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深冷处理

超深冷处理
超深冷处理

一、深冷處理(Sub-Zero)VS超冷處理(Cryogenic Treatment)

殘留沃斯田鐵(AUSTENTTE)不僅會降低刀具、模具的磨耗強度、而且在受到外力刺激時會將已經安定的沃斯田鐵不安定化而變態成初生型的麻田散鐵(MARTENSTTE),使耐衝擊性惡化,又因兩種組織的容積比不同,成型精密刀具、模具會產生體積膨脹、及應力破裂的情形,嚴重影響尺寸精度,使工件付之流水。

如何使鋼材在成型後得到具有優良機械性質的回火麻田散鐵組織、降低沃斯田鐵的殘留量及消除淬火、加工(線割、放電、研磨)過程中所產生的應力集中為目前精密工業界主要的課題之一。我們先從麻田散鐵變態的時機(Ms~Mf)圖一開始探討,再說明超冷處理的理論基礎及所產生的效益,與深冷處理的不同處。

二.麻田散鐵的變態時機(Ms~Mf)

將高溫的淬火組織施以適當的冷卻處理可得到高機械性質的麻田散鐵,由(圖一)可知溫度曲線閃過波來鼻到達+200℃附近時,冷卻速度變的緩慢,該溫度既為Ms點,麻田散鐵開始變態的溫度,溫度持續下降至常溫,麻田散鐵比率約83%如果溫度可以持續下降則麻田散鐵變態可以繼續進行,至-196℃時麻田散鐵比率可達97~98%,約有殘留沃斯田鐵2~3%。然以上為學界實驗室中進行的實驗研究及麻田散鐵變態推演。

以目前業界的環境及熱處理的調任,麻田散鐵的變態(Ms~Mf)是不可能一次完成的,而是分段進行的,有人認為淬火完成後1小時內須進行金屬過冷處理,亦有文章發表在淬火完成後6分鐘立刻進行過冷處理,其目的只有一,當殘留沃斯田鐵安定後不易再不安定化而變態成麻田散鐵,

是目前金屬過冷處理所須要求克服的技術重點,並非只要有經冷處理就能達到效果。

目前業界有數種冷處理的方式,以下將針對其基礎理論、效益逐一說明:

三.深冷處理(屬Sub-Zero)

處理方式:

以液態氮做為冷凍劑,於淬火後進行(約6分鐘)。如果先以100℃熱水從事1小時熱水回火就可於淬火稍後進行(約1小時內)不必畏懼殘留沃斯田鐵安定的問題,並且可以直接滲入液態氮氣中保溫時間長短並不重要,只到達所須要的溫度即可,,保溫不會發生不良後果,但不符合經濟原則。若想從深冷溫度加到室溫並非采自然解凍,而是將工件直接投入水中或熱水中解凍。(以上節緣模具熱處理一書,作者大和久重雄)。

處理時間:

以20-40分鐘內將溫度下降到-80℃~-130℃,再將工件以自然解凍或水中解凍方式回到室溫,就算完成,約1-3小時。

所得效率:

1. 提高工件硬度約1-2度,增加耐磨耗強度。

2. 消除殘留沃斯田鐵,增進尺寸穩定性。

實際使用投石問路與筆者評論:

1. 工件要降溫首先內熱要拿掉,拿掉工件內熱須要的是時間,短時間內溫度下降急速,壓應力增加容易讓工件破裂,並且無法針對成型高硬度的工件做處理(例碳化鎢PUNCH)。

2. 直接將低溫狀態工件投入水中或熱水的目的是要在工件上產生一個外力去刺激已經安定的沃斯田鐵不安定化而變態成麻田散鐵,這種外力的產生是讓工件溫度作急速的變化,雖可得到少許初生型的麻田散鐵,但產生的熱震現象,卻讓工件殘留應力增加,整體機械性質下降,疲勞強度減弱,異常崩裂的情形經常發生,使用者損失慘重。這種刺激變態的該項是不可控制的,並不科學。

3. 未對又硬又脆初生型麻田散鐵做妥善的回火後續處理,會從應力集中的地方破裂。

4. 液態氮不可以直接接觸工件,極低溫造成的壓應力會讓工件產生裂紋

四.超冷處理(Cryogenic Treatment)

超冷處理(-320℉)約-196℃,是近一、二十年所發展出的新的觀念與技術,超冷處理的效益並非只有將殘留的沃斯田鐵變態成麻田散鐵這單一目的與效果,而是在提升工件整體的機械性質,

該技術在美國工業界已經廣泛的應用。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博士JeffLevin現路易安那大學金屬材料博士Dr.R.Fbarron發展出程式控制式超冷處理,對安定的沃斯田鐵如何讓它不安定化、及提升整體機械性質有非常高明的辦法。運用程式控制系統及處理爐的保溫能力讓溫度緩慢的下降至-320℉。因為緩慢的降溫不會產生冷震現象,並且保持該溫度一段相當長的時間,這長時間極低溫的環境中可讓安定的沃斯田鐵不安定化而變態,使金屬組織更細膩,再以0.66℉的升溫速率回到室溫,目的是在消除淬火及加工後所殘留的應力,並且可以避免熱震現象的產生,最後在同一個處理爐內做回火處理,得到高機械性質的回火麻田散鐵組織。(處理前後金像圖比較圖四)。

處理時間:

以SUJ2熱處理後鋼材為例:降溫至-320℉→持溫-320℉→升溫→回火300℉完成共須46H。

上图为两具S5打片机冲头以生产NaCl(氯化钠)片,左边之标准冲头

仅打4000000片,而右边经超冷处理者则打出64000000片.

图四

超冷處理效益分析:

1.殘留沃斯田鐵幾乎完全轉變成麻田散鐵(約97%~98%)。

2.比一般熱處理工件或深冷處理工件更能提升耐磨耗性(圖五)。

3.使組織細膩結構勻析出細微碳化物。

4.消除殘留應力。

5.硬度完全不發生變化。

6.可處理已經成型的刀工具,並且不變形、不變色。

五.金屬過冷處理的基礎觀念比較:

傳統深冷處理:

A.必須要在淬火後1-3H內馬上進行(有文獻強調必須在6分鐘內)

(SUB-XERO)否則會因溫度沒有持續下降,而未變態的斯田鐵安定了,將無法再變態成麻田散鐵。

B.淬火後零件進行深冷處理前先放入100℃熱水中1H的回火,否則會發生深冷龜裂。

C. 處理時間20分鐘至1H,溫度急速下降。

D. 從深冷溫度恢復到室溫並非採取自然解凍,而是將工件直接投入冷水或熱水中急速解凍。

E. 造成金屬表面的小裂痕影響耐磨耗性。

程式控制式超冷處理;

A.不受處理時效限制,運用程式控制式的溫度變化製造一個極大的外力((-320℉)而產生感應變態,幾乎將殘留的沃斯田鐵完全變態成麻田散鐵(98~99%)。

B. Ms以下溫度下降必須緩慢,否則工件的耐衝擊性將惡化,更因為溫度緩慢變化下降不會造成工件的變形。

C.降溫升溫完全由電腦程式控制,工件的殘留應力幾乎可以完全消除,並在同一個處理槽內完成熱回火得到高機械性質的麻田散鐵不會延誤回火時機。

D.超冷處理的效益裏單單只有將殘留的沃斯田鐵變態成麻田散鐵消除殘留應力,讓組織細膩形成微細碳化物顆粒強化機械強度。

E.不會造成金屬表面的小裂痕,增加使用壽命。

F.可運用在非金屬工件、零件產品。

图五

图六

六.結論

殘留沃斯田鐵與硬度是影響工件耐磨髦的主要因素之一,但不是全部深冷處理所造成的效益是無法滿

足現階段高工資講求高品質、高效益的產業結構。近日在之加哥一場模具材料展覽中有場專題報,文

獻中提到工件發生磨耗的主要原因有;(1)殘留應力(2)平面的小裂紋(3)疲勞強度減弱(4)分子結構不均勻(5)表面的黏著性(6)碳化物中殘留斯田鐵(7)紋路邊緣的應力集中。(圖六)超冷處理幾乎全能改善上述的發生情形。

超冷處理對工件磨耗強度有顯著的影響,針對模具尺寸的穩定性是有突破性的效益。

應用在衝壓模具上實例說明:

材料SKD11 20厚*150寬*300長的範本製作兩塊經熱處理後硬度HRC59°,一件經深冷處理(A),另一件經超冷處理(B),經研磨加工後(平面研磨公差0.002mm,不含面粗度)放置一段時間(一周、二周、三個月)觀察尺寸的變化,A、B範本尺寸幾乎沒有產生任何的變化,欲將兩塊範本製作成衝壓業使用的精密模具,再經反復的加工處理、放電、線切割(粗割)、研磨後再經

線切割(精修)公差0.002mm或0.005mm(不含面粗度),再放置一段時間後(約十天),再觀察尺寸的變化,B板經超冷處理尺寸依然保持在公差的範圍內,而A板的線孔隙與孔隙間的尺寸、四方孔隙的平行度、平面與孔隙間的垂直度已經完全變形,變形已達0.01-0.03mm間,穩定性更差的範本變形量甚至有高出0.03mm以上。並且在±15℃範圍內B板的熱脹冷縮比A

板約少三分之一。

造成變形的原因是反復的加工動作(放電、線切割)所形成強大的外力,將殘留已安定的沃斯田鐵不安定化而變態成麻田散鐵,因為比容積不同,範本做不規則的膨脹,線切割孔隙變小、範本變長。

由上列可知深冷處理不能有效的消除殘留的沃斯田鐵,程式控制式超冷處理是唯一有效降低殘留沃斯田鐵的方式。

超冷處理的技術與設備是由本公司董事長孫立德先生于七年前自美國引進國內,筆者實際操作設備七年並在業界實務推廣該技術,七年來深受刀工具業、精密衝壓、塑膠模具業者肯定,應用漸廣。更希望業界先進不吝賜教。

貳.其他應用方面:

一、超冷處理針對銅合金的效益:

點焊用焊接銅電極若施與超冷處理(Deep Cryogenic Treatment),不僅電極的端面磨耗與塑性變形會減少,並且還能延長3-5倍的壽命。不會發生組織變態的銅合金,經超冷處理後可以顯著的增加材料工件的使用壽命,雖然到目前還沒有正確的理論基礎,尚無法明白其原因,但能夠確定的是銅合金的組織會更為緻密,同時促進時效(aging),增加塑性變形的阻抗,單次使用除增加3-5倍壽命外,積碳會從原先0.20-0.25mm降低至0.08-0.13mm可顯著的降低再研磨量。除了電焊電極與放電電極外,氧氣一乙快焊用火口(黃銅制)經超冷處理後可以延長二倍的壽命。美國資訊工業更將該技術運用在電子零件與積體電路上,如將電腦主機板、主記憶體、晶元片等,除消除殘留應力外,可增快運算的速度,並可延長二倍的壽命。

二.超冷處理針對鋁合金的效益:

把硬鋁(duralumin)固溶處理後,再進行超冷處理(Deep Cryogenic Treatment),由於可以促進及大幅消除殘留應力,故可以提升整體機械性質。此外尚有將鋁合金鑄件經超冷處理後能提升其被削性的研究資料。

目前在臺灣的機械工業中運用超冷處理提升鋁合金效能有數十個實際案例,大部分經超冷處理的材料有7075、6061等。尤其是鋁合金制的運用在高速運轉的機械零件經超冷處理後效果更為顯著。

而日本日立重工所發表的研究結果也和上述的結果相同,近年來超冷處理之效益於美國工業界大放異彩,均以專業超冷處理形態應用於工業界包含金屬及非金屬類。

超冷處理的技術自1991年由孫立德先生引進國內,專業於工具鋼、合金鋼、粉末燒結合金、銅合金、鋁合金、處理技術上。

應用行業包含衝壓模具、精密下料模具、塑膠模具、切削刀具、滾齒刀、拉刀、螺絲沖模、螺絲牙板、括胡刀片、往復式括胡刀片、機械零件(織布機零件、拉鏈機零件、馬達軸心、精密機械軸心、針織機零件、封裝機零件)、氣動工具零件、賽車引擎、鈦金屬合金及零件、自行車鋁合金零件、自.機.汽車煞車盤煞車鼓、運動器材、高爾夫球頭、高爾夫球、電子積體電路零件、彈簧(精密彈簧效果更為顯著)、電接點零件、變壓器、不銹鋼或燒結不銹鋼(300及400系列)零件、銅電極、點焊頭、乙炔焊口、銅樂器及琴弦、CD唱片、NYLON襪、鐵弗龍等。

以上各行業之處理刀具零件均作過效益分析及實際使用測試評估,效果卓越,目前臺灣工業成功地應用該技術持續增加,並適範圍一直再擴大,超冷處理不論理論探討及制程研究上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成本效益上將有極大的貢獻。

模具工業的應用:

東莞信展超冷

CRYOGENIC PROESSING

金屬冷處理之精髓—超冷處理

早期金屬冶金專家認為將溫度低至-84℃~-120℃已足夠將工具鋼淬火後殘留沃斯田鐵變態成麻田散鐵,並認為沃斯田鐵變態麻田散鐵的過程(Ms~Mf的變態區)只與溫度有關,而與保持該溫度的時間無關。但必須要於淬火後1小時內施以低溫處理(零下處理,深冷處理)殘留沃斯田鐵安定化後無法使其變態成麻田散鐵。

經若干年的實驗證明顯示麻田散鐵含量與保持該溫度亦有關聯,雖然不是直接影響麻田散鐵的變態,卻能給予工具鋼良好的變態環境,能直接影響已經安定化的沃斯田鐵重新活躍起來變態成麻田散鐵。

事實上低溫處理所產生的效應不是一個新的發現,早在100多年以前瑞士鐘錶製造商已知將高耐磨耗的鐘錶零件儲藏在高山洞中一、二十年,以自然冷氣空調增加零件的穩定性與耐磨耗。注重時間與高價值的要求下,以無人有此時間成本,因而零下處理、深冷處理(Sub-Zero)、超冷處理(Cryogenic Treatment)相繼應運而生,以迎合現代商品的特質。

超冷處理名詞的出現可追溯回1937年,前蘇聯應用此技術於工具鋼上,尋求改進刀具的性質,但礙於技術瓶頸無法突破(如精准地恒低溫保持一段時間,控制冷卻及加熱的速率等)而沉寂一時。

美貝特紀念基金會(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所長Gary博士發起成立超冷處理研究委員會,該委員會的宗旨是針對超冷處理能夠提升工具鋼、銅合金、等耐磨耗性及防止擱置變形之研究。集近三十年相關研究成果及文獻並結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數位電腦控制系統博士Jeff Levin發展出精准的處理設備(對流降溫、升溫,準確的控制升降溫的速率,恒低溫-320℉保持,依處理物材料可設定99種保證浸透階段)將工具鋼、合金工具鋼、模具鋼、高速鋼等不同鋼材歷經超冷處理後以顯微鏡觀測組織的變化,X射線解析、碳化物析出、電阻阻抗變化及比重測定,進行衝擊值、熱軋硬度、殘留沃斯田鐵、耐磨耗實驗。研究結果根據Dr.R.F.Barron教受報告指出,超

冷處理計能發揮下列優點。

一.殘留沃斯田鐵幾乎完全轉變成麻田散鐵(97%-98%)。

二.比一般熱處理元件或普通深冷處理元件更能提升耐磨耗性。

三.使組織微細化及細微碳化物析出。

四.消除殘留應力。

五.硬度完全不發生變化。

一、衝壓模具:

1992年起將超冷處理的技術應用在精密模具工業,當時的衝壓精密工業環境正面臨,提高生產速度、產品精度提升等瓶頸。如何改善模具的精密度、克服模具尺寸異常膨脹、定位精度流失等問題、降低模具維修費用、為當時的一大課題。超冷處理適時的被廣泛應用在精密衝壓模具工業,至今17年深受業界肯定。

針對衝壓模具超冷處理計能發揮下列優點:

1.保持線切割後的尺寸精度,不因時效產生組織變態造成材料不規則的膨脹,定位精度流失。

2.容易研磨,並且精度容易控制到達

3.線切割(粗)後,切割孔徑的垂直度與平面的變形量減少可降低精修成本。

4.正負20℃以內熱脹冷縮只有原來的三分之一,可由靜態精度間接控制到動態精度。

5.線切割大工件或薄工件時不會因材料變形產生夾線情形。

6.模具量產時,下範本、脫料板、料帶摩擦產生的痕跡(浮水印)可以降到最低,只有原來的

1/5.

7.沖切刀口使用壽命提高數倍,降低大量成本。

二、壓鑄模具:

近年,因製品朝向複雜化,簿肉化,鑄造表面的高機能化和高品質化等方向,而且日趨嚴格。影響壓鑄模具壽命的原因大可以分為熱疲勞龜裂、熔損、燒付、磨耗等,但80%的壓鑄模具損壞來自熱疲勞龜裂。

雖然壓鑄模具熱疲勞龜裂發生必須考慮到模具的形狀與依力學的觀點來分析。但就整體的模具材料而言,高溫強度與韌性不足為熱疲勞龜裂的主要原因,其來自于麻田散鐵基地百分比不足,組織顆粒大小不均勻,殘留應力等。

日本金型表面處理會於壓鑄模具壽命改善對策的研究報告中特別指出,防止SKD61的熱疲勞龜裂、應用超冷處理有顯著的效果。

針對壓鑄模具超冷處理計能下列優點:

1.析出過度固熔的碳化物顆粒,增加材料表面的強度,有效的延長材料表面發生熱疲勞龜裂的初階段。

2.行組織均勻麻田散鐵基地,增加材料的整體機械性質,有效的抑制已發生熱疲勞龜裂的進展。

3.消除熱處理過程中殘留的組織變態應力,配合加工品質的改良,消除熱疲勞龜裂的起點。

杭州东方型钢机械有限公司方晓伟整理

金属材料冷处理所需工艺【详情】

金属材料冷处理所需工艺 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收集整理! 深冷处理设备就是利用液氮作为冷却介质,可将低温箱温度降至-196℃,温度可控。 低温箱内壁为不锈钢,温度采用智能仪表控制,系统结构简单,部件布置紧凑,操作直观简单。深冷处理设备将淬火后的金属材料的冷却过程继续下去,达到远地域室温的某一温度,从而达到改善金属材料性能的目的。深冷加工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改善金属材料性能的新工艺技术,是目前最有效,最经济的技术手段。在深冷处理过程中,金属中的大量残余奥氏体转变马氏体,特别是过饱和的亚稳定马氏体再从-196摄氏度至室温过程中会降低饱和度,析出弥散,微观盈利降低,在细小弥散的碳化物在材料变形时可以阻碍位错运动,从而强化基体组织。同时由于超微细碳化发挥了晶界强化作用,从而改善了工模具性能,使硬度,抗冲击韧性和耐磨性都显著提高。 【技术指标】★·控温范围:室温—-196℃★·降温速度:1—50℃★·温度均匀度:±1℃★·控制方式:温控智能仪表,保温结束自动报警★·制冷机:液氮★·设备:卧式、井式、箱式、柜式、推车式等★·保温材料:航空航天专用保温材料★·低温箱内壁:不锈钢★·电源:220V或360V 【深冷技术应用】★·高速钢及硬质合金刀具、刃具、量具使用寿命提高★·油嘴、弹簧、齿轮、轴承耐磨性和使

用寿命提高★·热作模具、冷作模具使用寿命提高及尺寸稳定★·金刚石制成品的性能改善★·精密机械的装配零件的尺寸稳定★·矿山地质钻头、钢片使用寿命的提高 深冷处理是将金属在-196℃下进行处理,使柔软的残余奥氏体几乎全部转变成高强度的马氏体,并能减少表面疏松,降低表面粗糙度的一个热处理后工序,当这个工序完成后,不仅仅是表面,几乎可以使整个金属的强度增加,耐磨性增加,韧性增加,其他性能指标改善,从而使得模具和刀具翻新数次后仍然具有高的耐磨性和高的强度,寿命成倍增加。而未进行深冷处理的刀剪产品,翻新后寿命会显著降低。深冷处理不仅应用于刀剪产品,而且能应用于制作刀剪产品的模具上,同样可以使模具寿命显著提高。 〖深冷处理的机理〗 1、消除残余奥氏体:一般淬火回火后的残余奥氏体在8~20%左右,残余奥氏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马氏体化,在马氏体转变过程中,会引起体积的膨胀,从而影响到尺寸精度,并且使晶格内部应力增加,严重影响到金属性能,深冷处理一般能使残余奥氏体降低到2%以下,消除残余奥氏体的影响。如果有较多的残余奥氏体,强度降低,在周期应力作用下,容易疲劳脱落,造成附近碳化物颗粒悬空,很快与基体脱落,产生剥落坑,形成较大粗糙度的表面。 2、填补内部空隙,使金属表面积即耐磨面增大:深冷处理使得马氏体填补内部空隙,使得金属表面更加密实,使耐磨面积增加,晶格更小,合金成分析出均匀,

冷处理原理,工艺及发展状况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伴随着材料科学的迅速发展,热处理原理和工艺日趋成熟,常规的热处理工艺对金属的强度和韧性很难同时有较大提高,只是以牺牲一方面性能来换取另一方面的性能,但很多的情况下,现有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尤其是耐蚀性不是十分的理想。金属深冷工艺的提出,让人们看到了一种提高金属强度和韧性的独特热处理方法。 ⑴何谓深冷处理(SSZ) 所谓冷处理,一般将0~100℃的冷处理定义为普通冷处理,将-130℃以下的处理称为深冷处理,它是最新的强韧化处理工艺之一。深冷处理按照工艺可分为深冷急热法和冷热循环法两种。冷热循环稳定化处理是先将零件冷却到—40℃~—90℃或者更底的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再把零件加热到不致降低零件机械性能的某一温度(通常为80℃~190℃),保温一段时间并重复多次这种循环过程。“冷处理急热法”是日本大和久重雄提出的方法,该方法是将工、模具淬火后,不立即进行冷处理,先水浴后再置于处理槽当中于—80℃或—180℃下处理。即—80℃为普通冷处理;—180℃为深冷处理,保温时间按每英寸体积为1小时计算。保温后取出放入热水中快速加热。 在美国、前苏联、日本等国,不但把深冷技术用于高速钢、轴承钢、模具钢,以提高材料的耐磨性和强韧性,进而提高工件的整体使用寿命,同时还利用深冷技术对铝合金、铜合金、硬质合金、塑料、玻璃等进行深冷改性。改善均匀性、稳定尺寸、减小变形、提高使用寿命。

⑵深冷处理机理 钢的淬火过程就是使钢获得马氏体的过程,而淬火不能使钢中奥氏体全部转变为淬火组织,各种钢材热处理后都有部分奥氏体残存,其残存量随钢种及加热温度不同而变化,同时还有一定量的残余应力存在。它们存在对工件的使用性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深冷处理能使钢中奥氏体进一步转变为马氏体,并能改善和消除钢中残余应力的分布,析出更多的细小碳化物,从而起到弥散强化的作用,对无相变材料能使晶界发生畸变,从而增强基体性能。 ⑶深冷处理的优点 SSZ处理的最大优点是因γR的马氏体化使得工件硬度升高,从而提高了工件的耐蚀磨碎性能。同时,防止时效变形,帕伦博士的研究表明,经深冷处理的工件具有下述优点: ①γR在实质上已近乎完全转变为M; ②与未经SSZ处理的工件或经普通冷处理之工件相比耐磨性得以提高; ③进行了组织的细化和细小碳化物的析出过程; ④硬度与CSZ处理工件几乎相同。 ⑷深冷处理注意事项 ①不得将淬火时未冷至室温的工件直接放入深冷装置,以免开裂。 ②冷至室温的工件应尽快放入深冷装置,以免使奥氏体稳定化,影响处理效果。 ③一般钢深冷处理前不应回火,高速钢可在回火一次后进行深冷处

超深冷处理

一、深冷處理(Sub-Zero)VS超冷處理(Cryogenic Treatment) 殘留沃斯田鐵(AUSTENTTE)不僅會降低刀具、模具的磨耗強度、而且在受到外力刺激時會將已經安定的沃斯田鐵不安定化而變態成初生型的麻田散鐵(MARTENSTTE),使耐衝擊性惡化,又因兩種組織的容積比不同,成型精密刀具、模具會產生體積膨脹、及應力破裂的情形,嚴重影響尺寸精度,使工件付之流水。 如何使鋼材在成型後得到具有優良機械性質的回火麻田散鐵組織、降低沃斯田鐵的殘留量及消除淬火、加工(線割、放電、研磨)過程中所產生的應力集中為目前精密工業界主要的課題之一。我們先從麻田散鐵變態的時機(Ms~Mf)圖一開始探討,再說明超冷處理的理論基礎及所產生的效益,與深冷處理的不同處。 二.麻田散鐵的變態時機(Ms~Mf) 將高溫的淬火組織施以適當的冷卻處理可得到高機械性質的麻田散鐵,由(圖一)可知溫度曲線閃過波來鼻到達+200℃附近時,冷卻速度變的緩慢,該溫度既為Ms點,麻田散鐵開始變態的溫度,溫度持續下降至常溫,麻田散鐵比率約83%如果溫度可以持續下降則麻田散鐵變態可以繼續進行,至-196℃時麻田散鐵比率可達97~98%,約有殘留沃斯田鐵2~3%。然以上為學界實驗室中進行的實驗研究及麻田散鐵變態推演。 以目前業界的環境及熱處理的調任,麻田散鐵的變態(Ms~Mf)是不可能一次完成的,而是分段進行的,有人認為淬火完成後1小時內須進行金屬過冷處理,亦有文章發表在淬火完成後6分鐘立刻進行過冷處理,其目的只有一,當殘留沃斯田鐵安定後不易再不安定化而變態成麻田散鐵,

是目前金屬過冷處理所須要求克服的技術重點,並非只要有經冷處理就能達到效果。 目前業界有數種冷處理的方式,以下將針對其基礎理論、效益逐一說明: 三.深冷處理(屬Sub-Zero) 處理方式: 以液態氮做為冷凍劑,於淬火後進行(約6分鐘)。如果先以100℃熱水從事1小時熱水回火就可於淬火稍後進行(約1小時內)不必畏懼殘留沃斯田鐵安定的問題,並且可以直接滲入液態氮氣中保溫時間長短並不重要,只到達所須要的溫度即可,,保溫不會發生不良後果,但不符合經濟原則。若想從深冷溫度加到室溫並非采自然解凍,而是將工件直接投入水中或熱水中解凍。(以上節緣模具熱處理一書,作者大和久重雄)。 處理時間: 以20-40分鐘內將溫度下降到-80℃~-130℃,再將工件以自然解凍或水中解凍方式回到室溫,就算完成,約1-3小時。 所得效率:

低温深冷操作规范

上海纳福希阀门有限公司 指导文件 零件低温深冷处理作业规程 (A/0版)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批准: 日期: 2013年10月28日发布 2013年11月01日实施

1 目的 为了指导低温阀门制造过程中零部件进行深冷处理,以确保低温阀门性能确保符合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低温阀门零部件的深冷处理要求。低温阀门除满足常规阀门制造及检验要求外,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3 职责 3.1 低温测试专职人员负责低温深冷处理的操作。 3.2 质量部检验员负责低温深冷处理过程的记录。 4 工作程序 4.1 处理前准备工作 4.1.1 深冷处理的零部件须在粗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进行。 4.1.2 现场工作人员要求穿戴合适有效的保温防护服饰。 4.1.3 深冷处理作业现场应清洁,通风良好,工作通道畅通。 4.1.4 工作前检查低温操作设备,确保安全装置良好。 4.2 降温介质 4.2.1 降温介质为-196℃的液氮。 4.2.2 操作时必须注意低温介质的危险性,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4.3 深冷处理 a)根据每次处理的零部件规格数量,选择合适的不锈钢筐篮将零部件放入其中,再将筐篮放入适当的低温试验槽内,连接好测温传感器,盖好试验槽盖。 b) 先打开低温试验槽上的浸液开关,再缓慢的打开液氮储罐上的放液阀,此时液氮会因压力差流入试验槽内,间断停止进液查开液位,当液氮将零部件完全浸泡即可,当温度达到-196℃时开始保温。保温时间按4.4的试验时间。

4.4 试验时间 4.5 重复试验 4.5.1 保温结束后取出零部件,等待恢复常温后即可,若根据技术协议和产品图样要求需要进行二次深冷处理的零部件再按4.3重复操作1次。 4.6 质量部检验员根据深冷处理的起止时间,做好记录。 5 相关文件(无) 6 记录 6.1 《深冷处理过程记录》

超低温阀门用奥氏体不锈钢深冷处理

超低温阀门用奥氏体不锈钢深冷处理 大部分Cr - Ni 奥氏体不锈钢在常温下处于亚稳定状态, 而在超低温范围内会因晶格畸变而发生马氏体转变。马氏体开始转变时的温度即为马氏体转变点(亦称相变点) , 用符号Ms 来表示。Ms 点的温度主要取决于固溶在奥氏体内合金元素的量。 当奥氏体不锈钢的工作温度等于或低于其马氏体转变点Ms 时, 就会发生马氏体转变。因马氏体的比容比奥氏体的大, 由此而引起的体积膨胀和组织应力会使零件尺寸发生变化, 最终导致阀门泄漏。为防止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发生马氏体转变, 需对其进行深冷处理。 深冷处理是将奥氏体不锈钢材料浸在冷却剂中进行冷却、保冷, 使之发生马氏体转变的一种工艺方法。深冷处理可使材料预先进行马氏体转变, 以保证在使用中的组织稳定性。深冷处理一般在零件的精加工之前进行。深冷处理的温度应以材料的Ms 点为依据。材料不同, M s 点各异。即使是同一牌号的材料, 由于批次(或炉号) 的不同, 其Ms 点也各不相同, 而且差别很大。有的在超低温范围的上限附近即可产生马氏体转变。马氏体的转变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加, 为确保工件在使用过程中的组织稳定性, 深冷处理所用介质的温度需等于或低于阀门工作温度。深冷处理的冷却介质多采用液氮或液氦等溶液。可根据阀门使用温度来确定。浸在深冷介质中的零件达到介质温度(介质表面所冒气泡完全消失) 时, 即可计算保冷时间。根据实践经验, 保冷1~2h 即能达到处理目的。时间过长, 对马氏体的转变无明显影响。保冷结束即可将零件取出在空气中放冷至常温。 经过一次深冷处理后, 奥氏体不锈钢的马氏体转变基本完成, 一般情况下可以满足使用要求。对于密封性要求较严或靠介质压力密封的超低温止回阀, 可增加深冷处理的次数。

深冷处理工艺

深冷处理工艺 随着机械工业的不断发展,对金属材料的要求也越来 越高,如何在材料以及热处理工艺既定的前提下尽量提高 金属工件的机械性能及使用寿命,这成为很多热处理行业 前沿人士思考并探索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钢材在热处理工艺之后,其硬度及机械性能均大大提 高,但热处理后依然有残存的以下问题: 1、残余奥氏体。其比例大约有10%-20%,由于奥氏 体很不稳定,当受到外力作用或环境温度改变时,易转变 为马氏体,而奥氏体与马氏体的比容不一样,将造成材料 的不规则膨胀,降低工件的尺寸精度。 2、组织晶粒粗大,材料碳化物固溶过饱和。 3、残余内应力。热处理后的残余内应力将降低材料 的疲劳强度以及其他机械性能,在应力释放过程中且易导 致工件的变形。 二、深冷工艺的优点: 经过国内外许多金属材料研究者的不懈研究,深冷及 超深冷处理工艺被认为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最优方法,其优 点如下: 1、它使硬度较低的残余奥氏体转变为较硬的、更 稳定的、耐磨性和抗热性更高的马氏体。 2、马氏体的晶界、晶界边缘、晶界内部分解、细 化,析出大量超细微的碳化物,过饱和的 马氏体在深冷的过程中,过饱和度降低,析出的超细

微碳化物,与基体保持共格关系,能使马氏体晶格畸变并减小,微观应力降低,而细小弥散的碳化物在材料塑性变形时可以阻碍位错运动,从而强化基体组织;同时由于超细微的碳化物析出,均匀分布在马氏体基体上,减弱了晶界催化作用,而基体组织的细化既减弱了杂质元素在晶界的偏聚程度,又发挥了晶界强化作用。从而使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三个方面的提高:材料的韧性改善,冲击韧性高,基体抗回火稳定性和抗疲劳性得到提高;耐磨损的性能得到提高;尺寸稳定性提高。从而达到了强化基体,改善热处理质量,减少回火次数,延长模具寿命的目的。 3、材料经深冷处理后内部热应力和机械应力大为降低,并且由于降温过程中使微孔或应力集中部位产生了塑性流变,而在升温过程中会在此类空位表面产生压应力,这种压应力可以大大减轻缺陷对工件局部性能的损害,从而有效地减少了金属工件产生变形、开裂的可能性。 三、深冷工艺的生产使用效果 1、高速钢冷作模具深冷处理 不同处理工艺对W6Cr5Mo4V2Co(M2)钢残留奥氏体的影响(体积百分数%) 深冷处理过程中,大量的残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特别是过饱和的亚稳定马氏体在从-196℃至室温过程中

液氮速冻机械超深冷处理设备安装放置五大注意事项

液氮速冻设备是一种占地面积小,可以灵活调整产量,操作简单,清洗维护方便,无污染无噪音,经济环保的速冻设备。同时,液氮式设备冻结时间短、效果好,可是,这样一样设备要注意的事项是很多的,那么你知道多少呢?下面就让深圳德捷力的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速冻设备的五大安放注意事项吧! 速冻设备-安放注意事项: 1、应安放在远离热源,不受阳光直射的地方,因工作时需要与外界进行热交换,既通过冷凝器向外界散热,外界环境温度越高,散热越慢,会使电冰箱和速冻柜工作时间越长,增大耗电量,制冷效果

差。 2、应安放在湿度小的地方,由于电冰箱、速冻柜外壳,冷凝器和压缩机等均是金属材料,如果空气湿度太大,会使这些部件生锈,缩短电冰箱的使用寿命。同时潮湿过热环境,会造成速冻柜表面凝露,影响电器性能。 3、应安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如果速冻柜周围堆满杂物,或者靠墙太近,不利于散热会影响制冷效果。速冻机顶面应留有至少30CM 高度的空间,背面和两侧面应留有至少10CM的空间,以利散热。 4、应安放在平坦坚实的地面上,并使压缩机保持水平。这不仅出于安全的需要,而且可使压缩机平稳工作,减少震动和噪音。 5、不应安放在易燃,易爆和有腐蚀性物品的环境中。同时内部也不要放置这类物品. 以上是德捷力的小编提供的简单介绍,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内容可以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或者点击官网咨询我们,或者点击在线咨询我们。 深圳市德捷力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位于高新技术汇聚的特区——深圳。我司秉承“专业、进取、团队、乐趣、持之以恒”的企业文化,致力于热处理行业冷却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致力

于为热处理中小型企业提供一站式冷却系统解决方案。 德捷力公司已全面推行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与现场管理标准,不断完善、持续改进,以便为热处理企业创造更高的企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

深冷处理原理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

深冷处理原理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 班级: 热能12-2 姓名:黄靖 学号: 120123206067

深冷处理,又称超低温处理(SSZ),是指在以液氮为制冷剂、-l30C以下对材料进行处理的方法而达到给材料改性的目的。它是常规冷处理(CSZ)的一种延伸,其英文名称为Cryogenictreatment,是一种从上世纪中期开始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一种新工艺[l]。现有研究表明,深冷处理不仅可以显著提高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金属合金、碳化物、塑料(包括尼龙,泰弗龙)、硅酸盐等材料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稳定尺寸,改善均匀性,减小变形,而且操作简便、不破坏工件、无污染、成本低。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 1.1深冷处理工艺简介 深冷处理的设备一般用于普通冷处理(0~-l00C)的设备,通常用干冰,氨(或甲醇)和氟里昂压缩机来制冷。也有用液氧制冷的,如l965年山西机床厂研制的液氧冷处理设备,使用温度为-80~-l00C,最低可以达到-l35C。至于深冷处理有采用压缩空气来致冷的,如杭州制氧机研究所的大型轧辊深冷设备最低使用温度为-l30C和航空航天部青云仪器厂的空气涡轮深冷机等最低使用温度为-l60C。最常用的深冷设备都采用液氮致冷,它既经济又方便,一般用液氮深冷罐来存储液氮。国内外众多学者和厂家研制了多种气体制冷的液氮深冷设备,其中天津市热处理研究所于l989年研制的液氮汽化型深冷箱,温度调节范围为常温至-l80C,液氮消耗量为每千克工件0.7kg液氮。华中理工大学于93年研制的嵌套式深冷设备采用了双重致冷方式,即外层箱机械致冷至-l8~-24C,内层箱采用液氮制冷至-l50C,温度偏差为3C以内。中科院低温技术 实验中心于96年研制的深井式冷处理装置,最低工作温度为-l00C,温度偏差为2C以内,升、降温速率为5~40C/1,不仅可调节还可以自动控制。此外国内也有一些从国外引进的深冷处理设备,如宝钢双频淬火车间引进的轧辊深冷装置,采用液氮制冷,最低温度可达-l80C以下。在美国,六七十年代出现了许多液氮气体法的深冷设备,如BOC公司的Ellenite设备,可以均匀的冷却,精确控温。且可以在-l50C保温。八十年代以来,出现了电脑控制升降温和处理飞机机翼的大型液氮深冷设备,如Cosmos公司的CI系列带电脑控制的深冷设备。采用固化的程序严格控制升温降温速度,可实现-l90C下的长时超低温保温。工件处理周期为40~721。表l为各种冷处理设备的主要性能对比表。 1.2深冷处理的制度 深冷处理根据制冷剂使用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液体法和气体法,但前者因为冷却温度较高(-l50C),且具有热冲击性容易导致某些脆性部件的断裂,现在已经不大采用,而气体法则因为冷却温度低(-l96C)也没有热冲击性而得到广泛采用。关于深冷处理工艺参数中的升降温速度、保温时间、深冷处理次数和是否采用回火工艺以及回火工艺和深冷处理工艺顺序的关系,由于研究的结果不同,至今尚未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但一般认为适当地控制升降温速度(缓慢升降温)对于材料的深冷处理效果为佳。而保温时间和相关回火工艺的问题则与所要进行深冷的材料本身有关,如材料本身体积越大,导热性越差以及组织的稳定性越好则所需的保温时间越长;而对于受冲击载荷较大、易弯曲载荷的模具,应采用淬火+回火一次+深冷+回火一次的处理工艺,对于要求高硬度、动载荷较小的模具材料采用淬火+深冷+回火一次的工艺较佳.

深冷空分工艺

深冷空分工艺资料 1.工艺流程简述 原料空气经过滤由离心式空气压缩机压缩至0.78MPa(G),经空压机末端冷却器冷至40℃左右, 再由冷气机组冷却至5℃进入分子筛吸咐器,去除H 2O、CO 2 及C 2 H 2 等碳氢化合物。分子筛吸咐器两台交 换使用,一台吸咐工作,另一台再生,再生气为分馏塔废气。 净化后的空气进入分馏塔,通过主换热器、液化器与返流废气及产品氮气进行热交换,冷却后进入精馏塔底部,经过精馏分离为产品氮气和富氧液空,塔底富氧液空过冷节流后进入冷凝蒸发器,与氮气进行热交换。氮气液化后大部分作为精馏塔回流液,少量液氮可作为产品抽出。 废气由冷凝蒸发器顶部引出经过冷器,液化器复热后经透平膨胀机绝热膨胀至0.035MPa(G),给装置补偿冷量。 产品氮气从精馏塔顶引出,经主换热器复热后在0.7MPa(G)压力时输入管线。 2、空分装置特点 2.1采用半封闭螺杆制冷压缩机及全部进口制冷元件组合的冷气机组,滑阀+热气旁通微调的负荷跟踪 使冷却空气温度稳定,不锈钢管壳换热器与碰撞+重度沉降水分离器组合自动分离冷凝水,空气阻力损失≤10Kpa.操作简单方便,噪音≤70dB(A) 2.2 纯化器采用立式单层床的结构,分子筛13X-APG具有水分、二氧化碳共吸附的优势,结构简单可 靠,阻力损失小;内置过滤器,吹除和纯化器再生并举。 2.3采用单级精馏,废气膨胀循环,在得到高纯度氮产品的同时,还可保持0.7MPa(G)的氮气压力。2.4 主换热器,液化器,过冷器三单元组合换热,主冷废气和膨胀废气过冷富氧液空有效地减少空气 进精馏塔的液化量(液化空气不参加精馏)和液空节流汽化率;制冷和精馏相得益彰。 2.5采用铝制板翅式换热器、铝制对流筛板塔,整个分馏塔设备管道采用氩弧焊接,安全可靠。 4.主要性能指标 4.1 注:1. 产品均指在标准状态下(0 ℃,101.3KPa)流量。 2. 以下压力单位如无特殊说明,均指表压。 4.2电耗与水耗 注: 1.电耗指标均指机组的轴功率。 2.单位制氮电耗中按标准液体产品乘3计入氮产量。 4.3运转周期(两次大加温间隔期): 2年

深冷机组、超低温冷冻机组介绍

深冷机组、超低温冷冻机组介绍 来源:凯德利冷机 w w w . S z k a y d e l i . C o m 用于深冷反应的设备为一台500L的不锈钢反应釜,冷媒走夹套,釜内工作容积按釜体积的80%计,主要溶剂为乙醇和异丙醇,反应时间约4小时。 机组要求: (1)(1)机组出温不低于-80℃; (2)(2)反应釜冷媒压力不超过0.5MPa; (3)(3)反应釜降温速度:在80%反应物情况下从常温降到-80℃时间不得多于2小时;(4)(4)机组控温范围应在50℃~-85℃,控温精度应不超过1℃; (5)(5)机组总制冷量为20KW左右。 配置要求: (1)(1)压缩机:采用德国比泽尔或同档次产品;制冷量20KW; (2)(2)换热器:不锈钢板式换热器; (3)(3)控制器:可编程人机对话PLC控制屏,采用西门子品牌; (4)(4)电磁阀、压力控制器、压差控制器、压力表均采用品牌产品; (5)(5)机油分离器采用美国艾默生或同档次品牌; (6)(6)干燥过滤器、热力膨胀阀、膨胀阀等采用艾柯或艾默生品牌。 (7)(7)机组保护装置:压缩机过热保护,过流保护,高低压力保护,超温保护,流量保护,相序/缺相保护,排气过热保护,吸气压力过低保护,冷却水断水和载冷剂断液保护等。(8)(8)可根据载冷剂出口温度情况及电机电流情况自动给压缩机上载和减载。 (9)(9)制冷剂采用R404A,冷媒采用98%乙醇。 (10)(10)机组自身保温良好,保温橡塑板厚度不低于30mm。

1.2.整体要求: (1)(1)所有通用件需要标准化。 (2)(2)所有电气元器件均采用施耐德或西门子品牌; (3)(3)所有电机和现场电气控制元器件均需按照防爆要求处理,防爆等级不低于DIIBT4,所有设施包括真空泵等电机需要考虑户外设置。 (4)(4)提供该设备全套资料和图纸(含电子版PDF格式),软件名称、版本号和逻辑T 形图、I/O接线图及地址编码,兼容的通信协议等。 (5)提供设备易损件易耗件清单,包括型号、规格、原制造厂家、数量、建议更换或检查周期等信息,所有的计量器具需要在到达现场时均由国家法定机构出具的计量校验证书或报告。 (6)所有机组需要具备良好的接地措施,整个机组任何部件对地电阻值不超过1Ω。

蒸发基本原理

蒸发的基本原理 前言 使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沸腾汽化并移出蒸汽,从而使溶液中溶质浓度提高的单元操作称为蒸发,所采用的设备称为蒸发器。蒸发操作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化工、制药、制糖、造纸、深冷、海水淡化及原子能等工业中。 蒸发操作中的热源厂采用新鲜的饱和水蒸汽,又称生蒸汽。从溶液中蒸出的蒸汽称为二次蒸汽,以区别于生蒸汽。在操作中一般用冷凝方法将二次蒸汽直接冷凝,而不利用其冷凝热的操作称为单效蒸发。若将二次蒸汽引到下一效蒸发器作为加热蒸汽,以利用其冷凝热,这种串联蒸发操作称为多效蒸发。 蒸发操作可以在加压、常压或减压下进行,工业上的蒸发操作经常在减压下进行,这种操作称为真空蒸发。真空蒸发的特点在于:1. 减压下溶液的沸点下降,有利于处理热敏性物料,且可利用低压强的蒸汽或废蒸汽作为热源。2. 溶液的沸点随所处的压强减小而降低,故对相同压强的加热蒸汽而言,当溶液处于减压时可以提高传热总温度差;但与此同时,溶液的粘度加大,使总传热系数下降。3. 真空蒸发系统要求有造成减压的装置,使系统的投资费用和操作费用提高。 一般情况下,经浓缩后的液体为产品,二次蒸汽冷凝液则被排除;蒸发过程的实质是传热壁面一侧的蒸汽冷凝与另一侧的溶液沸腾间的传热过程,溶剂的汽化速率由传热速率控制,故蒸发属于热量传递过程,但又有别于一般传热过程,因为蒸发过程具有以下特点: 1)传热性质传热壁面一侧为加热蒸汽进行冷凝,另一侧为溶液进行沸腾,故属于避免两侧流体均有相变的恒温传热过程。 2)溶液性质有些溶液在蒸发过程中有晶体析出、易结垢和生泡沫、高温下易分解和聚合;溶液的粘度在蒸发过程中逐渐增大,腐蚀性逐渐增强。 3)溶液沸点的改变含有不挥发溶质的溶液,其蒸汽压较同温度下溶剂(即纯水)的为低,换言之,在相同压强下,溶液的沸点高于纯水的沸点,故当加热蒸汽一定时,蒸发溶液的传热温度差要小于蒸发水的温度差。溶液浓度越高这种现象越显著。 4)泡沫夹带二次蒸汽中常夹带大量液沫,冷凝前必须设法除去,否则不但损

深冷处理工艺

深冷工艺 随着机械工业的不断发展,对金属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在材料以及热处理工艺既定的前提下尽量提高金属工件的机械性能及使用寿命,这成为很多热处理行业前沿人士思考并探索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钢材在热处理工艺之后,其硬度及机械性能均大大提高,但热处理后依然有残存的以下问题:1、残余奥氏体。其比例大约有10%-20%,由于奥氏体很不稳定,当受到外力作用或环境温度改变时,易转变为马氏体,而奥氏体与马氏体的比容不一样,将造成材料的不规则膨胀,降低工件的尺寸精度。 2、组织晶粒粗大,材料碳化物固溶过饱和。 3、残余内应力。热处理后的残余内应力将降低材料的疲劳强度以及其他机械性能,在应力释放过程中且易导致工件的变形。 二、深冷工艺的优点: 经过国内外许多金属材料研究者的不懈研究,深冷及超深冷处理工艺被认为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最优方法,其优点如下: 1、它使硬度较低的残余奥氏体转变为较硬的、更稳定的、耐磨性和抗热性更高的马氏体。 2、马氏体的晶界、晶界边缘、晶界内部分解、细化,析出大量超细微的碳化物,过饱和的马氏体在深冷的过程中,过饱和度降低,析出的超细微碳化物,与基体保持共格关系,能使马氏体晶格畸变并减小,微观应力降低,而细小弥散的碳化物在材料塑性变形时可以阻碍位错运动,从而强化基体组织;同时由于超细微的碳化物析出,均匀分布在马氏体基体上,减弱了晶界催化作用,而基体组织的细化既减弱了杂质元素在晶界的偏聚程度,又发挥了晶界强化作用。从而使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三个方面的提高:材料的韧性改善,冲击韧性高,基体抗回火稳定性和抗疲劳性得到提高;耐磨损的性能得到提高;尺寸稳定性提高。从而达到了强化基体,改善热处理质量,减少回火次数,延长模具寿命的目的。 3、材料经深冷处理后内部热应力和机械应力大为降低,并且由于降温过程中使微孔或应力集中部位产生了塑性流变,而在升温过程中会在此类空位表面产生压应力,这种压应力可

VOCs深冷冷凝回收工艺原理及问题

VOCs治理系统采用的冷凝技术,是在不同结构的换热器中,将VOCs有机气体与通过不同方法制取得到的冷负荷进行换热,降低有机气体的温度,使有机气体在低温下产生相变,从气态到液态,得到液态回收物。我们所说的不同冷凝方法,主要指取得冷负荷的不同的方法。 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机械制冷、液氮制冷,运用较多的是机械制冷方法,液氮制冷方法因成本方面原因,目前运用推广速度受到影响。其他制冷方法还有膨胀制冷、余热制冷,但VOCs的排放工况不大适应这两种方法的运行工况,因此膨胀制冷和余热制冷方法的推广受到限制。在VOCs治理方法中还有一种称为“压缩冷凝”的方法,实际属于“机械制冷”与加压结合的方法,也由于VOCs排放工况的原因,推广难度很大。 机械制冷 工作原理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它是通过消耗机械能改变制冷剂的状态,在制冷剂循环状态变化过程,将热量从温度低的环境(或物体)传递(转换)给温度高的物体(或物质),从而使温度高的物质(如有机气体)减低温度,相态发生变化(从气态变为液态),达到将VOCs气体(如油气或其他气态有机物)变为液态,实现净化或回收的目的。机械制冷的主要配置为“四大件”,即,制冷压缩机、蒸发器、节流器(膨胀阀或毛细管)、冷凝器(有风冷和水冷)机械制冷,也称为循环制冷,是指制冷剂循环过程制取冷负荷。 基本原理就是循环图,如下:

在VOCs治理系统(包括油气回收系统)中,“四大件”及原理示意图:

冷凝法运用,在VOCs治理系统,包括油气回收处理装置,都设计为撬装结构,四大件都集成安装在撬块上,如下图:

膨胀制冷 就是利用透平膨胀机作为制冷工具,制取冷量,给VOCs治理设备(油气回收处理装置)提供冷量,完成对有机废气的净化治理和回收处理。 膨胀机的工作原理: 透平膨胀机是空气分离设备及天然气(石油气)液化分离设备和低温粉碎设备等获取冷量所必需的关键部机,是保证整套设备稳定运行的心心脏。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有一定压力的气体在透平膨胀机内进行绝热膨胀对外做功而消耗气体本身的内能,从而使气体自身强烈地冷却而达到制冷的目的。 透平膨胀机输出的能量由同轴的增压机、发电机回收或制动风机、油等消耗。膨胀机主要是被用来生产冷量造成低温,其工作的对象主要是气体。当气体具有一定的压力和温度时。就具有一定的能量,即由压力而体现的势能与由温度所体现的动能。这两种能量总称为内能,而膨胀机主要的作用是利用气体通过膨胀机的过程中的内能降低并对外输出功。并由于气体内能的降低并对外输出功使气体的压力和温度大幅度降低从而达到制冷与降温的目的。

模具钢深冷处理

摘要:指出了对高速钢采用-196℃液氮深冷处理可使组织发生明显变化,有效促使残留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及超细碳化物的析出,使模具获得较佳的综合力学性能,深冷处理后高速钢模具的使用寿命较常规热处理提高三倍以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高速钢模具残留奥氏体超细碳化物使用寿命 1 引言 高速钢自1903年问世以来,一直是以制造金属切削刀具而著称,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高速钢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从60年代开始,日本以汽车、自行车工业为中心,试用高速钢做模具取得成功,现在生产的高速钢约有15%用于制造模具。高速钢主要是用来制造冷挤压模具及冷墩压模具,特别是Mo系高速钢比W系高速钢韧性更加优越。高速钢用于模具的主要工艺难点在于热处理技术的掌握。目前我国使用最广泛的高速钢是钨系W18Cr4V(简称18-4-1)钢和钨钼系W6Mo5Cr4V2(简称6-5-4-2)钢[1]。这两种钢的传统淬火回火工艺特点是:高温淬火后需在一次硬化范围内回火三次,以获得高硬度和热硬性,工艺规范如表1所示。主要缺点是在某些场所硬度不足。为了改善模具强韧性,近年来高速钢的传统淬火回火工艺也发生了变革。 表1 高速钢常用热处理规格

2 深冷处理法原理及工艺过程 高速钢的冷处理是在三十年代后期提出的,按传统概念,冷处理的目的是将淬火钢件冷却到零下(一般为-60℃――-70℃),使钢内的残余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过去工业上采用高速钢冷处理主要应用于缩短热处理生产周期,即用淬火+冷处理+一次回火来代替处理方法[2],即在-100℃― -196℃(液氮)处理淬火零件,其后在400℃回火一次,不必需原来2―3次的重复回火。经深冷处理后零件的硬度和耐磨性进一步改善,耐磨性可提高40%,既缩短回火时间,节省了能量,又明显提高了模具使用寿命。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深冷处理的研究工作卓有成效,前苏联、美国、日本等国均已成功利用深冷处理提高工模具的使用寿命、工件的耐磨性及尺寸稳定性。 (1)深冷处理后的组织转变。 经深冷处理的淬火高速钢不但引起了奥氏体转变,同时也引起了马氏体转变。过去几十年来强调的是残余奥氏体转变,马氏体分解这一新发现可以看作近年来高速钢深冷处理研究的新进展。 高速钢种的马氏体最终转变点Mf非常低,例如W18Cr4V钢的Mf点约-100℃,因此淬火冷却到室温会残留大量的奥氏体,一般认为钢中残留较多的奥氏体是有害的,会降低钢的硬度、耐磨性及使用寿命,还使许多物理性能特别是热性能和磁性下降。试验证明:采用深冷处理可使钢中残留奥氏体降至最低极限,由表2可以看出W18Cr4V高速钢经淬火、回火后,深冷处理可以使回火后的残留奥氏体量降低24%。 表2 不同处理工艺对W18Cr4V钢残留奥氏体的影响(体积百分数%)

空分原理概述

一、空气分离的几种方法 1、低温法(经典,传统的空气分离方法) 压缩膨胀液化(深冷)精馏 低温法的核心 2、吸附法:利用固体吸附剂(分子筛、活性炭、硅胶、铝胶)对气体混合物中某些特定的组分吸附能力的差异进行的一种分离方法。 特点:投资省、上马快、生产能力低、纯度低(93%左右)、切换周期短、对阀的要求或寿命影响大。 3、膜分离法:利用有机聚合膜对气体混合物的渗透选择性。 穿透膜的速度比快约4-5倍,但这种分离方法生产能力更低,纯度低(氧气纯度约25%~35%) 二、学习的基本内容 1、低温技术的热力学基础——工程热力学:主要有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 传热学:以蒸发、沸腾、冷凝机理为主; 流体力学:伯努利方程、连续性方程; 2、获得低温的方法 绝热节流 相变制冷 等熵膨胀 3、溶液的热力学基础 拉乌尔定律、康诺瓦罗夫定律(1、2 ,空分的核心、精馏的核心) 4、低温工质的一些性质:(空气、O、N、Ar) 5、液化循环(一次节流、克劳特、法兰德、卡皮查循环等) 6、气体分离(结合设备) 三、空分的应用领域 1、钢铁:还原法炼铁或熔融法炼铁(喷煤富氧鼓风技术); 2、煤气化:城市能源供应的趋势、煤气化能源联合发电; 3、化工:大化肥、大化工企业,电工、玻璃行业作保护气; 4、造纸:漂白剂; 5、国防工业:氢氧发动机、火箭燃料; 6、机械工业; 四、空分的发展趋势 ○ 现代工业——大型、超大型规模; ○ 大化工——煤带油:以煤为原料生产甲醇; ○ 污水处理:富氧曝气; ○ 二次采油; 第一章空分工艺流程的组成 一、工艺流程的组织 我国从1953年,在哈氧第一台制氧机,目前出现的全低压制氧机,这期间经历了几代变革:第一代:高低压循环,氨预冷,氮气透平膨胀,吸收法除杂质;

空分设备及深冷空分工艺流程(新)

空分设备就是以空气为原料,通过压缩循环深度冷冻的方法把空气变成液态,再经过精馏而从液态空气中逐步分离生产出氧气、氮气及氩气等惰性气体的设备。 目前我国生产的空分设备的形式、种类繁多。有生产气态氧、氮的装置,也有生产液态氧、氮的装置。但就基本流程而言,主要有四种,即高压、中压、高低压和全低压流程。我国空分设备的生产规模已经从早期只能生产20m3/h(氧)的制氧机,发展到现在具有生产20000 m3/h、30000 m3/h和50000 m3/h(氧)的特大型空分设备的能力。 空分设备从工艺流程来说可以分为5个基本系统: 1 杂质的净化系统:主要是通过空气过滤器和分子筛吸收器等装置,净化空气中混有的机械杂质、水分、二氧化碳、乙炔等。 2 空气冷却和液化系统:主要由空气压缩机、热交换器、膨胀机和空气节流阀等组成,起到使空气深度冷冻的作用。 3空气精馏系统:主要部件为精馏塔(上塔、下塔)、冷凝蒸发器、过冷器、液空和液氮节流阀。起到将空气中各种组分分离的作用 4 加温吹除系统:用加温吹除的方法使净化系统再生。 5仪表控制系统:通过各种仪表对整个工艺进行控制。 深冷空分制氮 深冷空分制氮以空气为原料,经过压缩、净化、用热交换使空气液化成为液空。液空主要是液氧和液氮的混合物,利用液氧和液氮的沸点不同,通过精馏,使它们分离来获得氮气。 1. 深冷制氮的典型工艺流程 整个流程由空气压缩及净化、空气分离、液氮汽化组成。 1.1 空气压缩及净化 空气经空气过滤器清除灰尘和机械杂质后进入空气压缩机,压缩至所需压力,然后送入空气冷却器,降低空气温度。再进入空气干燥净化器,除去空气中的水份、二氧化碳、乙炔及其它碳氢化合物。 1.2 空气分离 净化后的空气进入空分塔中的主换热器,被返流气体(产品氮气、废气)冷却至饱和温度,送入精馏塔底部,在塔顶部得到氮气,液空经节流后送入冷凝蒸发器蒸发,同时冷凝由精馏塔送来的部分氮气,冷凝后的液氮一部分作为精馏塔的回流液,另一部分作为液氮产品出空分塔。 由冷凝蒸发器出来的废气经主换热器复热到约130K进膨胀机膨胀制冷为空分塔提供冷量,膨胀后的气体一部分作为分子筛的再生和吹冷用,然后经消音器排入大气。 1.3 液氮汽化 由空分塔出来的液氮进液氮贮槽贮存,当空分设备检修时,贮槽内的液氮进入汽化器被加热后,送入产品氮气管道。 深冷制氮可制取纯度≧99.999%的氮气。 2. 主要设备简介 2.1 空气过滤器 为减少空气压缩机内部机械运动表面的磨损,保证空气质量,空气在进入空气压缩机之前,必须先经过空气过滤器以清除其中所含的灰尘和其他杂质。目前空气压缩机进气多采用粗效过滤器或中效过滤器。 2.2 空气压缩机 按工作原理,空气压缩机可分为容积式和速度式两大类。目前空气压缩机多采用往复活塞式空气压缩机、离心式空气压缩机和螺杆式空气压缩机。 2.3 空气冷却器 是用来降低进入空气干燥净化器和空分塔前压缩空气的温度,避免进塔温度大幅度波动,并可析出压缩空气中的大部分水分。通常采用氮水冷却器(由水冷却塔和空气冷却塔组成:水冷塔是用空分塔内出来的废气冷却循环水,空冷塔是用水冷塔出来的循环水冷却空气)、氟里昂空冷器。 2.4 空气干燥净化器

深冷处理工艺

随着机械工业的不断发展,对金属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在材料以及热处理工艺既定的前提下尽量提高金属工件的机械性能及使用寿命,这成为很多热处理行业前沿人士思考并探索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钢材在热处理工艺之后,其硬度及机械性能均大大提高,但热处理后依然有残存的以下问题: 1、残余奥氏体。其比例大约有10%-20%,由于奥氏体很不稳定,当受到外力作用或环境温度改变时,易转变为马氏体,而奥氏体与马氏体的比容不一样,将造成材料的不规则膨胀,降低工件的尺寸精度。 2、组织晶粒粗大,材料碳化物固溶过饱和。 3、残余内应力。热处理后的残余内应力将降低材料的疲劳强度以及其他机械性能,在应力释放过程中且易导致工件的变形。 二、深冷工艺的优点: 经过国内外许多金属材料研究者的不懈研究,深冷及超深冷处理工艺被认为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最优方法,其优点如下: 1、它使硬度较低的残余奥氏体转变为较硬的、更稳定的、耐磨性和抗热性更高的马氏体。 2、马氏体的晶界、晶界边缘、晶界内部分解、细化,析出大量超细微的碳化物,过饱和的马氏体在深冷的过程中,过饱和度降低,析出的超细微碳化物,与基体保持共格关系,能使马氏体晶格畸变并减小,微观应力降低,而细小弥散的碳化物在材料塑性变形时可以阻碍位错运动,从而强化基体组织;同时由于超细微的碳化物析出,均匀分布在马氏体基体上,减弱了晶界催化作用,而基体组织的细化既减弱了杂质元素在晶界的偏聚程度,又发挥了晶界强化作用。从而使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得到三个方面的提高:材料的韧性改善,冲击韧性高,基体抗回火稳定性和抗疲劳性得到提高;耐磨损的性能得到提高;尺寸稳定性提高。从而达到了强化基体,改善热处理质量,减少回火次数,延长模具寿命的目的。 3、材料经深冷处理后内部热应力和机械应力大为降低,并且由于降温过程中使微孔或应力集中部位产生了塑性流变,而在升温过程中会在此类空位表面产生压应力,这种压应力可以大大减轻缺陷对工件局部性能的损害,从而有效地减

深冷制氮的工艺流程说明

深冷制氮的工艺流程说明 ---- 深冷空气分离技术 深度冷冻法分离空气是将空气液化后,再利用氧、氮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即,造成气、液浓度的差异这一性质,来分离空气的一种方法。因此必须了解气、混合物的一些基本特征:气-液相平衡时浓度间的关系:液态空气蒸发和冷凝的过程及精馏塔的精馏过程。 1. 空气的汽-液相的平衡,物质的聚集状态有气态、液态、固态。每种聚集态内部,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并完全均匀的部分,称为相。空气在塔内的分离,一般情况下,物料精馏是在汽、液两相进行的。空气中氧和氮占到99.04%,因此,可近似地把空气当作氧和氮的二元混合物。当二元混合物为液态时,叫二元溶液。 氧、氮可以任意比例混合,构成不同浓度的气体混合物及溶液。把氧、氮溶液置于一封闭容器中,在溶液上方也和纯物质一样会产生蒸汽,该蒸汽是由氧、氮蒸汽组成的气态的相混合物。对于氧氮二元溶液当达到汽液平衡时,它的饱和温度不但和压力有关,而且和氧、氮的浓度有关。当压力为1at时,含氮为0%,2%,10%的溶液的沸点列于表1-5。从表可知,随着溶液中低沸点组分(氮)的增加,溶液的组和温度降低,这是氧-氮二元溶液的一个重要特性。 空气中含氩0.93%,其沸点又介于氧、氮之间。 在空气分离的过程中,氩对精馏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在制取高纯氧、氮产品时,必须考虑氩的影响。 一般在较精确的计算中,又将空气看作氧-氩-氮三元混合物,其浓度为氧20.95%,氩0.93%,氮78.09(按容积)。 三元系的汽液平衡关系,可根据实验数据表示在相平衡图上。确定三元系的汽液平衡状态时,必须给定三个独立参数,除给定温度、压力外,需再细定一个组分浓度(气相或液相)平衡状态才能确定。 2. 压力-浓度图和温度-浓度图在工业生产中,气液平衡一般在某一不变条件下进行的。在温度一定时可得如图1-13所示的压力-浓度的关系图(P-X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