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研究专题

资本市场研究专题
资本市场研究专题

资本市场与证券市场

金融学四班 马文敏

200810111213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是长期资金市场。是指证券融资和经营一年以上的资金借贷和证券交易的场所,也称中长期资金市场。

资本市场按融通资金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若以金融工具的基本性质分类,资本市场可区分为股权市场及债券市场,前者是指股票市场,后者则指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上主要流通的凭证即为公司股票, 持有股票的股东,除非是公司结束营业,其股权资产只有每年的股息收入,对公司资产不能有立即请求权。债权市场内流通的各债务工具,包括各种债券、商业本 票、存单及贷款等,其基本特点为有一定期限、有较确定的收益率、具有全额请求权。

资本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一部分,它包括所有关系到提供和需求长期资本的机构和交易。长期资本包括公司的部分所有权如股票、长期公债、长期公司债券、一年以上的大额可转让存单、不动产抵押贷款和金融衍生工具等,也包括集体投资基金等长期的贷款形式,但不包括商品期货。资本市场是一种市场形式,而不是指一个物理地点,它是指所有在这个市场上交易的人、机构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资本市场参与者通过将其资本投资给受资人投资人获得了合同证明的、在未来获得资本的权利。双方也协议一个付给投资人的利息。一般利息每年付出。利率的高低主要由受资人的支付能力以及资本市场上的利率高低来决定。资本市场上的市场活动包括买卖股票和债券、股份有限公司提高其资本以及自然人贷款。

资本市场类型:资本市场上资本出让的合同期一般在一年以上,这是资本市场与短期的货币市场和衍生市场的区别。资本市场按融通资金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

资本市场对国民经济的意义

在国民经济中资本市场拥有将金融资本转化为世纪资本的作用。其意义在于 1、接受不被用于消费的金融资本(投资)2、通过建立市场价格来达到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间的市场平衡3、将资本导引到最可能有效的投资上4、通过资本需求者之间的竞争资本可以投到最有效的用

途上,这样可以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财富。

主板市场

投融资并举推进整体上市

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股票市场人为割裂的痼疾,实现了整个市场的全流通,从根本上恢复了证券市场的投融资功能。但这并不意味着市场化改革可以就此罢兵,相反,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每个层面都有诸多问题等待解决。

主板市场方面应该提上日程的是整体上市。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日前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整体上市将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由于上市公司缺乏独立性造成的关联交易问题,改善A股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

截至今年7月30日,中央企业主营业务资产整体上市的已有24家,明年国资委还将推动16家央企实现整体上市。这样到明年,100家上市央企中累计将有40家企业整体实现上市。

但是,市场对于央企整体上市的解读却偏负面,这主要是资金压力使然。因此市场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整体进程,需要各个方面的匹配。比如央企整体上市,就需要得到机构投资者的支持与理解,而后者虽然经历了一波大牛市的发展,但自身的行为模式并不总是从长线投资出发。市场扩容的同时,也需要在资金供给方面下工夫,创造有利于长线投资者的市场环境。

中小板与创业板

中小板和创业板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始终伴随着高价发行的问题。而在这一现象之后的根本原因则是发行制度仍没有真正实现市场化,供给不足造成发行市盈率过高,最终市场资源过度向少数“幸运儿”转移。

监管部门陷入一个两难境地。一方面小盘股发行市盈率居高不下使得监管者背负着沉重的责任,因而在审核过程中异常谨慎;但这又进一步暴露了另一问题——发审委人力有限,即使满负荷运转也应付不过来等待过会的拟上市公司。总之,在现行体制下,市场化发行进程被打上了一个死结。

解决之道,或许在于发挥市场自身扶优汰劣的功能,而这又与构成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基础环节密切相关——代办股份转让市场,也即俗称的三板。

证监会有意将中关村园区的股份制企业借三板市场实现股份转让的经验进一步推广,直至发展成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监管的场外交易市场(OTC)。保荐机构人士表示,打通证券交易所系统的中小板、创业板与场外交易市场之间的升降级通道,将有利于市场自身调节机制的发育,以市场的选择机制来代替监管部门的前置把关功能。

具体来说,发行上市可以逐步过渡到备案制,上市门槛降低,但是提高监管门槛。同时加强日常监管,对于业绩指标、流动性指标和合规程度不达标的公司,采取限制措施,直至转入只有特定投资者参与的场外交易系统;而对于场外市场中的优秀公司,则予以转板到中小板、创业板的便利。

改革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满意,但发行机制如果不能实现真正的市场化,那么中小板、创业板市场支持中小企业和创业型企业融资的本义也将最终被扭曲。与股权分置改革一样,发行机制的改革需要天时、地利与人和,但更需要决心。

开放证券市场

做大人民币资产“池子”

中国证券市场的开放,已经关乎中国经济与金融的方方面面。首先,它是证券金融行业的开放。从1995年第一家中外合资投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开始,外资机构在中国市场的介入程度日益提高,目前已经涉及所有的证券业务牌照。

其次,它是资金的开放。截至目前,A股市场已经有超过百家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另一方面,合格境内投资者(QDII)也囊括了银行、基金、券商等主要机构类型。

融资方的开放。酝酿中的国际板将是A股市场开放的重要一步。不过,从整个证券市场的角度出发,需要大力发展的人民币资产市场除了股市,还应该包括债券市场。

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将做大人民币的投资市场,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花旗集团中国经济学家沈明高表示,一个良好的人民币资产市场将使得人民币更加有吸引力,这无疑将提高对外贸易中人民币结算的比例,加快推动其国际化进程。引入海外上市公司更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除了市场扩容的压力之外,协调不同的监管体系、会计体系、法律制度体系,也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但无论哪一个方面,市场规模的发展和深度的开拓始终必须依赖于

市场制度体系的完善,以及市场法治建设的跟进。

法治是推动资本市场改革的主导力量,是实现资本市场规范化运行的必然选择,市场越是发达,市场机制越是有效,交易安全和利益关系越是紧张,越是需要依靠法治。正如有学者所说的那样,法治不一定是市场初期发展的先决条件,但却是市场成熟发展的必要条件。有了扎实的根基,A股市场才能在未来枝繁叶茂。

创业板市场

一是强化创业板市场导向,积极发挥经济服务功能。为贯彻落实中央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的部署,我们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创业板推荐工作的指引,指导保健机构重点推荐符合国家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特别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生物与新医药等九大重点领域的企业。

二是健全创业板规则体系,构建创业板监管机制。为保障创业板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我们在发行上市,保荐人,发审委,信息披露等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创业板企业和市场特点的发行监管制度安排。按照相互衔接、相互制衡的原则确定了创业板发行审核工作机制,同时着力提升创业板发行审核的透明度。创业板公司上 市后,我们不断强化募集资金使用和高管减持等行为的信息监管,刚才成思危副委员长他讲话当中也提到,一个是诚信问题,一个是高募集资金使用,还有高管的减持问题,这些都是市场关心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当然还要进一步采取措施,这样的初步建立创业板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基础制度框架。

三是加大创业板风险提示力度,促进投资者理性参与,在创业板筹备期间,和推出之后,我们始终致力于揭示风险,不断强化投资者风险意识,针对部分投资者风险意识和承受能力相对不足的特点,建立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这是我们在整个资本市场发展过程当中第一次在一个板块的投资当中建立了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 度。大家也可能知道,后来的股指期货推出的时候沿用了这个制度,这样实际上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因为确实有一些投资者对市场风险认知不够,我们要求这些投资者要有一定市场投资经历,对风险要有充分认知,这样来参与市场投资。

在信息披露上要求发行人在招股说明书的显要位置,提示创业板特有的风险。在重大事项提示中,充分披露行业风险和公司经营风险,提示投资者审慎决策,通过广泛开展教育,切实提高广大投资者对创业板风险认知程度和防范能力。

四是强化创业板持续监管,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结合创业板公司特点,在发行审核环节,加强对保荐机构,和其他中间机构监管,督促企业严把申报材料质量关,在持续监管环节,加大创业板公司现场检查,规范和完善创业板,董事、兼事,促进规范运作,在募集资金监管方面建立证监会、交易所,中介机构相互配合的 监督体系,全面规范募集资金的合理使用。这种多方持续有针对性的监管,不仅维护了创业板市场的正常秩序,也有利于保障了创业板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第一推进创业板建设,是我国资本市场重大创新。在我国新型+转轨市场环境当中建立创业板,这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照抄。我国的创业板市场从建立之初就把支持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发展作为市场建设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在制度设计上我国创业板市场虽然借鉴了境外创业板市场的经验,但在规则设计,发行审核,投资者准入,市场监管等各个环节都做出了有别于境外市场,以及我国资本市场其他板块的创新举措,较好的平衡了我国高科技企业成长的迫切需求,和我国上市资源的现 实情况,充分考虑我国资本市场运行过程中的约束条件和风险因素,从而保证了创业板平稳推出和功能发挥。在探索符合国情、市情发展道路上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二,推进创业板建设,完善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出创业板不仅仅是建立一个板块,更重要的是形成一套以市场化的手段促进高科技企业加快发展的创新机制。众所周知,在我国金融支持科技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面临着风险补偿难的问题,金融支持科技发展,实际上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已经提出这个课题,但是在解决这个问题上遇到很现实的问题。一般创新型企业初始阶段发展规模都很小,银行的这些企业贷款要承担全部风险,咱们国家小型企业平均生命周期基本上就是2年。但是,其他那些贷款支持的企业,如果他出现风险,就要承担全部贷款的损失。所以,银行在支持这些创新型企业发展当中,面临着切实比较难以克服的困难。那么,支持这些创新型企业发展最好的方式就是高风险投资基金,在往前一点就是所谓天使基金。那么,这些基金的发展,在我们国家前些年始终是发展不起来。在传 统的金融体制下,金融支持科技发展过程当中始终面临着风险补偿的难题。

创业板的推出为各类投资技术企业的资本提供风险公担,利益共享的进入和退出机制,逐步强化了以市场为导向资源配置,价格发现和资本约束机制,促进企业投资的良性循环。一些科技企业以前融资难,现在成了各路资金争相投资的对象。各个副委员长也讲到,现在咱们这些高风险投资基金不是往前面走,是看着这个企业可 能快上市才去想办法投资,这里面确实是一个问题。这里面也有一个资源配置问题,随着高风险投资基金越来越多,发展程度越来越高,会逐步逐步往前延伸。因为那些马上要上市的企业毕竟是少数,高风险投资少还有这个条件,

他可以找那些马上要上市企业。高风险投资基金越来越多以后,不可能都去找这些企业,没有这么 多企业,市场会逼着他资源往前面配置。

此外创业板推出也有利的促进了风险投资,股权基金等民间资本向高科技企业积聚,带动了社会创业和就业。最近我看了一个资料,去年一年国内风险投资额和集资额第一次超过境外风险投资,境外和境内的风险投资的投资额。由于创业板的提出,使一部分民间资本聚居起来投入到高科技企业去, 对于促进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于促进高科技企业发展是一个机制性的变化。创业板对民间投资效应日益显现,创业企业与资本市场良性互动格局正在形成。

第三推进创业板建设,符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要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防线,作为创新作为加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支撑。从国际经验来看,一国经济能否成功转型,往往与金融市场结构,和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密切相关。我国推出创业板是我们主动适应市场形式变化和市场发展要求,充分发展资本市场对高科技,高成长企业的助推器,孵化器功能,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创业板设立以来,市场各方对创业板市场运行和功能运行情况给予肯定,对于募集资金较大面临现象和问题也给予关注。上述问题既反应了创业板上市公司成长 性和风险性的内在特点,也反映出市场力量自主博弈,虽然有所加强,但是市场内在约束机制不完善,对创业板投资风险认知还不足。

总体来看,创业板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对创业板的特点和规律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市场的发育和功能的发挥有待实践积累,需要我们客观分析和正确认识创业板的特点和风险规律。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创业板制度规则,和监管体系,着力培育和完善市场约束机制,加大投资者教育和风险提示,在深化创业板改革中逐步解 决前进中的问题,不断丰富和完善创业板市场,建设实践,努力探索符合实际的创业板创新和发展之路。

推动创业板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几点思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继续加强资本市场和创业板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积极探索适合创业板特点的监管机制,不断完善创业板支持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与市场参与各方一道共同努力推动创业板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一是强化创业板市场定位,以更大的力度支持自主创新和战略型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支持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创业板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作用,进一步落实创业板市场的重点导向,推动创新型企业成长,促进战略型新兴产业的加快培育和发展,积极发挥创业板推 动经济结构调整

和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

二是健全创业板市场制度规则,促进创业板公司持续发展,完善创业板发行审核机制,提高审核质量和效益,稳步扩大市场规模。要充分借鉴我国主板市场和国际经验,研究制定创业板上市公司再融资办法,建立适应创业板特点,便捷,高效的融资机制,积极探索创业板公司退市制度,充分发挥市场优胜劣汰的功能。

三是完善市场内在的约束机制,进一步推动中介机构归位尽责,要加强对保健机构日常监管,加大现场检查力度,督促保荐人,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勤勉尽责,认真履行责任,不断提高水平和质量。要推动询价对象确实发挥专业机构,审慎合理定价,理性引导市场预期。

四是继续加大监管力度,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坚持从严监管,推动发行人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向投资者披露信息和揭示风险,引导和督促创业板公司强化治理机制建设,提高规范运作水平,维护股东合法权益,始终保持对违法违规行为高压态势,维护创业板市场的正常秩序。

参考文献:【百度文库】

【中国资本市场二十年专题】

【创业板市场的未来】

【中小板市场专题】

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现状及发展

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现状及发展 中国资本市场构成 一、场内市场 场内交易市场又称证券交易所市场或集中交易市场,是指由证券交易所组织的集中交易市场,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交易活动时间,在多数国家它还是全国唯一的证券交易场所,因此是全国最重要、最集中的证券交易市场。证券交易所接受和办理符合有关法令规定的证券上市买卖,投资者则通过证券商在证券交易所进行证券买卖。 1、主板 主板市场也称为一板市场,指传统意义上的证券市场(通常指股票市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证券发行、上市及交易的主要场所。主板市场对发行人的营业期限、股本大小、盈利水平、最低市值等方面的要求标准较高,上市企业多为大型成熟企 业,具有较大的资本规模以及稳定的盈利能力。 2、中小板 200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主板市场内设立中小企业板块。 3、创业板 创业板市场(GEM(Growth Enterprises Market )board),是地位次于主板市场的二级证券市场,以NASDAQ市场为代表,在中国特指深圳创业板。在上市 门槛、监管制度、信息披露、交易者条件、投资风险等方面和主板市场有较大区别。

其目的主要是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成长性企业,为风险投资和创投企业建立正 常的退出机制,为自主创新国家战略提供融资平台,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 添砖加瓦。2012年4月20日,深交所正式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 规则》,并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将创业板退市制度方案内容,落实到上市规 则之中。 二、场外市场 1、NEEQ(National Equities Exchange and Quotations),全国中小企业 股份转让系统 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为其运营管理机构。2012年9月20日,公司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成立,注 册资本30亿元。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 公司、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 为公司股东单位。 2、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是为特定区域内的企业提供股权、债券的转让和融资服务的私募市场,一般以省级为单位,由省级人民政府监管。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 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对于促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股权 交易和融资,鼓励科技创新和激活民间资本,加强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具 有积极作用。 目前全国建成并初具规模的区域股权市场有:青海股权交易中心、天津股权交易所、齐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重庆股份转让系统、前海股权交易中心、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江苏股权交易中心、大连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海峡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等十几家股权 交易市场。

金融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金融市场调研报告范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活动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大,金融活动的内涵日益丰富,以下是小编整理了一份金融市场调研报告范文,欢迎大家一起来阅读! 金融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金融业,是促进我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保障。今年上半年,我们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我市的金融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在市政协副主席储昭平的带领下,调研组听取了有关部门的情况通报,先后召开了金融界人士座谈会、企业家座谈会、金融专家座谈会,并实地走访了有关金融机构,了解我市金融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提出加快发展的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金融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努力支持金融机构改革,促进了金融业的全面发展,发挥了金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1、金融工作明显加强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出台了《关于印发合肥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试行)》、《关于推进

中小企业振兴计划、解决企业流动资金问题的若干政策》等政策措施,激发和调动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和支持金融企业做大做强。建立了与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协调机制,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分析形势,协调解决问题。银政企沟通机制更加畅通、更加密切,金融与地方经济互动融合、互相促进的局面进一步形成。今年3月,我市成立了金融工作办公室,其主要职责是协调驻肥金融监管机构和驻肥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落实中央金融政策,推荐公司上市,协同有关部门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金融工作办公室的成立及其职能的发挥,必将对我市金融业的统筹协调发展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2、金融总量迅速壮大 调研中了解到,近年来我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长迅速。截至XX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亿元和亿元。XX年4月末,我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为亿元和亿元,同比分别增长%和 %,创历史新高。资本市场融资力度加大。全市17家上市公司发行股票19只,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83亿元。XX年9月以来,市建投集团、海恒集团共发行企业债37亿元,市国资公司申请发行10亿元企业债正在办理股权质押登记手续,另有40亿元企业债的发行正在申请之中。信托租赁典当融资及小额贷款迅速发展。兴泰租赁累计向全市200户中小企业提供17亿元租赁

基于实验方法的资本市场泡沫研究综述_刘建华

股市众议园 摘要:采用经济学实验研究方法研究资本市场的泡沫问题,可以解决一些传统实证方法所无法解决的问题。实验研究者通过人为地控制并逐个改变因素,达到对影响泡沫的因素进行分离研究的目的,同时通过重复实验来检验理论的有效性。本文介绍了资本市场泡沫实验的基本设计框架,并从七个方面对已有的实验研究成果进行总结。 关键词:资本市场;实验经济学;泡沫 Abstract:Experimental methods in the study of capi-tal market can solve some problems that empirical meth-ods cannot solve.By controlling and changing factors one by one,experimenter can achieve the goal of ana-lyzing factors that affect price bubble,separatedly, and test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ory.This paper elabo-rate basic experimental design framework of capital markets bubbles and summarize the exsiting research results from seven respects. Keywords:Capital markets;experimental economics; bubble 资本市场泡沫是指由资产的市场价格脱离其内在价值而生成的,具有收缩、膨胀甚至破灭特征的一种经济现象。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不完全性,以及人类有限的认知能力,在市场收敛于与其均衡的过程中,会出现资产价格偏离其内在价值。这种偏离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大,从而形成泡沫。资产价格中过度的泡沫会扭曲资源配置,从而导致资源配置缺乏效率。因此了解泡沫存在和产生的机理,研究消除泡沫的方法与措施,对于稳定金融安全,抑制过度投机,保证资本市场健康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现实的资本市场中,泡沫的研究受到很大的限制。第一,传统的金融理论以投资者完全理性和投资者信念同质性为基础,而现实中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与传统金融理论的假定相距甚远;第二,在现实的资本市场中,搜集有关投资者的信念以及期望值的数据相当困难,几乎是不可能的;第三,泡沫的形成与破灭由众多因素造成,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难以对各种因素进行分解分析;第四,在现实的资本市场中,资产的内在价值难以准确地衡量,人们对未来股息收入以及折现率的看法不一,难以对资产的内在价值形成统一的共识;第五,在投机性泡沫理论中,常用“噪声交易者模型”和“内部人对价格的操纵”来分析泡沫的形成。但现实的资本市场中,我们难以区分谁是“噪声交易者”,谁是“内幕交易者”。现实的种种局限使得实验研究的方法应运而生。在实验中,由于实验环境的抽象化、简单化,研究者可以容易地计算出资产的内在价值,从而方便准确地度量泡沫。研究者还可以指定“噪声交易者”和“内幕交易者”,这样检验投机性泡沫理论也就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研究者可以通过对实验的精心设计来控制影响要素,达到分离研究的目的,便于我们研究泡沫形成的机理,准确把握泡沫形成与发展的规律,为抑制泡沫、消除泡沫提供有效措施。 一、资本市场泡沫实验的基本设计 资本市场实验是在实验室中构造一个类似于证券交易的实验环境,被试作为证券交易者与其他被试进行买入或卖出证券的交易。在每个时段交易结束后,被试可通过所持有的证券而获得分红。资本市场的实验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Smith、Suchanck和Williams(1988)最早在信息完全对称的实验环境中研究泡沫现象。在Smith等人的研究基础上,许多学者通过重复实验和从不同角度变更实验环境,验证了泡沫在实验环境中的存在性与持续程度,为解释泡沫的存在与生成机理以及抑制泡沫的有效措施提供了丰富的证据和重要的结论。虽然不同的学者所设计的实验环境不尽相同,但从已有文献来看,资本市场泡沫的实验设计框架大致一样。一个典型的资本市场泡沫实验通常包含以下结构: ①被试人数一般在6至15人之间。被试人数过少,可能达不到实验的目的,但被试人数太多不仅使实验不易控制,而且使实验费用迅速增大。下表列举了国外若干资本市场实验中被试个数的设定情况。实验对象多以大学里的本科生、研究生为主,博士生不宜作为被试。因为:a.大学生智商高,易于理解实验规则,不必经过过多的训练就能进入实验角色;b.几乎所有重要的实验都是在大学中进行的,在大学中招募学生比较容易;c.大学生参加实验机会成本较低,易于满足突显性①要求;d.受外部信息影响的机会较少;e.博士生独立思考能力强,对某些理论有自己的一套观点,实验中的直接激励不足以改变其观点,不满足关于实验报酬的优超性②。 基于实验方法的资本市场泡沫研究综述 □刘建华苏波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序号实验被试人数 1Smith、Suchanek、Willaims(1988)9、12 2Porter、Smith(1995)9 3Noussair、Robin、Ruffieux(2001)6 4Becker、Fischbacher、Hens(2002)7~8 5Dufwenberg、Lindqvist、Moore(2002)6~10 6Noussair、Tucker(2006)12 7Hirota、Sunder(2007)6~10 8Levine、Zajac(2007)6 9Noussair、Powell(2008)9 10Caginalp、Ilieva(2008)9~14 99 2009年2月Special Zone Economy特区经济

香港资本市场投资研究100分

香港资本市场投资研究100分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5题,每题10分) 1 . 内地投资不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式投资港股?() ? A.深港通 ? B.沪港通 ? C.境内资金开户 ? D.境外资金开户 我的答案: C 2 . 在港交所交易的三大资产类别不包括()。 ? A.股本证券 ? B.大宗商品 ? C.金融衍生品 ? D.定息及货币 我的答案: C 3 . 香港自1983年起实施()汇率制度。 ? A.联系 ? B.银本位制 ? C.英镑汇充本位制 ? D.自由浮动 我的答案: A 4 . 港股行情的性质有望从()进一步走向创新成长驱动。? A.估值切换模式 ? B.估值修复模式 ? C.资金驱动模式 ? D.盈利驱动模式 我的答案: B 5 . 短期的风险偏好特征主要取决于市场上的()。 ? A.投资者情绪与预期 ? B.宏观经济指数的短期波动 ? C.投资者的期望收益率 ? D.利率的上浮和下调情况 我的答案: A

多选题(共3题,每题10分) 1 . 在较长时间内,港股市场在存量方面的资本实力仍然是外资占优势,机构基 于基本面进行配置的理念,()+()的投资理念,仍是中长期的港股主导性的投资理念。 ? A.盈利驱动 ? B.无风险套利 ? C.价值投资 ? D.成长股投资 我的答案: AC 2 . 内资是港股增量资金的主导力量,港股的()继续吸引配置型资金,腾讯 等稀缺性资产吸引高风险资金。 ? A.低估值 ? B.高估值 ? C.低股息率 ? D.高股息率 我的答案: AD 3 . 按照投资渠道,国内投资港股的基金可以分为以下哪两类?() ? A.ETF ? B.QDII ? C.分级基金 ? D.港股通基金 我的答案: BD 判断题(共2题,每题10分) 1 . 对比港股市场三类重要资金2014年11月至2017年三季度的流入和流出情 况,港股通已成为港股市场第二大的增量资金。() 对错 我的答案:错 2 . 港股通渠道的数据显示盈利能力强、高估值的行业龙头是出海配置的中资首 选。()

2020年资本市场研究报告

2020年资本市场研究报告 2020年2月

目录 一、背景介绍 (4) 二、市场估值环境 (4) 三、流动性与资金环境 (6) 四、基本面预期 (8) 五、资本市场政策方向 (9) 六、市场的约束并没有市场想象的那么大 (9) 七、本轮创成长未出现外延并购泡沫 (13) 八、重点配置板块 (13) 九、对比总结与配置建议 (20)

一、背景介绍 A 股市场受疫情影响在节后首日大跌后便开启了强势反弹之路,而本轮行情的结构是宏观环境承压,蓝筹白马表现一般而中小创一骑绝尘,这背后的重要因素我们认为是当前市场流动性环境的显著宽松。而这些现象似乎与2015 年那波波澜壮阔的行情极为相似,2020 年市场环境是否可以复刻2015 年?市场环境到底有哪些异同?后市资金可能的主攻方向又在哪里? 二、市场估值环境 从市场整体估值来看,当前上证整体市盈率运行区间与2014 年10 月较为相似,都处于-1STD 至3 年MA 之间较为狭小的区间内。而从市净率来看,当前上证市盈率略高于-1STD 与2014 年5 月环境类似。虽然从绝对数来看,A 股当前的整体估值是要高于2014 年的,但波动区间较为类似。 图1:上证市盈率图2:上证市净率 数据来源:Wind,XXX市场研究中心数据来源:Wind,XXX市场研究中心 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与2015 年行情启动时相似的是,创业板估值都在行情启动前飙升,市盈率都上顶+2STD 快速向上攀升,市净率皆突破+2STD 快速向上。

图3:创业板市盈率图4:创业板市净率 数据来源:Wind,XXX市场研究中心数据来源:Wind,XXX市场研究中心以沪深300 为代表的蓝筹白马与2015 年相同的是启动速度和幅度都显著弱于2015 年,当前沪深300PE 估值要显著高于2014-2015 行情启动前,从PB 来看估值相当。 图5:沪深300 市盈率图6:沪深300 市净率 数据来源:Wind,XXX市场研究中心数据来源:Wind,XXX市场研究中心2015 年的传媒与2020 年的电子板块均为市场中的大热板块,当前市场对电子板块的业绩预期并没有当时传媒股那么高,估值也比当时的传媒股低。

香港上市公司关连交易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香港上市公司:××控股有限公司关连交易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适应香港资本市场监管规则,规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与关连人士之间的交易行为,维护股东的整体利益,树立上市公司的良好公众形象,现根据《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香港上市规则”)及其它相关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仅是对香港上市规则中有关关连交易规定的简要摘录,摘录的仅为公司日常经营中通常遇到的的关连交易情况。除本办法外,公司还应根据香港上市规则中的具体要求进行关连交易的管理工作。 此外,关连交易有可能同时是反收购行动、非常重大的收购事项、非常重大的出售事项、主要交易、须予披露的交易或股份交易,因此公司应同时参阅香港上市规则第十四章。 本办法引号所标识的词汇,其详细含义见本办法后附定义部分。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控股有限公司及“附属公司”(见定义一)。 第四条公司的关连交易应当遵守下列基本原则: (一)合法合规原则:关连交易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香港上市规则的规定; (二)公正公平公开原则:即在关连交易过程中,定价公正,交易公平,操作公开,按照“一般商务条款”(见定义二)进行,或关连交易的条款应以不优于对非关连人士同类交易的条件进行;公司必须就所有关连交易与所有关连方订立书面协议,协议条款应公平合理并符合公司股东的整体利益。 (三)诚实守信原则:即在关连交易决策、实施及信息披露的全过程,必须严格依法行事,坚决杜绝弄虚作假行为; (四)互利互惠原则:即在关连交易过程中,做到交易双方互利互惠,切实维护全体股东的利益; (五)回避表决原则:即关连董事在董事会审议与其相关的交易事项时,应当回避表决;关连股东在审议与其相关的交易事项的股东大会上,应当回避表决。 第二章关连人士的界定 第五条公司的关连人士包括: (一)公司及其“附属公司”的董事、最高行政人员或“主要股东”(见定义三); (二)在交易日期之前12 个月内曾任公司或其“附属公司”董事的任何人士; (三)上述(一)至(二)所提及人士的下列“联系人”: 1.其个人“联系人”,包括: (1) 其配偶; (2) 该名人士或其配偶未满18岁的(亲生或领养)子女或继子女(与上述(1)项统称“家属权益”; (3) 本条(一)、(二)项人士的如下亲属: A、同居者、子女和继子女、父母和继父母、兄弟姐妹和继兄弟姐妹;及A所述人士所拥有大部份控股权的公司,即他可在该公司股东大会上行使或控制行使50%以上的表决权,或控制该公司董事会大部分成员;及 B、配偶的父母、子女的配偶、祖父母、孙子女、父母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堂、表兄弟

香港上市的优势

香港上市较内地上市之优势 上市地的选择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并配合合理的上市地点将会让企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为了协助企业选定正确的上市地点,下文介绍了香港上市较在内地上市的优势,供客户参考。 企业在香港上市的优势主要从以下三个角度来体现:就资本市场总体环境而言、就首次公开发行的过程和效果而言、就上市后的长期发展而言。 资本市场总体环境 一、良好的资本市场环境 资本市场环境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非常重要。香港资本市场较内地资本市场更加规范和成熟。香港的资本市场建立时间较长,期间经过了多次大小金融危机和各种政治因素的影响,各种制度和各类资本市场参与主体都在这个环境中不断的成熟起来,从而不论对投资者还是企业而言都提供了一个宽松、规范、活跃而又不失监管的资本环境。以下分别介绍成熟的香港资本市场所能为企业带来的好处: 1.由于香港资本市场法规制度建设成熟,能为上市公司股东和投资者的各种 权益提供良好保障。同时,也使上市企业有章可循,便于学习和掌握,有利于企业股票长期交易。 2.由于香港资本市场的投资者较成熟,各投资者对企业的价值有较公允的判 断以及相配合的理性投资,这样有利于好的企业在市场中体现价值。 3.由于香港资本市场金融产品丰富而成熟,有利于上市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和 需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融资,可以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 4.由于香港资本市场产业链完整而成熟,各中介机构专业和管理规范,能为 上市企业提供周到的服务。 二、国际化的资本市场 另外,香港资本市场较内地 A 股市场更加国际化,适合业务比较国际化的

企业,同时也有利于致力于打造国际品牌、发展国际业务和提高世界知名度的企业的长期发展,具体优势如下: 1.有利于企业品牌的国际化, 2.有利于企业战略的国际化, 3.有利于企业收购境外企业, 4.有利于企业拓展境外客户或进行境外采购, 5.有利于企业的多币种结算方式。 首次公开发行的过程和效果 如选择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发行,能为企业带来发行过程中的便利以及更加好的发行效果。 一、上市时间的可控性: 香港上市的时间可控性很高。这主要受益于香港上市有一套明确规范的程序,加之监管机构独立透明、廉洁高效,专业机构质素高,公司一般在 6-12 个月左右就可以完成上市的过程。 上市时间可控包括了两个层面的意思,首先是上市所用时间较短,较之境内动则一两年的上市过程,在香港上市时间更短,有利于企业能较竞争者更快的上市并利用上市后各种优势立于不败之地;其次上市企业对时间的控制有利于企业把握好的上市时机,包括把握好的二级市场行情和规避各种政策及行业风险。 二、明确的估值原则 1.香港 IPO 估值原则 香港 IPO 估值是在对未来的盈利预测的基础上计算的估值,也就是说在香港上市公司所公开发售的股票是以未来的盈利水平来定价。 以下引用了 2009 年 9 月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匹克体育(01968)上市文件中的叙述:“按备考全面摊薄基准计算,并假设本集团自二零零九年一月一日起已上市且全年内合共已发行 2,097,903,394 股在外流通股份(并不计及可能因行使超额配股权而发行的任何股份),截至二零零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预

资本市场研究专题

资本市场与证券市场 金融学四班 马文敏 200810111213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是长期资金市场。是指证券融资和经营一年以上的资金借贷和证券交易的场所,也称中长期资金市场。 资本市场按融通资金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若以金融工具的基本性质分类,资本市场可区分为股权市场及债券市场,前者是指股票市场,后者则指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上主要流通的凭证即为公司股票, 持有股票的股东,除非是公司结束营业,其股权资产只有每年的股息收入,对公司资产不能有立即请求权。债权市场内流通的各债务工具,包括各种债券、商业本 票、存单及贷款等,其基本特点为有一定期限、有较确定的收益率、具有全额请求权。 资本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一部分,它包括所有关系到提供和需求长期资本的机构和交易。长期资本包括公司的部分所有权如股票、长期公债、长期公司债券、一年以上的大额可转让存单、不动产抵押贷款和金融衍生工具等,也包括集体投资基金等长期的贷款形式,但不包括商品期货。资本市场是一种市场形式,而不是指一个物理地点,它是指所有在这个市场上交易的人、机构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资本市场参与者通过将其资本投资给受资人投资人获得了合同证明的、在未来获得资本的权利。双方也协议一个付给投资人的利息。一般利息每年付出。利率的高低主要由受资人的支付能力以及资本市场上的利率高低来决定。资本市场上的市场活动包括买卖股票和债券、股份有限公司提高其资本以及自然人贷款。 资本市场类型:资本市场上资本出让的合同期一般在一年以上,这是资本市场与短期的货币市场和衍生市场的区别。资本市场按融通资金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银行中长期信贷市场和证券市场。 资本市场对国民经济的意义 在国民经济中资本市场拥有将金融资本转化为世纪资本的作用。其意义在于 1、接受不被用于消费的金融资本(投资)2、通过建立市场价格来达到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间的市场平衡3、将资本导引到最可能有效的投资上4、通过资本需求者之间的竞争资本可以投到最有效的用

中国资本市场监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资本市场监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黄人杰 2013-04-16 16:04:45 来源:《中国证券期货》(京)2012年9期 20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总体上保持了快速、持续、稳定的发展局面。中国资本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集中、从地区性市场到全国性市场的巨大转变,现在已成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取得巨大发展的中国资本市场作为中国经济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促进了经济和企业的进步和发展。然而,中国资本市场还存在着阻碍市场发展、缺乏监管有效性的许多突出问题,表现为违法违规现象还比较普遍,市场经常暴涨暴跌,市场参与者和公众的满意度不高,监管政策常常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监管活动和过程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研究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问题,识别监管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对于发挥监管的应有作用和实现监管目标,确保资本市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资本市场监管的现状 自中国资本市场成立以来,有关方面就一直强调加强监管。我国资本市场监管在保证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过二十年的努力,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监管部门在驾驭市场、管理市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具备了对市场进行有效监管的能力,监管有效性逐步提高。这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资本市场发展和运行的科学规律有了初步的认识;初步认识到监管制度应当符合市场规律的问题,考虑到如何通过符合市场的

规律来加强监管的问题,逐渐认识到确立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保护投资者权益的监管新思路,强调把工作重心真正转移到加强市场监管上;明确提出“保护投资者利益,是证券监管机构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样的监管目标。这表明监管部门已开设确立了比较科学的监管理念,并开始用新的思路指导对市场的监管。 2005年监管部门根据法律实践的需求,对1999年开始实施的《证券法》进行了修订,保证了比较完整的资本市场法律框架体系和集中统一的监管架构的形成,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已开始步入法制化的轨道,监管部门也开始拥有一定的执法权限。这些工作和成绩,对进一步明确证券监管部门的工作思路,提高监管能力,提高监管有效性,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0年发展的巨大成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资本市场监管工作所取得的初步成绩。实事求是地说,20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监管有效性有了初步的增强,除了前面所介绍的,我国资本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总体上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局面。这些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市场规范化程度逐步提高。 一是通过贯彻执行《证券法》和修改制订与《证券法》相配套的有关行政法规,使中国资本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得到了初步改善;二是通过强化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上市公司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建立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等举措,使上市公司的诚信水平有所提高,运作逐步规范。 第二,执法力度逐年加大,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受到查处。

关于中国资本市场化程度的综合分析

关于中国资本市场化程度的综合分析 (节选) 资本市场化是经济主体投融资活动按照市场规则进行运作的过程。在经济转轨国家,资本市场也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过程。资本市场化是相对于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其他资金完全按照政府的投资计划和财政预算无偿调拨而言的,是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或企业的扩大再生产资金的获得不再依赖政府的无偿拨款,而是通过对商业信贷、证券、外资的有偿使用来筹集,以排除政府干预可能导致的资本价格扭曲。随着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作为一种生产要素,资本的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必然要在市场供求的调节到价格为导向来进行。 关于中国资本市场化程度的综合分析 分析中国资本的市场化程度,既可以从资本分配即流向入手,也可以从资本获得即来源入手。考虑到中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资本的市场化主要表现为政府逐渐退出资本惟一供给者的角色,实现资本供给的多元化,我们主要从资本来源的角度进行分析。根据目前中国的统计方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来源于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外商投资、自筹和其他资金四个方面。下面,我们就从这四个方面来分析中国资本市场化的发展情况,并考察一下证券市场在资本市场化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国家预算内资金 国家预算内资金是政府参与投资的主要工具,规模和投资方向仍由政府控制,完全是计划性的。因此,其投资规模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高低可以作为衡量资本市场化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也要区分这个比重的高低是体制性因素决定还是根据短期形势的政策性调整决定。若是体制性因素决定此比重高,说明市场化程度不高或下降;若是政策性因素决定此比重变化,则不能由此断言投融资的市场化程度高低。 从表4-1可以看出,1996年中国的国家预算内资金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只有2.7%,这标志着中国资本的市场化程度已取得了相当的进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中国政府为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采取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加大了建设国债的发行规模,提高了政府投资规模,政府直接控制的预算内投资比重有所提高,2001年达到6.7%。但是,这个比重的增加不能被看作是中国资本市场化的倒退,西方发达国家在面对经济衰退时也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政府的直接或间接投资也会有所增加,这与体制因素关系不大。 (二)国内贷款 从国家对国有企业开始实行拨改贷以来,国有企业与银行之间原有的无偿划拨关系被彻底打破,它们之间变成了一种有偿的借贷关系。因此,国内银行贷款是资本市场化来源的一个重要渠道和主要标志,国内贷款所占比重可以部分地用来衡量资本市场化的程度。下面,有两张反映国内贷款的表(表4-3):

国内、香港、美国上市条件比较

国内、香港、美国上市条件比较 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为了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或者解决资金缺口的瓶颈,将企业推向资本市场,将其市场化,以此获得所需资金,无疑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然而,许多中国企业在对上市蠢蠢欲动的同时,对如何上市、在哪里上市充满了疑惑和迷茫。面对中国大陆、中国香港,美国、新加坡甚至更多的资本市场,他们无从选择。 下面将对在中国大陆本土以及境外如中国香港、美国、新加坡和日本的资本市场上市的条件、方式、费用以及其他一些重要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向企业展现上市的概貌,给企业以上市的大致认识,并帮助他们如何根据自己的条件的特点,选择最适合自己上市的资本市场和上市途径。 一、中国大陆资本市场 1.大陆上市条件 对中国企业来说,选择在本土上市,理应是自己的首选。但是,面对《公司法》规定的中国企业的上市(主板)要求,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只能望而却步。《公司法》对企业 上市要求的规定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公司的总股本达到5000万股,公开流通的部分不少于25%; (2)公司在最近3年连续盈利; (3)公司有3年以上的营业记录; (4)公司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份额不能超过20%。 《公司法》当初对企业上市的要求是为国有大型企业定制的,所以定的门槛比较高。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转型,越来越多的民营和合资中小企业成为经济中活跃力量,他们中许多有很强烈的上市愿望和需求,于是,《公司法》中对上市的要求严重阻碍了这些企 业在国内上市的步伐和可能性。 中国证监会2000年通过了《创业板市场规则》(创业板草案),为中小企业在国内上 市带来了希望。但由于创业板的推出一再延迟,使人无法预测创业板推出的可能性和推出的时间。2004年6月25日,中小企业板块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推出,这对于中小企 业来说无疑是一强心剂,于是出现了2500多家企业排队申请在中小企业板块上市的景象。但是,这些企业仍然面临着很重要的问题,一是中小企业板的门槛不会比主板低很多,二是一样需要审核。这些将在下面再详细谈。 2.在中国大陆本土上市的优势 (1)企业在本土上市,应该可以说是享受天时、地利、人和的各种优势。因为在本土, 企业无需面临各种语言、监管以及法律上的差异。 (2)企业在本土上市,可以获得的认知度相对在海外上市会更高。因为企业在国内上市,更容易被投资者了解和熟悉,并得到他们的认同。 3、在中国大陆本土上市的局限

香港资本市场并购讲座

THE HONG KONG TAKEOVERS CODE THE HONG KONG TAKEOVERS CODE Ashley Alder (Partner) Jason Sung (Partner) Victor Ding (Senior Associate) Victor Ding(Senior Associate) 13 May, 2011

Takeover under the HK Rules? ?Acquisition (or consolidation) of control of - a public company in Hong Kong or - a company with a primary listing of equity securities in Hong Kong ?Will be governed by the Takeovers Code (and the HKSE Listing Rules and SFO) ?Control = 30% or more of voting rights 1

The Takeovers Code ?Is the core rule book ?Is administered day to day by the Executive and policed by the Takeovers Panel ?Is underpinned by ten General Principles I i t t d i d ith th ‘i it’ll th ‘l tt ’?Is interpre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pirit’ as well as the ‘letter’?Special emphasis on responsibility and resources of Financial 2 y Advisers –Introduction, para 1.7. Relevant to 1) Corporate Finance Advice, and 2) Compliance

有关资本市场研究的若干英文文献(1)

有关资本市场研究的若干英文文献 主要包括 1952 Portfolio Selection; 1953 The Analysis Of Economic Time-Series-Part I-Prices; 1954 Existence Of An Equilibrium For A Competitive Economy; 1958 Liquidity Preference As Behavior Toward Risk; 1958 The Cost Of Capital, Corporation Finance 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 1959 Portfolio Selection-Efficient Diversification Of Investments; 1959 Stock-Market Patterns And Financial Analysis-Methodological Suggestions; 1963 Corporate Income Taxes And The Cost Of Capital-A Correction; 1964 Capital Asset Prices-A Theory Of Market Equilibrium Under Conditions Of Risk; 1965 Proof That Properly Anticipated Prices Fluctuate Randomly; 1965 Random Walks In Stock Market Price; 1965 Security Prices, Risk, And Maximal Gains From Diversification; 1965 The Behavior Of Stock Market Prices; 1966 Equilibrium In A Capital Asset Market; 1966 Forecasts Of Future Prices, Unbiased Markets, And Martingale Models; 1969 Lifetime Portfolio Selection Under Uncertainty-The Continuous-Time Case; 1969 The Adjustment Of Stock Prices To New Information 1970 Efficient Capital Markets-A Review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Work; 1972 The Efficient Market Model; 1973 An Intertemporal 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1973 Risk Aversion And The Martingale Property Of Stock Prices; 1973 The Pricing Of Options And Corporate Liabilities; 1973 Theory Of Rational Option Pricing; 1974 On The Pricing Of Corporate Debt-The Risk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 1975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Internal And External Market Efficiency; 1975 The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And The Value Of Traditional Security Analysis; 1975 Warrant Price Movements And The Efficient Market Model; 1976 Efficient Capital Markets-Comment; 1976 Efficient Capital Markets-Reply; 1976 Optimal Speculation Against An Efficient Market; 1976 The Arbitrage Theory Of Capital Asset Pricing; 1978 Asset Prices In An Exchange Economy; 1978 Some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The Efficient-Market Concept; 1979 An Intertemporal Asset Pricing Model With Stochastic 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1979 Option Pricing-A Simplified Approach; 1979 Testing For A Flat Spectrum On Efficient Market Price Data; 1979 The Peter Principle And The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1979 The Sensitivity Of The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To Alternative Specifications Of The Market Model;

C1资本市场理论研究框架PRINT

研究生课程专题研究
《现代资本市场理论》
Contemporary Capital Market Theory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Huaqiao University, China
2010.9

专题研修计划表
周次 内容 形式 周次 内容 形式
第3周 第4周 第5周 第6周 第7周 第8周 第9周 第10周 第11周
资本市场理论框架 有效市场理论 投资组合理论 投资组合前沿 资产定价理论 资产定价前沿 经典资本结构理论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中期研读报告
理论分析 理论研讨 理论分析 研讨与分析 理论分析 理论分析 理论分析 研讨与分析 研讨与点评
第12周 第13周 第14周 第15周 第16周 第17周 第18周 第19周 第20周
中期研读报告 股利政策理论 股利政策实践 公司财务困境 利率期限结构理论 资产流动性定价* 期权定价理论* 复习与测评
研讨与点评 理论分析 研讨与分析 研讨与分析 理论分析 理论研讨 理论分析 闭卷考试或 课程论文

Reference:
Capital Markets Institutions and Instruments (2E): Frank J. Fabozzi, Fraco Modigliani 1996 Corporate Finance (5E):Stephen A. Ross, Randolph W. Westerfield, Jeffrey F. Jaffe 1999 Investments(5E):William Sharpe, Gordon Alexander & Jeffery Bailey, 1998 Essentials of Investments (4E): Zvi Bodie, Alex Kane, Alan J. Marcus, 陈雨露译, 2003, 人大出版社 Investments (7E): (美)滋维-博迪, 亚历克斯-凯恩, 艾伦, J.马库斯著, 2009, 机械工业出版社 Introduction to investment: Levy, H. 1999, 任淮秀等译 Portfolio Management: Theory and Application (2E), Farrell Jr. Reinhart W. J. 齐寅峰等译, 机 械工业出版社, 2000 现代资本市场理论研究, 郭敏等编, 人大出版社, 2006 现代证券金融理论前沿与中国实证, 杨朝军,蔡明超,杨一文著, 上海交通大学, 2004年 现代投资学--组合投资分析与管理, 戴晓凤, 晏艳阳著,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3年 现代投资学,孔爱国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 投资学, 张宗新编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年 资产定价理论, 杨大楷等, 上海财经大学, 2004年 金融经济学(Financial Economics), Brian Kettell, 刘利,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5 金融经济学, 汪昌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高级财务学, 王化成,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中国资本市场的组织结构

中国资本市场的组织结构 导读:本文中国资本市场的组织结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首先感谢《欧洲货币》、中国工商银行和汇丰银行邀请我参加本次国际研讨会,使我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共同关心的话题。这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中国:资本之年”,在这里我想就中国资本市场的组织结构等问题讲一些个人的看法,和大家一起交流。 有人已注意到最近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其中中国证监会取消了32项行政审批。证监会减少行政审批事项是转变和规范政府职能的重要步骤,也涉及到市场中各个角色的重新定位。这就引出了一个讨论,我国资本市场需要一个怎么样的组织结构?包括证监会在内的有关参与者在其中应该如何分工和定位? 首先,资本市场需要一个完整的组织结构。这一结构中包括资本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服务机构以及监管机构等多类主体,它们相互之间关系的设计和角色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彼此之间既要有专业分工,又要相互制衡、相互合作。资本市场中第一类主体是市场供求主体,是投资人和发行人,投资人包括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发行人包括股票发行人、债券发行人以及其它金融产品的发行人。投资人和发行人是资本市场的主角,是最主要的参与者。第二类主体是服务机构,

包括证券公司、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评估机构、评级机构、咨询机构、投资顾问、新闻媒体、网络服务与信息技术提供商、登记结算公司等等。当然,有些角色是有交叉的。第三类主体是指市场组织机构和自律性机构,指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业协会这两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交易所既是市场活动的服务者,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交易服务,促使市场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又是自律性组织,承担了维持市场秩序、促进市场规范的监管职能。第四类主体是监管者,证监会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角色。同时证监会并不是资本市场的唯一监管者,不少监管职能分布在其它部门,例如,司法、执法机关,刑事侦查部门,以及财政部、人民银行等相关政府部门,证监会要有效履行其监管职能,需要其它许多机构在监管方面的合作和支持。除此之外,在国际监管合作中,还需要各国监管部门和证监会国际组织(IOSCO)等机构的支持和配合。 我们可以看出,资本市场中各类主体之间是有专业化分工的,各自在某些方面有非常强的专业技能。同时,专业机构的分设又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企业有动机去虚增收入、粉饰报表,就会面临很多制约。它可能涉及主承销商的尽职调查,它的资产要经过评估机构评估,它的财务报表要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上市申请材料要经过律师事务所审查,必须经得起咨询分析机构和媒体的质疑,另外自律组织和监管机构都在不同的环节起监督作用。因此,造假是有制约的,因为这些机构通过一种组织结构维持着良好的制约机制。同时,这种制约机制实际上也是一种合作机制。如果这些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