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优质公开课教案获奖 (3)

八年级下册《安塞腰鼓》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安塞腰鼓》是刘成章先生的散文名篇,这篇课文语言激情澎湃,铿锵有力,思想内涵丰厚。我们要联系学生实际,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将党的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要透彻理解文本的全部内涵,还有相当大的难度。根据学生实际,我确立本课主要解决三个问题,

即:1.听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美。

2.品读课文,体会安塞腰鼓的美。

3.诵读课文,领悟安塞腰鼓的美。

二、学法引导:

安塞腰鼓是产生于北方黄土高原上的—种民间艺术,充满原始的意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对于生活北方的青少年,能有更直接的感受。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效果会更些。教这样的文章,尤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一旦学生进入角色,教起来就轻松多了。

三、教学重难点

这节课,抓住课文的关键句“好一个安塞腰鼓!”设定话题。师生围绕一个“好”字,生发出三个子话题展开对话交流:“好鼓”,侧重于对安塞腰鼓艺术形象内容的感知;“好文”,侧重于对课文优美语言的品味;“好创意”,侧重于创设特定情境传承民俗文化。使学生能充分感受到安塞腰鼓表演中的那股“劲”,体验到它所宣泄的生命的力量,潜移默化之间养成积极面对生活的情感态度和生命在于奋力搏击的价值观念。识别排比句,为其划分类型,品读排比句及意味深长的语句,体味其中的气势、节奏和激情,学生在朗读感知的同时,语文知识得以落实,阅读技能得以培养。

四、教学方法

1.朗读:通过听读、速读、朗读、女生读、男生读、齐读、多种方式感受语言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腰鼓表演中的生命律动。

2.合作探究

3.揣摩:对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关键语句,应当仔细揣摩品味。

五、媒体设计

1.课文朗读录音。

2.腰鼓表演片段。

3.中华绝技图片资料。

4.十九大报告节选图片和选文。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步骤

导语设计

图片导入,请同学们观看三张美图:舞蹈、武术、音乐,感受美。我们中国还有一种艺术形式集舞蹈、武术、音乐于一体,它的名字是安塞腰鼓。下面我们学习《安塞腰鼓》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用生花妙笔去描摹一场动人心魄的表演的。

出示学习目标

1.听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美。

2.品读课文,体会安塞腰鼓的美。

3.诵读课文,领悟安塞腰鼓的美。

听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美。

1听了声情并茂的朗读,思考:

全文中感情最炽烈、音调最高亢的句子是什么?

明确:

“好一个安塞腰鼓!”

间隔反复四次。

——好一个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