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局年度重点工作计划(最新)

气象局年度重点工作计划

一、守好第一道防线,做好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保障。

(一)及时发布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加强各类气象灾害和极端气候事件的跟踪监测、精准预报、有效预警、影响评估,不断提高决策气象服务现代化水平。

(二)推进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加强与应急、自然资源、交通、传媒集团、农业农村等部门的联动。全面完成中国气象局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六个一”能力建设和全覆盖县建设。继续开展基层防灾减灾建设,完成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村(社区)建设任务。完成平安xx、乡村振兴、美丽xx、五水共治等气象相关任务。

(三)加强气象科普宣传工作。专题谋划全年气象科普宣传工作方案,开展好“3.23”世界气象日专题活动。

(四)强化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能力。推动预警信息发布融入政府公共信息发布体系,充分运用公共媒体、新媒体和社会传播设施,扩大气象信息服务覆盖面。

二、推进智慧气象,提升基本气象业务能力。

(一)开展智能观测业务。根据上级统一部署,高质量完成地面自动化改革,4月1日起观测自动化。加强内部管理,确保基础业务质量稳定。加强与公安、交通等部门的视频资源共享事宜对接。

(二)优化智能预报业务。做好智能网格业务相关工作平台对接。加强业务值守,严肃值班纪律,强化业务学习,严格按照业务规定和

业务流程完成各项业务工作,强化考核机制。加强对新规定、新系统的学习,优化岗位设置和工作流程,提高预报业务工作效率。积极组织参加全市和全省气象行业天气预报技能竞赛。

(三)推动智慧气象服务。深化融媒体气象服务。积极推进暴雨精细化监测项目顺利完成,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三、聚焦重大战略,提高气象服务融入度和保障力。

(一)聚焦“一带一路”倡议和“大湾区”建设及乡村振兴战略。积极配合市局做好港区探测系统项目建设和区域雷评研究等工作。开展港口、农业、生态气象服务。结合防雷重点单位开展临港企业、物流相关单位服务、深化柴桥花木驿站气象为农服务、对接梅山创建全省避暑胜地。

(二)结合xx区加快打造“三个xx”全面推进“双城”战略,做好气象服务保障工作,提高气象服务融入度和保障力。

四、激发创新活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

(一)加强科技项目管理。贯彻落实上级气象部门和地方政府有关科技创新激励政策,营造积极进取的气象科技创新氛围,提高科研成果业务应用转化率,提升科研项目规范化管理水平。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科室岗位设置,选拔优秀干部上省市相关部门挂职锻炼。积极争取地方编制数量,统筹推进编外员待遇保障工作。加强教育培训,完成基层远程学习点建设及各类培训和送培工作。

五、推进重点改革和制度创新,增强事业发展活力。

(一)深化气象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优化流程;探索气象窗口运行模式,提高气象政务服务效能。

(二)深化防雷减灾安全改革。开展双随机抽查,重点单位检查全覆盖。加强与安监、港航等部门的对接,加强监管。内部防雷管理业务常态化、规范化。

(三)加强防雷中介机构管理。对在xx区域内开展防雷检测业务的防雷装置检测资质单位情况进行信息登记,同时加强跟踪检测和第三方监督检测。

六、加强科学管理,统筹抓好各项工作。

(一)推进气象“十三五”规划实施和重点项目建设,启动“十四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前期研究,储备新一轮建设项目。

(二)加强科学管理,进一步完善政务、业务、财务、法制等管理制度,并在加强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制度执行。唱响气象宣传主旋律,制作宣传片。认真做好安全、保密、稳定、外事、老干部等工作。

七、高质量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各项工作。

(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的落实落细。制定《xx年度全面从严治党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并贯彻落实。

(二)全面做好审计巡察“回头看”工作,加强各项制度学习,严格贯彻落实各项规定制度。

(三)加强学习调研。制定领导班子调研计划和学习计划,把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