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发展10大经典理论

企业员工发展10大经典理论
企业员工发展10大经典理论

企业员工发展10大经典理论

一、激励理论(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

激励,尤其是对组织成员的激励是一直以来的难题,以往的激励理论和实践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就是最好的说明。但激励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一项职能,并依附于其他活动(如决策、计划、人力资源开发、指挥、控制)及其衍生的目标,激励归根结底是在对其他职能履行状况的评价的基础上促进其他职能更好地开展的行为。所以某种层面激励也是迎合需求的行为,既然要迎合需求,那必须了解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在不同阶段的需求,才有可能做好激励,马斯洛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参考。

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这种理论的构成根据3个基本假设:

1. 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

2. 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复杂的(如自我实现)。

3. 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

马斯洛认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和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

都潜藏着这五种不同层次的需要,但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

1. 生理需要

这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包括饥、渴、衣、住、性的方面的要求。如果这些需要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在这个意义上说,生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马斯洛认为,只有这些最基本的需要满足到维持生存所必需的程度后,其他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而到了此时,这些已相对满足的需要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2. 安全需要

这是人类要求保障自身安全、摆脱失业和丧失财产威胁、避免职业病的侵袭、接触严酷的监督等方面的需要。马斯洛认为,整个有机体是一个追求安全的机制,人的感受器官、效应器官、智能和其他能量主要是寻求安全的工具,甚至可以把科学和人生观都看成是满足安全需要的一部分。当然,当这种需要一旦相对满足后,也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

3. 归属和爱的需要

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心和照顾。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它和一个人的生理特性、经历、教育、宗教信仰都有关系。

4. 尊重的需要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承认。尊重的需要又可分为内部尊重和外部尊重。内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在各种不同情境中有实力、能胜任、充满信心、能独立自主。总之,内部尊重就是人的自尊。外部尊重是指一个人希望有地位、有威信,受到别人的尊重、信赖和高度评价。马斯洛认为,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活着的用处和价值。

5.自我实现的需要

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发挥个人的能力到最大程度,完成与自己的能力相称的一切事情的需要。也就是说,人必须干称职的工作,这样才会使他们感到最大的快乐。马斯洛提出,为满足自我实现需要所采取的途径是因人而异的。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在努力实现自己的潜力,使自己越来越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

二、团队五种机能障碍

缺乏信任

第一种团队机能障碍是团队成员之间缺乏信任。该问题源于成员大家都害怕成为别人攻击的对象。大家不愿意互相敞开心扉,承认自己的缺点和弱项,导致无法建立相互信任的基础。

惧怕冲突

无法建立相互信任的危害极大。因为它成为第二种机能障碍——惧怕冲突的基础。缺乏信任的团队无法进行直接而热烈的思想交锋,取而代之的是毫无针对性的讨论以及无关痛痒的意见。

欠缺投入

缺乏必要的争论之所以成为不利的问题,是因为它导致了第三种机能障碍的发生:欠缺投入。团队成员如果不能切实投入,在热烈、公开的辩论中表达自己的意见,即使它们似乎在会议上达成一致,也很少能够真正统一意见,做出决策。

逃避责任

因为投入不够并不能达成共识,团队成员就会逃避责任,这就是第四种机能障碍。由于没有在计划或行动上真正达成一致,所以即使最认真最负责的人发现同事的行为有损于集体利益的时候,也会犹豫不决而不去予以指出。

无视结果

如果团队成员不能相互负责、督促他人,第五种机能障碍就有了可以滋生的土壤。当团队成员把他们个人需要(如个人利益、职业前途或能力认可)甚或他们的分支部门的利益放在整个队伍共同利益之上的时候,就导致了无视结果。

三、团队发展的五阶段

一个良好的团队,如同一个有机体,是有生命与意义的。有生命的开始,就会有生命的结束。团队也是如些,没有一个团队能保持亘古不衰。团队的发展大致会经历如下五个阶段:成立期、磨合期、稳定期、高效期、衰退期(终结期)。

成立期:

团队成员虽然是经过了精心的筛选,但团队成员刚进入到一个新的团队,还是会对职责规则和团队的期望还不熟悉,可能成员之间的经历与能力彼此也不太了解,在组建期团队可以多运用社交活动和小组讨论的方法开始团队工作。比如的新的成员加入,可以组织全部成员开个见面会,让彼此基本了解对方。特点是一个新的团队建成之初,其团队目的可能也会有所调整。

磨合期:

由于团队成员彼此的不太了解,会因各自不同的目标及个的能力、见解会对某个事项的见解不同而产生冲突,这种事情在团队磨合期是常会发生的事情,也许成员之间本无他意只是个人平时的工作方式、表述方式不同罢了。在磨合期间,团队领导要在团队中,快速树立起自己的威信以排解冲突,如遇事情要进行及时的沟通与反馈,尽量将成员领到同一个步调上。

稳定期:

成员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团队成员彼此有了更深的了解与配合,团队的工作方式达成了共识,正常的工作秩序得以建立。这个时期,作为团队的领导要注意,不可因此而让团队进入“和平”的死胡同。要多引导成员的工作创新,鼓励成员建立一个创造性的工作模式,在团队集体智慧和技能的基础上构建对团队的忠诚的同时,发挥出自己的独有的一面。为团队的稳定发展提出新思路、新点子,稳中求发展、创新、立意。

高效期:

团队的发展经历了前面的三个队段,成员之间能自觉地做到高效与合作,彼此的认同感与对团队的忠诚度、依赖性也很强,此时也是团队出成效的时期。团队成员能积极地、有创造性地、有成效地一起开展工作。作为团队的领导,此时应允许并鼓励成员个人和小组以自已的方式开展工作,让其不仅觉到工作的成就,更让其感受到团队对其的信任度,让其个人的价值得以实现。团队价值与团队成员个人的价值完美的结合。

衰退期:

一个团队的目标与价值可能会随着某项工作任务的完成而结束,团队会因此而解散,结束使命。

四、执行力

什么是执行力?贯彻实施战略决策内容的能力。

什么是卓越的执行力?100%保质保量贯彻实施战略决策内容的能力。

那么如何提高执行力?将影响执行力的一些相关环节进行调整和改善,而非简单强调人的问题。

构成执行的核心要素:

1.心态要素怎样构建执行力

“态度决定一切!”这是前中国男足国家队主教练米卢蒂诺维奇的一句名言,一件事情是否能够做好某种程度是看你想把它做好的信念有多强烈,对目标的追求有多执著,具备了积极正确的态度,会付出一切努力去达成目标,这个过程也就是体现强大的执行力的过程,没有正确的态度,就算涌进各种良法也是徒劳。

2.工具要素怎样构建执行力

常言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适宜的工具是执行的关键,我们不从猴子变人开始,做事之前先收集信息,现有的更好的工具、方法都可以借鉴,少走弯路,重新发明是没有必要的,找到准确的工具其实执行也就成功了一半。

3.角色要素怎样构建执行力

身在其位而谋其政,这是高执行力的前提,我们每个个体都充当着很多角色,但是一旦身处团队,角色必须和岗位统一起来,要对当下的角色进行重新的定位和认知,团队当中各个角色各司其职,共同协作完成自己的职责才能够让团队达成目标,角色不清晰,人人想当领导、人人有主意,到头来只能是没有领导没有主意。

4.流程要素怎样构建执行力

不是结构决定流程,而是流程决定结构,高效执行力是有极大的灵活性的,根据目标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流程应对,原有的组织结构较为稳定,因此在新的流程当中结构要不断根据需要进行暂时性调整,身处领导岗位未必时刻要担当领导角色,哪里需要哪里放,这样才能各种需求。

执行力模型:

执行力的改进与人员流程、战略流程和运营流程三个方面的改善相关。

五、时间管理

时间是我们的非常重要的资源,他和其它资源不同,如人力资源变化性很强,通常与人的能力相对应,资金资源可以去争取,可时间资源是永远不变的,那就要在资源一定的情况下去提高利用效率

了,时间管理就是解决时间高效利用的问题。

第一代时间管理——备忘录型

特点:纸条或备忘录本,一方面顺其自然,一方面追紧时间安排。

第二代时间管理——事先规划安排行程

特点:制定合适的目标与计划,讲究效率、明确责任。

第三代时间管理——规划、制定优先顺序,、操之在我。

特点:明确价值观,制定中、长、短期目标,将每天的活动排出优先顺序,有详尽的计划表、组织表。

第三代时间管理最大的贡献是将目标与计划置于价值观之上。

第四代时间管理——四象限法管理时间

特点:注重单位时间的价值,而非单位时间的效率;以人为本的时间观;系统的而非个人的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四象限

紧急不等于优先级高

紧急可能会扰乱优先顺序

六、信任

对团队的研究中,绩效是为许多人所重视的热点话题,因为好的绩效才是团队存在的关键,获得成效才能成为成功的团队。而影响项目团队绩效的因素有很多,在众多影响因素中,信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它将对项目团队的正常运作和绩效产生直接影响。

1. 信任的定义

罗宾斯认为,信任就是对他人的一种肯定的预期,认为他人不会通过语言、行动或决定而任意行事。

梅耶等认为:“相互信任就是尽管一方有能力监控和控制另一方,但他却愿意放弃这种能力而相信另一方会自觉地做出对己方有利的事情。”

2. 三种信任

第一种是契约类的信任,是最低级的,是指与坚持协议和承诺相关的信任;第二种是威慑因素的信任、基于知识的信任,比如由于信息或能力不对称产生的被迫信任;第三种是基于同理心和换位思考的信任,完全主动发自内心的信任。

3. 信任的5个纬度

正直:诚实,可信赖;

能力:具有技术技能与人际知识;

一贯:可靠,行为可以预测;在处理问题时,具有较强的判断力;

忠实:愿意为别人维护和保全面子;

开放:愿意与人交往,与人自由分享观点和信息。

4.信任的三个级别

互相之间有感情,一方可以替代另一方的利益(父母、夫

妻等)

相知——第二级别互相有一定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知对方的行为(相

知的朋友等)

威慑——第一级别利用刚性的约束条令,使得惩罚可行,潜在的损失大于潜在

的利益。

七、沟通

沟通定义:沟通者为了获取沟通对象的反应和反馈而向对方传递信息的全部过程;或者为了一个目的和别人进行思想、信息和情感交流的任何方式。它仰赖信息内容的传递和在信息发出者和接收者之间的关系上。

沟通方式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根据权威调查,在对沟通结果的影响上,所用沟通语言的词汇内容只能占到影响程度的7%,沟通的语调、口气则能占到38%,剩下的55%都是由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决定的。可见在沟通过程中语言因素的45%不及肢体表达的55%。

沟通的五个层次:

在企业内部,倾听是管理者与员工沟通的基础。但在现实中很多人并没有真正掌握“听”的艺术。据分析“倾”听是有层次之分的。

最低是“听而不闻”:如同耳边风,有听没有到,完全没听进去:

其次是“敷衍了事”:嗯……喔……好好……哎……略有反应其实是心不在焉:

第三是“选择的听”:只听合自己的意思或口味的,与自己意思相左的一概自动消音过滤掉:第四是“专注的听”:某些沟通技巧的训练会强调“主动式”、“回应式”的聆听,以复述对方的话表示确实听到,即使每句话或许都进入大脑,但是否都能听出说者的本意、真意,仍是值得怀疑。

第五是“同理心的倾听”:一般人聆听的目的是为了做出最贴切的反应,根本不是想了解对方。所以同理心的倾听的出发点是为了“了解”而非为了“反应”,也就是透过交流去了解别人的观念、感受。

人际沟通仅有一成是经由文字来进行,三成取决于语调及声音,大部分的六成是人类变化丰富的肢体语言,所以同理心的倾听要做到下列“五到”,不仅要“耳到”,更要“口到”(声调)、“手到”(用肢体表达)、“眼到”(观察肢体)、“心到”(用心灵体会)。

当我们能用同理心去倾听别人说话时,自然可以提供对方心理上的极大满足与温馨,这时你才能集中心力去解决问题或发挥影响力、领导力。

模型

沟通过程模型

营销理念的历史演变

” 营销理念的历史演变 古人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如今企业所面临的市场就 是一个在不断变化的环境,而且变得越来越成熟,而消费者 也变得越来越精明。厂商不断推出新的营销策略以争取客 户,而市场则是以更多的冷静给予回应。与上个世纪相比, 今天的市场有很大的不同,无论是竞争格局,还是消费者的 思想和行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随着环境的变化,营 销理念也随之发生了几次变化,经历了四种典型的营销理 念,即: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的 4P 理论、以追求顾客满意 为目标的 4C 理论、以建立顾客忠诚为目标的 4R 理论以及 建立企业终极竞争力的 4V 理论。 一、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的 4P 理论 美国营销学学者麦卡锡教授在 20 世纪的 60 年代提出了著 名的 4P 营销组合策略,即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 (Place)和促销(Promotion)。他认为一次成功和完整的市场营 销活动,意味着以适当的产品、适当的价格、适当的渠道和 适当的促销手段,将适当的产品和服务投放到特定市场的

行为。 20世纪的60年代,当时的市场正处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过程中,市场竞争远没有现在激烈。这时候产生的 4P理论主要是从供方出发来研究市场的需求及变化,如何在竞争在取胜。4P理论重视产品导向而非消费者导向,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4P理论是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它最早将复杂的市场营销活动加以简单化、抽象化和体系化,构建了营销学的基本框架,促进了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与普及。4P理论在营销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至今仍然是人们思考营销问题的基本模式。然而随着环境的变化,这一理论逐渐显示出其弊端:一是营销活动着重企业内部,对营销过程中的外部不可控变量考虑较少,难以适应市场变化。二是随着产品、价格和促销等手段在企业间相互模仿,在实际运用中很难起到出奇制胜的作用。 由于4P理论在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出现了一定的弊端,于是,更加强调追求顾客满意的4C理论营运而生。 二、以追求顾客满意为目标的4C理论

中国企业国际化理论研究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_1978_2006

中国企业国际化理论研究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 1978-2006* 南京大学商学院钱海燕杨忠 摘要:本文采用结构化的方法对1978-2006年研究中国企业国际化的126篇论文和近30年中国国际化实践趋势进行了分析和评价。推论出目前国际化理论的研究在及时性和前瞻性等方面有值得肯定之处,但对实践的指导效果有待商榷,最后指出未来的研究应运用科学的方法,有针对性地探索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特殊道路。 关键词:中国企业;国际化;理论研究;文献评估 一、理论背景与研究目的 自1978年以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已近30年。这30年,也是世界范围内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30年。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国际背景影响的双重作用下,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也取得了迅速发展。同时也有不少应吸取的教训,有必要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国际化通常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内向国际化,即通常所说的“请进来”,主要指进口、购买专利技术和引进外资等;另一个是外向国际化,就是“走出去”,主要是指企业的出口、技术转让和对外直接投资等,是企业整个生产过程的国际化,也是企业国际化的“高级阶段”(张伟、刘蔚、黎正忠,2006)。本文所探讨的国际化,重点是指“走出去”。 目前,国际上对企业国际化理论的研究,主要始于20世纪60年代海默对对外直接投资(FDI)的研究,经过70、80年代的蓬勃发展后,已形成了很多派别。基于研究视角和理论基础的不同,可以总结为以下3个主要的理论框架(Coviello&McAuley,1999):直接投资理论、阶段模型、网络视角。 直接投资理论源于经济学派,是交易费用理论和产业贸易理论的延伸,该理论认为企业在国际化时选择何种方式取决于经济交易费用的大小。阶段模型源于行为学派,是一个较为动态的国际化理论模型,该理论认为企业的国际化是逐步而渐进展开的,从出口到直接投资,从心理距离“近”的市场到“远”的国家,从一个国家到多个国家。网络视角源于关系学派,强调企业要加强和管理其在国际网络中的地位,该理论认为企业的国际化更依赖于其网络关系,这种关系包含了组织间和个人间的各种关系。 为了今后更有效地研究中国企业国际化,必须弄清楚: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理论研究处于怎样的阶段,到达了何种程度;当前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相关关系如何,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又是怎样的。这两个问题是本文的研究目的,答案将有助于寻找到未来对于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选择参照国内外学者多采用的结构性分析方法(Coviello&McAuley,1999;许德音、周长辉,2004;Shah&Goldstein,2006),对中国企业国际化的理论研究进行一次基于文献的评估,并将其与中国企业国际化实际发展情况相比较,从而对理论研究的现状进行总结,同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70272037)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南京大学经济转型和发展研究中心”子课题“企业组织变革、战略转型研究”项目。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培育基金项目。 钱海燕:南京大学商学院210093电子信箱:qianhy@https://www.360docs.net/doc/29241854.html,。 -- 121

财务管理理论发展史

财务管理(financial management),早期是作为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而诞生的,它是属于微观经济理论的一个应用学科。直到今天,不少的学者还是认为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理论、生产理论、市场均衡理论及生产要素价格理论为财务管理学提供了理论基础。然而在它发展了百余年的过程中,至今仍未找到统一的概念。其中一个是:财务管理是研究企业货币资源的获得和管理,具体地说就是研究企业对资金的筹集、计划、使用和分配,以及与以上财务活动有关的企业财务关系。(《财务管理》,卢家仪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传统意义上的财务管理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无疑有着与人类生产活动同样悠久的历史,但现代意义上的财务管理无论就时间还是就理论发展而言,都只是近百余年的事情。旧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育的不完全,以及新中国长达30年的计划经济制度,使得我国近、现代财务管理的实践与理论发展在总体上显著地落后于发达国家。为此,欲知近、现代财务管理的内容构架及其发展过程和趋势,我们就不得不首先从西方谈起。 早在15世纪,商业发达的地中海沿岸城市就出现了有社会公众入股的城市商业组织。商业股份经济的初步发展,要求企业做好资金筹集、股息分派和股本管理等财务管理工作。尽管当初尚未在企业中正式形成财务管理部门或机构,但上述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性确已在企业管理中得以凸现。到了20世纪初,由于股份公司的迅速发展,许多公司都面临着如何为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和加速企业发展筹措所需资金的问题。故在这个时期,财务管理的重点就是筹资财务问题。1897年,美国财务学者格林(Thomas L.Green)所著的《公司理财》,被学界认为是筹资财务理论的最早代表作。其后的如1910年米德(Meade)的《公司财务》、1920年斯通(Arthor Stone)出版《公司财务策略》。由于这一时期西方资本市场发育日趋完善,各种金融机构的出现和金融工具的使用,加上企业扩大规模的需要促使财务管理学研究企业如何利用普通股票、债券和其他证券来筹资;金融中介如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及信托投资公司在公司筹资中的作用。当时财务管理的侧重就是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描述和讨论。 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大萧条,企业的破产、清偿和合并成为财务管理研究的主要问题,以及是对公司偿债能力的管理,这一时期的财务管理的重心是企业与外部市场之间的财务关系处理。这为企业财务状况的系统分析及对资产流动性分析打下了基础。 20世纪50年代是财务管理划时代的分界线。1952年,美国著名财务学家哈里?马可维兹在《财务杂志》上发表的《资产组合的选择》一文,

品牌理论发展史

品牌理论发展史 侯芳 (湖北大学,湖北武汉) 【摘要】品牌理论研究与发展经历了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市场环境的变动、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以及企业追求的调整,品牌理论从诞 生至今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求证和实践的过程。如今,由于全球生态环境遭 到相当程度的破坏,品牌理论又将演变出一些新趋势。 【关键词】品牌;西方品牌理论;发展进程;中国品牌理论研究成果;新趋势。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Brand Theory Hou Fang (Hubei University, Wuhan, Hubei Province) 【 Abstract 】The study and development of brand theory have gone a relatively long-term proces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changes of market environment, the changing needs of the consumers and the adjustment of enterprises` pursuits, brand theory has experienced a continuous process of exploration, confirmation and practice from the very first moment of its birth to the present. Today, brand theory will evolve into some new trends because the glob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considerably destroyed. 【 Key words 】Brand; Brand Theory of Westerners;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of Brand Theory of China; New Trends. 一、前言 1.1 概述 品牌理论是企业对其品牌管理及营销活动的基本指导思想,它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或者一种企业思维方式。从品牌营销的实践来看,品牌的出现可追溯到19世纪早期,酿酒商为了突出自己的产品,在盛威士忌的木桶上打出区别性的标志,品牌概念的雏形由此而形成。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生产和交换日益向纵深发展,社会经济与市场环境的变迁以及企业社会经验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由于生产过剩的缘故,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同类产品的竞争不断升级,企业呼唤更为成熟的品牌理论。此后品牌理论发展的基本轨迹大致经历了由以品牌为中心到以顾客为中心再到注重社会责任的过程。从品牌观念出现至今,品牌理论先后出现了品牌观念、品牌战略、品牌资产、品牌战略、品牌关系理论等观念。21世纪以来,品牌学家把品牌和生态结合起来,于是品牌生态学成为了当代以及未来品牌理论发展的新趋势。 1.2 文献综述

论战略管理的发展历程

论战略管理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初,以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M.Porter)教授为代表的竞争战略理论成为战略管理的主流理论。波特提出的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方法和模型,受到战略管理学界的普遍认同,并且成为外部环境分析和战略制定最为重要和广泛使用的模型。波特认为,战略的核心是获取竞争优势,而影响竞争优势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企业所处产业的盈利能力,即产业的吸引力;二是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竞争地位。因此,竞争战略的选择应考虑以下两点:(1)选择的产业是否具有潜在利润的吸引;(2)如何在选择的产业中获取竞争优势。为了正确选择有吸引力的产业以及获取竞争优势,企业必须对将要进入的一个或几个产业结构状况和竞争环境进行分析。波特竞争战略理论的基本逻辑是:(1)产业结构是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2)企业可以通过选择和执行低成本或差异化战略,影响产业中的五种作用力量,以改善和加强企业的竞争优势;(3)价值链活动是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通过价值链活动和价值链关系的调整来实施其基本战略。(二)1990年代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进入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市场竞争环境日趋复杂,企业把战略重点从外部环境分析转向企业内部控制,注重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强调企业内部条件对于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的决定性作用。1990年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尔(Hamel)提出了企业的核心能力(corecompetence)理论,该理论假定企业具有异质资源,且资源不能在企业间相互自由流动;对于企业独特的资源,其它企业无法得到或模仿,这些独特的资源形成企业竞争优势的基础。巴尼(J.Baney),科林斯(DavidJ.Collins)和蒙哥马利(CynthiaA.Motgomery)被认为是企业资源学派的代表,他们把企业看作是各种资源的集合。所谓企业资源,是企业在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能够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各种要素组合。其中,那些与企业预期业务和战略相匹配的资源最具价值,企业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其拥有资源的价值。资源学派

企业家及企业家理论的历史演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企业家及企业家理论的历史演变 内容摘要:企业家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这一命题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对于“谁是企业家”以及“企业家做什么”的核心问题,各经济学派却众说纷纭。从经济史来看,基于经济学家观察角度和所处经济阶段的不同,大致有古典式企业家、奈特式企业家、柯兹纳式企业家、熊彼特式企业家四种类型。中国正处于一个经济体制转轨和经济发展转型的特殊时期,不管上述哪个企业家类型显然都不能涵盖中国现阶段企业 家的内涵。借鉴企业家的传统理论并结合中国经济的特殊阶段任务来勾勒中国企业家是当务之急,也是向创新型经济转型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企业家创新型经济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从经济史来看,经济学家无法回避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寻找经济增长的“国王”。企业家似乎很早就登上了“经济 歌剧”的舞台,只不过随着剧情的演进和序幕的更迭,企业家的角色―正如一直为其呐喊的奥地利学派一样―逐渐淹 没在如此宏大、热闹的经济剧情中了。好在历史是以事实为依据的,主流经济学越来越无法有效解释经济现象的事实使

人们意识到“舞台上是一幕没有丹麦王子的《哈姆雷特》剧”。本文以不同的经济学流派为维度来回顾和评价企业家在经 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18世纪70年代-19世纪70年代:古典经济学时期 关于对“企业家”的文献,最早可以追溯到法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1755),此后散见于经济学家的著作中。自亚当?斯密开创古典经济学始,企业家在趋于范式研究的经济理论中的地位几经起伏。在斯密笔下,“每个个体……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能使他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因此,“看不见的手”引导着各种资源的配置,企业家也就失去了其在经济增长中的特殊地位。斯密进一步沿着“财富-分工-市场-资本积累”的脉络,得出了资本是一国财富(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起作用的是资本而不是作为资本积累载体的资本家(坎蒂隆或杜尔哥式的企业家)。斯密“也偶尔瞥一眼企业家这一经济类型……,也不会否认买卖是要由人来经营的”(熊彼特,1954),企业家的作用就是资本家―资本操纵的台前木偶积累资本而已。萨伊重新把在斯密那里消失的“企业家”复活并把他带到了“经济舞台”的中央,在其笔下,企业家职能是“在于把各个生产要素结合成为一个进行生产的有机体”,企业家因此承担了中介人角色。萨伊的企业家分析有很多的进步性,但没有进一步去甄别企业

(完整版)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

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 了解+评价观点和核心思想 初次提出 战略管理一词最初是由美国学者安索夫于1976年在其所著《从朕略计划走向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出的。 早期战略思想阶段——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 在此阶段,虽没有出现完整的战略理论体系,但已产生了很精彩的战略思想,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对此作了精辟的概括,。 主要观点/主要内容 波特的竞争战略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可以从五个方面理解:五力模型、三大战略、价值链、钻石体系、产业集群。 1、五力模型在其经典著作《竞争战略》中,他提出了行业结构分析模型,即所谓的“五力模型”,认为决定企业获利能力的首要因素是“产业吸引力”,企业在拟定竞争战略时,必须深入了解决定产业吸引力的竞争法则。竞争法则可以用五种竞争力来具体分析:行业现有的竞争状况、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新进入者的威胁。这五大竞争驱动力,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并指出公司战略的核心应在于选择正确的行业,以及行业中最具有吸引力的竞争位置。 2、三大战略迈克尔·波特教授的竞争战略理论,企业的利润将取决于五力模型共同作用的结果。波特总结出了三种具有卓越成效的通用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业务聚焦战略,并指出了三大战略与五种竞争力量的关系,为企业制定战略提供了线路。 3、价值链价值链就是一套分析优势来源的基本工具。它可将企业的各种活动以价值传递的方式分解开来,借以了解企业的成本特性,以及现有与潜在的差异化来源。企业的各种活动既是独立的,也是互相联结的。企业应该根据竞争优势的来源,并透过了解组织结构与价值链、价值链内部的联结,以及它与供应商或营销渠道间的联结关系,制定一套适当的协调方式,而根据价值链需要设计的组织结构,有助于形成企业创造并保持竞争优势的能力。 4、钻石体系在企业竞争的成功上,国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波特将他的研究更延伸到了国家竞争力上。针对这个主题,波特提出“钻石体系”(又称菱形理论)的分析架构。他认为可能会加强本国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速度。包括:1、生产要素2、需求状况/3、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4、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表现。 钻石体系是一个动态的体系,它内部的每个因素都会相互拉推影响到其它因素的表现,同时,政府政策、文化因素和领导魅力等都会对各项因素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掌握这些影响因素,将能形成国家的竞争优势。 5、产业集群区域的竞争力对企业的竞争力有很大的影响,波特通过对10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发现,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过程中的普遍现象,在所有发达的经济体中,都可以明显看到各种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不同产业集群的纵深程度和复杂性相异。许多产业集群还包括由于延伸而涉及到的销售渠道、顾客、辅助产品制造商、专业化基础设施供应商等,政府和其他提供专业化培训、信息、研究开发、标准制定等的机构,以及同业公会和其他相关的民间团体。因此,产

企业发展理论

企业发展理论(三):生命周期理论 【进入论坛】【推荐朋友】【关闭窗口】 2006年11月13日 14:33 来源:中国管理传播网作者:徐飞 1.生命周期理论的流变 自1972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拉芮·格雷纳(LarryE.Greiner)在《组织成长的演变和变革》一文中首次提出企业生命周期概念以来,来自生物学、心理动力学、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等领域的学者和企业研究者,对企业生命周期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深入的研究。 尼尔森(Nelson,1982)和温特(Winter,1984)等学者,从生物学的视角切入来研究企业的生命周期问题。他们认为,企业像生物有机体一样,有一个从诞生、成长、壮大、衰退、直至死亡的过程,要经历从生到死、由盛转衰的演化。企业具有和一般自然生物系统相似的三个生命特征,即新陈代谢性、自我复制性和突变性;企业成长通过类似生物进化的三种核心机制来推动,借助多样性、遗传性和选择性来完成。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市场环境为企业成长提供界限,这一界限与企业存活能力和增长率有密切的关系。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将遵循量变到质变的基本规律,在由一个生命阶段过渡至另一个生命阶段的转折点上,企业将面临独特的升级问题,质变前后企业将呈现非常不同的状态,质变后企业的功能和能力将发生显著的改变,同时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也会显著变更。 邱吉尔(Churchill,1983)、奎因(Quinn,1983)和艾迪斯(Ichak.Adizes,1989,1999)等人,将考察企业的重点放在企业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特征等问题上,并从企业的核心技术周期、企业家周期等多个角度认知企业的生命周期。他们认为,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具有若干阶段的连续过程,企业在各个阶段通常经历一段相当平静的稳定进化成长期,而结束于不同形式的管理危机。企业的核心技术周期、企业家周期等对企业生命周期有重要影响,这些周期的存在和共同叠加产生企业整体的生命周期。他们的核心思想是,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和行为方式,这些特征和方式可以通过灵活性和可控性两个指标来体现。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艾迪斯的分法。艾迪思将企业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十个时段。三阶段分别为“成长阶段”、“再生与成熟阶段”以及“老化阶段”。其中,成长阶段包括了孕育期、婴儿期和学步期三个时段;再生与成熟阶段包括了青春期、盛年期和稳定期三个时段;老化阶段则包括了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和死亡期四个时段(见图1)。 各种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共同点是,把企业看作一个活的生命体,即心智、躯体、精神一应俱全的生物法人,从企业生存发展的角度,深入考察企业从创立、成长到衰亡的全部过程,动态评价企业成长各阶段的特点及对策,探讨企业生命演进过程中呈现的阶段性及成长与老化衰亡的关键因素和深层原因,揭示企业持续成长的规律,寻求企业长寿之道和修炼途径。认识企业生命周期的规律,是为了认识了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征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知道如何避免或尽量减少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创业企业健康发展,以最佳姿态进入盛年期;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措施延长盛年期,延缓企业衰退期的到来,从而使企业获得高质量的生命。 但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企业作为人工组织与自然界的生物在生命决定机制、进化机制上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其演变尽管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它不一定按照生物体的生命演变规律进行。比如,企业生命的发展有时可能倒退回某阶段,这种现象在生物界不会出现。二是企业作为一个同时具有生物特性和社会特性的开放复杂系统,其发展在各种因素交互影响下,表现为一个从孕育、创立、成长到成熟、变异的动态演化过程,这过程使企业发展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混沌性。人们可以预测自然生命体的生命周期和周期内的各阶段,但对一个企业却做不到这一点。对于企业生命周期是否真正存在明显的阶段性这一问题,研究者还远没有达成广泛的共识。三是对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只是概念上的,虽然在逻辑上能自恰、形式上

企业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要点

企业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要点 一、古典企业理论 亚当·斯密在他的经典著作《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论述了他的企业理论,他将劳动分工、专业化与生产力的提高结合起来。斯密认为劳动分工导致专业化生产,同时促进了新的工具的发明和应用,是生产力的主要来源“劳动生产力上最大的增进,以及运用劳动时所表现的更大的练,技巧和判断力,似乎都是劳动分工的结果。”斯密列举了苏格兰高低的劳动分工情况进行说明.斯密所处的年代是企业还不发达的年代,还出于手工业企业的年代。在这个阶段,斯密观察到的是以内部劳动分工为基础的工厂手工业,它是劳动分工、专业化和协作的产物,随着失常范围的扩大,这种劳动分工的程度也随着加深,因此只能算作一种“初级”企业形态[1]。 二、企业的契约理论 企业的主流契约理论之先河由科斯开辟,之后由阿尔钦和德姆赛茨等学者加以开拓。这一派的宗旨是,企业乃“一系列合约的联结”,而不仅仅是物质财产的简单聚集。然而,每个作者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其中最具影响的是交易费用理论和代理理论。前者的重点仅限于研究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后者则侧重于企业的内部结构与企业中的代理关系。 交易费用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分为二类:一类为间接定价理论, 另一类为资产专用性理论。 1. 间接定价理论。这一理论的要旨是:企业的功能在于节省市场中的直接定价成本( 或市场交易费用)。科斯是第一个按照市场价格机制下交易费用的方法研究企业存在合理性的人。他认为市场和企业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可互相替代的手段;它们之间的不同表现:在市场上,资源的配置由非人格化的价格来调节, 而在企业内,相同的工作则通过权威关系来完成。二者之间的选择依赖于市场定价的成本与企业内官僚组织的成本之间的平衡关系。企业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权威关系能大量需分散定价的交易数目,即按合约对投入物行使有限使用权的企业家或代理人可以不顾每项具体活动的价格而指挥生产。 2. 资产专用性理论。这一派理论将企业看成连续生产过程之间不完全合约所导致的纵向一体化实体,认为企业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当合约不可能完全时, 纵向一体化能够消除或至少减少资产专用性所产生的机会主义问题。威廉姆森和克莱因等把“资产专用性”及相关的机会主作为决定交易费用的主要因素。其思路大致如下:如果交易中包含一种关系的专用性投资,则事先的竞争将被事后的垄断或买方垄断所取代,从而导致将专用性资产的准租金攫为已有的“机会主义”行为。这种机会主义行为在一定意义上使合约双方相关的专用性投资不能达到最优,并且使合约的谈判和执行变得更加困难,因而造成现货市场交易的高成本,当关系的专用性投资变得更为重要时,用传统现货市场去处理纵向关系的交易费用就会上升。因此,纵向一体化可用以替换现货市场。因为在纵向一体化组织内, 机会主义要受到权威的督查。 代理理论 1. 团队生产理论与代理成本。当大部分交易费用理论把重点放在对市场和企业的选择上时,以阿尔钦和德姆塞茨为先导的理论却更关心企业内部结构的问

企业价值评估发展历程

企业估值思想起源于Irving Fisher的财务预算理论。Irving Fisher(1906)论述了收入与资本的关系及价值等相关问题。他从人对收入的感受入手,分析了资本价值的形成过程,说明了资本价值的源泉,归纳了人们的投资决策过程。他还进一步指出,任何财产或所拥有财富的价值均来源于这种能产生预期货币收入的权利,从而使财产或权利的价值可通过对未来预期收入的折现得到。连接收入与资本之间的桥梁就是利息率。人们可以借助利息率,从货币的现值计算货币的未来价值,或从货币的未来价值得到货币的现值。从对利息率的本质和决定因素的分析中进一步研究了资本收入与资本价值的关系,从而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资本估值框架,提出的确定性条件下的资本估值技术是现代标准或正统评估技术的基础。他得出结论,如果把建立企业也看作是一种投资的话,企业的价值就是企业所能带来的未来收入流量的现值。 虽然Irving Fisher的研究已经包含了现代估值理论基础,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的评估方法主要是加和法,即将构成企业的各种要素资产的评估值加总求得企业整体价值的方法。一般以已确定的资产价值,诸如市场价值、账面价值、原始成本等为基础依据。受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影响,在评估方法上,人们逐渐认识到利润最大化并不是一个容易界定清晰的概念,由于风险因素的加入,现金流量成为价值的衡量尺度。这个时期企业价值是企业存续期间预期现金流量按照一定的折现率折现的现值的思想,得到了认同,但在具体操作上,预期现金流量的确定与折现率的选择还存在很大问题。 Benjamin Graham(1934)认为企业的内在价值是被事实确定的价值,这些事实包括公司的资产、收人、红利以及任何未来确定的预期收益。股票价格在短期内是非理性的,经常会脱离股票的内在价值。他为评估企业价值的提供了新的思路,即从公司的基本面出发估算企业价值,并作出投资决策。此后,Benjamin Graham(1949)对自己的投资思想作出了更明确的阐述 John Burr Williams(1938)最早提出了折现现金流量和内在价值的概念,认为企业在其剩余经营期间内可以产生的现金的折现值就等于企业当时的内在价值。但是这一理论在企业估值中得以重视并广泛应用则始于Myron (1962)的研究,即我们所熟悉的“高顿增长模型。随后陆续出现了基于折现现金流的估值模型----三阶段增长模型、H模型和随机红利贴现模型。

企业价值评估发展历程

企业价值评估发展历程-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企业估值理论发展综述 企业估值思想起源于Irving Fisher的财务预算理论。Irving Fisher(1906)论述了收入与资本的关系及价值等相关问题。他从人对收入的感受入手,分析了资本价值的形成过程,说明了资本价值的源泉,归纳了人们的投资决策过程。他还进一步指出,任何财产或所拥有财富的价值均来源于这种能产生预期货币收入的权利,从而使财产或权利的价值可通过对未来预期收入的折现得到。连接收入与资本之间的桥梁就是利息率。人们可以借助利息率,从货币的现值计算货币的未来价值,或从货币的未来价值得到货币的现值。从对利息率的本质和决定因素的分析中进一步研究了资本收入与资本价值的关系,从而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资本估值框架,提出的确定性条件下的资本估值技术是现代标准或正统评估技术的基础。他得出结论,如果把建立企业也看作是一种投资的话,企业的价值就是企业所能带来的未来收入流量的现值。 虽然Irving Fisher的研究已经包含了现代估值理论基础,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的评估方法主要是加和法,即将构成企业的各种要素资产的评估值加总求得企业整体价值的方法。一般以已确定的资产价值,诸如市场价值、账面价值、原始成本等为基础依据。受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影响,在评估方法上,人们逐渐认识到利润最大化并不是一个容易界定清晰的概念,由于风险因素的加入,现金流量成为价值的衡量尺度。这个时期企业价值是企业存续期间预期现金流量按照一定的折现率折现的现值的思想,得到了认同,但在具体操作上,预期现金流量的确定与折现率的选择还存在很大问题。 Benjamin Graham(1934)认为企业的内在价值是被事实确定的价值,这些事实包括公司的资产、收人、红利以及任何未来确定的预期收益。股票价格在短期内是非理性的,经常会脱离股票的内在价值。他为评估企业价值的提供了新的思路,即从公司的基本面出发估算企业价值,并作出投资决策。此后,Benjamin Graham(1949)对自己的投资思想作出了更明确的阐述 John Burr Williams(1938)最早提出了折现现金流量和内在价值的概念,认为企业在其剩余经营期间内可以产生的现金的折现值就等于企业当时的内在价值。但是这一理论在企业估值中得以重视并广泛应用则始于Myron (1962)的研究,即我们所熟悉的“高顿增长模型。随后陆续出现了基于折现现金流的估值模型----三阶段增长模型、H模型和随机红利贴现模型。 美国学者和Merton (1958,1963)对资本成本、投资理论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形成了MM理论。MM理论包括两个命题。命题Ⅰ认为通过与相同风险等级的企业比较可以测算出风险和不确定性,进而能够建立起财务杠杆与公司价值无关的模型。在无企业所得税的条件下,企业价值与融资决策无关;在有企业所得税的情况下,企业价值增加。他们认为企业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投资决策,在均衡状态下企业的市场价值等于按其风险程度相适合的折现率对预期收益进行折现的资本化价值。命题Ⅱ同时考察了无企业所得税和有企业所得税的情况,在无企业所得税时,股东的风险和对应的期望收益率随着财务杠杆的使用而增加;在有企业所得税时,企业价值增加。该理论为企业价值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将企业价值的分析引入规范,标志着现代意义上的估值理论的产生。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折现率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William (1964)研究了风险的本质,确立了公司收益与风险之间的量化关系,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用于对股权资本成本的计算,大大提高了折现率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四大阶段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四大阶段 关于企业战略,美国著名战略学家安索夫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是指将企业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业务。企业战略管理对于企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早期战略思想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传统战略理论阶段;第三个阶段是竞争战略理论阶段;第四个阶段是动态战略理论阶段。

(一)早期战略思想阶段。在此阶段,虽没有出现完整的战略理论体系,但已产生了很精彩的战略思想。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对此作了精辟的概括,总结了早期战略思想阶段的三种观点。 企业战略思想的第一种观点。20世纪初,法约尔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进行整合,将工业企业中的各种活动划分成六大类: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并提出了管理的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其中计划职能是企业管理的首

要职能。这可以说是最早出现的企业战略思想。 企业战略思想的第二种观点。1938年,美国经济学家切斯特·巴纳德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首次将组织理论从管理理论和战略理论中分离出来,认为管理和战略主要是与领导人有关的。此外,他还提出管理的重点在于创造组织的效率,其他的管理则应注重组织的效能,即如何使企业组织与环境相适应。这种关于组织与环境相“匹配”的主张成为现代战略分析方法的基础。 博商管理科学研究院:实效、实战的博商总裁班,提

升管理者的领导力,传授EMBA、MBA核心课程.让企业家在博商学习到实效的管理知识,打造博商总裁班学习交流平台!帮助企业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企业战略思想的第三种观点。19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的安德鲁斯对战略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界定,将战略划分为四个构成要素,即市场机会、实力、个人价值观和渴望、社会责任。他还主张应通过更好地配置自己的资源,形成独特的能力,以获取竞争优势。 (二)传统战略理论阶段。1965年,安索夫出版了第

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战略管理理论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本文通过对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历程的梳理,来把握企业战略思想演进的脉络和规律,并对企业战略理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在变革的时代,企业面临着种种挑战,这势必会导致管理思想的变迁。目前,管理学对这一变化比较一致的看法体现在四个方面:由过程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由内向管理向外向管理转变;由产品市场管理向价值管理转变;由行为管理向文化管理转变。毫无疑问,企业战略管理将会是这场变革的中心,它将出现许多新动向,对这一趋势能前瞻性地把握的企业将会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为更好地把握战略管理的发展趋势,必须首先对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以便把握其演进的脉络和规律。 企业战略理论研究时间并不长,自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仅有半个世纪。从时间跨度来看,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一) 60年代初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钱德勒《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一书的出版,首开企业战略问题研究之先河。钱德勒在这本著作中,分析了环境、战略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结构追随战略”的论点。他认为,企业经营战略应当适应环境--满足市场需求,而组织结构又必须适应企业战略,随着战略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他被公认为,环境-战略-组织理论的第一位企业战略专家。 (二)80年代初,以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竞争战略理论取得了战略管理理论的主流地位。波特认为,企业战略的核心是获取竞争优势,而影响竞争优势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企业所处产业的盈利能力,即产业的吸引力;二是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竞争地位。 (三)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导致竞争环境日趋复杂,企业不得不把眼光从外部市场环境转向内部环境,注重对自身独特的资源和知识(技术)的积累,以形成企业独特的竞争力(核心竞争力)。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又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了《企业核心能力》。从此,关于核心能力的研究热潮开始兴起,并且形成了战略理论中的“核心能力学派”。 相比传统的商务模式电子商务的优势在哪里 电子商务极大提高了传统商务活动的效益和效率,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体系相比有其自身的独特优点,这些优点包括:1.电子商务将传统的商务流程电子化、数字化,一方面以电子流代替了实物流,可以大量减少人力、物力,降低了成本;另一方面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交易活动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从而大大提高了效率。2.电子商务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全球性的特点,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的贸易机会。3.电子商务使企业可以以相近的成本进入全球电子化市场,使得中小企业有可能拥有和大企业一样的信息资源,提高了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4.电子商务重新定义了传统的流通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使得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直接交易成为可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方式。 5.电子商务一方面破除了时空的壁垒,另一方面又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各种社会经济要素的重新组合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这将影响到社会的经济布局和结构。 6.互动性:通过互联网,商家之间可以直接交流,谈判,签合同,消费者也可以把自己的反馈建议反映到企业或商家的网站,而企业或者商家则要根据消费者的反馈及时调查产品种类及服务品质,做到良性互动

企业管理的发展历程

企业管理的发展历程 企业管理的形成和发展分为4个阶段: 1、18世纪末~19世纪末的传统管理阶段。 企业管理学发展的传统管理阶段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经历了一百多年。在18世纪80年代的产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各国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工厂的大机器生产开始逐渐代替手工作坊生产。这一阶段出现了管理职能同体力劳动的分离,管理工作由资本家个人执行,其特点是一切凭个人经验办事。 这个时期主要理论和代表人物有: 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23-1790)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他对管理理论发展的贡献之一是劳动分工理论。 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1792-1871)的《轮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着重论述专业分工与机器使用的关系。 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1771-1858)是19世纪初最有成就的实业家之一,是一位杰出的管理先驱者。欧文提出,要重视工厂管理工作中人的因素,工厂应该致力于人力资源的开放和投资。欧文于1800~1828年间在苏格兰自己的几个纺织厂内进行了空前的试验。人们有充分理由把他称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2、20世纪20~40年代的科学管理阶段。这一阶段出现了资本家同管理人员的分离,管理人员总结管理经验,使之系统化并加以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是管理理论最初形成阶段,在这一阶段,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企业的效率问题,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其间,在美国、法国、德国分别活跃着具有奠基人地位的管理大师,即: 科学管理之父泰勒(F.W.Taylor,1856-1915)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经济学家,其代表作为《科学管理原理》。泰勒在该书提出通过对工作方法的科学研究来提高工人的劳动效率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该书提出的理论奠定了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该书的出版标志着科学管理思想的正式形成,是企业管理从经验向科学过渡的标志。 亨利·甘特(Henry L. Gantt,1861-1919)人际关系理论的先驱者之一,科学管理运动的先驱者之一,甘特图(Gantt Chart)即生产计划进度图的发明者。提出了计件奖励工资制,其著作有《工业领导》、《工作的组织》等。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Frank B. Gilbreth,1868-1924)和他的妻子

企业发展生命周期理论

企业发展生命周期理论 企业发展理论(三):生命周期理论 1.生命周期理论的流变 自1972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拉芮·格雷纳(LarryE.Greiner)在《组织成长的演变和变革》一文中首次提出企业生命周期概念以来,来自生物学、心理动力学、经济学与管理科学等领域的学者和企业研究者,对企业生命周期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深入的研究。尼尔森(Nelson,1982)和温特(Winter,1984)等学者,从生物学的视角切入来研究企业的生命周期问题。他们认为,企业像生物有机体一样,有一个从诞生、成长、壮大、衰退、直至死亡的过程,要经历从生到死、由盛转衰的演化。企业具有和一般自然生物系统相似的三个生命特征,即新陈代谢性、自我复制性和突变性;企业成长通过类似生物进化的三种核心机制来推动,借助多样性、遗传性和选择性来完成。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市场环境为企业成长提供界限,这一界限与企业存活能力和增长率有密切的关系。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将遵循量变到质变的基本规律,在由一个生命阶段过渡至另一个生命阶段的转折点上,企业将面临独特的升级问题,质变前后企业将呈现非常不同的状态,质变后企业的功能和能力将发生显著的改变,同时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也会显著变更。 邱吉尔(Churchill,1983)、奎因(Quinn,1983)和艾迪斯(Ichak.Adizes,1989,1999)等人,将考察企业的重点放在企业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特征等问题上,并从企业的核心技术周期、企业家周期等多个角度认知企业的生命周期。他们认为,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具有若干阶段的连续过程,企业在各个阶段通常经历一段相当平静的稳定进化成长期,而结束于不同形式的管理危机。企业的核心技术周期、企业家周期等对企业生命周期有重要影响,这些周期的存在和共同叠加产生企业整体的生命周期。他们的核心思想是,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和行为方式,这些特征和方式可以通过灵活性和可控性两个指标来体现。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艾迪斯的分法。艾迪思将企业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十个时段。三阶段分别为“成长阶段”、“再生与成熟阶段”以及“老化阶段”。其中,成长阶段包括了孕育期、婴儿期和学步期三个时段;再生与成熟阶段包括了青春期、盛年期和稳定期三个时段;老化阶段则包括了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官僚期和死亡期四个时段(见图1)。

发展战略理论的产生、发展与成熟

发展战略理论的产生、发展与成熟 久联化工董事长廖长风 发展战略理论是关于企业如何发展的战略理论体系,是企业在当前形势一种全新的战略理论体系。在传统竞争战略理论的指导下,企业普遍深受价格战、功能战、广告战、促销战、服务战、品类战等问题的困扰与折磨,企业面临停滞不前,走向衰退,甚至破产。企业发现,曾经是自己法宝的竞争战略再也不灵了,虽然大家都企图建立竞争优势来打败竞争对手,来取得快速的发展,然而与良好的愿望违背是,所在领域的企业家族拼得你死我活,大家都陷入无利润、企业停滞的怪圈,最后出现了一种双败、多败的格局。 针对传统竞争战略理论的弊端,我国著名战略专家唐东方提出了一个系统的发展战略框架,即愿景、战略目标、业务战略和职能战略,它们分别解决企业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与质量、发展点和发展能力,通过发展方向、发展速度与质量、发展点和发展能力的解决,从而系统的解决了企业的发展问题。这个发展战略框架被称为东方战略框架,它开创了企业发展战略理论,颠覆了传统的竞争战略理论,使企业战略真正走向为解决企业发展问题而服务。发展战略理论把战略关注的重点由竞争转向发展,颠覆了传统的竞争战略理论,使企业战略真正走向为解决企业发展问题而服务。 我国已经有一百多家企业运用发展战略理论体系来制定企业战略,绝大部分企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摆脱了价格战、功能战、广告战、促销战、服务战、品类战等问题给企业带来的困扰,实现了快速、健康、持续的发展。 一、发展战略理论的产生 2009年初,我国著名战略专家唐东方在70余家企业战略咨询经验总结基础上,发表了《战略规划三部曲》一书。在著作中,唐东方提出了战略的基本框架——东方战略框架,战略包括四个部分,即愿景(Vision)、战略目标(Strategic Object)、业务战略(Bisiness Strategy)和职能战略(Function Strategy)四大部分1。 愿景(Vision):企业未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 战略目标(Strategic Object):企业未来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发展目标? 业务战略(Bisiness Strategy):企业未来要在哪些客户、哪些区域、哪些产品、哪些产业发展?怎样发展? 职能战略(Function Strategy):需要在市场营销、研发技术、生产制造、人力资源、财务投资等方面采取什么样的策略和措施以支持企业愿景、战略目标、业务战略的实现? 1参见唐东方著:《战略规划三部曲》,第4页,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