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太空中的千里眼阅读答案讲课讲稿

哈勃,太空中的千里眼阅读答案讲课讲稿
哈勃,太空中的千里眼阅读答案讲课讲稿

哈勃, 太空中的千里眼

阅读答案

①古往今来,人们用肉眼观察灿烂的星空,很多发现难免显得粗糙,甚至只是一些臆想。当

伽利略等人将望远镜对准了茫茫太空后,人们才逐渐发现了太空的更多奥秘。

②在实践中,人们发现用地面的望远镜观测太空,存在两个缺陷:一是地球大气层会吸收红

外线和紫外线,二是大气湍流导致地面光学望远镜的角分辨率很难优于1弧秒。1946年,美

国天文物理学家斯皮策提出,在太空中安装一台望远镜将突破上述限制。

③1990年,这一设想终成现实。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将哈勃望远镜送入了太空。然而,哈勃探索宇宙奥秘的征途并非一帆风顺。升空伊始,哈勃就被发现患了近视眼,不能辨别140亿

光年以外的物体。此后哈勃的陀螺仪、太阳能电池板、影像摄谱仪、绝热毯、冷却剂等都出现过故障,历经五次手术才恢复正常。然而哈勃望远镜面临的挑战,也激励着人们推动科研设备及制造技术的革新。每一次维修都让哈勃能够看得更清晰、更遥远。2009年第五次维修后,

哈勃望远镜的观测能力已是最初设计的100倍。

④哈勃望远镜得到的数据引发了天文学的革命:它确定了宇宙历史为137亿年左右,证实超

大质量黑洞处于大多数星系的中心,它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恒星和行星的形成,并探测到太阳系外存在有机物。20年来,科学家利用哈勃望远镜的数据发表了7500多篇论文,使之成为

历史上最有科学价值的仪器。美国资深宇航员马斯格雷夫说,哈勃望远镜的价值不仅在于它是一台强大的机器,而且在于它把宇宙论、神学、哲学和天文学贯穿了起来。它是人类的一面镜子,让人类自省: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宇宙?我们处在什么位置?我们是谁,我们该如何作为?

⑤虽然哈勃望远镜将于2014年退休,詹姆斯· 韦伯太空望远镜将接过它的接力棒,将人类对深层太空的探索继续下去。

1. 选文说明的对象是。(2分)

2. 第②段中戈U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各有什么作用?(2分)

3. 选文第④段引述马斯格雷夫的言论有什么作用?(2分)

4. 第③段中加着重号的以外能够删去?请说明理由。(3分)

升空伊始,哈勃就被发现患了近视眼,不能辨别140亿光年以外的物体

5. 请你对本文的题目作出客观的评价。(3分)

答案:

1. 哈勃望远镜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2. 分类别,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的说明用地面的望远镜观测太空存在两个缺陷。

列数字,具体准确的说明了大气湍流对地面光学望远镜角分辨率的影响程度。

3. 体现了材料的权威性,突出了哈勃望远镜的意义和价值。

4. 不能。以外表明哈勃望远镜观测的距离是不确定的数字,去掉后成为准确数字,句意与

实际不符,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 题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点名了说明的对象,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哈勃望远镜的特点,

非常新颖,吸引读者的注意,激发阅读兴趣。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飞向太空港测试题

《飞向太空港》漂流图书阅读测试卷 学校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 一、填空题 1.《飞向太空港》是“”中的一部,作者是 他的其他作品有、、。 2.《飞向太空港》讲述了“”火箭首次在“”卫星发射场发射“”卫星的故事。 3.《飞向太空港》的文体属于。 4.在《酒吧:一个中国人与三个美国人的对话》中,作者所采访的三位美国人分别是、、。 5.中国通信卫星工程五大系统的总总师是,“长征三号”火箭的总设计师是,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气象处处长是。 6. 年月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中国的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送上了太空。 7.在美国“挑战者号”爆炸之前,火箭是世界上唯一可与美国航天飞机抗衡的运载工具。 8.发射外国卫星,是属于性质的发射。 9. 问题,几乎成了中美之间矛盾的焦点。 10.参加“中外首脑协调会”的,中外共七方代表,中方是: 、 、、。外方、、。 二、选择题 1.由于住房压力,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的官兵们被迫搬进了()。 A.协作楼 B.腾云楼 C.合作楼 D.飞天楼 2.西昌又被称为( )。 A.太阳城 B.星星城 C.月亮城 D.彩云城 3.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副主任是( )。 A.胡世样 B.上官世盘 C.乌可力 D.佟连捷 4.1985年初,吉普森仁曾预测:中国的火箭进入国际商业市场,至少需要( )年。 A.3 B.5 C.7 D.10 5.被称为“黑脸翻译”的是()。 A.王之任 B.孙家栋 C.宋健 D.许建国 6.西昌卫星基地已成功发射了( )颗卫星。 A.3 B.4 C.5 D.6 7.斯坦豪尔认为西昌发射场的不足之处是( )。 A.通信问题 B.制度问题 C.管理问题 D.交通问题 8关于4月5日这天的天气状况,胡世祥和可达先生持不同意见,最后二人打赌,赌注是( )。 A.一只烤鸭 B.十瓶啤酒 C.一只烧鸡 D.一只烧鹅 9.最终,卫星发射日定在了( )。 A.4月5日 B.4月6日 C.4月7日 D.4月9日

《飞向太空的航程 》课后习题及答案

《飞向太空的航程》练习题及答案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苛.刻(kè)着.陆(zhuó)扭转乾.坤(qián) B. 翌.年(yì)横亘.(ɡèn)耸.入云天(sǒnɡ) C. 透露.(lòu)集.成(jí)摘星揽.月(lǎn) D. 运载.(zǎi)舒适.(shì)不懈.努力(xiè)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嫦娥落伍尝试拨地而起 B. 致意烈焰保障不同反响 C. 辉煌橘红酝酿惊天动地 D. 期盼尘封矩离举国关注 3. 下列句子中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①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 ②由钱学森等专家学者负责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草案,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设想。 ③改革开放为中国积累了的物质基础——中国,终于又开始了向太空进军的新征程。 ④在万户的飞天过了600多年后,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杨利伟,向太空飞去…… A. 振动制定强大试验 B. 振动制订雄厚试验 C. 震动制定雄厚尝试 D. 震动制订强大尝试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标新立异 ....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 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B. 几年前大家对E-mail一无所知,现在已经非常熟悉,都不以 .. 为然 ..了。 C. 中国航天以先进技术为依托,亦步亦趋 ....紧跟世界发展潮流,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就。 D. 便民箱、井盖板、金属垃圾桶被盗,名草名花不翼而飞 ....,提起这事,让人气愤不已。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飞向太空的航程》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2003年10月15日清晨,朝阳辉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耸入云天的发射架。乳白色的“神舟”五号飞船内,杨利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 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了人造卫星,这一消息震动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翌年5月17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挥动了他那扭转乾坤的大手:“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火箭竖立在了上海南汇海滩20米高的发射架上。1970年4月24日,在西北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响彻全球的《东方红》乐曲,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之后,中国科学家们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载人飞天。 然而,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等各种原因,中国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1986年3月“863计划”的出台,对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剂作用。科学家们经过多次讨论,反复论证,对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途径逐渐形成了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

然而,要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航天员送入太空,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尤其是载人飞船上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和工作环境,是横亘在中国科学家面前的最重要的一关。尽管有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但对于中国航天人来说,这一切几乎是从零开始。 飞天路上的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就攻克了一道道难题: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新建成了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飞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它意味着中国人“摘星揽月”已为期不远了。 仅仅一年零一个多月后,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载人飞船“神舟”二号的发射也进入了倒计时阶段。2001年1月10日,“神舟”二号发射成功,这是“飞天”故乡对人类又一个新纪元的最高致意。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9个月后的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神舟”飞船四战四捷,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奇迹,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重大突破。特别是“神舟”三号,四号在全载人状态下连续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具备了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能力。 进入新的一年,整个中国都在期盼着这一时刻的早日来临。在这

飞向太空的航程阅读答案

飞向太空的航程阅读答案 语文网小编今天推荐的是:飞向太空的航程阅读答案。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这篇飞向太空的航程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 飞向太空的航程阅读答案由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1、本文标题有什么含义? 本文标题有两层含义: 其一,本文要传达的新闻事实是中国的载人航天飞船飞向了太空,并且取得了成功,标题可认为实指“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过程。 其二,中国的航天梦经过了几代人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成功,标题也喻指这一探索过程。 2、在主题部分中作者回顾了哪几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一是1958年毛泽东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指示。 二是1960年中国第一枚火箭的成功发射。 三是1970年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太空。 四是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五是“长征”系列火箭发射久经考验。 六是“神舟”一~四号飞船的成功发射。 3、新闻报道强调及时性,强调关注当下的事件,这篇文章用了很大篇幅叙述中国航天史,是不是有点不像新闻了? 新闻报道的确有及时性的特点,关注当下的事件,也是它的特质,但允许引入一些背景材料。这样的材料虽然可能不是最新的信息,但对于补充说明新闻事实有很大的作用,是新闻报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虽然用很大的篇幅叙述中国的航天史,但也是建立在叙述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而那些航天史的材料也主要是作为新闻背景材料来用的。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自豪,同时也迫切想知道中国的航天工程走到这一步,到底经过了什么样艰辛的历程。在这个时候,本文提供了翔实的资料,更有一些首次披露的资料,而且把这些资料以历史的形式系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对于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无疑是及时的。另外,这种狂欢之中的冷静回顾,也使得事件本身的意义更加突出。 4、作者为什么要强调飞天路上横亘在科学家面前的困难? 提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中国在飞向太空的航程中的艰辛。尽管飞天路上困难重重,但科学家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精神克服了这些困难。这样作者就委婉的赞扬了那些为航天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们。 这篇“飞向太空的航程阅读答案”是由语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希望通过这些阅读练习和答案,能帮助同学们把握语文阅读的特点,进而提高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说明文阅读: 飞向月球及答案

说明文阅读:飞向月球及答案 飞向月球 (1)早在1883年,俄国航天时代的先驱者齐尔科夫斯曾断言: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1961年5月,即在加加林首次太空飞行后的第二个月,肯尼迪在美国国会宣布将在60年代末将人送上月球,发誓要在登月方面超过苏联。这项计划以”阿波罗”命名,大约耗资250亿美元。 (2)1964年,”阿波罗”飞船问世。1969年7月16日,”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向月球飞去。飞船载着3名宇航员于20日凌晨登上月球。阿姆斯特朗在登上月球时说:”对我来说,这只是迈了一小步,对人类科学技术来说却是迈了了一大步。” (3)从1969年7月到1972年12月,美国共发射了7艘载人登月飞船,其中”阿波罗--13”号因途中出故障未实现登月,其余6次成功的登月中共有12人在月球表面着陆,带回386千克的月球岩石。”阿波罗--13”号的受挫使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担心再次遭到失败,于是计划中的最后3次登月飞行被取消了。 (4)90年代,月球探测再度增温。这主要是因为现代航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进一步探测月球的可能性。与此同时,月球独特的自然环境和资源始终吸引着人类。月球上没有大气干扰,是进行科学实验和天文观测的理想之地。 (5)1998年1月6日,美国发射了”月球探测者”探测器。”月球探测者”的主要任务是探测月球上是否存在水,并绘制月球表面的引力图。3月5日,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宣布,”月球探测者”传回的数据表明月球上存在水,估计月球两极存在1100万—3.3亿吨的水冰。此后美国航天局披露了一项在月球建立居民点的宏伟计划。这项计划包括在月球南极建立开发中心,所需材料直接取自月球。由于月球土壤中含有丰富的铝和铁以及硅,只要解决技术问题,则建筑材料和能源均不成问题。 (6)目前,俄罗斯也在实施新的月球计划,其最终目的是在月球上开采氦的同位素——氦-3。氦-3是一种核燃料,地球上极为贫乏,而在月球上极为丰富,几十吨的氦-3就能满足全球一年的能源需求。 (7)总而言之,月球这块净土很快就会被打破沉寂,那时等待我们的是什么景象,这仍然是一个诱人的待解之谜。 1、本文以__________为顺序,主要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段画线的句子中,”地球是人类的摇篮”形象地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则形象地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神州飞船 航天科技.doc

小学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神州飞船航天 科技 小学语文说明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神州飞船航天科技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关横亘在中国科学家面前:载人飞船上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和工作环境。尽管有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但对于中国航天人来说,这一切,几乎是从零开始。 飞天路上的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新建成了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飞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它意味着中国人“摘星揽月”已为期不远了。 仅仅三个月后,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载人飞船“神舟”二号的发射也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神舟”二号飞船为全系统配置的正样飞船,可以说是载人飞船的“最完整版本”,各种技术状态与真正载人时基本一样。 2000年1月9日,在新的一年刚刚到来的时候,“神舟”二号发射成功,这是“飞天”故乡对人类又一个新纪元的最高致意。美国一家报纸说,“这一成就,使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中国古老的飞天梦想将不

仅仅是传说,中国航天员上天的日子又进了一大步。”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9个月后的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神舟”飞船四战四捷,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奇迹,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重大突破。特别是“神舟”三号、四号在全载人状态下连续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具备了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能力。 进入新的一年,整个中国都在期盼着这一时刻的早日来临。 在这个金色的秋日,这一刻终于到来了。在万户的飞天尝试过了600多年后,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杨利伟,向太空飞去…… 9时10分许,“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飞天勇士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 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对于中国航天人来说,载人飞船技术几乎是从零开始。 B.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难题。 C.“神舟”二号飞船各种技术状态与真正载人时一样。 D.“神舟”四号飞船发射成功,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奇迹,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重大突破。 2.哪个内容不属于飞天路上的重重困难: A.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 B.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 C.万户的飞天尝试。

《飞向太空的航程》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飞向太空的航程 …… 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 1957年10月4日,哈萨克大荒原一个小小的角落里,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一枚顶端载着一个直径58厘米铝制圆球的火箭,梦幻般地升上了星空。 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震动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在航天时代到来之际,中国,不能再一次落伍。 面对天疆的呼唤,翌年5月17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挥动了他那扭转乾坤的大手:“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北京、上海、南京、天津等全国各个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纷纷行动起来。由钱学森等专家学者负责制定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草案,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设想:第一步,发射探空火箭;第二步,发射一二百公斤重的卫星;第三步,再发射几千公斤重的卫星。 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己设计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火箭竖立在了上海南汇海滩20米高的发射架上。今天,已经可以透露的一个秘密是,这枚火箭的飞行高度,只有8公里!但正是这8000米的距离,为中国后来的卫星上天开辟了通路,使中国在走出地球、奔向太空的漫漫远征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历史的脚步终于跨进了一个神圣的日子:1970年4月24日。这一天,在西北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中国成功地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空。响彻全球的“东方红”乐曲,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 1.文中说“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不同凡响”在什么地方? 2.“为了这个飞天梦想……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飞向太空》阅读答案学习精品

《飞向太空》阅读答案 《飞向太空》阅读答案 飞向太空 ①人类对浩瀚无垠的太空向往已久。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亦真亦幻的《西游记》,人们把太空描述成妙不可言的神仙世界。在人们的想象中,太空是一个至善至美的天堂。然而在现实世界里,太空绝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浪漫。进入太空,人类要面对的是险境而非仙境。载人航天飞行要解决的问题也远不止是“高处不胜寒”。 ②载人飞行要克服的第一个难关是真空环境对人的影响。太空中没有空气,人体若裸露在真空中,将无法呼吸。如果宇航员的座舱、生活舱一旦泄漏气体,很可能导致宇航员死亡 ③需要克服的第二个难关是来自太空强辐射的影响,这种太空强辐射包括太阳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辐射。太阳电磁辐射中的可见光和红外部分主要影响航天器的温度,会损伤航天器的一些表面材料,还影响高层大气的温度和密度,从而加重低轨飞行器轨道控制的负担。高能粒子辐射则直接对航天器本身产生影响。高能粒子长时间围绕地球运动,对低轨道航天器构成严重威胁。它们的辐射不仅损伤航天器表面材料,而且会使航天器内部的太阳能电池、有机材料、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等的性能发生变化,甚至造成永久的损伤。

④空间碎片和流星体是载人飞行要克服的另一难关。空间碎片又被称为空间垃圾,是指废弃的火箭或卫星的残骸和它们因爆炸或碰撞而产生的碎片。它们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稍低于流星体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它们始终和航天器一同在地球的周围运动,因此出现碰撞的机会很多。空间碎片和流星体与航天器相撞,会在航天器的表面留下撞击坑或穿孔,甚至造成航天器表面的机械损伤。体积相对较大的流星体和空间碎片,对人体和航天器的破坏都是致命的。 ⑤另外,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火箭在上升过程中发动机会产生高强度的噪声,飞船高速穿过大气层时也会产生巨大的噪声。即使飞船在轨道运行时产生的相对小得多的噪声,也相当于繁忙交通路口的噪声,而且持续不断。而飞行产生的强度不等的振动会影响宇航员的心率、血压和耗氧量,可诱发心血管的功能紊乱。另外,人体或器械的振动也会使人视觉模糊,动作不协调,操作误差增加,语言明显失真或中断。 ⑥可见,在浩渺的宇宙中,宇航员时刻面临着险境,而决非想象中的仙境。 (选自《飞向太空》,有删改) 阅读: 1、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飞向太空阅读练习及答案

飞向太空阅读练习及答案 ①人类对浩瀚无垠的太空向往已久。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亦真亦幻的《西游记》,人 们把太空描述成妙不可言的神仙世界。在人们的想象中,太空是一个至喜至美的天堂。然 而在现实世界里,太空铯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浪漫。进入太空,人类要面对的是险境而非 仙境。载人航天飞行要解决的问题也远不止是“高处不胜寒”。 ②载人飞行要克服的第一个难关是真空环境对人的影响。太空中没有空气,人体若裸 露在真空中,将无法呼吸。如果宇航员的座舱、生活舱一旦泄漏气体,很可能导致宇航员 死亡。 ③需要克服的第二个难关是来自太空强辐射的影响,这种太空强辐射包括太阳电磁辐 射和高能粒子辐射。太阳电磁辐射中的可见光和红外部分主要影响航天器的温度,会损伤 航天器的一些表面材料,还影响大气的温度和密度,从而加重低轨飞行器轨道控制的负担。高能粒子辐射则直接对航天器本身产生影响。高能粒子长时间围绕地球运动,对低轨道航 天器构成严重威胁。它们的辐射不仅损伤航天器表面材料,而且会使航天器内部的太阳能 电池、有机材料、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等的性能发生变化,甚至造成永久的损伤。 ④空间碎片和流星体是载人飞行要克服的另一难关。空间碎片,又被称为空间垃圾, 是指废弃的火箭或卫星的残骸和它们因爆炸或碰撞而产生的碎片。它们与航天器的相对速 度稍低于流星体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它们始终和航天器一同在地球的周围运动,因此出 现碰撞的机会很多。空间碎片和流星体与航天器相撞,会在航天器的表面留下撞击坑或穿孔,甚至造成航天器表面的机械损伤。体积相对较:大的流星体和空间碎片,对人体和航 天器的破坏都是致命的。 ⑤另外,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火箭在上升过程中 发动机会产生高强度的噪声,飞船高速穿过大气层时也会产生巨大的噪声。即使飞船在轨 道运行时产生的相对小得多的噪声,也相当于繁忙交通路的噪声,而且持续不断。而飞行 产生的强度不等的振动会影响宇航员的心率、血压和耗氧量,可诱发心血管的功能紊乱。 另外,人体或器械的振动也会使人视觉模糊,动作不协调.操作误差增加.语言明显失真或 中断。 ⑥可见,在浩渺的宇宙中,宇航员时刻面临着险境,而决非想象中的仙境。选自《飞 向太空》.有删改 1.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征》《飞向太空港》名著专项 答案版

八年级《长征》《飞向太空港》名著专项 《长征》 1.著名报告文学作家王树增历时六年、精心打造的巨著《长征》,从人类文明发展的高度重新认识了长征的重要意义,是红军长征80年以来,第一部用纪实的方式最全面地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 2.1934年,有一群共产党人为了追寻理想与信仰,为了改变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带领着一支队伍,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穿越千难万险,用血肉之躯走出了一条光辉之路,创建了一个崭新的中国,这支队伍名叫中国工农红军,叫这条光辉之路名叫长征。长征从瑞金(地名)出发,到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结束,总里程约为两万五千余里,历时两年零五天。 3.红军在长征中渡过的大河有30多条,主要有江西的章水、贡水、信丰水,湖南的潇水、湘水,贵州的乌江、赤水河,云南的金沙江,四川的大渡河、小金川,甘肃的滑水等。 4.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直接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5.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是:对共产主义坚定信仰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无私奉献精神;是顾全大局、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 6.1934~1935年间,中国红军长征的路上,因为遵义会议,使毛主席重新回到了中国红军的领导层,重新获得了军事指挥权,从而改变了中国工农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命运。 7.1936年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东北的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合,至此,红军三大主力实现大会师,红军长征宣告结束。 8.红军翻越的长征途中的第一座大雪山是夹金山。 9.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路线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10.长征红军跳出敌人包围是在渡过金沙江(事件)。 11.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成功会师,以下不属于这三支军队的是(C ) A.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 B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 C中国工农红军第三方面军D.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 12.《长征》是第一部用纪实方式反映长征的最全面的文学作品,以下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C ) A.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不畏艰难险阻的远征。 B.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不畏牺牲的远征。 C.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正面迎敌的远征。 D.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传播思想的远征。 1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是一位较活跃的白面书生,穿着一件布长衫。他的常识相当丰富,但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并不比王烬美、邓思铭等高明多少。他在大会前和大会中,都没有提出过具体的主张;可是他健谈好辩,在与人闲谈的时候常爱设计陷阱,如果对方不留神而坠入其中,发生了自我矛盾的窘境,他便得意地笑起来。 (1)上述文段选自《长征》,“他”指的是毛泽东 (2)这是张国焘 (人名)眼中的“他”。 14.请说出几个中央红军长征中的主要事件。 ①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对党和军队的领导权; ②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③巧渡金沙江,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④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⑤爬雪山,过草地; ⑥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飞向太空港》 1.《飞向太空港》是一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它以作者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全景式地描绘了1990年4月7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场,成功用“长征三号”火箭将美国休斯公司设计制造、由总部设在香港的亚洲卫星公司购买和经营的“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太空的全过程。作者在这本书中向我们展示了众多人物,如蒙古大汉乌可力,总总师任新民,“带头羊”谢光选

飞向太空港练习题

《飞向太空港》课外练习题 1、西昌位于的南部,地处成昆铁路中段,是凉山的首府,这里具 有亚热带高原气候牲,享有“”之美称,又被称为“”。重大节日是火把节。 2、之所以选这里为发射基地,是因为这里低,离近,地理位置十分 优越,可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利于把同步通信卫星送入高的赤道上空。还可以避开。为火箭卫星的测试工作提供非常理想的。 3、自年月日第一颗卫星从这里升起,到1990年3月,共有六 颗卫星从这里升起。 4、年发射基地宣布对外开放,承揽外星发射业务。年月美国 国防部长。他认为月西昌发射基地已经具备发射条件。 5、原始与现代同在,先进与落后并存。这里的路上能同时走着汽车与老水牛,有洋人也有山里人。发射基地从1989年起,就同时面临三大任务:一 是;二是;三是要准备 “”卫星的发射。可是就在1989年9月3日凌晨,暴发了一 场。全体将士和家属凭着顽强不屈的精神,迅速恢复了卫星发射的准备工作。 6、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的火箭专家和技术员把他们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他们中大多数人已经在这个穷山沟里熬过了五个春节。其中有四名航天专家已经先后离开了人世。一位的火箭专家,既要照顾得了怪病的女儿,还要攻关火箭问题,自己肚子疼都顾不上,发现时已经 是。 7、1990年4月1日晚,我采访了三位美国的休斯卫星公司的专家。分别是维克特、马克、弗罗里克。希望中国在争取人类进步时,不要丢掉了,不要像美国人赶走后就把他们的文化废掉了。 8、由于历史原因,中国与美国长期以来是一对冤家。在相隔年22年后,1972年2月21日,美国 总统正式访华。 1979年,中美建立了。作为新中国有史 以来第一个正式访问美国的国家领导人也于这年 的1月访问了美国。 9、1984年初,中国购买的卫星还要用美国和法国的卫星发射,但也就在这一年,中国的“”火箭在西昌把中国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送上了太空。 10、是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副主任。他认为中国的航天技术打入 国际市场,正是改革开放的最好体现。中国长城工业公司的两位副总经理: 联名给航天部副部长写了一封建议信,得到了航天部领导的大力支持。

《飞向太空》阅读答案

《飞向太空》阅读答案 舱外航天服是一套防护和应急救生的复杂系统,用于保证宇航员出舱安全。目前,太空行走是中国载人航天的下一个目标,而成功研制舱外航天服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备条件之一。小编在这里整理了《飞向太空》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飞向太空 ①人类对浩瀚无垠的太空向往已久。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亦真亦幻的《西游记》,人们把太空描述成妙不可言的神仙世界。在人们的想象中,太空是一个至善至美的天堂。然而在现实世界里,太空绝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浪漫。进入太空,人类要面对的是险境而非仙境。载人航天飞行要解决的问题也远不止是高处不胜寒。 ②载人飞行要克服的第一个难关是真空环境对人的影响。太空中没有空气,人体若裸露在真空中,将无法呼吸。如果宇航员的座舱、生活舱一旦泄漏气体,很可能导致宇航员死亡。 ③需要克服的第二个难关是来自太空强辐射的影响,这种太空强辐射包括太阳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辐射。太阳电磁辐射中的可见光和红外部分主要影响航天器的温度,会损伤航天器的一些表面材料,还影响高层大气的温度和密度,从而加重低轨飞行器轨道控制的负担。高能粒子辐射则直接对航天器本身产生影响。高能粒子长时间围绕地球运动,对低轨道航天器构成严重威胁。它们的辐射不仅损伤航天器表面材料,而且会使航天器内部的太阳能电池、有机材料、半导体器

件和集成电路等的性能发生变化,甚至造成永久的损伤。 ④空间碎片和流星体是载人飞行要克服的另一难关。空间碎片又被称为空间垃圾,是指废弃的火箭或卫星的残骸和它们因爆炸或碰撞而产生的碎片。它们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稍低于流星体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它们始终和航天器一同在地球的周围运动,因此出现碰撞的机会很多。空间碎片和流星体与航天器相撞,会在航天器的表面留下撞击坑或穿孔,甚至造成航天器表面的机械损伤。体积相对较大的流星体和空间碎片,对人体和航天器的破坏都是致命的。 ⑤另外,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火箭在上升过程中发动机会产生高强度的噪声,飞船高速穿过大气层时也会产生巨大的噪声。即使飞船在轨道运行时产生的相对小得多的噪声,也相当于繁忙交通路口的噪声,而且持续不断。而飞行产生的强度不等的振动会影响宇航员的心率、血压和耗氧量,可诱发心血管的功能紊乱。另外,人体或器械的振动也会使人视觉模糊,动作不协调,操作误差增加,语言明显失真或中断。 ⑥可见,在浩渺的宇宙中,宇航员时刻面临着险境,而决非想象中的仙境。 (选自《飞向太空》,有删改) 《飞向太空》阅读题目: 15、选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2 分) 答: 16、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2 分)

中职《飞向太空的航程》练习题及答案

七飞向太空的航程 复习指导: 1.作者:贾永、曹智、白瑞雪均是新华社记者。 2.文体知识 新闻的特点有真实性、新颖性、时效性、简明性等。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耸.入云天()九霄.()翌.年() 酝酿 ..()苛.刻()横亘.() 可供.借鉴()乾.坤()载.人飞船()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诞.(dàn)生苛.(kē)刻辉.(huī)映 B.透露.(lù)相当.(dāng)乾坤.(kūn) C.秘.(mì)密横亘.(gèn)着.(zháo)陆 D.酝.(yùn)酿尘.(chén)封高耸.(sǒ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运载规划四战四捷 B.沉闷竖立直刺九宵 C.震动跨进大漠深处 D.落伍响彻发源地 3.下列文段空白处依次应填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然而,要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航天员送入太空,还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______是要有可靠性高、大推力的运载火箭;______是安全返回技术;______是要研究出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为太空中的航天员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 A.首先第二第三 B.不仅仅更重要的最关键的 C.前提接着更重要的 D.不仅仅更重要的前提 4.下文加粗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标新立异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B.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C.正是这8000米的距离,为中国后来的卫星上天开辟了通路,使中国在走出地球、奔向太空的漫漫远征路上,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D.863计划的出台,对中国开始载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剂作用。从这一年开始,科学家们经过多次讨论,反复论证,对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途径逐渐形成了共识。

飞向太空阅读训练题及答案飞向太空港题目及答案

飞向太空阅读训练题及答案飞向太空港题目及 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飞向太空阅读训练题及答案飞向太空港 题目及答案 2010年贵州安顺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15—19 题。(14 分) ①人类对浩瀚无垠的太空向往已久。从嫦娥奔月的神话到亦真亦幻的《西游记》,人们把太空描述成妙不可言的神仙世界。在人们的想象中,太空是一个至善至美的天堂。然而在现实世界里,太空绝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浪漫。进入太空,人类要面对的是险境而非仙境。载人航天飞行要解决的问题也远不止是“高处不胜寒”。 ②载人飞行要克服的第一个难关是真空环境对人的影响。太空中没有空气,人体若裸露在真空中,将无法呼吸。如果宇航员的座舱、生活舱一旦泄漏气体,很可能导致宇航员死亡。 ③需要克服的第二个难关是来自太空强辐射的影响,这种太空强辐射包括太阳电磁辐射和高能粒子辐射。太阳电磁辐射中的可见光和红外部分主要影响航天器的温度,会损伤航天器的一些表面材料,还影响高层大气的温度和密度,从而加重低轨飞行器轨道控制的负担。高能粒子辐射则直接对航天器本身产生影响。高能粒子长时间围绕地球运动,对低轨道航天器构成严重威胁。它们的辐射不仅损伤航天器表面材料,而且会使航天器内部的太阳能电池、有机材料、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等的性能发生变化,甚至造成永久的损伤。 ④空间碎片和流星体是载人飞行要克服的另一难关。空间碎片又被称为空间垃圾,是指废弃的火箭或卫星的残骸和它们因爆炸或碰撞而产生的碎片。它们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稍低于流星体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它们始终和航天器一同在地球的周围运动,因此出现碰撞的机会很多。空间碎片和流星体与航天器相撞,会在航天器的表面留下撞击坑或穿孔,甚至造成航天器表面的机械损伤。体积相对较大的流星体和空间碎片,对人体和航天器的破坏都是致命的。 ⑤另外,飞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和振动也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火箭在上升过程中发动机会产生高强度的噪声,飞船高速穿过大气层时也会产生巨大的噪声。即使飞船在轨道运行时产生的相对小得多的噪声,也相当于繁忙交通路口的噪声,而且持续不断。而飞行产生的强度不等的振动会影响宇航员的心率、血压和耗氧量,可诱

《飞向太空的航程》练习题含解析

飞向太空的航程 一、语言表达专练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八大明星将联袂献唱,为所有球迷带来一台发人深省 ....的演出,他们的亮相也与随后揭幕战中登场比赛的众多大牌球星,形成交相辉映的场面。 ②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 ....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③中国宣布第一批飞行员已开始在大连海军学院接受培训,并开始建造模拟飞行甲板用 于训练。可见,中国舰载机从航母上起飞的一天已经为期不远 ....了。 ④有时看起来毫无用处的一张票据,在你维权需要时却往往能够扭转乾坤 ....,使你成功维权的几率增大。 ⑤通过民间的交往,两国间逐渐增加了了解,最终签订了城下之盟 ....,希望子孙后代能保持友好睦邻关系。 ⑥《本草图经》中年代较早的一些版画,因为出自各地画师之手,风格判若云泥 ....,精粗详略也有差异,但总体水平较高。 A.①②④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解析:选B ①发人深省:指启发人深刻醒悟。这里应该用“不同凡响”。②惊天动地: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③为期不远:指快到规定或算定的日子。④扭转乾坤:比喻从根本上改变整个局面。⑤城下之盟: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属用错对象,不合语境。⑥判若云泥:高低差别就像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远,形容高低悬殊。此处用来形容风格不同,不合适。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河南郑州的“4分钱处方”日前在网络上引发热议。面对争议,开出该处方的医生秦瑞娟回应,医生开处方目的是旨在用药准确,为病人治病,不该一味追求“小处方”。 B.布局调整带来部分农村地区学生上学路途变远,车辆、交通、寄宿等教育支出相应增加的影响。受就学距离远和负担重影响,一些地区学生实际辍学人数上升幅度较大。 C.此次农夫山泉风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农夫山泉自称使用山泉水,不采用国家标准,而只采用浙江省的地方标准。 D.一次性发泡餐具已经解禁4天,记者调查发现,各地商家恢复使用的热情不高,消费者仍相当抵制,八成市民表示拒绝不再使用或减少使用。 解析:选C A项,句式杂糅,“目的是”“旨在”去掉其一。B项,并列不当,应把“车辆”去掉。D项,否定失当,把“拒绝”去掉。

名著导读《飞向太空港》阅读练习及答案

名著导读《飞向太空港》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简介】 李鸣生,1956年生于四川,当代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三连冠得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协报告文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作家》首席纪实作家。 李鸣生主要从事航天等高科技题材的创作,其数百万言的“航天七部曲”(《飞向太空港》《澳星风险发射》《走出地球村》《远征三万六》《中国长征号》《千古一梦》《发射将军》)等作品在海内外有着广泛影响,被文学界称为“中国航天文学第一人”“继徐迟之后中国第二个写科技题材的佼佼者”。除获得三届鲁迅文学奖外,他还获得过其他20多项全国、全军文学奖,是中国获奖最多的作家之一;其多部作品收入《共和国作家文库》《中国报告文学精品文库》《中国60年报告文学精选》《21世纪中国最佳纪实文学选》等。 【作品概述】 《飞向太空港》是一部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它以作者实地采访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为支撑,全景式地描绘了1990年4月7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场,成功用“长征三号”火箭将美国休斯公司设计制造、由总部设在香港的亚洲卫星公司购买和经营的“亚洲一号”卫星送入太空的全过程。刻画了一群默默耕耘的航天人形象。作品以历史的笔法勾勒概貌,烘托背景,以文学的手法讲述故事,塑造人物,描绘细节,表达情感,可读性强,字里行间洋溢 着乐观、自豪的情绪。 作品通过对此次卫星发射的描述,反映了中国航天开始迈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新征程,歌颂了中国航天人风雨同舟、以身许国的万丈豪情,锐意创新、攻坚克难的工作作风和不计得失、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作品还对这次航天发射过程中的中外合作进行客观真实地报道,对东西方文化、思维习惯、工作方式等各方面的差异进行了理性分析,并对中外在航天领域的成功合作进行高度评价并寄予了厚望。 作者在书写中国飞天梦的基础上,发出“我们都是地球人”这一振聋发聩的呼声,体现了作者对人类明天的生存和发展的终极关怀。 【精练导读】 第一章通向宇宙的门前 一、西昌:同步卫星的故乡 西昌位于四川的南部,地处成昆铁路中段,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这里具有亚热带高原气候牲,享有“小春城”之美称,又被称为“月亮城”。重大节日是火把节。 之所以选这里为发射基地,是因为这里纬度低,离赤道近,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可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优势,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有利于把同步通信卫星送入三万六千公里高的赤道上空。还可以避开大中城市。为火箭卫星的测试工作提供非常理想的温度、湿度和空气洁净度。 自1984年1月29日第一颗卫星从这里升起,到1990年3月,共有六颗卫星从这里升起。1986年发射基地宣布对外开放,承揽外星发射业务。1986年10月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访华。他认为月西昌发射基地已经具备发射条件。 二、发射场:原始与现代同构的神话 原始与现代同在,先进与落后并存。这里的路上能同时走着汽车与老水牛,有洋人也有山里人。发射基地从1989年起,就同时面临三大任务:一是要抢建一座新的发射场;二是要发射中国第五颗同步通信卫星;三是要准备“亚洲一号”卫星的发射。可是就在1989年9月3日凌晨,暴发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泥石流。全体将士和家属凭着顽强不屈的精神,迅速恢复了卫星发射的准备工作。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19部编版)课外名著《飞向太空港》导读练习(含详细答案)

初二语文名著《飞向太空港》辅导材料 精要练习 1.《飞向太空港》的体裁是,这是一种介于新闻报道和文学作品之间的文章样式,是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文体,它的基本特征是具有性和性。 2.西昌是自治州的首府,具有亚热带高原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只有十七摄氏度,故“万紫千红花不谢,冬暖夏凉四季春”,享有“”之美称;又因为一年四季,绝大部分时间都可见到硕大明亮、圆润清澈的月亮,故又被称为美丽的“”。 3.1984年4月8日,中国的“”运载火箭在西昌把中国的第一颗同步通信卫星送上了太空,震动了世界。 4.自中国宣布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起,便成为中国政府批准的经营运载火箭发射服务、卫星合作业务的唯一机构,这是一家全国性的具有法人资格、独立经营权的工贸结合、技贸结合的进出口贸易公司。 5.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将自己的火箭、卫星等高科技产品,送到了国际航展会上,是1985年6月在举行的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 6.“亚洲一号”卫星,是由美国公司设计产的一颗国际通信卫星。 7.不愿得罪十亿中国人,最终做出批准“亚洲一号”卫星出口许可证决定的是美国总统。 8“亚洲一号”卫星准备发射期间,困扰中外双方的最大的问题是,因此在发射基地最为繁忙的工作人员是。 9.1990年4月7日,西昌卫星发射场用“”火箭成功发射美国与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市场。 10. 射现场总指挥的是,副指挥长是,气象处处长是。 11.1990年在中国发射“亚洲一号”卫星之前,世界航天界发生了哪几件航天事故? 12.西昌作为理想的航天发射场在地理条件上有哪些优势? 13.为什么说1986年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大灾年”? 14.简述参加“亚洲一号”卫星发射前“中外七方协调会”的各方代表。 15简述“亚洲一号”卫星多舛的命运。

小学语文阅读题1附答案

太空中的眼睛 “轰”的一声,火箭脱离它的发射架,从尾部喷出强烈的火焰,随着火焰产生的巨大的反作用力,笔直笔直地飞向太空。在飞行离 地面一千多公里的时候,“腾”地一下,火箭打开一扇小门,把一 颗人造卫星弹了出来。 人造卫星离开火箭后,就开始了自己的独立生活,他站在离地 球一千多公里的高空,绕着地球不停地转圈子奔跑。正在跑着,忽 然听见后面喊道:“喂,小兄弟,你是谁呀?”小卫星回头一看, 原来是地球的老朋友月亮。他连忙恭敬地回答说:“月亮阿姨,我 是人造卫星呀!” 这些年,月亮见到的人造卫星也不少了,什么气象卫星、通讯 卫星,还有监视别国军事行动的预警卫星等等。但这位又是干什么 的呢?于是,她问:“你叫什么名字,是干什么工作的呢?” 人造卫星回答说:“我能考察地球上的资源,也能监视地球的 其他情况,我叫地球资源勘测卫星,也可以叫陆地卫星,你就叫我 小陆陆吧!” 1.题目“太空中的眼睛”中的“眼睛”是指()。 A.太阳 B.月亮 C.人造卫星 2.月亮曾见过很多人造卫星,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等,其中能监视别国军事行动的卫星是__________。3.文中的“小陆陆”指的是______________卫星,它的工作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电子五官(节选) 人们常说:狗的鼻子最灵。①可是科学家制造的电子鼻比狗的 鼻子还灵。有的电子鼻能嗅出夹在邮件、包裹中的爆炸物的气味, 防止意外的爆炸事件发生;有的电子鼻能嗅出极其稀微的大麻、海 洛因等毒品的气味,不管毒品贩子伪装得多么巧妙,也别想从电子 鼻下蒙混过关。这些电子鼻在车站、机场、码头认真地履行着职责,也有人称它们为电子狗。 还有一种电子鼻是专为诊断疾病而设计的。健康的人呼出的气 体是清新无味的,患病的人则会呼出各种不同的气味。科学家和医 生合作,将各类病人的气味收集、分析、汇编 成图,病人只要对着电子鼻吹一口气,电子鼻 根据气味,马上就能判断出你体内什么地方出 了毛病。这样省去了不少检查、化验的麻烦。 这种电子鼻也可称作电子医生呢! 电子舌则是一种专门用来品尝味道的电子装置,能分辨出酸、甜、苦、辣各种味道。在食品厂里,它能检验配料添加得是否合理,还可品尝出食品的新鲜程度;在污水处理厂,它负责化验处理后的 水是否达到卫生标准。有些东西,我们人的舌头还真不敢尝呢! 你知道声纳吗?声纳是利用声波进行定位和测距的技术。也就 是说,用“听”的方法来确定要找的东西在什么地方,离自己多远。电子耳发出声音信号或者声纳脉冲,然后对反射回来的信号进行分析、判断,就能知道水中哪儿有潜艇,哪儿有水雷等等。最先进的 声纳系统甚至能探测到埋藏在海底1米深的淤泥中的炸弹或别的东西。②冰海沉船“泰坦尼克”号就是通过声纳“听”而发现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