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上腺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肾上腺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肾上腺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肾上腺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7-08-07T13:56:17.90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9期作者:陈林芝[导读] 分析肾上腺肿瘤病患的围术期护理效果。

湖南省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湖南长沙 410006 摘要:目的:分析肾上腺肿瘤病患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筛选出82例肾上腺肿瘤病患,视护理模式的差异把他们分为护理组A和护理组B,两组都是41例,护理组A实行一般护理,护理组B实行围术期综合护理,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A的并发症出现率是19.5%,护理组B是7.3%,护理组B比护理组A低,对比差异较大(P<0.05);护理组A的护理满意度评价是87.8%,护理组B是97.6%,护理组B比护理组A高,对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肾上腺肿瘤病患的围术期实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满意,能明显减少并发症出现率,且有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可推荐实行。关键词:肾上腺肿瘤;围手术期;护理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adrenal tumor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adrenal tumor. Methods:select 82 cases of adrenal tumor patients,the difference as the nursing model and divided them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nursing care,two groups were 41 cases,nursing group A implementation of general nursing,nursing group B to implement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 the peri operative period,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their care. Results:nursing group A complication rate is 19.5%,B is 7.3% nursing group,nursing group B nursing group than low A,compare the differences(P < 0.05);evaluation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group A is 87.8%,B is 97.6% nursing group,nursing group than B nursing group A,compare the differences(P < 0.05). Conclusion: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adrenal tumor is satisfactory,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and help to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keyword]adrenal gland neoplasms;perioperative period;nursing

肾上腺肿瘤属于多系统病症,会对心血管和内分泌系统造成不利影响,也会导致机体代谢紊乱【1】。在该疾病的治疗上,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凭借其具有对机体损害性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而替代了传统术式,成为目前临床上的首选术式【2】。然而,该手术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做好围术期的护理配合有助于提升手术成功率。基于此,本研究为了更深入地分析肾上腺肿瘤病患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筛选出我院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的82例病患的病历资料展开分析,并对比一般护理与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实行效果,见下述总结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出我院的82例肾上腺肿瘤病患,都经影像学检查、儿茶酚测定等证实,符合诊断标准,病患存在一定程度的头疼、头晕、胸闷等症状。视护理模式的差异把82例病患分成护理组A和护理组B,两组都是41例。护理组A:男17例,女24例;年龄21~73岁,平均(42.5±3.7)岁;肿瘤面积1~5cm,平均(2.3±1.1)cm;发病部位中,左侧25例,右侧16例;疾病类型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1例,皮质醇症12例,无功能腺瘤4例,嗜铬细胞瘤3例,肾上腺结节细胞神经瘤1例。护理组B:男18例,女23例;年龄21~72岁,平均(42.2±3.6)岁;肿瘤面积1~5cm,平均(2.4±1.0)cm;发病部位中,左侧24例,右侧17例;疾病类型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0例,皮质醇症13例,无功能腺瘤4例,嗜铬细胞瘤3例,肾上腺结节细胞神经瘤1例。比较护理组A与护理组B的基本情况,差异不大(P>0.05),可进行数据分析。

1.2护理方法

护理组A实行一般护理。护理组B实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详细措施包括:1.2.1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加强和病患的交谈,了解其心理状态并给予适当的安抚,使其情绪稳定,以防血压上升。②术前准备:积极完善相关检查,监测血压、心率等,遵医嘱用药,将血压、心率等控制在正常范围;做好术前备皮、备血等准备,病患术前禁食12h,禁水8h;准备好抢救的相关仪器与药品。③用药护理:血压偏高者,可联合应用硝苯地平和卡托普利,用药剂量根据患者血压情况适度调整;术前3~6d开始扩容,静脉输注生理盐水、低分子右旋糖苷、血液或血浆,2000~3000ml/d,扩大输血、静脉注射、低分子右旋葡聚糖时必须先做皮肤过敏试验。

1.2.2术中护理

检查手术所需药品、物品是否齐全、完善,核对病患信息,做好术前指导;术中配合好医生的手术操作,实时留意病患的生命体征变化。

1.2.3术后护理

①常规护理:持续关注病患的血压、心率等变化,注意病患的呼吸节律和血样饱和度,低流量给氧;做好切口与引流管的护理,留心切口渗血,固定好各导管,观察引流液情况,有异常及时处理;指导病患术后第1日少许饮水,术后第2日进流食;鼓励病患尽早下床并在病房中小范围活动;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补充足量的液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做好护理记录【3-4】。②并发症预防与护理:肾上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肾上腺危象,病患最初症状为心慌,之后会出现休克体征,应做好血压、心率监测,及时补充肾上腺皮质激素;腹腔出血是腹腔镜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多因患者频繁呕吐、剧烈咳嗽、过度活动等因素导致负压升高、钛夹脱落所致,应使用腹带加压穿刺口,预防腹压骤增,详细记录引流液情况,警惕活动性出血;二氧化碳的注入可造成皮下气肿、高碳酸血症、酸中毒、胸腹背部疼痛等并发症,护理时应加强观察,注意气肿范围与呼吸变化,轻度皮下气肿可不给予特殊处理,5~7天可自行消失。

1.3观察指标

(1)对比护理组A和护理组B病患的并发症出现情况,观察项目为低血容量性休克、高血压危象、肾上腺危象、皮下气肿;(2)对比护理组A和护理组B病患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评价选项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一般)/N×100%。

系统性护理对肾上腺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住院时间的影响研究

系统性护理对肾上腺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住院时间的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19-03-15T09:43:16.26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9月18期作者:杨付梅太荣芬* [导读] 综上所述,系统性护理可保障肾上腺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摘要】目的:观察系统性护理对肾上腺肿瘤患者围手术期住院时间所取得的效果,分析系统性护理对肾上腺肿瘤患者住院时间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24 日—2018年5月31日于我院进行肾上腺肿瘤治疗的患者56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常规组28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28例患者行系统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比较两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 <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实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两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系统性护理能够保障肾上腺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关键词】系统性护理;围手术期;住院时间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8-0174-02 肾上腺肿瘤属于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其临床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但由于肾上腺解剖位置相对较深,与腹膜、胸膜较为靠近,通常处于腹膜后狭小间隙内,导致其手术操作难度较大,手术后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加上患者对手术认知不足,容易出现不良心理状况,对手术治疗较为不利[1],故有必要对肾上腺肿瘤手术患者施以合理的护理干预。针对2017年9月-2018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56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进行研究比较,分析系统性护理对患者住院时间产生的影响,研究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4日—2018年5月31日于我院进行肾上腺肿瘤围手术期治疗的患者56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治疗先后进行分组纳入,常规组28例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28例患者行系统性护理。常规组男9例,女19例,年龄32岁~69岁,年龄均值为(51.75±16.62) 岁;实验组男7例,女21例, 年龄34~70 岁,平均年龄(52.46±15.89)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即入院评估、术前检查、术前准备,术中做好手术配合,术后做好基础护理、做好治疗、给药及病情观察、健康指导。 实验组进行系统性护理,包括有: (1)入院时护理,患者入院时详细评估患者病情,即对患者进行BI(生活自理能力)指数评分,确定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情况;做好患者防跌倒、坠床评估,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在患者入院之后,协助患者做好相应的常规检查(CT、核磁共振、皮质醇的测定、血压、血糖的监测),确定患者的肾上腺肿瘤大小、部位等情况。在术前会因为病情产生恐惧感,患者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观察患者情绪的变化,耐心的解答患者、家属的问题。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展开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干预,让患者树立起调整病魔的决心与勇气。在术前需要保持低盐低糖饮食,保障患者高密度、粗纤维饮食。术前给予健康宣教,做好术前准备及并发症预防护理。 (2)术后护理。在手术完成后,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每小时巡视患者,严密观察患者意识情况,准确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再次进行BI(生活自理能力)指数评分,根据指数分值给予患者生活护理,即床上擦浴、床上按摩、床上洗脸、擦背等给予患者生活照顾;再次进行防跌倒、坠床评估,根据分值采取预防措施,如加强巡视,床栏保护。做好患者基础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管道护理。遵医嘱按时给药,并做好用药后观察。观察患者伤口情况,敷料有无渗血,引流液情况等。术后患者的肠蠕动恢复之后即可进食,并指导患者多饮用水。在手术后的1~2天鼓励患者进行适量的下床活动,加强压疮、出血、皮质危象的预防。 (3)并发症预防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手术切口处情况,保证其敷料干燥,定期更换敷料,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嘱咐患者采取胸膝卧位,使其机体内二氧化碳聚集于腹腔中,避免二氧化碳气体对其神经产生刺激,可有效预防肩背部疼痛[2]。 1.3 观察指标 对常规组和实验组患者护理,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展开分析。 1.4 统计学研究 本次研究数据整理后用S P S S2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n,%)进行表示,计量资料经()进行表示,检验水准P <0.05 进行结果的论述。 2.结果 实验组住院时间为(10.2±7.4)天,常规组为(16.2±14.3)天,实验组明显短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 < 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仅发生1 例切口渗血,常规组则为20.00%,共发生2 例切口渗血、2 例皮质危象、2例低血糖。实验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肾上腺肿瘤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主要包括良性肿瘤、恶性肿瘤,部分良性肿瘤患者在未能得到及时治疗的情况下容易引起血压增高、内分泌紊乱,这类良性肿瘤被划分为功能性肿瘤,存在较高的恶变风险,而恶性肿瘤患者如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则可能会继续恶变,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3]。 现阶段,临床上主张对肾上腺肿瘤进行手术治疗,通过手术操作对其肿瘤进行切除,可达到去除病灶的目的,但由于肾上腺肿瘤的分布位置较为特殊,其解剖位置较深,术后易出现并发症[4],因此,对肾上腺肿瘤手术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具有其重要的意义。统性护理主要是从患者入院、住院期间、术前、术中、术后五个方面展开护理,将护理干预贯穿于患者住院期间的每个环节之中,结合患者的具体问题展开个性化护理干预,保障患者治疗的有效性[3]。主要是通过对患者的文化程度、生活背景、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了解患者的

肾上腺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肾上腺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7-08-07T13:56:17.900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9期作者:陈林芝[导读] 分析肾上腺肿瘤病患的围术期护理效果。 湖南省肿瘤医院泌尿外科湖南长沙 410006 摘要:目的:分析肾上腺肿瘤病患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方法:筛选出82例肾上腺肿瘤病患,视护理模式的差异把他们分为护理组A和护理组B,两组都是41例,护理组A实行一般护理,护理组B实行围术期综合护理,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A的并发症出现率是19.5%,护理组B是7.3%,护理组B比护理组A低,对比差异较大(P<0.05);护理组A的护理满意度评价是87.8%,护理组B是97.6%,护理组B比护理组A高,对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肾上腺肿瘤病患的围术期实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满意,能明显减少并发症出现率,且有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可推荐实行。关键词:肾上腺肿瘤;围手术期;护理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adrenal tumor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adrenal tumor. Methods:select 82 cases of adrenal tumor patients,the difference as the nursing model and divided them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nursing care,two groups were 41 cases,nursing group A implementation of general nursing,nursing group B to implement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 the peri operative period,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their care. Results:nursing group A complication rate is 19.5%,B is 7.3% nursing group,nursing group B nursing group than low A,compare the differences(P < 0.05);evaluation of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nursing group A is 87.8%,B is 97.6% nursing group,nursing group than B nursing group A,compare the differences(P < 0.05). Conclusion: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adrenal tumor is satisfactory,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and help to improve patient satisfaction. [keyword]adrenal gland neoplasms;perioperative period;nursing 肾上腺肿瘤属于多系统病症,会对心血管和内分泌系统造成不利影响,也会导致机体代谢紊乱【1】。在该疾病的治疗上,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凭借其具有对机体损害性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而替代了传统术式,成为目前临床上的首选术式【2】。然而,该手术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做好围术期的护理配合有助于提升手术成功率。基于此,本研究为了更深入地分析肾上腺肿瘤病患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筛选出我院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的82例病患的病历资料展开分析,并对比一般护理与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的实行效果,见下述总结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筛选出我院的82例肾上腺肿瘤病患,都经影像学检查、儿茶酚测定等证实,符合诊断标准,病患存在一定程度的头疼、头晕、胸闷等症状。视护理模式的差异把82例病患分成护理组A和护理组B,两组都是41例。护理组A:男17例,女24例;年龄21~73岁,平均(42.5±3.7)岁;肿瘤面积1~5cm,平均(2.3±1.1)cm;发病部位中,左侧25例,右侧16例;疾病类型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1例,皮质醇症12例,无功能腺瘤4例,嗜铬细胞瘤3例,肾上腺结节细胞神经瘤1例。护理组B:男18例,女23例;年龄21~72岁,平均(42.2±3.6)岁;肿瘤面积1~5cm,平均(2.4±1.0)cm;发病部位中,左侧24例,右侧17例;疾病类型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0例,皮质醇症13例,无功能腺瘤4例,嗜铬细胞瘤3例,肾上腺结节细胞神经瘤1例。比较护理组A与护理组B的基本情况,差异不大(P>0.05),可进行数据分析。 1.2护理方法 护理组A实行一般护理。护理组B实行围手术期综合护理,详细措施包括:1.2.1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加强和病患的交谈,了解其心理状态并给予适当的安抚,使其情绪稳定,以防血压上升。②术前准备:积极完善相关检查,监测血压、心率等,遵医嘱用药,将血压、心率等控制在正常范围;做好术前备皮、备血等准备,病患术前禁食12h,禁水8h;准备好抢救的相关仪器与药品。③用药护理:血压偏高者,可联合应用硝苯地平和卡托普利,用药剂量根据患者血压情况适度调整;术前3~6d开始扩容,静脉输注生理盐水、低分子右旋糖苷、血液或血浆,2000~3000ml/d,扩大输血、静脉注射、低分子右旋葡聚糖时必须先做皮肤过敏试验。 1.2.2术中护理 检查手术所需药品、物品是否齐全、完善,核对病患信息,做好术前指导;术中配合好医生的手术操作,实时留意病患的生命体征变化。 1.2.3术后护理 ①常规护理:持续关注病患的血压、心率等变化,注意病患的呼吸节律和血样饱和度,低流量给氧;做好切口与引流管的护理,留心切口渗血,固定好各导管,观察引流液情况,有异常及时处理;指导病患术后第1日少许饮水,术后第2日进流食;鼓励病患尽早下床并在病房中小范围活动;遵医嘱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补充足量的液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做好护理记录【3-4】。②并发症预防与护理:肾上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肾上腺危象,病患最初症状为心慌,之后会出现休克体征,应做好血压、心率监测,及时补充肾上腺皮质激素;腹腔出血是腹腔镜术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多因患者频繁呕吐、剧烈咳嗽、过度活动等因素导致负压升高、钛夹脱落所致,应使用腹带加压穿刺口,预防腹压骤增,详细记录引流液情况,警惕活动性出血;二氧化碳的注入可造成皮下气肿、高碳酸血症、酸中毒、胸腹背部疼痛等并发症,护理时应加强观察,注意气肿范围与呼吸变化,轻度皮下气肿可不给予特殊处理,5~7天可自行消失。 1.3观察指标 (1)对比护理组A和护理组B病患的并发症出现情况,观察项目为低血容量性休克、高血压危象、肾上腺危象、皮下气肿;(2)对比护理组A和护理组B病患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采用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评价选项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一般)/N×100%。

肾上腺肿瘤的护理

肾上腺肿瘤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评估患者的病情、配合、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及社会支持情况。 2、评估患者目前健康状况及血压值,有无满月脸、面部痤疮、水牛背、向心性肥胖、颜面潮红以及头痛头晕、心悸、出虚汗、失眠等症状,了解有无糖尿病、骨质疏松等既往史。 二、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术前各种检查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协助完成各种检查。 2、与患者及家属沟通,耐心仔细解释其手术的必要性及手术方法,注意事项等。 3、饮食:根据情况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钾、低钠、易消化食物,不能进食者遵医嘱静脉补充热量。 4、活动和休息:患者随时可能出现发作性高血压,应限制患者活动,注意休息,每日定时监测血压和脉搏,控制在正常范围一周以上才能接受手术。有糖尿病的患者应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免影响术后伤口愈合。协助患者修剪指甲,避免抓伤皮肤,避免碰撞、跌倒、剧烈活动,防止意外损伤。 5、积极完善各类血、尿生化检查,对于血压较高的患者降压扩容要充分,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补液扩容。

6、做好皮肤护理,避免皮肤擦伤,预防皮肤感染。因此类患者皮肤较薄,沐浴或擦澡时注意动作要轻柔。术前备皮时要小心剃毛,避免划破皮肤 7、术前准备:术前备血,指导禁食水;术晨备皮,留置尿管、胃管,防止术后呕吐及腹胀。 (二)术后护理 1、体位与活动:术后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术后 6 小时后置枕),术后 第 1 日取半卧位,以利引流。指导患者床上适度活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发生。术后第 3 日由半卧位、坐位逐渐适应后,协助下床室内活动。 2、饮食护理:术后禁食水,肠功能恢复后拔除胃管,无腹胀时,开始由流质、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食,进高蛋白、高热量、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3、病情观察: (1)行心电监护,监测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和心率的变化。严防皮质醇危象:低血压、低血钠、多尿的发生。如有上述现象,及时通知医生,配合抢救。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对症处理。 (2)切口护理;观察切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浸湿后及时更换。 (3)引流管护理:术后留置尿管、胃管、腹膜后引流管,保持管道通畅,观察引流液颜色、性质、量,肛门排气后拔出胃管。患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随着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广泛应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显得尤其重要。护理人员应根据疾病的不同特点和手术方法,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及各项准备工作;术中紧密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并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完善各项护理操作;术后维护患者正常生理功能,减少不适感,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以及做好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充分发挥优质护理工作在疾病治疗和术后康复中的积极作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技术及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标签: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该手术是在腋后线十二肋缘下斜行2~3cm作为第一穿刺点,腋前线肋缘下及腋中线髂嵴上作为第二、三穿刺点,在腹膜后间隙注入二氧化碳气体,建立气腹,压力维持在14~15mmHg,行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为了能够有效的预防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现将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概述如下: 1术前护理 1.1术前准备协助患者及家属完成术前心、肺及肝肾功能的检查,各种血液、尿液检查,以及CT等各项术前必须检查,以确定肿瘤的大小及位置,有无手术禁忌症等。 1.2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及家属对病情和手术相关知识的缺乏,思想压力巨大。护士应加强和患者及家属的沟通,针对性的向他们讲解,减轻患者的焦虑与恐惧情绪,增强患者的自信心[1]。 2术中护理 2.1护理配合巡回护士术前1d应准备和检查手术所需的各种药品和物品是否齐全、设备是否完善。按手术通知单核对患者情况,向患者做相关术前指导,建立静脉输液通道,记录尿量并指导补液,使膀胱处于持续空虚状态以避免影响术野操作和脏器的损伤[2]。配合麻醉师做好麻醉,在全麻插管成功后,根据手术方式合理安置患者于健侧卧位,并注意体位对呼吸及神经的影响;器械护士于术前1d了解手术步骤,准备手术器械、敷料。术前整理无菌器械台,清点并记录器械、敷料、缝针等,协助手术者做皮肤消毒和铺单。术中严格无菌观念并密切关注手术步骤,在手术结束前再次与巡回护士共同清点器械、敷料、缝针等,并做记录。 2.2病情观察术中通过电视监测系统观察手术进展及手术野内出血情况,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输液通畅,使生命体征始终维持在正常范围之内。巡回护士配合麻醉师进行循环功能的监测以及呼吸功能的监测:主要监测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或呼吸终末二氧化碳浓度,以及气道压力,潮

125肾上腺肿瘤教案(9B)

肾上腺肿瘤护理教案 1 1.概述:肾上腺是体内重要的内分泌器官,由于其位置与肾脏关系密切,故传统上属泌 尿外科疾病。 2.肾上腺的解剖结构:肾上腺为成对的内分泌器官,位于腹膜后隙,肾上极内上方, 与肾一起被包于肾筋膜和脂肪囊内,但它的脂肪囊是独立的。左侧呈新月形,右侧 呈三角形 3.肾上腺的组织结构:肾上腺组织学结构分为皮质(cortex)和髓质(medulla)两部分, 皮质占90%,肾上腺髓质占10%,肾上腺各部位分泌功能异常皆可引起不同的疾病。 4.肾上腺的生理功能:皮质激素可大致分为三类,简述如下: (1)调节糖和蛋白质代谢的激素—糖皮质激素以皮质醇为代表,临床常用的为可的松。 (2)调节盐和水代谢的激素—盐皮质激素以醛固酮为代表,临床应用者为醋酸脱氧皮 质酮。 (3)性激素肾上腺皮质还分泌较弱的雄性激素。 肾上腺髓质内不但可以得到肾上腺素,还可得到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 5.临床表现:肾上腺皮质和髓质均可发生肿瘤,会引起内分泌功能变异者称为功能性 肿瘤,不引起内分泌功能改变者称为非功能性肿瘤。功能性肿瘤又分为皮质肿瘤与 髓质肿瘤两种。肾上腺皮质肿瘤包括——肾上腺皮质腺瘤、肾上腺皮质癌。它主要 引起皮质醇增多症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多为腺瘤引起)。(1)皮质醇增多症主要 表现为:向心性肥胖,满月脸、下腹、臀部、股部可有皮肤紫纹,体毛增多,常有 痤疮,多有高血压、心悸、胸闷等症状,血糖增高,骨质疏松,腰背骨痛,性功能 减退等。(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表现为:高血压、低钾血症、周期性肌肉软弱、 麻痹或抽搐。 肾上腺髓质肿瘤——主要为嗜铬细胞瘤本病以20~40岁青壮年患者居多,男与女之比几乎相等。其主要症状为高血压和基础代谢的改变:高血压可为阵发性,也可为持续性,或持续性高血压阵发性加剧。持续性者平时常有头晕、头痛、胸闷、胸痛、心跳心慌、视觉模糊、精神紧张、焦虑、怕热等。阵发性者突然剧烈头痛、心悸胸闷,面色苍白、大汗淋漓、呼吸急促,患者有濒死的感觉。此时若测血压可达40.OkPa(200~300㎜Hg),约半小时左右后可能自行缓解。 非功能性肿瘤包括转移瘤、血肿、囊肿等。 6.疾病治疗:开放手术——经腹肾上腺切除术(目前甚少使用); 腹腔镜手术(最常用方式)——经腹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经脐单孔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 7.腹腔镜手术优点:微创——仅需几个直径1cm的小孔即可完成肿瘤的切除,术后恢 复快;传统开放手术切口较大,术后恢复慢,影响美观;清晰——腹腔镜的放大 作用,使位置很深的肾上腺近在眼前;配套的先进切割、分离器械,使手术解剖相 当精细,出血极少。 8.腹腔镜手术禁忌症、适应症:适应证——皮质醇增多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 铬细胞瘤、无功能性肾上腺肿瘤等。禁忌症——肾上腺占位远处转移、出血性疾病、 凝血功能障碍、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肿瘤过大(多数学者认为瘤体直径>6cm)使操 作空间相对减小等。 9.手术相关并发症:腹腔镜Trocar穿刺损伤、与气腹有关的皮下气肿、气体栓塞、高 碳酸血症以及切口疝、下肢静脉血栓等。神经、肌肉损伤1)侧卧位抬高腰桥,长时 间过伸位可造成腰部肌肉或坐骨神经牵拉损伤。2)上肢长时间过伸拉位可造成尺神

嗜铬细胞瘤术前准备

手术切除肿瘤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不治疗者将死于本病90%的嗜铬细胞瘤是良性肿瘤,手术治疗效果好,但风险大,未做术前准备的手术死亡率高达50%。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和麻醉技术的不断改进,手术的死亡率已降至1%~5%。妥善的围手术期处理是降低手术风险和使手术获得成功的关键,首先要充分认识嗜铬细胞瘤低血容量性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学特点,通过妥善的围手术期处理,把手术的风险降至最低限度,具体措施包括下列五个方面。 一、控制血压 术前应用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并维持一段时期可使血压缓慢下降,血管床扩张,血容量逐渐增加。常用药物为苯苄胺,是长效的a1受体阻滞剂,对α1受体的作用比对α2受体的作用强100倍,控制血压效果好,口服用药十分方便,从30mg/d开始,根据血压情况逐渐加量,一般要用到60~120mg/d方能奏效,少数病人需用到240mg/d。苯苄胺的非选择性α受体抑制作用可使β受体失去拮抗,诱发心律失常,或在肿瘤切除术后使血管床扩张,引起长时间低血压,所以苯苄胺用量不宜过大,用药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用药2周左右即可考虑手术。哌唑嗪能选择性抑制α1受体,作用缓和,对心律影响小,但该药属突触后抑制,对肿瘤探查术中引起的血压骤升控制不满意,首次1mg,/d,常用2~3mg/d,最多可用至6~8mg/d。对于单用α受体阻滞剂效果不理想的病人,可加用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心痛定)、维拉帕米(异博定)、硝苯苄胺啶等。有些嗜铬细胞瘤病人在高CA和低血容量的刺激下可发生高肾素血症,嗜铬细胞瘤亦可异常分泌肾素,这将使血管紧张素Ⅱ(AⅡ)的生成增加。有些嗜铬细胞瘤病人由于受体下降调节,其高血压不是CA引起,而是AⅡ所致,此时用α受体阻滞剂可能不发生作用,应用甲巯丙脯酸或苯丁醋脯酸方可使血压下降并避免阵发性发作。 二、纠正心律失常 有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的嗜铬细胞瘤病人,在使用α受体阻滞剂后仍然存在上述情况时,宜加用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氨酰心安)、美托洛尔(美多心安)和埃莫洛尔(esmolol)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强,不引起心衰和哮喘,故明显优于以往常用的普萘洛尔(心得安)。 三、扩容 扩容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措施。嗜铬细胞瘤分泌过量的CA使外周血管强烈收缩,血管床容积减少,血容量绝对不足。一旦切除肿瘤,CA减少,血管床开放,容量不足就成为主要矛盾,术前在控制血压的情况下,预充一定的血容量,再辅以术中扩容,这不但可使术中血压平稳,而且可防止术中因血容量不足而大量快速扩容可能发生的心衰、肺水肿等并发症。 四、改善一般情况 如纠正电解质紊乱、调整血糖及术前心理准备工作。 五、密切观察各项生命指标的变化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围手术期的护理常规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护理常规嗜铬细胞瘤(pheochromocytoma) 是发生在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嗜铬组织的肿瘤。其病理生理特点是该瘤细胞可阵发性或持续性地分泌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 从而引起阵发或持续性高血压以及一系列代谢紊乱症候群。 术前护理: 1. 心理护理:消除患者恐惧焦虑情绪, 使病人感到护理人员可亲、可信、安 全, 并做好解释疏导工作。 2. 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 做好术前降压、扩容准备。 ①降压:(1) 监测服药前后心律、心率、血压的变化,测量血压时应定时、定 血压计、定部位,并认真做好记录;(2) 服药后卧床休息,家人陪伴,避 免突然做起或站立, 引起体位性低血压;(3) 在服药降压期间禁止撞 击按压患侧肾区,尽量健侧卧位。(4) 按时准确服药;(5) 密切观察患 者的临床症状, 协助分析高血压发作诱因, 制定预防措施。 ②扩容:(1) 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 耐心听取病人的主诉;(2) 扩容前充分评估病人的心脏、血压等情况, 随时调整输入液体的速度, 防心衰、肺水肿、血压增高等严重并发症;(3) 详细记录, 及时向医生反馈。术后护理:患者返回病房后, 护士应立即向医生或手术室护士详细了解术中情况, 认真评估患者目前情况, 全面掌握患者病情。 1. 生命体征的观察:术后取卧位,禁食水,吸氧,持续监护,24h 内避免搬动患 者, 以防血压波动。并保证良好的静脉通路,同时要严格监测中心静脉压。注意引流管引出液体的量、颜色、形状,及伤口渗血情况,并注意尿量变化, 及时向医生反馈, 妥善处理。 2. 并发症的观察及应对措施: ①低血糖:肿瘤切除后原来受抑制的胰岛素大量释放,可引起低血糖,还 表现出持续低血压, 而低血糖所致的低血压对药物及血容量的补充不敏感。 因此, 难以纠正的低血压, 护士应考虑到低血糖的可能, 并及时汇报医生, 以防延误抢救。 ②急性肺水肿:术前、术中、术后的大量补液,使心脏负担加重,容易产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