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物性资料

岩石物性资料
岩石物性资料

岩(矿)石物性资料

(2008年12月11日)

一、密度:

表1-1 常见矿物的密度

名称

密度/g.3cm - 名称 密度/g.3cm -石英 2.65

金刚石 2.6-2.9 正长石 2.55-2.63

重晶石 4.4-4.7 钠长石 2.63

刚玉 3.9-4.0 钙长石 2.76

岩盐 3.1-3.2 方解石 2.72-2.94

硬石膏 2.7-3.0 白云石 2.86-2.93

石膏 2.2-2.4 白云母 2.77-2.88

霞石 2.55-2.65 黑云母 2.7-3.3

绿高岭石 1.72-2.5 角闪石 3.62-3.65

白榴石 2.45-2.5 透闪石 2.99-3.00

硅灰石 2.79-2.91 阳起石 3.1-3.2

蛇纹石 2.5-2.6 星叶石 3.0-3.15

赤铁矿 4.5-5.2 钠闪石 3.3-3.46

磁铁矿 4.8-5.2 纳钙闪石 3.3-3.46

黄铁矿 4.9-5.2 钛铁矿 4.5-5.0

磁黄铁矿 4.3-4.8 铬铁矿 3.2-4.4

黄铜矿 4.1-4.3 辉铜矿 5.5-5.8

斑铜矿 4.9-5.2 海绿石 2.2-2.9

石墨 2.09-2.25 多水高岭土 1.9-2.6

蛋白石 1.9-2.5 钾盐 1.99

叶绿泥石 2.6-3.0 硬绿泥石 3.3-3.6

金红石 4.18-4.23 锰矿 3.4-6.0

钨酸钙矿 5.9-6.2 铝矾土 2.4-2.5

煤 1.2-1.7 褐煤 1.1-1.3

表1-2 常见岩石密度 名称

密度/g.3cm - 名称 密度/g.3

cm -纯橄榄岩 2.5-3.3

橄榄岩 2.5-3.6 玄武岩 2.6-3.3

辉长岩 2.7-3.4 安山岩 2.5-2.8

辉绿岩 2.9-3.2 鞍山玢岩 2.6-2.9

花岗岩 2.4-3.1 石英岩 2.6-2.9

流纹岩 2.3-2.7 片麻岩 2.4-2.9

云母片岩 2.5-3.0 千枚岩 2.7-2.8

蛇纹岩 2.6-3.2

大理岩 2.6-2.9 白云岩 2.4-2.9

石灰岩 2.3-3.0 页岩 2.1-2.8

砂岩 1.8-2.8 白垩岩 1.8-2.6

干砂岩 1.4-1.7 粘土 1.5-2.2 表土 1.1-2.0 花岗闪长岩 2.69

闪长岩 2.81 辉长岩 2.85-3.05 霞石正长岩 2.66 正长岩 2.62

石英闪长岩 2.75 安山玢岩 2.73

石英斑岩 2.60 粒玄岩 2.85

泥岩 1.2-2.4

粉砂岩 1.8-2.8 砂质页岩 2.3-3.0

泥板岩 1.7-2.9 角砾岩 1.6-3.0

泥灰岩 1.5-2.8 钾盐 1.9-2.0

砾岩 2.1-3.0 玄武岩 2.7-3.3

角岩 2.74 玢岩 2.6-2.9

二、磁性

表2-1 铁磁性矿物和金属的饱和磁化强度和居里温度 矿物

化学式 饱和磁化强度(A/m ) 居里温度/K 磁铁矿

24ZnFe O 92000 853 磁黄铁矿

21x Fe S - 20000 593 赤铁矿

23Fe O 85000 853 镍磁铁矿

24NiFe O 47000 873 钴 Co 161800 1404

铁 Fe 218000 1053

镍 Ni 54400 631

铁镍矿

3Ni Fe 110000 620 铁钴矿 CoFe 232000 986

表2-2 一些反磁性矿物和顺磁性矿物的磁化率 矿物

化学式 抗磁化率(4π×610-SI ) 方解石

3CaCO -0.5 方铅矿 PbS -0.34

石英

2SiO -0.5

赤铜矿 2Cu O -0.14

自然金 Au -0.14

矿物 化学式 顺磁化率(4π×610-SI )

角闪石 2353222223(,)():

,,,,,,A B Si Al O OH A Mg Fe Ca Na B Mg Fe Fe Al -+++== 13-75

黑云母

33102(,)(,)()K Mg Fe Al Fe Si O OH 53-78 氧化铜 CuO 3.25

石榴子石

2222433():,,,;,,A B SiO A Ca Mg Fe Mn B Al Fe Cr +++== 31-159 辉石

3FeSiO 73

表2-3 火成岩的磁化率 岩石

磁化率变化范围(4π×610-SI ) 常见值(4π×610-SI ) 花岗岩 0-4000 200

流纹岩 20-300

辉绿岩 8-13000 4500

斑岩 20-16700 5000

玄武岩 20-14500 6000

闪长岩 50-10000 13000

橄榄岩 7600-15600 13000

安山岩 13500

表2-4 变质岩的磁化率 岩石

磁化率变化范围(4π×610-SI ) 常见值(4π×610-SI ) 片岩 25-240 120

千枚岩 130

片麻岩 10-2000

石英岩 350

蛇纹岩 250-1400

板岩 0-3000 500

表2-5 沉积岩变化率 岩石

磁化率变化范围(4π×610-SI ) 常见值(4π×610-SI )

白云岩 0-75 10

砂岩 0-1560 30

页岩 5-1480 50

表2-6 矿物磁化率

抗磁性物质顺磁性物质

名称κ平均×10-5(SI)名称κ平均×10-5(SI)(κ)(κ)

石英 -1.3 橄榄石 2

正长石 -0.5 角闪石 10-80

锆石 -0.8 黑云母 15-65

方解石 -1.0 辉石 40-90

盐岩 -1.0 铁黑云母 750

方铅矿 -2.6 绿泥石 20-90

闪锌矿 -4.8 金云母 50

石墨 -0.4 斜长石 1

磷辉石 -8.1 尖晶石 3

重晶石 -1.4 白云母 4-20

表2-7 铁磁性矿物磁化率

矿物分子式κ×1/(4π)CGSM(κ)

磁铁矿 Fe

3O

4

0.07-0.2

钛磁铁矿 xFe

3O

4

.(1-x)TiFe

2

O

4

10-7-10-2

磁赤铁矿γFe

2O

3

0.03-0.2

赤铁矿αFe

2O

3

10-6-10-5

磁黄铁矿 FeS

1+x

10-3-10-4

铁镍矿 NiFe

2O

4

0.05

锰尖晶石 MnFe

2O

3

2.0

镁铁矿 MgFe

2O

4

0.8

针铁矿αFeOOH (0.02-80)×10-4

纤铁矿γFeOOH (0.9-2.5)×10-4

菱铁矿 FeCO

3

(20-60)×10-4 表2-8 地壳岩石的磁化率和天然剩余磁化强度

岩石类型κ【10-6SI(κ)】 M

r

(A/m)超基性岩 101-103 10-1-101基性岩 100-103 10-3-101酸性岩 100-102 10-3-101变质岩 10-1-102 10-3-10-1沉积岩 10-1-101 10-3-10-1 表2-9 几种岩石的Q值

岩石平均值最大值Q

max

花岗岩 0.1-0.3 3

辉长岩 0-0.5 3

流纹岩 1-10

安山岩 1-15

玄武岩 1-20 160

云母片岩 0-0.5 2

片麻岩 0-1.5 2

云英岩 0-0.3 3

三、电性

表3-1 一些矿物的电阻率

矿物电阻率/(Ω.m)矿物电阻率/(Ω.m)斑铜矿 10-6-10-3赤铜矿 10-3-10-6

磁铁矿 10-6-10-3锡石 10-3-100

磁黄铁矿 10-6-10-3辉锑矿 100-103

黄铜矿 10-3-100软锰矿 100-103

黄铁矿 10-3-100菱铁矿 100-103

方铅矿 10-3-100铬铁矿 100-106

辉铜矿 10-3-100闪锌矿 103-106

辉钼矿 10-3-100 黑铁矿 100-103

钛铁矿 103-106

表3-2 几种常见岩石的各向异性

岩石名称λρ

n /ρ

t

层状粘土 1.02-1.05 1.04-1.00

层状砂岩 1.1-1.6 1.20-2.56

泥质板岩 1.1-1.59 1.20-2.5

泥质页岩 1.41-2.25 2.2-5.0

无烟煤 2.0-2.55 4.0-6.5

石墨化碳质页岩 2.0-2.8 4.0-7.84

表3-3 几种常见天然水的电阻率

名称电阻率(Ω.m)名称电阻率(Ω.m)雨水 >1000 地下水 <100

河水 0.1-100 矿井水 1-10

海水 1.0-10 深成盐渍水 0.1-1

表3-4 不同地质年代各种岩石电阻率的变化范围

岩石类型海相碎屑陆相碎屑喷出岩侵入岩化学沉积岩地质年代沉积岩沉积岩(玄武岩(花岗岩(灰岩,盐岩)

流纹岩)辉长岩)

第四纪和第三纪1-10 15-50 10-200 500-2000 50-5000

中生代 5-20 25-100 20-500 500-2000 100-10000

晚古生代 10-40 50-300 50-1000 1000-5000 200-100000 早古生代 40-200 100-500 100-2000 1000-5000 10000-100000 前寒武纪 100-2000 300-5000 200-5000 5000-20000 10000-100000

表3-5 一些矿物的介电常数

矿物相对介电常数矿物相对介电常数

金刚石 5.7 赤铁矿 25.0-170

石墨 <81.0 萤石 6.26-6.79

方铅矿 17.0-81.0 橄榄石 6.8

黄铁矿 33.7-81.0 云母 5.4

磁黄铁矿 <81.0 正长石 4

石英 3.8 透辉石 2.9

石膏 6.16 普通角闪石 4.9-5.8

表3-6 一些岩石的相对介电常数

岩石相对介电常数岩石相对介电常数

干燥砂岩 4.6-5.9 花岗闪长岩 6

天然气 1 砂岩 5

石油 2-2.4 白云岩 6.9

灰岩 7.5-9.2 火山凝灰岩 3.8-4.5

泥岩 5-25 黑云母花岗岩 6-8

砂质泥岩 5.53 辉绿岩 11.6

干燥白云岩 7-11 盐岩 5.6-6.25

表3-7 几种矿物的面极化系数

矿物石墨黄铜矿磁铁矿黄铁矿方铅矿磁黄铁矿

系数k 14.1 10.0 9.9 7.5 2.5 0.4

(Ω.m2)

表3-8 几种岩矿石的频率相关系数

岩矿石名称风化闪长岩大理岩闪长斑岩铁帽矿化闪长岩

C值范围 0.44-0.72 0.35-0.69 0.29-0.41 0.14-0.48 0.20-0.22

C值平均值 0.58 0.52 0.38 0.31 0.21

表3-9 20摄氏度条件下岩,矿石的相对介电常数及损耗角正切

矿物ε

r tgδ岩石ε

r

tgδ

石英 4.2-5.5 0.0006-0.002火成岩 7-15 0.03-0.1 长石 4-10 0.03-0.15 变质岩 5-12 0.05-0.2 云母 5-8 0.0003-0.002 沉积岩

氯化物 5-6 石灰岩 8-12

硫化物 8-17 砂岩 5-11

石油 10-30 砂 3-25 可达1

水 80 泥岩 4-30 可达1

表3-10 岩矿石的电导率和介电常数

Material Conductivity(S/m) Dielectric const.(F/m) Air 0 1 Asphalt:dry 32

--2~4

10~10

Asphalt:wet 21

--6~12

10~10

Clay:dry 31

--2-6

10~10

Clay:saturated 1

-15-40

10~1

Concrete:dry32

--4-10

10~10

Concrete:wet 21

--10~20

10~10

Freshwater 10-4-10-281 Freshwater ice 10-3 4

Granite:dry 10-8-10-6 5

Granite:wet 32

--7

10~10

Limestone:dry 10-9-10-67 Limestone:wet 21

--8

10~10

Sand:dry 10-7-10-34~6

Sand:saturated 10-4-10-210~30 Seawater 3-4 81

Rock salt:dry 10-44~7

四、波速

表4-1几种造岩矿物的弹性模量

矿物杨氏模量(E/GPa)体积模量K/Gpa)泊松比方解石68.8 74.4 0.31 黑云母33.8 50.5 0.27 白云母56.8 42.9 0.25 钠长石69.0 57.0 0.28 黄铁矿286.8 143.9 0.16 磁铁矿230.3 161.7 0.26

表4-2几种常见岩石弹性模量的平均值

矿物杨氏模量(E/GPa)体积模量K/Gpa)泊松比辉绿岩84.42 57.85 0.26

花岗岩62.44 45.43 0.25

砂岩65.27 40.08 0.16

粉砂岩61.64 40.00 0.23

灰岩68.59 48.41 0.25

白云岩80.64 65.57 0.27

表4-3若干常见矿物的声波(地震波)速度

矿物V p/(m.s-1)V s/(m.s-1)矿物V p/(m.s-1)V s/(m.s-1)正长石5900 3070 黄铁矿7900 5050

钠长石6060 3350 铬铁矿7700

奥长石6240 3390 磁铁矿7400 4200

拉长石6550 3540 赤铁矿6700 4300

石英6000 闪锌矿5310 2560

方解石6660 3390 方铅矿3770 2080

白云母5810 3360 斑铜矿3800 1700

角闪石7210 3990 辉钼矿3900 1850

辉石7200 4170 黑钨矿4200 1800

橄榄石8400 5160 锡石6950 3400

表4-4常见火成岩的声波(地震波)速度

岩石V p/(m.s-1)V s/(m.s-1)岩石V p/(m.s-1)V s/(m.s-1)花岗岩5470 3090 流纹岩4620 2630

闪长岩5850 3180 安山岩5840 3160

辉长岩6460 3520 橄榄岩8200 4700

辉绿岩6000 3400 英安岩5840 2960

花岗闪长岩5950 花岗伟晶岩4270 2860

正长岩6150 2850 黑云母花岗岩5600 2750

表4-5 常见变质岩的声波(地震波)速度

岩石V p/(m.s-1)V s/(m.s-1)岩石V p/(m.s-1)V s/(m.s-1)板岩5770 3370 大理岩5870 3210

片岩4030 2880 矽卡岩5490 2960

片麻岩4760 2880 混合岩4970 3040

变粒岩6010 3380 角闪岩6800 2850

角闪岩5920 3480 花岗片麻岩5650 2800

榴辉岩5460 3540 角闪石片麻岩5900 2850

石英岩5400 3260 斜长麻粒岩5750 2750

磁铁石英岩5470 3330 角岩6220 3490

石英脉6050 3760 闪长片麻岩6200 2950

表4-6常见沉积岩的声波(地震波)速度

岩石V p/(m.s-1)V s/(m.s-1)矿物V p/(m.s-1)V s/(m.s-1)砾岩5070 3000 硬石膏6000 3000

砂岩5290 3200 角砾岩5600 2800

粉砂岩5440 3030 粘土3000 1800

凝灰岩5700 3170 细粒岩5400 3240

灰岩5520 3110 石膏4600 2380

白云岩6240 3400 泥灰岩4500 2250

表4-7各种沉积岩的波速

岩石成分地震波速度V p/(m.s-1)砾岩碎石干砂200-800

砂质粘土300-900

湿砂600-800

粘土1200-2500

疏松岩石1500-2500

致密岩石1800-4000

白垩1800-3500

泥质页岩2700-4100

石灰岩,致密白云岩2500-6100

石膏,无水石膏3500-4500

泥灰岩2000-3500

冰3100-3600

岩盐4200-5500

五、温度

表5-1几种常见造岩矿物的热导率和比热容

矿物热导率W/(m.K)比热容J/(kg.K)

α-石英 6.5-7.2 750

长石 2.31 711

云母 2.32 760

橄榄石 5.15 980

白云石 5.51 870

方解石 2.9 820

硬石膏 5.0 560

表5-2由热导率,密度与比热计算所得热扩散率

岩石 k ρ c α

名称(0.418W/(m.K)(g/cm3)(4.186J/(g.K))(cm2/s)

角闪斜长岩 5.16 2.78 0.18 0.01

片麻岩 6.5 2.57 0.153 0.017

片麻岩 6.8 2.615 0.173 0.015

片麻岩 6.38 2.625 0.179 0.014

片麻岩 5.81 2.76 0.176 0.012

混合花岗岩 4.91 2.68 0.19 0.0096

表5-3中国科学院实测岩石标本热扩散率

地区岩性标本比热C 密度ρ热容Cρ热导率k 热扩散率α块数(4.186J/(g.K))(g/cm3)(4.186J/(cm.K)(0.418W/(m.K)(cm2/s) 河砂质泥岩 7 0.223 2.655 0.592 4.78 0.0081

南粉砂岩 1 0.235 2.575 0.584 5.02 0.0083

平细砂岩 2 0.227 2.649 0.601 5.02 0.0084

顶中砂岩 6 0.212 2.642 0.560 6.37 0.0113

山石灰 1 0.217 2.679 0.581 5.44 0.0094 岩 3 0.214 2.645 0.566 4.40 0.0077

安正长斑岩 2 0.203 2.580 0.523 5.12 0.0098

徽凝灰角砾岩1 0.214 2.577 0.589 4.33 0.0079

罗次生石英岩1 0.220 2.691 0.592 8.79 0.0148

河硬石膏石英岩2 0.190 3.97 0.754 9.52 0.0126 六、放射性

表6-1 岩浆岩的放射性

岩石类型SiO2Ra×10-12 U×10-6 Th×10-6 Th/U K

(%)(g/g)(g/g)(g/g)(g/g)

酸性75-65 1.34 4.0 13.0 3.3 0.026

中性65-52 0.51 1.4 4.4 3.2 0.020

基性52-40 0.38 1.1 4.0 3.6 0.014

超碱性少于40 0.20 0.6 2.0 3.3 0.004

表6-2各种水中氡,镭,铀的含量

水Rn(氡)(3.7Bq/m3)Ra(镭)(g/L) U(铀)(g/L) 地海洋,河0 (1-2)×10-13(6-20)×10-7表湖0 10-128×10-6水

地沉积岩6-15 (2-300)×10-12(2-50)×10-7下酸性岩浆岩100 (2-4)×10-12 (4-7)×10-6水铀矿床500-1000 (6-8)×10-12(8-600)×10-6

三大岩石描述例范本

目录 1、沉积岩 (2) 1.1沉积岩总体描述顺序: (2) 1.2陆源碎屑岩的成分 (2) (一)碎屑成分 (2) (二)填隙物成分 (3) 1.3 陆源碎屑岩的结构 (3) 1.4陆源碎屑岩的构造 (3) 1.5 陆源碎屑岩的观察描述容(即描述的格式要求) (4) 1.5.1 粗碎屑岩的观察和描述实例 (4) 1.5.2 砂岩的观察描述要求及描述实例 (6) 1.5.3 粉砂岩的观察描述要求及描述实例 (7) 1.6 泥质岩的观察描述容(即描述的格式要求) (8) 1.7 碳酸盐岩的观察描述容(即描述的格式要求) (10) 1.8 火山碎屑岩的观察描述容(即描述的格式要求) (12) 1.9 自生沉积岩的观察描述容(即描述的格式要求) (13) 1.9.1 硅质岩 (13) 1.9.1 磷质岩 (14) 2、变质岩 (16) 2.1 变质岩的成分 (16) 2.2 变质岩的结构 (17) 2.3 变质岩的构造 (19) 2.3 变质岩的观察描述容(即格式要求) (21) 2.4变质岩中常见18类变质岩基本名称的主要特征 (22)

2.5 变质岩的分类 (25) 3、岩浆岩 (26) 3.1 岩浆岩的分类 (26) 1、沉积岩 1.1沉积岩总体描述顺序: 1.颜色; 2.结构特征; 3.构造特征; 4.碎屑成分、特征及含量; 5.填隙物类型、成分、特征及含量;包括杂基和胶结物 6.支撑类型及胶结类型; 7,定名; 由于不同类别沉积岩粒度,成分等不同,因此描述不同沉积岩时,亦有不同

之处,现分别详述。 陆源碎屑岩:碎屑成分主要是来源于陆源区母岩机械破碎的产物沉积岩泥岩 碳酸盐岩 自生沉积岩(硅质岩,磷质岩等) 1.2陆源碎屑岩的成分 陆源碎屑岩主要由碎屑和填隙物组成。填隙物包括杂基和胶结物。 (一)碎屑成分 碎屑成分主要是来源于陆源区母岩机械破碎的产物,它包括了火成岩、变质岩及早先形成的沉积岩的矿物碎屑和岩石碎屑。 矿物稳定性由高到低顺序:石英>白云母>钾长石>中酸性斜长石>黑云母>拉倍长石>角闪石>辉石>钙长石>橄榄石 最常见的碎屑物质有: 1.石英碎屑:石英是碎屑岩中出现最多的矿物,且多集中于砂岩和粉砂岩中。 2.长石碎屑:是碎屑岩中含量仅次于石英的另一重要组分,长石碎屑中常见的是钾长石,尤其是微斜长石更为多见,其次是酸性斜长石,而中基性斜长石则较少。 3.云母碎岩:碎屑岩中常见的有白云母和黑云母碎屑,以白云母居多,且多分布于细砂岩、粉砂岩的层面上。 4.重矿物碎屑:是碎屑岩的次要组分,其含量一般不超过1%,多分布于较细的砂岩中。 5.岩石碎屑:简称岩屑,是碎屑岩的重要组分,它是由母岩机械破碎形成的岩石碎屑(块)。 (二)填隙物成分 填隙物包括杂基、胶结物和自生矿物。 1.杂基:是指与碎屑同时沉积起填隙作用的粘土、细粉砂或泥级颗粒等。

岩石物性资料

岩石物性资料

岩(矿)石物性资料 (2008年12月11日) 一、密度: 表1-1 常见矿物的密度 名称 密度/g.3cm - 名称 密度/g.3cm -石英 2.65 金刚石 2.6-2.9 正长石 2.55-2.63 重晶石 4.4-4.7 钠长石 2.63 刚玉 3.9-4.0 钙长石 2.76 岩盐 3.1-3.2 方解石 2.72-2.94 硬石膏 2.7-3.0 白云石 2.86-2.93 石膏 2.2-2.4 白云母 2.77-2.88 霞石 2.55-2.65 黑云母 2.7-3.3 绿高岭石 1.72-2.5 角闪石 3.62-3.65 白榴石 2.45-2.5 透闪石 2.99-3.00 硅灰石 2.79-2.91 阳起石 3.1-3.2 蛇纹石 2.5-2.6 星叶石 3.0-3.15 赤铁矿 4.5-5.2 钠闪石 3.3-3.46 磁铁矿 4.8-5.2 纳钙闪石 3.3-3.46 黄铁矿 4.9-5.2 钛铁矿 4.5-5.0 磁黄铁矿 4.3-4.8 铬铁矿 3.2-4.4 黄铜矿 4.1-4.3 辉铜矿 5.5-5.8 斑铜矿 4.9-5.2 海绿石 2.2-2.9 石墨 2.09-2.25 多水高岭土 1.9-2.6 蛋白石 1.9-2.5 钾盐 1.99 叶绿泥石 2.6-3.0 硬绿泥石 3.3-3.6 金红石 4.18-4.23 锰矿 3.4-6.0 钨酸钙矿 5.9-6.2 铝矾土 2.4-2.5 煤 1.2-1.7 褐煤 1.1-1.3 表1-2 常见岩石密度 名称 密度/g.3cm - 名称 密度/g.3 cm -纯橄榄岩 2.5-3.3 橄榄岩 2.5-3.6 玄武岩 2.6-3.3 辉长岩 2.7-3.4 安山岩 2.5-2.8 辉绿岩 2.9-3.2 鞍山玢岩 2.6-2.9 花岗岩 2.4-3.1 石英岩 2.6-2.9 流纹岩 2.3-2.7 片麻岩 2.4-2.9 云母片岩 2.5-3.0 千枚岩 2.7-2.8 蛇纹岩 2.6-3.2 大理岩 2.6-2.9 白云岩 2.4-2.9

岩石容重及各种岩石参数

摘自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网协会副理事长周家汉的(《全国统一爆破工程消耗量定额》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岩体类别 在编写原则中,关于岩土爆破工程的土壤及岩石分类仍按建设部《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中的土壤及岩石(普氏)分类表执行。 在露天、地下、硐室、水下等石方爆破工程中,都有岩体分类问题。在过去的爆破定额中,均采用前苏联的土壤及岩石分类表(普氏岩石强度系数)把土壤和岩石共划分为五级:Ⅰ-Ⅳ为土壤类;Ⅴ为松石(软石);Ⅵ-Ⅷ为次坚石;Ⅸ- X为普坚石;Ⅺ-ⅩⅥ为特坚石,每一级都有土壤岩石名称和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在爆破工程的预算定额中过去均采用后四段,即松石、次坚石、普坚石和特坚石,而且已往已有较多的定额参考资料。2003年颁布实施的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规定采用的就是上述《土壤及岩石分类表》,1988年《全国统一城镇控制爆破工程、硐宝大爆破工程预算定额》也是采用此分类表。因此,编制全国统一爆破工程消耗量定额也决定采用该分类表。该表已为国内建筑工程与爆破界所公认,不仅可以确定工程所在岩石的开挖方法、判断岩石爆破的难易程度,而且可以作为计算承包工程单价、编制招投标的依据。 建国以来,我国科技工作者对岩石在分类分级进行过大量工作。如东北工学院,科学院工程地质研究所等。东北大学进行了岩石可爆性与稳定性的研究,提出了分级方法。其中岩石的可爆性分级是以能量平衡为准则,根据标准条件下爆破漏中体积、大块率、小块率、平均合格率试验数据以及岩石波阻抗,计算出岩石可爆性指数,提出分级表。共分为:易爆、中等可爆、难爆、很难爆、极端难爆五个等级。虽经过冶金部组织通过技术鉴定,但未成为全国公认的分级表,未能推广纳入爆破定额。但可供研究参考。

三大岩石及其转化过程资料

三大岩石及其转化过 程

描述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主要特征和类型;简述三大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 ⑴.岩浆岩的主要特征:岩浆岩中有一些自己特有的结构和构造特征,比如喷出岩是在温度、压力骤然降低的条件下形成的,造成溶解在岩浆中的挥发份以气体形式大量逸出,形成气孔状构造。当气孔十分发育时,岩石会变得很轻,甚至可以漂在水面,形成浮岩。如果这些气孔形成的空洞被后来的物质充填,就形成了杏仁状构造。岩浆喷出到地表,熔岩在流动的过程中其表面常留下流动的痕迹,有时好像几股绳子拧在一起,岩石学家称之为流纹构造、绳状构造。如果岩浆在水下喷发,熔岩在水的作用下会形成很多椭球体,称之为枕状构造。可见,这些特殊的构造只存在于岩浆岩中。还有块状构造和斑状构造。除了构造以外还有因为矿物的结晶程度、集合体形状与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有不同的结构,如玻璃质结构、隐晶质结构、显晶质结构。 岩浆岩的主要类型:岩浆岩依据矿物组成的差别,可以分为以下四类 1、①超基性岩类:二氧化硅含量小于45%,多铁、镁而少钾、钠,基本上由暗色矿物组成,主要是橄榄石、辉石,二者含量可以超过70%。其次为角闪石和黑云母;不含石英,长石也很少。这类岩石最常见侵入岩是橄榄岩类,喷出岩是苦橄岩类。 ②基性岩类:化学成分的特征是SiO2为45-53%,Al2O3可达15%,CaO可达10%;而铁镁含量约各占6%左右。岩石颜色比超基性岩浅,比重也稍小,一般在3左右。侵入岩很致密,喷出岩常具有气孔状和杏仁状构造。。在矿物成分上,铁镁矿物约占40%,而且以辉石为主,其次是橄榄石、角闪石和黑云母。

基性岩和超基性岩的另一个区别是出现了大量斜长石。这类岩石的侵入岩是辉长岩,分布较少;而喷出岩-玄武岩,却有大面积分布。 ③中性岩类:化学成分特征是SiO2为53-65%,铁、镁、钙比基性岩低, Al2O3 16-17%,比基性岩略高,而Na2O+K2O可达5%,比基性岩明显增多。中性岩类岩石颜色较浅,多呈浅灰色,比重比基性岩要小。主要矿物为角闪石与长石,兼有少量石英、辉石、黑云母等。代表性岩石为闪长石、安山岩、正长岩与粗面岩。 ④酸性岩类:这类岩石的SiO2含量最高,一般超过66%,K2O+Na2O平均在6-8%之间,铁、钙含量不高。矿物成分的特点是浅色矿物大量出现,主要是石英、碱性长石和酸性斜长石,还有云母。暗色矿物含量很少,大约只占10%。代表性岩石为花岗岩与流纹岩。 ⑵沉积岩的主要特征::①层理构造显著,富含次生矿物、有机质;②沉积岩中常含古代生物遗迹,经石化作用即成化石,即是生物化石;③具有碎屑结构于非碎屑结构之分,有的具有干裂、孔隙、结核等。通常情况下沉积岩由岩石碎屑、矿物碎屑、火山碎屑及生物碎屑等构成,其中包括砾、砂、粉砂和泥等不同粒级的物质。各粒级沉积物使沉积岩具有砾状结构、砂状结构、粉状结构或泥状结构。④沉积岩层面呈波状起伏,或残留波痕、雨痕、干裂、槽模、沟模等印模,或层内出现锯齿状缝合线或结核,均属沉积岩的原生构造特征。沉积岩的主要类型:Ⅰ、碎屑岩类主要指母岩风化碎屑经搬运再堆积后胶结而成的岩石,包括①砾岩与角砾岩;②砂岩在沉积岩中分布仅次于黏土岩。它是由粒度在2~0.1毫米范围内的碎屑物质组成的岩石。在砂岩中,砂含量通常大

各种岩石图片及说明

泥岩(Mudstone) 一种由泥巴及黏土固化而成的沉积岩,其成分与构造和页岩相似但较不易碎。 一种层理或页理不明显的粘土岩[1]。矿物成分复杂,主要由粘土矿物(如水云母、高岭石、蒙脱石等)组成,其次为碎屑矿物(石英、长石、云母等)、后生矿物(如绿帘石、绿泥石等)以及铁锰质和有机质。质地松软,固结程度较页岩弱,重结晶不明显。常见类型有:①钙质泥岩。含适量碳酸钙,常见于大陆红色岩系和海洋、潟湖相的沉积岩层。②铁质泥岩。含较多的铁矿物,如赤铁矿、褐铁矿、针铁矿等,多见于红色岩层。③硅质泥岩。SiO2含量较高,不含或极少含铁质和碳酸盐质物,常与铁质岩、硅质岩、锰质岩相伴生。泥岩具吸水、粘结、耐火等性能,可用于制砖瓦、制陶等工业。 泥岩结构极细粒,肉眼无法辨认颗粒。其许多特征与页岩相同,可能含有化石,但层理不如页岩发育。

页岩(Shale) 由黏土物质硬化形成的微小颗粒易裂碎,很容易分裂成为明显的岩层。 粘土岩的一种。成分复杂,除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拜来石等)外,还含有许多碎屑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和自生矿物(如铁、铝、锰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等)。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 是由粘土物质经压实作用、脱水作用、重结晶作用后形成。 常见类型有: ①黑色页岩。含较多的有机质与细分散状的硫化铁,有机质含量达3—10%,外观与碳质页岩相似,其别在于黑色页岩不染手。 ②碳质页岩。含有大量已碳化的有机质,常见于煤系地层的顶底板。 ③油页岩。含一定数量干酪根(>10%),黑棕色,浅黄褐色等,层理发育,燃烧有沥青味。 ④硅质页岩。含有较多的玉髓、蛋白石等,SiO2含量在85%以上。 ⑤铁质页岩。含少量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等。多呈红色或灰绿色。在红层和煤系地层中较常见。 ⑥钙质页岩。含CaCO3,但不超过25%,否则过渡泥灰岩类。 此外,还有混入一定砂质成分者,称为砂质页岩。 页岩抵抗风化的能力弱,在地形上往往因侵蚀形成低山、谷地。 页岩不透水,在地下水分布中往往成为隔水层。 由页岩组成的河岸

几种常见岩石的辨别和描述

几种常见岩石的辨别和描述(野外编录) 三种常见的岩浆岩: 1.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侵入岩。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和黑云母,颜色较浅,以灰白色和肉红色最为常见,具有等粒状和块状构造。花岗岩既美观抗压强度又高,是优质建筑材料。 2.橄榄岩侵入岩的一种。主要矿物成分是橄榄石及辉石,深绿色或绿黑色,比重大,粒状结构。是铂及铬矿的惟一母岩,镍、金刚石、石棉、菱铁矿、滑石等也同这类岩石有关。 3.玄武岩一种分布最广的喷出岩。矿物成分以斜长石、辉石为主,黑色或灰黑色,具有气孔构造和杏仁状构造,玄武岩本身可用作优良耐磨的铸石原料。 (沉积岩) 又叫“水成岩”。是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岩石遭受风化作用的破坏产物,或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过长时间的日晒、雨淋、风吹、浪打,会逐渐破碎成为砂砾或泥土。在风、流水、冰川、海浪等外力作用下,这些破碎的物质又被搬运到湖泊、海洋等低洼地区堆积或沉积下来,形成沉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沉积物越来越厚,压力越来越大,于是空隙逐渐缩小,水分逐渐排出,再加上可溶物的胶结作用,沉积物便慢慢固结而成岩石,这就是沉积岩。沉积岩分布极广,占陆地面积的75%,是构成地壳表层的主要岩石。四种常见的沉积岩: 1.砾岩一种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卵石、砾石等岩石和矿物胶结而成的岩石,多呈厚层块状,层理不明显,其中砾石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性。 2.砂岩颗粒直径为0.1~2毫米的砂粒胶结而成的岩石。分布很广,主要成分是石英、长石等,颜色常为白色、灰色、淡红色和黄色。

3.页岩由各种黏土经压紧和胶结而成的岩石。是沉积岩分布最广的一种岩石,层理明显,可以分裂成薄片,有各种颜色,如黑色、红色、灰色、黄色等。 4.石灰岩俗称“青石”,是一种在海、湖盆地中生成灰色或灰白色沉积岩。主要由方解石的微粒组成,遇稀盐酸会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气泡。石灰岩的颜色多为白色、灰色及黑灰色,呈致密块状。 变质岩:地壳中的火成岩或沉积岩,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所造成的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使其成分、结构、构造发生一系列改变,这种促成岩石发生改变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由变质作用形成的新岩石叫做变质岩,例如由石英砂岩变质而成的石英岩,由页岩变质而成的板岩,由石灰岩、白云岩变质而成的大理岩。变质岩常有片理构造。三种常见的变质岩: 1.大理岩由石灰岩或白云岩重结晶变质而成。颗粒比:石灰岩粗,矿物成分主要为方解石,遇酸剧烈反应,一般为白色,如含不同杂质,就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大理岩硬度不大,容易雕刻,磨光后非常美观,常用来做工艺装饰品和建筑石材。 2.板岩由页岩和黏土变质而成。颗粒极细,矿物成分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敲击时发出清脆的响声,具有明显的板状构造。板面微具光泽,颜色多种多样,有灰、黑、灰绿、紫、红等,可用做屋瓦和写字石板。 3.片麻岩多由岩浆岩变质而成。晶粒较粗,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黑云母、角闪石等。矿物颗粒黑白相间,呈连续条带状排列,形成片麻构造。岩性坚,但极易风化破碎。 C、(矿物) 是地壳内外各种岩石和矿石的组成部分,是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均一体。大部分矿物是固体,也有的是液体(如自然汞、石油)或气

各种岩石图片及说明

各种岩石图片及说明

————————————————————————————————作者: ————————————————————————————————日期: ?

泥岩(Mudstone) 一种由泥巴及黏土固化而成的沉积岩,其成分与构造和页岩相似但较不易碎。 一种层理或页理不明显的粘土岩[1]。矿物成分复杂,主要由粘土矿物(如水云母、高岭石、蒙脱石等)组成,其次为碎屑矿物(石英、长石、云母等)、后生矿物(如绿帘石、绿泥石等)以及铁锰质和有机质。质地松软,固结程度较页岩弱,重结晶不明显。常见类型有:①钙质泥岩。含适量碳酸钙,常见于大陆红色岩系和海洋、潟湖相的沉积岩层。②铁质泥岩。含较多的铁矿物,如赤铁矿、褐铁矿、针铁矿等,多见于红色岩层。③硅质泥岩。SiO2含量较高,不含或极少含铁质和碳酸盐质物,常与铁质岩、硅质岩、锰质岩相伴生。泥岩具吸水、粘结、耐火等性能,可用于制砖瓦、制陶等工业。 泥岩结构极细粒,肉眼无法辨认颗粒。其许多特征与页岩相同,可能含有化石,但层理不如页岩发育。

页岩(Shale) 由黏土物质硬化形成的微小颗粒易裂碎,很容易分裂成为明显的岩层。 粘土岩的一种。成分复杂,除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拜来石等)外,还含有许多碎屑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和自生矿物(如铁、铝、锰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等)。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 是由粘土物质经压实作用、脱水作用、重结晶作用后形成。 常见类型有: ①黑色页岩。含较多的有机质与细分散状的硫化铁,有机质含量达3—10%,外观与碳质页岩相似,其别在于黑色页岩不染手。 ②碳质页岩。含有大量已碳化的有机质,常见于煤系地层的顶底板。 ③油页岩。含一定数量干酪根(>10%),黑棕色,浅黄褐色等,层理发育,燃烧有沥青味。 ④硅质页岩。含有较多的玉髓、蛋白石等,SiO2含量在85%以上。 ⑤铁质页岩。含少量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等。多呈红色或灰绿色。在红层和煤系地层中较常见。 ⑥钙质页岩。含CaCO3,但不超过25%,否则过渡泥灰岩类。 此外,还有混入一定砂质成分者,称为砂质页岩。 页岩抵抗风化的能力弱,在地形上往往因侵蚀形成低山、谷地。 页岩不透水,在地下水分布中往往成为隔水层。 由页岩组成的河岸

测定岩石标本物性参数

测定岩(矿)石标本磁物性参数技术方法及工作细则 陕西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 2014年四月

测定岩(矿)石标本磁物性参数技术方法及工作细则 一、物性参数 σ) SI 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符号为kg / m 3 换算单位: 103kg / m 3=1 g / cm 3 (2) 磁性单位 :磁化率的单位为:SI(k) 与CGSM 单位换算如下:4πSI(k) = 1 CGSM(k) :磁化强度的单位为:安培每米(A/m ) 与CGSM 单位换算为:A/m=10-3 CGSM( M ) (D)与磁倾角(I)的单位均为:°(度) (3)、电性单位 ρ):电阻率的单位为:Ω·m (欧姆·米) η):极化率的单位为:% (百分数) 可见,岩矿石物性标本应具有地质单元的代表性、统计样本的代表性、空间分布的代表性。岩矿石物性数据应具有地质描述的准确性,参数测定的精确性,数理统计的合理性,构造岩矿石物性数据的可靠性。 专门的岩矿石物性调查工作应单独进行技术设计编写,物探中的物性工作可参考专门的岩矿石物性调查工作编写技术设计,也可作为相应项目的一部分编写设计。 误差计算公式有两种: a) 平均相对误差为:%100Bi Ai -n 1i i n 1i ?+B A =∑=μ

b) 均方误差为: n B A n i i i 2) ( 12 ∑=- ± = ε 式中:μ—平均相对误差;ε—均方误差;n —检查样品数;A i ——第i件样品一次测量结果; B i ——第i件样品另一次测量结果。 二、测定物性参数的仪器设备 (1) 密度测定仪器 ①、密度测定仪器 其种类包括:大称、密度计和电子天平等。大称宜用于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的密度测定;密度计和电子天平宜用于固结岩矿石的密度测定。 ②、测定密度仪器的测程为1000~7000kg / m3。 ③、仪器检查与性能测定: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规定进行仪器检查与性能测定。根据样品质量的范围,在测定过程中应使用相应质量大小的砝码进行仪器标定。 ④、仪器维护:维护砝码的清洁,以保证砝码质量的稳定。 (2) 磁性测定仪器 ①、磁性测定仪器:类型主要有:无定向磁力仪、线圈感应式岩样磁力仪、卡帕桥、旋转式磁力仪、磁勘查所使用的高精度磁力仪等。 ②、磁性仪器灵敏度要求:专门测定磁性仪器要求的灵敏度不低于 10-6SI,其他类仪器的灵敏度应为10-6SI 量级,能够测量强磁性样品的磁性。 ③、仪器检查与性能测定 按仪器使用说明书规定进行仪器检查与性能测定。根据磁性强弱,应有相应测程的标准磁性样品进行仪器标定。 ④、仪器维护与使用 宜在无磁空间或磁场稳定的空间使用磁性测定仪器,使用中应注意仪器的防尘、防潮,防止电磁干扰 (3) 电性测定仪器 ①、电性测定仪器 种类主要有:改进的微机激电仪、电阻率桥等。

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1

项目一建筑材料基本性质 (1)真实密度(密度) 岩石在规定条件(105土5)℃烘干至恒重,温度 20℃)下,单位矿质实体体积(不含孔隙的矿质实体的体积)的质量。真实密度用ρ t表示,按下式计算: 式中:ρt——真实密度,g/cm3 或 kg/m3; m s——材料的质量,g 或 kg; Vs——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cm3或 m3。 ??因固 ??测定方法:氏比重瓶法 将石料磨细至全部过0.25mm的筛孔,然后将其装入比重瓶中,利用已知比重的液体置换石料的体积。(2)毛体积密度 岩石在规定条件下,单位毛体积(包括矿质实体和孔隙体 积)质量。毛体积密度用ρ d表示,按下式计算:

式中:ρd——岩石的毛体积密度, g/cm3或 kg/m3; m s——材料的质量,g 或 kg; Vi、Vn——岩石开口孔隙和闭口孔隙的体积,cm3或m3。(3)孔隙率 岩石的孔隙率是指岩石部孔隙的体积占其总体积的百分率。孔隙率n按下式计算: 式中:V——岩石的总体积,cm3或 m3; V0——岩石的孔隙体积,cm3或 m3; ρd——岩石的毛体积密度, g/cm3或 kg/m3 ρt——真实密度, g/cm3或 kg/m3。 2、吸水性 、岩石的吸水性是岩石在规定的条件下吸水的能力。 、岩石与水作用后,水很快湿润岩石的表面并填充了岩石的孔隙,因此水对岩石的破坏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岩石造岩矿物性质及其组织结构状态(即孔隙分布情况和孔

隙率大小)。为此,我国现行《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规定,采用吸水率和饱水率两项指标来表征岩石的吸水性。(1)吸水率 岩石吸水率是指在室常温(202℃)和大气压条件下,岩石试件最大的吸水质量占烘干(1055℃干燥至恒重)岩石试件质量的百分率。 吸水率wa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m h——材料吸水至恒重时的质量(g); m g——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 (2)饱和吸水率 在强制条件下(沸煮法或真空抽气法),岩石在水中吸收水分的能力。 吸水率wsa 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m b——材料经强制吸水至饱和时的质量(g); m g——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 饱水率的测定方法(JTG E41—2005): 采用真空抽气法。因为当真空抽气后占据岩石孔隙部的空气被排出,当恢复常压时,则水即进入具有稀薄残压的

岩石物性资料

岩(矿)石物性资料 (2008年12月11日) 一、密度: 表1-1 常见矿物的密度 名称 密度/g.3cm - 名称 密度/g.3cm -石英 2.65 金刚石 2.6-2.9 正长石 2.55-2.63 重晶石 4.4-4.7 钠长石 2.63 刚玉 3.9-4.0 钙长石 2.76 岩盐 3.1-3.2 方解石 2.72-2.94 硬石膏 2.7-3.0 白云石 2.86-2.93 石膏 2.2-2.4 白云母 2.77-2.88 霞石 2.55-2.65 黑云母 2.7-3.3 绿高岭石 1.72-2.5 角闪石 3.62-3.65 白榴石 2.45-2.5 透闪石 2.99-3.00 硅灰石 2.79-2.91 阳起石 3.1-3.2 蛇纹石 2.5-2.6 星叶石 3.0-3.15 赤铁矿 4.5-5.2 钠闪石 3.3-3.46 磁铁矿 4.8-5.2 纳钙闪石 3.3-3.46 黄铁矿 4.9-5.2 钛铁矿 4.5-5.0 磁黄铁矿 4.3-4.8 铬铁矿 3.2-4.4 黄铜矿 4.1-4.3 辉铜矿 5.5-5.8 斑铜矿 4.9-5.2 海绿石 2.2-2.9 石墨 2.09-2.25 多水高岭土 1.9-2.6 蛋白石 1.9-2.5 钾盐 1.99 叶绿泥石 2.6-3.0 硬绿泥石 3.3-3.6 金红石 4.18-4.23 锰矿 3.4-6.0 钨酸钙矿 5.9-6.2 铝矾土 2.4-2.5 煤 1.2-1.7 褐煤 1.1-1.3 表1-2 常见岩石密度 名称 密度/g.3cm - 名称 密度/g.3 cm -纯橄榄岩 2.5-3.3 橄榄岩 2.5-3.6 玄武岩 2.6-3.3 辉长岩 2.7-3.4 安山岩 2.5-2.8 辉绿岩 2.9-3.2 鞍山玢岩 2.6-2.9 花岗岩 2.4-3.1 石英岩 2.6-2.9 流纹岩 2.3-2.7 片麻岩 2.4-2.9 云母片岩 2.5-3.0 千枚岩 2.7-2.8 蛇纹岩 2.6-3.2

岩石种类

岩石的种类 一火成岩-岩浆岩 来自地球内部的熔融物质,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冷凝固结而成的岩石。当熔浆由火山通道喷溢出地表凝固形成的岩石,称喷出岩或称火山岩。常见的火山岩有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纹岩等。当熔岩上升未达地表而在地壳一定深度凝结而形成的岩石称侵入岩,按侵入部位不同又分为深成岩和浅成岩。花岗岩、辉长岩、闪长岩是典型的深成岩。花岗斑岩、辉长玢岩和闪长玢岩是常见的浅成岩。根据化学组分又可将火成岩分为超基性岩(SiO2 ,小于45%)、基性岩(SiO2 ,45%~52%)、中性岩(SiO2 ,52%~65%)、酸性岩(SiO 2 ,大于65%)和碱性岩(含有特殊碱性矿物,SiO 2 ,52%~66%)。火成岩占地壳体积的64.7%。 常见的岩浆岩: 1.花岗岩是分布最广的深成侵入岩。主要矿物成分是石英、长石和黑云母,颜色较浅,以灰白色和肉红色最为常见,具有等粒状和块状构造。花岗岩既美观抗压强度又高,是优质建筑材料。 2.橄榄岩侵入岩的一种。主要矿物成分是橄榄石及辉石,深绿色或绿黑色,比重大,粒状结构。是铂及铬矿的惟一母岩,镍、金刚石、石棉、菱铁矿、滑石等也同这类岩石有关。

3.玄武岩一种分布最广的喷出岩。矿物成分以斜长石、辉石为主,黑色或灰黑色,具有气孔构造和杏仁状构造,玄武岩本身可用作优良耐磨的铸石原料。 二沉积岩 在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由风化物质、火山碎屑、有机物及少量宇宙物质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形成的层状岩石。按成因可分为碎屑岩、粘土岩和化学岩(包括生物化学岩)。常见的沉积岩有砂岩、凝灰质砂岩、砾岩、粘土岩、页岩、石灰岩、白云岩、硅质岩、铁质岩、磷质岩等。沉积岩占地壳体积的7.9%,但在地壳表层分布则甚广,约占陆地面积的75%,而海底几乎全部为沉积物所覆盖。沉积岩有两个突出特征:一是具有层次,称为层理构造。层与层的界面叫层面,通常下面的岩层比上面的岩层年龄古老。二是许多沉积岩中有“石质化”的古代生物的遗体或生存、活动的痕迹---化石,它是判定地质年龄和研究古地理环境的珍贵资料。 常见的沉积岩: 1.砾岩一种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卵石、砾石等岩石和矿物胶结而成的岩石,多呈厚层块状,层理不明显,其中砾石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性。 2.砂岩颗粒直径为0.1~2毫米的砂粒胶结而成的岩石。分布很广,

各种常见岩石岩性描述

灰白色厚层细粒石英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厚层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粒度<1mm,含量95%左右;长石、绢云母约占5%。 灰褐色含绢云石英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褐色,细粒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石英,无色透明,他形粒状,粒度<1mm,含量80%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15%左右;长石矿物约占5%。 灰色薄层绢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绢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50%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35%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10%;绿泥石、黑云母等矿物约占5%。 灰绿色绢云绿泥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绿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绢云母、绿泥石、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45%左右;绿泥石,细小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5%左右;绢云母,鳞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10%。 灰白色薄层二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白云母、黑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45%左右;白云母,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5%左右;黑云母,片状,片径0.5mm左右,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10%。 灰色十字石二云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灰白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白云母、黑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粒径<1mm,含量45%左右;白云母,片状,片径<1mm,含量25%左右;黑云母,片状,片径<1mm,含量20%左右;长石,粒状,粒径1mm左右,含量5%左右。见有特征矿物十字石,多呈半自形短柱状,大小不等,多在5mm左右,含量约5%。 褐灰色白云母石英片岩:风化面灰黑色,新鲜面褐灰色,细粒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片状构造。主要矿物成份由石英、白云母、长石等组成。石英,他形粒状,

岩石物性资料21页

岩(矿)石物性资料 (2008年12月11日) 一、密度: 表1-1 常见矿物的密度 名称密度/g.3 cm-名称密度/g.3 cm-石英 2.65 金刚石2.6-2.9 正长石 2.55-2.63 重晶石4.4-4.7 钠长石 2.63 刚玉3.9-4.0 钙长石 2.76 岩盐3.1-3.2 方解石 2.72-2.94 硬石膏2.7-3.0 白云石 2.86-2.93 石膏2.2-2.4 白云母 2.77-2.88 霞石2.55-2.65 黑云母 2.7-3.3 绿高岭石1.72-2.5

角闪石 3.62-3.65 白榴石2.45-2.5 透闪石 2.99-3.00 硅灰石2.79-2.91 阳起石 3.1-3.2 蛇纹石2.5-2.6 星叶石 3.0-3.15 赤铁矿4.5-5.2 钠闪石 3.3-3.46 磁铁矿4.8-5.2 纳钙闪石 3.3-3.46 黄铁矿4.9-5.2 钛铁矿 4.5-5.0 磁黄铁矿4.3-4.8 铬铁矿 3.2-4.4 黄铜矿4.1-4.3 辉铜矿 5.5-5.8 斑铜矿4.9-5.2 海绿石 2.2-2.9 石墨2.09-2.25 多水高岭土 1.9-2.6 蛋白石1.9-2.5

钾盐 1.99 叶绿泥石2.6-3.0 硬绿泥石 3.3-3.6 金红石4.18-4.23 锰矿 3.4-6.0 钨酸钙矿5.9-6.2 铝矾土 2.4-2.5 煤1.2-1.7 褐煤 1.1-1.3 表1-2 常见岩石密度 名称密度/g.3 cm-名称密度/g.3 cm-纯橄榄岩 2.5-3.3 橄榄岩2.5-3.6 玄武岩 2.6-3.3 辉长岩2.7-3.4 安山岩 2.5-2.8 辉绿岩2.9-3.2 鞍山玢岩 2.6-2.9 花岗岩2.4-3.1 石英岩 2.6-2.9 流纹岩2.3-2.7 片麻岩 2.4-2.9 云母片岩

岩石学期末复习资料全

一、晶体光学部分 名词解释: 1、光率体:反映光被在晶体中传播时,光波的振动方向与相应的折射 率之间的关系的光学立体图形,我们称为光率体,也成为光性指示体。 2、多色性:光波在晶体中的振动方向不同而使矿物颜色发生变化的 现象称为多色性。 3、消光类型:根据矿片消光时,矿片的解理缝、双晶缝以及晶面迹 线等与十字丝之间的关系,可以吧消光类型分为平行消光,斜消光和对称消光。 4、光性方位:光率体主轴和晶体结晶轴之间的关系,称为光性方位。 5、消光位:矿片处于消光时的位置。 6、色散效应:同一晶体的光率体随入射光波波长不同而发生大小、形 状改变的想象,称为光率体色散。(两种折射率相差不大的无色矿物,在白光下观察,界线附近的贝克线发生变化,变成有色细线,折射率的一边呈橙黄色,较高的矿物一边呈浅蓝色。) 7、一轴晶:中级晶族晶体,只有一个光轴方向,叫做一轴晶。 8、贝克线:岩石薄片中,在两个折射率不同的矿物边缘,可以见到 一条比较明亮的细线,我们称为贝克线或者亮带。 9、二轴晶:低级晶族晶体有两个光轴方向,称为二轴晶。 10、干涉图:锥形偏光中不同方向的光波通过矿片之后,到达上偏光 所发生的消光与干涉效应的总和。

11、均质体:高级晶簇以及非晶质物质的光学性质各个方向都相同, 称为光性均质体,简称均质体。 12、干涉色:白光在正交偏光镜下的非均质体中传播时,发生干涉作用产生的混合色。 13、非均质体:中级晶族和低级晶族的矿物,其光学性质随方向而异, 称为光性非均质体,简称非均质体。 14、全消光:矿片处于消光位时,转动物台360度,矿片始终保持 黑暗的现象,叫做全消光。 二、简答题 1、一轴晶//OA的切面有多少个,该切面有何特点和用途? 答:有无数多个这样的切面。特点:这样的切面是一个圆切面,其半径等于No。光波垂直这种切面入射时,不发生双折射,并且基本不改变光波的振动特点和振动方向,其相应的折射率值等于No,双折射也就等于零。(对于多色性公式、吸收性公式、双折射率及消光角等特征,需要在平行光轴或光轴面的切面上测定、对于光性正负的确定需要在除平行光轴或光轴面的切面外的各种切面上进行、对于2V大小的测定则需要在垂直光轴的切面上进行。) 2、二轴晶//AP的切面有多少个,该切面有何特点和用途? 答:这样的切面有无数个。特点:这样的切面为椭圆切面,其半径等于Ng 和Np。光波垂直这样的切面入射时,要发生双折射,分解成两种偏光,这两

各种岩石图片及说明

一种由泥巴及黏土固化而成的沉积岩,其成分与构造和页岩相似但较不易碎。 一种层理或页理不明显的粘土岩[1]。矿物成分复杂,主要由粘土矿物(如水云母、高岭石、蒙脱石等)组成,其次为碎屑矿物(石英、长石、云母等)、后生矿物(如绿帘石、绿泥石等)以及铁锰质和有机质。质地松软,固结程度较页岩弱,重结晶不明显。常见类型有:①钙质泥岩。含适量碳酸钙,常见于大陆红色岩系和海洋、潟湖相的沉积岩层。②铁质泥岩。含较多的铁矿物,如赤铁矿、褐铁矿、针铁矿等,多见于红色岩层。③硅质泥岩。SiO2含量较高,不含或极少含铁质和碳酸盐质物,常与铁质岩、硅质岩、锰质岩相伴生。泥岩具吸水、粘结、耐火等性能,可用于制砖瓦、制陶等工业。 泥岩结构极细粒,肉眼无法辨认颗粒。其许多特征与页岩相同,可能含有化石,但层理不如页岩发育。 页岩(Shale) 由黏土物质硬化形成的微小颗粒易裂碎,很容易分裂成为明显的岩层。 粘土岩的一种。成分复杂,除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拜来石等)外,还含有许多碎屑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和自生矿物(如铁、铝、锰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等)。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 是由粘土物质经压实作用、脱水作用、重结晶作用后形成。 常见类型有: ①黑色页岩。含较多的有机质与细分散状的硫化铁,有机质含量达3—10%,外观与碳质页岩相似,其别在于黑色页岩不染手。 ②碳质页岩。含有大量已碳化的有机质,常见于煤系地层的顶底板。 ③油页岩。含一定数量干酪根(>10%),黑棕色,浅黄褐色等,层理发育,燃烧有沥青味。 ④硅质页岩。含有较多的玉髓、蛋白石等,SiO2含量在85%以上。 ⑤铁质页岩。含少量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等。多呈红色或灰绿色。在红层和煤系地层中较常见。 ⑥钙质页岩。含CaCO3,但不超过25%,否则过渡泥灰岩类。 此外,还有混入一定砂质成分者,称为砂质页岩。 页岩抵抗风化的能力弱,在地形上往往因侵蚀形成低山、谷地。 页岩不透水,在地下水分布中往往成为隔水层。 由页岩组成的河岸 铁质页岩

各种岩石资料与照片

闪长岩 闪长岩为中性深成岩的代表岩石,也是花岗石石材中主要岩石类型之一。其化学成分介于酸性、基性岩之间,SiO2 含量52%~65%,FeO、Fe2O3、MgO各约3%~5%,Al2O3约16%~17%,Na2O 3%,K2O 2%。矿物成分主要由中性斜长石和一种或数种暗色矿物组成。最常见的暗色矿物是角闪石,有时为辉石、黑云母。岩石中可含少量石英和钾长石,石英﹤20%,钾长石﹤10%。典型的闪长岩中浅色矿物含量65%~75%,暗色矿物20%~30%。结构多半为半自形粒状,斜长石晶形一般较好,呈板柱状,矿物颗粒均匀,多为块状构造。根据石英含量和暗色矿物种类,闪长岩(类)又可分为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辉石闪长岩。 闪长岩是一种颜色较深的岩石,多呈灰黑色,带深绿斑点的灰色或浅绿色,色率20%~35%。当暗色矿物因蚀变而绿泥石化,纤闪石化时,岩石显出不同程度的绿色色调,作为饰面石材更具美感。闪长岩的物理特征是:压缩强度130~200MPa(干)或100~160MPa(湿),抗弯强度为10~25MPa,体积密度2.85~3.00g/cm3,吸水率0.4%。 闪长岩类石材矿床多分布于地盾上,其它构造单元上亦可见到。闪长岩很少组成独立的岩体,往往与基性岩,酸性岩或碱性岩伴生,成为其他各类岩石的边缘部分。如果形成独立的岩体,也是一些小型的岩株、岩盖或不规则的侵入体。如山东的“泰安绿”,浙江临海的“大石青”花岗石即属此类,矿体为花岗闪长岩体,矿物成分有石英、黑云母、角闪石及长石等,不论是“泰安绿”或“大石青”都因有角闪石的存在,且有绿泥石化而且呈浅绿色、青绿色。

闪长岩往往具有独特的风格而被用作外墙饰面石材。但一般闪长岩抛光较为困难,多用以制作台阶及阳台地板。较著名的品种有山东“泰安绿”,吉林团山的闪长岩。 中粒至粗粒的一种侵入岩,一般由约2/3的斜长石和1/3的深色矿物(如普通角闪石或黑云母)组成。含富钠长石(奥长石或中长石)还是含富钙长石(拉长石或培长石),是闪长岩和辉长岩之间的主要区别。与闪长岩相当的喷出岩(火山岩)是安山岩。闪长岩具有与花岗岩同样的构造特性,但由于闪长岩的颜色较深和供应有限,所以很少做装饰材料和建筑石料使用。闪长岩一种深灰色石料,在商业上当作「黑花岗岩」销售。有些闪长岩是真正的火成岩,是从熔融的物质(岩浆)结晶成的。另一些闪长岩则是岩浆与所包含的外来岩石碎块发生反应的产物。许多闪长岩是由某些较古老的岩石(如辉长岩)在固态下失去某些组成原子又得到另一些组成原子时,通过化学变化转变成的。闪长岩常呈小型岩体产出,如岩床、岩脉、岩株等,或者成为与辉长岩伴生的以及与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的岩基伴生的更不规则的岩体。 花岗闪长岩 花岗闪长岩(Granodiorite)一种显晶质酸性深成岩。是花岗岩类岩石重要种属。 花岗闪长岩比花岗岩含较多的斜长石和暗色矿物(斜长石多于钾长石,而花岗岩反之),所以岩石的颜色比花岗岩稍深一些,呈灰绿色或暗灰色。斜长石占矿物总量的65-90%,一般为酸性和中性斜长石,常具明显的环带构造。石英含量比花岗岩少一些,一般在25%左右。深色矿物以角闪石较多,副矿物有榍石、磷灰石、磁铁矿、锆石、褐帘石、独居石等。常见半自形粒状结构,似斑状结构。 花岗闪长岩常与花岗岩伴生,见于花岗岩岩体中心或构成岩体的边缘相,也有的呈单独岩体产出,范围有时很大,构成岩基。如著名的北美内华达山脉岩基主要由花岗闪长岩组成。我国安徽休宁岩体、北京周口店岩体及江苏高资岩体也是单独由花岗闪长岩组成。 泥岩

岩石描述

安山玄武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紫黑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或流动构造。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宽板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辉石斑晶,粒状,大小1-5mm,含量%,颜色为色。,橄榄石,粒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还可见少量角闪石斑晶,大小1-3mm,含量%。基质主要为斜长石微晶和玻璃质组成,呈玻基交织结构或隐晶质结构。 安山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绿色、紫红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或流动构造。斑晶主要为斜长石,宽板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角闪石,长柱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还可见少量辉石斑晶,大小1-5mm,含量%,颜色为色。基质主要为斜长石微晶和玻璃质组成,呈玻基交织结构或隐晶质结构。 安山质火山角砾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或灰绿色,火山角砾结构,斑杂构造或块状构造。火山角砾成分为安山岩,多棱角状、次棱角状,碎屑粒度变化大,在2-64mm之间,分选性差,含量>50%;填隙物为小于角砾的凝灰质,其中岩屑约占%,晶屑约占%,玻屑及火山灰等约占%,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安山质集块熔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绿色,集块熔岩结构,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火山碎屑以集块及少量角砾为主,总计含量10-75%。集块成分及角砾为安山岩,多次棱角状,其中集块大小在64-mm,含量%,角砾含量%;胶结物为安山质熔岩,隐晶质结构(或斑状结构),流纹或块状构造,总计占25-90%。安山质集块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或灰绿色,火山集块结构,块状构造或斑杂构造。火山碎屑物主要为安山质岩屑,多棱角状-次棱角状,大小在64-mm,含量>50%;填隙物为较集块小的岩屑、玻屑、晶屑及火山灰等,其中角砾级碎屑约占%,凝灰级碎屑约占%;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 安山质角砾熔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绿色,角砾熔岩结构,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火山碎屑以角砾及少量凝灰质为主,总计含量10-75%。角砾成分为安山岩,多次棱角状,大小在2-64mm,含量%,凝灰质以岩屑及晶屑等为主,约占%;胶结物为安山质熔岩,隐晶质结构(或斑状结构),流纹构造,总计占25-90%。 安山质凝灰熔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凝灰熔岩结构,假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凝灰物质主要由小于2mm的岩屑、晶屑及玻屑等组成,多次棱角状,小于2mm,含量10-75%;胶结物为安山质熔岩,隐晶质结构(或斑状结构),流纹构造,总计占25-90%。 安山质凝灰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褐色或灰绿色,凝灰结构,块状构造或层状构造。火山碎屑物由<2mm的凝灰物质组成,碎屑成分中岩屑约占%,晶屑约占%,玻屑约占%;填隙物为火山灰,还可见少量火山角砾,含量约%,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岩石较疏松,有粗糙感,层理不明显。 安山质熔结集块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绿色,熔结集块结构,假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火山碎屑物含量>75%,主要为安山质的塑性岩屑及少量刚性岩屑,多次棱角状-次圆状,大小在64-mm,含量>50%;填隙物为不同粒级的岩屑、玻屑、晶屑及火山灰等,其中角砾级碎屑约占%,凝灰级碎屑约占%;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 安山质熔结角砾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或灰绿色,熔结角砾结构,假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火山碎屑物含量>75%,主要为安山质的塑性岩屑及少量刚性岩屑,多次棱角状-次圆状,大小在2-64mm,含量>50%;填隙物为<2mm的凝灰质组成,其中岩屑约占%,晶屑约占%,玻屑及火山灰等约占%;还可见少量火山集块,含量约%,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 安山质熔结凝灰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色或灰绿色,熔结凝灰结构,假流动构造或块状构造。火山碎屑物含量>75%,由<2mm的凝灰质组成,主要以塑性玻屑和晶屑为主,其中玻屑约占%,晶屑约占%,岩屑约占%;填隙物为火山灰,还可见少量火山角砾,含量约%,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火山灰流中的玻屑等由于蠕动变形和熔结,围绕晶屑、岩屑变为弯曲或平滑线状定向排列而形成假流动构造。 碧玄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紫色或灰黑色,斑状结构,块状或流动构造。斑晶主要为橄榄石,黄绿-褐色,粒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基质黑色,微晶-隐晶质结构、玻基交织结构。 玻基白榴碱玄岩:风化面灰色,新鲜面灰紫色或灰黑色,斑状结构,块状、气孔状或流动构造。斑晶主要为橄榄石,黄绿-褐色,粒状,大小多在0.5-2mm,含量2-10%;基质黑色,微晶-隐晶质结构、玻基交织结构;白榴石微晶粒状,大小多在0.05-0.5mm之间,含量1-3%。 沉火山角砾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褐色或灰绿色,沉火山角砾结构,层状构造。火山碎屑物主要为岩屑,多棱角状-次棱角状,大小在2-64mm,含量>50%;填隙物为较火山角砾小的凝灰物质(岩屑及晶屑等)及陆源碎屑物,其中凝灰物质约占%,陆源碎屑物(以砂及少量砾石为主)约占%;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岩石层理较明显。 沉集块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褐色或灰绿色,沉火山集块结构,层状构造。火山碎屑物主要为岩屑,多棱角状-次棱角状,大小在64-mm,含量>50%;填隙物为较集块小的岩屑、晶屑及陆源碎屑物等,其中火山碎屑物约占%,陆源碎屑物(以砂及少量砾石为主)约占%;火山碎屑物分选性差,岩石层理不发育。 沉凝灰岩:风化面灰白色,新鲜面灰褐色或灰绿色,沉凝灰结构,层状构造。火山碎屑物由<2mm的凝灰物质及陆源碎屑组成,火山碎屑物由岩屑、晶屑、玻屑及火山灰组成,约占岩石的%;陆源碎屑以砂、粉砂及少量泥质为主,约占%;火山碎屑物及陆源碎屑分选性差,岩石层理较明显。 粗安岩:风化面浅褐色,新鲜面暗褐色或肉红色,斑状结构,块状或流动构造。斑晶主要为钾长石及斜长石,钾长石肉红色,粒状,大小多在1-5mm,含量%,斜长石,厚板状,大小1-5mm,含量%,还可见少量角闪石,大小1-5mm,含量%,基质肉红色,微晶结构。 粗中粒二长花岗岩:风化面浅肉红色,新鲜面肉红色,粗中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钾长石,半自形柱状、它形宽板状,粒状,浅肉红色,大小3-8mm,含量25-35%;斜长石,灰白色,半自形板状、柱状,3-8mm,含量25-35%;石英,灰色,它形粒状,3-8mm,20-30%; 黑云母,黑色片状,大小为2-5mm,含量<5%。 粗中粒碱长花岗岩:风化面浅肉红色,新鲜面肉红色,粗中粒 -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