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塑料生产流程

改性塑料生产流程
改性塑料生产流程

改性塑料生产流程主要包括:混料工序、挤出工序、包装。

一、混料

1、混料六检:开单、领料、清机、分料、摆料、混料

2、清机:分A、B、C、D四个等级,其中A等级最高(表面光滑)以此类推。

3、分料:确保相关原料不会在操作中搞错。

4、混料:PC光扩散一般混料的顺序为:料粒粉体,色粉。

二、喂料

通过电脑控制,根据重量变化,控制下料

优点:

1、确保物料比例的精确性

2、减少物料的分层

三、螺杆塑化、挤出、拉条

四、水冷(水槽)

对从挤出机挤出来的塑料条进行降温,冷却。

五、风干(打水机,风刀)

除去塑料条上的水分,进行干燥。

六、切粒

一般切出的粒子大小为3mm*3mm PVC材料标准:GB/T8815-2002

七、过筛(振动筛)

对切出来的粒子进行筛选,对粒子的大小进行控制。

八、过磁(磁性过滤器)

把带铁杂质的粒子吸出

九、现场检验

主要是外观控制,检测粒子的颜色是否达到标准以及是否统一。

十、混合(双锥回转混合机)

确保粒子的颜色、性能均匀。

十一、包装(全电子定量包装机)

十二、入库

塑胶材料的选用原则

迄今为止,已见报道的树脂种类达到上万种,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也不下千余种。塑料材料的选用就是在众多的树脂品种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品种。初看起来,可供我们选择的塑料品种太多,有眼花缭乱的感觉。但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树脂品种都获得了具体应用。我们所指的塑料材料的选用,并不是漫无边际的选择,而是在常用的树脂品种中选用。 塑料材料的选用原则: 一.塑胶材料的适应性; 1.各种材料的性能比较; 2.不宜选用塑料的条件; 3.选用塑料的适宜条件。 二.塑料制品的使用性能 1.塑料制品的使用条件 a.塑料制品的受力情况; b.塑料制品的电性能; c.塑料制品的尺寸精度要求; d.塑料制品的渗透性要求; e.塑料制品的透明性要求; f.塑料制品的外观要求。 2.塑料制品的使用环境 a.环境温度; b.环境湿度; c.接触介质; d.环境的光、氧及辐射. 三.塑料的加工性能 1.塑料的可加工性; 2.塑料的加工成本; 3.塑料加工的废料处理.

四.塑料制品的成本 1.塑料原料的价格; 2.塑料制品的使用寿命; 3.塑料制品的维护费用. 五.塑料原料的来源。 在实际选用过程中,有些树脂在性能上十分接近,难分伯仲。究竟选择哪一种更为合适?需要多方考虑、反复权衡,才可以确定下来。因此说塑胶材料的选用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可遵循的规律并不十分明显。有一点需提醒大家特别注意,从各种书刊上引用的塑料材料性能数据,都是在特定条件下测定的,这些条件可能与实际工作状态差别较大。如不吻合则要将所引数据转换成实际使用条件下的性能或按实际条件重新测定。 面对一个要开发制品的设计图纸,选材应遵循如下步骤。 首先要确定这个产品是否可选用塑料材料制造;其次,如果确定可用塑料材料来制造,究竟选用那种塑料材料是进一步需要考虑的因素。 根据产品精度选择塑料材料: 不同塑料材料对应的产品精度 精度等级可用塑料材料品种 1级无 2级无 3级 PS、ABS、PMMA 、PC、PSF、PPO、PF、AF、EP、UP、 F4 UHMW、30%GF增强塑料等,其中以30%GF增强塑料的精度最高. 4级 PA类、氯化聚醚 HPVC等 5级 POM 、PP、HDPE等 6级 SPVC、LDPE、LLDPE等 衡量塑料制品耐热性能好坏的指标有热变形温度、维卡软化点和马丁耐热温度三种,其中以热变形温度最为常用. 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塑料的最高使用温度一般不超过400°C,而且大多数塑料的使用温度都在100到260°C范围内;只有不熔聚酰亚胺、液晶聚合物、聚苯酯(AP)、聚苯并咪唑(PBI)、聚硼二苯基硅氧烷(PBP)的热变形温度可大于300°C。因此,如果使用环境的温度长时间超过400°C,几乎没有塑料材料可供选用;如果使用环境的温度短期超过400°C,甚至达到500°C以上,并且无较大的负荷,有些耐高温塑料可短时使用。不过以碳纤维、石墨或玻璃纤维增强的酚醛等热固性塑料很特别,虽然其长期耐热温度不到200°C,但其瞬时可耐上千度高温,可用作耐烧蚀材料,用于导弹外壳及宇宙飞船面层材料。

改性塑料简介

改性塑料简介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改性塑料改性塑料,是指在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基础上,经过填充、共混、增强等方法加工改性,提高了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方面的性能的塑料制品。

改性塑料是涉及面广、科技含量高、能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一个塑料产业领域。而改性技术—填充、共混和增强改性更是深入几乎所有的塑料制品的原材料与成型加工过程。 普通的塑料往往会有它自身的特性和缺陷,改性塑料就是给塑料改变一下性质,基本的技术包括: 1、增强:将玻璃纤维等与塑料共混以增加塑料的机械强度。 2、填充:将矿物等填充物与塑料共混,使塑料的收缩率、硬度、强度等性质得到改变。 3、增韧:通过给普通塑料加入增韧剂共混以提高塑料的韧性,增韧改性后的产品:铁轨垫片。 4、阻燃:给普通塑料树脂里面添加阻燃剂,即可使塑料具有阻燃特性,阻燃剂可以是一种或者是几种阻燃剂的复合体系,如溴+锑系,磷系,氮系,硅系,以及其他无机阻燃体系。 5、耐寒:增加塑料在低温下的强度和韧性,一般塑料在低温下固有的低温脆性,使得在低温环境中应用受限,需要添加一些耐低温增韧剂改变塑料在低温下的脆性,例如汽车保险杠等塑件,一般要求耐寒。 3、特点 改性塑料凭借优越的性价比在越来越多的下游领域得到应用,可以说改性塑料已经成为一种消费趋势,而这种趋势背后隐含了如下五种因素: 高性能:改性塑料不仅具备传统塑料的优势,如密度小、耐腐蚀等,同时物理、机械性能得到很好的改善,如高强度、高韧度、高抗冲性、耐磨抗震,此外塑料综合性能的提高为其下游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基础。 低成本:与其他材料相比,塑料得益于生产效率高、密度低等优势,具有更低的成本,单位体积塑料的成本仅为金属的十分之一左右。 政府政策:中国推行的“3C”强制认证制度,对目录内产品的安全性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从而推动了阻燃塑料在家用电器、IT、通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塑料改性的知识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360docs.net/doc/28361329.html,) 塑料改性的知识 何谓塑料改性? 塑料改性是将通用树脂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方法,改善或增加其功能,在电、磁、光、热、耐老化、阻燃、机械性能等方面达到特殊环境条件下使用的功能。从原料树脂的生产到多种规格及品种的改性塑料母料,为了降低塑料制品的成本,提高其功能性,都会存在塑料改性技术。 改性的目的是什么? 塑料表面改性的目的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应用的改性,另一类是间接应用的改性。 (1)直接应用的塑料表面改性直接应用改性是指可以直接获得应用的一些改性,具体有表面光泽度、表面硬度、表面耐磨性及摩擦性、表面防老化、表面阻燃、表面导电及表面阻隔等。塑料表面这方面的改性近年来开发应用很快,如在塑料阻隔改性方面,表面阻隔改性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2)间接应用的塑料表面改性间接应用改性是指为直接应用打基础的一些改性,具体如为改善塑料的粘接性、印刷性及层化性等而进行的提高塑料表面张力的改性。例如,以塑料电镀为例,未经表面处理的塑料品种只有ABS的镀层牢度能达到要求;尤其聚烯烃类塑料品种,镀层牢度十分低,必须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与镀层的结合牢度,方可进行电镀处理。 改变塑料的密度

(1)降低塑料密度 说降低密度可能你清楚,但是换个说法你就明白了:让塑料变轻。降低塑料的密度方法有发泡改性、添加轻质填料及共混轻质树脂三种。塑料制品的发泡成型是降低其密度的最有效方法。而添加轻质添料和共混轻质树脂两种改性方法,只能小幅度地降低密度,其降幅一般只有50%左右,最低相对密度只能达到0.5左右。塑料发泡制品的密度变化范围很广范,相对密度最低可达到10-3。 (2)提高塑料密度 提高塑料的密度是使原树脂相对密度升高的一种方法,主要为添加重质填料和共混重质树脂。添加重质填料提高塑料的密度方法主要的填料有金属粉、重质矿物填料;共混重质树脂提高塑料的密度,此种方法提高幅度比较小,一般最高只能达到50%左右。主要适于一些轻质树脂如PE、PP、PS、EV A、PA1010及PPO等。常加入的重质树脂有:PTFE、FEP、PPS及POM等。 塑料的透明性改进 关于塑料的透明性,在之前的文章中有所介绍,这里只简单介绍一下。改进塑料透明性的原理是利用晶体与透明性的关系。塑料的透明性大小与其制品的结晶度大小和结晶结构有关,通过控制制品的不同形态结构,可以改善其透明性。 衡量一种材料的透明性好坏,有许多性能指标都需要考虑。常用的指标有:透光率、雾度、折光指数、双折射及色散等。在上述指标中,透光率和雾度二个指标主要表征材料的透光性,而折光指数、双折射及色散三个指标主要用于表征材料的透光质量。一种好的透明性材料,要求上述性能指标优异且均衡。 常用的改变晶型方法有: ①控制结晶质量,例如晶型、球晶含量、晶体尺寸、晶体规整性的控制; ②提高折射率,主要是通过加入不影响透明性的高折射率有机物或无机物来提高;

改性塑料实验方案

导热聚乙烯塑料的导热性能研究实验方案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如何提高聚乙烯的导热性能,进而探索工艺条件对高分子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研究其微观相互作用机理。 2. 掌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使用共混复合法,将高效率的导热填料添加到聚乙烯中,改善聚乙烯的导热性能。本实验将不同体积分数的石墨、Al2O3填充到聚乙烯中,在高速混合器中混合均匀,混合好后的粉末在平板硫化机上压制成型,在将材料制成样条,然后简单地测试样条的力学性能,找出填料含量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重点测试混合材料的导热性能,探索工艺条件对高分子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研究其微观相互作用机理。 三、实验用原材料 1.主要原材料 UHMWPE:上海化工研究所; 可膨胀石墨(KP 35,碳含量98%):河北联星碳化物有限公司; Al2O3:分析纯,天津福晨化学试剂厂。 2.配方 初步拟定的配方如表1.1所示。 表1.1 实验配方 原材料名称体积分数/份 UHMWPE 60 KP 35 0~40 Al2O30~40 3.仪器、设备 所需的仪器和设备如表1.2所示。

表1.2 实验主要仪器和设备 仪器名称型号厂家 高速混合机GH-10型北京泽岛机械有限公司开放式炼塑机SK-160B型上海橡胶机械厂 平板硫化机XQLB-25D型上海第一橡胶机械厂 机械拉力机LJ-10000型承德衡通试验检测仪器 有限公司 悬臂梁冲击试验机XJU-22J型江都市俊平试验机械厂导热系数测试仪YBF一3型杭州大华仪器制造公司扫描电子显微镜EM3200型无锡创辉测量技术有限 公司 四.工艺条件预定 1.材料配方的确定 实验考察混合填料的添加量控制在40%时,石墨/Al2O混用对聚乙烯材料力学性能、导热性能的影响,将UHMWPE粉末、石墨/Al2O3按一定比例混合,放入高速混合机中搅拌,混合均匀,实验配方如表1.3所示,其中体积分数用量简称量确定。

塑料改性的目的、手段及方法

塑料改性的目的、手段及方法 第一章概论 塑料改性:是在把现有树脂加工成塑料制品的过程中,利用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改变塑料制品的一些性能,以达到预期目的。 塑料改性分类: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 物理改性:填充改性、增强改性和共混改性 化学改性:接枝共聚改性、嵌段共聚改性、辐射交联改性等 填充改性:是指在塑料成型加工过程中加入无机或有机填料,以满足一定的要求。填充改性能显著改善塑料的机械性能、耐摩 檫性能、热学性能、耐老化性能等,例如能克服塑料的低 强度、不耐高温、低刚硬性、易膨胀性、易蠕变等缺点。 所以选用合适的填料既可以有增量作用,又有改性效果。 但并非所有填料都能起这种作用:有些填料具有活性,起 补强作用,可显著提高塑料强度,如木粉添加到酚醛树脂 中,在相当大的范围内起补强作用;而有些填料添加后起 到稀释作用,降低了机械强度,如普通轻质碳酸钙添加到 聚氯乙烯中,这种填料称为惰性填料。 增强改性:某些填料,如玻璃纤维,填充时对塑料的机械强度影响很大,如玻璃纤维填充聚酯,弯曲弹性模量可由原来的2764 兆帕提高到9800兆帕,提高近350%,增强效果极为明显, 于是把这种填料改性的塑料称为增强塑料,这种方式称为 增强改性。除玻璃纤维外,碳纤维、硼纤维、云母等填料 都可明显提高塑料的机械强度。 共混改性:是指在原来塑料基体中,再通过各种混合方法(如开放式炼塑机、挤出机等)混进另外一种或几种塑料或弹性体, 以此改变塑料的性能。例如ABS(丙烯氰-丁二烯-苯乙烯 共聚物),就综合了丙烯氰(A)、丁二烯(B)、苯乙烯(S) 三者的特性,其微观形态结构类似于合金。 接枝共聚改性:是先将母体树脂溶解在所要接枝的塑料单体中,然后使要接枝的单体聚合,这时形成的树脂便接枝到母体树脂 中去。 嵌段共聚改性:指每一种单体单元以一定长度的顺序,在其末端相互联结,形成一种新的线性分子。根据单体单元的种类,可 分为二嵌段、三嵌段、多嵌段共聚物。

年产xx吨改性塑料项目立项报告

年产xx吨改性塑料项目 立项报告 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报告说明— 塑料产业随着新技术创新应用推动新一轮消费升级,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家居等消费市场升级迅速崛起,同时对于多功能及环保绿色及高性能改性塑料产品迎来市场增量。 该改性塑料项目计划总投资20031.6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992.4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9.84%;流动资金4039.1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0.16%。 达产年营业收入31901.00万元,总成本费用25010.28万元,税金及附加350.60万元,利润总额6890.72万元,利税总额8191.76万元,税后净利润5168.04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023.72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4.40%,投资利税率40.89%,投资回报率25.80%,全部投资回收期5.38年,提供就业职位552个。 我国改性塑料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到目前不到30年的发展历史。伴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以塑代钢”、“以塑代木”的不断推进,改性塑料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改性设备、改性技术不断成熟,改性塑料工业体系也逐步完善,目前已成为全国塑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改性塑料行业发展进入调整阶段,需求增速有所放缓。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第二章项目单位概况 第三章项目背景研究分析第四章产业分析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分析第六章项目选址 第七章土建方案 第八章工艺概述 第九章环境保护和绿色生产第十章职业安全 第十一章项目风险 第十二章项目节能情况分析第十三章实施方案 第十四章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第十五章经营效益分析 第十六章项目结论 第十七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改性沥青技术及生产工艺方案介绍

改性沥青技术及生产工艺介绍 一、前言 1、沥青 传统意义上的沥青是由树脂包裹的沥青质分子团组成的胶体物质,它呈现出很强的油质状态(即石油质)。胶体分为溶胶(主要指液态密度)和冻胶(主要指固体密度),这取决于其成分间的平衡状态。对沥青来说,两种状态的平衡取决于沥青质和树脂间的相互作用,并受到外界温度的强烈影响。事实上,沥青温度的升高打破了其冻胶状态,使沥青分子团演变成溶胶状态。 因而沥青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常温下呈现出固体或半固体,但随温度升高极易溶化。这一显著的热敏感性是沥青的最重要的特征,也是其主要弱点。事实上,沥青混合物应能够在全年不同的工作条件下保持其良好的性能。显著的热敏感性妨碍了沥青混合物在高温和低温时呈现出良好的性能,因而必须改进沥青的特性以提高产品性能。 二十多年来,国际国内交通容量增长迅速,重型车辆在其中的比例也不断增长。面对现在和将来的繁重的交通容量,使用传统材料、按传统方法设计的高速公路和机场跑道的沥青路面的寿命将不断降低。为了提高沥青的产品性能,一个可行的方法就是选用某些高分子聚合体改变传统沥青的特性。 2、高分子聚合物 现有的高分子聚合体种类繁多,特性各异,一般分为塑性体和弹性体。同样工作温度下,其性能在很多方面都不同,特别是劲度、可变形性以及冲击强度。图表-1显示了塑性体和高弹体代表性的应力应变特性。 图(一) 很多高分子聚合体材料可以用来改变沥青的特性,下面我们举例说明: 1、热塑(性)塑料(高弹体):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tyrene-Butatriene-Styrene,SBS) 苯乙烯-丁二烯(Styrene-Butatriene,SB)

改性塑料及色母粒生产工艺流程

改性塑料及色母粒生产工艺流程 1配料:失重计量秤, 通过自动化失重计量秤,按照产品配方比例,配置各种原辅材料,确保各种原辅材料比例满足产品配方要求。 2熔融挤出双螺杆挤出机, 物料经失重秤自动化喂料进入双螺杆挤出机,物料经电加热、剪切作用将混合物熔融混合,主要有物料挤压、熔融、剪切混合、抽真空、再剪切等步骤,令各种添加剂均匀分散在聚合物中,并将聚合物熔体通过挤出机模头模孔挤出。 3冷却冷却循环水槽, 利用循环水或空气对从挤出机挤出的聚合物熔体冷却成固态。 4风干风机 将聚合物料条上的冷却水吹干。 5切粒切粒机 对聚合物料条进行切粒,得到塑料粒子。 6过筛振动筛 清除过长、过短等不符合粒径要求的塑料粒子,得到符合规定尺寸大小的塑料粒子产品。7均化卧式混合机 将颗粒状改性塑料体送入均化仓均化,保证每仓物料均一性。 8包装包装机、电子秤

将产品按规定的重量装包,并在包装袋上喷印产品品名、品级、色号、重量和生产批号等字符。 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市场需求增加 由于热塑性弹性体、改性塑料和色母粒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和相比于传统材料更优异的环境保护性能和可回收利用性,其在汽车工业、家用电器、医疗卫生、轨道交通、建筑工程等行业均有广泛的应用。且随着本行业应用技术的不断研发,其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展,在相关行业的应用比重也将不断增加。下游行业的快速增长和热塑性弹性体、改性塑料和色母粒产品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都有效推动了产品需求的增加。 随着消费升级和材料技术、改性技术以及汽车、家电、IT组件的生产及主要工艺装备技术的发展,使得热塑性弹性体、改性塑料和色母粒的各项性能完全可以满足下游行业日益严格的要求,在生产制造中的应用更加广泛,推动了热塑性弹性体、改性塑料和色母粒在下游制造业中应用的大量增加。 (2)进口替代效应将进一步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相对于同行业国际厂商,在中国本土化生产的厂商具有较大的成本和服务优势,一方面我国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具有成本优势。同时,由于可以为下游客户提供实现“零距离”的贴身式服务,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产品,越来越多的本土化产品正在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国内产品替代进口趋势近年来非常明显。 (3)节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直接推动本行业的发展

改性塑料简介

改性塑料 改性塑料,是指在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基础上,经过填充、共混、增强等方法加工改性,提高了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方面的性能的塑料制品。 目录1简要5改性知识6细分类别 2发展?简介7改性PA 3特点?分散状态8改进技术 4硬度?填充物态9、基本定义 中文名改性塑料加工方法填充、共混、增强 基础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作用提咼了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 1、简要 通过改性的塑料部件不仅能够达到一些钢材的强度性能,还具有质轻、色彩丰富、易成型等一系列优点,因此“以塑代钢”的趋势在很多行业都显现出来,而现阶段要找出一种大规模替代塑料制品的材料几乎是不可能的。 2、发展 改性塑料属于石油化工产业链中的中间产品,主要由五大通用塑料和五大工程塑料为塑料基质加工而成,具有阻燃、抗冲、高韧性、易加工性等特点。

我国改性塑料行业发展迅猛,产量、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分别达到20% 15%国内改性塑料年总需求在500万吨左右,约占全部塑料消费量的10%左右,但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0%此外,我国人均塑料消费量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作为衡量一个 国家塑料工业发展水平的指标一一塑钢比,我国仅为30:70,不及世界平均的50:50,更 远不及发达国家如美国的70:30和德国的63: 37。 塑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随着汽车向轻量化发展、节能方向发展,对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1kg塑料可以替代2-3kg钢等 更重的材料,而汽车自重每下降10%油耗可以降低6%-8%所以增加改性塑料在汽车中的用量可以降低整车成本、重量,并达到节能效果。 改性塑料是涉及面广、科技含量高、能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一个塑料产业领域。而塑料改性技术一填充、共混和增强改性更是深入几乎所有的塑料制品的原材料与成型加工过程。 普通的塑料往往会有它自身的特性和缺陷,改性塑料就是给塑料改变一下性质,基本的技术包括: 1、增强:将玻璃纤维等与塑料共混以增加塑料的机械强度。 2、填充:将矿物等填充物与塑料共混,使塑料的收缩率、硬度、强度等性质得到改变。 3、增韧:通过给普通塑料加入增韧剂共混以提高塑料的韧性,增韧改性后的产品:铁轨垫片。 4、阻燃:给普通塑料树脂里面添加阻燃剂,即可使塑料具有阻燃特性,阻燃剂可以是一种或者是几种阻燃剂的复合体系,如溴+锑系,磷系,氮系,硅系,以及其他无机阻燃体系。 5、耐寒:增加塑料在低温下的强度和韧性,一般塑料在低温下固有的低温脆性,使得在低温环境中应用受限,需要添加一些耐低温增韧剂改变塑料在低温下的脆性,例如汽车保险杠等塑件,一般要求耐寒。

改性塑料及色母粒生产工艺流程

改性塑料及色母粒生产工艺流程 1 配料:失重计量秤, 通过自动化失重计量秤,按照产品配方比例,配置各种原辅材料,确保各种原辅材料比例满足产品配方要求。 2 熔融挤出双螺杆挤出机, 物料经失重秤自动化喂料进入双螺杆挤出机,物料经电加热、剪切作用将混合物熔融混合,主要有物料挤压、熔融、剪切混合、抽真空、再剪切等步骤,令各种添加剂均匀分散在聚合物中,并将聚合物熔体通过挤出机模头模孔挤出。 3 冷却冷却循环水槽, 利用循环水或空气对从挤出机挤出的聚合物熔体冷却成固态。 4 风干风机 将聚合物料条上的冷却水吹干。 5 切粒切粒机 对聚合物料条进行切粒,得到塑料粒子。 6 过筛振动筛 清除过长、过短等不符合粒径要求的塑料粒子,得到符合规定尺寸大小的塑料粒子产品。 7 均化卧式混合机 将颗粒状改性塑料体送入均化仓均化,保证每仓物料均一性。 8 包装包装机、电子秤 将产品按规定的重量装包,并在包装袋上喷印产品品名、品级、色号、重量和生产批号等字符。 影响改性塑料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的因素 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的市场需求增加 由于热塑性弹性体、改性塑料和色母粒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和相比于传统材料更优异的环境保护性能和可回收利用性,其在汽车工业、家用电器、医疗卫生、轨道交通、建筑工程等行业均有广泛的应用。且随着本行业应用技术的不断研发,其应用领域将不断扩展,在相关行业的应用比重也将不断增加。下游行业的快速增长和热塑性弹性体、改性塑料和色母粒产品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都有效推动了产品需求的增加。 随着消费升级和材料技术、改性技术以及汽车、家电、IT组件的生产及主要工艺装备技术的发展,使得热塑性弹性体、改性塑料和色母粒的各项性能完全可以满足下游行业日益严格的要求,在生产制造中的应用更加广泛,推动了热塑性弹性体、改性塑料和色母粒在下游制造业中应用的大量增加。 (2)进口替代效应将进一步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相对于同行业国际厂商,在中国本土化生产的厂商具有较大的成本和服务优势,一方面我国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具有成本优势。同时,由于可以为下游客户提供实现“零距离”的贴身式服务,根据客户需求定制产品,越来越多的本土化产品正在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国内产品替代进口趋势近年来非常明显。 (3)节能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直接推动本行业的发展 2005年7月1日,我国第一个针对汽车燃油消耗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正式实施,2009年1月,国务院通过的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中央财政将安排补贴资金,支持节能汽车在大中城市示范推广。2009年3月,《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将电动汽车产销形成规模和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列为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为达到《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国家标准、加快节能汽车的推广应用以及实现《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细则的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减轻整车重量,实现汽车的轻量化、节能化,用改性塑料代替部分金属件,用TPE替代传统橡胶(TPE或者TPV的密度是传统橡胶的70%)是大势所趋。 随着消费升级和产品技术更新,多个消费品行业对产品环保要求日益严格。 以汽车工业为例,全球汽车工业已经对整车可回收性提出要求,强制性标准的实施引导热塑性弹性体替代热固性橡胶材料。欧盟、日本和美国分别颁布了《2000/53/EC报废汽车回收指令》、《汽车循环利用法》等相关法规,对整车回收率提出了明确标准,要求汽车厂商必须负责对报废车辆的材料进行再生利用和适当处理。具有较好可回收性的热塑性弹性体产品受益于相关标准的实施,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立法、执法的日益严格,热塑性弹性体所具有的绿色环保(低VOC)、资源耗费少、可反复回收利用等优点将会逐步转化为产品的市场优势和成本优势,推动其对天然橡胶和传统热固性橡胶的替代。 (4)国家产业政策的扶持

改性塑料加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改性塑料加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针对改性塑料颗粒在加工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先总结分析如下: 一、黑点偏多的原因 原料本身质量差,黑点偏多; 螺杆局部过热,造成物料炭化加重,炭化物被带到料条中,造成给点偏多; 螺杆局部剪切太强,造成物料炭化加重,炭化物被带到料条中,造成给点偏多; 机头压力太大(包括堵塞、滤网太多、机头温度太低等),回流料太多,物料炭化加重,炭化物被带到料条中,造成给点偏多; 机台使用年限偏长,螺杆与机筒间隙增加,机筒壁粘附炭化物增多,随挤出时间推移,被逐步带到料条中,造成给点偏多; 自然排气口和真空排气口长时间不清理,堆积的炭化物增多,随后期连续挤出被带到料条中,造成黑点偏多; 外部环境或人为造成其他杂质混入,造成黑点偏多; 口模(包括出料口和内部死角)清理不干净,造成黑点偏多; 出料口不够光滑(如,一些浅槽及坑洼等),长时间可能积存物料,随挤出时间推移,被逐渐炭化,再被带到料条中,造成黑点偏多; 部分螺纹原件损坏(缺角、磨损等形成死角),造成死角处的物料炭化加重,在后续连续挤出过程中,被逐步带出到料条,造成黑点偏多; 自然排气和真空排气不畅,造成螺杆内物料炭化,造成黑点偏多。 二、成品加工过程问题分析 断条产生原不足: 增加滤网目数或张数; 适当调低主机转速或调高喂料转速; 适当降低挤出加工温度(机头或其他各区)。 外部杂质: 检查混料和放料各环节的设备死角是否清理干净及是否有杂质混入; 尽量少加破碎料或人工对破碎料进行初筛,除去杂质; 增加滤网目数及张数; 尽量盖住可能有杂物掉落的孔洞(实盖或网盖)。 内部杂质:

机头压力太高(包括口模堵塞、滤网太多、机头温度太低等),造成回流增加而导致炭化加重,炭化物被带出到料条中,在牵引力作用下,造成断条; 挤出机局部过热,造成炭化加重,炭化物被带出到料条,在牵引力作用下,造成断条; 螺杆剪切局部太强,造成物料局部炭化加重,炭化物被带出到料条,在牵引力作用下,造成断条;机器使用年限长,螺杆和机筒磨损,缝隙增大,回流增加,机筒壁粘附的炭化物增加,随挤出时间延长,炭化物逐步被带出到料条,在牵引力作用下,造成断条; 真空或自然排气口(此处包括垫片和死角)长时间不清理,存在的炭化物被带到料条,在牵引力作用下,造成断条; 机头口模(此处包括出料口和机头内部死角)未清理干净,口模里面含有炭化物或杂质被带到料条,在牵引力作用下,造成断条; 更换滤网的时间间隔太长,滤网被堵住,物料出不来,造成断条。 物料塑化不良: 挤出温度偏低或螺杆剪切太弱,物料未充分塑化,出现料疙瘩,在牵引力作用下,造成断条; 原料物性变化: 共混组分在同一温度,流动性存在太大差异,由于流动性不匹配或未完全相容(包括物理缠结和化学反应),理论上讲这种叫“相分离”,“相分离”一般在共混挤出不会出现,较多出现在注塑过程中,但如果MFR相差太大,在螺杆相对剪切较弱的前提下,可能出现断条; 共混组分黏度变化:对同一材料而言,如果MFR减小,硬度、刚性和缺口变大,有可能该批料的分子量较之前有所偏大,造成黏度变大,在原有的加工温度和工艺作用下,造成塑化不良,此时提高挤出温度或降低主机螺杆转速可解决。 料条困汽或排气不畅: 加工温度太高或螺杆局部剪切太强或螺杆局部过热,造成某些阻燃剂等助剂的分解,释放出气体,真空未及时将气体抽出,气体困在料条里面,在牵引力作用下,造成断条; 物料受潮严重,加工水汽未及时经过自然排气和真空排除,汽体困在料条,在牵引力作用下,造成断条; 自然排气或真空排气不畅(包括堵塞、漏气、垫片太高等),造成有气(或汽)困在料条里,在牵引力作用下,造成断条。 物料刚性太大、水太冷或过水太多、牵引不匹配:

改性塑料简介

改性塑料简介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改性塑料 改性塑料,是指在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基础上,经过填充、共混、增强等方法加工改性,提高了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方面的性能的塑料制品。 中文名改性塑料加工方法填充、共混、增强 1、简要 通过改性的塑料部件不仅能够达到一些钢材的强度性能,还具有质轻、色彩丰富、易成型等一系列优点,因此“以塑代钢”的趋势在很多行业都显现出来,而现阶段要找出一种大规模替代塑料制品的材料几乎是不可能的。 2、发展 改性塑料属于石油化工产业链中的中间产品,主要由五大通用塑料和五大工程塑料为塑料基质加工而成,具有阻燃、抗冲、高韧性、易加工性等特点。 我国改性塑料行业发展迅猛,产量、表观消费量年均增长分别达到20%、15%。国内改性塑料年总需求在500万吨左右,约占全部塑料消费量的10%左右,但仍远低于世界平

均水平20%。此外,我国人均塑料消费量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塑料工业发展水平的指标——塑钢比,我国仅为30:70,不及世界平均的50:50,更远不及发达国家如美国的70:30和德国的63:37。 塑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随着汽车向轻量化发展、节能方向发展,对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1kg塑料可以替代2-3kg钢等更重的材料,而汽车自重每下降10%,油耗可以降低6%-8%。所以增加改性塑料在汽车中的用量可以降低整车成本、重量,并达到节能效果。 改性塑料是涉及面广、科技含量高、能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一个塑料产业领域。而改性技术—填充、共混和增强改性更是深入几乎所有的塑料制品的原材料与成型加工过程。 普通的塑料往往会有它自身的特性和缺陷,改性塑料就是给塑料改变一下性质,基本的技术包括: 1、增强:将玻璃纤维等与塑料共混以增加塑料的机械强度。 2、填充:将矿物等填充物与塑料共混,使塑料的收缩率、硬度、强度等性质得到改变。 3、增韧:通过给普通塑料加入增韧剂共混以提高塑料的韧性,增韧改性后的产品:铁轨垫片。 4、阻燃:给普通塑料树脂里面添加阻燃剂,即可使塑料具有阻燃特性,阻燃剂可以是一种或者是几种阻燃剂的复合体系,如溴+锑系,磷系,氮系,硅系,以及其他无机阻燃体系。 5、耐寒:增加塑料在低温下的强度和韧性,一般塑料在低温下固有的低温脆性,使得在低温环境中应用受限,需要添加一些耐低温增韧剂改变塑料在低温下的脆性,例如汽车保险杠等塑件,一般要求耐寒。 3、特点 改性塑料凭借优越的性价比在越来越多的下游领域得到应用,可以说改性塑料已经成为一种消费趋势,而这种趋势背后隐含了如下五种因素:

塑料改性-改的是什么性

塑料改性总结: “塑料改性”、“改性塑料”等这些词经常被我们挂在嘴边,那么,塑料改性是什么,改的是什么性呢?小编就来扒一扒! 何谓塑料改性? 塑料改性是将通用树脂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机械的方法,改善或增加其功能,在电、磁、光、热、耐老化、阻燃、机械性能等方面达到特殊环境条件下使用的功能。从原料树脂的生产到多种规格及品种的改性塑料母料,为了降低塑料制品的成本,提高其功能性,都会存在塑料改性技术。 塑料改性技术方法有哪些? 提及塑料改性,很多人会想到填充、共混、纤维增强等,但很少人非常全面了解塑料改性技术方法。其实,塑料改性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添加改性 (1)添加小分子无机物或有机物 在聚合物(树脂)中加入小分子无机物或有机物,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以取得某种预期性能的一种改性方法。这种方法是最早的一种改性方法,它改性效果明显,工艺简单,成本低,因而应用十分广泛。相信在高校做过毕业课题的都接触和了解这种方法。

这种改性方法按照改性目的分为降低成本(添加各种价廉的无机、有机填料)、提高强度(添加各种增强纤维)、提高韧性(添加弹性体及超细填料等)、提高阻燃性(添加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无机磷、有机卤化物、有机磷化物、有机硅及氮化物等)、提高寿命(添加各种抗氧剂、光稳定剂等)、改善加工性(添加增塑剂、热稳定剂、润滑剂及加工助剂等)、增加耐磨性(添加石墨、MoS2、SiO2等)、改善结晶结构(添加成核剂,具体有有机羧酸类、山梨醇类等)、改善抗静电及导电性(添加抗静电剂及导电剂)、改善可降解性(淀粉填充、降解添加剂等)、改善抗射线辐射性能等。 这种方法常用的添加剂有:无机添加剂(填充剂、增强剂、阻燃剂、着色剂及成核剂等)、有机添加剂(增塑剂、有机锡稳定剂、抗氧剂及有机阻燃剂、降解添加剂等)。 (2)添加高分子物质 这种方法也成为共混改性,其主要的方法是在一种树脂中掺入一种或多种其它树脂(包括塑料和橡胶),从而达到改变原有树脂性能。由于共混改性的复合体系中都为高分子物质,因而其相容性好于添加小分子的体系,改性同时对原有树脂的其它性能没有太大影响。我们常见的聚合物合金就是此方法改性产物。共混改性是一种开发新型高分子材料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对现有塑料品种实现高性能化、精细化的主要途径。 2、形态及结构改性 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塑料本身的树脂形态及结构来改性。通常方法是改变塑料的晶型状态、交联、共聚、接枝等。 (1)形态控制改性 塑料的形态控制改性即控制塑料制品不同的聚集形态,使之取得我们预期的性能。这种方法是在非外力作用下通过加工成型工艺条件的调整,进行形态控制,一般称之为自我改性,其中以自增强最为常用。通过塑料形态控制可以改善塑料的许多性能,如力学、热学、光学等各个方面,有些方面的改性效果十分明显。例如通过成核技术控制结晶质量,用双向拉伸技术获取高度取向。 (2)交联改性 交联应该很熟悉,一般为线性结构交联为网状结构或立体结构。引发交联是需要外界条件的,通常为不同形式的能源(例如光、热、辐射等)。大分子链由于外界作用产生可反应

【塑料橡胶制品】塑料改性方法

(塑料橡胶材料)塑料改性 方法

降低塑料的密度 降低塑料的密度是指通过适当的办法,使塑料原有的相对密度下降,以适应不同应用场合的需要。 降低塑料的密度方法有发泡改性、添加轻质填料及共混轻质树脂三种。 发泡降低塑料的密度 塑料制品的发泡成型是降低其密度的最有效方法。而添加轻质添料和共混轻质树脂两种改性方法,只能小幅度地降低密度,其降幅一般只有50%左右,最低相对密度只能达到0.5左右。塑料发泡制品的密度变化范围很广范,相对密度最低可达到10-3。 添加轻质填料降低塑料的密度 这种方法使密度降低幅度比较小,一般最低可下降到相对密度0.4—0.5左右。填料的相对密度大都比塑料大,比塑料相对密度小的填料品种只有如下几种。 (1)微珠类 a、玻璃中空微球(漂珠)相对密度为0.4—0.7,主要用于热固性树脂; b、酚醛微珠相对密度为0.1。 (2)有机填料类 a、软木粉相对密度0.5,表观密度0.05—0.06; b、纤维粉屑、棉屑相对密度0.2—0.3; c、果壳农作物如稻草粉、花生粉及椰壳粉等。 轻质填料的加入量一般在50%以下,以不严重影响其原有性能为原则。共混轻质树脂降低塑料的密度 这种方法的降低幅度更小,一般只适合于相对密度较大的塑料选用,如氟塑料、POM、PPS、HPVC、PA66、PI及热固性塑料等。

可选用的轻质塑料指相对密度为1以下的几种树脂,如聚4-甲基戊烯-1、EPR (乙丙共聚物)、PE类、PP类、EVA等。加入量以不影响塑料的其它性能为主中,一般为20%—40%左右。 提高塑料的密度 提高塑料的密度是使原树脂相对密度升高的一种方法,主要为添加重质填料和共混重质树脂。 添加重质填料提高塑料的密度 (1)金属粉 (2)重质矿物填料 共混重质树脂提高塑料的密度 此种方法提高幅度比较小,一般最高只能达到50%左右。主要适于一些轻质树脂如PE、PP、PS、EVA、PA1010及PPO等。 常加入的重质树脂有:PTFE、FEP、PPS及POM等。 改进塑料的透明性 塑料的透明性 衡量一种材料的透明性好坏,有许多性能指标都需要考虑。常用的指标有:透光率、雾度、折光指数、双折射及色散等。在上述指标中,透光率和雾度二个指标主要表征材料的透光性,而折光指数、双折射及色散三个指标主要用于表征材料的透光质量。一种好的透明性材料,要求上述性能指标优异且均衡。 透明性的分类 按材料的透光率大小,可将其分为如下三类: 透明材料——波长400nm—800nm可见光的透光率在80%以上;

改性塑料项目申报材料

改性塑料项目 申报材料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改性塑料项目申报材料 目前我国有上千家企业从事改性塑料生产,但规模以上企业较少。国内改性塑料的主要生产企业包括金发科技、中国鑫达、道恩股份、银禧科技等企业。其中金发技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改性塑料产量遥遥领先于同行企业,2018年改性塑料产量为138.26万吨,同比增长0.82%。 该改性塑料项目计划总投资15941.8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833.1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50%;流动资金3108.6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50%。 达产年营业收入21026.00万元,总成本费用15815.71万元,税金及附加257.60万元,利润总额5210.29万元,利税总额6186.55万元,税后净利润3907.72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278.83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2.68%,投资利税率38.81%,投资回报率24.51%,全部投资回收期5.58年,提供就业职位337个。 报告根据我国相关行业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分析投资项目项目产品的发展前景,论证项目产品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并确定项目的目标市场、价格定位,以此分析市场风险,确定风险防范措施等。 ......

塑料产业随着新技术创新应用推动新一轮消费升级,目前随着新能源汽车及智能家居等消费市场升级迅速崛起,同时对于多功能及环保绿色及高性能改性塑料产品迎来市场增量。

改性塑料项目申报材料目录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二、项目概况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二、产业政策分析 三、行业准入分析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资源开发方案。 二、资源利用方案 三、资源节约措施 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第五章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塑料改性手段讲解

塑料改性 一什么是改性塑料? 在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基础上,通过物理、化学、机械等方式,经过填充、共混、增强等加工方法,改善塑料的性能或增加功能,对塑料的阻燃性、强度、抗冲击性、韧性等机械性能得到改善和提高,使得塑料能适用在特殊的电、磁、光、热等环境条件下。 二塑料改性技术的应用范围 从原料树脂的生产到多种规格及品种的改性塑料母料的生产;应用于几乎所有的塑料制品的原材料与成型加工过程中。 塑料改性的应用范围很广泛,几乎所有塑料的性能都可通过改性方法得到改善。如塑料的外观、透明性、密度、精度、加工性、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电磁性能、耐腐蚀性能、耐老化性、耐磨性、硬度、热性能、阻燃性、阻隔性等方面。为了降低塑料制品的成本、改善性能、提高功能,都离不开塑料改性技术。 三塑料改性方法 物理改性:原则上不发生化学反应,主要是物理混合过程。在物理改性过程中往往也伴随有化学反应的发生。 化学改性:在聚合物分子链上通过化学方法进行嵌段共聚、接枝共聚、交联与降解等反应,或者引入新的官能团而形成特定功能的高分子材料。 四塑料主要改性技术手段 1.填充 通过给普通塑料加入无机矿物(有机)粉末,改善塑料材料的刚性、硬度、耐热性等性能。填充剂种类繁多,其特性也极复杂。 塑料填充剂(filler for plastics)的作用:提高塑料加工性能、改进物化性质、增加容积、降低成本。 塑料增量填充剂应具备的特性: (1)化学性质不活泼,呈惰性,不与树脂及其他助剂发生不良反应; (2)不影响塑料的耐水性、耐化学药品性、耐候性、耐热性等;

(3)不降低塑料的物理性能; (4)可以大量填充; (5)相对密度小,对制品的密度影响不大; (6)价格相对低廉。 2.增强 1)措施:通过在加入玻璃纤维、碳纤维等纤维状物质。 2)效果:可以明显改善材料的刚性、强度、硬度、耐热性, 3)不良影响:但很多材料会导致表面不良和韧性明显降低。 4)增强原理: ? 增强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模量; ? ? 树脂具有许多固有的优良物理、化学(耐腐蚀、绝缘、耐辐照、耐瞬时高温烧蚀等)和加工性能; ? ? 树脂与增强材料复合后,增强材料可以起到增进树脂的力学或其他性能,而树脂对增强材料可以起到粘合和传递载荷的作用,使增强塑料具有优良性能。 ? 3.增韧 有较多的材料韧性不够、太脆,可以通过加入韧性较好的材料或者超细无机材料,增加材料韧性和低温使用性能。 增韧剂:为了降低塑料硬化后的脆性,提高其冲击强度和延伸率而加入树脂中的一种添加剂。

改性塑料简介

改性塑料改性塑料,是指在通用塑料和工程塑料的基础上,经过填充、共混、增强等方法加工改性,提高

低成本:与其他材料相比,塑料得益于生产效率高、密度低等优势,具有更低的成本,单位体积塑料的成本仅为金属的十分之一左右。 政府政策:中国推行的“3C”强制认证制度,对目录内产品的安全性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从而推动了阻燃塑料在家用电器、IT、通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消费升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更加卓越的产品性能,要求家电等产品更加美观、安全、耐用,从而对上游的塑料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具有更好的加工性能、力学性能、耐用性和安全性。 技术因素:世界上已经发现1000多种聚合物,但真正有应用价值的只有几十种,开发新的聚合物不仅投资巨大,而且应用前景不明朗;相反,改性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现有聚合物的性能以适应产业的需求,同时可以降低一些高价工程塑料的成本,成为发展塑料工业的有效途径。 4、硬度 硬度是指材料抵抗其它较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硬度值的大小是表征材料软硬程度的有条件的定量反映,它不是一个单纯而确定的物理量。硬度值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材料的本身,而且取决于测试条件和测定方法,即不同的硬度测量方法,对同一种材料测定的硬度值不尽相同。因此,要比较材料之间的硬度大小,必须用同一种测量方法测量的硬度值,才有可比性。 常用于表示硬度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a、邵氏硬度 b、洛氏硬度 c、莫氏硬度 添加改性塑料的硬度 添加改性塑料的硬度是指在塑料中加入硬质添加剂的一种改性方法。常用的硬度填加剂为刚性无机填料及纤维。 (1)添加刚性无机填料 表面处理改进塑料的硬度 塑料的表面硬度改进方法是指只改善塑料制品外表的硬度,而制品内部的硬度不变。这是一种低成本的硬度改进方法。 这种改性方法主要用于壳体、装饰材料、光学材料及日用品等。这种改性方法主要包括涂层、镀层及表面处理三种方法。 共混与复合改进塑料的硬度 (1)共混改进塑料的硬度 塑料共混改进方法即在低硬度树脂※※混高硬度树脂,以提高其整体硬度。常见的共混树脂有:PS、PMMA、 ABS及MF等,需要改性的树脂主要为PE类、PA、PTFE及PP等。 (2)复合改进塑料的硬度 塑料复合改进硬度的方法即在低硬度塑料制品表面上复合一层高硬度树脂。此方法主要适合于挤出制品,如板、片、膜及管材等。常用的复合树脂为PS、PMMA、ABS及MF等。 5、改性知识 简介 一、塑料的添加剂二、改性塑料中填充材料的分散状态及其形成填充改性塑料的性能除了与主要组分基体树脂的性质以及填充材料的性质、形态、尺寸、浓度密切相关外,填充材料的分散状态:基体树脂的高分子聚集态结构、织态结构:填充材料与树脂界面结构也有很大的影响。下面主要讨论填充材料的分散状态。 分散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