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统计指数练习及答案(1).doc

第五章统计指数练习及答案(1).doc
第五章统计指数练习及答案(1).doc

第五章统计指数

一、填空题

1.指数按其指标的作用不同,可分为和。

2.狭义指数是指反映由——所构成的特殊总体变动或差异程度的特

殊。

3.总指数的编制方法,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二是。

4.平均指数是的加权平均数。

5.拉氏指数的编制原则:无论什么指数,均采用同度量因素。派氏指数的编制原则:无论什么指数,均采用同度量因素。

6.在含有两个因素的综合指数中,为了观察某一因素的变动,则另一个因素必须固定起来。被固定的因素通常称为,而被研究的因素则称为指标。

*7.平均数的变动同时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各组的变量值水平,二是。

8.编制综合指数,确定同度量因素的一般原则是:数量指标指数宜

以作为同度量因素,质量指标指数宜以作为同度量因素。

*9.已知某厂工人数本月比上月增长6%,总产值增长12%,则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

*10.综合指数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最完善地显示出所研究对象的经济内容,即不仅在,而且还能在方面反映事物的动态。

二、单项选择

1.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 )。

A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2.总指数编制的两种形式是( )。

A算术平均指数和调和平均指数 B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3.综合指数是一种( )。

A简单指数 B加权指数 C个体指数 D平均指数

4.某市居民以相同的人民币在物价上涨后少购商品15%,则物价指数为( )。

A 17.6%

B 85%

C 115%

D 117.6%

5.在掌握基期产值和各种产品产量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计算产量总指数要采用( )。

A综合指数 B可变构成指数 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

数 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6.在由三个指数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

A 都固定在基期

B 都固定在报告期

C 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

D 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

7.某商店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商品销售额增长6.5%,商品销售量增长6.5%,则商品价格( )。

A 增长13%

B 增长6.5%

C 增长1%

D 不增不减

8.单位产品成本报告期比基期下降6%,产量增长6%,则生产总费用( )。

A 增加

B 减少

C 没有变化

D 无法判断 9.某公司三个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由于各企业成本降低使公司平均成本降低15%,由于各种产品产量的比重变化使公司平均成本提高10%,则该公司平均成本报告期比基期降低( )。

A 5.0%

B 6.5% C22.7% D 33.3%

10.某商店2001年1月份微波炉的销售价格是350元,6月份的价格是342元,指数为97。71%,该指数是( )。

A 综合指数

B 平均指数

C 总指数

D 个体指数 11.编制数量指标指数一般是采用( )作同度量因素。

A 基期质量指标

B 报告期质量指标

C 基期数量指标

D 报告期数量指标

12.编制质量指标指数一般是采用( )作同度量因素。

A 基期质量指标

B 报告期质量指标

C 基期数量指标

D 报告期数量指标 三、多项选择题

1.指数的作用包括( )

A 综合反映事物的变动方向

B 综合反映事物的变动程度

C 利用指数可以进行因素分析

D 研究事物在长时间内的变动趋势 、

E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一般水平

2.拉斯贝尔综合指数的基本公式有( )

A ∑∑10

1

1q

p q p B ∑∑0

01

p q p

q C ∑∑0001q p q p D

∑∑1

1

1

p

q p q

E ∑∑001

1q

p q p

3.派许综合指数的基本公式( )

A ∑∑1

011q

p q p B

∑∑0

1q

p q p C

∑∑0

11q

p q p

D ∑∑0

10q

p q p E

∑∑0

11

1q

p q p

4.某企业为了分析本厂生产的两种产品产量的变动情况,已计算出产量指数为112.5%,这一指数是( )

A 综合指数

B 总指数

C 个体指数

D 数量指标指数

E 质量指标指数

5.平均数变动因素分析的指数体系中包括的指数有( )

A 可变组成指数

B 固定构成指数

C 结构影响

D 算术平均指数

E 调和平均指数

6.同度量因素的作用有( )

A 平衡作用

B 权数作用

C 稳定作用

D 同度量作用

E 调和作用

7.若p 表示商品价格,q 表示商品销售量,则公式∑∑-1011q p q p 表示的意义是( )

A 综合反映销售额变动的绝对额

B 综合反映价格变动和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C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增减的销售额

D 综合反映由于价格变动而使消费者增减的货币支出额

E 综合反映多种商品销售量变动的绝对额 8.指数按计算形式不同可分为( )

A 简单指数

B 总指数

C 数量指标指数

D 质量指标指数

E 加权指数

9.当权数为p 0q 0时,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 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可变形为加权算术平均指数 B 数量指标综合指数可变形为加权调和平均指数 C 质量指标指数可变形为加权算术平均指数 D 质量指标指数可变形为加权调和平均指数 E 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没有变形关系 10.指数体系中( )

A 一个总值指数等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指数的代数和

B 一个总值指数等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指数的乘积

C 存在相对数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

D 存在绝对变动额之间的数量对等关系

E 各指数都是综合指数 四、判断题

1.指数的实质是相对数,它能反映现象的变动和差异程度。( )

2.只有总指数可划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个体指数不能作这种划分。( )

3.质量指标指数是固定质量指标因素,只观察数量指标因素的综合变动。( )

4.算术平均指数是反映平均指标变动程度的相对数。( )

5.综合指数是一种加权指数。( )

6.从狭义上说,指数体系的若干指数在数量上不一定存在推算关系。( )

*7.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具有相对性。( )

8.拉氏价格指数和派氏价格指数计算结果不同,是因为拉氏价格指数主要受报告期商品结构的影响,而派氏价格指数主要受基期商品结构的影响。( ) *9.在平均数变动因素分析中,可变组成指数是用以专门反映总体构成变化这一因素影响的指数。( )

*10.本年与上年相比,若物价上涨10%,则本年的1元只值上年的0.9元。( )。

五、计算题

1.某市1999年第一季度社会商品零售额为36200万元,第四季度为35650万元,零售物价下跌0.5%,试计算该市社会商品零售额指数、零售价格指数和零售量指数,以及由于零售物价下跌居民少支出的金额。

2.某厂三种产品的产量情况如下:

试计算出厂价格指数和产量指数,并对该厂产值的变动作因素分析。

3.某地区三种水果的销售情况如下:

试计算该地区三种水果的价格指数及由于价格变动对居民开支的影响。

4.某厂生产情况如下:

请根据资料计算该厂的产量总指数和因产量变动而增减的产值。

*5.某公司下属三个厂生产某种产品的情况如下:

根据上表资料计算可变组成指数、固定组成指数和结构影响指数,并分析单位成本水平和产量结构变动对总成本的影响。

第五章统计指数

一、填空题

1.数量指标指数、质量指标指数 2.不能同度量的事物、相对数 3.综合指数、平均指数 4.个体指数 5.基期指标、报告期指标

6.同度量因素、指数化 7.总体结构 8.基期质量指标、报告期数量指标

9.5.66% 10.相对数、绝对数

二、单项选择题

1.C 2.C 3.B 4.D 5.C 6.C 7.D 8.B

9.B 10.D 11.A 12.D

三、多项选择

1.ABCD 2.BC 3.AE 4.ABD 5.ABC 6.BD 7.CD

8.AE 9.AD 10.BCD

四、判断题

1.√ 2. X 3.X 4.X 5.√ 6.X 7.√ 8.X

9.X 10.X

五、计算题

1.

社会商品零售额指数=35650/36200=98.48%

零售物价指数=99.5%

零售量指数=98.48%/99.5%=98.97%

2.计算结果如下表:

总产值指数=

%

97

.

108

242000

263700

1

1=

=

q

p

q

p

21700

1

1

=

-∑

∑q p

q

p

产量指数=

%

65

.

103

242000

250800

1

0=

=

q

p

q

p

8800

1

=

-∑

∑q p

q

p

出厂价格指数=

%

14

.

105

250800

263700

1

1

1=

=

q

p

q

p

12900

1

1 1

= -∑

∑q p

q

p

相对数分析 108.97%=103.65%*105.14%

绝对数分析 21700元=8800元+12900元(文字分析略)

3.计算结果如下表:

价格指数=

%

09

.

96

29

.

135

130

1

1

1

1

1=

=

q

p

k

q

p

p

价格变动使居民减少的开支:

130—135.29=—5.29万元4.计算结果如下表:

产量总指数=

%

01

.

96

940

5.

902

0=

=

q

p

q

p

k

q

因产量变动而增减的产值:902.5—940=—37.5万元 5.计算结果如下表:

可变组成指数=

%

98

.

147

38

.

1007

76

.

1490

10130

/

10204800

76

.

1490

/

/

1

1

1

1

1=

=

==

∑∑

∑∑

f

f

x

f

f

x

1490.76—1400.52=486.24 元

固定组成指数=

%

41

.

148

52

.

1004

76

.

1490

9300

/

9342000

10130

/

15101360

/

/

1

1

1=

=

=

∑∑

∑∑

f

f

x

f

f

x

1490.76—1007.38=483.38元

结构影响指数=

%

28

.

100

52

.

1004

38

.

1007

/

/

1

1

0=

=

∑∑

∑∑

f

f

x

f

f

x

1007.38—1004.52=2.86元

第五章统计指数习题答案

第五章统计指数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A 3、 D 4、 C 5、D 6、 B 7、 C 8、 D 9、 A 10、B 11、 A 12、 B 13、 B 14 B 15、C 16、 B 17、 A 18、 C 19、A 20、A 21、 D 22、 D 23、 C 24、B 二、多项选择题 1、CE 2、ABCE 3、ABD 4、BD 5、CD 6、BC 7、AB 8、CD 9 、ABDE 10、ABC 11、ABD 12、ABDE 13、AE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 四、填空题 1、平均数指数 2、个体指数、总指数 3、广义、狭义、狭义 4、质量指标、数量指标 5、连乘积、之和 6、同度量作用、权数 7、基期、报告期 8、可变构成、固定构成、结构影响 五、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指数?指数有哪些类型? 答:统计指数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指数是泛指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比较指标,即用来表明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不同时间、实际与计划对比变动情况的相对数。狭义指数仅指反映不能直接相加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在数量上综合变动情况的相对数。例如,要说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商品价格综合变动情况,由于各种商品的经济用途、规格、型号、计量单位等不同,不能直接将各种商品的价格简单对比,而要解决这种复杂经济总体各要素相加问题,就要编制统计指数综合反映它们的变动情况。 指数的类型: (1)按其反映对象范围的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2)按其所反映的指数化指标性质不同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3)指数按其采用基期的不同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管理统计学作业在线作业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 1.【第01章】经济管理统计的职能是: A 信息职能; B 咨询职能; C 决策职能; D 监督职能; E 预测职能 正确答案:ABD 2.【第01章】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别在于前者简单,后者复杂。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错 3.【第01章】经济管理统计的基本内容,包括: A 描述统计; B 设计统计; C 推断统计; D 预测统计; E 统计分析 正确答案:ACE 4.【第01章】任何统计数据都可以归结为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中的一种。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对 5.【第01章】国势学派代表人物是阿亨瓦尔,他代表了统计学中的“有实无名”学派。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错 6.【第01章】西方统计学界常把概率论引入到统计学研究方法的凯特勒称为“近代统计学之父”。 正确错误 正确答案: 对 7.【第01章】一个管理统计总体: A 只能有一个标志; B 只能有一个指标; C 可以有多个标志; D 可以有多个指标 正确答案:D 8.【第01章】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 50名职工;

B 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C 每一名职工; D 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正确答案:C 9.【第01章】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 A 同质性,数量性,变异性; B 大量性,变异性,同质性; C 数量性,具体性,综合性; D 总体性,社会性,大量性 正确答案:B 10.【第01章】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那末,这四个数字是: A 指标; B 标志; C 变量; D 标志值 正确答案:D 11.【第01章】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 工人年龄;

现代文阅读能力训练答案汇总

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训练一:基础辨识能力 参考答案 (一) 1海底“黑烟囱”2.逻辑顺序 3记叙、描写、说明 4比喻 5列数字、举例子、摹状貌、作比较等 (二) 1.老太太 2.明线是杉田卖菜,暗线是老太太生活日益穷困 3.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为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发展作好铺垫 4.“她清瘦……女人”,老太太年老体衰,变得贫穷、孤独,过着无依无靠的生活 5.好,因为“纽扣”既是文章情节发展的线索,又是小说人物命运的写照.以“纽扣”为题简要、含蓄。 (三) 1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 2.事实论据 3.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4.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论证生动形象 5.指出学问与智慧的区别,具体分析学问与智慧的关系,总结论点。 (四) 1.指心灵与他人隔膜而变得冷漠、世故。(答案不惟一,意思相近即可) 2.①——⑨⑩;第一层:叙述家人教育孩子的两件事,第二层:发表自己的感慨 3.记叙、议论;对比中外教育观念的差别,为后文作铺垫 4.在竞争中既要争做强者、力争胜利,又要对失败者、弱小者充满同情,可以举学习、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分析 5.“父亲”:轻视体力劳动者,看不起下层人民;“妻子”:认为天真、善良是要吃亏的;“我”:愿孩子有一颗善良的心。(意思对即可) 6.答案不惟一,言之成理即可。

语文现代文阅读能力训练二:基本分析能力训练参考答案 (一) 1.导语部分,标题和导语都是对消息核心事实的概括,只不过导语比标题更具体详细。 2.主体部分为第②段;分两层:①②③④⑤ 3.③、④ 4.介绍三峡工程的重大意义;是消息的结语部分。 (二) 1.冰雹的形成,冰雹的分类,冰雹的预报 2.分两层;第①段为一层。总说降水的两种形态;第②③④为一层,具体解说冰雹的形成、分类以及如何预报。 3.不能颠倒,这三段依次说明冰雹的形成、分类以及预报,符合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顺序合理。 4.表格略 5.只要所写句子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即可例如:冰雹的危害很大,预报冰雹就很重要 (三) 1.①②段是故事的开端,写兄弟俩偷羊受到村民的惩罚;③④⑤段是故事的发展,写其中一个兄弟尽心弥补自己所犯的错误。⑥⑦⑧段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写老人成了人们心中的圣徒 2.高潮在文章的最后,老人弥补了自己所犯的错误,成了人们心中的圣徒 3.所有的村民经过老人的身旁,都会停下脚步与老人说上几句话,表达他们的敬意;小孩子也会停止玩耍,给老人一个温暖的拥抱 4.这一生,他似乎是为了他人而活 5.老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6.人难免会犯错误,关键在于要用自己的行动来改正错误,弥补过失。(意思对即可) (四) 1.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2.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结构,从不同角度对中心论点展开论述,且每一层都用“我现在就付诸行动”开头,构成排比 3.一切的一切毫无意义——除非我们付诸行动 4.文段以议论为主,其中不乏哲理深刻的句子,可以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来回答 5.这是一个自由表述题,可从语言优美、哲理深刻、结构清晰等角度选一个进行赏析。

第七章 统计指数作业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统计指数 一、判断题 1.分析复杂现象总体的数量变动,只能采用综合指数的方法。() 2.在特定的权数条件下,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有变形关系。() 3.算术平均数指数是通过数量指标个体指数,以基期的价值量指标为权数,进行 加权平均得到的。() 4.在简单现象总量指标的因素分析中,相对量分析一定要用同度量因素,绝对量 分析可以不用同度量因素。() 5.设p表示单位成本,q表示产量,则∑p1q1-∑p0q1表示由于产品单位成本 的变动对总产量的影响。() 6.设p表示价格,q表示销售量,则∑p0q1-∑p0q0表示由于商品价格的变动对 商品总销售额的影响。() 7.从指数化指标的性质来看,单位成本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 8.如果各种商品价格平均上涨5%,销售量平均下降5%,则销售额指数不变。() 1、× 2、√ 3、√ 4、× 5、× 6、× 7、× 8、×。 二、单项选择题 1.广义上的指数是指()。 A.价格变动的相对数 B.物量变动的相对数 C.社会经济现象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D.简单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相对数 2.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3.综合指数是()。 A.用非全面资料编制的指数 B.平均数指数的变形应用 C.总指数的基本形式 D.编制总指数的唯一方法 4.当数量指标的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采用特定权数时,计算结果与综合指数相同, 其特定权数是()。 A.q1p1 B.q0p1 C.q1p0 D.q0p0 5.当质量指标的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采用特定权数时,计算结果与综合指数相同, 其特定权数是()。 A.q1p1 B.q0p1 C.q1p0 D.q0p0 6.在由三个指数所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A.都固定在基期 B.都固定在报告期 C.一个固定在基期,一个固定在报告期 D.采用基期和报告期交叉 7.某市1995年社会商业零售额为12000万元,1999年增至15600万元,这四年物 价上涨了4%,则商业零售量指数为()。 A.130% B.104% C.80% D.125% 8.某造纸厂1999年的产量比98年增长了13.6%,总成本增长了12.9%,则该厂1999 年产品单位成本()。 A.减少0.62% B.减少5.15% C.增加12.9% D. 增加1.75% 9.已知某工厂生产三种产品,在掌握其基期、报告期生产费用和个体产量指数时, 编制三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应采用()。

管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40分) 1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工业企业的某一台设备 D.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2 ?若甲单位的平均数比乙单位的平均数小,但甲单位的标准差比乙单位的标准差大, 则 (B ) A.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大 B.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小 C.两单位的平均数一样大 D. 无法判断 3.—个统计总体 (C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4.品质标志的表现形式是 (D )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文字 5.统计工作的各项任务归纳起来就是两条 ( A ) A.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 B.统计设计和统计研究 C.统计预测和统计 D.统计服务和 统计监督 6.对上海港等十多个沿海大港口进行调查, 以了解全国的港口吞吐量情况,则这种调查方 式是(B ) A.普查 B. 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7.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 40? 50;第二组为 50?60;第三组为 60?70;第四组 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 (C ) A. 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 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C. 70在第四组, 80在第五组 D. 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某城市为了解决轻工业生产情况,要进行一次典型调查,在选送调查单位时,应选择生 产情况()的企业。 (D ) 该组的分组标志是 A.性别 C.文化程度 10?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A.小于1 C.大于1 A.较好 B.中等 C.较差 D.好、中、差 9 ?某厂的职工工人人数构成如下表所示 (A )

练习05--第五章统计指数

第五章 统计指数 课堂练习 专业: 姓名: 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 1、 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不同,分为: (A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D )平均指数和总指数 2、 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一般应以哪个做同度量因素: (A )报告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B )基期的质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C )报告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D )基期的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 3、 若同样多的人民币多购买商品3%,则物价: (A )下降3% (B )上升3% (C )下降2.91% (D )不变 4、 编制单位成本指数时,同度量因素一般应采用: (A )报告期销售量(B )基期销售量 (C )基期销售价格 (D )报告期销售价格 5、 指数按对象范围不同,可分为: (A )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B )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C )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D )平均指数和综合指数 6、 最常用的加权调和平均数是: (A )∑∑= 0q p q p k k q q (B )∑ ∑= 00001 q p k q p k q p (C )∑ ∑= 0001 q p k q p k p p (D )∑ ∑= 1 1111 q p k q p k p p 7、 以某一固定时期作分母而计算出来的指数是: (A )环比指数 (B )定基指数 (C )数量指标指数 (D )质量指标指数 8、 ∑∑- 00 01p q p q 表示: (A ) 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产值增减数 (B ) 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产量增减数 (C ) 由于产量变动引起的价格增减数 (D ) 由于产量变动引起的产值增减数 9、 某企业销售额增长了5%,销售价格下降了3%,则销售量: (A )增长8% (B )增长1.94% (C )增长8.25% (D )增长1.85% 10、按分析对象的特点不同,指数因素分析法可分为: (A )简单现象因素分析和复杂现象因素分析 (B )总量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相对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 (C )两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 (D )综合指数分析和平均指数分析

六年级下册语文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第1课文言文两则 1.我发现“之”的意思不一样,我能写出不同的意思。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的)(2)惟弈秋之为听。(的) (3)一人虽听之。(弈秋的教导)(4)思援弓缴而射之。(它,指天鹅) (5)虽与之俱学。(他,指前一个人)(6)弗若之矣。(他,之前一个人) 2.我发现下列带点字古今意思完全不一样,我能分别写出来。 (1)及其日中如探汤。古义:热水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古义:距离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3)孰为汝多知乎?古义:智慧今义:知识 3.请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2)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4.请根据课文意思填空。 (1)《学弈》告诉我们(学习或做事情都应该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就像我们听过的《小猫钓鱼》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一样。 (2)两小儿的问题“孔子不能决也”,反而被“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实事求是、诚实谦虚)(或: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人。(用一两个成语或一句名言表达) 5.解释加点字。 (1)通国之善弈者也。善于(2)使弈秋诲二人弈。教导 (3)思援弓缴而射之。拉、古时指带有丝绳的箭 (4)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离 (5)孔子不能决也。判断(6)孰为汝多知乎。谁、你

6.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一个人虽然也听弈秋的教导,心里却总想着有天鹅飞过,想拉开弓箭射下它。 2.孰为汝多知乎? 谁说您多智慧呢? 3.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近,而到了中午时离人远。 4.此不为远者热而近者凉乎? 这不是远的热而近的就凉吗?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一个小孩认为“日始出时去人近”的原因是: 日出初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2)另一个小孩认为“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的原因是: 日出初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3)两个小孩在认识上产生分歧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当然结论就会大不一样,这就告诉我们对待问题要多角度去观察、思考。 8.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它们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设问)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比喻) (3)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反问) (4)孰为汝多知乎?(反问)

统计指数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12章 相对数和指数练习 参考答案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编制单位成本指数时,同度量因素一般应采用: ( A ) (A )报告期销售量(B )基期销售量 (C )基期销售价格 (D )报告期销售价格 2、 最常用的加权调和平均数是: ( D ) (A )∑∑= 00 0q p q p k k q q (B )∑∑= 0001q p k q p k q p (C )∑∑= 0001q p k q p k p p (D )∑∑= 1 11 11q p k q p k p p 3、 ∑∑-0 1 p q p q 表示: ( D ) (A ) 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产值增减数 (B ) 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产量增减数 (C ) 由于产量变动引起的价格增减数 (D ) 由于产量变动引起的产值增减数 4、 某企业销售额增长了5%,销售价格下降了3%,则销售量: ( C ) (A )增长8% (B )增长% (C )增长% (D )增长% 5、下列各项中属于指数的是: ( C ) (A )人均粮食产量 (B )平均价格 (C )发展速度 (D )人口数 二、计算题: 1、某工厂生产三种化肥,其2009年和2010年的单位成本以及产量资料如下所示: (1) 计算各种产品的个体成本和产量指数 (2) 计算三种产品的成本和产量总指数。(拉式和派许指数) (3) 用相对数和绝对数分析单位成本和产量的变化对于总成本的影响。 解:(1)单位成本个体指数为:110%,%,%;产量个体指数为:1200%,115%,90% (2)

(3) 一般地,产量用拉式指数分析,因此相对数为%,绝对数36600-34000=2600元。 单位成本用派许指数分析,相对数为%,绝对数37600-36600=1000元。 2、某商店的报告期销售额以及各种商品的销售价格报告期比基期升降幅度资料如下: 商品名称 报告期销售额(万元) 销售价格的升降(%) 螺纹钢 568 上升 不锈钢 464 上升 圆钢 336 下降 特种钢 788 下降 请计算该四种钢材的物价总指数。 解:1111 1p p p q k p q k = ∑∑568464336788 100.94%568464336788 1.095 1.0730.9550.946 +++= =+++ 3、已知某百货商场销售的五种家电产品的个体物价指数以及基期销售额资料如下: 商品名称 个体物价指数 基期销售额(万元) 电冰箱 50 洗衣机 30 电风扇 3 空调 40 热水器 10 (1)请计算五种商品的物价总指数(2)计算由于物价变动导致的销售额的变动数额。 解:50 1.04300.973 1.1400.9810 1.02133.8 100.6%503034010133 p k ?+?+?+?+?= ==++++ 变动额为:=万元。 4.某市肉蛋类商品调价前后的零售价格以及比重权数资料如下。试计算该市肉蛋类商品零售物价指数 解:这是食品大类中的肉禽蛋种类物价指数的编制,利用固定权数法。

第五章统计指数练习及答案

第五章统计指数 一、填空题 1.指数按其指标的作用不同,可分为和。 2.狭义指数是指反映由——所构成的特殊总体变动或差异程度的特 殊。 3.总指数的编制方法,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二是。 4.平均指数是的加权平均数。 5.拉氏指数的编制原则:无论什么指数,均采用同度量因素。派氏指数的编制原则:无论什么指数,均采用同度量因素。 6.在含有两个因素的综合指数中,为了观察某一因素的变动,则另一个因素必须固定起来。被固定的因素通常称为,而被研究的因素则称 为指标。 *7.平均数的变动同时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各组的变量值水平,二是。 8.编制综合指数,确定同度量因素的一般原则是:数量指标指数宜 以作为同度量因素,质量指标指数宜以作为同度量因素。 *9.已知某厂工人数本月比上月增长6%,总产值增长12%,则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 *10.综合指数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最完善地显示出所研究对象的经济内容,即不仅在,而且还能在方面反映事物的动态。 二、单项选择 1.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分为( )。 A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C个体指数和总指数 D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2.总指数编制的两种形式是( )。 A算术平均指数和调和平均指数 B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C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3.综合指数是一种( )。 A简单指数 B加权指数 C个体指数 D平均指数 4.某市居民以相同的人民币在物价上涨后少购商品15%,则物价指数为( )。 A 17.6% B 85% C 115% D 117.6% 5.在掌握基期产值和各种产品产量个体指数资料的条件下,计算产量总指数要采用( )。 A综合指数 B可变构成指数 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6.在由三个指数组成的指数体系中,两个因素指数的同度量因素通常( )。 A都固定在基期 B都固定在报告期 C一个固定在基期,另一个固定在报告期 D采用基期和报告期的平均数

管理统计学在线作业答案

管理统计学在线作业答案 1.【第01章】经济管理统计的职能是:正确答案:ABD A 信息职能; B 咨询职能; C 决策职能; D 监督职能; E 预测职能 2.【第01章】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别在于前者简单,后者复杂。正确答案: 错 3.【第01章】经济管理统计的基本内容,包括:正确答案:ACE A 描述统计; B 设计统计; C 推断统计; D 预测统计; E 统计分析 4.【第01章】西方统计学界常把概率论引入到统计学研究方法的凯特勒称为“近代统计学之父”。正确答案: 对 5.【第01章】国势学派代表人物是阿亨瓦尔,他代表了统计学中的“有实无名”学派。正确答案: 错 6.【第01章】任何统计数据都可以归结为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中的一种。正确答案: 对 7.【第01章】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那末,这四个数字是:正确答案:D A 指标; B 标志; C 变量;D 标志值 8.【第01章】一个管理统计总体:正确答案:D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 9.【第01章】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正确答案:C A 50名职工; B 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C 每一名职工; D 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10.【第01章】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正确答案:B A 同质性,数量性,变异性; B 大量性,变异性,同质性; C 数量性,具体性,综合性; D 总体性,社会性,大量性 11.【第01章】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正确答案:B A 工人年龄;B 工人性别;C 工人体重;D 工人工资 12.【第01章】品质标志表示事物的质的特征,数量标志表示事物的量的特征,所以:正确答案:AD A 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B 品质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C 数量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 D 品质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 13.【第01章】在全市科技人员调查中:正确答案:ABC A.全市所有的科技人员是总体 B.每一位科技人员是总体单位 C.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是数量指标 D.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是质量指标 14.【第01章】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正确答案:CE A 性别;B 工种;C 工资;D 民族;E 年龄 15.【第01章】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正确答案:ACD A 劳动生产率; B 废品量; C 单位产品成本; D 资金利润率; E 上缴税利额 16.【第01章】变量的具体表现称为变量值,只能用数值来表示。正确答案: 错 17.【第02章】以下属于定比尺度的数据资料是:正确答案:C A 满意度;B 温度;C 工资;D 时间 18.【2】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正确答案:D A 普查; B 典型调查; C 抽样调查; D 重点调查 19.【第02章】按调查的范围不同。统计调查可以分为:正确答案:B A 统计报表和专门调查; B 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 C 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 D 普查和抽样调查 20.【第02章】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状况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5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规定的这一时间是:正确答案:B A 调查时间; B 调查期限; C 标准时间; D 登记期限 21.【第02章】以下属于定距尺度的数据资料是:正确答案:A A 温度;B 受教育年限;C 职业技能等级;D ISBN号(书号) 22.【第02章】定序尺度可以:正确答案:AB A 对事物分类; B 对事物排序; C 计算事物之间差距大小; D 计算事物数值之间的比值 23.【第02章】以下属于连续变量的有:正确答案:ACD A 国土面积;B 人口总数;C 年龄;D 总产值

第六章统计指数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统计指数 一单项选择 1、与数学上的指数函数不同,统计指数是( C ) A、总量指标 B、平均指标 C、一类特殊的比较相对数 D、百分数 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的划分依据是( A )。 A.指数化指标的性质不同 B.所反映的对象范围不同 C.所比较的现象特征不同 D.编制指数的方法不同 3、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是( B )。 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B.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C.算术平均数指数和调和平均数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4、数量指标指数的同度量因素一般是( A ) A、基期质量指标 B、报告期质量指标 C、基期数量指标 D、报告期数量指标 5. 以个体指数与报告期销售额计算的价格指数是( D )。 A.综合指数 B.平均指标指数 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D.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6.在设计综合指数的形式时,最关键的问题是( C )。 A.确定指数的公式形式 B.确定对比基期 C.确定同度量因素 D.确定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 7、若居民在某月以相同的开支额购买到的消费品比上月减少了10%,则消费价格指数应该为( C ) % % % % 8.销售量指数中指数化指标是( C )。 A.单位产品成本 B.单位产品价格 C.销售量 D.销售额 9.若物价上涨20%,则现在100元()。 A.只值原来的元 B.只值原来的元 C.与原来的1元等值 D.无法与过去比较 10.已知劳动生产率可变构成指数为%,职工人数结构影响指数为%,则劳动生产率固定构成指数为( )。 1.商品销售额实际增加400元,由于销售量增长使销售额增加420元,由于价格( C)。 A.增长使销售额增加20元 B.增长使销售额增长210元 C.降低使销售额减少20元 D.降低使销售额减少210元 2.某企业生产的甲、乙、丙3种产品价格,今年比去年分别增长3%、6%、%,已知今年产品产值为:甲产品20400元、乙产品35000元、丙产品20500元,则3种产品价格总指数为( C )。 A. 103%106%107.5% 3 p I ++ = B. 103%20400106%35000107.5%20500 204003500020500 p I ?+?+?= ++ C. 204003500020500 204003500020500 103%106%107.5% p I ++ = ++

管理统计学在线作业

. 多选题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9分章】经济管理统计的职能是:1.【第01 A 信息职能; B 咨询职能;决策职能;C D 监督职能;预测职能E :ABD 正确答案判断题 01章】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别在于前者简单,后者复杂。【第2. 正确错误错正确答案: 多选题 3.【第01章】经济管理统计的基本内容,包括:描述统计;A B 设计统计; C 推断统计;预测统计;D E 统计分析 正确答案:ACE 判断题 4.【第01章】国势学派代表人物是阿亨瓦尔,他代表了统计学中的“有实无名”学派。 错误正确 正确答案: 错 判断题 5.【第01章】西方统计学界常把概率论引入到统计学研究方法的凯特勒称为“近代统计学之父”。 错误正确正确答案: 对 判断题 6.【第01章】任何统计数据都可以归结为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中的一种。 ..... . 错误正确正确答案: 对 单选题 7.【第01章】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分,那末,这四个数字是:

A 指标; B 标志; C 变量; D 标志值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8.【第01章】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 50名职工; B 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C 每一名职工; D 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9.【第01章】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 A 同质性,数量性,变异性; B 大量性,变异性,同质性; C 数量性,具体性,综合性; D 总体性,社会性,大量性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10.【第01章】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 工人年龄; B 工人性别; C 工人体重; ..... . D 工人工资:B 正确答案单选题章】一个管理统计总体:0111.【第 A 只能有一个标志;只能有一个指标;B C 可以有多个标志;可以有多个指标D :D 正确答案多选题 12.章】在全市科技人员调查中:【第01 A 全市所有的科技人员是总体; B 每一位科技人员是总体单位;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是数量指标;C 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是质量指标D :ABC 正确答案多选题 01章】品质标志表示事物的质的特征,数量标志表示事物的量的特征,所以:13.【第 A 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B 品质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C 数量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品质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D :AD 正确答案多选题章】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第14.01性别;A B 工种; C 工资; ..... . 民族;D E 年龄:CE 正确答案多选题 15.章】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第01劳动生产率;A B 废品量;单位产品成本;C D 资金利润率; E 上缴税利额 正确答案:ACD 判断题 16.【第01章】变量的具体表现称为变量值,只能用数值来表示。

深圳七下生物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知识与能力训练?生物学》七年级下册参考答案 (2015年春季) 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人的由来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基础练习 单选题:1.B 2.A 3.B 4.C 5.C 6.A 7.B 8.B 9.C 10.B 11.B 12.C 能力提高 双选题: 13. BD 14.AD 填空题: 15.达尔文森林古猿非洲、亚洲、欧洲 16.(1)树栖地面地形和气候的变化(2)前大脑制造和使用工具 (3)人类不但会使用还会制造工具 拓展练习 17.(1)①使森林古猿从树栖生活转变为地面生活;②前肢解放并使用工具。 (2)直立行走使人类的前肢解放,双手通过使用和制造工具变得更加灵活,同时促使人 类大脑越来越发达,越来越适应地面环境。 第二节人的生殖 基础练习 单选题:1.D 2.B 3.D 4.C 5.D 6.A 7.B 8.B 9.D 10.B 11.B 12.D 能力提高 双选题:13.AD 14. AC 填空题: 15.(1)B 四肢(2)脐带胎盘物质(3)不对,造成男女比例失调 (4)卵细胞显微镜蝌蚪游动 16.(1)[7]睾丸(2)[1]卵巢雌性激素(3)[3]输精管不会 拓展练习 17.(1)[2]卵巢(2)[1] 输卵管(3)[3]子宫新生命(4)胎盘和脐带(5)分娩 第三节青春期 基础练习 单选题:1.B 2.D 3.B 4.B 5.D 6.C 7.C 8.A 9.C 10.D 11.D 12.C 能力提高 双选题:13.CD 14.AD 填空题: 15.喉结增大长胡须、阴毛腋毛(或月经来潮乳房增大) 16.青春精液子宫内膜脱落,血管破裂出血 17.突增神经系统智力发展 拓展练习 18.(1)缓慢,几乎处于停滞状态(2)青春迅速发育(3)月经遗精 (4)胚胎发育的场所分泌黏液(5)b c d (6)生理心理

统计学原理第七章_统计指数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七章 统计指数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5 BBBCD 6—10 BCACD 11—15ABDDB 二、多项选择 1.BCE 2.BC 3.A B 4.ABE 5.ABE 三、判断题 1—5√ × × √ √ 6—10×× × × × 四.简答题 略。 五、综合题 1、解:(1)个体产量指数和个体单位成本指数见计算表 (2)产量总指数%21.130144 5 .1870 01 == = ∑∑p q p q k q 单位成本总指数%87.1055 .1875 .1980 1 11== =∑∑p q p q k p (3)总成本的变动分析 总成本指数%85.137144 5 .1980 11== = ∑∑p q p q k pq 总成本增加额=198.5-144=54.5(万元) 137.85%=130.21%×105.87% 54.5万元=43.5万元+11.5万元 其中:由于产量增加42.98%使总成本增加43.5万元,单位成本上升使总成本增加11.5万元。 2、(1)销售量总指数%32.1053060 7 .32220 0== = ∑∑p q p q k k q q

销售价格总指数%19.1057 .32223390 1 1 11 111== = = ∑∑∑∑p q k p q p q p q k q p (2)销售额的总变动分析 销售额指数%78.1103060 3390 011 == = ∑∑p q p q k pq 增加的销售额= 1 1 q p ∑-0 q p ∑=330(万元) 其中:销售量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 100 q q p K q p = ∑∑=105.32% 由于销售量上升增加的销售额= 1 q p ∑-0 q p ∑ =162.7(万元) 分析价格变化对销售额的影响 111 p q p K q p = ∑∑=105.19% 由于价格上升增加的销售额= 1 1 q p ∑ -1 q p ∑ =167.3(万元) 3、(1)价格指数%10282 .558570 1 1 11== = ∑∑p p k p q p q k (11.18万元) (2)成交量指数%42.1160 01== ∑∑p q p q k q (78.82万元) (3)成交额指数 %75.118480 570 11 == ∑∑p q p q (90万元) 118.75%=102%×1116.42% 90万元=11.18万元+78.82万元 4、设用q 、p 分别表示销售量、价格 万元) (8001 1 =∑p q 万元) (70010080000 =-=∑p q %1150 01 == ∑∑p q p q k q 则万元)(80515.170001=?=∑p q (1)销售额指数= %29.114700800 11 == ∑∑p q p q (2)价格指数%38.99805 800 1 11== = ∑∑p q p q k p

05-第五章 统计指数

第五章 统计指数 1. 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 平均水平 ( X ) 2. 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按一般原则应采用报告期数量指标作同度量因素。(V ) 3. 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 X ) 4. 我国编制综合法总指数采用的是拉氏公式。 ( X ) 5. 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综合指数形式均可变形为相应的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 和加权调和平均数指数。 (V ) 6. 在平均指标变动因素分析中,可变构成指数是专门用以反映总体构成变化影 响的指数。 (X ) 7. 用平均数指数形式计算总指数,既可以用全面调查资料,也可以用非全面资 料 。 (V ) 8. 指数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总指数一般是指广义的指数,在指数体系中 则是指狭义的指数。 (X ) 9. 总指数的计算形式有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两种。 (V ) 10. 综合价格指数中,指数化指标是销售量,同度量因素是价格。 (X ) 11. 在每种平均数指数中,由于采用权数的不同,又可分为综合变形指数和固定 权数指数两种。 (V ) 12. 为了使成本指数的计算符合现实经济意义,编制单位成本指数应当用基期的 产品产量作为同度量因素。 (X) 13. 在指数体系中,总量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代数和,与总量指数相对应的增 长量等于各因素指数引起的相应的增长量的乘积。 (X ) 14. 在单位成本指数 1 11p q p q ∑∑中,∑11p q —∑01p q 表示单位成本增减的绝对额 ( X ) 15. 如果物价上涨16%,则用同样多的货币能买到原来商品数量的84%。(X ) 16. 平均数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V ) 17. 劳动生产率的可变构成指数为119.5%,结构影响指数为110.2%,则劳动生 产率的固定构成指数为108.4%。 (V )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2016年秋冬学期-管理统计学在线作业及答案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100分 多选题 1.【第01章】经济管理统计的职能是: ? A 信息职能; ? B 咨询职能; ? C 决策职能; ? D 监督职能; ? E 预测职能 判断题 2.【第01章】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别在于前者简单,后者复杂。 ?正确错误 多选题 3.【第01章】经济管理统计的基本内容,包括: ? A 描述统计; ? B 设计统计; ? C 推断统计; ? D 预测统计; ? E 统计分析

判断题 4.【第01章】任何统计数据都可以归结为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中 的一种。 ?正确错误 判断题 5.【第01章】国势学派代表人物是阿亨瓦尔,他代表了统计学中的“有 实无名”学派。 ?正确错误 判断题 6.【第01章】西方统计学界常把概率论引入到统计学研究方法的凯特 勒称为“近代统计学之父”。 ?正确错误 单选题 7.【第01章】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A 工人年龄; ? B 工人性别;

? C 工人体重; ? D 工人工资 单选题 8.【第01章】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1分、80分和87 分,那末,这四个数字是: ? A 指标; ? B 标志; ? C 变量; ? D 标志值 单选题 9.【第01章】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 ? A 同质性,数量性,变异性; ? B 大量性,变异性,同质性; ? C 数量性,具体性,综合性; ? D 总体性,社会性,大量性 单选题 10.【第01章】一个管理统计总体:

? A 只能有一个标志; ? B 只能有一个指标; ? C 可以有多个标志; ? D 可以有多个指标 单选题 11.【第01章】对5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 A 50名职工; ? B 5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 ? C 每一名职工; ? D 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多选题 12.【第01章】在全市科技人员调查中: ? A 全市所有的科技人员是总体; ? B 每一位科技人员是总体单位; ? C 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是数量指标; ? D 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是质量指标 多选题

七年级上册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知识与能力训练?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认识生物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基础练习 1.D 2 .B 3 .C 4 .A 5 .B 6 .D 7 .A 8 .B 9 .B 10 .B 能力提高 11.C 12 .C 13. (1)生长与发育现象。(2)生殖现象。(3)遗传现象。(4) 变异现象。(5)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14. (1)生物能生长和繁殖。(2)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3)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15 .生物有:老树、昏鸦、瘦马、人;非生物有: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天涯。 拓展练习16.是生物。证据是能够吸收人们排除的二氧化碳,利用阳光,使自身产生大量营养物质并且排出氧气,净化太空飞船中的空气。它还能利用一分为二的方式进行繁殖,一昼夜产生 2?3代。 第二节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基础练习 1.A 2 .A 3 .B 4 .B 5 .C 6 .D 7 .A 8 .B 9 .A 10 .A 能力提高 11.D 12 .C 13 .A—b,B—c,C—a 14. (1)植物:银杏树、海带、白菜;动物:鲫鱼、奶牛、蚂蚁;其他生物:木耳、大 肠杆菌。(2)水生生物:海带、鲫鱼;陆生生物:银杏树、木耳、奶牛、蚂蚁、白菜、 大肠杆菌。15.答案提示:近视率=近视人数十班级人数X 100% 拓展练习 16.( 1 )调查目的:调查清楚宠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及如何防止宠物向人类传播疾病。 (2)调查方式:采用访谈法、查阅资料等。(3)调查对象:饲养的宠物。 (4) 调查范围:所有的宠物。 (5)调查方案:①制订调查计划; ③设计合理的调查路线; ⑤归类、整理分析。

统计指数习题及答案

指数分析 一、填空题 1.统计指数按其反映现象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和,按其反映指标性质的不同可分 为和。 2.总指数的编制方法有和两种。 3.编制综合指数的原则是: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是以为同度量因素,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是 以为同度量因素。 4.在指数体系中,总量指标指数等于各因素指数的。 5.平均指标指数等于标志水平指数乘以指数。 二、单选题 1.甲产品报告期产量与基期产量的比值是110%,这是()。 A.综合指数 B.总指数C.个体指数 D.平均数指数 2.下列指数中属于数量指标指数的是()。 A.物价指数 B.平均工资指数 C.销售量指数 D.销售额指数 3.某企业总成本报告期比基期增长30%,产量增长20%,则单位成本增长()。 A.10% B.8.33% C.50% D.80% 4.某企业产品物价上涨,销售额持平,则销售量指数() A.增长 B.下降 C.不变 D.不能确定 5.我国股票价格指数采用的计算方法是()。 A.平均指数 B.综合指数C.固定权数平均指数 D.实际权数平均指数 三、多选题 1.综合指数是()。 A.总指数的一种形式 B.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 C.可变形为平均指数 D.由两个平均指标对比形成的指数 E.一切现象的动态相对数2.某市商品物价指数为108%,其分子与分母之差为100万元,这表明()。 A.该市所有商品的价格平均上涨8% B.该市由于物价上涨使销售额增加100万元 C.该市商品物价上涨108% D.该市由于物价上涨使商业多收入100万元 E.该市由于物价水平的上涨使居民多支出100万元 3.零售物价总指数是()。 A.综合指数 B.平均指数C.固定权数物价指数 D.实际权数物价指数 E.质量指标指数 4.指数体系的作用有()。 A.对现象进行综合评价 B.进行指数之间的相互推算 C.对现象的总变动进行因素分析 D.可以测定复杂现象的综合变动 E.分析总体数量特征的长期变动趋势 5.我国证券交易所股价指数包括()。 A.上证综合指数 B.深圳综合指数 C.上证30指数 D.深圳成分指数 E.股价平均指数 四、判断题 1.总指数使反映复杂现象综合变动的相对数,具有平均的意义。() 2.综合指数使计算总指数的基本形式。() 3.若某企业的产量指数和单位成本指数都没有变,则该企业的总成本指数也没有发生变化。()4.已知销售量指数是100%,销售额指数108%,则价格指数是8%。()5.指数体系包括相对数形式和绝对数形式两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