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六单元第三课西北地区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六单元第三课西北地区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六单元第三课西北地区

第三课西北地区(第1课时)

——丝路明珠

班级姓名学号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根据图文资料,分析新疆绿洲地区的地形、气候和水文等方面的自然环境特征。

2.了解新疆作为干旱地区发展绿洲农业措施,说明绿洲农业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地图、图片和多媒体资料的学习,学会利用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归纳、比较等方法学习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区

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学会运用归

纳、比较能力。

情感价值观:1.通过学习,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树立起珍惜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环保意识。

2.逐步引导学生形成资源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

发展的观念。

【学习重点】

新疆的绿洲农业,坎儿井。

【学习难点】

坎儿井的原理、构造、作用。

【学习导学(课前预习)】

新疆境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___________沙漠。该区还分布着一些星星点点的_________。2000多年前,人们利用____________,将天山雪水引到农田里,既免去了无水之苦,又减少了水的蒸发。

3.你认为干旱地区发展绿洲农业的最首要重要条件是()

A.劳动力B.热量C.水源D.肥料

4.生活在新疆的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A.藏族B.回族C.维吾尔族D.壮族

5.新疆的主要气候类型是()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6.坎儿井是一项能与大运河媲美的水利工程,位于()A.新疆的乌鲁木齐B.吐鲁番盆地C.柴达木盆地D.准噶尔盆地【课堂教学及拓展】

一、导入

1.多媒体展示两幅图片,一副是新疆绿洲,农田规整,绿意盎然,一副是新疆沙漠,慢

慢黄沙,驼铃悠悠。逐个展示图片,让学生猜测图片所展示的是什么地方?

2.展示第三张图片,沙漠中间的绿洲,告诉学生刚才看到的图片就是来自这个地方,其实他们是同一地方,让学生猜测这个地方是在哪里?

二、新课

1.新疆的位置:我国的西北部,内陆省分,远离海洋

2.新疆自然环境:地形:高山盆地相间,三山夹两盆。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强烈。河流:塔里木河

3.绿洲农业和坎儿井

(1)引导学生思考,新疆发达的绿洲得益于什么?

(2)播放坎儿井的视频资料。

(3)组织学生讨论,坎儿井的优点有哪些?

(4)了解坎儿井的现状和面临的危机,小组讨论:该如何解决坎儿井所面临的危机?(5)新疆绿洲农业的繁荣景象,除了坎儿井提供灌溉条件外,还与哪些自然条件有关?坎儿井.京杭大运河、万里长城被称为古代三大工程。

新疆的瓜果特别甜主要是因为新疆夏季气温高,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4.丝绸之路

(1)展示丝绸之路图和丝绸之路的概况,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作用,明白古人就已经利用沙漠中的绿洲,发展绿洲农业

三、拓展:

1.在现代科学技术十分发达的年代,如何让绿洲农业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如果引进

以色列先进的灌溉技术,绿洲农业的前景将会如何呢?

四、小结

【课堂练习】

1.在新疆的绿洲上居住的人们利用的一种灌溉设施时()A.坎儿井B.大型水塔C.运河D.间歇喷井

2.干旱地区发展绿洲农业的首要条件是()A.劳动力B.热量C.水源D.肥料

3.吐鲁番盛产()A.柑橘B.葡萄C.小麦D.水稻

4.下列关于新疆的说法错误的是()A.位于我国西北部B.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

C.天山位于新疆中部D.有一小部分位于季风区

5.被誉为“丝路明珠“的是()A.陕西B.新疆C.伊朗D.伊拉克

6.古代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是()

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珠江三角洲 D.云贵高原

7.读下列材料和“坎儿井示意图”,回答:

由竖井、暗渠等部分组成,竖井用于开掘时出

土和通风;暗渠则用以输水。高山冰雪融水顺

着地势输送到盆地里,供人饮用或发展农业生

产。

(1)坎儿井中的水主要来自山脉的

冰雪融水,水量随的变化而变化。

(2)冰雪融水为何用暗渠输送,而不是直接在地上开明渠输水?

试述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简要说明坎儿井对当地经济发展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 。

(4)新疆属于我国的少林地区,其自然因素是,在此营造防护林主要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古代三大工程包括新疆坎儿井、横亘东西的___________和纵横南北的_______. 【巩固练习】

1.“早穿棉袄晚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描绘的自然现象,最有可能发生的地方是()A.广州B.杭州C.乌鲁木齐D.南京

2.2000多年前,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们就与西部地区的人们互相往来,它们在茫茫沙海和戈壁上开凿了贯穿东西的路线,这条路获得的美称是()A.商业之路B.丝绸之路C.瓷器之路D.石油之路

3.下列对坎儿井的结构及其作用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①结构简单、无需动力提灌设备②常年流水,水量稳定③冬暖夏凉、清澈如镜

④防止水分蒸发、保持水量的稳定⑤富含矿物质,有助于保健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

4.新疆的瓜果特别香甜,主要是因为新疆()A.土质比较特殊,与其他地区不同B.农民有很高的农业栽培技术

C.灌溉水源与其他地区不同,含有较高的糖分

D.日温差变化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

5.目前我国开发新疆的最大工程是()A.南疆铁路B.三北防护林C.西气东输D.西电东送

6.生活在阿拉伯半岛上的居民主要信仰的是()A.伊斯兰教B.天主教C.佛教D.道教

7.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带在()A.美国墨西哥湾沿岸B.欧洲的北海地区

C.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地区D.中东的波斯湾沿岸

8.西亚是目前世界上()

①石油储量最大的地区②出产石油最多的地区

③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④石油含量最纯的地区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9.海湾国家与我国珠江流域一带纬度大体相当,自然景观却完全不同:珠江流域绿野相

连,而海湾地区却沙海连绵。这种差异主要是哪种因素的作用()

A .季风的作用

B .地形的影响

C .距海远近的原因

D .人为因素

10.观察右边的新疆地形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山脉:

A_______,B_________ C ____ ___; (2)A 、B 山脉之间有大盆地________ ,

B 、

C 山脉之间有大盆地_________ ,因此,

人们形象地称这种地形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 ”.

(3)此区域内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它

是_________________ .

(4)河流E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河水

主要补给来源于________ 和_______.

(5)新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的主要自然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新疆平面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完成

下列问题。

(1)请写出三个与新疆相邻的国家名称: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

(2)从M 点到N 点作一地形剖面图,甲、乙、丙中正确的是 (填代号)。

(3)新疆的绿洲分布在 地区,其水源主要来自 ,新疆人民在绿洲上发展了特色鲜明的 农业。

(4)新疆的瓜果特别甜,最主要原因是 。

(5)国家实施“西气东输”工程能使本地的_________________资源得到大规模开发. “西气东输”工程为西部地区带来哪些好处?

【教学反思】

天山 气温

A B M . N . 甲 乙 丙

【小题2】新疆气候干旱,蒸发量大,用明渠输水易造成大量蒸发,而暗渠位于地下可减少蒸发,最大限度地利用珍贵的水资源(2分)

【小题3】充分利用珍贵的水资源,发展灌溉农业;发展旅游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2分)

【小题4】气候干旱,降水少,不利于树木成长防风固

(1)塔里木河、天山(2分)(2)甲(1分)

(3)山区平原、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灌溉(3分)

(4)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1分)

(5)可以迅速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可以带动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可使本地的天然气资源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可使天然

气产品大量运输到东部市场。

(至少两条,1分)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设计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重点:1.繁华的都市生活。 2.宋词、元曲。 难点:都市生活繁华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你知道这首词的作者是谁吗?他是我国北宋时期伟大词人苏轼。两宋时期还涌现出了李清照、辛弃疾等著名词人,出现了文化繁荣局面。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是一座辉煌的宝库,今天让我们走进这座宝库的一角,去感知它的博大精深,欣赏它的灿烂辉煌吧! 【新课探究】 1.繁华的都市生活

(1)宋元城市 宋元时期商业发达,以商业闻名的城市有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等。 (2)北宋开封大相国寺 图片链接: 资料链接: 大相国寺,原名建国寺,位于开封市自由路西段,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555年),唐代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因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赐名大相国寺。北宋时期,相国寺深得皇家尊崇,多次扩建,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后因战乱水患而损毁。清康熙十年(1671年)重修。现保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千手千眼佛等殿宇古迹。1992年8月恢复佛事活动,复建钟、鼓楼等建筑。整座寺院布局严谨,巍峨壮观,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每逢新年伊始,大相国寺都要举行元宵灯会。每逢金秋十月,随着开封市菊花花会的开幕,大相国寺会举办一年一度的水陆法会,祈祝五谷丰登、百业兴旺、国家强盛、万世太平。 (3)北宋市民文化生活 ①瓦子 概念链接:

瓦子:宋代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瓦子的产生,是宋代城市繁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的结果。瓦子的经营内容既有物质方面的又有精神生活方面的,反映了宋代商业领域的扩展。 图片链接:体会瓦子的热闹与繁华 史料链接: 材料一奇术异能,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 材料二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述宋朝的生活画卷:“当时欧洲国王的生活水准仅仅相当于洛阳的一个马夫。” 问题探究:请问宋代哪种地方可能出现材料一的这种景象?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答案提示:瓦子;材料二说明了宋朝的繁荣与富庶。 ②杂剧 概念链接: 杂剧是一种把歌曲、宾白、舞蹈结合起来的中国传统艺术形式。最早见于唐代,意思和汉代的“百戏”差不多,泛指歌舞以外诸如杂技等各色节目。“杂”

地理:中国区域地理部分必备知识点【经典】

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 〖中国的区域差异〗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东部季风区内部的差异。中国自然区域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重工业基地和能源工业基地。主要城市。 〖南方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及其与农业生产、灾害防治的关系。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主要城市。 〖西北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气候、地形特征。农、牧业生产特点。保护草原,治理沙漠。主要矿产地。主要城市。 〖青藏地区〗 地理位置和范围。高寒气候。农牧业生产特点。能源和矿产资源。主要城市。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地理位置和范围。经济发展的特点。台湾省的地形、自然资源和主要城市。 第一节中国区域地理 1、我国四大区域自然条件一览 北方地区 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地形特征: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最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本区“名山”有:“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气候特征: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天气: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水文特征: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区有明显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结冰期北长南短。 主要河流: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主要湖泊:白头山天池、兴凯湖。 植被:东北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长白山地区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土壤: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广泛,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为钙质土。 主导因素:积温自北而南逐渐增大。

最新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1-6课知识点汇总

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都城长安,杨坚是隋文帝,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隋统一的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3、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正式确立。 5、科举制度确定的意义(积极影响) 答:①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②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 1 300多年 6、隋朝的灭亡时间618年,灭亡的原因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导致农民起义爆发②营建东都洛阳,修建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③隋炀帝三次东征辽东,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④隋炀帝好大喜功,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①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②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的宰相。 ③政治方面。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 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 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④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⑤加强对西域的控制 补充:③④是贞观时期推行的一系列革新措施 3什么是贞观之治: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4、大臣魏征被称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是他回答唐太宗的话 5、武则天时期看到骆宾王的文章很爱惜 6、武则天时期的措施: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重视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 定基础 7、唐玄宗与“开元盛世”(唐朝最鼎盛时期) (1)主要措施: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 (2)客观措施:①任用贤能。任用贤相姚崇和宋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 ②政治方面。整顿吏治,裁减冗员。(亲自主持对县令的考试) ③经济方面。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④文化方面。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8、唐玄宗在位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 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补充题:科举制▲▲▲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教案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七年级 2、学科:历史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查阅资料,收集关于成吉思汗、忽必烈的事迹或故事。 【教学课题】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 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记住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元朝的建立及巩固统治的措施;民族融合的表现。分析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贡献,培养概括、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问题,锻炼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元朝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疆域辽阔,民族融合加强,对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贡献。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七年级下册中国古代史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中的第12 课,在中国古代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从隋唐盛世到五代辽宋夏金,政权由统一走向分裂,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与汉族政权并立,而蒙古族建立元朝,统一全国,使政权分立走向统一,顺应了历史的趋势,成为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统一全国的政权,同时开启了元明清的统一政权时代的到来。所以,本节课内容多,知识点碎,但又承上启下,因而十分重要。 【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求知欲强,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和规范,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历史的方法,对古代史的知识也很感兴趣。但是他们对历史朝代的更迭并不清楚,所以,需要给学生构建一个清晰的朝代更迭脉络。 【教学方法】 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基础知识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解决,探究知识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同时配合小组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刚刚同学们听到的歌曲叫《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在我国古代,这个美丽的草原曾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家呢?对,蒙古族。 当13 世纪的曙光升起的时候,在蒙古高原上勃然兴起了一个雄劲、强悍的民族,这就是蒙古族。这个马背上的民族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统领下,曾经完成过震惊中国乃至世界的伟业,在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2 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二、点明学习目标: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宋元时期出现的著名大都市及其繁荣景象;掌握宋元时期文化娱乐活动和节庆习俗的变化; (2)了解宋元时期的宋词、元曲等文学成就; (3)理解宋元时期都市文化生活与经济繁荣、城市发展的关系; (4)通过对宋词、元曲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2.过程与方法 1、搜集有关宋元都市生活的历史资料,逐步学会阅读、理解和处理历史信息,形成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2、对优秀宋词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以增强对元代戏剧艺术的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宋代社会生活的学习,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感受文学作品体现出的个人情感与经历,体会其中折射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特征。宋元时期的一些文化名人不仅给后代留下了传世之作,也给后代留下了值得学习的品德,如辛弃疾的为国建功抱负,关汉卿的同情人民疾苦等。 【教学重点】 瓦子、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 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的关系。【教学方法】 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课前准备】 相关图片、史料、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 教师讲述: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反映了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那么宋代人们的都市生活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当时在节庆风俗方面都有哪些讲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万千气象的宋元时代的都市和文化一课。 二、新课学习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宋元时期的城市 教师讲述: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不仅在商业、贸易、文化、教育等方面十分发达,而且在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北宋东京(大相国寺)、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展示宋代城市繁华的相关图片。 图片展示《河南开封大相国寺》。教师指出: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感受大相国寺当年的繁荣场面。

山东教育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册教学设计(全册)

XXXX-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信息技术备课 年级:七年级 姓名:XXX 单位:

第1课时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信息; 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 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 三、教学方法: 1、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2、电脑动画课件教学。 四、教具准备:1、电教室内利用电脑播放自制的教学课件。 2、课前打开电脑。 五、课型:新授课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 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信息具有价值) 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 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的信号灯…… 教室里的板书,挂图…… 图书馆里的书报…… 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 [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 (二)、新课教学 解释: “ 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

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复制、分类、检测、查找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存在方式而不是事物本身。它必须借助某种符号才能表现出来,而这些符号通常人们用数据来记录它。 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人们获取、存储、传递、处理信息的各种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利用电脑动态展示以下三种重要的信息技术 “1、信息的获取” 人脑的大部分信息是通过视觉和感觉器观获得的; 电脑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诸如键盘、鼠标、语音识别等电脑输入设备,扫描仪、传感器等电子感测装置来获取。 “2、信息的传递” 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效益。 烽火狼烟、飞马传书、信鸽远飞——>报纸、电报、电话、广播——>微波、光缆、卫星、计算机网络 “3、信息的处理” 信息处理是指将信息缩小、放大、分类、编辑、分析、计算,加工成某种要求的数据形式,如绘制图形、打印报表等。 电子计算机是信息处理机。 “三、信息社会” 人类进入20世纪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当今信息同物质、能源一样重要,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之一,是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甚至人们把今天的社会称为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是以信息生产为中心,促进政治和经济迅速发展起来的社会。” 信息社会将会给每个人带来机遇和挑战。 “四、信息高速公路

高中《地理必修三+中国区域地理复习资料

中国区域地理复习资料●西北与青藏地区地理特征比较 ●南方与北方地区地理特征比较

我国农业区的气候资源特点和主要农产: 《地理必修三》复习资料 1、三种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 全球定位(GPS)——定位导航(21颗工作卫星,3颗在轨备用卫星,至少用4颗卫星确定一个地点); 地理信息系统(GIS)——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2、资源跨区调配的原因:资源分布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

3、资源跨区调配的影响: (1)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从国家层面的上看,平衡各地经济发展 对输出地: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对输入地:缓解资源紧张的问题;促进经济发展 (2)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输出地、沿线地区、输入地三个方面分析。 4、产业转移的规律: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 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过渡 实行产业结构的升级,第三产业逐步成为区域的主导产业 5、产业转移的原因:①当地资源、环境问题(美国东北部的产业向西、向南转移)②寻求新的 市场(台商的IT企业迁至大陆)③实现区内产业布局均衡(珠三角将劳动密集型、资源型的产业向山区转移) 6、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①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为迁出区发展新产业腾出空间;促 进迁入区产业升级);②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经济水平处于第一级至第四级的地区,依次重点发展处于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衰退期的产业);③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乡村景观变为城市景观、转嫁污染);④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就业机会由迁出区转移到迁入区) 8、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①华北平原的盐碱化:自然:地势低平,气候上旱涝频繁变化,东部近海; 人为:不合理的灌溉。 ②西北的荒漠化:自然:气候干旱,多大风天气; 人为:人口激增;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过度樵采造成 植被的破坏,流域内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③长江中下游的洪涝:自然:有的年份流域内多降水,流量大;蓄洪、泄洪能力不足; 人为:中上游植破坏,水土流失,使中下游河道淤积,泄洪能力下降; 围湖造田使湖泊蓄洪能力下降等。 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自然:黄土土质疏松,易被冲刷;降水集中,多暴雨,雨水冲刷能力强 人为:毁林、毁草开荒破坏了植被;开矿、修路等基本建设,不注意水 土保持。 9、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 水土流失的危害:使土地退化;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易产生洪涝灾害;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

浙江省宁波市慈城中学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第三课 西北地区

第三课西北地区 第一框丝路明珠 1、被誉为“丝路明珠”的地区是哪里? 新疆 2、新疆的地理位置? 位于我国西北部,深入内陆,远离海洋。 3、新疆的地形? 以山地和盆地为主,沙漠连绵,形成“三山夹两盆”的格局 4、新疆的气候是什么? 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温差大 5、干旱地区的居民生产和生活主要是哪里? 绿洲 6、塔里木盆地的绿洲分布主要有什么特点? 绿洲主要分布在有水源的沿河地区 7、干旱地区发展绿洲农业的首要条件是什么? 水源 8、2000多年前,贯穿中原和西部地区来往的路线是什么? 丝绸之路 9、新疆地区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发展绿洲农业的灌溉设施是什么? 坎儿井 10、生活在新疆的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什么? 维吾尔族 11、“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描绘哪里的自然现象? 新疆乌鲁木齐 12、我国古代三大工程是什么? 新疆坎儿井、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 13、新疆绿洲上主要的农产品是什么? 葡萄,棉花,哈密瓜,香梨等 14、新疆瓜果特别香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新疆地区夏季光照强,降水少,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 15、新疆地区为什么适合棉花生长? 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 高山冰雪融水提供了灌溉水源 16、新疆地区发展绿洲农业有利的自然条件有哪些? 新疆盆地面积大,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绿洲地区有高山融水进行灌溉,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17、干旱新疆绿洲的水源主要来自哪里? 天山山脉的冰川融水 18、新疆的主要矿产资源有哪些? 天然气和石油 19、与新疆相邻的国家有哪些? 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检测作业

2020年春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的政治检测作业 一、选择题 1.假如让你拍摄一部以唐朝历史为题材的电视据,下列哪一情景不可能出现() A.武则天选贤任能发展生产B.吐蕃使者来长安求亲 C.唐玄宗整顿吏治注重文教D.唐太宗平定安史之乱 2.据学者统计“北宋一朝科举考试共录取文士 60035人,平均每年约 360人;武举考试共录取武士868人,平均每年约5人。”宋代还规定文武官员在任期间,文臣考核升迁的年限比武臣短。据此可知,宋代的国策是() A.重文轻武B.休养生息 C.重农抑商D.科教兴国 3.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 A.秦王嬴政B.汉高祖刘邦C.唐太宗李世民D.宋太祖赵匡胤4.“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危害之大。”宋太祖这一政治理念实施后产生的影响是() ①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②使得军队战斗力增强 ③士人更加受到尊重④提高了官僚集团的整体素质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②③ 5.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了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将军,做铁莫做针。”材料说明宋朝的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以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A.重武轻文B.重农抑商C.奖励耕战D.重文轻武 6.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下列措施中最符合这一治国理念的是()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第六单元第三课西北地区

第三课西北地区(第1课时) ——丝路明珠 班级姓名学号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根据图文资料,分析新疆绿洲地区的地形、气候和水文等方面的自然环境特征。 2.了解新疆作为干旱地区发展绿洲农业措施,说明绿洲农业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地图、图片和多媒体资料的学习,学会利用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归纳、比较等方法学习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理解区 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学会运用归 纳、比较能力。 情感价值观:1.通过学习,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树立起珍惜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环保意识。 2.逐步引导学生形成资源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 发展的观念。 【学习重点】 新疆的绿洲农业,坎儿井。 【学习难点】 坎儿井的原理、构造、作用。 【学习导学(课前预习)】 新疆境内有我国最大的沙漠___________沙漠。该区还分布着一些星星点点的_________。2000多年前,人们利用____________,将天山雪水引到农田里,既免去了无水之苦,又减少了水的蒸发。 3.你认为干旱地区发展绿洲农业的最首要重要条件是()

A.劳动力B.热量C.水源D.肥料 4.生活在新疆的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是()A.藏族B.回族C.维吾尔族D.壮族 5.新疆的主要气候类型是()A.温带大陆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6.坎儿井是一项能与大运河媲美的水利工程,位于()A.新疆的乌鲁木齐B.吐鲁番盆地C.柴达木盆地D.准噶尔盆地【课堂教学及拓展】 一、导入 1.多媒体展示两幅图片,一副是新疆绿洲,农田规整,绿意盎然,一副是新疆沙漠,慢 慢黄沙,驼铃悠悠。逐个展示图片,让学生猜测图片所展示的是什么地方? 2.展示第三张图片,沙漠中间的绿洲,告诉学生刚才看到的图片就是来自这个地方,其实他们是同一地方,让学生猜测这个地方是在哪里? 二、新课 1.新疆的位置:我国的西北部,内陆省分,远离海洋 2.新疆自然环境:地形:高山盆地相间,三山夹两盆。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强烈。河流:塔里木河 3.绿洲农业和坎儿井 (1)引导学生思考,新疆发达的绿洲得益于什么? (2)播放坎儿井的视频资料。 (3)组织学生讨论,坎儿井的优点有哪些? (4)了解坎儿井的现状和面临的危机,小组讨论:该如何解决坎儿井所面临的危机?(5)新疆绿洲农业的繁荣景象,除了坎儿井提供灌溉条件外,还与哪些自然条件有关?坎儿井.京杭大运河、万里长城被称为古代三大工程。 新疆的瓜果特别甜主要是因为新疆夏季气温高,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4.丝绸之路 (1)展示丝绸之路图和丝绸之路的概况,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作用,明白古人就已经利用沙漠中的绿洲,发展绿洲农业 三、拓展: 1.在现代科学技术十分发达的年代,如何让绿洲农业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如果引进 以色列先进的灌溉技术,绿洲农业的前景将会如何呢? 四、小结 【课堂练习】 1.在新疆的绿洲上居住的人们利用的一种灌溉设施时()A.坎儿井B.大型水塔C.运河D.间歇喷井 2.干旱地区发展绿洲农业的首要条件是()A.劳动力B.热量C.水源D.肥料 3.吐鲁番盛产()A.柑橘B.葡萄C.小麦D.水稻 4.下列关于新疆的说法错误的是()A.位于我国西北部B.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 C.天山位于新疆中部D.有一小部分位于季风区 5.被誉为“丝路明珠“的是()A.陕西B.新疆C.伊朗D.伊拉克

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认识Photoshop》教案 一、教材分析 图片就是人们获取知识、传递信息、表达思想的主要媒体之一,通过本课的学习,要使学生初步了解常用的图片处理软件Photoshop,并能根据需要利用Photoshop对图片进行简单处理。同时,引导学生利用图片来表达一定的主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在以往的学习与生活中,学生或多或少的接触过一些关于图像的获取与加工的知识,如在小学学习过Windows的画图软件,部分学生有使用数码相机的经验,在进行本课学习之前也学习过Acdsee软件的使用。这为本节课的学习作了准备与铺垫,只就是之前的对图片处理利用的工具都就是较为简单的,有一些图片处理效果无法达到与实现,出于需求性,利用Photoshop来进行图片的处理。 三、教学思路 本节教学内容的展开按照了解Photoshop功能——认识Photoshop界面——对图片的简单处理层层递近的任务来进行的。从贴近生活的语言简单了解Photoshop 的功能,接着环环相扣的3个任务:一自主探究,认识Photoshop界面,任务二:小组协作,简单处理图片,任务三:创造性地处理图片。整个的教学过程以这3个任务为引领,学生自主探索与小组协作相结合。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如果遇到 困难,可以阅读学案或小组同伴中得到帮助。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启发。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Photoshop功能,认识Photoshop界面。 (2)学会利用Photoshop进行简单的图片处理。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初识Photoshop界面。 (2)以任务驱动策略引导学生在过程中理解、掌握技能。 (3)采用小组协作方式共同完成图片处理任务。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精品教案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里的勾栏瓦舍)你前面我们学习了宋代的政治、经济等内容、在经济里,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那么,经济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反映了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那么宋代人们的都市生活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当时在节庆风俗方面都有哪些讲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万千气象的宋元时代的都市和文化一课。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一)概况 1.(多媒体出示问题:宋代都市的基本概况)教师讲述:宋元时期都市的基本情况(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在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北宋东京(大相国寺)、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二)瓦子 2.(多媒体出示材料,瓦子的名称的来历)读材料,结合教材分析讨论瓦子兴起的原因 材料:什么叫?瓦舍?呢?吴自牧在《梦梁录》卷十九中说:?瓦舍者,谓其‘来时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 3.(多媒体出示问题,瓦子的基本情况介绍)读材料,学生抢答瓦子的基本情况 答案提示: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 4.(多媒体出示问题,瓦子兴起的原因)结合教材分析讨论瓦子兴起的原因 答案提示: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三)元杂剧和节日

1.(多媒体出示问题,戏剧表演的表演形式、兴起 的朝代和兴盛的朝代)学生抢答戏剧表演的表演形式是什么?兴起的朝代和兴盛的朝代分别是什么时候? 答案提示:杂剧。宋代和元代。 2.图片展示 3.看图,学生抢答图片展示的是什么节日?在宋元时期还有什么节日? 答案提示:春节(古代叫元旦)。 4.(多媒体展示诗句)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以下诗句描述的是哪些节日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苏轼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陆游 答案提示:依次为中秋、元宵节、端午节。 目标导学二宋词 (一)宋词 1.音频展示(多媒体播放诗歌朗诵《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2.教师简要介绍词的基本情况。(多媒体出示对?词?的定义: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 3.(多媒体展示简单的表格,让学生填空)提读教 教师指出:珍妮机的发明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起点,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机器的发明。 目标导学三元曲 1.教师简要介绍词的基本情况。(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元曲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2.(多媒体出示问题:元曲的代表人物)学生抢答元曲的代表人物 答案提示: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等,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三、课堂总结 工这节课,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起去了生活在北宋去感受宋代气象万万千的都市生活。在文学领域,主要成就是宋词和元曲的发展。生活在今天的我们,社会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条件下,应该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培养社会责任感! ?板书设计?

2020春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第六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三课西北地区第三框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_乌鲁木齐同

第三框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乌鲁木齐 [见学生用书P52] 1.乌鲁木齐的城市职能 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__首府__,是新疆的__政治__、__经济__和__文化__中心。2.乌鲁木齐的地理位置 乌鲁木齐深居__亚欧大陆__内部,是亚洲大陆的地理中心。它位于新疆__中部__,地处__天山北麓__、准噶尔盆地__南缘__,自古就有“__开天辟地之门户__”的称谓,是连接__天山南北__、沟通__新疆与内地__的交通枢纽。 3.乌鲁木齐发展经济的优势 (1)地理位置优势:乌鲁木齐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成为我国__向西开放__的重要门户和__对外经贸往来__以及__文化交流__的窗口。 (2)交通优势:乌鲁木齐具有完备的__公路__、__铁路__和__航空立体__交通网,形成了连接内外、横贯南北的交通网络。新亚欧大陆桥(东起中国__连云港__,西至荷兰__鹿特丹__)的贯通使乌鲁木齐在中国西部乃至__中亚__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随着中欧班列的开通,乌鲁木齐已成为中欧班列的集结中心。现代化的立体“丝绸之路”为乌鲁木齐走向世界架起了桥梁。 4.乌鲁木齐的地位

乌鲁木齐不仅是新疆最大的__商品集散地__,也是中亚地区重要的__进出口贸易__集散地。它依托周边国家,建成了近__200__个各类商品交易市场,成为__中国西部__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城市。 ◆知识助记 图示法记忆乌鲁木齐发展经济的优势 5.乌鲁木齐的人文地理特征 (1)民族:乌鲁木齐是一个__多民族共居__的城市,主要的民族有__汉族__、__维吾尔族__、__回族__、__哈萨克族__等。各族人民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和睦相处,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2)国际大巴扎:“巴扎”,维吾尔语意为“__集市、农贸市场__”。大巴扎重现了古丝绸之路的繁华,集中体现了西域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堪称是一座集色彩、声音、气味于一体的博物馆。国际大巴扎是乌鲁木齐__团结__、__开放__与__繁荣__的象征。 (3)乌鲁木齐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特别是“__一带一路__”建设,乌鲁木齐这个昔日的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如今又被注入新的活力。乌鲁木齐正成长为中国向西开放的窗口,并将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练习题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宋元时期,我国出现了许多闻名世界的大都市,其中不包括() A.开封 B.临安 C.大都 D.洛阳 2.《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这条街上有一个地方有说书的、唱曲的、卖饮食的、相面的、算卦的、表演杂耍的。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作什么的地方() A.草市 B.早市 C.瓦子 D.勾栏 3.1958年,关汉卿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选为世界文化名人。他写过60多种剧本,他的剧本大多表现古代人民特别是青年妇女的苦难遭遇和斗争精神。他的代表作是() A.《窦娥冤》 B.《蝶恋花》 C.《满江红》 D.《念奴娇》 4.司马光的史学著作被宋神宗御批“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这部史学著作是() A.《汉书》 B.《史记》 C.《左传》 D.《资治通鉴》 5.《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材料反映了宋代() A.社会分工明确 B.市民生活丰富 C.民间艺术精湛 D.边境贸易繁荣 6.下列对宋代城市特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A.开封、临安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B.瓦子中专供读书的地方叫“勾栏” C.城市的繁荣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 D.在北宋的开封出现了文化娱乐场所 7.宋代出现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的根本原因是()

A.各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 B.我国经济重心发生南移 C.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繁荣 D.社会经济继续向前发展 8.宋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其幸福指数在中国古代首屈一指。下列支持这一说法的有() ①在热闹非凡的夜市吃夜宵②在茶馆亲手烹茶招呼朋友③在勾栏里听艺人唱曲儿④在勾栏里看《窦娥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史书的典范。下面示意图中,哪一字母所代表的时期的史实在这两部史书中都能查阅到() 10.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两宋时期,可能经历的事情有() ①用“交子”在脚店换酒喝②在“瓦子”里听说书③在“宛囿”里赏花、喝茶,品茶 ④去“夜市”吃夜宵⑤在“勾栏”里听当时流行的散曲和看《窦娥冤》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 11.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学者余秋雨也说:“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宋朝令史学家和学者向往的主要原因有() ①灿烂的科学技术②发达的社会经济③丰富的文化生活④包容的开放意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12.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博物馆,在一组名画前,老师指着其中一幅对同学们说:“名画中有历史,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了解宋代城市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这幅画是()

七年级信息技术课程教案(全部资料)

-/ 第一章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课题: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教学器材:、演示用计算机。 授课地点:电教室 教学过程 1、引言 本章是教材的第一章,这章的内容对学习信息技术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有较强的信息意识。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计算机的组成,硬件和软件知识,计算机的安全与病毒防治以及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同学们对中学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同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2、什么是信息? 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就有了信息交流。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到20世纪后叶我们把信息与信息技术交流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 (举例)有关信息、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 所谓信息,通常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3、什么是信息技术 一般说来,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的技术。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可以直接从生产、生活、科研活动中

收集和获取信息,也可以从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获取间接的信息。其中计算机网络上收集和获取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一条途径。 请阅读P2—P4。 (实例演示) 从信息学的角度,从为了解1990年到1999年十年中,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分析相应的教育发展情况作为例子,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示例告诉我们信息世界里,必须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 操作步骤:A、连接上网, B、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 C、检验结果: D、依次选取“中国教育概况”“中国教育科研网” E、从中找到数据输入到电子表格中, F、再把数据以图表的形式表示。 4、信息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由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对人类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它的技术范畴。信息资源已成为同物质资源同样重要的社会资源。信息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实现资源共享。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信息成为所有人可共享的社会资源。 5、归纳、总结: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情况。 6、讨论思考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主要有那些途径? 归纳总结: (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2)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的情况。 布置作业: 1、什么是信息技术?

第3课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第3课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各具特色的自然环境的比较,了解两区的自然环境差异及对其他地理事物的影响; 2. 通过读图确定范围、概括位置特点、分析归纳两区的自然地理特征,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读图能力及相关的分析思维能力; 3. 对比和了解西北和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及主要的气候特征,分析并理解其对本区自然景观、植被、河湖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 2.教学难点: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和位置的关系。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地图演示]图5.2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学生活动]说出我国四大区域A、B、C、D的名称。我们前面讲解了南方和北方地区,为了响应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我们来研究西部。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西部的自然条件及自然条件对其他地理因素的影响。 [讲授新课] [图片演示]塔克拉玛干沙漠图和青藏高原景观图。 [学生活动]描述两幅图片。西北地区的图是沙漠景

观,说明西北气候比较干旱。而青藏地区的图片中,我(学生)看到了山脉,说明青藏地区多高山,山上是白色的,因为气候寒冷,所以山上有积雪。 [教师总结]两幅图片中,我们知道西北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出现了沙漠,并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而青藏地区气温低,多雪山、冰川。 [提问]为什么西北地区这么干旱? [学生活动]说出西北干旱的原因。 [地图演示](西北在亚欧大陆的位置图):西北地区位于亚欧大陆的中部,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即远离北冰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这三个环绕亚欧大陆的大洋。相比较而言,哪个大洋近点?──太平洋 [教师引导]较近的是太平洋,太平洋的水汽千里迢迢想给西北地区带来充沛的降水,西北地区有没有创造有利条件使水汽容易进入呢?──(没有)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有高大山脉阻挡。 [地图演示](西北地区地形图):学生明确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大兴安岭等山脉的位置,认识西北西部的三山夹两盆和东部的内蒙古高原。 [学生活动]通过认识西北地形,说出西北地区的范围:大兴安岭以西,长城,祁连山和昆仑山以北称为西北地区。 [启发提问]观察西北地区的山脉,大多位于西北什么地方? [学生观察]主要位于边缘地带。 [提问]这样分布的山脉对气候有什么影响?(阻挡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自学目标】 1.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宋朝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朝剧作家关汉卿及其代表作《窦娥冤》。 2. 拉近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通过读宋词和元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情趣。 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及宋词和元曲。 难点:通过宋代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自学填空】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社会风貌呈现丰富多彩的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材料一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 ——摘自《燕翼诒谋录》 材料二……瓦(即瓦子)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潘楼街……南通一巷……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新封丘门……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摘自《东京梦华录》(1)北宋都城东京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当时东京商业繁华的重要表现。 (3)瓦子中圈出的专供演出的圈子叫什么?试列举其中的几项娱乐活动。 (4)瓦子为什么会出现在宋代? 【巩固练习】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这首诗描述了宋代哪一节日的气氛?()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元旦 2.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兄弟逛街,这条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 算卦、杂耍、表演等。请问他们走到了当时被称为什么的地方?( ) A.专门制造房瓦的瓦厂 B.食客盈门的酒楼 C.娱乐兼营商业的瓦舍 D.好汉比武的擂台 3.宋元时期商业十分繁荣,因此也出了很多国际性的大都市,当时世界上的大都市有() ①兴庆②开封③临安④大都 A. ①②③ B.①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苏轼和辛弃疾都是宋词的代表人物,他们的相同之处体是()

2020春人教版七年级历史和社会下册同步测试:第六单元第三课西北地区第二框草原风情

第二框草原风情[见学生用书P50] 1.内蒙古高原的自然环境 (1)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主要位于我国__西北地区__,与__蒙古__、俄罗斯相邻。 (2)气候:地处__温带大陆性__气候区,冬冷夏热,降水__少__,内蒙古草原降水量__自东向西__逐渐减少。 (3)自然景观:受降水量的影响,自然景观由东部较湿润的森林草原,向西逐渐过渡到__半干旱__的草原和__干旱__的沙漠。 2.草原的生活 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是我国重要的__畜牧业__基地。草原上生活着__40__多个民族,其中主要民族是__蒙古族__。牧民世代生活在草原上,过着__逐水草而居__的生活,有着独特的草原文化。不仅他们的衣、食、住、行与牧业生产密切相关,而且富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舞蹈和运动、荡气回肠的诗

歌,都是草原文化鲜活、生动的表现形式。 (1)牧民的生活特色:

◆思维延伸 草原上饮食文化的代表——手把肉和奶茶 手把肉是蒙古族千百年来最喜欢、最常见的传统食品,而平时更是“茶”不离手。 吃手把肉时,大家各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或用手撕着吃,所以叫“手把肉”。肉仅半熟,会尽可能多地保留肉中的维生素及其他营养成分。 奶茶是蒙古族饮料中的一种,是蒙古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常说“宁可一日无饭,不可一日无茶”。奶茶可以解油腻,冬季饮茶可以驱寒,夏季可以消暑解渴。 (2)蒙古族的文艺活动: ①那达慕大会:每年七八月草丰畜肥时,牧民身着节日盛装,从四面八方赶来,

云集在绿草如茵的草原上,举办一年中最盛大的娱乐活动——__那达慕大会__。会上有赛马、__摔跤__、射箭等许多比赛项目,人们还会唱起悠扬的民歌,跳起欢快的舞蹈,以展示丰收的喜悦和对草原的热爱。 ②蒙古族舞蹈:蒙古族舞蹈的__抖肩__、揉臂和各种__马步__,表现了骏马飞奔辽阔草原的舒展奔放。 (3)今天牧区的生活: 如今,草原上牧民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引进了先进__生产线__和管理办法,对畜产品进行__深加工__,建立了以牛羊肉和奶制品为基础的__畜牧业__基地,还打造了以羊绒、羊毛为基础的__毛纺工业__基地,等等。草原上的人们逐渐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 一、选择题 1.影响内蒙古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C) A.土壤B.热量 C.水源D.光热条件 2.内蒙古畜牧业发展的特点是(B) A.高度机械化B.逐水草而居 C.商品化程度高D.精耕细作 3.暑假期间,小明一家一起去外地旅游,在那个地方,他们喝到了新鲜的牛奶和奶茶,还参加了那达慕大会。小明一家最有可能去的地方是(C) A.太湖流域B.四川盆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