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报告

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报告
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报告

混凝土拌凝结时间试验报告

复核:试验:

绘图法

审核:检验: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学习记录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法标准学习记录 学习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法标准的检测项目、检测法、判定依据、仪器设备、检测环境条件、检测程序等。 2、检测环境条件的变化 制备混凝土拌合物时,试验环境相对湿度不宜小于50%,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5℃,所用材料、试验设备、容器及辅助设备的温度宜与试验室温度保持一致。 3、取样与试样的制备 3.1 同一组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从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取样。取样量应多于试验所需量的1.5倍,且宜不小于20L。 3.2 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宜采用多次采样的法。一般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的约1/4处、1/2处和3/4处之间分别取样,并搅拌均匀;第一次取样和最后一次取样的时间间隔不宜超过15min。 3.3 宜在取样后5min开始各项性能试验。 3.4 试验室制备混凝土拌合物的搅拌应符合下列规定: 3.4.1、混凝土拌合物应采用搅拌机搅拌。拌和前应将搅拌机冲洗干净,并预拌少量同种混凝土拌合物或水胶比相同的砂浆,搅拌机壁挂浆后将剩余料卸出。 3.4.2、应将称好的粗骨料、胶凝材料、细骨料和水(外加剂一般先溶于水)依次加入搅拌机,难溶和不溶的粉状外加剂宜与胶凝材料同时加入搅拌机,液体和可溶外加剂宜与拌合水同时加入搅拌机 3.4.3、混凝土拌合物宜搅拌2min以上,直至搅拌均匀; 3.4.4、混凝土拌合物一次拌和量不宜少于搅拌机公称容量的1/4;不应大于搅拌机容量,且不应少于20L; 3.5 试验室搅拌混凝土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骨料的称量精度应为±0.5%;水泥、掺合料、水、 外加剂的称量精度均应为±0.2%。3.6 在试验室制备混凝土拌合物时,拌合时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3℃,所用材料的温度宜与试验室温度保持一致。 4 坍落度及经时损失试验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4.1.1)、坍落度筒壁和底板应润湿无明水;底板应放置在坚实水平面上,并把坍落度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后用脚踩住二边的脚踏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应保持在固定的位置; 2)、混凝土试样应分三层均匀地装入坍落度筒,捣实后每层高度应约为筒高的三分之一。每装一层,应用捣棒在筒由边缘到中心按螺旋形均匀插捣25次; 3)、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 4)、顶层混凝土装料应高出筒口,插捣过程中,如果混凝土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 5)、顶层插捣完后,取下装料漏斗,应将混凝土拌合物沿筒口抹平;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取样及试样的制备、稠度试验 1总则 1.0.1为进一步规范混凝土试验方法,提高混凝土试验精度和试验水平,并在检验或控制混凝土工程或预制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时,有一个统一的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制定 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中的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包括取样及试样制备、稠度试验、凝结时间试验、泌水与压力泌水试验、表观密度试验、含气量试验和配合比分析 试验。 1.0.3按本标准的试验方法所做的试验,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1委托单位提供的内容: 1)委托单位名称; 2)工程名称及施工部位; 3)要求检测的项目名称; 4)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和产地以及混凝土配合比; 5)要说明的其他内容。 2检测单位提供的内容: 1)试样编号; 2)试验日期及时间; 3)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及编号; 4)环境温度和湿度; 5)原材料的品种、规格、产地和混凝土配合比及其相应的试验编号; 6)搅拌方式; 7)混凝土强度等级; 8)检测结果;

2取样及试样的制备 2.1取样 2.1.1同一组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从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取样。取样量应多于试验所需量的1.5倍;且宜不小于20L。 2.1.2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宜采用多次采样的方法。一般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的约1/4处、1/处和3/4处之间分别取样,从第一次取样到最后一次取样不宜超过15min,然后人工搅拌均匀。 2.1.3从取样完毕到开始做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5min。 2.2试样的制备 2.2.1在试验室制备混凝土拌合物时,拌合时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5℃,所用 材料的温度应与试验室温度保持一致。 注:需要模拟施工条件下所用的混凝土时,所用原材料的温度宜与工现场保持一致。 2.2.2试验室拌合混凝土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称量精度骨料为±1%;水、水泥、 掺合料、外加剂均为±0.5%。 2.2.3混凝土拌合物的制备应符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中的有关 规定。 2.2.4从试样制备完毕到开始做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5min。 2.3试验记录 2.3.1取样记录应包括下列内容: 1取样日期和时间; 2工程名称、结构部位; 3稠度试验 3.1坍落度与坍落扩展度法 3.1.1本方法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坍落度不小于10mm的混凝土拌 合物稠度测定。

凝结时间报告

关于蒙西粉磨企业使用熟料凝结时间 专题报告 一、各种物料对水泥凝结时间的影响 兄弟单位熟料情况 2013年我公司使用的清水河熟料初凝为118分钟、终凝为191分钟。2012年我公司使用的清水河熟料初凝为101分钟、终凝为170分钟。2013年股份公司熟料初凝为78分钟、终凝为112分钟。阿荣旗蒙西熟料初凝为107分钟,凝结为154分钟。棋盘井蒙西熟料初凝为79分钟、终凝为106分钟。 我公司本年度使用熟料的凝结时间比2012年长,初凝长17分钟、终凝长21分钟。 根据对兄弟单位2013生产熟料的了解,我公司本年度使用的熟料比以上三家兄弟单位的熟料凝结时间长,比股份公司熟料初凝长40分钟、终凝长79分钟;比阿荣旗熟料初凝长11分钟、终凝长37分钟;比棋盘井熟料初凝长39分钟、终凝长85分钟。 脱硫石膏的影响

上表是脱硫石膏与天然石膏对比实验。根据上表可以看出使用脱硫石膏比使用天然石膏初凝平均增长27分钟、终凝平均长48分钟。 粉煤灰的影响 通过上述粉煤灰对凝结时间的实验,得出每掺加1%的粉煤灰水泥的初凝、终凝分别增长7分钟。 二、周边水泥企业情况

我厂生产的P.C32.5R水泥初凝为315分钟、终凝为411分钟,比冀东P.C32.5水泥初凝长38分钟、终凝长54分钟;比土默川P.C32.5水泥初凝长147分钟、终凝长179分钟。比中联P.C32.5水泥初凝长54分钟、终凝长80分钟;比天皓P.C32.5水泥初凝短36分钟、终凝短10分钟。 我厂生产的P.O42.5(R)水泥初凝为242分钟、终凝为328分钟,比冀东P.O42.5水泥初凝长10分钟、终凝长21分钟;比天皓P.O42.5水泥初凝长2分钟、终凝长21分钟;比中联P.O42.5水泥初凝长31分钟、终凝长47分钟。 我厂生产的P.O52.5水泥初凝为188分钟、终凝为265分钟,比冀东P.O52.5水泥初凝短14分钟、终凝短17分钟。

水泥砼拌合物表观密度试验

水泥砼拌合物表观密度试验 6.9.1 目的、适用范围 本方法规定了水泥混凝土拌合物表观密度测定的试验步骤。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水泥混凝土拌合物捣实后的密度,以备修正、核实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计算中的材料用量。当已知所用原材料密度时,还可以算出拌合物近似含气量。 6.9.2 仪器设备 试样筒、捣棒、磅秤、振动台 其它:金属直尺、镘刀、玻璃板 6.9.3 试验步骤 6.9.3.1 试验前用湿布将试样筒内外擦拭干净,称出质量(m1),精确至50g 。 6.9.3.2 当坍落度不小于70mm 时,宜用人工捣固: 对应5L 试样筒,可将混凝土拌合物分两层装入,每层插捣次数为25次。 对于大于5L 的试样筒,每层混凝土高度不应大于100mm ,每层插捣次数按每10000mm2截面不小于12次计算。用捣棒从边缘到中心沿螺旋线均匀插捣。捣棒应垂直压下,不得冲击,捣底层时应至筒底,捣上两层时,须插入其下一层约20mm~30mm 。每捣毕一层,应在量筒外壁拍打5~10次,直至拌合物表面不出现气泡为止。 6.9.3.3 当坍落度不小于70mm 时,宜用振动台振实,应将试样筒在振动台上夹紧,一次将拌合物装满试样筒,立即开始振动,振动过程中如混凝土低于筒口,应随时添加混凝土,振动直至拌合物表面出现水泥浆为止。 6.9.3.4 用金属直尺齐筒口刮去多余的混凝土,用镘刀抹平表面,并用玻璃板检验,而后擦净试样筒外部并称其质量(m2),精确至50g 。 6.9.4 试验结果计算 6.9.4.1 按下式计算拌合物表观密度h ρ: 1000m1-m 2h ?=V ρ(T 0525-1)

式中: ——拌合物表观密度(kg/m3); h m1——试样筒质量(kg); m2——捣实或振实后混凝土和试样筒总质量(kg); V——试样筒容积(L)。 试验结果计算精确到10kg/m3。 6.9.4.2 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到10kg/m3,试样不得重复使用。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学习记录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学习记录 学习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定依据、仪器设备、检测环境条件、检测程序等。 2、检测环境条件的变化 制备混凝土拌合物时,试验环境相对湿度不宜小于50%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0±5C, 所用材料、试验设备、容器及辅助设备的温度宜与试验室温度保持一致。 3、取样与试样的制备 3.1 同一组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从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取样。取样量应多于试验所需量的 1.5 倍,且宜不小于20L。 3.2 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宜采用多次采样的方法。一般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的约1/4 处、1/2 处和3/4 处之间分别取样,并搅拌均匀;第一次取样和最后一次取样的时间间隔不宜超过15min。 3.3 宜在取样后5min 内开始各项性能试验。 3.4 试验室制备混凝土拌合物的搅拌应符合下列规定: 3.4.1 、混凝土拌合物应采用搅拌机搅拌。拌和前应将搅拌机冲洗干净,并预拌少量同种混凝土拌合物或水胶比相同的砂浆,搅拌机内壁挂浆后将剩余料卸出。 3.4.2 、应将称好的粗骨料、胶凝材料、细骨料和水(外加剂一般先溶于水)依次加入搅拌 机,难溶和不溶的粉状外加剂宜与胶凝材料同时加入搅拌机,液体和可溶外加剂宜与拌合水 同时加入搅拌机 3.4.3 、混凝土拌合物宜搅拌2min 以上,直至搅拌均匀; 3.4.4 、混凝土拌合物一次拌和量不宜少于搅拌机公称容量的1/4 ;不应大于搅拌机容量, 且不应少于20L; 3.5 试验室搅拌混凝土时,材料用量应以质量计。骨料的称量精度应为±0.5%;水泥、掺 合料、水、 外加剂的称量精度均应为±0.2 %。 3.6 在试验室制备混凝土拌合物时,拌合时试验室的温 度应保持在20± 3C,所用材料的温度宜与试验室温度保持一致。 4 坍落度及经时损失试验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4.1.1) 、坍落度筒内壁和底板应润湿无明水;底板应放置在坚实水平面上,并把坍落度筒放在底板中心,然后用脚踩住二边的脚踏板,坍落度筒在装料时应保持在固定的位置; 2) 、混凝土试样应分三层均匀地装入坍落度筒内,捣实后每层高度应约为筒高的三分之 一。每装一层,应用捣棒在筒内由边缘到中心按螺旋形均匀插捣25 次; 3) 、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 层的表面;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50080-2016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 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16) 6.1目的要求及适用范围为规范和统一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提高实验技术水平,保证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满足预制混凝土构件和现浇混凝土工程的质量要求。本细则适用于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试验 6.2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及试样制备 6.2.1同一组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取样。取样量应多于试验所需量的1.5倍,且不易小于20L。 6.2.2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宜采用多次采样的方法。宜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的约1/4处、1/2处和3/4处之间分别取样,并搅拌均匀;从第一次取样到最后一次取样时间间隔不宜超过15min。宜在取样后5min内开始各项性能试验。 6.2.3试验室制备混凝土拌合物的搅拌,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拌合物应采用搅拌机搅拌,搅拌前应将搅拌机冲洗干净,并预拌少量同种混凝土拌合物或水胶比相同的砂浆,搅拌机内壁挂浆后将剩余料卸出; 2)称好的粗骨料、细骨料、胶凝材料和水应依次加入搅拌机,难溶和不溶的粉状外加剂宜与胶凝材料同时加入搅拌机,液体和可溶外加剂宜与拌合水同时加入搅拌机; 3)混凝土拌合物宜搅拌2min以上,直至搅拌均匀; 4)混凝土拌合物一次搅拌量不宜少于搅拌机公称容量的1/4,不应大于搅拌机公称容量,且不应少于20L。 6.2.4试验室拌制混凝土时,材料用量以质量计,骨料的称量精度应为±0.5%;水泥、掺合料、水、外加剂的称量精度均应为±0.2%。 6.2.5取样应记录下列内容并写入试验或检测报告 1)取样日期、时间和取样人; 2)工程名称、结构部位; 3)混凝土加水时间和搅拌时间; 4)混凝土标记; 5)取样方法;拌合物性能试验 6)取样编号; 7)试样数量; 8)环境温度及取样的天气情况; 9)取样混凝土的温度。 6.2.6在试验室制备混凝土拌合物时,除本章第6.2.5条规定的内容之外,尚应记录下列内容并写入试验或检测报告: 1)试验环境温度; 2)试验环境湿度; 3)各种原材料品种、规格、产地及性能指标; 4)混凝土配合比和每盘混凝土的材料用量。 6.3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6.3.1表示混凝土拌合物的施工操作难易程度和抵抗离析作用的性质称为和易性。和易性是由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等性能组成的一个总的概念。 6.3.2流动性:流动性也称稠度,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本身自重或施工机械振捣作用下,能产生流动并且均匀密实的填满模板在各个角落的性能。流动性好,则操作方便,易于振捣、成型。

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检测作业指导书 1、检测频率 50m3/次 2、检测仪器 含气量测定仪、混凝土震动台 3、检测依据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0-2002) 4、试验步骤 ⑴、用湿布擦拭量钵内壁,将混凝土拌合物分3层装入,每层捣实后高度约为1/3容器高度;每层装料后由边缘向中心均匀地插捣25次,捣棒应插透本层高度,再用橡皮锤沿量钵外壁重击10~15次,使插捣棒留下的插孔填满。最后一层装料应避免过满。 ⑵、把仪器水平放置,用刮尺把多余的混凝土拌合物刮去,使其表面光滑无气泡,用洁布擦干净量钵边缘,盖好上盖,均匀拧紧固定上盖和量钵的卡子。 注意注水测量时,装入的混凝土拌合物表平面与量钵边缘稍有不一致而导致的误差较小可以忽略,而无注水测定时所导致的误差较大。 ⑶、打开注水阀,宁松排气阀,用注水器从注水口注水,

至水从排气口平稳流出,一边继续注水一边关闭注水阀,然后关闭排气阀和微调阀。 ⑷、拧开手泵,用手泵打气加压使指针指到稍稍超过初压点位置,4~5秒后用手指轻轻敲打表盘外侧,使指针稳定地指到初压点上。如果加压时指针超过太多可以用微调阀配合手泵使指针稳定在初压点上,拧紧手泵。 初压点:注水测定时读黑色刻度盘,初压点为表盘右下方0点以下“1”的位置,无注水测定时读红色刻度盘,初压点为表盘右下方“0”点的位置。 ⑸、平稳地按下平衡阀手柄,使气室里的压缩空气往量钵里流动,4~5秒钟后,再按一下平衡阀手柄,用手指轻轻弹击表盘的边缘使指针稳定下来,此时表针所指示的即是所要测定的含气量。 例:注水测量时表针指示在黑色刻度盘的“4”时,即表示含气量为4%。 ⑹、拧松排气阀排出量钵内的压力,松开卡子倒出量钵内的混凝土并清理干净。可按上述步骤测定下一组混凝土的含气量。 ⑺、使用完后,拧松微调阀,排出气室内压力空气,使表针退回到垂直向下位置,否则会缩短仪器的使用寿命影像测定精度。用水将注水口和量钵内外的混凝土冲洗干净,然

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凝结时间试验方法

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凝结时间试验方法 ⒈本方法使用于从混凝土拌合物中筛出的砂浆用贯入阻力法来确定塌 落值不为零的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的测定。 ⒉贯入阻力仪应由加荷装置、测针、砂浆试样筒和标准筛组成,可以是 手动的,也可以是自动的。贯入阻力仪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加荷装置(灌入阻力仪):最大测量值不小于1000N,精确至±10N。

⑵测针:长约100㎜,承压面积为100、50 、和20㎜2三种,在距 离贯入端25㎜处刻有一圈标记。 ⑶砂浆试样筒:上口直径为160㎜,下口直径为150㎜,净高150㎜ 的刚性不透水的,并配有盖子。 ⑷捣棒:直径16㎜,长650㎜,符合JG 3021的规定。 ⑸标准筛:孔径4.75㎜,符合GB/T6005-1997《试验筛金属丝编制 网、穿孔板和电成型薄板筛孔的基本尺寸》规定的金属方孔筛。 ⑹其他:铁制板、吸液管和玻璃片。 ⒊凝结时间试验应按下列步骤进行: ⑴取混凝土拌和物代表样,用4.75㎜筛尽快地筛出砂浆,在经过 人工翻拌均匀后,一次装入一个试模。每批混凝土拌和物取一个试样,共取三个试样,分装三个试模。对塌落度不大于70㎜的

混凝土宜用振实台振实砂浆,振实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应避免过振;对塌落度大于70㎜的混凝土宜用捣棒人工捣实,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均匀插捣25次,然后用橡皮锤轻击试模侧面以排除在捣实过程中留下的空洞,进一步整平砂浆的表面,使其低于试模上沿约10㎜,砂浆试样筒应立即加盖。

⑵砂浆试样制备完毕,编号后应置于温度为20℃±2℃的环境中或现 场同条件下待试,并在以后的整个测试过程中,环境温度应始终保持(20℃±2℃)。现场同条件下测试时,应与现场条件保持一致。 在整个测试过程中,除在吸取泌水或进行贯入试验外。试样筒应始终加盖。 ⑶凝结时间测定从水泥与水接触瞬间开始计时。根据混凝土拌合物 的性能,确定测针试验时间,以后每隔0.5h测试一次,在邻近初、凝时可增加测定次数。 ⑷在每次测试前2 min,将一片20㎜厚的垫块垫入底部,使其倾斜, 用吸管吸取表面的泌水,吸水后平稳地复原。 ⑸测试时将砂浆试样筒置于贯入阻力仪上,测针端部与砂浆表面接 触,然后在(10±2)s内均匀地使测针贯入砂浆(25±2)㎜深度,记录贯入压力,精确至10N;记录测试时间,精确至1min;记录环境温度,精确至0.5℃。 ⑹各测点的间距应大于测针直径的两倍且不小于15㎜,测点与试样 筒壁的距离应不小于25㎜。 ⑺每个试样做贯入阻力测试在0.2~28MP间,应至少进行6次,最 后一次的单位面积贯入阻力应不低于28MP。从加水时算起,常温下普通混凝土3h后开始测定,每次间隔为0.5h;早强混凝土或气温较高的情况下,则宜在2h后开始测定,以后每隔0.5h测一次; 缓凝混凝土或低温情况下,可在5h后开始测定,以后每隔2h测一次。在临近初、终凝时间时可增加测定次数。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要点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 一、目的要求及适用范围 检验混凝土拌合物的各种性能及质量和流变特征,要求统一遵循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从而对工业与民用建筑和一般构筑物中所适用普通混凝土 拌合物的基本性能进行检验。 二、拌合物取样及试样制备 1.混凝土拌合物试验用料取样应根据不同要求,从同一盘搅拌或同一车运送的混凝土中取 出;或在试验室用机械或人工拌制。 2.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取样进行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时,其取样方法和原则应按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及其他有关规定执行。 3.在试验室拌制混凝土拌合物进行试验时,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合方法按下列方法步骤进行:(1)试验室温度应保持在(20±5)℃,并使混凝土拌合物避免遭受阳光直射和风吹(当需 要模拟施工所用的混凝土时,试验室和原材料的质量、规格和温度条件应与施工现场相同)。(2)所用材料应符合有关技术要求。在拌合前,材料的温度应保持与试验室温度相同。 (3)各种材料应拌合均匀。水泥如有结块而又必须使用时,应过0.90mm方孔筛,并记录筛余物。 (4)在决定用水量时,应扣除原材料的含水量,并相应增加其各种材料的用水量。 (5)拌制混凝土的材料用量以重量计。称量精确度:骨料为± 1.0%;水、水泥和外加剂为 ±0.5%。 (6)掺外加剂时,掺入方法应按照有关规定。 (7)拌制混凝土所用的各种用具(入搅拌机、拌合铁板和铁铲、抹刀等),应预先用水湿润,使用完毕后必须清晰安静,上面不得有混凝土残渣。 (8)使用搅拌机半只混凝土时,应在拌合前预拌适量的砂浆进行刷膛(所用砂浆或混凝土 配合比应与正式拌合的混凝土配合比相同),使搅拌机内壁粘附一层砂浆,以避免正式拌合 时水泥砂浆的损失。机内多余的砂浆或混凝土倒在铁板上,使拌合铁板也粘附薄层砂浆。 (9)设备:1)搅拌机:容积30~100L,转速为18~22r/min。)磅秤:称量100kg,感量50g;台磅:称量10kg,感量5g;天平:称量1kg,感量0.5g(称量外加剂用)。3)铁板:拌合用铁板,尺寸不宜小于 1.5m*2.0m,厚度3~5mm。4)铁铲、抹刀、坍落度筒、刮尺、 容器等。 (10)操作步骤 1)人工拌合法:将称好的砂料、水泥放在铁板上,用铁铲将水泥和砂料翻拌均匀,容后加 入称好的粗骨料(石子),再将全部拌合均匀。将拌合均匀的拌合物堆成圆锥形,在中心作 一个凹坑,将称量好的水(约一半)倒入凹坑中,勿使水溢出,小心拌合均匀。再将材料堆 成圆锥形作一凹坑,倒入剩余的水,继续拌合。每翻一次,用铁铲在全部拌合物面上压切一 次,翻拌一版不少于6次。拌合时间(从加水算起)随拌合物体积不同,宜接如下规定控制:拌合物体积在30L以下时,拌合4~5min;体积在30~50L时,拌合5~9min;体积超过50L 时,拌合9~12min。混凝土拌合物体积超过50L时,应特别注意拌合物的均匀性。 2)机械拌合法:按照所需数量,称取各种材料,分别按石、水泥、砂依次装入料斗,开动 机器徐徐将定量的水加入,继续搅拌2~3min(或根据不同情况,按规定进行搅拌),将混凝土拌合物倾倒在铁板上,再经人工翻拌两次,使拌合物均匀一致后用做实验。 4.混凝土拌合物取样后应立即进行试验。试验前混凝土拌合物应经人工略加翻拌,以保证质量均匀。 三、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关于新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2016培训试题3月答案

关于新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50080-2016培训试题 姓名:单位:分数: 填空题(每空4分,共100分) 1.坍落度筒提离时间应控制在( 3-7s );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连续进行,并应在( 150s )内完成。 2.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值测量应精确至( 1mm ),结果应修约至( 5mm )。 3.混凝土扩展度试验中应使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拌合物展开扩展面的(最大直径)以及与其呈(垂直方向)的直径。 4.当扩展度两直径之差小于( 50mm )时,应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扩展度试验结果。 5.扩展度试验从开始装料到测得混凝土扩展度值得整个过程应连续进行,并应在 ( 4min )内完成。 6.倒置坍落度筒排空试验,当倒置坍落度筒放于台架上时,其小口端距底板不应小于(500mm ),且坍落度筒中轴线应垂直于底板。 7.凝结时间试验试验筛应为筛孔公称直径为5.00mm的(方孔筛)。 8. 凝结时间试验取样混凝土坍落度不大于( 90mm )宜用振动台振实砂浆,大于(90mm )宜用人工插捣,振实或插捣后,砂浆表面宜低于砂浆试样筒口 ( 10mm ),并应立即加盖。 9.泌水试验用电子天平最大量程为20Kg,感量不应大于( 1g )。 10.压力泌水试验,压力泌水仪安装完毕后应在( 15s )以内给混凝土拌合物试样加压至(3.2MPa ),并应在(2s )内打开泌水阀门。 11.表观密度试验用电子天平最大量程应为50kg,感量不应大于(10g )。 12. 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筒填满密实后,称取混凝土拌合物试样与容量筒总质量,精确至(10g )。 13.含气量试验两次测量结果大于( 0.5% )时,应重新试验。 14.均匀性试验砂浆密度法,从搅拌机口分别取先出机和最后出机的混凝土试样各一份,每份混凝土试样量不应少于( 5L )。砂浆拌合物振实或插捣密实后,称出砂浆与容量筒总质量,精确至( 1g )。

混凝土凝结时间与水泥凝结时间的关系及混凝土强度的发展

混凝土凝结时间与水泥凝结时间的关系及混凝土强度的发展 水泥在施工中有重要意义,初凝时间不宜过短,终凝时间不宜过长。六大常用均不得早于45min;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长于,其他五类常用水泥的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00min/10h。不合要求,该水泥报废;终凝时间不合要求,视为不合格。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一般是根据水泥品种而定,基本没有统一的时间,但是有个大致范围就是2-3小时。 如果加入早凝剂,初凝时间大致可以缩短到半小时;如果加入缓凝剂,初凝时间可以延长到5-10小时。 这个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对于混凝土浇筑施工而言,一般需要混凝土初凝时间长一些,保证混凝土有足够的运输、浇筑和振捣时间,因为这些工作必须在初凝前完成。混凝土初凝后,终凝越快,即初凝与终凝的时间间隔越短,对提高施工速度越有利,因为终凝越快,强度增长就越快,就可以越快开展后续工作。 然而,对于浇筑体积较大的混凝土结构,需要控制混凝土温升,防止温度应力裂缝,就必须控制水泥的水化慢一些,这时初凝与终凝的时间间隔就会比较大。从初凝到终凝过程,正是水泥水化进程最快阶段,也是水化放热最集中的阶段,延缓水泥水化,必然延迟混凝土终凝。需要注意的是,水泥的初终凝时间,不能代表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需要根据施工条件来进行控制,混凝土外加剂(缓凝、早环境温度均会影响初终凝时间。、矿粉等)(粉煤灰、矿物

掺合料、强组分). 小时,1~6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实际上是在较大范围变化,初凝在所以,小时,都属于正常范围。追问如何控制初终凝时间差?3~24终凝在回答一般来说,使用化学缓凝剂或粉煤灰、矿粉,会同时延缓初凝和终凝时间,并且增大初终凝的时间差。反之,使用化学速凝、早强剂或硅灰,会同时缩短初凝和终凝时间,并减少初终凝的时间差。,同时初凝后马上终小时)现在,最具技术挑战的是,使混凝土缓凝(2~3提高施工或生产效率。加快模板周转,强度快速增长,可以快速脱模,凝,这适合一些薄壁结构或制品。有公司宣称,借助纳米技术的外加剂,可以使硅酸盐水泥做到这样,但至少在中国还没有见到应用。中国使用硫铝酸盐水泥,仅使用缓凝剂倒是也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但实际上是依赖硫铝酸盐水泥强度发展快的特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怎么确定? 凝结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初凝时间为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开始失去塑性所需的时间。终凝时间从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完全失去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水泥凝结时间在施工中有重要意义,初凝时间不宜过短,终凝时间不宜过长。 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390min;普通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00min。 水泥初凝时间不合要求,该水泥报废;终凝时间不合要求,视为不合格。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一般是根据水泥品种而定,基本没有统一的时间,

混凝土凝结时间

混凝土凝结时间 混凝土凝结时间凝结时间分为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初凝时间为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开始失去塑性所需的时间。终凝时间从水泥加水拌合起至水泥浆完全失去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水泥凝结时间在施工中有重要意义初凝时间不宜过短终凝时间不宜过长。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390min普通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迟于600min。水泥初凝时间不合要求该水泥报废终凝时间不合要求视为不合格。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一般是根据水泥品种而定基本没有统一的时间但是有个大致范围就是2-3小时。如果加入早凝剂初凝时间大致可以缩短到半小时如果加入缓凝剂初凝时间可以延长到5-10小时。具体的初凝时间一般由试验决定而且是每家工厂的每一批水泥都要做试验。初凝时间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到水泥浆开始失去可塑性的时间终凝时间是指水泥加水拌和到水泥浆完全失去可塑性并开始产生强度的时间。为保证水泥浆在工程施工中有足够的时间处于塑性状态以便于操作使用国家标准规定了水泥的最短初凝时间为使已形成工程结构形状的水泥浆尽早取得强度以便能够承受荷载国家标准规定水泥终凝时间不得迟于规定的时间。从水泥浆体结构的形成过程可知必须使水化产物长大、增多到足以将各种颗粒初步联接成网形成凝聚结构才能使水泥浆体开始凝结。从水泥浆体的流变特征看必须将外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所产生的剪应力将形成的网状结构拆散才能使浆体流动。通常将拆散网状结构所需的剪应力称为“屈服值”。水泥拌水后屈服值立即随水化的进展而提高然后变慢接着再以更快的速度上升。一般认为开始的屈服值提高是由于快速形成了钙矾石水泥中如有半水石膏存在还会有二水石膏形成的原因。至于屈服值的第二次快速上升则归结于硅酸三钙强烈水化所形成的C-S-H。所谓“初凝时间”实际上相当于屈服值提高到某一规定数值即将开始第二次快速上升的时间。由此可以表明初凝时间既决定于铝酸三钙和铁相的水化也与硅酸三钙的水化密切相关而初凝到终凝的凝结阶段则主要受硅酸三钙水化的控制。水泥试验条件规定如下试验室温度应为1725℃相对湿度大于50养护箱温度为20±1℃水泥试样、标准砂、拌和水及试模的温度均应与试验室温度相同试验用水须为洁净的淡水。1国家标准规定水泥初凝时间不得早于45min一般为13h终凝时间不得迟于12h一般为58h。2测试方法是在水泥中加入标准稠度的用水量制成净浆试模由加水时起至凝结时间以测定仪的试针沉入净浆中距底板0.51.0mm的时间为初凝时间至试针沉入净浆中不超过1.0mm的时间为终凝时间。

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实验 包工头队(10级土木9班) 邬文锋、陈天楚、曹祖军、张雄

(一) 砂的筛分析检验试验 (1) 试验方法:(1)秤取烘干试佯500g,精确到1g。 (2)将孔径9.5、4.75、2.36、1.18、0.6、0.3、0.15mm的筛子按筛孔大小顺序叠置,孔径大的放上层。加底盘后,将试样倒入最上层9.5mm筛内,加盖置摇筛机上筛lOmin(如无摇筛机可用手筛)。 (3)将整套筛自摇筛机上取下,按孔径从大至小逐个在洁净瓷盘上进行手筛。各号筛均须筛至每分钟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质量0.1%时为止,将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一起过筛。按此顺序进行,至各号筛筛完为止。 (4)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下式的规定: 生产控制检验时 m r= A.d1/2/200 式中 m r——筛余量(g); d ——筛孔尺寸(mm); A ——筛的面积(mm2)。 否则应将筛余试样分成两份,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 (5)称量各号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1g。所有各号筛的筛余质量和底盘中剩余试样质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质量相比,其差值不得超过l%。 (2) 试验结果 试样种类: 试样重(g) 筛余累计重(g) 试验重量误差(g) (3) 细度模数计算: (4) 结果评定(级配、细度)

(二) 石的筛分析检验试验 (1) 试验方法:(1)秤取烘干试佯500g,精确到1g。 (2)将孔径9.5、4.75、2.36、1.18、0.6、0.3、0.15mm的筛子按筛孔大小顺序叠置,孔径大的放上层。加底盘后,将试样倒入最上层9.5mm筛内,加盖置摇筛机上筛lOmin(如无摇筛机可用手筛)。 (3)将整套筛自摇筛机上取下,按孔径从大至小逐个在洁净瓷盘上进行手筛。各号筛均须筛至每分钟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质量0.1%时为止,将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一起过筛。按此顺序进行,至各号筛筛完为止。 (4)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不得超过下式的规定: 生产控制检验时 m r= A.d1/2/200 式中 m r——筛余量(g); d ——筛孔尺寸(mm); A ——筛的面积(mm2)。 否则应将筛余试样分成两份,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该号筛的筛余量。 (5)称量各号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1g。所有各号筛的筛余质量和底盘中剩余试样质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质量相比,其差值不得超过l%。 (2) 试验结果 试样种类: 筛余累计重 (g) 试验重量误差 (g) (3) 细度模数计算: (4) 结果评定(级配、细度)

新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培训试题月答案

关于新标准《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0- 2016培训试题 姓名:单位:分数: 填空题(每空4分,共100分) 1.坍落度筒提离时间应控制在( 3-7s );从开始装料到提坍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连续进行,并应在( 150s )内完成。 2.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值测量应精确至( 1mm ),结果应修约至( 5mm )。 3.混凝土扩展度试验中应使用钢尺测量混凝土拌合物展开扩展面的(最大直径)以及与其呈(垂直方向)的直径。 4.当扩展度两直径之差小于( 50mm )时,应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扩展度试验结果。 5.扩展度试验从开始装料到测得混凝土扩展度值得整个过程应连续进行,并应在( 4min )内完成。 6.倒置坍落度筒排空试验,当倒置坍落度筒放于台架上时,其小口端距底板不应小于(500mm ),且坍落度筒中轴线应垂直于底板。 7.凝结时间试验试验筛应为筛孔公称直径为5.00mm的(方孔筛)。 8. 凝结时间试验取样混凝土坍落度不大于( 90mm )宜用振动台振实砂浆,大于(90mm )宜用人工插捣,振实或插捣后,砂浆表面宜低于砂浆试样筒口( 10mm ),并应立即加盖。 9.泌水试验用电子天平最大量程为20Kg,感量不应大于( 1g )。 10.压力泌水试验,压力泌水仪安装完毕后应在( 15s )以内给混凝土拌合物试样加压至 (3.2MPa ),并应在(2s )内打开泌水阀门。 11.表观密度试验用电子天平最大量程应为50kg,感量不应大于(10g )。 12. 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筒填满密实后,称取混凝土拌合物试样与容量筒总质量,精确至(10g )。 13.含气量试验两次测量结果大于( 0.5% )时,应重新试验。 14.均匀性试验砂浆密度法,从搅拌机口分别取先出机和最后出机的混凝土试样各一份,每份混凝土试样量不应少于( 5L )。砂浆拌合物振实或插捣密实后,称出砂浆与容量筒总质量,精确至 ( 1g )。 15.均匀性试验混凝土稠度法,从搅拌机口分别取先出机和最后出机的混凝土试样各一份,每份混凝土试样量不应少于( 10L ),混凝土稠度法主要测试先后出机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值之差)和(扩展度值之差)。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方法

T 0527-2005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方法 1、目的、适用范围和引用标准 本方法规定了测定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的方法,以控制现场施工流程。 本方法适用于各通用水泥和常见外加剂以及不同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坍落度值不为零的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凝结时间测定。 引用标准: GB/T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6005-1997 《试验筛金属丝编织网、穿孔板和电成型薄板筛孔的基本尺寸》 JG 3021-1994 《水泥混凝土坍落度仪》 T 0521-2005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和与现场取样方法》 2、仪器设备 (1)贯入阻力仪:最大测量值不小于1000N,刻度盘分度值为10N。 (2)测针:长约100mm,平面针头圆面积为100mm2、50mm2和20mm2三种,在距离贯入端25mm处刻有标记。 (3)试模:上口径为160mm,下口径为150mm,净高150mm的刚性容器,并配有盖子。 (4)捣棒:直径16mm,长650mm,符合JG 3021的规定。 (5)标准筛:孔径4.75mm,符合GB/T6005-1997《试验筛金属丝编织网、穿孔板和电成型薄板筛孔的基本尺寸》规定的金属方孔筛。 (6)其他:铁制拌合板、吸液管和玻璃片。 3、试样制备 3.1 取混凝土拌合物代表样,用 4.75mm筛尽快地筛出砂浆,再经人工翻拌后,装入一个试模。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共取三个试样,分装三个试模。 3.2 对于坍落度不大于70mm的混凝土宜用振动台振实砂浆,振动应持续到表面出浆为止且应避免过振;对于坍落度大于70mm的宜用捣棒人工捣实,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均匀插捣25次,然后用橡皮锤轻击试模侧面以排除在捣实过程中留下的空洞。进一步整平砂浆的表面,使其低于试模上沿约10mm,砂浆试样筒应立即加盖。

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报告

混凝土配合比实验报告 班级:10工程管理2班 组别:第七组 组员:

一.实验目的:掌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程序和方法以及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自行设计强 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并通过实验检验其强度。 二、初步配合比的计算过程: 1.确定配制的强度(o cu f ,) o cu f ,= k cu f ,+1.645σ ; o cu f ,=30+1.645×5.0=38.225 Mpa 其中:o cu f ,—混凝土配制强度,单位:Mpa ; k cu f ,—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单位:Mpa 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单位:Mpa 2.初步确定水灰比(C W ) C W =ce b a o cu ce a f a a f f a +,=0.48 其中: 07.0;46.0==b a a a —回归系数(碎石); ce f =γc ce f ;g :γc —水泥强度等级的富裕系数,取1.1; g ce f ,—水泥强度等级值,Mpa ; 3.初步估计单位用水量:wo m =185Kg 4.初步选取砂率(s β) 计算出水灰比后,查表取砂率(碎石,粒径40mm)。s β=30% 5.计算水泥用量(co m ) co m =C W m wo /=48 .0185=385Kg 6.计算砂、石用量(质量法) co m +go m +so m +wo m =cp m ; s β= go so so m m m +×100% co m --每立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go m --每立方混凝土的碎石用量(Kg) so m --每立方混凝土的砂用量(Kg );wo m --每立方混凝土的水用量(Kg ) cp m --每立方混凝土拌合物假定容量(Kg ),取2400Kg 计算后的结果为:so m =549Kg go m =1281Kg

商品混凝土凝结时间过长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商品混凝土凝结时间过长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随着商品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上的广泛应用,商品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过长,即缓凝问题越来越 受到关注。商品混凝土与现浇混凝土相比出现缓凝事故的次数相对较多,这主要是由商品混 凝土的特性所决定的。它的生产过程涉及配制、出厂、检验、运输、泵送、浇筑、振捣、养 护等工序。混凝土中的原材料如泵送剂、水泥品种等往往是引起缓凝的主要原因。本文就近 期一工程混凝土发生大面积缓凝来进行分析影响混凝土正常凝结的原因及后期的处理补救措施。 1 工程验证和试验室试验 1.1工程实例 2014年5月,某项工程应用商品混凝土中午进行浇筑地下室底板C40P6,混凝土量约200多方。浇筑时发现,坍落度特别大,混凝土出现离析泌水现象,到晚上7点多钟,混凝土表面 出现硬壳,下部混凝土未凝结,用脚踩似橡皮泥状,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纹,随即抹压也未愈合,到第3天晚上混凝土全部凝结硬化长达50多个小时。该工程原来采用高效泵送剂,掺 量2%满足泵送施工要求,凝结时间正常。后来由于某种原因高效泵送剂断档,为了解决应急,决定用普通泵送剂代替高效泵送剂,掺量由2%提高到2.8%。结果出现上述混凝土3天未凝 结现象。经研究决定采取此混混凝土配合比及原材料进行试验及施工现场应用验证。 1.2试验室试验 (1)外加剂采用普通泵送剂,掺量为1.5%和2.8%,进行混凝土凝结时间试验,结果表明掺1.5%的混凝土凝结时间正常,而掺2.8%的混凝土出现长时间不凝结现象,与施工现场出现情 况一致。 (2)外加剂采用高效泵送剂,掺量2%,进行混凝土凝结时间试验,结果表明凝结时间正常。说明外加剂生产厂家近期供应的高效泵送剂与出现缓凝前应用高效泵送剂性能相同,无差别。 1.3经过试验后应用到工程上进行验证 (1)近期送到商品混凝土公司的高效泵送剂继续使用于该项工程上,掺量为2%,到施工现 场坍落度为220㎜,泵送正常,混凝土和易性良好,没有发生离析泌水现象,满足泵送要求。经施工现场观察,夜间浇筑的混凝土,在次日上午已经凝结硬化,拆模后可上人行走,凝结 时间在约在10~15小时,在当时的气温条件下属正常凝结时间。(2)普通泵送剂应用于其 他几项工程上浇筑C30、C25混凝土,掺量1.5%,到现场坍落度170~180㎜,满足泵送要求,凝结时间约在12~15小时,在当时的气温条件下属正常。 1.4原因分析 ⑴商品混凝土公司管理方面疏乎,外加剂用量估计不足以致出现高效泵送剂断档现象。 ⑵商品混凝土公司对高效泵送剂和普通泵送剂的性能了解不够,应用上出现了差错。 ①高效泵送剂与普通泵送剂掺量不同。高效泵送剂掺量为胶凝材料的2%~2.5%。而普通泵 送剂掺量为胶凝材料的1.5%~2%。 ②高效泵送剂与普通泵送剂的适用范围不同。高效泵送剂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等级大于C40 的混凝土。普通混凝土适用于混凝土强度等级C20~C40的混凝土。 ③高效泵送剂与普通泵送剂的配方不同,见下表。 不同泵送剂配方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普通砼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试题

土工试验和砼拌合物性能试验标准 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 1、K30试验是用直径为30cm的刚性承压板测定下沉量为, A ,mm时的地基系数的试验方法。 A、1.25 B、5 C、10 2、土样保管应将原状土样和需要保持天然含水率的扰动土样置於阴凉处~原状 C ,d。土样上下方向不得倒置~从取土样之日起至开始试验的时间不宜超过, A、10 B、15 C、20 3、根据力学试验项目要求~制备同一组试样的密度差值不应大于0.03g/cm3,含水率差值不应大于, A ,。 A、1% B、2% C、2.5% 4、土的含水率是土在, C ,温度下烘至恒量时所失去水的质量与恒量后干土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 A、95,100? B、100,105? C、105,110? 5、适用于不含有机质的砂类土)粉土和黏性土的含水率为哪种方法, A ,。 A、酒精燃烧法 B、碳化钙减量法 C、核子射线法 6、现场原位测定填料为细粒土和砂类土的含水率采用哪种方法( C ) A、酒精燃烧法 B、碳化钙减量法 C、核子射线法 7、烘干法测定含水率~当土中有机质含量即灼失量超过5%或土中含石膏和硫酸盐时#应控制温度在, B ,将试样烘至恒量。 50? B、65,70? C、95,100? A、45, 8、核子射线法测定含水率中~操作人员应退到离仪器, B ,以外区域。 A、1m B、2m C、3m

9、, A ,适用于粉土和黏性土的密度试验。 A、环刀法 B、蜡封法 C、灌砂法 10、, B ,适用于环刀难以切削并易碎裂的土的密度试验。 A、环刀法 B、蜡封法 C、灌砂法 11、, C,适用于现场测定最大粒径小于20mm的土的密度试验。 A、环刀法 B、蜡封法 C、灌砂法 B ,适用于现场测定最大粒径小于60mm的土的密度试验。 12、, A、环刀法 B、灌水法 C、灌砂法 13、, C ,适用于现场测定填料为细粒土、砂类土的压实密度试验。 A、气囊法B、灌水法C、核子射线法 14、测定砂的最大干密度采用的方法, C , A、漏斗法 B、量筒法 C、振动锤击法 15、测定碎石类土的最大干密度采用, C , A、固体体积法 B、振动锤击法 C、振动台振动加重物法 16、重型击实试验单位体积击实功宜为, C ,。 A、600kj/m3 B、1200kj/m3 C、2700 kj/m3 17、坍落度试验中~每层用捣棒插捣的次数为, B , A、20 B、25 C、30 18、含气量试验适用于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 B ,的砼拌合物测定。、 A、 30mm B、40mm C、50mm 19、, B ,是黏性土从可塑状态过渡到半固体状态时的界限含水率。 A、液限 B、塑限 C、缩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