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概况以及对我国双创教育的启示

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概况以及对我国双创教育的启示
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概况以及对我国双创教育的启示

浅谈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课堂教学·校内孵化·校外实习·开放互动

BABSON COLLEGE EDUCATES ENTREPRENEURIAL LEADERS WHO CREATE GREAT ECONOMIC AND SOCIAL VALUE—EVERYWHERE

黄华

主流国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特色PART 01

英国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多元互动,由课程开发、创新创业研究、师资建设、教学方法研究、课外实践活动等多元素的综合体系。同时,课程开发实现网络化,充分发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有效评估。

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让很多学生以勤工助学的方式参与学生事务的全面管理和协调,包括学籍管理、奖学金咨询、就业指导、留学信息、学生社团等事务。

英国政府创建了英国科学创业中心(UK-SEK )与全国大学生创业委员会(NCGE ,全面负责国内的创业教育),兼有教学和孵化器的双重作用。

更注重联系企业为大学提供资金和咨询指导;帮助师生创办知识衍生型企业,鼓励技术转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天使基金、创业孵化和创业科技园区的服务。

政府设立统一管理机构

联系企业促进转化

创造机会培养实践能力

多元化网络化

在英国很多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初期都犯了“功利性”错误,以为创业教育就

是让大学生去创业。随着实践和研究的深入,英国高校认为创业教育目标不是单纯为了让大学生去创业,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素质、创业精

神和创业品质。

英国的创业教育模式以全校模式为主,由学校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创业课程,学生通过选修、必修通识课与专业课形式、资格证书形式、辅修学位和培训形

式等接受创业教育。

全校模式

早期误区

鼓励师生积极参与企

业和社会的创新创业

活动,创新性地规定学校内部高水平的教学与高水平的研究受到同样的对待。

慕尼黑工业大学还利用与知名企业合作的机会,邀请行

业领袖担任学校的

创业导师。

以慕尼黑工业大学双创教育为例

建立了广泛的创业合作网络,在创业合作网络中,创业者可以测试并分享其商业计划,向成功的创业者学习,获取创业

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创业计划;学校以企业的技术需求为核心,向企业提供服务,鼓励学校内部科研成果商业化,各种类型的合作伙伴都具有强烈的创新创业精神。

课程设计:理论与实践结合

日本高校把创新创业教育相关内容列入本科和研究生的选修或必修课程,创业教育课程主要有三大类:一是创业知识类课程;二是创业实践训练类课程;三是创业实务讲座,如举办定期或不定期的实务讲座,聘请有创业经历、实务经验者为学生传授创业经验和技巧。

师资来源多样化

日本创业教育的师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专门从事经济学或者管理学的教学科研工作者,占比超过50%,其中拥有创业经验的占到40.3%,理工科背景的占到37.1%;另一种是具有丰富经验的外

部讲师,主要包括风险投资企业经营者、金融机构或基金管理机构的从业者、会计师等,这类教师涉及领域广泛,实践性较强,在教学中融入亲身经验,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善于将经验知识与实践运用相结合。

教育与扶持相结合

日本高校突出创业教育与扶植创业相结合。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设立专门指导机构和创业基金。高校设立扶植学生创业的专门指导机构——创业援助部门,同时还设立专门用于资助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创办风险投资企业的“创业后援基金”,以解决学生创业之初缺少启动资金的后顾之忧。二是有效利用校友资源。一些高校充分利用校友和毕业生这一宝贵资源,

政府主导支持力度大以色列研发投入占GDP的

4.8%,居世界第一。教育投

资占GDP的比重常年保持在8%—10%左右,在以色列的

创新技术崛起的过程中,以

色列政府起了至关重要的作

用。

经费来源的多元性三种经费来源:政府拨款,企业和私人融资,以及高校的自主创收。

学术和科研转化简单

高校开展科研活动的同时,把大量

精力投入产品开发,很多师生都成

立了自己的企业,每所高校都设有

技术转移中心。在政府的支持下,

大学校园附近还建立了许多以高科

技产业为方向的工业园。

民族的创业创新精神

由于民族文化、发展历程,战

争,被迫离家讨生活等,造就

了他们热爱创业、勇于拼搏的

共同特点,基因里就流淌着创

业的DNA。以色列理工学院毕

业生1/4选择创业。

强有力的风投机构

到2016年,以色列全国已有100多家VC、PE、

天使,美国所有的一线VC,包括红杉,等

全部都在以色列有过投资,许多还有办公

室和GP驻扎,中国资本至今已经投资了80

多家以色列高科技创业公司。

以色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特色

培养目标学科建制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1.学生对企业创建和管理等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2.学生创新创业就业理念的培养。

1.有专门的创业学专业

2.混合培养,渗透在其他各学科

3.创新教学与创业教育结合

1,课程类型大致分为四类;意识,知识,能力和实操;2.教育内容包括: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仿真模拟

1.对教师的培训,由美国创业教育国际协会统一组织教师参与模拟创业活动

2.通过第二课堂和模拟创业组织等多种形式开展实践活动

3.推行校企合作,安排学生实践活动

1.专职教师,多兼具教授与商人角色

2.兼职教师,由企业家、风投、校友等组成

上世纪90年代初,.权威的创业期刊如商业周刊,企业周刊等每年从课程,社会影响,师生成就,双创项目,毕业生创业情况等对高校双创教育进行评估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特色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案例—麻省理工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

课程阶段课程内容培养目的

理论课程无边界创业,管理技术,创新等为实践提供完善的理论基础

实践课程社会创业,发展型创业等使创业设想行成计划,并指导培训团队项目课程创业实验,全球创业实验,创新团队建设等跨专业自由组建团队,并提供企业

实习机会

模式:以实用性为原则,案例教学为主,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案例—斯坦福大学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模式具体内容模式宗旨

系统思维1,培养创业精神和技能;2,积极开展课程教育

与非课程教育;3,开放和互动式的创业创新教育

社会创业,发展型创业等强调实际管理经验和对经济,金融,市场运作等理论,让学生学会评估创业机会。

产学研一体化1,追求一流的教学和科研成果;2,开放且互动

的创新创业教育;3,建立大学与企业的深刻联系

;4,建立成果转化中心;5,双创教育面向市场

和商业化运作结合个人能力,专业特长以及相处的社会经济环境,从创业者的角度来规划双创教育,提高成果转化率。

美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案例—哈佛大学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模式具体内容模式宗旨

注重经验1,围绕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技

能开展教学活动;2,培养实际管理经验为主;3

,建立了完善的资料和案例库;4,提供了良好的

学习研究等环境;5,唯一为创业管理和教育研究

发行期刊的院校;培养学生能够在苛刻的资源限制与不确定环境下追求创新和创业机会的能力。

Babson College

巴布森学院,多年在全美大学USNEWS创业创新学专业排名稳居第一位,是全球最著名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及研究高等学府。该校有100多门的有关创业创新的课程,几乎100%的学生至少修一门创新创业课程。丰田汽车创始人以及三代CEO毕业于该校。

巴布森以“强化意识,植入创新创业的遗传代码“作为主要指导思想;帮助学生在创新创业中提升思维方式,冒险精神,进取心,创造力和把握市场变化的洞察能力。

下面简单介绍下,巴布森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等信息。

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

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必修课程必修课程必修课程必修课程

新生创新创业课程体验加速创业课程创建创业,企业融

资,创业计划,家

庭管理机制,风险

资本和增值资本公司创业,创业实战案例研究,创业者营销,战略与结构

符合学生认知,从浅到深,循序渐进;在设计创新创业教学课程结构时,学校把创业过程必要的创业意识,个性品质,创业核心呢你等结合社会知识,人文思想,智力教育以及社会教育。

创业创新课程全校覆盖率情况

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学生覆盖率(百分比)

基础课程基础整体性的创业技能92%

专业课程创业学科内的特定课程67%

支持课程一个特定领域的深入了解63%

教学方法: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趣味性和知识性一体的环境,以企业所处的社会生态环境作为切入点,进行现场教学。

部分创新创业特色活动或课程

课程或活动名内容

创业和管理基础本科生一年的课程,多个不同系的教授授课,内容围绕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等;且每人发3000美金,开设真正的公司;体验式教学。

E-TOWER把有兴趣于实际创业的同学住在一栋楼上,方便他们天天讨论或开设公司时处理事务和沟通。

MCFE到中小企业中去实践,提供企业管理咨询等服务。

模拟创业大赛不以商业计划书本身好坏来评价,只按照执行的阶段和结果来衡量。

部分创新创业特色活动或课程

课程或活动名内容

暑期创业营提供场地,师资等,整个暑期都在全职创业,并可以看做教学实习计划。

创新创意课程新生开学第一周,参加戏曲,绘画等专业,并拿出作品;培养和体验创意思维。MCFE到中小企业中去实践,提供企业管理咨询等服务。

BCF使用学校自有的基金实际从事股票买卖和创业投资等活动。

高校双创师资建设和发展建议PART 02

兼职教师专职教师

单击添加文字单击添加

文字

单击添加

文字

师资建设和构成

广泛的校友资源

不断学习+企业实践

政府和企业良好关系

国内外高校的交流合作

Radial

资源库的建立

双创教师的角色跨界

双创从业教师

教师创业者服务商

建设符合本校特色的双创教育体系

Talking Action

最强优势VS 最弱方面

实践多于规则

研究论文: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述评

134267 高等教育论文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现状述评 我国高校自从1999年实施扩招政策以来,在校大学生规模扩大,这也直接导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从2003年起逐年增加,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企业需要人才,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人,高校培养的毕业生不能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出现了就业鸿沟。要让毕业生顺利融入社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只是就业一种途径,还要鼓励有能力、有胆识的同学去创业,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创业学生自己的就业问题,还能带动一批同学就业。为了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创业,高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必须进行系统化的相关教育。当前有关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很多,对近几年的研究文献进行总结和梳理,为后续高校创新创业研究奠定基础。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 创新的本质含义有两层,一是创造出原来不存在的新东西,二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更新和改造。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思维、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的教育。

高校创新教育就是为了挖掘大学生的探索能力、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创业,顾名思义就是创立企业,而高校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启发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冒险精神,培养学生创业所需的综合能力,其终极目标还是为了让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融入社会。 创新和创业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创新是高质量创业的前提,创业是将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途径。创业是形式,创新为实质,二者相辅相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该在创新的基础上进行高质量的创业,将新产品、新技术、新的商业模式推向市场。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文献大数据 (一)文献发表数量及趋势 在中国知网检索条件“主题”中输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模糊检索,可以搜索出近年来发表的相关文献,发表的时间及数量如图1所示,进行模糊检索是为了分析相关文献的总体发表趋势。我国高校1999年实施扩招政策,到2003年,首批扩招的大学生毕业就面临严峻的就业问题。2003年相关主题的文献数量是50篇,高等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有关“高校创新创业

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借鉴研究

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借鉴研究 发表时间:2017-11-27T15:44:23.47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7年11月总第247期作者:孔文娟文超 [导读] 本文通过对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分析,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教育方法以及评价方法的借鉴。广东科技学院广东东莞523083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国外大学发展较早,尤其以美国、英国、日本最为重视,具有较为完整的创新创业体系,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本文通过对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分析,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教育方法以及评价方法的借鉴。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借鉴高校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构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模式,对于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一个国家的创业精神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成功经验的研究,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些方向指导和经验借鉴,为我国高校创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提供参考。 一、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 1.美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特点。创新创业教育最早源于美国,1947年哈弗大学开了美国教育史上第一门创新创业课程,至今美国已有1800多所高校开设这门课程,从而已有一套完善成熟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美国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先导国家,一直处于创新创业教育主动性的地位,联合了政府和社会的人力物力,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最大的收益国家。美国采用了丰富灵活的教育体制,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的独特性。学生学习时间灵活自由,弹性较大,可供学生选择的学科多样化,既可以是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这种单一学科,也可以是交叉学科、跨学科门类。 2.英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特点。英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在20世纪60年代起步,并启动了以青年创业为标准的创业项目。直到20世纪80年代,英国高等教育法规加强了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关系,英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得以兴盛。因此,英国政府逐渐将经济社会的创业要求融入到高校教育发展的规划中,并要求高等教育要重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高科技人才。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英国已基本形成了一套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此外,英国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创业型大学教育模式和传统商学院主导模式。其中,创业型大学教育模式主要方式是建立跨学科研究中心以及成立一个专门创业机构;传统商学院主导模式主要以融合式、嵌入式、分离式三种模式为主。 3.日本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特点。日本的创新创业教育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萌芽阶段、发展阶段以及成熟阶段。日本的创新创业教育开始于20世纪六十年代,当时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其经济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根据这一需求,日本的高校和企业之间开展了“产学合作教育”的模式。20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日本的创新创业教育主要以见习模式为主,但是效果并不显著。2000年,日本教育改革国民会议首次提出了“创业家精神”的概念,进一步推动了日本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进程。 二、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借鉴 1.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辅导中心功能。学生辅导中心承担了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的桥梁和纽带功能,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项目示范和成果转化的场所。创新创业项目的研究、实验与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因此,高校应该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辅导中心,包括专门从事课堂教学、实验研究、相关专业人员的企业和其他专门从事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的机构。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其功能进行专业指导的实践和研究创新和创业项目,然后我们可以匹配的成就研发需求的公司、机构和市场。 2.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研究生产基地。基地是成功地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社会实践的关键环节。根据国内外现状,基地建设采用两种模式:一个是建立在大学的科学技术发展园基础之上,另一个是在国家或区域科学技术开发区的学生中构建创新创业联盟。在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大学或学院可以以各种形式建立学生的基地,以促进创新和创业项目的酝酿和产业化。 3.以创新创业活动为突破口推动教育改革。在加强基础知识研究的基础上,在创新创业活动的研究、实验、开发和应用过程中,应根据专业技术要求,改革教学内容、方法和方法,教师应以指导为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使学生能够将他们的课程从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学习,满足创新和创业活动中的知识需求。其次是提升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4.构建和完善创新创业活动支持体系。随着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不断推进,需要构建和完善教学和服务体系,包括创新创业课教学、实验和专业指导,在书籍、信息和文献资料中查询。此外,我们还应该创造有利的校园文化和政策体系,包括刺激、投资和融资,通过构建内部和外部的辅助条件和环境,促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 参考文献 [1]王俊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比较与借鉴[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7,(04),99-103。 [2]段琼辉李永朱国奉胡新岗发达国家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经验分析及启示[J].职教通讯,2016,(35),43-46。

浅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与对策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内容以及内涵介绍 什么是创新?在产业领域,商业成功往往是创新的最终检验标准,所以一般把创新定义为:能为组织创造新的附加值的新思想在市场上的成功实施。在这一创新定义中,它包括对新思想的开发(取得)和付诸实施,其中,新思想的开发或取得过程是一个组织创造性的体现,而实施一词则强调了创新和创造性之间的关键区别。但是,当把创新融入教育理念的时候,创新的含义其实是等同于创造性的,意思是引入新的东西或思想,或富有想象力的新思想的产生或“有用的、新颖的思想”。 创业教育是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创业能力的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从广义上来说,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是除了学术教育、职业教育之外的第三本教育护照。通过创业教育,使高校毕业生从单纯的求职者,转向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二、各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以及问题分析 教育理念不能与时俱进。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偏重专业理论知识灌输,轻视理论联系实际,较少落实实践实习的传统教育观念,理论知识先于并重于实践操作的课程实施模式,实践活动辅助并依附于理论传授的教学模式已经有了较大的改进。但是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实际开展中贯彻不够彻底、不够深入。目前,教育教学依然停留在强调理论知识的专业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层面,大多数仍旧按照传统的专业教育的实施套路,以实习实践为主导,以体验式实训为特色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实施模式均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和落实。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彻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复杂、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但在当前大部分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还没有融入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体系之中,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可实施的人才培养方案,往往仅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的一个职能,缺乏资源整合和实施体系的构建,效果并不理想。举例来说,大多高校按照教育的要求开设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必修或选修课程,里面涵盖的创新创业教育部分也仅仅是2-4学时的创业启蒙与概述的课程,而且这些学时的课程往往是通过第二课堂的形式开展相关讲座或辅导报告,还鲜有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融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实现开设独立的、正式的课程的少之又少,更没有建立起统一人才培养目标下的多层次、立体化课程体系。也就是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还没有纳入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各实施环节之中,没有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各个层面。 教育教学内容与形式创新不够。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层面来看,偏重于政策宣讲、行业分享等,内容狭窄,功能单一,在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创业实务训练等方面着力较少,致使学生并没有从中获益,也无法真正去开创一项事业。此外,教育教学的实施模式缺乏创新创业教育所要求的互动体验式实训的方法手段,没有凸显在实践过程中领会运用并检验理论,以及形成理论观点乃至创新创造价值。 创新创业教育专职师资不足、专业化水平不高等问题是制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因素。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是的实施者,是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的开发者,是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的培养者,是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引领者。虽然各高校通过各种途径和方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摘要:创业创新教育可以改变已有的高等教育普通化现象,帮助毕业生尽快找 到合适的就业单位。高职院校把创业作为新的指导观点,在创业创新教育上加大 力度,利用一些和创业有关联的讲座和课程,提高学生创业的意识,补充创业知识,以低成本创业平台激发学生创业,增加其创业实践的机会。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创业孵化基地 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开始过度到着重满足大众需要,大学生就业问题不容乐观,为了更好的解决就业和岗位需求之间的矛盾,改变学生对工作岗位的看法,高职 院校的创业创新教育,可以帮助改善毕业生不易找到就业单位的难题。高职院校 培养的是实用性人才,改变原有教育观念和模式,革新原有教育方法,着重培养 具备开拓和创新能力的人群,把创业变成一种新的就业方式,可以缓解就业需求。 创业创新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创业综合能力,包括创业的意识、思维和 技能。通过创业创新教育可以使大学生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教育是要 帮助更多的人走向创业岗位,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压力。 高职院校在当今对学生进行创业创新教育需要从这几点上加大力度。 一、加强创业教育,完善创业体系 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要得到缓解,创业创新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积极有效的 进行创业方面的教育,学校领导和教师必须在创业创新的想法上观点一致,把创 业教育作为重点来抓。高校领导对创业教育重视起来,使其成为学校常规教育的 一部分,积极地把创业思想融合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第一,学校领导阶层必 要时建立起扶植创业教育领导机构,担负起协调和管理整个院校创业教育的担子,把创业教育的组织或者团体纳入自己的监管范围。第二,创业教育及其相关扶持 制度需要完善。为了保证创业教育的顺利进行,有必要提供专项专用的教育经费。第三,加大力度于创业指导教师水平的完善和服务系统的加强,采取多种方式提 高师资队伍素养,在领导重视、政策支持、经费充足、管理到位、师资雄厚、学 生热心的前提下,把创业教育的良好氛围搞上去。 二、创业教育融入就业指导中 就业指导课可以帮忙解决实际问题。国家政策的扶持,大学生可以有一个良 好的就业氛围和机会。高职院校在课程中加入创业教育方面的指导,抑或对创业 课程采取选修的方式传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与此同时,高等职业院 校可以编写适合本院校学生的创业教学教材,开展就业指导,以此达到有利于教 育教学,提升创业意识的目的。创业教育需要做到创业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 升动手动脑等实践能力。创业教育更重视实践,课堂上的教学固然重要,但是实 践课一样不容忽视。对创业教育在方式和方法上加以引导,传统授课方式已经不 适用。怎样才能把教育融合到实践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积累更多的创 业经验,是我们在创业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上,创业 教育要做很大的调整,既要做到全面、真实、创新、及时的展示出知识和内容, 又要避免满堂灌,采取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做到师生及时沟通,充分提高学生 的积极性。教学内容情境式进行,给学生体验和思考的机会,利于应变能力的培养。总而言之,就是在教育中把学生作为主体,注重提升学生创造方面的能力, 这样做是为了学生日后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完成自己创业的梦想。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与着力点

开卷有议 当代职业教育/2016年第11期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人民脱贫奔康的有效途径。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创新型人才是一个国家乃至社会发展之源,是我国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强有力支撑,也是影响一个国家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高职院校承担着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任,是大批工匠的“生产车间”,要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适应产业发展要求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在社会上普遍被认为是“差生教育”,学历层次、薪资待遇、录取分数都比普通本科教育低。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着自信心不足等问题。创新创业教育为高职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的平台,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积极性,实现被认同被认可的心理需求。同时,创新创业教育还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缓解社会就业矛盾的需要。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是供给侧改革的重要途径,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有力武器。通过推进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使有技术、有产品、有创业梦想的人参与到创业中来,以实现创新支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不仅可以解决高职学生自身的就业问题,还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效缓解就业矛盾。 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一系列的突出问题。由于各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摸索阶段,普遍存在着教育理念落后、培养定位模糊、培养体系不健全、保障制度不完善、学生参与度不高、项目成活率低等诸多问题。而找准着力点是高职院校解决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的首要任务。 首先,准确定位。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应以树立职业精神、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创效能力、造就创业人才为目标,以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为导向,以技术技能创新为突破,立足小行业、深挖行业和地方特色,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引导高职学生在工艺改进、创新增效等方面做创新实践,不应过多地追求成果转化和创业企业的数量。 第二,健全体系。建立支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制度,充分考虑高职院校所在区域特点、产业发展需求以及学校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培养、实训实践体系建设等方面争取支持,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从创新创业思维培养、创新创业项目引导、创新创业培育直至项目孵化实现全程指导,构建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第三,建立机制保障。充分发挥国家对创新创业的政策支持和企业社会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和实践提供项目、资金、经验等方面的支持。构建由高职院校领导任负责人的领导小组,整合学校和企业各方资源,为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打通“最后一公里”,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合力。师资队伍建设上要整合政府创新创业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各行业专家、各企业负责人、受过专门培训的教师共同组成创新创业导师团队。 第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氛围。重点支持优秀项目成果转化,助推项目加速成长,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创新创业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各类创新创业论坛及讲座,树立创新创业典型,多元化地营造氛围,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 通过上述措施,最终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要树立一种理念、形成一套体系、举办一批活动、营造一种氛围、培育一批成果、培养一批学生,提升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作者简介:周勇,四川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与着力点 周勇 1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本文基于互联网技术,对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研究。提出了开放式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对高等院校的“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讨论,并对“互联网+”理念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促进点进行了分析。本文工作为高等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一种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 标签: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开放式 一、引言 2015年7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加速了我国互联网+理念与各行业的融合。高等院校学生大部分为青年,青年人思维活跃、精力旺盛、创新灵感旺盛、创业积极性高涨。高等院校学生经过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学习,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在家人、学校、社会的期望下,能够在技术领域实现创新,在社会事业上得以发展和成功。高等院校作为大学生的培育主体,具有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责任。鉴于上述背景,本文基于互联网技术,对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研究。提出了开放式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对高等院校的“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讨论,并对“互联网+”理念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促进点进行了分析。本文工作为高等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一种思路,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 二、开放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本文给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学校构建开放式信息交互校园环境。首先,对校园无线互联网络、有线互联网络进行规划,实现在校大学生可以通过智能化终端与外界进行畅通联络。其次,学校基于互联网环境对信息交互“软实力”进行建设,如构建基于网络的学习平台;开通云服务应用接口;引入文献检索数据库等。最后,学校应通过各种活动来引导学生应用物联网进行创新创业,提高“互联网+”理念的应用敏感度。第二,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广泛应用“互联网+”平台,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科学性、合理性。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信息交互校园环境的构建,为创新创业提供了开放式信息获取平台。高校师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获取教学、教育、科研、创业的相关信息,实现足不出户即可了解到行业、专业、社会、国家的发展动态和先进思想与理念。第三,思想和理念的实际实践。“互联网+”信息平台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信息支持,但效果的生成还需要用实践来证明。所以,在获取、储备了相关的创新创业信息后,实践是较为重要的环节。“互联网+”平台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信息支持,实践检验“互联网+”信息支持的效果,进而再为“互联网+”平台提供信息反馈。上述过程实现了信息的闭环链路,开放式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本质是教育不局限于课本等固态信息,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学生的视野。 三、开放式教育模式关键环节分析

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概况以及对我国双创教育的启示

浅谈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课堂教学·校内孵化·校外实习·开放互动 BABSON COLLEGE EDUCATES ENTREPRENEURIAL LEADERS WHO CREATE GREAT ECONOMIC AND SOCIAL VALUE—EVERYWHERE 黄华

主流国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特色PART 01

英国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多元互动,由课程开发、创新创业研究、师资建设、教学方法研究、课外实践活动等多元素的综合体系。同时,课程开发实现网络化,充分发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有效评估。 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让很多学生以勤工助学的方式参与学生事务的全面管理和协调,包括学籍管理、奖学金咨询、就业指导、留学信息、学生社团等事务。 英国政府创建了英国科学创业中心(UK-SEK )与全国大学生创业委员会(NCGE ,全面负责国内的创业教育),兼有教学和孵化器的双重作用。 更注重联系企业为大学提供资金和咨询指导;帮助师生创办知识衍生型企业,鼓励技术转化,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天使基金、创业孵化和创业科技园区的服务。 政府设立统一管理机构 联系企业促进转化 创造机会培养实践能力 多元化网络化 在英国很多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初期都犯了“功利性”错误,以为创业教育就 是让大学生去创业。随着实践和研究的深入,英国高校认为创业教育目标不是单纯为了让大学生去创业,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素质、创业精 神和创业品质。 英国的创业教育模式以全校模式为主,由学校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创业课程,学生通过选修、必修通识课与专业课形式、资格证书形式、辅修学位和培训形 式等接受创业教育。 全校模式 早期误区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学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一)调研背景。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出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政府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各高校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欠缺,教学方式方法单一,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教学方法滞后,学习内容陈旧,考核方法死板,未能全面激发学生的创业创业激情与兴趣。 (二)调研目的。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创新创业工作的核心基础,特别是基础理论知识、创新创业实践设计、项目平台孵化、文化氛围营造等环节直接影响到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调研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授课教师、用人企业4个方面的现

状,进一步掌握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学生创新创业实际需求、教师XXXXXXX、用人单位岗位要求等信息,从而搭建具有学院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开发一整套涵盖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践项目、平台孵化为主要环节的课程和项目,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深化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落实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二、调研内容 (一)调研内容。 针对院校的调研:主要包括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情况;开设课程科目、课程课时、授课时间、学分置换、课程属性等;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如何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如何融合;创新创业课程的师资队伍如何培养;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和实践活动的相关建议以及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与服务配套等方面内容。 针对教师的调研: 针对学生的调研: 针对企业的调研: (二)调研对象。 针对院校的调研: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

关于举办2018年高校创新创业教学研讨会的通知

关于举办2018年高校创新创业教学研讨会的通知 各学院(部)、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等文件的精神,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助力高校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特举办2018年高校创新创业教学研讨会。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会对象 1.本校对创新创业教学感兴趣的老师; 2.本校愿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的各专业教师。 二、会议内容 1.探讨国际前沿创新创业教学问题; 2.创新创业教学师资创新思维方式; 3.探索创新创业教学课程设计思路和评估方式; 4.了解国际前沿专创融合创新创业教学方法和内容 5.分享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经验。

附:分享嘉宾简介 1.Alison Price Enterprise Evolution UK(创展英国)首席顾问,欧盟双创教育高级顾问,Enterprise Educators UK (EEUK)政策部主任,参与编写《欧盟创新能力标准框架》和《英国高等教育质量监管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南》。Alison师从世界著名创业教育大师 Allan Gibb教授,共同著有“A Compendium of Pedagogies for Teaching Entrepreneurship”,提炼总结了44种教学方法,引领开发了英国国际创新创业教育讲师培训项目(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Educators Programme, IEEP)。Alison 专注于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课程改革,特别是双创教育与专业相融合。 2.李建兴台湾义守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兼管理硕博士班EMBA PMBA 执行长、财金系主任兼所长。高雄市投资与创新管理学会理事长、南台湾财金学术联盟执行长,国务院十二五重点项目- 两岸金融研究中心第一届智库委员会委员 (2014.10.30 荣获政协副主席陈元颁证)。近五年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SCI发表十余篇论文,研究项目有包括金融科技发展与台湾银行业的因应策略( 台湾银行公会委托) 、上市公司重大信息揭露( 台湾证券交易所委托)、垦丁国家公园收费机制与财务创新等20多件。他的实务专长﹕富有人士的企业与家族传承( 犹太人富过三代的规划策略) 、企业产销人发财辅导、企业跨国投资评估、天使与创投基金。 3.孙洪义香港城市大学系统工程及工程管理系任职终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洪义博士多年来致力于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和考学,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333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大纲和PIPE教学方法,并开发配套的教材和慕课。该教育模式曾荣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2010年度征文一等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0-2012年度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一等奖,Emerald创业教育2010年创业教育国际会议最佳实践和政策论文奖等奖项,香港城市大学2012年度杰出教学奖和2017年专业发展奖,2018年IEOM全球工程教育奖等。孙博士在香港城市大学为本科生开设《创新创业基础》,为研

_广谱式_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架构与理论价值_王占仁

2015年第5期(总第424期) No.5,2015 General,No.424 EDUCATIONAL RESEARCH “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 体系架构与理论价值* 王占仁 [摘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核心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基本目标是“全覆盖”、“分层次”和“差异化”,努力实现面向全体与分层施教紧密结合、在校教育与继续教育密切衔接、素质教育与职业教育统筹兼顾,整体包括“通识型”、“嵌入型”、“专业型”和“职业型”四个层面的体系架构。其理论价值在于,实现了从“两极”到“中介”的转化,确立了追求实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新观念;理顺了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关系,促进了二者的衔接联动;贯通了创新创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和目标,夯实了创新创业教育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就业教育;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王占仁,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学生处处长,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长春130024) “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是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目前,国务院和教育部层面三份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均明确强调了“广谱式”价值取向。2010年5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指出:“创新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明确了广谱教育的价值定位;2012年8月,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提出了“面向全体、注重引导、广谱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五条教学原则,强调实施“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 施意见》,再次明确强调了“面向全体”、“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普及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进一步确立了广谱教育的政策导向。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主渠道,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着眼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广泛性和普及性,使之惠及每一个学生,着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使所有大学生成为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即“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广谱式”有“广义”和“普及”两层含义,可以涵盖大、中、小学各学段,本研究的“广谱式”(University-wide)特指在高等教育学段开展的,相对于只在商学 —————————— *本文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基本问题研究”(项目编号:NCET-13-072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 教育理念和学习理念落后,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大多数高校的领导、教师以及在校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普遍存在偏差,没有从根本上认识为什么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一提到创新创业教育,很多人就会片面地认为创业教育就是教学生如何开公司赚钱,况且大多数的毕业生都会选择就业,而不是去创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意义不大,只有专心搞好专业知识教育才是最根本的。大多数的在校大学生也是同样的心理,他们认为自己将来不会去自主创业,学习创新创业知识对自己没有用,所以兴趣不高。这种理念上的误区使得很多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不够重视,成了边缘教育。学校没有统一的规划,缺少相应的政策,学生没有积极性,创新创业教育很难大面积展开。 2.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不够完善,创业实践教育缺乏 目前,很多高校都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但基本上以理论知识介绍为主,或者开设几门公选课,随便找几个教师讲讲。这种形式的创新创业教育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只是在做表面文章,因此,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不会有效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在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创业是创新精神的实践过程,创新精神的培养要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目前在多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边缘教育,并没有真正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学内容单一、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缺乏都成为制约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因素。只有通过构建一套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并创造机会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科学创业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自主创业的能力。 3. 具备企业背景和管理实践经验的师资严重缺乏创新创业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学问,课程以行动为导向,经验引导的体验要远胜于概念规则的纯理论讲授,因此,对教师的社会实践经验要求较高。但是近年来高校引进的师资普遍面临着学历越来越高,经验越来越少,这里的经验不是指教学经验,而是指普遍缺少工程背景和社会实践经验。教师缺乏现场作业经历和工程实践意识成为制约工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瓶颈因素。如何培养和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是工科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

职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计

职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计 摘要 高职院校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做了各种有益尝试,仍存有一些问题。本文总结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不同模式,提出了新形势下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设计思路,并以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计方案与实施提出建议。 关键词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环节。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途径,合理、优化的课程体系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有力保障。 1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的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做了各种有益尝试,但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仍然面临很多困境。 1.1课程培养目标不明确有些高职院校不考虑自身条件,一味照搬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没有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需求,不能体现出本土化的高职特色,导致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实施效果不理想。 1.2课程教学内容不系统创业课程未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创业课程内容陈旧粗略,缺乏具有创业实践水平培养的实训类教材,导致学生学习的创业知识更多来自于亲自实践,创业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

1.3师资力量有待强化缺乏跨学科专业、兼具创业经验的的复合型、双师型教师团队,导致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知识单一,方式陈旧,难以 适合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对创新人才的要求。 1.4实践技能培养不到位因创业大赛,学生社团等实践活动参与学 生有限、实习实训条件的局限性、校企合作在各类高职院校落实水准 不同,导致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偏重创业知识的灌输,实践活动展开难 免流于形式,学生希望展开更多校外活动、实战演练,培养综合性创 业水平。 1.5评价与激励等制度不健全因为课程评价固守分数评价、激励机 制乏力、且未形成地方政府、学校、企业合力,不利于调动教师学生 积极性、创造性。 2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探索 积极构建系统性的差异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高职院校学生,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实施创新创业教育 的改革先阵。总体来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表现出 以下几种模式: 2.1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嵌入式模式将“创业常识”、“创业实 践”“创业指导”等加入到传统的职业教育课程中,以此突出创业教 育的特点,促动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实践课程与隐形课程相结合, 形成必修课、选修课相统一的创业课程结构体系。 2.2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功能模块化模式王爱萍在《高职院校创业教 育体系探讨》中谈到,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十分丰富,构建 创业教育内容体系理应遵循知识、素质、水平三位一体的原则,而且 理应保证内容的职业性、针对性与实践性,突出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 特点。 2.3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分层次模式王若明、陈光在《虚实结合创业 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中指出对于创业意识的培养理应采取大众化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提要]建立适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是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立足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探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的内涵,并结合素质模型框架设计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力图为高校有效地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提供思路和范例。 关键词:素质模型;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之一。高校培育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我国高校教育中已形成广泛共识,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新方向的切入口。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 我国的创业教育可追溯到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的国内首届创业计划大赛,随后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形成了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但仍处于起步阶段。课程是高校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创新创业教育中,课程建设亦是一个核心问题,但是,高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尚未形成系统的创业课程体系,仍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尚未融合。高校没有把创

业能力培养看成是主流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没有将创业教育融合到整个教学体系中,使创业教育与学科教学、与专业教育脱节。其次,创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学科化、体系化尚未形成。大部分学校开设了相关的创业课程,但仅仅是孤立的课程,与其他课程不衔接。当前,各高校尚无统一、科学的创业教育系列教材和教学目标,创业教学内容因学校、教师等因素有很大差异。许多高校的创业教育教材只是把经济管理、财务会计、法律法规等学科与创办企业的相关理论和创业案例进行简单堆砌。基于此,高校有必要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模式。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模型构建 素质模型(又称胜任力模型)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目前已成为管理界和心理学界研究的前沿问题,随着素质模型理论研究的日益成熟,其他行业和领域也纷纷引入。根据素质洋葱模型,笔者构建出了以创新创业人格特质为中心的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三维素质模型框架。(图1)在图1中,创新创业人格特质处于内核位置,对其他显性素质具有动力、定向、支持、强化作用。创新创业人格是一个人的创新创业素质中的调节系统。创新创业人格是多层次、多侧面的,由复杂的心理特征所构成的整体,主要包括意志力、创新、坚韧、责任心、冒险和挫折承受力等。这些特征是相互联系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人的行动进行调节和控制。创新创业认知和态度参与并决定个人创新能力的高低,具有导向作用,最终决定能否给我们带来新的具有社会价值的创新成果。创新创业知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问题与对策 摘要:在政府主管部门的推动和支持下,各地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高度重视,大力推进,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度不高,教师激励机制不完善,优质双创教育资源不足,双创大赛运动化,部分高校过于追求创业率和就业率,尚未开展过双创教育质量评估。在美国、德国等创新创业教育发达国家,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学校注重对专兼职教师进行培养和激励,双创教育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并经常开展双创教育质量评估。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尽快实施高校双创教育质量专项评估。有关政府主管部门要引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双创教育,支持、鼓励高校建设双创实践平台,培养和激励专兼职教师,促进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 关键词:创新,创业,双创,教育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以下简称“双创教育”)改革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地高校在课程设置、教法创新、实践训练、师资队伍、孵化资源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做了大量工作。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不够、过于追求创业率等问题仍存在,有待通过双创教育质量评估加以引导。 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做法 在政府主管部门引导和支持下,各地高校充分重视,把双创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内容和重要抓手大力推进,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一)政府对创新创业教育寄予厚望,支持力度大 2002年,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高校。2010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

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双创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主管部门在基地平台建设、创业扶持政策、资金投入方面给予支持。2012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普通本科高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要求高校把创业教育纳入改革发展规划、人才培养体系和评估指标体系,并加大经费投入。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家层面建立了由教育部牵头,发展改革委、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多方参与的工作机制。2017年1月,99所高校被认定为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7月认定了第二批101所高校。“十三五”期间,教育部会同财政部每年安排5000万元支持高校开展双创教育。2016年,教育部与中国建设银行联合发起设立了1000亿元规模的“中国高校双创产业投资基金”。 (二)高校领导普遍重视,设立校级领导机构 示范高校普遍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双创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大多由校领导亲自负责实施,相关投入大幅增加。双创教育也引起了非示范高校的重视,纷纷开始仿效。 在高校内部,多数院系参与了双创教育,包括工科院系、商科院系、美术设计院系等,牵头部门主要由教务处、团委,或者专门设立的创新学院、创业学院、双创学院担任,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例如,清华大学由教务处负责双创教育,并设立了校级协调委员会、教学委员会。黑龙江省有85%的高校设立了双创学院,有独立的,也有依托教务处、团委、商学院的。浙江省的高校全部成立了实体创业学院。 (三)以提高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为目标推进通识教育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大作业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大 作业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大学生兼职网创业计划书团队尹某某余某某 谢某某潘某某

第一章概述 公司简介 公司有一个简单的名称,“来兼职”。 现在的兼职网比较多,但由于距离太远,兼职的商家信息不全,正当权益得不到保障,所以决定建立一个本地的,校园性质的兼职网,利用网络进行全校,只针对校园内学生的兼职网,方便大学生兼职与交流。服务支撑主要是服务网站与实际兼职相结合的方式。 本网站以“大学生兼职网,为大学生服务”的发展精神,以“找兼职,到大学生兼职网”的发展口号,以“全面提供优质的服务”的发展理念,以“全面,精准,体贴”为企业的发展标准,为大学生兼职提供全面,便捷的道路。 公司理念与产品服务 公司的理念是:服务至上。 公司的产品是服务项目,我们的网络平台和手机客户端的工作任务是服务于大学生团体找工作,使他们找工作的过程越来越方便快捷。所以我们的目标客户是在校的大学生群体。现在互联网发展的越来越成熟,人们从网上获取的信息

量也越来越大。但随之而来的也是各种无用的消息铺天盖地,网站建立方式新颖,对于学生利益有所保障,所以竞争尚不激烈,我们会采用无差异市场营销策略。等网站和公司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后,消费者以对网站更加信赖,需求向深层次发展,表现出多样性和不同的个性来,竞争空前的激烈,我们会以顾客需求为出发点进行该进,让顾客享受更为优质的服务。 公司组织与团队 公司目前有一个团队,共四个人,是由一群充满活力的大学生宿舍四人组组成,他们务实创新勇于接受挑战。来兼职网一定会在他们的经营下成长起来。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92227174.html,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的研究 作者:胡细根谢妮 来源:《教育文化论坛》2018年第05期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高校已实践近二十年,仍存在诸多问题,不能满足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通过对隐藏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形态的教育目的分析,发现创新创业教育目存在三种取向:国家取向、社会取向(含高等院校)和个体取向。这三种取向因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存在内在冲突而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在实践中难以达到互嵌和整合的效果。创新创业教育的产出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个体,一切创新的根基是思想建构和个体具有改变框架的潜能。基于思想建构取向的创新创业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调解实践中的冲突及整合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高等教育秩序,引导高等院校自我革新。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目的;思想建构 中图分类号:G78;G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8)05-0053-04 DOI:10.15958/https://www.360docs.net/doc/292227174.html,ki.jywhlt.2018.05.010 自2010年国家正式提出创新创业教育,并将其提升为国家行动以来,创新创业教育便成为高等教育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学术界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主要涉及创新创业教育基础理论、发展现状、教育模式、经验与启示、效果评价、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关系等,[1]但 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目的的讨论并不多见。就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与当前对创新创业教育目的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澄清有关。 一、问题提出 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但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刘伟等(2014)在对8所大学的抽样分析基础上,认为存在创新创业教育受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得到与专业教育的同等地位,师资缺乏;课程体系不健全;政策不到位等问题。[2]孙惠敏等(2016)同样指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健全、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滞后、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缺乏、学生创业支撑体系不完善等。[3]97-99张秀峰等(2017)的最新调查表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创业教育课程未能很好地融入教学体系、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节同质化严重、创业环境不够完善、创新创业的兴趣还需进一步激发等问题。[4]在进行原因和对策分析时, 多数文献就事论事,未能超越原有框架下的具体情境,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创新创业教育的現实困境。至此,有必要对创新创业教育到底为何,即创新创业教育目的进行审视和厘析。 二、创新创业教育目的在实践中的样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