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制品加工牛肉干设备清单-工艺流程原材料用量

肉制品加工牛肉干设备清单-工艺流程原材料用量

肉制品加工牛肉干设备清单-工艺流程

原材料用量

项目工程组成一览表

1

中式肉制品的加工方法技术和工艺

中式肉制品的加工方法技术和工艺 (一)腌腊肉制品腌腊制品是用盐和香料在较低的温度下经自然风干腌制而形成的风味专门的肉制品。具代表性的有金华火腿、南京板鸭、广式腊肠等。 1.金华火腿金华火腿是我国闻名的肉制品。它风味专门,营养丰富,曾多次在我国和世界获奖。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鲜腿修整→腌腿→洗腿→整形→晒腿→上架发酵→落架堆叠→成品 (1)原料选择选择经兽医卫生检验合格的金华猪,屠宰后前腿沿第二颈椎将前颈肉切除,在第三肋骨处将后端切下,将胸骨连同肋骨末端的软骨切下,形状为方形;后腿是先在最后一节腰椎骨节处切开,然后沿大腿内斜向下切。 (2)鲜腿修整除去前、后腿上的残毛和脚蹄间的细毛,挤出血管内残留的淤血,削平耻骨,斩去脊骨,割去浮油和油膜,将腿修成"琵琶"形。 (3)腌腿腌制时应依照季节、气温等条件确定用盐量。在金华地区,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间,气温为3~8℃,是比较适宜的腌制温度,在此条件下用盐量为鲜腿重的9%~10%,分7次上盐,早冬和春节还要加硝石。气温升高时,用盐量增加,但腌制期缩短。第一次上盐,撤盐应平均,但不能过多,撒盐后平叠堆放12~14层;经24小时后上第二次盐,这次用盐约占总盐量的一半,重点在腰荐骨、耻骨关节、大腿上部三个部位多撤盐;第二次上盐后4~5天上第三次盐,同时将堆码的上下层倒换;再经5~6天上第四次盐,用盐量为总盐量的5%左右,现在能够检查腌制的成效,用手按压肉面,有充实坚硬的感受,说明差不多腌透;第五、六次上盐分别间隔7天左右,火腿的颜色变为红色;经六次上盐后,重量小的能够进入洗腿工序,较大的腿可进行第七次上盐。腌制的总时刻为30~35天。 (4)洗腿腌制终止后将腿放在清水池中浸泡,然后用清水洗去火腿表面的血水和油污。洗后晾晒至表面无水后,打印商标。 (5)整形将腿骨校直,脚爪校成弯曲状,皮面压平,腿头与脚对直,使其外形美观。 (6)晒腿将整形好的腿吊挂,暴晒4~5天,使腿皮呈黄色、油亮,并产生香味。 (7)上架发酵发酵的目的是使肉中的蛋白质及脂肪发生变化,使火腿产生专门的风味。发酵时刻为4~5个月,发酵期应注意调剂温度、湿度,保证通风。在发酵过程中,用刀将突出的骨头削平,将火腿表面修割整齐,保证其外形美观。 (8)落架堆叠将发酵好的火腿从架上取下,进行堆叠。一样为15层,堆时肉面向上,皮面朝下,要依照气温不同,定期倒堆一次。 (9)成品规格依照金华火腿的颜色、气味、咸度、肌肉丰满度、重量、外形等进行分级,一样分为四级,其中香味是专门重要的指标。评定时用竹签插入火腿不同部位,嗅竹签带出的香味进行分级。 2.广式腊肠腊肠俗称香肠,是指以肉类为原料,经切、绞成丁,配以辅料,灌入

低温肉制品及其加工工艺

低温肉制品及其加工工艺 一、概述 低温肉制品是相对于121℃进行高温加热杀菌的肉制品而言的,是指采用较低的杀菌温度进行巴氏杀菌,在低温车间制造并低温条件下贮存的肉制品。 低温肉制品采用低温处理,即将肉制品中心温度达到68-72℃保持30分钟。理论上讲,这样的杀菌温度致病微生物可被完全杀灭,保证了产品食用的安全、可靠,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肉原有的组织结构和天然成分,营养素破坏少,具有营养丰富、口感嫩滑的特点,因此是科学合理的加工方式。 在我国,生产厂家通常为了增加低温肉制品的安全性,往往人为的提高杀菌温度(一般中心温度75-80℃),生产出来的产品严格地说应属于中温肉制品。我们笼统地将它们都称为低温肉制品。 低温肉制品与高温肉制品相比有明显优势,它仅使蛋白质适度变形,从而获得较高的消化率,且肉质鲜嫩可口;低温杀菌营养成分损失少,为人体提供了较高的营养成分;低温处理的加工过程使得肉类原料可以与多种调料、辅料和其他种类食品配合,从而产生多种受人欢迎的风味;品种非常丰富,适应各种饮食习惯人群的需求。 但是,低温肉制品的加工特点决定了它存在一些缺陷。 一是由于杀菌温度低。虽然可以杀灭所有致病,但是不能杀灭形成孢子的细菌,因此对原料肉的质量要求高,只有品质好、无污染的原料肉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低温肉制品,并且应加强防止在生产加工中各环节的污染;二是由于低温杀菌不完全,要求销售过程中采用冷藏保藏,因此相应增大了成本。 二、低温肉制品的加工工艺 (一)低温火腿 1、生产工艺 选料→腌制→嫩化→滚揉→充填(灌肠)→熏蒸→冷却、包装 2、操作要点 1)原料肉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原料肉是生产优质火腿的决定性因素。一般选用猪的后腿肉,色泽要鲜亮,尽可能剔除肥肉、筋、嫩骨和软组织部分。要尽量少破坏肉的组织结构,力求保持肉的原结构块形,这样注入的盐水才可以较多地保留在肌肉内,使肉保持膨胀状态,对肌肉产生压力,加速辅料的渗透扩散,以利于加速肉的成俗。原料肉应充分冷却,pH值为5.8-6.4,中心温度达3-4℃。 2)原料肉的腌制 原料肉采用湿腌法腌制。盐水的配制是磷酸盐、糖、异抗坏血酸钠等辅料溶化在一起,先放磷酸盐待其溶化后再放其他辅料,最后加盐。 为获得低温火腿特有的盐渍风味,将配制好的盐水最好用专门的注射装置注入肉块中,但不得破坏肌肉的组织结构。注射盐水的关键是确保盐水准确注入,且能在肉块中均匀分布。通常是将盐水贮装在带有多针头、能自动升降的机头中,使针头顺次地插入由传送带输送过来的肉块里,针头通过泵口压力,将盐水均匀地注入到肉块中。为防止盐水在肉外部泄漏,注射机的针头都是特制的,只有针头碰触到肉块产生压力时,盐水才开始注射,而且每个针头都具有独立的伸缩功能,确保注射顺利。 3)嫩化

牛肉干加工工艺流程

牛肉干加工工艺流程 一、牛肉干加工工艺流程图: 选肉→分割→浸泡→煮制→切制→炒制→烘烤→检验→包装→入库 二、工艺操作要点(求): 1、选肉:采用卫生检疫合格的牛肉,腥而不臭,牛肉颜色呈红褐色,组织硬而 有弹性。质量好的牛肉其肌肉组织之间含有脂肪。脂肪颜色为白色,且较硬、未满一年的小牛肉色呈淡红色,水分多、脂肪少。 2、分割:按照肉的自然纹理分割,要求将脂、牛毛、杂骨等剔除,精肉中带脂 率≤5%,且脂中不能带精肉,并挑出粘带的血污、杂质,分割后用水冲洗牛肉以去除牛肉表面血污。 3、浸泡:用水浸泡牛肉4小时,以除去血水,减少膻味。 4、煮制:煮肉前先检查上一工序的牛肉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的返工,直 至符合为止。按肉块大小分开煮制,煮制时间1.5小时左右,水温保持在90以上。使用蒸汽时,阀门开启要缓慢,使压力逐渐升高,最高压力不得超过 0.2MPa,同时调整好疏水阀,使之保持最佳状态,严禁一开到底或一关到底, 避免压力的骤然变化。待肉块中心呈灰色即刻出锅,防止肉煮得太烂,切片易碎,煮制时间也不可过短,否则切片易薄易破。煮制完毕,将牛肉放于摊晾架上摊晾。 5、切制:挑出变质、变味的不能使用的牛肉;剔除脂、筋、杂骨等非精肉组织; 按肉的自然纹理(应以切顺丝为原则)切制出符合牛肉干、肉粒、肉丝生产要求的精肉。将经漂洗后的筋、头肉放入绞肉机内绞制。切片厚度控制在3-4mm,切粒时肉粒的规格为15×15×15mm左右,撕丝时约为4-6mm粗,切

条时约为20-60×8×8mm。 6、炒制:先将称好的辅料(白砂糖、辣椒等)放于炒锅中,再放原料肉,调整 炒锅转速6转/分钟,蒸汽压力控制在0.2MPa,炒制时间30-40分钟(每锅一般60Kg原料肉),炒制15分钟左右后放自制油,当开锅无糖水滴出即可出锅,出锅后立即转入下道工序。 7、烘烤:将炒制好的肉摆盘,要求均匀平整、不得有折叠、重合现象,每盘摊 丝、片净重约2Kg,肉粒净重约2.5Kg。烘烤温度为60-70℃,蒸汽压力0.2Mpa,烘烤时间约1-1.5小时(根据蒸汽压力的大小控制,即蒸汽压力不得小于0.2 Mpa和大于0.2Mpa);烘烤30分钟后,必须翻动肉干,防止水分不均匀、烤糊、烤焦;交换上下烤盘,防止受热不均匀;水分要求13-16%。烘烤完毕,将半成品倒在晾床上摊平晾透,堆放厚度≤7cm。回潮时间8-10小时,回潮完毕后方可进行包装。在此期间注意控制室内的(26℃以下)和湿度(60-65%)并进行记录。 8、检验:半成品出来后,化验员对其感官、微生物指标进行化验,合格后方能 包装。 9、包装:将检验合格的半成品进行大包装(大包装6kg一袋),封口机封口; 小包装:(1)肉粒(外观:无糖纸脱落,无开缝外露肉干,两端糖纸等距离且整齐,从感观上看均匀整齐,无超大粒及超小粒,糖纸的“金凤徕”图案包在肉粒枕的中央。内质:要求每颗肉糖粒无焦糊、杂质、皮筋、霉变现象。 单颗肉糖粒净重 3.5—4g,每颗均有肉粒大块,当由碎块组合成肉粒时,每颗肉粒均不超过3小块肉粒渣)。(2)肉丝(外观:颜色一致,无结球、湿丝、筋皮、杂质、异味、霉变。成品丝每根3—5mm粗,大小均匀整齐;肉丝的长

-年产500吨牛肉干工厂设计说明书.

-年产500吨牛肉干工厂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食品工厂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年产500吨牛肉干工厂设计学院(直属系) :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 2013级食品科学与工程 学生姓名: 0000 学号: 0000000000 指导教师:曾泽生 开始时间:2016 年 2 月29 日 完成时间:2016 年 5 月31 日

目录 目录 .............................................................................. - 1 -摘要 . (1) 1.可行性研究报告 (1) 1.1设计的背景 (1) 1.2设计的意义 (3) 2.产品方案及班产量的确定 (4) 2.1产品方案的确定 (4) 2.2产品班产量的确定 (5) 3.主要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的确定 (5) 4.产品配方及物料计算 (6) 4.1产品配方 (6) 4.2.物料计算 (7) 5生产车间工艺布置 (8) 5.1生产车间设计规模 (8) 5.2车间工艺布置的原则 (8) 5.3加工车间的平面布置 (9) 6、设备选型 (10) 6.1设备选择的依据 (10) 6.2设备车间的设计 (12) 6.2.1原料贮存及选料区 (12)

6.2.3滚揉区 (14) 6.2.4蒸煮区 (15) 6.2.5微波干燥、杀菌区 (16) 6.2.6半成品冷却区 (18) 6.2.7真空包装区 (18) 6.2.8 高温高压灭菌区 (19) 6.2.9包装、检斤、贴标区 (20) 6.2.10产品仓库、集中发货区 (22) 7.劳动力计算 (22) 7.1工厂人员组织机构 (22) 8.生产车间用水、电、汽的用量估算 (23) 8.1车间耗水估算 (23) 8.1.1清洗设备耗水估算 (23) 8.1.2地坪清洗耗水估算 (24) 8.1.3车间总耗水估算,原料耗水量 (24) 8.2车间耗电、汽量的估算 (24) 9辅助车间的设计 (25) 9.1生产车间进口缓冲区 (25) 9.1.1更衣室 (25) 9.1.2卫生间 (25) 9.1.3洗手消毒间 (25)

肉制品生产加工技术香肠、火腿生产工艺及设备

肉制品生产加工技术 - 香肠、火腿生产工艺及设备 (一)不同肠类制品的生产工艺 1、乳化肠:肉T加盐、水等辅料斩拌T加辅料、水斩拌f斩拌(加淀粉、余 水)7灌装T烘烤f 蒸煮f 烟熏f 冷却f(包装)成品使用设备:斩拌机、灌肠机、烟熏炉、蒸煮炉(锅) 另一种方法是先用搅拌机混合各种原辅材料,然后用乳化机乳化二至三遍。使用设备:乳化机、搅拌机、灌肠机、烟熏炉、蒸煮炉(锅) 2、搅拌肠:瘦肉f 搅拌(加盐、磷酸盐、水)f 搅拌(加辅料、水)f 搅拌(加肥膘、 淀粉、水)f 灌装f 烘烤f 蒸煮f 烟熏f 冷却f (包装)成品 使用设备:绞肉机、搅拌机、灌肠机、烟熏炉、蒸煮炉(锅) 3、滚揉肠:原料瘦肉f (注射)f(嫩化或绞肉)f滚揉(加辅料、水)f 滚揉(肥膘或 保油专家乳化液、淀粉)f 灌装f 烘烤f 蒸煮f烟熏f 冷却f (包装)成品 使用设备:绞肉机、(注射机)、(嫩化机)、滚揉机、灌肠机、烟熏炉、蒸煮炉(锅) (二)火腿的生产工艺: 1、乳化火腿:肉f加盐、水等辅料f加辅料、水斩拌f 斩拌(加淀粉、余水)f 灌装f (烘烤)f 蒸煮f 冷却f成品 使用设备:斩拌机、灌肠机、烟熏炉、蒸煮炉(锅)另一种方法是先用搅拌机混合各种原辅材料,然后用乳化机乳化二至三遍。 使用设备:乳化机、搅拌机、灌肠机、烟熏炉、蒸煮炉(锅)

2、搅拌火腿:瘦肉f搅拌(加盐、磷酸盐、水搅拌(加辅料、水搅拌(加肥膘、淀粉、余 水)- 灌装f (烘烤)f 蒸煮f 冷却f 成品使用设备:绞肉机、搅拌机、灌肠机、烟熏炉、蒸煮炉(锅) 3、滚揉火腿:原料瘦肉f (注射)f(嫩化或绞肉)f 滚揉(加辅料、水)f 滚揉(肥膘、淀粉)f 灌装f (烘烤)f 蒸煮f 冷却f成品 使用设备:绞肉机、(注射机)、(嫩化机)、滚揉机、灌肠机、烟熏炉、蒸煮炉(锅)(三)工艺要点: 1、腌制:一般0 —4 °C (10 C以下),腌制时间以肉块大小、温度和腌制剂品种来决定。一般需要12 —24 小时;大块肉火腿腌制时间可达36 小时左右,甚至更多。 2、注射:配制注射液温度应在10 C以下,注射量40 —60%。 3、搅拌:12 C以下,尽可能在不影响显肉的情况下延长搅拌时间,以利于水溶性蛋白的溶出。 4、斩拌:12 C以下,8 —10 C最好,斩拌时先处理瘦肉、加入部分或全部盐、加入适量水,使盐的浓度达到混合料的4—4.5% ,这样有利于水溶性蛋白的提取。搅拌也是这样。 5、滚揉:0 —4C,滚揉时间和方法以肉块大小和显肉要求来决定。一般可达 10, 000 —12 , 00米为宜。滚揉距离二滚揉机的直径X 3.14 X转数/分钟X时间(分钟);在确定了滚揉距离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转速、滚揉方式等来确定滚揉时间。 6、灌装:松紧适度 7、烘烤:60 —70 C, 40-60分钟(广式肠一般40 —50 C左右,1 —3天) 8、蒸煮:一般85 C左右特殊情况除外。 9、烟熏:70 C左右,温度过低,容易造成着色不匀。另外,颜色的深浅可以通过 调整糖和木屑的比例以及烟熏时间来达到。

羊肉制品加工工艺

羊肉制品加工工艺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牛肉产品 1.清真酱牛肉 (1)配料标准。主料:生牛肉100公斤。辅料:黄酱10公斤,食盐3公斤,桂皮250克,丁香250克,砂仁250克,大茴香500克。 (2)加工方法。 选料整理:选用不肥不瘦的新鲜牛肉,先用冷水浸泡,清除淤血,用板刷将肉洗刷干净,剔除骨头。然后切成0.75~1公斤左右的肉块,厚度不超过40厘米。切好的肉块,放在清水中冲洗一次,按肉质老嫩分别存放。 调酱:锅内加入清水50公斤左右,稍加温后,将食盐的一半用量和黄酱放入。煮沸1小时,撇去浮在汤面上的酱沫,盛入容器内备用。 装锅:先在锅底和四周垫上骨头,使肉块不紧贴锅壁,按肉质老嫩将肉块码在锅内,老的肉块码在底部,嫩的放在上面,前腿、腔子肉放在中间。 酱制:肉块在锅内放好后,倒入调好的酱汤。煮沸后加入各种配料,用压锅板压好,添上清水,用旺火煮制4小时左右。煮制第1个小时后,撇去汤面浮沫,再每隔1小时翻锅1次。根据耗汤

情况,适当加入老汤,使每块肉都能浸在肉汤中。再用微火煨煮4小时,使香味慢慢渗入肉中。煨煮时,每隔1小时翻锅1次,使肉块熟烂一致。 出锅:出锅时为保持肉块完整,要用特制的铁拍子,把肉一块一块地从锅中托出,并随手用锅内原汤冲洗,除去肉块上沾染的料渣,码在消过毒的屉盘上,冷却后即为成品。 (3)产品特点。色泽酱红,油润光亮。切片后保持完整不散,切面呈豆沙色,肌肉中的少量牛筋,色黄而透明。食之咸淡适中,酥嫩爽口,香味浓郁。 2.五香牛肉 (1)配料标准。主料:牛肉5公斤。辅料:食盐300克,白糖150克,花椒10克,大茴香10克,丁香2.5克,草果5克,陈皮5克,鲜姜50克,硝酸钠5克。 (2)加工方法。 原料整理:选用卫生合格的鲜牛肉,剔去骨头、筋腱,切成200克左右的肉块。 腌制:切好的牛肉块加入食盐、硝酸钠,拌和均匀,放入缸内在低温下腌制12天,期间翻倒几次。腌好的肉块在清水中浸泡2小时,再冲洗干净。

最新肉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10版)

附件14:0401 肉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2010版)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肉制品是指以鲜、冻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选料、修整、腌制、调味、成型、熟化(或不熟化)和包装等工艺制成的肉类加工食品。 肉制品的申证单元为5个: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发酵肉制品。腌腊肉制品申证单元包括咸肉类、腊肉类、风干肉类、中国腊肠类、中国火腿类、生培根类和生香肠类等;酱卤肉制品申证单元包括白煮肉类、酱卤肉类、肉糕类、肉冻类、油炸肉类、肉松类和肉干类等;熏烧烤肉制品申证单元包括熏烧烤肉类、肉脯类和熟培根类等;熏煮香肠火腿制品申证单元包括熏煮香肠类和熏煮火腿类等;发酵肉制品申证单元包括发酵香肠类和发酵肉类等。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即肉制品及申证单元名称,即肉制品(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发酵肉制品)。 肉制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别编号为0401。 二、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控制环节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厂区应有良好的给、排水系统,厂区内不得有臭水沟、垃圾堆、坑式厕所或其他有碍卫生的场所。 厂房设计应符合从原料进入到成品出厂的生产工艺流程要求,避免交叉污染。原辅材料和成品的存放场所必须分开设置。厂房地面和

墙壁应使用防水、防潮、可冲洗、无毒的材料,地面应平整,无大面积积水,明地沟应保持清洁,排水口须设网罩防鼠。地面、墙壁、门窗及天花板不得有污物聚集。加工场所应有防蝇虫设施,废弃物存放设施应便于清洗消毒,防止害虫孳生。车间人员入口应设有与人数相适应的更衣室、手清洗消毒设施和工作靴(鞋)消毒池。生产车间的厕所应设置在车间外侧,并一律为水冲式,备有手清洗消毒设施和排臭装置,其出入口不得正对车间门,要避开通道,其排污管道应与车间排水管道分设。原料冷库的温度应能保持原料肉冻结,成品库的温度应符合产品明示的保存条件。 1. 腌腊肉制品 应具有原料冷库、辅料库,有原料解冻、选料、修整、配料、腌制车间、包装车间和成品库。 生产生香肠类的企业,还应具有灌装(或成型)车间。 生产中国腊肠类的企业,还应具有灌装(或成型)、晾晒及烘烤车间。 生产中国火腿类的企业,还应具有发酵及晾晒车间。 2. 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 应具有原料冷库、辅料库、生料加工间(原料解冻、选料、修整和配料等)、热加工间、熟料加工区(冷却间、包装车间和成品库等)。加工车间布局应避免生熟交叉污染,热加工车间应为生熟加工区的分界线,热加工车间应有生料入口和熟料出口,分别通往生料加工区和熟料加工区。生料加工区和熟料加工区应分别设置工作人员入口、更衣室和手清洗消毒设施。 生产熏煮香肠火腿制品的企业,还应具有灌装(或成型)、滚揉或腌制间。

风干牛肉加工工艺

风干牛肉作业指导书 一、工艺流程: 原料检验—缓化-修整-切片——配料—-滚揉——摆片——腌制——风干——断段--切条——称量-—油炸——冷却-—内包装(抽真空)-—灭菌——外包装-—入库 工艺流程要点: 1、原料检验:原料肉要来自安全非疫区并有检疫证明,且应选用注册屠宰场屠宰得部位肉。要求无骨、无皮、无毛、无淋巴、游离得结缔组织、无淤血、无血污。每批到厂原料肉须附带检疫证明及检验报告。选用牛部位大黄瓜条为原料,确定厂家、产品名称与实物相符,方可使用。更换厂家或原料肉时,要取2件,在0—4℃得环境中解冻,感官检验肉质得颜色,气味等,测缓化损失与碎肉率(脂肪与筋膜)。缓化水分损失3%—6%,筋膜3%-5%为正常,数据异常,需及时上报,得到允许后方可使用、修整时用消毒得刀剔除肉块中筋、皮、膜、多余脂肪、修掉伤斑、筋腱等,剔除干净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2、原料缓化:将原料肉去掉外包装箱,记录原料肉重量,填写标识卡片写明日期,重量等内容,码放整齐,放置在0-4℃得环境中缓化解冻,解冻时间约36-48小时,在36小时前后,关注原料肉得解冻程度,根据生产进度,决定就是否需要将包装袋去掉与就是否将肉块撬开、因缓化时间较长,需密切关注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缓化过程中保持静态缓化,最大限度降低失水率。缓化过程中应促进空气流通,均衡原料肉上下层温差,每块原料肉边缘手按较为柔软,松弛、无冰晶、呈还原态部

分≥70%,原料肉由内到外呈麻酥状态解冻效果为最佳。刀要锋利,下刀要准确,麻酥状态下刀刚好按工艺要求准确无误切下。肉中心温度应0-4℃,原料肉缓化刚好进入麻酥状态时,造型处理,及时放入切片机中进行切片、切片工艺中,防止模具对原料肉施加一定压力,要充分保持麻酥程度。 3、修整、切片:原料肉解冻至麻酥状态,用手指按压,肉质表面较软,但无塌陷得痕迹,方可切片。将原料肉平放在操作台上,用尖刀修去原料肉表面得脂肪与筋膜,将平整一面与操作人员相对,把大黄瓜条得大尾巴一面向下与操作台接触平实,固定位置后,按要求切片。原料肉中间温度较低,肉片呈冷冻状态,需摊凉,使其缓化至麻冻状态。为保证产品品质,切好得精品切片与散货切片准确称量25Kg/后,及时放入0—4℃得腌制间中。 (1)精品切片:厚度1。5厘米,切面平整,上下厚度差在0、1厘米范围内,无刀花为合格产品。单独放置、 (2)散货切片:肉块表面形状不规则得、厚度在2-2、5厘米得肉条,与两部位肉中间得筋膜与脂肪较多得肉片,修去筋膜脂肪后,按精品得切片标准(厚度1。5厘米)切分,并分开放置做散货切片。 4、配料:按配方要求准确称量,同时配置几种口味得调料时,需标示清楚,分开放置,避免调料用错得情况出现。称量清水时,先放掉管道得存水,再按要求称量。将辅料按加入量比例依次加入实腌肉中。 配料:原料肉25Kg,调料1包(四种口味),清水2.5L,海天生抽XXg。 5、滚揉:将调料与麻酥状态得原料肉在不锈钢盆中搅拌均匀后,装入

肉制品的分类

肉制品的分类——肉制品分类的定义和鉴别特征 一、腌腊制品的门类 肉经腌制、酱渍、晾晒(或不晾晒)、烘烤等工艺制成的生肉类制品,食用前需经加工。有咸肉类、腊肉类、酱(封)肉类、风干肉类。酱(封)肉是咸肉和腊肉制作方法的延伸和发展。 1、咸肉类 肉经过腌制加工而成的生肉类制品,使用前需经熟加工。咸肉类有:咸猪肉、咸羊肉、咸水鸭、腌鸡、咸牛肉、戒腿等。 2、腊肉类 肉经腌制后,再经晾晒或烘焙等工艺而成的生肉类制品。食用前需经熟加工,有腊香味。腊肉类有:腊猪肉、腊羊肉、腊牛肉、腊兔、腊鸡、腊鸭、板鸭、鸭炖干等。 3、酱(封)肉类 肉用食盐、酱料(甜酱或酱油)腌制、酱渍后再经风干或晒干、烘干、熏干等工艺制成的生肉制品,,食用前需经熟煮。色棕红,有酱油味。酱(封)肉类有:北京清酱肉、广东清酱封肉和杭州酱鸭等。 4、风干肉类 肉经腌制、洗晒(某些产品无此工序)、晾挂、干燥等工艺制成的生、干肉类制品,食用前需经熟加工。风干肉类有风干猪肉、风干牛肉、风干羊肉、风干带毛鸡和云南风鸡等。二、酱卤制品门类 肉加调料和香辛料以水为加热介质,煮制而成的熟肉类制品。有白煮肉类、酱卤肉类、糟肉类。 白煮肉可以认为是酱卤肉未经酱制或卤制的一个特例;糟肉则是用酒糟或陈年香糟代替酱汁或卤汁的一类产品。 1、白煮肉类 肉经(或不经)腌制后,在水(盐水)中煮制而成熟肉类制品,一般在食用时再调味,产品保持固有的色泽和风味。白煮肉类有:白切肉、白切猪肚、白切鸡和盐水鸭等。 2、酱卤肉类

肉在水中加食盐或酱油等调味料和香辛料一起煮制而成的一类熟肉类制品。某些产品在酱制或卤制后,需再烟熏等工序。产品的色泽和风味主要取决于所用的调味料和香辛料。酱卤肉有:苏州酱汁肉、卤肉、糖醋排骨、道口烧鸡、蜜汁蹄膀和德州扒鸡等。 3、糖肉类 肉在白煮后,再用“香糟”糟制的冷食熟肉制品。产品保持固有的色泽和曲酒香味。糟肉类有;糟肉、糟鸡和糟鹅等。 三、熏烧烤制品门类 肉经腌、煮后,再以烟气、高温空气、明火或高温固体为介质的干热加工制成的熟肉类制品。有烟熏肉类、烧烤肉类。熏、烤、烧三种作用往往互为关联,极难分开。以烟雾为主者属熏烤;以火苗或以盐、泥等固体为加热介质煨制而成者属烧烤。 1、熏烧烤肉类 肉经煮制(或腌制)并经决定产品基本风味的烟熏工艺而制成的熟(或生)肉类制品。熏烤类有:培根、熏猪舌和熏鸡等。 2、烧烤肉类 肉经配料、腌制,再经热气烘烤,或明火直接烧烤,或以盐、泥等固体为加热介质煨烤而制成的熟肉类制品。烧烤肉类有:北京烤鸭、广州脆皮乳猪、扒鸡、常熟叫花鸡、江东盐焗鸡和叉烧肉等。 四、干制品门类 瘦肉先经熟加工,再成型干燥,再经熟加工制成的干、熟肉类制品。可直接食用,成品为小的片状、条状、粒状、絮状、或团粒状。有肉松类、肉干类和肉脯类。 1、肉松类 瘦肉经煮制、撇油、调味、收汤、炒松、干燥或进而油酥等工艺制成的肌肉纤维蓬松成絮状或团粒状。有肉松、油酥肉松、肉粉松。 (1)肉松瘦肉经煮制、撇油、调味、收汤、炒松、搓松和干燥等工艺制成的肌肉纤维蓬松成絮状的肉制品。肉松类有:太仓肉松。 (2)油酥肉松瘦肉经煮制、撇油、调味、收汤、炒松,再加入食用油脂炒制而成的肌肉纤维断碎成团粒状的肉制品。油酥肉松类有:福建肉松。

肉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办法

肉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 一、发证产品范围及申证单元 实施食品生产许可证治理的肉制品是指以鲜、冻畜禽肉为要紧原料,经选料、修整、腌制、调味、成型、熟化(或不熟化)和包装等工艺制成的肉类加工食品。 肉制品的申证单元为4个: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腌腊肉制品包括咸肉类、腊肉类、中国腊肠类和中国火腿类等;酱卤肉制品包括白煮肉类、酱卤肉类、肉松类和肉干类等;熏烧烤肉制品包括熏烧烤肉类和肉脯类等;熏煮香肠火腿制品包括熏煮香肠类和熏煮火腿类等。 在生产许可证上应注明获证产品名称即肉制品及申证单元名称,即肉制品(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 肉制品生产许可证有效期为3年,其产品类不编号为0401。 尚未纳入本细则治理的其他肉制品,待条件成熟时,将纳入治理。具体方法另行制定。 二、差不多生产流程及关键操纵环节

三、必备的生产资源 (一)生产场所。 厂区应有良好的给、排水系统,厂区内不得有臭水沟、垃圾堆、坑式厕所或其他有碍卫生的场所。 厂房设计应符合从原料进入到成品出厂的生产工艺流程要求,幸免交叉污染。原辅材料和成品的存放场所必须分开设置。厂房地面和墙壁应使用防水、防潮、可冲洗、无毒的材料,地面应平坦,无大面积积水,明地沟应保持清洁,排水口须设网罩防鼠。地面、墙壁、门窗及天花板

不得有污物聚拢。加工场所应有防蝇虫设施,废弃物存放设施应便于清洗消毒,防止害虫孳生。车间人员入口应设有与人数相适应的更衣室、手清洗消毒设施和工作靴(鞋)消毒池。生产车间的厕所应设置在车间外侧,并一律为水冲式,备有洗手设施和排臭装置,其出入口不得正对车间门,要避开通道,其排污管道应与车间排水管道分设。原料冷库的温度应能保持原料肉冻结,成品库的温度应符合产品明示的保存条件。 1.腌腊肉制品 应具有原料冷库、辅料库,有原料解冻、选料、修整、配料、腌制车间、包装车间和成品库。 生产中国腊肠类的企业,还应具有灌装(或成型)、晾晒及烘烤车间。 生产中国火腿类的企业,还应具有发酵及晾晒车间。 2.酱卤肉制品、熏烧烤肉制品、熏煮香肠火腿制品 应具有原料冷库、辅料库、生料加工间(原料解冻、选料、修整和配料等)、热加工间、熟料加工区(冷却间、包装车间和成品库等)。加工车间布局应幸免生熟交叉污染,热加工车间应为生熟加工区的分界线,热加工车间应有生料入口和熟料出口,分不通往生料加工区和熟料加工区。生料加工区和熟料加工区应分不设置工作人员入口、更衣室和洗手消毒设施。 生产熏煮香肠火腿制品的企业,还应具有灌装(或成型)、滚揉或腌制间。 (二)必备的生产设备。 厂房应有温度操纵设施,能满足不同加工工序的要求。直接用于生产加工的设备、设施及用具均应采纳无毒、无害、耐腐蚀、不生锈、易清洗消毒,不易于微生物滋生的材料制成。应具备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

牛肉干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

课程设计论文 牛肉干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 --《食品加工技术装备》课程设计 2010.12 前言:牛肉是一种高蛋白食品,每100g牛肉中含蛋白质20. 3g(比猪肉约多3. 3%,比羊肉约多10% ),而且牛肉胆固醇含量和脂肪

都比其它肉类食品低,含蛋白质较高,味道鲜美,营养成分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因而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以牛肉为原料加工成的牛肉干,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主要为蛋白质和脂肪。每100g牛肉干中含蛋白质45. 6g,是新鲜牛肉的2. 3倍,脂肪含量为40g,是新鲜牛肉的4倍;另外还含有钙43mg、磷464mg、铁15. 6mg。这些无机成分除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外,还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其中铁的存在形式主要为血红素铁,生物利用率高,不受食物中其他因素的干扰,更有利于人体的吸收。肉品经干制后,水分含量低,产品耐贮藏;体积小,质量轻便于运输和携带;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风味浓郁,回味悠长。 牛肉干是大众喜爱的风味独特的干肉制品,它与肉脯、肉松均为我国传统的干肉制品,其生产历史已有二千余年。它们以耐贮、风味独特、营养且卫生方便,因此肉干制品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休闲方便食品,并且出口到世界各地,受到各地人们的欢迎。而且,我国传统的干肉制品加工方法也对世界肉制品加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的食品科学家、肉类加工学家等从营养卫生、加工学方面对它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创新了干肉制品的加工工艺,生产出了适应现代生活、营养卫生、风味独特口感佳的新型干肉制品。 传统肉干加工工艺干燥脱水时间长(6~7 h),肉块受热不均匀,表层会因受热过长而出现焦糊现象,同时有色泽深暗、质地坚硬、咀嚼困难等缺陷。参考传统牛肉干配方工艺,结合现代肉品加工设备和工艺技术,对牛肉干的生产工艺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较为合理的生产工艺,并且进行了小试和中试,生产的牛肉干口感好,色泽红亮,滋

几种肉制品的加工工艺技术

中式肉制品的加工方法技术和工艺 (一)腌腊肉制品腌腊制品是用盐和香料在较低的温度下经自然风干腌制而形成的风味独特的肉制品。具代表性的有金华火腿、南京板鸭、广式腊肠等。 1.金华火腿金华火腿是我国著名的肉制品。它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曾多次在我国和世界获奖。工艺流程: 原料选择→鲜腿修整→腌腿→洗腿→整形→晒腿→上架发酵→落架堆叠→成品 (1)原料选择选择经兽医卫生检验合格的金华猪,屠宰后前腿沿第二颈椎将前颈肉切除,在第三肋骨处将后端切下,将胸骨连同肋骨末端的软骨切下,形状为方形;后腿是先在最后一节腰椎骨节处切开,然后沿大腿内斜向下切。 (2)鲜腿修整除去前、后腿上的残毛和脚蹄间的细毛,挤出血管内残留的淤血,削平耻骨,斩去脊骨,割去浮油和油膜,将腿修成"琵琶"形。 (3)腌腿腌制时应根据季节、气温等条件确定用盐量。在金华地区,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间,气温为3~8℃,是比较适宜的腌制温度,在此条件下用盐量为鲜腿重的9%~10%,分7次上盐,早冬和春节还要加硝石。气温升高时,用盐量增加,但腌制期缩短。第一次上盐,撤盐应均匀,但不能过多,撒盐后平叠堆放12~14层;经24小时后上第二次盐,这次用盐约占总盐量的一半,重点在腰荐骨、耻骨关节、大腿上部三个部位多撤盐;第二次上盐后4~5天上第三次盐,同时将堆码的上下层倒换;再经5~6天上第四次盐,用盐量为总盐量的5%左右,此时可以检查腌制的效果,用手按压肉面,有充实坚硬的感觉,说明已经腌透;第五、六次上盐分别间隔7天左右,火腿的颜色变为红色;经六次上盐后,重量小的可以进入洗腿工序,较大的腿可进行第七次上盐。腌制的总时间为30~35天。 (4)洗腿腌制结束后将腿放在清水池中浸泡,然后用清水洗去火腿表面的血水和油污。洗后晾晒至表面无水后,打印商标。 (5)整形将腿骨校直,脚爪校成弯曲状,皮面压平,腿头与脚对直,使其外形美观。 (6)晒腿将整形好的腿吊挂,暴晒4~5天,使腿皮呈黄色、油亮,并产生香味。 (7)上架发酵发酵的目的是使肉中的蛋白质及脂肪发生变化,使火腿产生独特的风味。发酵时间为4~5个月,发酵期应注意调节温度、湿度,保证通风。在发酵过程中,用刀将突出的骨头削平,将火腿表面修割整齐,保证其外形美观。 (8)落架堆叠将发酵好的火腿从架上取下,进行堆叠。一般为15层,堆时肉面向上,皮面朝下,要根据气温不同,定期倒堆一次。 (9)成品规格根据金华火腿的颜色、气味、咸度、肌肉丰满度、重量、外形等进行分级,一般分为四级,其中香味是很重要的指标。评定时用竹签插入火腿不同部位,嗅竹签带出的香味进行分级。 2.广式腊肠腊肠俗称香肠,是指以肉类为原料,经切、绞成丁,配以辅料,灌入动物

肉制品加工实习报告

肉品加工科学与技术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掌握和自主设计开发干肉制品、腌腊肉制品、烧烤制品和当今比较盛行的调理肉制品的生产工艺和操作要点,并能够对产品作出感官评定和相关产品的各项经济指标的计算;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了解现代肉品加工企业生产现状,了解屠宰过程及相关肉制品生产加工技术,产品特点;通过讲座,更多地了解实际肉品企业生产工艺、管理、设备、经营状况等。通过具体实践操作,对肉品加工科学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强实际综合能力。 二.实习时间 2010年10月24日——10月30日。 三.实习地点 大学食品工程训练中心; 大学化学楼113,116肉品加工实验室。 四.实习安排 本次教学实习有三个任务:一是自主设计开发制作干肉制品、腌腊肉制品、烧烤制品和当今比较盛行的调理肉制品,并对产品作出感官评定和相关产品的各项经济指标的计算;二是观看录像了解现代肉品加工企业生产现状,了解屠宰过程及相关肉制品生产加工技术,产品特点等;三是聆听讲座,更多地了解实际肉品企业生产工艺、管理、设备、经营状况等。 五.实习内容 本次实习内容丰富,安排紧凑合理,不仅有大量动手操作的机会,而且还聆听了波尼亚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做的专场讲座。具体内容如下: 1.猪肉松的制作 1.1原辅料 1.2工具及器材 刀、煮制锅、炉灶、锅铲、砧板、筷子、炒松机。

1.3工艺流程 原料肉的选择与整理→煮制→拌料→拉丝→炒松→油酥→冷却→包装。 1.4操作步骤 1)原料选择整理:选择猪精瘦肉,剔去皮骨及粗大的筋腱等结缔组织,顺着肌纤维方向切成重约0.25kg左右的长方形肉块。 2)煮制:将切好的肉块放入锅中,按1:1.5量加水,再将五香粉、生姜、葱用纱布包扎好放入锅与肉同煮。煮沸后小火慢煮直至肉纤维能自行分离为止,时间约2~3h。 3)拌料:待肉煮烂后,汤汁收干时将糖、盐、味精混匀加热溶化拌入肉料中,微火加热边拌合边收汤汁,冷却后将谷物粉均匀拌撒至肉粒中。 4)拉丝:用筷子将肉料拉成松散的丝状,拉丝的次数与肉煮制程度有关,一般为3~5次。 5)炒松:将拉成丝的肉松加入专用机械炒锅中,边炒边手工辅助翻动,炒至色呈浅黄色,水分含量低于10%时,加入脱皮熟芝麻,再用漏勺向锅中喷撒150℃的热油,边撒边快速翻动拌炒5~10min,至肉纤维成蓬松的团状,色泽呈桔黄或棕红色为止,炒制时间1~2h,视加料量的多少而定。 6)冷却、包装:出锅的肉松进行冷却。冷却后,立即包装,以防肉松吸潮、回软,影响产品质量,缩短保质期。 1.5实验结果及感官鉴评 感官鉴评:成品肉松色泽成棕褐色,色泽均匀,稍有光泽;呈絮状,纤维柔软蓬松,但是有些粗糙,较多的结头,无焦头;吃起来较酥,味道浓郁,稍微有些咸,甜味不明显,油而不腻,但是有一些腥味。 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盐的加入量较多,糖的味淡,不能绝对明显的表现出甜味。并且在制作过程中没有使用专用的拉丝机,而是用筷子进行拉丝,所以肉松的最终质感有些粗糙。在制作中由于我们没有使用很多的添加剂进行调制味道,因此产品中有些肉的腥味。 2.中式腊肠的制作 2.2设备 台秤、刀具、案板、大盆、电子天平、肠衣、灌肠机、细针。 2.3工艺流程 原材料的选择及处理→拌料→灌制→漂洗→日晒、烘烤→成熟。

10万吨牛肉干工厂设计方案

山西师范大学 食品科学学院 食品工厂设计 项目名称:年产10万吨牛肉干厂工艺设计姓名:*** 学号: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设计时间:2014年6月8日 成绩:

目录 0 前言 --------------------------------------------------------------------------------------------------------------- 3 0.1设计的背景 --------------------------------------------------------------------------------------------- 3 0.2牛肉的主要功效 --------------------------------------------------------------------------------------- 3 0.3牛肉的禁忌与副作用--------------------------------------------------------------------------------- 4 1 厂址选择 --------------------------------------------------------------------------------------------------------- 5 1.1自然环境 ----------------------------------------------------------------------------------------------- 5 1.2社会经济因素 ------------------------------------------------------------------------------------------- 6 3 总平面设计 ------------------------------------------------------------------------------------------------------ 8 3.1总平面设计的内容------------------------------------------------------------------------------------- 8 3.2总平面设计的基本原则------------------------------------------------------------------------------- 8 4 产品方案 -------------------------------------------------------------------------------------------------------- 10 4.1产品方案的确定 --------------------------------------------------------------------------------------- 10 4.3确定生产工艺流程------------------------------------------------------------------------------------ 10 5生产车间工艺布置 -------------------------------------------------------------------------------------------- 13 5.1生产车间设计规模------------------------------------------------------------------------------------ 13 5.2车间工艺布置的原则--------------------------------------------------------------------------------- 13 5.3加工车间的平面布置--------------------------------------------------------------------------------- 13 6设备选型--------------------------------------------------------------------------------------------------------- 15 6.1设备选择的依据 --------------------------------------------------------------------------------------- 15 6.2设备车间的设计 --------------------------------------------------------------------------------------- 15 6.2.1原料贮存及选料区 --------------------------------------------------------------------------- 15 6.2.2注射嫩化区------------------------------------------------------------------------------------- 16 6.2.3滚揉区------------------------------------------------------------------------------------------- 17 6.2.4蒸煮区------------------------------------------------------------------------------------------- 17 6.2.5熏蒸区------------------------------------------------------------------------------------------- 18 6.2.6半成品冷却区 --------------------------------------------------------------------------------- 18 6.2.7真空包装区------------------------------------------------------------------------------------- 18 6.2.8高温杀菌区------------------------------------------------------------------------------------- 19 6.2.9包装、检斤、贴标区 ------------------------------------------------------------------------ 20 6.2.10产品仓库、集中发货区 ------------------------------------------------------------------- 20 7辅助车间的设计------------------------------------------------------------------------------------------------ 21 7.1生产车间进口缓冲区--------------------------------------------------------------------------------- 21 7.1.1更衣室------------------------------------------------------------------------------------------- 21 7.1.2卫生间------------------------------------------------------------------------------------------- 21 7.1.3洗手消毒间------------------------------------------------------------------------------------- 21 7.1.4风淋室------------------------------------------------------------------------------------------- 21 7.2车间运输 ------------------------------------------------------------------------------------------------ 21 7.3包装材料库 --------------------------------------------------------------------------------------------- 22 7.4化验室 --------------------------------------------------------------------------------------------------- 22 7.5机电车间 ------------------------------------------------------------------------------------------------ 22 8建筑设计--------------------------------------------------------------------------------------------------------- 22 9投资预算--------------------------------------------------------------------------------------------------------- 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