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胃癌术后肠梗阻

试析胃癌术后肠梗阻
试析胃癌术后肠梗阻

试析胃癌术后肠梗阻

摘要:近年来,胃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发病人群主要为50—60岁的中老年人。目前,手术治疗与术后化疗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在术后化疗间歇期,部分患者回家休养,在此期间容易发生肠梗阻。因此,对胃癌术后化疗并发肠梗阻患者进行及时地治疗、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胃癌术后肠梗阻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089-01

近年来,肠梗阻的病因构成有明显变化。20世纪20年代,英国学者分析21个医院6892例肠梗阻,绞窄性疝占49%,位居第一,而癌性梗阻和肠粘连分别仅占13%和17%,位居第三、四位[1]。40年代美国学者同样研究却发现,肠粘连和癌性梗阻明显增多,分别为31%和27%,而绞窄性疝已降至10%。在我国50~60年代,北京、上海乃至全国,疝、粘连和套叠是肠梗阻主要病因,分别占第一、二、三位,而癌性梗阻在前五位之后。70年代王汉青报告632例,套叠、粘连和腹外疝仍是肠梗阻主要病因,癌肿有所增加达4.3%,位居第五。在术后肠梗阻中,结直肠癌术后梗阻居多,约占60%左右,而胃癌术后的肠梗阻常为人所忽视,本文就针对胃癌术后肠梗阻的发生原因、表现特征、诊断及处理治疗进行阐述。

1肠梗阻发生的原因

肠梗阻根据发生的原因可以分为三类:①机械性肠梗阻;②动力

结肠癌术后并发症处理原则

癌,术后生存1~5年,平均生存2.5年。异时转移癌切除后生存1~3.5年,平均生存2年[3]。另一组报告异时转移癌切除后,平均生存16.6个月,其中治愈性切除者平均生存48个月[8]。说明良好控制原发癌,彻底切除卵巢转移癌,配合化疗与免疫治疗,可获得较长的生存期。 参考文献 1 Petru E,Pickel H,Heydarfadai M,et al.Nongenital cancers metastatic to the ovary.Gynecol Oncol,1992;44:83 2 范女郎娣主编.卵巢临床与病理.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 1993:378 3 ВоробьевГИ,ВышегородцевДВ,МинцЯВ,идр. Особенностиметастазированияракаободочнойкишкивяичникиирольпрофилактическойовариэктомии.ВопрОнкол,1988;34:1245 4 S taniunas BJ,S choetz DJ.Extended res ection for carcinoma of colon and rectum.Surg Clin North Am,1993;73:117 5 汪志杰译.结肠癌处理中卵巢的作用.国外医学外科学分册,1992;19:24 6 张在兴,才文彦.结直肠癌的卵巢转移.普外临床,1996; 11:167 7 陆松春,胡奕,陈光陆,等.结直肠癌卵巢转移.实用肿瘤杂志,1995;10:244 8 Asbun HJ,Hughes Ks.M anagement of recurrent and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rcinoma.S urg Clin North Am, 1993;73:145 (1998-07-15收稿) 结肠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普外科(上海,200433) 方国恩 薛绪潮 目前结肠癌的手术方法已较成熟,但其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仍很高,如何处理好术后并发症,是降低手术死亡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就结肠癌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进展情况作简要介绍。 1 切口感染及裂开 结肠癌术后切口感染及裂开发生率较高,国内外报道为14%~18%[1]。常见原因是营养不良、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切口积液也是导致切口感染及裂开的常见原因。该并发症多发生于术后5~9天。感染切口常有红肿热痛表现。随感染加重,腹压增高,切口易发生裂开;有的切口裂开并无明显感染征象,仅在咳嗽、喷嚏、排便等腹压增加的情况下发生。一旦切口裂开多有粉红色液体渗出或肠管膨出。此时应消除病人恐惧心理,以无菌纱垫敷盖伤口,防止肠管进一步大量膨出,立即将病人送手术室,在适当麻醉下对腹壁皮肤及外露肠管进行消毒,将肠管还纳腹腔,以减张缝线全层缝合腹壁,并用腹带加压包扎,缝合或对合固定切口时注意防止将肠管或网膜夹于切口内。腹壁的切口皮下感染,应早期切开引流,清创换药,保持创口清洁,促进愈合。此外,应根据病人状况,补充全血,白蛋白营养支持,选择敏感抗生素亦是促进病人康复的重要步骤[2]。 2 吻合口漏 吻合口漏是结肠癌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处理,病死率极高。吻合口漏使手术后病死率达到14.8%。国外报道吻合口漏发生率为4%~25%,国内报道各家不一,在5%~10%之间。发生原因: (1)结肠癌并梗阻肠道准备不充分情况下仓促手术。国内报道急诊情况下结肠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74.1%,明显高于二期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26.4%)。国外报道急诊手术死亡率亦远较高于择期手术病人。(2)病人全身情况差。结肠癌病人为中老年居多,因其肠道梗阻和功能紊乱导致全身营养状况差、消瘦、蛋白质及多种营养物质缺乏,直接影响组织的修复功能和机体的免疫功能,某些合并症如糖尿病、肝硬化亦是影响吻合口愈合的重要因素。(3)手术操作的失误。良好的血供是保证吻合口正常愈合的重要因素,术中过多游离肠管断端肠系膜或过多的切除结肠吻合口周围的脂肪组织,损伤结肠系膜血管,使肠吻合口血运不良,吻合张力过大,缝合不够严密等,均可影响吻合口的愈合[4]。在充血、水肿、严重感染的肠管上作肠吻合,术后一般肠壁组织愈合不良,易发生吻合口漏。结肠吻合口漏常发生于术后4~9天,左半侧结肠切除多见,右侧结肠切除较少见,右半结肠切除即使发生肠漏几乎都能用非手术治疗而愈。左半结肠切除术后发生的吻合口漏,腹腔内污染重,腹膜炎症突出。国外有报道检测腹腔引流液中内毒素,可预测吻合口漏的发生[4]。一旦发生吻合口漏,如抗生素治疗后不见好转,症状加重,应及时做近端肠造口术,以双管造口较好,可使转流充分并可通过远端进行冲洗,以清洁漏口促进愈合。如病人

胃癌晚期肠梗阻能不能做手术

现如今,随着中医,在医学界的地位不断的提升。使得很多人患病,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医,中医治疗副作用很少,是大多数人治疗疾病的信赖之选。当胃癌到了晚期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症状表现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明显,有不少患者会出现肠梗阻的情况,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极大,应及时采取措施治疗。手术是治疗胃癌常用的方法,那胃癌晚期肠梗阻能不能做手术呢? 肠梗阻是胃癌晚期患者常见的症状表现,多是由于肿瘤不断增大直接阻塞肠腔所致,或者肿瘤侵犯腹膜、肠系膜等腹部导致肠道运动的障碍,引起肠梗阻。胃癌晚期患者肠梗阻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进食困难等症状,甚至有的患者会无法进食,停止排气、排便,应及时采取措施治疗。当患者出现肠梗阻时,需要禁食,通过胃肠减压缓解胃肠的负担,改善患者症状,或者从肛门置入肠引流管,必要时可以通过手术改善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手术会损伤机体,而晚期患者体质普遍较弱,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做手术,如果患者身体状况较差,也可以选择肠造瘘术来解除梗阻。 对于不适合手术切除的患者来说,可以选择安全、副作用小的中医治疗,在通腹泻下、调理气机、行气活血散结等法的治疗下,能够改善肠梗阻,减轻患者痛苦。不过患者要想从根本上缓解症状,关键是要积极进行抗肿瘤的治疗,控制病情发展,缓解临床症状,而中医在治疗时注重标本兼治,除了能缓解患者症状外,还能通过扶正补虚、固本培元、清热解毒、软坚散结等中药,调节患者机体,补充元气,提供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缓解临床症状,并抑制肿瘤细胞的生殖繁殖,控制病情发作,达到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中医治疗全部使用中草药,副作用小,对患者的伤害小,适用于各个阶段的患者,应及时配合治疗,袁希福祖辈中,出过很多有名的中医,如曾多次奉召进京,为皇亲国戚医病,因其医术高超、医德高尚,被同治、光绪皇帝先后颁发圣旨,诰封为“奉直大夫”的袁积德。由于出身中医世家,耳濡目染让袁希福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而12岁时就在祖父指导下开始熟读医书,并先后至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国中医研究院深造,师从多位名家,为从事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肿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从事中医治疗肿瘤近40年,袁希福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几乎所有的恶性肿瘤患者都同时存在三种基本病机,即元气亏虚,痰凝血瘀,癌毒结聚,可用三个字来概括,即“虚”、“瘀”、“毒”。他认为肿瘤患者的“虚”须从元气亏虚论治,在病程的任何治疗阶段都须扶元气为先,“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扶元气亦是祛邪。而“破血逐痰”、“排毒通瘀”则为祛邪外出提供出路,达到邪去正自安的目的。唯有三者共治,调整人体阴阳、气血、脏腑的功能平衡,使人体达到自然状态下的康复,才能有效地控制肿瘤,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郭曲梅(化名),女,胃癌 2013年10月,郭曲梅突然开始发烧,空腹吃了一些ABC退烧药后,发现有些胃痛,大便还黑。但由于没有做胃镜也没能查出什么异常,但在2014年3月,郭曲梅在吃苹果的时候胃痛再次发作,且又出现了黑便,于是这次前往第二人民医院、市中心医院检查,结果是:胃间质瘤,且已肝转移,腹腔转移,伴有腹腔积液。 由于病情危重,郭曲梅老伴坐立不安,四处寻访专治肿瘤的医院。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从一位八十岁的食管癌老太太那里他获悉了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的信息。

术后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肠梗阻术后病人的护理 时间: 地点: 参加人员: 主讲人: 内容: 1.病情观察 (1)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注意病人腹痛、腹胀的改善程度,呕吐及肛门排气、排便情况等。必要时,及时联系化验室或其他检查。 (2)要密切注意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重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①感染:绞窄性肠梗阻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若病人出现腹胀、持续发热、血白细胞计数增高,腹部切口红肿,腹腔引流管或引流管周围流出较多带有粪臭味的液体时,应警惕腹腔内或切口感染及肠瘘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②切口裂开:由于肠梗阻病人存在腹胀、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或术中因腹壁切口张力过大,强行缝合造成腹壁组织撕裂,术后易发生切口裂开。切口裂开一般发生于术后1周左右的时间,故对年老体弱、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及缝合时发现腹壁张力过高的病人,手术时采用减张缝合,术后应加强支持,腹带加压包扎,及时处理咳嗽、腹胀、排便困难等引起腹压增高的因素,预防切口感染。如病人出现异常,疑有切口裂开时,应加强安慰和心理护理,使其保持镇静。若有内脏脱出,切勿在床旁还纳内脏,以免造成腹腔内感染,可用0.9%氯化钠溶液纱布覆盖切口,盖换药碗保护并腹带包扎,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处理。 2.体位 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病人应取半卧位,以利病人呼吸循环功能的改善,也有利于腹腔渗液渗血的引流。 3.饮食 在肠蠕动功能恢复之前,病人应禁食,禁食期间给予补液,维持体液平衡,补充营养。呆肠蠕动恢复并有肛门排气后,可开始进少量流质,若无不适,逐步过渡至半流质及普食。 4.胃肠减压及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胃管及腹腔引流管应妥善固定,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受压、折叠、扭曲或滑脱,造成引流管效能降低;注意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若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胃管一般在肛门排气、肠蠕动恢复后即可拔除。

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完整版)

张掖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目录 一、术后出血 二、术后切口感染 三、术后切口裂开 四、术后疼痛 五、术后急性胃扩张 六、术后肺不张及肺炎 七、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八、术后肺栓塞 九、术后尿潴留 十、术后腹腔感染 十一、术后肠梗阻

一、术后出血 (一)病因:手术后出血可发生于术后24小时内(称为原发性出血)和术后7-10天左右(称为继发性出血)。术中止血不彻底、不完善,如结扎血管的缝线松脱;小血管断端的痉挛及血凝块的覆盖,使创面出血暂时停止而使部分出血点被遗漏,这些是原发性出血的主要原因。由于后期手术野的感染和消化液外渗等因素,使部分血管壁发生坏死、破裂、可导致术后的继发性出血。 (二)临床表现:原发性出血多开始于手术后的最初几小时。表浅手术后的原发性出血,表现为局部渗血多,并逐渐形成血肿,一般不引起严重后果,如疝修补术后的阴囊血肿。但发生于甲状腺术后的颈部血肿,可压迫气管引起呼吸困难,甚至可突然发生窒息。体腔内的原发性出血,引流管可流出大量鲜血;或术后短期内出现休克,虽然输血补液处理,休克不见的好转,甚至加重时表示内出血量较大。术后1-2周内,化脓伤口深部突然出现血块或有鲜血涌出,或大量呕血、黑便、尿血和咳血,这些都是继发性出血的主要表现。严重的出血可发展为出血性休克,后果较为严重。 (三)防治措施:首先,手术止血要彻底,术毕应用盐水冲洗创面,清除凝血块之后,再仔细结扎每个出血点,较大的血管出血应该缝扎或双重结扎止血较为可靠。术后积极预防感染,减少继发性出血的发生。凝血机制异常着,可于围手术期输注新鲜全血、凝血因子或凝血酶原复合物等。出血量根据伤口敷料渗血多少,引流管内出血量

胃癌晚期病人为什么会肠梗阻

胃癌作为一种恶性肿瘤,轻则手术切除一部分胃,重则夺去患者的生命,所以胃癌的危害性已经成为众多癌症当中比较严重的一种,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当胃癌到了晚期时,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患者症状表现也越来越多,而肠梗阻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旦出现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甚至会威胁生命安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那胃癌晚期病人为什么会肠梗阻呢? 胃癌晚期患者肠梗阻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胃癌到了晚期随着癌肿的不断增多,或向腹腔、盆腔转移,导致胃肠道官腔狭窄、阻塞,引起肠梗阻,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炎性水肿、便秘、恶液质、电解质紊乱等,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患者术后或者放疗后出现肠粘连、肠道狭窄及腹内疝也会引起肠梗阻。肠梗阻主要分为不完全性肠梗阻和完全性肠梗阻,其中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吃饭、排便会越来越少,肚子越来越胀、呕吐越来越频繁,但还能排便和排气,能少量进食;完全性梗阻患者完全停止排气排便,出现高度腹胀和呕吐,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极大,应及时采取措施治_疗。 对于肠梗阻的治_疗,手术是主要的方法,仅适用于机械性肠梗阻或肿瘤局限、部位单一的肠梗阻,能够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存质量,但需要注意的是,晚期患者普遍存在年龄较大、体质弱的问题,对手术应慎重选择。中医治_疗则副作用小、基本上不会损伤机体,更加适用于中晚期患者。胃癌晚期肠梗阻可以通过中_药内服,在通腹泻下、调理气机、行气活血散结等法的治_疗下,改善肠梗阻的情况,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存质量。此时中医本身还具有抗癌功_效,能够控制病情,抑制癌细胞的继续扩散转移,还能调节患者机体,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达到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目的。 中医治_疗善长调节患者紊乱的机体内环境,将扶正与抗癌同时进行,补充患者的元气,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抗肿瘤能力,应及时配合治_疗。袁希福祖辈中,出过很多有名的中医,如曾多次奉召进京,为皇亲国戚医病,因其医术高超、医德高尚,被同治、光绪皇帝先后颁发圣旨,诰封为“奉直大夫”的袁积德。由于出身中医世家,耳濡目染让袁希福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而12岁时就在祖父指导下开始熟读医书,并先后至北京中医药大学及中_国中医研究院深造,师从多位名家,为从事中医中_药治_疗恶性肿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对于肿瘤疾病的治_疗,袁希福有着近40年的丰富临床经验,其治_疗过的患者大多都是已属晚期,甚至是被判“死刑”的末期患者。以其提出的三联平衡理论指导用药后,部分患者获得了满意的治_疗_效果,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甚至一些患者实现临床康复或长期带瘤生存。据了解,袁希福先后多次受邀参加国内外中医药学术会议,如2017年5月受邀赴德国参加第48届世界中医药大会;2018年6月22日至6月28日,袁希福受邀参加了“一带一路”--第三届加中传统医药国际论坛”,并被授予“一带一路”中医药国际传播杰出贡献奖。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王新江,男,胃癌术后复发,河南安阳人 2012年11月份,王新江在午饭后突然出现吐血,随后更出现休克。经过一系列检查,王新江确诊为胃癌,且肾上有囊肿,医生建议尽快手术。随后,王新江遵医嘱做了手术切除。但术后仅半年,复查结果就显示病情复发,且肝、肾上都长出了肿瘤,其中肝上的间质瘤达2.3公分,肾上肿块达6公分。复发后,王新江通过熟人在安阳某医院接受介入治_疗,但治_疗后却出现毒副反应,恶心、呕吐,吃不下饭,整个人瘦了一大圈,浑身没劲儿,后来不管医生怎么说,王新江也不愿意再继续治_疗了。 由于无法耐受介入治_疗,王新江慕名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寻求中医治_疗。初诊时,王新江的身体非常虚弱,全身无力,体力透支,面色发黄。用药后,王新江的身体有了明显好转,身上也有劲了,精神气色也好了很多,更让他意外的是,用药期间复查结果显示,体内肿瘤从2.3、2.2、1.8逐渐缩小。 虽然王新江体内还有肿瘤,但他却表示:“只要控制住,这就满意了。咱不是说非得要

肠梗阻术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一

肠梗阻术后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一、术后护理问题 1、疼痛:与手术创伤有关 2、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与梗阻后血运障碍,术前、术中体液丢失,胃肠减压有关 3、焦虑或恐惧:与对疾病缺乏认识有关 4、导管滑脱的风险:与管道固定方法不当及活动时未注意妥善固定引流管导致管道牵拉有关。 5、潜在并发症的风险:出血、腹腔感染、肠粘连、肠瘘.、肠坏死等。 二、术后护理措施 1、疼痛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嘱患者在咳嗽、深呼吸时用手按压伤口以减轻疼痛感。妥善固定各引流管,防止引流管来回移动所引起的疼痛。疼痛加重时遵医嘱给予患者使用止痛药。 2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遵医嘱给予静脉内输入足够的液体及纠正酸碱失衡的药物,必要时从中心静脉内输入高营养液体,以补充足够的氮和热量,以促进康复。 3、焦虑或恐惧 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疏导,讲解成功案例,以增强其信心。

4、导管滑脱的风险 加强健康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妥善固定各个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受压打折、扭曲或滑脱,造成引流管效能降低,注意观察并记录各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若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5、排便异常 患者肠蠕动恢复后,可适当多饮水,多吃新鲜蔬果,下床适当运动以促进肠蠕动,休息时可在床上环形按摩腹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开塞露等缓泻剂,以保持大便通畅。 6、潜在并发症的风险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观察切口有无渗液、渗血,如有渗出及时通知医生换药,及时观察并记录各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若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根据病情协助患者术后24小时开始早期活动(床上做起、下地活动),以预防肠粘连的发生。其中肠瘘一般发生在术后的3-5天,临床表现为体温升高,腹痛腹胀,白细胞计数升高,切口疼痛周围红肿,继而出现脓性渗出液,引流液为肠内容物或有粪臭味,以此确定为肠瘘。

术后早期肠梗阻诊断和治疗

术后早期肠梗阻诊断和治疗 【关键词】肠梗阻 手术后早期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约占术后肠梗阻的20%[1],如治疗不及时或方法选择不当,常可引起更严重的后果。作者自1995至2005年共治疗2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4例患者中男18例,女6例;年龄25~72岁,平均45.4岁。肠梗阻发生于阑尾切除术后4例,粘连性肠梗阻松懈术后、胃癌根治术后各3例,结肠癌根治术后、消化性溃疡穿孔行胃大部切除术后、胆囊切除胆肠吻合术后、外伤性脾破裂行脾切除术后、肠梗阻急症手术各2例,胰十二指肠损伤术后、肝破裂修补加填塞术后、外伤性肾破裂切除术后、剖腹产术后各1例。 1.2 诊治及结果本组患者梗阻发生时间为术后5~15d,症状与体征均符合肠梗阻的临床特点。结合腹部立位X线摄片、CT等证实为肠梗阻。非手术治疗20例,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应用生长抑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肠外营养支持。手术治疗4例,其中因肠管缝至切口下1例,肠扭转1例,内疝1例,粘连性肠梗阻松懈术1例,4例术后均顺利恢复。本组保守治疗缓解时间,4~25d,平均1 2.4d。 2 讨论 腹部术后并发肠梗阻分为早期和晚期,Ellozy等[2]认为,

术后早期肠梗阻主要发生在术后30d内,肠蠕动恢复后再次出现腹痛、呕吐及影像学肠梗阻证据,这一概念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3,4]。本病除可由肠麻痹、腹内疝、肠扭转、吻合口狭窄、肠壁血肿等机械因素造成,也可以是进行手术的患者,创伤重或有炎症,特别是手术操作范围广,腹腔内有广泛粘连,剥离后肠浆膜层有炎性渗出,肠袢相互粘着,后者即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EPISBO),二者有时较难区别。但术后早期肠梗阻多数为EPISBO,约占90%[5]。本组24例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有20例为EPISBO,占83%,机械性肠梗阻4例,占17%。梗阻症状多发生术后2周内,约占91%[3]。 2.1 诊断术后早期肠梗阻临床表现为呕吐、腹胀、腹痛、停止排便、排气等,但进一步明确原因相当困难。术后麻痹性肠梗阻是单纯动力性肠梗阻,并无肠腔梗死的因素存在,它是腹部手术后患者常见的现象。如果该现象持续时间较长,常和手术时间长、腹腔污染重、有电解质紊乱、甚至肠道本身存在功能性病变如神经节病变有关。临床上常表现为逐渐出现腹胀和腹痛,但非绞痛而是胀痛,可有反胃性呕吐, 肛门无排气、排便;腹部体检主要特征是表现为安静腹,肠鸣音消失;腹部平片特点是整个胃肠道的胀气;螺旋CT表现为整个胃肠道均匀积液、积气,肠管呈均匀扩张。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早期(一般指术后2周),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而形成的一种机械性和动力性因素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3]。患者以腹胀为主,多呈对称性,麻痹性和机械性肠梗阻严重,腹痛相对较轻,有呕

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教学总结

一、颈部(甲状腺)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甲状腺腺瘤切除术甲状腺单叶次 全切除术甲状腺单叶全切术甲状腺双叶次全切除术(甲亢)甲状腺癌根治术 甲状旁腺切除术(甲旁亢) 1、手术死亡(发生率约 2/万)-以窒息、切口下 出血和甲亢危象为主 2、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3*、术中颈部血管损伤,造 成手术中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 4*、术中喉返神经损伤(钳夹、缝扎或切断),导致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呼吸困难,严重者永久性丧失功能,甚至需终生依 赖气管造口双侧神经损伤时可导致急性窒息须紧急气管插管或切开(发生率约2~3%,甲状腺全切术、甲亢、甲状腺癌手术发生率较高)(一过性发生者 可在 3 个月至半年内恢复) 5*、喉上神经损伤,导致呛咳、误吸发生和发音改 变(发生率约 0.5%) 6、术后气管软化发生,导致窒息甚至死亡(甲状腺肿物体积较大者容易发生,发生者须行气管切开或插管) 7、术后头痛(颈过伸脑 循环紊乱综合征),手术体位所致(发生率约 40~50%,对症止痛等处理即可) 8、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暂时性或永久性(发生率<1%,多见于甲亢、 甲状腺癌术后) 9、术后胸导管瘘或淋巴瘘(胸骨后甲状腺、甲状腺癌根治术 偶可发生)10、术后气胸及皮下纵膈气肿,严重者须行胸腔闭式引流术(罕见)11*、甲亢术后甲状腺危象,出现高热、大汗、心悸,严重休克死亡(发生率约3~5%,死亡率约1%,积极治疗,控制症状)12、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出现低钙抽搐和神经精神症状 13、切口并发症,包括血肿需二次手术,切口积液、感染、愈合延迟等14、远期复发等(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等)15、舌下神经及副神经损伤,颈交感神经节损伤 16、膈神经损伤致膈肌麻痹17、远隔器官功能意外及脑供血失常二、阑尾切除术并发症 1、麻醉意外、心 脑血管意外 2、术中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髂血管损伤等,罕见) 3、术中 肠管损伤(回肠、结肠等,需手术修补)4、术后腹腔内出血(阑尾系膜血管、阑尾残端出血,需二次手术治疗) 5*、术后腹腔感染,以盆腔脓肿最多见,出 现发热、腹痛、腹泻(发生率约 2~5%) 6、术后阑尾残端破裂致脓肿形成 (发生率约 0.5%) 7、术后门静脉炎、肝脓肿及脓毒症(较少见) 8、术后粪瘘、腹壁窦道形成(少见) 9*、术后腹壁切口脂肪液化、切口感染(发生率 <5%,但穿孔性阑尾炎感染率可达 20%以上) 10、阑尾残株炎,残端囊肿、 残株癌(发生率<1%) 11、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12、术后切口疝 13、女性不孕 症(约 20~30%女性不孕症有阑尾切除史) 14、按现代医学水平,慢性阑尾 炎误诊率高达30%以上,因此术后症状不能缓解,甚至加重不是罕见现象三、疝修补/成形手术并发症手术类别:斜疝修补/成形术直疝修补/成形术滑疝修 补/成形术复发疝手术 1、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 2、术中出血,致失血性休 克(罕见)(损伤腹壁下血管、髂血管等) 3、术中损伤肠管、膀胱(滑疝、 疝囊较大者容易发生,增加术后感染发生率)4、术中损伤重要神经(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致术后伤口疼痛) 5、术中损伤精索,致睾丸萎缩,丧失性功能、生育功能6、术后阴囊血肿、水肿(疝囊较大者容易发生)7、切口积液、血肿、感染、裂开,愈合延迟 8、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长期卧床者) 9、切

胃癌病人的护理

胃癌病人的护理 一、胃癌 胃癌(gastric cancer)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国平均年死亡率约为16~21/10万,居消化道肿瘤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病率在不同年龄、地区和种族间有较大差异。本病的高发年龄为40~60岁,男性居多,男女之比约为2~3:1。日本、智利、俄罗斯和冰岛为高发地区,我国发病率亦较高。一般而言,有色人种比白种人易患本病。胃癌起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较为困难。 【病因】胃癌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 1.胃的慢性疾病慢性胃溃疡的恶变率为5%,内镜发现癌变发生于溃疡周围反复出现炎症、糜烂的区域。萎缩性胃炎病人胃粘膜常伴肠上皮化生,并可出现典型性增生,约10%最终并发胃癌。胃息肉的恶变率为10%,特别是直径超过2cm者。这些易恶变的疾病和状态,与残胃癌等均被视为“癌前病变”。 2.环境、饮食与遗传因素胃癌的发生因地区和人种等的不同出现相对高发区,表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对其发生有较大影响。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表明,长期食用霉变粮食、霉制食品、咸菜、烟熏和腌制鱼肉以及高盐食品,可增加胃癌发生的危险性。这些食品中有的含有高浓度的硝酸盐,在胃内受硝酸盐还原酶的作用形成亚硝酸盐,再与胺结合形成致癌的亚硝胺;高浓度盐可能造成胃粘膜损伤,使粘膜易感性增加协同致癌。另外有调查发现A型血者发生率高于其

他血型,胃癌又常见于近亲中,说明遗传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 3.胃幽门螺旋杆菌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提示,HP感染人群胃癌的发生率是HP阴性者的3~6倍,实验室中也成功通过HP在大鼠胃中诱发胃癌。可能原因是HP感染产生的氨中和胃酸,利于细菌生长,并促进硝酸盐降解为亚硝胺而致癌,同时HP的代谢产物,包括一些酶和毒素也可能直接损害胃粘膜细胞的DNA而诱发基因突变。 【病理生理】胃癌好发于胃窦部,其次为贲门部,胃体部较少。绝大多数为腺癌,其他包括腺磷癌、磷癌、未分化癌和类癌。根据肿瘤侵犯胃壁的程度,可分为早期和进展期胃癌。 早期胃癌指病变仅侵犯粘膜及粘膜下,不论病灶大小及是否淋巴转移。其中局限于粘膜内者为原位癌。肉眼形态分为隆起型、浅表型和凹陷型,以及混合型。进展期胃癌指病变超过粘膜下层,又称为中晚期胃癌。按国际传统的Borrmann分类法分为四型:(1)结节型:凸入胃腔的菜花状肿块,边界清;(2)溃疡局限型:边缘清楚、略隆或中央凹陷的溃疡;(3)浸润型:边缘不清的溃疡,癌组织向四周浸润;(4)弥漫浸润型:癌组织沿胃壁向四周浸润生长,是其变厚、僵硬,胃腔处理缩小,如革袋状。此型恶性程度最高,转移最早,预后最差。 胃癌的转移途径有直接蔓延、淋巴转移、血行转移和盆腔种植等。直接蔓延是胃癌向纵深浸润发展,穿破浆膜后侵犯临近组织和器官;淋巴转移是胃癌的主要转移途径,发生较早,胃粘膜下有丰富淋巴网,癌细胞可沿淋巴管转移至所属区域,甚至直接侵犯远处淋巴结;血行

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治体会

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治体会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肠梗阻;早期;术后 术后早期肠梗阻是指术后30 d内,肠蠕动恢复后再次出现腹痛、呕吐等症状,影像学检查存在肠梗阻证据。术后早期肠梗阻作为机械性肠梗阻的特殊类型,在肠梗阻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总结开腹手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类型及诊治,得出了一些经验和教训,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院从2000年1月自2007年12月,共收治27例术后早期肠梗阻患者,其中男18例,女9例,年龄12~83岁。曾行急诊手术者14例,其中腹部刀伤2例,阑尾穿孔行阑尾切除加腹腔引流术5例,脾破裂行脾切除术2例,肠绞窄行肠段切除3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2例;曾行择期手术者13例,胆囊切除加“T”形管引流术5例,结肠癌根治术4例,胃癌根治术4例。 2方法与结果 23例经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应

用生长抑素及糖皮质激素、中药管饲等治疗后痊愈;3例行再次手术,1例为内疝,1例为肠袢团块粘连并扭转,1例为粘连带压迫,均经再次手术后痊愈;1例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26 d后好转。 3讨论 腹部早期肠梗阻发生的时间多在4周内。本组27例患者的发病时间为术后4~30 d。其中约11%的病因为内疝、肠袢粘连扭转、粘连带压迫等机械性因素,一般发生在术后7~30 d,这部分病人需要及时行手术治疗;约8%为麻痹性肠梗阻,发生在术后4~7 d;81%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发生在术后9~15 d。术后早期肠梗阻临床表现可分为炎性、麻痹性和机械性。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是指在腹部手术后早期(一般指术后2周),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1]。症状以腹胀为主,腹痛相对较轻或无腹痛。虽有肠梗阻症状,体征典型,但很少发生绞窄。X线片发现多个液平面,并有肠腔内积液的现象,CT显示肠壁水肿、增厚粘连、肠腔积气。本组资料中22例发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的致病机理是交感神经兴奋而致肠壁肌肉瘫痪,肠管失去蠕动能力,以致无力使肠内容物向下运行。病因多为感染、电解质紊乱,临床表现为全腹胀、呕吐(内容物无大便),可有腹膜炎体征[2]。X线表现为全胃肠道扩张积气,无机械性梗阻的证据。本组资料中2例腹部刀伤

肠梗阻病历模板

中医四诊:神志活晰,表情痈苦,双目有神,面色有华,形体适中,体态自 如。发声自然,语音活晰,无异常气味闻及。舌红,苔薄黄,脉弦。 本病因患者胃肠湿热郁结,加之饮食不当,以致脾胃损伤,湿热之邪内生,致肠道功能失调,传化不利,腑气不通,糟粕积滞,故发为本病。气机痞塞,胃肠升降失和,不通则痈,故见腹痈腹胀,胃气上逆,故伴恶心欲呕。舌红,苔薄黄,脉弦,四诊合参,故本病诊为关格,证为湿热蕴结。 中医鉴别诊断: 1、胃痈:疼痈部位在上腹,局部压痈,以腹胀为主,持续时间长,合并纳呆、恶心、呕吐等症状,多因长期饮食不洁,情志、外感、所致脾胃虚寒。主要丁胃脂部。 2、卒腹痈:卒腹痈表现为突然左上腹或上腹部疼痈,疼痈剧烈,多在暴饮暴食及饮洒后发病,结合血、尿淀粉酶及B超可明确诊断。 西医诊断依据: 1、腹痈、腹胀3天。 2、查体:腹部稍膨隆,以上腹部稍甚,无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肠型及胃肠蠕动波,腹软,中上腹部稍压痈,无反跳痈及肌紧张,未触及明显异常肿块,肝脾肋缘下未触及,叩诊无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未闻气过水声。 3、辅助检查:入院微量血糖示:7.0mmol/L。 西医鉴别诊断: 1、麻痹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的特征为无绞痈、肠鸣音消失和全腹均匀膨胀,X线腹部平片有助丁鉴别,麻痹性肠梗阻时全部胃、小肠和结肠均有胀气,程度大致相同。 2、急性胰腺炎:上腹部或稍偏左侧疼痈,痈如刀割或如绞痈、钻痈,痈势剧烈,常放射至左腰、背及左肩部,伴恶心呕吐,发热,或见黄疸、腹胀、皮肤瘀斑,甚至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结合血尿淀粉酶及上腹部CT 可明确诊断。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关格 湿热蕴结 1 人生的磨难是很多的,所以我们不可对于每一件轻微的伤害都过于敏感。在生活磨难面前,精神上的坚强和无动于 衷是我们抵抗罪恶和人生意外的最好武器。 西医诊断:不全性肠梗阻

腹部手术后并发症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分析

腹部手术后并发症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5-11-13T14:32:39.91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3期供稿作者:冯丽 [导读] 南部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如果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存在术后肠麻痹、术后腹胀以及术前肠穿孔、肠梗阻、肠破的患者。 冯丽 南部县人民医院普外科四川南充 637300 摘要:目的:本研究将对腹部手术后并发症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情况展开分析,以此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腹部手术后均出现了粘连性肠梗阻情况,对所有患者出现肠梗阻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于腹部手术后并发症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通过对其给予相应的治疗以及护理,可以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地控制,本研究所有患者的复发率为5%,治疗总有效率为92%。结论:在对腹部手术后并发症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临床处理时,通过对其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并给予相应的治疗与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其复发率,以便于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关键词:腹部手术;粘连性肠梗阻;临床护理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导致患者出现此类情况的原因主要是水肿或急性炎性症的反应渗出引起腹部组织创伤、出血而引发的结果。如果行腹部手术的患者存在术后肠麻痹、术后腹胀以及术前肠穿孔、肠梗阻、肠破的患者,其在术后出现肠梗阻的概率更高[1]-[2]。为了对腹部手术后并发症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护理方法进行深入了解,本研究将对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详情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100例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所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腹部手术后均出现了粘连性肠梗阻的情况。所有患者均在知情统一的情况下加入本研究,其中有45例女性,55例男性,患者的年龄为16—71岁,平均(46.3±1.5)岁。该组中有4例患者在左半结肠切除术后出现了粘连性肠梗阻,10例患者在闭合性腹部损伤手术后出现了粘连性肠梗阻,18例患者在胆囊切除术后出现了粘连性肠梗阻,16例患者在上消化道穿孔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27例患者在粘连性肠梗阻手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25例患者在急性阑尾炎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术后均给予常规护理,例如抗感染、康复护理、纠正体内的酸碱情况、胃肠道减压、病情体征观察以及饮食护理等,以此来确保患者能够快速康复,其具体内容如下。 (1)胃肠道减压护理:在对患者行胃肠道减压护理时,将患者胃内的积气以及积液吸出,以此来缓解或改善患者的胃肠道膨胀程度与压力,从而改善患者的肠壁血液循环,同时还可以降低患者肠道内的细菌含量,使毒素能够顺利被排出,以此来改善患者的胃肠道代谢功能。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胃肠道减压护理时,一定要做好其他的各项护理工作,对患者的引流量、引流液颜色与状态等进行观察,并做好相应的记录,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引流性出血的情况,必须考虑患者是否存在绞窄性肠道梗阻疾病。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于给予适量植物油注射,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将油温控制在最佳范围内,避免油温过低或过高对患者造成损伤。 (2)临床体征与病情观察:术后注意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一旦患者出现腹肌紧张、腹痛等情况时,必须及时告知主治医生,以此来与确定患者是否出现肠道瘘或绞窄性肠道梗阻。一般情况下,患者在术后2天处于肠麻痹期,术后2—3天为肠道不规则蠕动期,术后3—4天为肠道正常蠕动期,不过在患者的肠道蠕动恢复正常前,可能会出现腹胀的情况。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还必须严格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身体不适、呕吐等情况,一旦发现此类情况必须立即告知医生,如果患者行胃肠道减压以及抗感染治疗后,其临床症状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且出现了持续性脉率加速、血压下降、压痛、呕吐等情况,最好对其行X线检查,如果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存在液平面增宽、肠腔充气增多等情况时,须立即采用手术方式来进行治疗。 (3)心理护理:当患者在行腹部手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后,护理人员一定要告知患者出现此类情况的原因,对其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问必须耐心解答,告知其术后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以此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同时还必须让患者与家属多接触,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帮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能够尽快康复。护理人员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时,最好尽量使用礼貌性、安慰性的语言,让患者感觉自己被关怀,以便于帮助其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4)饮食护理:术后对患者的日常饮食给予适当指导,建议患者在术后尽量食用低热量、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少食生、冷、硬、辣、刺激性较强的食物,禁食肥腻食品,多吃蔬菜、水果,且最好选择维生素含量丰富的蔬菜。同时,护理人员还必须叮嘱患者每天按时、按量规律进食,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注意防寒保暖,以便于尽快康复。 (5)健康指导:术后对患者的体液以及血液循环情况进行观察,一旦发现其存在电解质代谢紊乱的情况须即刻作出处理,避免患者出现酸中毒的情况。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其给予相应的抗生素处理,如有必要还可以采用输血或补液补充进行处理。告知患者在出院后一定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同时还须对患者及家属展开健康教育,以便让他们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相关情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同时叮嘱患者在短时间内不能进行激烈运动。让患者每天按时休息,不能过度操劳,戒烟戒酒,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运动,保持切口部位的干燥、清洁,做好并发症以及感染的预防工作。此外,还应电话随访嘱咐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了解患者康复情况。 2 结果 对于腹部手术后并发症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通过对其给予相应的治疗以及护理,可以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地控制。本研中有5例患者出现了复发的情况,其复发率为5%;该组中有80例患者治愈,12例患者明显好转,8例患者治疗无效,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2%。 3 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主要是指肠道或其他组织粘连导致腹腔内或肠管成角带压迫肠管道而引起的肠梗阻,此类肠梗阻在各类肠梗阻中的比例占到了20%—40%[3]。有学者在研究资料中指出[4],90%的患者行腹部手术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粘连,其中有40%的患者会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目前,对于患者行腹部手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的时间以及病因尚无确切的诊断,大部分学者认为术后水肿或急性炎性症的反应渗

消化系统病例分析

消化系统病例分析 病例1食欲不振、呕咖啡样物、意识错乱 病例2上腹部疼痛,反酸 病例3腹痛,恶心、呕吐 病例4黏液脓血便伴腹痛 病例5黄疸、柏油样便、谵妄 病例6上腹部疼痛,黑便,呕血 病例7腹胀,黑便,呕血 病例1 食欲不振、呕咖啡样物、意识错乱 赵××,男性,56岁。 主诉食欲不振5年,呕咖啡样物1天,意识错乱5小时。 现病史近5年来常有食欲不振、厌油食。1天前患者呕咖啡样物2次,呈喷射状,含有血凝块,总量约800ml,未排黑便。5小时前烦躁不安,衣冠不整,乱扔东西,随地便溺。1小时前患者处于熟睡状态,可以唤醒,但不能正确回答问题。 既往史15年前患有乙型肝炎,经治疗后痊愈。6年前复查肝功和肝炎病毒标志,除表面抗原、核心抗体及e抗体阳性外,其余结果均正常。5年前行腹部超声检查提示肝硬化。2年前行胃镜检查提示食道静脉曲张。无长期大量饮酒史。

体格检查T 37.0℃,P 90次/分,R 18次/分,Bp 100/60mmHg。嗜睡状态,压眶反射存在。面色灰暗黝黑,巩膜黄染。可见肝掌,颈部及前胸可见数枚蜘蛛痣。心肺查体正常。腹部膨隆,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3cm,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正常。腱反射亢进及肌张力增强,扑翼样震颤(+)。 问题1该患者临床诊断有哪些疾病? 解说①上消化道出血;②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③肝性脑病三期。 问题2该患者的病史有何特点?是怎样演变的?目前发展到什么程度? 解说根据疾病发展的时间顺序,该患者的病史有如下特点:①有明确的肝病病史:15年前患有乙型肝炎,6年前仍有表面抗原、核心抗体及e抗体阳性。②5年来出现明显的食欲不振、厌油食等消化道症状。 ③上消化道出血:呕咖啡样物约800ml,呈喷射状,含有血凝块。④5小时前有精神错乱和行为异常:烦躁不安,衣冠不整,乱扔东西,随地便溺。⑤目前处于嗜睡状态。 从以上病史特点和既往腹部彩超及胃镜结果,该患者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其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 问题3以上体格检查有何特点,说明了什么? 解说①该患者的生命体征基本正常,但处于嗜睡状态,说明目前有神经系统异常。②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腹水等,说明患者已经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③腱反射亢进及肌张力增强,可能是有

术后肠梗阻机制

术后肠梗阻的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摘要】术后肠梗阻是外科手术后最常出现的并发症之一。如何正确的认识其发生机制,对于临床的诊断、治疗及预防都将起着积极的作用。大量文献资料显示术后肠梗阻与术后神经发射抑制、炎症反应与药物作用有关。 【关键词】术后肠梗阻;机制 术后肠梗阻(postoperative ileus,POI)是指因手术(腹部或非腹部手术)而引起的术后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中文文献中常称之为术后炎性肠梗阻、术后麻痹性肠梗阻等。通常情况下,麻醉及手术后胃肠动力会经历一个功能障碍阶段,通常2~4天,有些情况下会长达7天以上。其持续时间长短与手术创伤的程度(尤其是结肠手术)、麻醉用药情况、术后疼痛、炎性反应及应激等多种因素有关[1]。POI几乎发生于每个腹部手术后患者,明显延长了患者术后的康复时间,增加了住院费用。 近年来有关POI发生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对临床预防和治疗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就POI的发病机制研究作一综述。 POI的发生可分为两个时期,其病理生理学机制不尽相同[2]。第一期(早期)大约发生于手术开始到手术后3小时,主要由神经反射机制介导。第二期开始于术后约3~4小时,持续时间较长,主要由炎症机制介导。此期对胃肠动力影响较大,是临床预防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 1 神经机制 神经反射抑制胃肠运动是POI的首要原因[3]。胃肠的神经支配包括固有的肠神经系统(enteric nervous system,ENS)和外来神经系统(extrinsic nervous system)两大部分。两者相互协调,共同调节胃肠功能。胃肠外来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中枢神经系统也通过外来神经参与调节胃肠功能。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胃肠动力,并使腺体分泌减少。副交感神经包括迷走神经和盆腔神经,副交感神经兴奋促进胃肠动力和腺体分泌。这是胃肠动力调节的主要生理机制。手术、应激及术后疼痛等信号通过肠粘膜感受器、感觉神经纤维等传入肠神经节及脊髓中枢,从而对POI的发生和持续产生影响。 ENS在调节胃肠运动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由存在于消化道管壁内无数的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组成的复杂神经网络,包括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及中间神经元,其释放的神经递质 作者单位:400042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普通外科 通讯作者:童卫东tongweidong@https://www.360docs.net/doc/2811453271.html,

肠梗阻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肠梗阻手术前、后护理常规 (一)术前护理 1、禁食,按医嘱补液。 2、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尿量,如有休克即作抗休克处理。 3、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化验血常规、生化等,结果立即通知医生。 4、停留胃管,持续胃肠减压,如病人是餐后急性梗阻,应选择较粗的胃管,略剪大胃管侧孔,插至胃窦部,使胃内容物能顺利吸出,达到有效的胃肠减压。 5、观察呕吐、腹胀、腹痛和排便情况、呕吐物的量、颜色、性质、气味,并作记录。 腹痛:注意疼痛性质、程度、部位,如疼痛加重、间歇时间短,肠鸣音亢进,疼痛范围扩大,有发生绞窄性肠梗阻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腹胀:低位肠梗阻,肠腔内有大量的液体和气体,因此,腹 胀明显,由于腹部膨胀,使隔肌升高,影响肺部气体交换,病人可出现缺氧,必要时可给氧气吸入。 呕吐:高位肠梗阻呕吐出现早但频繁,呕吐物为胃液及胆汁,量较多;低位性肠梗阻呕吐出现晚,呕吐物为粪便样液体,镀少而臭。当病情好转及梗阻缓解时,呕吐可停止。 排便排气情况,多数病人停止排便,高位肠梗阻者,早期仍有少量粪便排出,注意观察大便性质,如排出血性大便,可晚为肠套叠或

发生绞窄。如排出鲜血可能为下消化道肿瘤。 6、注意输液量、速度及次序,严重脱水者输液速度要加快 (二)术后护理 1、按外科一般手术后护理常规。 2、平卧6小时,血压平稳后改半卧位,以利引流和改善呼吸。 3、保持胃肠减压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记录引流量,一般术后48—72小时肠蠕动恢复,可拔除胃管。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4、拔除胃管后开始进流质,每次进食不要过饱,进食后观察有无腹胀、腹痛、呕吐等。 5、术后24小时,鼓励病人在床上活动,防止术后肠粘连和肺部并发症。 6、术后放置引流者,注意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渗液多时要及时更换敷料。 7、施行肠吻合者,术后两周内禁服泻药及灌肠,以免肠蠕动过快,影响吻合口愈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