,缓解粮食与经济作物、蔬菜、果树、饲料等相互争地的矛盾,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时间,通过间作、套作、混作等立体种养、混养等立体模式,较大幅度提高单位面积的物质产量,从而缓解食物供需矛盾;同时,提高化肥、农药等人工辅助能的利用率,缓解残留化肥、农药等对土壤、水环境的压力,坚持环境与发展“双赢”,建立经济与环境融合观。

盆栽花卉栽培技术培训讲义

盆栽花卉技术培训讲义 雷连波 各位朋友们: 大家好 第一讲、盆栽花卉的发展现状 中国是世界野生花卉资源和园林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具有丰富的种植气候、劳动力和文化等优势。这里所说的花卉是指鲜切花、种苗、种球、种子、盆花、观赏苗木、盆景、干花、花器及园艺工具 等大花卉概念。 目前,世界花卉年消费额达1000多亿美元,并以每年10%的速 度递增。与此同时,一些主要花卉生产国家和地区囿于“高成本、老龄化”等因素,正在逐渐向外转移花卉产业,这都为我国花卉产品出 口提供了广大的发展空间。 憧憬花卉业发展未来,中国花卉业正在步入成长期。在云南、广东、福建、山东、河北、辽宁等地区已开始形成一批花卉产业化、商 品化生产基地,涌现出一批花卉生产龙头企业。 尽管花卉出口还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已早有蜻蜓落上面。虽然目前中国花卉出口在世界花卉交易额中还微不足道,但只要政策对 头,措施得力,中国成为世界花卉生产贸易大国完全可能。

第二讲盆栽花卉的总论 一、盆栽花卉的特点。 土壤作为花卉栽植的载体,土壤的好坏直接影响花卉的生长质 量,若土壤中有不易于花卉成活或生长的物质,将直接导致花卉栽植失败。土壤的选择应该根据花卉种类的不同而各不相同,首先要先去花卉的原产地查看,了解花卉原产地土壤的成分,将花卉原产地的的土壤作为基准进行调配,也可以选择一种相对来说比较通用的土壤。 通用的土壤主要是由腐叶土、细沙及园土均匀调配而成。这种土营养成分比较均衡,适用大多数花卉,能够让花卉茁壮健康成长。 1、培养土的配置 为了满足花卉,特别是盆栽花卉生长发育的需要,根据各类品种 对土壤的不同要求,用人工专门配制的含有丰富养料、具有良好排水和通透(透气)性能、能保湿保肥、干燥时不龟裂、潮湿时不粘结、浇 水后不结皮的土壤称为培养土。 2、培养土的种类 培养土的种类比较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沙土多取自河滩。排水性能好,但无肥力,多用于参入其他培养 材料中,以利排水。

蔬菜种植培训方案

蔬菜种植培训方案 蔬菜种植培训方案 篇一: 大棚蔬菜种植培训方案大棚蔬菜种植培训方案教授主要内容: 棚膜的选购与铺盖、大棚蔬菜的栽培原理,常见棚菜营养缺乏症的补救措施、茄类、瓜类、绿叶类等塑料大棚栽培技术、蔬菜大棚主要病虫害的防治等。相关教材: 《大棚蔬菜栽培技术》、化肥农药的科学配搭方法、《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材料等。 群众需求:极大部分村民都是根据经验摸索的方式种植大棚蔬菜,对其大棚膜的选用与铺设、温度、二氧化碳含量、湿度、营养缺乏症的防治和病虫害防治等等关键管理技术缺乏科学系统了解和掌握,缺乏统一的种植技术和规范指导,对产品的产量、质量、品质都有较大的影响,不利于蔬菜大棚的产业化发展。 目标:大棚蔬菜栽培技术》、化肥农药的科学配搭方法、《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材料等。 群众需求:极大部分村民都是根据经验摸索的方式种植大棚蔬菜,对其大棚膜的选用与铺设、温度、二氧化碳含量、湿度、营养缺乏症的防治和病虫害防治等等关键管理技术缺乏科学系统了解和掌握,缺乏统一的种植技术和规范指导,对产品的产量、质量、品质都有较大的影响,不利于蔬菜大棚的产业化发展。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案例解读本》、《现代农业科学新技术200问》、《果蔬种植技术》 六、培训教学大纲 一、公共知识

1、现代农业 2、新型农业体系 3、农业生态环境的治理 4、美丽乡村建设与园区设计 5、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市场营销 6、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 二、市场准入与农产品安全 1、了解政策、法规和制度 2、掌握安全生产技术 3、了解农产品可追溯体系 三、果蔬栽培技术 1、了解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质、丰产、商品性好、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良品种和主推品种 2、掌握果蔬园规划技术; 3、了解什么是果蔬集约化育苗及其重要性和基本要求,能正确掌握果蔬的育苗技术要点; 4、了解各品种的肥水需求特点及关键栽培技术,会进行合理的土肥水管理和关键技术措施的操作;了解果蔬生产目前的主推技术 5、了解当地主要病虫害及发生规律; 6、了解各品种主要病虫害的种类、特点、发病、发虫规律,杂草的种类,能识别常见害虫、病害、杂草,会进行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能识别果蔬生产中的主要病虫害并采取综合防治; 7、了解“三性”防治措施。 四、贮藏与保鲜技术

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精选多 篇).docx

第一篇: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调整优化全县种植业结构,不断提升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县政协于六月十九日组织部分常委、委员,在政协领导带领下,先后深入到东湾镇、五合乡、北滩乡、三滩乡、刘川乡进行调研。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就全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思路,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种植业基本情况 我县位于甘肃省中东部,黄河上游,黄河流经11个乡镇、154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农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县辖18个乡镇,175个行政村,总人口4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3万人。国土总面积5809.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14.9万亩,其中水地50.05万亩,人均水耕地1.18亩。目前,全县共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08.9万亩,其中小麦23.26万亩,水稻3.56万亩,玉米18.42万亩,糜谷2.83万亩,其它谷物2.61万亩,夏收豆类7.74万亩,大豆0.72万亩,棉花0.15万亩,油料4.21万亩,枸杞4.88万亩,籽瓜10.5万亩,蔬菜25.8万亩(含洋芋),瓜类4.35万亩。 2014年粮食总产170477吨,均产220公斤/亩,蔬菜总产658925吨,蔬菜产值80786.84万元。农业总产值171291.68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33533.49万元,占77.96%,农业增加值102014.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09元。种植业仍是我县农民最基本的收入来源。根据县情,积极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种植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现实选择,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近年来,全县围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一快两翻三提高”的总体目标,极力推动“三大产业”、“六大基地”建设,及时调整农业发展策略,以经济作物和蔬菜为重点,引导农民发展高效产业,种植名、特、优、新品种,做大做强做优比较优势产业和产品,全面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农业结构新思路、新格局,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经作种植逐渐扩大。一是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2014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4.69万亩,较2014年增加16.38万亩,增幅18.55%,年均增加2.34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77.46万亩,较2014年增加了10.48万亩,增幅15.61%;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11.29万亩,较2014年增加2.57万亩,增幅29.47%;园林水果面积4.71万亩,较2014年增加1.48万亩,增幅45.82%。二是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渐趋合理。2014年粮食、经作(含蔬菜、水果、瓜类)、饲草面积比和夏秋作物比由2014年的74.11:25.02:0.87和49.73:50.27调整为70.39:27.61:2.00和26.16:73.84。粮食比重略有下降,经作、饲草比重增幅较快,分别达到34.41%和178.48%,夏秋作物调整中,秋粮增幅较大,“压夏扩秋”效果显著。三是经作内部结构变化大。通过经作结构的调整,初步形成了蔬菜(含地膜早熟洋芋)、籽瓜、枸杞、瓜类等四大特色产业格局。其中:蔬菜、籽瓜、枸杞、瓜类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由2014年的18.1:4.5:0.2:1.6提高到2014年的23.7:7.2:4.4:3.9,增幅分别为31.25%、57.74%、1846.23%和140.48%。调整力度最大的是蔬菜,2014年蔬菜面积较2014年增加了10.12万亩,发展速度最快的是枸杞,增幅1846%。 (二)特色农业产业壮大,优势农产品向区域化经济发展。一是全县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全县蔬菜(含洋芋、复种等)种植面积达30.5万亩,其中日光温室达到5.18万亩,新发展蔬菜1.5万亩,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9.13%,万亩以上的蔬菜种植乡镇达到7个,形成了以东湾、三滩为主的万亩茄子生产基地,以北湾为主的5千亩密刺黄瓜生

种植培训计划

种植培训计划 篇一:种植合作社培训方案 XXXXXX种植专业合作社 XXXXXX种植专业合作社 烟叶种植、烘烤、储存、销售技能培训班 活动方案 各烟叶种植户: 为支持农村烟叶种植户发展家庭烟叶种植业,加快农民增收致富的脚步,XXXXXX种植专业合作社将于今年举办烟叶种植、烘烤、储存、销售技能培训,通过培训提高烟叶种植收益,创业致富。特制定以下培训方案: 一、目的意义 为更好促进烟叶种植户通过种植烟叶脱贫致富,提高烟叶种植户的技能素质和自主创业能力。以培训促进创业,以创业促进脱贫,并带动周边群众,尽快实现我村脱贫致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一份贡献。 二、培训对象 烟叶种植户及有意愿发展烟叶种植业的农户。 三、培训内容 本次培训内容包括烟叶种植、烘烤、储存、销售等相关技术,采用理论授课与实地参观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四、培训时间及地点

(一)培训时间: 1、XX年X月X日,为期一天,上午9:00报到,下午18:00结束。 2、XX年X月X日,为期一天,上午9:00报到,下午18:00结束。 (二)培训地点:XXXX会议室。 五、培训要求 参加培训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培训纪律,杜绝迟到、早退现象,金叶烟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管理,以确保参加培训的人员能够掌握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培训实效,为实现“能致富”的基本目标提供能力保障。 XXXXXX种植专业合作社 XX年X月X日 篇二:种植培训项目计划 5和田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培训 工作实施方案 一、项目背景 蔬菜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特殊商品,是人类保持膳食平衡的重要食物,蔬菜生产属于劳动密集性产业,属高效农业项目之一,也是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的质量,越来越希望能吃到健康、无公害食品的同时又希望起到良好

种植结构调整 怎么调

种植结构调整怎么调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文字稿):2003年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12年连续增长,但与此同时,结构性矛盾突出,特别是玉米生产供大于求的问题也暴露得更加明显。为此,中央及时做出了调整种植业结构的部署和安排。这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也给农民带来了现实的好处。白利明今年40岁,家住内蒙古通辽市,这里地处世界三大玉米黄金带,白利明和这里的村民们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玉米,但是这几年玉米的价格一年不如一年。和白利明一样,包巴根那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辛辛苦苦种了100亩玉米,也就勉强解决了温饱,包巴根那决定另谋出路,他从市场上买了牛犊自己育肥饲养。包巴根那告诉记者:“我那年养了50头,赔了15万元。饲料成本也高,牛也吃得比本钱还大。”玉米卖不出几个钱,牛的生意也不好做,记者走访通辽市的多个旗县了解到,这种现象在通辽市乃至整个内蒙古地区都比较普遍。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曾衍德:“现在看来东北地区,反映玉米价格下降是最明显的。因为前几年,东北地区我们国家实行临时收储政策,国家有一个最低临时收储价格,就是保底价,现在看,一个是我们国内增加得多,第二个进口冲击很大,给我们带来库存压力很大。从去年开始把临时收储价格调低了,这样带来玉米价格去年下降了。”为了适应新

的形势变化,农业部提出调整玉米种植面积,通辽市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等,因地制宜,引导农民以种植青贮和养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整,青贮也是玉米的一种品种,但是和传统玉米不同,它主要用作饲料。这种调整方式不仅可以解决玉米过剩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解决饲料成本高的问题。但是农民们种惯了传统的籽粒玉米,有些农户对改种青贮很有顾虑。莫力庙苏木福巨嘎查党支部书记刘阿日斯冷说:“当时老百姓不接受,我是挨家挨户走,开了村民代表党员大会。头一年我们统一翻、统一种、统一收,我们集体拿一部分钱,老百姓刚开始啥也不让他整,我们就统一整,到秋天你收就行,这样一整两年,然后老百姓就接受了。”当地农户们接受了从原来种植玉米改种青贮,他们把种植青贮和养牛结合起来,用青贮作为饲料养牛,比过去每头牛的饲养成本大约减少1000多块钱。通过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畜牧业相结合的方式,不仅使农户们摆脱了困境,同时也大大提高了他们的收入和生活品质。2016年,通辽市为了避免一窝蜂地种植青贮造成产量过剩,政府提出了精准调整的理念,必须以牲畜数量来定种植青贮的面积。开鲁县就曾经一窝蜂地盲目种植红干椒,有过深刻的教训。在东方红村的一家农家院,记者找到了当年村里第一个种植红干椒的村民,现任村委会主任韩宝庄。韩宝庄告诉记者,看到他种植成功,红干椒价格卖得好,村里的人开始一窝蜂地种植红干椒。周围的几个

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精选多篇)-调研报告.doc

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精选多篇-调 研报告 第一篇:种植业结构调整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调整优化全县种植业结构,不断提升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县政协于六月十九日组织部分常委、委员,在政协领导带领下,先后深入到东湾镇、五合乡、北滩乡、三滩乡、刘川乡进行调研。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就全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思路,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种植业基本情况 我县位于甘肃省中东部,黄河上游,黄河流经11个乡镇、154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农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县辖18个乡镇,175个行政村,总人口4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2.3万人。国土总面积5809.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14.9万亩,其中水地50.05万亩,人均水耕地1.18亩。目前,全县共完成农作物播种面积108.9万亩,其中小麦23.26万亩,水稻3.56万亩,玉米18.42万亩,糜谷2.83万亩,其它谷物2.61万亩,夏收豆类7.74万亩,大豆0.72万亩,棉花0.15万亩,油料4.21万亩,枸杞4.88万亩,籽瓜10.5万亩,蔬菜25.8万亩(含洋芋),瓜

类4.35万亩。 2014年粮食总产170477吨,均产220公斤/亩,蔬菜总产658925吨,蔬菜产值80786.84万元。农业总产值171291.68万元,其中种植业产值133533.49万元,占77.96%,农业增加值102014.2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09元。种植业仍是我县农民最基本的收入来源。根据县情,积极推动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种植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现实选择,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特点 近年来,全县围绕“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一快两翻三提高”的总体目标,极力推动“三大产业”、“六大基地”建设,及时调整农业发展策略,以经济作物和蔬菜为重点,引导农民发展高效产业,种植名、特、优、新品种,做大做强做优比较优势产业和产品,全面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农业结构新思路、新格局,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一)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经作种植逐渐扩大。一是农作物种植面积扩大。2014年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04.69万亩,较2014年增加16.38万亩,增幅18.55%,年均增加2.34万亩。其中:粮食播种面积为77.46万亩,较2014年增加了10.48万亩,增幅15.61%;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11.29万亩,较2014年增加

新型农业技术培训_农业技术培训方案

下面是分享的农业技术培训方案。供大家参考! 农业技术培训方案篇一 为切实实施好农业专项技术培训,促进农业增产、品质优化和农民增收,不断推动我县“三农”加快发展,根据省农委、省财政厅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庐江县20XX年阳光工程农业专项技术培训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培训需求,结合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大力开展农业专项技术培训,进一步明确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着力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培训补助资金安全高效使用和农民受益。 二、培训任务 20XX年,全县共实施农业专项技术培训1192人,其中水稻专业1100人(万山镇400人、乐桥镇400人、泥河镇200人、同大镇100人);油菜专业92人(白山镇92人)。

三、培训对象、内容 结合今年全国粮棉油糖高产创建项目实施,全县共在12个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对示范方内的从业农民开展技术培训,每方培训骨干农民约100人,全年培训不少于2次。农业专项技术培训内容将紧紧围绕项目和产业发展,以主推品种、种植养殖技术、测土配方施肥、农产品质量安全等知识为主,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现场示范指导,注重同现代传媒手段相结合。 四、补助标准 根据皖农科〔20XX〕199号文件精神,农业专项技术培训按人均100元的标准执行(中央财政补助)。 五、组织实施 (一)确定培训机构 农业专项技术培训由县级农业主管部门根据高产创建方建设情况认定培训机构,我县拟确定由县农技推广中心承担全县共1192人的培训任务。 (二)开展培训工作

1、制订培训计划。培训机构要根据农业主管部门下达的培训任务类别、专业和任务数量,精心编制培训计划,报农业主管部门审批后按计划实施,确保培训人数、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落到实处。 2、遴选培训师资。培训机构要聘请了解农村、熟悉农业,贴近农民,具有一定资质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培训教师、专家特别是基层农业技术人员作为阳光工程培训师资。 3、编发培训教材。培训机构要根据产业发展需要,组织编写通俗易懂、针对性强的培训教材(包括简单的讲义、明白纸等),免费发放给参训农民,确保每人一套。 4、建立培训档案。培训机构应逐班次建立真实、完整和规范的培训档案。 5、项目管理和验收。要加强对农业专项技术培训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按照阳光工程规定的培训台帐、资料档案、验收考核等管理要求执行验收。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农业部的要求,及时调整和充实阳光工程领导小组,明确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职责,协调好各行业的关系,逐级落实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