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采极不规则工作面综采工艺的分析

开采极不规则工作面综采工艺的分析
开采极不规则工作面综采工艺的分析

开采极不规则工作面综采工艺的分析

【摘要】不规则工作面是当前煤炭开采中的常见情况,其综采工艺的实现是现实开采的需要。文章结合具体不规则工作面,来就开采不规则工作面综采工艺作出分析,并对综采工艺应用的效益作进一步明确。意在为今后复杂地质条件下工作面的综采工艺应用拓宽思路。

【关键词】不规则工作面支架刮板输送机综采工艺

综采工艺具有高产高效、安全低耗、劳动强度小、劳动条件好等优点,但通常情况下,综采工作面要求工作面等长,且推进距离较长。而随着我国矿井开采的日益深入,地质条件呈现出不断复杂的态势,开采遗留问题及断层使得工作面的形状极不规则,推进距离也偏短,越来越少的煤炭储量能够满足综采工作面的正常推进,这对综采工艺使用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这一现实下,对开采极不规则工作面综采工艺进行他闹,来缓解上述难题就显得十分必要,对于我国煤炭事业的长足发展极具现实意义。

1 工作面概括

某一工作面轨道顺槽长670m,皮带顺槽长600m,自初采到停采,工作面长度由60m逐渐延长至140m,且有着16万吨的工作面可采储量。因工作面同其轨道顺槽不垂直,且存在较大的倾斜角度,故在工作面的逐渐推进下,其长度不断增加。机尾需进行综采支架支护顶板的增加。结合角度计算,在进行工作面初采时,每向前推进15m就需要加设一架支架,待推至#点后,则加设支架的距离变为45m。对于未满足加架长度要求的控顶处则采用“四对八梁”的支护方式。为确保安全生产,提升工作面生产效益,现尝试运用不规则工作面综采工艺来实施回采。

2 开采该工作面的综采工艺分析

工作面机尾综采支架增加和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延长的操作方法与安全技术即为开采此不规则工作面所应用的综采工艺。

其中,综采工艺的操作方法具体如下:提前将溜槽、支架运输至轨道巷,并于距离该工作面15m处卸下。卸车方法为:拉支架于轨道末端停车,用阻车器对平板车进行固定。单体液压支柱同π型量相配合,于支架卸车处打两架抬棚,且支护为“一梁三柱”的形式。挂四个质量为10吨的导链于抬棚上,用钢丝绳将导链与支架挂紧、挂好;将平板车与支架间捆绑的钢丝绳解开,用导链吊起支架,在将平板车拉出后,放下支架;支架完成卸车后,用单体柱顶支架至工作面轨道巷上帮,并注意垫平、垫稳支架;工作面是一个不断向前推移的过程,待其机尾控顶距离同一家支架的宽度相等时,用单体液压支柱在机尾控顶处固定一个质量为10吨的导向轮,将支架用绞车拉倒倒入控顶处,且支架的调向依然是通过使用单体液压支柱来实现的,在摆正支架,将管道连接好后升起支架,并打开侧护

采煤工作面调斜的方法与措施

采煤工作面调斜的方法与措施 [摘要]综采工作面调斜必须有良好的地质条件,煤层赋存稳定,顶板中等稳定以上,并不受相邻工作面采动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了采煤工作面实中心调斜和虚中心调斜的方法与措施等技术问题。 【关键词】采煤工作面;调斜;旋转;方法;措施 采煤工作面调斜及旋转在本质上是控制工作面,各个部位采煤的进度,按次序调斜工作面的位置和推进方向。转角一般不大于45°,即工作面调斜或调采;在转角大于45°时,采煤工艺难度加大,即工作面旋转或转采。综采工作面调斜必须有良好的地质条件,煤层赋存稳定,顶板中等稳定以上,并不受相邻工作面采动影响,煤层倾角最好在12°以内,采高不可太大,不然,支架稳定性就会变差。工作面调斜分为实中心和虚中心。 1、实中心调斜 实中心调斜如图1所示。 实中心调斜的工艺过程为:采煤机割完调斜前的最后一刀煤时,旋转中心O1端停移输送机,另一端移一个截深,把输送机调成一条直线,再进行采煤机割煤,它所割的每一刀煤都是一个小扇形。割每一刀煤工作面调斜的角度为: 式中B—采煤机截深,m; L—工作面长度,m。 此调斜不损坏设备,工艺合理,操作简单,调斜范围不大。因其旋转端至中心的移架步距不断变小,支架对顶板反复支撑次数增多,中心附近的顶板管理较难。所以,主要适用在顶板比较稳定、调斜角度不大的工作面。为有效地调斜,有时能把旋转中心附近的煤壁进行加固,一般采用灌注粘结剂或打木锚杆等方式。 2、虚中心调斜 为了加强旋转中心附近的顶板管理,具备条件时应采用虚中心调斜。如图2所示,把调斜角α等分成几个小角α′,把旋转中心O2位于工作面之外,在采煤机割完一组通刀(长刀)和短刀之后,工作面转过α′角,就完成了一个调斜循环,使旋转中心O2端的工作面保持一定的前移量,防止因工作面在此处长时间不推进而造成顶板、煤壁发生维护困难的问题.虚中心调斜时要确定中心端的前移量S及每调斜循环(α′角度的小扇形块内)的割煤刀数nd。 S即图中AB段,应按顶板稳定性、调斜角度α′工作面长度L、支架及输送

综采工作面安装方案

1002综采工作面安装方案 第一部分:1002工作面概况 一、1002工作面地质概况 工作面切眼顶板9#煤同现回风巷停掘位置一样为小采区域,切 眼内采空区与煤柱交错,且采空区内存在老窑水,故对切眼二次扩帮影响较大,扩帮过程中,应准备足够的排水设备。 考虑到切眼上部为采空区,打起吊锚索锚固力无法保证,建议该 工作面所有大件起吊采用支设起吊梁起吊。 (1)、1002工作面参数: 10#煤煤层厚度米; 煤层顶板岩石容重,m 3 煤层倾角 0--12° 平均3° 工作面长度为:米; 工作面安装支架为:71~72架; 两端头采用液压支架配合单体支柱支护,(四对八梁迈步式) 超前支护形式:长度30米,采用DW-25(28)型支柱配合米Π 梁支护。 (2)、10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部,在井田西、东南部与11号煤 层合并。上距9号煤层,平均。全区稳定可采煤层,煤层厚度~,平均,根据1002工作面实测,该煤层厚度为米,结构简单,含0-2层夹矸, 该煤层为井田内稳定可采煤层,顶板岩性为页岩、砂质泥岩。底板岩性为泥岩、砂质泥岩。 二、支架选型验算 (一)、支架高度: 1、架最大结构高度:1max max S M H +==+= 2、支架最小结构高度:2min min S M H -== 式中:M max 、M min 为煤 层最大、最小截高,mm ; S1考虑伪顶冒落的最大厚度,此处取300mm 。 S2考虑周期来压时的下沉量、移架时支架的下降量和顶梁上、 底板下的浮矸之和,此处取400mm 。 ZY3200/12/29型液压支架最大支撑高度(大于),最小支撑高度 (小于),符合使用要求。 (二)、支护强度和工作阻力 1、支架支护强度:

回采工艺

一、回采工作面地质概况 二层煤厚度为3.8~4.2m,其中含夹石一层,厚度0.05m,岩性为砂岩。本煤层属光亮型煤,断口呈贝壳状,垂直节理发育。直接顶为砂质页岩,厚度2.0m 左右,质软疏松易冒落,底板为灰白色中粒砂岩,泥质胶结,致密坚硬,厚18~23m,局部呈薄层状, 四层煤属无爆炸性煤层;不易自燃;煤层厚度2.5~2.7m,贝壳状断口,质硬性脆,煤底板为砂质页岩,以泥质为主,厚2.0m左右。煤层地温均为正常地温区。 该采区水文地质情况比较简单,采区预计正常涌水量在0.5~0.8m3/min,为保证安全生产,本采区两断层F3、F5两侧必须留设20~30m的安全煤柱。 二、回采工艺 1、采煤 工作面采用综合机械化开采,煤层倾角13o~15o,平均14o,采高2.2~3.8m,工作面长度200m,顶板中等稳定的砂质页岩。二煤层液压支架采用四柱四杆支撑掩护式;四煤层采用四煤煤层工作面采用ZZ6400/15/29型综采液压支架支护顶板,支撑高度1.5~2.9m,初撑力为31.5 MPa 5236KN;额定工作阻38.5MPa 1600 KN。为了提高工时利用率及工作面生产能力采用MGTY400 / 930—3.3D电牵引双滚筒采煤机,采煤机采用端部斜切进刀,支护采用及时支护,依次顺序移架,往返一次割两刀,截深0.8m。 2、运煤 工作面煤层倾角13o~15o,平均14o,,运煤采用运输能力伟2500t/h的SGZ1000/700型可弯曲刮板运输机。采煤后及时推移输送机,一般应选用液压推移。工作面每6m设一个千斤顶,机头机尾各设三个。移动时运输机3弯曲不能大于3o,弯曲处不小于15m,移刮板输送机滞后采煤机15m移进。 3、支架 ⑴支架类型 二煤层液压支架采用四柱四杆支撑掩护式;四煤层采用四煤煤层工作面采用ZZ6400/15/29型综采液压支架。 ⑵支护方式 支护方式采用及时支护。采煤机割煤后,支架依次或分组随机立即前移支护顶板,输送机随移架逐段移向煤壁,推移步距等于采煤机截深。 ⑶移架方式 采用单架依次顺序式。支架沿采煤机牵引方向依次前移,移动步距等于截深,支架移成一条直线。 ⑷工作面端头支护

综采工作面放顶煤采煤工艺流程

综采工作面放顶煤采煤工艺流程 一、回采工艺流程 采煤机采用端头斜切进刀,双向割煤,液压支架及时支护顶板。 采煤机上端头斜切进刀——正常下行割煤——移架——放顶煤——拉后部刮板输送机——采煤机返刀上行清浮煤(采煤机割煤至机头后)——推前部刮板输送机——上端头斜切进刀——进入下一循环。 (一)、采煤机割煤 综放工作面采用端部斜切进刀单向割煤,其工序如下: 采煤机下行割煤, 右滚筒割顶煤,左滚筒割底煤,行至工作面刮板机头割通煤壁,将右滚筒降下割底煤.反向将采煤机机身部底煤割尽,空刀上返清理浮煤,行至上部刮板机弯曲段,采煤机左滚筒升高割顶煤, 右滚筒割底煤,斜切进刀,待采煤机进入直线段后,将刮板机推直,采煤机割透煤壁后,将左滚筒降下割底煤,右滚筒升起割顶煤,采煤机下行开始下一个循环割煤。 (二)、移架 由于工作面前后输送机采用机头平行布置方式,因而在工作面两端各设4架过渡支架,而过渡支架不能做到及时支护,即采煤机割煤后,过渡架必须在前部输送机机头推移后才能移架,因而造成工作面的基本支架和过渡架不能顺序前移,使得移架工序变得复杂,现将移架顺序描述如下(采煤机端部斜切进刀单向割煤):

(1)采煤机斜切进刀割透煤壁下行时,将机头两架过渡支架的支架护帮板挑起;采煤机下行完成割底煤进入正常割煤,滞后采煤机左滚筒(此时应滞后采煤机前滚筒2架将支架护帮板挑起)3架,顺序将基本架移一个步距,移架时应先收护帮板;直到工作面下端最后一架基本架。当采煤机返机右滚筒到达距第一过渡架7米时,即将前部输送机机头推向煤壁(应保证逐架同时推)。 (2)机头推移后,将工作面下端过渡架(1~4#架)拉一个步距,移架的顺序为:先移2、3#架,后移1#架,再移4#架; (3)与此同时,当采煤机斜切进刀直线段时,前部输送机已经全长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推向煤壁,采煤机割透上端煤壁后,将上端4架过渡支架的护帮板挑起,及时支护顶煤。采煤机下行割煤后顺序将机尾处四架过渡架向前移一个步距,移架的顺序为:先移中间两架过渡架,后移最后1架过渡架,再移前第四架过渡架,待采煤机出斜切进刀段后将刮板机机尾推至煤壁为下一个循环段斜切进刀做准备; 过渡支架的移设是按上述移架顺序在特定时间内完成的;而基本支架的移设是由采煤机的割煤位置控制的。即在采煤机正常割煤的情况下,滞后采煤机左滚筒3架进行移架(或滞后采煤机右滚筒2架支架将支架的护帮板挑起,临时支护顶板,等滞后采煤机左滚筒3架时再进行移架)。 移架的动作如下:收护帮板→收伸缩梁→降柱(保持一定压力)→移架(擦顶移架)→升柱(保持初撑力) →打出护帮板。

采煤工作面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C8采煤工作面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一、概况: C8工作面位于矿井C8煤层西翼,为我矿井后的现在回采工作面,上限标高+1614m,下限标高+1587,走向长约250m,倾斜长60m,煤层倾角24~30°,平均27°。煤层平均厚度2.5m,可采储量约3.3万吨。采煤方法:采用走向长壁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金属铰接顶梁式,采用一次采全高全部垮落管理顶板,放炮落煤,工作面采用DZ25-30/100G 型单体液压支柱支护,支柱布置形式为齐柱式,“三、四”排支柱管理顶板,见四回一,采面支柱排距为0.7m,柱距为1m。 运输方式:采面采用SGB-420/30T型刮板输送机运输,运输巷采用SGB-420/30T型刮板输送机。 二、C8工作面安装设备型号及数量: 1、单体液压支柱 型号:采区采用DZ25-30/100G型单体液压支柱,上下巷超前支护采用DZ25-30/100G型单体液压支柱支护。 2、刮板输送机 型号:SGB-420/30T三台,采面一台,顺槽两台。 3、乳化泵二台(备用一台) 型号:XRB2B80/20 三、供排水、压风系统: 1、供水系统: ⑴地面→轨道上山→+1577井底车场→C8运输巷→C8工作面。

2、排水系统: ⑴C8运输巷→井底水仓→轨道上山→主平硐→地面。 3、压风系统: ⑴地面→轨道上山→C8运输巷→C8工作面。 四、运输路线 1、地面→运输大巷→+1619总回风巷→C8回风巷→C8切眼 2、地面→轨道上山→+1577井底车场→C8运输巷→C8切眼 五、运输巷刮板输送机的安装 1、铺设时必须按:机头架→过渡槽→中部槽→机尾的顺序进行铺设,所有螺丝必须上齐,拧紧使整个转载机联成一体。 2、刮板输送机的中心线和皮带运输机的中心线在一条直线上。 3、机头必须摆正,传动装置联接面要严密,不留间隙。 4、刮板链不允许扭链。 5、链条要松紧适度,松动不得大于两环。 6、油质和油量要符合规定要求。 7、刮板链安装时,套包的凸起部分要向上,刮板链螺栓头必须向着刮板的运行方向。 六、单体液压支柱的安装 1、安装方法: C8采区切眼先安装两排支柱的安装支柱的方法,用SGB-420/30T刮板输送机出货,刷帮时够一颗支柱位置及时支护,把暴露出来的顶板支护好。支护支柱时必须用线拉着打,支柱必须打直,迎山角符合作

1721采煤工作面煤柱回采作业规程

普安县补者煤矿 1721采煤工作面残留煤柱回收的特殊安全技术措施 本着不浪费国家资源的原则,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经矿领导、矿安委会研究,决定对1721采煤工作面残留煤柱进行回收。为此,我矿召开了煤柱回收专题会议,成立了煤柱回收领导小组,制定了残留煤柱回收的方案和特殊安全技术措施。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煤柱回收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 1、组长:吴西云 全面负责残留煤柱回收工作。 2、副组长:刘以合刘军 负责煤柱回收方案和措施的制定和落实,协助组长搞好煤柱回收工作,对煤柱回收工作直接负责。 3、成员:安全员、瓦检员和防突队成员 主要负责煤柱回收方案和措施的实施及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管理工作,保证方案正确实施、工程质量符合标准要求,确保安全回收。 二、工程概况 所回收的煤柱为原1721采煤工作面残留煤柱,属17#煤层。在1721煤柱回采运输巷内指定地点开口,沿主平硐西侧保安煤柱的外边缘线掘巷至原1721运输顺槽,然后采用房柱式回采的方式对1721残留的煤柱进行全部回收。该工作面东部40 m处为主平硐,西部为1721工作面采空区。至地表垂直高度为90m~120m,对应地表主要为旱地和荒山,无农房和其它地物存在。(工作面平面布置图附后) 三、地质说明书 1、煤层情况 本巷所掘煤层为17-II煤层,17-II煤层位于二叠系上统龙潭组上段地层中,煤层较稳定。煤质为中灰、中硫、特低磷、高发热量、高熔灰分无烟煤。 17-II煤层,一般厚2.0~4.0m,中部有1-2层夹矸,结构简单。 2、煤层顶底板情况 本巷所掘的煤层顶底板完整,节理裂隙不发育,无明显的泥化现象,其稳

定性为中等至稳定。 直接顶:岩性主要为粉砂质泥岩、泥质灰岩、钙质泥岩、深灰色、硬度大、易碎、含动物化石,f:8-9。 老顶:岩性主要为粉砂岩,深灰色、坚硬、含炭化植物化石,贝壳断口,f:11-14。 直接底:细砂岩或粉砂岩、炭质泥岩、细砂岩或粉砂岩,为灰色、较硬,含植物化石。 3、水文地质 在该巷所掘范围内无富含水层,水文地质简单,预计局部存在裂隙水,水源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对本巷掘进影响不大。 4、瓦斯地质、煤层自燃性和煤尘 2009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为高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23.13m3/t,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 6.81m3/min;17#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Ⅲ类,煤尘无爆炸性。17#煤层按突出煤层管理。 四、工作面煤炭储量 本工作面走向平均长度20m,倾斜长度100m,采高2.2 m,煤层容重1.47t/m3,可采储量为0.65万t。 五、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1、采用房柱式采煤法进行回收。 2、巷道布置:首先在1721煤柱回采运输巷内指定地点开口,沿主平硐西侧保安煤柱的外边缘线掘巷至原1721运输顺槽,然后沿煤层走向向1721采空区掘刮板机运输平巷至1721采空区,接着沿1721采空区按煤层倾向向上送巷5m,最后沿煤层走向掘进与刮板机运输下贯通,形成房柱,该房柱即为回采房柱。之后,留设4m煤柱,在该房柱的上侧另掘一个大小相同的房柱做为准备房柱。 3、准备房柱掘好之后,对回采房柱进行回采,同时沿倾向再掘准备房柱,每房柱之间留4m宽的煤柱。 4、回采工艺: (1)、落煤方式:爆破落煤。

综采工作面的几个问题

一、工作面溜子的“上窜下跳“现象 产生的原因:1、工作面溜子的超前量没有掌握好。2、支架与溜子的角度不合适(正常情况是90°) 3、采面不直 处理方法:1、合理控制溜子的超前量。2、调整支架与溜子的角度。3、保证采煤机工作面割直、割平。 二、支架的错茬 产生的原因:1、工作面机组割的不平。2、工作面遇到地质构造。3、工作面发生冒顶。4、支架完好差(立柱自动降) 处理方法:1、合理控制采高,保证三直两平。2、加强顶板控制,防止冒顶。3、加强支架检修质量。 三、支架抬脚: 抬脚的方式:1、利用支架侧护板抬脚 2、利用支架的前梁抬脚 3、利用支架抬脚千斤顶抬脚 4、利用单体水柱抬脚。 什么情况下抬脚?1、上山开采时,应每刀抬脚 2、当支架架箱浮煤多时,应抬脚 3、工作面不平,溜子出现台阶时抬脚。 四、溜子下扎、抬头,怎么飘溜子? 采取的方法:1)下扎:当下扎角度不大时,及时调整(减少)机组滚筒的卧底量,使溜子如意飘上来;当下扎角度大时,应采取吊溜子,同时在溜子铲煤板下面垫大板(木垛)的方法,强制溜子平直。 2)抬头:当抬头角度不大时,及时调整(加大)机组滚筒的卧底量,使溜子如意刹下去;当抬头角度大时,应采取吊溜子,同时在溜子老塘侧下面垫大板(木垛)的方法,强制溜子平直。 五、倒架子 产生的原因:1、支架间距过大,移架或升架过程中没有使用侧护板等调架装置。2、采面倾角过大,防倒措施使用不好。3、遇到地质构造,发生冒顶。4、底板出现底鼓或洼坑。处理方法:1、移架、升架及时使用好侧护板等调架装置,当侧护板不能满足调架时,应使用单体柱上支的方法。2、采面超过15°安设防滑、防倒装置并使用好。3、控制冒顶,将底板割平割直。

综采工作面设备安装安全技术措施(标准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综采工作面设备安装安全技术 措施(标准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综采工作面设备安装安全技术措施(标准 版) 设备的安装 一、转载机、破碎机的安装 1、转载机、破碎机的安装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2、铺设前应先将作业地点的浮煤及杂物清扫干净。 3、将转载机机头架、过渡槽及传动部件用安装在机巷的8#、9#绞车拉到皮带机尾处,并放置稳妥。 4、将破碎机箱体及前拖座运至安装地点,逐件进行安装;紧固各部连接螺栓,将底链铺入底槽,并每隔2.76m(即30个环)安装一块刮板,防止链条拧劲。 5、依次安装转载机起坡段,桥身段及过渡槽,并随着铺设的进行,在桥身段下架设三个“#”型木垛,木垛间距2.5m;木垛用料

0.2×0.2×2m,0.2×0.2×1.5m方木,木垛必须架设在实底上,并与桥身段接实。 6、在机巷工字钢梁上用Φ26×92mm锚链、连接环悬挂一台5吨手拉葫芦,将转载机机头架用5吨手拉葫芦吊起放在皮带机尾架上,与过渡槽连接在一起,上齐连接销轴。起吊前在起吊梁两侧各加打一架一梁三柱抬棚,棚梁用2.6m兀型钢梁,棚腿用3.15m单体支柱,以此稳固起吊梁。 7、紧固各部连接螺栓,依次上齐转载机起坡段、桥身段两侧的挡煤板夹板,然后安装转载机及破碎机传动部。 8、待三架端头支架安装完毕后,再安装剩余中部槽及机尾架,铺设上链,补齐刮板,预紧刮板链,进行试运转。 二、支架的安装 (一)端头支架的安装: 1、安装端头支架前,先将5344机巷溜煤井漏斗关严,溜煤井贯满填实,在漏斗处架设一架2.8×2.8×2.5m(长×宽×高)的#形木垛,木垛接顶要严密;并将安装地点的浮煤杂物清扫干净。

2127综采工作面开采设计说明书

2127综采工作面开采设计说明书 1 工作面地质概况 2127工作面位于吕家屯村南约1公里处。井下位置:位于F19断层和主暗斜井延伸之间,西2123工作面650m,工作面运输巷紧靠近矿区边界线。该工作面周围无采动情况,工作面南侧有两条巷道,即二水平轨道下山和皮带下山。 2 工作面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2.1 地质构造情况: 由于邢东矿下水平钻孔稀少,所以在2003年初在下水平搞了三维地震勘探,从首采区的地震资料来看可靠性不大,下水平地震资料可靠性怎样?有待揭露验证。 工作面涉及的断层共3条,以下列表说明: 2.2 工作面回采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 2127工作面大部分储量在大色庄村庄保护煤柱内,通过矿与唐山研究院合作,计算得2127工作面在不同长度下回采完毕后对村庄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说明: ⑴从水平变形来看,各个方案对大色村的影响均小于规程所指的Ⅰ级破坏。 ⑵Ⅰ级破坏:水平变形≤2.0mm/m;倾斜变形≤3.0mm/m;曲率变形≤0.2×10-3。 ⑶表中《2100及2300开采》是指2127、2125、2126及2321、2322、2323六个工作面全部开采对大色村影响的初步计算结果。(此时的2127面宽度约155m) 结论:2127工作面宽度可以取为150m,对大色村的地表破坏小于Ⅰ级破坏,因此可以正常回采,不用迁村。 2.3 煤层赋存及地质构造 2#煤层结构简单,厚度稳定(构造影响除外),煤层厚度来源于相关钻孔煤厚资料和主暗斜井算术平均值。 2#煤为深黑色,玻璃光泽,块状构造,节理发育,参差状断口,主要由亮煤组成,并夹有镜煤暗煤条带,属半光亮型煤.具有三低一高之特点,

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安全技术措施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安全技术措施正 式版

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安装、调试安全 技术措施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3205工作面掘进工程已全部完工,具备综采设备安装条件。3205工作面的综采设备继续使用3201工作面使用的综采设备。根据机电科安排,由我队负责3205工作面综采设备安装工程,为保证工作面设备安装工作安全、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安全技术措施: 一、设备安装现场概况: 1、3205工作面切眼宽度7.5m,高度 2.8-2.95m,全长200米,切眼地面全部硬化,工作面顶板、两帮均采用锚杆、网、锚索联合支护。

2、3205运输顺槽平均高度为3.1m,宽度4.8m,巷道顶板、两帮均采用锚杆、网、锚索联合支护,切眼向外60米巷道地面硬化,巷道内需安装一部1.2米皮带输送机、设备列车、转载机、破碎机及自移式皮带机尾。 3、3205辅助进风巷宽度为5m,高度3.1m, 巷道顶板、两帮均采用锚杆、网、锚索联合支护,巷道南帮吊挂有两趟4寸风水管路,路面全部进行硬化。 二、施工组织: 总负责人:邵秋喜安全负责人:张怀强 施工负责人:尚永军技术负责人:陈帅

综采工作面采煤工艺

综采工作面采煤工艺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综采工作面采煤工艺 一、采煤方法 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一次性采全高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本工作面煤层平均厚度为,支架高度为,工作面有效采高控制在;煤机滚筒截深及循环进度为,采高为。一次采全高,煤厚小于采高时,沿顶破底。 二、回采工艺 1、回采工艺流程 机头(尾)自开切口斜切进刀落煤→调上、下滚筒位置→反向割三角煤→调上、下滚筒位置→向机头(尾)全长割煤→移支架支护→推移工作溜→清煤。 工作面落煤和装煤使用MG300/700-WD无链电牵引采煤机,选用 SGZ764/630型刮板输送机。 采煤机在运行中自动把破落的煤装入刮板输送机,由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运出工作面。 2、回采工艺顺序 (1)采煤机的进刀方式 A、采用从机头(尾)自开切口斜切进刀方式,斜切进刀距离为20m,其前后滚筒全部切入煤壁。 B、移溜工序:距进风巷(回风巷)15m处停止移溜。

a、采煤机割通机头(尾)后,调换上、下滚筒位置返回,通过刮板输送机弯曲段滚筒切入煤体; b、然后将剩余工作溜推移到煤帮,并完成拉机头(尾)工作; c、采煤机再次调换上、下滚筒位置,向机头(尾)割三角煤完成斜切进刀; d、割通机头(尾)煤壁后,调换上、下滚筒位置向机头(尾)正常割煤,进刀结束。 (2)落煤方式 该工作面使用MG300/700-WD型双向滚筒采煤机双向割煤,滚筒截深,往返一次进两刀,采煤机司机应随时调整滚筒,沿顶板和底板割煤,保证采高,不留顶煤和底煤。 (3)装、运方式 采煤机割下煤由滚筒装入刮板输送机内,经刮板输送机→转载机→进风皮带→集中皮带→新采区二部皮带→新采区一部皮带→煤库。 (4)移架支护方式 割煤时,距采煤机后滚筒3-5架开始移架,并及时将伸缩梁和护帮板打开,做到及时支护,移架后支架要成直线状,升架将顶梁升平,做到接顶严密,并达到初撑力。 (5)移刮板输送机方式 A、移刮板输送机要滞后移架10-15米,移溜时要注意几架协调操作,不能使刮板输送机顶成急弯,弯曲段长度不得小于15m; B、移溜步距为,移刮板输送机后要成直线状。

综采工作面回采总结

21041综采工作面回采总结 一、工作面概况 21041工作面位于21采区西翼,工作面标高-186m~-270m,走向长466m,倾斜长106m,面积47250m2,工业储量30.90万t,回采28.74万t储量。煤层倾角平均18~250,开采二1煤层,平均厚度,4.5m。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机械化采煤法采煤,停采位置距21回风下山巷道留35m护巷煤柱。 二、工作面装备及作业方式 工作面机头、机尾选用ZFG3200/16/25型液压支架各6架作为过渡支架,采面选用ZF3000/16/24型液压支架79架作为基本支架。采用MG170/410-WD型采煤机,采放比1:1.5,实行一采一放,追机放顶煤作业方式。 三、回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21041工作面煤岩层走向220-240°,倾角18-25°,上陡下缓趋势,466-110米之间工作面上部局部褶曲构造出现频繁,110米向外靠近工作面上安全出口15米左右底板变化较大,回采时采取抬底措施回采。工作面回采至425米至410米处时在工作面中下部出现采空区一个出水点,水量1-13m3/h,回采过程中在出水点挖临时翻井用管子装水直接把水引入下部水仓;另一方面在出水点前方布置钻场向出出水打钻超前放水和局部底板注浆加固改造,该出水点随工作面推排由下往上逐渐推移,回采到410米处时消失。总体上讲,21041工作

面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对工作面回采影响不大。四、矿压显现及顶板管理经验 21041工作面回采期间没有揭露断层,但受申家门断层及其支断层影响,面内煤的坚固性差,回采过程中工作面前后支撑应力区破及工作面前方20-30米范围,工作面正常回采时矿压不明显。工作面前推一排,放一次顶,大多顶板随采随落,回采时放顶步距为0.6m。 五、工作面回采率 21041工作面回采期间,420-390m由于煤层底板在走向和倾向上呈上下起伏,工作面局部呈鸡窝状丢底煤较多,后采取根据煤层厚度和底板变化及时调整采高,提高煤炭回收率。 采煤队每月计划产量46000吨,实际产量月平均达到45000吨,根据21041工作面理论数据工业储量30.90万t,实际回采30.07万t储量,回收率97.3%。 结合工作面回采时产量和回采和煤层注水时钻探煤层厚度综合分析:21041工作面回采率97。3%,除留35米护巷煤柱损失煤量1万吨,其他就是局部因工作面出水造成的极少煤量损失,总体讲该工作面回采率符合煤矿储量管理规范要求。 六、推采难点及经验总结 一)推采难点 1. 局部煤层底板变化和煤层坚固性差,造成采前掉顶,支架受力不均,出现咬架、错架现象。 2. 回采过程中遇到由于地质构造破坏了煤岩层的原始整体性,

综采工作面生产工艺及生产组织管理1

综采工作面生产工艺及生产组织管理 刘成伟童亭煤矿一、实习目的:完成本课题实习,使自己具备熟练操作采煤机、推移刮板输送机、移架和处理采空区的能力;具备编写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工作面劳动组织表的能力,为从事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和从事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时间:2009年2月—2009年10月 三、实习地点:童亭煤矿 四、实习单位和部门:采煤预备区 五、实习内容: (1)综采工作面生产工艺。N1077综采工作面采煤方法为缓斜中厚单一煤层走向长壁式。①破煤方式:采用MG1130-WD型双滚筒采煤机进行,前滚筒割顶煤,后滚筒割底煤。采煤机采取全工作面双向割煤,往返一次进两刀,发挥采煤机的效能,提高了生产效率。采煤机采取端头斜切进刀,发挥了工时利用率,操作简单。但割三角煤时,增加两次停机时间和换向工序,两端空顶时间长,不利顶板管理。采煤机运行时,司机要做到眼快、手快、精力集中、反映灵活,防止出现飘刀、啃底、掉道等现象。操作时,既要正确地操作机器,又要注意自身及周围工作人员的安全。②装煤方式:由滚筒螺旋叶片进行,以刮板输送机铲煤板、人工攉煤进行辅助装煤。③运煤方式:采用大功率可弯曲刮板输送机将煤炭运至机巷,经转载机、带式输送机将煤运出工作面。④移车方式:N1077工作面推溜采用逐架依次顺序式。当液压支架移过8-9架后,距采煤机后滚筒12-15m时进行推溜,

弯曲段不少于15m。除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可停机推移外,工作面溜槽要在刮板输送机运行中进行推溜,不准停机推移。移设机头、机尾时,要有专人指挥、专人操作,防止损坏设备。推溜过程中,不得出现刮板出槽、溜槽错茬等情况。如有此情况,应及时停车,查出原因,处理完毕后再进行推溜。推溜后保持刮板输送机的平、直、稳,以利采煤机正常运行,减小输送机运行阻力。推溜后支架的各操作手把扳到停止位置,防止误动作。⑤工作面支护方式:N1077工作面的支护方式为立即支护,即采煤机割煤后,液压支架立即前移支护顶板,再进行推移刮板输送机。采用这种方式有利于通行、运输、通风,但增大了工作面的控顶范围,不利于控制顶板。⑥移架:N1077工作面采用ZY6800-19/40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移架方式为单架依次顺序式。在一般情况下,液压支架的移架过程主要分为降架、移架、升架三个动作。移架的方式和步骤首先根据支架结构来确定,其次是工作面顶板状况和生产条件。操作时要掌握八项要领:快、匀、够、正、直、稳、严、净。⑦采空区处理:N1077工作面采空区处理采用全部跨落法。液压支架移架后,采空区暴露、顶板自行跨落充填采空区空间。 (2)综采工作面生产组织管理。N1077工作面的作业形式采用三八工作制的两班半采煤半班准备;循环方式为多循环,截深0.8m,往返一次割两刀;劳动组织形式为追机作业。①N1077工作面循环作业图表的编制:以昼夜24h为横坐标、以工作面的长度170m为纵坐标建立h-m坐标系;以采煤机运行的方向、速度与所需时间,画出割煤工序的运行线;根据移架推溜的过程,在割煤工序的右侧画出

开采极不规则工作面综采工艺的分析

开采极不规则工作面综采工艺的分析 【摘要】不规则工作面是当前煤炭开采中的常见情况,其综采工艺的实现是现实开采的需要。文章结合具体不规则工作面,来就开采不规则工作面综采工艺作出分析,并对综采工艺应用的效益作进一步明确。意在为今后复杂地质条件下工作面的综采工艺应用拓宽思路。 【关键词】不规则工作面支架刮板输送机综采工艺 综采工艺具有高产高效、安全低耗、劳动强度小、劳动条件好等优点,但通常情况下,综采工作面要求工作面等长,且推进距离较长。而随着我国矿井开采的日益深入,地质条件呈现出不断复杂的态势,开采遗留问题及断层使得工作面的形状极不规则,推进距离也偏短,越来越少的煤炭储量能够满足综采工作面的正常推进,这对综采工艺使用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这一现实下,对开采极不规则工作面综采工艺进行他闹,来缓解上述难题就显得十分必要,对于我国煤炭事业的长足发展极具现实意义。 1 工作面概括 某一工作面轨道顺槽长670m,皮带顺槽长600m,自初采到停采,工作面长度由60m逐渐延长至140m,且有着16万吨的工作面可采储量。因工作面同其轨道顺槽不垂直,且存在较大的倾斜角度,故在工作面的逐渐推进下,其长度不断增加。机尾需进行综采支架支护顶板的增加。结合角度计算,在进行工作面初采时,每向前推进15m就需要加设一架支架,待推至#点后,则加设支架的距离变为45m。对于未满足加架长度要求的控顶处则采用“四对八梁”的支护方式。为确保安全生产,提升工作面生产效益,现尝试运用不规则工作面综采工艺来实施回采。 2 开采该工作面的综采工艺分析 工作面机尾综采支架增加和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延长的操作方法与安全技术即为开采此不规则工作面所应用的综采工艺。 其中,综采工艺的操作方法具体如下:提前将溜槽、支架运输至轨道巷,并于距离该工作面15m处卸下。卸车方法为:拉支架于轨道末端停车,用阻车器对平板车进行固定。单体液压支柱同π型量相配合,于支架卸车处打两架抬棚,且支护为“一梁三柱”的形式。挂四个质量为10吨的导链于抬棚上,用钢丝绳将导链与支架挂紧、挂好;将平板车与支架间捆绑的钢丝绳解开,用导链吊起支架,在将平板车拉出后,放下支架;支架完成卸车后,用单体柱顶支架至工作面轨道巷上帮,并注意垫平、垫稳支架;工作面是一个不断向前推移的过程,待其机尾控顶距离同一家支架的宽度相等时,用单体液压支柱在机尾控顶处固定一个质量为10吨的导向轮,将支架用绞车拉倒倒入控顶处,且支架的调向依然是通过使用单体液压支柱来实现的,在摆正支架,将管道连接好后升起支架,并打开侧护

XXXX综采工作面安装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xxxxx煤业有限公司 XXXX综采工作面安装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2020年10月20日

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述: 20103采面系统已形成,已具备安装条件,为抓紧安装工程进度,经矿领导研究决定定于2020年月日进行安装,为保证安装期间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安装安全技术措施如下:附:20103工作面位置图 工作面位置图 二、安装工作量 安装工作量

三、安装期间施工组织: 采煤二队运输组:负责把设备、材料经30101综采面经30101运输顺槽、一采区轨道下山、20103运输联巷、运至20103运输顺槽、工作面; 采煤二队:负责采面支架、刮板输送机、采煤机、转载机、变电列车的安装等工作。 四、安装前准备工作: (一)准备工作; 1、提前铺设切眼内轨道,挡车装置;完善各部绞车信号装置。 2、提前形成采面供液、供水、供电配电、监测监控等系统,到达规程设计要求; 3、工具准备:平板车6台、起重机10吨、5吨各两台,导向轮10吨两个,撬棍、大锤、各中扳手及所需工; 4、绞车配置:20103运输联巷安设一台55KW无极绳绞车,切眼下口安设2台11.4KW调度绞车、上口处安设1台25KW调度绞车,切眼中部安设1台17KW慢速绞车,20103运输联巷上口安设一台17KW绞车慢速。(附:绞车平面布置示意图)

绞车平面布置示意图 1#为调度绞车型号:JD-1.6,功率:25KW,钢丝绳直径:18.5mm。 2#为慢速绞车型号:JH-14,功率:17KW,钢丝绳直径:φ18.5mm。 3#、4#为调度绞车型号:JD-1,功率:11.4KW,钢丝绳直径:18.5mm。 5#为慢速绞车型号:JH-14,功率:17KW,钢丝绳直径:φ18.5mm。 6#为无极绳绞车型号:JWB55BJ,功率:55KW,钢丝绳直径:24.5mm。 (各部绞车单独有提升能力计算) (二)安装前检查工作: 1、认真检查运输线路巷道净高、净宽是否满足运输设备要求,巷道支护情况是否稳定,可靠;如有隐患及时处理。 2、认真检查绞车性能是否稳固,钢丝绳及各连接环是否符合规定,声光信号是否齐全、灵敏、可靠等,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煤矿回采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支护的工艺流程

煤矿回采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支护的工艺流程 二0一七年二月 煤矿回采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支护的工艺流程 为加强回采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提升矿井的安全系数,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增强员工的工作环境,确保煤炭资源安全高效的产出,从而增加矿井的经济效益,实现安全生产,特制定回采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支护的工艺流程。 一、单体液压支柱的作用: 1、煤矿回采工作面淘汰木支柱支护使用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梁支护符合国家对煤矿企业出台的相关文件的要求。 2、煤矿回采工作面使用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梁支护大大提高回采工作面的支护强度,更好管理顶板。 3、煤矿回采工作面使用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梁支护提高回采工作面的煤炭资源回采率,不得浪费煤炭资源。 4、煤矿回采工作面使用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梁支护能够形成正规的走向壁式工作面。更容易管理,提升回采工作面的质量标准化。 二、采煤方法: 1、工作面布置:1条机巷(运输巷、进风巷),规格在2m×2m;1条回风巷,规格在2m ×2m。机巷与轨道上(下)山贯通,回风巷与回风上(下)山贯通。在工作面上下安全出口未贯通前,先沿回采工作面煤层倾向开切眼。 2、采煤方法:采用走向长(短)壁后退式采煤法。要求:(1)全部采用单体支护;(2)必须沿平巷留好10m(长)×6m(宽)的煤柱;(3)开采前必须形成上下安全出口;(4)采用负压通风。 三、支架布置形式: 工作面采用爆破落煤;悬臂方式采用正悬臂。所以工作面支架布置形式决定选取齐梁直线柱,即沿工作面走向顶梁和支柱都为直线排列,顶梁为正悬臂架设。 四、支护密度: 支护密度计算 单位顶板面积内支撑顶板的支柱数量叫做密度,单位为:根/平方米。支护密度是根据顶板压力大小和支柱额定工作阻力来确定的。 顶板压力估算: 4( ~ p)8 gMr =8×9.8×1×2500 =196000(pa)=196000N/m2=196(kN/m2) 式中 P-单位面积的顶板压力,pa; M-工作面采高,取1m R-顶板平均密度,取2500kg/m3 G-常数,g=9.8N/kg。 支柱额定工作面阻力取支柱的平均工作阻力,考虑到地质条件等因素影响时,有 P’=Rt×80% =250×80% =200(kn) 式中 P’-支柱平均工作阻力,kN; Rt-支柱原有的额定工作阻力,kN.

综采工作面旋转开采技术研究

综采工作面旋转开采技术研究 摘要:在煤矿井下安全生产过程中,综采工作面由于设备较多,管理难度较大,为了便于回采作业,综采工作面上下顺槽一般不采用转弯设计。但是由于井下地 质条件千变万化,有时不得不把工作面两顺槽设计成转弯巷道,这种情况下就需 要进行大幅度扇形调采,给综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组织协调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关键词:综采工作面;顺槽转弯;扇形调采 引言 国投新登郑州煤业有限公司 31071 综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遇到了两顺槽转弯25°8′的情况。该工作面轨道巷需要一次性调采 87m,胶带输送机巷推进 23m,来实现综采工作面付巷 转弯25°8′的扇形调采工作。 1 工作面概况 1.1 地质构造 31071综采工作面为+35水平二1 煤层31采区南翼第四工作面,其上部为31051采空区,下部为31091采空区。该调采区域煤层倾角1 ~ 20°,平均为13°53′,付巷到机巷落差为 33m。工作面走向长1121m,倾向长128m(切眼),煤层赋存稳定,结构简单,厚度为8 ~12m,平均煤厚10m。 1.2 工作面布置 为合理布置和回采三角煤,31071综采工作面两巷在走向方向转弯布置,巷道转角度达 到25°8′,见图1. 工作面设备:ZYF2600/15/24型掩护式基本液压支架85架,ZFG2800/16/26掩护式过渡液压支架4架;工作面选用MG-150/368-WD型交流电牵引采煤机,采用一次采全高的方式落煤,截割深度0.6m;工作面采用SGZ630/264型中双链刮板输送机运煤;胶带输送机巷配备SZZ730/132型中双链桥式转载机、PLM1000型锤式破碎机、两部SGW-150型刮板输送机、一部800S型胶带运输机 2 综采工作面过两顺槽25°8′转弯地段存在的难题 (1)当工作面推采临近转弯地段机巷剩余60m左右时,第二部胶带输送机已经收缩到 最短,需要撤出该设备。可是由于巷道转弯达25°8′,这时第一部胶带输送机根本延伸不过来,会造成煤流系统断路。 (2)当胶带顺槽转载机随着工作面推采移动到临近转弯地段时,由于转载机最小长度约45m,在胶带顺槽巷道转弯达25°8′情况下,转载机根本无法拖移出去。 (3)在工作面实施调采过程中,工作面长度不断增加,增大到最大值以后,再不断的缩短。经计算,其增减长度可达 4m 左右。这需要对工作面付巷侧多余出来的长度,使用π型 钢梁配合单体柱进行支护处理,增加了工作面工程质量和安全系数的管理难度。 (4)在调采过程中工作面加长时,原有支架难以满足顶板维护要求,加长地段的顶板维 护困难。 (5)在调采过程中,由于工作面伪倾角和刮板输送机机头、机尾相对位置不断变化,会 造成在过转弯点之前,刮板输送机不断下滑;在过转弯点之后,需要刮板输送机不断相对下降,处理不好极容易造成工作面刮板输送机和顺槽运输设备搭接不合理,造成运输断路。 (6)综采工作面大幅度调采,极容易造成工作面液压支架挤架。 3 综采一区在实践中采取的系列措施 3.1 机巷运输重置设备转换 (1)31071 综采工作面轨道巷进弯前20米处开始进行4mπ型钢梁配合2.8m单体柱进 行支护。随着工作面逐渐推进增长,支护数量增加。到达正拐角处时增加数量达到最大值, 随后根据工作面推进在逐步减少,直至全部拆除完毕。31071 综采工作面轨道巷支护方式见 图2

综采工作面安装技术安全措施(标准版)

综采工作面安装技术安全措施 (标准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43

综采工作面安装技术安全措施(标准版)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地质条件 一、概述: 8013综采工作面位于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工作面标高 +740m-768m,该工作面西为一采区轨道大巷,东接庄上煤业有限公司,工作面走向1360m,倾向长180m,主采8#煤,煤层倾角3-8°,平均5.5°,煤层厚度1.8m,地面标高+835m-+934m。 该回采工作面对应地面内沟壑纵横,切割强烈,具典型的黄土地貌特征,地面有村庄和其它建筑物。 二、煤层及顶底板情况: 1、煤层 该工作面煤层,为太原组9#煤,以亮煤为主,次为暗煤、镜煤,

丝炭少量。本层煤为特低灰-低灰、低挥发分-中等挥发分、低硫分、焦煤和肥煤。煤层厚1.40-2.11m,平均为1.90m,一般含0-1 层夹矸,井田东部边缘已剥蚀,在赋存区内为稳定可采煤层。煤层顶板为石灰岩,底板为泥岩、砂质泥岩。 三、地质构造 采区内尚未发现大的构造形迹,采区地层总体上为一单斜构造,走向北西-南东,倾向南西,地层平缓,倾角为3-7°。 四、水文地质 一般情况下,开采9#煤层及其以上煤层,受奥灰水影响较小。但要注意隐伏构造的存在,并进行详细观察其导水性,预留保安煤柱。 五、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1、地温、地压:采区内在开采过程中,未发生过地温、地压异常现象,据邻矿资料平均地温梯度为2.14℃/100m。该区地温地压均属正常。 2、瓦斯:该工作面属低瓦斯区域。

有限公司综采工作面回采工艺流程

综采工作面回采工艺流程

综采工作面回采工艺流程相关责任人工作职责、工作标准 1设备司机 1.1工作职责 1.1.1现场交接班 1.1.2认真学习操作规程,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1.1.3负责所开设备点前后10米的文明卫生。 1.2工作标准 1.2.1现场手把手、口交口的交接班 1.2.2通过载波电话向工作面通报设备完好情况,是否可以随时开机。 1.2.3在未接到开机的通知前,设备处于停电闭锁状态。 1.2.4清理辖区卫生。 1.2.5班中做好设备开机工作。出大煤时按规定开停喷雾。 1.2.6注意煤流系统的杂物,不得让杂物被拉出煤流系统。 1.2.7每次设备停机必须汇报停机原因。 2跟班队长 2.1工作职责 2.1.1现场交接班 2.1.2检查运输系统设备状况,后巷支护状况、上下巷排水情况、工作面生产条件、工程质量情况、落实整改现场隐患2.1.3安排组织生产,落实安全管理薄弱环节的安全生产的责任人 2.1.4班中三汇报给调度室,汇报工作面生产情况

2.1.5班中出现设备故障、隐患等情况时组织人员及时处理 2.1.6班中落实监督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工时工效利用 2.1.7班中生产协调,为下班创造生产条件 2.2工作标准 2.2.1现场交接隐患,交接现场存在的设备、顶板、防治水、一通三防、安全生产等隐患,交接生产条件、工程质量等情况 2.2.2班中检查运输系统设备状况,要求皮带不跑偏、不缺托滚、各种保护完好,转载机不偏斜,破碎机能正常使用,转载机与运输机搭接合理,运输机平直,与转载机搭接合理,不喝回头煤,运输机运转不带负荷,载波电话完好,闭锁灵活。 2.2.3根据现场条件及值班队长的安排,合理组织安排生产,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薄弱的各个环节指定负责人 2.2.4班中向调度室汇报三次,回报时间分别为,第一次为接完班时,第二次为6:00或18:00,第三次为出班时,汇报内容为班中生产情况。 2.2.5班中出现设备故障、安全隐患及时安排处理,不得出现设备带病运转,隐患不处理继续组织生产。 2.2.6班中指导、监督、落实验收员主抓工程质量,班中班长工时、工效的利用。 2.2.7班中积极协调生产组织,在完成本班工作量的同时,为下班接班出煤创造条件。 3班长 3.1工作职责 3.1.1负责组织班中生产,质量管理、安全管理以及人员组织安排。 3.1.2为下班的生产创造条件。 3.2工作标准 3.2.1根据工作面的生产条件,上下巷支护状况,运输条件合理安排组织人员生产。 3.2.2根据规程、矿相关文件及值班队长的安排、规定进刀割煤。 3.2.3班中要协助验收抓工程质量的监督。 3.2.4落实好值班队长安排的工作量。 3.2.5根据现场生产条件和队的相关规定,在交班前为下一班创造生产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