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南昌市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南昌市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摘要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所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既好又快的发展是中国工业化阶段时期的一个重要任务[1]。南昌市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城市,是江西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产业结构的调整既能促进南昌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也能为江西省其他城市的发展模式提供参考和借鉴,所以对南昌市产业结构的分析和优化调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南昌市1999-2009年统计数据,采用产业结构偏离度,产业结构变化度,区位熵,偏离—份额分析法,从产业结构效益,产业结构变化及在江西省所处地位,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三方面衡量南昌市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通过分析对南昌市的产业结构优化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偏离度;区位熵;偏离-份额分析法

I

Abstract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s a key factor of economic growth, so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promote economic fast development is Chinese industrialization stage period is an important task. Nanchang City as the capital city of Jiangxi Province, Jiangxi is an important economic growth point, the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can promote the Nanchang city 's rapid economic growth, but also for Jiangxi province other city development mode provides reference and so on, Nanchang City Industrial Structure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adjustment is very important meaning of. This paper based on Nanchang City1999-2009 year statistical data, using the deviation degre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location entropy, shift-share analysis, from the benefi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s in Jiangxi province and the position, contribution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economic growth, the three aspects of measure of Nanchang City Industrial Structure change and analysis of its the impact on economic growth. Final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Nanchang City industr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is proposed.

Keywords: Industrial structure; industrial structure deviation degree; location entropy; Shift-share Analysis Method

II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

1 前言 (1)

2 产业结构相关理论 (1)

2.1 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 (1)

2.2 优化产业结构的定义以及理解 (2)

3 南昌市经济发展状况 (2)

3.1南昌市近年来GDP的变化 (2)

3.2近年来南昌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 (3)

3.3 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分析 (5)

4 研究方法 (5)

4.1 产业结构偏离度 (5)

4.2 产业结构变动度 (6)

4.3 区位熵 (6)

4.4 偏离-份额分析方法 (6)

5 南昌市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7)

5.1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7)

5.2 产业结构变动度分析 (8)

5.3 区位熵分析 (8)

5.4 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比较分析 (9)

6结论与对策 (9)

参考文献 (11)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南昌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分析

1前言

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所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既好又快的发展是中国工业化阶段时期的一个重要任务[1]。中国正处在体制转轨和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结构性矛盾是一个基本的制约因素。“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强调指出:“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将是中国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同样也是每一个地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2]。

南昌市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城市,是中部重要城市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旅游胜地,随着30多年的改革开放,南昌市的经济得到快速增长,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但是从总体上看,南昌市产业结构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产业结构整体层次较低、自主创新意识不强、对资源能源过度依赖、第三产业增长缓慢以及区域经济差别较大等问题,有的问题还在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而日益恶劣。可见,无论是从中国经济整体的大环境还是南昌市的产业结构形式变化发展来看,进一步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是中国也是南昌市今后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只有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才能使南昌市的经济突破瓶颈,走上一条又好又快的发展道路。

目前关于南昌市产业结构方面的文章并不多,大多都是就某一方面具体来写,作总体论证的比较少,缺乏系统性、整体性、理论性。为此,本人试图运用国内外学者的产业结构理论,结合一些基本定理,以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研究主线,并实证出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从而有针对性地调整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有利于南昌市市政府在国家总的产业结构调整方针指导下,制定适宜的产业发展战略,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道路,使南昌市的经济真正符合省会市的要求,对南昌市的产业结构进行比较系统的总结,分析出阻碍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问题,并提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南昌市产业结构的研究[3]。

2 产业结构相关理论

2.1 产业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

在经济落后和人均国民收入比较低的阶段,社会经济体系主要以农业为主,随着农业的发展,原始资本逐渐积累,大量的生产要素,逐渐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促使第二产业的发展,伴随着第二产业的发展,社会经济总量和社会经济结构逐渐发生变化,人均国民收入逐渐增加,进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剩余资本,

1

居民对生活必需品以外的东西的需求将逐渐增加,从而增加对服务业的需求,根据社会供需原理,第三产业出现并逐渐发展壮大,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将会超过第二产业[4]。

2.2 优化产业结构的定义以及理解

产业结构优化,又叫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变迁,是指产业结构逐渐变得越来越合理,越来越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它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产业结构优化:

(l)产业结构优化可以从三次产业结构的比例关系来理解。学术界一致认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主要是指在三次产业关系里面,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增加,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不断减少,第二产业稳中有降,这种理解主要是从宏观、总量方面去理解,它具有很好的可测行和可理解性。

(2)产业结构优化可以从劳动力结构和比例方面来理解,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是指在各产业之间更多的劳动力和更多的高素质人才逐渐集中于第二、三产业.根据世界各国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会形成人才集聚效应,第

二、三产业就业人数逐渐增加,并且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和技能水平也越来越高。

(3)产业结构优化可以从资本转移角度来理解。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是指伴随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资本向第二、三产业不断转移,这己经得到了实践的证明。同时在资本不断转移的过程中,又不断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产业内部资源的配置。

(4)产业结构优化可以从技术创新角度来理解。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同时,伴随着技术创新,从世界各国产业结构不断演进的规律来看,每次产业变革和演进都伴随着重大的技术创新。

3 南昌市经济发展状况

3.1南昌市近年来GDP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在全国经济平稳发展的大前提下,南昌市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形势,据初步统计,1999-2009年,南昌市GDP不断增长,1999年南昌市GDP为423.3763亿元,到2009年全市GDP为1837.5008亿元,2009年南昌市GDP在江西省GDP所占比重达到了24.2%(见图1)。南昌市经济在江西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在,南昌市正着重新城区的经济建设,调整老城区的底蕴,相信南昌市的经济还会有新的飞跃。从图一可以得出,南昌市从1999到2004年经济增长速度较慢,2004年以后,增长速度加快,尤其是2007至2008年最快,达到了惊人的19.4%。

2

南昌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分析

图1 南昌市GDP变化

数据来源:南昌市2009年统计年鉴

3.2近年来南昌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南昌市经济经过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从一个工业占据主要位置,发展成工业和服务业占主导地位,农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的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生产力不断加强,产业内部结构也变更加合理,生产要素综合利用率得到进一步提高。本文选取南昌市1999至2009年的数据分析,从图2看,结构上分析,第一产业下降了5.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9.5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下降了3.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变化幅度最大,第一产业次之,第三产业变化最小。三次产业比重由1999的11.8:45.8:42.4到2009年变为6.1:55.3:38.6,那样从总量分析,三次产业的产值都不断增长,第一产业产值在11年中增加了61.87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了822.3787亿元,而第三产业增加了529.4801亿元。1999-2009年,第一产业每年增加值较少,发展比较慢,2008-2009年,第一产业增长明显加快,平均每年以近100亿的速度增长;第二产业每年的增加值比较大,且1999-2008年,每年的增加值不断增加,20004-2008年为最大,是近11年来发展的高峰期;第三产业增加值较第二产业要少,但1999-2008年每年的增加值也呈不断上涨趋势(如表2)。三次产业中增加量最多的是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也呈良好发展势头。

3

图2 南昌市三次产业产值结构变化

表1 南昌市三次产业产值(万元)

数据来源:南昌市2009年统计年鉴

4

南昌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分析

5

3.3 三次产业从业人员分析

本文选取南昌市统计年鉴1999-2009年的数据分析,从图3,我们可以看到,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由1999的40.3:27.1:32.6变为2009的25.4:23.7:50.9。1999-2009年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下降了14.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变化不大,下降了3.4个百分点,历年来都比较平稳,;而第三产业上升了18.3个百分点。。1999年第一产业从业人数是最多的,为87.8万,随着时间的变化,在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不断向二三产业转移,符合产业结构变化规律,到现在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最多,但是产值最高的是第二产业,这说明第三产业经济效益很低,大部分产值集中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旅游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租赁,而高科技如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信息传输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金融业,商业服务等贡献很小。

图3 南昌市从业人员结构变化图

4 研究方法

4.1 产业结构偏离度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测度产业结构效益的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其主要含义是劳动力结构与产值结构之间的一种不对称状态,偏离度越大,表明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越不对称,产业结构的效益越低[5]

计算公式如下: (1)

式中:P 为产业结构偏离度,Li 为第 i 产业从业人数比重, Ci 为产业产值比重。

4.2 产业结构变动度

该指标主要衡量产业结构的变动程度,它表示某一地区一段时期内三次产业构成变化值得绝对值之和[1]。

计算公式如下:

(2)式中:K 为产业结构变化值,Qij为末期i 次产业构成百分比,Qi0为基期同此产业构成百分比。K 值越大说明产业结构变化幅度越大。

4.3 区位熵

区位熵表示区域某产业的集中化程度或专业化程度,以及该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若南昌市i 产业的区位熵大于1,则说明南昌市该产业在江西省同产业中往往具有产业优势,其公式为[5]:

(3)式中:Q 为某区域i 部门对于高层次区域的区位熵;di为某区域i 部门的有关指标值;Di为标准区i 部门的有关指标值;n 为部门个数。本文中选取产值作为指标值,计算三次产业的区位熵,即n=3。

4.4 偏离-份额分析方法

该分析方法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一个动态过程,它将研究区域的经济增长与标准区域(本文选取江西省)的经济增长联系起来比较,将区域经济总量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地区偏离分量N、产业结构偏离分量P 与竞争力偏离分量D。计算公式:

(4)

(5)

6

南昌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分析

7

(6)

(7)

式中:bi0:基年南昌市第 i 产业产值;bit :末期南昌市第 i 产业产值;Bi0:基年江西省第 i 产业产值;Bit :末期江西省第 i 产业产值;B0:江西省基期地区总产值。

5 南昌市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5.1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本文选取1999-2009年南昌市三次产业比重与该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的数据,根据公式 1,计算出1999年-2009年产业结构偏离度(见表1),偏离度越大,则产业结构效益越低。南昌市产业结构偏离程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且产业结构偏离度较大(表3),说明整体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之间处于严重不对称状态,产业结构效益较低。 虽然在2003-2005偏离度较小,但是后来却还是逐渐变大,劳动力分配结构与产业结构越发不合理,差距越来越大。所以,南昌市更应调整产业结构,使其与就业结构相吻合。

表3 1999-2009南昌市产业结构偏离度变化

而在三次产业间,第一产业偏离度值较高,下降缓慢,反应了南昌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结构比与产业产值结构比差距较大,产业结构效益不高。而第二产业偏离度逐年变高,而且到2005年后变成最大,虽然南昌市第二产业从业人员逐年变少,但是所产生的经济价值却日益上升,但是南昌市第二产业的劳动力资源

分配很不合理。第三产业偏离度很小,说明南昌市作为省会城市,吸引了大量劳动力从事第三产业,人力资源配置趋于合理。

5.2 产业结构变动度分析

产业结构变动度的大小可以反映该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幅度,而经济的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相关,调整的不及时或调整过快都会阻碍经济发展。本文选取南昌市11 年来三次产业构成百分比,根据公式2,计算出各时间段产业结构变动度(见表4)。

表4 产业结构变动度

1999年-2002年 4.6% 2002年-2005 年 11.6% 2005年-2009年 5% 1999年-2009年 19%

从表4可以看出,南昌市1999-2009年产业变动度为19%,其中在2002-2005年为最高的11.6%,说明南昌市经济在此期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速度较快,与南昌市大量招商引资有关;而自2005至今产业结构变动度少,说明近期南昌市经济发展缺少活力,需要调整产业结构,吸引更多的经济发展项目。

5.3 区位熵分析

为了进一步了解1999-2009 年南昌市三次产业的发展及其在江西省的集中程度及地位,采用区位熵的分析方法(公式3),计算结果如表5:

表5 1999-2009南昌市区位熵变化

从表5结果可以分析得出:南昌市的第一产业从1999-2009年的区位熵都小

8

南昌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分析

于1,因此南昌市的第一产业在江西省第一产业中并不占据优势;而南昌市二,三产业历年来的区位熵都明显大于1,因此南昌市二,三产业在江西省同行业中具有明显的产业优势,因为南昌市是江西省的省会城市,具有很好的区位优势,所以发展比较早,快速;而且科学技术水平相对于江西省其他地区要高,招商引资能力强,带来了第二,三产业的腾飞,且南昌市城市人口多,城市设施较齐全,吸引劳动力资源较好,为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

5.4 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比较分析

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以江西省为标准区,对南昌市1999-2009 年三次产业进行结构性效益及竞争力的优劣势分析,根据公式4,得出结果如下表6:

表6 南昌市各产业偏离-份额分析结果

从表6可以得知,南昌市第一产业地区偏离分量和产业结构偏离分量都为正值,但是竞争力偏离分量却为负值,这说明南昌市第一产业的发展来源于产业结构的推动作用。南昌市第一产业虽然竞争力较弱,但是第一产业实际GDP增长额为正值,说明南昌市农副产品需求并不过分依赖外地。南昌市第二产业的情况跟第一产业相似,地区偏离分量和产业结构偏离分量为正,竞争力偏离分量却也是负值,且数值最大,虽然南昌市第二产业对经济的贡献是最大的,但是南昌市第二产业却缺乏竞争力。第三产业的各种偏离分量都是正值,并且对经济的贡献达到了529.5亿元,这说明南昌市的第三产业发展状况良好,且有竞争力。

从总体上看,南昌市的三次产业的发展都高于全省发展水平,从1999-2009年间都得到快速发展。在三个偏离分量中,对经济贡献最大的是产业部门,但是产业部门增长速度低,即产业部门竞争力弱,尤其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所以不利于经济的增长。因此南昌市的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调整,提高竞争力和增长速度。

6 结论与对策

首先,南昌市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不对称状态正呈上升趋势,影响劳动力资源在各产业部门的分配,进而影响各产业的经济效益,不利于经济的增长[6]。其次,南昌市第一产业产值比重逐年下降,且发展缓慢,竞争力较低,经济效益

9

低;第二产业虽然在产业结构中占据巨大的优势,且对经济的贡献值也是最大的,但是其发展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竞争力严重不足;南昌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形势较好,是各产业中唯一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很有发展的潜力,但是南昌市第三产业从业人数比重最高,贡献却不是最大的,所以第三产业经济效益也差,缺乏技术经济的带动力量。因此,南昌市应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7]。继续努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在保证第二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强产业关联度,提升竞争力,延伸产业链,尽快实现以第三产业为主导,带动第一、二产业发展的新格局[8]。此外,加快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促使产业升级推进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尤其是要加大对第三产业的科技投入量,利用科技带动经济发展,同时鼓励发展新兴产业,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突出优势,带动经济整体提升[10]。

10

南昌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分析

参考文献:

[1] 王亚会.西安市产业结构分析及调整研究[C].2011.01:5-6.

[2] 李娟.重庆市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研究[C].2007.04.

[3] 石鑫岩.巴彦淖尔市产业结构优化研究[C].2010.05.

[4] 王森林.江西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C]. 产业经济学.2010年12月17日(3):8-9.

[5] 耿静嬛,韦素琼.福州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

[6] 王婧.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规律[J].河北经贸大学.2011.08.

[7] 凌志雄,潘妹.三次产业结构与我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C].2011.08.05.

[8] 江西省统计局. 江西省统计年鉴(1998—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2010.

[9] 刘颖.辽宁省三次产业结构分析[C].辽宁大学经济学院.2009.09.

[10] 武玉吉.吉林省三次产业结构特点分析[J].吉林省经济信息中心.2009.

11

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探讨.doc

中小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探讨 中小企业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现代经济发展的历程显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不仅表现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且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成长。 摘要:合理的产业结构是中小企业整体协调发展的基础和健康发展的标志。解决好中小企业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速度问题,对城市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了中国产业状况,着重对中小企业产业结构及其现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中小企业;前景;现状 产业结构是指产业体系内产业的联系与联系方式、产业间的比例关系等。现代经济发展的历程显示,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不仅表现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而且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成长。改革开放之后,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速度加快。第一、二、三产业比例由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产业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产业结构现状 三次产业结构的现状:(1)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实现了战略性结构调整。十一五期间,全国大力实施农业创新工程,积极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通过发展创意农业,提高农业产品的附加值。农业己从单一生产功能向生态和生活功能拓展,农业生产规模逐步缩小,农业科技含量增大,效益提高。(2)第二产业结构明显改善,趋于合理化和高度化。近年来,第二产业比例稍有提高,且制造业内部结构更为合理。 十一五期间,围绕经济发展总目标,以转变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突出发展重点,促进产业集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3)第三产业崛起,经济增长贡献率明显跃升。第三产业迅速崛起,其经济总量、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在三次产业中的主体地位口益显现。现代服务业保持了旺盛的活力。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房地产业成为现代服务业的三大支柱行业。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化和高度化,服务业中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增加。 二、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 中小企业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吸

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结构分析报告书

产业结构及区域经结构分析 一、产业结构优化 ) (一)产业结构变动的测度(见教材P 172-173 (二)产业结构优化的概念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具体说来,产业结构优化是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包括数量比例关系由不协调走向协调的合理化过程,是产业结构由低层次不断向高层次演进的高度化过程。 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质就是要实现资源在产业之间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促进产业经济协调稳定、高效发展。 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时点上有不同的优化内容。目前,产业结构优化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三)产业结构合理化 1.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义:所谓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产业结构由不合理向合理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说,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上根据消费需求和资源条件,对初始不理想的产业结构进行有关变量的调整,理顺结构,使资源在产业间合理配置,有效利用。 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关键在于产业之间内在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不同于各产业能力之和的整体在能力。产业之间的相互作用越是协调,结构的整体能力就越高,从而产业结构就越合理。反之,结构关系越不协调,结构的整体能力就越低。 2.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意义在于: (1)是社会再生产进行必不可少的条件; (2)是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 (3)是一国经济进入新的成长阶段的客观要求; (4)是迎接世界范围内的新技术革命和产业结构大调整挑战的迫切需要。 3.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目标主要有: (1)各产业间相对地位协调。

(2)产业间关联方式协调。 (3)供给和需求在数量与结构上协调。 4.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定性衡量标准主要有: (1)能够充分利用本国的资源以及国际分工的好处,使生产要素得到最佳组合。(2)国民经济各部门协调发展。 (3)能取得较高的整体经济效益,并能保证社会有效需求的满足。 (4)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度量,主要考虑产业之间的协调程度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也就是说主要是对要素投入结构和产出结构耦合程度的一种衡量。就这种耦合而言,研究者一般采用结构偏离度对产业结构合理化进行衡量,其公式为: 公式中, E 表示结构偏离度 Y 表示产值 L 表示就业 i 表示第i产业 n 表示产业部门数。 根据古典经济学假设,经济最终将处于均衡状态,各产业部门生产率水平相同。由于Y / L可以用来表示生产率,因此,当经济均衡时, Yi/ Li= Y / L,从而结构偏离度E = 0。同时,Yi/Y可以用来表示产出结构, Li/ L 表示就业结构,因此,结构偏离度E 同时也是产出结构和就业结构耦合性的反映。结构偏离度E值越大,就表示经济越偏离均衡状态,产业结构越不合理。由于经济非均衡现象是一种常态,在发展中国家这种情形更为突出,因此,结构偏离度E 值是不可能为0的。而且,结构偏离度指标将各产业一视同仁,忽视了各产业在经济体的重要程度并不相同这一事实,同时绝对值的计算也为研究带来不便。因此,在很多后来的研究中,人们又引入了泰尔指数。 泰尔指数又称泰尔熵,最早是由泰尔( Theil and Henri,1967)提出的,一些学者曾经将之用于地区收入差距问题的研究,其实,泰尔指数也是一个很好的

齐齐哈尔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与升级对策研究

齐齐哈尔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与升级对策研究 在对齐齐哈尔市产业发展现状调研基础上,从经济发展所处的工业阶段、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两个方面对齐齐哈尔市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现行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提出促进齐齐哈尔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对策。 标签:产业结构;产业升级;高度化 “十二五”时期,是全球后金融危机时代第一个五年,是我市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的重要五年,与此同时,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制约齐齐哈尔市经济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抓住国家进一步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机遇,研究齐齐哈尔市产业升级对策,有利于加快齐齐哈尔市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升产业和产品层次,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一、齐齐哈尔市三次产业发展现状 根据2013齐齐哈尔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30.4亿元,比上年增长8.5%。第一产业增加值280.3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451.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498.8亿元,增长9.3%。三次产业结构为22.8:36.7:40.5。第一、二、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14.4%、44.5%和41.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3396元,增长9.5%。 二、齐齐哈尔市三次产业发展现状及产业结构分析 (一)所处的工业阶段分析 工业化是任何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经的重要阶段,工业化程度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达程度〔1〕〔2〕。为了分析齐齐哈尔市产业结构的现状,根据我市人均GDP相关数据,运用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等人的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三阶段模型〔3〕,判断当前齐齐哈尔市工业化所处的阶段。 根据《1996-2012齐齐哈尔市经济统计年鉴》人均GDP数据和《2013中国统计年鉴》历年汇率均价,把2000-2012年齐齐哈尔市人均GDP折算为美元,并把折算后的人均GDP与钱纳里的工业化发展阶段模型进行对比,以1996年为标准进行判断,2011年齐齐哈尔市人均GDP为3081.53美元,开始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2011年以前齐齐哈尔市工业化水平基本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齐齐哈尔市的经济发展不但落后于整体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而且落后于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速度,同时距实现成熟的工业经济阶段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距离。 (二)高度化分析 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一国或地区在动态的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其产业结构所

波特五力分析报告模型

管理战略管理6大工具---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一)简介 麦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 (二)详解 五种力量模型将大量不同的因素汇集在一个简便的模型中,以此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五种力量模型确定了竞争的五种主要来源,即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 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以及最后一点,来自目前在同一行业的公司间的竞争。一 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 公司的不同而变化,如下图所示: 1.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供应商影响一个行业竞争者的主要方式是提高价格(以此榨取买方的盈利),降低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下面一些因素决定它的影响力: (1) 供应商所在行业的集中化程度。 (2) 供应商产品的标准化程度。 (3) 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构在企业整体产品成本中的比例。 (4) 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对企业生产流程的重要性。 (5) 供应商提供产品的成本与企业自己生产的成本之间的比较。 (6) 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对企业产品质量的影响。 (7) 企业原材料采购的转换成本。 (8) '供应商前向一体化'的战略意图。 2.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与供应商一样,购买者也能够成为行业盈利性造成威胁。购买者能够强行压低价格,或 要求更高的质量或更多的服务。为达到这一点,他们可能使生产者互相竞争,或者不从任何 单个生产者那里购买商品。购买者一般可以归为工业客户或个人客户,购买者的购买行为与这种分类方法是一般是不相关的。有一点例外是,工业客户是零售商,他可以影响消费者的 购买决策,这样,零售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就显著增强了。以下因素影响购买者集团的议价能力:

洛阳部分文献整理

据交通部门统计,旅客周转量146.38亿人公里,增长8.5%;旅客运输量1.89亿人,增长8.5%。据旅游部门统计,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860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8%。其中,接待入境游客70.0万人次,增长14.3%。旅游总收入485.0亿元,增长20.4%。其中,创汇收入20296万美元,增长13.1%。年末共有A级旅游景区35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17处。年末共有星级酒店63个,国际国内旅行社90家。(洛阳市2013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高速铁路与区域旅游新格局构建———以郑西高铁为例 郑西高铁沿线区域旅游空间结构变化的结果将是西安、洛阳和郑州进一步发展成为区域商务旅游中心;随着中原城市群轨道交通网络的逐渐完善,洛阳将借助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成为区域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产业要素将向洛阳集聚; “乘高铁,游洛阳,赏牡丹,玩滑雪”,“千年帝都高铁之旅”,“乘高铁,来洛阳度假” 部分旅游业界人士为旅游发展支招 建议:转变旅游发展思路,丰富旅游业态,拉长旅游链条,打造洛阳品牌,从而做大做强洛阳旅游产业。众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洛阳旅游应突出特色,全面整合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内容,创新旅游营销方式,提升洛阳旅游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旅游文化、旅游项目、旅游服务、旅游宣传等薄弱环节, 浅析洛阳龙门石窟风景区的管理和保护 历史和文化价值:龙门石窟风景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现存石窟1300多个,佛洞、佛龛2345个,佛像10万多尊。龙门石窟风景区是我国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大型石窟群,它规模宏大,气势磅礴,造像雕刻精湛,内容题材丰富,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 问题:1.夏季高温,气温的年较差较大。所以,石窟的风化作用强烈。 2. 地下水对石窟文物的破坏最为严重。

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及发展意见

浅析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及发展意见 摘要:苏州地区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繁荣增长点,自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地区的发展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趋势,其产业结构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优化升级,本文通过对近十年的苏州产业机构的变化以及苏州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自己的发展意见,让苏州更好更快的发展,在产业转移中获得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苏州近十年产业结构 正文: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苏州市利用优越的地理优势以及国家的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条件,迅速发展,其生产总值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 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1.95亿元到2000年的1540.68亿元再到2009年的7740.20亿元,可以看出苏州的生产总值的发展状况。但与此同时,苏州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却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我们都知道,随着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必然的,必须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过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地区的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正是由于苏州市的产业结构中出现了一些与经济增长不相符合的现象,这些现象对苏州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在2010年两会期间,苏州市市长阎立明确表明产业结构调整是发展苏州经济的迫切任务。 我通过对苏州近十年(2000~2009)经济发展及产业机构的研究,得出一些对苏州产业结构调整的感想,为苏州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一、苏州市产业结构发展状况: 苏州地区历年产业结构以及百分比(如图)

年份 地区生产总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人均生产总值(第一产业比重第二产业比重第三产业比重 1952 4.38 2.01 1.09 1.2912645.89% 24.89%29.45%1957 5.58 2.46 1.72 1.4114744.09%30.82%25.27%19627.15 2.97 2.4 1.7818041.54%33.57%24.90%196510.78 4.95 3.74 2.125445.92%34.69%19.48%197015.03 6.26 6.16 2.6232541.65%40.98%17.43%197523.328.1810.98 4.1547135.08%47.08%17.80%197625.158.5812.14 4.4350834.12%48.27%17.61%197727.427.8914.74 4.7955028.77%53.76%17.47%197831.958.9717.79 5.1863428.08%55.68%16.21%197935.279.5719.18 6.5269127.13%54.38%18.49%198040.6810.0323.85 6.878724.66%58.63%16.72%198143.769.7726.237.7683922.33%59.94%17.73%198247.6112.0427.627.9690225.29%58.01%16.72%198352.5311.9430.789.8198922.73%58.60%18.68%198468.0517.0339.2211.8 1 28025.03%57.63%17.34%198591.9118.0756.6717.17 1 71419.66%61.66%18.68%1986104.0621.7961.6420.63 1 93520.94%59.24%19.83%1987127.0224.1877.0825.76 2 33819.04%60.68%20.28%1988165.1329.52101.1734.44 3 00917.88%61.27%20.86%1989176.2929.73105.6640.91 3 18216.86%59.94%23.21%1990202.1435123.2443.9 3 61717.31%60.97%21.72%1991235.135.76147.2252.11 4 17815.21%62.62%22.17%1992359.6940.56230.7788.35 6 36011.28%64.16%24.56%1993525.9650.16336.06139.74 9 2589.54%63.89%26.57%1994720.968.46442.89209.55 12 6399.50%61.44%29.07%1995903.1180.37543.41279.33 15 7848.90%60.17%30.93%1996 1 002.1488.18567.96346 17 4748.80%56.67%34.53%1997 1 132.5988.16636.42408.01 19 7137.78%56.19%36.02%1998 1 250.0188.01701.95460.05 21 7337.04%56.16%36.80%1999 1 358.4388.14764.07506.22 23 592 6.49%56.25%37.27%2000 1 540.6890.96870.1579.62 26 692 5.90%56.47%37.62%2001 1 760.2891.41999.89668.98 30 384 5.19%56.80%38.00%2002 2 080.3791.72 1 211.52777.13 35 733 4.41%58.24%37.36%2003 2 801.5675.75 1 771.86953.95 47 693 2.70%63.25%34.05%2004 3 450.0077 2 268.001 105.00 57 992 2.23%65.74%32.03%2005 4 138.2191.71 2 681.541 364.9768 618 2.20%66.60%31.20%2006 4 900.63104.15 3 152.031 644.4580 116 1.95%65.39%32.66%2007 5 850.11115.18 3 632.032 102.9194 318 1.73%63.71%34.56%20087 078.09133.6 4 257.902 686.59112 872 1.62%62.01%36.36%20097 740.20142.82 4 547.123 050.26122 565 1.80% 58.80% 39.40% 注:2005年开始数据根据经济普查已作调整,下同。 历年地区生产总值单位:亿元

德阳市产业结构分析

德阳市产业结构分析

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德阳市产业结构分析 西昌学院郭佳 摘要:本文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德阳市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以四川省为参照系,对德阳市三次产业结构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为制定德阳市产业发展战略和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依据,促使产业结构逐渐趋向合理化和高度化,乃至更好地促进德阳市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偏离-份额分析法;德阳市;产业结构 区域产业结构表现为区域内各种类型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城市产业结构问题是城市经济研究的核心理论问题,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城市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它不但有利于充分利用城市资源,发挥城市优势,提高城市产业经济效益,增强城市经济实力,而且还有利于城市满足城市不断增长的人口和社会发展需求。本文将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来分析德阳产业结构优劣、竞争力的强弱,进而为确定德阳市经济发展和产业部门调整与优化的方向提供参考和依据,促进德阳市经济的发展。 一.偏离--份额分析法 偏离-份额分析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B·克雷默于1942年首先提出,后经过E·S·邓恩和埃德加·胡佛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Dunn集各家之所长,总结成现在普遍采用的形式[2-5].SSM分析法在国外区域与城市经济结构分析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与以往其他方法相比,偏离-份额分析法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动态性,能够揭示区域与城市产业结构变化的程度和原因,是确定区域未来发展主导方向的有效方法。 1.基本原理 偏离-份额分析法是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在区域或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作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3个分量,即份额分量(全国增长份额)、结构偏离分量(结构转移份额)和竞争力偏离分量(区域竞争力份额),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找出区域具有相对竞争力优势的产业部门,进而可以确定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合理方向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2.数学模型的构建 假设区域i在经历了时间[0,t]之后,经济总量和结构均已发生变化.设初始期(基年)区域i经济总规模为bi,0,末期(截止年t)经济总规模为bi,t.同时,依照一定的规则,把区域经济划分为n个产业部门,分别以bij,0 ,bij,t (j=1,2,…,n)表示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在初始期与末期的规模,并以B0,Bt表示区域所在大区或全国在相应时期初期与末期经济总规模.以Bj,0与Bj,t 表示在大区或全国初期与末期第j个产业部门的规模,区域i第j个产业部门在[0,t]时间段的变化率为: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的优化,但是,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许多问题仍然存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时期,急需国家政策的制约目前而言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扭曲,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中,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错位。 (2)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 (3)高增长新生行业的地位尚不突出。我国缺乏高增长性、带动力强的支柱行业,这是经济增长

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的IT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虽然很快,但由于相关政策的不够完善,导致其中的泡沫十几分严重,更是由于08年的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导致今年的高增长行业的不堪一击。 (4)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我国的服务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用三种国际上常用的指标衡量,我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比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低10~17个百分点,而且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扭曲,没有正确的政策来制约,从而使得服务行业目前而言一片混乱。 (5)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口众多,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等问题,是其它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未曾遇到过的。我国如果模仿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消费模式,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都将难以承受。 二、WTO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取向

洛阳市酒店市场研究报告

洛阳市酒店市场研究报告

————————————————————————————————作者: ————————————————————————————————日期: ?

洛阳市酒店市场前景调查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2017-2022年

前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持续红火,会展业的蓬勃发展,中国酒店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飞速扩张,目前已有40多个国际酒店管理集团的70多个品牌落户中国,在华经营和管理的酒店数量达1000多家,世界排名前10位的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均已进入中国,且如瑞吉、四季、丽思卡尔顿等高端酒店纷纷制订了在中国扩张的计划,登陆中国多个主要城市。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酒店业中发展潜力最大、发展效益最好、综合收益最高的市场之一,多年来外资酒店的年均利润率均维持在10%以上。 目前我国呈现高星级酒店数量迅速增加,低星级酒店进入淘汰整合阶段的特点,各酒店层级逐渐分化,形成高星级酒店和经济型连锁酒店并驾齐驱的格局。中国酒店业用20多年时间基本上达到了欧美等发达国家几百年所达到的规模。当前,中国还处于城镇化的中期,未来二三十年仍将是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期,酒店业与城镇化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的状态将长期存在,酒店业在二三线城市和中西部地区的较快发展势头将不会改变,旅游市场和商旅市场的蓬勃发展以及酒店数客房数及营业收入将稳步增长。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洛阳市酒店市场前景调查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由资深专家和研究人员通过周密的市场调研,国家统计局、政府部门机构发布的最新权威数据,并对多位业内资深专家进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通过相关市场研究的工具、理论和模型撰写而成。本报告主要分析了洛阳市酒店行业现状、洛阳市不同类型酒店经营情况、洛阳市酒店客源构成及定房渠道。报告根据酒店行业发展轨迹及多年的实践经验,对洛阳市酒店行业未来选址、经营策略及投资前景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酒店企业了解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必备参考工具,极具参考价值!

浅谈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和趋势

浅谈产业结构转型的发展和趋势 摘要:产业结构转型是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用工成本不断提高、金融危机的冲击、环境污染的严重,原来的粗放型经济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经济转型势在必然。产业调整是经济转型的关键环节,它的好坏关系着下一轮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产业结构转型关系着千千万万个企业的生死和老百姓的就业形势。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和趋势在文中进行分析。 关键词:产业结构转型、服务业、市场、创新

正文:1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新起点 ■我国产业结构应由原来的低收入国家水平向中等收入国家发展水平提升。 ■进一步的发展就是以城市为主导,促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走到了新的起点,这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在我国的GDP总量达到世界第二之后,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已由经济总量转向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也就是说,在这个新起点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需要由速度转向结构。去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将结束持续30多年的10%左右的高速增长期,转向8%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期。增长速度减缓固然有外部市场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我们的主动调整。特别是,这个“调速”为调整产业结构、争取长期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机会。 过去人们特别重视企业竞争力,这是个需要通过改革和企业制度创新来解决的问题。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产业竞争力比企业竞争力更重要。就如波特所说的,竞争力以产业为度量单位。对企业来说,产业的机会与威胁决定了竞争环境的优劣。当然,就竞争环境来说,它既伴随着风险,又隐含着回报。在这里,我们不妨看看企业竞争力与产业竞争力的关注点和落脚点有何不同?企业的竞争战略目标是让公司在产业内部处于最佳位置。但对国家来说,国家的竞争力在于产业创新与升级的能力。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优势,最为重要的是发展同时代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兴产业,特别是对主导产业进行持续更新,最终要形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弱到较强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基本符合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政策绩效如何,在新的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政策作用的空间有多大,其未来走向是什么,都是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在对中国过去产业结构政策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在WTO背景下未来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的走向。 一、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绩效分析 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当时中国基本上遵循了苏联模式,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政府利用严格的价格管制、强制命令等行政手段优先将稀缺资源配置到重工业部门,使得重工业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这在当时严酷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是符合历史和逻辑的必然选择,也为我国在短期内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奠定了经济技术基础。但是,重工业的超前发展也造成了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制约了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时,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为了矫正畸形的产业结构,协调各产业部分的发展,政府在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先后出台了轻纺工业优先发展政策、促进“短线”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的政策和限制“长线”的加工工业发展的政策。从这些政策实施的结果看,促进农业和轻纺工业发展的政策效果显著。到1982年,我国粮食和工业消费品长期供应紧张的状况已有根本改变;促进“短线”产业和抑制“长线”发展的政策效果就十分有限了。在整个80年代,尽管国家鼓励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并在资金、物资、能源、交通等方面进行扶植,但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却始终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其“瓶颈”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相反,国家限制发展的生产能力过剩的加工工业却不断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在产业结构失衡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之后,国家在继续坚持执行“促短限长”的结构调整政策的同时,开始重视产业结构升级问题。在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政府明确提出了“有重点地开发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产品,努力开拓新的生产领域,有计划地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及“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七五”计划执行的结果看,结构失衡问题依然严重,新兴产业的建立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的进展十分缓慢,产业政策目标基本没有达到,以至于“八五”产业发展规划与“七五”极为相似。90年代初期,受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加工工业因其经济技术特性成为主要的投资领域,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中小加工企业迅速大量涌现,“八五”产业发展规划不仅没有得到执行,而且加重了业已存在的产业结构失衡、产业低度化和分散化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被迫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全面调整,以实现国民经济“软着陆”。 “九五”期间,我国在成功实现国家经济“软着陆”的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突出表现为一般加工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而技术相对密集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尤其是技术密集度高和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特征的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比重明显上升。1999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在制造业的比重已高达8%。2000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了33.7%。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下,基础设施、通讯设施和交通运输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家用电器已经成长

9、区域产业结构分析讲解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区域产业结构评价准则 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的选择以及对已有的产业结构的评价, 要以区域的综合区情及国家的经济大势为依据。在多种因素综合限定的边界内进行选择。区域产业结构的选择的合理性如何,要通过以下几方面来考察。 1、以形成的产业结构同区域的资源结构是否相适应,能否发挥区域的资源优势。即在区域各种经济发展要素中, 供给比较充分、价格比较便宜的生产要素 (既区域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是否优先、重点开发利用其相对应的产业和产品是否得到优先、重点发展。 2、区域产业系统的功能,能不能承担起全国地域分工的重要任务,即对全国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协调能否作出自己独特的贡献。这一点集中表现在区域主导产业部门是否形成, 其发展的规模是否适度。 3、区内产业间的关联度如何,特别是主导产业和非主导产业之间的关系如何,是否协调一方面,主导产业的产业优势能否辐射区域的相关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另一方面, 相关产业又是否与主导产业的发展相配合,从而是整个区域经济系统高效率地运转。 4、区域经济结构的转换力和应变能力如何。即能否充分吸收、消化外来因素,有效地将外来因素或外部投入转换为输出, 形成强大的扩张、输出能力; 能否在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情况下, 通过组织机制的调节, 消除干扰造成的不协调状态; 能否在系统结构保持相对稳定有序的同时,创造条件向更高层次的优化方向发展。 5、结构性效益的高低。如果一个地区的经济效益较好,并且这个较好的效益是由其产业结构带来的, 那么这个产业结构就是合理的; 反之, 如果一个地区的经济效益不好, 而且这个较差的经济效益是由其产业结构带来的, 那么, 这个产业结构就是不合理的, 需要调整。

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 析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摘要:近年来,山东省作为人口大省产业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推动我省 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并发现山东省经济发展迅猛主要归功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本文将从纵向和横向上剖析山东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状况。 【关键词】山东省;产业结构 一、山东省简介: 山东省通过不断改善产业结构,促进多方面产业发展,使得山东省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使得山东省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率先突破万元,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始终处于我国的排 行前端。山东省采取的强而有力的措施让山东省成为了我国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的农业产值已经取得优异的成绩,位居全国第一。山东省非常重视林业的发展,在平稳中发展林业,保护林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林业。山东畜牧业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这些产业的积极发展奠定了山东在中国的农业区域的地位。同时促进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山东工业的发展步伐非常迅速,到现在以能源、化工、冶金等为支柱产业的体系已经形成。 二、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国民经济按照产业发展的时序及劳动对象上的特点, 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一般来说,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 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各种自然资源 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相互制约的方式,它包括三次产业之 间的比例关系和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内部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变动对经济起着决定性影响。 1.产业结构现状纵向分析: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自山东统计信息网。从2002 年开始,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规定, 将农林牧渔服务业划归于第一产业, 但是山东省的第三产业占比并没有太大的回落,

青岛啤酒的产业结构分析

青岛啤酒的产业结构分析 一、公司简介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岛啤酒”)的前身是1903年8月由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合资在青岛创建的日耳曼啤酒公司青岛股份公司,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啤酒制造厂商,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赞助商,跻身世界品牌500强。其啤酒远销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等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啤酒行业权威报告Barth Report依据产量排名,青岛啤酒为世界第六大啤酒厂商。 1993年7月15日,青岛啤酒股票(0168)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内地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企业。上世纪90年代后期,运用兼并重组、破产收购、合资建厂等多种资本运作方式,青岛啤酒在中国19个省、市、自治区拥有50多家啤酒生产基地,基本完成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 二、波特五力分析模型的产业结构分析 (一)波特五力分析模型简介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Michael Porter's Five Forces Model) , 又称波特竞争力模型。“五力”分别是: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波特五力模型是哈佛大学商学院的Michael E. Porter于1979年创立的用于行业分析和商业战略研究的理论模型。该模型在产业组织经济学基础上推导出决定行业竞争强度和市场吸引力的五种力量。此处市场吸引力可理解为行业总体利润水平。“缺少吸引力”意味着前述五种力量的组合会降低行业整体利润水平;而一个非常缺少吸引力的行业则意味着该行业接近于完全竞争市场,该行业中的厂商利润率趋近于0。此模型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如图: (二)青岛啤酒产业结构分析分析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分析

摘要:北京市是一座拥有深厚历史北京的都市,它是我国的首都,受到大伙儿的广泛关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搜集了近三十年来的有关数据,并采纳图表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来对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做统计分析。 关键词: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近三十年

目录: (一)引言 (4) (二)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产业结构分析 (5) (三)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区域结构分析 (20) (四)结论 (43)

(一)引言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早在西周初年,周武王即封召公于北京及附近地区,称燕,都城在今北京房山区的琉璃河镇,在后来的历史进展过程中,北京也作为一颗耀眼的明珠存在着。北京市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不仅在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大都会,在世界上仍然备受着瞩目。毫无疑问,北京的经济进展水平在我国各大都市中居于领先地位,国人们对北京市的经济进展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本文将从全社会固定资产的有关方面对北京市的经济做一个讲明,重点对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进行统计分析。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指以货币表现的建筑和购置固定资产活动的工作量,它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速度、比例关系和使用方向的综合性指标。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要紧手段。通过建筑和购置固定资产的活动,国民经济不断采纳先进技术装备,建立新兴部门,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和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增强经济实力,为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制造物质条件。这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固定资产投资按经济统计可划分为: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治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治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本文将搜集近三十年来北京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在三次产业上的数据做具体分析,同时选取几个代表区域做区域结构分析。

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摘要:近年来,山东省作为人口大省产业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推动我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并发现山东省经济发展迅猛主要归功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本文将从纵向和横向上剖析山东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状况。 【关键词】山东省;产业结构 一、山东省简介: 山东省通过不断改善产业结构,促进多方面产业发展,使得山东省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使得山东省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率先突破万元,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始终处于我国的排行前端。山东省采取的强而有力的措施让山东省成为了我国沿海经济大省。山东省的农业产值已经取得优异的成绩,位居全国第一。山东省非常重视林业的发展,在平稳中发展林业,保护林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林业。山东畜牧业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这些产业的积极发展奠定了山东在中国的农业区域的地位。同时促进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山东工业的发展步伐非常迅速,到现在以能源、化工、冶金等为支柱产业的体系已经形成。 二、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国民经济按照产业发展的时序及劳动对象上的特点, 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一般来说,产业结构是指生产要素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金、人力资源和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相互制约的方式,它包括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内部各部门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变动对经济起着决定性影响。 1.产业结构现状纵向分析: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自山东统计信息网。从2002 年开始,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有关规定, 将农林牧渔服务业划归于第一产业, 但是山东省的第三产业占比并没有太大的回落, 说明山东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 (一)详解波特五力模型 麦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 五种力量模型将大量不同的因素汇集在一个简便的模型中,以此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五种力量模型确定了竞争的五种主要来源,即供应商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以及最后一点,来自目前在同一行业的公司间的竞争。一种可行战略的提出首先应该包括确认并评价这五种力量,不同力量的特性和重要性因行业和公司的不同而变化,如下图所示: 1. 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供应商影响一个行业竞争者的主要方式是提高价格(以此榨取买方的盈利),降低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下面一些因素决定它的影响力: (1)供应商所在行业的集中化程度。 (2)供应商产品的标准化程度。 (3)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构在企业整体产品成本中的比例。 (4) 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对企业生产流程的重要性。 (5) 供应商提供产品的成本与企业自己生产的成本之间的比较。 (6) 供应商提供的产品对企业产品质量的影响。 (7) 企业原材料采购的转换成本。 (8) 供应商前向一体化的战略意图。 2.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与供应商一样,购买者也能够成为行业盈利性造成威胁。购买者能够强行压低价格,或要求更高的质量或更多的服务。为达到这一点,他们可能使生产者互相竞争,或者不从任何单个生产者那里购买商品。购买者一般可以归为工业客户或个人客户,购买者的购买行为与这种分类方法是一般是不相关的。有一点例外是,工业客户是零售商,他可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这样,零售商的讨价还价能力就显著增强了。以下因素影响购买者集团的议价能力: (1)集体购买 (2)产品的标准化程度 (3)购买者对产品质量的敏感性 (4)替代品的替代程度 (5)大批量购买的普遍性 (6)产品在购买者成本中占的比例 (7)购买者后向一体化的战略意图 3.新进入者的威胁 一个行业的进入者通常带来大量的资源和额外的生产能力,并且要求获得市场份额。除了完全竞争的市场以外,行业的新进入者可能使整个市场发生动摇。尤其是当有步骤、有目的地进入某一行业时,情况更是如此。 新进入者威胁的严峻性取决于一家新的企业进入该行业的可能性、进入壁垒、以及预期的报复。其中第一点主要取决于该行业的前景如何,行业增长率高表明未来的赢利性强,而眼前的高利润也颇具诱惑力。 对于上两种威胁,客户需要研究进入壁垒的难易的条件因素,如钢铁业、造船业、汽车工业、规模经济是进入壁垒的重要条件,此外还有产品的差异条件,

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及对中国农业的影响 2004-04-28 10:40 张键杜晓力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也走向了国际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家要想谋得最大利益,就必须提高其国内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加入WTO后,面对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农业的发展更是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一、相关理论与实践 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最早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一些著名学者、研究机构、政府组织和企业分别从国际竞争力产生的基础、评价方法和理论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1、关于国际竞争力理论的研究 国际上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理论主要包括结构学派、能力学派、资源学派及新竞争战略管理理论。 结构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Porter)教授。他把产业组织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引入企业战略管理中,形成了经典的结构一一行为 一一效果(SCP)模式,即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决定了企业的战略和行为以及企业的绩效和盈利能力。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波特教授发表了其著名的竞争三部曲:《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他在著作中提出了不同产业环境下竞争对手分析的框架以及企业成功的三种基本竞争战略,产(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及决定因素,国家的竞争优势的决定及其对产(企)业竞争力的支持作用,并构建了著名的菱形模型(又称“钻石模型”),为企业竞争力分析提供了实践方法。 波特教授认为,有五种力量驱动企业竞争,即供方侃价能力、需方侃价能力、现有竞争对手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生产者的威胁,企业若想在竞争中取得成功必须围绕三种基本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目标集聚战略来组织资源和进行生产。在进行产(企)业竞争力分析时,波特教授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价值链分析法和菱形模型分析法。 价值链分析法认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创造价值,通过对各个环节价值增值,纵向与横向比较来确定各个环节本身的价值,以及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差异,而企业的竞争优势就来源于企业与竞争对于在价值链上的差异。波特教授的菱形模型从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出发来分析影响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各相关因素并解释国际竞争力的来源、以及国际竞争力形成的条件和不足。菱形模型的六要素包括市场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产业(产业链)、企业的组织结构与战略、政府、机会,除了“企业的组织结构与战略”这一要素属于企业内部条件(竞争力研究的微观基础)外,其他五个要素都是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也可以看作是企业竞争力的宏观决定条件,各个要素从不同方面对企业竞争力产生不同的影响并相互促进。 与波特从企业外部环境来研究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同,20世纪80年代中期汉默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