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资料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资料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资料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摘要: 介绍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 认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是目前较理想的燃料电池, 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 具有燃料易运输与存储、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能量效率高等优点,以固体聚合物作为电解质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是理想的车用动力电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甲醇;渗透;膜;电催化剂

Performance study on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 Abstract: Working principl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and latest progress of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 are introduced .Fuel cell of this kind is regarded as a perfect one so far, with bright prospects to be expected.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 (DMFC) had several advantages including ease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of the fuel, reduced system weight, size and complexity, high energy efficiency.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 (PEMDMFC) were ideal power source for

vehicles with bright prospects to be expected.

.

Key words: DMFC; methanol; crossover; membrane; electrocatalyst

0引言

由于汽车尾气污染越来越严重, 从而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汽车尾气污染的根源在于汽车发动机使用的汽油。甲醇是一种易燃液体, 燃烧性良好, 辛烷值高,抗爆性能好。甲醇又是一种洁净燃料, 燃烧时无烟,燃烧速率快, 排气污染少。不管燃烧汽油还是燃烧甲醇作汽车的动力都需要使用内燃机, 因此其噪音污染及燃料燃烧不完全引起的排放物污染是不可避免的。使用电动汽车是解决汽车尾气污染的根本办法, 同时还可以减少内燃机造成的噪音污染。燃料电池有内燃机使用燃料重量轻, 补充燃料方便等优点, 无需充电, 它的最大优点在于可把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变成电能, 其效率不受卡诺循环限制。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简称为DMFC) 无需将甲醇转变成氢源, 利用甲醇

直接在电极上反应转变成电能。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使用液体燃料甲醇, 使体积变小, 是最有希望成为电动汽车电源的化学电源。

1直接甲醇颜料电池的基本定义

燃料电池( Fuel Cell, 简称FC) 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发电装置。由于它不受卡诺循环限制, 不排放或极少排放污染物, 所以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型能源。燃料电池按电解质的不同可分为碱性氢氧燃料电池( AFC) 、质子交换膜型燃料电池( PEMFC) 、磷酸型燃料电池( PAFC) 、熔融碳酸盐型燃料电池( MCFC) 及高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SOFC) 等。这些燃料电池通常需要纯氢、天然气、净化煤气或重整气等气体燃料, 因此一般需要复杂的燃料重整或精制等附属设备, 而且气体燃料的供应与储存也存在不安全因素。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 DMFC) , 顾名思义, 可直接用甲醇作原料, 无须中间重整或转化装置, 因此具有体积小, 重量轻, 系统结构简单, 燃料来源丰富, 价格低廉, 储存携带方便等优点, 是目前各国政府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之一。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DMFC) 由两个电极及夹在其中间的质子导电膜构成[ 。电极通常为多孔电极,由背层、扩散层和催化剂层3 部分组成, 主要材料是碳支撑的贵金属。DMFC 中的电解质采用特殊离子交换膜, 是一种选择性质子导体, 它既能保持离子电荷平衡, 又能防止甲醇及其他物质渗漏到另一电极区域。将甲醇和水混合物送至DMFC 的多孔阳极区域, 甲醇直接电催化氧化生成二氧化碳, 并释放出质子和电子:

CH3OH+ H2O→CO2↑+ 6H+ + 6e- ( 1)

在阴极上氧气被还原生成水:

3/ 2O2+ 6e- + 6H+ →3H2O ( 2)

电池的总反应是:

CH3OH+ 3/ 2O2→CO2↑+ H2O ( 3)

2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电催化剂材料

2.1铂基催化剂材料

在DMFCs 中, 对阳极电催化剂材料有3 个基本要求: 活性、稳定性、质子和电子导电性。对于铂基电催化剂, 甲醇在阳极的氧化机理涉及到一系列的基元反

应步骤, 研究表明, 其速控步骤是甲醇的第一步吸附脱氢( 低温时) 或反应中间物CO 与吸附的羟基的反应( 温度高于60 e 时) , 反应式如下:

CH3OH vPt - CH2 - OH+ Hads ( 1)

COads+ Pt - OHads vPt - COOH ( 2)

由于反应中间物CO 或Pt- ( CHO) ads是阻止甲醇进一步氧化的, 其氧化需要在较高的过电位下进行, 因此, 电催化剂材料需要具有高的活性, 即要求能在低过电位下氧化反应的中间物, 现今通常采用加入各种金属元素对铂催化剂修饰, 提高其活性; 另外, 基于电催化剂大多是贵金属, 成本高, 因此, 要求电催化剂用量少而活性高。在DMFCs 中, 采用的是质子导电膜固体电解质( 如Nafion- 117) , 其酸性相对于1mol/ L 的硫酸, 因此, 要求催化剂材料在酸性介质中具有高的稳定性。质子和电子在阳极电催化剂上经阳极半反应而产生, 质子通过质子膜传递至阴极, 而电子可以通过碳纸传递。该碳纸是由催化剂负载在碳黑上或者直接喷涂在质子膜上形成的,这就需要电催化剂与质子膜和炭黑有良好接触, 同时也要求其能有效传递质子和电子。一般认为, 相对于铂催化剂, 加入第二元金属,如T i 族、V 族的活性稍有提高, 而Fe、Cu、Co、Ni 则无促进作用, Mn 族、Cr 族的活性最高。PtRu 催化剂是最具代表性的, 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 主要有2 种: 负载在活性炭上的PtRu/ C和非负载的高分散的PtRu 催化剂。尽管国外已有商品PtRu 催化剂出售, 然对其结构及其与活性的关系还不太清楚, 而且有些结论是相互矛盾的。X1Ren 比较了E - TEK 公司的非负载的高分散PtRu 催化剂( 011 ~ 015g/ cm2 ) 、Johnson - Matther公司的PtRu/ C 催化剂( 1~ 4mg/ cm2) 的性能, 认为,如用于DMFC 中, 前者因具有好的操作性能而更为可取, 其电极更薄, 利于质子的传递。但是, Li Liu[等人通过比较Watanabe 方法制备的PtRu 和PtRu/C 催化剂, 在甲醇渗透可忽略的条件下( 浓度为015mol/ L, 电流密度为500mA/ cm2 ) , 50 ~ 90 e 时,后者0146g/ cm2 相当于未负载催化剂2g/ cm2 的性能, 因此, 如果考虑贵金属的成本, 则后者更为可取。Jef frey W等人认为, PtRu 催化剂与单相的合金PtRu 催化剂不同, 前者是多相体系, 由Pt 金属、Ru金属、Pt 的水合氧化物、Ru 的水合氧化物及RuO2组成, XRD、XPS、TEM 等表征方法证实了在PtRu催化剂中, 存在铂的面心立方结晶相, 无定形的Ru的氧化物相, 其中RuOxHy 对催化剂的活性起重要的作用, 因为RU OxHy 具有质子传

递、电子传递和提供活性氧的能力。

2.2铂基钙钛矿类和非铂基催化剂

DMFC 中阳极铂的负载量远高于聚合物膜燃料电池( PEMFC) , 因此降低铂的负载量是DMFC 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上讨论的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与Pt 或PtRu 合金的复合, 可提高催化剂的活性, 从而可以降低铂的负载量。另外一个途径是采用非贵金属催化剂, 然而, 从现今研究的结果来看, 无论是在活性还是稳定性方面, 非贵金属催化剂还远远达不到要求。

2.3铂基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电催化剂的性能与其制备方法和处理条件密切相关, 多组分、高分散、颗粒分布均一的纳米级的催化剂具有高活性。浸渍法与共沉淀法是制备负载型金属催化剂的常用方法, 尤其对贵金属催化剂, 可以在负载量低的情况下达到金属的均匀分布, 载体也可改善催化剂的传热性, 防止金属颗粒的烧结等。GoodenouhgJ B提出Pt/ C 制备的过程, 包括载体的预处理和

浸渍、还原等步骤。炭黑经碾磨后, 在930 e 、CO2 气流中预处理1h, 然后浸渍中和后的氯铂酸, 用HCHO 或N2H4 在水溶液中还原, 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8% Pt 载量的Pt/ C 化剂。预处理过程可以改变碳的表面积和表面氧化物的组成, 表面氧化物的除去打开了碳的微孔, 因此增加表面积, 同时提高了碳颗粒的电接触, 但对Pt/ C 催化剂中的Pt 颗粒尺寸和分布没有影响。多组分催化剂也可用浸渍法制备, 用炭黑浸渍混合金属盐溶液[ 13] , 或以Pt / C催化剂为起始催化剂, 逐个组分浸渍, 常用的还原剂还有甲酸钠、NaBH4、H2 等Watamabe 用双氧水氧化铂和钌金属盐, 形成PtO2 和RuO2 的溶胶, 然后用炭黑浸渍, 在水溶液中还原或在不同的气氛下焙烧, 得到平均直径3~ 4mm 颗粒, 且炭黑保持很高的比表面积。随后的热处理也对催化剂的活化有影响, 碳载催化剂在空气中焙烧效果较好。

溶胶凝胶法是制备纳米级催化剂颗粒的有效方法。Got z M在有机溶剂中利用N( C8H17) 4BEt 3H与金属盐溶液反应生成金属溶胶, 其中, + N( C8H17) 4 保持溶胶稳定, BEt 3H+ 是还原剂。在溶胶中加入炭黑, 随后过滤、洗涤、N2 干燥得到平均粒径117nm 的碳载催化剂。这种方法也可以制备PtM/c、PtRuM/ C ( M 为金属元素) 。CatherineA1Morris报道一种C - Sio2 复合溶胶的制备方法, 它

是在硅溶胶形成之前加入金属盐和炭黑, 炭黑和金属均匀分布在SiO2 的三维网络的微孔中, 随后的洗涤、还原等步骤均不会导致炭黑和金属的脱落,保持了炭黑的良好接触和导电性。

3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

DMFC 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阳极、质子交换膜和阴极( 图1) 。电极是燃料( 燃料) 和氧化剂( 主要是氧气) 进行电化学反应的场所, 膜起到传导质子、阻止电子传导和防止阴、阳极区反应物混合的作用。在水存在的情况下, 甲醇在阳极催化剂的作用下氧化成二氧化碳, 同时释放出电子和质子, 二者经外电路及膜分别传导至阴极。阴极, 氧气发生电化学还原,消耗从外电路传递过来的电子, 并与质子结合生成水。电子从阳极经过负载到阴极的传递, 实

现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

DMFC 的核心部分为位于电池中心的质子交换膜( PEM) , 膜两侧为微孔性催化电极。该质子交换膜不仅是隔膜材料, 而且也是电极活性物质( 电催化剂) 的基底, 同时它还应该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在DMFC 中, 甲醇会通过质子交换膜从阳极渗透到阴极, 会毒化阴极催化剂, 而且由于甲醇在阴极的氧化, 会形成氧化电势, 降低电池效率和电池的电势。这对电池是不利的, 可以采取使用低浓

度甲醇的办法来降低甲醇的渗透率, 或者在较低的温度下操作电池, 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解决了甲醇渗透的问题, 那么就能使用较高的甲醇浓度, 从而获得更高的有效电压。要从根本上解决甲醇渗透, 只能通过对现有质子交换膜的改性或者研究开发出新型的具有阻甲醇性质的质子交换膜。

3.1基于Nafionò膜的阻甲醇研究

行改性或者研究新型的具有阻甲醇性质的质子交换膜便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普遍使用的甲醇电池质子交换膜为杜邦公司开发出的Nafioò全氟聚合物膜。Nafionò系列膜具有良好的质子传导率和较好的化学耐久性[ 2] 。膜的结构中含有碳氟主链形成的一定晶相的疏水区、氟化醚支链区以及磺酸离子簇区, 这些区域通过水分子相互连接成输送质子及一些小分子的通道。由于这些通道的孔径较大( 4 nm 左右) , 在水分子通过的同时, 甲醇等小分子也容易通过, 形成甲醇的渗透, 电池的效率也随之降低。它的甲醇渗透率甚至高达40%。而且由于其价格偏高, 限制了它在DMFC 中的使用。因此, 对Naf ionò膜进

目前针对Naf io nò膜的阻甲醇改性可以分为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种。

3.1.1 Nafion ò膜的物理改性方法

Hobson 等[ 3] 使用低能电子束( Low do seelect ron beam, EB) 处理Naf ionò膜, 减小了膜表面层( 约10 Lm) 的孔径大小, 从而使Naf io nò膜选择通过较小的水分子, 而较大的甲醇分子的传输则受到限制, 从而起到降低甲醇渗透率的作用。另一方面, 研究表明, 低能电子束减少了Naf ionò膜中的亲水区, 对疏水区则没有影响, 而甲醇在膜中的渗透主要是通过亲水区进行, 如此便达到了降低甲醇渗透率的作用。

从表1 中可以看出, 随着低能电子束剂量的增加, 甲醇渗透率大大降低, 当EB 剂量达到600LCcm- 2时, 甲醇渗透率降低到原来的7% 。电导率随着EB 剂量的增加先下降, 接着渐渐趋于一个稳定值。

Choi 等使用等离子体刻蚀Naf io nò膜的面, 增加膜表面的粗糙度, 增大了催化剂和电解质的接触面积, 提高了催化效率, 同时缩小了Nafionò膜的孔径大小, 减少甲醇的渗透。但此方法会造成质子传导能力的下降, 因此该方法仍需改进。物理方法改性Naf ion ò膜的主要手段是通过改变Naf ionò膜的孔径大小来降低甲醇向阴极的渗透, 但通常都是以降低膜的质子传导率和电池效率

为代价的。因此, 很多研究学者便想到以化学方法来对Nafion ò膜进行改性, 使其在降低甲醇渗透率的同时又不影响其质子传导率和电池效率。

3.1.2 Naf ionò膜的化学改性方法

目前主要使用的Naf io nò膜的化学改性方法为向Naf ionò膜中添加一定量的高阻醇物来降低甲醇渗透率, 同时成本也大大降低。

Miyake 等向N af ionò膜中掺杂SiO2 , 掺杂后的膜吸水能力得到增强, 同时甲醇的渗透性降低。当SiO2 的含量达到20%( w ) 时, 甲醇渗透速率明显降低。Jung 等[ 6] 向Naf io nò膜中添加PtRu 颗粒。单电池测试表明, 随着PtRu 含量的增加, 膜的质子传导率有所减少的同时, 甲醇渗透率也有所降低。在30bC

和45bC 的条件下, 电池效率分别比使用纯Naf ion ò膜的电池高28% 和31% 。当PtRu/Naf ionò含量为0. 05%时, 电池效率达到最大值。

Liu 等[ 7] 向Naf ion ò 115 膜中添加一定量的聚糠醇( PFA) , 结果发现Nafion ò- PFA 复合膜在室温下的甲醇渗透率为1. 72 @ 10- 6 mol/ min # cm, 质子传导率为70. 4 mS/ cm; 而Nafionò115 膜的甲醇渗透率和质子传导率分别为4. 66 @ 10- 6 mol # min- 1# cm- 1 和95. 3mS/ cm。尽管改性后的N af ionò-PFA 复合膜质子传导率下降了约26% , 但是由于其降低了接近3 倍的甲醇渗透率, Nafio nò-PFA 复合膜的电池效率仍然要大于Nafion ò 115 膜的电池效率。

Uchida 等使用浸渍法将纳米级的Pt 粒子分散在Naf io nò膜内, 这样, 从阳极渗透过来的甲醇就在Nafion ò中的Pt 上的活性位置与阴极渗透过来的O2 发生反应, 这样便避甲醇渗透到阴极, 比较明显地增加了阴极电势。但此种方法也有一定的缺点, 就是在甲醇进量较大时, 该方法的阻醇效果并不明显, 可能是因为在进样量较大时, 甲醇的渗透速率远远大于甲醇在Naf io nò膜中Pt 上的催化速率, 甲醇在膜中还来不及反应就已经渗透到阴极。

Jiang 等使用layer-by-layer ( LbL) 方法制备基于Nafio nò膜的复合质子交换膜。他们将Naf ionò膜交替浸渍在聚阳离子和聚阴离子电解质溶液中, 在其表面包覆上一层或数层PPDA-PSS、PDDA-PAZO 的复合膜( 图2) 。

图3 表示了此复合质子交换膜阻止甲醇渗透的原理。由于甲醇主要通过Nafion ò膜上的亲水区来进行渗透。当膜表面覆上了几层复合电解质膜后,甲醇不容易进入Nafionò膜, 因此也不容易渗透。同时, 更重要的是, 与其他改性方法相比, LbL 方法表现出其它方法所没有的优点: 对Nafion ò膜的质子传导率以及化学和热稳定性影响较小。研究表明: 随着PPDA-PSS、PDDA-PAZO 复合膜层数的增加, 其极限甲醇渗透电流越低。要得到最大的电池效率, 就需要在甲醇渗透率和质子传导率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值, 或者可以选择更合适的电解质膜来进行layer-by-layer 的组装, 使质子传导率的降低减小到最小程度。这种lay

er-by- lay er 复合多层膜方法提供了解决DMFC 中甲醇渗透问题的一个潜在的十分有效的手段。然而, 要优化layer-by-layer 自组装方法中的聚合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了解聚阳离子与聚阴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对质子电导率之间的影响,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不管是通过物理还是化学方法对Nafion ò膜行改性, 在降低甲醇渗透率的同时都不约而同地降低的质子传导率, 这对提高电池效率是极为不利的。因此,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甲醇渗透问题, 必须从电解质膜材料的研制入手, 要制备出低甲醇渗透率和高质子传导率的新型电解质膜。

4DMFC的主要应用和发展

4.1 DMFC主要生产商的最新发展状态

目前, 全球很多消费类产品的公司都在致力于甲醇燃料电池的研发工作, 如东芝、NEC、富士通、松下、夏普、三星、索尼、三洋、日立、LG、BYD等公司,

而目前市场上采用甲醇燃料电池的手机。已经由日立、富士、东芝推出。

加拿大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是世界上最早从事燃料电池技术研发公司, 巴拉德公司在汽车燃料电池研制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08年, 巴拉德公司生产燃料电池汽车1 855辆。巴拉德公司最近宣布, 该公司将向德国轿车及卡车制造商戴姆勒公司及美国的福特公司出售汽车燃料电池业务。根据协议, 戴姆勒和福特将通过设立新的公司来管理燃料电池技术发展项目, 并为该项目提供资金, 新的公司将被称为汽车燃料电池合作公司。

Po lyFue l提供便携产品中甲醇燃料电池的/心脏0) ) ) 薄膜产品。从2004~ 2006年, PolyFuel公司的出货量从几千平方米到近3万m2, 客户数量也从7 个增加到近17 个。公司出的最新的20 Lm的薄膜产品可比过去延长甲醇燃料电池的40%的能源, 加强了甲醇燃料电池中的水循环, 继续保持了碳氢化合物的优势。

MT IM icro甲醇燃料电池公司则面向便携产品提供甲醇燃料电池的可充电电源技术, 其产品可应用于军事以及消费电子市场中。M ob ion电源产品可替代锂离子电池以及其它类似的可充电系统, 它比现有的电池技术可延长两倍的电池的运行时间。公司与三星、甲醇协会、Dupont、Intermac技术公司、伟创立、SES Americom 公司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英国Intelligent Energy 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燃料电池技术方面的高科技企业, 规模不大, 历史可追溯于1988年在拉夫堡大学的基础研发。这家企业的服务范围甚广, 在交通运输产品领域, 客户包括铃木、波音、标致雪铁龙、伦敦出租车国际公司等。

美国U ltraCell公司成立于2002年, 总部设在加州, 主要研发制造应用于便携式设备的完整微燃料电池系统。迄今为止已经获得了近3 000万美元的投资。该公司发展其具有知识产权的甲醛为燃料基础的燃料电池, 该技术不同与其他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其利用创新的微重整器, 从高纯度的甲醇中提取氢气。这种甲醇重整系统的能量密度是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系统的2倍。

4.2 DMFC水管理系统方面的研究进展

MT I微燃料电池公司是获奖的Mob ion微型燃料电池技术的开发者, 并且是机械科技公司的一家子公司, 该公司在日本东京的第四届国际氢和燃料电池博览会上推出用于数码相机市场的燃料电池新原型机) ) ) 燃料电池充电器( Mob

ion) 。M ob ion技术的核心在于在阴极采用通过化学反应产生的水, 并能满足在阳极化学反应的需求。而传统的电池技术中水管理依赖于复杂的/ M icroplumbng0, 收集从阴极产生的水, 然后循环、并与甲醇混合在阳极。M obion 技术简化了传统的产生能源的化学反应所需要的从阴极到阳极的所需水的方法, 这项专有技术使得水能满足在水的产生到甲醇燃料电池的空气的内部转让的燃料过程中的需求, 而内部水的流动是不需要任何复杂的再循环线路或其他工具。M ob ion技术可减少在甲醇燃料电池中甲醇的用量, 使得甲醇的使用效率达到100%。

4.3DMFC在便携式电源方面的应用

目前的微型燃料电池中, DMFC 以其自身染料价格低、启动迅速、比功率高、无腐蚀性等优点, 成为当前微型燃料电池的最佳选择。便携产品的甲醇燃料电池问题正在受到市场的普遍关注, 有数据表明, 到2010年, 市场对能耗的需求速度远远大于电源的技术发展速度。传统的锂离子电池不能满足未来消费产品中丰富的多媒体特性所需求的能源供应, 只有甲醇燃料电池由于可以为便携产品带来长时间运转的、干净的、低成本的便携产品电源性能, 可以取代传统有线的充电装置, 实现真正/无线的0便携产品, 将获得市场的极大需求。根Frost& Sullivan的数据表明, 到2012年, 消费电子产品需要大约8 000 万的甲醇燃料电池单元。2008年4月, 美国交通部公布了一项最终规定, 允许在客机上携带甲醇燃料电池和甲醇燃料。根据规定, 乘客可在搭乘飞机时携带微型燃料电池, 且每人最多只能带两个备用燃料盒。包括加拿大、中国、日本和英国在内的全球许多国家已该乘客限制纳入各自的国家标准。

三星SD I公司日前开发出一款用于笔记本电脑的燃料电池原型, 这款燃料电池能量密度为200Wh /L, 大约由200 cm3的液态甲醇供能, 能持续工作约15 h。这与东芝或NEC公司的能量密度为100~ 130Wh /L的笔记本电脑燃料电池相比,持续使用时间更长, 而且产品更加小巧和紧凑。

2009年10月26日, 日本东京公司宣布从10月29日开始销售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该款产品将作为充电装置首先应用于手机、数码相机等USB接口便携式设备。口便携式设备。

德国Smart Fuel Cell GmbH 开发出了可以内置于笔记本电脑使用的直接甲

醇燃料电池系统。在笔记本电脑中插入可以容纳150 mL甲醇的大约5 cm见方的盒式电池, 便可使笔记本电脑工作8~10 h。

东芝甲醇燃料电池Dynario在经过严格测试之后, 近日将推向市场。甲醇燃料电池Dynario的尺寸为150 @ 21 @ 74. 5mm, 重量也达到了280 g,并配备了50 mL 的甲醇燃料瓶, 让用户轻松携带。该电池本身的容量为14mL, 能快速充满燃料使用, 然后就可以通过USB接口向手机、数码相机等数码产品进行供电, 并进行电量的简明显示, 非常方便。

4.4DMFC 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DMFC 在汽车行业的应用不如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应用成熟, 但是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2008年奥运会期间, 上海大众推出了DMFC 燃料电池车, 充一次燃料可运行300 km; 日本铃木将在第四十一届东京车展展出甲醇燃料电池驱动的M IO轮椅车等全新概念车型。

美国硅谷一家发展迅速的新兴公司Oorja Protonics计划将其生产的基于甲醇燃料的燃料电池应用于纯电动汽车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该公司正研制一种应用在纯电动汽车或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上的电池, 可增加车辆的续驶里程。日产决定在其Smyrna, Tenn. 工厂采用Oorja公司经过18个月测试后的甲醇燃料电池。目前, 日产在其工厂内使用装有Oorja燃料电池的拖车运送零部件及其他材料。

由江苏双登集团南京双登科技发展研究院研制的甲醇燃料电池电动自行车已经问世。整车以DMFC 为核心, 由燃料电池电堆、甲醇进液系统、氧气循环系统、电控部分、系统状态监控等部分组成。行驶速度可达20 km /h, 一次注入4 L 甲醇燃料能够骑行30 km, 与普通电动自行车性能相差无几。

5展望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最近几年有了很大提高, 其优势表现在不需要

对燃料进行二次转化。在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 各国政府和各大企业都积极致力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产业化应用必定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王一拓, 刘桂成, 王萌, 王新东。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化学系电。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关

键材料与技术。池BATT ERY BIMONTHLY。第42 卷第6 期2012 年 12 月

[2] 王新东, 谢晓峰, 王萌 , 刘桂, 成苗, 睿瑛 , 王一拓, 阎群。北京科技大学物理

化学系,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研究院,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无机非金属系, 北京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与技术。化学进展PROGRESS IN CHEMISTRY。第23 卷第2 /3 期2011 年3 月

[3]张建民, 杨长春, 石秋芝, 董金峰, 郑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技术,《新技术新工艺》化工与表面处理, 2000 年第11 期

[4] 王瑞敏 , 张颖颖。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

器仪表研究所。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近况及应用。新能源汽车A版,20101 11 [5] 刘桂成, 姜颖, 蒋钜明 , 王新东, 北京科技大学高效钢铁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科技大学物理化学系,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稳定性的初步研究,电池 BATT ERY BIMONTHLY,第42卷第5期 2012 年 10 月

[6] 魏昭彬,刘建国 ,乔亚光 ,周卫江 ,李文震 ,陈利康 ,辛勤 ,衣宝廉,中国科学院大

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安徽省宁国天成电器有限公司。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性能,电化学 EL ECTROCHEMISTRY,第7卷第2期2001 年5 月

[7]李建玲,毛宗强,徐景明,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性能研究,

电池 BATTERY BIMONTHLY,第32 卷第2 期2002 年4 月

[8]田立朋李伟善,华南师范大学化学系,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研究进展,现代化工, 1998

年第5 期

[9]李建玲,毛宗强,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研究现状及主要问

题,电池 BATTERY BIMONTHLY,第31 卷第1期 2001年2月

[10]陈胜洲,董新法,林维明,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电催化

剂材料的研究,化工新型材料NEW CHEM ICAL MATERIALS,第30 卷第10 期2002 年10 月

[11] 陈茂军,楼白杨,徐斌,倪忠进,浙江工业大学材料与表面工程研究所,浙江农林

大学工程学院,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基底层的研究及进展,电源技术,2011.11 Vol.35 No.11

[12]刁含斌, 赵杰, 仇波, 严锋,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质子交换

膜研究进展,化学世界,2008 年

[13]童叶翔, 刘鹏 , 沈培康, 杨绮琴,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中山大学物理科

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质子交换膜和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进展,电池BATTERY BIMONTHLY ,第32 卷第3 期2002 年 6 月

[14] 刘桂成, 王一拓, 王萌, 王新东北京科技大学物理化学系, DMFC 用膜电极组件的结

构及性能 , 电池 BATT ERY BIMONTHLY , 第42 卷第2 期2012 年 4 月

[15] Hogarth Martin ,Christensen Paul ,Hamnett Andrew ,et al.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high2performance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Ⅰ) . Liqui 2feed systems[J ] . J Power Sources ,1997 ,69 :113 - 124.

[16] QI Zhi-gang, ARTHUR K.Activation of low temperature PEM fuel

cells[J].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02, 111: 181—184.

[17] OEDEGARD A, HEBLING C, SCHMITZ A, et al.Influence of diffusion

layer properties on low temperature DMFC[J].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04,127: 187—196.

[18] SCOT K, TAAMA W M, ARGYROPOULOS P, et al.The impact of mass transport and

methanol crossover on the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J].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1999, 83: 204—216.

[19] U chida M, Fukuoka Y, Sugaw ara Y, et al1 Improved preparat ion

process of very-low-plat inum- loading elect rodes for polymer elect

rolyt e fuel cells[ J]1 J Elect rochem S oc, 1998, 145( 11) : 3 708-

3 7131

[20] Lin C S, Wang T T, Ye F, et al1Ef fect of microporous layer

preparation on the perf ormance of a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 [ J] .

Electrochem Commun , 2008, 10( 2) : 255- 2581

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概述

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概述 课题背景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能源和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休戚相关,是经济发展进步的动力源泉,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科学发达程度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1-2]。当前全球消耗的能源,主要以非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为主,而各国的工业化的急速发展使得这些非可再生能源消耗的每况愈下,人类对这些能源的依附却有增无减[3-4]。与此同时,这些能源的消耗过程中排放物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使环境污染问题成为日前全球性的问题[5],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威胁日趋严重,更关系到未来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生存[6-8]。故亟需找到一种理想的能源资源或动力装置,来代替现有的能源资源[9]。“氢”能清洁、高效、可持续,是能源系统的重中之重[10],而甲醇燃料电池是“氢”能技术的最佳代表之一,其研究开发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被认为是本世纪首选的清洁的、高效的发电装置[11-13]。尤其是微型甲醇燃料电池,它低污染、质量轻、体积小、容易操作、比能量密度高,更是成为了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理想动力装置之一[14-15]。近些年MEMS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微型甲醇燃料电池的制造及应用提供了新的实现方法。基于MEMS技术制造的微型甲醇燃料电池主要具有以下优势: (1)燃料电池结构可以简化[16],体积和重量减小; (2)可制作复杂的微流场结构[17],控制燃料流动,提高电池性能; (3)易批量生产,并成本降低; (4)安全性、可靠性更高[18],更换燃料方便简易。 (5)可将微型燃料电池和传感器、电子器件等集成在芯片上,节省系统体积,使燃料电池的系统结构更简单[19-21]。 因此, 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研发和生产,必成为电化学和能源科学研究与发展的一个备受关注热点和主要方向[22]。目前小型DMFC的研发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燃料来源和降低成本,要想使μDMFC尽快实现商业化还需要大量细致的研究工作,如MEA新的制备工艺及结构优化技术,高效抗CO中毒的阳极催化剂、高质子电导率的阻醇质子交换膜的研制,DMFC电池组的封装及系统集成等。现在,DMFC单电池及电池组的样机已经问世,对于样机在实际应用中的工作状态、寿命及有效降低成本等方面已经成为微型DMFC研究中的新热点。微型DMFC的应用如图1-1所示。 图1-1 微型DMFC的应用 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概述 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世界各国对微型甲醇燃料电池的研发,都投入了大量的经费,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发展。 Kah-YoungSong [23]等提出在阴极扩散层基底上引入微孔层,降低阴极扩散层基底的憎水

甲醇燃料电池

甲醇燃料电池 22.据报道,最近摩托罗拉(MOTOROLA)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是现用镍氢电池和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1个月充电一次。假定放电过程中,甲醇完全氧化产生的CO2被充分吸收生成CO32- (1)该电池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醇在____极发生反应(填正或负),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溶液的pH将____(填降低或上升、不变);若有16克甲醇蒸气被完全氧化,则转移的电子物质的量为________。 22.(1)2CH3OH+3O2+4OH-=2CO32-+6H2O (2)负下降8mol 28.据报道,最近摩托罗拉(MOTOROLA)公司研发了一种由甲醇和氧气以及强碱做电解质溶液的新型手机电池,电量是现用镍氢电池和锂电池的10倍,可连续使用1个月充电一次。假定放电过程中,甲醇完全氧化产生的CO2被充分吸收生成CO32- (1)该电池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醇在____极发生反应(填正或负),电池在放电过程中溶液的pH将____(填降低或上升、不变);若有16克甲醇蒸气被完全氧化,产生的电能电解足量的CuSO4溶液,(假设整个过程中能量利用率为80%),则将产生标准状况下的O2________升。 28.(1)2CH3OH+3O2+4OH-=2CO32-+6H2O (2)负下降13.44 6.(广东省惠州市2006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9)2004年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它用磺酸类质子溶剂,在200o C左右时供电,乙醇电池比甲醇电池效率高出32倍且更安全。电池总反应为: C2H5OH+3O2=2CO2+3H2O,电池示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a极为电池的负极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b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a极 C.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4H+ +O2+4e-=2H2O D.电池工作时,1mol乙醇被氧化时就有6mol电子转移 解析:根据反应C2H5OH+3O2==2CO2+3H2O,得到C2H5OH被氧化,所以a极为电池的负极;O2被还原,所以b极为电池的正极。电流由b极(正极)沿导线经灯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实验报告

研究生专业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被动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学号: 姓名:张薇 指导教师:陈蓉 动力工程学院

被动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掌握被动式空气自呼吸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基本工作原理; 2、了解和掌握对燃料电池进行性能测试的基本方法; 3、了解和掌握燃料电池性能评价方法; 4、观察和认识影响燃料电池性能的主要因素。 二、实验意义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能源转化装置,具有环境友好、效率高、工作安静可靠等显着优点,被誉为继核能之后新一代的能源装置。在众多燃料电池种类中,空气自呼吸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因具有系统结构简单、能量密度高、环境友好、更换燃料方便、可在常温下工作等优点,成为便携式设备最有前景的可替代电源,是电化学和能源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实验旨在对被动式空气自呼吸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进行实验研究,使同学们了解和掌握燃料电池测试的基本方法,加深对燃料电池基本工作原理的认识和理解。 三、实验原理 燃料电池是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能源转化装置。一个典型的直 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典型结构 从图1中可以看出,典型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包括阳极扩散层、阴极扩散层、阳极催化剂层、阴极催化剂层、质子交换膜、集流体等部件。在被动式空气自呼吸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电池阳极发生的是甲醇的氧化反应: CH 3OH+H 2 O→CO 2 +6H++6e-,E0=0.046 V (1) 电池阴极发生的是氧气的还原反应: 3/2O 2+6H++6e-→3H 2 O,E0=1.229 V (2) 总反应式为: CH 3OH+3/2O 2 →CO 2 +2H 2 O,△ E=1.183 V (3) 在被动式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甲醇水溶液扩散通过阳极扩散层到达阳极催化层,甲醇在阳极催化层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氢离子和电子,如式(1)所示。氢离子通过质子交换膜迁移到阴极,电子通过外电路传递到阴极;在阴极侧,氧气通过暴露在空气中的阴极扩散层传输至阴极催化层,在电催化剂的作用下,氧气与从阳极迁移过来的质子以及从外电路到达的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水,如式(2)所示。理论上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开路电压能达到1.183 V,但实际上DMFC 的开路电压一般只有0.7 V左右,其主要原因是部分燃料(甲醇)在浓度差的作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资料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摘要: 介绍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 认为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是目前较理想的燃料电池, 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 具有燃料易运输与存储、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能量效率高等优点,以固体聚合物作为电解质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是理想的车用动力电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甲醇;渗透;膜;电催化剂 Performance study on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 Abstract: Working principle, current research situation and latest progress of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 are introduced .Fuel cell of this kind is regarded as a perfect one so far, with bright prospects to be expected.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 (DMFC) had several advantages including ease transportation and storage of the fuel, reduced system weight, size and complexity, high energy efficiency.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 (PEMDMFC) were ideal power source for vehicles with bright prospects to be expected. . Key words: DMFC; methanol; crossover; membrane; electrocatalyst 0引言 由于汽车尾气污染越来越严重, 从而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汽车尾气污染的根源在于汽车发动机使用的汽油。甲醇是一种易燃液体, 燃烧性良好, 辛烷值高,抗爆性能好。甲醇又是一种洁净燃料, 燃烧时无烟,燃烧速率快, 排气污染少。不管燃烧汽油还是燃烧甲醇作汽车的动力都需要使用内燃机, 因此其噪音污染及燃料燃烧不完全引起的排放物污染是不可避免的。使用电动汽车是解决汽车尾气污染的根本办法, 同时还可以减少内燃机造成的噪音污染。燃料电池有内燃机使用燃料重量轻, 补充燃料方便等优点, 无需充电, 它的最大优点在于可把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变成电能, 其效率不受卡诺循环限制。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简称为DMFC) 无需将甲醇转变成氢源, 利用甲醇

微型燃料电池简介剖析

课程论文 学 院 化 学 化 工 学 院 专 业 应 用 化 学 年 级 2013 级 姓 名 张 忆 恒 课 程 化学电源 论文题目 微型燃料电池简介 指导教师 卢 先 春 成 绩 2016年5月20 日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words: (1) 引言 (1) 1 微型H2-O2(空气)燃料电池 (2) 2 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3) 2.1 μDMFC结构和工作原理 (4) 3 微型甲酸燃料电池 (6) 4 微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6) 5 结论 (7)

信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课程论文 微型燃料电池的研究进展 学生姓名:张忆恒学号:20135052012 化学化工学院2013级应用化学 课程名称化学电源 摘要:燃料电池因其清洁无污染,比功率密度高,无需充电,补给燃料快速方便等优点越来越受重视。且微型燃料电池因其尺寸微小倍受青睐。本文讨论了分别以纯氢、甲醇和甲酸为燃料的微型燃料电池和微型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对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结构和原理做了简单的介绍。 关键词:微型燃料电池;氢;甲醇;甲酸 Research progress in micro-fuel cells Abstract: Many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s to the fuel cells because of its clean and non-polluting, high specific power density, without charge, fast and easy refueling.Meanwhile micro-fuel cells is acclaimed for its small size.The micro-fuel cells using hydrogen from pure hydrogen, methanol and formic acid as fuels and micro solid oxide fuel cell were discussed. The materials used in micro-fuel cells for the portable electronics were outlined. The preparation technologies of micro-fuel cell such as micro lectomechanical system technology were analyzed.Meanwhile it mad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structure and principles of Micro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MDFC). Keywords:micro-fuel cell; hydrogen; methanol; formic acid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手、笔记本电脑等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迅猛发展,对微型能源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燃料电池是不经过燃料的燃烧而将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微型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便携能源,具有高效、高能量密度、体积小、成本低、环境好等优点。因此近年来,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微型燃料电池的研究引起了人们极大兴趣。

20190327国内外甲醇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历程 (下)

国际甲醇燃料电池汽车发展史(下篇) 上文说到,甲醇重整制氢在海外经历了长达10年(2006-2016年)的低潮期,仅仅在备用电源领域有所应用。国内从2010年起,开始有企业对此关注,做相应的研究,但没有企业有念头和实力,将甲醇重整燃料电池系统集成到汽车上。 直到2014年,深圳开始出现2012年大运会期间投入的纯电动大巴车续航里程衰减严重的现象,迫切需要解决方案,有人开始考虑用燃料电池给锂电池随车充电——增程式。 2015年,Mirai横空出世,7万美元的售价,113kW的电堆,一下子打开了中国氢燃料电池工作者的思路:燃料电池可以做到很便宜。性能上不需要一步到位到100kW以上,可以从30kW开始。 在这个技术路线的指导下,基于甲醇重整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开始在中国得到深入研究。 甲醇重整制氢+氢燃料电池系统作为“发电机”系统,主要有三种技术路线: A.第一类技术是甲醇重整+高温燃料电池,这类技术是现阶段发展最快的技术路径,已在电动车和特殊领域得到了众多成功应用。 高温燃料电池是指工作温度在160℃以上的质子交换膜技术。相比于常温/低温的系统85℃左右工作温度,高温燃料电池的160℃工作温度可以保证氢气在电堆内反应后的产物都是水蒸气,而不存在液态水的可能。这样可以避免淹堆、反极等低温燃料电池电堆会碰到的问题。从硬件配置上来讲,可以规避氢气循环泵、增湿器等,对于空压机的要求也会低很多,可以大大简化系统的设计。 图1:典型的甲醇重整高温燃料电池系统图 这类高温燃料电池兼顾了PAFC磷酸燃料电池和PEM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优点,采用了PEM燃料电池的结构,通过使用PBI(聚苯并咪唑)膜和H3PO4磷酸传导质子,虽然功率密度比基于Nafion(全氟磺酸膜)的低温质子交换膜小,但是系统效率高。最重要的是,高温堆能耐受2%的CO,不会形成铂催化剂中毒。 这套系统中,甲醇和水的混合液重整制氢的过程是一个吸热的过程,相比之下,还有其他的重整技术,可以实现甲醇自热重整反应:导入一定量的氧气参与氧化,这样重整器当中

硅基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结构的研究

硅基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结构的研究 文章对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滋DMFC)的双极板结构进行了设计并制作、测试。设计了两种电极板的结构:点型极板和蛇型极板流场结构,并且应用ANSYS进行了模拟。采用微机械加工技术在硅基上制作了不同的流场结构的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并且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采用点型流场结构作为DMFC 的阴阳两极极板比蛇型流场结构能够有效提高甲醇传输性能,表现出较好的电池性能。通过测试发现点型和蛇型各自的最高电流密度可达13mA/cm-2和3.9mA/cm-2,而功率密度点型的要比蛇型的高一个数量级。 關键词:硅;微机械加工;ANSYS;?滋DMFC 前言 一直以来,不同种类燃料和结构的各种类型的燃料电池持续得到关注,其中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表现出来比较突出的特性,比如能量转化效率高、环境友好、可在室温下工作、结构简单以及较高的电流密度和功率密度[1]。它既可作为固定电站为边远地区的居民、哨所供电以及城市重要场所的备用电源,又可以作为移动电源应用于电动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还可以用于许多对电池性能要求很高的场合,如移动电话、航天器、军用通讯、导航系统等[2]。 极板结构是影响?滋DMFC性能至关重要的内容,它不仅为电池结构提供支撑,提供氧气与甲醇反应的场所,而且还要收集反应生成的电子,同时也要求产生的H2O和CO2能很快离开电池,从而始终保持流场畅通,不存在死区,所以合理的极板结构对?滋DMFC性能的影响是非常关键的[3,4]。MEMS加工技术对于硅基材料的极板制备提供了良好的制作方法,完全可以实现对于不同结构的极板结构的制备[5,6]。 1 结构设计与仿真 阴阳极板的流场结构对于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性能影响是很重要的。流场包括沟道和支撑部分,流场用于物质的输运与传输,提供电化学反应的燃料;支撑部分为反应的质子交换膜MEA提供支撑。流场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沟道燃料传输的特性确保提供足够反应燃料和MEA膜的支撑部分宽度。基于以上因素,文章设计了点型和蛇型两种流场结构,如图1所示。采用ANSYS模拟了两种流场结构的速度和压力分布,由结论可知,蛇型流场结构的极板上速度分布比点型流场的更均匀,但是点型流场的流速比蛇型的慢。点型流场的进出口压力差比蛇型流场的要小,所以点型的燃料运动速度比蛇型的速度要慢一些,这样甲醇燃料可以在极板沟道实现更有效的反应。也就是说极板结构的仿真结果点型优于蛇型。 2 极板制备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单电池实验测试及性能优化_魏永生

文章编号:1673-0291(2010)06-0090-05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单电池实验测试及性能优化 魏永生1,朱 红2,郭玉宝1,郭志军1,张新卫1 (1.北京交通大学理学院,北京100044;2.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北京100029) 摘 要:以新型阻醇材料Na 2Ti 3O 7/Nafion 复合膜为质子交换膜,利用热压法制备膜电极(M EA),对直接甲醇单电池进行测试.考察了电池温度、阴极加湿温度、甲醇浓度、甲醇流速和空气流速5个 参数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极化曲线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电池温度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较为明显,提高电池温度有利于得到较好的电池性能.甲醇浓度对电池性能影响也比较明显,较低甲醇浓度有利于提高电池性能.甲醇流速和空气流速对电池性能的影响较小,阴极加湿温度对电池性能几乎没有影响.通过分析优化,该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电池性能最佳工作条件是在80 情况下,低电流密度工作区采用较低浓度甲醇溶液,高电流密度工作区采用高浓度甲醇溶液.关键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Na 2Ti 3O 7/Nafion;极化曲线中图分类号:TK91 文献标志码:A Experimental Test and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of Single Cell in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 WEI Yongsheng 1 ,ZH U H ong 2 ,G UO Yubao 1 ,G UO Zhijun 1 ,ZH AN G X inw ei 1 (1.School of Science,Beijing Jiaotong U niversity,Beijing 100044,China; 2.School of Science,Beijing U niversity of Chemical T echno logy,Beijing 100029,China) Abstract :With new com posite membrane materials of Na 2Ti 3O 7/Nafion for proton ex chang e mem -brane,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 (MEA)was prepared using hot -pressing method,and had been tested in single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Operation parameters of cell temperature,cathode humidify -ing temperature,methanol concentration,methanol flow rate and air flow rate have been em ployed to study on the effect of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 polarization curve.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effect of cell tem perature on the cell performance is obvious,so increase cell temperature is helpful to g et better cell performance.Effect of methanol concentrations on cell performance is also obvious.The low er methanol concentration is favorable to improve cell properties.The effect of m ethanol flow rate and air flow rate to the cell performance is lesser.Effect of cathode humidification temperature on cell performance almost has no effect.T hrough the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the better operation cond-i tions of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 is in cell temperature of 80 ,and the low concentration of methanol w hen the cell w orks in low current density,or high concentrations of methanol w hen the cell works in high current density. Key words: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proton ex change membrane;Na 2T i 3O 7/Nafion;polarization curve 收稿日期:2010-12-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2063606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674006,20876013);国际合作项目(2006DFA61240,2009DFA63120) 作者简介:魏永生(1984 ),男,江苏徐州人,博士生.email:06118340@https://www.360docs.net/doc/2912229041.html,. 朱红(1957 ),女,安徽合肥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 第34卷第6期 2010年12月 北 京 交 通 大 学 学 报 JOU RN AL O F BEIJIN G JIAOT O NG U N IV ERSI T Y V ol.34N o.6Dec.2010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技术分析与展望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912229041.html,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技术分析与展望 作者:穆昕 来源:《中国化工贸易·下旬刊》2017年第02期 摘要: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 ,DMFC)是直接以甲醇作为阳极燃料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本文介绍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重点分析了目前DMFC 技术的核心问题,并指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展望了发展前景。 关键词:甲醇;燃料;电池技术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由于使用液体甲醇作燃料,电池安全,系统简单,运行方便,具有很广阔的商业化前景。 1 工作原理 甲醇水溶液被输送到阳极,发生电催化氧化反应,生成CO2,同时释放出电子和质子,电子经过外电路到达阴极,而质子则通过电解质传导至阴极,和电子及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 2 DMFC技术分析 目前,在DMFC技术中,甲醇氧化动力学慢过程和甲醇渗透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很多研究围绕着如何解决着两个问题展开。 2.1 甲醇氧化动力学慢过程 在DMFC 中,甲醇的阳极氧化涉及六个电子的传递过程,比氢气的氧化更为困难。很多学者就其氧化机理做了研究,并且致力于开发高效的阳极电催化剂。 2.1.1 阳极电催化剂 最常用的是Pt或Pt合金催化剂。在基础研究方面,Wieckowski等研究发现,Pt (1 1 1)晶面抗中毒能力最强;通常添加Ru做为助剂,Dinh等提出,低电位下Ru+H2O→RuOH,RuOH的存在有助于CO的脱除;Ru含量在50%时,活性最好;J.W.Long等认为,Ru以RuOxHy形式存在时,催化活性高,因此制备时应尽量扩大纳米级Pt与RuOxHy的接触界 面。另外,活性与分散度有关,Watanabe等发现,当催化剂的粒径大于20?时,活性不再提高;Kaurenan等发现,金属相在炭黑(acetylene black)分散度低,在炭黑(Vulcan XC-72)分散度高,因为上面有大量微孔结构。因此在制备过程中,都要尽量提高活性组分的分散度,分散度越高,活性越好。

直接甲醇微型燃料电池的高聚物封装方法与设计

直接甲醇微型燃料电池的高聚物封装方法与设计 1.微型燃料电池封装研究的现状和进展 微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Micro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 )具有能量密度高、使用方便、清洁环保等优点,非常适用于各类便携式电子产品(手机、笔记本电脑、Mp3、单兵作战电源等)及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nic Mechanical System,MEMS )等领域,基于微型燃料电池应用的广阔前景,世界各地的研究机构对此产生了极大兴趣,希望能开发出更轻、更小、能量密度更大、性能更优异的微型燃料电池。当前,微型燃料电池从原理论证到实验验证再到实现商业化的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大量的技术困难,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瓶颈问题是燃料电池的封装工艺的方法、设计和优化等[1]。 图1燃料电池的广泛应用 1.1燃料电池的封装结构 微型燃料电池的组成通常是将质子交换膜MEA 置于两块流场板之间,然后在两端用刚度较大的端板将中间部分结构夹紧,最后用高聚物封装将整个结构起来。图2中电池的四周用高聚物封装填充。 图2微型燃料电池的外形 微小型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图3微型燃料电池的结构图 1.2燃料电池的封装工艺现状 可靠的封装是微型燃料电池发挥其正常效能的前提条件,在微型燃料电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研究表明目前封装费用仍占微型燃料电池总成本的60%~70%,且封装技术发展的相对滞后已被公认为微型燃料电池实现产业化的主要瓶颈之一[2]。作为一类特殊的微型燃料电池,微型燃料电池封装结构需为整个电池提供稳定的机械支撑、电气互连和物料进出通道,以便维持微型燃料电池各活性区域工作状态的均衡及稳定,提高燃料电池的整体输出性能,延长其工作寿命。由于受结构、尺寸和工艺条件的限制,传统机械连接方法(如螺栓连接、铆接、夹具固定等)已很难适用于MEMS微型燃料电池的封装中,借鉴现有微器件封装方法实现对MEMS燃料电池的封装成为必然选择[1]。 目前针对微型燃料电池的封装方法主要是高聚物封装和热压键合两类。本文主要讨论高聚物的封装方法。 高聚物封装是在借鉴微电子及MEMS 器件塑封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目前MEMS 燃料电池封装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该方法主要利用高聚物的可模塑、可粘接特性实现对MEMS燃料电池的封装。MEMS燃料电池中常用的封装高聚物有聚二甲基硅氧烷( Polydimethyl siloxane, PDMS)和环氧树脂两类。近年来在这一领域的代表性工作有:2002年5月,加拿大Stanley等[3]首次报道使用常温固化环氧树脂,在1.5Mpa的正压力下实现MEMS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密封和进出口微管连接,其MEMS-μDMFC输出功率密度峰值达到了1.5mWcm-2;2003年9月,德国Albert-Ludwig大学的Muller等[4]报道了一种外形尺寸只有1.4×1.4×0.5mm氢氧型MEMS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该电池使用极薄的金属箔作为集流板,MEA和集流板之间的封装采用了银粉填充的环氧型导电胶,在工作电压0.4V时,输出功率密度达到了2mWcm-2;2004年8月, 美国路易斯安娜大学微制造研究所Shah等[5]采用PDMS实现了MEMS氢氧燃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堆新型冷却系统的研究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堆新型冷却系统的研究 摘要: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热平衡进行了分析,结合DMFC堆的温控要求,对 DMFC 堆的常规冷却方式进行了分析说明,介绍了新型分形网络冷却通道的设计,计算出了该分形网络通道的最优化结构参数并定量地分析了冷却水流量和热负荷对DMFC堆温度分布的影响. 关键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热量管理;冷却;分形 燃料电池是一种不经过燃烧直接以电化学反应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高效发电装置,具有发电效率高、环境污染少、可靠性高和废热易排除等优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主要由扩散层、催化层和质子交换膜等部件组成。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中产生电能的同时还产生大量的废热,因此相应的冷却机制带走或利用这些废热。另一方面,质子交换膜(PEM)对燃料电池内部的高温环境非常敏感,在每节电池内部的各横截面上维持均匀的温度分布,对于提高电极内反应点处的反应动力学特性以及减少膜上的欧姆过电位非常重要【!】。随着DMFC电池堆工作电流密度和功率密度的提升,由于电池堆各节单电池间和每节单电池的电极各处排水和反应物供料不均匀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各处的电流密度分配不均,产生PEM上的局部工作电流密度过高。为避免和消除DMFC电池堆在高电流密度和高功率密度工况时出现失效的状况,除了采用高导热率的材料制备流场板与双极板外,还需要设计合适的冷却系统以保持电池内部稳定均匀的温度分布。本文介绍一种适用于DMFC堆的新型分形树状网络冷却通道换热系统。 图1 DMFC的工作原理图 1.电池系统的热平衡 燃料电池内部生成的热量来源有:不可逆电化学反应放热、各部件的欧姆热以及传质局限引起的计划导致的电能损失;其内部还有冷源。为了达到更好的性能,DMFC的运行温度一般会在70~90℃.燃料和氧化剂进入电池后,在流道中流动和电极中扩散的过程中还需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近况及应用

新能源汽车A 版 收稿日期:2010-07-27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技术发展近况及应用 王瑞敏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商用车技术中心,上海 200438)张颖颖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青岛 266001) 摘要 针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 M FC )的发展状态进行调查。分析了各国政府和企业致力于DM FC 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Abstract For the i n vesti g ati o n of direct m ethano l fue l ce ll (D M FC )deve l o pm ent cond ition,th is paper presen ted the situati o n of deve l o p m ent and applicati o n on research DMFCS what governm ents and enterprises dedicated to . 主题词 燃料电池 汽车 发展 甲醇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连续不断地转化为电能的可再生清洁能源。自20世纪60年代初问世以来,就迅速发展成为国际高新技术竞争中的热点之一。我国政府对燃料电池的研发高度重视,将其列为国家科技中长期发展规划中能源、交通、电子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和急需开拓的尖端高技术。本文针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 M FC )的发展状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分别从D M FC 的关键技术发展状态、主要生产商发展状态、在便携式电源中的应用、DMFC 在汽车领域的应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1 D M FC 的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发 展状况 目前广泛研发的燃料电池有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 MFC)、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碱性燃料电池(AFC )、磷酸盐型燃料电池(PAFC )、熔融碳酸盐型燃料电池(MCFC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 )等。其中,PE MFC 因其不经过燃烧直接以电化学反应连续地把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 直接转换成电能,具有能量转换效率高(一般都在40%~50%,而内燃机仅为18%~24%)、无污染、启动快、电池寿命长、比功率及比能量高等优点,成为应用最广的一类燃料电池,尤其是在汽车用燃料方面,PE MFC 的应用接近该市场的100%。各种燃料电池应用情况如图1 所示。 图1 各种燃料电池的应用情况 1.1 D M FC 的工作原理 在阳极区,负极活性物质甲醇水溶液经阳极流场板均匀分配后,通过阳极扩散层扩散并进入阳极催化层中(即阳极电化学活性反应区域),在碳载铂钌电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电化学氧化反应,生成质子、电子和CO 2。产生的质子通过全氟磺酸膜聚合物电解质迁移到阴极,电子通过外电

DMFC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简介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1.1 DMFC 的工作原理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是以质子交换膜为电解质、液态甲醇为燃料的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如图1.1 所示,它主要由阳极、阴极和电解质膜三部分组成。DMFC 工作时,甲醇和水的混合物经扩散层扩散进入催化层,在阳极催化剂的作用下直接发生电化学氧化反应生成 CO2、6 个电子和 6 个质子。 质子经质子交换膜由阳极迁移到阴极区,而电子经外电路做功后到达阴极区。氧气(或空气)经扩散层扩散进入催化层并在阴极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流入阴极区的电子和质子发生电化学反应生成水。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如式1-1 所示,电子在迁移过程中经外电路做功形成回路产生了电流,实现了化学能到电能的转化。 (1)、酸性条件下电极反应与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 阳极: CH3OH + H2O → CO2+ 6H+ + 6e- E10 = 0.046 V 阴极: 3/2 O2 + 6H+ + 6e-→3H2O E20 = 1.23 V 总反应:CH3OH + 3/2 O2→CO2 + 2H2O E = E20 - E10 =1.18 V (1.1) 从总反应方程式可以看出,DMFC 中甲醇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电化学反应结果与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相同。

由于阳极甲醇氧化反应的可逆电势较氢标准电势高,因此,DMFC 的标准电势较氢氧燃料电池更低。理论计算结果表明:DMFC的 E0=1.183 V,能量转化率为 96.68 %,但电池的实际工作电

压远小于此值。当阳极电势≥0.046 V(可逆氧化电势)时,甲醇将自发进行反应;相同地,当阴极≤1.23 V(可逆还原电势)时,氧也可以自发地发生还原反应。因此,阳极电势比0.046 V 高的多而阴极电势比1.23 V 低得越多时,电极反应速度就越快,而此偏离热力学电势的极化现象使得 DMFC 的实际工作电压比标准电势 E0低。 (2)、碱性条件下电极反应与电池总反应方程式为: 阳极: CH3OH + 6OH-→ CO2+ 5H2O + 6e- 阴极: 3/2 O2 + 6H2O + 6e- → 6OH- 总反应:CH3OH + 3/2 O2→CO2 + 2H2O DMFC 的期望工作温度为120 ℃以下。 1.2 DMFC 的主要技术问题 (1) 阳极催化剂问题。目前,DMFC 最常用的阳极催化剂为Pt 基催化剂。但Pt 催化剂对甲醇的电催化氧化活性不高,而且易被甲醇氧化生成的中间产物CO 毒化,致使Pt催化剂的电催化性能降低。因此,研制高效、抗毒化的阳极催化剂是DMFC 实现商业化的首要任务。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研究进展 伍静燕 08122547 摘要:介绍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原理、结构。基于目前的不足,总结了直接 甲醇燃料电池在催化剂、质子交换膜和膜电极方面的研究策略和相关进展。略述了DMFC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研究进展;应用展望 1引言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作为新型、清洁、可再生能源,由于具有结构简单,运行温度和压力要求低,能量密度高(大约 6 000Wh/kg),能提供比二次电池高10倍以上的电量以及不需要重整装置等优点,在汽车和便携式电子设备等领域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是最有可能实现商业化应用的绿色能源。 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的能源转换装置,其理论效率可达83%,而内燃机的极限效率只有60%左右。因此,在能源渐趋紧张,环境日益受到各国重视的今天,燃料电池的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是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重点科技项目之一。 2 DMFC的工作原理及其缺点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发展而来,是指以甲醇溶液为燃料、以空气或氧气为氧化剂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发电装置,产物为CO 2 和水。反应方程式如下: 阳极反应:CH 3OH+H 2 O→CO 2 +6H++6e- (1) 阴极反应:3/2O 2+6H++6e-→3H 2 O (2) 电池总反应:CH 3OH+3/2O 2 →CO 2 +3H 2 O (3) 在阳极区,负极活性物质甲醇水溶液经阳极流场板均匀分配后,通过阳极扩 散层扩散并进入阳极催化层中,在碳载铂钌电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电化学氧化反应,生成质子、电子和CO 2 。产生的质子通过全氟磺酸膜聚合物电解质迁移到阴极, 电子通过外电路传递到阴极, CO 2 在酸性电解质帮助下从阳极出口排出。 在阴极区,正极活性物质氧气或空气经阴极流场板均匀配后,通过阴极扩散层扩散并进入阴极催化层中(即阴电化学活性反应区域),在碳载铂钌电催化剂的作用下与从阳极迁移过来的质子发生电化学还原反应生成水随反应尾气从阴极 出口排出。其结构和电化 学反应见下图。

甲醇燃料电池的制备以及应用

甲醇燃料电池的制备以及应用 学号:080319姓名:陈强 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乌鲁木齐830091 摘要:采用固体电解质膜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简写DMFC)由于结构简单、无液体电解质、比能量高等优点,近年来成为国际上的研究热点。论述了DMFC的原理和各研究机构目前取得的最新进展。目前存在的两个主要的问题是:甲醇从阳极向阴极的渗透和阳极催化剂活性较低。使用新型的非氟质子交换膜及复合膜有望最终解决甲醇渗透的问题。阳极催化剂的研究已经向铂基多组元件系扩展。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在手机电源等微型移动电源和千瓦级的工业用可移动电源及电动车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 1引言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是将燃料(甲醇)和氧化剂(氧气或空气)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发电装置。DMFC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Shell,Exxon以及Hitachi等公司在该领域做了大量工作[1].20世纪90年代初,由于全氟磺酸膜(Nafion)的成功应用,电极性能大幅度提高,DM2FC的研究与开发引起了许多发达国家的关注。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JPL)、LosAlamos国家实验室(LANL)、西部保留地大学(CWRU)等单位在电催化剂、电解质膜和膜电极(MEA)、电池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成就。2001年5月,美国陆军研究室(ARL)组织了由2个单位参加的技术合作联盟,重点开发单兵作战武器电源的DMFC.2002年8月,MTIMircoFuelCells公司展示了空气自呼吸(air-breathing)式用于PDA、手机电源的DMFC样机。2003年2月,美国总统布什试用该样机进行了长时间通话。在DMFC 作为笔记本电脑电源的研制方面,日本NEC公司于2003年9月披露了总重约900g、燃料容量为300ml 的样机,连续工作5小时,最大输出功率达24W,输出电压为12V,声称电池的性能为全球最高,产品期望在2004年商业化。此外,2003年8月,德国SmartFuelCell(SFC)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面向终端用户的DMFC独立系统SFCA25,使用2.5L甲醇燃料可在全功率下工作70—80小时。此外,许多国际著名公司加了DMFC研发的行列。日本的Hitachi,Toshiba,Sony,韩国的Samsung等等,这无疑将大大加速DMFC的商业化进程。国内DMFC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目前有20余个单位先后开展了DMFC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总体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2甲醇燃料电池简介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以其燃料来源丰富、储存方便、结构简单、操作安全、持续供电时间长等优点而日益受到广泛关注,预计将在小型家用电器、笔记本电脑、手机以及军事移动性仪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人们对这种新型电源产生了巨大热情,许多国家均对

甲醇燃料电池

甲醇燃料电池

————————————————————————————————作者:————————————————————————————————日期:

DMFC 燃料电池训练系统 燃料电池开放式实验平台(ATLAS-100),其设计理念在于将一完整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系统以开放架构之方式呈现,使工程人员得以了解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系统所需考量之系统管理机制如:热管理、水管理其他相关控制元件及其动作原理。透过燃料电池开放式实验平台及感测元件,使用者可模拟一完整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系统的操作,同时可侦测并纪录各项重要参数之数据,藉此可建立完整的资料库、累积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系统之技术核心、缩短系统开发的时程,加速实现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于各项产品应用。此外,此开放式系统之所有元件,均采用模组化之设计概念,可供工程人员易于进行零组件之变更或替换,以验证零组件之适用性及相容性。本产品能使有心投入燃料电池产业的事业伙伴们,透过燃料电池开放式模拟平台,深入了解燃料电池领域,协助您更快投入此一深具发展潜力的产业。 特色: 1.开放式系统及易于更换之零组件模组化概念 2.可直接测试SOC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组、单电池及零件测试之系统模拟及测试平台 3.具重复性测试及燃料电池寿命检测 4.可资料记录储存功能,如燃料电池之电压、电流、输出功率、阻抗、燃料温度及燃料浓度 5.可建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资料库的研究平台 6.支持SMBus通讯协定界面 参数:

燃料电池模组 2 Watts Stack

16 Watts Stack DMFC(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