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利用研究

乡土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利用研究
乡土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利用研究

乡土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利用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概况

课题名称:乡土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利用研究

课题类别: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

课题主持人:刘晓兵

课题核心组成员:苗颖、尹海峰、卢大根、张涛、安超、马阐国

研究周期:2008年至2011年

结题时间:2011年7月20日

公开出版(发表)的主要成果:(1)《披沙拣金物尽其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运用乡土资源的策略》(苗颖、刘晓兵),《历史教学》2011年4月上半月刊,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1年第9期全文转载;(2)《利用校史整合内容进行专题复习的教学设计——以<从沛中首任校长李昭轩一生看中国现代化历程>为例》(苗颖、刘晓兵)《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年第8期;(3)《也说楚歌和楚歌题——兼与韩湘萍老师商榷》(刘晓兵),《历史教学》2011年1月上半月刊;(4)《当前乡土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安超),《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5)《浅谈史料引用应注意的三个问题》(刘晓兵、苗颖),《中学历史教学》2009年第7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9年第10期全文转载;(6)《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例谈材料的深度剖析和有效利用》(刘晓兵、苗颖),《历史教学》2010年12月上半月刊。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设计突出了历史教育对人文精神的熏陶、公民意识的教化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三个重点,但由于教材内容的容量大、难度大,且远离学生生活,造成了学习者对历史课程的疏远。教学中,若要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必须构建课程与他们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尤其是学生身边的资源进行深入开发,对教学进行创造性设计,构建让学生亲近,易于接纳的历史课堂。乡土资源就是值得关注的重要内容。

改革开放后,教育界加强了对乡土教育和乡土资源的关注,取得了不小的成就。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乡土教育作为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得到了一定的重视,近年的相关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一些带有浓郁地方气息的乡土历史教材相继问世。但对于乡土教育工作的需求来说,仍相差甚远。尤其是新课改实施以前的乡土历史教材由于史观落后,史实疏漏,缺乏文化气息,已不能有效开展乡土教学。高中学校由于高考压力过大,对乡土教育的重视更是远远不够,相关研究还很薄弱,乡土历史教育的现状还远不如人意,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乡土资源开发利用

研究更是寥若晨星。

本课题的提出是要寻找一条将乡土教育与高中历史必选修课教学相结合的

途径,将相关的乡土历史资源纳入到日常课堂教学中,利用本地区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本地名人的事迹、本地历史文化和历史遗存等开展常规教学、探究活动和测量评价,把乡土教育和必选修课教学甚至高考要求纳入到同一轨道上来,借助本地丰富的乡土资源,不断优化历史教学;同时,克服乡土教育不受重视的不利局面,避免单独开设乡土历史课程“夹缝中生存”的尴尬,让学生在学习必选修课的同时,学习了解乡土历史。双管齐下,合二为一,较好的解决历史教学和乡土教育的双重有效性问题。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侧重于实践层面,主要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

1、当前历史教学中运用乡土资源的局限和对策。本课题定位为“有效利用”,是有感于许多乡土资源运用的教学案例存在无效或低效现象,这就需要归纳在运用乡土资源时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相应对策。

2、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有效历史教学设计的研究。新课改的大潮给课堂教学的更新提供了契机,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乡土资源才能实现融国家课程与地方特色于一体,融鲜活生动与深刻高效于一体,是本课题的重点之一。

3、历史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素都是课程资源。本课题在这方面将探讨①利用乡土资源对教材知识的整合、丰富和创新。②家庭、家族(家谱)、社区、历史见证人、阅历丰富的长者、历史遗存、地方志书、乡风民俗等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③利用教师这一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对乡土资源这一相对丰富的物资资源进行整理、甄别、运用的研究。

4、利用乡土资源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研究。对家乡的热爱与责任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提和有效过渡环节。本课题将重点探讨如何利用乡土资源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深化对家国关系的认识,培育对家庭、对家乡、对国家的深厚感情和责任感。

5、有关地方志和家谱的发现,搜集,研究。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

本课题的研究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以新课程理论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二是乡土资源的开发和乡土教育。课题研究过程中,力求寻找两者结合的切入点,以乡土资源提升历史教学,以历史教学实践乡土教育。同时在创造性地实施高中新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中,提升参研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和业务能力。

1、寻求理论支撑,以后现代主义课程学、人本课程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本土教学论、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等现代科学理论为指导和参考。

2、搭建实践平台,以课堂教学为主要阵地,努力寻找乡土资源与课堂教学的结合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实施乡土教育。辅以社会实践和探究活动,开展课题研究。

3、丰富乡土资源内容,以本县及周边的历史、民俗、文化、地理、现实类的

乡土资源引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作为主要内容,并编写及不断完善乡土资料汇编。

4、深入研究,撰写相关研究论文,将研究成果上升到理论层面,并逐渐形成一种可以借鉴和推广的教学模式。

5、实现成果转化,以教研活动推广课堂教学模式,以资料汇编、论文论著等扩大课题的影响,实现成果转化。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举措

本课题的研究围绕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乡土资源展开,所形成的行之有效的实践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用乡土资源前应对史料进行必要的甄别、辨析,这是有效运用的前提。

用于历史教学的乡土资源除少量地理、民俗、文化类素材外,大部分为本地区的历史资料,由于地方史志多出自“民间”,在史学观念、材料选择、信息解读、逻辑推演等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甚至错误,加之乡土情怀驱使下的虚美、隐恶行为,必然会不同程度的改变“历史”的面貌,给乡土资源的运用带来困难。为使学生对家乡历史的认识更加“恰如其分”,向学生传递科学的历史认识,甄别辨析素材就成为了乡土资源运用的保障和必不可少的环节。甄别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甄别史实的真伪。沛县历史悠久,且与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联系较多,“散见于经史子集中的沛县资料在全国范围而言,从数量上可算前茅之列。”这些资料和县志以及本县的大多资料是可以采信的,在历史教学中可以直接应用。比如讲授“分封制”时,引入宋国和微子就是见诸《史记》等史书并能够与地理相印证的素材。西周时,殷商贵族微子受封于宋,都城在今河南商丘,辖沛地。微子死后葬于沛地东面的一座小山上,小山因之得名微山,周围湖泽得名微山湖(微山湖东部属山东,西部属江苏沛县和铜山县)。又如被称为徐州“两汉”之一的汉画像石(另一为汉墓)近年来大量出土,学界公认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有关汉代农耕和商业活动的画像石就是“古代农业”和“古代商业”的很好的教学材料。而近代以来的本地历史,由于相去不远,且有各种材料佐证,大多是真实可用的。

乡土史志中也有些问题模糊不清,众说纷纭,需要我们使用时认真推敲。在讲“百家争鸣”时,使用沛县汉城公园“老子隐居处”景观就需谨慎。《庄子》中数次提到老子隐居于沛,如“孔子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庄子·天运》)等。沛县人据此修建了老子隐居处,有的学者认为老子隐居的“沛”就是今天的沛县,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庄子所说的“沛”在今河南境内(如马叙伦等),争议颇大,教师在课堂上为避免史实错误,应指出老子隐居于沛是说法之一。在讲“郡县制”时,可以联系沛县的建县问题,但这又有战国设置和秦设置两种说法需要说明,在讲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时,常举活跃于微山湖畔的“铁道游击队”为例,但在长期流传中(如电视剧《铁道游击队》),早已混淆了“铁道游击队”和湖西军分区领导的另一支抗日武装“微湖大队”的活动,使用时最

好做一下交代。

此外,还有一些乡土史料存在明显错误,需要纠正,而不能以讹传讹。在沛县的革命史上,沛县中学具有特殊的的地位。1929年,共产党沛县委员会就成立于沛中,沛县中学教师朱菊池任第一届县委书记,此后,以教务主任郭影秋(建国后曾任云南省省长兼省委书记、南京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等职)、学生葛步海(建国后曾任驻乌干达、赞比亚全权大使)为代表的沛中师生在中国革命的征程中谱写了壮丽的篇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部分的教学中,笔者总是会不失时机的插入那些让我们引以为豪的先辈事迹。但后来,我们放弃了一则很值得“自豪”的材料——开国上将韦国清在沛中教书并秘密参加革命活动——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韦国清曾在沛中任教的说法出现在了一些媒体报道中并被较广泛传播,但查阅韦国清传记,这一说法显系子虚乌有。

再如,徐州风景名胜燕子楼遗址是节烈女子关盼盼在其夫死后守节居住的地方,老年人在讲述她的故事时,多会说她受到了“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思想影响,并为之唏嘘不已。就在笔者打算用于“理学”的教学时,却在资料中发现原来关盼盼和其夫张建封是唐朝人,白居易还为之题写了“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的诗句,如不加以辨析,岂不又是一场“关公战秦琼”。

求真是史学的第一要义。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使用乡土素材时,不能仅仅立足于简单的“拿来主义”,需要教师认真甄别,以保证历史教学的真实性。

二是甄别史观的当否。1924年,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指出:“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知识的解喻自然要不断的变动。”当前的历史教学和高考中,史观的多元化无疑是颇受关注的重要亮点,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等争奇斗艳。借助不同的史观认识历史问题,会看到历史的不同方面,综合运用各种史观则可以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历史的面貌。反观各地的乡土史志,由于大多成书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基本还是革命史观一统天下,普遍以当地的阶级斗争发展为基本线索,观察历史的视角多是阶级分析。在借鉴使用相关史料时,剔除阶级斗争论的消极影响是非常必要。我所搜集的抗战史乡土素材中,而对国民党一概在后面加上“反动派”三个字,对国民党军队的称呼多为顽军,对其做法则“不见抗日,只见反共”,这显然有失公允,使用时需要我们对其进行重新评价和认识。

(二)运用乡土资源时综合比较各种史料的教学价值,然后选择最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的资源,这是有效运用乡土资源的基础。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乡土资源是为了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只有准确把握各种素材的教学价值,才能在此基础上有效运用。

比较乡土资源与其他资源的教学价值,有选择的使用。不少乡土资源材料典型生动,有助于深化学生对历史核心概念的理解,可以在教学中作为辅助材料使用。但并不是乡土资源一定优于其他素材,如果乡土资源存在有某些缺陷,如过于简略和零碎、出处不明,需待进一步探讨或与主干知识联系不紧密等,我们就选择其他更能够说明问题的材料。

在讲授“郡县制”时,为让学生弄清郡县制下的地方组织结构,我借助了“刘邦的归属之争”来说明。沛县与丰县相邻,密不可分,可不知什么时候起,两县民间就刘邦的归属问题起了争执,都说刘邦是自己县的,为此,有人为平息争端给出了一个“和稀泥”式的“丰生沛养”的说法。其实,这桩公案并不难断。《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是“沛丰邑中阳里人”。也就是说,秦朝时,丰地还没有设县,只相当于沛县的一个镇(邑),如果按照今天的方式登记身份的话,刘邦的住址就是“泗水市(郡)沛县(县)丰镇(邑)中阳村(里)”。引入这个材料,不仅让学生弄清了这一民间争论的来龙去脉(学生多数听说过这一争论,但不知其详),而且轻松掌握了郡、县、乡、里等教材上给出但没有说清的机构。而在讲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部分时,笔者最初拟采用民国时期沛县的一家纺纱厂的兴衰来说明民族工业的艰难发展历程,但终因其规模过小,历史记载不详而作罢,改用了张謇的大生纱厂为例。

在多种乡土类素材中寻找更具代表性,更有利于教学的材料。讲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由于这场运动席卷全国,加之时间上相去不远,本地的记载较为丰富,笔者在教学准备中,搜集到了数十则相关的材料,形式上有地方志记载、有长者回忆、有民间故事、有摄影图片,还有赛诗会的诗歌、民谣、漫画等等。用什么好呢?经过一番比较,我给学生讲了一则“打擂台”的真实故事。大跃进时期盛行劳动竞赛,打擂台,1958年秋收后沛县杨屯镇的一次擂台上,一个生产队的队长自报亩产红芋三万斤,自以为没有人能比上了,可是话音刚落,另一个生产队的马上站起来说我们的红芋亩产三万五千斤,第三个人报四万斤,一直到十万斤,这时擂台下掌声雷动,锣鼓震天,先报三万斤的生产队长再也坐不住了,掌声一落,就又到台上补充说,我先前报的三万斤是红芋干子。这则故事短小但很生动,且“红芋干子”是沛县方言,学生听后哈哈大笑,对浮夸风有了直观形象的认识。

(三)运用乡土资源时注重优选开发方式和运用方法,这是有效利用的关键。

课题实践中,笔者发现,可选择的乡土资源开发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教师个人或集体开发。比如通过教师自己的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走访长者后,将相关资源整理出来,编写乡土历史教材或资料集,在教学中根据需要使用。

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开发。在丰富的乡土资源中,有些是需要老师去搜集、整理的,也有一些是学生耳濡目染却又熟视无睹的,比如乡风民俗、民谣传说、遗址遗迹、地理环境以及亲历者口述等。这些并不需要老师和盘托出,只需在课堂上略作提示,学生就会恍然大悟,然后娓娓道来。讲授“宗法制”时,我解释了宗法制的基本内涵后说:“同学们,宗法观念早已渗入了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请你谈谈发生在身边的这类现象”。学生从本地区各姓氏纷纷修家谱的事件说起,到以姓氏命名的村庄,再到殡葬时的长子摔牢盆、打幡的习俗,最后到“小儿不及长子孙”的俗语等等,讲的热情高涨,争先恐后,有些连我都没有关注过。而经过课前走访了解,学生的开发会更加到位,学习“物质生活和

社会习俗的变迁”,结合自己家中的老照片、老家具、老房子的历史信息,“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课,结合这些年来自己家庭的生活变化,学习“文革”乱象,结合爷爷奶奶的回忆等,都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效果。这种启发学生自主开发乡土资源的办法可以让学生对历史的体验和感悟更加深刻,“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过去的人和事总是会给今天留下或深或浅的印记,引导学生发现的过程就是培养历史意识,增强历史感的过程。

引导学生自主开发乡土资源是加强乡土教育的最佳途径。乡土教育不应该由教师进行单向操作,更不是单纯的说教,它的最佳途径是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具体来说就是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去探访、搜集、整理本地文化,通过与家乡文化的“亲密接触”产生对家乡的热爱情感和责任意识。

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乡土文化特色正在逐渐消失,学生开发乡土资源的主动行为不仅能够实现乡土教育,还可以为保护本土文化做出贡献。在课题组成员的指导下,沛县中学组建了“乐沛学社”(“乐沛”意为爱我沛县),学社成员三十余人,都是对家乡文化充满热爱的年轻人,利用节假日,他们行走在沛县的各个文化遗址和乡村,对沛县文化进行走访、考查,整理。“乐沛学社”的实践增强了他们爱我家乡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让我们深切的认识到,只有有血有肉的乡土教育才是高效的教育。

教学中,选择了好的史料,还要有好的运用方法,就像做菜一样,有了好的食材还要有好的烹饪方法,否则就是暴殄天物。不同的材料在学生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高,方法的习得,价值观的养成等方面的作用千差万别,为使乡土资源更好的提升历史教学的品质,根据不同的需要,采用恰当的运用方法至关重要。在运用方法上,课题组以培养学科素养为基本目标,总结出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是穿插讲述法。这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讲述中运用典型的乡土材料能够充实教材主体知识,论证教材主要观点,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如“抗日战争”部分可以讲述日军在沛县的暴行和沛县人民的抗日活动,“解放战争”部分可以讲述沛县人民对淮海战役的支持等等。实践中,课题组共整理出穿插使用乡土资源的教学案例和片段三十多例,加上其他方法中的使用,运用乡土资源的内容涵盖了古代、近代、现代的各个部分,约占高中中国史部分的70%。

二是专题结构法。有时,如果本地相关记载较为完整,还可以以本地历史发展为线索设计教学,通过对本地乡土史的认知建立历史知识结构。如“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课,由于中华书局版的《沛县志》(1995年版)、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沛县沧桑五十年》(2002年版)等书籍对这段历史记载较为翔实,加上沛县县委宣传部举办的“建国六十周年图片展”中有大量的反映沛县六十年发展的图片图表,我将本课的设计思路确定为“立足沛县看全国,讲述全国带沛县”,用沛县这一“斑”而窥中国的“全豹”。借助本地区在三大改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三年经济困难、经济调整等活动中的史实来展开教学,并让学生在课前访问亲历者形成文字或图片课堂展示。这种设计方法既丰富和诠释了教材,弥补了教材纲目化、粗线条的编排缺陷,又让学生了解了家乡经济的发

展历史。再如高三复习近代史时,把沛县中学首任校长李昭轩先生的一生与时代潮流、中国近现代的巨大变迁、中国先进人士的历史使命结合起来,对现代化这一重点进行专题复习。视角尽管细微,李昭轩也不是现代化历程的核心人物,但他的生平经历是中国近现代史“全豹”之一“斑”,可以映照出大历史的发展脉络。既可以使情境更加生动,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感,亲切感。

课题的成果之一《从沛中首任校长李昭轩一生看中国现代化历程》专题复习课也是一则典型的专题结构法案例,该课以沛中首任校长李昭轩先生的一生为资源呈现主体,通过“晚清时期——寻道现代化,民国初年——践行现代化,抗战时期——现代化受阻,新中国成立—现代化新起点,文革时期——现代化挫折,新时期——现代化新华章”等六个探究活动环节,把李昭轩先生的一生与时代潮流、中国近现代的巨大变迁、中国先进人士的历史使命结合起来,对现代化这一重点进行了专题复习。教学中,根据素材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运用方式,有史料解读,有调动和运用知识,有文史常识,有批判惯性思维,有合作探究等。资源运用的多样和灵活会使学生的参与更加充分,复习更加高效。

三是探究活动法。探究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创新之处。探究性学习的资源有多种,其中乡土资源具有分布广、普及度高、贴近学生生活的特点,是历史探究性学习的重要发展方向、载体和突破口。课题组在研究中,把探究活动课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不仅弥补了教师在教学中光凭语言、教具等虚拟情景无法表达的欠缺,发挥了任何资料和手段都无法替代的教育教学效果,而且给学生实践和创新的场所,给了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的机会,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是人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根据本地乡土历史资源特色,并结合学校实际,课题组组织学生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的极具学习价值的研究活动。如结合本县“地邻邹鲁,夙有儒风”的文化特色组织了“儒家思想对现实生活的影响”的调查走访,结合沛县“汉皇故里,大汉之源”的历史和当前对沛县“刘邦文化节”的不同认识组织了“刘邦到底有没有文化”的辩论等多种探究活动。

四是命题训练法。编制高考模拟试题是乡土资源运用中简洁高效的一种方式。高考实施分省命题后,试题内容日趋多样化和地域化,各省区纷纷结合本地区特有的课程资源进行命题,“乡土地域色彩鲜明”成为了一大亮点和特色。仅2009年高考,这类乡土素材题就有十几道之多,比如北京文综卷的“北京广安门桥北蓟城纪念柱”题、江苏历史卷的“江苏常熟白茆乡山歌”题、安徽文综卷的“安徽省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题等。这类试题的设计,究其实质,并不是对地方历史知识的考查,而是以地方历史为史料或切入点,用以反映全国历史的发展面貌,进而体现高考的基本要求和价值取向,在考查学生知识储备、学科素养的基础上,增加了强烈的“家”“国”情感体认和情景的可信度,从而更好的落实试题考查的三维目标立意。

课题组充分借助本地丰富的乡土素材,从高考的要求出发,命制了大量融乡土情怀和学科素养于一体的历史试题,把它们灵活的运用于课堂上或为阶段检测

中。部分试题已发表于《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或用于苏北四市高三联考。这些试题虽选材于乡土资源,但均依托一个明确的高考考点。有的是对教材的拓展,有的是对教材的补充,有知识性考查,更多的是能力和方法的考查。这类试题能够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证据意识,促进知识迁移,促进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它们既可以用在课堂上,也可以作为阶段检测的试题,使用较为灵活,容易操作,因其新鲜亲切,题目一经使用,就广受同学们欢迎。

(四)运用乡土资源时应遵循史料教学的原则,这是有效利用的保障。

基于高中学段的要求和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教学运用乡土资源时,应遵循史料教学的原则,充分关注学生学科素养培育的程序与方法,搜集、筛选并采取灵活的手段来使用,让乡土资源在培养历史思维,汲取历史智慧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课题研究中形成的理性认识

(一)乡土资源是农村高中课程资源的开发的重要内容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资源开发部分指出:“鼓励和提倡不同地区和学校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利用和开发历史课程资源。”本课题的研究定位是乡土资源的有效利用,其前提是对乡土资源的积极、合理、深入的开发。在充分调查研究和实际操作的基础上,课题组对乡土资源的开发形成了以下认识

农村中学由于思想上不够重视、硬件条件的限制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课程资源开发的水平不高,普遍存在课程资源开发意识淡薄,以教材及其衍生物如教辅资料为唯一资源类型等不良现象。

农村课程资源开发应做到“扬长补短”,充分发挥农村保留传统习俗和历史遗存较多的优势,对民风民俗、地方志、族谱以及口传史料等进行开发利用,而对于图书资料缺乏、教师队伍专业水平不高的劣势,则要通过自己的不断“充电”来弥补。

对乡土资源开发时应坚持“披沙拣金”,通过搜集、整理、筛选等环节,选定具有教学价值的素材,决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在开发乡土资源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让他们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大量的低效甚至无效、负效的乡土资源运用行为

课题研究期间,我们对各种公开发表的有关“乡土历史教学”论文进行了搜集整理,建立了课题研究参考论文资料库。在对近百篇相关论文的研读和对教师的走访了解中,我们发现,在乡土资源运用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①采取简单的“拿来主义”,忽视了对史料的辨析和价值判断,出现了低级的史实错误和史观偏差。近年来各地出现的争抢名人的现象,充分反映了乡土史料的不严谨,不加甄别而直接使用这类素材,错讹之处在所难免;而从以阶级斗争史观指导下的乡土史志中直接剪裁,会使乡土史料的运用落后时代。

②重乡土资源的知识呈现,教学能力要求普遍偏低,更遑论新课标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思想教育集中在爱家乡的情感培育上,对态度尤其是价值观目标的关注太少。课题组在对中国知网关于“乡土历史教学”的八十余篇论文整理后发现,约占大半的论文均重点突出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方面。

③教学与学习方式陈旧,基本以教师的个人开发并直接讲述为主,学生的参与度偏低,被动的接受乡土知识。

④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处理失衡。许多课例在引入乡土资源时拓展过多,走的过远,几乎成了乡土史的专题讲座,压缩了教材中国史知识的学习时间,妨碍了课堂教学基本任务的完成。

⑤运用乡土资源时,引入是素材一律是对本地的颂扬,甚至还会出现夸大虚美的现象,而对于本地历史上“不光彩”的一页避而不谈,不仅不利于学生全面认识乡土历史,而且影响历史批判性思维的训练。

(三)依托乡土资源组织探究活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乡土探究活动的选题要坚持学科化(体现历史学科特色)、指向性(探究学习的目的明确)、探究性(所选题目要有思维含量)、可操作性(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完成)。

乡土探究活动的组织应注重实践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确保安全、高效,避免“放羊”现象的出现。

乡土探究活动的学习评价应坚持发展性、开放性,全面性和综合性。注重发挥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将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

(四)运用乡土资源应遵循七个方面的原则,具体来说是“三适四性”。

“适宜”,选择的乡土资源应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符。初高中学段都提倡使用乡土素材,但过深的不适用于初中,比如对宏观历史文化的探讨,对深层次原因的分析等;同样,过简单的也不适宜于高中学段,比如“我们家族名人多”的探究活动就因“太小儿科”而提不起学生的兴趣。

“适时”,对乡土资源的运用应选择和教材关联度最强的点上,而不能随意使用。

“适量”,在课堂教学中引用乡土资源要遵循以课堂教学为主体的原则,要以完成课标规定基本任务为前提,而不能因乡土材料过多冲击常规教学。

“科学性”,确保使用的素材要科学真实。既重对材料的甄别、考证,又要有一种对史料的敬畏感,秉承史学传统中的“实录”精神,对史料进行准确节录,防止断章取义;忠实材料原文,防止以讹传讹;表明史料出处,传递科学精神。

“典型性“,本地乡土资源非常丰富,常规教学的大部分中国史内容可以使用乡土资源,而有时同一个学习要点又有多个素材可用,但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有限,因而要在教学中选择典型材料。选取时应该教学的主次轻重有所取舍,多使用具有针对性的,有利于揭示教学内容主题的,有助于学生理解历史核心概念的,决不能随意堆砌材料。

“生动性”,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兴趣出发,应尽量避开抽象深奥、晦涩难

懂的史料,而应选择学生易于接受的、富有趣味性的材料,如需要可以由老师进行二次加工,但需保持原意。实践证明,故事类、图片类和悬念类的问题和材料更易使学生接受。2009年沛县县委宣传部组织了一次“建国六十周年图片展”,我们通过现场拍摄获取了大量可用于教学的珍贵资料,使用效果很好。

“多样性”,为防止“审美疲劳”,保持信息的新鲜感和强刺激,对乡土素材的选取要灵活多样,而不能过于单一,在课堂教学中所利用的乡土资源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地理的、文化的、风俗的,不一而足。

(五)课题研究中本着“关注结合点,追求有效性”的基本思路,主要关注三个结合,追求两个有效,这也是一般课题研究应该坚持的原则。

第一个是关注乡土资源与高中历史必选修教材的结合。这个课题并不是要建设新的校本课程,也不是编写乡土教材,而是要在常规课堂教学中使用乡土素材,以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为前提。第二个是关注乡土教育和历史教育的结合,在不增加高中学生的学业负担的情况下,探索乡土教育新途径,深化对家国关系的认识,培育学生对家乡、对国家的情感和责任感。第三是关注课题研究与常规教学的结合,研究常规课,在常规课中进行课题实验,让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

两个有效一是追求乡土资源使用的有效,不把乡土素材作为幌子、噱头,利用乡土资源设计课堂教学,命制测量试题,让它在提升课堂教学品质上真正有效,在学生能力的提升、方法的习得、观念的改善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二是追求课题研究的有效性,不搞形式,不做样子,用教学研究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真的让教科研发挥推进课程改革的作用。

五、课题的研究成果和形成的社会影响

(1)课题研究文本成果

发表论文类

1. 苗颖、刘晓兵《披沙拣金物尽其用——高中历史教学中有效运用乡土

资源的策略》

《历史教学》2011.4,

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11.9全文转载

2. 刘晓兵《也说楚歌和楚歌题——兼与韩湘萍老师商榷》

《历史教学》2011.1

3. 苗颖、刘晓兵《利用校史整合内容进行专题复习的教学设计——以<从

沛中首任校长李昭轩一生看中国现代化历程>为例》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8

4. 刘晓兵、苗颖《浅谈史料引用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中学历史教学》2009.7,

人大复印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2009.10全文转载

5. 安超《当前乡土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0.6

6. 刘晓兵、苗颖《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例谈材料深度剖

析和有效利用》

《历史教学》2010.12

7. 马阐果《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搞活历史课堂教学》

《新课程》2010.8

获奖论文类

1. 吴海滨《乡土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徐州市教研室一等奖2010.12

2. 吴海滨《谈乡土历史资源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徐州市教科所一等奖2008.12

3 亓宏《论乡土顺口溜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江苏省教科院师陶杯三等奖2010.11

4.亓宏《让“口述乡土历史”进入历史课堂的教学与反思》

徐州市教研室一等奖2010..9论著类

拟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课题专著《乡情让历史不再遥远——乡土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利用研究》。该书预计约30万字,现已形成书稿的基本结构,撰写了10余万字,计划于2012年8月完成付梓。全书共分八章,第一章:缘起与综述——当前高中历史乡土资源运用的现状和研究概览;第二章:理念与基础——课程资源开发视阈下的乡土资源运用;第三章:价值与定位——乡土教育和历史教育的衔接与侧重;第四章:实证与方法(一)——常规课堂教学中运用乡土资源的策略;第五章:实证与方法(二)——乡土资源类探究活动的实践探索;第六章:实证与方法(三)——乡土资源类试题的命制与应用;第七章:测量与评价——乡土资源运用有效性的评估;第八章:拓展与延伸——基于新课程理念的乡土历史教材编写。

(2)课题研究课例成果

教学实录(录像、光盘)、案例:

1.苗颖《用校史激活课堂的尝试——从李昭轩先生的一生看现代化历程》

沛县教研室组织的全县公开课2010.12

2. 尹海峰《百家争鸣》沛县教研室组织的全县公开课2010.12

3. 卢大根《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沛县教科所组织的全县公开课2010.11

4. 安超《从沛县50——70年代经济建设透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

沛县中学校级公开课2010.6

(以上四课均有教学录像光盘)

5. 马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沛县歌风中学校级公开课2010.10

6. 刘晓兵《中国早期政治制度》沛县中学课题研究课2009.9

7.课题组乡土资源应用教学案例和片段三十篇。

学生乡土探究活动课案例

1. 儒家思想对今天生活的影响指导教师:尹海峰

2. 刘邦到底有没有文化指导教师:马阐果

3. 建国后农村生活的变迁指导教师:卢大根

4. 沛县民间独特风俗调查指导教师:刘晓兵

5. 发现身边的历史征文活动指导教师:刘晓兵

(3)课题研究中的创新性试题成果

课题组借助本地丰富的乡土素材,从高考的要求出发,命制了大量融乡土情怀和学科素养于一体的历史试题,把它们灵活的运用于课堂上或为阶段检测中。部分试题已发表于《历史教学》《中学历史教学》或用于苏北四市高三联考。这些试题均依托一个明确的高考考点。有的是对教材的拓展,有的是对教材的补充,有知识性考查,更多的是能力和方法的考查。2010年5月底在高三年级500名文科生中组织了一次乡土资源类试题的测试,反响良好。

(4)在课题博客上发表教学案例、教学随笔、学习笔记等博文五十余篇。

课题组核心成员尹海峰、苗颖老师以两个子课题为基础,在徐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管理博客上发表教学案例、教学随笔、学习笔记等博文五十余篇。

尹海峰《民俗文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利用研究》。

苗颖《用校史激活课堂的尝试》。

(5)本课题产生的积极社会影响。

课题研究期间,为听取来自各方的建议和意见,同时推广课题成果,扩大课题影响,课题组多次举行了大型教研交流、展示成果活动。联合沛县教科所组织了“全县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推进会”,活动面向全县所有的中小学,各校的教研骨干和教研负责人近三百人参加了会议,会上课题组卢大根老师开设了公开课,主持人刘晓兵作了课题研究的经验介绍;联合沛县教研室举行了“沛县乡土资源有效利用历史教学研讨会”,全县历史教师七十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课题组苗颖老师、尹海峰老师开设了公开课,主持人刘晓兵作了乡土资源有效利用的经验介绍。这些活动经徐州教育网、沛县日报、沛县教育简报、沛县便民网等媒体报道后,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社会影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赏。

历史教学与史料

和科研中最基本的要素。史料是历史的载体,是历史教学和科研的出发点,离开了史料也就无所谓历史的存在。“课堂中使用史料的核心意义如下,由于学生不能尽是被教导固化的知识,还应该被教导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而这涉及了让学生自己去运用史料,因为唯有透过运用史料的实际经验,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探究历史知识的方式。”[①] 目前对于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的选择和运用已经有了较为彻底的研究。但是总的来看,目前对此的研究侧重于史料的选择和局限于使用史料教学的意义探讨,而没有进一步深入到史 料的编辑、呈现以及叙述等方面。如龚爱琴的《在史料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05年第2期)、杜奎英的《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课程教材改革》2005年10月)、何珏的《课改背景下史料教学作用新探》(《政史地教学》2004年10月)、 (《宁波大学学报》2005年10月)等。选择材料固然重要,但再好的材料也是需要经过教学中的呈现和解析,才能够实现其最终的意义。因此进一步深入到史料教学中史料的具体编辑过程、呈现过程的探讨和研究,实具有极其重要之意义。 二 史料逐步展现的过程。史料的呈现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史料呈现的形式和史料呈现的顺序。 由于史料载体的多样性,使得史料的呈现也多样化。根据史料载体的类型,我们可将史料呈现形式分为图片型、文字型、影视型和实物型。图片型史料包含诸如照片、图表、表格等,这种类型的史料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等特点,其便利之处就是能够对学生形成视觉冲击,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读图、识图等能力。这种类型材料的弊端之处就是难以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影视型材料和实物型材料也有相似的特点。文字型的史料比较抽象化,难以吸引学生兴趣,但却能“逼迫”学生开动脑筋,调动其逻辑思维进行思考,找出其中的关联和主旨所在。关于材料的呈现顺序,目前国内研究的成果相对较少,而国外的研究则相对先进一点。如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的弗雷德瑞克·德雷克和印第安大学的莎拉德·雷克布朗提出了三次序材料教学法。根据材料自身的价值和提供材料的目的将呈现的材料分为三个等次,依次呈现。其研究成果在美国和中国等部分中学和大学进行了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得到部分专家的肯定。但是根据两位作者的建议,“它可以被有限地使用(也许每学期一次或两次)”[②]。三次序材料教学法的使用需要充足的准备时间,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 要求,并且在时间上要求比较充裕的保证。 的可能性,但是其思路和方法却值得我们借鉴。因此将其精神和方法加以改造,以期符合我国目前的历史教学实践,是值得尝试的有益之举。 三次序材料教学中将使用的资料分为第一、第二、第三次序。所谓第一次序材料是最基本的原始材料。第二次序的材料主要是质疑或支持第一次序材料观点和思想的材料。第三次序的材料是由学生找到的可以佐证第一次序材料的材料。对于学生的评价主要是看他们如何找到这些材料以及这些材料的价值如何。 三次序材料的划分,既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同时又关注中学学生的既有认知水平,考虑到史料教学的评价问题,既承认材料来源

高中历史教学史料分析

高中历史教学史料分析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2006年推行新课改以来,高中历史教学有了较大的改变。《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指明:要遵循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中学历史教科书大量引进各种各样的史料,这些史料也集中在教材的重点、难点之处。新高考也日益重视历史“新材料”、“新情景”的创设与运用,材料题中更多地贯彻了考查能力的原则,在强调考生的历史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基础上,着重考查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学习潜力,特别是学生运用历史方法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一、高中历史课程史料教学的意义 (一)重现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历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物、论之有据,就要依赖史料。史料是指在人类的长期实践活动中积累下来的各种具有历史价值的实物、文字资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

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等三类,它具有详细、丰富、系统完整的特点,是我们了解真实历史和教学研究的重要材料。历史的真实是蕴涵在庞杂繁多的史料当中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借助于大量的史料作为媒介,正如梁启超所说:“举凡人类纪录,无不纳之于史。” 充分结合课本提供的史料以及一切能用的课外知识服务于课堂,通过史料的阅读和分析,重现历史情境,学生能够感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感受历史的真实,激发起学习兴趣。 (二)培养学生历史探究能力 师生应该认识到史料绝不限于历史教科书,史料是丰富多样的。历史课程内容涉及历史、政治、地理、经济等多学科内容,高中学生年龄小,社会阅历不丰富,知识储备有限,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欠佳,但同时,他们有积极参与学习、探究历史事件的热情。史料教学在教学方式上向学生提供了进行学习上创新的机会,对以往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探究;使他们在研习的过程中,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得以开发出来,发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使学生对书本的观点有更为具体和深刻的理解,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 (三)弥补教材不足,拓展思维空间

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愈益突出重要,可以说史料已日益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2003年新颁布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史料的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和建议。课题组根据中学历史史料教学现状,调查问卷主要围绕当前中学历史教学方式、史料的定义、分类、史料教学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设计。调查对象为本校的老师和部分校外历史老师及高二、高三80名文科学生。通过调查发现,许多老师和学生对史料及史料教学与学习的相关知识仍相当缺乏,没有能够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措施,对史料案例研究更缺乏分析研究。这种状况应引起我们的充分重视。 下面是对调查问卷及调查结果作一简要的描述与分析。 1.您认为“史料”这一概念应定义为:(选项及调查结果如下。下同) A.与历史学习有关的一切资料:26% B.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35% C.人类社会发展中保留下来的文献材料:39% 关于“史料”学界一般认为,史料“亦即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痕迹”。从调查结果来看,许多教师和学生不是扩大(选择A项)便是缩小了(选择C项)“史料”这一概念的内涵。这表明,许多教师和学生至今仍不清楚“史料”这一概念的准确含义,因而也就很难在实践中开展全面、完整的史料教学。 2.您在选择史料时首先考虑的是: A.史料是否真实:20% B.史料是否有趣:10% C.史料能否充分论证教科书上的某个结论:70% 从调查结果来看,认为应首先考虑史料是否真实的只有20%,大部分的教师和学生关注的只是史料本身某方面的功能——是否有趣,是否能证明某个结论。这说明在利用史料时,功心过强,值得注意。 3.您主要从哪些地方获取文献史料?(可多选) A.教学参考书:77% B.互联网:62% C.学校图书馆:45% D.其它:29% 从调查结果来看,教师获取史料的最主要来源为教学参考书。这一结果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教学参考书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教师宏观的课程资源的概念的缺失。当然,这种现象的出现应与中学特殊的条件与环境——图书及设备等的不足、升学压力等直接相关。 4.您在课堂上一般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主要是以讲为主的方法:40% B.指导学生进行自学:8% C.设计问题情境,师生共同进行探究:52%

浅谈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史料教学

浅谈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史料教学 [内容摘要]史料是历史科学的生命。在历史教学中引进史料可以使历史课堂更具有生命与活力。本文就史料的释义、分类以及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作一简单的探讨,以期能够为历史教学改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史料教学应用注意事项 近些年,全国各省市纷纷把历史纳入中考考试科目,并且逐步使中考历史试卷在命题方式、考查方向等方面与高考接轨,加大史料分析、史料评价的占有量比例,这样史料教学成为当前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史料的释义、分类、应用、注意事项等方面作一简单探讨。 一、史料的释义与分类 史料是指可以据以为研究或讨论历史时的根据的东西。按照获取的途径和保存状态可以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和口述(传)史料。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文献史料主要表现为史书资料、档案材料、思想或学术著作、文学作品、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遗留、报刊杂志等,是我们研究历史的主要资料来源。口述史料是人们对往事的口头回忆而写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资料,多用于现代史的研究,借由对尚在人世的当时人访问口述而获得对历史更直接深入的了解。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史料又可分为原始史料和转手史料。所谓原始史料是指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遗迹遗物;所谓转手史料就是就是史学家凭借直接或者间接的原始史料,论述他们没有亲见的事件。在我们历史教学中,常见的史料主要有文字资料、实物图片、人物图片、图表、示意图、战争形势图等,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按不同分类方法对这些史料进行区别分类,掌握简单的史料甑别、辨伪方法以及通过不同史料对比从不同角度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方法。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吴永桂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吴永桂 发表时间:2018-12-03T12:00:16.09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3月05期作者:吴永桂[导读] 吴永桂黔西南州义龙新区德卧中学 5624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5-173-01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教师还要尊重学生,中学生不同于小学生和初中生,基本的道理他们都明白,只是自制力较差,有一定的叛逆心理。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情感、兴趣、爱好,有敏锐的观察力,具备快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独特性,给予适时的引导鼓励。要营造宽松、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思维很活跃,教师应在正确引导的前提下,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对学生精彩的发言和精辟的观点应加以鼓励、概括升华和扩展,注意保护学生积极性和自尊心,这样学生也敢于发问。使课堂气氛始终处于和谐、民主、自由、活跃的状态,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才能够尊重教师、配合教师,才能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并且秩序井然的课堂。 二、提高对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视程度 首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课堂导入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方面,应使其尽可能丰富多彩,借鉴一些历史中的著名事件和小故事,使学生喜欢上历史课,还应该注重与一些其他教学科目的结合,帮助学生记忆知识点。历史并不是一门孤立的课程,它可以和语文、地理进行很好地结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广泛收集相关契合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良好地调动。 其次,在历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地发挥。一是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教学影响力和课堂魅力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采用适当的方法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其主动地参加到教学过程中来。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作为学生学习历史的引导者,帮助其掌握相关知识点,并总结一些重要的历史规律。如对秦始皇、武则天等人物的评价,一般都会从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在军事、农业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进行评论,同时结合影响社会进步的阻碍处进行综合评价。 三、用好图文史料 新教材中提供了大量史料,图文并茂,处理好坏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如果不用活史料,只对教材简单重复,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升。编者的用意是希望学生通过对史料的学习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能对所学内容进行较为全面地比较、概括和解释。因此,要求教师要有较高驾驭能力:一是史料的选择,大部分可来自课本,还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自行选择一部分,有机整合;二是问题设置要有梯度,一方面可以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另一方面也是遵循认识的一般规律:从易到难、从低到高。史料运用得当。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地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良好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在合作互动中解决问题, 形成多种思维方式,采取多种解决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实践证明,小组讨论学习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有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让学生“自己想想”“组内说说”等学习活动,在观察、思考、研讨交流中,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沟通、争辩等解决问题的过程,逐步感悟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板书设计非常重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清晰的板书下来,才能记下来,可以有学生代表到黑板板书,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思考问题的意识,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教学思想,同时让学生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主体意识得到有效张扬。 五、信息技术手段和课程的有效结合 在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意思就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方法,融合到教学之中。通过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力求信息获取,实现资源共享,达到多重交互,促进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与学方式,从而实现新课改所提倡的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意思就是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方法,融合到教学之中。通过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力求信息获取,实现资源共享,达到多重交互,促进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与学方式,从而实现新课改所提倡的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是信息化的一个部分,大力促进多媒体教育已成为教育发展的潮流,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史料教学是历史教学的高中历史教学的方向

史料教学是历史教学的高中历史教学的方向 浙江省慈溪市实验高级中学:杨恩德 学习好赵利剑老师《高中历史选修Ⅰ“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教学研究》的最大启迪就是进一步做好,史料教学的实践,并能丰富运用模式,经过简单整理,赵老师讲座使用材料8组,分别说明了 一、教学目标:主要高考涉及的史料分析 1.阅读下列图文材料(2008年广东) 材料一 材料二九年(即太和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休耕轮作)所授之田,率倍之(男夫80亩,妇人40亩,亦称倍田),三易之田,再倍之(三易之田:耕种一年,休耕两年的贫瘠土地。再倍之:男夫120亩,妇人60亩),以供耕作……十年,给事中李冲上言:“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楚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请回答: (1)从材料一服饰变化中,你获得的最重要的历史信息是什么?这种变化有何影响?(2)材料二反映了北魏孝文帝的哪些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实行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商鞅为实现民“殷富”所采取的措施。 (4)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概括指出孝文帝改革、商鞅变法内容的相似之处。 试题解析:本题第一问考查北魏献文帝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易服色,并以此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魏孝文帝改革意义的理解。第二问则涉及魏孝文帝改革的另一项重要措施——均田制。第三、四问,要求学生在掌握商鞅变法相关措施的基础上,对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进行对比。 参考答案:(1)服饰汉化;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了民族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2)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国家控制大量的土地。 (3)废井田,开阡陌(或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4)都移风易俗;都确立了新的土地制度。

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探索及反思

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探索及反思 发表时间:2018-11-12T14:44:24.987Z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18年第10期作者:李军[导读] 史料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对有关史料进行分析整理,让学生从中提取历史信息的一种教学模式。 广西百色市百色高级中学李军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含文件、笔记、图片、典籍、文物等。史料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对有关史料进行分析整理,让学生从中提取历史信息的一种教学模式。史料就是人类历史发展留下来的足记,历史教学要做到言而有据,就必须以史料为基础,合理充分的利用史料,进而推动历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探索及反思随着高中历史教学的不断变革,史料教学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史料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真切的感受历史,并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实现对历史知识的探索。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对推动历史教学的前进有很大的效用,本文就史料教学的运用进行了探索和反思,希望能够对广大师生朋友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1.史料教学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历史教学要通过对真实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总结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想学好历史,就要从历史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做到有史、有论,史论结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应用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些文字、图片等资料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活的历史。形象生动的历史、感人的历史故事都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此同时,史料教学的应用,还能拓展学生们的视野,对学生读懂历史、感悟历史有很大的帮助。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应用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们的探索能力。 2.1教师要科学恰当应用史料开展教学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针对课本上的重难点问题,精心选取了史料,它们就如同大山一样神秘,等着我们去开掘。比如,人教版中每课的“引言”、“补充资料”、“学习延伸”等,这些板块的设计都采用了大量的史料,并且都是编著者精心选取的,具有很强的教学意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这部分的内容,精心设置,事先整理好答案,将史料和带有思考性的问题融入教学当中去,以此来突破历史教学的重难点。对于这部分史料,教师要慎重,不要只是让学生单纯的走马观花,一遍带过,而是积极引导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并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不断提升,进而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2.2以教材史料为基础,开展课外延伸在史料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的从教材中获取信息,还要适当的开展课外延伸。不容置疑,教材中的史料都是编者精心选择的,是史料教学的根本,但是,这也不能表明机械的开垦课本,教师要在史料教学中科学的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也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开展课外延伸。 2.3积极培养学生阅读史料的能力 在考试试卷中史料出现的形式各式各样,然而,这些史料的出现的方式往往是文言文,大部分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上比较差。在历史考试的过程中,学生出现错误,通常都是因读不懂史料。学生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读史料,利用史料开展历史学习,第一步就是要从语文的视角去读史料。中国古代和近代史大部分都是文言文,其理解的首要前提就是读懂文字,理解文章大意,其次就是实行拓展教学,教师要利用好多媒体这一教学手段,将重要的史料以多媒体形式呈现出来,并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交流。最后是理解和分析史料,这是最为重要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历史内容,全面解读史料中的内涵,进而取得正确的信息。 2.4史料教学要和历史教材结合起来 一些史料通常都是一句话,一个故事。学生要想准确的掌握其内容,就必须深入了解当时历史背景、人们观点、作者态度等。例如在讲授《启蒙运动》(人教版)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们先行提问伏尔泰、孟德斯鸠以及卢梭的基本观念,教师以提问的方式为史料的教学内容奠定了基础,利用名人名言,逐步引导学生了解“人”地位在不断地改变,启蒙运动是捍卫人的自由伟大运动,进一步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史料中深入了解启蒙运动,进而有了深层次的理解。 3.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反思 3.1注重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方式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学的重点都在知识点的讲解上,忽视了历史探究方法的学习,好像掌握历史探究方式都是历史教育学家的事情,与高中学生无关紧要。高中学生学习史料的探究方法,比如判断真伪、比较来源等,可以提升学生们探究历史的兴趣,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利用史料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应用,不仅可以证明史实,更关键的是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思维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的时候,就某个历史事件为学生提供不同的不观点,并附上支撑他们观点的资料,并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去分析资料,对各个观点进行探究、批判。在探究一些历史问题的时候,学生可以依据手中的资料,构建自己的理论认知,这有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实践表明: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开展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对提升教学效率都有着促进作用。尤其是新课改要求下,积极提倡教学模式的转变,明确新的教学观念,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摒弃死记硬背、机械性的练习,这样,史料教学的重要性就更加的显现出来了。但是,由于外部因素的影响,很多史料大都局限于文字或图片方面,因此,课外延伸活动的开展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依据新课改的要求,如何才能更好的开展史料教学,不断探究史料教学的新方法,让史料教学获得新的生机,这将是历史教师恒久不变的研究主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并且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实行,其地位越来越明显。但是,当前史料教学的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广大历史教师共同努力、一共改变!这就要求历史教师不断认真研究教材,合理的利用史料,并融入动人的历史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同时,教师还要增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要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积极努力地探索科学的史料教学方式,更好的服务于历史教学。

(完整版)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进行教学

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史料进行教学 康平教师进修学校:初中历史教研员:宋学杰 在新课程中,史料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更为突出。史料是历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识和重建过去的媒介。任何历史结论都是建立在史料基础上的,离开了史料,历史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理论教学也只能是空谈。因此,要让学生真正的学习、感悟历史,就必须积极正确的运用史料,使史料教学成为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提供相关的图片、老照片、史料和音像资料,再现历史场景,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思考结合起来,这将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掌握,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感悟。一史料的主要类型 所谓“史料”,是指研究和谈论历史时所根据的材料,它包括各种典籍、图表、笔记、碑文、民谣等,实际上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其一为原始史料与二手史料之二分法(以下简称二分法),其二为实物、文献、口传之三分法。教学中的史料可以分为文字史料、图画型史料、数据型史料三大类。 二.史料运用的目的 新课程倡导史料教学,最基本的目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1)加强培养学生学习历史能力 历史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探究历史的方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来进行历史的研究活动。显然,运用史料是使学生学习去做历史学家所做的事,直接去运用各种一手和二手的史料。当然,这并不涉及将学生培养成历史学家的层次,只是使学生借着某些运用史料的特定练习,学到历史学家的一些态度和方法。 从历史研究的程序来说,史料在史学中的地位体现为先有史料而后有论点。史家每叙一事,每提出一个论点,都必须于史有据,信而有证。《课标》的“课程目标”“搜集和整理简单直观的史料,提取信息,用以了解和解释史实”和“内容与要求”提出的培养“搜集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等学科能力要求皆指向学生“史由证来,证史一致”的意识与思维的培养。因此,初中历史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在读懂读通史料的基础上对

浅谈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浅谈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发表时间:2019-01-21T10:41:12.187Z 来源:《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4期作者:孙玉良 [导读] 新课改理念提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发散思维,要深入理解并更好地利用历史资料的教学模式贯彻新课改思想。 (贵港市达开高级中学,广西贵港 537100) 摘要:新课改理念提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发散思维,要深入理解并更好地利用历史资料的教学模式贯彻新课改思想。本文从高中历史中运用历史故事的现实价值、历史故事的选取和使用策略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历史资料;运用;策略 引言 利用历史资料进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情感和价值观,这与现阶段的素质教育改革是相符的。历史资料离我们现实生活相对久远,这就要求历史老师要依据高中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善于运用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历史就是死记硬背的学科刻板印象。 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历史资料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高中阶段的历史知识 历史课程的学习首要任务无疑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而那些枯燥的死记硬背知识点的方法,严重打击了学生学习厉害的积极性,也使得历史知识的系统性被破坏,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牢固记忆。在利用历史资料的教学模式下,要求教师把知识点的脉络理清楚,在学习历史事件时要把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任务、主要实践等更生动形象、更具有完整性的表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学习知识。 (二)历史资料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 高中是学生抽象思维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善于想象,对历史上发生的事件比较感兴趣,不喜欢死记硬背。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在课堂教学时,善于利用历史资料,引起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便于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历史资料能够将历史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历史资料能够把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娓娓道来,对于细节的把握更好,而且学生愿意听。史料把课本的死知识变成了活灵活现的事件,能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特别是对于时间、地点、事件的记忆,有了前因后果的逻辑顺序学生更能加深记忆和理解。 (四)历史资料的实用性较强 历史课程的学习可以利用史料的形式向学生铺展开来,不应该把事件的关联性割裂开来,造成断章取义。对于历史资料的学习,我们总要对人物和事件作出评价,才能借古喻今。因此,历史课程的学习不自然的就会用到历史资料的形式,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备课,掌握正确的、丰富的历史资料,把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扩展到最大化。在讲述历史资料的过程中突出学习知识点、考点,使得学生学在其中、乐在其中。 二、高中历史教师在运用历史资料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要贴近历史真相 认真备课特别是熟悉教材,对教材要做到“懂、透、化”,是教师教好历史课的前提和基础。对于历史事件的出处教师要做到有根有据,不能乱讲,要对事件做到反复查阅,尽力达到真实可靠。特别是对于一些野史的传说,也要甄别其真伪,不能因为图一时之快或者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历史不负责任,乱讲一通。 (二)基于教学目标,历史资料要有针对性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依据,任何教学策略和方法的使用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讲授知识的时候一定要抓住重点,切不可随性而动。对于知识的学习,教学目标也有相应的规定,要有针对性的讲解,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讲不出重点,甚至本末倒置,这是教师教书的致命错误,将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历史资料要通俗易懂 历史的学习是让大家体会到古代人类发展的历程,看到文明的进步。学习中华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并从中学到经验和教训,以便启迪人的智慧,指导人们现在的生活。因此,教师在讲述历史资料的时候要通俗易懂,接地气,贴近现实,使学生对历史不陌生反而亲切,这样有利于学生更能理解史料其中蕴含的哲理,增强历史学习的现代意义。 三、高中历史教师正确应用历史资料教学的策略 (一)注重处理好历史资料的情节 历史资料能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历史资料是否合理,尤其对于形象思维占据主动地位的高中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历史教师在讲解历史资料的时候,开头一定要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历史资料的情节要节奏明显,内容充实;历史资料的结尾要与开头相呼应,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必须要熟练掌握历史资料的内容,正确处理好历史资料的情节。 (二)注重历史资料的讲解契机 一节历史课程有多个环节,也有很多任务要一一完成,历史教师必须要掌握好契机,才能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不能片面的将历史资料的讲解作为给学生提神醒脑的工具。历史教师一般在进行新课导入的时候可以利用历史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在课堂重难点的讲解时,历史教师也可以利用历史资料将复杂的知识点简单化;也可以在本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讲解历史资料,巩固本节课所学知

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探究和运用

要简明精确。教师要在学习新课程,实践新课程,反思新课程,不断提高对思想品德课教材的认识的基础上,精确无误地传输这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正确的理论指导,逐步提高认识,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精讲的前提和条件。(2)精当,指教师的内容安排与教学方式选择要精当。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课程内容,“精”选素材,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知识、能力要求要适度,教学方法和手段与内容结合恰当。这是教师精讲的基本要求。(3)精彩,教学生动有趣,充满活力。思想品德课课堂应该是高潮迭起、起伏有致的课堂,教师要结合内容实际,精心组织,用初中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实施教学,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这是精讲的艺术手段。 二、新 新思想品德课教材注重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在内容的设计上注重改革学生呆板僵化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践、合作交流,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突出一个“新”字。 “新”是指符合青少年求新求活的心理。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夯实基础的作用。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做到“三新”:(1)提炼“新”素材。首先要对教材中的素材进行扬弃,吸收贴近学生实际的真实素材。其次应注重深入社会,关注时事,调查研究,获得客观具体而生动的资料。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变换角度、适当延伸或重新组合,让教学内容充满新意。(2)建构“新”教法。在教学中,要从书中的素材出发,创设情境,在情境表演中,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用解字说文、自学讨论、互换角色、小论文竞赛、知识抢答等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教育的目的。(3)激活“新”课堂。课堂要常教常新,如:在例证上可以联系身边的鲜活事例、乡土新事、国内外时事等使课堂变得鲜活起来。再如: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教学内容以文字、画面、声音的形式有机地融为一体,形象、直观、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愉快地获得广博的知识。这种“三新”教学,符合学生求新、求活的心理要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三、实 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珍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这体现了一个“实”字。 “实”是指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教学,增强教育的实效性。要做到“三实”:(1)情实。思想品德课贵在情实,胜在情实,课堂失去了真情,就失去了感召力,教育的实效性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的课堂形象、语言风格要亲切自然,给学生一种温馨的亲情感受,从而调动学生一起读、一起看、一起想、一起听、一起爱、一起恨,在思想感情上引起共振,产生共鸣。只有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导之以行。(2)意实。学生的思想实际是教材实际和社会实际的缩影,课堂上不能只管书本,不管实际,避实就虚地讲大道理。意实的要求是恰当地处理好教材、学生、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既要讲清道理,又要解剖社会,还要用教材的相关知识,解决学生思想上某一种或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教师要给学生以真诚关爱和平易近人的亲切感,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接受知识、陶冶情操、升华思想。(3)话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和社会实际,从实际出发,承认实际,认识实际,实事求是,要说真话、实话,不说假话、空话。教师在课堂上讲述的事例、引用的数字、评述的问题、讲解的道理,一定要真实可信、准确严谨,不夸大、不缩小、不片面、不偏激,避免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或哗众取宠、假大空式的教学语言。教师语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才能提高教育效能,达到育人的目的。 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精”、“新”、“实”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精”是“新”的内容,“新”是“精”的体现,“实”是“精”和“新”的归宿和落脚点。只有把三者统一地运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才能突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基础性、时代性和实用性,切实增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开展、推广和深入,史料教学成为当今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手段。那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更好地探究和运用史料教学呢?本文提出以下方法:正确收集、甄别和选择史料;有效地创设问题,培养史料思维能力;引导学生认识、分析和运用史料;通过史料情境,培养学生史料研习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史料教学探究和运用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开展、推广和深入,史料的探究和运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与高考命题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纵观这几年各地的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它集中体现和贯穿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能力要求,那就是通过新史料和新情境的创设,来考查学生阅读史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并通过史料形成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和迁移的综合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不仅能贯彻新课程标准要求,而且能促进学生科学学习的良好态度的养成,更好地开发教学资源,全面提高人文素养。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成为当今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手段,即通过对史料的汇集、整理、辨析、推论,解决历史问题,通过切身感受的情感体验,提高学习能力,掌握历史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更好地探究和运用史料教学呢? 一、正确收集、甄别和选择史料。 “史料是历史教学资源的源泉”,是再现历史的基本素材和依据,是史料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史料的种类很多,按其储存的形式,大致可分为实物史料、文字史料、口碑史料、声像史料及数字化史料。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史料的积淀越来越多,体系也越来越庞杂。收集、甄别和选择史料,首先要遵循“真实是历史教学的生命”这一原则,尊重客观史实,保证史料的真实可信。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者除了要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水平外,还要 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探究和运用 (福建省永春第三中学,福建永春362609) 刘春治 133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 摘要】史料实证方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应用中出 现了不少困难。以下通过《五四运动》教学案例,具体探讨史料实证在中学课堂 中的运用。选用学生熟悉的史料激发了学习的兴趣,而多渠道收集、提炼经典的 各种形式的原始史料能让学生身临其境。连贯严谨地组织史料,形成证据链,训 练了学生的学习方法。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形成独立判断,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五四运动史料实证批判性思维 历史学习不只是被动地接受史实、年代、人名和地名。学习历史,要提出问 题并整理证明问题的证据,掌握比教科书更多的史实,亲自检验历史的记录、文献、杂志、日记,观察历史的遗物、遗址以及其他的历史证据,对这些历史记录 所显示的内容进行有想象力的思考,并对当时的观点进行比较。[] 《五四运动》一课使用了42份史料,包括文字、漫画、照片、视频等。史料铺天盖地而来,却又要井然有序,让学生始终乐在其中,学有所成。 一、选择学生们熟悉的史料入手 课堂从播放说唱节目《party propaganda rap aims to tell foreigners truth about china》及其网评导入。这段MV在各大视频网站播放近千万次,并惊动了诸多外 国媒体跟进,被美国《时代周刊》、英国BBC、英国《卫报》等多家国际知名媒 体聚焦。MV歌曲主创说唱乐队4名成员,是来自成都的90后[]。播放时,弹屏(即时评论)非常丰富。同时展示了网友的跟帖: “这才是现在青年人应有的态度,给这几个小伙点赞。网络上充斥着各种谣言 喷子扭曲价值观的现在,这歌简直成了一股清流”“以前可能会对这类视频不屑, 但是今天却第一次被燃哭”。[] MV、网评、弹屏等都是学生们非常熟悉的媒体,学生立即被深深吸引。 二、精炼地运用典型的原始史料,有效地构建历史场景 在介绍五四运动背景时,教师提供两份材料,一份是漫画《贪食小犬》,一 份是当时三余夜校发布的名为《泣血警告》的传单: “猖猖猖,倭奴猖;忘忘忘,耻勿忘……丧丧丧,身可丧;亡亡亡,国不亡; 凉凉凉,血勿凉;望望望,哭泣望——三余夜校全体学生哭告”[]。 两份简洁明了的原始文献,一字一血,生动地反映了日本侵略者的狂妄野心,将学生引入了当时真实的历史情景之中。学生们身临其境,真切地体会到了五四 运动时期,人们因受到列强侵犯而产生的愤怒和屈辱。 三、将史料串联成完整的证据链 为了说明五四运动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教师展示了两个方面的史料。 首先是陈独秀在不同时期对美国总统威尔逊的三段不同评论。表面看来矛盾,实 际上是作者对西方列强,由希望到怀疑、由怀疑到绝望、由绝望到反抗! 其次,是苏俄的对华宣言的节录: “现在敬告中国人民:苏维埃政府已废除沙俄与中国、日本、协约国签订的一 切秘密条约,放弃沙皇政府从中国东北等地用侵略手段取得的土地……” ——1918年7月25日,苏俄《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对中国人 民和中国南北政府的宣言》[] 苏俄的友善立场,与西方列强对华的态度形成强烈对比,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历史论文 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 【摘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使用史料教学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历史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意识与科学精神。教师应该注重自身对史料教学模式理论方面的学习和认识,同时在教学中加强实践水平,从而更好地提升历史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史料教学 1.前言 史料教学兴起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英国,是英国处于历史教育危机的情况下所采取的改革措施之一,并且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果,成功帮助英国历史教育走出低谷。事实上,史料教学属于过程性、动态性和体验性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指的是在历史教学中将史料视为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探究基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2.高中历史教学采用史料教学方法的意义 2.1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高中阶段,历史教学总的任务和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使学生在借鉴历史经验的同时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并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此外还包括帮助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使学生掌握科学史观,并能够正确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最后,还要促使学生能够从历史角度思考并理解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并对民族及人类在历史中的命运产生一定的关注,从而形成一定的人文素养等。很显然,这一教学目标中学生是积极的、主动的、善于思考的立体形象,绝非简单的信息接受者,而是更为强调学生对历史的探寻。

史料教学将史料分析和探究作为教学方法的中心内容,恰好是在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敏锐性以及纵深思维,自然有益于历史教学任务的完成。 2.2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与科学精神的培养 除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历史教学目标外,史料教学法还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与科学精神。这是由于学生在阅读、理解并分析史料的过程中,就是一个搁置旧有的思想观念的过程。他在用自己的视角对一个历史事件或是一段时期内的历史面貌进行考察,那么他可能得到和一些主流的观点并不完全相同的思想见解,抑或是他能够真正深入地对某一历史事件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意义有所认识。这个过程属于探寻和发现的过程,属于思维意识创新的过程,一旦学生适应于这种教学模式后,在他未来的人生中遇到一些问题时,也很有可能采用相同的方式——搁置既定的、旧有的观点或方法,从自己的角度对事物加以认识与探索,这个过程不仅是创新意识的发挥,也意味着科学精神在闪光。 3.高中历史教学中引入史料教学的基本方法 史料教学固然是一种教学模式,但却同样需要教师掌握正确的运用方法,就像是一件趁手的工具,也需要使用者熟悉它的操作方式并与之不断地磨合才能够真正地为我所用。作为高中历史教师,也要熟悉史料教学法的使用策略。 3.1选择适当的时机展现史料 史料教学并不意味着将史料一股脑地丢给学生去参悟,而是同样讲究展现的时机,并合理搭配展现的史料内容。一般来说,在以下时机加入史料可能会提升课堂教学效果:首先是新课程的导入时,可以通过生动的史料让学生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并将他们的思维引入到课堂内容上来,使学生由此开始积极的思考;其次是当教材中的一些重难点出现后,教师可以结合一些课外的史料对学生进行补

高中历史课堂有效史料教学的尝试

高中历史课堂有效史料教学的尝试 《新兴力量的崛起》一课教学为例【背景分析】 2009年上半年市教研员在我校开展了“有效史料教学”的主题教研,专门对此主题展开了集体备课,并开出了几堂相应的专题研讨课。笔者借此东风也进行一些思考,认为: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必须加强“有效史料教学”。理由有三:第一,有效史料教学有助于历史学习目标的实现。历史认识来源于史料,历史教学既要让学生了解历史史实,更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是这样”,“怎么知道的”。因而“有效史料教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第二,在新课标要求下,现行的各种版本的高中历史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图文材料,充分强调和体现史料教学的重要性。第三,“有效史料教学”适应高考的要求,是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需要。纵观近几年的高考题,材料解释题是目前历史高考主观试题的唯一题型,历史材料解析题将是一种具有生命力的经典题型。可见,史料教学会更有利于学生应试能力的提高。由于史料教学的重要性,笔者借市公开课的机会,进行一堂“有效史料教学”地尝试。 【教学设计思路】 《新兴力量的崛起》是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九的第二课时,主要从“欧洲是欧洲人的欧洲”、“迅速兴起的日本”、“东方巨龙的腾飞”、“发展中国家的呼声”四个方面阐述了新兴力量的崛起。基于学生的认知实际,同时突出“有效史料教学”的主题,教师选择一些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的重难点史料以及对教材的二度开发,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培养学生注重探究学习,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实录】 师:学习历史就要注意对史料的选读。新课程告诉我们,教材是师生对话的的中介物,是难得史料。基于史料的保存状况,可分为原始史料(第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原始史料就是当时人直接记录的资料,是未经处理的。而二手史料是后人为了研究某个题目,对第一手史料的加以收集、整理、归纳、分析及评论的言论、文章或研究报告。教材是经过专家整理,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二手史料来解读。不管是原始史料或二手史料,都是研究学习历史的重要史料。这节课,我们就借助有效史料进行教学的尝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