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3计划项目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与蓝藻水华暴发

973计划项目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与蓝藻水华暴发
973计划项目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与蓝藻水华暴发

973计划项目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与蓝藻水华暴发973计划课题

2004年度总结报告

项目名称: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与蓝藻水华暴发机理研究

课题名称:湖泊水,沉积物界面过程对营养物迁移转化影响研究

课题编号:2002CB412304

课题负责人:金相灿刘建彤

课题依托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二零零四年十二月十五日

本课题自2003年启动以来,紧紧围绕国家需求、课题任务书的任务要求和目前国际、国内的研究进展,开展了大量的野外调查检测、室内分析和模拟试验研究工作。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整个第四课题在2004年度的研究工作做一概括性总结。

一、年度计划执行情况

1(年度计划完成情况

1.1课题拟完成的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根据课题任务书的要求,本课题第二年度应完成下列研究内容。

1.1.1 掌握水体理化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源要素在水-沉积物界面形态转化的影

响;

1.1.2 研究富营养化条件下,水-沉积物界面微生态结构的维持机理;

1.1.3 确定污染湖区主要生源要素的形态与生物可利用性之间的关系;

1.1.4 掌握跨介质间营养物的动态赋存以及热力学平衡与营养状态的关系;

1.1.5 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4篇,其中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中科院水

生生物研究所分别发表2篇。

1.2 课题完成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1.2.1浅水湖泊水-沉积物界面物质交换过程及其水动力影响机制

现场调查采样,分析,完成冬、夏两季样品采集工作,进行实验室内外分析数据的初步整理。初步总结完成沉积物-水界面氧化还原条件的控制机理研究。

1.2.2 湖泊营养物的微生态转化及生化动力学

1

针对长江中下游的五大浅水湖泊(滇池、洪泽湖、洞庭湖、巢湖和太湖)和两个城市湖泊(武汉月湖和南京玄武湖) 进行现场调查采样、分析,进行实验室内外分析数据的整理,总结长江中下游湖泊的基本理化特征和营养状况;同时重点研究太湖不同富营养水平湖区,分春夏秋冬四季对太湖流域的梅梁湖鼋头渚、梅梁湾小丁湾、梅梁湖蠡园、贡湖、东太湖等湖区进行野外调查,分析上覆水、沉积物样品中各种理化性质。并从底栖动物、着生藻类和微生物三方面进行水,沉积物界面的微生态结构的调查;开展实验室内的模拟研究,研究环境因子对湖泊水,沉积物界面磷交换的影响。

1.2.3 湖泊水,沉积物界面地球化学过程对湖泊富营养化的影响

水体理化因素对生源要素在水,沉积物界面形态转化的影响;跨介质间营养物的动态赋存以及热力学平衡与营养状态的关系;系统研究生源要素在浅水湖泊水,沉积物界面的形态转换机理;模拟研究确定不同形态P的存在形式对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1.2.4重污染湖区营养元素生物可利用性的限制因素和转化作用

模拟研究确定不同形态N、P的存在形式对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确定污染湖区主要生源要素的形态与生物可利用性之间的关系。

2、工作进展

2.1浅水湖泊水-沉积物界面物质交换过程及其水动力影响机制

样品采样和工作量

2002年10月, 2003年1月和2004年3月在太湖,巢湖和龙感湖完成了三次采样,共采集湖水样品近100个,孔隙水样品200多个,沉积物柱13个。采集了太湖周围河水样品36个,在太湖生态站还收集雨水样品。

主要完成的实验有:N、P的形态分析,铁锰形态分析, 溶解有机质(TOC)及C、N的同位素分析。

实验方法

根据各湖的水文特点和富营养化程度,分别在太湖、巢湖、龙感湖选取(T1、T2、T3、T4、T5、T6)、4(C1、C2、C3、C4)、2(L1、L2)代表性采样点(图1),

2

先后于2003年1月(枯水期)和2003年7月(丰水期)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分别对以上三湖表层和底层水样进行采集,样品滴加数滴氯化亚汞保存(4?)。采集到的水样一部分直接用于测定总磷(TP),另一部分经0.45μ醋酸纤维滤膜过滤后测定可溶性反应磷(SRP)、溶解性总磷(TDP)等项目。SRP用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测定,TP和TDP用过硫酸钾消解法测定(GB 11893-89)。颗粒磷(PP)为TP和TDP的差值,溶解有机磷(DOP)为TDP和SRP的差值。利用高温催化氧化方法分析了水中的溶解有机碳(DOC)的含量。

沉积物样品在室内利用冷冻干燥仪干燥,干燥后的样品利用玛瑙研钵研细待用(粒径<125μm)。称量1.0 g 干样,根据SEDEX法对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的磷进行分类,连续提取并分析了沉积物中的弱吸附态磷、铁结合态磷、自生磷灰石及残留态

磷的含量。另外,分别称取两份0.5 g干样,对其中一份进行灰化(灰化温度:500?;灰化时间:2小时),然后利用酸提法(1M HCl,提取时间:16小时)分别对其中的总磷(灰化样品,Ptot)和无机磷(未灰化样品,Pin)进行提取和分析,最后由总磷和无机磷的差值获得有机磷(Porg)的含量。所有样品各形态磷含量的分析均采用比色法, 分析结果表示为干样的磷含量(mg/g)。

其它元素分析:称取定量干样,利用3 M HCl浸泡24小时除去无机碳,经超纯去离子水清洗去除盐酸后冷冻干燥,最后利用元素分析仪分析沉积物有机碳的含量(w(Corg)/%)和有机碳氮的原子比(n(Corg)/n(Norg)),并通过计算得到有机碳磷的原子比(n(Corg)/n(Porg))。另外,利用超纯稀HNO酸化(3%,V/V)CDB溶3 液(铁结合态磷提取剂),并经原子吸收仪测定其中的铁含量

(w(FeCDB)/(mg/g)),最后计算出CDB溶液铁磷的原子比(n(FeCDB)/n(PCDB))。重要结论

(1) 不论是枯水期还是丰水期,太湖水体磷的主要组成部分都为颗粒磷;巢湖

和龙感湖,枯水期,磷的主要组成部分也为颗粒磷,而丰水期却以溶解性总磷为主。枯水期溶解有机磷较高,而丰水期可溶性反应磷含量却较高。初步研究认为:丰水期藻类爆发不仅可能促进水体中其它形态的磷向可溶性反应磷的转化,而且还可能导致沉积物中内源磷向上覆水体的释放。

无论是枯水期还是丰水期,表层和底层水体所测项目的变化不大,受水深变化的影响较小。浅水湖泊体系的水动力条件较强,水体混合比较均匀,所以水体的各种物化参数一般变化不大。

枯水期,三湖各采样点除太湖T6点TP以TDP为主要组成部分以外(97%),其

余各点TP都是以PP为主(25-85%)。太湖从西北—东南由藻型湖泊—草型湖泊过渡,同时人为污染的程度也在逐渐减小,而T1-T6正好也是从西北—东南分别分布。由T1-T6太湖水体中TP的含量都是逐渐降低,这与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

3

和太湖营养类型的分布一致。T6点为典型草型湖泊,也是太湖重要的淡水水源区。大型水草有利于悬浮颗粒物的沉淀和吸附,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水体悬浮颗粒物的负荷,因此,也降低了水体中PP的含量。巢湖为典型藻型湖泊,水体较浅,水动力较强,湖底表层沉积物的再悬浮作用显著,所以PP的含量较高。龙感湖虽然是典型的草型湖泊,由于受气候因素的影响,在采样的过程中,湖面逐渐吹起了大风,风浪的搅动作用导致了湖底表层沉积物的再悬浮,因此,由L1-L2水体PP 的含量显著升高。

丰水期,太湖各点TP都以PP(55-85%)为主,T1-T6的变化趋势与枯水期一致,而巢湖和龙感湖以TDP(35-80%)为主。由于入湖径流的侵蚀,太湖丰水期TP 和PP的含量较枯水期高,T1-T3点丰水期DTP较高,而T4-T6枯水期和丰水期相差不大,枯水期略高一点,反映了丰水期侵蚀作用的影响。巢湖和龙感湖的情况与太湖恰恰相反,这可能是与当时的气候因素有关。2003年夏季,安徽普降大雨,入湖径流流量增大,巢湖最大水位可达7.5 m。长时间的阴雨天气能够导致大量污染物被淋滤侵蚀,少量营养物质可能也以溶解态的形式迁移入湖,致使巢湖TP以TDP为主。另外,夏季藻类的大量繁殖生长死亡,这些有机残体的分解可使大量有机磷释放出来,也可导致TP以TDP为主。龙感湖较高的TDP可能就是由水生植物的降解而造成的。

值得注意的是各湖DOP和SRP的变化,枯水期DOP较丰水期高出许多,而丰水期SRP也较枯水期高出许多。各湖除太湖T1-T3点丰水期DTP较枯水期高,可能是由于污染所致以外,其余各点枯水期和丰水期相差不大,由此可以排除污染因素。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枯水期和丰水期各湖DOP和SRP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据周易勇、谢丽强等在武汉东湖的研究证实,在藻类繁茂时,藻类不仅可以促进其它形态的磷向可溶性反应磷的转化,而且还可促使沉积物中磷向水体的释放。其一,

藻类的新陈代谢作用可以释放大量的碱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可促使其它形态的磷向可溶性反应磷的转化。其二,藻类强烈的光合作用可导致水体的pH值升高,促使金属化合物胶体沉淀,由此被胶体所吸附的磷便被释放出来。其三,藻类旺盛的新陈代谢作用可吸收大量的氮,相比之下磷的吸收较少,也使磷的含量相对增加。太湖、巢湖、东湖等都为长江中下游的浅水湖泊,不同的只是东湖同时还是个城市湖泊,所以东湖发生的藻类促使沉积物中磷释放以及水体中磷转化的现象,在其它类似的湖泊中也会发生。丰水期采样时太湖和巢湖藻类繁茂,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水华”现象,那么藻类的爆发可能是水体中SRP含量增高的主要原因。同时,夏季也是藻类生物量较大的季节,可以造成大量有机质的积累,而有机质降解可以促使有机磷的降解释放。另外,大量有机质的降解可以消耗大量氧气,促使水体由好氧转化为厌氧,降低氧化还原电位,导

4

致铁结合态磷(FeP)的还原释放。在风平浪静的条件下,太湖全湖水—沉积物界面氧化还原电位值平均为189 mV,处于弱还原状态,而表层沉积物迅速降为-200 mV,处于强还原状态,这些条件都有利于FeP的还原释放。另据本次水体溶解有机碳的分析,太湖全湖溶解有机碳的含量较高,变化范围为3.87~7.26 mg/l,平均为4.75 mg/l,说明水体有机质发生着比较强烈的降解作用。FeP是太湖沉积物中磷形态的主要组成部分,夏季太湖有机质大量的积累和降解,可能会引起FeP 的还原释放,从而可能对水体的营养状态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夏季湖水温度升高,生物作用旺盛,底栖生物的扰动作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以及由此产生气体(CH、HS、NH等)的释放作用等都可能对沉积物中磷的内源释放有423 一定的影响。

(2) 磷在沉积物早期成岩作用研究表明, 湖泊内源自生有机质降解时有机磷的优先释放。无机磷,特别是铁结合态磷,在氧化还原条件变化的情况下,能够通过

沉积物—水体界面被再次释放到水体中去,这个过程可能对湖泊的水体质量和营养状况有一定的影响。

太湖五里湖表层沉积物中总磷的含量较高,变化范围为2.05~4.05 mg/g,平均约为2.80 mg/g。总磷和无机磷之间存在着较好的相关关系(R=0.97),说明沉积物中总磷的含量主要由无机磷控制。总磷和无机磷的垂直空间上变化一致,由底部向上含量先降低后逐渐升高,在9cm处升至最高4.02 mg/g,向上逐渐降低,在顶部降至最低2.72 mg/g。有机磷的含量相对较低(10~30%),由底部向上逐渐升高,中部有波动,反映了有机质降解程度逐渐减弱的趋势。在浅水湖泊体系中,顶部

0~10 cm沉积物中的磷能够参加整个湖泊的新陈代谢作用,这部分沉积物中的磷可以随时间的变化而逐渐释放,最终导致这部分沉积物中磷的含量逐渐降低。总磷和无机磷几乎都是在9cm处为峰值,说明这部分沉积物中的磷可能已经有了较大的释放。太湖水体浅,风浪大,水动力强,沉积物的再悬浮作用显著,可以促进有机质的降解和悬浮颗粒物的水解,而在这些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有机磷和无机磷的释放。虽然如此,但是9cm以上沉积物中磷的总体含量还是比9cm以下的高些,说明了磷的积累以及输入的增大。 I无机磷的形态与垂直分布

根据SEDEX法对磷形态的分类,太湖五里湖湖区沉积物的无机磷主要由弱吸附态磷、铁结合态磷、自生磷灰石及残留态磷等组成。弱吸附态磷(Loosely sorbed or exchangeable P,Pex)主要指被沉积物中的氧化物、氢氧化物以及粘土矿物颗粒表面等吸附的磷。物化条件如温度、pH值、水动力条件及生物扰动作用等因素,都可导致这种形态的磷向上覆水体的扩散,从而对水体的营养状况有着

5

一定的影响。有机磷的降解释放,铁结合态磷的还原释放等作用,都可导致弱吸附态磷含量的增高。剖面弱吸附态磷含量较低,由底部向上逐渐升高,至4cm处升至最高(0.14 mg/g),随后随着剖面含水率的增大由于孔隙水的稀释作用而减

小。自生磷灰石(Authigenic or biogenic apatite P,Paut)主要指自生成因或生物成因的自生磷灰石,以及与自生碳酸钙共同沉淀的磷。一般被看作是永久性的磷汇,但在弱酸条件下可以产生一定的释放。形成自生磷灰石必须具备很高的磷酸盐浓度,促使磷灰石晶核形成和晶体沉淀,而有机磷的降解释放和铁结合态磷的还原释放等都可促使自生磷灰石的形成。剖面自生磷灰石含量较高,变化趋势和铁结合态磷十分相似,说明铁结合态磷的还原释放可能对自生磷灰石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残留态磷(Detrital apatite P,Pdet)主要指外源输入的变质岩或火成岩岩石中的磷灰石,以及与粘土矿物结合或存在与其它矿物相中且不溶于弱酸的磷,可以反映流域侵蚀速率的大小和侵蚀程度的强弱。剖面残留态磷含量极低且比较稳定,由底部至顶部变化不大,反映流域的侵蚀变化相对较小。铁结合态磷(Fe-bound-P,Fe-P)主要指易与铁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结合的磷,在有氧环境下被认为是一种永久性的磷汇,而在厌氧环境中被看作是一种暂时性的磷汇。剖面铁结合态磷含量较高,是无机磷的主要组成部分(75~85%),也是总磷的主要组成部分(55~75%)。铁结合态磷与总磷和无机磷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关系(R=0.97,0.99),变化趋势与总磷和无机磷的变化趋势一致。CDB溶液提取的铁主要为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可能含少量铁的硫化物和被黏土矿物颗粒所吸附的铁。CDB溶液中铁的含量较高,一般都在10 mg/g附近变化,最高可达16.3 mg/g,说明CDB溶液对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提取效率较高。在顶部1-3 cm,向上扩散的Fe(?)可能被氧化为Fe(?)而固定下来,导致顶部沉积物铁含量的升高,往下铁含量逐渐趋于稳定。铁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对磷酸盐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对于氧化层向上扩散的磷酸盐来说,铁是作为一种捕获陷阱而存在的,可以吸附并固定迁移的磷酸盐。与结晶态铁相比,无定形态铁具有更大的表面面积,所以对磷具有更大的吸附能力,这可反映在铁磷原子比的变化上。所有CDB溶液铁磷的原子比值都较小,介于2.0-5.3之间,说明被CDB溶液提取的铁主要是以无定形态存在的,而不是以结晶态存在的,并且铁的氧

化物和氢氧化物与磷酸盐之间的吸附可能已经达到了平衡状态。铁结合态磷为太湖五里湖表层沉积物中磷存在的主要形式,如果氧化还原条件发生变化,这部分磷可能由于铁的还原溶解而被释放到孔隙水中,并且能够通过扩散作用等方式经由沉积物—水体界面再次被释放到水体中去,这个过程可能对湖泊的营养状况和水体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II有机磷的垂直变化

6

有机碳、有机碳氮和碳磷原子比可以用来反映沉积物中有机质的特征,有机质降解程度的大小以及有机磷的地球化学行为。有机碳的含量变化较小,相对比较稳定(2.8-4.0%)。顶部至12 cm有机碳含量总体比较稳定,中间偶有波动,可能反映了有机质的堆积过程;12-14 cm有机碳含量迅速降低,可能反映了有机质的迅速降解过程;14 cm至底部有机碳含量趋于稳定,可能反映了沉积环境逐渐趋于稳定的特点。除底部个别点可能受陆地外源输入影响较大,或是藻类降解过程中含氮蛋白质优先释放氮,致使有机C/N原子比值较高以外,整个剖面有机C/N原子比值介于8.8-10.6之间,并且变化较小,说明沉积物中的有机质主要以湖泊内源自生为主,受陆地外源输入的影响较小,以及在早期成岩作用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的有机质的选择性降解。淡水湖泊生物有机微粒的C/P原子比值一般为100左右,而剖面有机C/P原子比值都大于100,介于135-320之间。由顶部至底部比值大小变化频繁,但总体趋势为比值逐渐增大,可能反映了早期成岩作用过程中有机质降解程度的逐渐增大,以及在此过程中有机磷的优先释放。较高的有机C/P原子比显示了较高的湖泊初级生产力,同时也反映了人为营养物质输入的增加。另外,顶部沉积物的有机C/P原子比值也较大,可能反映了有机质由水体向沉积物沉降的过程中已经由部分有机质发生降解,并且在此过程中也伴随着有机磷的释放。

有机碳与总磷和无机磷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88,0.84),说明有机质可能对总磷和无机磷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同时,有机碳与有机磷也存在着较好的正相关关系(R=0.62),说明有机质可能是有机磷的主要来源。在总磷轴上存在较大的正截距 (1.8 mg/g),说明沉积物中存在一定数量不明来源的无机磷,这可能也意味着人为营养物质的输入。另外,还可以发现无机磷和有机磷与有机碳的关系图上,有机碳轴上分别具有一段较小的正截距,即沉积物中没有无机磷和有机磷时,还可发现少量有机碳存在(分别为1.2%,1.6%),说明有机质降解时有机磷的优先释放,并且这种释放主要是以无机磷形态进行的。同时也说明利用酸提法提取无机磷时,部分有机磷确实由于水解而被提取。另外,沉积物中的一些细菌在有氧条件下可以吸收过多的磷,这些磷以有机聚磷酸盐形态被储存起来。在厌氧条件下,细菌可以以这些有机磷为能量进行新陈代谢作用。这样,这些有机磷便以无机磷形态再次被释放出来,这个过程可能促进了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磷之间的迁移和转化。

2. 2湖泊营养物的微生态转换过程及生化动力学(中国环科院)

2.2.1长江中下游浅水湖泊理化特征研究

7

研究目的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湖泊最为集中、人类活动与湖泊关系最为密切的地

2区,我国的5 大淡水湖有4个分布于此,1 km 以上的湖泊有651个。目前长江中下游地区湖泊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是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暴发。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泊主要为浅水湖泊。与深水湖泊相比,浅水湖泊单位水体具有更大的沉积物-水接触面积比例,具有更高的透光层深度/水深比例,更强烈和频繁的水土界面物质交换,更复杂的生态类型,众多研究表明,在外源逐步得到控制的情况下,沉积物作为内源对上覆水体释放氮和磷的作用会渐显重要,成为维持上覆水营养状态的重要来源。沉积物的理化性质既是人类活动对湖泊影响的历史记录指标,

也是研究氮、磷水—沉积物界面与间隙水的迁移转化以及磷的赋存形态等的基础信息,因此加强湖泊沉积物理化性质的研究对把握湖泊水污染发生机制,控制湖泊富营养化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内容

对长江中下游的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和太湖四个重要的浅水湖泊和两个城市湖泊,南京的玄武湖和武汉的月湖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各湖泊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并讨论了湖泊沉积物理化性质与所处地区土壤的关系及其流域特点。同时分析了理化性质与磷形态之间的关系。

研究方法

2004年3月在洞庭湖、鄱阳湖、巢湖、太湖、玄武湖和月湖进行了采样。用彼得森采泥器采集表层10cm的沉积物样品。从每个样点采集后装入封口塑料袋中,放入装有冰袋的保温箱暂存。样品运回实验室后,放入FD-1冷冻干燥机中真空干燥,用木棒分散、过筛(60目和100目两种),保存在磨口玻璃瓶中备用。为了保证采样点的准确性,所有采样点均使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进行采集定位,同时结合1:50000地形图进行校正。

沉积物有机质总量的测定采用经典的重铬酸钾法;阳离子代换量采用EDTA?铵盐快速法;颗粒组成的测定方法参照金相灿等《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粘土矿物组成采用X射线衍射法,测试参照标准为:SY/T 5163-1995;沉积物化学组成的测定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 PS—950),依据地矿部:DZG 20.01–90方法;沉积物中总磷的测定采用欧盟推荐的SMT方法。

重要结论

(1) 研究区内长江中下游湖泊沉积物的理化特征为:总磷含量为307.43,

8

1454.39mg/kg,阳离子交换量为8.61,25.28 meq/100g土,有机质总量为

0.25%,7.38%,其组分以胡敏素为主;沉积物的颗粒组成以粉砂级和粘粒级为主,占到64,98%,粉砂级占到50,70%;粘土矿物以伊利石/蒙脱石混层为主,其次是伊利石、绿泥石和高岭石;沉积物中主要的氧化物为SiO、AlO和TFeO,变化22323 O,MnO和CaO变化不大,TiO基本没有变化。较大的成分为SiO、AlO和

TFe223232

(2)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湖泊中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存在较大差异,且与污染程度密切相关。按污染程度由高到低,从月湖、玄武湖、太湖、洞庭湖、鄱阳湖到巢湖,沉积物中的总磷、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总量、AlO和TFeO含量2323都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沉积物的颗粒组成则由细变粗。

(3) 沉积物中细颗粒越多,有机质含量越高,阳离子交换量越大,铁铝氧化物含量越高的湖泊,其总磷含量也就越高,湖泊污染越重。 2.2.2 太湖东北部沉积物理化特征及其与磷形态关系研究

研究目的

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流域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人类活动对于太湖的干扰较为严重,其中富营养化问题尤为突出。为了保护与治理太湖的生态环境,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从研究内容看,多集中于水体中的营养元素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对沉积物理化性质与富营养化之间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

众多研究表明,在外源逐步得到控制的情况下,沉积物作为内源对上覆水体释放氮和磷的作用会渐显重要,成为维持上覆水营养状态的重要来源。沉积物的理化性质既是人类活动对湖泊影响的历史记录指标,也是研究氮、磷水—沉积物界面与间隙水的迁移转化以及磷的赋存形态等的基础信息,因此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把握湖泊水污染发生机制,控制湖泊富营养化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内容

针对太湖东北部五里湖、梅梁湾、西山和贡湖四个湖区的沉积物进行了以理化性质分析为主的研究,同时与不同形态磷含量、分布结果相联系来分析沉积物理化性质与富营养化之间的关系。

研究方法

2004年3月在太湖的梅梁湾、五里湖、西山和贡湖四个湖区的八个点进行了

9

采样。沉积物样品的采集和处理,以及沉积物理化性质分析同2.2.1。

重要结论

(1) 研究区内太湖沉积物的理化特征为:总磷含量为307.43,1454.39mg/kg,阳离子交换量为15.18,22.68 meq/100g土,有机质总量为1.66%,3.45%,其组分以胡敏素为主;沉积物的颗粒组成以粉砂级和粘粒级为主,占到54.39,76.83%;粘土矿物以伊利石/蒙脱石混层为主,其次是伊利石、绿泥石和高岭石;沉积物中主要的氧化物为SiO、AlO和FeO,变化较大的成分为SiO、AlO22323223和FeO,MnO和CaO变化不大,TiO基本没有变化。 232

(2) 在太湖不同湖区中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存在较大差异,随着沉积物中总磷含量的降低,沉积物中的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总量、AlO和FeO含量都呈2323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而沉积物的颗粒组成则由细变粗。

(3) 磷的形态以无机磷为主;在污染沉积物中Fe/Al-P的含量和所占百分比都明显升高,有机磷的含量升高但所占百分比降低,Ca-P变化不大;在相对清洁的沉积物中Ca-P与有机磷所占比例相对高(实际上Ca-P变化也不大),Fe/Al-P比例较低;沉积物中污染增加主要造成Fe/Al-P升高。沉积物的理化特征与磷的赋存形态之间关系密切,CEC、OM、TP、Fe/Al-P和IP之间都呈较好的正相关关系。沉积物中细颗粒越多,有机质含量越高,阳离子交换量越大,铁铝氧化物含量越高的湖

泊,其总磷含量也就越高,湖泊污染越重。 2.2.3 典型浅水湖泊水-沉积物界面的微生态结构调查研究目的

泥水界面的生物群落对营养物质的迁移和转化起重要的作用,同时又受到水体营养水平和底泥理化性质的影响。本项研究希望通过对水-沉积物界面微生态结构的调查,找到表征湖泊富营养化的生物指标;同时探讨水-沉积物界面不同营养水平下微生态结构的差异性。

研究内容

本研究内容的重点放在太湖流域。依据太湖不同的富营养化程度,采集太湖柱状沉积物样和表层沉积物样,分析太湖沉积物中吸附态磷化氢的时空变化及垂直分布特征;测定表层沉积物中代表性微生物的时空变化特点;探讨磷化氢与微生物的相关关系;同时分析太湖中不同富营养化区域中固着藻类的分布情况,通过研究固着藻类的分布情况,考察太湖中固着藻类的种群分布与富营养化程度之间的关系。

10

研究方法

界面微生态调查主要针对微生物、固着藻类和底栖生物进行分类鉴别。太湖沉积物中痕量磷化氢的监测及自然界磷化氢生成机理的探索。采用柱前两次低温冷阱富集及硫酸消解法测定了沉积物中的痕量磷化氢,解决了痕量磷化氢定量困难的问题。探讨了磷化氢与微生物之间的相关关系,探讨了磷化氢生成的机制。

重要结论

总体来看,水,沉积物界面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与季节和环境因子的关系很大;同时富营养化程度越高的湖泊,沉积物样品中微生物的数量越多,寡毛类生物(如耐污种颤蚓)越多,而大型底栖动物和底栖藻类越少。

调查了太湖沉积物中3、6、9月份中磷化氢和代表性微生物(好氧菌、厌氧菌、放线菌、有机磷细菌、无机磷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的

分布状况。测定了太湖柱状沉积物中的磷化氢,结果表明磷化氢在太湖柱状沉积物中普遍存在,其含量随沉积物取样深度和点位的不同而变化。分析了表层沉积物中的代表性微生物,发现微生物在不同点位的分布差异较大,微生物的数量和分布与沉积物污染程度、营养盐状况有关。沉积物中磷化氢与微生物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磷化氢与磷细菌及厌氧微生物之间呈较好的线性相关性,为进一步探讨磷化氢的生成机制提供了较好的前提。

2.2.4光照对界面生物结构和磷释放以及底泥中磷的形态转化的影响

研究目的

蓝藻水华暴发有明显的季节性,环境因子(如光照、温度、风浪扰动等)对该过程影响很大。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要研究温度和光照条件对水,沉积物界面P释放的影响,对界面微生物、固着藻类和水体中着生藻类结构、数量的影响,对界面氧化还原电位的影响,对水体中溶解氧和pH的影响等。研究内容

本实验设计光照强度分别为0、2800、3800、4800、5800lux,温度分别为0025C和28C。本研究的实验用泥采自梅梁湖。实验开始时,对实验用泥的理化性质、有机质组成、金属氧化物的含量以及底泥的表层结构(扫描电镜)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对底泥中总磷及各形态磷的含量进行分析;实验用水采用去离子水。

11

实验过程中每天检测上覆水体中溶解性总磷的含量,同时测量上覆水体中Eh

和pH。实验结束后,对底泥中总磷和各形态磷以及水体中Do含量进行了测定;对上覆水体、沉积物表面的着生藻类进行计数,对沉积物表面的细菌进行计数,同时对着生藻类和细菌进行尽可能的鉴别分类。实验进行27天,直至水体中溶解性总磷的含量达到平衡为止。

重要结论

(1) 在浅水湖泊中,沉积物释放量的变化趋势与光照强度呈负相关,而与底栖藻类的生长量呈正相关。考虑到底栖藻类对沉积物中磷具有吸收同化的作用,认为底栖藻类成为了阻挡磷从沉积物向上覆水释放的一个生物“屏障”,光照强度通过底栖藻类的生物作用,间接地限制了沉积物中的磷向上覆水中释放,这是本研究提出的一个对浅水湖泊磷释放动力学和富营养化的新认识。

(2) 通过光照强度对上覆水中pH值变化的研究,pH值变化总的规律是水体偏碱性,升高趋势顺序为:高光强组>低光强组>无光组。

(3) 沉积物总磷和磷形态变化的结果表明,在浅水湖泊沉积物磷释放的过程中,无机态磷通过藻类同化作用转化为有机态磷的过程要大大强于有机态的磷通过物理化学和微生物作用转化为无机态磷的过程。旺盛的生物作用相对更有利于钙结合态磷的释放,而铁铝等结合态的磷酸根离子的释放能力则相对较弱。

2.2.5 光照对水-沉积物界面吸磷过程和上覆水质的影响研究目的

湖泊沉积物是湖泊营养的内负荷,我国绝大多数湖泊属于磷限制。外源营养物的不断输入是导致沉积物中磷大量累积的主要原因,而在外来营养源得到控制后,沉积物中磷的释放又成为湖泊水体中磷的重要来源之一,对水体的营养水平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研究磷在水-沉积物界面吸收和释放,以及影响该过程的生物和环境因素非常重要。

溶解氧含量是影响磷在水-沉积物界面交换过程的重要因素。目前研究很多,特别是对含磷废水去除工艺的研究中。但将上覆水体中溶解氧含量与光照强度两者结合起来,研究有光和黑暗条件下,富氧和缺氧环境对磷在该界面的吸收过程的影响则很少。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以浅水湖泊为主,夏季是水华暴发的多发季节,光照强度强,即使沉积物表层在水华暴发期间处于厌氧状态,光照仍然

12

可能穿过水体到达沉积物表层。因此针对我国浅水湖泊的特征,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富氧和缺氧环境对有光和黑暗条件下,上覆水质的变化和沉积物对磷吸收的影响是本篇文章的重点。

研究内容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富氧和缺氧环境对有光和黑暗条件下,上覆水质的变化和沉积物对磷吸收的影响。

研究方法

将经预处理的实验用上覆水沿壁缓慢加入到采集的柱状沉积物中,以避免表层沉积物的再悬浮,加入的水柱高度为30cm,并标记刻度。放入充气管于上层水中,有六组实验泥柱通入纯度为99%的氮气,维持试验系统的缺氧状态,其中三根置于一定的光照强度下,另外三组置于黑暗培养;另外六组实验泥柱通入空气,维持系统的好氧状态,也分为有光和无光两组实验设置。通空气组实验装置除采样外一直开动充气泵,通氮气组每天早、午、晚各通气一次,通气时间为1小时。同时取原水样分析起始DO、TP、溶解性总磷(DTP)、溶解性无机磷(DIP)和总氮(TN)。此后每天定时采集上覆水30ml用于测量上覆水TP和DIP变化,用人工配制的高浓度磷酸盐湖水补充至水面刻度。每两天测量上覆水体pH和DO含量。实验温度维持在25?3?,有光组的光强为2400-2600lux,光暗比为12:12。

实验结束后,将各处理组中的沉积物按每2cm分层,并参照《湖泊富营养化规范》进行预处理,用SMT方法分析各层沉积物中总磷及各种磷形态的含量。

重要结论

(1) 实验用沉积物中的磷形态以Ca-P为主,占总磷量的58.27%,Fe/Al-P和OP则分别占总量的20.71%和21.02%;

(2) 当人为持续不断地加入高浓度的溶解性无机磷酸盐时,不论是富氧、缺氧,还是有光、无光,上覆水体中的磷酸盐都能够被沉积物吸收,但吸收量和吸收速度各不相同;

(3) 光照对缺氧环境的上覆水体中pH和DO含量有影响,光照使上覆水体中的pH升高,同时还能够使缺氧实验系统内的DO含量增加;光照对上覆水体中溶解性磷酸盐的含量变化影响显著。当人为不断地加入高浓度的DIP时,无论富氧还是缺氧实验系统在有光环境下都可以使上覆水中的DIP含量维持相对较

13

低的水平。

(4) 光照对沉积物吸收上覆水中DIP的影响受缺氧和富氧环境的限制。在富氧环境下,有光条件下沉积物中TP的增加量低于无光条件,其中光照对Fe/Al-P和OP的增加量影响不大,对Ca-P的增加量影响较大;缺氧环境下,有光条件明显增加了沉积物中TP含量,在各形态磷的增加量来看,光照对Ca-P增加量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Fe/Al-P,有光条件下沉积物中OP含量明显下降。

2.2.6 好氧和缺氧条件对有光条件下水-沉积物界面释磷过程的影响

研究目的

以往众多研究表明,溶解氧条件对水土界面营养物质交换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所得的结论也存在一定差异。以前的研究认为,水土界面的溶解氧条件可决定界面磷交换的方向。好氧条件下沉积物处于氧化状态,三价铁离子与磷结合,形成易沉积得磷酸铁,界面的磷释放受到抑制;而厌氧条件下不溶性的Fe(OH)3还原为可溶的二价铁离子,使铁结合态磷大量释放进入水体。近年来研究认为除厌氧条件释放磷外,好氧条件也可以少量的释放磷。总得来说,溶解氧浓度通过改变界面氧化还原状态对铁离子价位变化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并进一步影响潜在可释放的铁结合态磷的界面交换作用。

太湖平均水深1.9m,最大水深2.6m,属于典型的大型浅水湖泊。风浪扰动作用强烈,复氧程度高,不仅表层甚至水体底部溶解氧含量也常年处于充足状态。近20年来,太湖沿湖地区工农业迅猛发展,太湖接纳的废、污水量逐年增加,营养严寒量逐年上升,富营养化现象日益严重,甚至时有发生大面积的“水华”暴发。据2000年统计结果,太湖有85%的水域为富营养水平。梅梁湾湖区位于太湖北部沿岸区,是太湖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周边人类活动剧烈,工农业、航运、渔业、旅游等行业交叉,因此带入湖水大量污染物,近十年来水质基本保持在劣V类水平,水体富营养化现象严重,夏季几乎全湖都能看到有水华现象发生。在水化暴发时,大量藻类聚集于一个水域内,进行剧烈的呼吸作用,水体会迅速变为缺氧状态。因此,研究溶解氧条件对太湖沉积物-水界面磷交换的影响可以进一步揭示太湖内源营养物质释放机理。

研究内容

14

通常的溶解氧研究避光条件下完成,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水华通常发生在光照条件较好的日间,更由于太湖水浅,光照条件对底层水土界面也存在一定影响。为了更接近自然的水土界面释放环境,本文通过室内模拟实验,以太湖沉积物原状泥柱和湖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在光照下,不同溶解氧条件对沉积物-水界面磷交换量的变化及差异的影响。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同2.2.6。

重要结论

磷能够在缺氧环境下从沉积物释放到上覆水体,但在好氧环境很难释放。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分解可以释放CO2,并且通过试验结束后沉积物的分层理化性质分析发现,不论好氧还是缺氧,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因此,在

有光条件下,一些藻类能够适应缺氧环境,并利用沉积物中释放的可溶性磷和CO2进行光合作用,而好氧状态由于上覆水中可利用的溶解性磷的含量很少,导致藻类数量很少。根据实验结束后对上覆水体和沉积物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电镜监测,缺氧环境中藻类的数量远高于好氧环境。因此缺氧环境中可溶性磷的含量较好氧环境少,但总磷含量较好氧环境多。由于藻类的光合作用,导致缺氧状态下上覆水体的pH值和DO含量在实验开始20天后略有增加。同时由于沉积物中有机物的分解导致沉积物pH值的降低,促进了Ca-P 和Fe-P 向沉积物表层的流动,当沉积物表层处于富氧状态时,Fe-P富集在表层,引起沉积物表层Fe-P含量的增加;当沉积物表层处于缺氧状态时Ca-P 和Fe-P 可以穿过沉积物-水界面进入上覆水体。因此当水体处于缺氧状态时,光照将进一步促进湖泊上覆水体水华的暴发。

2.2.7 溶解氧含量对有光条件下水-沉积物界面磷交换过程的影响

研究目的

众多研究表明,磷是导致水体浮游藻类异常增殖并造成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控制因子。在富营养化的进程中,外源磷会不断沉积在沉积物中,此时沉积物作为磷的“汇”,水-沉积物界面主要发生磷的吸附过程;在一定条件下沉积物中的磷又会释放到上覆水中,沉积物便成为磷的“源”,这时水-沉积物界面主要发生磷的释放过程,甚至导致水华现象的发生。磷在水-沉积物界面交换规律对

15

于揭示其对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暴发的影响非常重要,可以为湖泊内源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因子的变化,对湖泊尤其是浅水湖泊水-沉积物界面磷交换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是环境因子中比较易发生变化的一个。以往研究表明,溶解氧浓度通过改变界面氧化还原状态对铁离子价位变化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并进一步影响潜在可释放的铁结合态磷的界面交换作用。本文通过室内模拟实验,

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

为了进一步认识调查区域水质状况,我们采用了TLI 综合营养指数法运用TP 、TN 、SD 、COD Mn 对其水质进行评价。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公式: j 1 ()()m j TLI W TLI j ==?∑∑ (1) TLI(chl)=10(2.5+1.086ln chl ) (2) TLI(TP)=10(9.436+1.624ln TPl ) (3) TLI(TN)=10(5.453+1.694ln TN ) (4) TLI(SD)=10(5.118-1.94ln SD ) (5) TLI(COD)=10(0.109+2.661ln COD ) 式中,TLI (∑)表示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 (j )代表第j 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W j 为第j 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的相关权重。以chla 为基准参数,则第j 种参数的归一化的相关权重计算公式为: 221ij m ij j r Wj r ==∑ r ij 为第j 种参数与基准参数chla 的相关系数;m 为评价参数的个数。 中国湖泊的chla 与其他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r ij 和r 2ij 见表2。 表1 中国湖泊的chla 与其他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r ij 和r 2i 值 参数 chla TP TN SD COD Mn r ij 1 0.84 0.82 -0.83 0.83 r 2ij 1 0.7056 0.6724 0.6889 0.6889

为了说明湖泊富营养状态情况, 采用0~100的一系列连续数字对湖泊营养状态进行分级: TL I < 30 贫营养(Oligotropher) 30≤TL I≤50 中营养(Mesotropher) TL I > 50 富营养(Eutropher) 50< TL I≤60 轻度富营养( lighteutropher) 60< TL I ≤70 中度富营养(Middleeutropher) TL I > 70 重度富营养(Hypereutropher) 在同一营养状态下, 指数值越高, 其营养程度越重。 本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内容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配合!

阅读材料:水体富营养化的概念及原因

水体富营养化 1.水体富营养化概念 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在自然条件下,湖泊也会从贫营养状态过渡到富营养状态,不过这种自然过程非常缓慢。而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的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在海洋中则叫做赤潮或红潮。 2.水体富营养化的机理 在地表淡水系统中,磷酸盐通常是植物生长的限制因素,而在海水系统中往往是氨氮和硝酸盐限制植物的生长以及总的生产量。导致富营养化的物质,往往是这些水系统中含量有限的营养物质,例如,在正常的淡水系统中磷含量通常是有限的,因此增加磷酸盐会导致植物的过度生长,而在海水系统中磷是不缺的,而氮含量却是有限的,因而含氮污染物加入就会消除这一限制因素,从而出现植物的过度生长。生活污水和化肥、食品等工业的废水以及农田排水都含有大量的氮、磷及其他无机盐类。天然水体接纳这些废水后,水中营养物质增多,促使自养型生物旺盛生长,特别是蓝藻和红藻的个体数量迅速增加,而其他藻类的种类则逐渐减少。水体中的藻类本来以硅藻和绿藻为主,蓝藻的大量出现是富营养化的征兆,随着富营养化的发展,最后变为以蓝藻为主。藻类繁殖迅速,生长周期短。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死亡后被需氧微生物分解,不断消耗水中的溶解氧,或被厌氧微生物分解,不断产生硫化氢等气体,从两个方面使水质恶化,造成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残体在腐烂过程中,又把大量的氮、磷等营养物质释放入水中,供新的一代藻类等生物利用。因此,富营养化了的水体,即使切断外界营养物质的来源,水体也很难自净和恢复到正常状态。

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与蓝藻水华控制

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与蓝藻水华控制 湖泊富营养化治理与 蓝藻水华控制 ■孔繁翔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摘要:经济的突飞猛进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使得人们的生存经受着强烈的考验.而当今污染体现严重的蓝藻水华 中含有大量的微囊藻毒素,对人们构成了极大的危害.本文讨论了蓝藻水华的成因和危害等,并从外源削减与控制,内源 削减与控制,湖内水生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等方面阐述了富营养化湖泊治理的途径. 关键词:湖泊;富营养化;蓝藻水华;治理;控制 湖泊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富营养化 1.湖泊的概述及其结构 湖泊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规模的天 然洼地的蓄水体系,是湖盆,湖水以及水 中物质组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我国是 一 个多湖泊的国家,湖泊面积在1kmz 以上的有2300余个,总面积为71787 km,占全国总面积的8%左右. 2.湖泊的功能 湖泊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具有调节 河川1径流,发展灌溉,提供工业和饮用 的水源,繁衍水生生物,沟通航运,改善 区域生态环境以及开发矿产等多种功 能,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 用.①湖泊能蓄积水量,调节河川1径流.

②湖泊能调节气候.③湖泊蕴藏了丰富的水力资源.④湖泊的航运作用.⑤湖 泊的物质资源.⑥湖泊的旅游资源. 3.湖泊的富营养化 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是由于人类 活动造成的,如低水平的制造业产生的工业废水,现代化农业生产中大量流失的农药,化肥,未经处理的城镇生活污水,高密度水产养殖遗留的剩余饵料, 以及航运,旅游等水上活动产生的一些污染物,都造成了富营养物质大量输入湖泊.湖泊生态系统本身是有一定的自净能力的,如水草,芦苇,沉水植物,湖 畔湿地等都是天然的净化器.而现在由于人类对湖泊的围垦,湖泊沿岸的水利工程等都破坏了湖泊的自净系统.从而造成营养源的输出途径减少,营养物质大量过剩,最终形成富营养化. 目前一般认为,富营养化的定义是 湖泊在自然因素和(或)人类活动影响下,因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过多,造成水体生产力从低向高营养状态过渡的一种现象或趋势[总氮(TN)达0.2mg/L, 总磷(TP)达0.02mg/L].1991年: 122个湖泊中,51%富营养化,2005年: 133个湖泊中,88.6%富营养化.61%国 控重点湖(库)水质为V类和劣V类. 富营养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蓝藻 水华的暴发.蓝藻是水中的浮游植物,

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技术规定

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技术规定 2004-08-11 1、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状况评价方法: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Wj—第j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的相关权重。 TLI(j)—代表第j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 以chla作为基准参数,则第j种参数的归一化的相关权重计算公式为: 式中:rij—第j种参数与基准参数chla的相关系数; m—评价参数的个数。 中国湖泊(水库)的chla与其它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rij及rij2见下表。 ※:引自金相灿等著《中国湖泊环境》,表中rij来源于中国26个主要湖泊调查数据的计算结果。 营养状态指数计算公式为: ⑴ TLI(chl)=10(2.5+1.086lnchl) ⑵ TLI(TP)=10(9.436+1.624lnTP)

⑶ TLI(TN)=10(5.453+1.694lnTN) ⑷ TLI(SD)=10(5.118-1.94lnSD) ⑸ TLI(CODMn)=10(0.109+2.661lnCOD) 式中:叶绿素a chl单位为mg/m3,透明度SD单位为m;其它指标单位均为mg/L。 2、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状况评价指标: 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高锰酸盐指数(CODMn) 3、湖泊(水库)营养状态分级: 采用0~100的一系列连续数字对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进行分级: TLI(∑)<30贫营养(Oligotropher) 30≤TLI(∑)≤50中营养(Mesotropher) TLI(∑)>50富营养 (Eutropher) 50<TLI(∑)≤60轻度富营养(light eutropher) 60<TLI(∑)≤70中度富营养(Middle eutropher) TLI(∑)>70重度富营养(Hyper eutropher) 在同一营养状态下,指数值越高,其营养程度越重。 注:此规定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生态室负责解释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

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方法 摘要: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是世界性的热点与难点问题,水体发生富营养化,其后果十分的严重。本文基于富营养化发生的机理,从氮、磷营养盐水平,铁、硅含量,光照强度,温度,等方面对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及其危害进行分析,并从内、外两方面对水体富营养化的防治措施进行探讨。目的是为更好地维持水体生态平衡,控制水体污染,预防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危害,湖泊衰亡,外部控制,内部控制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的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在海洋中则叫做赤潮或红潮。 一、水体富营养化的成因 氮、磷等营养物质浓度升高,是藻类大量繁殖的原因,其中又以磷为关键因素。影响藻类生长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如阳光、营养盐类、季节变化、水温、pH 值,以及生物本身的相互关系)是极为复杂的。因此,很难预测藻类生长的趋势,也难以定出表示富营养化的指标。目前一般采用的指标是:水体中氮含量超过 0.2-0.3ppm,生化需氧量大于 10ppm,磷含量大于 0.01-0.02ppm,pH 值 7-9 的淡水中细菌总数每毫升超过 10 万个,表征藻类数量的叶绿素-a 含量大于 10μ mg/L。 (一)水体富营养化成因的两种理论 富营养化的发生和发展是水体的整个环境系统出现失衡,导致某种优势藻类大量生长繁殖的过程。因此要研究富营养化的发生机理和发生条件,实质上是需要了解藻类生长繁衍的过程。 1.食物链理论 这是由荷兰科学家马丁·肖顿于1997年6月在“磷酸盐技术研讨会”上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自然水域中存在水生食物链。如果浮游生物的数量减少或捕食能力降低,将使水藻生长量超过消耗量,平衡被打破,发生富营养化。该理论说明营养负荷的增加不是导致富营养化的唯一原因。 2.生命周期理论 命周期理论认为含氮和含磷的化合物过多排入水体,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引起藻类大量繁殖,过多的消耗水中的氧,使鱼类、浮游生物缺氧死亡,它们的尸体腐烂又造成水质污染。根据这一理论,氮磷的过量排放是造成富营养化的根本原因,藻类是富营养化的主体,它的生长速度直接影响水质状态。 藻类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106CO2+16NO3-+HPO42-+122H2O+18H++能量+微量元素→C106H263O110N16P(藻类原生质)+138O2 根据Leibig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外界供给它们养分最少的一种或两种,从藻类原生质C106H263O110N16P可以看出,生产1kg藻类,需要消耗碳358g,氢74g,氧496g,氮63g,磷9g,显然氮磷是限制因子。因此,要想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必须控制水体中氮磷等营养

我国典型浅水湖泊蓝藻水华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第10卷 第8期 中 国 水 运 Vol.10 No.8 2010年 8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August 2010 收稿日期:2010-05-17 作者简介:宋益峰(1978-),浙江海盐人,学士,上海市金山区水文站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环境监测与治理研究。 我国典型浅水湖泊蓝藻水华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宋益峰1 ,兰 林2 ,吴 江3 (1上海市金山区水文站,上海 201508;2江苏省水利厅,江苏 南京 210029; 3太仓市环境监测站,江苏 太仓 215400) 摘 要:蓝藻水华成为我国浅水湖泊的重大水环境问题。根据蓝藻水华的形成机制,采取相应控制技术减少其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境意义。文中综述了目前我国典型浅水湖泊蓝藻水华治理中物理控制法、化学控制法、生物控制法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浅水湖泊;蓝藻水华;治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X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0)08-0154-02 一、前言 我国目前66%以上的湖泊、水库处于富营养化的水平,其中重富营养和超富营养的占22%,富营养化成为我国湖泊目前与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重大水环境问题[1]。与湖泊富营养化相伴随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蓝藻水华[2],蓝藻水华广泛地存在于淡水生态系统中并产生一系列严重的水环境问题[3]。蓝藻水华控制是世界性难题[4~6],迄今采用的控制蓝藻水华的技术有几种:物理控制法、化学控制法和生物控制法。 二、蓝藻物理强化控制技术 1.机械除藻技术 机械除藻技术包括移动式富集湖面蓝藻“水华”技术、气浮捕集蓝藻“水华”技术。沈银武等[7]利用振动重力斜筛、旋振筛和卧螺离心脱水方法,在单机运行的条件下,在滇池于2001年4月和9月的145天中开机1,700h,共收获富藻水17,000m 3,折合干重为325t。试验区收获的蓝藻干粉经检测其平均总氮(N)为8.51%;总磷(P)为0.49%、总钾(K)0.70%和粗有机物43.47%。依此结果计算,相当于从试验区取出氮(N) 27.66 t、磷(P) 1.6t、钾(K ) 2.28 t 和粗有机物141.28t。有效降低了富营养化湖泊的氮、磷等水平和减轻或缓解了大量暴发的蓝藻生物量。 2.水动力控藻技术 吴张永等[8]对流体动力处理蓝藻技术进行了前期室内试验研究,发现实验条件下除藻率可达100%,且不会对水体造成二次污染。太湖在闾江口到马山岛之间马围长堤附近修建马山大桥,把大堤打通,沟通马山西的太湖与梅梁湖、贡湖、五里湖的水流,促使流入口袋的水流,从袋底顺利流入西太湖,促使湖水在夏季向西北部分流,冬季西太湖水流灌入两湖以冲洗滞水。如此可把两湖与西太湖整体形成循环水流,以使湖水通过自净、分流促使快速换水,抑制蓝藻暴发。 3.超声波控藻技术 超声波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环境技术,被称为环境友好技术[9],具有操作和控制容易,便于引进自动化操作手段,在处理中不引入其他化学物质,而且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度快等优点。功率超声在水体中空化效应产 生的高压、冲击波、声流和剪切力能够有效破坏藻类的细胞结构,抑制叶绿素的合成,降低蓝藻细胞类囊体膜上藻胆蛋白和某些酶的活性。目前有研究将超声波技术应用于自然水体,通过超声短时间的辐照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生长,从而达到控制水华爆发的目的[10]。 三、太湖蓝藻化学强化控制技术 1.湖底充气扬水筒技术 扬水筒技术,将积聚于表层的藻类驱赶至水库底层,由于光照极低以及温度骤降等原因,藻类失去活性而逐渐消亡,并能显著降低水库底层铁、锰浓度。在荷兰阿姆斯特丹Nieuwe Meer 水库中,扬水筒技术实施结果得到证明:其生物量降低为未处理前的1/20,藻类种群结构也由原先以蓝藻为主转变为硅藻、绿藻为主;此外整个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可一直维持在5mg/l 左右,从而扩充了鱼类的生存空间。 2.黏土除藻技术 黏土除藻华技术最早来源于絮凝原理,曾被作为在海洋赤潮暴发时的一种应急技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早在1997年,就有专家在国际权威科学期刊《自然》上撰文指出,使用黏土除藻可能是治理藻华的最有发展前途的方法。但由于絮凝除藻机理不清、黏土投量太大、藻华复发和二次污染等问题,许多将黏土除藻技术应用于淡水湖泊中清除藻华的尝试一直没有成功,其技术定位为应急措施。 潘纲等[11]通过改性黏土的快速除藻除浊作用启动并强化沉积物中的生物地球化学反应使其自动地进行长期连锁的健康修复过程,发展了既能快速消除水华又能长期治理湖泊富营养化的一系列改性黏土技术。通过对26种不同黏土与藻细胞之间多项絮凝性质的研究发现高效黏土絮凝除藻的黏土架桥网捕作用,根据上述科学发现在架桥网捕性能方面对黏土进行改性,结果改性后的黏土不仅特别适合于淡水藻华的清除,而且黏土的投入量也从国际先进的200mg/l,降到了10mg/l,除藻效率达到95%以上。这种环境友好的天然改性剂可以使各种原先不具有除藻能力的当地黏土/沉积物变成高效除藻剂。 3.化学除藻剂

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原因及防治对策

3.2000年对我国18个主要湖泊的调查表明,其中14个已进入富营养化状态。水体富营养化对水体生态和人们生活造成很大影响,试分析水体富营养化形成的原因及防治对策。(20分) 解答: 水体富营养化: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原因: 1)化肥流失;人类使用的合成氮肥是进入沿海水域的营养物质的最主要 来源。根据全球的统计数据,在施用于土地的氮肥中,平均12%的合成 氮肥直接流入了沿海水域。而在某些高流失量地区,比如在降水量较多 的农耕地区,这个统计数字可能高达30% 。 2)生活污水输出过量营养物质;日益增长的人口数量增加了污水的排放, 由此也增加了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的营养物质。 3)畜禽养殖输出过量营养物质;畜禽养殖也会输出过量的营养物质。中国 90%的养殖场根本没有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使得大量营养物质输入水 体。 4)含磷物质的排放;在当今的工业产磷量里,80%-85%者用于制造化肥, 另一个用磷相对少得多的工业行业是洗涤剂行业。从某一地区来看虽然 工业的磷排放所占比重较大,但总体上看,流入水体的磷主要还是来自 于城市污水和农业。农业磷排放中,又主要来自养殖业和使用化肥。 5)工业污染排放;很多工业制造和加工工厂使用氮和磷化合物作为基础产 品,如:化肥厂、农药厂、食品加工厂、含磷清洁剂、使用尿素作为 基础产品的行业。 6)6矿物燃料的燃烧;矿物燃料燃烧过程(既包括交通工具燃烧汽油,也 包括电厂的发电过程)产生的氮化合物(NOx)能够直接沉积进入水体, 或者先存在土壤中,间接地被冲刷入水体里。 防治对策

973计划项目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与蓝藻水华暴发

973计划项目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与蓝藻水华暴发973计划课题 2004年度总结报告 项目名称:湖泊富营养化过程与蓝藻水华暴发机理研究 课题名称:湖泊水,沉积物界面过程对营养物迁移转化影响研究 课题编号:2002CB412304 课题负责人:金相灿刘建彤 课题依托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二零零四年十二月十五日 本课题自2003年启动以来,紧紧围绕国家需求、课题任务书的任务要求和目前国际、国内的研究进展,开展了大量的野外调查检测、室内分析和模拟试验研究工作。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整个第四课题在2004年度的研究工作做一概括性总结。 一、年度计划执行情况 1(年度计划完成情况 1.1课题拟完成的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根据课题任务书的要求,本课题第二年度应完成下列研究内容。 1.1.1 掌握水体理化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生源要素在水-沉积物界面形态转化的影 响; 1.1.2 研究富营养化条件下,水-沉积物界面微生态结构的维持机理; 1.1.3 确定污染湖区主要生源要素的形态与生物可利用性之间的关系;

1.1.4 掌握跨介质间营养物的动态赋存以及热力学平衡与营养状态的关系; 1.1.5 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4篇,其中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中科院水 生生物研究所分别发表2篇。 1.2 课题完成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1.2.1浅水湖泊水-沉积物界面物质交换过程及其水动力影响机制 现场调查采样,分析,完成冬、夏两季样品采集工作,进行实验室内外分析数据的初步整理。初步总结完成沉积物-水界面氧化还原条件的控制机理研究。 1.2.2 湖泊营养物的微生态转化及生化动力学 1 针对长江中下游的五大浅水湖泊(滇池、洪泽湖、洞庭湖、巢湖和太湖)和两个城市湖泊(武汉月湖和南京玄武湖) 进行现场调查采样、分析,进行实验室内外分析数据的整理,总结长江中下游湖泊的基本理化特征和营养状况;同时重点研究太湖不同富营养水平湖区,分春夏秋冬四季对太湖流域的梅梁湖鼋头渚、梅梁湾小丁湾、梅梁湖蠡园、贡湖、东太湖等湖区进行野外调查,分析上覆水、沉积物样品中各种理化性质。并从底栖动物、着生藻类和微生物三方面进行水,沉积物界面的微生态结构的调查;开展实验室内的模拟研究,研究环境因子对湖泊水,沉积物界面磷交换的影响。 1.2.3 湖泊水,沉积物界面地球化学过程对湖泊富营养化的影响 水体理化因素对生源要素在水,沉积物界面形态转化的影响;跨介质间营养物的动态赋存以及热力学平衡与营养状态的关系;系统研究生源要素在浅水湖泊水,沉积物界面的形态转换机理;模拟研究确定不同形态P的存在形式对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1.2.4重污染湖区营养元素生物可利用性的限制因素和转化作用

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技术规定(eco)(精)

附件1: 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技术规定 1、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状况评价方法: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计算公式为: ∑=?=∑m j j TLI Wj TLI 1)()( 式中:)(∑TLI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Wj —第j 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的相关权重。 TLI (j )—代表第j 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 以chla 作为基准参数,则第j 种参数的归一化的相关权重计算公 式为: ∑==m j ij ij j r r W 122 式中:r ij —第j 种参数与基准参数chla 的相关系数; m —评价参数的个数。 中国湖泊(水库)的chla 与其它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r ij 及r ij 2见下表。 中国湖泊(水库)部分参数与chla 的相关关系r 及r 2值※ ※:引自金相灿等著《中国湖泊环境》,表中r ij 来源于中国26个主要湖泊调查 数据的计算结果。 营养状态指数计算公式为: ⑴ TLI (chl )=10(2.5+1.086lnchl ) ⑵ TLI (TP )=10(9.436+1.624lnTP ) ⑶ TLI (TN )=10(5.453+1.694lnTN )

⑷TLI(SD)=10(5.118-1.94lnSD) )=10(0.109+2.661lnCOD) ⑸TLI(COD Mn 式中:叶绿素a chl单位为mg/m3,透明度SD单位为m;其它指标单位均为mg/L。 2、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状况评价指标: 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高锰 ) 酸盐指数(COD Mn 3、湖泊(水库)营养状态分级: 采用0~100的一系列连续数字对湖泊营养状态进行分级: TLI(∑)<30 贫营养(Oligotropher) 30≤TLI(∑)≤50 中营养(Mesotropher) TLI(∑)>50 富营养(Eutropher) 50<TLI(∑)≤60 轻度富营养(light eutropher) 60<TLI(∑)≤70 中度富营养(Middle eutropher) TLI(∑)>70 重度富营养(Hyper eutropher) 在同一营养状态下,指数值越高,其营养程度越重。 注:此规定由总站生态室负责解释

淡水水体中蓝藻水华研究进展

淡水水体中蓝藻水华研究进展 高政权,孟春晓* (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淄博255049) 摘要 综述目前国内大型浅水湖泊蓝藻水华成因研究现状,分析蓝藻水华形成的一般机理,重点阐明蓝藻水华治理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其重要生态和环境意义。 关键词 蓝藻;水华;治理;环境 中图分类号 X5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09)16-07597-02 Progress i n Cyano bacteri aW ater B l oo m i n Fres h W ater GAO Zheng qua n et al (Schoo l of L ife Sciences ,Shandong U ni versity o fT echno l ogy ,Z i bo ,Shandong 255049)Abstract The st udy su mmar i zed the research sit uati on o f f o r m ati on cause of cyanobacteria water bl oo m,and ana l yses genera lmechanis m s o f cyanobact er i a w ater bl oo m for ma tion .F inall y ,key techno l ogy research and its m i portant ecol og i cal and environ menta l si gn ificance f or cya nobacter i a w ater bl oo m control were discussed .K ey words Canobacteria ;W ater bl oo m;R ehabilitati on ;Env i ron m ent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706050;40706048);国家支撑项目 (11200602);中央级公益性研究所专项资金(2060402/2);山东理工大学自然科学基金(4040 306017);山东理工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4041 405016,4041 405017)。 作者简介 高政权(1972-),男,湖南安乡人,博士,副教授,从事藻类 生理学研究。*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 2009 00 蓝藻又称蓝绿藻,是所有藻类生物中最简单、最原始的一种。蓝藻在长期进化中形成了极强的生态竞争优势,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即可获得最大生长率,并以指数级迅速增长,从而使产毒菌株密度增加,获得竞争优势,形成种类少而数量大的蓝藻水华。由于环境污染日趋加重,许多水体富营养化而导致蓝藻水华的暴发,成为我国目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重大水环境问题。我国五大淡水湖中的太湖和巢湖相继暴发大规模水华,加上以前报道的滇池、南京玄武湖、淮河、海河等水华事件,不难看出,水体富营养化引起的蓝藻水华已极大地影响到人们生活的多个方面。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淡水水体营养状态日益严重,长江、黄河、松花江等主要河流以及鄱阳湖、太湖、巢湖、武汉东湖、昆明滇池、上海淀山湖等集合淡水湖在调查中发现有大量藻类生长,形成严重的蓝藻水华[1] 。有资 料表明,我国有66%以上的湖泊和水库处于富营养化水平[2] 。2007年4月中国科学院长江水利委员会发布的 长江保护与发展报告 称,2003年三峡库区蓄水至135m 后,12条长江一级支流,在回水区不同程度地出现水华现象,并且近几年有加剧的趋势。湖泊富营养化依然是我国目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重大水环境问题。研究蓝藻水华的形成机制,对于科学预测湖泊中蓝藻水华的产生及采取相应措施减少其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环境意义 [3] 。 1 水华的成因 富营养化的水体在适宜的条件下,水体中藻类,主要是蓝藻短时间大量繁殖并聚集的生态异常现象称为水华,也称湖靛。底泥腐殖质较多的水体,因富含P 、N 等营养元素,当N 、P 比值大于7时,只要外部条件适宜,浮游植物特别是蓝藻就会迅速繁殖生长,甚至在水面聚合成数厘米厚的蓝绿色的藻浆,即水华。浮游植物对N 、P 的吸收速率遵循米氏方程。蓝藻水华的生成离不开合适的光照、气温、水文、气象等因素。蓝藻的繁殖习性是喜高温、连续阴雨、闷热、弱风的气 候条件,在该条件下会大量繁殖,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完全抑制了其他藻类的生长。影响蓝藻水华形成的环境因素包括物理因素(水温、光照、营养盐、气候等)、化学因素(氮、磷浓度等)、生物因素(蓝藻本身的生理生态特征在形成优势种 群中的作用)等[3] 。赵孟绪等探讨了2003年广东汤溪水库蓝藻水华提前发生的原因,结果表明,水温与蓝藻、微囊藻的丰度具有显著相关性,较高的水温是蓝藻水华发生重要条件之一;在具备充分氮磷营养盐和合适水温条件下,汛期反常的水体稳定性导致了汤溪水库蓝藻水华的提前发生[4] 。2 水华的危害 蓝藻水华被认为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它会产生微囊藻毒素,为代表的有毒代谢物,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996年在巴西,由于人群使用了含藻类毒素污染的水作肾透析液,造成126人出现急性或亚急性肝中毒,导致60个患 者由于肝功能严重损伤而死亡[5] 。水华是藻类在合适环境条件下形成的过度繁殖和聚集现象,因而在种类组成、发生时间及水平分布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蓝藻水华出现时,水面被厚厚的蓝绿色湖靛所覆盖,甚至在岸边大量堆积。藻体大量死亡分解的过程中,不但散发恶臭,破坏景观,同时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鱼类窒息死亡。随着富营养化的加剧,藻类水华发生的频率和幅度增加,水华对水环境的危害和生物安全日益引起广泛的关注。在水华发生时,其现象表现为某些藻类,尤其是单细胞的蓝藻疯长。水华是湖泊富营养化的典型表征之一。蓝藻水华的形成影响了水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蓝藻大量生长改变了水体的理化环境,透明度降低,水体散发腥臭味,溶解氧减少,造成鱼虾等水生物的死亡。当水体中的营养素被蓝藻耗尽时,蓝藻大量死亡,尽管是死亡的蓝藻,其在被细菌分解过程中还是会产生并释放蓝藻毒素,最终导致水生态系统的迅速崩溃,蓝藻水华也给水产养殖业、供水及旅游业甚至人类的饮用水安全带来极大的危害[6] ,太湖、玄武湖、巢湖、滇池等大型 湖泊都曾深受蓝藻水华暴发所引发的污染之苦[7-9] 。目前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是蓝藻毒素所带来的危害。在淡水水体中引起蓝藻水华和产生藻毒素的藻类主要有蓝藻门的微囊藻属、鱼腥藻属、念珠藻属、束丝藻属和颤藻属等,其中的微囊藻毒素是一组由水体中蓝绿藻(如微囊藻、鱼腥藻、颤藻及念珠藻)产生的具有亲肝特性的环状多肽毒 安徽农业科学,Jou r n al ofAnhu iAgr.i Sc.i 2009,37(16):7597-7598责任编辑 庆瑢 责任校对 王凌志

蓝藻水华

气候变化与蓝藻水华暴发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长春130024 【摘要】近年来,太湖蓝藻水华的暴发频率比较高,主要集中在太湖西部和北部。影响太湖中蓝藻水华暴发的因素很多,但发现气候因素所占的比重比较大,比如温度、风、光照、降水等等。这篇文章就主要从气候因素中的温度、光照时间和风这三个因素的变化,根据太湖情况建立一个模拟湖泊生态系统模型,利用散点图、线性回归分析、数值逼近建立拟合方程等数学知识,对太湖中影响蓝藻水华暴发的这三个因素进行一下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蓝藻水华暴发气候因素建模求解

问题分析 在当今世界,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的发生,仍然是在水体污染方面人们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在太湖和内陆的其他湖泊,现在是蓝藻水华的发生不仅仅是只在夏、秋两季了,而且也在逐步的向春、冬两季过度,个人认为这正是由于气候变化所引起的,即全球变暖趋势。蓝藻水华的暴发不仅会对湖泊中的水生动植物带来危害,致使其死亡,破坏湖泊中生态系统的平衡,并且还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健康。特别是在夏季,湖泊中蓝藻水华漂浮在水面上,在风的推波助澜之下,都被吹到岸边,并且夏天温度高,经阳光的暴晒,蓝藻会自动分解、产生恶臭的气味,造成局部空气污染影响人们生活,还有的就是如果蓝藻水华在人们饮用水源头大量聚集、腐烂变异,造成水质恶化、变味,这样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饮水,带来疾病,给人你们造成极大的麻烦。 所以问题就产生了:怎样才能预防和抑制蓝藻水华的爆发呢?这就需要研究蓝藻水华的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了!蓝藻【1】(或蓝细菌)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光合自养生物,它们利用水作为电子供体,利用太阳能将CO2还原成有机化合物,并释放出自由氧。蓝藻的主要生存环境为淡水和海洋,它们能在咸水、咸淡水、淡水、冰冷或沸腾的泉水,以及其他微藻无法生存的环境中繁衍,譬如蓝藻常常是岩石的裸露面和土壤中建立种群的先锋物种,它们通过一些特殊的机制(如吸收紫外线辐射的外鞘色素)增加其在相对暴露的陆地环境中是适应性,蓝藻具有在贫瘠的基质上生存的卓越能力。蓝藻能与其他动植物(如真菌、苔藓、羊齿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形成共生关系,而内共生被认为是真核生物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起源。蓝藻还是唯一可以进行生物固氮的藻类。而大量的藻类在水中高度的聚集就会水华,具体的是:水华【2】是当水体中出现富营养状况并具备适宜的温度、光照、气候及合适的水文条件等有利于藻类生长或聚集的环境条件时,水体藻类大量生长繁殖或聚集并达到一定浓度的现象,是湖泊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形成水华的蓝藻【1】一般都是有伪空泡的种类,包括许多属,在形态上从小的丝状群体到肉眼可见的大型球状群体,有些种类可以固氮,有些则不固氮。而我国蓝藻水华主要是微囊藻水华,此外还有鱼腥藻水华、束丝藻水华、拟柱胞藻水华等。微囊藻水华是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其发生普遍、持续时间长,多数产毒危害性大。我国湖泊中微囊藻早常见的为铜绿微囊藻,是太湖和滇池等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优势种群之一。而铜绿微囊藻的生长与代谢又很大程度上受气候因素温度、光照时间及风的影响。因此我们就可以针对太湖中的铜绿微囊藻建立一个模型来单独的研究气候因素对其生长代谢的影响,作为样本来反映太湖中气候变化对蓝藻水华的影响。 模型假设 (1)我们研究所用的小型生态系统与太湖的生态系统相似,并且具有一定的代表能力。 (2)风浪对太湖的扰动在研究中表现为悬臂搅拌器带动玻璃棒对小型生态系统的搅拌。 (3)对某个因素对铜绿微囊藻生长代谢的影响进行研究时,其他的因素是一样的,且在研究所持续的这段时间内,不会有外界的任何因素对样本进行干扰。 模型建立

水体富营养化.赤潮和水华

水体富营养化.赤潮和水华 一、水体富营养化 1、什么是水体富营养化 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2、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 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水中氮、磷的大量富集,从而导致藻类等浮游植物的疯 狂繁殖。 而营养物质从何而来呢? 它们主要来自于农田、农业废弃物、城市污水何某些工业污水。污水中的氮由有机氮 何无机氮组成。有机氮如蛋白质、多肽、氨基酸、尿素等。无机氮如氨氮、亚硝酸态氮等。 (1)它们中大部分直接来自污水,但也有一部分是有机氮经微生物分解转化作用而 形成的。 (2)城市生活污水中含有丰富的氮、磷,如人体排泄含有一定数量的氮,使用含磷 洗涤剂,含有大量的磷等。 (3)另外如磷灰石、硝石、鸟粪层的开采、化肥的大量使用,也使水中的氮、磷大 量富集。 3、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 在自然界物质的正常循环中,湖泊会由贫营养湖发展为富营养湖,进一步又发展为沼 泽地和干地,但这一历程需要很长的时间,在自然条件下需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但由于 水体污染而造成的富营养化将大大促进这一过程。如果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大量而连续 地进入湖泊、水库及海湾等缓流水体,将促进各种水生生物的活性,刺激它们异常繁殖, 这样就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 (1)富营养化会影响水体的水质,会造成水的透明度降低,使得阳光难以穿透水层,从而影响水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能造成溶解氧的过饱和状态。溶解氧的过饱和以及水中 溶解氧少,都对水生动物有害,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2)因为水体富营养化,水体表面生长着以蓝藻、绿藻为优势种的大量水藻,形成 一层“绿色浮渣”,致使底层堆积的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分解产生的有害气体和一些浮游 生物产生的生物毒素也会伤害鱼类。

水体参考资料蓝藻水华的成因及控制措施

水体蓝藻水华的成因及控制措施 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重。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异常增殖形成水华,使水体腥臭难闻,溶解氧减少,大量鱼类死亡,严重影响了水体的功能,改变了水生态环境,危害到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影响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许多水体已受到富营养化的严重威胁,且水华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有加重的趋势。因此,认识藻类水华的形成原因,并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刻不容缓。 1.蓝藻水华的成因 (1) 营养物质与藻类水华 丹麦著名生态学家Jorgensen 指出浮游藻类的生长是富营养化的关键过程,着重研究氮、磷负荷与浮游藻类生产力的相互作用和关系。总磷、总氮等营养盐相对充足,能给水生生物( 主要是藻类) 大量繁殖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导致浮游藻类( 或大型水生植物) 爆发性增殖。通常认为总氮的浓度超过0.2 mg /L,总磷的浓度超过0.02 mg /L 是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的发生浓度.美国EPA 建议总磷浓度0.05 mg /L,正磷酸盐浓度0.025 mg /L 是湖泊和水库磷浓度的上限。天然水体中的藻类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本身的原生质,临界的氮磷比按重量计为7:1,当氮、磷比小于7∶1 时,氮将限制藻类的增长,否则,磷则可认为是藻类增长的限制因素。 (2) 气象因素 在营养物质充分的条件下,光照强烈、水流缓慢、适合的水温最适宜藻类生长,其产生的污染有较强的空间差异性。 (3) 水生食物链失衡 从本质上来说,水体藻类暴发是水中营养物质过剩导致生物物种失衡的过程,是一个环境改变而导致的生物过程,要更多地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考虑。自然水域中存在水生食物链,各能量层次的生物通过捕食关系而紧密联系,相互间的影响也更大。如果食浮游生物的鱼类数量减少或能力降低,将使水藻生长量超过消耗量,平衡被打破,发生富营养化。该理论说明营养负荷的增加不是导致营养化的

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其措施

水体富营养化 摘要: 富营养化是水体衰老的一种现象,它通常是指湖泊、水库等封闭水体以及某些河流水体内的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本文将从水体富营养化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大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各元素对水体的影响,并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治理措施进行阐述。 关键词:富营养化来源危害治理措施 富营养化是由于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富集,引起某些特征性藻类(主要是蓝藻、绿藻)及其他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水体生产能力提高,使水体溶解氧含量下降,造成藻类、浮游生物、植物、水生物和鱼类衰亡甚至绝迹的水质恶化污染现象。富营养化具有缓慢、难以逆转的特点 ,因此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主要水污染问题之一。 我国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所带来的最大负效应就是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大江、大河及湖库水环境质量日趋恶化。据2003年我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在我国七大水系407个重点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占38. 1%, Ⅳ、Ⅴ类水质占32. 2%,劣Ⅴ类水质占29. 7%。2001年对我国130余个湖泊调查资料显示,高营养化湖泊占调查总数的43. 5%,中营养化湖泊占调查总数的45%。以藻型富营养化为主的湖泊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超营养化湖泊主要分布在城市和城郊附近。 1水体富营养化的来源 1.1 自然因素 数千年前或者更远年代,自然界的许多湖泊处于贫营养状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湖泊一方面从天然降水中吸收氮、磷等营养物质;一方面因地表土壤的侵蚀和淋溶,使大量的营养元素

进入湖内,湖泊水体的肥力增加,大量的浮游植物和其他水生植物生长繁殖,为草食性的甲壳纲动物、昆虫和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食料。当这些动植物死亡后,它们的机体沉积在湖底,积累形成底泥沉积物。残存的动植物残体不断分解,由此释放出的营养物质又被新的生物体所吸收。 因此,富营养化是天然水体普遍存在的现象。但是在没有人为因素影响的水体中,富营养化的进程是非常缓慢的,即使生态系统不够完善,仍需至少几百年才能出现。一旦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要恢复往往是极其困难的。 1.2 人为因素 1.2.1工业废水 工业废水主要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其中钢铁、化工、制药造纸、印染等行业的废水中氮和磷的含量都相当高。近年来,工业排放的废水逐年递增。据报道, 2003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达212. 4亿吨。但由于技术与资金的原因,大部分工业废水只经简单处理甚至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等水体中,许多废水中所含的氮、磷等物质也就不断地在水体中累积了下来。 1.2.2生活污水 排放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产生了大量的生活污水, 2001年全国生活污水排放达247. 6亿吨,超过工业废水排放量。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富含氮、磷的有机物。其中的磷主要来自洗涤剂。 据《200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统计, 2003年全国工业和城镇

关于水体富营养化与水华治理的文献综述

关于水体富营养化与水华治理的文献综述 引言 近年来,我国水华频频暴发,2007年5月太湖暴发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蓝藻水华事件,引起国内外的极度关注,也敲响了饮用水安全的警钟。水体富营养化与水华是全球普遍现象,近几十年来,在全球变暖与人类活动干扰下,流域氮、磷营养盐排放负荷日益增加,河流湖库水体趋于富营养化,在合适的气象水文条件下极容易产生水华。水华时某些藻类暴发性繁殖,致使水质恶化、缺氧、产生腥臭等异味物质,甚至产生藻毒素并通过食物链对人畜和水生生物造成毒害,继而破坏河流生态的稳定性,会严重影响城市供水和饮用水安全,因此,本综述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目前水体富营养化研究的发展历程,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的分析,提出已解决及尚待解决的问题,总结水华过程和机理,找出规律和发展趋势,提出正确且有效的预防和管理措施,为以后的学者解决富营养化与水华问题提供积极的帮助。 正文 早在20世纪初期,水体富营养化就开始引起了国内外部分生态学家,湖泊学家的注意并开始进行了对其成因的初步探讨,在上世纪60年代末,随着全球出现的海洋和淡水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的不断加剧,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世界卫生组织(WHO) 、国际经济合作与开发组织(OECD) 等众多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各国都相继开始了富营养化形成机理及其防治对策的研究,并且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实践与探索。 早期的富营养化研究主要是探讨水体中营养盐负荷与浮游藻类生产力的相互作用和关系,这也是揭示湖泊富营养化形成机理的主要途径,尽管对于不同的水域,由于区域地理特性、自然气候条件、水生生态系统和污染物特性等诸多差异,会出现不同的富营养化表现症状,但是,从历年发生水华的共同现象来看,影响水体富营养化发生的主要因素基本是一致的,即温度、营养盐和水流流态这三个因素。温度对于水华藻类的生长影响有两方面的研究,即高温和低温胁迫,

河流富营养化评价标准

河流富营养化评价标准 能够反映湖泊水库营养状态的变量很多 ,但只部分指标可被用于湖库营养状态的评价 ,而且不同国家和地区所选取的指标各不相同 ,其中总磷(TP)、总氮(TN)和叶绿素 a均为必选指标 ,虽然 TP和 TN中只有部分形式能够为藻类所吸收利用 ,但目前国际上大多是采用 TP和 TN指标 ,而不是选用可利用性总磷或者可利用性总氮等指标 ,这是由于营养盐的可利用态与不可利用态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转化关系。而其它指标如透明度、溶解氧 (DO)、化学需氧量 (COD)和 pH 等只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被应用。 河道型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的选取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 1)是水库富营养化控制的关键性因素; (2)与藻类生长具有明确的机理性关系; (3)指标相对稳定 ,不易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 (4)具有富营养化的早期预警功能 ,为水库富营养化控制提供支持。 基于上述原则 ,对现有指标在河道型水库的适用性进行分析.认为总磷是我国大部分河道型水库的限制性要素 ,是水库富营养化控制的关键因子. 氮不仅是某些水库富营养化的控制性要素,而且是河口以及海岸带水体藻类的关键限制因子,为了体现水库对河口的影响及控制作用 ,在制定河道型水库的营养状态标准时应考虑氮元素.叶绿素a能够反映水库中藻类生物量的大小 ,虽然含量受到藻类种类的影响 ,容易在评价时造成一定的偏差 ,仍然是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一个重要表征指标. 因此 ,认为总磷、总氮和叶绿素 a仍然是河道型水库的 营养状态评价的关键指标。 透明度也是一个常用的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这是因为在一般的湖泊水库中 ,透明度变化主要源于水体中悬浮的藻类数量的差异 ,因此 ,它能够很好表征湖库的富营养化程度 ,甚至有人认为透明度是识别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趋势的最好变量. 但河道型水库与一般的湖泊水库不一样 ,其透明度指标受河流流速、泥沙含量的影响较大 ,与真正意义上的湖泊水库中的透明度不同.以三峡水库为例 , 1年中出现富营养化敏感时期分别是 3~6月和 9~10月 ,而两个时期的透明度存在显著差异 , 9~10月为汛后期 ,平均透明度为0.54 m, 3~6月为汛前期 ,平均透明度为1.76m,原因在于汛期泥沙含量的影响作用 ,使得透明度作为河道型水库的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中具有一定局限性.因此 ,作者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