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欢化理论与电影叙事分析

狂欢化理论与电影叙事分析
狂欢化理论与电影叙事分析

“狂欢化”理论与电影叙事

陈阳

2012-11-22 15:49:57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京)2007年3期作者简介:陈阳,文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讲师。(北京100872)

内容提要:俄罗斯文论家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开辟了狂欢节仪式与文学艺术体裁的形成与发展关系这一研究视角。狂欢仪式本身对于民众富于影响的特征,以及通过这种仪式引发有关世界思考方式的变化,对电影叙事发展的研究极具启发价值。电影在诞生之初就具有狂欢节变体的特点,“庄谐”同一又是其发展至今的一个基本特征。

关键词:狂欢化理论电影叙事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文论家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在我国引起广泛关注。人们经常使用的“狂欢化”概念,往往出现于大众宣泄、解构传统经典、低俗与高雅等问题语境中,而对于狂欢节仪式与文学或艺术形式历史发展的渊源关系,对电影与其在心理方面的同构关系以及它对电影叙事研究的价值则触及较少。对于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的理解,应该从文化的层面、艺术思维的层面进行全面的解读,尤其要将他的“对话”和“复调”理论与狂欢化问题连接起来,这样才能从“一元论”以及“独白型”的艺术思维局限中走出来,在艺术形态以及艺术类型方面拓展出具有更为丰富内涵的样式,这对文学、电影和其他叙事艺术都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艺术自身发展中的更新与传统、主流与非主流、官方与民间等问题也应得到更为全面的理解和诠释,在为民间狂欢仪式正名的过程中,电影和其他艺术一样,也可以形成一个二元或者是多元共存的构成格局。狂欢化理论引导下的艺术,并非是以民间的“狂欢仪式”取代官方或正统便戛然而

止,吸纳和新生是其基本的路向,两者同样重要,对此不应理解为一种简单的替代关系,艺术本身也正是由此变得更为丰富和复杂。巴赫金所研究的“对话”和“复调”理论具有极强的包容性特征,在这个系统参照下去理解狂欢化理论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建立在欧洲民间狂欢文化现象基础之上,虽然这一词汇来源于“狂欢节”即基督教的“谢肉节”,但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罗马时期,甚至更早的古代神话传说时期。其中,带有强烈的“酒神”狄奥尼索斯精神和代表秩序的阿波罗精神恰好构成人类精神的两个重要维度,它们在人类的文化和艺术生活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狂欢化理论所包含的内容庞大而复杂,然而从其基本的外化形式入手,则较能见出狂欢节仪式在受众广泛的电影中所具有的直观表现价值。在巴赫金的故乡俄罗斯的电影中,可以找到许多典型的狂欢化叙事方式,比如前苏联时期改编自名著的影片《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以及喜剧大师梁赞诺夫的大部分作品,而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米哈尔科夫的影片《西伯利亚理发师》则把“谢肉节”直接搬上了银幕,人们在影片中直观地看到了“谢肉节”上沙皇时代的将军“降格”后的滑稽表演。同样,在美国好莱坞电影中也有着狂欢化的各种变体形式,并成为好莱坞电影首先征服欧美继而征服全球的一个重要法宝。

关于狂欢节仪式对于人类文化艺术的影响,巴赫金是从多个层面加以考虑的:“可是狂欢节,它的种种形式和象征,而首先是狂欢式的世界感受本身,在许多世纪的漫长岁月里被不断吸收到多种文学体裁中去,同它们的特点结合到了一起,变为这些体裁的构成因素,成了它们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狂欢节仿佛变成了文学,也就是说成为文学发展中一个确定的强大的支脉。转化为文学语言的狂

欢节诸形式,成了艺术地把握生活的强大手段;成了一种特殊的语言,这个语言中的词语和形式具有一种巨大的象征性概括的力量,换言之就是向纵深概括的力量。生活中许多重要方面,确切说是许多重要层次,并且是深处的层次,只有借助这个语言,才能发现、理解,才能表达出来。”[1] (P208-209)在这里,要注意几点:第一,狂欢节仪式以及它的各种衍生形态不断被吸收到历代文学艺术作品中去,就文学艺术形式本身来说便具有无穷尽的表现价值,既是看待与观察世界的一个视点,也是一种方法的始点;第二,作为巴赫金强调的重点,“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它包容了处于狂欢节仪式语境中的种种体验和发现,诸如欢笑、发泄、无等级、诙谐、重新认知,等等,既可能孕育着新思想的萌芽,也可能成为导致文学新体裁出现的契机(比如庄谐体),同时又与既有的文学体裁相融合并成为它们新的构成因素;第三,文学语言、形式和内容上的狂欢节仪式,可以使人从更加多的侧面和层次去发现生活,并寻找出前人所未发现的价值和意义,因此它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是艺术地把握生活的“强大手段”;第四,它是一种语言,而且与常规语言不同,处于一种逆向或者说是多向思维的逻辑语境中,在这种语言思维引导下的发现、理解和表现具有非常态的特征,因而也最具创新的可能性。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本身就是复调和多义的,用它来考察电影表现,首先还是应该从狂欢节仪式和它的种种变体形式入手。早期电影生存的空间大多是在热闹的集市、咖啡馆等大众娱乐场所,在那里电影本身就成为广场狂欢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表现的基本内容也以引人发笑或超出生活常态为主体,像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水浇园丁》是其中一种,而像梅里爱的电影魔术或幻想电影则是后一种表现。20世纪初,受法国喜剧大师林戴启发而风行美国和世界的“启斯东喜剧”,以及20年代初中国早期电影的滑稽短剧,应该可以算作是狂欢节仪式在电影中的最直接表现。早期电影观众的群体大多为城市底层小市民、工人,每当

电影放映时,观众的欢笑声无疑为一个新时代的狂欢化景观做了一个明确的注脚。从这一时期开始,电影也不断尝试着把以往能够吸引观众的民间以及舞台表演形式融合进电影之中,如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就是尝试把中国戏曲引入电影。另一方面,民间笑话故事则成为滑稽短剧素材的一个重要来源。而至后来歌曲、舞蹈、节庆民俗、拳击功夫等诸般能够吸引观众眼球和注意力的元素陆续进入电影,并且发展成各式电影类型,从中可以明显见出狂欢化仪式的源头作用。

狂欢化的电影画面给予观众的是瞬间的快感,最高的表现形式自然是放声大笑。如果追溯开心之笑的因果关系,这便进入到电影叙事的问题。巴赫金在他的狂欢理论中,从中世纪后期欧洲人的生活世界入手,将人们的生活分为两个世界:一个是常规的世界,在这里人们被迫服从社会的等级秩序,恐惧、教条、崇敬和虔诚是这一世界人们心理和行为举止的主要表征;另一个是狂欢化的世界,在其中,人们感受着自由自在、亲昵、不敬甚至是亵渎和歪曲的生活形态。这两者都实实在在地被当时的人们所经历着,并作为丰富的生活经验储存,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大量狂欢文学的社会基础。后者几乎就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原动力,以此展开狂欢化世界向常规世界的“攻击性”行动,并表现为当时文学的基本叙事母题。在这种叙事过程中,由于读者生活经验基础的存在,人们普遍认同了常规世界所带来的压制感以及狂欢世界对压抑释放的快感,文学叙事的母题与读者的内心期待形成同向构成关系,因此,狂欢型主人公每获得一次成功都会唤起读者内心强烈的欢呼声。常规世界和狂欢世界的对应,在这里转换成压制和释放的基本叙事结构,叙事情节的紧张程度随着压制力量的强大而增加,一旦这种压力被战胜,释放的快感便会成倍地增加。这种叙事构成关系,在电影探索出成熟的叙事结构之初便予以继承下来。毕竟,电影运动的特性为这种叙事的展开提供了更加逼真的表现机会。被法国电影史家乔治?萨杜尔称为“典型的电影叙事方式”的追逐和救援场面,在1900年英国人威廉孙的《中国教会被袭记》中已经形成,

其后被格里菲斯发展成著名的“最后一分钟营救”,在以后的美国西部片、惊险片中得到广泛使用并一直延续到今天。值得一提的是,在威廉孙的叙事中,中国义和团反抗外国殖民者的举动被描述成一种压制力量,殖民者军队反倒成了拯救者。与此类似,格里菲斯的《一个国家的诞生》也将黑人描写成压迫者,而3K 党却成了救世的英雄。之所以出现这种不恰当的歪曲,当然与作者的身份和他们所处的狭隘语境有直接关系,由此造成的叙事意识形态化或者说叙事的歧义现象在电影史上亦屡见不鲜。由此也说明,建立人类普遍认同的普适性价值观对于电影来讲是至关重要的。

电影叙事方式的形成,实际上也使狂欢节仪式的共时性特征在电影中变成历时性的展开,在心理结构上符合日常生活感受与狂欢节仪式上释放的瞬时感受规律。日常生活中感受的压力与电影追逐场面中感受到的不断增强的紧张感,以及狂欢节上的宣泄释放与电影中的营救成功而获得的释然感受,这些都具有从生活到影像的心理同构或对应关系,因此,在营救大获全胜时,观众会由此获得与狂欢节上同样的宣泄快感,而这恰恰是电影叙事带来的结果。从这种电影叙事的基本形式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电影中潜藏的“压力-释放”这样一个标准的心理结构图谱,在这个心理结构图谱之下,电影的基本叙事形式被建构起来。它诞生于早期电影追逐、营救的简单构型,但又向人们心理所能感受到的一切领域蔓延,只要电影编导找到一个能够引发观众普遍感受到的压迫感原因,最后对压迫感的摆脱或战胜就能引来观众狂欢节般的快感。电影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大到工业社会对人形成的精神压力、媒介泛滥时代对私人空间的挤压和排斥,小到地痞流氓、无良市民对一般百姓的欺诈,表达空间的开放性是其根本特点。

电影叙事带给观众的狂欢化感受不仅体现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随着电影表现技巧的发展,还不断通过电影视听语言的充分调用给予强化。20世纪20年代,苏联蒙太奇学派在视觉效果方面做出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并在镜头内部以及镜头之间探讨了独特的象征和隐喻关系。在爱森斯坦的经典影片《战舰波将金号》中,台阶、夹鼻眼镜、炮台以及石狮子这些极富象征意义的符号所指意义都曾被人们多次诠释过,但同时也该注意到,它们必须联系到压制和反抗的叙事结构才能真正获得意义。如著名的“敖德萨阶梯”,从电影的画面构图上就可以看出压迫者的强势地位:沙皇的哥萨克军队突然出现在台阶上端,这些处于强势地位的压迫者又将这种压力推向了极端;而接下去出现的奋起的“石狮子”镜头,则是在叙事中对残酷压迫的强有力回应,它们的能指意义都是在具体的叙事中显现出来。因此,这两者都成了电影史上最为经典、最具震撼力的镜头,后来一系列有关电影符号、形式和诸多拍摄技巧的讨论都把它们当成一个重要的起点。将这些经典镜头和段落看作是反抗压迫的狂欢节叙事实不为过。值得思考的是,长久以来人们在谈论这些镜头时,多把它们限定在形式范畴里,而很少触及爱森斯坦的灵感源泉。如果把爱森斯坦生前拍摄过的电影稍加整理,就会发现,这位电影大师一生所关注的均是有关等级、压迫以及奋起抗争的问题,他的电影几乎就是一部关于俄罗斯和人类反抗压制的叙事诗,他高亢的热情甚至在当时的墨西哥也能找到深切的回应。当然,这也可能正是他在俄国革命高潮过后,在前苏联内部渐渐失宠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电影界对以爱森斯坦为代表的蒙太奇学派崇敬有加,尽管前苏联和美国在政治意识形态方面差异巨大,但是两国的电影艺术家却对文艺复兴以来的艺术精神有着共同的感受。不过,美国电影中有关压制和反抗的叙事母题往往是以相对温和的面目表现出来的。

20世纪初,世界电影喜剧的中心从法国转移到美国并在美国获得持久性的繁荣。不能不说,美国喜剧是文艺复兴之后人类在狂欢化内涵方面获得深刻理解

的结果。“启斯东喜剧”中一个重要的形象——“启斯东警察”,再一次为人们带来了直观的狂欢节感受。这一代表法律和秩序的形象,在电影中却显得异常笨拙,服装肥大邋遢,且经常洋相百出。这个形象的创意者塞纳特,最初就是希望以“启斯东警察”的火爆来取代法国喜剧的地位,事实证明他的这一想法变成了现实。从这一现象可以看出,20世纪后的电影的确成为了中世纪狂欢广场的替代场所,在电影中人们总是能找到值得欢呼和开心大笑的内容。而在此之后,塞纳特慧眼发掘的喜剧明星查理?卓别林则把这种狂欢喜剧引领到一个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峰。

卓别林的喜剧电影同样具有狂欢化电影的一些鲜明特征。在他的电影里体现着狂欢化电影多个层面的特征:演员诙谐且又滑稽的表演;小人物式主人公的大众属性——卓别林塑造的小人物夏尔洛形象被无数的普通观众视为同伴和知己;在这个角色身上集中了痛苦与欢乐、善良与狡黠、机智与笨拙,具有典型的“正反同体”性格特点;紧张的故事情节总能引人大笑,属于狂欢化的“高声部”作品;电影故事以及时空安排技巧与演员诙谐且滑稽的表演共同构成压制-宣泄的狂欢化效果。在《摩登时代》里,故事以压制的表现开始而以最终摆脱压制结束。电影开头,画面中出现的是一个正在吐出黑烟的汽笛,摄影机从高处俯拍走入工厂大门的工人全景,随后进入车间时,摄影机依旧采取的是俯拍角度。画面内,巨型机器下面工人像蚂蚁一样走动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对工人的压制被极为形象地展现出来。接下去,流水线、巨屏监视电视、餐饮机相继出现在工人的“常规世界”里,这些又都成为导致工人夏尔洛疯狂的直接诱因,结果自然引出夏尔洛的一系列疯狂举动,演出了打破工厂常规秩序的精彩一幕。即使是没有工厂经验的观众也可以看出这一狂欢叙事的因果关联,并且能从一个个压抑的镜头画面中感受到这种压制的沉重,因此在夏尔洛疯狂破坏这个“常规世界”之时,终于也能够发出会心的大笑。而卓别林喜剧的秘诀正在于他能把自己的喜剧天赋与狂欢

叙事结合在一起,这样,他的喜剧便能够获得双重力量的效果。

巴赫金在其《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文中,对狂欢化文学的源流进行了一番梳理。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梅尼普体,到文艺复兴以来的卜迦丘、拉伯雷、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格里美豪森、伏尔泰、狄德罗、巴尔扎克、乔治?桑、维克多?雨果、普希金、果戈理等作家的作品,都被巴赫金纳入狂欢体文学传统之列。在巴赫金看来,这些作家从各自不同的艺术目的出发,把狂欢化表征与各自的创作意图结合在一起,从而显示出狂欢化对文学艺术乃至哲学思想的多重启示价值。比如在伏尔泰和狄德罗那里,狂欢化同理性的哲学思想、部分地还同社会题材之间形成有机的结合;在19世纪的社会惊险小说中,狂欢化同惊险情节和尖锐的现实社会题材结合;在巴尔扎克、乔治?桑和维克多?雨果的作品中,把握和运用狂欢化传统来得更加深刻,巴赫金特意强调这主要不是表现在外部的形式上,而在于“狂欢式的世界感受”,这种深刻感受的结果渗入到人物性格的塑造之中,渗入到人的欲念发展的两重性结合:爱情与仇视、吝啬与无私、权欲和自卑。[1] (P209-211)

“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同样也能让电影艺术家对世界有着独特的思考,在错位或颠倒的世界中发现新的人性主题。苏联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一部既能引发大众欢笑又具有深刻主题的影片,该片整体叙事结构基本可分为诙谐和庄重两部分,而在第一层的庄重下面又可以分成数个层次的诙谐分支。这样,在影片的时间顺序中保持了两者的交替更迭,人物性格的多个侧面亦在这一交替更迭中得以呈现。影片以诙谐部分开始,用几个镜头便表现了男士兵们军纪涣散的“洋相”,令观众捧腹大笑的同时也揭示了调换女兵的因由。在热闹的“狂欢节仪式”背后,实际上将战争的主要承担者男性做了降格,而让女性替换男人的位置,为后面在女性的性别角色和职业角色的对立中展现女性性格的两重性留出了空间。

这些原本是母亲、妻子或恋人的女人,本应去享受家庭、恋爱的温馨与欢乐,但是战争毁灭了她们的爱情和家庭,她们的性格因此也汇集了温柔、甜蜜与愤怒、仇恨这两个极为对立的方面。为了强化这种角色性格的对立和同一,影片采用了不同色彩叙事的方式:每个女兵战前的爱情憧憬、幸福的家庭生活都用十分明快干净的画面给予高调表现,与战争中的低沉、暗淡的色彩形成鲜明对比。这不仅是对时间的一种划分方式,更是对她们的心理世界的两极给予的形象生动的表达。女兵们到来之后,影片叙事的诙谐与庄重使围绕着准尉瓦什科夫和女兵们之间的日常化生活展开。准尉瓦什科夫原则性强但又带有几分俄罗斯式农民的笨拙和僵硬,尤其是他爱用“条令”更显出其死板的一面,自然成为女兵们嘲笑的对象。同时,这也是个“正反同体”的人物,外表上笨拙和僵硬,而在实际生活里却表现出农民特有的经验和智慧,因此,随着故事情境的变化,瓦什科夫经验和智慧的一面突出出来,这时女兵们对他又充满了敬意。在这部片子里,人物性格的“正反同体”的多侧面表现,成为叙事风格庄重与诙谐变化的内在依据,这也是俄罗斯电影注重人物性格多侧面塑造而使影片走向深刻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角色内部和角色之间庄重与诙谐交替变化,以及影片色彩的交替使用带来的节奏感之外,在影片的宏观架构方面,影片也通过几次大的狂欢化场景与悲壮场景的分设对立,构建起小节奏之外的另一层大节奏。第一层面的小节奏可以说具有吸引观众注意力、体味角色性格变化等方面的功能,而第二层面的大节奏则起到扩张情感深度的功能,通过极度欢笑和极度悲壮的对比,观众的情感体验向纵深空间发展并且获得情感的升华,狂欢化与诙谐最终让位给了庄严和悲壮。这又使该影片成为一部研究狂欢化世界与常规世界相协调的经典之作。

巴赫金认为,在古希腊罗马文化末期产生的庄谐体文学与史诗和悲剧有很大不同,在文体特征上表现为“故意为之的杂体性和多声性,它们拒绝史诗、悲剧、庄严的雄辩、抒情诗的那种修辞的统一(严格说是拒绝单体性)。对它们来说,有

代表性的是:叙事常用多种语调,庄谐结合”[1] (P142-143)。苏联电影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产生了大批类似的“庄谐体”电影,而且大多用以表现正剧或悲剧主题,如《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两个人的车站》、《战地浪漫曲》、《残酷的罗曼史》等。进入后苏联时代,俄罗斯电影依旧延续着这种风格,如《俄罗斯民族的狩猎传统》、《西伯利亚理发师》、《名字》和《爸爸》等片,可以说,“庄谐体”电影已经成为俄罗斯民族电影叙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电影研究者帕特里克?富尔赖有关电影狂欢化的研究成果。他从狂欢化的颠覆性特征出发,将一些异于社会常态的电影表现均划归在“狂欢节”的名义下进行讨论。在富尔赖看来,费雷里导演的《饕餮大餐》、罗宾逊导演的《威兹奈尔和我》以及贝托鲁奇的《巴黎最后的探戈》里的人物,都有着高康大式的无节制行为特征,这些影片中的主人公在吃、喝以及性等方面的表现近乎疯狂,带有强烈的狂欢仪式色彩。[2] (P138-139)这些狂欢活动本身并非盲目的,它代表了参与者的立场和态度。毫无节制的行为挑战了传统观念和社会秩序,同时在叙事方面也会对主流电影和艺术电影的规范构成破坏。

富尔赖是从电影与现实社会秩序以及电影内部规范的角度研究狂欢化在电影中表现的。其一,描述出电影世界对现实社会秩序的影响作用,依照狂欢化原则构建的电影现实对实际生活的社会秩序具有扰乱、破坏乃至重建的功能。具体表现为,一些现有的社会实践秩序,如生理性别、社会身份、长辈和晚辈的身份位置关系、权威和社会法则,等等,受到放浪无节制、玄妙幻想或怪异的冲击和嘲笑,如吉列姆的《妙想天开》(1985)、麦克卡雷的《野鸭汤》(1933)、阿尔特曼的《陆军野战医院》(1970)。其二,狂欢化思维赋予导演打破既有的电影规范体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导演要算戈达尔,他在电影《精疲力竭》中率先使用电

影跳接手法,从电影最小的叙事单位即镜头的衔接方面挑战了传统的蒙太奇规则。此外,狂欢节仪式的语言结构关系,如象征性关系和类推形成的关系超越了物质因果关系的连接,而这种因果关系恰好是经典好莱坞影片最基础的叙事场景,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对好莱坞经典叙事法则的挑战。在他看来,将这种打破常规叙事结构的做法推向极致的是阿伦?雷乃的作品《去年在马里昂巴德》(1961)。

[2] (P139-145)

帕特里克?富尔赖的总结让我们看到了电影中的狂欢化仪式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某种呼应,同时,也揭示出狂欢化语言结构方式对经典电影叙事结构的颠覆所具有的启发价值。尽管其中有失之偏颇之处,但从一个侧面证明了狂欢化鲜活的生命力。鉴于世界电影格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生的巨大变化,即从倾向于哲学思潮影响的判断进入到艺术语言自身的逻辑发展脉络,人们渐渐意识到狂欢节仪式的语言结构方式对新电影叙事语言的出现具有更为直接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狂欢化资源。在古典名著《水浒传》里,梁山好汉李逵、鲁智深等人的身上聚集着中国老百姓所喜爱的品质,这是他们在现实封建压迫的无奈中所能找到的最好的狂欢化资源,而像传统曲艺、民间笑话中,也有许多表达了民众对封建等级制度压迫的嘲笑和蔑视。中国电影在20世纪20年代初期曾经拍摄过一系列的滑稽短片,其中有许多直接取材于民间笑话或民间故事,如《二百五白相城隍庙》、《一夜不安》、《发横财》等片,都能引得当时的市民阶层开怀大笑。但是,其中有的狂欢和笑却表现为维护或制造等级制度的倾向,城里小市民嘲笑乡巴佬的《二百五白相城隍庙》就是一个例证。此类影片显得缺少文艺复兴以来狂欢化的人本主义内核,也缺乏人类普遍认同的

普适性价值观念的引导,因此,这样的狂欢很难找到促进现实生活和社会制度“新生”的价值,指责其为低俗实不为过。诺思罗普?弗莱曾讲:“喜剧最终要实现的社会,正是观众理想的社会”[3],而理想的社会与现实的社会相比显然是进步的。狂欢仪式本身在对原有的常规世界嘲笑的同时,实际上往往又暗含着更高一层的理想,非道德或非价值并非狂欢节仪式的最终指向。

20世纪20年代,洪深先生顶着巨大压力投身到被当时人们所鄙视的中国电影喜剧的改造中,将社会批判意识注入到喜剧之中。饶曙光对此评价道:“洪深第一个把严肃的社会批判意识和内容融进了轻松的喜剧形式之中,给当时的喜剧电影创作带来了难得的深度和广度。”[4] 实际上,洪深的这一做法不仅改造了中国喜剧电影,同时也使严肃电影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早期中国滑稽短片中的滑稽动作、异想天开的打闹和噱头,虽无理想和进步的价值可言,但终究可以算作狂欢化的初级形式,至于嘲讽的对象也可以在艺术家的摄影机或笔下给予置换,因此,这些滑稽的打闹和噱头也成为后来进步影片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诸如30年代沈西苓编导的《十字街头》、袁牧之编导的《马路天使》和蔡楚生编导的“苦戏”《渔光曲》,都可以看到一连串的滑稽动作加噱头的喜剧性镜头,这些滑稽镜头与影片所要表达的悲剧或正剧主题的叙事线索联在一起,也为普通观众敞开了一扇兴趣的窗口。

20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双重性叙事表达方式的建立,与当时电影人受好莱坞特别是卓别林电影的影响有很大关系。蔡楚生在谈及卓别林电影的进步内容时,明确指出了电影的喜剧形式对内容的帮助作用,在他对观众的分析中,可以见出十分清醒的逻辑意识:“第一种是知识阶层,他会从最高的理解力出发,去探求他每一部作品所含育的最深一层的意义;第二种是小市民阶层,他会觉得他的每部制作都‘有点意思’,也很‘好玩’;第三种是底层社会的群众,就直觉

地去接受他那最浅显的部分:同情或是哄笑。”[5] 左翼电影的双重性叙事结构方式,应该说较好地解决了三个层次的问题:其一,解决了思想性与娱乐性的矛盾。充分考虑到中国普通观众的兴趣,依托演员的滑稽表演和喜剧性的情节设置为观众带来连续的快感,保证了左翼电影具有充足的观众群体。其二,承认普通观众的快感需求。解决了当时人们对社会现实整体压抑的感受与普通观众要求电影具有观赏乐趣之间不协调的矛盾,以往为知识界所批评和抵制的电影滑稽剧中的低俗问题因严肃主题的注入而被消解。其三,为具有理想和正义感的电影界人士寻找到切实可行的电影表达方式。左翼电影这一成功的叙事模式,应该说与洪深对电影喜剧的改造都有直接关系。

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电影奠定了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基本模式,即以受压制的小人物为中心,赋予小人物角色滑稽、智慧、美以及道德的善等特征,这与现实的权贵阶层、道貌岸然者形成对立关系,使他们维护的等级制度暴露出如巴赫金所说的“腐烂的绳索”模样。在既有的秩序、等级和社会不公正面前,小人物的滑稽和智慧走上前台,这本是在电影满足普通观众需求的背景中发展而来,进步艺术家们把原来盲目、无聊的滑稽和噱头变得具有意义。除了将喜剧形式融入严肃主题的表现之外,颇能抒发情感、释放压抑的民间曲调在电影中开始出现,这些电影插曲既承担着情感宣泄的功能,同时也在整体叙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当时著名的音乐家、词作者填写的插曲,在旋律上婉转悠扬、易于传唱,在词的内容上把普通人的美好向往和残酷现实的矛盾充分表达出来,成为对叙事主题的一种贴切阐释。而这些动人的插曲往往又由身为小人物的女主角之口传唱出来,这也就自然强化了小人物美好的一面。在小人物的身上显示出道德美好的光彩,比如富于同情心、真诚团结、同甘共苦,等等,这与上流社会的尔虞我诈、道德沦丧完全不同,更从道义上瓦解了既有的等级秩序的合理性。这种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叙事结构传统一直影响着后来电影的发展。比如,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

谢晋执导的影片《芙蓉镇》里,受迫害的“右派分子”秦书田充分发挥了小人物的诙谐、滑稽和智慧,并以此来与李国香、王秋赦等人抗争。诸如他把稀牛屎偷偷放到李国香窗下让王秋赦吃了苦头,清晨扫街时拿着扫帚舞蹈等,都显示出中国式狂欢化的特点,使这部苦戏展现出受压制者反抗压制的精神力量。

世界电影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电影的形式与技巧也变得日趋丰富和成熟。然而,观众对于电影的基本期待并没有多大改变,因此电影作为狂欢节仪式的一种变体,始终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占有重要的位置。狂欢式的外化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也在不断发生具有文本内在逻辑的演化。一些富于表现力的外化形式,在电影史上不断被加以改写重新推出,成为电影艺术中十分醒目的互文本现象。例如早期喜剧的嬉笑打闹、大扔疯狂蛋糕就被人反复使用,成为基本的狂欢化谱式;卓别林类型喜剧中的滑稽表演和反抗压制主题,在《楚门的世界》里重放异彩。

中国电影正经历着一个从“以作者为中心”向“以观众为中心”的转变。面对这种转变,一些具有强烈人文情怀的人士往往担心由此可能会引发消解思想、解构艺术的倾向。这种担忧当然不无道理,尤其是只强调狂欢化的大众性、颠覆性一面而不进行整体全面的分析,如此一来很容易成为将娱乐和思想分离的借口。这样做的结果,显然也与狂欢化理论丰富的内核相违背。对于中国电影来讲,既要满足广大观众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又能表达人文主义精神对现实世界的观照,这实际上是代表众望所归的一个发展方向。狂欢化理论及其电影成就显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十分有益的思考空间。

参考文献:

[1]巴赫金. 诗学与访谈[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帕特里克?富尔赖. 电影理论新发展[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

[3]诺思罗普?弗莱. 喜剧:春天的童话[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2. 221.

[4]饶曙光. 中国喜剧电影史[M].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39.

[5]蔡楚生. 在会客室中[J]. 电影?戏剧,第1卷,1936,(2—3).

影视叙事学

导论:当代叙事学与电影叙事理论 宋家玲《影视叙事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中国电影出版社 李稚田《电影语言:理论与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形式与风格》,北京大学出版社 (加)安德烈·戈德罗,(法)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商务印书馆 (美)悉徳·菲尔德,《电影剧作问题攻略》,世界图书出版社 “故事讲述是对真理的创造性论证”,“一般而言,伟大的作家都不是折衷主义者。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使自己的作品严格地聚焦于一个观念,一个能够点燃其激情的主题,一个他毕生探求不断有精彩创新的主题。” (美)罗伯特·麦基《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20世纪的叙事学诞生于法国。1969年茨维坦·托多洛夫第一次提出“叙事学”(Narratology)这个术语。叙事学是由拉丁文词根[narrato(叙述、叙事)],加上希腊文词尾[logie(科学)]构成的顾名思义,叙事学是研究叙事作品的科学。 什么是叙事? 叙:说、讲述、陈述。事:事件,实际存在过的或虚构的事件。叙事就是对一个或一个以上真实或虚构事件的叙述. 一个叙事有一个开头和一个结尾;叙事是一个双重的时间段落;任何叙述都是一种话语;叙事的感知使被讲述的事件“非现实化”;一个叙事是一系列事件的整体。 什么是叙事学? 叙事学是研究叙事的本质、形式、功能的学科,它研究的对象包括故事、叙事话语、叙述行为等它的基本范围是叙事文学作品。简而言之,叙事学是研究“叙”和“事”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学说。 故事的存在形态: 口传时代:故事以行吟和说唱的形式存在,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播。 印刷时代:以文字为媒介讲述的故事,记录和保存在话本和小说中。 电子时代:以影像为媒介讲述的故事,保存在胶片、磁带或光盘中。 电影与叙事: 电影是时空高度自由的直观的视听形象系统,凡是优秀的电影作品总是能调动一切的视听符码,来表现一个精彩的故事。可以说,电影是讲故事最好的载体。 电影叙事学,是以叙事电影为研究文本,探讨叙事电影中的叙述者与接受者, 时间与空间,故事与情节,视点与结构等叙事问题。 它立足于这样的一对假定矛盾,即叙述者和接受者的矛盾.叙事就是叙述者与接受者作斗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叙述者总是利用各种可能性来控制和影响接受者。而接受者又总是对叙述者所叙述的一切将信将疑,接受者总是想找出文本背后的叙述者,而叙述者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把接受者缝合在故事当中。 影像叙事元素:

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 第十组

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 《基本电影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 —[法]让—路易·博德里 一、问题 精神分析学电影理论需要着重研究的问题是:在“电影机器”这个庞大的运动系统中,观众是怎样被建构为主体的,影片的意义又是怎样产生的呢? 该理论究其根本是源自于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学,是通过类比的方式将精神分析学移植到电影研究上来。它是一种关于观影主体的理论,观影主体与做梦主体类似,也就是梦的主人,这个梦的类似物就是好莱坞电影及其海外的类似物,精神分析符号学是一种关于观影主体的理论,其主要分析对象是好莱坞电影及其海外的类似物。在这一理论中,主体完全显现,影片被看做是人的欲望的达成,借助于认同机制,主体则成了完全意义上的施动者。其代表作有让—路易·博德里的《电影基本机器的意识形态效果》和麦茨的《想象的能指》。 三、主体的眼睛 博德里首先提出,摄影机在影片的制作过程居于中心地位(P209),摄影机的影像建构与绘画中的透视投影类似,他指出,电影的最初模型正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透视构成法。不同时期的绘画中空间概念是不同的,古希腊的绘画法是对注意中心的组织,也即基于多重的视点,而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则是营造一个有中心的空间,“这种空间的中心与观看时作为中心的眼睛相应,因而让·佩尔兰·维亚托恰当地把眼睛称作‘主体’。”(P210)参照一个定点,视觉化的客体被组织起来;基于定点原则,视觉化的客体又反过来指出“主体”的位置(P210)。这个定点也即主体,是指置于视平线上的透视的原点。主体是一个人造的中心,带有以人为中心的意识形态性。 通过阅读文章可以知道,博德里认为基本电影机器是从技术效果、观影情境两个方面来达到意识形态效果的。

(完整版)底层电影与电影的底层叙事

底层电影与中国电影的底层叙事 有人说,真正伟大的艺术是在底层的,底层的人民才能真正感受到时代转型期间的阵痛,他们的酸甜苦辣才具有最显著的时代特点,也有着艺术的深层底蕴。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形形色色的人群,这些―直被挂在嘴边的弱势群体,这些人的生存与命运,也是电影艺术不该忽视的领域。底层电影叙事不像传统电影中人物形象高大伟岸、叙述对象宏大宽泛、社会景象欣欣向荣,它一面怀着悲悯的人道主义情怀向世人诉说底层人民窘迫的生活环境,一面发掘出被蒙蔽的社会一角缩影,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颠覆。电影代替不了生活,但却能够感染生活,传递关爱与思考,也沉痛,也温情。 一、底层电影的命名 谈到底层电影的命名,就不得不提到一个特殊的人群――“第六代”导演。20世纪90年代之后,西方电影界 不再热衷第五代电影,与此同时,被称为“第六代”的年轻导演们开始在中国影坛上崭露头角。但是囿于当时各种政策制度、资金、技术等原因,“第六代”电影并未像想象中的 那样一炮而红。令人遗憾的是,这类电影是在国外影视界得到了关注和肯定,继而才在国内形成了轩然大波。于是,借着“第六代”电影发展的这股东风,人们对于底层电影的研

究愈加深入。底层叙事从两个方面来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从社会方面来说,正是因为社会两极分化严重导致很少有人关注到底层人民的生活,在这繁华的世间,底层人民发出的痛苦的呻吟早已被喧嚣掩没,所以底层电影的出现,引起了社会对于底层人民的关注,让世人正视他们的存在。其次在文化背景方面,底层叙事这种历史悠久的独特的叙事方式,与电影结合后,打破了电影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屏障,让我们跟随着电影镜头触摸到那些挣扎在社会底层的人群。 二、底层电影的叙事方式 底层电影制作者在叙事方式上也有了新选择,他们摒弃了宏大历史的叙事方式,不再矫饰那些主流权力话语,并且塑造真正的底层电影中的英雄人物。底层电影用一种类似民谣般朴素平淡的方式讲述那些普通人的真正生活,在那里,没有令人啧啧称奇的传奇事迹和万人敬仰的盖世英雄,而是贴近观众的心理,让人产生悲悯的人文情怀。 (一)摒弃“宏大叙事” “宏大叙事”的意思是指叙事完整,“宏大叙事”在我国社会、历史根源深厚。“宏大叙事”产生的文化根源在于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在中国从古至今一直备受推崇,成为主流,其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此外,中国历代的统治

电影的叙事手法

电影的叙事手法 每部电影都有它自身的叙事特点,编剧用文字讲述故事,导演用画面展现故事,他们都有讲述、展现的方法,这就是我们要说的叙事手法。 电影叙事学主要研究故事的情节安排、行动动机、人物性格和审美特性,关注电影剧作的技巧层次。 电影的叙事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常规线性叙事:按照正常时间模式叙事,讲述事情的发展顺序。这一类的电影很多。 2、多线性叙事:影片由很多个小故事组成,在一个时间段由其中的一个故事串联起其他故事。 3、回忆叙事:按照主人公或非主人公的回忆进行现实与回忆的交叉叙事。 4、环形结构叙事:影片的开头与影片的结尾相互辉映。 5、倒叙线性叙事:按照反正常时间叙事,这种影片为数不多,国内更是没有。法国2004年有部影片就是这种类型相当精彩。《5×2》(爱情赏味期)全片以男主人公夫妇离婚为开篇;家庭生活矛盾为第二节;结婚为高潮;相识为结尾。 6、乱线性叙事:整部影片毫无逻辑性,可以说是把所有片段、情节、人物全部搅乱,让人无从得知现在过去和将来,只能靠观众凭借自己的记忆力屡顺影片。 7、重复线性叙事:整部影片在时间上会有一个重复的时间点,每个故事都会从这个时间点上再次开始。外国较著名的有《罗拉快跑》,国内的话,很多人会想到张艺谋的《英雄》。 每部电影使用的叙事手法并不是单一的,其中的一种是主要的,影片中会穿插使用其他手法。导演精心设置的叙事手法是影片吸引观众的一个方面。之前看的《无人驾驶》之所以对它有印象,不在于它讲的是什么故事,而在于讲故事的方式。三个小故事穿插在一起,使用复杂的平行蒙太奇,重复性的镜头,打乱时间顺序,还会让故事线索交织,构成了一张密集的情节网,让原本并无太大新鲜感的故事表达得极富表现力,更考验着观众的智商水平。 (供稿:华影动力影视)

电影 记忆碎片叙事结构分析

记忆碎片叙事结构分析 碎片化与空间化的叙事结构 何峻峰 2012210722 《记忆碎片》(Memento)是克里斯托弗·诺兰在2000年时导演的一部非常经典的悬疑片。他采用彩色和黑白画面交替,顺序和倒叙的还有插叙各种叙事手法使影片获得了非常精致的效果。相对于很多悬疑电影的情节跌宕,该片剧情平铺起来甚至可谓简单,甚至片头可以说是毫无亮点,但几分钟之后,主人公莱尼的自白的出现开始紧紧的抓住观众的心。诺兰就是用自己的才华和大胆造就了这样一部举世无双的电影。从叙述角度和叙述手法等影片的叙述特点方面来考察,可以发现,这部片子充满了空间化的叙述倾向。电影以主人公莱尼作为叙述视角,莱尼是整部影片的主要焦点,他目前唯一的记忆就是自己家里惨遭强盗闯入,妻子被杀死,自己也因为头部受到严重撞击而失去了短期记忆的能力,他生存下来的唯一记忆就是要替自己的妻子报仇。而现在,既然他已经失去了短期记忆能力,也就是说,在他的生活中已经没有了时间的概念,一切发生在眼前的都是陌生的,时间在他的生活当中已经不存在,他只能以惯性或者趁自己在仅有的几分钟记忆内把发生的事件用笔记录在物件上来代替头脑的记忆。那也就是说,如果要用顺叙的手法将这个故事讲下去,这个故事将毫无新意,而诺兰就是利用了主人公这个特殊的病例,采用了新颖的片段式叙事和倒叙的并在其中加入插叙的叙事方法,也就是碎片化的叙事方式,将这个故事讲述得精彩无比。 片段一(正常画面):画面采用回放的方式,地上的血迹开始回流,子弹开始回到手枪内部,手枪回到莱尼手内,然后倒放着莱尼对着泰迪的脸开了一枪,泰迪大叫一声。 片段一(黑白画面):黑白画面莱尼从旅馆中醒来,开始讲诉电影的另一条线。 片段二:(正常画面):莱尼在旅馆门口拿着泰迪的照片向旅馆老板询问此人,这时候泰迪从宾馆外面走进来叫莱尼的名字,莱尼说我叫莱纳,然后跟随泰迪来到停车场准备开车,并拿出照片指出泰迪准备开门的车不是自己的,旁边的车才是莱尼自己的。然后泰迪说自己开玩笑,然后和莱尼一起上了旁边的车。车子行驶过程中泰迪指出这辆车的窗户坏了,自己可以帮他把车修好,然后又对莱尼要去的目的地表示不赞同与不乐意。他说:“你去那鬼地方干什么?”,但是他们还是来到了莱尼照片上那间破房子。短暂的交谈过后,他们走进屋子,莱尼摸出泰迪的照片,泰迪的照片后面写着“这人不可信,是这个人,杀了他”。然后莱尼一拳将泰迪击倒在地,并无视泰迪叫他下地下室的解释开了枪。 片段二(黑白画面):莱尼继续在旅馆里面,他提到了自己靠字条生活,并摆放安排地井井有条,这一部分也提到了杰克斯·萨米这一人物,似乎萨米也是一个失去了短时间记忆的病人。 片段三(正常画面):旅馆内的莱尼在泰迪的照片上写上“杀了他”然后来到旅馆门口询问老板有没有看见过这个人,并说明自己患有疾病,失去了短期记忆。这时候,泰迪

电影叙事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_杨世真

大片中,后现代主义对深度的消解与后电影数字技术对视觉效果奇观化的极度张扬以及由此产生的电影作品人文内涵的稀释趋向已经非常明显,鲍德维尔们的理论对此完全束手无策、难以应对。 我的结论是,第一,重建电影研究必须置于后现代与后电影的理论与技术双重语境中思考。当务之急是从根本上厘清电影(研究)与文学(研究)之间的关系,文本分析方法是文学研究方法在电影研究中的误用与滥用,对电影研究贻害无穷,应该彻底抛弃——电影的观看体验与文学作品的阅读经验之间差别之大,常常为电影学者忽略,鲍德维尔们的反思也没有予以必要的重视,“中间层面的研究”和“碎片化理论”都未脱文学研究的藩篱。第二,将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建设性的力量而非对立面。 在“图像转向”的背景下,借鉴后现代话语的跨学科视野,重新回到巴拉兹当年论及电影时灵光突现的“视觉文化”(据考证,这是该术语最早的源头之一)上来,另辟蹊径。第三,有必要澄清的是,电影研究一直都很薄弱,国内学界动辄使用的貌似成熟的“电影美学”实际上并不存在。在中国影响极大的巴拉兹的《电影美学》一书,其英文名实为“Thoery of the Film”,即“电影理论”,而书中的内容也并不构成一个严密的逻辑体系,现译名的失误的确起了以讹传讹的作用。所谓“电影美学”,如果能够成立的话,也只能是重建电影研究的一个可能的、或者遥远的目标。 (朱晓军,副教授,浙江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310018) 电影叙事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文 杨世真Tex t/Yang Shizhen 提要:在我国电影叙事学研究方兴未艾之际,对以下三个问题的追问显得尤为必要:能否摆脱电影符号学的附庸地位,能否真正确立叙事介质在研究中的中心地位,能否正确处理经典电影理论与现代电影理论的关系。 关键词:电影叙事学 电影符号学 文学叙事学 叙事介质 鉴于电影早已是一种具有强大叙事能力的艺术形式,开展电影叙事学研究的必要性自不待言。尽管“叙事是制约中国电影发展的致命要害”,“探讨中国电影叙事是研究的一种深入,因为百年之后的电影发展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发展之道,叙事问题已经需要被提到议事日程上”,然而“中国电影的叙事问题始终缺乏有针对性的研究”。(1)这使得开展电影叙事学研究显得更具有紧迫性。有迹象表明,电影叙事学将有可能形成我国电影理论研究新的热潮。但在真正的热潮到来之前,却也已暴露出一些问题,有可能影响我国电影叙事学研究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既互有关联,又各有侧重,如何看待这几个问题已经或将要影响我国电影叙事学研究的未来走向。 一、相邻学科维度:如何 看待电影符号学的影响 电影符号学是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理论向电影研究领域扩散的产物,在60年代曾经红极一时。由于这种扩散存在着机械挪用的固有弊端,导致它们最终无奈地走入了所谓“符号学的死胡同”。(2)英国学者伊·克里斯蒂指出:“许多人仍然以为在电影学术界占据着统治地位的是结构主义者、符号学者或阿尔都塞学派和拉康学派的原教旨主义者。其实,他们早已从这片阵地上撤走,过去拥护他们的那些人回首往事,就像对他们当年人人必穿的喇叭裤和粗结领带那样感到不合时宜了。”(3)话虽说得有点尖刻,但却道出了一个事实。 电影符号学在国外电影理论界(主要是西方)日渐式微,然而在中国却大有兴旺发达之势,其影响不容小觑。近年来,以克里斯蒂安·麦茨为代表的电影符号学被越来越多地译介和提及,研究与评价电影符号学的学术文章数量呈现递增态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电影符号学正在热起来。随着电影符号学研究氛围的日渐浓厚,电影符号学大有取代传统叙事学而成为电影叙事学的主要理论来源之势。因此,如何看待电影符号学的影响成了中国电影叙事学研究绕不过去的一道槛。 纵观国内电影理论界对电影符号学的态度,照搬照用的情况居多,冷静辨析再决定取舍的情况居少。但也有少数学者对于电影符号学的态度是比较谨慎与清醒的。早在1989年,姚晓濛先生就曾撰文提出,电影符号学“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某种极端性”,“其本质是反动或保守的,因而进入七十年代以后,电影符号学立即得到了修正”。(4)1999年,郭晓橹先生于《当代电影》杂志上发表《当代 (1)周星、孙惠丽《反思中国电影叙事艺术》,《电影艺术》2006年第5期,第34页。 (2)[法]让·米特里《符号学的死胡同》,王蔚、华汶译,崔君衍校,《世界艺术与美学》第八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年版,第193页。 (3)[英]伊·克里斯蒂《电影学者的生活》,闻谷译,《世界电影》1990年第1期,第47页。 (4)姚晓濛《电影符号学及其批评》, 《当代电影》1989年第6期,第11页。 Several Questions on Film Narrative 118

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论述拉扎斯菲尔德及其主要理论

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论述拉扎斯菲尔德及其主要理论 在20世纪西方的文化思潮当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可谓是起着举足 轻重的作用,而弗洛伊德运用精神分析学说当中的诸多理论,对“人”这一个体无论是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行为还是在诸多具体社会现象当中的反应,都进行了深入且全方面的剖析和阐述,充分挖掘了影响人个体思维活动及行为表象最为根本的原因所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不单单只是一种理论而已,它更是一种看待问题的独特视角同时也是分析问题的一种方法论研究,而且精神分析学说中的一些理论是可以更好的解读出现象中最为本质的那一部分,所以通过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拉扎斯菲尔德本人及其理论进行深刻的剖析,这一研究 过程可以让我们更好的通过表象所反馈的一些行为状态,去走入内部,挖掘表象 背后所影响的本质因素有哪些,从而可以让我们更进一步的去知晓人思维过程和行为决断背后的潜在驱动力。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探索了人的意识深处那些不被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所认可的且压抑在人内心深处的动机和冲动,通过对人类精神活动的探索,使得人们可以更加准确且清晰的对自我的认知有所深入的了解,同时通过对根本动因的探索也使得受众对一些看似平常且又无意识的行为, 有了最为本质的判断和根本性的了解,这便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伟大之处。 而就拉扎斯菲尔德的研究风格来说,他倾向于将人的相关生活经历、成长背景以及个体对事件的态度偏向等因素考虑到项目研究的过程当中去,通过对个体不同的行为以及态度的研究,来准确的掌握影响项目发展方向的变量因素,从而 以微观的视角去对宏观的项目进行剖析,最终将多种影响因素有效的结合起来, 为项目的研究得出较为全面的研究结果。所以说,无论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还是拉扎斯菲尔德的研究方法以及相关理论的得出,他们的共同点都在于是从

浅谈从叙事策略分析中国动画电影.

浅谈从叙事策略分析中国动画电影 作者:李易时间:2011-8-17 16:18:00 [论文关键词]动画电影叙事方式角色中国风格 [论文摘要]动画电影结合美术和电影的综合特点,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和审美特点吸引着广大的爱好者和制作者。动画具有独特的文化传播方式与艺术形式,叙事则是动画电影的核心,也是中国动画电影中需要学习借鉴的地方。本文从动画电影的选材、主题手法、角色上来谈,最后论述中国动画电影如何发展,提出问题并展望中国动画应该如何发展。 动画电影的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到今天的繁荣期,动画形式已在社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比较世界各国动漫的发展,中国动漫还存在一些差距。在欧美、日本和韩国,动漫已经成为一种主流文化。但像动画片《魔比斯环》这样的片子如何能抵抗《怪物史莱克》,关键就要看其叙事策略了。动画电影应有理性的解析,把握商业动画电影的基本元素,才能充分发挥动画艺术的优势。 一、从选材看动画电影的叙事策略 动画电影作为电影艺术的一种形式,在选材上应遵循电影艺术的一般原则,但动画电影由于其媒介、制作方式、制作材料、制作手段和方法等方面的独特性,而有别于其他电影艺术的选材。在选材上我们首先要确定产品的对象是谁,所要表达的意义是什么。例如,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动画题材最受欢迎,市场效益也最好,因为它受众面广,市场收益相应也会多。关于动画的选材也有侧重于儿童化的,有人认为动画就是给小孩看的,不适合表现深层次的题材。有人则认为,动画可以表现所有的题材,我们所谓的动画全民娱乐的时代已经到来。其实,动画隶属于电影中一个分支,在题材表达上必须符合动画本体特征。动画电影区别于实拍电影,最明显的特征是动画具有高度虚拟性。这一特征决定了动画不可能像实拍电影那样接近真实。在一些优秀的动画电影作品中,很少如实描写日常生活,相反的是尽力拉开与现实的距离。动画可以天马行空地讲述令人匪夷所思的故事,没人会对动画片中的老鼠为什么会打败猫而吹毛求疵。其次,动画电影的题材相对比较简单。在动画中,造型的线索简单、矛盾简单、人物关系简单,例如在中国四大名著中,《西游记》就比较容易被改编成优秀的动画作品,而《红楼梦》就非常不适合动画改编。在《红楼梦》中光是人物关系就已经十分复杂了,再加上场景之类的更是繁复。 动画表现的题材可以更加成人化。动画片早已不仅仅是孩子的专利,以成人为目标观众的动画片现在比比皆是。这样从商业价值上讲,单纯考虑儿童观

影视叙事学

影视叙事学

导论:当代叙事学与电影叙事理论 宋家玲《影视叙事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中国电影出版社 李稚田《电影语言:理论与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大卫·波德维尔,《电影形式与风格》,北京大学出版社 (加)安德烈·戈德罗,(法)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商务印书馆 (美)悉徳·菲尔德,《电影剧作问题攻略》,世界图书出版社 “故事讲述是对真理的创造性论证”,“一般而言,伟大的作家都不是折衷主义者。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使自己的作品严格地聚焦于一个观念,一个能够点燃其激情的主题,一个他毕生探求不断有精彩创新的主题。” (美)罗伯特·麦基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20世纪的叙事学诞生于法国。1969年茨维坦·托多洛夫第一次提出“叙事学”(Narratology)这个 术语。叙事学是由拉丁文词根[narrato(叙述、叙事)],加上希腊文词尾[logie(科学)]构成的顾名思义,叙事学是研究叙事作品的科学。 什么是叙事? 叙:说、讲述、陈述。事:事件,实际存在过的或虚构的事件。叙事就是对一个或一个以上真实或虚构事件的叙述. 一个叙事有一个开头和一个结尾;叙事是一个双重的时间段落;任何叙述都是一种话语; 叙事的感知使被讲述的事件“非现实化”;一个叙事是一系列事件的整体。 什么是叙事学? 叙事学是研究叙事的本质、形式、功能的学科,它研究的对象包括故事、叙事话语、叙述行为等它的基本范围是叙事文学作品。简而言之,叙事学是研究“叙”和“事”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学说。故事的存在形态: 口传时代:故事以行吟和说唱的形式存在,以口

希区柯克电影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

希区柯克电影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 关键词:弗洛里德精神分析学希区柯克 摘要:弗洛里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样高不可攀,悬念片大师希区柯克用运动的声画影像为我们揭开了精神分析学说的神秘面纱,使我们从另外一个更加形象逼真的方面理解了它,这正是电影的魅力。为此,在探讨精神分析文化影像系统时我们不得不提及希区柯克,正是他对这种特殊文化的解读,才有了电影艺术理论的不断发展。 正文: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Sir Alfred Hitchcock,1899年8月13日-1980年4月29日)原籍英国,是一位闻名世界的电影导演,尤其擅长于拍摄惊悚悬疑片。希区柯克在英国拍摄了大批默片和有声片,之后,他前往好莱坞谋求发展,并与1956年加入美国国籍,并保留了英国国籍。在长达六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希区柯克共拍摄了超过五十部电影,他成为历史上著名的电影艺术大师。(转自百度百科)。希区柯克是举世公认的“悬念大师”。希区柯克是一位对人类精神世界高度关怀的艺术家,他一生导演监制了59部电影,300多部电视系列剧,绝大多数以人的紧张、焦虑、窥探、恐惧等为叙事主题,设置悬念,故事情节惊险曲折,引人入胜,令人拍案叫绝。虽然他的影片并不全都是恐怖电影,其中也没有我们现在所崇尚的各种特技和特效,但是他的影片极具悬念,发人深思,直到现在,人们对它依然持肯定的态度。无论从被认错身份的人到窥私癖者再到性格孤僻的杀人犯,希区柯克执导的影片最终的目标是展现出人性最深层的恐怖和最异常的思想。 我以其著名的几部影片为例,分析这些抽象的思想。 一、《爱德华大夫》 影片讲的是彼得森大夫是医院里的女教授,接待一个新来的爱德华大夫。爱德华大夫有严重的恐惧症,害怕白色划痕,后来他因受刺激而记起自己并不是真正的爱德华大夫,而是约翰·贝兰特。爱德华大夫已死,于是警方怀疑约翰杀掉了他并想取而代之。后来通过彼得森大夫与一个老教授的治疗,使约翰终于记起爱德华之死因,最终通过彼得森大夫的协助,终将凶手莫奇森大夫绳之以法。 这部影片可以算是心理影片的开山之作,它是第一部严肃讨论心理分析的影片。希区柯克本人对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非常感兴趣,因而就非常想投拍这样一部以精神分析学为主的影片,于是《爱德华大夫》便诞生了。《爱德华大夫》实际上是基于很多佛洛依德的理论构思出来的,比如恋母情结,比如梦境原理,比如压抑与释放等等。这在希区柯克的很多影片中都有涉及,而第一部全面涉及到这方面内容的就是《爱德华大夫》了,希区柯克在这部片子里尽可能多的展现了他对于佛洛依德的了解和认同,同时又把冷冰冰的理论用画面表现了出来。 该片的心理学映像,首先是黑白相间的条纹对于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假爱德华大夫所产生的影响。他见到任何类似的条纹都像是受了刺激一样的产生罪恶感。他的这种情况其实是人对于应激所产生的某种防卫机制,可以认为是一种“潜抑作用”,也就是大脑对于他“参与”犯罪的这个过程进行了抑制,而只有在某些特定事物的刺激之下,才能反映出来,并且产生很严重的心理作用。 弗洛伊德认为梦代表人类欲望的满足,每个梦都有专属于它自身的意义和精神价值。梦境,看似简单,其实背后深藏着达利和希区柯克对于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深刻理解。影片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梦境,在这个梦中人物的潜意识对

忻钰坤电影叙事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813163149.html, 忻钰坤电影叙事分析 作者:金戈 来源:《文教资料》2019年第13期 摘 ; ;要:作为近年影坛“新锐”,忻钰坤的作品有着明显的个人风格。2015年公映的《心迷宫》和2018年公映的《暴裂无声》),均展现其非线性叙事的结构特点和冷峻的现实主义风格。本文探究这种跳脱出传统线性结构的叙事方式及独特性在影片中的表达。 关键词:忻钰坤 ; ;非线性叙事 ; ;犯罪片 作为刚踏入影坛的新人,忻钰坤目前仅有两部独立执导并公映的作品。2015年在大陆上 映的《心迷宫》是忻钰坤的处女作。这部仅有170万投资的小制作电影之所以能够拿下千万票房,最出彩的当然还是其剧本叙事结构。《心迷宫》的故事原型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发生在河南叶县农村“一口棺材换三家”事件。忻钰坤在叙事结构上采用多线环形叙事,将这个换棺材的故事拍得悬念丛生,从不同人的视角剖析人性深处的复杂与黑色。忻钰坤是科恩兄弟的影迷,因其处女作《血迷宫》,遂将本片取名为《心迷宫》。不仅是片名有致敬的意味,影片本身黑色悬疑的风格也颇有几分科恩兄弟的神韵。 蛰伏几年后,忻钰坤在2018年推出《暴裂无声》。它的剧本创作要早于《心迷宫》,而结合忻钰坤导演内蒙古包头人的身份,《暴裂无声》更有浓厚的作者电影风格。在《暴裂无声》中,忻钰坤在叙事上没有沿用《心迷宫》中错综复杂的多线索视点,在情节上使用更多的留白与延宕,画面中充斥着大量视觉符号和隐喻,靠影像本身参与叙事。 本文从这两部作品出发,对比同类型的其他作品,探究忻钰坤的叙事艺术。 一、类型的突破 犯罪片作为类型片的一种,在商业上有较为固定的套路。一般都是正邪两立,按照线性叙事发展,故事历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着公式化的情节、定型化的人物及图解式的视觉影像在叙事结构上多以从前的线性叙事结构为主。忻钰坤作品是对类型电影固有程式的突破,其中以2015年票房黑马《心迷宫》为甚。 (一)多线环形叙事对于人物群像的刻画 “所谓非线性叙事电影,指就一部电影的整体布局、整体结构而言,规模性地出现了非顺序性的时空,以环状、网状等形态取代了服从时间先后顺序的‘线条’,并以这种有意制造的非线性形式作为影片的主体结构”①。 而将同一个事件在不同人物的身上循环,在不同人物间的视点中呈现出少部分重合的地方(主要用于提醒观众时序),并使影片的结尾则可以与影片的开头串联,则构成环形叙事。在

电影叙事

电影叙事 ?对影片叙述故事时采用的策略及手法方面的认识。 ?叙事者是谁?叙事者或叙事角度是否有转换? ?故事展开是以单线还是线索繁复、多角度的叙述形式?其效果怎样? 经典/常规/classic叙事 ?有特定模式。叙述过程连续不断,与观众的欲望相结合以使观众顺利投入。 ?好莱坞类型影片是标本。 常规叙事遵守戏剧原则 ?戏剧的本质:舞台性、戏剧性 ?舞台性 1、空间被规定限制 2、演员的在场性 3、对话(台词)(戏剧的生命) 4、程式化的表现(在表演及形象塑造方面)。写意、虚拟化 常规叙事遵守戏剧原则 ?戏剧性并不为戏剧为独有。 ?电影极大地借鉴了戏剧的叙事模式。 ?“戏剧化电影”指在电影化的范畴内向戏剧学习和借鉴部分相宜的戏剧化的叙事方式,以完成一个故事的展示。 电影的戏剧化叙事因素 (一)叙事者 (二)冲突 (三)结构 (四)情境 (五)人物 沈贻伟:《电影的叙事》华语教学出版社1998 (一)叙事者 1.影片中的一个角色(故事中的行为者),以第一人称、画外音的形式叙事; 2.以第一人称叙述,但不是事件行动者。目的是便于议论。 3.叙事者不明确,但观众所看到的一切是通过叙事者的眼睛发现的。叙事者是事件的目击者,且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 4.字幕 5.全景式或全知全能式的视点。 ?经典叙事中的叙事者可以是上述任何一种情况。 (二)冲突 ?戏剧性的表现即是冲突。冲突是矛盾的两方面此消彼涨,反复交叠、互换等。 ?积极欲望是对获得某种满足的直接、主动的追求;消极欲望往往更带有戏剧性的微妙,它是对于减轻或消除忧虑或痛苦的追求。

?冲突造成悬念,使影片获得发展动力。 (三)结构 ?根据Syd Field的理论,电影叙事结构可分为三幕,整个故事应有十到二十个情节点、戏剧动作的大转折或关键事件。 ?好莱坞常规电影遵循三幕戏剧模式。 ?戏剧化电影的结构有一个明确的核心(冲突),它以一种透明的整一性,使故事叙述干干净净、清清楚楚,呈现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的情节线索。 结构整一性的通常做法 ?将故事封闭起来:限定空间或时间 ?情节以块存在。 ?主要按时间的流动敷演故事。 事件因果链接。 ?对突变的重视。 ?进戏要快、要早;收尾要圆,要干净 (四)情境 ?影片创设的、有意烘托、渲染的、极具表现力的一种场面。是由外界事物、事件和人物关系因素构成的境地。 ?它们体现着视觉主导动机:用视觉方式揭示主题、暗示情节发展和显现人物主要性格特征。 ?情境在电影中的呈现方式: 1.追逐2.歌舞 3.演讲4.仪式 5.竞技6.窥视 (五)人物 ?人物的设置是为了体现戏剧化电影的核心——冲突。 ?人物具有: 1、被规定性 2、动作性 3、人物被有意地组合成一种对比,是最省俭、最直接的手法。 4、强调外部环境对人的性格的影响、作用。 类型片: 戏剧化电影的存在形式 ?类型电影是“由于不同的题材或技巧而形成的影片范畴、种类或形式”。 ?是以商业价值为终极目的、以戏剧化的叙事模式为整体形态、以愉悦观众为主要功能的常规电影。(conventional Hollywood cinema) ?每一种类型都有自己特定的基本主题,包含一种或几种不可解决的文化或社会冲突; ?对主题的展示依赖于一套特有的叙事系统,即通过对环境、人物及情节的编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价值系统;

电影叙事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电影叙事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文杨世真Text/Yang Shizhen 提要:在我国电影叙事学研究方兴未艾之际,对以下三个问题的追问显得尤为必要:能否摆脱电影符号学的附庸地位,能否真正确立叙事介质在研究中的中心地位,能否正确处理经典电影理论与现代电影理论的关系。 关键词:电影叙事学电影符号学文学叙事学叙事介质 鉴于电影早已是一种具有强大叙事能力的艺术形式,开展电影叙事学研究的必要性自不待言。尽管“叙事是制约中国电影发展的致命要害”,“探讨中国电影叙事是研究的一种深入,因为百年之后的电影发展需要寻找更为有效的发展之道,叙事问题已经需要被提到议事日程上”,然而“中国电影的叙事问题始终缺乏有针对性的研究”。(1)这使得开展电影叙事学研究显得更具有紧迫性。有迹象表明,电影叙事学将有可能形成我国电影理论研究新的热潮。但在真正的热潮到来之前,却也已暴露出一些问题,有可能影响我国电影叙事学研究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既互有关联,又各有侧重,如何看待这几个问题已经或将要影响我国电影叙事学研究的未来走向。 一、相邻学科维度:如何看待电影符号学的影响 电影符号学是结构主义与符号学理论向电影研究领域扩散的产物,在60 年代曾经红极一时。由于这种扩散存在着机械挪用的固有弊端,导致它们最终无奈地走入了所谓“符号学的死胡同”。(2)英国学者伊·克里斯蒂指出:“许多人仍然以为在电影学术界占据着统治地位的是结构主义者、符号学者或阿尔都塞学派和拉康学派的原教旨主义者。其实,他们早已从这片阵地上撤走,过去拥护他们的那些人回首往事,就像对他们当年人人必穿的喇叭裤和粗结领带那样感到不合时宜了。”(3)话虽说得有点尖刻,但却道出了一个事实。 电影符号学在国外电影理论界(主要是西方)日渐式微,然而在中国却大有兴旺发达之势,其影响不容小觑。近年来,以克里斯蒂安·麦茨为代表的电影符号学被越来越多地译介和提及,研究与评价电影符号学的学术文章数量呈现递增态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电影符号学正在热起来。随着电影符号学研究氛围的日渐浓厚,电影符号学大有取代传统叙事学而成为电影叙事学的主要理论来源之势。因此,如何看待电影符号学的影响成了中国电影叙事学研究绕不过去的一道槛。 纵观国内电影理论界对电影符号学的态度,照搬照用的情况居多,冷静辨析再决定取舍的情况居少。但也有少数学者对于电影符号学的态度是比较谨慎与清醒的。早在1989 年,姚晓濛先生就曾撰文提出,电影符号学“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某种极端性”,“其本质是反动或保守的,因而进入七十年代以后,电影符号学立即得到了修正”。(4)1999 年,郭晓橹先生于《当代电影》杂志上发表《当代 (1)周星、孙惠丽《反思中国电影叙事艺术》,《电影艺术》2006 年第5 期,第34 页。 (2)[ 法] 让·米特里《符号学的死胡同》,王蔚、华汶译,崔君衍校,《世界艺术与美学》第八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7 年版,第193 页。 (3)[ 英] 伊·克里斯蒂《电影学者的生活》,闻谷译,《世界电影》1990年第1 期,第47 页。 (4)姚晓濛《电影符号学及其批评》,《当代电影》1989 年第6 期,第11 页。Several Questions on Film NarrativeREVIEWS OF FILM ACADEMIES 学苑论坛119 电影理论中的“语言”观质疑》一文,文章一针见血地指出:“符号学和语言学引入电影,对电影理论来说确实是一条胡同,但可惜是一条漫长幽深的绝望的死胡同,而对于符号

多重视角的多元化电影叙事结构——《霸王别姬》《英雄》叙事结构之分析

多重视角的多元化电影叙事结构——《霸王别姬》《英雄》叙事结构之分析 [摘要] 电影通过造型手段进行叙事,在如何结构故事和使用怎样的视听手段来实施导演设想上,电影叙事结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内电影艺术工作者在世界电影艺术不断变化的潮流冲击下,积极寻找能表现生活和自已电影观念的多种叙事结构。文章以两部具代表性的影片《霸王别姬》、《英雄》为例来具体分析电影叙事结构,两部影片均采用了多重视角的叙事结构,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叙事模式,从而构成更为完整、客观的真实,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现出人物复杂而丰富的性格,从而实现了电影叙事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关键词] 电影叙事结构多重视角多元化 一、引言 电影是叙事艺术,是通过造型手段来进行叙事,对于一部电影来说,影片的叙事结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在叙事上也就有了浩繁的、很难确定归纳的模式。依据电影叙事学的理论,叙事一般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讲故事,这偏重于故事的种类;二是如何讲故事,这涉及到一个导演的风格问题,即如何结构故事和使用怎样的视听手段来实施设想。如果要对一个导演的艺术水准及其风格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其在系列作品中体现出的一个比较固定的手法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首先应注意影片所采用的“叙事结构”,以对故事的构成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从而才能基本把握一部影片可能的主题追求。 传统电影的叙事结构多是与顺序性叙事时间相对应的戏剧式结构,这种结构主要表现为:把戏剧冲突作为电影结构的基础,按照戏剧冲突展开的规律,遵循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布局方式,依次展开冲突的动作历程。以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和法国新浪潮为开端的现代电影推翻了这种戏剧式叙事时空,使现代电影冲破了戏剧式结构的单一模式,实现了叙事结构的多视角多元化。国内电影艺术工作者在世界电影艺术不断变化的潮流冲击下,开始把戏剧式电影作为艺术革新的对象,冲破戏剧式电影结构的束缚,抛弃戏剧冲突的核心,积极寻找能够表现生活和表达自已电影观念的多种叙事结构,从叙事结构上实现了我国电影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在这里,以两部具代表性的影片《霸王别姬》、《英雄》来具体分析电影叙事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二 陈凯歌执导的电影《霸王别姬》在香港被评为港人百年电影的最爱,这部影片的艺术魅力在于它的叙事结构的复杂性,我们通过《霸王别姬》的宏大寓言式结构对历史和民族文化进行反思,又可以讨论它所涉及到的目前为人所关注的“第六代”主题,即与宏大叙事所表达的主题相对立的“后现代性”问题。 《霸王别姬》在影片叙事结构上最引人注目的是它所采用的四种叙事结构:挪用宏大叙事、舞台叙事、台下叙事和影戏结合,从而形成了片中有戏、戏中有观众的复杂叙事结构,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电影作为第七艺术被引进之前,我国的戏曲是最为贴近老百姓的艺术了,但是,流于形式的伦理说教又使它们变得极为简单。戏曲《霸》实质上只不过通过一个历史事件来演绎封建社会的纲常礼教及人生观罢了,即做男人就要像霸王,男人的一生就是要追求境界,轰轰烈烈;做女人就要像虞姬,温柔美丽夫唱妇随。电影《霸》没有重复同样的主题,戏剧《霸》的英雄主义只不过是电影《霸》叙事的切入点而已,两种叙事表现的根本不是同一主题。电影《霸》叙事结构可谓匠心独运,陈凯歌借用京戏《霸》的原名,不用一个镜头就给观众讲述了一个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在心理上拉近了观众与影片的距离,可以说影片的第一层叙事始于中国戏曲。幕内幕外叙事彼此映衬、相互依托,在观众的对比联想中产生新的意义。舞台上的《霸》突出的是“英雄”,银幕上的《霸》似乎在竭力消解这个概念,电影《霸》之所以把镜头对准黎民百姓而不是社会的精英,是因为导演等反对宏

好莱坞浪漫喜剧电影叙事特征分析报告

好莱坞浪漫喜剧电影叙事特征分析 即使好莱坞电影已经有着百年的历史,但其电影事业并没有走向衰败,而是越来越繁荣以至影响力强大。这其中起到关键性作用的就是好莱坞经典的故事叙事形式。由于好莱坞电影的叙事不断的体现在具体的实践中,使得电影的叙事思路逐渐清晰,内容逐渐完善。目前好莱坞电影叙事俨然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选材上不仅使用了观众容易接纳的方法叙述影片故事,而且选取了对观众有极大吸引力的素材内容,甚至影片所采取的故事结构模式和镜像语言都是观众可以领悟的,也就是说,好莱坞影片能够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平易近人”“有吸引力”的叙事特点。当然,部分影片也存在着叙事方式过于极端,叙事过程太注重影片的视觉感受,最终导致“外强内干”的现象,也显得影片故事平淡无奇、枯燥乏味。基于此,当前最急迫的问题就是怎样掌握好影片叙事的力度,这就要求影片制作者和导演不断努力钻研和分析。 一、好莱坞浪漫喜剧电影运用类型 (一)性别错位型 性别错位型电影的喜剧特征不同于以往的喜剧电影特征,其有异于两性之间不停休的争斗,主要是借助性别的错

位来达到一种独特的喜剧色彩。通常性别错位的表现形式为易装。为了达到喜剧特定的效果,易装往往是一种计策和方式,其位于特定的环境中会表达出一种超越性别界限的快感。对于易装演员来说,演员形体会具备一种介于两性之间的美――形体和服饰会构成性别差距,即这种人不仅有着装扮之后的异性面貌妆容,也有着原来性别的形体标志。喜剧能够释放观众抑郁的情绪,能够营造一种类似于狂欢节的氛围,能够满足狂欢节似的快乐需求。对于喜剧电影,易装类型的策略不仅能避免因为社会角色跨越性别界限而带来的道德 惩罚,也能享受冲破原有约束带来的快乐。两性喜剧易装电影的策略就是性别错位,这种跨越性别的错位电影可直接客观的为观众带来喜剧效果。易装电影的最大魄力就是其不会完全实现异性化,只是简单的在服饰上的跨性别,也就是在视觉上给观众带来喜剧色彩。 (二)欢喜冤家型 两性关系从相恋到结婚,这个过程中一直都存在着无休止的争斗和吵闹。事实上,两性关系的演变史相当于人类的演进史,从母系氏族社会到男权社会,再到现在的男女平等社会,可见两性之间的斗争经久不息。然而两性之间的斗争并不仅仅是敌对的战争,两性之间的斗争,需要互相扶持、互相帮助,是一种无法缺失的关系,借助喜剧呈现出来的两性关系,主要表述了两性关系的深层含义。两性之间的斗争

【影】什么是电影叙事学

【影】什么是电影叙事学 >还没有注册... Les Amants / 恋人们/ 恋人 2002-12-08 / Jeanne Moreau / 法国/ 路易斯马 勒(Louis Malle) / 移情记/ Dominique Vivant / 路 易斯马勒(Louis Malle) / Louise de Vilmorin / 法 语 声音和人体:让娜·莫罗的声音以第三人称和外加声 音的方式解说她所扮演的人物的遭遇。女叙述者讲 述她自己的故事,但使用了第三人称。 Amour l'après-midi, L' / 午后之爱 1972-09-29 / 法国/ 侯麦(Eric Rohmer) / 午后之 爱/ 埃里克罗默(Eric Rohmer) 声音的音色作为叙述的标志:影片完全建立在叙述 者用声音突出叙事的结构上。

Annie Hall / 安妮?霍尔 1977-10-27 / Diane Keaton / Woody Allen / Shelley Duvall / Paul Simon / Carol Kane / Tony Roberts / Christopher Walken / 美国/ 伍迪艾伦(Woody Allen) / 安妮?霍尔/ 马歇尔布里克曼(Marshall Brickman) / 伍迪艾伦(Woody Allen) 声音的音色作为叙述的标志:人物有其“标志”,尽管叙述者给予他们的话语内容会有疑问。叙述者回忆童年,孩子们的声音同步讲述他们怎么成为成年人,观众只能根据那些话来想象。 L'Année dernière à Marienbad /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Last year at Marienbad 1961-10-19 / Delphine Seyrig / Giorgio Albertazzi / 法国/ 意大利/ 阿兰·雷奈Alain Resnais / 去年在马里安巴/ 法语 时频-重复化的叙事,不定次数的叙事用于一个故事:女主角坐在她的床上,惊恐地举起手臂。

电影《一 一》的叙事结构分析

电影《一一》的叙事结构分析 分析影片《一一》的叙事结构,指出其叙事结构上的独特性并将之命名为多线式聚合结构。分析这种叙事结构背后的美学指向和形成原因,特别是叙事结构与影片主旨阐述的关系。 关键词叙事结构美学指向影片主旨 《一一》是台湾导演杨德昌的最后的一部作品。杨德昌凭借此片荣膺2000年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影片以家庭为单位,讲述了爸爸、妈妈、青少年、小朋友及奶奶这些不同族群的生命经验。探讨了诸多社会问题:中产阶级家庭、两性关系、中年危机、宗教问题、青春期迷惘和儿童困惑。对这些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的探讨使影片在全球范围获得喝彩。关于这部电影在电影史中的位置最恰当的表述莫过于——“这部电影几乎在告诫着,无人能够绕开这部作品,去讨论华人在现代化和都市化下的境遇。”对现代化与人的关系的探讨几乎是贯穿杨德昌电影的始终的,从《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到《麻将》莫不如此,而且这种探讨越来越走向深入,在《一一》这里达到了极致。而杨德昌认为该片的最大突破是“叙事架构”。的确,这部影片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其独特的多条线索平行、独立的叙事方式和精巧的叙事结构,不仅建置了故事、安排了情节和内容,还对影片主旨的阐释做出贡献,并使影片形成特定的风格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影片叙事结构的细致分析,读解影片内容和主旨,更重要的是对这种独特的结构进行特征的概括和功能、美学上的分析。 在正式对影片的叙事结构分析之前,有必要先理清电影的叙事结构的概念。同文学中的叙事结构理论一样,电影的叙事结构理论概念众多、研究方法也呈现出多样性。本文采取李显杰在《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中对电影叙事结构的定义,即“具体到电影叙事结构讲,所谓叙事结构同样是一个拥有多级层面的复杂概念。其首要的和最基本的一个层面,是指一部具体影片的结构(组织)关系和表达方式。这个层级上的叙事结构又可以称之为本文结构或‘影片总体结构’。在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