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考点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涵(是什么,作为背景了解即可)

所谓文化强国,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既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主义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确立这个宏伟目标依据(新书P96)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匹配。

2、意义:文化的一般作用中去思考建设文化强国的意义。

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路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关键: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4、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5、内容、要求: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体措施)

(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具体措施)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体措施P113)

6、可以从一、二、三单元思考怎么做。具体看问题和材料

考点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什么)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新书P96)

如何判定:站在时代前列,符合历史潮流的文化就是先进文化。

我国的先进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新民主主义主义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

二、为什么:

1、当前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旧书P93)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地位(旧书P93)

(1)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思想还是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2)地位: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3、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吸收人类文化优秀成果结合起来,使悠久的中华文化换发新的生机,实现文化强国的梦想。(新书p96)

4、文化的一般作用角度思考。(从文化对社会、对经济政治、对人、对文化建设本身意义等角度思考)

三、怎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旧书P113)

1、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2、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3、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4、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5、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借鉴中吸收和借鉴各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6、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7、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考点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文化强国的路径)

一、是什么:建设先进文化,科学发展,强基固本,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之路.

二、为什么:

1、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必然选择。(新书P95—96)

(1)奉行“全盘西化“或”文化复古主义“都不能解决中华文化向何处去的问题,无法使中华文化走上复兴之路。

(2)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是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3)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民族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复兴。

(4)在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征途中,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5)当代中国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P新书974)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这个这个路径,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决定的,是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是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是由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

3、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P98

三、怎么办:

1、六个坚持:(新书P97专家点评)二为,二百,三贴近,两效,改革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

2、关键: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3、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路径与目标的关系。

考点四、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的关键)

一、是什么:

1、含义(新书P98)

(1)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

(2)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2、表现(新书P98)

这种文化自觉和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3、二者关系: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只有高度的文化自觉才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表现。

二、为什么:(文化要自信的依据)

3325424431、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的关键。

2、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4、经济社会的发展55454545454

三、怎么做:(要求)

1、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含义表现可以转化为要求

第二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一、是什么:(实质: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一)、根本任务(或目标):培育“四有公民”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二)、主要内容: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1、发展教育事业:

(1)为什么(教育的重要作用))

①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角度看:文化对经济有反作用,文化与经济相互融合,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

②从文化与综合国力关系的角度看: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发展教育有利于提高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竞争能力。

③从文化与人:教育是文化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良好的教育环境,有利于提高人的科学文化思想道德素养,有利于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从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角度看: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发展教育有利于文化交流与传播,推动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⑤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

⑥从教育与文化创新的关系角度看:发展教育有利于促进文化创新。

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角度看: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有利于……

从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角度看: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教育。

(2)怎么办:

①战略、方针:发展教育事业,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②方向: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③根本任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④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发展科学事业

(1)为什么(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①科技对经济对综合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科技对人:

③科技对文化传承: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

④科技对民族的文明程度:科技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P67)

⑤科学事业对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科学事业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能够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2)怎样发展: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1)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区别:(了解即可)

一般来说,文化事业是为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或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在文化领域从事研究创作精神产品生产和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组织机构。而所谓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从性质看,文化事业具有公益性,文化产业具有经营性;从管理体制看,文化事业通常实行公益性管理体制,文化产业实行经营性企业管理体制。

(2)发展文化事业:

①原因:

A、发展文化事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要求主要途径。

B、意义: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弘扬传统文化;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们文化素养,提升精神境界;推动文化事业和旅游经济的发展。

②要求:

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大力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3)发展文化产业

①原因:

A、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布局中的作用越来越来越突出。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

智力支持。拉动经济增长,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B、文化是综合国力中竞争中的重要因素,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

C、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②怎么发展文化产业:(该怎么整合新书P102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内容)

A、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B、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C、要大力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繁荣文化市场,培育文化精品,增强国际竞争力。

、、111(1)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2)坚持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博采众长。

(3)重视知识产权、文化遗产的保护。(4)注重现代科技、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领域里的应用。(5)发展大众文化,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6)积极发展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123443334(三)、途径: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旧书P102-103)

二、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必要性:精神文明建设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才会全面兴盛。

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要意义作用:(常转化为某一具体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意义)

①对社会:A、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思潮。B、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抵制不良风气。C、有利于社会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②文化对经济:精神动力、方向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③对人:培育“四有公民”;提高两修养;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丰富、增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

④对文化建设:有利于对传统美德的继承、弘扬、发展。

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文明

1、培育:“四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2、发展科学教育和文化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3、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具体措施见第十课)

4、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5、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6、公民应积极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不断提高两修养。

拓展:保证公民的基本的文化权益?

(一)为什么

1、从文化对人的作用:①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②优秀文化可以影响人、塑造人,丰富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从人民群众的地位: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3、从文化建设的目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4、从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看: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有利于提升文化素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从而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修养

(二)怎么办

①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②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③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④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风的大众文化,努力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

⑤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第十课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一)是什么:(新书P105专家点评)

1、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3、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

(二)为什么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1、地位: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和重要内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紧紧抓住思想道德建设这个中心环节。

2、意义:参照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要意义作用

(三)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国家:

1、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

2、深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树立道德典范,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学习雷锋活动、学习宣传思想道德模范常态化(宝贵资源:传统美德、革命优良传统)

3、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共识。

4、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公民:

1、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2、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要脚踏实地、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二、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新书P105-106)

1、基本内容(是什么):新书P!06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

2、为什么?

(1)地位: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新书P105)

②文化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凝结其中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力量。不同文化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各自代表的核心价值体系的竞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魂聚气、强基固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标识。(新书p106)

(2)必要性:(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新书p106)

(3)从文化的一般作用思考

3、如何建设:(新书P106))

(1)基本内容角度分析:(见上面的笔记)

(2)具体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新书P107)

1、地位: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2、要求:

(1)国家角度

①.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②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

③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④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

A、地位: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B、是什么:主要内容为“八荣八耻”。(新书P107专家点评)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第二框: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旧书P108-112)

1、直面(不能回避)思想思想道德冲突

(1)思想道德冲突原因:

客观原因:人们形成了多元化的道德选择标准,人们的思想道德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特点

主观原因: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

(2)解决思想道德冲突的重要途径:就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中,加强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2、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1)、区别:

①科学文化修养

A、含义:是人们在科学知识、文史知识、艺术欣赏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

B、方式: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

C、重要内容:学习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用人类创造的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D、意义:于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涵养的人,也应该是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道德的人。

②思想道德修养。

A、含义:是人们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

B、方式:通过自省、自律等方式,不断提高思想道德认识、思想道德判断水平,陶冶思想道德情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理想的过程。

C、重要内容: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崇高的理想。

(2)联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能说思想道德的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是相互冲突的)

①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注意:二者对人都是缺一不可。(不能说思想道德的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二者并不同步,也不能相互替代;

3、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旧书P110-112)

(1)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2)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要脚踏实地、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

大学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大学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国文niu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奠定了我国文化的深度与精度,无论如何,都是无可替代,不可比拟的。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的niu文化正在流失,我们的文化正在被他国文化所影响,甚至替代。当然,文化的发展必定要有文化的多元性,要想成为文化强国,吸收他国文化是一定的。但是,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吸收,而是被同化。久而久之,我国的本土文化将逐渐消失,外国文化成为我国文化的主宰,这将是十分可怕的局面。不要说成为文niu化强国,不成为文化奴隶已经很不错。那么,为了避免这种状况,把我国建设成文化强国,应该怎么做呢? 未来的中国是年轻一代的中国,作为国家未来主人,就应该从大学生开始,为建设文化强国做贡献。 第一,就是要树立正确的理想。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niu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具有可能性、时代性等特征。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够引导大学生niu做什么人,崇高的理想能够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够指引大学生为什么学。苏格拉底曾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niu 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有了理想,有了快乐,那么为建设文化强国做贡献的信念越niu强。而且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力量,理想信念越坚定,克服困难的

勇气和意志就越niu坚定。不言而明,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这就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克服困难和应niu对挑战的坚强意志。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树立投身文化强国建设之中的志向,争做一名文化创新niu,充满激情,信念坚定的优秀实践者。以前总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 ,而今我也引用一下稍微改变“文化强则国可强,文化弱则国必弱”。正所niu谓“国以才兴,业以才旺”。当今时代,人才很重要,但人才是自己打拼出来的,要打拼首niu要的任务局势先树立目标,无目标无以成才。可见,树立正确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要想为中国建设文化强国做贡献,首先就要有这个理想,没有想法,没有理想,接下来就什么做不成。 第二,我们需正确niu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是学习知识理论的目的。有了理想,有了理论,接下来就是实践。要加强实践性环节,我们的能力只有在实践中,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形成和提高。能力提niu高,然后会做的更好,为文化强国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而作为大学生,社会的主要成员之一,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支柱与栋梁,同时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我们除了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学习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更加具体的,我们首先就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学会做人,学会niu做事。然后不断增强对党的信念和认同感,与人民的亲切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然后提升个人的文化品niu 味,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文化选择上应选择内容积极,反映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doc

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考点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涵(是什么,作为背景了解即可) 所谓文化强国,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既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主义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确立这个宏伟目标依据(新书P96)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相匹配。 2、意义:文化的一般作用中去思考建设文化强国的意义。 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路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关键: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4、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5、内容、要求: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体措施) (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具体措施)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体措施P113) 6、可以从一、二、三单元思考怎么做。具体看问题和材料 考点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什么)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新书P96) 如何判定:站在时代前列,符合历史潮流的文化就是先进文化。 我国的先进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新民主主义主义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 二、为什么: 1、当前各种各样的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旧书P93)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地位(旧书P93) (1)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无论思想还是内容还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2)地位: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党的十八大报告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深刻阐述了文化建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地位作用,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任务、方针政策和具体措施,是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文化强国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于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提供了遵循。 一、充分认识建设文化强国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作用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需要富强富裕富饶的物质基础,需要民主和谐的政治社会环境,更需要高度发达高度文明的精神文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社会才是现代化的社会。文化具有引领方向、凝聚力量、推动发展的重大作用。党的十八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入手,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了新部署,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文化强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内容。以党的十八大召开为标志,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了关键阶段,十八大报告提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此,在十六大、十七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五大目标中有一项是“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一目标昭示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一个重要方面。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的攻坚时期,我们必须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切实解决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矛盾和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彻底扭转文化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的状况,满足人们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如期实现。 2.文化建设是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源泉。文化强国建设一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对促进和推动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其他几大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支撑、道德保障和舆论环境。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如期实现,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摆在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位置,推动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实践证明,无论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还是创新社会管理、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要求我们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3.文化强国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方面。民族的认同之源在文化,民族复兴的力量之源也在文化。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纽带,是民族素质的重要体现,以先进文化为引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才能始终走在历史潮流的前头,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共同意志和力量,才能全面提高全民族素质,牢固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一个民族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纵观人类历史,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之所以历经磨难绵延不息,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和适应新时代的文化活力,有着共同的精神家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向心力,激发着中华民族的创造力,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当今时代,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趋势更加明显,凸显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凸显了先进的核心价值观对其他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加强文化强国建设,彰显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更为迫切。我们只有积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才能逐步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优势,增强我国综合实力和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文化力量。 二、全面领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大学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大学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大学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国文niu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发展奠定了我国文化的深度与精度,无论如何,都是无可替代,不可比拟的。但是,不可否认,我国的niu文化正在流失,我们的文化正在被他国文化所影响,甚至替代。当然,文化的发展必定要有文化的多元性,要想成为文化强国,吸收他国文化是一定的。但是,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吸收,而是被同化。久而久之,我国的本土文化将逐渐消失,外国文化成为我国文化的主宰,这将是十分可怕的局面。不要说成为文niu化强国,不成为文化奴隶已经很不错。那么,为了避免这种状况,把我国建设成文化强国,应该怎么做呢? 未来的中国是年轻一代的中国,作为国家未来主人,就应该从大学生开始,为建设文化强国做贡献。 第一,就是要树立正确的理想。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niu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具有可能性、时代性等特征。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够引导大学生niu做什么人,崇高的理想能够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够指引大学生为什么学。苏格拉底曾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niu 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有了理想,有了快乐,那么为建设文化强国做贡献的信念越niu强。而且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迎接挑战、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和强大力量,理想信念越坚定,克服困难的

勇气和意志就越niu坚定。不言而明,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这就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克服困难和应niu对挑战的坚强意志。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树立投身文化强国建设之中的志向,争做一名文化创新niu,充满激情,信念坚定的优秀实践者。以前总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 ,而今我也引用一下稍微改变“文化强则国可强,文化弱则国必弱”。正所niu谓“国以才兴,业以才旺”。当今时代,人才很重要,但人才是自己打拼出来的,要打拼首niu要的任务局势先树立目标,无目标无以成才。可见,树立正确的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要想为中国建设文化强国做贡献,首先就要有这个理想,没有想法,没有理想,接下来就什么做不成。 第二,我们需正确niu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是学习知识理论的目的。有了理想,有了理论,接下来就是实践。要加强实践性环节,我们的能力只有在实践中,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形成和提高。能力提niu高,然后会做的更好,为文化强国建设做出更多的贡献。而作为大学生,社会的主要成员之一,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支柱与栋梁,同时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我们除了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学习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更加具体的,我们首先就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自己的人文精神,学会做人,学会niu做事。然后不断增强对党的信念和认同感,与人民的亲切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然后提升个人的文化品niu 味,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文化选择上应选择内容积极,反映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强国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四单元) 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实践。。 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③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大力发展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⑤大力发展科技,利用“互联网+”,依托大众传媒,推动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⑥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大投入力度,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⑦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⑧公民要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去。 如何增强我国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深刻认识文化的地位作用、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主动担当发展文化历史责任。 (2)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不断促进文化创新 (4)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对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5)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实践。 (2014广州一模)37、材料:广州某古镇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文化强镇的过程中,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依托自身悠久的传统民间文化,并兼收其他

区域的岭南特色文化,发展本镇极富特色的民俗旅游业,形成了以特色民俗文化为内容、以传统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以原计原味为亮点的民俗文化旅游经济圈。古镇因此获得了中国文化旅游名镇等荣誉称号。现阶段,该镇政府和居民更加积极投入到自觉保护和开发古镇文化旅游资源的实践中去,也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分析古镇发展民俗旅游业的积极意义。(11分) (2)结合《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简要阐述古镇的做法是如何体现其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10分) (1) ①该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可促进经济增长; ②注重自然和人文生态文明建设,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科学发展; 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11分)(2)①注重对本地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对不同区域文化的兼收并蓄,发展富有特色的民俗旅游业,体现了该镇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4分) ②立足于社会实践,创新发展特色民俗文化,扩大了本地文化的影响力,增强了地方文化的创造活力,提高了该镇发展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信心。(4分) 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强镇建设,更加自觉、自信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2分) 材料一:中美文化产业发展比较 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市场的比重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 美国 43% 超过20%

提高文化软实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水保122 李秋娟123837318 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体现出来的凝聚力、吸引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任务,也是我国提高国际影响力、塑造良好国际形象、营造和平发展国际环境的必然要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首先,为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可以实施一些战略,一,坚持科学发展战略,就是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把文化软实力建设放在与经济硬实力建设同等重要的战略高度,两个方面共同发展,并科学处理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各种关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保障和推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高。二,价值主导战略:文化发展与价值观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一定的文化总是以一定的价值观为核心,一定的价值观总是以一定的文化为载体。三,文化融合战略:加大和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来推进文化融合战略,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文化,融入世界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四,自主创新战略: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发展的源泉。在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建设实施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是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力综合文化实力。 而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来看,除以上之外,还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就要做到以下几点:1、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进课堂进头脑。2、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3、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4、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5、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一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不能仅用经济指标来衡量,更应该用人民的文明程度和现代意识来衡量,用人民的道德水平、生活方式和行为举止来衡量。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公民道德素质的提高。因此,: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9.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四单元第九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9.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案 蒙自市第四中学政治教研组主备人:王建平2020.6.2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性,识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地位、作用、内涵,理解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掌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措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课前自主探究,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和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掌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了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树立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信念,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通过本课的学习,提高对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基本纲领的认识,坚定政治方向和政治信念,自觉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及要求。 2.教学难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措施。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英国的撒切尔夫人说过:中国现在还称不上一个强国,因为中国的文化还不具有影响其它国家的力量,中国只出口电视机,而不是电视节目和思想观念。请同学们思考我国是文化强国吗?我国应该要如何建设文化强国呢? (二)新课讲授: 探究一: 我国发展建设文化强国的历程 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战略目标。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思考:什么叫做文化强国呢? 通过同学们自主思考,教师总结同学们的回答,向同学们普及文化强国的概念。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心得体会300字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心得体会300字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心得体会300字范文,小编为你推荐。 范文一:通过学习十八大报告,我真切认识到,文化事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而学校是青年学生的集中地,是培养祖国未来的园地,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力军。 因此,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要更加重视青少年特别是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胡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的"三个坚持"为我们学校工作者如何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我们首先要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对德育工作所带来的影响和意义。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者,一定要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通过校园络、校报、宣传栏,各种文化活动等途径引领大学生思潮,()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全面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一种积极进取、健康向上、求实创新、文明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和氛围,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文化素质。 首先提高老师个人的品德素养,积极引导学生严谨、逻辑、脚踏实地工作与学习的求实精神。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活动,充满朝气和创新精神的科技学术活动,让广大学生参与其中,以不断加强大学生自身道德素质的建设。 3、丰富大学生业余精神文化生活。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校园文化的质量。通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推广校园普通话,充分利用校园图书馆,社团,各种比赛和社会实践机会,来满足不同需求的大学生文化生活。我们一定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心,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前进! 范文二: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既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积聚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 十八大的召开,提出把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因此,如何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及其产生的意义,是当前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中新网10月25日电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今日公布。《决定》提出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并提出了到二0二0年的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 《决定》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决定》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决定》指出,按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到二0二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 ——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 ——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充满活力、富有效率,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 ——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力。《决定》强调,全党全国要为实现这些目标共同努力,不断提高文化建设科学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论文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论文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摘要:文化是民族血脉中生生不息地流淌着的血液,始终是民族生存繁衍和国家繁荣发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命之源。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学习、领会和掌握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这一指导性文件,落实全会关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各项举措,对于我国整个现代化大局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指导和部署文化体制改革,是这次全会的一个亮点。应该讲,现在是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时候了。 关键词:文化体制改革,文化软实力,小康社会,精神家园,思想文化,综合国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文化强国。 文化是政治。文化反映政治,服务政治。对文化的态度,就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态度,对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态度,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态度。抓不抓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和落实,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实现和满足。 文化是形象。改革开放以来,很多地方一心一意打造文化名片、文化品牌,塑造和传播本地形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潍坊的风筝节、哈尔滨的冰雕、昆明的世博园、海南的国际椰子节等等。从历史上看,没有文化就是野蛮和蒙昧,没有文化的人是自然人而不是社会人,没有文化的地区是没有开化的地区。所以,衡量是不是落后,经济是一个指标,文化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 文化是环境。文化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活环境,是子孙后代的成长环境,也是人才和资本的吸引环境,是投资环境、旅游环境等等,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村庄、工厂、社区、城市,文化氛围浓厚,文明素质和道德水平高,人们就会如沐春风、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党和政府的工作也是如鱼得水。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第一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考点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得内涵(就是什么,作为背景了解即可) 所谓文化强国,就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得文化力量。这种力量既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得国民,也表现为发达得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得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主义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得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得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得贡献。 二、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确立这个宏伟目标依据(新书P96)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得宏伟目标。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与谐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得文化底蕴与丰富得文化资源相匹配。 2、意义:文化得一般作用中去思考建设文化强国得意义。 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得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先进文化得前进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路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关键: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得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 4、最重要得就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5、内容、要求: (1)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具体措施) (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具体措施)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体措施P113) 6、可以从一、二、三单元思考怎么做。具体瞧问题与材料 考点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得先进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什么)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得,民族得科学得大众得社会主义文化。(新书P96) 如何判定:站在时代前列,符合历史潮流得文化就就是先进文化。 我国得先进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新民主主义主义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 二、为什么: 1、当前各种各样得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呈现出前所未有得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旧书P93)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得作用地位(旧书P93) (1)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始终坚持以科学得理论武装人,以正确得舆论引导人,以高尚得精神塑造人,以优秀得作品鼓舞人,无论思想还就是内容还就是表现形式,都发挥着强有力得导向与示范作用 (2)地位:在人民大众得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深刻总结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着眼于推动我国文化长远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不懈奋斗。 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我们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充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在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过程中,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条文化发展道路,是我们党长期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对我国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反映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总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国家由于社会性质和政治理念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制度,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就会孕育和滋养与之相应的文化。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领导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进程中,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进步,创造了生机勃勃的崭新文化。从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再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党总是站在时代前列,引领文化发展进步。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一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正确道路,也是一条不断孕育先进思想文化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既是政治的先锋队,也是文化的先锋队。新时期我国文化发展方向和路径的选择、文化纲领和政策的制定,都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能确保文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更好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传统决定的。文化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凝结着过去,联结着未来。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发展,都是一个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点知识整合)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难点整合突破 1、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 (2)(还应从文化的作用和我国文化竞争力现状考虑);如:①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提升综合国力;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发展生产力;③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④当前我国文化竞争力还相对落后,建设文化强国有利于提升国际竞争力。 2、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②必须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④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⑥把握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必须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主体的作用,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⑧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全面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⑨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是我们党改革开放以后第一次以党的中央全会的形式专门讨论文化的发展和改革问题。会议全面总结了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了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愿望。全会通过的决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今天想和大家从两个方面交流一下我自己的学习体会:第一,关键时期的重要会议;第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关键时期的重要会议 为什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这样一个时间点,在这样一个重要的会议上研究文化问题,也就是说我们如何深刻认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文化问题的重大意义,认识这次全会的历史地位和深刻影响。 这要放在整个国际和国内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放到党和国家的全局来认识。正像会议公报所讲的,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下面,我就从六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这是我们党对国内、国际形势进行科学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 大家知道,对形势的正确分析和判断是我们制订政策、战略的基础,那么为什么要把文化作为重要议题列到党的全会上呢?这里面有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它是由当前的国际和国内形势所决定的。综合观察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我国文化建设既面临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 从国际形势上看,全会公报有一段结论性的判断: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这里概括成“三个更加”。在刘淇同志的讲话中还提到另一个“更加”,就是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也更加频繁。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我们必须统筹考虑国际和国内两个大局,把握大势,因为理论思考是实践经验的提升和总结。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几个“更加”,由此说明文化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是所谓“软实力不软”。软实力是美国约瑟夫·奈在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一个概念,就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经济发展、科学技术、国防和军事等硬实力,也包括价值体系、文化形态、社会制度、国民素质、发展模式等表现出来的凝聚力,影响力。一般讲软实力有四大构成要素:价值取向、文化目标、政策方针、制度设计。 那么“软实力不软”体现在什么地方?如,美国现在出口排在第一位的是文化产业,控制了全世界60%—80%的电视和广播节目的制作,占了三分之二的电影总票房。而我们国家的新闻出版行业的整个销售额比不上贝塔斯曼等大文

为什么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

https://www.360docs.net/doc/2918883542.html,/politics/17j6zqh/ 为什么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 2011年11月15日10:01:22 来源:新华网 新华微博 (新华社信箱·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解读) 为什么要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 新华网北京11月15日电进一步明确文化发展方向、发展目标,是关系文化根本性质、基本路径和发展前景的重大问题。只有明确了目标,才能明确行动方向,才能激发奋斗力量。推进文化改革发展,迫切需要加快建设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决定》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这一战略目标,既顺应时代潮流又体现人民愿望、既符合实际又催人奋进,必须将其作为主题,贯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是立足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提出的。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独特贡献。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加快发展、文化日益繁荣,取得历史性的重大成就,体制改革取得决定性进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实现了大跨越,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创造了良好条件。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是着眼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出的。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有了显著提高,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正在向世界经济强国迈进,迫切需要增强我们的文化力量,形成自己的文化优势,建设文化强国。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文化建设日益繁荣发展,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迫切需要进一步指明前进方向,凝聚各方智慧,激发奋进力量,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是基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提出的。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围绕综合国力的全方位竞争更加激烈,谁占领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就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文化安全在整个国家安全工作中占据着基础性和战略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精编版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 强国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四单元) 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实践。。 ②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③增强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④大力发展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⑤大力发展科技,利用“互联网+”,依托大众传媒,推动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⑥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大投入力度,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⑦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⑧公民要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去。 如何增强我国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深刻认识文化的地位作用、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主动担当发展文化历史责任。 (2)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不断促进文化创新 (4)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对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 (5)最重要的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实践。 (2014广州一模)37、材料:广州某古镇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文化强镇的过程中,利用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依托自身悠久的传统民间文化,并兼收其他区域的岭南特色文化,发展本镇极富特色的民俗旅游业,形成了以特色民俗文化为内容、以传统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为载体、以原计原味为亮点的民俗文化旅游经济圈。古镇因此获得了中国文化旅游名镇等荣誉称号。现阶段,该镇政府和居民更加积极投入到自觉保护和开发古镇文化旅游资源的实践中去,也逐渐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分析古镇发展民俗旅游业的积极意义。(11分) (2)结合《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简要阐述古镇的做法是如何体现其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10分) (1) ①该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第三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可促进经济增长; ②注重自然和人文生态文明建设,可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的科学发展; 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11分)(2)①注重对本地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对不同区域文化的兼收并蓄,发展富有特色的民俗旅游业,体现了该镇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4分) ②立足于社会实践,创新发展特色民俗文化,扩大了本地文化的影响力,增强了地方文化的创造活力,提高了该镇发展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信心。(4分) 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强镇建设,更加自觉、自信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2分) 材料一:中美文化产业发展比较 文化产业占世界文化市场的比重文化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美国 43% 超过20%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速长期高于世界经济增速,但文化繁荣程度不够,整体文化实力与我国经济实力及国际影响力不相适应。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是着眼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出的。 关键字: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创造活力;软实力;综合国力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十一月8日在北京隆重开幕,是我国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不仅吸引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也承载着13亿中国人民对未来福祉的期望。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事实上,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掀起了一轮又一轮高潮。2009年首部《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文化产业发展第一次被提到国家战略高度,文化体制改革“攻坚战”开始打响。特别是在2011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出台,再次吹响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前进的号角。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增速长期高于世界经济增速,经济规模不断增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特别是,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下,欧洲债务危机恶化,美国失业问题继续拖延看不到好转的迹象,我国前三个季度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速度,成为维护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稳定力量。但是,无论从国际形势看,还是从国内发展看,相对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文化繁荣程度不够,整体文化实力与我国经济实力及国际影响力不相适应。 因此,必须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