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吃饭呕吐怎么办

化疗后吃饭呕吐怎么办
化疗后吃饭呕吐怎么办

化疗后吃饭呕吐怎么办

化疗是目前治疗肿瘤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在治疗中,患者普遍有明显的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给患者带来不适感。肿瘤患者往往由于化疗的原因出现恶心、呕吐、味觉改变等,恶心、呕吐的原因多由肿瘤本身、化学药物治疗所引起。那么化疗后恶心呕吐怎么办?下面介绍一些简单易操作的饮食原则和改善方法。

化疗后吃饭呕吐怎么办

1.吃生姜可止化疗期间恶心呕吐,除保健作用外,在癌肿康复方面,姜的应

用甚广,消化道癌肿或接受化疗的患者大多容易发生呕吐,不妨用点生姜,颇有效果。具体用法:嚼服生姜,咽下其汁,把渣吐掉;或者将生姜片含咽;或者用生姜片轻擦舌面。若出现恶心时,就用生姜煮汤喝。

2.科学家发现,食物中许多菌菇类都含有抗癌物质,能起防癌功效。比如,

冬菇中所含的多糖体,抗癌率非常高。黑木耳、白木耳所包含的多糖体也是一种抗癌的有效物质。菌菇类食物中富含硒,硒提高身体修复机能,抗癌。最好是吃补硒剂如硒维康,硒麦芽是“天然的解毒剂”,具有天然排毒的功效,提高身体抵抗力与免疫力,减轻恶心呕吐。

3.饭后可适度休息,但勿平躺。远离有油烟味或异味的地方。入睡时应选择

侧卧姿势,以免呕吐时误吸入气管。

4.避免太甜或太油腻的食物;可饮用清淡、冰冷的饮料,食用酸味、咸味较

强的食物来减轻症状。

5.避免同时摄食冷、热的食物,否则,易刺激呕吐。饮料最好在吃饭前30~60

分钟饮用,并以吸管吸取为宜。

6.可从事轻微活动,如听音乐、看电视或与其他人交谈等方式分散对疾病的

注意力;感到恶心时,让身体放松,并慢慢做深呼吸。

乳腺癌化疗后呕吐怎么办怎么治疗呢乳腺癌是女性身上常见的疾病,乳腺癌的出现给女性造成了极大的负担。乳腺癌的出现不但是给患者造成了身体上的疼痛还给她们的心灵造成了极大危害。

乳腺癌化疗消化道反应是很常见的,一般认为是化疗药物刺激了“化学感受器区”后反射性地引起“呕吐中枢兴奋”,临床上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等等,其发生率约在80%左右。常在用药后1小时便已经开始,持续24小时,甚至可以连续2~3天。严重者可以导致电解质紊乱,加重营养不良及恶液质。其中发生最早的、对患者来说痛苦最大的可能就非恶心、呕吐莫属了。

乳腺癌化疗呕吐分为急性呕吐,一般发生在化疗后24小时内;延缓性呕吐,为化疗24小时后,5-7天内发生的呕吐;预期性呕吐为病人在第一次化疗中经历了呕吐,在下一次化疗前就发生恶心呕吐,这是一种条件反射。

对化疗的利弊建议:一定要心中有数,不要盲目化疗,因为除了恶心呕吐的症状,还有更多的并发症成为患者抗癌的阻力。对于乳腺癌化疗的副作用,一般使用中医治疗的方法来改变患者癌状态。

中医状态疗法汤方,选用黄芪、乌梅、灵芝、枸杞、全蝎、炮姜、三叶青、红景天等组成,具有温中补阳、养正防癌的功效。具有提升患者的正气,提高患者的免疫抗癌能力,来消除被破坏的人体内环境,恢复人体气虚循环流畅,把癌状态改变为健康状态。

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肾,填精生髓、增强免疫功能。适用于化疗导致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减少、贫血等症。用于对症治疗免疫力低下、倦怠乏力、气血两亏、食欲不振、术后体虚,疲劳综合症及性机能减退等症。是理想的化疗升白药物。

对改善人体内环境、加速细胞代谢、促进细胞内毒素排出、修复受损细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众多患者服用后,对于改善症状、降低放化疗损伤、预防复发转移等方面取得了令人非常满意的效果。实验研究表明:它可以明显提高免疫功能,调节免疫监控能力,改善体质状况。

化疗后吃饭呕吐怎么办

化疗后吃饭呕吐怎么办 化疗是目前治疗肿瘤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在治疗中,患者普遍有明显的恶心呕吐等副作用,给患者带来不适感。肿瘤患者往往由于化疗的原因出现恶心、呕吐、味觉改变等,恶心、呕吐的原因多由肿瘤本身、化学药物治疗所引起。那么化疗后恶心呕吐怎么办?下面介绍一些简单易操作的饮食原则和改善方法。 化疗后吃饭呕吐怎么办 1.吃生姜可止化疗期间恶心呕吐,除保健作用外,在癌肿康复方面,姜的应 用甚广,消化道癌肿或接受化疗的患者大多容易发生呕吐,不妨用点生姜,颇有效果。具体用法:嚼服生姜,咽下其汁,把渣吐掉;或者将生姜片含咽;或者用生姜片轻擦舌面。若出现恶心时,就用生姜煮汤喝。 2.科学家发现,食物中许多菌菇类都含有抗癌物质,能起防癌功效。比如, 冬菇中所含的多糖体,抗癌率非常高。黑木耳、白木耳所包含的多糖体也是一种抗癌的有效物质。菌菇类食物中富含硒,硒提高身体修复机能,抗癌。最好是吃补硒剂如硒维康,硒麦芽是“天然的解毒剂”,具有天然排毒的功效,提高身体抵抗力与免疫力,减轻恶心呕吐。 3.饭后可适度休息,但勿平躺。远离有油烟味或异味的地方。入睡时应选择 侧卧姿势,以免呕吐时误吸入气管。

4.避免太甜或太油腻的食物;可饮用清淡、冰冷的饮料,食用酸味、咸味较 强的食物来减轻症状。 5.避免同时摄食冷、热的食物,否则,易刺激呕吐。饮料最好在吃饭前30~60 分钟饮用,并以吸管吸取为宜。 6.可从事轻微活动,如听音乐、看电视或与其他人交谈等方式分散对疾病的 注意力;感到恶心时,让身体放松,并慢慢做深呼吸。 乳腺癌化疗后呕吐怎么办怎么治疗呢乳腺癌是女性身上常见的疾病,乳腺癌的出现给女性造成了极大的负担。乳腺癌的出现不但是给患者造成了身体上的疼痛还给她们的心灵造成了极大危害。 乳腺癌化疗消化道反应是很常见的,一般认为是化疗药物刺激了“化学感受器区”后反射性地引起“呕吐中枢兴奋”,临床上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等等,其发生率约在80%左右。常在用药后1小时便已经开始,持续24小时,甚至可以连续2~3天。严重者可以导致电解质紊乱,加重营养不良及恶液质。其中发生最早的、对患者来说痛苦最大的可能就非恶心、呕吐莫属了。 乳腺癌化疗呕吐分为急性呕吐,一般发生在化疗后24小时内;延缓性呕吐,为化疗24小时后,5-7天内发生的呕吐;预期性呕吐为病人在第一次化疗中经历了呕吐,在下一次化疗前就发生恶心呕吐,这是一种条件反射。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防治指南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防治指南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防治指南(2014版) 临床上多种抗肿瘤治疗都可以引起恶心呕吐,其中以化疗引起的最为常见和较为严重,其他的药物治疗(分子靶向药物和止痛药物等)、放疗以及手术等都可能引起患者恶心呕吐。当并发肠梗阻、水电解质紊乱和脑转移等,也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恶心呕吐对患者的情感、社会和体力功能都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于治疗的依从性,并可能造成代谢紊乱、营养失调、体重减轻,增加患者对治疗的恐惧感,严重时不得不终止抗肿瘤治疗。因此,积极、合理地预防和处理肿瘤治疗相关的恶心呕吐,将为肿瘤治疗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本文讨论化疗治疗(化疗)所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机制、分类、预防和处理原则、常用的预防药物和出现恶心呕吐后的应对办法。 一、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病理生理 呕吐中枢和化学感受器触发区(CTZ)可能是产生恶心和呕吐的中枢机制。除CTZ的传入信号之外,化疗药物刺激胃和近段小肠粘膜,肠嗜铬细胞释放神经递质刺激肠壁上的迷走神经和内脏神经传入纤维,将信号传入到脑干直接刺激呕吐中枢的神经核,或间接通过CTZ启动呕吐反射。来自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刺激时,前庭系统的传入信号也可以诱导呕吐。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在呕吐形成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关系最密切的神经递质为5?羟色胺(5-HT)、P物质和大麻素,其他还包括多巴胺、乙酰胆碱和组胺等。近年来认为5-HT是在CINV,特别是急性呕吐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递质,在迷走神经传入纤维、CTZ及孤束核中均有多种5-HT受体。P物质属于激肽家族的调节多肽,能够结合神经激肽(NK)受体,在急性和延迟性呕吐中产生重要作用。不同的神经递质在不同的呕吐类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存在差别。例如顺铂化疗后8~12h的CINV主要由5-HT起介导作用,延迟性CINV则以P 物质起主导作用。化疗导致的细胞损伤以及炎症因子的释放,在延迟性CINV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故临床上常利用糖皮质激素的强大抗炎效应来防治延迟性CINV。 恶心的机制可能与呕吐不完全一样,可能有不同的神经通路,但确切的机制仍不清楚。临床上对于化疗所致恶心和呕吐常通常同时进行防治。 二、恶心呕吐的类型 按照发生时间,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通常可以分为急性、延迟性、预期性、爆发性及难治性5种类型。 1.急性恶心呕吐:一般发生在给药数分钟至数小时,并在给药后5~6小时达高峰,但多在24小时 内缓解。

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药物治疗

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药物治疗 化疗是目前恶性肿瘤治疗的手段之一,然而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CINV)不良反应日渐普遍且严重,已成为临床不得不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如果控制不理想.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通、降低治疗的依从性。化疗患者出现CINV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化疗药物成分、性别(女性)、年龄(低于50岁)及恶白或呕吐史。对CINV的药物预防和治疙肿瘤支持治疗多国协作组织(MASCC)2008年3月更新了有关指南。化疗药物按使用后发生呕吐的频次分成高、中、低和极低致吐风险四类。其中单次静脉给药二如顺铂、氮芥和环磷酰胺(≥1500mg/m2等发生呕吐频次>90%,为高致吐化疗药物:奥沙利铂、阿糖胞苷 (>1mg/m2),卡铂、异环磷R胺、环确跌腰和慈环类药物发生呕吐频次在30%-90%,为中致吐化疗药物;紫杉类、依托泊苷、甲氨蝶呤等及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发生致吐频次在10%一30%,为低致吐化疗药物。长春碱类、百消安、氟达拉滨致吐频次<10%.为极低致吐化疗药物。口服抗肿瘤药物也有相应的分类。临床依据恶心呕吐出现的时间与化疗药物使用时间的关系,将CINV分为急性、延迟性和预期性三类。急性CINV是指发生于接受化疗药物后24小时内所出现的恶心和(或)呕吐;延迟性CINV是指接受化疗药物24—120小时间出现的恶心和(或)呕吐;预期性ClNV是指发生于化疗前或化疗给药同时,系条件反射所致.常见于既往化疗期间恶心呕吐症状控制不佳者。根据预防

和治疗CINV的疗效,临床目前有:较高治疗指数药物、较低治疗指数药物和辅助药物三大类药物。 1.较高治疗指数药物 1.1地塞米松 糖皮质激素用于预防CINV时有很高的治疗指数,是最常用的止吐药之一。单剂量应用适合于接受低致吐风险药物化疗者,与5-HT3受体阻断剂和阿瑞吡坦三药联用对接受高、中致吐风险化疗者的急性呕吐具有独特疗效。地塞米松预防迟发性ClNV的疗效也已获得了临床研究证实。 地塞米松给药方便.许多临床研究证实.地塞米松能增加接受高致吐风险药物化疗者的化疗效果。MASCC最新的预防CINV的治疗指南中对地塞米松推荐剂量如表1。 1.2 5-HT3受体阻断剂 目前国内临床上常用的5-HT3受体阻断剂有:昂丹司琼(ondansetron)、

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药物治疗

肿瘤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药物治疗化疗就是目前恶性肿瘤治疗的手段之一,然而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CINV)不良反应日渐普遍且严重,已成为临床不得不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如果控制不理想、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通、降低治疗的依从性。化疗患者出现CINV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化疗药物成分、性别(女性)、年龄(低于50岁)及恶白或呕吐史。对CINV的药物预防与治疙肿瘤支持治疗多国协作组织(MASCC)2008年3月更新了有关指南。化疗药物按使用后发生呕吐的频次分成高、中、低与极低致吐风险四类。其中单次静脉给药二如顺铂、氮芥与环磷酰胺(≥1500mg/m2等发生呕吐频次>90%,为高致吐化疗药物:奥沙利铂、阿糖胞苷 (>1mg/m2),卡铂、异环磷R胺、环确跌腰与慈环类药物发生呕吐频次在30%-90%,为中致吐化疗药物;紫杉类、依托泊苷、甲氨蝶呤等及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发生致吐频次在10%一30%,为低致吐化疗药物。长春碱类、百消安、氟达拉滨致吐频次<10%.为极低致吐化疗药物。口服抗肿瘤药物也有相应的分类。临床依据恶心呕吐出现的时间与化疗药物使用时间的关系,将CINV分为急性、延迟性与预期性三类。急性CINV就是指发生于接受化疗药物后24小时内所出现的恶心与(或)呕吐;延迟性CINV就是指接受化疗药物24—120小时间出现的恶心与(或)呕吐;预期性ClNV就是指发生于化疗前或化疗给药同时,系条件反射所致.常见于既往化疗期间恶心呕吐症状控制不佳者。根据预防与治疗CINV的疗效,临床目前有:较高治疗指数药物、较低治疗指数药物与辅助药物三大类药物。

1、较高治疗指数药物 1.1地塞米松 糖皮质激素用于预防CINV时有很高的治疗指数,就是最常用的止吐 药之一。单剂量应用适合于接受低致吐风险药物化疗者,与5-HT3受体阻断剂与阿瑞吡坦三药联用对接受高、中致吐风险化疗者的急性呕吐具有独特疗效。地塞米松预防迟发性ClNV的疗效也已获得了临床研究证实。 地塞米松给药方便.许多临床研究证实.地塞米松能增加接受高致吐 风险药物化疗者的化疗效果。MASCC最新的预防CINV的治疗指南中对地塞米松推荐剂量如表1。 1.2 5-HT3受体阻断剂 目前国内临床上常用的5-HT3受体阻断剂有:昂丹司琼(ondansetron)、格拉司琼(granisetron)、托烷司琼(tropisetron)、阿扎司琼(azasetron)等,上述药物作用机制大致相同。其差异主要在于与受体的作用方式、亲与力、量效曲线关系与药动学特征及药物代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防治指南(20200615104334)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防治指南(2014版) 临床上多种抗肿瘤治疗都可以引起恶心呕吐,其中以化疗引起的最为常见和较为严重,其他的药物治疗(分子靶向药物和止痛药物等)、放疗以及手术等都可能引起患者恶心呕吐。当并发肠梗阻、水电解质紊乱和脑转移等,也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恶心呕吐对患者的情感、社会和体力功能都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于治疗的依从性,并可能造成代谢紊乱、营养失调、体重减轻,增加患者对治疗的恐惧感,严重时不得不终止抗肿瘤治疗。因此,积极、合理地预防和处理肿瘤治疗相关的恶心呕吐,将为肿瘤治疗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本文讨论化疗治疗(化疗)所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机制、分类、预防和处理原则、常用的预防药物和出现恶心呕吐后的应对办法。 一、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 )的病理生理 呕吐中枢和化学感受器触发区(CTZ )可能是产生恶心和呕吐的中枢机制。除CTZ的传入信号之外,化疗药物刺激胃和近段小肠 粘膜,肠嗜铬细胞释放神经递质刺激肠壁上的迷走神经和内脏神经传入纤维,将信号传入到脑干直接刺激呕吐中枢的神经核,或间接通过CTZ启动呕吐反射。来自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刺激时,前庭系统的传入信号也可以诱导呕吐。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在呕吐形成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 )关系最密切的神经递质为5?羟色胺(5-HT )、P物质和大麻素,其他还包括多巴胺、乙酰胆碱和组胺等。近年来认为5-HT 是在CINV,特别是急性呕吐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递质,在迷走神经传入纤维、CTZ及孤束核中均有多种5-HT 受体。P物质属于激肽家族的调节多肽,能够结合神经激肽(NK )受体,在急性和延迟性呕吐中产生重要作用。不同的神经递质在不同的呕吐类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存在差别。例如顺铂化疗后8?12h的CINV主要由5-HT起介导作用,延迟性CINV则以P 物质起主导作用。化疗导致的细胞损伤以及炎症因子的释放,在延迟性CINV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故临床上常利用糖皮质激素的 强大抗炎效应来防治延迟性CINV。 恶心的机制可能与呕吐不完全一样,可能有不同的神经通路,但确切的机制仍不清楚。临床上对于化疗所致恶心和呕吐常通常同时进行防治。 二、恶心呕吐的类型 按照发生时间,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 )通常可以分为急性、延迟性、预期性、爆发性及难治性5种类型。 1. 急性恶心呕吐:一般发生在给药数分钟至数小时,并在给药后5?6小时达高峰,但多在24小时内缓解。 2. 延迟性恶心呕吐:多在化疗24小时之后发生,常见于顺铂、卡铂、环磷酰胺 和阿霉素化疗时,可持续数天。 3. 预期性恶心呕吐:在前一次化疗时经历了难以控制的CINV之后,在下一次化 疗开始之前即发生的恶心呕吐,是一种条件反射,主要由于精神、心理因素等 弓I起。预期性恶心呕吐往往伴随焦虑、抑郁,与以往CINV控制不良有关,发生率为18%?57%,恶心比呕吐常见。由于年轻患者往往比老年患者接受更强烈的化疗,并且控制呕吐的能力较差,容易发生预期性恶心呕吐。 4. 爆发性呕吐:即使进行了预防处理但仍出现的呕吐,并需要进行解救性治疗”

化疗患者如何减轻恶性呕吐的不良反应

化疗患者如何减轻恶性呕吐的不良反应 恶心是指病人对胃部不适的主观感觉,通常伴有呕吐的欲望。呕吐则是指通过口腔强迫性排除胃、十二指肠或空肠的内容物。在呕吐发作期间,临床常伴有:①呕吐发作前心动过速;②呕吐期间心动过缓;③血压下降,面色苍白;③乏力或眩晕;④呼吸频率加快及呼吸深大等表现。 恶心、呕吐是癌症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Coates[1]对99例癌症化疗患者的调査结果表明,呕吐是患者最恐惧的毒性,其次是恶心(表8-1)。恶心、呕吐不但使患者感到不适及意志消沉,而且会引起厌食、营养代谢失凋、电解质紊乱,易致吸人性肺炎,甚至因为严重的恶心、呕吐,有20%的患者需推迟治疗,30%的患者拒绝进一步接受化疗,影响化疗的效果。因此,对化疗性恶心、呕吐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有效地防治恶心、呕吐的发生成为癌症化疗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发生机制 呕吐的发生机制非常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清楚[2~41。呕吐的发生受位于延髓的呕吐中枢所控制,呕吐中枢包括孤束核(NTS)、小细胞性网状结构(PCRF)和内脏躯体运动核 (VSMNh呕吐中枢通过接受和协调来自下列三个主要部位的信号而激发呕吐:①外周输入信号,包括来自于迷走神经、前庭一小脑及脊髓一内脏输人的信号;②高位中枢神经系统输人的信号,包括大脑皮层和间脑;③化学受体激发区(chemoreceptortriggerzone,

CTZ),位于延髓最后区,含有多种受体,是最重要的呕吐信号介导区。细胞毒药物及放疗通过促进神经活性物质如5-羟色胺(5-HT)、多巴胺等的释放,激活外周及中枢神经系 四、呕吐的分类和相关因素 化疗患者如何减轻恶性呕吐的不良反应 1.呕吐的分类:根据癌症患#在用药后呕吐发作的时间不同,将呕吐分为三类,其中急性呕吐临床最为常见,并且研究的最为广泛和深人,是抗呕吐治疗的重点|5’61。 急性呕吐(acutevomiting):应用抗癌药物后24小时内发生的呕吐,多在细胞毒药物用后1?2小时内出现。 迟发性呕吐(delayedvomiting):应用抗癌药物后超过24小时发生的呕吐,有时可持续数曰。 预期性呕吐(anticipatorynauseaandvomiting,ANV):应用抗癌药物之前发生的呕吐〇 2.呕吐相关因素:与癌症病人呕吐发生的相关因素很多(表8-2),包括抗癌药物及抗呕吐药物的应用、病人的特征、社会因素、环境因素以及非化疗药物性因素等,其中细胞毒性抗癌药物是最主要的因素,是化疗呕吐防治、研究.的中心。 (1)细胞毒抗癌药物致吐:不同的化疗药物、应用剂量及方法对呕吐发生的

化疗后引起恶心呕吐的治疗

化疗后引起恶心呕吐的治疗 化疗是目前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其导致的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是恶性肿瘤患者最为恐惧的不良反应之一,如不能有效控制该症状往往还会产生一系列的相关并发症。依据其特点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可分为急性恶心呕吐、迟发性恶心呕吐和预期性恶心呕吐三类: 1、急性恶心呕吐:是指发生于给予化疗药物后24小时以内发生的恶心呕吐。一般而言,该类型恶心呕吐的程度常常最为严重。 2、迟发恶心呕吐:是指发生在给予化疗药物24小时以后的恶心呕吐。尽管其严重程度多较急性恶心呕吐减轻,但往往持续时间较长,对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造成恶劣影响。 3、预期性恶心呕吐:常见于既往化疗期间恶心呕吐症状控制不良的患者,其特点是恶心呕吐多发生于化疗前或化疗给药的同时。此类型为条件反射所致,如患者看到医院的环境、医生乃至白大衣即可诱发恶心呕吐。 临床上,恶心呕吐的程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化疗药物致吐性的强弱、药物的剂量、用法以及是否合理、有效应用止吐药等,依据致吐性强度将常见化疗药物可分为以下几类: (1)高度致吐药:顺铂、氮烯咪胺、环磷酰胺(≥1000mg/m2)。 (2)中度致吐药:卡铂、异环磷酰胺、阿霉素、紫杉醇、阿糖胞苷。 (3)低度致吐药:足叶乙甙、甲氨喋呤、5-氟脲嘧啶、长春花碱、长春新碱、丝裂霉素。 其他方面的因素包括:①年龄:化疗引起的呕吐更常见于年轻人。②性别:女性常较男性更易发生且症状更为严重。③饮酒史:有饮酒史的患者在给予合理止吐处理后,常可使恶心呕吐症状得到较为理想的控制。这可能与具有饮酒史患者受体位点的敏感性较低相关。④既往化疗:既往化疗期间恶心呕吐控制不良的患者,后续止吐药物治疗效果常常难以令人满意。 目前最为有效控制恶心呕吐症状的方法是使用止吐药物,目前常用于止吐治疗的药物有吩噻嗪类(如非那根,苯海拉明等)、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胃复安等)、抗组胺药等。1987年高选择性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的问世揭开了止吐治疗崭新的一页,一批5-羟色胺3拮抗剂的衍生物相继应用于临床,如恩丹西酮(商品名:欧贝等)、格拉司琼(商品名:枢丹等)、托烷司琼(商品名:呕必停等)、阿扎司琼(商品名:欧立康定等)等。其止吐机理在于:细胞毒性化疗药物可引起消化道黏膜尤其是回肠黏膜损伤,后者导致肠上皮嗜铬细胞释放5-HT,并作用于迷走神经的5-羟色胺3受体或通过兴奋化学感受器传递递质,从而作用呕吐中枢引起呕吐反应, 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主要通过高选择竞争性地阻断消化道黏膜释放的5-羟色胺与5-羟色胺3受体结合,从而具有抑制恶心呕吐的作用。因其治疗化疗导致急性呕吐方面有效率高、耐受性好,目前常被作为恶心呕吐治疗首选药物。但应当注意到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须在静脉推注30分钟后方能发挥止吐效果,因此为有效的预防化疗所致的急性恶心呕吐,应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防治指南版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防治指南(2014版) 美国NCCN指南(2014,V2),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CRPC),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专家委员会(ASMC) 临床上多种抗肿瘤治疗都可以引起恶心呕吐,其中以化疗引起的最为常见和较为严重,其他的药物治疗(分子靶向药物和止痛药物等)、放疗以及手术等都可能引起患者恶心呕吐。当并发肠梗阻、水电解质紊乱和脑转移等,也可发生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恶心呕吐对患者的情感、社会和体力功能都会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于治疗的依从性,并可能造成代谢紊乱、营养失调、体重减轻,增加患者对治疗的恐惧感,严重时不得不终止抗肿瘤治疗。因此,积极、合理地预防和处理肿瘤治疗相关的恶心呕吐,将为肿瘤治疗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本文讨论化疗治疗(化疗)所引起的恶心呕吐的机制、分类、预防和处理原则、常用的预防药物和出现恶心呕吐后的应对办法。 一、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病理生理 呕吐中枢和化学感受器触发区(CTZ)可能是产生恶心和呕吐的中枢机制。除CTZ的传入信号之外,化疗药物刺激胃和近段小肠粘膜,肠嗜铬细胞释放神经递质刺激肠壁上的迷走神经和内脏神经传入纤维,将信号传入到脑干直接刺激呕吐中枢的神经核,或间接通过CTZ 启动呕吐反射。来自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刺激时,前庭系统的传入信号也可以诱导呕吐。神经递质及其受体在呕吐形成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与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关系最密切的神经递质为5?羟色胺(5-HT)、P物质和大麻素,其他还包括多巴胺、乙酰胆碱和组胺等。近年来认为5-HT是在CINV,特别是急性呕吐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递质,在迷走神经传入纤维、CTZ及孤束核中均有多种5-HT受体。P 物质属于激肽家族的调节多肽,能够结合神经激肽(NK)受体,在急性和延迟性呕吐中产生重要作用。不同的神经递质在不同的呕吐类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存在差别。例如顺铂化疗后8~12h的CINV主要由5-HT起介导作用,延迟性CINV则以P物质起主导作用。化疗导致的细胞损伤以及炎症因子的释放,在延迟性CINV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故临床上常利用糖皮质激素的强大抗炎效应来防治延迟性CINV。 恶心的机制可能与呕吐不完全一样,可能有不同的神经通路,但确切的机制仍不清楚。临床上对于化疗所致恶心和呕吐常通常同时进行防治。 二、恶心呕吐的类型 按照发生时间,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通常可以分为急性、延迟性、预期性、爆发性及难治性5种类型。 1.?急性恶心呕吐:一般发生在给药数分钟至数小时,并在给药后5~6小时达高峰,但多在24小时内缓解。 2.?延迟性恶心呕吐:多在化疗24小时之后发生,常见于顺铂、卡铂、环磷酰胺和阿霉素化疗时,可持续数天。 3.?预期性恶心呕吐:在前一次化疗时经历了难以控制的CINV之后,在下一次化疗开始之前即发生的恶心呕吐,是一种条件反射,主要由于精神、心理因素等引起。预期性恶心呕

防治化疗后呕吐常用药物的效果比较与护理

防治化疗后呕吐常用药物的效果比较与护理 河北省沧州市中心医院血液科061001吴秀然 [摘要]目的为化疗患者寻求一种经济有效的止吐药物。方法将3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胃复安、异丙嗪联合用药组168例:盐酸昂丹斯琼组120例;呕必停组110例。结果胃复安、异丙嗪联合用药组止吐有效率52.38%,盐酸昂丹斯琼止吐有效率93.33%,呕必停止吐有效率93.64%。盐酸昂丹斯琼与呕必停相比,疗效无明显高于胃复安、异丙嗪联合用药。盐酸昂丹斯琼与呕必停相比,疗效无明显差异(这P>0.05),且价格便宜。结论盐酸恩丹青西酮是防治化疗后呕吐既经济又有效的药物。 [关键词]化学治疗呕吐止吐药物疗效护理 化学治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常用方法之一,但化疗药物常引起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不适等胃肠道刺激症状,造成患者较大的痛苦,重者甚至停药,影响了治疗效果。另外,恶性肿瘤的治疗费用较高,需要坚持长期治疗,这样就给相当多的病人造成很重的经济负担。因此,选择一种疗效好且价格适中的止吐药物是十分必要的。探讨临床上常用的几种止吐药物的治疗效果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现在,我们临床上常用的止吐药物有:胃复安与异丙嗪联合用药,盐酸昂丹斯琼和呕必停三组,我们对其疗效进行了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2005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共398例,其中男性280例,女性198例,年龄在15-51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3岁。接受化疗前24小时,无呕吐、腹泻及胃肠道梗阻症状。 1、2分组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胃复安,异丙嗪联合用药组168例,盐酸昂丹斯琼组120例,呕必停组110例。三组所用化疗程基本相同。 1、3化疗方案 均采用VDCP方案化疗(V:长春新碱,D:表阿霉素,C:异环磷酰胺,P:强的松)化疗药物剂量与方法:VCR1.5mg/m2静点第1、8、15、21天;CTX600mg/m2静点第1、15天;DNR40mg/m2静点第1-3天,第15-17天;Pred40mg/m2口服第1-15天;以后逐渐减量至28天。[1] 1、4止吐方案 胃复安、异丙嗪联合用药组:采用胃复安20mg、异丙嗪25mg化疗前30分钟肌注,每日一次至化疗结束。 盐酸恩丹青西酮组:昂丹斯琼4mg,每日化疗前30分钟口服至化疗结束。 2、观察指标和分级标准 按WHO标准,将恶心分为Ⅳ度。恶心:记录恶心程度。无:无恶心,食量未减轻度恶心,进食量未减或稍减:中度:明显恶心,进食量减半;重度:严重恶心,进食量减半或不能进食。止吐效果:记录呕吐次数。完全缓解(CR):无呕吐:部分缓解(PR);1日内呕吐1-2次;轻度缓解(MR):1日内呕吐3-5次:无效(F):1日内呕吐6次以上。[2]止吐有效率以CR+RR计算。 3、结果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及护理 各位同事大家好: 很荣幸也很高兴今天能为大家讲一节小课,请允许自我介绍一下,我是肿瘤中心第一疗区的护士,我叫刘畅,2010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俗称黑中医的护理学专业,有家,有孩子有个好工作,所以我很感恩,我记得我怀孕的时候每天早晨起来都会吐,那种感觉一辈子都不会忘,相信大家也见过很多类型的恶心呕吐,今天我们就讲讲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及护理,首先我们看看今天主要讲的几个问题。 一、恶心呕吐的概念 恶心为上腹部不适合紧迫欲吐的感觉。可伴有迷走神经兴奋的症状,如皮肤苍白、出汗、流涎、血压降低及心动过缓等,常为呕吐的前奏。一般恶心后随之呕吐,但也可仅有恶心而无呕吐,或仅有呕吐而无恶心。呕吐是通过胃的强烈收缩迫使胃或小肠的内容物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的现象。二者均为复杂的反射动作。 (((二、引起恶心呕吐的原因 引起恶心与呕吐的病因很多,按照发病机制可归纳为下列几类: 1.反射性呕吐

(1)咽部受到刺激:如吸烟、剧咳、鼻咽部炎症或溢脓等。 (2)胃、十二指肠疾病:急、慢性胃肠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性胃扩张或幽门梗阻、十二指肠壅滞等。 (3)肠道疾病: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等。 (4)肝胆胰疾病:急性肝炎、肝硬化、肝淤血等。 (5)腹膜及肠系膜疾病:如急性腹膜炎。 (6)其他:如肾输尿管结石。 2.中枢性呕吐 (1)神经系统疾病①颅内感染,如各种脑炎;②脑血管 疾病,如脑出血;③路脑损伤,如脑挫裂伤;④癫痫,特 别是持续状态。 (2)全身性疾病尿毒症、肝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甲亢危象、甲状旁腺危象等。 (3)药物如某些抗生素、抗癌药、洋地黄等可兴奋呕吐 中枢而致呕吐。 (4)中毒乙醇、重金属、一氧化碳等中毒均可引起呕吐。 (5)精神因素胃神经症、癔症、神经性厌食。 3.前庭障碍性 有听力障碍、眩晕等儿科症状者,需考虑前庭障碍性呕吐。常见疾病有迷路炎,梅尼埃病和晕动病。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机制F

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机制及其相关药物 在化疗可能引起的各种副反应中,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最为常见,其他常见的如血液学毒性,神经毒性等。在临床应用中,化疗引起的副反应能否处理得当,对于提高患者信心,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尤为重要,特别在中国,广大患者往往将能否进食及进食多少作为判断病情好坏的指标,由此可见对于胃肠道副反应处理的重要性。而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恶心呕吐的对症处理已经有了极大的发展,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但其机制还远不明确。 1.概况 1.1恶心与呕吐的定义 恶心为上腹部不适和紧迫欲吐的感觉。可伴有迷走神经兴奋的症状,如皮肤苍白、出汗、流涎、血压降低及心动过缓等,常为呕吐的前奏。一般恶心后随之呕吐,但也可仅有恶心而无呕吐,或仅有呕吐而无恶心1。 呕吐是通过胃的强烈收缩迫使胃或部分小肠的内容物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的表现。 其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恶心、干呕与呕吐。恶心时胃上部放松而胃窦部短暂收缩; 呕吐时胃窦部持续收缩,贲门开放,腹肌收缩,腹压增加,迫使胃内容物激素而猛烈地从胃反流,经食管、口腔而排出体外1。 1.2分类 顺铂是一种高致吐的药物,呕吐的分类往往建立在其模式上,按其发生时间可分为: 1.2.1急性呕吐(acute emesis):发生在24小时之内2.在没有进行预防性止吐的的情况 下,所有的患者在接受化疗后1-2小时均出现恶心呕吐3. 1.2.2迟发性呕吐(delayed emesis):发生于24小时之后的呕吐2.接受化疗后的大约 48-72小时,呕吐将达到第二个高峰3. 1.2.3预期性呕吐(anticipatory emesis):由条件反射引起,多由于既往化疗恶心呕吐控 制不良4,患者见到化疗药物或其他与化疗相关的事物,即出现恶心呕吐.随着 近年来各种新型止吐药的应用,该种呕吐已明显减少. 按照发生机制亦可以分为:反射性呕吐,由咽部刺激,胃肠道疾病等所致;中枢性呕吐,由神经系统疾病,诸如颅内感染,脑血管疾病,以及全身性疾病如尿毒症,肝昏迷等 所致1. 2.恶心呕吐的诱因 2.1 肠腔内的有毒物质,包括药物,具体的作用机制详见后. 2.2 已吸收的毒性物质直接作用于最后区(area postrema,即呕吐中枢) 2.3 肠腔及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如胃炎,肾功能衰竭,心肌梗塞) 2.4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颅内高压,脑伤等,具体机制不明. 2.5 前庭系统功能失调,如梅尼埃尔氏病等.前庭器官可以调节呕吐的敏感性.这一点是 与种族相关的5. 3.恶心呕吐的通路 3.1毒性物质(包括化疗药物)作用于肠腔,可以直接作用于肠道粘膜,或者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肠嗜铬细胞并使肠嗜铬细胞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腹腔迷走传入神经末梢的相关受体。迷走神经纤维投射到背侧脑干(dorsal brainstem),多数投射到孤束核(the nucleus tractus solitarius,NTS),少数投射到最后区(area postrema,,呕吐中枢), 这两个部位被称为迷走背核复合体(dorsal vagal complex),从而引起呕吐. 一般认为,未经证实的,就传入神经的重要性来说,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有趣的是,心肌梗塞的时候,迷走传入神经也可被激动,从而引起恶心,呕吐6,而在肺部迷走神经的激动却不会引起呕吐,相反,会抑制呕吐7. 在以狗为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