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一个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My name is Jason, from New York City, America. I have just come here for 3 years. When I was in America, I got the information about China from TV, newspaper, the Internet, and so on. I think they were the real China. But as soon as I got off the plane, I found that China is outstanding than I have ever thought. What a beautiful country! Although the first impression was good, but it took me quite a long time to get used to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f China.

Language was the most important problem. As an American, Chinese is arduous for me. I had to put my soul in it to deal with it. Chinese food is really good, and it has multitudinous dissimilar kind. I love hot food, so Sichuan food was always my first choice. By the way, I love chopsticks. Festival! Yeah. China is a country which has a long history far more than thousand years. Its festival has many engrossing points. And some of it should be learned by us, at least I think so. Chinese people loves their parents, loves their family. No matter how busy they are, they always go home and get together with their family. These days will be fill with happiness all the time. I cherish these days, too. Especially When the Mid-autumn come, I can eat delicious moon cakes. I Like it.

Lately I read a famous ancient Chinese novel Journey to the west , a glorious story. My favorite role is Chang’e. And I wish one day I could fly to the moon.

I love China! I love Chinese culture

中国人这些习惯让外国人百思不得其解

中国人这些习惯让外国人百思不得其解 文化习俗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深刻,从空间角度看,文化祢散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从时间纬度看,它又延续在整个历史长河之中。中西方文化分别产生于中国和欧洲,属于不同的民族,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反应到日常生活中,自然在生活习惯上也有很多不同。下面这些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就令西方人百思不得其解。 大多中国人喜欢把遥控器包裹在塑料袋中使用。 1、电视、DVD等电器的遥控器,买来时都包装在塑料袋内,西方人使用时,会丢掉塑料袋,直接用,但大多中国人却依然把遥控器包裹在塑料袋中使用,这样既可保护遥控器,也更卫生。 2、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都有赌场和彩票,但比起大多数西方人,中国人更喜欢小赌博或买彩票。 中国人认为,洗碗机当碗橱更合适,洗碗还是亲手洗干净。(fotolia) 3、在西方社会,洗碗机司空见惯,几乎家家必备,但中国人认为,洗碗机当碗橱更合适,洗碗还是亲手洗干净。

4、西方人喜欢在大餐厅的大餐桌上进餐。但对中国人来说,做好饭,直接在厨房的小餐桌上用餐,多方便。 5、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并且,在中国长大的人是喝热水长大的,即使出了国,也要喝热水和热茶,所以每家都有热水瓶。 6、果酱和咖啡吃完了,西方人直接丢掉瓶子,但中国人却变废为宝,把空的果酱瓶或咖啡瓶改做水杯,并随身带着。 中国人用筷子打鸡蛋。(网络图片) 7、搅蛋器现在也很普及了,但中国人依然觉得不好用,打鸡蛋还是用筷子利索。 8、泡茶一定要用杯盖,所以中国人家里的茶杯大多有盖子。但对海外的中国人来说,买个磁的杯盖可不容易,不行的话,就求助国内的亲友了。

9、生孩子对中西家庭都是大事,但外国女人生孩子2、3天就出门。中国女人分娩后一个月内不让出门,叫“坐月子”。 10、西方人身上卡多现金少,数钱的机会不多,银行数钱,也是机器上阵,而中国人数钱,喜欢用手指沾着口水数,而且点钞的速度大多比机器还快,银行出纳更是技高一筹。 11、西方人办事按照规章制度,不可违反。中国人办事则以人情为重,先找熟人,求人办事前往往还要送点小礼。 12、热情的中国人送客,会送出家门很远。西方人就不会这样了。 中国人居安思危,有点余钱就存银行。(fotolia)

外国人总结中国人特征

老外总结中国人的60个特征 1.熟人见面打招呼时不问好,而是问“吃了吗?” 2.喜欢吃鸡脚。 3.吃鱼时会吸鱼头和鱼鳍。 4.车子后视镜上会吊中国摆设。 5.喜欢唱卡拉OK。 6.房子铺的是瓷砖。 7.厨房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油脂。 8.炉子上面有铝箔。 9.遥控器外面包着塑料。 10.从没吻过你父母。 11.从没抱过你父母。 12.小学五年级开始就戴眼镜了。

13.睡醒后头发会竖起来。 14.会为一些不可质疑的事情辩论。 15.喜欢用折价券。 16.为了最便宜的汽油费不惜开着车子到处找。 17.每天总是到了晚上才洗澡。 18.旅店房间里的非免费食品都绝不吃。 19.如果是男人,那么身上的体毛比大多数女人少。 20.别人为他倒茶时,他表示感谢的方式是用手指敲一下桌子。 21.表示感叹时经常说“哎(第二声)呀(第四声)”和“哇(第四声 22.开车或坐在副驾驶座乘车时不喜欢系安全带,因为系安全带让他感觉不舒服和麻烦。 23.喜欢拉斯维加斯、老虎机和二十一点。 24.厨房桌子上总是有一条湿呼呼的抹布。

25.就餐时习惯把骨头和其他杂碎吐在桌子上。 26.电冰箱时常会存着很久以前放进去的食物。 27. 厨房里有洗碗机,但从来没用过它。 28. 把洗碗机当碗橱。 29.特别喜欢用热水瓶,而且每个热水瓶里面永远装满热水。 30.虽然有餐厅,但却总是喜欢在厨房用餐。 31.会在餐桌上当着众人剔牙,并且用手遮着嘴。 32.坐在书桌旁时,经常会下意识地转动手中的铅笔或圆珠笔。 33.冰箱里时常存有三口剩饭、一只鸡翅或数块乳腐。 34.喜欢把果酱瓶、雀巢咖啡瓶当水杯用。 35.有收集旅馆免费洗发水瓶子和牙刷、小木梳的嗜好。 36.即使外出十五分钟也会带上零食:话梅、橄榄、干芒果或烤鱿鱼等。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礼节:面子、关系与客气

Chinese courtesies have always been formal to follow strict rules, although sometimes Chinese people seem to be impolite according to Western norms in public places. To well understand Chinese, some concepts should not be ignored: 尽管在西式标准的公共场合下,中国人有时似乎显得不够礼貌。但中国式的礼貌,却有它自己的严格规则。要更好的了解中国,下面的这些概念你就不该忽视: Mianzi (Face) 面子 The idea of shame, usually expressed as "face" could be loosely defined as the "status" or "self-respect" in Chinese and by no means alien to foreigners. It is the worst thing for a Chinese to lose face. Never insult, embarrass, shame, yell at or otherwise demean a person. Since all these actions would risk putting a Chinese in a situation that he might lose face. Neither try to prove someone wrong nor shout at him in public. In order to get a successful effect without letting a Chinese lose face, any criticism should be delivered privately, discreetly and tactfully, or else, just opposite to what you wish. 羞耻这个概念,通常被表达为“面子”。在中文中大致的含义是“地位”或者“自尊”,这和外国人的观念并不相同。在中国,最糟糕的事莫过于失了面子。所以,千万不要对一个人进行侮辱、羞辱或者对其大吼,让其尴尬等。因为这样会让一个中国人感觉到失了面子。千万不要证明某人错了,或者在公共场合对其吼叫。为了能有效的传达意见而不让中国人丢了面子,任何的批评都应该私下传递,而且方式要巧妙而谨慎。否则,你将事与愿违。 Guanxi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ople) 关系 Throughout much of Chinese history, the fundamental glue that has held society together is the concept of guanxi,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ople.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Chinese to have good relationships. They often regard good social relations as a symbol of personal ability and influence. Someone who has no connections would be despised and is only half-Chinese.

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

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评价 我和一位喜爱亚洲文化的欧洲朋友交流,他对中国人做了正、中、反三方面评价,整理后诸位看看可否客观。 正面: 1、中国人吃苦耐劳,尤其生活较苦的家庭,吃苦耐劳、意志坚韧的精神更为著。 2、注重家庭。中国很多家庭不像西方人只为个人生活,中国夫妇考虑孩子更多,婚姻不美满为不伤害孩子,仍选择共同生活,一定程度减轻了单亲家庭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3、中国人比较讲交情。开始时可能对你有防范,只要你入了圈子,他们就会对你真诚相待,把你当作知心朋友。 4、注重孩子教育。中国社会竞争激烈,家长十分注重孩子的教育,除正常文化课也很重视文体美等素质,因为中国家庭寄予孩子太多希望。 5、中国人各个好厨师。你要去中国人家里做客,每家都能做出好多好吃又可口的饭菜,外国人去一趟就中国在中国城吃中餐不是中餐,只有到中国才能吃到最纯正的中餐。很多西方人从中国回来后,很多年仍对中国餐年年不忘。 中性: 1、中国人爱虚荣,好面子、讲攀比。中国人与人交往的时候,一般先看对方穿戴,衣帽取人。中国人爱炫耀,披金戴银,不像西方社会看重个人举止、修养和个性内涵。中国人爱面子,所有行为原则都能与“面子”挂钩,有时候面子比生命还重要。中国人爱攀重,亲戚朋友、邻居同事互相之间明争暗攀,攀比范围包括工作、生活、学习,孩子等等,几乎到了“无所不攀”的地步。 2、官迷,中国人爱当官,古代“学而优则仕”,现代做官更富优越感。当官能名利双收,一个人当官,全家受益,能得到几代人打拼而得不到的东西。所以中国人明争暗斗、你争我夺,都为“当官”,中国人认为这是“人往高处走”,当官是一切价值的最高体现。 3、中国最崇拜名人。中国可能是世界上最崇拜名人的国度,名人在中国的日子最好过,可以躺在过去的名声上吃一辈子。不比西方社会名声只代表过去,即便获过诺贝尔奖而再无创造,就会被淘汰。想名人躺在过去的名声上过好生活,好似痴人说梦。 4、中国人好客,但总有私人目的。一般而言,中国人请你多了,不拿你当外人的时候,也就是要求你办事了,中国人好客之外,总有个人目的。 5、中国人说话声音大。这是外国人到中国最深的感触之一,中国还把这个习惯带到了国外。走在西方国家街头,不用多问只听他们说话就知道他们是哪儿个

外国人眼中的广州人

外国人眼中的广州人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的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等都不尽相同。与此相类,各地人的性格、气质等也有一定差异。于是一些人喜欢研究各地人的特点,发表了不少“高论”。尤其对“广东人”和“广州人”的特点,社会上流传着不少说法。但由于论者本身的局限(如地域、识见等),有些观点未免存在偏见甚至误导。相比较而言,一些外国人的评价倒更值得重视。这里不妨让我们看看几位外国人对广州人的评价吧——— 1894年,澳大利亚人莫理循揣着向母亲借来的40英镑,在不懂中文的情况下,只身从中国上海溯江而上,穿越中国西南至缅甸,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旅行。他将这次不平凡的经历写进《一个澳大利亚人在中国》一书中,翌年在英国伦敦出版。书中写到这年5月3日,他离开云南大理,沿着一条江前行,傍晚在一个“迷人的小村庄合江堡”的客栈投宿。在这里,他碰上一些“从西藏集市返乡的广州人”,便把自己对广州人的了解写了下来: 广州人,从广义来说,中国人指的是广东省人,他们像苏格兰人一样富有创业精神,能迅速适应环境,忍耐性强,节俭,能赚钱,在中国最偏远的地方也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靠双脚长途跋涉至很远的地方。中国人认为他们最机智……他们的穿着打扮,大大的油纸遮阳伞,以及把货物高高挑在竿子上的习惯,使他们在各地都很显眼。他们总是穿整洁的深蓝色衣服,头剃得干净,脚蹬矮帮鞋,小腿裹着整齐的绑腿。他们风尘仆仆,自视比那些与他

们交易的、不外出做生意的蛮子要高明。他们对我总是既有礼貌又友善,把我看作与他们一样的背井离乡之人。 莫理循所写的,是一百多年前的广州人。而对当今的广州人,有一位叫史密斯的美国人,也作过精要的评价。史密斯1990年就来到中国,在中国的北京、深圳、上海、广州、香港都长期居住过,是个“中国通”,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和粤语。由于工作的关系,他经常频繁往来于这5个城市,对这些城市有较深的了解。他心目中广州人是这样的: 这里的市民与上海的市民一样,堪称中国小市民中的代表。但与上海人的极度虚荣和好吹牛相反,广州人虽也斤斤计较,胸无大志,但他们敢于承认,非常低调。而与北京人相反的是,他们重视物质生活(尤其舍得吃)、轻视精神生活(如果旅游不算精神生活)。由于广州人比上海人勤劳和头脑灵活,加上财富积累时间较长,所以生活要比上海人好得多,也比中国大陆除深圳之外的城市居民生活好得多。 还有一位长期在广州居住的菲律宾驻穗总领事馆的总领事,他对广州人的看法是: 广州人总是精力充沛、灵活和欢迎变化。他们有很多困难和忧虑,但是更知道如何用自己的努力去克服。 以上三人虽所处时代不同,来自的国家不同,也无任何关系,但他们对广州人的看法却有共同之处,那就是聪明,务实,勤劳,刻苦,富有不怕困难和勇往直前的创业精神。这些,应该不是虚与委蛇的夸大之词吧。 诚然,社会和人生都是复杂的,要准确地给某个地方人作出评价,是很困难的。关键是在评价时不带个人成见,不以个人好恶恩怨说事。否则,就会像有些评价那样,说好就“一朵花”,说坏就“豆腐渣”;不但有失公道,而且很难服人。这些外国人对广州人的某些缺点尚未提及,但他们的评价不带个人成见,不掺杂个人的好恶恩怨,比较公允正确。这,也正是他们的可贵之处。 的广州文化频道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留学生

外国人眼中的xx 留学生 在美国学习的外国学生, 2011 年中国占世界第一位: 总人数 12.8万,中国留学生带来的花费大概 31 亿美元,随着人数的增加,影响力和出事率也增大。 前几天,有感于加拿大华裔留学生林俊惨案的启发,写了博文: xx 留学生在海外该怎样保护自己? 很多博友在评论区踊跃留言,发表自己的看法。很多人提到,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是一个弱势群体,同时有些留学生也很难融入当地社会,这其中,有地域文化的差别因素,也有留学生自身的问题。 留学生到了国外,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应,有些人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有些人很不习惯,度日如年。 学业的繁重,生活习惯截然不同,文化难以融合,再加上语言问题,导致有些留学生困在自己中国同学的圈子里,没法融入到美国当地的文化中。 问题到底出在哪?俺高娓娓不是社会学家,也不是专家学者,只是听到一下说法,看到一些报道。 那些中国留学生身边的老外们,是怎么看中国留学生的呢?或许我们也能从他们的眼中看到自己的不足。 看到 yahoo 上一篇报道,讲几点老外关于中国留学生的评价,不完全准确,但很有意思。 评价一: 读书用功,看重成绩,却缺乏创造力 美国学生认为中国学生学习太用功,对考试过于重视,对创造力和独立思考却不注重。只顾埋头学习,却对自己的人生和将来缺乏思考。 有一个老外说,中国学生都是“用功狂”。他们学校的老师有时候会列出一些建议阅读的书目,但经常都是只有中国学生会认真看完的。而且中国学生的总分却还是

比不上外国学生,因为他们不会积极地参加课堂讨论,那也占分数的 50%。 我有几个教授朋友,他们也和我聊过,说中国学生不太喜欢在课堂讨论不太喜欢发言。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不知道说什么,而是不敢说。网上有一个留学生说: 课堂讨论时,我经常知道问题答案或有个不错的点子,但憋死也不举手说,当老师把目光转移到我身上时,我却或装痴呆状,或做羞涩状,等到老师把这个话题结束了,才后悔刚才没说两句露露脸儿。

评价二: 缺乏幽默感,开不起玩笑

美国人很喜欢聚会,经常在自己或朋友家开办各种派对,各种主题,各种玩法,其中免不了喝酒和整人逗趣的小游戏。但奇怪的是,很多老美学生,很少邀请中国留学生参加这种聚会。

因为他们担心中国留学生会不习惯他们的玩法。毕竟,大多数中国学生思想还是非常保守。

评价二:缺乏幽默感,开不起玩笑

美国人很喜欢聚会,经常在自己或朋友家开办各种派对,各种主题,各种玩法,其中免不了喝酒和整人逗趣的小游戏。但奇怪的是,很多老美学生,很少邀请中国留学生参加这种聚会。

外国人眼里的中国人――爱面子

引言: 这是一篇对中国人的“面子”有着深刻诠释的文章,该章节摘自美国著名作家Arthur Henderson Smith所著的《CHINESE CHARACTERISTICS》(《中国人的气质》)一书。 外国人眼里的xx人——爱面子 初看上去,用“脸面”这个全人类都有的身体部位来概括中国人的“性格”,没有比这更为荒谬的事情了。但是在中国,“面子”一词可不是单指脑袋上面超前的那一部分,而是一个语意甚多的复合词。其内涵之丰富,超出了我们的描述能力,或许还超出了我们的理解能力。 为了大体上理解“面子”一词的含义,我们必须考虑到这样一个事实,即中国人是一个具有强烈演戏本能的民族。戏剧是一种全民娱乐方式,大多数的中国人之热衷于看戏,就如同英国人喜爱运动、西班牙人喜爱斗牛一样。任何一个轻微的刺激,都很可能地使得中国人吧当作戏剧中的一个角色。他会做出种种戏剧化的举动,诸如躬身下拜、双膝跪地、伏地不起、以头叩地,对于一位西方人来说,这些举动即便不是荒唐可笑的,也纯属多余。很多中国人是按照戏剧的方式来思考问题的。一个人需要为自己辩护的时候,面对两三个人,他也会像面对一大群人那样说话。如果他的麻烦得以解脱,他就会说他体面地“下了台”,如果没有得到解脱,那他会发现自己无法“下台”。 很明显,所有这一切都与实际情况没有任何关系。问题从不在于现实,而在于形式。如果在合适的时机用合适的方式道出了漂亮的话语,“演戏”的要求便得到了满足。我们不必到后面去偷看“真相”,否则将会毁掉世界上所有的“戏剧”。在复杂的生活关系中适当的做出这些戏剧化得举动,这就是“有面子”。如果做不出这些举动,忽略这些举动,这就是有“面子”阻挠这些举动的展示,就是“丢面子”。如果理解无误,就会发现,“面子”就是一把钥匙,用它能打开那只藏在有中国人诸多重要性格的密码箱。 还要再补充一点,调控“面子”及其获得方式的种种原则,常常超出了西方人得理解能力,西方人总会淡忘这种戏剧化得因素,闯入不相干的事实范畴。对于西方人来讲,中国人的“面子”就像是南阳岛民的塔布一样,是一种不可否

外国人评论中国人的吃

外国人评论中国人的吃 根据几个刚在中国过完新年的外国人口述,略有裁减和发挥,内容基本属实。 首先,在中国的大小饭局都是肉山酒海----小盘围绕着大盘,小碗环绕着大碗,大碗里层还有大海碗,大海碗边上还耸立着砂锅,火锅或者鸳鸯锅,里面都装着能吃的各种小动物,比如鸡鸭鱼虾,乌龟,牛百叶,蛤蟆腿,老鸭子什么的,每个锅里都冒着热气并飘散出各种形容不出来的香味。除了热菜还有小盘凉菜,大都认不出来,我能识别的只有一大盘某种飞禽的爪子,虽然肉不多,可是被你们中国人咬完了还唑,而且唑得特别干净。 西方人吃完饭,桌上基本是空的;中国人吃完,饭桌上的东西好像比吃之前还多了:各种骨头鱼刺,虾皮凤爪,加上咬不动的牛筋和坚果皮等等,统统堆积在桌面上,看上去有一种越吃越多的感觉。 每次和中国人吃饭,最渴望的就是能打包,把吃不完的鸡鸭鱼肉带回家,甚至带回美国才好呢,让那些没见过大世面的美国亲友见识一下,中国人实在是太富有了。 你们中国人在吃这方面创意无穷!首先,你们偏爱带腿的东西,在带腿的东西里除了桌子以外,其它一律都可以吃掉,无一幸免。就拿鸡和鸭来说吧,沦陷到中国人手里其实挺不幸的:从脑袋到屁股到脚丫子,没有一个地儿不被吃的。 在中国人看来,一桌饭局要是不剩下三分之一,就特别没面子。谁要是把剩菜打包带走,就等于公开承认自己是贫农。作为美国人我虽然想带走,可是中国人从来不给我机会和台阶,不得已只好一步三回头的地离开。看着那么多没吃完的好吃的,心疼得我肝肠寸断的。 中国人一旦坐在饭桌上,个个都变得特别健谈,一个赛着一个声音高,一边说一边用筷子指指点点。其中中年妇女的嗓门尤其高亢,和她们坐在一起我发现自己开始耳聋。还有,我的一位黑人同事因为躲闪不及,被邻桌一位边讲边吃的中国人用筷子扎瞎了眼睛。总之,和中国人吃饭挺危险的。 中国人别看个头不大,可是胸怀特别宽广,尤其是吃自助餐的时候。任何一个弱小女子都能端好几盘堆积如山的螃蟹腿,大虾,西瓜,面条还有甜点,吃完了还能游刃有余地低头寄鞋带,我真服了you了。 来华之前,听人说中国是个含蓄文静的民族,这话说得太不靠谱了。中国人平时可能是文静,可是一旦吃起面条来,那响彻云霄的提拉声能把谁吓死。特别是吃打卤面,那四处飞溅的汤水,谁坐在身边都能“飞溅”个半饱。听着那一声紧似一声的吸溜,即便你自己没吃,也跟亲口吃了一样地过瘾,这一点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无私。 每当我们回到美国,再一看美国人吃面条那臭德行,我气就不打一处来:拿叉子一点一点卷面条,再偷偷摸摸地放进嘴里,还得闭紧了嘴咀嚼吞咽,不能露齿,不能出声,那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