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氧化物日变化曲线

氮氧化物日变化曲线
氮氧化物日变化曲线

《环境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考核标准及得分

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日变化曲线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氮氧化物的具体种类及其来源。

2、掌握氮氧化物测定的基本原理以及实验方法。

3.绘制城市交通干线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日变化曲线。

二、实验方案

1、实验仪器:大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2L/min、分光光度计(波长540nm)、多孔吸收玻管、比色管(两个)、移液管、洗耳球、比色皿、烧杯。装置连接图见图1

图1 实验装置图

2、实验药品:氮氧化物吸收原液、蒸馏水、亚硝酸钠标准溶液。

3、实验原理:在测定氮氧化物时,先用三氧化铬将一氧化氮等低价氮氧化物氧化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被吸收在溶液中形成亚硝酸,与对氨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红色偶氮染料,用比色法测定。方法的检出限为0.01mg/L(按与吸光度0.01相应的亚硝酸盐含量计)。限行范围为0.03-1.6mg/L。当采样体积为6L时,氮氧化物(一二氧化氮计)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1ug/m3。盐酸萘乙二胺盐比色法的有关反应式如下:

4、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简图:

(1)氮氧化物的采集:向一支多孔吸收玻管中加入4mL氮氧化物吸收原液和1mL蒸馏水,接上大气采样器,置于椅子上,以每分钟0.2L流量抽取空气30min。记录采样时间和地点,根据采样时间和流量,算出采样体积。把一天分成几个时间段进行采样7次,分别为10:00~10:30、11:00~11:30、12:00~12:30、13:00~13:30、14:00~14:30、15:00~15:30、16:00~16:30。

(2)标准曲线的绘制:吸取100mg/L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5mL定容至100mL,再取7支比色管,按下表配制标准系列。

编 号0123456 NO2-标准溶液/mL0.000.50 1.00 1.50 2.00 2.50 3.00稀释后吸收原液/mL20.0020.0020.0020.0020.0020.0020.00水/mL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NO2-含量/μg0.00 2.50 5.007.5010.0012.5015.00

标准溶液系列

表1

将各管摇匀,避免阳光直射,放置15 min,以蒸馏水为参比,用1cm比色皿,在54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3)样品的测定:采样后放置15min,将吸收液直接倒入1cm比色皿中,在540nm处测定吸光度。

三、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根据吸光度与浓度的对应关系,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式: y = bx+a

式中:y——(A-A

0),标准溶液吸光度(A)与试剂空白吸光度(A

)之差;

x——NO

2

-含量,μg;

a、b——回归方程式的截距和斜率。

ρNO

x =

76

.0

)

(

?

?

-

-

V

b

a

A

A

式中:ρNO

x

——氮氧化物浓度,mg/m3;

A——样品溶液吸光度;

A

、a、b表示的意义同上;

V——标准状态下(25℃,760mmHg)的采样体积,L;

0.76——NO

2(气)转换成NO

2

-(液)的转换系数。

根据实验测定的数据,稀释后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吸光度如下表所示:

标准溶液浓度(μg)0(空白) 2.557.51012.515原吸光度A0.0160.1460.2500.3410.4460.5420.639皿差a0.010.010.010.010.010.010.01 A-a0.0150.1450.2490.340.4450.5410.638 abs=A-a-A空白00.1300.2330.3240.4300.5250.623

表2

根据上表,绘制稀释后亚硝酸钠标准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2 亚硝酸钠标准曲线图

根据上式y=0.0408x+0.0179可知,a=0.0179,b=0.0408。

计算示例:在11:00-11:30时,对于采样流速为0.2L/min 的溶液,A=0.047(扣除皿差),A 空白=0.006,V=0.2L/min*30min=6L ,根据公式ρNO x =

76

.0)(0??--V b a

A A 则氮氧化物的浓度C=(0.047-0.006-0.0179)/(0.0408*0.76*6)

=0.124mg/m 3。

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以及计算得到,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吸光度及其浓度如下表所示:

表3 数据记录表

根据上表绘制氮氧化物日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3 氮氧化物日变化曲线图

四、结论

1.数据评价:

1.1标准曲线评价:

一般而言,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在0.3以下是无直线相关,0.3以上是直线相关,0.3-0.5是低度相关,0.5-0.8是显著相关(中等程度相关),0.8以上是高度相关。本次实验所做的标准曲线的R2=0.9978>0.995,具有很明显的线性相关,数据可靠,准确度较高。

1.2实验数据评价:

由图3氮氧化物日变化曲线图可以分析得出10:00—12:30期间,氮氧化物浓度逐渐增加,在12:00—12:30期间出现峰值,12:30—15:30氮氧化物浓度波动下降,15:00—15:30降至最低点;15:30后逐渐增加至稳定。14:00—14:30氮氧化物浓度上升,可能的原因是该时段风向或风速有较大的改变。

实验中存在系统误差,同一时间不同流量测得的NO x浓度趋势一致,但是具体数值存在偏差,真实值应介于二者之间。系统误差有仪器误差(采样器采样流量不稳定),试剂误差(洗手液没有置于冰箱里面且没有现配现用)。回顾实验过程,造成数据误差的操作是流量为0.5L/min的调节过程中,由于调节流量的同学不熟悉气体流量调节,造成气体流量计的钢珠中间对准刻度,结果偏大。

B、判定污染程度:

查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知氮氧化物在空气中的浓度限值:

此次实验测得的氮氧化物日变化浓度,氮氧化物最大浓度Cmax=0.2 mg/m3>0.15 mg/m3,即空气中氮氧化物不符合环境空气质量的三级标准,超标率为(0.2-0.15)/0.15*100%=33%,故实验当天的空气质量是有污染,应对其进行控制防范。

C、处理方案:在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因此氮氧化物污染物的防治技术是根据燃烧过程的特点来设计的,目前正在使用的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的措施有三种,即燃烧前的处理、燃烧技术的改进和燃烧后的治理。

(1)燃烧前的处理:通过脱氮,减少燃料中的含氮量,从而减少燃烧过程氮氧化物的生成量。

(2)燃烧技术的改进形式:一是低氧燃烧,二是排气循环燃烧,三是注入蒸汽或水,四是二级燃烧,五是分段燃烧,六是降低空气比,七是浓差燃烧。其中效果最好的是二级燃烧和差燃烧。

另外,人们在二级燃烧的基础上又发展了三级燃烧法,即扩大还原燃烧法和采用碳氢化合物在炉内进行脱硝反应的燃料再注入法。具体做法是在一次燃烧后加入燃料,制造一个缺乏空气的还原领域,把一次燃烧成的氮氧化物还原,最后加入空气完全燃烧。

(3)燃烧后处理:燃烧后处理也就是对燃烧后产生的烟气进行脱氮处理,有时也称为烟气脱硝。烟气脱硝是当前治理氮氧化物中最重要的方法。目前废气脱硝技术有干法和湿法两大类。干法包括催化还原法、吸附法和电子束照射法,而催化还原法又分为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湿法则包括直接吸收法、络合吸收法、氧化吸收法、液相还原和微生物净化法等。

其中,湿法烟气脱硝是利用液体吸收剂将NOx溶解的原理来净化燃煤烟气,最大的障碍是NO很难溶于水,往往要求将NO首先氧化为NO2 。为此一般先将NO通过与氧化剂O3 、ClO2 或KMnO4反应,氧化生成NO2 ,后NO2 被水或碱性

溶液吸收,实现烟气脱硝。

五、问题与讨论

1、查资料简要说明光化学烟雾形成的机理,危害和控制对策。

答:光化学烟雾的形成条件是大气中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存在,大气温度较低,而且有强烈的阳光照射,这样在大气中就会一系列复杂的反应,生成出一

些二次污染物,如O

3、醛、PAN、H

2

O

2

等。

光化学烟雾是一个链式反应,其中关键性的反应可以简单地分成3组:(1)NO2的光解导致O3的生成:链引发反应主要是NO2的光解,反应如

下: NO

2 +hv→NO +O;O +O

2

+M→O

3

+M;NO +O

3

→ NO

2

+O

2

(2)(HC)氧化生成了具有活性的自由基,如HO、HO

2、RO

2

等。在光化学反应

中,自由基反应占很重要的地位,自由基的引发反应主要是由NO2和醛光解引起的: NO

2

+hv→NO +O;RCHO +hv→RCO +0

碳氢化合物的存在是自由基转化和增殖的根本原因:

RH +O →R +HO;RH + HO →R +H

2O;H + O

2

→HO

2

;R + O

2

→RO

2

; RCO+ O

2

→[RC(O)O2];

其中:R—烷基;RO

2

—过氧烷基; RCO—酰基; [RC(O)O2]—过氧酰基。

(3)通过以上途径生成的HO2、RO2、[RC(O)O2]均可将NO氧化成NO2。

NO +HO2 →NO2 +HO NO +RO2→NO2 +RO RO +O2 →HO2 +RCHO

NO + RC(O)O2→NO2 + RC(O)O RC(O)O→R +CO2 其中:RO—烷氧基; RCHO—醛。

光化学烟雾的危害:光化学烟雾成分复杂,但是,对动物、植物和材料有害的主要是O3、PAN、醛、酮等二次污染物。人和动物受到的主要伤害是眼睛和黏膜受到刺激、头痛、呼吸障碍、慢性呼吸道疾病恶化、儿童肺功能异常等。植物受到臭氧的损害,开始时表皮褪色,呈蜡质状,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色素发生变化,叶片上出现红褐色斑点。PAN使叶子背面呈银灰色或古铜色,影响植物的生长,降低植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O3、PAN等还能造成橡胶制品老化,脆裂,使染料褪色,并损害油漆涂料、纺织纤维和塑料制品等。

光化学烟雾的控制对策:工业上,较好的措施是对煤进行加工,改进燃烧技术,同时改进生产工艺,对污染物进行后处理及合理排放。使用前对煤进行脱硫加工,并尽可能除去灰分;使用过程中,通过对锅炉进行适当改进,同时加人固硫剂,可减少烟尘利二氧化硫的发生量;最后,对废气进行综合利用后,对不能利用的进行无害处理后再进行排放。对于生活燃煤,除了对煤迹行加工外,比较好的措施是改进用能和供能方式,采用集中供热、城市燃气化。集中供热和城市燃气化,是城市节能和综合整治的重要内容,能有效地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减少室内空气污染。此外,重点研究改革燃料和改进汽车设备结构,试制无公

害汽车和发展高效交通系统。具体举措为: (1 )改革燃料。(2 )改进汽车设备结构。(3 )研究无公害汽车和发展高效交通系统。

2、假如调查大学城中环西路汽车尾气的排放情况,该如何布点,请简要画图并说明理由?

答:对大学城中环西路监测点的布设根据以及理由如下:

A、监测点周围附近无强大的电磁干扰,周围有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通信线路容易安装和检修。

B、对于道路交通的污染监测点,其采样口离地面高度应为2-5米。

C、根据点式监测仪器采样口与道路边缘之间最小间隔距离表知,在道路日平均机动车流量小于3000辆的中环西路上,采样点与道路边缘之间最小间隔距离为10米,但是最大距离间隔不得超过20米,故在距公路边缘13米处设置采样点。

D、根据我国空气污染例行监测的采样点设置数目,在广州这个人口大于400万人的城市,最少要设置7个采样点,又根据中环西路长约5000米,故每500米设一个采样点,总共设10个采样点。

E、由于大学城没有较严重的污染源且污染程度小、分布较为均匀,故采用网格布点法。

F、查阅气象资料知,12月份大学城的主要风向是北风,故采样点总数的60%应设在下风向处,即对于总共10个采样点,应有六个采样点设置在下风向区,其余四个采样点设在上风区。

3.空气中氮氧化物日变化曲线说明什么?

说明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当然,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不是时间,而是不同时间段里人为(车流量、工厂废气排放)或自然(温度、风向)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

4.通过实验测定结果,你认为交通干线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污染状况如何?

汽车尾气是大气中氮氧化物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所以交通干线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污染应该是非常严重的,污染的严重程度与车流量有直接关系,上下班高峰期或节假日出行高峰期的污染应该是最严重的。

六、体会

本次试验,由于气体流量调节错误,而且吸收液不但没有现用现配,而且还在空气中暴露了很长时间,导致试验结果跟别的小组相比存在非常大的误差,这让我明白,实验过程中一定要细心,一定要把会影响到实验结果的因素考虑周全,有些课本上没提及的注意事项如果没有注意到,往往会导致事倍功半。

氮氧化物排放标准2020

氮氧化物: 氮氧化物,包括多种化合物,如一氧化二氮(N2O)、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三氧化二氮(N2O3)、四氧化二氮(N2O4)和五氧化二氮(N2O5)等。除一氧化二氮及二氧化氮以外,其他氮氧化物均不稳定,遇光、湿或热变成二氧化氮及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又变为二氧化氮。因此,职业环境中接触的是几种气体混合物常称为硝烟(气),主要为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并以二氧化氮为主。氮氧化物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为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制定的标准。 释文: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为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使空气质量达到环境质量标准,对排入大气中的污染物数量或浓度所规定的限制标准。经有关部门审批和颁布,具有法律约束力。除国家颁布的标准外,各地、各部门还可根据当地的大气环境容量、污染源的分布和地区特点,在一定经济水平下实现排放标准的可行性,制订适用于本地区、本部门的排放标准。从1974年开始,中国实行的《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中规定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氢等13种有害物质的排放标准。 排放标准: 汽车是一个流动的污染源,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有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等,都是

污染环境的物质,需要加以控制。汽车污染物的排放源来自排气管、曲轴箱和燃油系。 制定法规 随着汽车尾气污染的日益严重,汽车尾气排放立法势在必行,世界各国早在六、七十年代就对汽车尾气排放建立了相应的法规制度,通过严格的法规推动了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进步,而随着汽车排放控制技术的不断提高,又使更高标准的制订成为可能。 原理 汽车排放是指从废气中排出的CO(一氧化碳)、HC+NOx(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PM(微粒,碳烟)等有害气体。它们都是发动机在燃烧作功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产生的原因各异,CO是燃油氧化不完全的中间产物,当氧气不充足时会产生CO,混合气浓度大及混合气不均匀都会使排气中的CO增加。HC 是燃料中未燃烧的物质,由于混合气不均匀、燃烧室壁冷等原因造成部分燃油未来得及燃烧就被排放出去。NOx是燃料(汽油)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物质。PM也是燃油燃烧时缺氧产生的一种物质,其中以柴油机最明显。因为柴油机采用压燃方式,柴油在高温高压下裂解更容易产生大量肉眼看得见的碳烟。 排放标准: 新开发汽车 新开发汽车排放标准又分为3类: ①总质量≤3.5t装点燃式发动机或压燃式发动机汽车。

空气中氮氧化物

_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氮氧化物测定的基本大气中氮氧化物的原理和方法。 2、绘制实验室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日变化曲线。 3、了解并掌握大气中氮氧化物的有关知识。 二、实验方案 1、实验仪器 (1)大气取样器;(2)分光光度计;(3)棕色多孔玻板吸收管;(4)双球玻璃管;(5)比色管;(6)移液管。 2、实验药品 (1)吸收原液标准液;(2)吸收原液;(3)蒸馏水。 3、实验原理 主要反应方程式为: 4、实验步骤 1)氮氧化物的采集 用一个内装5mL采样液用吸收的多孔玻板吸收管,接上氧化管,并使管口微向下倾斜,朝上风向,避免潮湿空气将氧化管弄湿,而污染吸收液,如图1-1所示。分别以每分钟0.1L、0.3L的流量抽取空气30min。采样高度为1.5m,若

氮氧化物含量很低,可增加采样量,采样至吸收液呈浅玫瑰红色为止。记录采样时间和地点,根据采样时间和流量,算出采样体积。把一天分成几个时间段进行采样(7次),如10:300~11:00、11:30~12:00、12:30~13:00、13:30~14:00、14:30~15:00、15:30~16:00、16:30~17:00。 图1-1 氮氧化物采样装置的连接图示 2)氮氧化物的测定 ①标准曲线的绘制:取7支50mL 比色管,按表1-1配制标准系列。 将各管摇匀,避免阳光直射,放置15 min ,以蒸馏水为参比,用1cm 比色皿,在540nm 波长处测定吸光度。根据吸光度与浓度的对应关系,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式: y = bx + a 式中:y ——(A-A 0),标准溶液吸光度(A )与试剂空白吸光度(A 0)之差; x ——NO 2-浓度,μg/mL ; a 、 b ——回归方程式的截距和斜率。 ρNO x = 76 .0)(0??--V b a A A 式中:ρNO x ——氮氧化物浓度,mg/m 3; A ——样品溶液吸光度; A 0、a 、b 表示的意义同上; V ——标准状态下(25℃,760mmHg )的采样体积,L ;

子夜太阳高度和日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子夜太阳高度和周日太阳高度变化规律探讨 洛阳市第十九中学 王安周 (邮编:471000) 摘 要:从太阳高度的概念入手,采用公式衍生和几何推导相结合的方法,推导出子夜太阳高度的计算模型,结合球面三角公式和计算模型对太阳高度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非极昼区,子夜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关于球心的对称点所在纬度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北半球各地子夜太阳高度最小值出现在夏至日;日太阳高度变化速率具有非线性特征等。 关键词:正午太阳高度;子夜太阳高度;日太阳高度;极昼区 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受地球公转、自转、黄赤夹角等因素影响,太阳高度随纬度、季节、时刻有规律变化。杨长青、孔祥群、赖月喜等对正午太阳高度公式推导和变化规律、黄赤交角变化对正午太阳高度影响、正午太阳高度的实际运用、正午太阳高度制作模型、等太阳高度线图判读等进行了深入探讨[1-3],但子夜太阳高度计算和规律探讨较少。借助球面立体几何、天体物理等知识对子夜太阳高度计算模型进行了推导,结合实际计算和图形分析对子夜太阳高度和日太阳高度变化规律进行探讨。 一、子夜太阳高度的计算模型 正午太阳高度为地方时12时太阳光线与地平面夹角,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知识在生活中用处较多,如楼间距计算、房屋朝向、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最宜倾角、物影变化、季节判读、地方时计算等,但是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及其应用是教学重难点,通过二分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图来探讨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图1)。 图1 二分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由图1可知,春/阳高度分布由赤道(直射点所在的纬线为中心)向南北两侧递减;正午太阳高度同为66°34′、0°的纬度分布均有两个,推理可知,正午太阳高度分布具有对称性,对称轴为直射点所在的纬线,距对称轴的纬度距离相等;0°、23°26′N 、90°N 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90°、66°34′、0°,表明其变化是以直射点所在纬度为中心,纬度每远离中心1°则正午太阳高度相应递减1°,推导出190H H α-=?=?o (公式中1H 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 度,α?表示所求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之差);影响因素仅有纬度,因此同一纬线具有相同的正午太阳高度。 子夜太阳高度是指地方时0时的太阳高度角,是一天中太阳高度日变化的最小值。 本文系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典型课例再研究 》。

氮氧化物平衡浓度曲线

氮氧化物平衡浓度曲线 氮气和氧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氮氧化物,温度对反应平衡浓度有重要的影响。氮氧化物平衡浓度曲线描述了温度、氧气浓度对氮氧化物平衡浓度的影响,可方便的供科研和工程人员参考。 N 2 + O 2 2NO [ ] [ ][ ] 式中,K N —平衡常数;[NO]、[N 2]、[O 2]—分别为NO 、N 2、O 2浓度;T —温度,K 。 氮氧化物平衡浓度曲线如下所示: 横轴:温度,K ;纵轴:体积分数;图例:氧气体积分数。 横轴:温度,K ;纵轴:体积分数,ppm ;图例:氧气体积分数。 说明:本资料仅供交流,请勿转载。

氮氧化物平衡浓度值如下表所示:(单位,ppm) 温度/ K 氧气体积分数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1000 18 25 30 34 36 39 40 1100 49 68 81 91 98 104 108 1200 113 156 186 208 225 238 248 1300 228 314 374 419 453 480 499 1400 415 572 681 763 826 874 909 1500 697 961 1144 1282 1388 1469 1529 1600 1097 1512 1801 2019 2186 2314 2408 1700 1635 2256 2687 3012 3262 3453 3594 1800 2328 3215 3832 4296 4653 4926 5128 1900 3189 4410 5259 5898 6390 6765 7044 2000 4227 5855 6987 7839 8494 8995 9366 2100 5446 7558 9026 10131 10981 11630 12112 2200 6846 9520 11380 12780 13856 14679 15289 2300 8420 11738 14047 15784 17119 18141 18898 2400 10161 14204 17018 19134 20762 22007 22930 2500 12055 16904 20279 22818 24771 26265 27372 2600 14088 19822 23814 26818 29128 30895 32205 2700 16244 22939 27602 31111 33810 35874 37405 2800 18504 26234 31620 35674 38792 41177 42945 2900 20849 29685 35843 40479 44047 46775 48798 3000 23261 33267 40246 45501 49545 52638 54931 3100 25721 36959 44803 50711 55258 58736 61315 3200 28212 40738 49489 56082 61157 65039 67919 3300 30716 44582 54277 61586 67212 71517 74710 3400 33219 48470 59146 67197 73397 78141 81660 3500 35705 52382 64071 72890 79684 84884 88740 3600 38163 56301 69032 78643 86048 91718 95923 3700 40581 60209 74008 84432 92467 98619 103183 3800 42950 64093 78983 90239 98918 105565 110497 3900 45262 67938 83939 96044 105381 112534 117843 4000 47510 71734 88862 101830 111838 119508 125200 4100 49688 75470 93738 107583 118273 126467 132551 4200 51794 79136 98557 113290 124671 133398 139878 4300 53824 82727 103308 118938 131018 140285 147167 4400 55776 86236 107983 124517 137304 147116 154405 说明:本资料仅供交流,请勿转载。

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随纬度变化曲线图的解释swasky

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随纬度变化曲线图的解释 气温较差亦称气温振幅。指一日内或一年内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一日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称日较差或日振幅;一年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称年较差或年振幅。气温较差是辨别每个地区气候类型的重要标志之一。例如,日较差及年较差都很大的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相反,则属于海洋性气候。气温年较差是高纬大于低纬。气温日较差是低纬大于高纬,当然这是大规律(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随纬度变化如下图:①是大陆纬度年较差;②是海洋纬度年较差;③是大陆上纬度日较差;④是海洋纬度日较差。),简要解释如下。 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随纬度变化曲线图 (1)气温的年变化 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一样,在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低值。就北半球来说,中、高纬度内陆地区月平均最高温度在7月份出现,月平均最低温度在1月份出现。海洋上的气温以8月为最高,2月为最低。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年较差。 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有以下几条。 (a)纬度气温年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增大。这是因为随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能的年变化增大。低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很小,高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可达40~50℃。 (b)海陆由于海陆热特性不同,对于同一纬度的海陆相比,大陆地区冬夏两季热量收入的差值比海洋大,所以大陆上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得多,一般情况下,温带海洋上年较差为11℃,大陆上年较差可达20~60℃。图中①是大陆纬度年较差,②是海洋纬度年较差。 (c)距海远近由于水的热特性,使海洋升温和降温都比较缓和,距海洋越近,受海洋的影响越大,气温年较差越小,越远离海洋,受海洋的影响越小,气温年较差越大。 此外,地形及天气等对气温年较差的影响与对气温日较差的影响相同。

氮氧化物排放标准2020

氮氧化物排放标准2020: 锅炉在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氮的氧化物主要为NO和NO2,通常把这两种氮的氧化物通称为氮氧化物NOx。煤炭、天然气、重油等天然矿物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生成的氮氧化物中,NO占90%,其余为NO2。新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14)要求2017年4月1日后在用锅炉须由现行标准的氮氧化物排放量≤200mg/m3降低至排放量≤80mg/m3,新建锅炉由现行标准的氮氧化物排放量≤80 mg/m3降低至排放量≤30mg/m3。 中正低氮燃气锅炉SZS系列 为了进一步减少氮氧化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全国各地区在满足国家标准的同时,还陆续出台更为严格的地方标准。 区域 NOx指标(mg/m3) 参考标准 发布日期 新建 在用 北京 30

80 DB11-139-2015 2015 天津 80 150 DB12-151-2016 2016 郑州 30 未明确 郑州市2017年大气污染 防治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 2017 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 30 80 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燃气锅炉低氮排放改造控制标准的复函2017.5.22 山东 核心区50 重点区100一般区150其它200

(2016.12.31之前) 七市执行150 其余执行200 DB37(征求意见稿) 2017.11.29 上海 50 150 (2019-12-31之前) 50 (2020-1-1之后) DB31387-2017 (征求意见稿) 2017 杭州 50 150 DB201(征求意见稿)DB201(征求意见稿)成都 200 400

GB 13271-2014 2014 未明确 30(煤改气) 关于优化环评审批促进燃煤锅炉提标改造的通知2017.9 重庆 200 400 DB 50/658-2016 2016 广东 150 200 DB44/765-2017 (征求意见稿) 2017 哈尔滨 150 150

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空气中氮氧化物(NOx)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摘要:本文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室内空气中氮氧化物(NOx),根据配置标准溶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分析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结果。 关键词:氮氧化物分光光度法含量 综述 大气中氮氧化物主要包括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过程,包括汽车及一切内燃机所排放的尾气,也有一部分来自与生产和使用硝酸的化工厂、钢铁厂、金属冶炼厂等排放的废气中。动物实验证明,氮氧化物对呼吸道和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是导致目前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不断增加的原因之一,二氧化氮与二氧化硫和浮游颗粒物共存时,其对人体的影响不仅比单独二氧化氮对人体的影响严重的多,而且也大于各自污染物之和。对人体的实际影响是各污染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因此大气氮氧化物的监测分析是环境保护部门日常工作的重要项目之一。 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空气中氮氧化物较以往的盐酸禁乙二胺分光光度法具有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选择性好等特点 ,现已被很多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监测系统作为监测氮氧化物的标准方法 ,也已引起我国环保部门的注意和重视 ,相信不久将来 ,此方法也会成为我国环境空气监测氮氧化物的首推方法。 1、实验目的 (1)熟悉、掌握小流量大气采样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熟悉、掌握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3)掌握大气监测工作中监测布点、采样、分析等环节的工作内容及方法。2、实验原理 ,测定氮大气中的氮氧化物(NOx)主要是一氧化氮(NO)和二氧化氮(NO 2) )氧化管将一氧化氮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氧化物浓度时,先用三氧化铬(CrO 3 ),与对氨基苯磺酸起重氧化反应,再与盐氮被吸收在溶液中形成亚硝酸(HNO 2

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和日出日落方位时间(学案)

三、等太阳高度线分布图 从全球范围看: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角为_____; 从直射点开始,太阳高度向四周______, 呈_______状分布(即等太阳高度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_____。 等太 阳高度线图可以看做是以太阳直 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 例1、图1是某地某日太阳高度分布图,回答: (1)从图中可以看出,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 。 (2)该图的节气应该是(北半球)。 (3)此时北京时间是。 (4)A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 (5)C点的经度值(大于或小于)23°26′。 (6)若B点有一直立旗杆,此时其影子应指向 A.甲 B.乙 C.丙 D.丁 例2、图为地球上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图中粗线为等太阳高度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此时北京时间为 A. 7时 B. 15时 C. 17时 D. 21时 2. 若①②两点经度相同,②③两点纬度相同, 则此时刻的太阳高度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② 3. 此时 A. PM为昏线,PN为晨线 B. 新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1/8 C. 新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7/8 D. 全球昼夜平分 4. 此时Q点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图是 例3、该图所示区域全部为夜半球,读图回答:(1)此日正午太 阳高度角为0°的点是__,纬度是 (2)此时北京时间是__点。 四、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规律 例4、下图中四条曲线表示6月22日太阳高度的全天变化情况,判断四地的纬度位置

思考: 能否画出以下地区的太阳高度全天变化情况 1.北回归线与北极圈线之间 2.北极圈线与北极点之间 ①极点:在极昼期间,极点上见到太阳高度在一天之内是_____的, 其太阳高度始终等于_______的纬度,其值的年变化幅度介于___到_______之间 ②非极点地区:非极点地区的太阳高度在一日内是_______的。 一天之内有一个最___值,即当地的___________ A:极圈及其以内地区太阳高度的变化: 从日变化看,极昼期间,全天太阳高度始终都大于或等于00,其中极圈上在0时太阳高度为______(如图乙),极圈到极点之间的地区,其太阳高度全天始终都_____00(如图丙);从年变化看,北极圈内太阳高度是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而______,南极圈反之 B:其他地区的太阳高度变化: 都是日出日落时为____,_____时最大,12时前递____,12时后递_____,特殊之处是:赤道上的太阳高度是_____时和_____时为00(如图丁),其最大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范围是______________ 五、日出日落的时间、方位1、比较下图甲、乙、丙三图所示太阳周日视运动规律。 (1)三地太阳视运动相同点是:

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

C 二、综合题 41、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回答: (1)AB 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的曲线是_______。 (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 ,这是由于 。 (3)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 ,这是由于 。 (4)阴天比晴天气温日较差(大、小) 。 42、读图回答问题: (1)该锋面是 锋,判断根据是 。 (2)锋面过境时,该城市天气状况如何? 。 (3)锋面过境后,城市的天气状况如何? 。 43、读某地区等压线分布图(北半球),回答: (1)在图中标出高压中心和低出中心的位置。 (2)在图中画出高压脊线(用===)低压槽(用―――)的位置。 (3)图中甲地的风向是 风,乙地的风向是 风。 (4)甲地的风力较乙地的风力 ,原因是 。 (5)如果图中的低压中心大致以每小时20km 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48小时后,乙地将出现 天气。 44、读某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 (1)图中气压中心B 是 ,C 是 。造成海陆上气压分布差异的原因是 。由于大陆上形成气压中心B ,从而切断了 气压带,使之由带状分布变为 状分布。 (2)此时D 地盛行 风向的风,E 地盛行 风。 (3)E 地此时盛行风的成因主要是 。 (4)此时亚欧大陆东部和南部地区气候特点 ,请解释原因: 。 45 、读下面“某地逐月气温、降水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数字代表月份) (1)该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 。 (2)该气候区降水最多的季节,控制当地的盛行风是 风,此时的气候特征是 。 (3)当地气温最高的季节,控制当地的气压带是 ,在它控制下的天气特点是 。 (4)当地处于一年中降水最少的季节时,我国广州市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原因是此时广州受_________ 影响。 (5)此图代表的地点可以是下列中的:______ 。 A 、上海 B 、伦敦 C 、罗马 D 、开普敦 E 、孟买 46、读下图回答: (1)该图表示北 半球(季节)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 。 (2)A点比B 点降水量 ,原因 。 (3)B 点和B 点纬度相当的南半球的C点现在分别受何种环流形式影响,B 点是 带, 降水(mm ) 气温(℃)

氮氧化物日变化曲线

《环境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考核标准及得分

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日变化曲线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了解氮氧化物的具体种类及其来源。 2、掌握氮氧化物测定的基本原理以及实验方法。 3.绘制城市交通干线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日变化曲线。 二、实验方案 1、实验仪器:大气采样器:流量范围0.2L/min、分光光度计(波长540nm)、多孔吸收玻管、比色管(两个)、移液管、洗耳球、比色皿、烧杯。装置连接图见图1 图1 实验装置图 2、实验药品:氮氧化物吸收原液、蒸馏水、亚硝酸钠标准溶液。 3、实验原理:在测定氮氧化物时,先用三氧化铬将一氧化氮等低价氮氧化物氧化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被吸收在溶液中形成亚硝酸,与对氨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再与盐酸萘乙二胺偶合,生成玫瑰红色偶氮染料,用比色法测定。方法的检出限为0.01mg/L(按与吸光度0.01相应的亚硝酸盐含量计)。限行范围为0.03-1.6mg/L。当采样体积为6L时,氮氧化物(一二氧化氮计)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1ug/m3。盐酸萘乙二胺盐比色法的有关反应式如下:

4、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简图: (1)氮氧化物的采集:向一支多孔吸收玻管中加入4mL氮氧化物吸收原液和1mL蒸馏水,接上大气采样器,置于椅子上,以每分钟0.2L流量抽取空气30min。记录采样时间和地点,根据采样时间和流量,算出采样体积。把一天分成几个时间段进行采样7次,分别为10:00~10:30、11:00~11:30、12:00~12:30、13:00~13:30、14:00~14:30、15:00~15:30、16:00~16:30。 (2)标准曲线的绘制:吸取100mg/L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5mL定容至100mL,再取7支比色管,按下表配制标准系列。

2019-2020 高三地理 二轮复习 太阳视运动变化规律与应用

太阳视运动及变化规律 一、太阳升起落下的方向 1.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夏半年),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其他地方太阳 都是东北升西北落。(极昼地区太阳正北升正北落,正午太阳总在正南)。 2.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冬半年),除极昼极夜的地区,全球其他地方太 阳都是东南升西南落。(极昼地区太阳正南升正南落,正午太阳总在正北)。 3.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太阳都是正东升正西落。 二、正午太阳的位置(正午太阳地方时总是12:00) 直射点以北地区,正午太阳总在正南。直射点以南地区,正午太阳总在正北。 三、正午太阳高度角 从正午太阳的位置取一直线到达所在位置,其与地面的夹角极为正午太阳高度角。 四、昼夜长短 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在地平面的轨迹长),南半球昼短夜长(太阳在地平面的轨迹短);太阳直射南半球相反。 五、关于相关计算 1.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与极昼圈度数互余。观测点的正午太阳高度H 等于直射点纬度的2倍(适用于晨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处的太阳视运动)。 例:设太阳直射在10°N (a°N) 问:①北半球刚好极昼的纬度A 是 ②A 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H 为 ①太阳直射在a°N ,刚好极昼的纬度为90 °-a°, 刚好极昼的纬度=80°N ②其H =2 ∠a° A 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H=20°N 2.出现极昼的地方,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等于一天中日出太阳高度加上正午太阳高度除以2,即θ1=(h 0+H)/2;该地点的纬度等于90 °与正午太阳高度减一天中日出太阳高度除以2的差,即:θ2=90 °-(H-h 0)/2。(适用于极昼圈与极点之间地区的太阳周日视运动)如图: 例:设:某地极昼多时, ∠1(12时的H)=30 °, ∠2(0时的h)=10° 求:①某地的纬度 ②求太阳直射的纬度 ①某地纬度=90 °—(∠1--∠2)/2 ②太阳直射的纬度=(∠1+ ∠2)/2 3.极点太阳高度一天不变,其度数等于直射点的纬度数,即:H=h 0 4.在回归线到极圈之间,太阳从东偏北(南)a 度升起,则直射点的纬度为北(南)纬a 度; 太阳从西偏北(南)a 度落下,则直射点的纬度为北(南)纬a 度. 如:太阳从东偏北20°升起,则太阳直射20°N ; 太阳从东偏南20°升起,则太阳直射20°S 。 在该图中,看出:①太阳东南升,西南落 ②正午太阳在正南(该地位于直射点以北) ③该地的昼短夜长 ④太阳直射北纬为a 度 ⑤正午太阳高度为β度 S h ° h ° N N 地平圈 α β α S N E

重庆市历年日平均气温变化图

站名纬度经度拔海高度页码沙坪坝29°35′N 106°28′E 259.1m 2-13 酉阳28°50′N 108°46′E 664.1m 14-25

沙坪坝气象站1951年~2013年1月日平均温度 246 8 10 12 14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 1 日期℃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 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 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

沙坪坝气象站1951年~2013年2月日平均温度 2 4 6 8 10 12 14161820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 9 日期℃195119521953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 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 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历年日平均

世界各地NOx排放标准

6.3NOx排放标准 6.3.1美国 美国1971年颁布的新源性能标准规定,1971年8月17日以后新建的热功率超过73MW的电站锅炉NOx排放量不得超过0.7 lb/MBtu (约折合860mg/m3)。 1977年对该标准进行了修改,颁布了修改后的新源性能标准,要求1978年9月18日以后新建的热功率超过73MW的电站锅炉NOx排放量不得超过0.5~0.6 lb/MBtu (约折合615~740mg/m3),去除率不得小于65%。 1997年对该标准中的NOx指标进行了修订,分别对新建、扩建和改建电站锅炉进行规定,同时对新建电站锅炉改为基于电量输出的排放限值,对扩建和改建电站锅炉仍采用基于热量输入的排放限值。修改后的标准规定1997年7月9日以后新建的电站锅炉不得超过1.6 lb/MWh (约折合218mg/m3)。 2005年又对该排放标准进行了修订,规定2005年2月28日后新建的电站锅炉MOx 排放不得超过1.0 lb/MWh,扩建和修改电站锅炉采用达到基于电量输出排放限值和热量输入排放限值两者之一即可。扩建电站锅炉不得超过 1.0 lb/MWh或0.11 lb/MBtu (约折合135mg/m3),改建的电站锅炉不得超过1.4 lb/MWh或0.15 lb/MBtu (约折合184mg/m3)。 6.3.2欧盟 与SO2相同,欧盟对NOx也是通过88/609/EEC指令和2001/80/EC指令控制的。88/609/EEC指令规定,1987年7月1日后获得许可证的新建厂,燃用一般固体燃料的装置执行650mg/m3的排放限值,燃用挥发份低于10%的固体燃料的装置执行1300mg/m3的排放限值。 现行的《大型燃烧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指令(2001/80/EC)》替代了88/609/EEC 指令。2001/80/EC指令中是区分三类燃烧企业进行管理的,对这三类企业规定了不同排放限值。成员国可以采用更为严格的排放限值。 (1)2002年11月27日后获得许可证的新建燃烧装置,对于热功率大于300MW,燃用固体燃料的大型新建燃烧装置,执行200mg/m3的限值:热功率在100~300MW之间的,执行300mg/m3的限值:热功率在50~100MW之间的,执行400mg/m3的限值。 (2)1987年7月1日后,2002年11月27日前获得许可证的新建燃烧装置,仍执行88/609/EEC指令中规定的限值。 (3)1987年7月1日前获得许可证的新建燃烧装置,也即88/609/EEC指令生效前获得许可证的新建燃烧装置。各成员国在2008年1月1日前可以采用下面两种措施之一:①采取必要的方法使排放达到88/609/EEC指令中规定的限值。②或者按照2001/80/EC中规定的各国排放总量上限的要求,制定和实施国家排放削减计划,成员国应该在保证国家排放削减计划的削减量不少于采用方法①中的限值减少的排放量。 在2001/80/EC指令中规定了15个成员国的总量削减目标,在成员国增加后,欧盟分别于2003年和2006年对2001/80/EC进行了修订,给出了27个成员国的总量削减目标。 欧盟于1996年颁布《综合污染防治和控制》指令(Integrated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IPPC),对工业装置的排污许可证和控制做了规定,并与2008年正式写入法典。在欧盟成员国,约有52000套装置涵盖在IPPC指令中。 IPPC指令基于以下几个法则:1.综合方法:2.最佳可行技术:3.机动性:4.公众参与。IPPC指令中对最佳可行技术定义为指所开展的活动及其运作方式已达到最有效和最先进的阶段,从而表明该特定技术原则上具有切实适宜性,可为旨在采用排放限值防止和难以切实可行地防止时,从总体上减少排放及其对整个环境的影响奠定基础。最佳可行技术涉及的工业包括:能源工业,金属制造和加工,采矿业,化学工业,废物处理,其他行为。其中对能源工业,2006年7月发布了《大型燃烧装置最佳可行技术》。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与常见图表判读 晨昏圈上=0昼半球大于0夜半球小于0 (一)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日变化曲线图 (1)出现极昼现象的极点,一天内太阳高度角大小不变=直射点纬度=晨昏线与地轴夹角,与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和晨昏线相切的纬线)互余; (2)除极点外,一天中太阳高度角是不断变化的:h日出时=0,h逐渐增大,当地正午12最大(H),之后渐小,h日落时=0,日落后小于0; (3)太阳高度最大时(为正午太阳高度角):若太阳高度最大时等于90°,则该地当天正午被太阳直射; (4)极昼区内的三种情况: ①24小时太阳高度都大于等于0°,该地出现极昼现象; ②太阳高度角最小=0°,该地极昼,且处于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上,即当天极昼的最低纬度; ③若太阳高度角一天中大于0°且为一定值,则该地为处于极昼的极点; ④若太阳高度角最大=0,则该地极夜,并处于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上;

太阳高度角日变化曲线图的相关计算和分析: 1、读时间坐标 (1)昼长时间=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①若昼短于12小时,说明该地处于冬半年; ②若昼等于12小时,说明太阳直射赤道(两分)或该地位于赤道上; ③若昼长于12,说明该地是夏半年; ④若昼长等于24小时,说明该地极昼。 (2)若坐标上为北京时间: ①可计算:日出当地时间=12-昼长/2 日落当地时间=12+昼长/2 ②据当地与北京时间差,求当地经度; 2、读太阳高度高度角,可判断或计算直射点纬度、当地纬度: a h (太阳高度) 0° 66°34 0:00 6:00 12:00 18:00 24:00 90° 23°26 46°52 43°08 b c d e f

关于“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的归纳总结

关于“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的归纳总结 关于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的试题在考试中经常出现,这类试题本不是很难,但学生经常出错,如果能够把常见情况熟悉并理解,做这类题应该轻而易举。现把主要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总结归纳如下: 读图,首先应弄清横纵坐标具体表示什么: 如左图纵坐标表示太阳高度,横坐标表示时间;而右图纵坐标表示时间,横坐标表示太阳高度。 其次、从图中找出三个特殊点:日出点A 、正午C 、日 落点B ;并且能够读出日出时间、日落时间、正午太 阳高度;根据日落时间和日出时间推算出昼长(昼长= 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根据昼长大于或者小于12小时,从而可以判断当地正处于夏半年或者冬半年。从而判断出季节。 主要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图有以下几种情况: ⑴当地处于冬半年,昼短夜长: ⑶刚出现极昼处,昼长=24小时,最小太阳高度等于零。 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直射点纬度的2倍 如右图:直射点纬度=H 1/2 ⑷已经出现极昼地方,昼长=24小时,最小太阳高度大于零。 当地最小太阳高度与最大太阳高度之和为直射点纬度的 2倍。 h (太阳高度) t (地方时) h (太阳高度) H 1 h ( 太阳高度 ) h ( 太阳 高度 ) h (太阳高度 ) h (太阳高度 )

如右图:直射点纬度=(H 1+H 2)/2 极点的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点纬度 如图:直射点纬度=H 1 四、图中时间可能采用非地方时,比如:世界时、国际标准时间、北京时间等等。 ⑴如图,为某地6月22日太阳高度变化图,试分析其地理 坐标: 根据直射北回归线,而正午太阳高度600 来计算纬度。 正午地方时应为 12点,而正午时北京时间从图上可知为15点来计算当地经度。 ⑵某地6月22日太阳高度的日变化示意图 该地的地理坐标是:( ) A 、00,600W B 、0 0,600E C 、900S , 1200E D 、900N ,1800 ②Q 点的数值为:( ) A、55023’ B、70058’ C、66034’ D、630 46’ 例题1:下图中①②③④四条线分别表示北半球夏半年某日四地的太阳高度变化过程 , 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h 为一已知量 )。 (1) 这一天 ,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④表示的地点是 。 (2) ②表示的地点是 。该地夏半年太阳高度值 h 的变化范围是 。 (3) 四地中, 发生极昼现象的是 地。③地正午太阳高度H= 。 (4) 四地的纬度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 ④①③② B. ④③①② C. ②①③④ D. ②③①④ 例题21.该地的纬度位置是 ( ) A .65°N B .75°N C .65°S D .75°S 2.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 A .20°N B .25°N C .20°5 D .25°S 3.当太阳光线处在a 位置时,国际标准时间是20时,则该地的经度位置是( ) A .65°W B .经度0° C .60°E D .经度180° h ( 太阳高度) h ( 太阳高度) h ( 太阳高度) 24 18 (北京时间) h ( 太 阳高 度)

空气中氮氧化物日变化曲线

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日变化曲线 XXX(XX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专业091班,辽宁大连 116622) 1概述 1.1研究背景 1.1.1氮氧化物的来源 大气中氮氧化物(NO x )包括多种化合物,如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四氧化二氮和五氧化二氮,除二氧化氮以外,其他氮氧化物极不稳定,遇光、湿或热变成二氧化氮或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不稳定又变成二氧化氮。因此大气污染化学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指的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其主要来自天 然过程,如生物源、闪电均可产生NO x 。NO x 的人为源绝大部分来自化石燃料的 燃烧过程,包括汽车及一切内燃机所排放的尾气,也有一部分来自生产和使用硝酸的化工厂、钢铁厂、金属冶炼厂等排放的废气,其中以工业窑炉、氮肥生 产和汽车排放的NO x 量最多。城市大气中2/3的NO x 来自汽车尾气等的排放,交 通干线空气中NO x 的浓度与汽车流量密切相关,而汽车流量往往随时间而变 化,因此,交通干线空气中NO x 的浓度也随时间而变化。 1.1.2氮氧化物的危害 NO的生物化学活性和毒性都不如NO 2,同NO 2 一样,NO也能与血红蛋白结 合,并减弱血液的输氧能力。如果NO 2 的体积分数为(50—100)×10-6时,吸 入时间为几分钟到一小时,就会引起6—8周肺炎; 如果NO 2 的体积分数为(150—200)×10-6时,就会造成纤维组织变性性细支气管炎,及时治疗,将于3—5不周后死亡。 在实验室,NO 2 体积分数达到10-6级,植物叶片上就会产生斑点,显示植 物组织遭到破坏。体积分数为10-5级的NO 2 会引起植物光合作用的可逆衰减。 此外,NO x 还是导致大气光化学污染的重要物质。

氮氧化物排放指标

“十二五”增加减排指标控制氮氧化物排放难度大新闻中心-中国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91786029.html, 时间: 2011-03-12 责任编辑: 训迪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

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司长程立峰

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司长赵华林 中国网3月12日讯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今天上午举行记者会,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张力军、环境保护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司长程立峰、环境保护部污染防治司司长赵华林就“加强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国网进行了现场直播。 张力军在发布会上表示,“十一五”我国环保确实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环境质量也得到了有效改善,但是环境形势依然严竣。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传统污染物排放量仍然很大,超过环境容量,致使一些地区环境质量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二是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一些新的环境问题也不断产生,特别是危险化学品、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电子垃圾等。这些污染物的产生带来一些新问题,特别是损害人体健康方面的污染物危害更大。 三是水和大气的环境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好,土壤的污染问题现在又凸显。必须把土壤污染防治作为环保工作又一重点。 张力军表示,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人们的生活水平还不算太高,就业形势严竣。所以

各级政府发展经济的劲头还是很大。经济在“十二五”会有一个比较可观的增长速度。 要做到环境和经济发展相协调,需要落实地方政府责任制。地方政府既要负责经济发展,也要负责环境保护,既要完成经济增长、职工就业、民生保障任务,也要落实改善环境、保护人民健康责任。 谈到如何应对,张力军表示:第一,是要深化总量减排,把它作为约束性指标来考虑,这是一个方面,要减少污染物,不管是燃煤减少多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都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继续下降,不要让它影响环境质量。 第二,突出重点流域、重点区域治理。重点流域,仍然是“十一五”提出的“三湖三河”,加上三峡库区、小浪底库区,南水北调沿线。重点区域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再加上这些地方的污染防治。 第三,要把重金属的污染、危险化学品的污染防治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来抓,全面落实国务院批准的重金属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第四,要加强农村的污染防治工作,要贯彻好“以奖促治”政策。 第五,全面落实各级政府的环保目标责任制。要把责任落实给地方政府,考核地方政府不仅是要考核GDP,也要考核地方各级政府的环境质量改善情况。 第六,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出台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政策。 第七,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意识,充分让人们群众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来。 谈到环保“十二五”规划问题,张力军表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的“十二五”规划,把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列入国务院审批的专项规划,环境保护部在充分调查研究、征求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现在规划编制已经基本完成,待国务院批准之后才能公布。 “环保十二五规划可概括为两个重点、四个战略、八个特点。”张力军介绍说。 两个重点,是解决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和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问题。 四个战略,一是深化总量减排,二是强化环境质量的改善,三是防范环境风险,四是保障城乡平衡发展。 八个特点,一是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围绕提高生态文明水平这个新要求来展开。二是深化总量控制工作,这次在原有两项控制污染物指标的情况下又增加了两个,就是把原来“十一五”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两项主要污染物继续安排减排之外,又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三是解决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把改善环境质量放在了更突出的位置上。四是强化重点领域的治污工作,即突出了重金属污染、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危险化学品的污染防治。五是大力推进环境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保障城乡

环境化学及实验

《环境化学》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97104 课程名称:环境化学(Environment Chemistry) 课程类型:专业课 学时/学分:32/2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物理化学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开课系或教研室:应用化学教研室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环境化学的知识。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 2. 课程任务:本课程使学生重点掌握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典型污染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等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环境化学相关交叉学科的知识,掌握受污染环境的修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在现实中的典型应用。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学、习题、答疑、期末考试。通过上述环节,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类污染物质在大气、水、土壤以及生物机体内的迁移转化过程,产生效应的基本原理和防治的基本方法。本课程课堂讲授32学时(具体按当年教学计划而定),考核方式为可采取闭卷考试、开卷考试、撰写课程论文的形式进行。 总评成绩:考试占90%、平时作业占10% 三、课程教学内容 (一)结论(2学时) 环境问题,环境化学;环境污染物的类别,环境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环境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简介。 (二)大气环境化学(6学时) ※1.大气温度层结,辐射逆温层,气绝热过程和干绝热递减率,大气稳定度,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 ※2.光化学反应基础,大气中重要自由基的来源,氮氧化物的转化,碳氢化合物的转化 ※3.光化学烟雾型污染,酸性降水,大气颗粒物,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臭氧层的形成与耗损。 (三)水环境化学(8学时) 1.天然水的基本特征 2.水中污染物的分布与存在形态,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3.颗粒物与水之间的迁移,水中颗粒物的聚集,溶解和沉淀,氧化-还原,配合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