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监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重要性分析

地震监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重要性分析
地震监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重要性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915351295.html,

地震监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的重要性分析

作者:白箐

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年第05期

摘要:地震,是地球上所有自然灾害中给人类社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地质灾害。破坏

性地震突然发生时,大地震动,致使房屋崩塌,人员伤亡,甚至能够摧毁整座城市。在地震过后,火灾、水灾、瘟疫等严重的次生灾害对人类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地震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却可以提前监测到的,要很好的做到这一点,就要加强对地震监测环境和设施的保护意识。

关键词:地震监测环境;设施;保护;重要性

地震又称地动、地震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震动过程中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和损失,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给国家和人民都带来了难以抚慰的伤痛。地震无法避免,只能预防。地震监测系统是做好防震预防工作的基础,保护地震监测系统,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及其环境不受破坏和干扰,提供准确、及时、连续、可靠的地震监测信息,是进行地震提前预报、震情监视和最大限度的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手段。对于那些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必须用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地震仪能记录不同强度、不同距离的地震。

1 地震的监测和预防

地震的预防是对未来破坏性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震级以及地震影响的预测,是根据地震地质、地震活动性、地震前兆异常和环境因素等多种手段的研究与前兆信息检测所进行的现代减灾科学。地震监测是指在地震发生之前,对地震前兆异常活动的监测和数据收集。目前地震的监测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专业性监测,一种是群众性监测。专业性监测是指国家专业的地震台站和一些群测点,使用各种检测仪器(水位仪、地震仪、电磁波测量仪等等)来检测地震前兆中的微观信息。群众性监测则是人民群众根据观测浅水井、水温、动植物是否异常活动等现象,来观察地震前兆中的宏观现象。地震监测预报是进行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

1.1 地震监测系统的组成

地震监测系统由固定台网和流动台网组成。由一定数量建立在固定地点的地震台和一个专门负责地震业务管理的部门,实行对目标区域地震活动情况的长期监测,是固定台网。而流动台网则是为了满足地震预报研究和地震学的需要,或者在某处区域内发生地震以后,为了监视地震区域以及相邻区域内的地震情况,临时建立的地震台和地震处理中心。

1.2 地震监测使用的方式

地震前兆是指地震发生前的一切异常现象,由于地球底板活动的复杂性,导致了地震前兆也具有变化多端、多种情况综合的特点。经过国家统一的规定和规范,将地震前兆现象分为以

四川省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规定

四川省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规定 【法规类别】地震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四川省人民政府令第167号 【发布部门】四川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3.01.30 【实施日期】2003.04.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政府规章 四川省人民政府令 第167号 《四川省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规定》已经2002年12月2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第86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3年4月1日起施行。 省长:张中伟 二00三年一月三十日 四川省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规定 第一条为了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及其观测环境,保障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国务院《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保护条例》,结合四川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地震监测设施,是指国家、省、市(州)、县(市、区)及企业和单位内部的地震台(站)、地震观测站(点)、地震遥测台网以及与地震监测有关的设施、设备。本规定所称地震观测环境,是指保障地震监测设施得以正常发挥工作效能的一定范围内各种因素的总体。 第三条地震监测设施所在地的各级人民政府负有保护地震监测设施及其观测环境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以下简称地震工作部门)对地震监测设施及其观测环境的保护工作,负责监督、检查、指导和协调。各级国土、建设、公安、交通、水利、电力、电信、广播电视、旅游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地震监测设施及其观测环境的保护工作。 第四条地震监测设施的保护范围: (一)地震台(站)内的地震监测仪器设备、设施; (二)地震台(站)外的观测用山洞、仪器房、观测井(水点)、井房、观测线路、通信设施、供电设施、供水设施、专用堤坝、专用道路、避雷装置及其附属设施; (三)地震遥测台网接收中心的观测设备、设施; (四)地震遥测台网的中继站、遥测点观测用房、地震传输设备、供电设备及其附属设施; (五)地震GPS观测站(点)及其附属设施; (六)地形变、地磁、重力、地电测线和测点的测量标志及其保护设施、测量场地以及专用道路等。 第五条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范围,是指地震监

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其重要性

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其重要性 前言 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环境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的普遍问题,这一问题在我国尤为突出,由于特殊的国情,我国的环境问题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原因。环境监测是以环境为对象,运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技术手段,对其中的污染物及其有关的组成部分进行定性、定量和系统的综合分析,以探索研究环境质量的变化规律。环境监测在对污染物监测的同时,已扩展延伸为对生物、生态变化的大环境监测。由于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基础性工作,具有涉及面广、专业性哟和耗资大等特点,环境保护法规定,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立监测制度,制定监测规范,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随着各项环境保护法的实施,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得到了逐步的开展和加强。 一、当前环境污染的特点 1.1环境污染涉及面广,影响深远 首先,由于环境污染的污染源来自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领域。诸多的污染源产生的污染物质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并且这些污染物常常是经过转化、代谢,富集等各种反应后,才导致污染损害。其次,与般民事违法行为所造成损害不同,污染环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过程非常复杂。比如, 1956年日本发生的“水俣病”,是因当地的一家氮肥厂将含汞的废水排入河中,使汞富集于鱼体之内,当地居民吃了这种鱼而致病。应该说

在这个系列环节中,单一的某个环节并不会致”水俣病” ,但经过这一完整的过程,最后导致了“水俣病”这一损害后果。 1.2环境污染损害具有持续性 环境中化学污染物相对浓度一般都很低,大多数在百万分之几,少数在十亿分之几,有的甚至在万亿分之几的水平。因为浓度低,短时间内看不出危害,可是,长年累月,“积少成多”,有的是终身受害,可酿成严重后果。生活环境中的污染因子浓度通常比生产环境中浓度低的多,但由于人群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因此作用面广,机体内累积剂量大,累积损伤大,表现为低剂量、长时间的慢性中毒。 1.3污染物的种类繁多,作用机制复杂 环境污染通常是多因子联合作用,健康效应表现综合性环境中有害因子有很多种类,它们可能同时进入人体,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各种污染物各有不同的毒害作用,产生相互作用,这些因子的联合作用将使人体产生的效应更加复杂。可以是局部刺激致毒、也可以是全身作用;有的是特异性作用,有的是非特异性作用;而且污染物与污染物之间可以起协同叠加作用。 1.4环境污染损害具潜伏性 环境损害一般具有很长的潜伏期,这是因为环境本身具有消化人类废弃物的机制,但环境的这种自净能力是有限的,如果某种污染物的排放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所不能消化掉的那部分污染物就会慢慢地蓄积起来,最终导致损害的发生。

镇地震应急工作自查报告

xx镇地震应急工作自查报告 为进一步落实上级工作指示,确保全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切实做好防震减灾工作,根据上级有关部门文件精神,现将我镇关于开展地震应急管理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机构,强化组织领导 在防震减灾工作中,我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真正将此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来抓紧抓实。调整充实了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王桂山担任组长,副镇长冯雨生担任副组长,派出所、安监办、土地站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明确相关部门职责。为增强防震减灾工作战斗力,降低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同时在各村成立了以书记为队长,村委为队员的应急抢险小分队。 二、强化宣传,增强防震意识 充分利用会议、标语、宣传栏等形式,加强地震科普知识普及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加强地震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教育,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三、深入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牢固树立“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防震理念,我镇积极配合区地震救灾指挥部等相关部门对全镇情况进行摸底排查,将抗震设防纳入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中。

四、动态监测,提高抗震能力 下一步,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各方资金,在项目安排上,做好危房改造工作,确保新建和加固改造的农村民居基本具备抗震能力。在工程建设中严把“三关”、做到“四不准”,即:严把材料质量关、严把施工质量关、严把验收入住关;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设计不准实施,对不符合抗震要求的建设项目不准审批,对不符合抗震标准的建材不准进入工地,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工程不准验收。 五、完善制度,提升救援时效 完善修订了《xx镇防震减灾应急预案》,适时组织地震应急预案的演练,进一步熟悉掌握启动应急预案的方法、步骤,明确在应急行动中的职责,达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效果,确保预案启动及时、运转顺利。严格值班制度,在汛期及历年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时期,要求各村及相关部门实行值班制度,保证手机24小时开机,及时上报各种突发性自然灾害。 六、存在问题 我镇地震应急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1、人员、编制不到位,我镇地震应急组织机构没有完全落实,镇政府没有专职人员来负责地震应急管理工作,村级地震应急管理工作人员基本都是村干部兼职,在一定程度

各种地震监测方法内容简介

附件2 各种监测方法内容简介 目前监测手段总体分为两类:测震(地震监测和强震)、前兆(形变、地磁、地电、流体、电磁波等),这里介绍潼南拟上的监测项目或手段。 地震监测和强震监测属于地震已经发生后监测地震发 生的时间、地点、震级、强度等,是人们常说的“事后诸葛亮”类型的监测,主要是为了确定地震发生的上述几要素,为政府抗震救灾和应急救援提供决策依据,否则,不知地震发生的一切信息,救灾就无从谈起。因此这一监测手段也是目前各国、各地区发展最早、技术最为先进和完善的监测方法。其他的监测手段统称为前兆手段,主要是通过各种方法的监测数据来预测预报地震。 一、地震监测、GPS监测 地球动力学是从地球的整体运动出发,由地球内部和表层的构造运动来探讨其动力演化过程,进而寻求其驱动机制。其基本问题是研究地球的变形及其变形机理。 板块构造概念带动了地学的一次重大革命,板间构造和板块运动理论能否成立或被人接受,均需得到全球板块运动的最新直接测量结果的支持。此外,板块运动的动力学机制、板内和板缘运动的复杂性的精细描述等方面,有待更多测量结果去完善。 中国大陆东部受西太平洋洋型板块俯冲、削减的影响,造成了一系列与弧后扩张有关的陆缘海伸展和断陷盆地;西部和西南受印度板

块与青藏块体陆壳碰撞后的构造效应,形成不同地质构造时期的推覆构造带。现代地壳运动则以青藏高原的快速隆起和沿巨型活动带的走滑或逆走滑的强烈变动为特征。据有限的观测,其水平运动速率每年高达l~4cm,垂直运动速率每年达1cm。这说明同时存在当代板块构造学说两种最具代表性的边界,即陆-陆壳相碰撞型和洋 陆壳俯冲型边界,既具有主要的全球构造意义,又具有独特的演化特征。这里的现代地壳运动类型多样,性质复杂,地貌清晰,是全球动力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特殊地位的实验场。 因此,不论从地球动力学、板块运动还是青藏高原隆起,运用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动态实时定量的观测技术,建立符合实际的地球动力学基础的全国统一的观测网络,势在必行。 对于地震监测预报而言,这种紧迫性尤为显著,因为我国地震台网,尤其是地震前兆网,存在着严重的三个主要缺陷: 第一,自1988~1999年,我国大陆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53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9次,若以东经105°为界,西部地区发生8次,东部地区为1次,为8∶1。可是,在东经105°以西,由于人烟稀少,交通不便,台网布局极为稀少。一个释放地震能量90%以上的地区,台网过稀,无疑浪费了宝贵的地震信息的天然资源,大大延迟了人类的实践,从而延缓了提高地震预报水平的进程。 第二,全国地震前兆台网都是以“点测”形式进行相对变化量的日常观测,各台站的观测数据都是相对独立的,台站之间数据没有相

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附件1 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处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编制目的】为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真实准确,依法查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法律法规与文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行为定义】本办法所称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系指故意违反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等行为。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以下活动中涉及的弄虚作假行为: (一)依法开展的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测、应急监测; (二)监管执法涉及的环境监测; (三)政府部门购买的环境监测服务; (四)政府部门委托开展的环境监测; (五)企事业单位依法开展或委托第三方开展的自行监测。 第四条【责任主体】环境监测机构、从事环境监测设备维护、运营的机构及其负责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3—

第二章调查 第五条【调查主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调查认定环境监测数据的弄虚作假行为。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部门会同环境监测部门调查认定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的弄虚作假行为。 第六条【监督检查】各级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 第七条【干预记录】对干预环境监测活动,指使篡改、伪造环境监测数据的行为,监测或运维人员应如实记录。否则造成的弄虚作假后果由该环境监测机构或从事环境监测设备维护、运营的机构及其直接责任人和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负责。 第八条【举报受理】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举报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对能提供基本事实线索或相关证明材料的举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予以受理并为其保密。 第九条【立案调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涉嫌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的,调查人员应制作现场检查笔录,收集并固定相关证据;接受举报的应及时调查取证,符合立案条件的,依照法定程序办理。 第三章处理 第十条【通用罚则】环境监测机构及从事环境监测设备维护、运营的机构,在有关环境服务活动中弄虚作假,对造成的环境污染 —4—

地震台站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与措施研究

地震台站监测设施和观测环境保护工作的现状与措施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与传统相比 也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其中的地震台站监测设施与观测环境保护也不例外。本文主要针对地震台站监测设施与观测环境保护工作现状和对策来展开分析,在对工作现状进行分析之后,最后从地震台站的角度入手来提出加强地震监测设施与观测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希望能够为有关部门工作带来帮助。 关键词:地震监测;设施;观测环境;保护 前言 在1998年3月时,我国第一部规范地震监测预报、地震应急救援与地震灾害预防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压法》,下文简称《防震减灾法》,随着该法律的实施,这也预示着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开始进入法制化管理的新阶段。随着相关法规制度的不断完善与落实,有关部门领导的执法意识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且相关的执法队伍建设、地震部门等也都得到了充实,就连社会各界参与防震减灾工作的积极性都有了明显提升。但是,由于我国防震减灾法律建设起步时间较晚,且整体的基础状况也不是很理想,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常常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也直接影响了相关工作的开展。 1、观测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任何一次成功的地震预报都是在得到准确、及时、连续的地震监测资料基础上实现的,而工作人员要实现对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其就必须要重视监测资料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一般情况下,地震监测是分析震情趋势、进行地震速报的关键依据,但监测资料的准确性则需要有良好监测环境与设备才能实现,所以为了保证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顺利开展,其就必须要加强对相关基本条件的保护,因为一旦设备与环境遭到破坏,那么将会直接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1】。 2、监测环境遭受破坏后产生的影响 2.1会对区域性地震监测预报系统造成破坏 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如果某一地震台站的地震监测环境被破坏,那么不仅会造成台站资料的销毁,而且还会直接失去一个分析地震预报的参照点,这在时间上与空间中都表现得非常明显。一旦遭到破坏,其不但会影响该区域地震趋势的准确分析,甚至还会造成严重损失。 2.2会降低地震台站的功能 我们都知道地震台站的主要作用是分析预报与地震监测,当然也需要向上级部门上交相关的监测资料。如果地震监测环境遭受破坏,那么该区域所监测到的信息就会损失价值,而一旦工作人员使用这些资料来进行研究与地震分析,其就一定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从而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其次,由于其无法提供真实有效的监测信息,那么该台站就会失去自身价值。 2.3会导致环境无法排除干扰成分 监测环境干扰会比监测设施遭受破坏还要难发现,这是因为地震监测环境受到干扰之后,虽然相关的监测仪器不会立即停止工作,且数据也不会中断,但受干扰之后的数据会出现异常状态,即会与地震前兆信息结合到一起,无形之中便提高了地震预报工作的难度与复杂性【2】。因此加强对监测环境的保护工作就变得非常重要了。 3、当前地震监测设施与观测环境保护现状 3.1国家重视

环境监测的重要作用

浅谈环境监测的重要作用 论文摘要:现今,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个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评价初期、建设期、运行期以及后评价期,均是由环境监测数据来作为依据,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基础,同时具有较强的监督功能。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 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nowadays,thedevelopmentofenvironmentalprotectionworkisfac ingnew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environmentalmonitoringi sthroughouttheentire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system.t heearlyevaluationperiod,constructionperiod,operationperio dandaftertheevaluationperiodoftheenvironmentalimpactasses smentareallsupportedbyenvironmentalmonitoringdatawhichist hetechnicalbasisoftheenvironmentalimpactassessment,andhad thestrongsupervisionfunction. key words: environment;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当代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对环境监测与评价提出了新要求。而构成环境保护工作的三大部分环境监测、环境答理、环境监察又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答部门的专业技术工作部门,负责为环境答理和环境监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答理

防震自查报告

巴楚二小2014年抗震减灾工作自查报告 为了进一步做好学校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增强了全校师生的防震减灾的安全意识,提高 广大师生在地震中的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和抵御、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广大师生 的生命安全,确保灾难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我校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防御和救 助相结合”的防震减灾工作方针,积极、主动、科学、有效地开展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宣传 教育,营造浓厚的宣传教育氛围,动员全校师生共同参与防震减灾活动,为构建“平安校园” “和谐校园”提供安全保障。现就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学校各部门精心安排,认真准备,努力营造“防震减灾”宣传氛围。学校组织《地震基 础知识》专题板报,向学生介绍地震知识及防震要领,并利用学校小广播进行宣传;各班级 也利用黑板报出版防震减灾基本常识,利用班队会组织学生学习《地震来了怎么办》等相关 科普知识,提高学生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能力;让全体师生明确防震减灾的重要性, 并组织班主任进行防震演练培训。学校举行了“防震减灾演练”活动。为了使得演练方案安 全可行,演练开始前,学校对这次演练的具体操作程序、疏散要求与注意事项作了一一讲解。 演练活动中,全校老师组织到位,保障有力;全体同学积极配合,服从命令,在不到2分钟 的时间内,师生全部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紧急而有序地从教室撤离到操场中央空旷地带, 没有发生任何互相推挤或踩踏事故,整个演练过程井然有序,不仅增强了师生们的防震避震 的安全意识,还提高了广大师生在地震中的逃生自救、互救能力和抵御、应对紧急突发事件 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演练活动结束,各班有秩序地回到教室, 班主任就本班参加这次演练活动立即进行分析、小结。 今后,我校将继续认真组织开展校园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并把这项工作常规化,结合学 校的实际,进一步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全校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应对突发事 件、自救互救、疏散救援的能力,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确保灾难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 低限度。 巴楚二小 2014.6.5 篇二:防震救灾自查报告 兴隆镇中学防震减灾工作自查报告 社旗县兴隆镇中学是一所寄宿制农村中学,学校占地面积平方千米,建筑面积平方 千米,现有教职工56人,有1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23人。学校有教学楼一座,办公楼一 座,有标准化物理试验室,化学试验室各一个,有多媒体教室二个,图书室一个。2014年以 来,为了应对地质及自然灾害并使其损失降到最低,学校建立健全防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及 工作机制、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制定防止救灾工作实施方案、进行防震救 灾应急演练。确实把防震救灾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议程之中。现将近年来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 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网络 学校成立了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由政教处专门负责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工作,建立“校防震减灾教育领导小组——防震减灾教育辅导员——全校师生”三个层次组 成的防震减灾教育网络,并向社会辐射。做到责任明确,任务落实,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得到 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学校把防震减灾教育纳入教学工作计划,聘请安全老师担任辅导员,并折算一定的课时 量;组织班级课外活动小组收集有关 地震、防震减灾的教育资料进行整理,运用多种媒体、校广播、板报、文化长廊向全体 师生开展地震知识宣传教育。

环境法律法规汇总

环境法律法规名录大全 国际公约 1人类环境宣言1972-6-5 2内罗毕宣言1982-5-18 321世纪议程1992-4-3 4国际清洁生产宣言1998-9-29 5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1992-6-10 6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82-12-10 7气候变化框架公约2000-7-23 8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9-9-11 9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 10生物多样性公约 11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1982-3-12 12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2001-5-1 13关于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其处置巴塞尔公约1995-9-22 14防治荒漠化的公约 15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1990-6-25 16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72-11-23 17关于《1992年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议定书》2000年修正案和《1 992年国际油污赔偿基金公约议定书》2000年修正案生效的公告2003-11-11 18京都议定书

环保综合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摘录)1999-3-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摘录)1999-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 5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1-1 6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8-3 7关于积极发展环境保护产业的若干意见1990-11-5 8关于加强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定1997- 9关于加强乡镇煤矿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定 10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1999-7-8 11中国人民解放军环境保护条例1990-7-10 12铁路环境保护规定1997- 13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管理办法1991-5-1 14化学工业环境保护管理规定1990-12-21 15电力工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96-12-2 16电子工业环境保护管理暂行办法1986-6-18 17医药工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1990-6-1 18建材工业环境保护工作条例1986-2- 19交通行业环境保护管理规定1994-1-1 20轻工业环境保护工作暂行条例1981-6-4 21冶金工业环境管理若干规定 22防治尾矿污染环境管理规定1992-10-1 23环境保护设施运营资质认可管理办法(试行)1999-

对环境监测数据的重要性分析

对环境监测数据的重要性分析 1导致环境监测数据不准确的主要因素 1.1工作技术不过关不少检测单位对于监测工作人员的技术不关心,没有意识到工作技术的重要性,不定时为工作人员安排培训和教育,做不到精益求精,准确无误。1.2贪图安逸,工作作风不硬环境监测工作很多时候需要检测人员到污水、垃圾中取样,一旦监测工作人员没有过硬的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往往会检测不到位,检测所得出的数据不精确。1.3检测仪器和环境监测标准较为落后检测单位没有对检测仪器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导致检测仪器的精密度大大下降,检测所得的数据达不到检测项目的要求,而且满足高需求的检测项目。另外,全球环境污染水平不断提高,一般来说环境检测标准也应该随之而提高,但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检测标准仍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根本就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环境监测数据的要求。 1.4部分地区行政干扰部分地区存在强烈的保护主义,行政干扰程度十分高,导致无法测出当地政府的真实环境数据。1.5政府官员不廉洁,以权谋私有些官员干部被企业收买,擅自更改监测数据,向上级提供不真实数据。尽管这是极少数现象,但对于环境检测队伍的形象和威信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2如何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重要性 2.1认识环境监测数据的重要性环境问题是全球各国都迫切解决的普遍问题,而且这一问题在我国十分严重。而在整个环境监测工作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环节就是监测数据。只有向有关部门提供准确无误的环境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过,才能对当地环境进行全面的了解,继而开展高质量的环境保护工作。有关部门才可以根据这一份环境监测报告向有关的污染企业、污染部门提出执法意见。显而易见,环境监测数据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2.2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重要性根据上文提到的几个导致环境监测数据不准确的因素,作者总结出几个方法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重要性和准确性。2.2.1提高监测队伍的责任心和对环境监测数据的认识环境监测队伍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支先锋队,他们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准确、科学的检测数据和资料,因此其地位十分重要。检测单位要提高监测工作人

关于对地震应急防范准备工作及风险隐患排查的自查报告

关于对地震应急防范准备工作及风险隐患排查 的自查报告 xxx市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按照《XX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地震应急防范准备督查工作的通知》(x政办明电发[2017]XX号)要求,我局组织市公路管理处、xxx交通投资有限公司、xxx滨河黄河公路大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对XX区内道路桥梁等交通基础设施开展了全面的隐患排查工作,现将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具体情况 我局养护公路总里程XX公里,其中国道XX条,分别为国道211(银榕线)、国道244(乌江线),养护里程XX公里;省道XX条,分别为省道104(银苏线)、省道305(石平线),养护里程XX公里;县道XX条,分别为县道101(银通公路)、县道103(新小公路)、县道104(新南公路)、县道106(贺新公路),养护里程XX公里;乡道XX条,分别为乡道051(滚苏岩画公路)、乡道101(永通公路)、乡道102(新干公路)、乡道103(银阀公路)、乡道104(环阅海湖公路)、乡道243(兴洲北路)、乡道306(新干公路加长段),养护里程XX公里;专用道路XX条(滨河大道),养护里程XX公里;村道XX

条,分别为村道244(孔富路)、村道245(滨河大道连接线)、村道505(惠平线)、村道505(银麻西线),养护里程XX公里;黄河大桥XX座,分别为滨河黄河公路大桥(由滨河黄河大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管养)、兵沟黄河公路大桥(由xxx 交通投资有限公司负责管养),养护里程XX公里。 二、总体情况 我局负责管养的公路总体情况良好,经自查,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一)路基、路面工程 1、银通公路沿线学校、集贸市场等路段均无减速震荡标线; 2、新南公路、滚苏岩画公路、永通公路、银阀公路、环阅海湖公路无路面标线,标志丢失、损坏情况严重; 3、新干公路K7+228~K11+468段路面狭窄,且自西向东方向为长XX公里的连续下坡路段,无避险车道及减速设施和标志; 4、新小公路因自行车道及基础配套设施改造工程施工,路基路面遭到严重破坏; 5、滚苏岩画公路因受8.21贺兰山特大山洪侵袭,路基

地震监测系统

GIS地震探测系统 一、概述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五百五十万次。地震常常造成严重人员伤亡,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 地球的构造分为三层:即中心层地核、中间层地幔、外层地壳; 1.地壳: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是岩石圈上部次极圈层。 2.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岩石圈是它的一部分,软流层以上。地幔多以流体形式的岩浆等物质存在 3.地核:分为外核和内核。外核是液体的,所以又称外核液体圈。内核,是固体的,主要由铁、镍组成,又称内核固体圈。 地壳与地幔之间由莫霍面界开,地幔于地核之间由古登堡面界开。地震一般发生在地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超级地震指的是指震波极其强烈的大地震。但其发生占总地震7%~21%,破坏程度是原子弹的数倍,所以超级地震影响十分广泛,也是十分具破坏力。 下图为全球板块构造运动图: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的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就是地球表面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他就像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海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50万次。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称为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做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做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做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做深源地震。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的震源深

环境检测数据的有效位数

第八章监测数据的有效位数 监测数据报出的位数,对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数据资料的统计整理都是十分重要的。监测数据的有效位数应与测试系统的准确度相适应。记录测试数据时,只保留一位可疑数字。 1、大气监测数据(以mg/m3计) ⑴降尘(吨/月·平方公里)取小数点后一位;硫酸盐化速率(SO 3 mg/100cm2 碱片·日)、CO取小数点后二位;SO 2、NO X 、TSP、光化学氧化剂取小数点后三位。 ⑵其它用比色法分析的项目取小数点后三位。 ⑶气温(℃)、风速(m/s)、气压(hPa)取小数点后一位;湿度(%)保留整数位。 2、环境水质监测数据(以mg/l计)。 ⑴重量法分析项目:悬浮物测值<1000时取整数位,测值>1000时取三位有效数字。 ⑵容量法分析项目:溶解氧、总硬度取小数点后一位;高锰酸盐指数测值>10 时取小数点后一位,测值<10时取小数点后二位;COD cr 、BOD 5 测值>100时取三位 有效数字,100>测值>10时取小数点后一位,测值<10时取小数点后二位。 ⑶分光光度法分析项目:亚硝酸盐氮、挥发酚、氰化物、六价铬、总铬、砷、总磷、溶解性磷酸盐等取小数点后三位;硝酸盐氮、氨氮、氟化物、总氮、石油类、凯氏氮取小数点后二位。 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项目:铅、铁、镍、锰等取小数点后二位,石墨炉法测定时取小数点后四位;锌、镉取小数点后三位,镉用石墨炉法测定时取小数点后五位;钙、镁、钠、钾等取小数点后果二位。 ⑸冷原子吸收法测汞取小数点后四位,冷原子荧光法测汞取小数点后五位。 ⑹气相色谱法分析项目(以μg/l计):DDT、六六六等取小数点后二位。 ⑺硫酸盐、氯化物测值取三位有效数字。 ⑻其它分析项目:盐度(%)、pH、氟化物(电极法)、电导率(μs/cm×100)、透明度(m)等取小数点后二位;水温和气温(℃)、水深(m)、气压(hPa)等取小数点后一位。 1、降水监测数据

甘肃省防震减灾条例

甘肃省防震减灾条例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46号 《甘肃省防震减灾条例》已由甘肃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于2011年7月29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甘肃省防震减灾条例》公布,自 2011年10月1日起施行。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1年7月29日 甘肃省防震减灾条例 2011年7月29日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等防震减灾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震减灾工作,将防震减灾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随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增加。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设立防震减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地震监测台网建设和运行、地震灾害防御基础工作、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地震应急准备、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建设与培训、防震减灾新技术推广应用、地震群测群防等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协调、部署、监督检查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震减灾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统一指挥、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抗震救灾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承担本级人民政府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和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日常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和发展改革、建设、民政、财政、教育、卫生、国土资源、交通运输、水利、公安、科技、广电、电力、通信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法做好防震减灾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在上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震减灾工作。 第六条省、市(州)人民政府应当支持防震减灾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提高防震减灾科技水平。支持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相关企业研究开发和推广使用符合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应急救援需要的经济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施、新装备。 第七条每年5月12日所在周为本省防震减灾宣传周。 第二章防震减灾规划

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作用

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性作用 发表时间:2017-01-12T10:20:33.4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30期作者:李朋图 [导读] 摘要:正是因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不断增加,导致了整体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所以,环境保护问题备受关注。 长春市宇驰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吉林长春 130000 摘要:正是因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不断增加,导致了整体的环境污染不断加剧,所以,环境保护问题备受关注,因此,更需要将环境检测放到重要位置,确保环境治理在环境保护中发挥作用。 关键词:环境检测;环境治理;促进性; 引言 伴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各类工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废气废水的排放逐步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量也随着有车一族的数目增加而不断增加,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对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环境治理中环境检测的必要性 环境检测,是指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以保护环境为目的,运用生物学科、环境学科、地质学科、化学学科等多种学科知识与常识,对环境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质进行检测的一个过程。检测的对象包括水质、土质、气体、声音等各种介质,通过取样、实验、计算得出被检测对象污染物的组成成分及各种污染物质的比例。根据检测结果所得数据资料科学性分析、定性定量分析,实现对环境当前破坏程度的准确评估,并为治理对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和数据支撑。实际上,在环境治理中,很多地方都需要依靠环境检测,也必须进行环境检测。因为只有通过环境检测才能了解污染物的成分及比例,进而才能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治理对策,才能保证环境治理达到较好的治理效果,最终实现环境保护目的。因而,环境检测在环境治理中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对环境治理、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环境检测对环境治理的促进作用 1、环境检测为环保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依赖于环境保护标准的制定,环境保护工作人员只有通过对某地区环境污染状况与环境保护标准进行比较,才能最终确定当地是否发生了污染物质超标的现象。环境检测在为环保工作顺利开展指明方向的同时,也为环保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依据。环保工作人员在环境检测工作中通过收集自然环境各方面的数据,对比分析相同时期不同地区以及同一地区不同时期自然环境中各种污染物质含量,并综合考虑各地区、各时期人们身体状况等因素,从而为确定环境保护标准的具体参数提供信息支持。同时,环境检测也可以为环保标准的后续修订等工作提供信息反馈,进一步完善环保标准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应用。比如在噪声污染标准制定中,通过声级器、频谱分析等检测仪器对既定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测发现噪声污染治理情况不理想的情况时,环保工作人员则需要考虑进一步修订噪声污染标准以满足实际需求。 2、环境检测为环保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 环境保护工作所涵盖的面积很广,并且有诸多的影响因素,一些相关人员不仅面临着对水污染进行处理,而且还要解决大气污染,因此环境污染没有得到有效的预防。环境检测属于一项系统化的工程,相关人员要采取系统化的处理措施来进行环保工作,而不是哪里受到污染就治哪里的解决手段。在环境检测工作开展的同时能够有效的处理方案中所产生的不足,它能够对各种污染情况做出详细的研究,从而通过相应的数据可以对不同地区的污染状况做好恰当的反映,进而提高环保工作的整体水平,例如我国某些地区会出现沙尘暴,不但和大气污染存在一定的联系,而且还与开垦过度密切相关。相关部门对某地区的沙城暴进行治理,倘若只对当地的污染情况进行预防,那么可想而知效果并不明显。与此同时,环境检测能够对各种阶段的时间污染情况进行掌握,同时能够对环境污染情况做出反映,进而给相关人员提供有效的方法。 3、促进治理设备科学化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一个时代发生了实质性的变革,将传统以人工为主的生产运作模式转变为以科技、先进设备运作为主的生产模式,将21世纪发展成为科技时代,高新技术时代。在这一时代中,环境检测设备作为高新技术产品,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不断向着科学化、现代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不断促进环境治理设备趋于科学化,大大提高了环境治理工作的科学化与高效化。环境检测依托于各种检测技术与相关实验器材,为了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检测行为规范性,提高检测数据精度,相关领域的科学家不断对环境检测与治理设备进行改良创新,在继承传统设备优势基础上积极研发新的功能,克服传统设备局限。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与悉心钻研,环境检测与环境治理设备的科学化水平取得了实质性提高,为环境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强化环境检测与环境治理的有效对策 1、实施科学的环境监测 实施科学的环境监测,才能使环境质量得以真实的反映,也才能对症下药,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首先,制定合理的监测因子,依据不同污染物产生的有害物质浓度,选取出现频度高、危害大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对象,力求以特征性指标取代综合性指标,使监测结果更科学、更真实;其次,强化连续、自动的监测形式,以准确、及时地对各种污染物的变化趋势和动态状况加以掌握;再次,重视毒理、生物学监测,使用毒理生物学来监测污染物对于人体的危害性及环境的污染,从而使有毒有害物质毒性能够客观的反映;最后,对监测数据进行有效的评价,当获得了大量的可信环境监测数据之后,依据监测数据背景进行相关性研究,做出有预见性、综合性的分析评价,并为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提供依据。 2、建立标准化的环境监测与治理制度 环境监测与治理在环境保护中至关重要,而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就必须建立一套全国大部分地区能统一使用的标准化制度。 由于环境监测在环保工作的规范化中起着基础作用,环保部门首先要以环境监测的相关数据作为管理依据,其次才能针对污染问题运用相关的治理技术。所以,环境科学的不断发展,就在于标准化的环境监测与治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对此,可以参考发达国家已富有成效的相关制度,从双方的差距中寻找突破口,去进一步改善,同时结合我国现有的环境监测与治理制度,不断改进,国家和地方都要投入相应资金、人员,来完善环境监测与治理的标准化制度,特别是该制度要具有一定开放度,要对尚未充分预料到的新类型污染物留下一定规范空间,比如:有机污染物、辐射污染物等,从而为现行的环保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提供相关执法依据。

(完整版)学校地震应急工作自查报告

地震应急工作自查报告 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我校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的各项工作,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地震应急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夯实了地震应急工作的基础,为进一步做好地震应急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地震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我校的地震应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积极开展广泛深入的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活动,为做好地震应急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让学校师生掌握地震应急科学知识,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忧患意识,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我们按照“主动、慎重、科学、有效”的原则,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栏、教师课堂讲解、等形式,有效地普及了地震科普知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校地震应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领导部门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师生麻痹侥幸心理普遍存在,防震减灾意识迫切需要加强;对地震应急工作的宣传力度不够,对地震的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整改措施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克服麻痹心理,居安思危,强化措施,真正做到思想重视、组织落实、责任明确、措施到位,认真扎实地做好地震应急的各项工作,全面增强防御地震灾害的能力,创建和谐、平安校园。 强化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增强防震减灾意识。深入持久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和地震知识普及活动,继续开展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地震科普知识宣传。特别是我校学生数量、人员密度大,更应加强对学生的安全知识教育,学校在每个学期都有针对性地组织一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确保一方平安的目的。

国内外微地震检测技术现状与应用

国内外微地震检测技术现状与应用 一、国内技术应用现状 基于微震监测的裂缝评价技术正发展成为油层压裂生产过程中直观而又可靠的技术。近几年来,国内众多油气田纷纷投入人力、物力和资金,积极开展该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工作,广泛用于油气勘探开发工作。 1、2011年,东方物探公司投入专项资金,积极开展压裂微地震监测技术研究,压裂微地震监测技术水平得到快速提升。截止2011年11月,东方物探公司已成功对11口钻井实施了压裂微地震监测。 2、同年,华北油田物探公司针对鄂尔多斯工区大力推广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不断提高储量动用率及单井产量的要求,2011年年初就对微地震检测技发展状况进行调研,并对检波器、记录仪器、处理软件进行实际考察。 他们与科研院校合作,在鄂南工区富县牛东4井与洛河4井开展微地震监测裂缝评价技术攻关,采用微地震技术对储层压裂进行监测,结果与人工电位梯度方法(ERT)监测结果一致。该公司还通过组建微地震监测项目组,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并与科研院校“高位嫁接”,开发微地震检测特色技术,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3、近年来,胜利油田积极开展微地震压裂检测技术应用研究,并把它作为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和技术储备。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非常规油气藏将成为胜利油田的一个重要接替阵地,而微地震压裂检测技术是非常规油气藏勘探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新技术。 通过开展对国内外微地震压裂检测技术现状、微地震压裂检测采集方法、数据处理及裂缝预测方法、目前成熟的处理反演软件、微地震压裂检测技术应用实例分析等方面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和掌握微地震压裂检测技术的技术特点、技术关键、技术实用性及其发展方向,为胜利油田下一步开展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工作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更好地为油气藏勘探开发工作服务。 二、国外技术研究与应用 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矿业局就开始提出应用微地震法来探测给地下矿井造成严重危害的冲击地压,但由于所需仪器价格昂贵且精度不高、监测结果不明显而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和推广。 近10年来,地球物理学的进展,特别是数字化地震监测技术的应用,为小范围内的、信号较微弱的微地震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基础。为了验证和开发微地震监测技术在地下岩石工程(如地热水压致裂、水库大坝、石油、核废料处理等)中所具有的巨大潜力,国外一些公司的研究机构和大学联合,进行了一些重大工程应用实验。如1997年,在美国德州东部的棉花谷进行了一次全面而深入的水压致裂微地震成像现场实验,以验证微地震成像技术的实用价值。该实验取得了巨大成功,证明微地震成像技术相对于其它技术来讲,分辨率高、覆盖范围广、经济实用及可操作性强,很有发展潜力。 美国之所以成为目前世界上页岩油气开发的领跑者,就是因为它已经熟练掌握了利用地面、井下测斜仪与微地震检测技术相结合先进的裂缝综合诊断技术,可直接地测量因裂缝间距超过裂缝长度而造成的变形来表征所产生裂缝网络,评价压裂作业效果,实现页岩气藏管理的最佳化。该技术有以下优点: ①、测量快速,方便现场应用; ②、实时确定微地震事件的位置; ③、确定裂缝的高度、长度、倾角及方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