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测距传感器资料

激光测距传感器资料
激光测距传感器资料

j激光测距传感器代码

#include #include unsigned char code displaybit[]={0xfe,0xfd,0xfb,0xf7, 0xef,0xdf,0xbf,0x7f}; unsigned char code displaycode[]={0x3f,0x06,0x5b,0x4f, 0x66,0x6d,0x7d,0x07, 0x7f,0x6f,0x77,0x7c, 0x39,0x5e,0x79,0x71,0x00,0x40}; unsigned char code dotcode[32]={0,3,6,9,12,16,19,22, 25,28,31,34,38,41,44,48, 50,53,56,59,63,66,69,72, 75,78,81,84,88,91,94,97}; unsigned char displaycount; unsigned char displaybuf[8]={16,16,16,16,16,16,16,16}; unsigned char timecount; unsigned char readdata[8]; sbit DQ=P3^7; bit sflag; bit resetpulse(void) { unsigned char i; DQ=0; for(i=255;i>0;i--); DQ=1;

for(i=60;i>0;i--); return(DQ); for(i=200;i>0;i--); } void writecommandtods18b20(unsigned char command) { unsigned char i; unsigned char j; for(i=0;i<8;i++) { if((command & 0x01)==0) { DQ=0; for(j=35;j>0;j--); DQ=1; } else { DQ=0; for(j=2;j>0;j--); DQ=1; for(j=33;j>0;j--); } command=_cror_(command,1); } }

激光脉冲测距实验报告讲解

激光脉冲测距

1 目录 一工作原理 (3) (1)测距仪工作原理 (3) (2)激光脉冲测距仪光学原理结构 (3) (3)测距仪的大致结构组成 (4) (4)主要的工作过程 (4) (5)激光脉冲发射、接收电路板组成及工作原理 (5) 二激光脉冲测距的应用领域 (5) 三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法 (6) (1)优点 (6) (2)问题及解决方案 (7) 2 一工作原理 (1)测距仪工作原理 现在就脉测距仪冲激光测距简要叙述其工作原理。简单地讲,脉冲法测距的过程是这样的:测距仪发射出的激光经被测量物体的反射后又被测距仪接收,测距仪同时记录激光往返的时间t,光速c 和往返时间t 的乘积的一半,就是测距仪和被测量物体之间的距离。一般一个典型的激光测距系统应具备以下四个模块:激光发射模块;激光接收模块;距离计算与显示模块;激光准直与聚焦模块,如图2-1 所示。系统工作时,由发射单元发出一束激光,到达待测目标物后漫

反射回来,经接收单元接收、放大、整形后到距离计算单元计算完毕后显示目标物距离。在测距点向被测目标发射一束强窄激光脉冲,光脉冲传输到目标上以后,其中一小部分激光反射回测距点被测距系统光功能接收器所接受。假定光脉冲在发射点与目标间来回一次所经历的时间间隔为t,那么被测目标的距离 D 为:式中:c 为激光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D 为待测距离;t 为激光在待测距离上的往返时间。 R=C*T/2 (公式1) 图一脉冲激光测距系统原理框图激光脉冲测距仪光学原理结构2() 3

图二)测距仪的大致结构组成(3 时钟脉冲门控电路、脉冲激光测距仪主要由脉冲激光发射系统、光电接收系统、 振荡器以及计数显示电路组成4)主要的工作过程(其工作过程大致如下:首先接通电源,复原电路给出复原信号,使整机复原,准备进行测量;同时触发脉冲激光发生器,产生激光脉冲。该激光脉冲有一小部分能量由参考信号取样器直接送到接收系统,作为计时的起始点。大部分光脉冲能量射向待测目标,由目标反射回测距仪的光脉冲能量被接收系统接收,这就是回波信号。参考信号和回波信号先后由光电探测器转换成为电脉冲,并加以放大和整形。整形后的参考信号能触发器翻转,控制计数器开始对晶格振荡器发出的时钟脉冲进行计数。整形后的回波信号使触发器的输出翻转无效,从而使计数器停实验装置实止工作。这样,根据计数器的输出即可计算出待测目标的距离。三单片机开放板和激光脉冲发射、接收电路验装置包括“”“”。 4 (5)激光脉冲发射、接收电路板组成及工作原理 激光脉冲发射/接收电路板原理框图如图2.3所示。图中EPM3032为CPLD;MAX3656为激光驱动器;MAX3747为限幅放大器;T22为单端信号到差分信号转换芯片;T23为差分信号到单端信号转换芯片;LD为半导体激光器;PD为光电探测器。板子上端的EPM3032被编程为脉冲发生器,输出重复频率为1KHz,脉冲宽度为48ns的电脉冲信号。此信号经MAX3656放大后驱动LD发光。板子下端的EPM3032被编程为计数器,对125MHz晶振进行计数。其计数的开门信号来自上端的TX信号,关门信号来自PD的输出。计数器的计数结果采用12 位二进制数据输出,对应的时间范围为0~32.7?s。 二激光脉冲测距的应用领域 激光测距仪一般采用两种方式来测量距离:脉冲法和相位法.脉冲法测距的过程是这样的:测距仪发射出的激光经被测量物体的反射后又被测距仪接收.测距仪同时记录激光往返的时间.光速和往返时间的乘积的一半.就是测距仪和被测量物体之间的距离.脉冲法测量距离的精度是一般是在+/-1米左右.另外.此类测距仪的测量盲区一般是15米左右。 激光测距仪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电力.水利.通讯.环境.建筑.地质.警务.消防.爆破.航海.铁路.反恐/军事.农业.林业.房地产.休闲/户外运动等。 由于激光在亮度、方向性、单色性以及相干性等方面都有不俗的特点,它一出现就吸引了众多科学工作者的目光,并被迅速地被应用在工业生产方面、国防军工方面、房地产业、各级科研机构、工程、防盗安全等各个行业各个领域:激光焊接、激光切割、激光打孔(包括斜孔、异孔、膏药打孔、水松纸打孔、钢板打孔、包装印刷打孔等)、激光淬火、激光热处理、激光打标、玻璃内雕、激光微调、激光光刻、激光制膜、激光薄膜加工、激光封装、激光修复电路、激光布线技术、激光清洗等。有关于激光的研究与生产制造也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 5

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ZLDS10河定制激光位移传感器 量程:2?1000m(可定制) 精度:最高0.1% (玻璃0.2%) 分辨率:最高0.03% 频率响应:2K.5K.8K.10K 基本原理是光学三角法: 半导体激光器1被镜片2聚焦到被测物体6。反射光被镜片3收集,投射到CCD 阵列4上;信号处理器5通过三角函数计算阵列4上的光点位置得到距物体的距离。 激光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激光传感器是利用激光技术进行测量的传感器。它由激光器、激光检测器和测量电路组成。激光传感器是新型测量仪表,它的优点是能实现无接触远距离测量,速度快,精度高,量程大,抗光、电干扰能力强等。 激光和激光器一一激光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最重大的科学技术成就之一。它发展迅速,已广泛应用于国防、生产、医学和非电测量等各方面。激光与普通光不同,需要用激光器产生。激光器的工作物质,在正常状态下,多数原子处于稳定的低能级E1,在适当频率的外界光线的作用下,处于低能级的原子吸收光子能量受激发而跃迁到高能级E2。光子能量E=E2-E1=hv,式中h为普朗克常数,v为光子频率。反之,在频率为v的光的诱发下,处于能级E2的原子会跃迁到低能级释放能量而发光,称为受激辐射。激光器首先使工作物质的原子反常地多数处于高能级(即粒子数反转分布),就能使受激辐射过程占优势,从而使频率为v 的诱发光得到增强,并可通过平行的反射镜形成雪崩式的放大作用而产生强大的受激辐射光,简称激光。激光具有3个重要特性: (1)高方向性(即高定向性,光速发散角小),激光束在几公里外的扩展范围不过几厘米; (2)高单色性,激光的频率宽度比普通光小10倍以上; (3)高亮度,利用激光束会聚最高可产生达几百万度的温度。

激光测距传感使用手册

激光测距传感使用手册

前言 尊敬的客户: 衷心的感谢您选择了深圳市南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的激光测距传感器! 为了让您更好的使用本激光测距传感器与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请您在使用本激光测距传感器前仔细的阅读本说明书。 本说明书的版权归属深圳市南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所有,如在不影响本激光测距传感器整体性能的前提下所作的修改或更新,恕不另行通知。

激光测距传感器系统说明 术语解释 激光测距:利用激光对目标的距离进行准确测定。激光测距一般采用两种方式来测量距离:脉冲法和相位法。 脉冲激光测距:基于激光脉冲反射时差法原理,测距仪器发射出的激光经被测量目标反射后,激光束被测距仪器接收,测距仪器记录激光往返的时间。光速和往返时间的乘积的一半,就是测距仪器和被测量物体之间的距离。 激光测距传感器:为工业测量之产品,采用工业标准设计、生产和检测,可在线24小时连续实施测量,有的可以多台组网测试。 激光安全等级:国际上对激光有统一的分类,激光器分为四类(Class1、Class2、Class3、Class4)。Class1激光器对人是安全的,Class2激光器对人有较轻的伤害,Class3以上的激光器对人有严重伤害,使用时需特别注意,避免对人眼直射。

Class2激光器:指激光器的出口光功率小于1mw,一般认为对人的眼睛是安全的,正常暴露在这种激光器的光束下不会对眼睛的视网膜造成永久性的伤害。尽管此种激光器是安全的,但也不能长时间的直视激光光束。如偶尔照射到人眼还不至于引起伤害,但连续观察激光束时能损伤眼睛。此是对第二级激光器的最重要控制措施。 系统概述 LPS系列激光测距传感器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测量精确、无接触式的工业用距离测量设备,它可广泛地被集成用于各种工业用途的控制和监测系统上。使用图例如下:

(整理)分别列举10种接触、非接触传感器种类及原理

分别列举10种接触、非接触传感器种类及原理 接触式位移传感器: 1位移传感器及其原理:计量光栅是利用光栅的莫尔条纹现象来测量位移的。 “莫尔”原出于法文Moire,意思是水波纹。几百年前法国丝绸工人发现,当两层薄丝绸叠在一起时,将产生水波纹状花样;如果薄绸子相对运动,则花样也跟着移动,这种奇怪的花纹就是莫尔条纹。一般来说,只要是有一定周期的曲线簇重叠起来,便会产生莫尔条纹。计量光栅在实际应用上有透射光栅和反射光栅两种;按其作用原理又可分为辐射光栅和相位光栅;按其用途可分为直线光栅和圆光栅。下面以透射光栅为例加以讨论。透射光栅尺上均匀地刻有平行的刻线即栅线,a为刻线宽,b为两刻线之间缝宽,W=a+b称为光栅栅距。目前国内常用的光栅每毫米刻成10、25、50、100、250条等线条。光栅的横向莫尔条纹测位移,需要两块光栅。一块光栅称为主光栅,它的大小与测量范围相一致;另一块是很小的一块,称为指示光栅。为了测量位移,必须在主光栅侧加光源,在指示光栅侧加光电接收元件。当主光栅和指示光栅相对移动时,由于光栅的遮光作用而使莫尔条纹移动,固定在指示光栅侧的光电元件,将光强变化转换成电信号。由于光源的大小有限及光栅的衍射作用,使得信号为脉动信号。如图 1,此信号是一直流信号和近视正弦的周期信号的叠加,周期信号是位移x的函数。每当x变化一个光栅栅距W,信号就变化一个周期,信号由b点变化到b’点。由于bb’=W,故b’点的状态与b点状态完全一样,只是在相位上增加了2π。 (上海德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产品) 2螺杆式空压机压力传感器螺杆式空压机压力传感器:是工业实践中最为常用 的一种传感器,而我们通常使用的压力传感器主要是利用压电效应制造而成的,这样的传感器也称为压力传感器。 压电传感器中主要使用的压电材料包括有石英、酒石酸钾钠和磷酸二氢胺。其中石英(二氧化硅)是一种天然晶体,压电效应就是在这种晶体中发现的,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之内,压电性质一直存在,但温度超过这个范围之后,压电性质完全消失(这个高温就是所谓的“居里点”)。由于随着应力的变化电场变化微小(也就说压电系数比较低),所以石

单缝衍射实验实验报告

单缝衍射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单缝衍射现象,了解其特点。 2.测量单缝衍射时的相对光强分布。 3.利用光强分布图形计算单缝宽度。 二、实验仪器 He-Ne激光器、衍射狭缝、光具座、白屏、光电探头、光功率计。 三、实验原理 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到单缝上,在接收屏上,将得到单缝衍射图样,即一组平行于狭缝的明暗相间条纹。单缝衍射图样的暗纹中心满足条件: (1) 式中,x为暗纹中心在接收屏上的x轴坐标,f为单缝到接收屏的距离;a为单缝的宽度,k为暗纹级数。在±1级暗纹间为中央明条纹。中间明条纹最亮,其宽度约为其他明纹宽度的两倍。 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实验装置示意图 光电探头(即硅光电池探测器)是光电转换元件。当光照射到光电探头表面时在光电探头的上下两表面产生电势差ΔU,ΔU的大小与入射光强成线性关系。光电探头与光电流放大器连接形成回路,回路中电流的大小与ΔU成正比。因此,通过电流的大小就可以反映出入射到光电探头的光强大小。 四、实验内容 1.观察单缝衍射的衍射图形;

2.测定单缝衍射的光强分布; 3.利用光强分布图形计算单缝宽度。 五、数据处理 ★(1)原始测量数据 将光电探头接收口移动到超过衍射图样一侧的第3级暗纹处,记录此处的位置读数X(此处的位置读数定义为0.000)及光功率计的读数P。转动鼓轮,每转半圈(即光电探头每移动0.5mm),记录光功率测试仪读数,直到光电探头移动到超过另一侧第3级衍射暗纹处为止。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将表格数据由matlab拟合曲线如下:

★ (2)根据记录的数据,计算单缝的宽度。 衍射狭缝在光具座上的位置 L1=21.20cm. 光电探测头测量底架座 L2=92.00cm. 千分尺测得狭缝宽度 d’=0.091mm. 光电探头接收口到测量座底座的距离△f=6.00cm. 则单缝到光电探头接收口距离为f= L2 - L1+△f=92.00cm21.20cm+6.00cm=76.80cm. 由拟合曲线可读得下表各级暗纹距离: 各级暗纹±1级暗纹±2级暗纹±3级暗纹 距离/mm 10.500 21.500 31.200 单缝宽度/mm 0.093 0.090 0.093 单缝宽度计算过程: 因为λ=632.8nm.由d =2kfλ/△Xi,得 d1=(2*1*768*632.8*10^-6)/10.500 mm=0.093mm. d2=(2*2*768*632.8*10^-6)/21.500 mm=0.090mm.

机器人最实用的10种传感器盘点

机器人最实用的10种传感器盘点 随着智能化的程度提高,机器人传感器应用越来越多。智能机器人主要有交互机器人、传感机器人和自主机器人3种。从拟人功能出发,视觉、力觉、触觉最为重要,早已进入实用阶段,听觉也有较大进展,其它还有嗅觉、味觉、滑觉等,对应有多种传感器,所以机器人传感产业也形成了生产和科研力量。 内传感器 机器介机电一体化的产品,内传感器和电机、轴等机械部件或机械结构如手臂(Arm)、手腕(Wrist)等安装在一起,完成位置、速度、力度的测量,实现伺服控制。 位置(位移)传感器 直线移动传感器有电位计式传感器和可调变压器两种。角位移传感器有电位计式、可调变压器(旋转变压器)及光电编码器三种,其中光电编码器有增量式编码器和绝对式编码器。增量式编码器一般用于零位不确定的位置伺服控制,绝对式编码器能够得到对应于编码器初始锁定位置的驱动轴瞬时角度值,当设备受到压力时,只要读出每个关节编码器的读数,就能够对伺服控制的给定值进行调整,以防止机器人启动时产生过剧烈的运动。 速度和加速度传感器 速度传感器有测量平移和旋转运动速度两种,但大多数情况下,只限于测量旋转速度。利用位移的导数,特别是光电方法让光照射旋转圆盘,检测出旋转频率和脉冲数目,以求出旋转角度,及利用圆盘制成有缝隙,通过二个光电二极管辨别出角速度,即转速,这就是光电脉冲式转速传感器。此外还有测速发电机用于测速等。 应变仪即伸缩测量仪,也是一种应力传感器,用于加速度测量。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工业机器人的动态控制信号。一般有由速度测量进行推演、已知质量物体加速度所产生动力,即应用应变仪测量此力进行推演,还有就是下面所说的方法: 与被测加速度有关的力可由一个已知质量产生。这种力可以为电磁力或电动力,最终简化为对电流的测量,这就是伺服返回传感器,实际又能有多种振动式加速度传感器。

激光测距实验报告(精)

一、激光测距简介: 激光测距仪无论在军事应用方面,还是在科学技术、生产建设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激光波长单一,测量精度高,且激光测距仪结构小巧,安装调整方便,故激光测距仪是目前高精度测距最理想的仪器。激光器与普通光源有显著的区别,它利用受激发射原理和激光腔的滤波效应,使所发光束具有一系列新的特点: ①激光有小的光束发散角,即所谓的方向性好或准直性好。 ②激光的单色性好,或者说相干性好,普通灯源或太阳光都是非相干光。 ③激光的输出功率虽然有限度,但光束细,所以功率密度很高,一般的激光亮度远比太阳表面的亮度大。 若激光是连续发射的,测程可达40公里左右,并可昼夜进行作业。若激光是脉冲发射的,一般绝对精度较低,但用于远距离测量,可以达到很好的相对精度。 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是由美国休斯飞机公司的科学家梅曼于1960年,首先研制成功的。美国军方很快就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对军用激光装置的研究。1961年,第一台军用激光测距仪通过了美国军方论证试验,对此后激光测距仪很快就进入了实用联合体。 激光测距仪重量轻、体积小、操作简单速度快而准确,其误差仅为其它光学测距仪的五分之一到数百分之一,因而被广泛用于地形测量,战场测量,坦克,飞机,舰艇和火炮对目标的测距,测量云层、飞机、导弹以及人造卫星的高度等。它是提高坦克、飞机、舰艇和火炮精度的重要技术装备。 由于激光测距仪价格不断下调,工业上也逐渐开始使用激光测距仪。国内外出现了一批新型的具有测距快、体积小、性能可靠等优点的微型测距仪,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控、矿山、港口等领域。 激光测距仪-分类: 一维激光测距仪 用于距离测量、定位; 二维激光测距仪(Scanning Laser Range finder) 用于轮廓测量,定位、区域监控等领域; 三维激光测距仪(3D Laser Range finder) 用于三维轮廓测量,三维空间定位等领域。 激光测距-方法 激光测距仪一般采用两种方式来测量距离:脉冲法和相位法。脉冲法测距的过程是这样的:测距仪发射出的激光经被测量物体的反射后又被测距仪接收,测距仪同时记录激光往返的时间。光速和往返时间的乘积的一半,就是测距仪和被测量物体之间的距离。脉冲法测量距离的精度是一般是在+/- 1米左右。另外,此类测距仪的测量盲区一般是15米左右。

测距传感器分类特点

测距传感器编辑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超声波传感器是利用超声波的特性研制而成的传感器。超声波是一种振动频率高于声波的机械波,由换能晶片在电压的激励下发生振动产生的,它具有频率高、波长短、绕射现象小,特别是方向性好、能够成为射线而定向传播等特点。 目录 1分类 2原理 3应用 1分类 编辑 超声波测距传感器 激光测距传感器 红外线测距传感器 24GHZ雷达传感器 2原理 编辑 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原理: 超声波对液体、固体的穿透本领很大,尤其是在阳光不透明的固体中,它可穿透几十米的深度。超声波碰到杂质 24GHZ雷达传感器RFbeam 或分界面会产生显著反射形成反射成回波,碰到活动物体能产生多普勒效应。因此超声波检测广泛应用在工业、国防、生物医学等方面以超声波作为检测手段,必须产生超声波和接收超声波。完成这种功能的装置就是超声波传感器,习惯上称为超声换能器,或者超声探头。激光测距传感器工作原理: 激光传感器工作时,先由激光二极管对准目标发射激光脉冲。经目标反射后激光向各方向散射。部分散射光返回到传感器接收器,被光学系统接收后成像到雪崩光电二极管上。雪崩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内部具有放大功能的光学传感器,因此它能检测极其微弱的光信号。记录并处理从光脉冲发出到返回被接收所经历的时间,即可测定目标距离。激光传感器必须极其精确地测定传输时间,因为光速太快。 红外线测距传感器工作原理: 红外测距传感器利用红外信号遇到障碍物距离的不同反射的强度也不同的原理,进行障碍物远近的检测。红外测距传感器具有一对红外信号发射与接收二极管,发射管发射特定频率的红外信号,接收管接收这种频率的红外信号,当红外的检测方向遇到障碍物时,红外信号反射回来被接收管接收,经过处理之后,通过数字传感器接口返回到机器人主机,机器人即可利用红外的返回信号来识别周围环境的变化 24GHZ雷达测距传感器原理: FSK测运动物体[1] FMCW测静止和运动物体 [1]

R1500激光测距仪使用说明书

R1500|1200米激光测距仪使用说明书 目次 1 用途 (1) 2 主要性能及技术规格 (2) 3 镜内符号及功能 (2) 4 测距操作 (3) 5 使用注意事项 (4) 6 附件 (4) 1 用途 R1500激光测距仪是一种高级的激光测距系统,可以快速提供精确测量的距离。其独特的光学性能可以在任何情况下提供清晰的图像。该激光测距仪用的是最新的数字电路设计和光学系统,同时,在镜片质量和价格上是其他任何产品都无法超越的。 该测距仪具备高档望远镜和激光测距双重功能。具有测距时间快、距离显示直观、测距精度高,耗电省,不使用时自动断电等特点。该仪器体积小、外形美、重量轻,便于携带;机内使用一节9V电池,更换方便。 该测距仪广泛用于高尔夫球、打猎等体育、野外活动的距离测量;也广泛用于电杆、桥梁和建筑工地的距离测量;还可用于一般的地形测量、仓储测量等。 测距仪的外型见图一。 1 —望远镜目镜(境内距离显示) 2 —望远镜物镜 3 —激光发射物镜 4 —激光接收物镜 5 —模式按钮 6 —触发按钮 7 —电池盖 2 主要性能 2.1 测距范围:15~1200m或1500m; 2.2 测距方式:半导体激光测距(对人眼无 害); 2.3 测距误差:±1m±0.1%; 2.4 测距显示方式:视野内LCD显示; 2.5 有效物镜口径:25mm; 2.6 膜系:多层镀膜; 2.7 出瞳直径: 3.6mm; 2.8 出瞳距离: 1 3.5mm; 2.9 对焦方式:目镜调焦; 2.10 望远镜倍率:7X; 2.11 在1000m之视野:140m(视场8°); 2.12 测距模式:RAIN、RELF、>150,无 显示为标准模式; 2.13 电源:6F22-9V; 2.14 外形尺寸:60X145X142mm; 2.15 重量:440g; 2.16 防水性:不防水。 2.17三脚架螺纹:1/4″×6 3 境内符号及功能3.1 测距仪镜内测距符号见图二。 3.2 瞄准标记:在视场中心,用“”表示,测距时用中心圆瞄准目标。 图二 图一

图文传感器大全

霍尔位移传感器外形编号HK外观尺寸 M12×1*50可检测物体永磁铁检测距离埋入式:0-15mm额定工作电压4.5~10.5VDC功耗检测时:≤20mA…<4mA;无检测时:≤20mA负载电阻电流型:0~300Ω;电压型:≥2.2KΩ输出电流型:4~20mA;电压型:0~5V允许电压波动≤5%输出信号PNP模拟线形误差≤1.5%温度飘移≤0.01mm/℃重复精度≤1%环境温度 -40℃~150℃外壳材料金属防护等级 IP67 BURKERT宝德液位传感器技术参数:测量范围:1Hz~45KHz输出方式:低电平有效,驱动能力不小于15mA 输出信号:波形:矩形波幅值:高电平接近供电电源,低电平≤0.5V供电电源:(4.5~24)VDC,(12~18)V最值每转脉

冲数:与贴的磁片数量一致检测距离:≤4mm 正常工作条件温度:-20℃~+80℃相对湿度:不大于85%大气压力:86KPa~106KPa周围无爆炸性、腐蚀性气体□外形及开孔尺寸总长:L+21.9(不包括输出导线) 外螺纹:M12×1螺纹有效长度:L,L=50,75,100mm输 出导线:2m 极限参数参数符号量值单位电源电压V CC :4.5-24 V磁感应强度B 不限mT输出反向击穿电压V ce 40 V输出低电平电流I OL 25 mA工作环境温度T A -40~150℃高 温贮存温度T S 150℃磁场 低噪音模拟信号路径可通过新的滤波引脚设置器件带宽 5 μs 输出上升时间,对应步进输入电流80 千赫带宽总输出误差为 1.5%(当TA = 25°C时)小型低厚度SOIC8 封装1.2 mΩ 内部传导电阻引脚1-4 至5-8 之间2.1 VRMS 最小绝缘电压 5.0 伏特,单电源操作66 至185 mV/A 输出灵敏度输出电压与交流或直流电流成比例出厂时精确度 校准极稳定的输出偏置电压近零的磁滞电源电压的成比例输出

激光散斑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陈杨 PB05210097 物理二班 实验题目:激光散斑测量 实验目的: 了解单光束散斑技术的基本概念,并应用此技术测量激光散斑的大小和毛玻璃的面内位移。 实验内容: 本实验中用到的一些已知量:(与本次实验的数据略有不同) 激光波长λ = 0.0006328mm 常数π = 3.14159265 CCD像素大小=0.014mm 激光器内氦氖激光管的长度d=250mm 会聚透镜的焦距f’=50mm 激光出射口到透镜距离d1=650mm 透镜到毛玻璃距离=d2+P1=150mm 毛玻璃到CCD探测阵列面P2=550mm 毛玻璃垂直光路位移量dξ和dη, dξ=3小格=0.03mm,dη=0 光路参数:P1=96.45mm ρ(P1)=96.47mm P2= 550mm dξ=3小格=0.03mm (理论值) 数据及处理: 光路参数: P1+d2=15cm P2=52.5cm

d1=激光出射口到反射镜的距离+反射镜到透镜距离=33.6+28.5=62.1cm f ’=5cm d=250mm λ=632.8nm (1)理论值S 的计算: 经过透镜后其高斯光束会发生变换,在透镜后方形成新的高斯光束 由实验讲义给的公式: 2'2 012'11 '' 2)()1(d f W f d d f f λπ+--- = πλd W 01= 201W d πλ= 代入数据,可得: '' 1 21 221''12 2 22 01 02 2 2 2101102 d 15(1)() 5 62.11559.6332439.63362.12515511f d f cm P d d f f cm cm P cm cm cm cm cm cm cm cm d W W d d W d f f W λπ πλ???? ? ? ???? ?????? ?? ? ? ? ? ? ? ? ????? ???? -=-=--+-=-+ =≈-+= = -+-+= 可得 由公式-31.80010cm ≈? 此新高斯光束射到毛玻璃上的光斑大小W 可以由计算氦氖激光器的

传感器的发展史word资料10页

传感器的发展史 传感器的发展史2019-04-26 11:28传感器的发展史 这是本词条的历史版本,由diany于2009-09-18创建。1微型化(Micro) 为了能够与信息时代信息量激增、要求捕获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日益增强的技术发展趋势保持一致,对于传感器性能指标(包括精确性、可靠性、灵敏性等)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与此同时,传感器系统的操作友好性亦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因此还要求传感器必须配有标准的输出模式;而传统的大体积弱功能传感器往往很难满足上述要求,所以它们已逐步被各种不同类型的高性能微型传感器所取代;后者主要由硅材料构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反应快、灵敏度高以及成本低等优点。 1.1由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和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引发的传感器微型化 目前,几乎所有的传感器都在由传统的结构化生产设计向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的模拟式工程化设计转变,从而使设计者们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设计出低成本、高性能的新型系统,这种设计手段的巨大转变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着传感器系统以更快的速度向着能够满足科技发展需求的微型化的方向发展。 对于微机电系统(MEMS)的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研究范畴涉及材料科学、机械控制、加工与封装工艺、电子技术以及传感器和执行器等多种学科,是一个极具前景的新兴研究领域。MEMS的核心技术是研究微电子与微机械加工与封装技术的巧妙结合,期望能够由此而制造出体积小巧但功能强大的新型系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最近十多年的研究与发展,MEMS技术已经显示出了巨大的生命力,此项技术的有效采用将信息系统的微型化、智能化、多功能化和可靠性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当前技术水平下,微切削加工技术已经可以生产出来具有不同层次的3D微型结构,从而可以生产出体积非常微小的微型传感器敏感元件,象毒气传感器、离子传感器、光电探测器这样的以硅为主要构成材料的传感/探测器都装有极好的敏感元件。目前,这一类元器件已作为微型传感器的主要敏感元件被广泛应用于不同的研究领域中。 1.2微型传感器应用现状

光速测量实验报告

光速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 了解和掌握光调制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2. 学习和使用示波器测量同频正弦方波信号相位差的方法 3. 测量光在空气中的速度 实验仪器: 激光器、信号发生器、光接收器、示波器、反射镜等 实验原理 相位φ=κ*d ,其中φ为相位差,κ为波数,d 为光程差。实验采用平面镜改变光程差d,实验中可以通过测量平面镜之间的距离来确定光程差d 。信号发生器为直流方波输出,则激光器发出激光脉冲。激光接收器收到激光信号后输出基频信号,且输出的信号为一正弦波,前后移动平面反射镜的距离,并测出移动的距离进而测出光程差Δd,由于光程差的改变,则信号反射光的信号的相位发生变化,由示波器上可以确定时间t1和t2,计算出时间差Δt=∣t1-t2∣,所以光速c=Δd/Δt 。下面是测量图: 1. 预习实验的内容,了解实验的目的,理解实验的原理,思考应当怎样把实验 做好,实验过程中都要做什么,同时,复习一下示波器一些基本的使用和各个按键的功能。为实验做好准备工作。 2. 实验前,认真读完实验仪器的操作说明,了解实验仪器的基本结构,以及实 验仪器各部分在实验中的功能和作用,分析实验中应该怎样正确的使用仪器,进入实验状态。 3. 在对实验分析的基础上,正确的连接线,把实验仪器连接摆放好 4. 调试实验仪器,由于如果反射镜离的太远,不利于实验中对实验仪器的调试, 因此,在调试仪器阶段应当使反射镜离激光器近。同时,反射镜,激光器,信号接收器应该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由信号发生器发出一矩形方波,作用在激光器上使激光器发出光脉冲,由反射镜反射的信号由接收器转换成正弦波,把正弦波与方波同时输入示波器,由于方波是很稳定的不随反射镜位置的变化,把触发信号选择成方波。 5. 选择合适的反射镜位置作为基点,然后移动反射镜的位置,测量实验数据Δd 和Δt ,处理实验数据,可以用线性来求。 示波器 信号发生器 激光接收器 激光器 平面反射镜 Δd

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doc

ZLDS10X可定制激光位移传感器 量程: 2~1000mm(可定制) 精度: 最高0.1%(玻璃0.2%) 分辨率: 最高0.03% 频率响应: 2K.5K.8K.10K 基本原理是光学三角法: 半导体激光器1被镜片2聚焦到被测物体6。反射光被镜片3收集 ,投射到CCD 阵列4上;信号处理器5通过三角函数计算阵列4上的光点位置得到距物体的距离。 激光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激光传感器是利用激光技术进行测量的传感器。它由激光器、激光检测器和测量电路组成。激光传感器是新型测量仪表 ,它的优点是能实现无接触远距离测量 ,速度快 ,精度高 ,量程大 ,抗光、电干扰能力强等。 激光和激光器——激光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最重大的科学技术成就之一。它发展迅速 ,已广泛应用于国防、生产、医学和非电测量等各方面。激光与普通光不同 ,需要用激光器产生。激光器的工作物质 ,在正常状态下 ,多数原子处于稳定的低能级E1,在适当频率的外界光线的作用下 ,处于低能级的原子吸收光子能量受激发而跃迁到高能级E2。光子能量E=E2-E1=hv,式中h为普朗克常数 ,v 为光子频率。反之 ,在频率为v的光的诱发下 ,处于能级 E2的原子会跃迁到低能级释放能量而发光 ,称为受激辐射。激光器首先使工作物质的原子反常地多数处于高能级(即粒子数反转分布) ,就能使受激辐射过程占优势 ,从而使频率为v的诱发光得到增强,并可通过平行的反射镜形成雪崩式的放大作用而产生强大的受激辐射光 ,简称激光。激光具有3个重要特性: (1)高方向性(即高定向性 ,光速发散角小) ,激光束在几公里外的扩展范围不过几厘米; (2)高单色性 ,激光的频率宽度比普通光小10倍以上; (3)高亮度 ,利用激光束会聚最高可产生达几百万度的温度。

激光测距实验报告

激光脉冲测距实验 1.实验目的 通过学习激光脉冲测距的工作原理;了解激光脉冲测距系统的组成;搭建室内模拟激光脉冲测距系统进行正确测距,为今后的工程设计奠定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基础。 2.实验原理 激光脉冲测距与雷达测距在原理上是完全相同的,如图2.1所示。 在测距点激光发射机发射激光脉冲,光脉冲经过光纤到达接收端,并被测距机上的探测系统接收。测出从激光发射时刻到被接收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t,根据已知光速,即可求出光纤的长度R为 R=/2 (2-1) 式中c为光速。真空中的光速是一个精确的物理常数 C1=299792458 m/s 光纤中的平均折射率n为 n=1.000275266 故光纤中的光速为 C=299710000 可见,激光测距的任务就是准确地测定时间间隔t。当不考虑光纤中光速的微小变化时,测距精度⊿R主要是由测时精度⊿t确定的 ⊿R=C⊿t/2 (2-2) 实际脉冲激光测距机中是利用时钟晶体振荡器和脉冲计数器来测定时间间隔 t的。时钟晶体振荡器用于产生固定的频率的电脉冲振荡,脉冲计数器的作用是对晶体产生的电脉冲个数进行计数。设晶体振荡器产生的电脉冲频率为f,则脉冲间隔T=1/f。若从激光脉冲发出时刻脉冲计数器开始计数,到光脉冲被接收时刻停止计数。设这段时间内脉冲计数器共计得脉冲个数为m,则可计算出被测光纤的长度为 R=1/2cmT=cm/f=1.6m (2-3) 相应的测距精度为 ⊿R =1/2Ct=c/(2f) (2-4) 可见,脉冲激光测距机的测距精度由晶振的频率决定。常用军用激光测距仪的晶振频率有15MHz、30MHz、75MHz和150MHz等,与其相对应的测距精度分别为正负10m、正负5m 、正负2m和正负1m。晶振的频率愈高,测距精度就愈高, 但随之而来的,不仅是计数器的技术难度增加,而且要求激光脉冲的宽度愈窄,激光器的难度也增加。 对脉冲测距系统,计数器的“开门”信号是由取出一小部分发射激光脉冲经光探测器转换成

Q3XTBLD-Q8激光位移传感器厂家

Q3XTBLD-Q8激光位移传感器厂家 Q3XTBLD-Q8激光位移传感器是新一代非接触式、高精度测距设备,其功能强大,结构 坚固,专为工业及野外测量、监测使用而设计。它是一种当前先进的经济型在线位移检测 系统,具有惊人的测试精度和极高的稳定性,由于是在线式连续检测,免去了像手持激光 测距仪的人工点发,可无人值守连续监测,其位置数据还可传送到远程监控终端,是工业 自动化和生产智能管理的理想仪器。LT3NI LE550I LT7PIVQ LTF12IC2LDQ 国产激光位移传感器可在30米范围内检测垂直或倾斜的目标,不受颜色、材料或光泽度影响。 一、10m激光测距位移传感器传感器特点 1,可以设置的不同的地址(最大可以设置 249 个不同的地址),方便单总线,多机 组网。而且通过配套生产的专用接头,可无上限串连传感器。 2,具有模拟量反向(可以随距离增加而减小,或随距离增加而增加)输出功能,且 模拟量输出范围对应的距离可以任意调整。非常适合于液位、料位、物位等测量。而且模 拟量输出为标准 4-20MA ,可以直接接入 PLC、二次仪表等设备,方便入网。 3,具有开关量输出功能,而且开关输出点、开关输出状态均可通过命令进行调整。适 用于过程控制,平整度检査,厚度检测等场合。 4,数字接口形式有 RS232,RS422,RS485 可以任意切换,只需要更换一根通讯电缆 即可,无需对传感器做任何改动。 5,测距起始点可以设置为前端和尾端,方便用户安装需要。

型号Q3XTBLD-Q8 测量距离30M 测量精度(2σ标准偏差)±1.5mm 激光650nm / class Ⅱ类 测量频率50Hz、100Hz 开关量输出开路输出 模拟量输出4-20mA、0-20mA、0-5V、0-10V 输出 通讯方式标准RS-232 输出(波特率可调 4800、9600、19200、38400)脉冲触发测量,标准 RS-232 输出(波特率同上) 标准RS-485 输出(波特率同上) 4-20mA、0-20mA、0-5V 输出 供电范围 DC : 20-----30 V 最大功率 P ≤ 1.8W 操作温度 -20oC to +60oC 储存温度 -25oC to +85oC 防护等级 IP67

测距传感器主流之激光测距传感器工作原理

测距传感器主流之激光测距传感器工作原理 激光传感器工作时,先由激光二极管对准目标发射激光脉冲.经目标反射后激光向各方向散射.部分散射光返回到传感器接收器,被光学系统接收后成像到雪崩光电二极管上.雪崩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内部具有放大功能的光学传感器,因此它能检测极其微弱的光信号.记录并处理从光脉冲发出到返回被接收所经历的时间,即可测定目标距离.激光传感器必须极其精确地测定传输时间,因为光速太快. 激光测距传感器与超声波测距传感器之性能对比 激光测距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一、激光距离传感器的发展 激光在检测领域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技术含量十分丰富,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也十分明显.激光测距是激光最早的应用之一.这是由于激光具有方向性强、亮度高、单色性好等许多优点.1965年前苏联利用激光测地球和月球之间距离(384401km)误差只有250m.1969年美国人登月后置反射镜于月面,也用激光测量地月之距,误差只有15cm. 利用激光传输时间来测量距离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激光往返目标所需时间来确定目标距离.即: . 激光测距虽然原理简单、结构简单,但以前主要用于军事和科学研究方面,在工业自动化方面却很少见.因为激光测距传感器售价太高,一般在几千美元.实际上,所有工业用户都在寻找一种能在较远距离实现精密距离检测的传感器.因为许多情况下近距离安装传感器会受物理位置及生产环境的限制,如今的激光测距传感器将为这类场合的工程师排忧解难. 二、工作原理 激光传感器工作时,先由激光二极管对准目标发射激光脉冲.经目标反射后激光向各方向散射.部分散射光返回到传感器接收器,被光学系统接收后成像到雪崩光电二极管上.雪崩光电二极管是一种内部具有放大功能的光学传感器,因此它能检测极其微弱的光信号.记录并处理从光脉冲发出到返回被接收所经历的时间,即可测定目标距离.激光传感器必须极其精确地测定传输时间,因为光速太快. 例如,光速约为3108m/s,要想使分辨率达到1mm,则测距传感器的电子电路必须能分辨出以下极短的时间: 0.001m(3108m/s)=3ps 要分辨出3ps的时间,这是对电子技术提出的过高要求,实现起来造价太高.但是如今廉价的激光传感器巧妙地避开了这一障碍,利用一种简单的统计学原理,即平均法则实现了1mm的分辨率,并且能保证响应速度. 三、解决其它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 激光距离传感器可用于其它技术无法应用的场合.例如,当目标很近时,计算来自目标反射光的普通光电传感器也能完成大量的精密位置检测任务.但是,当目标距离较远内或目标颜色变化时,普通光电传感器就难以应付了. 虽然先进的背景噪声抑制传感器和三角测量传感器在目标颜色变化的情况下能较好地工作,但是,在目标角度不固定或目标太亮时,其性能的可预测性变差.此外,三角测量传感器一般量程只限于0.5m以内.

徕卡激光测距仪使用说明书

徕卡激光测距仪使用说明书 一、使用前的准备 (一)电池的装入/更换 打开仪器尾部的固定挡板。向前推卡钮,向下将底座取下。按住红色的卡钮推开电池盒盖。安装或更换电池。关闭电池盒盖,安装底座和卡扣。当电池的电压过低时,显示屏上将持续闪烁显示电池的标志{B,21}。此时应及时更换电池。 1、按照极性正确装入电池。 2、使用碱性电池(建议不要使用充电电池)。 3、当长时间不使用仪器时,请取出电池,以避免电池的腐蚀。 更换电池后,设置和储存的值都保持不变。 (二)多功能底底座 固定挡板可以在下面的测量情况下使用: 1、从边缘测量,将固定挡板拉出,直到听到卡入的声音。 2、从角落测量,将固定挡板拉出,直到听到卡入的声音,轻轻将固定挡板向右推,此时固定挡 板完全展开。 仪器自带的传感器将辨认出固定挡板的位置,并将自动设置测量其准点。 (三)内置的望远镜瞄准器 在仪器的右部有一个内置的望远镜瞄准器。此望远镜瞄准器为远距离测量起到辅助的作用。通过瞄准器上的十字丝可以精确地观察到测量目标。在30米以上的测量距离,激光点会显示在十字线的正中。而在30米以下的测量距离,激光点不在十字线中间。 (四)气泡 一体化的水泡使仪器更容易调平。 (五)键盘 1、开/测量键 2、第二级菜单功能 3、加+键 4、计时(延迟测量)键 5、等于[=]键 6、面积/体积键 7、储存键 8、测量基准边键 9、清除/关键 10、菜单键 11、照明键 12、间接测量(勾股定律)键 13、减-键 14、BLUETOOTH (六)显示屏 1、关于错误测量的信息 2、激光启动 3、周长 4、最大跟踪测量值 5、最小跟踪测量值 6、测量基准边 7、调出储存值

实验报告——激光模式的测量

实验报告——激光模式 M 2的测量 实验时间:2017.03.02 晚上 一、实验目的 激光光束传输质量因子M 2是一种全新的描述激光光束质量的参数。本实验介绍了M2 的物理概念、物理意义、特点及测量方法。并对下面三个方面进行了解。 2 1)了解M 2的定义; 2 2)了解M 2实验原理; 2 3)了解M 2的测试过程; 二、实验原理 2 (一)、M 2的定义 2 目前国际上普遍将“光束衍射倍率因子M 2”作为衡量激光光束空域质量的参量。它的一般定义为: M 2 实际光束的束腰半径与远场发散角的乘积 M基模高斯光束的束腰半径与远场发散角的乘积 (二)、M 2的物理意义如图 1 所示,对于基模的高斯光束 02(2) 式中0 是基模光束束腰半径,是基模光束的远场发散角。根据定义式(1)可知对于实际光束有W0M 20,即 式中W0 代表实际光束的束腰半径,代表实际光束的远场发散角。 图 2 无像差透镜对束腰和发散角的变换 面我们根据“束腰的束宽和远场发散角的乘积不变原理”对M 2进行推导。 1) M2 4 2W0 (3) W

d 0 d 0 const ( 4) 式( 4 )可由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理来解释:在束腰处光子的位置不确定度是 4 根据测不准关系: X P h (7) 对一般光束束腰处有: X D 0 P x h 代入方程 (7)有 D 0 ( 8) 定义光束质量因子 M 2 为: M 2 D 0 D 0 1( 9) d 0 4 0 又因为实际光束的截面常常不是圆形的, 即光束的光强分布不是对称的或存在像散时, 光束 质量应用两个参数来描述: D 0x x (10) D 0 y y 2 2 4 M x 2 、 M y 2 是分别表示 X 方向和 Y 方向的光束质量因子。考虑到 是单模高斯光束的衍 x y D 0 2 射极限, M 2 的物理意义也可理解为衍射极限倍数。 (三)、 M 2 因子的特点 以M 2 因子表征光束质量有几个显著的优点: 首先: M 2 因子能够确定和度量多模光束的质量。 工业上应用的大功率激光器, 如大多数千 C mn 是相对振幅系数, m 、n 是模的阶数,厄米 —高斯混合模光强空间分布可表示为: 小值是单模高斯光束束腰束宽 d 0 ;光子的横向不确定度是 P x ,在近轴近似条件下 h sin 5) 式中 h 为普朗克常数, 最小值是单模高斯光束远场发散角 M x 2 M y 2 瓦级 CO 2 激光器输出厄米 ---高斯混合模光束, 并且在高阶模产生振荡, 束质量因子 M 2 是各个模相对强度的加权平均。 2 (2m 1)C mn 2 mn (2n 1)C mn mn 这种混合模光束的光 M x 2 M y 2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