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中和滴定练习题及答案

酸碱中和滴定练习题及答案
酸碱中和滴定练习题及答案

酸碱中和滴定练习题及答案

一、酸碱中和反应的概念

定义:用已知________ 酸(或碱)来测定_____________ 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方法.

二、指示剂

(1)用已知浓度的强酸滴定未知浓度的强碱时若选用_酚酞,溶液由 ________ 色变__________ 色.

(2)用已知浓度的强碱滴定未知浓度的强酸时若选用_酚酞,溶液由 ________ 色变__________ 色.

三、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1)中和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和反应中量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用标准液滴定待测液,待测液放在锥形瓶中)

(1)装标准液的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则测得待测液的浓度偏 ___________

(2)装待测液的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则测得待测液的浓度偏________

(3)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则测得待测液的浓度偏________

(4)滴定过程中锥形瓶中有少量待测溶液溅出则测得待测液的浓度偏 _____

(5)在酸碱中和滴定中润洗滴定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选择题(基础)

1、把PH=3 ([H+]=0。001mol/L )的HSO和PH=10的NaOH溶液混合,如果混合液的PH=7 贝U HSO 和NaOH 溶液的体积比是

A.1 :1 B、1 :10 C、1:2 D、1:20

2、混合0.1mol/L盐酸和0.05mol/L氢氧化钡溶液,配制成200mlPH=11的溶液,所需盐酸的体积是

A、9.9ml

B、10.1ml

C、99ml

D、101ml

3、要准确量取25.00ml 的稀盐酸,可用的仪器是

A、25ml 的量筒

B、25ml 的酸式滴定管

C、25ml 的碱式滴定管

D、25ml 的烧杯

4、中和滴定时,用于量取待测液体积的仪器是

A、烧杯

B、量筒

C、滴定管

D、胶头滴管

5、用标准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来滴定末知浓度的盐酸,在滴定操作时,盐酸应放在

A、锥形瓶中

B、烧杯中

C、滴定管中

D、量筒中

6、进行中和滴定时,事先不应该用所盛溶液洗涤的仪器是

A、锥形瓶

B、酸式滴定管

C、碱式滴定管

D、移液管

7、下列仪器中,没有“ 0”刻度线的是

A、量筒

B、温度计

C、酸式滴定管

D、托盘天平游码刻度尺

8、在室温下进行中和滴定,酸和碱恰好完全反应时,以下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相等

B、参加反应的酸中氢离子的总量和碱中氢氧根离子的总量相等

C、反应后,混合液PH=7

9、中和滴定时需要润洗的仪器有

A、滴定管E、锥形瓶C、烧杯D、移液管

10、下列有关滴定的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①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②往滴定管中注入标准溶液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④滴定

⑤洗

A、⑤①③②④E、③⑤①②④

C、⑤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⑤④

11、下列几种情况,对中和滴定结果无影响的是

A、滴定管用水冲洗后即注入标准液E、滴定管尖端末充满液体

C、滴定前标准液在“0”刻度以上

D、锥形瓶里有少量水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1、酸碱完全中和时()

A、酸与碱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C、酸与碱的质量相等

B、酸所能提供的H+和碱所能提供的0H的物质的量相等D、溶液呈中性

2、要准确量取25.00mL的稀盐酸,可用的仪器是()

A、25mL移液管

B、25mL量筒

C、25mL酸式滴定管

D、25mL碱式滴定管

3、在25mL的碱式滴定管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20mL刻度处,现将滴定管内溶液全部放出,流入量筒内,所

得溶液的体积为()

A、5mL

B、20mL

C、大于5mL

D、小于5mL

4、用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硫酸、磷酸溶液,分别中和质量相同、浓度相同的NaOH溶液生成正盐,消耗这三种酸的体积比是()

A、1:1:1

B、3:2:1

C、6:3:2

D、1:2:3

5、中和相同体积、相同pH的Ba(OH)2、NaOH和NH?H20三种稀溶液,所用相同浓度的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 V V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为()

A、V>V2>V

B、V?>Va=V1

C、V3=V>V1

D、V1=V2>V3,

6、用NaOH溶液滴定盐酸时,由于滴定速度太快,当混合溶液变红时不知NaOH是否过量,判断它是否过量的方法是()

A、加入5mL盐酸再进行滴定

B、返滴一滴待测盐酸

C、重新进行滴定

D、以上方法均不适用

7、常温下,在氨水中滴入盐酸,使pH=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加入的盐酸量不足

B、加入的盐酸过量

C、c(H+)=c(OH-)=10-7mol/L

D、c(NH4+)

8、向10mLpH=12的某碱溶液中加入10mLpH=2的盐酸,充分反应后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则此碱一定是

()

A、弱碱

B、一元强碱

C、多元强碱

D、任何强碱

9、等量的苛性钠溶液分别用pH值为2和3的醋酸溶液中和,设消耗醋酸溶液的体积依次为V a和V b,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A、V a>10V3

B、x=10V a

C、V a<10V b

D、V)>10V a

10、某苛性钾样品中含有不与酸反应的杂质,为了测定苛性钾的纯度,取样品0.56g溶于水制成1L溶液。取此

溶液25.00mL,用0.005mol/LH 2SQ标准液滴定,用去24mL,则苛性钾的质量分数为()

A、96%

B、48%

C、9.6%

D、56%

二、填空题(50分)

11、现有下列仪器或用品:①铁架台(含铁圈、各种铁夹);②锥形瓶;③滴定管(酸式与碱式);④烧杯(若干个);⑤玻璃棒;⑥天平(含砝码):⑦滤纸;⑧量筒;⑨三角漏斗。有下列药品:①NaOH固体;②标准NaOH溶液;③未知浓度的盐酸;④ N@CO溶液。试回答以下问题。

(1)做酸碱中和滴定时,还缺少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配制250mL0.1moI/L溶液时,还缺少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过滤时,应选用上述仪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编号)。

12、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氨水时,锥形瓶中通常盛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滴定时左

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右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双眼注

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滴定过程中进行如下操作,分别指出该项操作对滴定结

果的影响(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1 )用酚酞作指示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滴定前未用标准盐酸润洗酸式滴定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滴定前用氨水润洗锥形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滴定前标准盐酸是敞口放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中和过程中往锥形瓶中加一些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滴定结束时俯视滴定管刻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称取mg纯NaOH配成500mL溶液,取出25mL恰好与20mL盐酸完全中和,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若该mgNaO中实际含有少量的氢氧化钙,则盐酸的实际浓度比上面的数值要____________________ 。

若该mgNaO中实际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则盐酸的实际浓度比上面的数值要____________________ 。

若mgNaO中实际含有少量的碳酸钠,则盐酸的实际浓度比上面数值要。

14、用中和滴定测定NaOH和NazCQ混合溶液中的NaOH的质量分数时,可先在混合溶液中加过量BaCb溶液,使

Na^CO完全变成BaCO沉淀,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用酚酞作指示剂)。试回答:(1)向混有BaCO沉淀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为什么不会使BaCO溶解而能测定NaOH 的含量 _____ 。

(2)为什么在滴定过程中要不断振荡锥形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如何突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能否改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测出的NaOH质量分数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环境监测测定水中溶解氧的方法是:

①量取amL水样,迅速加入固定剂MnSO溶液和碱性KI溶液(含KOH,立即塞好瓶塞,反复振荡,使之充分反

应,其反应式为:2Mn2++Q+4OH=2MnO(OH)(该反应极快)

②测定:开塞后迅速加入1mL?2mL浓硫酸(提供H+),使之生成12,再用bmol/L的NazS z O溶液滴定(以淀粉为指示剂),消耗VmL有关反应式为:

- + 2+ 2- - 2-

MnO(OH2+2I +4H=Mn +12+3H2O I 2+2SO=2I +S4Q

试回答:(1)水中溶解氧的计算式是(以g/L 为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滴定(丨2和SO2-反应)以淀粉为指示剂,终点时溶液由_______________ 色变为___________ 色。

3 )测定时,滴定管经蒸馏水洗涤后即加滴定剂Na^SzQ溶液,导致测定结果(偏高、偏低、无影响)。

(4 )记录测定结果时,滴定前仰视刻度线,滴定到达终点时又俯视刻度线,将导致滴定结果(偏高、偏低、无

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计算题(10分)

16、有一含NaCI、NaCO和NaOH的混合物,为了检测各成分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1)取此混合物2g溶于蒸馏水中配成100mL溶液,然后取出20mL,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0.20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盐酸25mL。

(2)另取所配溶液20mL,先加入BaCl2溶液直到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后取滤液,再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上

述盐酸进行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盐酸15mL。

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原混合物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

【练习答案】

一、1 、B2、AC3、C4

C5、B

6 、B

7 、BD

8 、A9

D10、A

二、11、(1)蒸馏水,指示剂(酚酞或甲基橙)(2)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3)①④⑤⑦⑨

12、氨水控制活塞摇动锥形瓶锥形瓶中待测液的颜色变化

(1)偏低(2)偏高(3)偏高(4)偏高(5)不变(6)偏低

13、mol/L 偏高偏低偏低

14、(1 )由于采用酚酞作指示剂,从滴定开始到滴定终止,溶液始终呈碱性,故BaCO沉淀不溶解,滴入盐酸只与NaOH反应。

(2)防止局部酸化使BaCO溶解

高中化学知识讲解《酸碱中和滴定》

酸碱中和滴定 【学习目标】 1、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2、初步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方法。 【要点梳理】 要点一、中和滴定的原理和方法。 1、定义: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的实验方法叫中和滴定法。 2、原理:在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与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所用的体积,根据反应化学方程式中酸、碱物质的量的比求出未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3、关键:①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②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4、指示剂的使用。 ①用量不能太多,常用2~3滴,因指示剂本身也是弱酸或弱碱,若用量过多,会使中和滴定中需要的酸或碱的量增多或减少。 ②指示剂的选择。 选择指示剂时,滴定终点前后溶液的颜色改变:颜色变化对比明显。 如强酸与强碱的中和滴定,到达终点时,pH变化范围很大,可用酚酞,也可用甲基橙;强酸滴定弱碱,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的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故选择在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甲基橙;强碱滴定弱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的盐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故选择在碱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酚酞。 一般不用石蕊试液,原因是其溶液颜色变化对比不明显,且变色范围较大。 要点二、中和滴定操作。 1、中和滴定的仪器和试剂。 ①仪器。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性溶液、水解呈碱性的盐溶液、氢氟酸)、碱式滴定管、铁架台、滴定管夹、烧杯、锥形瓶等。 ②试剂。标准溶液、待测溶液、指示剂、蒸馏水。 2、准备过程。 ①滴定管的使用: a.检验酸式滴定管是否漏水(碱式滴定管同样检验)。 b.洗净滴定管后要用标准液润洗2~3次,并排除滴定管尖嘴处的气泡。 c.注入液体:分别将酸、碱反应液加入到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滴定管刻度“0”以上2 mL~3 mL处,并将滴定管垂直固定在滴定管夹上。 d.调节起始读数:在滴定管下放一烧杯,调节活塞,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 满反应液(如果酸式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应快速放液以赶走气泡;除去碱式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方法--学案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方法 一.所用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和锥形瓶 (1)酸式滴定管和碱式滴定管的构造,对比不同点及其原因; (2)对比滴定管和量筒刻度的不同。 二.实验操作: (1)查:检查是否漏水和堵塞。 (2)洗:洗净后用指定的酸和碱液润洗。(锥形瓶只用蒸馏水洗净即可) (3)盛、调:用烧杯沿漏斗注入滴定管中,放出液体,赶气泡、调起点。 (4)取:将一定体积未知浓度的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滴入几滴酚酞。 (5)滴定:操作要点及滴定终点的观察。 左手控制滴定管的活塞或挤压玻璃小球,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 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指示剂变色,半分钟内不褪色) (6)记和算:数据的记录和处理求出酸的浓度。计算时可用公式: c(H+)= c[(OH-)×V(碱)÷V(酸)求。 [原理:c(H+)×V(酸)= c[(OH-)×V(碱)] 三、练习: 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某浓度的浓硫酸,其实验步骤如下: 1.配制稀硫酸溶液100mL,操作方法是:在____里盛适量蒸馏水,用____滴定管取1mL 浓硫酸,使其缓缓沿烧杯内壁注入盛有适量蒸馏水的____中,并用____搅拌,以达____的目的。将____后的溶液沿____注入____中,用蒸馏水洗涤____和____2~3次,洗液都注入____中,振荡摇匀后,将水注入____,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____处,改用____加水至____。盖好瓶塞,振荡摇匀后,转移至贴有标签的试剂瓶中。 2.滴定:用酸式滴定管取10mL稀硫酸,注入____中,滴入3至5滴酚酞并摇匀后,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直到加入最后一滴氢氧化钠,刚好使溶液____,即达滴定终点。 3.记录和计算:求:稀释前后硫酸物质的量的浓度。 4.讨论: ①碱式滴定管在盛氢氧化钠溶液前要先用____洗净再用____润洗,盛待测硫酸溶液的容器是____,容器在盛稀硫酸前,要用____洗。 ②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碱溶液洗,只用水洗,立即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将会使测定的稀硫酸浓度____(偏高、偏低、不受影响,下同)。 ③滴定前,盛稀硫酸的容器水洗后,用稀硫酸润洗,再盛稀硫酸10mL,再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将会使测定硫酸溶液的浓度结果____。 ④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内无气泡,后因操作不当进了气泡,测定结果,使稀硫酸的浓度_。 ⑤盛稀硫酸的容器内盛10mL稀硫酸后,再加入10mL水后滴定,则测定结果,硫酸溶液浓度将____。 ⑥滴定前平视读数,滴定终点时,仰视读数,并记录读数,测得的硫酸溶液浓度将____。

人教部编版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知识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高中化学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知识点总结 在历年高考命题中,通过图象考查弱电解质电离平衡、 pH与起始浓度的关系、有关混合溶液pH的计算、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盐类水解、守恒关系的应用以及沉淀溶解平衡 等知识的题目是必考题,具有一定难度和区分度。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试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和难点, 试题通常以酸碱滴定过程为基础,涉及电解质水溶液中离子 浓度的等量关系、大小关系以及水的电离程度等知识和规 律,综合性强,难度较大。 一、解题方法: 1.要仔细分析所给图象,确定图象各点的成分和溶液酸 碱性,充分挖掘图象信息中的隐含条件,如图示中的最高点、最低点、交汇点、突变点都是提供解题信息的关键点。 2.用守恒法、不等式(先主次、后大小)等方法解决问 题。 (1)三大守恒:①电荷守恒,②物料守恒,③质子守 恒。 (2)一个不等式:主要微粒>次要微粒。 ①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含水解和不水解)溶液主要 以电离产生的离子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②弱酸、弱碱主要以弱电解质的分子形式存在于溶液

中。 ③可水解的盐溶液中可水解的离子的水解程度极小、弱 电解质分子的电离程度极小。 ④强碱弱酸的酸式盐溶液,需要讨论酸式酸根水解和电 离程度的相对大小。 3.对于混合溶液的离子平衡图象题,解题思维必须触及:混合溶液有无反应、反应物是否过量、电离与水解何者强、 溶液体积变化有无影响定性分析或定量计算等。若不发生反 应的混合溶液,则同时考虑电离和水解。若恰好完全反应的 混合溶液,生成的是酸或碱则考虑电离,生成的是盐则考虑 水解。若反应物过量,则根据过量程度考虑电离或水解。若 有定量计算,则要考虑混合溶液的体积变化。 4.一定要理解透坐标用对数表示的含义。结合平衡移动 原理确定变化量到底是增大了还是减小了。 5.选择题中的曲线图通常有以下几种: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图象。该类试题中,图象中 一般会同时涉及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2)酸碱混合液的pH与离子浓度大小之间的关系图象。 (3)沉淀溶解平衡图象。 无论哪种图象题,主要的命题点都无外乎以下几方面: (1)水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的判断。

高二化学酸碱滴定关于高二化学上册《酸碱滴定》知识点总结沪教版

高二化学酸碱滴定关于高二化学上册《酸碱滴 定》知识点总结沪教版 高二化学上册《酸碱滴定》知识点总结沪教版【知识点1】酸碱中和滴定的概念及原理 【知识点5】酸碱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1.根据c(待测)=c(待测)V(标准) V(标准)因c(标准)与V(待测)已确定,因此只要分析出不正确操作引起V(标准)的变化,及分析结果。 强酸滴定强碱误差分析:标准液体积偏大,实验结果就偏大,反之,实验结果偏小 2.常见误差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酚酞作指示剂)为例。常见的因操作不正确而引起的误差有: 1、下列操作会使盐酸的体积变大,滴定结果c偏高: ①滴定前未排除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②滴定前俯视读数或滴定后仰视读数或二者都发生; ③用有刻度的移液管移液时仰视读数; ④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直接盛放标准液; ⑤锥形瓶用水洗后又用待测液润洗; ⑥把移液管尖端部分的残留待测液也吹入锥形瓶中; ⑦滴定时,溶液快速成线流下,而使终点确定过迟;

⑧标准液滴入锥形瓶外,或滴在靠瓶口处的内壁上而未用蒸馏水冲入瓶内: ⑨标准液配制好后,倒进未用此液清洗过的试剂瓶再取用。 2、下列操作会使盐酸的体积变小,滴定结果c偏低: ①滴定前无气泡,滴定终了有气泡; ②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③有刻度的移液管移液时俯视读数; ④滴定管或移液管未用待测液润洗就直接量取待测液; ⑤移液管尖嘴处悬挂的一滴待测液未“靠”入锥形瓶中; ⑥待测液附着在锥形瓶口处未用水冲入瓶内; ⑦锥形瓶摇动时,有待测液溅出; ⑧待测物是固体,称量时,已吸潮; ⑨近终点时,就停止振荡锥形瓶;或确定终点过早; ⑩盛装过酸液的锥形瓶未经充分洗涤又用来盛装待测液。 3、下列操作对滴定结果无影响: ①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盛装待测液; ②向锥形瓶中注入待测液后,又用蒸馏水冲稀。 1、在酸碱中和反应中,使用一种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酸或碱溶液跟未知浓度的碱或酸溶液完全中和,测出二者的体积,根据化学方程式中酸和碱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就可以计算出碱或酸的溶液浓度。

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

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一要准确测定出参加中和反应的酸、碱溶液的体积;二要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酸碱指示剂可在中和反应终点时出现颜色变化,因此终点判断须选择合适指示剂。 酸碱恰好完全中和的时刻叫滴定终点,为准确判断滴定终点,须选用变色明显,变色范围的pH与恰好中和时的pH吻合的酸碱指示剂。 酚酞和甲基橙是中和滴定时常用的指示剂,其变色范围分别是:甲基橙的pH在3.1~4.4之间,酚酞的pH在8.2~10.0之间。如用0.1000 mol/L的NaOH溶液去滴定20.00 mL 0.1000 mol/L 的盐酸溶液,理论上应用去NaOH溶液20.00 mL,这时溶液的pH=7。但如果用酚酞作指示剂,在它所指示的滴定终点时,pH≠7,而是在8.2~10.0之间。实际计算表明,当滴定到终点时,溶液的pH并不一定等于7,而是存在误差的。这是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所导致的,所造成的误差是在许可范围之内,可以忽略不计。 为了减小误差,强酸强碱之间的互滴,可选择甲基橙或酚酞。若酸与碱中有一方是弱的,则要根据中和后所得的盐溶液的pH来确定选择哪一种指示剂。一般说来:强酸中和弱碱时,选择甲基橙(变色范围pH在3.1~4.4之间,生成的强酸弱碱盐显酸性);强碱中和弱酸时,选择酚酞(变色范围pH在8.2~10.0 之间,生成的强碱弱酸盐显碱性)。由于石蕊试液的变色范围较大,且变色不明显,在中和滴定时一般不用其作为中和滴定的指示剂。 一、选择指示剂 【例题1】已知常温、常压下,饱和CO2的水溶液的pH=3.9,则可推断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碳酸氢钠水溶液时,适宜选择的指示剂及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的情况是 A. 石蕊,由蓝变红 B. 甲基橙,由橙变黄 C. 酚酞,红色褪去 D. 甲基橙,由黄变橙 解析:标准盐酸溶液滴定碳酸氢钠水溶液时,发生的反应是: NaHCO3 + HCl === NaCl + CO2↑+ H2O,滴定终点时pH=3.9,因此滴定终点时溶液显酸性,指示剂选用甲基橙(3.1~4.4),滴定终点时溶液pH降低到3.9,颜色由黄变橙。 答案:D 【例题2】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围如下: 甲基橙:3.1~4.4 石蕊:5.0~8.0 酚酞:8.2~10.0 用0.1000 mol/L 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B. 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 C. 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D. 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解析:0.1000 mol/L 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生成CH3COONa 是强碱弱酸盐,因发生水解而使溶液显碱性,故选择酚酞作指示剂误差最小。若选用甲基橙,在甲基橙的变色范围内,NaOH的量不足,导致测定出的CH3COOH浓度偏小。石蕊变色范围太宽,误差大,且颜色变化不明显,不能作酸碱中和反应的指示剂。因此,应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专题练习题及答案

高二化学酸碱中和滴定专题练习题及答案 酸碱中和滴定――专题训练 1. 在下列叙述仪器“0”刻度位置正确的是() A. 在量筒的上端 B. 在滴定管上端 C. 在托盘天平刻度尺的正中 D. 在托盘天平刻度尺 的右边 2. 准确量取25.00ml KMnO4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A. 25ml量筒 B. 25ml酸式滴定管 C. 25ml碱式滴定管 D. 有刻度的 50ml烧杯 3. 下列实验中,由于错误操作导致所测出的数据一定偏 低的是() A. 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时,俯视读出的读数 B. 用标准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测碱液浓度时,酸式滴定管洗净后,没有用标准盐酸润洗,直接装标准盐酸滴定碱液,所测出的碱液的浓度值C. 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时,加热温度太高使一部分硫酸铜发 生分解,所测出的结晶水的含量 D. 做中和热测定时,在大小烧杯之间没有垫碎泡沫塑料(或纸条)所测出的中和热数值 4. 酸碱中和反应属于放热反应,酸碱中和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称为中和热。放下列浓度均为0.1mol/L的溶液混合时,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与NaOH反应时,HCL的中和热小于CH3COOH的中和热 B. 与NaOH 反应时,HCL的中和热大于CH3COOH的中和热 C. 与NaOH反应时, H2SO4的中和热大于HCL的中和热 D. 与H2SO4反应时,Ba(OH)2 的中和热等于NaOH的中和热的2倍 5. 下列关于等体积、等pH的NaOH和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种溶液中OH-的浓度相同B. 需要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中和 C. 温度升高10℃,两溶液的pH 仍相等 D. 两种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6. 下列有关中和 滴定的操作:①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②往滴定管内注入标准溶液; ③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④滴定;⑤滴加指示剂于待测液;⑥洗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 ⑥③①②⑤④ B. ⑤①②⑥④③ C. ⑤④③②①⑥ D. ③①②④⑤⑥ 7. 某学生用碱式滴定管量取 0.1mol?L-1的NaOH溶液,开始时仰视液面读数为1.0mL,取出部分 溶液后,俯视液面,读数为11.0mL,该同学在操作中实际取出的液 体体积为() A. 大于10.0mL B. 小于10.0mL C. 等于10.0mL D. 等于11.0mL 8. 已知次碘酸(HIO)既能和酸又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它与盐酸发生反应将生成() A. HI B. IOCl C. HClO D. ICl 9. 有

[推荐学习]2019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大全专题05物质的量分数曲线练习

专题05 物质的量分数曲线 1.25℃时,改变0.1mol/LRCOOH溶液的pH,溶液中RCOOH、RCOO-的微粒分布分数a(X)= c(X)/[c(RCOOH) + c(RCOO-)];甲酸(HCOOH)与丙酸(CH3CH2COOH)中酸分子的分布分数与pH 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丙酸的酸性比甲酸强 B. CH3CH2COOH CH3CH2COO-+ H+的lgK=-4.88 C. 若0.1mol/L 甲酸溶液的pH=2.33,则0.01mol/L 甲酸溶液的pH=3.33 D. 将0.1mol/L 的HCOOH溶液与0.1mol/L 的H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a+)>c(HCOOH)>c (HCOO-)>c(OH-)>c(H+) 【答案】B 【解析】分析:A.根据图像中酸分子的分布分数大小进行判断,酸分子的分布分数越大,酸性越弱;B. 根据图像中给定的信息pH=4.88时,c(CH3CH2COOH)=c(CH3CH2COO-),并结合电离方程式进行解析;C.弱酸溶液加水稀释,促进弱酸的电离;D.根据图示信息,甲酸的电离平衡常数10-3.75,电离大于水解过程,所以HCOOH与HCOONa(1:1)的混合液显酸性。据此解答问题。 2.室温下,某二元碱X(OH)2水溶液中相关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变化的曲线如图

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K b2的数量级为10-8 B. X(OH)NO3水溶液显碱性 C. 等物质的量的X(NO3)2和X(OH)NO3混合溶液中c(X2+)>c[X(OH)+] D. 在X(OH)NO3水溶液中,c[X(OH)2]+c(OH-)= c(X2+)+ c(H+)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是一道图形比较熟悉的题目,不过题目将一般使用的二元酸变为了二元碱,所以在分析图示时要随时注意考查的是多元碱的分步电离。 详解:A.选取图中左侧的交点数据,此时,pH=6.2,c[X(OH)+]=c(X2+),所以 K b2=,选项A正确。 B.X(OH)NO3水溶液中X的主要存在形式为X(OH)+,由图示X(OH)+占主导位置时,pH为7到8之间,溶液显碱性,选项B正确。 C.等物质的量的X(NO3)2和X(OH)NO3混合溶液中c(X2+)和c[X(OH)+]近似相等,根据图示此时溶液的pH约为6,所以溶液显酸性X2+的水解占主导,所以此时c(X2+)<c[X(OH)+],选项C错误。 D.在X(OH)NO3水溶液中,有电荷守恒:c(NO3-)+c(OH-)=2c(X2+)+c(H+)+c[X(OH)]+,物料守恒:c(NO3-)=c(X2+)+c[X(OH)2]+c[X(OH)]+,将物料守恒带入电荷守恒,将硝酸根离子的浓度消去,得到该溶液的质子守恒式为:c[X(OH)2]+c(OH-)=c(X2+)+c(H+)。 3.25℃时,在“H2A―HA-―A2-”的水溶液体系中,H2A、HA-和A2-三者中各自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α)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酸碱中和滴定

第八节酸碱中和滴定 月日姓名 【知识要点】 一、酸碱中和滴定原理 1、表达式: 2、恰好反应完的标准: ①体积②滴定终点 二、滴定仪器 酸式滴定管盛装 碱式滴定管盛装 锥形瓶、铁架台(带滴定管夹)、烧杯等 三、试剂 1、标准液置于中 2、待测液置于中 强酸+ 强碱,用,终点色变为 3、酸碱指示剂强酸滴定弱碱,用,终点色变为 强碱滴定弱酸,用,终点色变为 四、操作(洗、取、滴、读、算) 1、洗涤 锥形瓶 滴定管 洗涤原则 滴定管洗涤方法 滴定管洗涤干净标准 2、取液(碱式滴定管排气泡的方法是:) 3、滴定 注意:要等滴定管液面时再开始滴定; 操作:锥形瓶下面垫,左手右手眼 4、读数:平时凹液面 5、计算:先算C1= ,重复(平行做)以上实验2~3次,然后得出

C最终= 五、指示剂的选用 1、强酸强碱间的滴定:甲基橙、酚酞 2、强酸滴定弱碱:两者正好完全反应,生成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性选用作 指示剂 3、强碱滴定弱酸:两者正好完全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选用作 指示剂 六、误差分析(一般是出现在以上操作的环节上) 依照公式:k已知C已知V已知=k B C B V B,有: C B =k已知C已知V已知 k B V未知

【典型例题】 例1. 用已知浓度的NaOH 溶液测定某42SO H 溶液的浓度,如图,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 ( ) 例2.误差分析题(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 1、未用标准盐酸标准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 2、滴定管内壁不干净,滴定后,酸式滴定管内壁挂水珠( ) 3、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 4、滴定操作时,有少量盐酸滴于锥形瓶外( ) 5、滴定前仰视刻度,滴定后俯视刻度( ) 6、锥形瓶内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测氢氧化钠润洗 2-3次,将润洗液倒掉,再装 NaOH 溶液( ) 7、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倒尽即装NaOH 溶液( ) 8、滴定过程中摇动锥形瓶,不慎将瓶内的溶液溅出一部分。( ) 9、指示剂滴加过多( ) 10、碱式滴定管用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 11、取待测液时,未将盛待测液的碱式滴定管尖嘴的气泡排除。取液后滴定管尖嘴充 满溶液( ) 12、在配制待测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称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时,内含少量的氢氧 化钾,用标准盐酸溶液进行滴定。( ) 13、同上情况,若氢氧化钠中含有少量的碳酸钠,结果如何( ) 例3.以已知浓度的Na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下列情况,测得结果偏高的是( ) ①用酚酞作指示剂 ②滴定管用水洗后,未用标准溶液润洗就装入标准溶液 ③锥形瓶盛待测液前,未用待测液润洗 ④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⑤用于取待测液的移液管未用待测液润洗 ⑥在摇动锥形瓶的过程中不慎溅出了一小部分溶液 A 、①③④ B 、②③⑥ C 、② D 、④⑤⑥ 例4.实验室里,用0.11摩/升HCl 溶液去测定20毫升未知浓度的NaOH 溶液,三次实验 中用去HCl 的体积分别为21.7毫升、21.9毫升、21.8毫升,则NaOH 的浓度为( ) A 、0.12摩/升 B 、0.15摩/升 C 、0.11摩/升 D 、0.125摩/升 锥形瓶中溶液 滴定管中溶液 选用指示剂 选用滴定管 A 碱 酸 石蕊 (乙) B 酸 碱 酚酞 (甲) C 碱 酸 甲基橙 (甲) D 酸 碱 酚酞 (乙)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方法

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报告 班级姓名学号合作者日期 一、实验目的:用已知浓度溶液(标准溶液)【本实验NaOH为标准溶液】测定未知溶液(待测溶液)浓度【本实验盐酸为待测溶液】 二、实验用品: 1.所用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滴管、烧杯 2.所用试剂:0.1000mol/LNaOH溶液、待测盐酸、酚酞 三、实验原理:c(标)×V(标)= c(待)×V(待)【假设反应计量数之比为1:1】 【本实验具体为:c(H+)×V(酸)= c(OH-)×V(碱)】 四、实验操作: (1)查:检查是否漏水和堵塞。 (2)洗:洗净后用指定的酸和碱液润洗。(锥形瓶只用蒸馏水洗净即可) (3)盛、调:用烧杯沿漏斗注入滴定管中,放出液体,赶气泡、调起点。 (4)取:左手控制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将一定体积未知浓度的酸溶液放入锥形瓶中,滴入几滴酚酞。 (5)滴定:操作要点及滴定终点的观察。 左手挤压碱式滴定管玻璃小球,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指示剂变色,半分钟内不褪色)(6)记和算:数据记录和处理,求出酸的浓度 C(盐酸)= 五.常见误差分析:[根据:c(H+)×V(酸)= c[(OH-)×V(碱)分析]

六、练习 1. 刻度“0”在上方的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 A. 滴定管 B. 量筒 C. 移液管 D. 量杯 2. 要准确量取25.00 mL稀盐酸,可用的仪器是( ) A. 25 mL碱式滴定管 B. 25 mL量筒 C. 25 mL酸式滴定管 3. 中和滴定时,用于量取待测液体积的仪器是( ) A. 胶头滴管 B. 量筒 C. 滴定管 D. 移液管 4. 进行中和滴定时,事先不应该用所盛溶液洗涤的仪器是( ) A. 酸式滴定管 B. 碱式滴定管 C. 锥形瓶 D. 移液管 5. 在25mL的碱式滴定管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20mL刻度处,现将滴定管内溶液全部放出,流入量筒内,所得溶液的体积为() A. 5mL B. 20mL C. 大于5mL D. 小于5mL 6. 准确量取25.00mL KMnO4溶液可以选用的仪器是() A. 50mL量筒 B. 10mL量筒 C. 50mL酸式滴定管 D. 50mL碱式滴定管 7. 用标准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来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在滴定操作时,盐酸() A. 只能盛在锥形瓶中 B. 只能盛在酸式滴定管中 C. 也可用碱式滴定管取放 D. 既可盛在锥形瓶中,也可盛在酸式滴定管中 8. 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来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若用甲基红为指示剂,滴定终点时的颜色变化应该是 A. 由黄色变成红色 B. 由黄色变为橙色 C. 由橙色变成红色 D. 由红色变为橙色 9. 用标准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来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使用酚酞做为指示剂,下列叙述中说明恰好达到滴定终点的是() A. 由红色变为深红色 B. 由无色变为深红色 C. 由浅红色变成深红色 D. 由无色变为浅红色 10. 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待测盐酸,若用甲基橙代替酚酞作指示剂,此时盐酸浓度的测定值与酚酞作指示剂的测定值相比较是() A. 偏大 B. 偏小 C. 无影响 D. 无法判断

专题09强碱滴定三元酸曲线 2019高考复习专题——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大全Word版含解析

1.砷(As)是一些工厂和矿山废水中的污染元素。常温下,H3AsO4水溶液中含砷的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加NaOH溶液调节pH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p K a=-lg K 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Na2HAsO4溶液显碱性 B. H3AsO4溶液p K a2为2.2 C. m点对应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为10-2.5mol·L-1 D. n点对应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Na+)>c(HAsO42-)=c(H2AsO4-)>c(H+)=c(OH-) 【答案】B 【解析】分析:A.根据Na2HAsO4溶液pH大于7判断; B.根据H3AsO4的电离平衡常数计算; C.m点对应溶液为HAsO42-和AsO43-的混合溶液,溶液显碱性,说明是盐的水解的原因;D.n点对应溶液pH=7,溶液呈中性,据此解答。 详解:A.根据图象分析可知,HAsO42-溶液pH大于7,溶液显碱性,A正确; B.H3AsO4的K a2=,pH=7时c(HAsO42-)=c(H2AsO4-),K a2=c(H+)=10-7,pK a2=7,B错误; C.m点对应溶液为HAsO42-和AsO43-的混合溶液,溶液显碱性,盐类水解促进水的电离,m 点溶液的pH=11.5,则对应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为10-2.5mol·L-1,C正确; D.n点对应溶液pH=7,溶液中c(Na+)>c(HAsO42-)=c(H2AsO4-)>c(H+)=c(OH-),D正确;答案选B。 2.25℃时,向10mL0.1mol·L-1H3AsO4水溶液滴加0.1 mol·L-1NaOH溶液,含砷的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分别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之对数曲线专练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之对数曲线专练 1.若定义pC是溶液中微粒物质的量浓度的负对数,则常温下,一定浓度的某酸(H2A)水溶液中pC(H2A)、pC(HAˉ)、pC(A2-)随着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pH=4时,c(HAˉ)

A. 溶液加水稀释,先增大后不变 B. 在NaHXO3溶液中:>1 C. 向Na2X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显中性时:c(Na+)+2c(H+)=c(HXO3-)+2c(XO32-)+2c(OH-) D. 实线M表示pOH与的变化关系 【答案】B 【解析】分析:A. 溶液加水稀释,c(H+)×c(XO32-)/c(HXO3-)的值不变;B. 在NaHXO3溶液中, = [c(OH-)×c(HXO3-)×c(H2XO3)]÷[c(H+)×c(XO32-)×c(HXO3-)]=K h/K a1,结合pOH=2计算;C.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及中性溶液中c(H+)=c(OH-)进行分析;D.已知pOH=-lgc(OH-),则pOH越大,c(OH-) 越小,当pOH较大时,溶液中的氢离子较多,则c(H2XO3)较大,所以实线M表示pOH与的变化关系;根据以上分析解答。 详解:Na2XO3溶液加水稀释,水解程度增大,但是溶液中c(HXO3-)、c(OH-)均减小,温度不变,Kw不变,因此c(H+)增大,Na2XO3溶液加水稀释,一直增大,A错误;= [c(OH-)×c(HXO3-)×c(H2XO3)]÷[c(H+)×c(XO32-)×c(HXO3-)]=K h/K a1,根据图像当=0时,溶液的 pOH=4,水解大于电离,溶液显碱性,所以K h/K a1>1,即在NaHXO3溶液中:>1,B正确;向Na2X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溶液显中性时: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c(HXO3-)+2c(XO32-)+c(OH-),C错误;Na2XO3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分两步水解:XO32-+H2O= HXO3-+ OH-, HXO3-+ H2O= H2XO3+ OH-;水解的第一步程度较大,因此c(HXO3-)/c(XO32-)比值较大,当c(HXO3-)/c(XO32-)=10-4时,溶液的碱性最强,pOH=0;第二步水解受到第一步抑制,水解程度较小,c(H2XO3)/c(HXO3-)比值较小,当c(HXO3-)/c(XO32-)=10-9时,溶液的碱性最强,pOH=0;所以实线M表示pOH 与的变化关系,D错误;正确选项B。 3.常温下,二元弱酸H2Y 溶液中滴加KOH 溶液,所得混合溶液的pH 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

人教版化学选修4重要知识点解读 酸碱中和滴定

酸碱中和滴定 (2020·长治市第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上常用AG表示溶液的酸碱度,AG= + - c(H) lg c(OH) 。25℃, 用0.100 mol·L?1NaOH液滴定20.00 mL 0.100 mol·L?1 HNO2溶液,AG与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V)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D点溶液中的pH=11.25 B.B点溶液中存在2c(H+)?2c(OH?)=c(NO2?)?c(HNO2) C.C点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小于20.00 mL D.25℃时,HNO2的电离平衡常数K a=1.0×10?5.5 【参考答案】D 【试题解析】A项,D点lg c(H+)/c(OH?)=?8.5,则c(H+)/c(OH?)=10?8.5,K W= c(H+)×c(OH?)=10?14,所以 c(H+)=1.0×10?11.25,pH=11.25,故A项正确;B项,B点溶液为等浓度的HNO2和NaNO2溶液,溶液中存在①电荷守恒:c(H+)+c(Na+)=c(OH?)+c(NO2?),②物料守恒:2c(Na+)=c(HNO2)+ c(NO2?),将①×2?②得: 2c(H+)?2c(OH?)=c(NO2?)?c(HNO2),故B项正确;C项,C点lg c(H+)/c(OH?)=0,则c(H+)/c(OH?)=1,HNO2的电离程度与NaNO2的水解程度相同,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小于20.00 mL ,故C项正确;D.A点 lg c(H+)/c(OH?)=8.5,则c(H+)/c(OH?)=108.5,K W= c(H+)×c(OH?)=10?14,所以c2(H+)=1.0×10?5.5,由于c(H+)与c(NO2?)近似相等,所以HNO2的电离常数K a=c(H+)×c(NO2?)/ c(HNO2)= 1.0×10?5.5/(0.1?1.0×10?6.5)= 1.0×10?6.5,故D项错误;故答案为D。

高中化学3.2.1酸碱中和滴定法及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的绘制每课一练新人教选修6

3.2.1 酸碱中和滴定法及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的 绘制每课一练(人教版选修6) [基础过关] 一、中和滴定所用仪器 1.准确量取25.00 mL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A.50 mL量筒B.10 mL量筒 C.50 mL酸式滴定管D.50 mL碱式滴定管 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用50 mL的量筒量取8.80 mL的盐酸 B.用托盘天平称量13.25 g的食盐 C.中和滴定实验时锥形瓶用待测液润洗 D.用50 mL的滴定管量取22.00 mL的NaOH溶液 二、指示剂的选择及滴定终点判断 3.用强酸滴定强碱时,若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当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的颜色变化是() A.由红变橙B.由黄变橙 C.由黄变红D.由红变黄 4.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围如下: 甲基橙:3.1~4.4石蕊:5.0~8.0酚酞:8.2~10.0 用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 叙述中正确的是() 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作指示剂 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作指示剂 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三、中和滴定误差分析 5.下列几种情况,对中和滴定结果无影响的是()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注入标准液 B.滴定管尖端未充满液体 C.滴定管中标准液在零刻度以上 D.盛未知浓度溶液的锥形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6.下列实验操作都可能引起实验误差,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测定的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 L·mol-1

B.100 mL 0.1 mol·L-1 NaOH溶液和100 mL 0.1 mol·L-1 CH3COOH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等于573 J C.配制1.0 mol·L-1 NaCl溶液定容时仰视容量瓶的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 D.中和滴定时,锥形瓶含有水就注入待测液,所测待测液浓度偏小 四、中和滴定的基本操作 7.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时,可能有以下一些操作: ①用蒸馏水洗涤碱式滴定管后,直接装入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 ②经检查碱式滴定管不漏液,胶管中玻璃珠控制灵活后,用少量已知的NaOH溶液洗涤 2~3次后再装入碱液,将液面调至刻度“0”处,用滴定管夹将其固定在滴定台上; ③用移液管移取一定体积的待测盐酸溶液,放至用蒸馏水洗净的锥形瓶中; ④往锥形瓶中滴加几滴甲基橙,在瓶下垫一张白纸; ⑤手捏碱式滴定管中的玻璃珠,快速放液以使指示剂尽快变色; ⑥指示剂变色后再滴加几滴碱液,以稳定变色。 以上操作中错误的是() A.①②⑥B.①②③C.①⑤⑥D.②③④ 8.某烧碱样品中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可溶性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作:A.在250 mL容量瓶中配制250 mL烧碱溶液; B.用移液管(或碱式滴定管)量取25 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加几滴甲基橙指示剂; 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W g,在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M mol·L-1的标准H2SO4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中,调整液面,记下开始刻度数V1 mL; 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到终点,记录终点耗酸体积V2 mL。 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的操作步骤是(填写字母) →____→____→D→____。 (2)滴定管读数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中的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操作D中液面应调整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尖嘴部分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滴定到终点时锥形瓶内溶液的pH约为__________;终点时颜色变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酸式滴定管没有用标准H2SO4润洗,对测定结果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填“偏

酸碱中和滴定复习资料

酸碱中和滴定复习资料

第四节酸碱中和滴定 曹瑞阁 【巩固练习】 知识点一滴定实验仪器与操作 1. 刻度“0”在上方的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 ) A. 滴定管 B. 量筒 C. 移液管 D. 量杯 2. 要准确量取25.00 mL稀盐酸,可用的仪器是( ) A. 25 mL移液管 B. 25 mL 量筒 C. 25 mL酸式滴定管 D. 25 mL碱式滴定管 3. 中和滴定中,视线应注视( ) A. 滴定管内液面变化 B. 液滴滴出速度 C. 滴定管刻度 D. 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 4. 中和滴定时,用于量取待测液体积的仪器是( ) 2

A. 胶头滴管 B. 量筒 C. 滴定管 D. 移液管 5. 进行中和滴定时,事先不应该用所盛溶液洗涤的仪器是( ) A. 酸式滴定管 B. 碱式滴定管 C. 锥形瓶 D. 移液管 6. 在25mL的碱式滴定管中盛有溶液,液面恰好在20mL刻度处,现将滴定管内溶液全部放出,流入量筒内,所得溶液的体积为() A. 5mL B. 20mL C. 大于5mL D. 小于5mL 7. 准确量取25.00mL KMnO4溶液可以选用的仪器是() A. 50mL量筒 B. 10mL量筒 C. 50mL酸式滴定管 D. 50mL碱式滴定管 8. 下列仪器中,没有“0”刻度线的是() A. 温度计 B. 量筒 C. 滴定管 D. 容量瓶 9. 用标准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来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在滴定操作时,盐酸() 3

A. 只能盛在锥形瓶中 B. 只能盛在酸式滴定管中 C. 也可用碱式滴定管取放 D. 既可盛在锥形瓶中,也可盛在酸式滴定管中 知识点二指示剂的选择 1. 已知常温常压下,饱和CO2的水溶液pH=3.9,则可推断用标准盐酸滴定NaHCO3溶液时,适量选择的指示剂及终点颜色变化的情况是() A. 石蕊,由蓝变红 B. 甲基橙,由橙变黄 C. 酚酞,由红变浅红 D. 甲基橙,由黄变橙 2. 用标准浓度的盐酸来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若用甲基红为指示剂,滴定终点时的颜色变化应该是() A. 由黄色变成红色 B. 由黄色变为橙色 C. 由橙色变成红色 D. 由红色变为橙 4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大全 专题08 导电能力曲线练习

专题08 导电能力曲线 1.已知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常温下用0.100 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10.00mL浓度均为0.100 mol·L-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曲线①代表滴定盐酸的曲线 B. 滴定醋酸的过程应该选择甲基橙作为指示剂 C. 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c>a>b D. b点溶液中:c(OH-)>c(H+)+c(CH3COO-)+c(CH3COOH) 【答案】D 【解析】醋酸是弱酸、盐酸是强酸。同浓度的盐酸、醋酸溶液,盐酸的导电能力强,所以曲线①代表醋酸、曲线②代表盐酸,故A错误;氢氧化钠滴定醋酸,终点时溶液呈碱性,所以应该用酚酞作为指示剂,故B错误;a点表示醋酸钠溶液、c点表示氯化钠溶液、b点表示氢氧化钠与醋酸钠的混合液, b点水电离受到氢氧化钠的抑制,a点水电离受到醋酸钠的促进,c点氯化钠对水电离无影响,所以a、b、c三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c>b,故C错误;b点表示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钠的混合液,根据电荷守恒c(Na+)+ c(H+)= c(OH-)+c(CH3COO-);根据物料守恒c(Na+)= 2c(CH3COO-)+2c(CH3COOH);所以c(OH-)=c(H+)+c(CH3COO-)+2c(CH3COOH),故c(OH-)>c(H+)+c(CH3COO-)+c(CH3COOH),D正确。2.电解质溶液电导率越大导电能力越强。常温下用0.100 mol/L盐酸分别滴定10.00mL浓度均为0.100mol/L的NaOH溶液和二甲胺[(CH3)2NH]溶液(二甲胺在水中电离与氨相似,常温下Kb=1.6×10-4)。利用传感器测得滴定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酸碱中和滴定

酸碱中和滴定 【知识要点】 一、酸碱中和滴定原理 1、表达式: 2、恰好反应完的标准: ①体积②滴定终点 二、滴定仪器 酸式滴定管盛装 碱式滴定管盛装 锥形瓶、铁架台(带滴定管夹)、烧杯等 三、试剂 1、标准液置于中 2、待测液置于中 强酸+ 强碱,用,终点色变为 3、酸碱指示剂强酸滴定弱碱,用,终点色变为 强碱滴定弱酸,用,终点色变为 四、操作(洗、取、滴、读、算) 1、洗涤 锥形瓶 滴定管 洗涤原则 滴定管洗涤方法 滴定管洗涤干净标准 2、取液(碱式滴定管排气泡的方法是:) 3、滴定 注意:要等滴定管液面时再开始滴定; 操作:锥形瓶下面垫,左手右手眼 4、读数:平时凹液面 5、计算:先算C1= ,重复(平行做)以上实验2~3次,然后得出C = 最终 五、指示剂的选用 1、强酸强碱间的滴定:甲基橙、酚酞 2、强酸滴定弱碱:两者正好完全反应,生成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性选用作指示剂 3、强碱滴定弱酸:两者正好完全反应,生成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选用作指示剂 六、误差分析(一般是出现在以上操作的环节上)

依照公式:k 已知C 已知 V 已知 =k B C B V B,有: C B =k已知C已知V已知 k B V未知 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变色范围

【典型例题】 例1. 用已知浓度的NaOH 溶液测定某42SO H 溶液的浓度,如图,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 例2、误差分析题(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 1、未用标准盐酸标准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 2、滴定管内壁不干净,滴定后,酸式滴定管内壁挂水珠( ) 3、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 4、滴定操作时,有少量盐酸滴于锥形瓶外( ) 5、滴定前仰视刻度,滴定后俯视刻度( ) 6、锥形瓶内用蒸馏水洗涤后,再用待测氢氧化钠润洗 2-3次,将润洗液倒掉,再装NaOH 溶液( ) 7、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未倒尽即装NaOH 溶液( ) 8、滴定过程中摇动锥形瓶,不慎将瓶内的溶液溅出一部分。( ) 9、指示剂滴加过多( ) 10、碱式滴定管用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 11、取待测液时,未将盛待测液的碱式滴定管尖嘴的气泡排除。取液后滴定管尖嘴充满溶液( ) 12、在配制待测氢氧化钠溶液过程中,称取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时,内含少量的氢氧化钾,用标准盐酸溶液进行滴定。( ) 13、同上情况,若氢氧化钠中含有少量的碳酸钠,结果如何( ) 例3、以已知浓度的NaOH 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下列情况,测得结果偏高的是( ) ①用酚酞作指示剂 ②滴定管用水洗后,未用标准溶液润洗就装入标准溶液 ③锥形瓶盛待测液前,未用待测液润洗 ④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⑤用于取待测液的移液管未用待测液润洗 ⑥在摇动锥形瓶的过程中不慎溅出了一小部分溶液 A 、①③④ B 、②③⑥ C 、② D 、④⑤⑥ 例4、实验室里,用0.11摩/升HCl 溶液去测定20毫升未知浓度的NaOH 溶液,三次实验中用去HCl 的体积分别为21.7毫升、21.9毫升、21.8毫升,则NaOH 的浓度为( ) A 、0.12摩/升 B 、0.15摩/升 C 、0.11摩/升 D 、0.125 摩/升 例5、0.01mol·L -1 NaOH 溶液滴定0.02mol·L -1 的稀硫酸,若滴定时终点判断有误差:①多加1滴NaOH 溶液,②少1滴NaOH 溶液(设1滴溶液为0.05mL ),两次中和后溶液体积均为50.00mL ,则①和②两次滴定后溶液中[OH - ]之比值是 ( ) A 、10-4 B 、1 C 、104 D 、4×1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