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考化学重难点【最新】

上海中考化学重难点【最新】
上海中考化学重难点【最新】

一、基本概念与理论(中考占15分)

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依据)★特别的物理变化有:工业制氧,干冰升华,矿石粉碎

★特别的化学变化有:物质变质,物质燃烧,指示剂变色

【题型】选择题,给现象判断物理/化学

2、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挥发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反应体现出的性质:稳定性,能使指示剂变色,可燃性等

【题型】选择题,给现象判断物理/化学

3、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多变一)、分解(一变多)、置换(一单换一单)、复分解

【题型】给反应判断属于什么类型(选择、填空)

4、物质的分类:★氧化物(只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酸(具有通性是因为都含有氢元素)、碱、盐

★常见混合物:空气、自然界中的水、溶液、煤、石油、天然气

5、分子、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⑴特点:①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如一滴水中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

②分子处于不断运动状态,如闻到花香,气味

③分子间有间隙,如a L酒精和a 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a L

6、元素、化合价、化学式

(1)元素: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为:O Si Al Fe Ca Na(养闺女,贴该拿);人体中前四位的元素的含量:O C H N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N

(2)化合价: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变化,化合价一定会改变。

(3)元素符号表示意义有:①表示某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有些还可以表示单质的化学式(金属和稀有气体)

(4)化学式表示的意义有:①表示某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想一想哪些不符合)③表示该物质由何种元素组成④表示一个某某分子由几个某某原子构成

(5)活用:①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②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某分子由几个某原子构成(即原子的个数比)

(6)以水为例(注意对应关系):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②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③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④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题型】1.化合价:给化学式判断化合价(选择) 2.化学式:书写(填空题)、化学式的理解(选择题),俗名(选择题)

7、同素异形体:O2/O3、红磷/白磷、金刚石/石墨/碳-60(C60)

8、催化剂: 一变二不变(改变物质的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9、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三个不变:元素种类、原子个数不变、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

两个一定变: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个可能变:分子数目。

10、溶液/浊液:溶液均一、稳定;溶液是混合物【题型】1.溶液的组成(填空)

11、溶液的酸碱性的判断【题型】1.PH值(选择题)2.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填空)

12、溶解度:(难点)

(1)饱和/不饱和,以及之间的互相转化(2)溶解度曲线:【题型】结合图形(选择、填空)

二、元素和化合物(中考占15分)

1、空气:

(1)组成:N2占78%(约五分之四),O2占21%(约五分之一),稀有气体占0.94%,CO2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

成分用途:N2——制氮肥、灯泡保护气等;稀有气体——保护气、霓虹灯(物理)等;CO2——人工降雨、光合作用等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产生气体)、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

②同时集气瓶内水面逐渐上升,冷却后,水面上升约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气密性不好

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热胀冷缩)

【题型】1.组成及其性质(选择、填空题) 2.大气污染物(选择、填空题) 3.氧含量的测定(填空题)

2、氧气:

(1)氧气的性质:

A、物理性质: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B、化学性质:

①和金属反应:

2Mg + O2 2MgO (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3Fe + 2O2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②和非金属反应:

C + O2 CO2 (在空气中发出红光,在纯氧中发出白光、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S + O2 SO2

(在纯氧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4P + 5O2 2P2O5 (冒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粉末)

2H2 + O2 2H2O (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有水珠生成)

③和化合物反应:

2CO + O2 2CO2 (产生蓝色火焰、放热、生成无色气体)

CH4 + 2O2 CO2 + 2H2O (产生明亮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C2H5OH + 3O2 2CO2 + 3H2O (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2)氧气用途:①支持燃烧②供给呼吸

(3)氧气的制取:

A.氯酸钾制取氧气:2KClO3 2KCl+3O2↑

B.双氧水制取氧气:2H2O2 ——→2H2O+ O2↑

(4)燃烧与灭火:

A、燃烧: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是:⑴可燃物,(2)助燃剂⑶温度达到着火点

B、灭火的方法:⑴撤离可燃物⑵隔绝空气⑶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题型】1.与氧气反应、实验现象(选择题); 2.制取氧气的方程式(填空题);

3.制取、收集氧气装置,检验(简答题)

4.燃烧条件的实验题

3、水

(1)水的电解:2 H2O 2H2 ↑+O2 ↑

电解水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正极:氧气负极:氢气体积比:1:2 质量比:8:1

(2)水的净化:吸附-----活性炭;凝聚剂---明矾;消毒杀菌----氯气(液氯)

(3)水的性质:比热大、反常膨胀;水的溶解、分散能力

(4)物质与水的反应:CO2+H2O H2CO3 CuSO4+5H2O CuSO4?5H2O(检验水)CaO+H2O Ca(OH)2 (CaO可作干燥剂的原因)

【题型】1.电解水的方程式书写—水的组成(选择题)2.水的净化(选择题)

4、碳以及碳的化合物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内部原子排列顺序不同。

用途对比:金刚石——砖石,探头,裁玻璃刀石墨——铅笔、电极、润滑剂(2)碳的化学性质碳在常温下性质稳定,在高温下,碳能跟许多物质起反应。

①可燃性:(都放热—可作燃料)

C + O2 CO2(充分燃烧)2C + O2 2CO(不充分燃烧)

②还原性:(冶炼金属)

2CuO + C 2Cu + CO2 ↑ C + CO2 2CO(吸热反应)

现象: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黑色粉末不断减少

(3)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作燃料

2CO + O2 2CO2 现象:燃烧时发出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②还原性——冶炼金属

CO+CuO Cu + CO2 现象: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同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③毒性一氧化碳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了与氧结合的能力。

(4)二氧化碳

A、CO2 的化学性质

①CO2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也不能供给呼吸。(但CO2是无毒的)

②CO2跟水反应生成碳酸CO2 + H2O H2CO3

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碳酸不稳定,很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H2CO3 CO2 + H2O

③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 + Ca(OH)2 CaCO3↓+ H2O

B、二氧化碳的重要用途

①灭火②工业原料可制纯碱、尿素和汽水③干冰可作致冷剂、可用于人工降雨④温室肥料。

【题型】1.还原氧化铜(实验题)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填空) 3.二氧化碳制取(实验题)

三;计算

一、?与物质的量有关的计算?

与物质的量有关的计算一般会与分子,原子相结合考察,

所以要求学生要对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有一个非常清楚的掌握,其次是对公式n=N/NA;n=m/M熟练地运用。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中的1个。

物质的量常用n表示,单位是摩

尔,简称摩,符号mol。1mol任何物质都约含有6.02×1023?

个微粒。

我们把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佛加德罗常数。

阿佛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单位是:mol-1?

注意:微粒并不一定只指分子,它还可以指原子,电子,质子,原子团等。

若N代表微粒数,则物质的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微粒数之间的关系如下:N=n·NA

二、与化合物有关的计算?

1、计算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比。?

计算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时,要注意一下几点:?

A、?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如在计算硝酸铵(NH4N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时,

不能写成2N:4H:3O或N2:H4:O3,要写成m(N):m(H):m(O)=(14×2):(1×4):(16×3)=7:1:12。?

B、核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如在计算Cu2(OH)2C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时,

不能写成m(Cu):m(O):m(H)?:m(C)=(64×2):(16×2):(1×2)?:(12×1):(16×3)=64:16:1:6:24 (没有把氧元素的原子个数合在一起)。

正确的计算方法为m(Cu):m(O):m(H)?:m(C)=(64×2):(16×5):(1×2)?:(12×1)=?64:40:1:6?

注意:不要把组成元素的原子个数比误认为元素的质量比,

如CO2中元素的质量比为

m(C):m(O)=12:(16×2)=3:8,而它们的原子个数比为1:2。

三、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当要改变溶质质量分数时,一定要清楚什么改变了,什么没有变。

加水稀释或者蒸发溶剂改变溶质质量分数时,溶质的质量不变,溶液的质量改变。

加溶质或者结晶析出固体改变溶质质量分数时,溶质质量改变,溶液的质量也改变。?

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混合改变溶质质量分数时,溶质的质量等于两者之和,溶液的质量也等于两者之和。

第一类:溶质质量分数定义的应用

第二类稀释与浓缩问题

第三类配制中间质量分数的溶液

第四类??将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的各种方法

第五类: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四、有关溶解度的计算题?

(一)关于溶解度的计算的类型

1.?已知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求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2.?已知某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求此温度下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或溶剂的质量

总之,关于溶解度计算的关键就是将一定温度下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关系一一对应,

列出正确的比例式求算。

- 高氯酸对阿胶进行湿法消化后, 用导数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技术测定阿胶中的铜、“中药三大宝, 人参、鹿茸和阿胶。”阿胶的药用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历代宫①马作峰论疲劳源于肝脏[J].广西中医药,2008,31(1):31.①史丽萍马东明, 解丽芳等力竭性运动对小鼠肝脏超微结构及肝糖原、肌糖元含量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①王辉武吴行明邓开蓉《内经》“肝者罢极之本”的临床价值[J] .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2):9.①杨维益陈家旭王天芳等运动性疲劳与中医肝脏的关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19(1):8.1 运动性疲劳与肝脏①张俊明“高效强力饮”增强运动机能的临床[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9,():10117 种水解蛋白氨基酸。总含量在56.73%~82.03%。霍光华②采用硝酸硫酸消化法和18():372-374.1995,206.②林华吕国枫官德正等. 衰竭运动小鼠肝损伤的实验性J].天津体育学院党报, 1994,9(4):9-11.②凌家杰肝与运动性疲劳关系浅谈[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31.②凌家杰肝与运动性疲劳关系浅谈[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1.②谢敏豪等训练结合用中药补剂强力宝对小鼠游泳耐力与肌肉和肝Gn, LDH 和MDH 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②杨维益陈家旭王天芳等运动性疲劳与中医肝脏的关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6,19(1):8.2.1中药复方2.2 单味药33 阿胶和复方阿胶浆③常世和等参宝片对机体机能影响的[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991,10():49.③聂晓莉,李晓勇等慢性疲劳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J]. 热带医学杂志,2007,7(4):323-325.3.1 概述3.2 关于阿胶和复方阿胶浆医疗保健作用的3.2.1 营养成分和评价3.2.2 阿胶的药理作用3.2.3 阿胶的临床应用④ Xie MH, etal.Effec ts of Hong ji ng tia n she u" on eprodu ctive xis fu nction and ex ercise capaci ties n men. The5⑤周志宏等.补肾益元方对运动小鼠抗疲劳能力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001,20():83-84202-204.5`"Inte rnatio nalCou rseand Confer enceon Physio logica lChemi str and Natr ition of exe rcise and tr aining (Abst ract)6⑥杨维益等.中药复方“体复康”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血乳酸、p 一内啡肤、亮氨酸及强啡肤l-13 影响的实验研⑥。仙灵口服液可提高机体运动能力,加速运动后血乳酸的消除。F3 口服液能调整PCO2⑧孙晓波等.鹿茸精强壮作用的[J].中药药理与临床,1987,():11.⑨于庆海等.高山红景天抗不良刺激的药理[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83.⑩牛锐.淫羊藿炮制前后对小鼠血浆睾丸酮及附近性器官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1989,14(9):18.P<0.01),其他肝功能相关指标未见异常(P> 0.05) 。肝脏是动物机体重要脏器之一,Pi,同疲),肝主筋,人之运动皆由于筋,故为罢极之本”。人体肝脏的功能活动也必阿胶, 味甘性平入肺、肝、肾经, 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的功效。《神农本阿胶又称驴皮胶为马科动物驴的皮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块是中国医药宝库中阿胶、熟地配伍能使补而不滋腻, 共奏益气补血之功, 主要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气血阿胶对细有促进作用;提示阿胶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另外阿胶具阿胶具有很好的止血作用,常用来治疗阴虚火旺、血脉受伤造成的出血。比如,阿胶能治疗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贫血症状,阿胶对血小板减少,白细阿胶是一类明胶蛋白,经水解分离得到多种氨基酸,阿胶具有很多的药理作用和阿胶又称驴皮胶, 为马科动物驴的皮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块。中药界有句口头禅阿胶中的营养成分比较多,主要有蛋白质、多肽、氨基酸、金属元素、硫酸皮肤。把阿胶应用于运动员或人群中的实践应用性,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市场前景,白血病、鼻咽癌、食道癌、肺癌、乳腺癌等。阿胶不温不燥,老少皆宜,一年四季均伴随现代竞技体育的强度越来越大,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训练后出现的各种疲劳征象,胞减少等症也具有效果明显效果;另外,经配伍,阿胶可用来治疗多种出血症。医学保健作用,阿胶具有耐缺氧、耐寒冷、抗疲劳和增强免疫功能作用;同时,阿胶具有本文的目的意义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阿胶的抗疲劳能力,来进一

本以运动性疲劳相关症状明显的篮球运动员为对象,以谷丙转氨酶、谷表明,阿胶还用于治疗妊娠期胎动不安,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等。对于月经病步了解运动员服用阿胶以后,不但能够使男女运动员的谷草转氨酶含量水平、谷丙转参促进人体对糖原和三磷酸腺苷等能源物质的合理利用, 并使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本草纲目》载阿胶“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 肠风下痢, 女草转氨酶、谷酰转肽酶、总胆红素、白蛋白和白蛋白球蛋白含量水平为测定指标,产生运动。从中医学的观点来看,筋就是聚集在一起的肌肉束,膜是筋的延长和扩布;常所说的肌腱和韧带等器官,韧带和肌腱坚韧有力。通过韧带和肌腱伸缩牵拉骨骼肌充在筋”, 也就说明了筋的功能受到肝脏的调节, 所以, 医家大多从筋与肝相关的角除运动后的疲劳, 已经成为运动医学领域的热点而中医药在改善、消除运动性促进肌肉和肝脏有氧氧化能力的作用③。红景天圣露能促进机体运动后的恢复和消除促进血液凝固和抗贫血作用,有提高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作用。到影响。的变化, 主要表现为部分肝细胞破裂, 内容物进入窦状隙, 未受损的肝细胞糖原明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运动训练学所要克服的核心问题之一, 疲劳是机体的一的滋补类药品;因始产于聊城东阿,故名阿胶,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生产历史;最早低分子肽含量分别是5%~45、10.97%~13.18% 。霍光华③采用标准水解法和氨基低运动后血清尿素氮含量;加速体内尿素氮及血乳酸的清除速率;提高小鼠的游泳点、“肝之合筋”的观点、“肝者其充在筋”的观点、“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动领域的广泛应用。动性疲劳关系最为密切者当首推肝脏。动性疲劳后机体恢复作用和机制的十分活跃。动员和贮备,以及机体对运动刺激的适应和运动后的疲劳的恢复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度阐述肝与疲劳的关系, 其实肝尚可通过脏腑气血等多个途径影响疲劳感的产生和度的DS 标准液, 加适量天青Ⅰ试液, 36nm 处测定吸收值建立工作曲线回归方程。对于运动产生的机理, 中医学解释比较通俗易懂, 即:韧带和肌腱的伸缩牵拉骨对运动性疲劳的多集中于中枢疲劳与外周肌肉疲劳,而较少涉及肝脏实质器而略于补立法,以健脾保肝、补中益气组方的确是防治运动性疲劳的一条新思新。故发挥和延缓运动性疲劳的产生都能起积极而有效的作用。总之体力和脑力的产生均复的适应能力②。复方阿胶浆是由阿胶、红参、党参、熟地、山楂等药组成, 主入肝、脾两经。方肝,人动血运于经”的论述。明确指出运动能力与肝和血密切相关。这种“动则血肝脾同处于中心位置,共同掌管着气化的职责,所以运动性疲劳的气虚神乏大多是由肝损害可导致动物运动能力下降, 也有大量实验观察了急性力竭疲劳对动物肝脏的肝糖原、肌糖元含量下降, 其程度随着衰竭运动次数增加而增加。林华等②通过对衰肝有关,由此可以推测神经递质、激素的释放等生理活动均同肝脏有密切关系。再者肝与筋的关系非常密切,在许多著作中都阐述了这一观点。如“肝主筋”的观肝脏对内分泌具有促进作用。中医认为,胆汁的分泌、女子的排卵、男子的排精均主藏血、主筋,为“罴极之本”,有储藏营血与调节血量的作用是提供运动所肝主疏泄,调畅气机,对气血津液的生成、输布和代谢有着重要意义。就运动生高山红景天在疲劳情况下能提高机体持续工作的时间,维持血压、心率的正常水高小鼠肝糖原的储备量;降低运动后血清尿素氮含量;加速体内尿素氮及血乳酸的骼肌产生运动。《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其华在爪其个特别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总的说来,疲劳可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 1982工作能力的作用①。强力宝能促进肌肉和肝脏有氧氧化能力的作用②。参宝片也能具有官的疲劳。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脏器,与运动性疲劳的关系极为密切。国际运动医学协会主席普罗科朴(Pol o1Capu r) 认为运动性疲劳问题是运动医学过度的训练、残酷的比赛引起的缺氧、强应激反应会导致机体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心过去一段时间,抗运动性疲劳传统上单纯采用补的模式现在,中医药抗疲劳出还认为“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气血方得以运生”,说明和血虚者,如服用阿胶补益,也具有良好的效果。临床上充分发挥阿胶的养血、补血、恢复正常,促进酸碱平衡的恢复,减少碱性物质的消耗⑦。机体的血量增加以便增加通气血流比值。肝内所贮存的血液就会更多的向机体全身肌腱和韧带等器官的力量。筋和筋膜向内连着五脏六腑,肝将脾输送来的精微之气浸、涉水等劳动或运动都称为“劳”, 而竞技体育由于其具有大运动量、高强度的加⑧。剑, 便无踪无影。阿娇日日夜夜在狮耳山、狼溪河附近狩猎。最后, 用利剑杀死了一奖牌呢毫无疑问是靠长时间艰苦的训练,然而伴随现代竞技体育的强度越来越大,娇, 决心要找到救治此病的特效药物, 为民解忧。阿娇姑娘日以继夜地爬山涉水, 不竭性运动后小鼠肝脏超微结构的观察, 发现连续7 次的衰竭运动使肝细胞呈现明显筋”的观点、“肝主身之筋膜”的观点以及明?皇甫中《明医指掌》中的“劳伤乎肝筋和筋膜把相邻的关节连在一起,对运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筋和筋膜向内连着进小白鼠耐力的提高。经论》有“肝藏血”的观点,另外,在《素问?五脏生成论》里,也有“人卧血归于景天圣露、补肾益元方、体复康、仙灵口服液及F3 口服液等。复方阿胶浆能显著提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37-40.具有多种代谢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肝细胞的亢不抑就会能协调精神、情趣和意志使情绪稳定思维敏捷对运动技术水平的充分抗运动性疲劳的单味药主要有鹿茸、高山红景天、人参、淫羊藿和花粉等。实验抗运动性疲劳的中药复方主要有复方阿胶浆、高效强力饮、强力宝、参宝片、红可用,是强身健体的滋补佳品。阿胶中富含蛋白质降解成分,通过补血起到滋润皮肤劳感。”运动性疲劳属中医“劳倦”范畴, 中医将劳力、劳役、强力举重、持重远行、劳模型组大鼠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在此期间出现明显升高(P<0.05 或理而言如果肝脏的疏泄功能正常就会使骨骼和肌肉强壮有力;如果气机调畅那么力劳动时的疲劳②, 并有效减少相同体力劳动下的出汗量等作用。两虚证, 通过补充和调节人体血液的贮备量而发挥抗疲劳的作用。药理实验亦证实人量方法表明, 阿胶水溶液(Mu rphy 法与其经Gor nall 双缩脲和Lowry酚试剂反量水平。从而证实阿胶能提高运动员的抗运动性疲劳的能力。二是通过对阿胶抗运动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谋虑,此即“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也说是说肝和某些高级神经功能有关。()年的第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将疲劳定义为“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疲劳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近年来,在我国运动医学界,对中医药提高体能和促进运品将会更加得到世人的瞩目,其经济效益不可估量。平,红景天制剂适用于体育运动、航空航天、军事医学等各种特殊环境条件下从事特清除速率;提高小鼠的游泳时间。高效强力饮能提高心脏的搏出量从而具有提高心脏然而近年来中医肝和运动与疲劳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 目前很多实验已证明人们为了纪念阿娇姑娘恩德就将驴皮膏叫做“阿胶”。①人血痛经水不调, 子, 崩中带下, 胎前产后诸疾。”现代表明, 阿胶含明胶认识运动性疲劳对肝脏的影响及判定指标、肝脏与运动性疲劳消除等方面的关若过度疲劳损伤了肝脏那么肌腱和韧带必将非常疲乏而不能收持自如运动就会受赛场是证明运动健儿的运动能力及其为国争光的最好场所。运动员靠什么去夺取伤。升高骨髓造血细胞、白细胞、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促进骨髓造血功能,迅速恢复失血时间。疏泄功能失常那么五脏气机也就紧接着发生紊乱因此有者认为五脏之中与疏于补。肝以其“主藏血”的生理功能对全身脏腑组织起营养调节作用提供运动所输送;当运动结束或安静休息时机体内剩余的血液就回输送回肝脏。所以,《素问?调鼠肝脏超微结构及肝糖原、肌糖元含量的影响发现力竭运动对肝脏超微结构有损伤素和生物酸等。阿胶中蛋白质的含量为60%~80%左右樊绘曾③等通过四种蛋白质定洗脱使游离生物酸吸附在活性炭上。酸高氯酸混酸消化中药阿胶,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其中的铜。王朝晖④等用硝酸酸转化为丙酮酸进入三羧酸循环, 为机体提供更多的能量, 因而人参可起到减轻酸自动仪测定不同炮制方法所得四种阿胶炮制品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 均含有随着的进行和成果的问世,阿胶将会得到国内外运动员的青睐。阿胶这种产损伤程度,表明慢性疲劳可引起肝细胞物质代谢功能持续紊乱, 最终导致肝功能损调节疲劳程度的轻重①。杨维益等②认为疲劳产生的根本在于肝脏,五脏之中与运调节血量的功能,即“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所以人体在应激状态调益肝血可提高体能和耐疲劳能力②。廷并将其作为“圣药”专享。关于阿胶药名的由来, 还有一则动人的传说。据说很早吃饱喝足的小黑驴。她遵照老翁的嘱咐将驴皮熬成膏用膏治好了许多吐血病人。吐血、尿血、痔疮出血等,适当配伍温经散寒药物还可以治疗虚寒性胃溃疡出血。为“圣药”专享。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复方阿胶浆能显著提高小鼠肝糖原的储备量;降文献综述五脏六腑,是关节运动的重要功能结构人的运动主要是来自筋的力量,也就是来自系,才能提供解决的办法。肝脏与运动性疲劳关系密切。在运动性疲劳发生时,肝脏下,肝脏对血液的调节可保证心脏、大脑及肾脏等重要脏器的血液的供应。()肝主显减少。聂晓莉等③通过慢性疲劳大鼠模型的建立发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慢性疲显性激素样作用,因为鹿茸乙醇提取物不能使去势小鼠和大鼠的前列腺和精囊重量增现了一种新的模式,那就是以“理气扶正”、“理血扶正”为原则组方,以疏为补或寓谢,增强细胞能量代谢和提高体细胞免疫功能⑤。体复康对机体在运动过程中能量的锌、锰含量。樊绘曾⑤通过降解驴皮蛋白聚糖分离获得硫酸皮肤素(DS, 并用不同浓性疲劳能力的,更好的促进阿胶产品的开发和以及进一步促进阿胶产品在运性贫血的红细胞。须赖之于肝气的升发鼓舞,肝脏对气机的疏通调畅作用论据有三()肝藏血,具有需的能量来源。《内经》载:“肝者,罢极之本”,王冰注:“运作劳甚者谓之罢(音需能量物质的重要来源。能保证运动过程中血液的正常循环。当机体在运动时,运动血不滞不瘀有利于体内血液的循环和运动所需能源物质的补充;如果肝气升发而不血管系统等功能失调及免疫功能下降进而影响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发挥。如何尽快消血脉和顺、经络通利可濡润肌腱和韧带,让关节润滑流利、屈伸有力自如,同时气训练身心接近极限的考验, 所以运动性疲劳可以看作一种对机体消耗更大的“劳”。严重制约着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提高。阿胶的抗疲劳能力就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药三宝”之一。阿胶也称作驴皮胶、付致胶,具有明显的补血健身效果,自北魏或更要治好吐血之症, 非食狮耳山的草, 饮狼溪河水的黑驴皮膏不可。”说完赠她一把利一特定水平上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而心理疲劳是指: “运动员或体育锻炼以气血为物质基础,以经络为通道,通过五脏功能的协调而实现。反之如果肝脏的以前, 山东省东阿县一带流行一种吐血而死的不治之症。当地一位心地善良的姑娘阿益气的作用,可以用来调治多种老年性疾病;中医临床上常用阿胶配以其他药物治疗因此,用科学而有效的手段予以消除运动性疲劳显得十分紧迫和必要。淫濡润在肌腱和韧带上,让关节润滑流利、屈伸有力自如故有“肝主运动”的说法①。淫羊藿具有明显的促性机能作用。并明显促进辜丸组织增生及分泌⑩。花粉能促影响。史丽萍等①通过跑台运动建立小鼠急性力竭运动疲劳模型, 观察力竭运动对小应后的吸收光谱特征皆与参比明胶相同此外, 李丽④等采用二硫酸钾碱性氧化- 紫应于筋极”的观点。这些观点说明了肝和筋的关系非常密切。其实,筋也就是我们平泳和跑动时间。用于抗运动性疲劳的中药大多为复方,也有单味药和提取成分。有耐缺血、耐寒、抗疲劳和抗辐射的能力。于“无邪病在元气之虚。”以“精气夺则虚”为基本病理。于肝脾的缘故,对于运动性疲劳所出现的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异常,治疗总则应从调原、骨胶原, 蛋白质及钙、钾、钠、硫等17 种元素所含蛋白质水解后能产生多种原子吸收火焰分光光度法测定阿胶炮制品中钙、铁、锰、铜、锌含量。董顺玲③以硝越来越多的人用阿胶强身健体,美容养颜。运动性疲劳,从而具有提高运动能的作用④。补肾益元方具有改善骨骼肌自由基代运动性疲劳关系较密切者应当首先是肝脏疲劳产生的根本在肝①。运动性疲劳作为一种亚健康状态或疾病状态以中医脏腑气血病的机制来阐释属运动员在大运动量训练后出现的各种疲劳征象,严重制约着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提高。运用实验法来阿胶对篮球运动员抗运动性疲劳能力的影响。运于经静则血归于肝”的调节能力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运动员对运动训练和疲劳后恢载于《神农本草经》。阿胶是我国的一种名贵中药,有补血“圣药”之称,也是“中早即成为朝廷的珍贵贡品。阿胶的药用已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历代宫廷并将其作者长期集中于重复性的单调且大强度训练和比赛情况下所造成的一种心理不安和疲证明鹿茸具有抗运动性疲劳、耐高温和低温等不良应激的能力。有报道显示鹿茸无明知疲劳地寻找。一日他在山涧歇息时偶遇一位银须白发的老翁。老翁告诉她“若志,198,():211.质、氨基酸、钙等,能改善血钙平衡,促进红细胞的生成。阿胶直接作用于造血链,中医临床上主要用阿胶治疗因血虚引起的病症。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民间中医学认为,阿胶性味甘、平,有滋阴补血的功效。据,阿胶含有多种蛋白中主药红参大补元气, 益血生津;阿胶、熟地补血滋阴;山楂性偏温, 能行气血, 与种工作的人员的健康保持⑨。人参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机体耐受力,能延长小鼠的游朱新生⑥等以阿胶为原料, 分别在pH=4、pH=2 的条件下将游离氨基酸和微量元组织细胞结构和功能会发生改变。不同强度的运动对肝脏的影响是不同的。

初中化学重点难点知识点总结(全)

初中化学重难点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酸 碱 盐

有机物 其他:氨气NH3常见物质的俗名

碳酸钠苏打、纯碱Na2CO3氧化钙生石灰CaO 碳酸钠晶体天然碱、石碱、口碱Na2CO3·10H2O固体二氧化碳干冰CO2 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一氧化碳和氢气水煤气CO和H2 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硫酸铜晶体胆矾、蓝矾CuSO4·5H2O 氢氧化钙熟石灰Ca(OH)2甲烷沼气CH4 常见的化学方程式 化合反应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4P+5O22P2O5 白磷自燃:4P+5O2=2P2O5 木炭充分燃烧:C+O2CO2 木炭不充分燃烧:2C+O22CO 硫在空气(氧气)中燃烧:S+O2SO2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 铝在氧气中燃烧:4Al+3O22Al2O3 铝不易生锈的原因:4Al+3O2=2Al2O3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 铜在空气中加热:2Cu+O22CuO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O22H2O 将CO2变成CO:C+CO22CO 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CO2+H2O=H2CO3 用生石灰制取熟石灰:CaO+H2O=Ca(OH)2 一氧化碳燃烧:2CO+O22CO2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变浑浊的石灰水又变澄清:CaCO3+CO2+H2O=Ca(HCO3)2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Cl22HCl 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l22NaCl 镁在氮气中燃烧:3Mg+N2Mg3N2(注意氮元素的化合价)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2→点燃2MgO+C 上面三个化学方程式给我们的启示是: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与。

(完整word版)上海九年级化学全部知识点(史上最全),推荐文档

初三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物质的生成。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一些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 5、我国的某些化学工艺像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发明很早,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该物质由何种微粒构成,就由何种微粒保持其化学性质)。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例如:氯气是由氯气分子构成的,则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微粒就是氯气分子(Cl 2)。 金属镁是由镁原子直接构成的,则保持金属镁化学性质的微粒就是镁原子(Mg ) 2、①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由同素异形体组成的混合物。) ② 由同种微粒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物质的种类不同;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元素的种类不同。 ③ 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1、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②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③原子的质量也没 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箭头”两边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1、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牛奶不是哦!】 ①加水 ②升温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①增加溶质 ②降温 ③蒸发溶剂

沪教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培优中考真题汇编

沪教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培优中考真题汇编 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 1.如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Z是由Y分解生成的 B.一个Y和W分子中均有11个电子 C.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质量比为9:7 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 2.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该反应中共有3种分子 B.该反应中分子数减少 C.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3.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三种物质B.反应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 C.反应后分子数增多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4.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 7 C.图示中x的数值为4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5.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一种有毒气体,其反应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这种有毒气体的化学式为HCHO C.其中有三种物质属于氧化物 D.该反应中A与C的质量比为1:1 6.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下列对该有机物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 A.一定含碳、氢、硫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 C.只含碳、氢元素D.一定含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硫元素7.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所得CO、CO2、N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反应后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 A.70%B.50%C.30%D.10% 8.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物质X Y Z Q 反应前质量/g410121 反应后质量/g01215待测 A.反应物是X和Y,成物是Q和Z B.参加反应的Y和Q的质量比是1∶1 C.参加反应的X与Q的质量比是1∶3 D.反应后生成15 g Z 9.在反应3X+4Y=2Z中,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Z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2,则Y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172 B.108 C.70 D.27 10.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分子在不断运动,原子静止不动 C.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11.在一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丁

中考化学难点突破

培养能力 中考化学难点突破 Study Chemistry Happily 如何学好化学 文科的记忆 理科的思维 掌握一种解题方法比做一百道题更重要一种题型的掌握需要多次反复训练 多背 注重基础 强化记忆 多做 巩固知识多问 如需打印加微信联系授权,微信号qilaoshijiaonihuaxue 目录 一.化学反应的顺序问题 如需打印加微信联系授权,微信号 qilaoshijiaonihuaxue 1. 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顺序问题 3-9 2. 其它化学反应的顺序问题 10-12 二.化学方程式 1.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3-15 2.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 极值法 17-21 (2) 差量法 22-25 (3) 金属与酸、盐与酸的反应 26-31 (4) 无数据的化学方程式计算 32-36 (5) 化学方程式结合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36-37 (6) 化学方程式的多步计算 38-38 三.质量守恒定律 1. 质量守恒定律的常规题 2. 质量守恒定律的较难题 39-43 44-51 52-53

四.有关氢氧化钠变质 五.有关溶液的题 1.有关生成物中溶质的成分54-57 2.有关化学反应前后溶液质量的变化57-57 3.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题58-60 4.有关溶解度的计算61-62 六.推断题和流程图题63-68 七.理化综合题69-70八.其它考点 1.有关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探究的题71-71 2.有关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的题72-72 3.有关粗盐的提纯72-73 4.有关化学式及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74-77 5.有关信息迁移题77-79 6. 其他题精选80-88 化学重要背记89-90一.化学反应的顺序问题 1.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顺序问题 金属 Zn 和 Fe 同时放入 CuSO 4 溶液中. 反应进程滤液成分滤渣成分 Zn 和 Fe 均不足ZnSO 4 FeSO 4 CuSO 4 铜 Zn 不足,Fe 恰好与 CuSO 4 溶液完全反应ZnSO 4 FeSO 4 铜 Zn 不足,Fe 过量ZnSO 4 FeSO 4 铜和铁 Zn 恰好与 CuSO 4 溶液完全反应ZnSO 4 铜和铁 Zn 过量ZnSO 4 锌、铜和铁 金属 Fe 放入 AgNO 3 和 Cu(NO 3 ) 2 的混合溶液中. Fe 先与 AgNO 3 反应置换出 Ag,等 AgNO 3 反应完后,Fe 才能和 Cu(NO 3 ) 2 反应置换出 Cu. 【小结】: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距离越远越先反应. 滤液中一定存在活动性最强的金属离子,滤渣中一定存在活动性最弱的金属单质. 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1)滤渣中一定含有银、铜和铁 (2)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 3) 2 ,一定不含有AgNO 3 Cu(NO 3 ) 2 反应进程滤液成分滤渣成分 Fe 不足,不能与 AgNO 3 溶液完全反应AgNO 3 Cu(NO 3 ) 2 Fe(NO 3 ) 2 银 Fe 稍多,恰好与 AgNO 3 溶液完全反应Cu(NO 3 ) 2 Fe(NO 3 ) 2 银 Fe 将AgNO 3 溶液耗尽,不能与 Cu(NO 3 ) 2 溶液完全反应Cu(NO 3 ) 2 Fe(NO 3 ) 2 银和铜

(完整版)2018上海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推荐文档

上海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 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 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 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精选】最新中考化学质量守恒专题汇总

最新中考化学质量守恒专题汇总 知识点 一、质量守恒定律 1.概念:参加反应的反应物质量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生成物质量总和 2.适用范围: (1)只适用于化学变化 (2)只适用于质量 (3)只适用于参与反应的物质 3.规律“五”不变: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②元素的种类不变;③元素的质量不变;④原子的种类不变; ⑤原子的个数不变“二”一定变:①物质的种类一 定变;②构成物质的粒子一定变“一”可能变:物 质的状态和分子数可能变 二、化学方程式 1.书写步骤 (1)写: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并用横线连接 (2)配:在反应物和生成物前配正确的序数 (3)改:改横线为等号 (4)标:正确标出“↑”“↓” (5)查:检查所写方程式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 “↑”“↓”的适用条件

(1)“↑”:反应物中无气体参与,生成物中有气体 (2)“↓”:在溶液中的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沉淀 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1)宏观:反应物在反应条件下生成生成物 (2)数量:几个反应物分子在反应条件下生成生成物分子 (3)质量:几份反应物在反应条件下生成几份生成物 三、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书写步骤 1.设:设所求量为 x 注:①通常求什么设什么;②x 后不带单位 2.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3.列:上:系数×相对分 子质量中:实际质 量下:列比例式 4.解:解出 x 的值 5.答:写出答案 例题 (2017?鼓楼二模)在高温下,铁与水蒸气能发生反应生成一种常见的铁的氧化物和一种气体。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B 装置中剩余固体成分。

【查阅资料】①四氧化三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铁和水。 ②氯化铁能与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 ③氧化亚铁和氧化铁不能被磁铁吸引,铁和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 【初步探究】装置中剩余固体全部是黑色的,并且都能被磁铁吸引。 【猜想与假设】猜想 1:固体成分是四氧化三铁;猜想 2:。 【探究与结论】小华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她认为若固 体全部溶解, 没有气泡冒出,则猜想 1 正确;若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冒出,则猜想 2 正确。 铁与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与拓展】 ①小张根据查阅资料所得的信息分析得出:“小华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 足量的稀盐酸,若固体全部溶解,没有气泡冒出,就认为剩余固体是四氧化三 铁”的结论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 ②若将 B 装置中剩余的黑色固体 20.3g,经过一系列转化,全部变为氧化铁(设转化过程中铁元素无损耗), 增加的质量为 x,则 x 的取值范围为。 【分析】加热条件下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 白色固体无水硫酸铜和水反应生成蓝色固体 五水硫酸铜;铁能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

中考化学重难点:酸碱盐知识点总结与分析

中考化学难点:酸碱盐知识点总结(一) 酸是由氢元素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硫酸(H2SO4)、盐酸(HCl)、硝酸(HNO3) 碱是由金属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氨水(NH3·H2O)盐是由金属元素元素(或铵根)和酸根组成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原因:溶于水时离解形成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二、酸 ( 1)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金属 + 酸→盐 + 氢气 ( 3)碱性氧化物 + 酸→盐 + 水 ( 4)碱 + 酸→盐 + 水 ( 5)盐 + 酸→另一种盐 + 另一种酸(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 1)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 2)酸性氧化物+碱 → 盐+水 ( 3)酸+碱 → 盐+水 ( 4)盐+碱 → 另一种盐+另一种碱(反应物均可溶,产物符合复分解条件) 注: ①难溶性碱受热易分解( 不属于碱的通性) 如 Cu(OH)2 ΔCuO +H2O 2Fe(OH)3 ΔFe2O3+3H2O ② 常见沉淀:AgCl ↓ BaSO4↓ Cu(OH)2↓ F e(OH)3↓ Mg(OH)2↓ BaCO3↓ CaCO3↓ ③ 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 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生成时, 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四、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

五、中和反应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定义: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2、应用: ( 1)改变土壤的酸碱性 ( 2)处理工厂的废水 ( 3)用于医药 3、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 1) ( 2)pH 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 pH 试纸 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 pH 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pH(读数为整数) ( 3)酸雨:正常雨水的 pH 约为 5.6(因为溶有 CO2) pH<5.6 的雨水为酸雨 中考化学难点:酸碱盐知识点总结(二) 酸碱盐性质之酸的通性 酸的组成——氢离子+酸根离子 (1)跟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2)酸的PH<7 (3)跟(H)前的活泼金属起置换反应 酸+ 金属==盐+ 氢气 例:2HCl+Fe=FeCl2+H2↑ (4)跟碱性氧化物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酸+ 碱性(金属)氧化物—→盐+水 例:3H2SO4+Fe2O3=Fe2(SO4)3+3H2O (5)跟某些盐反应 酸+碳酸盐==盐+水

上海中考化学提个醒(尖子生知识点全面梳理)

中考提个醒——100问 1.分子的定义是什么?原子的定义是什么?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什么?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 2.元素的定义是什么?元素与原子的区别是什么? 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讲总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总类,又讲个数。 3.如何描述物质的组成和构成(以H2O2为例)? H2O2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 4.元素的存在形态分哪两种?分析(水、空气)中的氧元素存在形态?水电解 这个变化过程中氧元素存在形态变化了怎样的变化? 元素的存在形态分游离态和化合态。水中氧元素存在形态为化合态、空气中氧元素存在形态既有化合态,又有游离态。水电解过程中氧元素存在形态从化合态转为游离态。 5.地壳和人体中含量前三位元素分别是什么?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又分别是什 么? 地壳中含量前三位元素是氧、硅、铝。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人体中含量前三位元素是氧、碳、氢,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 6.空气中最多的物质是什么?其次是什么?最多的元素是什么? 空气中最多的物质是氮气,其次是氧气;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7.人体中最多的物质是什么?最多的元素是什么? 人体中最多的物质是水;最多的元素是氧 8.什么是同素异形现象?同素异形体的定义是什么?碳的同素异形体有哪 些?氧的同素异形体有哪些? 同种元素形成的几种单质,这种现象叫同素异形现象;这几种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碳的同素异形体有金刚石、石墨、碳60;氧的同素异形体有氧气和臭氧。 9.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变成金刚石的变化 是属于什么变化? 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石墨变成金刚石属于化学变化 10.记住21种元素和五个原子团名称和符号了吗?以及他们常见的化合价? 会根 据化学式计算化合价,或由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特别是碳和铁的可变化合价。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①化学变化中的〝一定不变〞: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元素种类、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一定不变;②化学变化中的〝一定改变〞;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改变;③化学变化中的〝可能改变〞:分子数目可能改变。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利用这一定律可以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由此可以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三。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应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数目相等,推断反应物或生物的化学式。 〔2〕某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可求出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四。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 五。化学方程式定义

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书写原那么: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方法:①正确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②配平化学方程式,然后将连线改为等号;③注明化学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等。 六。纯净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有关纯净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比较简单,但解题时要把握好三个要领,抓住三个关键,注意一个事项。 三个要领: 〔1〕步骤要完整; 〔2〕格式要规范; 〔3〕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 〔1〕准确书写化学式; 〔2〕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3〕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本卷须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统一〔必须是质量单位,如果给出体积需根据密度换算成质量〕。

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

中考化学必考、常考知识点和重要题型盘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属于中考必考考点之一,一般都是以选择题的方式,判断一些常见变化属于什么变化? 例如: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融化成水 B、钢铁生锈 C、矿石粉碎 D、汽油挥发 2、下列变化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气化后跑到空气中去 B、白糖熔化制造食品 C、蜡烛点燃时先熔化后燃烧 D、布匹先剪裁后缝制衣服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夜幕降临,珠江两岸霓虹灯通电后发出美丽的亮光 B.“侯氏制碱法”用空气、水、食盐生产纯碱和化肥 C. 青铜受热融化后浇铸成各种形状的工艺品 D. 自来水通过蒸馏变成可饮用的瓶装蒸溜水 4、下列过程中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A.用疏通淤泥的办法整治广州市的河涌 B.用稀盐酸使生锈的铁制品恢复光亮 C.海水经过蒸馏成为可以饮用的蒸馏水 D.用95%的酒精配制75%的医用消毒酒精精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中考的常考考点之一,既有可能以选择题方式呈现,也有可能在第二卷的大题中出现。 例如: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①甲烷用作燃料②氢气用于填充探 空气球③氧气用于气焊④干冰用作制冷剂⑤焦炭用于炼铁工业。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 2、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洗涤剂常用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有乳化功能 C、铁制栏杆表面常涂“银粉漆”(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稳定。 D、C、CO、H2常用来冶炼金属,是因为它们都具有还原性 3、下列对一些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其对应用途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B、石墨在工业上常用来作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 C、医院抢救危重病人,常常要输入氧气,这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 D、水厂进行水的净化时,一般都要用到活性炭,这是因为活性炭能杀菌消毒 4、金属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节选) (1)指出金属铝的一个性质及其对应的用途 性质,对应用途。 。。。。。。。 (2) CO2有广泛的用途。工业上可用CO2生产小苏打:一定条件下,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 通入氨气(NH3)和CO2,即可析出碳酸氢钠固体,此时溶液变浑浊;过滤,滤液中含有氯化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提示:方程式配平后,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是体现学科思想方法的基本内容,是近几年中考重点考查对象。通常在选择题中可能出现两个这方面内容的试题,也可能会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例如: 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 B、粗盐 C、纯水 D、糖水 2、根据组成元素的类别,对下列氧化物分类,其中一种与另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别,它是 () A、MnO2 B、CuO C、P2O5 D、Fe3O4 3、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A.C60B.碳酸钠C.石灰水D.稀盐酸

中考化学重难点易错题汇总含答案解析

第 1 页 共 30 页 中考化学重点难点考点练习及经典易错题汇总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在270℃时分解:2NaHCO 3△Na 2CO 3 + H 2O+ CO 2↑。现取NaHCO 316.8g ,在敞口容器中加热到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减少的质量为()。 A .4.4g B .6.2g C .8.8g D .10.6g 2.X 元素原子的第三层比第一层多一个电子,Y 元素原子的第三层比第二层少一个电子,它们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 .XY 3 B .X 3Y C .X 2Y 3 D .X 2Y 3.我国新一代气象卫星“风云三号”于今年5月27日成功发射,运载火箭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用R 表示),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R+2N 2O 4 === 3N 2+4H 2O+2CO 2。则偏二甲肼的化学式是 A .C 2H 8N 2 B .N 2H 4 C .CH 4 D .C 6H 7N 4.在太空舱里,为了保持舱内的CO 2气体含量相对稳定,常用NiFe 2O 4作催化剂,

将宇航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 NiFe2O4中铁为+3价,则Ni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 5.今年5月28日央视《每周质量日报》报道,市场销售的一批劣质奶瓶,其酚含量严重超标;酚有毒,少量食入也会产生积蓄,慢慢中毒。苯酚是酚类中的一种,苯酚的化学式 的是() 为C6H6O,下列关于苯酚的说法不正确 ... A.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苯酚属于有机物 C.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6:1 D.每个分子由6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6.下列化学符号正确的是:() A.1个—氧化碳分子:Co B.2个碳酸根离子:2CO32- C.3个亚铁离子:3Fe3+D.4个氢原子:2H2 7.达菲是抗击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药物,合成达菲的重要中间体为莽草酸(化学式 C7H10O5)。下列有关莽草酸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莽草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B.莽草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C.莽草酸由三种元素组成D.莽草酸分子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7∶10∶5 8.(2011?广东佛山)在汽车尾气排放口加装“三效催化净化器”,可将尾气转化为无毒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NO======2CO2 +N2。该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 催化剂 化的元素有() A.只有C B.只有N C.C和O D.C和N 9.含有稀土元素的萤石,经日光照射后可持续发光数十小时,民间称之为“夜明珠”。萤石的主要成分氟化钙(CaF2)中氟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1 D.-2 第 2 页共 30 页

全国中考化学难题精选

选择题 1、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盘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碳酸钠固体,向右盘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镁,均恰好完全反应,天平发生偏转。则下列各项操作中,能使天平重新达到平衡的是()。 A.将游码向右移动4.2g B.向右盘烧杯中再加入4g稀盐酸 C.在右盘上放4.8g镁 D.在左盘上放7.2g碳酸钠固体答案:B 2、(2017·青岛)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下列各组物质,充分反应后,天平发生偏转的是() A.1.8g铝粉和1.8g 铁粉 B.4.2g碳酸镁和2g硝酸银C.5.6g铁粉和5.6g 锌粉 D.10g碳酸钙和5.6g氧化钙答案:A、D 3、将一定量的乙醇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和一种未知物X。测得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 质乙醇氧气 二氧化 碳 水X 反应前质 量/g 4.6 8 0 0 0

反应后质 0 0 4.4 5.4 m 量/g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中m的值为2.8 B.X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增加氧气的量可以减少X的生成D.物质X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 答案:A、C 4、常用燃烧法测定有机物的组成。现取2.8 g某有机物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 g CO2和2.7 g H2O。对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推断:①一定含C、H元素②一定不含O元素③可能含O元素④一定含O元素⑤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2:5 ⑥分子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①③⑤ D.①④⑤ 答案:B 5、某钢样品的含碳量为0.24%(其他杂质元素不考虑),若碳元素主要以Fe2C和Fe3C的形式存在,则该钢样品中Fe2C和Fe3C的质量分数(ω)范围是(相对分子质量:Fe2C:124,Fe3C:180)()。 A.0.03%<ω<2% B. 0.48%<ω<0.72% C. 2.24%<ω<3.36% D. 2.48%<ω<3.6% 答案:D 6、某固体样品中除了含有在高温不分解,也不与空气成分反应的物质外,还可能含有CaCO3、CaO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该固体的成分,称量样品m1 g,经高温充分煅烧并在干燥的保护气中冷却,至质量不再减轻为止,剩余固体的质量为m2 g。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上海中考化学重难点【最新】

一、基本概念与理论(中考占15分) 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判断依据)★特别的物理变化有:工业制氧,干冰升华,矿石粉碎 ★特别的化学变化有:物质变质,物质燃烧,指示剂变色 【题型】选择题,给现象判断物理/化学 2、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挥发性; 化学性质:通过化学反应体现出的性质:稳定性,能使指示剂变色,可燃性等 【题型】选择题,给现象判断物理/化学 3、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多变一)、分解(一变多)、置换(一单换一单)、复分解 【题型】给反应判断属于什么类型(选择、填空) 4、物质的分类:★氧化物(只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 ★酸(具有通性是因为都含有氢元素)、碱、盐 ★常见混合物:空气、自然界中的水、溶液、煤、石油、天然气 5、分子、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不能再分。 ⑴特点:①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如一滴水中含有1.67×1021个水分子 ②分子处于不断运动状态,如闻到花香,气味 ③分子间有间隙,如a L酒精和a 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a L 6、元素、化合价、化学式 (1)元素: ★地壳中元素的含量为:O Si Al Fe Ca Na(养闺女,贴该拿);人体中前四位的元素的含量:O C H N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N (2)化合价: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变化,化合价一定会改变。 (3)元素符号表示意义有:①表示某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有些还可以表示单质的化学式(金属和稀有气体) (4)化学式表示的意义有:①表示某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想一想哪些不符合)③表示该物质由何种元素组成④表示一个某某分子由几个某某原子构成 (5)活用:①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 ②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某分子由几个某原子构成(即原子的个数比) (6)以水为例(注意对应关系): 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②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③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④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题型】1.化合价:给化学式判断化合价(选择) 2.化学式:书写(填空题)、化学式的理解(选择题),俗名(选择题) 7、同素异形体:O2/O3、红磷/白磷、金刚石/石墨/碳-60(C60) 8、催化剂: 一变二不变(改变物质的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9、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三个不变:元素种类、原子个数不变、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 两个一定变: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个可能变:分子数目。 10、溶液/浊液:溶液均一、稳定;溶液是混合物【题型】1.溶液的组成(填空)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知识点总结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①化学变化中的“一定不变”: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原子质量、元素种类、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一定不变;②化学变化中的“一定改变”;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改变;③化学变化中的“可能改变”:分子数目可能改变。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利用这一定律可以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及用质量差确定某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由此可以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三。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应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数目相等,推断反应物或生物的化学式。 (2)已知某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可求出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四。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②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③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 五。化学方程式定义 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书写原则: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书写方法:①正确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②配平化学方程式,然后将连线改为等号;③注明化学反应的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等。 六。纯净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有关纯净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比较简单,但解题时要把握好三个要领,抓住三个关键,注意一个事项。 三个要领: (1)步骤要完整; (2)格式要规范; (3)得数要准确。 三个关键: (1)准确书写化学式; (2)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3)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注意事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统一(必须是

最新初三化学复习重点知识点总结-形象记忆

初三化学复习重点知识点总结-形象记忆 1. 常见物质的名称、化学式、俗称及主要物理性质

2. 几种常见药品的存放

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 1.白色固体:MgO、P2O5、CaO、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 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 KMnO4为紫黑色。 3.红色固体:Cu、Fe2O3、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 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为无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5.沉淀(即不溶于水的盐和碱): ①盐:白色↓:CaCO3、BaCO3(溶于酸)AgCl、BaSO4(不溶于稀HNO3) 等 ②碱:蓝色↓:Cu(OH)2红褐色↓:Fe(OH)3 白色↓:Mg(OH)2。 6.(1)具有刺激性气体的气体:NH3、SO2、HCl(皆为无色) (2)无色无味的气体:O2、H2、N2、CO2、CH4、CO(剧毒) ▲注意: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盐酸、硝酸、醋酸。酒精为有特殊气体的液体。 7.有毒的,气体:CO 液体:CH3OH;固体:NaNO2CuSO4(可作杀菌剂,与熟石灰混合配成天蓝色的粘稠状物质——波尔多液) 解题技巧和说明 推断题解题技巧 看其颜色,观其状态,察其变化,初代验之,验而得之。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亚铁) 蓝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溶液、液态固态O2(淡蓝色) 红色: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 黄色:硫磺(单质S)、含Fe3+的溶液(棕黄色) 绿色:FeSO4?7H2O、含Fe2+的溶液(浅绿色)、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无色气体:N2、CO2、CO、O2、H2、CH4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此气体可使湿润pH试纸变蓝色)、SO2 有臭鸡蛋气味:H2S (二) 解实验题 看清题目要求是什么,要做的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 ①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生石灰等; ②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KOH溶液、碱石灰等; ③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NaOH溶液、KOH 溶液; 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2.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中考人教版中考化学重点、难点、考点集锦

中考人教版中考化学重点、难点、考点集锦 一.常见沉淀的颜色 白色沉淀: CaCO3 BaCO3 AgCl BaSO4 Mg(OH)2….Al(OH)3 红褐色沉淀-----Fe(OH)3蓝色沉淀--------Cu(OH)2 二. 常见固态物质的颜色: ①红色固体:Cu(紫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一般不考虑) ②黄色固体:S ③白色固体:KClO3 KCl CaO P2O5 NaCl Na2CO3………….. ④黑色固体:C、CuO、MnO2、Fe3O4铁粉(均不溶于水) ⑤紫黑色固体:KMnO4 三、常见的金属、常见的金属氧化物、常见的气体、 Fe、Cu、Zn……、 CuO、Fe2O3、CaO---------- O2、H2、N2、CO2、CO、CH4四. 常见有色溶液的颜色: ①含有铜离子(Cu2+)的溶液为: 蓝色如:CuSO4溶液、CuCl2溶液 ②含有铁离子(Fe3+)的溶液为:黄色如:FeCl3 溶液、Fe2(SO4)3溶液 ③含有亚铁离子(Fe2+)的溶液为: 浅绿色如: FeCl2 、FeSO4溶液是浅绿色的 五. 要熟记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主要成分 1、【俗名】 CaO 学名:氧化钙俗名:生石灰 Ca(OH)2氢氧化钙熟石灰、消石灰 NaCl 氯化钠食盐 NaOH 氢氧化钠、火碱、烧碱、苛性钠 Na2CO3碳酸钠纯碱、苏打、碱面(家中的) NaHCO3碳酸氢钠、小苏打 C2H5OH 乙醇酒精 CO2 二氧化碳、干冰(CO2固体) 2、【主要成分】: CaCO3碳酸钙。大理石、石灰石、水垢、蛋壳、贝壳、珍珠、钟乳石的主要成分 CH4甲烷 (天然气、沼气、瓦斯气的主要成分) Fe2O3氧化铁(三氧化二铁)铁锈的主要成分,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 HCl 氯化氢气体(盐酸中的溶质) (钢、生铁的主要成份是铁) 六.化学之最: 1、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金刚石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氮气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氮元素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元素 5.、最轻的气体:氢气 6.、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 7、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元素 8、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水 9、最清洁的燃料是:氢气 【金属之最】: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元素

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解析中考常见题型知识点

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解析中考常见题 型知识点 主备人 李敏参与教师李敏张雅玲 课型复习课汇课地点备课室汇课时间 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常见的中考题型以及会探讨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并能在从扩充题型中分析出来。(二)过程与方法:利用生活中常用的知识点吸引学生的兴趣更能加深理解,并运用构建的知识框架,能熟练他们 之间的反应关系。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对化学的信心,重拾起对化学探究的渴望。 重难点重点:复分解反应的类型及发生条件难点: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关系 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实验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自制PPT课件 教学过程个性化设计师: 一、常见的选择题型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4、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 的性质 5、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6、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7、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8、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9、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0、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1、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2、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3、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4、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15、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 (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16、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17、(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18、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二、填空题 19、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0、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21、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2、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3、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24、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 、CO、SO2、H2S、NO等物质 25、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氨气)、CO(一氧化碳)、CO2(二氧化碳)、CH4(甲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