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祖庭——韶关南华寺建筑群初探

禅宗祖庭——韶关南华寺建筑群初探
禅宗祖庭——韶关南华寺建筑群初探

禅宗祖庭——韶关南华寺建筑群初探

1. 前言

南华禅寺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城东约6km的曹溪北岸,宝林山麓,寺前有河由门前自东向西流过,名曰曹溪河[1]。曹溪始以溪闻于世,继以寺名于世,终于六祖惠能及南宗祖庭而流传于世。南华禅寺作为中国重要佛教流派——禅宗的发源地和印度佛教中国化的肇始地,素有“禅宗祖庭”之称[2]。

南华禅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传印度高僧智药三藏自广州北上,途经曹溪,“掬水饮之,香美异常”,“四顾山水回合,峰峦奇秀”,“宛如西天宝林山也”,后韶州牧侯敬中奏请在此建寺获准,于天监三年寺庙建成,梁武帝赐名“宝林寺”[3]。唐仪凤六年,六祖惠能来寺主持正36年[4],一说惠能于仪凤二年来寺[5],主持该寺37年。唐中宗神龙元年赐改“中兴寺”,神龙三年敕额“法泉寺”。宋开宝元年(公元968 年),宋太祖赵匡胤敕“南华禅寺”,沿用至今[1]。

2. 南华禅寺的建筑

群山环拱,山深林静的山麓幽谷地带,因其基地广阔,地势较平坦,有山溪林泉之便,建筑可以就地取材,因此是山林佛寺最常选用的基址所在[6]。韶关南华寺即是山林佛寺之一,建筑布局图如图1所示[1]。

南华禅寺建筑的总体布局大体上遵从了佛教的“伽蓝七堂”之制,即一座寺院须基本具备七种主要堂宇(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观音殿、罗汉堂、库房)。南华禅寺呈中轴对称阶梯式平面布局,结构严谨,主次分明,庄严肃穆。建筑群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前部有第一山门——曹溪门、放生池、五香亭和宝林门。中部是以大雄宝殿为中心的主建筑群,在中轴线上从前至后

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东西两侧分别为

钟楼、伽蓝堂、客堂、斋堂和鼓楼、祖师殿、功德堂、

延寿堂、禅堂等。后部为灵照塔、六祖殿、方丈室等。

寺院东侧有许多新建建筑,如多宝阁、上客堂和曹溪

佛学院等[1]。灵照塔在中轴线上,与一般布局不同。

而史载其主建筑群原在塔之西面,塔建塔院。从《曹

溪通志》所载图中可知其原来大致布局[6]。

图1 南华禅寺建筑布局图(现)图2 南华禅寺建筑布局图(清《曹溪通志》)现将寺院部分建筑及其格局分别介绍如下[7]。

2.1 曹溪门

曹溪门是南华禅寺原第一山门,始建年代不详。原址在今门之西大樟树下,历代均有重修。民国二十六年丁丑(1937),住持虚云和尚移位重建。面宽22.45米,进深9.55米,屋高12.50米。方向南偏西26°。原为砖木结构,惜于1971年因广东省矿冶学院建校筹建被毁。今曹溪门为1986年按旧门格式以钢筋混凝土结构重建,方向座北向南偏西30°。重檐歇山顶,明间用方柱,柱头和转角均用一斗三升斗拱,琉璃宝珠脊刹,蔓草脊,夔龙脊头,屋面覆盖绿色琉璃瓦,门前次间塑有两尊巨大的哼、哈二将,形态威严。2000年住持传正和尚主持将两将军贴金身、画云彩,并加红木围栏吊顶。

图3 曹溪门图4 宝林门

2.2 宝林门

宝林门旧址在今之西侧,原规模比现在略小,今之宝林门乃民国二十七年(1938)虚云和尚移位重建。原为硬山砖木结构,普通板瓦覆面。1994年修建时,改为重檐歇山顶,方向南偏西23°,门洞式,无柱,面宽22.70米,进深11.60米,门洞宽4.90米,屋高9.80米。出檐和转角均用两个华拱出一跳(一斗三升)。屋面覆绿色琉璃瓦,正脊中段重出一副脊,琉璃宝珠脊刹,正副脊均为蔓草脊吻。整座建筑均无柱和梁架,直接砖墙到顶。

2.3 天王宝殿

旧天王殿在今之西归堂后,原名罗汉楼,始建年代不详。明成化十年(1474)住持惠勉和尚重修。清康熙七年(1668)平南王尚可喜重修。民国二十六年(1937)住持虚公移位重建。1963年重修,面宽五间(20.60米),进深18.60米,屋高11.30米。砖木结构,抬式构架,前用四乳栿,后用六乳栿,单檐歇山顶,绿色琉璃瓦面,琉璃宝珠脊刹,蔓草脊吻,夔龙脊头,飞檐翘起饰蔓草,垂脊末端各置一狮子。殿后明间出一垂花亭,殿内筑一屏墙,前后均设有佛龛,前龛为弥勒菩萨。两旁置四尊巨大的天王塑像。2000年住持传正和尚主持将四大天王重贴金身。后龛是韦驮菩萨塑像。左右两侧与虚怀、云海二楼相连接。

图5 天王宝殿

2.4 钟楼

钟楼为元大德五年(1301)住持法脉和尚始建。旧址及营造法式不详。明永乐六年(1408)住持观意和尚修建,嘉靖三十六年(1557)住持广粢和尚重修。清康熙七年(1668)平南王尚可喜重修全寺时,改建于天王殿前左(约今之云海楼处)。民国二十七年(1938)虚云和尚移位重修。公元1976年省政府拨款重修。2000年住持传正和尚重修。

钟楼为三层两重檐垂花楼阁式,砖木结构,楼高15.15米。第一层副阶面宽四柱三间(13.38米),壁宽9.15米,进深14.56米公分,壁宽9.10米,层高5.50米,檐高5.10米,无铺作,每面挑头饰一垂花,旁附雀替,蔓草翘起,绿色琉璃瓦覆面。楼内用四柱,直贯顶楼。第二层无廊,高3.70米,檐口装饰与首层同,方格窗棂。第三层面宽缩小,楼内四柱贯顶成为该层的转角,面宽为5.30米层高5.95米(包括屋脊)。七架梁,九脊歇山顶,脊吻及翘起均匀为蔓草式,琉璃珠脊刹。绿色琉璃瓦覆面,檐口转角用一华拱出一跳,跳头饰垂花,方格窗棂。棂后另出一抱厦。楼内悬一巨钟。2.5 鼓楼

鼓楼于钟楼对峙,始建年代与钟楼同。明嘉靖九年(1530)住持真圆和尚修建。万历二年(1574)住持海袖和尚重修。康熙七年(1668)平南王移位改建。民国二十八年(1939)虚云和尚移位重建。面宽11.65米,进深13.10米,楼高14.84米。其营造法式与钟楼相同。首层楼内置千佛塔一座。顶层置巨鼓一面。年久失修,2000年住持传正和尚重建。

图6钟楼图7 鼓楼

2.6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亦称三宝殿,乃全寺之主体,初建于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明正德年间(1506-1521)寺僧清洁、圆通重修。清康熙六年(1667)平南王重新兴建,原址在今之功德堂后。绿瓦朱楹,金壁交光,庄严宏丽。民国七年(1918)李根源重修。民国二十五年(1936)住持虚云和尚按旧殿规模移址重建。方向南偏西28°,砖木结构,重檐歇山顶。面宽七间(35.40米),进深七间(29.25米),副阶宽前后3.35米,东西2.5米。抬梁式构架,七架梁,前后用七乳栿,三抄、无昂、偷心座,柱头铺作八朵(包括转角);补间铺作十二朵。绿色琉璃瓦面,灰脊,宝珠脊刹,蔓草脊吻,夔龙脊头,上檐戗脊翘起饰蔓草,副阶戗脊翘起饰夔龙,整座殿宇高大雄伟,结构严密,负荷均衡,美丽壮观。

大雄宝殿内,中筑屏墙,前龛塑三宝大佛,高均八米,后龛塑观音大士,站立鳌头。四壁及观音左右,嵌塑名山大川和五百阿罗汉,神态各异,颜容逼真,栩栩如生,充分显示出禅宗祖庭的庄严和中国雕塑工匠的高超技艺。

图8 大雄宝殿图9 大雄宝殿剖面结构图[8]

图10 大雄宝殿内三宝大佛图11 大雄宝殿内五百罗汉群像(局部)

2.7 藏经阁

藏经阁原名御经阁,原址在今之禅堂后。始建于明英宗天顺年间(1457-1464)。清康熙七年(1668)平南王尚可喜改藏经阁为祖殿。殿内存放经书、圣旨、法器等文物。

现藏经阁原是诸天殿,始建于元延佑四年(1317)。明成化、嘉靖年间曾有重修。民国三十年(1941)虚云和尚将此殿改为藏经阁。砖木结构,面宽七间(28.85米)。进深五间(18米),楼高13.08米。方向南偏西35°。建筑面积519.3平方米。二层单檐歇山顶,前后出单步廊,柱头用两华拱出一跳,补间用花拱,转角岀昂,二楼四周檐下有走廊,廊沿装栏杆。绿色琉璃瓦面。灰脊,宝珠脊刹,蔓草脊吻,变体夔龙脊头,蔓草飞檐翘起。楼的前檐明间突出,建成一座垂花亭,又名御花台。面宽7.30米,进深2.70米,亭高8.30米。前面转角饰两朵垂花,绿色琉璃瓦面。1996年重修时,加宽四周的出檐,恢复明代风格,并将原来的抬梁式梁架改为穿斗式梁架。

图11 藏经阁

2.8 灵照塔

禅宗佛寺内一般没有塔,但南华禅寺内有灵照塔,应属特例。灵照塔始建于唐先天年间(712-713),是南华禅寺内至今保留原址不变得最古、最高的唯一建筑物。唐宪宗元和七年(812),赐塔名为“元和灵照之塔”。宋太祖开宝元年(968),塔毁于兵火。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976)重建。塔为七层,太宗帝御笔亲书“太平兴国之塔”之额。绍兴二十四年(1154)复毁,三十二年(1162)鼎新建造。易为砖塔可能在自宋绍兴至明成化这段时间。

此塔为楼阁式八角五层砖塔。塔基宽10.80米,每面宽4.50米,塔高28.80米。以上各层,直线递减收缩。首层出平座,以上均用须弥座。首层塔内安放毗卢遮那佛像一尊。上塔由北门沿壁梯盘旋而上。用生铁铸成“窣堵婆”式塔顶,铜铸宝瓶塔刹。现塔额为民国时期李汉魂重书“灵照”之匾,篆体,横排。1995年重新油漆粉刷全塔。

图12 灵照塔

2.9 六祖殿

六祖殿初名信具楼,其始建年代无明确记载,可能为开元元年至十年之间。明洪武间毁于兵火。成化二十一年(1485)住持慧淳和尚主持重建。嘉靖十六年(1537)重修。清康熙十一年(1672)平南王尚可喜将旧祖殿改建为御经阁。民国二十三年(1934)虚云和尚修建南华寺时,复名祖殿。

祖殿原系砖木结构,面宽五间(23.90米),进入五间(19.40米),前廊深3.10米,后廊深3.25米,左右廊宽2.80米,殿高14.20米,抬梁式构架,重檐歇山顶,面覆绿色琉璃瓦,灰脊,宝珠脊刹,蔓草脊吻。二层走廊用花板栏杆。1981年修建时木构架被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惜甚。

殿内正中置阿育王式佛龛一座,龛内安放六祖惠能大师真身。左右两侧各设楼房式佛龛一座,左为憨山德清和尚真身,右为丹田和尚真身。殿前照壁下是施主陈亚仙祖墓。

图13 六祖殿图14 六祖真身

3. 后记

南华禅寺是我家乡的著名佛寺,常年海内外禅宗信众络绎不绝,当然也有纯粹观光的。惠能来此建寺时向在家人陈亚仙求得山头,出家人也守约保存陈家祖坟于寺内。禅宗不求苦行苦修,尚顿悟,俗世之人也可修行,故禅宗在惠能之后与俗世融合更紧密。曹溪禅宗后来分为临济、沩仰、曹洞、云门、法眼五宗,即所谓“一花开五叶”,南华禅寺成为禅宗南宗祖庭之一。我不是信众,在寺内行走,即使感受不到佛光普照,也能感受佛门气息,特别是某处墙上很大的一个正楷异体“脩”字,当年年少的我见到此字后竟呆立迟迟未离开。我也不是建筑行家,看见这些中式古建筑只觉得庄严肃穆,感慨古人技艺,查阅文献才知原来好多几经毁建,甚至重建后只存其貌、不法其构,不禁扼腕叹息,希望以后修缮事能尽量遵其旧制,保存中国的古建筑文化。

参考文献:

[1] 黄家平. 千年古刹,禅宗祖庭——南华禅寺的佛教空间意境营造. 古建园林技术, 2009, (1), 29-31.

[2] 金文申. 中国佛教的流传和南华寺. 韶关师专学报, 1981, (1), 54-60.

[3] 莫昌龙, 李明山. 六祖慧能与韶州曹溪宝林道场的重修和扩建. 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11,

32(1), 18-20.

[4] 许涛, 康新民. 韶关曲江南华寺钟楼落架和复原性修复. 古建园林技术, 2005, (3), 47-49.

[5] 马新广. 唐五代佛寺考补.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38(1), 98-101.

[6] 赵文斌. 广东佛寺布局例析. 古建园林技术, 2001, (1), 50-55.

[7] https://www.360docs.net/doc/2818665770.html,/Introduction/ShowArticle.asp?ArticleID=2629

[8] 邱丽. 韶关南华寺大雄宝殿的勘察与修缮研究. 古建园林技术, 2008, (3), 60-62.

韶关南华寺英文导游词_导游词

韶关南华寺英文导游词 南华寺坐落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东南7公里的曹溪之畔,距离韶关市区南约24公里。南华寺是中国佛教名寺之一,是禅宗六祖惠能宏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下面是由橙子为大家带来的关于韶关南华寺英文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到您! All friends, welcome to the temple area south qujiang shaoguan city tour. Nanhua temple was built in 502 years. Occupies an area of 75 million square meters and a building area of 2.3 million square meters. Wisdom, India, the monk medicine "Marine silk road", "west to cross to guangzhou, found at shaoguan CaoXi spirit and consciousness, Buddha of Buddhism BaoLin" to "early, So, ZhouMu shao HouJingZhong to speak the JianSi wudi (submitted). To give his forehead, temple BaoLin temple ", "TangZhongZong was renamed" zte temple ", the "law", when the emperor xuanzong springs temple was renamed "lite temple", the TaiZu song ZhaoKuangYin nanhua temple ", "use today. Now, a former name temple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China ZhaoPiaoChu by the chairman. Nanhua temple, is due to the famous tang six ancestors. Huineng, common surname Lou, guangdong), three years old, 1 / 5

禅宗思想, 哲学, 诗歌研究的可喜成果

禅宗思想、哲学、诗歌研究的可喜成果 ——吴言生博士的禅学三书序 方立天(中国人民大学) 禅宗是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因主张修习禅定而得名。它的宗旨是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禅宗是儒道释三家融合的重大思想成果,在思想史、文化史上起过很大的作用,有着特殊的意义。禅宗所蕴含的对本性的关怀,以及由此出发而展开的处世方式、人生追求、直觉观照、审美情趣、超越精神,凸现着人类精神澄明高远的境界,从而保持了它对禅宗爱好者的持久魅力。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禅宗以其特殊的内涵与神韵,历来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与研究。这种研究,正日益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喜人景象。 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禅宗研究以文献学、历史学的方法为主。敦煌佛教文献的发现,历史学理论与传统的文献考据结合,使禅宗研究出现了新气象。如胡适即是以文献学的、历史学的视角研究禅宗,他的《楞伽宗考》、《荷泽大师神会传》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自成一家之说,具有开创意义,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影响了禅宗研究的方向。1949年以后,人们常用哲学的方法论述禅宗历史、思想,侧重于揭示禅宗的思想价值。进入改革开放的80年代以来,禅宗研究领域出现了相当活跃的景象,有关学者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撰写出一大批研究成果。 其一,采取以文化研究为中心的方法进行研究。如葛兆光《禅宗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顾伟康《禅宗:文化交融与历史选择》(知识出版社,1990年),陈兵《佛教禅学与东方文明》(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等。其二,采取文献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如郭朋《坛经校释》(中华书局,1983年),杨曾文校写《敦煌新本六祖坛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杨曾文编校《神会和尚禅话录》(中华书局,1996年),周绍良《敦煌写本坛经原本》(文物出版社,1997年),李申、方广錩《敦煌坛经合校简注》(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等。其三,采取思想史方法进行研究。如洪修平《禅宗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潘桂明《中国禅宗思想历程》(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杜继文、魏道儒《中国禅宗通史》(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麻天祥《中国禅宗思想发展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吴立民、徐荪铭主编《禅宗宗派源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杨曾文《唐五代禅宗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等。其四,采取比较的方法进行研究。这在对禅宗与文学关系的研究上表现得相当突出,涌现了一批可喜的成果,如陈允吉《唐音佛教辨思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赖永海《佛道诗禅》(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周裕锴《中国禅宗与诗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孙昌武《禅思与诗情》(中华书局,1997年),季羡林《禅和文化与文学》(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8年)等。 通观这些著作,成果相当喜人。但我们为这些成果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发现在禅宗研究中,还留下了一些未曾涉足或涉足较浅的领域,等待着致力于禅宗研究的学者进一步调适视角、填补空白。吴言生博士的禅学三书,为禅宗研究百花园增添了春色。 吴言生曾师从著名学者霍松林先生,在陕西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攻读文学硕

禅宗与中国画

禅宗与中国画:妙悟不在多言 佛教传入中国始于汉代,禅宗,则始于南北朝。禅宗是印度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佛教。禅宗突出人性自觉,有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对中国传统绘画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绘画也以其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逐步成为中国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禅宗分为南北二宗,后以南宗为盛,南禅对中国画的影响尤深。受禅宗影响,在美术史上,中国画也有南北宗之谓。自盛唐始,禅风画韵相互交融,禅机画理交互渗透,产生了以唐朝王维、宋朝苏轼、清朝石涛等为代表的大批以禅入画的水墨文人画大师,逐步改写了盛行历朝历代的金碧青绿山水一统天下的局面。中国画自此便唱响了以黑白、水墨为语调的主旋律,由此也产生了“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虚静空灵”、“我师我心”、“师心自用”等禅画理念。 法道守一 中国画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人对现实生活的平常体验和对环境的心灵感悟,主张师心自用。南朝宗炳就提出了“应目会心”理论。“应目”是指观察物象,“会心”则是画家感应于物象后所产生的思想感情,亦即物我两化,情景交融,最后达到“万趣融其神思”。 中国画讲究意境。在意境的形成中,物象是基础。脱离了物象,情与意就无从抒发,心也无所寄托,也就产生不了达意之境。因为在意境中其心其情均消融在物象之中,并由此得到生发。在意境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情、是意,也即心神。所以画家笔下的精品力作往往能以一种洗炼含蓄的形式,给人以强烈的情感上的影响,其关键还是心境的真诚传达与回应。笔墨是中国画的根本。中国画的笔墨语言是画家创造性表现客观物象的手段,它具有反映不同画家情感轨迹的特性。中国画以黑白为主色调,以笔墨为表现语言,其本身的根本性决定了其意象性的表现特点。这是因为融于画家笔下之境,绝非客观物象,而是心中之境。 中国画讲究传承。一是向古人学习,与古人交心;二是师徒间手传心授。但从真正意义上讲,是用“心”来传承艺术文化血脉。这要求画者习古而不能泥古,以“我心为法”,变通妙理。正如石涛所言“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其中“一画”并非指一幅画,而是禅宗所指明心见性。由于一切法不离心法,心能生万法,“一法藏万法,万法藏于一法,万法即一法,一法通万法,万法在一法中”(《法华经》语)。经中所指的“一”即为心。故石涛“一画之法”中的“一”指的是心。人若达到见性,即可达到一,其万法则在其中。要想达到心法之根本,则在于缘起,缘起性空,方可见性。人能见性,方得“一画之法”。此时之“一”,是随心所欲;此时之“法”,是大智慧。

云浮市禅宗六祖文化发展规划

云浮市禅宗六祖文化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序言 禅宗六祖惠能(638-713)是中国佛教的一代宗师,我国宗教史上的一位杰出人物,中国禅宗的创始者,岭南文化一面鲜艳的旗帜,我市历史文化一张闪亮的名片。 更好地弘扬和利用、保护和发掘六祖文化,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树立民族自信,振奋民族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经济、文化、旅游等社会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禅宗六祖文化这一重要历史文化资源,相继举办了两届云浮新兴六祖文化节;创作了大型音乐剧《六祖惠能》在上海、广州等地演出;出版了《六祖惠能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六祖论坛》、《禅宗六祖故事》等书刊;六祖诞庙会申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举办舍利子出土宣传推介活动;将原集成镇、船岗镇合并改名为六祖镇;投入6亿多元资金,建设了惠能中学、六祖大道等等。这些举措,对打造我市六祖文化品牌,促进我市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同时也应看到,在现阶段,我市禅宗文化发展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实施山区文化盛市战略还不够适应;六祖文化的保护、开发利用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还不够适应;六祖文化的创作在数量、质量、形式上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够适应;六祖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还不够强等等。面对新形势,我们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握有利于我市六祖文化的重要发展机遇,大力推动文化创新,促进我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重新挖掘、研究、开发、利用禅宗六祖文化的积极内涵,运用政府搭台、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形式、多元化文化发展战略,将禅宗六祖文化打造成全市乃至全省、全国的文化知名品牌,促进我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不断创新发展。 (二)基本原则 ——坚持树立勇于创新的文化发展观,不断深化对六祖文化发展的地位、方向、动力、思路、格局和目标的新认识,打破旧有的与六祖文化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做法、规定和体制障碍,

韶关南华寺导游词范文

韶关南华寺导游词范文 导语: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韶关南华寺导游词范文,以供参考。 亲爱的游客们: 您们好,欢迎来到韶关,我是今天的导游小黄,今天我们将一起欣赏这里的美景。 南华寺座落于韶关市区东南22公里的曹溪之畔,六祖慧能在这里创立了禅宗,是佛教禅宗的祖庭。1983年,南华寺最早一批被国务院定为国家重点寺院。 禅宗是中国的独创,是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印度佛教只有禅学,没有禅宗。相传达摩从印度来到北魏,提出一种新的禅定方法。达摩把他的这一禅法传给慧可,慧可又传给僧璨,然后传道信、传弘忍。弘忍之后分成南北二系;神秀在北方传法,建立北宗;慧能在南方传法,建立南宗。北宗禅秀不久渐趋衰落,而慧能的南宗经弟子神会等人的提倡,加上朝迁的支持,取得了禅宗的正统地位,因而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慧能也因而为成为禅宗实际上的创始人。由于从达摩到慧能经过六代,故传统旧说将达摩视为“初祖”,而把慧能称为“六

祖”。 禅宗创立之后,影响不断扩大,自身也不断发展,形成了曹洞、云门、法眼、临济、沩仰五大宗派(世称“五家”异花竞放的局面,它们不但取代了国内其人宗派的地位,而且还传播到国外。公元九世纪,传入朝鲜;公元十二、三世纪,又传入日本,并成为这些国家佛教的主流。此后,禅宗又自东亚传至东南亚乃至欧美等国。现在,每年都有大批国外的佛教徒前来南华寺朝拜祖庭。 南华寺始建于南北朝明的梁天监元年(公元5XX年)。据史料记载,是年印度高僧智乐三藏自广州北上,途经曹溪,“掬水饮之,香味异常”,“四顾群山,峰恋奇秀”,“宛如西天宝林山地”遂建议在此建寺。天监三年,寺庙建成,梁武帝赐“宝林寺”名。后又先后更名为“中兴寺”、“法泉寺”、至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宋太宗敕赐“南华禅寺”,寺名乃沿袭至今。 南华寺目前所见格局,重修于民国23年(1934年),由时任广东西北区绥靖公署主任李汉魂资助,着名高僧虚业和尚主持,历时十年,表建成殿堂房舍243楹,新塑圣象690尊,使南华寺成为广东省首屈一指的佛教圣地。现全寺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殿宇建筑保留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呈中轴线两边对称布局。从正门进入,次是曹溪门、放生池、宝林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灵照塔、六祖殿、方丈室。在大雄宝殿里,三尊贴金大佛高达8.31米,四壁罗汉彩塑多达500多个,皆为艺术珍品。在六祖殿里,供奉着六祖慧能大师以及憨山大师和丹田祖师的真身。左右两边墙壁,还新镶嵌了二十九块

导游词范文禅宗祖庭南华寺导游词_0931

2020 导游词范文禅宗祖庭南华寺导游 词_0931 EDUCATION WORD

导游词范文禅宗祖庭南华寺导游词_0931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禅宗祖庭南华寺座落于韶关市区东南22公里的曹溪之畔,六祖慧能在这里创立了禅宗,是佛教禅宗的祖庭。俗话说“东粤第一宝刹,南宗不二法门”,道出了南华寺的历史与地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禅宗祖庭南华寺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前往南华寺参观游览。俗话说“东粤第一宝刹,南宗不二法门”,道出了南华寺的历史与地位。 南华寺位于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东南六公里的曹溪之畔,建于公元520xx年。现占地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印度智药三藏经“海上丝绸之路”渡海来到广州的“西来初地”。沿曹溪溯流而上时发现韶关曹溪这片地方神似佛祖创立佛教的“宝林初地”;以其言,韶州牧侯敬中上书奏请梁武帝建寺。寺成,武帝赐额“宝林寺”,智药三藏为首任

主持。后寺名几经修改,宋太祖赵匡胤因其南宗禅法“一华开五叶”而名之为“南华禅寺”,沿用至今。现寺名由前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所题。 南华寺的出名,是由于唐朝六祖惠能的到来。惠能,俗姓卢,广东新兴县人,三岁丧父,靠母亲为人作嫁衣、针线活维持生活。家境贫寒,从未读书识字,稍大即上山打柴,帮补家用。二十四岁那年,挑柴到富贵人家听到《金刚经》,听得如痴如醉,特别是听到“于无所住处,而生其心”,触动慧心,要求跟和尚出家。和尚与其对答后,发现惠能是佛教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请他去湖北黄梅东山寺师从五祖弘忍,以学佛理,修成正果。见到五祖后,五祖说:“你这南蛮子,下巴尖、额骨突;不似我们佛祖菩萨,慈眉善目,下巴圆、额阔身长,怎能学佛,不如归去,免了吧!”惠能答:“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南蛮佛性与佛祖同。”五祖见其聪悟,于是准许他留下作行者,惠能不识字,只能在斋堂做些打柴、烧火做饭之类的杂役。八个月后,弘忍觉得自己年事已高,应把祖位传下去了。于是吩咐各弟子写偈颂,以考取祖位。神秀是大弟子,随从师傅多年,又是首座教授师,当仁不让,写出佛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五祖见后,说:“此偈一脚踏入佛门,一脚未踏入佛门,未见本心、未见本性。凭此偈尚未可得到祖位。”惠能亦评价道:“美则美矣,了刚未了”;并念出自己的偈颂请人题于墙上:“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见惠能确实佛性高,因此决定把木棉袈裟、紫金钵传给他。于是惠能

中国禅宗历史上的“方便通经”

經師與禪師 ——從解經學的立場看 华南师范大学哲学研究所龚雋 對於佛教信徒而言,他必須同時面對兩個問題。一是傳統遺留下來,並歷史地形成了“正統化”的聖典系統和價值;一是具有根源性的,聖典也一再倡導過的,道的內在和超越的根據—自心或自性。在信徒的心中,原則上講,這二者也是可以統一起來而看作不同的方便,如宗密就說“經是佛語,禪是佛意,諸佛心口必不相違。諸祖相承,根本是佛親付,菩薩造論,始末唯弘佛經”。1這當然是很圓滿的理境,但落實到佛教經驗歷史的發展和生活世界的方面,問題卻變得有些複雜。作爲傳續聖人之言的“經法”和源於自性經驗的“心法”之間並不總是一致和協調的,而經常會造成一種緊張。佛法的鏡智是勝義現證,這是經師和禪師們都認可的前提,而對於苦無出世現量的人來說,佛法的護持便要有所因藉。於是,聖典在這一方便中就有了扶翼心法的價值和作用。經師的斟酌經義和禪師的“藉教悟宗”、“方便通經”,都是在這一大原則下來開展的。2正如歐陽竟無先生指出的“一信以往,次解次行,大有事在。”“隨順現證,趣向現證,臨入現證,學之序也。多聞熏習,熏此現證,如理尋思,思此現證,修斷轉依,依此現證三慧漸頓,學之事也。”3不過,對於聖典的意義,經師與禪師間仍然有不同傾向。如在經師看來,聖典既然是聖者心量的流出,因而它的至上性和規範性是不容懷疑的,所謂“依經立本”,4經教成了楷定一切法的標準。依經師的意見,一味自證,不軌於聖教,難免陷入暗證而不知邪正。所以他們“搜玄沒之 1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一,金陵刻經處本。 2 Heinrich Dumoulin認爲,大乘經典是禪宗“宗教形而上學的根基”。見其Zen Buddhism:A History,Vol.1,New York:1988,P41. 3歐陽竟無,“內學序”,《歐陽竟無內外學》,金陵刻經處本。 4慧遠,“大智度論抄序”,《出三藏記集》卷第十,中華書局1995年版。canon這個詞,在宗教系統中原來都涵有“權威”和“規範”的意義。見Ed.Mircea Elide,The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vol.3,NewYork:1987,P62-69.

韶关南华寺导游词

韶关南华寺导游词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去游览韶关曲江的南华禅寺。南华寺建于公元502年。现在的面积是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印度智药三藏,经海上丝绸之路,渡海来到广州西来初地,发现韶关曹溪神似佛祖觉悟,并创立佛教的宝林初地;于是,韶州牧侯敬中,上书奏请当时的梁武帝建寺。梁武帝批准了并取名宝林寺唐中宗时期曾改名为中兴寺、法泉寺,唐玄宗时改名为建兴寺,到宋太祖赵匡时改名为南华禅寺,沿用至今。现在的寺名,是由前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所题。 【六祖成道故事】 说道南华寺,就会想起一个人,大家知道是谁吗。对那就是慧能,在这里我为大家讲一下慧能成道的故事,慧能俗姓卢,广东云浮市新兴县人,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靠母亲为人做针线活维生。由于家里太穷,慧能从没读过书,十多岁开始上山打柴,帮补家用。到二十四岁那年,慧能担柴到富贵人家时,听到《金刚经》,听得如痴如醉,特别听到于无所住处,而生其心,觉得自己遇佛法有缘,于是,他决定要出家。慧能就去找了念金刚经的和尚,和尚与其对答后,发现慧能是佛教天才,于是就跟慧能说,你去湖北黄梅东山寺,找五祖弘忍,以学佛理、修成正果。慧能听了这位和尚的话去了湖北的黄梅东山寺。 见到五祖,五祖就说:你这南蛮子,看你下巴尖、额e突骨;你再看看佛祖菩萨,哪个不是慈眉善目,下巴圆、额阔kuo身长?看你这样子还来学什么佛,回去吧,慧能就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南蛮佛性与佛祖同。这样一来五祖就吧慧能留了下来。慧能不认识字,他只能做些打柴、烧火、舂米、做饭之类杂物活。九个月后,弘忍觉得年事已高,该退休了,也该把祖位传下去了。一般来说,祖位该传给大弟子神秀,且神秀随师多年,是首座教授师。但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唐朝以诗考状元,五祖想写诗来选出六祖。于是,吩咐弟子各写诗句,来考取祖位。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qín拂拭,勿使惹尘埃。神秀的佛偈终于写出来了。五祖见后,说:此偈一脚踏入佛门,一脚未踏入佛门,未见本心、未见本性。不能把祖位传给你。慧能评价道:美则美矣,了则未了;并念出自己的偈颂: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因此,五祖把位传给了慧能,慧能得到了佛祖亲传的木棉袈裟、紫金钵(bō),成为禅宗衣钵传人,第六代祖。五祖居然把位传给了慧能,对于某些人来说很不服气,这样一来慧能的安全指数就会大大降低。没办法,于是隐身山林。 【禅宗地位】 在隐身山林,慧能对佛法禅宗进行了十五年的再彻悟后,慧能出现在广州法性寺(今天的光孝寺),以精妙的佛法菩提般若bō rě,彻底的主观唯心主义,折服印宗法师等大德高僧后,来到南华寺,说法利生三十七载,开讲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不二法门,创立禅宗南宗,完成佛教的中国化。门人法海记录下慧能大师在南华寺说法,这就是中国唯一一部非佛说,而称为《经》的典籍——《六祖法宝坛经》。安史之乱后,南宗升跃为禅宗主流,佛国之世界一花。六祖传法弟子四十三人,开创临济、曹洞、沩仰、云门、法眼五宗;从唐以后,大德高僧尽出慧能门下,使禅几乎成为佛的代名词。唐宋起,禅宗更传到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各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再传到欧美、澳洲等地;南华寺于是成为新兴的世界佛教中心。东南亚及港澳台等地佛院精舍,直追南华寺为祖庭。韩国佛教最大宗派是曹溪宗、

佛教中的段子手---禅宗

佛教中的段子手---禅宗 禅宗创立以来已有千年,却能在佛教已经式微的今天,至今长盛不衰,甚至连苹果教父乔布斯大爷都修习禅宗,足见其魅力所在。那么其魅力究竟在何处呢?禅宗是佛教的世俗化,也是佛教的中国化。季羡林先生是这么说的:“首先,一部分禅宗大师,比如百丈怀海,规定和尚必须参加生产劳动,认为“担水砍柴,无非妙道”。印度佛教本来是不让和尚劳动的。这种做法脱离群众,引起非议。中国禅宗一改,与信徒群众的隔阂就除掉了。这也符合宗教发展的规律。因此,在众多的佛教宗派中,禅宗的寿命独长。别的宗派几乎都销声匿迹,而禅宗巍然犹在。其次——这也是最主要的原因——,禅宗越向前发展,越脱离印度的传统,以至完全为中国所同化,有的学者简直就说,禅宗是中国的创造,话虽过点分,却也不无道理。有的禅宗大师实际上是向印度佛教的对立面发展,他们呵佛骂祖,比如道鉴(慧能六世法孙,唐末865年死)教门徒不要求佛告祖(达摩等),说:“我这里佛也无,祖也无,达摩是老臊胡,十地菩萨是担屎汉,等妙二觉(指佛)是破戒凡夫,菩提涅架是系驴橛,十二分数(十二部大经)是鬼神簿,拭疮疣纸,初心十地(菩萨)是守古冢鬼,自救得也无。佛是老胡屎橛。”又说:“仁者莫求佛,佛是大杀人贼,赚多少人人淫魔坑。莫求文殊普贤,是田库奴。可惜

一个堂堂丈夫儿,吃他毒药了。”这样咒骂还可以找到不少。这简直比佛教最狠毒的敌人咒骂还要狠毒,咬牙切齿之声,宛然可闻。说它是向佛教的对立面发展,难道有一丝一毫的歪曲吗?这哪里还有一点印度佛教的影子?说它已为中国思想所同化,不正是恰如其分吗?”季先生说了两点原因,第一个讲的就是世俗化,第二个讲的是中国化。季先生说的很好,最关键的是这句话,禅宗的寿命独长。这句话刨到根儿上去了。对于宗教而言,它最可怕的敌人不是异教,而是异端。何谓异端,就是不同于正统教义的新教义。各教对异端都是最不留情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基督教本身就是犹太教的异端,耶稣的下场大家都知道,被钉死在十字架了;天主教的宗教裁判所,主要烧死的也都是异端;今天,逊尼派和什叶派互相视为异端,还是水火不容。他们都深知,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佛教徒一向给人的形象一直是温和的,那么对异端的态度呢,既然说禅宗,禅宗最出名的六祖慧能不得不说。禅宗流传到后来的主要是惠能的南宗。当初禅宗的五祖弘忍要传衣钵,让命诸弟子作偈以呈,以神秀的偈子水平最高,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当时六祖惠能不识字,在寺内舂米,亦诵一偈,请人题于壁上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见后,惊为天人,并传衣钵,定为传人。这是大家熟悉的故事,一般故事讲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故

南华寺导游词

各位游客,大家好,很高兴今天在这里与大家相识,首先,我自我介绍一下,我叫郑妙青,是本次旅程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郑导。接下来,我会带大家参观有中国佛教祖庭之称的南华寺。可能有游客要问了,为什么它有这样一个了不起的称号呢?那我先问问大家,以前参观别的寺庙时有没有在庙中看到里面写着“禅”字的?有吧,当然应该看到过,因为中国的寺庙有90%都是属于禅宗的,而禅宗南宗就是我们这南华寺的住持“慧能”创立的,天下九成的寺庙都是由这一宗分枝散叶出去,所以南华寺才会有祖庭之称。 我们现在已来到南华寺了,南华寺山门坐北朝南,寺内殿堂依山势而建,顺着山坡中轴线平面布局。主要建筑有五香亭、天王宝殿、藏经阁、灵照塔、六祖殿等。八角攒尖顶的五香亭建在放生桥上,这放生池中不时可以见到游动的鱼虾,还可见到许多灵龟时隐时现,生机盎然。穿过小桥即可望见南华寺第二道山门,门楣上悬挂着“宝林道场”四个大字的匾额。门两旁有“东粤第一宝刹”、“禅宗不二法门”的对联,充分显示出南华寺自唐代以来便是我国佛教禅宗南宗主要道场的特殊地位。接下来,我将重点带大家参观本寺的“六祖殿”,一睹六祖慧能的真身!请大家跟随我来吧! 各位游客朋友们,这就是南华寺的“六祖殿”了,它是寺庙的最高处,也是南华寺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建于明代,清代及1933年均进行过修理。大家看这中间玻璃柜中端坐的,便是一向被佛教尊崇和世人所赞颂的“肉身菩萨”——六祖慧能的真身了。大家凝视真身,心灵会深深被震慑,盘腿坐在那里眼观鼻、鼻观心地仿佛在沉思着的佛像,尽管涂上了赭色生漆,实际上却是真人的躯体。1200多年的时光就这样从他身边匆匆流过,使我们今天能与他面对面地心神交汇。 好了,今天我为大家的讲解就到这里,大家可以自由到寺内的其他景点参观拜祭,一个小时后准时到南华寺的大门口集中,感谢大家今天对我工作的配合,谢谢!篇二:南华寺导游词 南华禅寺: 【建寺历史】—【六祖成道故事】—【禅宗地位】—【寺院七进】—【九龙泉—水松】【建寺历史】各位团友,现在我们去游览韶关曲江的南华禅寺。南华寺建于公元502年。现在的面积是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印度智药三藏,经“海上丝绸之路”,渡海来到广州“西来初地”,发现韶关曹溪神似佛祖觉悟,并创立佛教的“宝林初地”;于是,韶州牧侯敬中,上书奏请当时的梁武帝建寺。梁武帝批准了并取名“宝林寺”唐中宗时期曾改名为“中兴寺”、“法泉寺”,唐玄宗时改名为“建兴寺”,到宋太祖赵匡时改名为“南华禅寺”,沿用至今。现在的寺名,是由前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所题。 【六祖成道故事】 说道南华寺,就会想起一个人,大家知道是谁吗。对那就是慧能,在这里我为大家讲一下慧能成道的故事,慧能俗姓卢,广东云浮市新兴县人,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靠母亲为人做针线活维生。由于家里太穷,慧能从没读过书,十多岁开始上山打柴,帮补家用。到二十四岁那年,慧能担柴到富贵人家时,听到《金刚经》,听得如痴如醉,特别听到“于无所住处,而生其心”,觉得自己遇佛法有缘,于是,他决定要出家。慧能就去找了念金刚经的和尚,和尚与其对答后,发现慧能是佛教天才,于是就跟慧能说,你去湖北黄梅东山寺,找五祖弘忍,以学佛理、修成正果。慧能听了这位和尚的话去了湖北的黄梅东山寺。 见到五祖,五祖就说:“你这南蛮子,看你下巴尖、额e突骨;你再看看佛祖菩萨,哪个不是慈眉善目,下巴圆、额阔kuo身长?看你这样子还来学什么佛,回去吧,”慧能就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南蛮佛性与佛祖同。”这样一来五祖就吧慧能留了下来。慧能不认识字,他只能做些打柴、烧火、舂米、做饭之类杂物活。九个月后,弘忍觉得年事已高,该退休了,也该把祖位传下去了。一般来说,祖位该传给大弟 子神秀,且神秀随师多年,是首座教授师。但“莺啼如有泪,为湿最高花”,唐朝以诗考

偷得浮生半日闲参禅诗赏析

偷得浮生半日闲参禅诗赏析 唐代是诗歌的王朝,是诗歌的巅峰时代,同时也是佛教中的禅宗鼎盛的时代。在唐代,诗歌与禅宗进行了美妙的融合,以禅入诗,以禅喻诗,以诗如画,以画说禅,形成了蔚为大观的禅诗。这些禅诗诗意与禅意齐飞,诗境与禅境一色,给人以无尽的启迪。可以说,读懂了这些禅诗,就是在滚滚红尘中觅得一方清净的天地,心灵也得到了极大的慰藉。好玩的国学精选了唐诗中8首最有意味的禅诗,为读者朋友献上一泓心灵的清泉。 1.身是菩提树 唐代:神秀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这是神秀大师的一首著名的禅诗。神秀大师是禅宗北派的创始人。这首诗鲜明地体现了禅宗北派的修行原则。他把人的身心比作是菩提树和明镜台,人要体悟佛法,必须时刻修行自己,让自己的心就像明镜一样显出光明。同样,人生的历程就在于时刻修炼自己,才能体悟到佛法的光明。按照禅宗北派的原则,人生就是一个艰苦的时刻修炼的过程,唯有时刻修炼,才有可能参透世界悟得光明。 2.菩提本无树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原本就没有树,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

物,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我们可以看到,这是禅宗六祖慧能的禅诗,这首禅诗所体现的禅意,与神秀大师的完全相反。六祖慧能认为,人人心中都有佛性,和什么菩提树和明镜台没有关系,因为一切诸相均非实有,本自虚无,哪里有什么尘埃?所以人生之路,只要发明本心,顿悟时人人都可以成佛。慧能大师的顿悟和人皆可以成佛的理论,将佛教带上了一条全面复兴之路,成为禅宗,从而千年来生生不息。3. 终南别业 唐代: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被称为诗佛,不仅仅是说他的诗歌有禅意,而是说王维有一颗向佛的心和通透的人生智慧。最有名也最有哲理的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话一方面是写景,更有深意的是这句诗中蕴含的哲理。人生有成功和失败,有鲜花和泪水。关键是我们用什么心态去看。身处绝境也不要失望,可能这正是希望开始的地方。正如陆游的“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样,在绝望中蕴含着希望。 4. 山中问答 唐代: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有人疑惑不解地问我,为何幽居碧山?我只笑而不答,心里却一片轻松坦然。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此处别有天地,真如仙境一

禅宗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禅宗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08汉语国际教育金晶【内容摘要】禅宗作为佛教在中国发展衍生的本土宗派,中晚唐之后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也是汉传佛教最主要的象征之一。中国佛教的各宗派中,禅宗流传时间最长,且对中国文化和思想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试用辩证的眼光评析禅宗一千多年来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禅宗佛教中国文化 佛教自汉代进入中国,经过魏、晋、南北朝到初唐,终于出现了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化宗派——禅宗。所谓禅宗的“禅”字虽然由梵文“禅那”(dhyāna)音译而来,意为“静虑”、“思维修”、“定慧均等”,也就是静中思虑的意思,但二者之间的意义有很大差别。“禅那”指经由精神的集中而进入有层次冥想的过程,是佛教一种基本的修行方法,被称为三无漏学之一,也是大乘六波罗密之一。但是中国的禅宗所追求的并不是这种特定的修行方法,而是证悟到本性的一种状态,是对本体的领悟,或对自性的参证;冥想和思索,反而会失去禅的精神。 禅宗相传始于南北朝来中国的僧人菩提达摩,他在佛祖释迦牟尼“人皆可以成佛”的基础上,进一步主张“人皆有佛性,透过各自修行,即可获启发而成佛”,后另一僧人道生再进一步提出“顿悟成佛”说。唐朝初期六祖惠能承袭道生的“顿悟成佛说”,并将达摩的“修行”理念进一步整理,提出“心性本净,只要明心见性,即可顿悟成佛”的主张,禅宗初步形成系统和规模。唐朝中晚期禅宗开始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又从明朝中晚期开始逐渐衰落。其核心思想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意指透过自身实践,从日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真正认识自我,是佛教中国本土化的唯一宗派。五祖弘忍后分南宗、北宗两派。北宗主拂尘看净之渐修,南宗主张顿悟而即身成佛。 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流传时间最长,因而从各方面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有积极意义的,也不乏消极影响。时至今日,即便禅宗作为佛学宗派已渐渐衰落,但其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中的地位不可磨灭。 一、对佛教发展的影响 西汉末年,佛教最先由印度传入中国;东汉开始在封建统治阶层中开始流传。佛教宣扬“人死精神不灭”、因果报应、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言、不饮酒、慈悲为本、行善修道等教义。此时,佛教只是君王士大夫的新鲜消遣;连年战乱使普通民众生活于水生火热,日子过得朝不保夕,印度佛教的那些教义对他们没有实际的意义和实现的可能,因而在民间的流传度不高。 佛教的传播者意识到佛教要想在中国扎根发展,就必须与中国国情相适应,与中国传统思想相糅合。频繁的战乱,窘迫的生活,乱世中难以改变现实的无力感使得人民急需精神上的逃避和慰藉,宗教的普及便有了基数庞大的需求。而另一方面,统治者也渐渐意识到,他们手中的这一消遣可以用来作为巩固统治地位、麻痹人民的政治工具。内外因共同作用之下,佛教一枝独秀,乘势而起,成为维

禅宗祖庭南华寺导游词

禅宗祖庭南华寺导游词 禅宗祖庭南华寺座落于韶关市区东南22公里的曹溪之畔,六祖慧能在这里创立了禅宗,是佛教禅宗的祖庭。俗话说“东粤第一宝刹,南宗不二法门”,道出了南华寺的历史与地位。下面是小雅WTT为大家整理的禅宗祖庭南华寺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禅宗祖庭南华寺导游词篇1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前往南华寺参观游览。俗话说“东粤第一宝刹,南宗不二法门”,道出了南华寺的历史与地位。 南华寺位于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东南六公里的曹溪之畔,建于公元520xx年。现占地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印度智药三藏经“海上丝绸之路”渡海来到广州的“西来初地”。沿曹溪溯流而上时发现韶关曹溪这片地方神似佛祖创立佛教的“宝林初地”;以其言,韶州牧侯敬中上书奏请梁武帝建寺。寺成,武帝赐额“宝林寺”,智药三藏为首任主持。后寺名几经修改,宋太祖赵匡胤因其南宗禅法“一华开五叶”而名之为“南华禅寺”,沿用至今。现寺名由前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所题。 南华寺的出名,是由于唐朝六祖惠能的到来。惠能,俗姓卢,广东新兴县人,三岁丧父,靠母亲为人作嫁衣、针线活维持生活。家境贫寒,从未读书识字,稍大即上山打柴,帮补家用。

二十四岁那年,挑柴到富贵人家听到《金刚经》,听得如痴如醉,特别是听到“于无所住处,而生其心”,触动慧心,要求跟和尚出家。和尚与其对答后,发现惠能是佛教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请他去湖北黄梅东山寺师从五祖弘忍,以学佛理,修成正果。见到五祖后,五祖说:“你这南蛮子,下巴尖、额骨突;不似我们佛祖菩萨,慈眉善目,下巴圆、额阔身长,怎能学佛,不如归去,免了吧!”惠能答:“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南蛮佛性与佛祖同。”五祖见其聪悟,于是准许他留下作行者,惠能不识字,只能在斋堂做些打柴、烧火做饭之类的杂役。八个月后,弘忍觉得自己年事已高,应把祖位传下去了。于是吩咐各弟子写偈颂,以考取祖位。神秀是大弟子,随从师傅多年,又是首座教授师,当仁不让,写出佛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试,勿使惹尘埃”。五祖见后,说:“此偈一脚踏入佛门,一脚未踏入佛门,未见本心、未见本性。凭此偈尚未可得到祖位。”惠能亦评价道:“美则美矣,了刚未了”;并念出自己的偈颂请人题于墙上:“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见惠能确实佛性高,因此决定把木棉袈裟、紫金钵传给他。于是惠能成了禅宗衣钵传人,第六代祖。但却因此遭到很多人的不满,为避衣钵之争,惠能隐身山林,对佛法禅宗进行了十五年的再彻悟,之后,惠能在广州法性寺以精妙的佛法菩提般若折服了很多高僧。公元677年,回到南华寺创立禅宗南宗,完成佛教的中国化。六祖传法弟子四十三人,开创临济、曹

中国禅宗思想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禅宗思想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吴言生教授 这几天和各位法师、各位营员在柏林寺一起度过,我很有些感慨。首先是老法师以身作则,整个柏林寺法师们一个个如律如仪,僧宝庄严,使我们感受到了禅的真味。其次,我看到同学们经过这几天生活禅夏令营的锤炼,已与刚来的时候大不一样。很多人都差不多快脱胎换骨了,同学们很早就上殿,参加礼佛、读经、抄经、佛学讲座等活动,心灵、境界上均有所提高。再就是前来和同学们交流的法师与老师们,非常恪守职责,个个都是口吐莲花,大家听他们的讲课都会得到很大的受用。老师们已经把我要讲的题目都讲完了,我坐在这儿感到很茫然,该讲些什么成了问题。大家可能都知道野狐禅的故事,如果讲错了一句话就要五百世变成野狐身。我今天在这里肯定会有些不成熟甚至是荒谬的话,我担心我讲完后也变成野狐。但转念一想,哪怕是肤浅的东西,能给大家一些启发,也是好的。 我们这次很难得聚在一起,来参加夏令营,来吃赵州茶,来体验禅茶一味。我想,大家自从来到赵州、跨入柏林寺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在吃赵州茶了。今天我把对禅宗、对赵州禅初步的看法贡献给大家,希望和大家一起交流。我想佛法是对那些最渴求、最需要的人讲的,而同学们已经是很解脱、很自在了,可能我在这里是画蛇添足或者是吃力不讨好。说得不好,我是用一种名相束缚了大家,大家记住一大堆名相,回去把自己束缚住了;说得好,就更麻烦了,又是用一种更高级的名相束缚了大家。所以, 1在座的各位同学、营员,下课后大家首先要做的是,把我今天所讲的统统忘掉!我讲的题目是禅宗思想体系及其现代意义,我简单地以本心、迷失、开悟、境界八个字来进行论述。本心论 禅宗的思想或佛教的千经万论,都是在说明我们原本具有善良、纯洁的心,禅宗的本心论就是解释本心的澄明、觉悟、圆满与超越的内涵。在、、大乘佛教经典里,对本心的阐述有《楞伽经》《大乘起信论》《金刚经》、、、、、、《心经》《楞严经》《维摩诘所说经》《华严经》《圆觉经》《涅盘经》等。大乘经典直接影响了禅宗的思想,禅宗思想的核心就是从佛教经典里来的。、 在《楞伽经》《大乘起信论》中,有关本心的基本观点是如来藏思想。,是指我们修行路途中的佛性、佛性种子,深深埋在生命的基因所谓“藏”里面,我们还没有来到这世上,我们就具有了佛性。《起信论》把心分成一心二门,从本体上看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圆觉经》强调的是恢复每个人原本的圆满觉悟之心,即人人本有的清净本性。 《法华经》里有一则衣藏宝珠的故事,讲的是一个穷人到他富有的亲戚家作客,亲戚请他吃饭,吃到一半,衙门来人叫亲戚去值班,这时穷人已喝醉了,亲戚临走前把一颗很珍贵的宝珠缝在他的衣服里。但他本人根本不知道,仍然像过去那样过着流浪的生活。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他和那个富有的亲戚碰面了,亲戚对他说,我在你衣服里缝的那颗宝珠你 2怎么还不拿出来用,还像过去那样贫困潦倒?于是穷人才知道有这么回事,打开衣服一看,果然有一颗无价的珍宝。《法华经》的这个故事,是用穷人来比喻我们凡夫,而富有的亲戚则是大智大觉的佛陀世尊,宝珠就是指我们每个人都有如来藏,都有澄明的自性,只不过我们不知道,所以依旧在外面流浪,捧着金碗讨饭吃。《涅盘经》里用毗尼宝藏和力士额珠作比喻。毗尼宝藏大家比较熟悉,力士额珠讲的是,大力士眉间镶嵌了一颗宝珠,有一次与人相扑时,两个人的头互相抵触,把宝珠顶进了皮肤里,力士的额头上就长了个脓疮,疼痛难忍,便去看医生。医生告诉他,宝珠还在额头上的皮肤里,只不过是由于嗔恨心把宝珠顶进去了,实际上宝珠还没有丢失。这个比喻说明每个人在自性上都是非常干净、珍贵的,但由于我们的贪、嗔、痴三毒使我们原本纯净的佛性隐没,不能够显现出来。

南华寺导游词800字

南华寺导游词800字 亲爱的游客朋友, 沈阳老城内的大街号“井”字形,故宫就设在“井”字形大街的中心,占地6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114座。主要建筑有大政殿,十王亭、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文溯阁等。大政殿是用来举行诸如 颁布诏书、军队出征、迎接将士凯旋和皇帝即位等大典的地方。十王亭 则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办事的地方。这种君臣合署办事于宫廷的现象,体现了创业初期君臣平等的历史,也是从打天下到坐天下的君臣平等的 延续。到了入关后,从北京故宫开始,这种平等被逐渐打破,最终形成 了高高在上的君王。 温盘峪全长近1公里,宽有3—10米,峪内溪流清澈见底,溪里面 有一些奇形怪状的石头,在两侧的丹崖长墙上,有一挂挂珠帘式的泉瀑,竞相倾泻,形成断崖飞瀑景观,再加上青苔、野菊花及其他植物的点缀,显得生机盎然,令人赏心悦目,因此被人们称为“盆景峡谷”。 大家好!欢迎您来到韶关南华寺,我是导游xxx,非常高兴能有机会陪同您一起领略南华寺的秀丽风光,共度美好时光。 传统文化知识即向游客介绍有关旅游胜地的历史典故、地理风貌、 风土人情、传说故事、民族习俗、古迹名胜、风景特色,使游客增长知识。 南华寺座落于韶关市区东南22公里的曹溪之畔,六祖慧能在这里创立了禅宗,是佛教禅宗的祖庭。1983年,南华寺最早一批被国务院定为

国家重点寺院。 岱庙,又是一座赏心悦目的古典园林。虬龙蟠旋的古柏,遮天蔽日 的银杏,玲珑精美的盆景,争奇斗艳的花卉,又为古朴典雅的亭、台、楼、阁增添了万种风情的媚态。岱庙,一年四季景色如画,吸引了众多 的中外游客。 站在黄河南岸,举目北望,黄河铁桥,白塔山公圆建筑群,白塔寺 浑然一体,尽收眼底,有“河桥远眺”之称。穿过黄河铁桥,白塔山一,二,三台建筑群,迎面耸立,飞檐红柱,参差绿树丛中,这是自一九五 八年建圆时在坍塌的古建筑废墟上重建的,总建筑面积八千余平方米。 这个建筑群把对称的石阶、石壁、亭台、回廊连贯一起,上下通达,层 次分明,结构严整,是我国古代建筑中别具风格的建筑形式。如重叠交 错的重檐四角亭、对立式的二台碑厦、砖木结构的三台大厅等,所有建 筑物都配饰砖雕、木雕和彩画。 禅宗是中国的独创,是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印度佛教只有禅学,没 有禅宗。相传达摩从印度来到北魏,提出一种新的禅定方法。达摩把他 的这一禅法传给慧可,慧可又传给僧璨,然后传道信、传弘忍。弘忍之 后分成南北二系;神秀在北方传法,建立北宗;慧能在南方传法,建立南宗。北宗禅秀不久渐趋衰落,而慧能的南宗经弟子神会等人的提倡,加 上朝迁的支持,取得了禅宗的正统地位,因而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慧 能也因而为成为禅宗实际上的创始人。由于从达摩到慧能经过六代,故 传统旧说将达摩视为“初祖”,而把慧能称为“六祖”。 禅宗创立之后,影响不断扩大,自身也不断发展,形成了曹洞、云

南华寺导游词文档

南华寺导游词文档Nanhua temple tour guide 编订:JinTai College

南华寺导游词文档 前言: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 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 体之一。本文档根据导游词内容要求和针对旅游地点是广东的特点展 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 意调整修改及打印。 南华寺座落于韶关市区东南22公里的曹溪之畔,六祖慧 能在这里创立了禅宗,是佛教禅宗的祖庭。1983年,南华寺 最早一批被国务院定为国家重点寺院。 禅宗是中国的独创,是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印度佛教只 有禅学,没有禅宗。相传达摩从印度来到北魏,提出一种新的禅定方法。达摩把他的这一禅法传给慧可,慧可又传给僧璨,然后传道信、传弘忍。弘忍之后分成南北二系;神秀在北方传法,建立北宗;慧能在南方传法,建立南宗。北宗禅秀不久渐趋衰落,而慧能的南宗经弟子神会等人的提倡,加上朝迁的支持,取得了禅宗的正统地位,因而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慧能也因而为成为禅宗实际上的创始人。由于从达摩到慧能经过六代,故传统旧说将达摩视为“初祖”,而把慧能称为“六祖”。

禅宗创立之后,影响不断扩大,自身也不断发展,形成 了曹洞、云门、法眼、临济、沩仰五大宗派(世称“五家”异花竞放的局面,它们不但取代了国内其人宗派的地位,而且还传播到国外。公元九世纪,传入朝鲜;公元十二、三世纪,又传入日本,并成为这些国家佛教的主流。此后,禅宗又自东亚传至东南亚乃至欧美等国。现在,每年都有大批国外的佛教徒前来南华寺朝拜祖庭。 南华寺始建于南北朝明的梁天监元年(公元502年)。 据史料记载,是年印度高僧智乐三藏自广州北上,途经曹溪,“掬水饮之,香味异常”,“四顾群山,峰恋奇秀”,“宛如西天宝林山地”遂建议在此建寺。天监三年,寺庙建成,梁武帝赐“宝林寺”名。后又先后更名为“中兴寺”、“法泉寺”、至宋开宝元年(公元968年),宋太宗敕赐“南华禅寺”,寺名乃沿袭至今。 南华寺目前所见格局,重修于民国23年(1934年),由时任广东西北区绥靖公署主任李汉魂资助,著名高僧虚业和尚主持,历时十年,表建成殿堂房舍243楹,新塑圣象690尊,使南华寺成为广东省首屈一指的佛教圣地。现全寺建筑面积 1.2万平方米,殿宇建筑保留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风格,呈中轴 线两边对称布局。从正门进入,次是曹溪门、放生池、宝林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