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0

实验十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一、欧姆表原理(多用电表测电阻原理)

1.构造:如图1所示,欧姆表由电流表G 、电池、调零电阻R 和红黑表笔组成.

图1

欧姆表内部:电流表、电池、调零电阻串联.

外部:接被测电阻R x .

全电路电阻R 总=R g +R +r +R x

2.工作原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I =E R g +R +r +R x

. 3.刻度的标定:红黑表笔短接(被测电阻R x =0)时,调节调零电阻R ,使I =I g ,电流表的指针达到满偏,这一过程叫欧姆表调零.

(1)当I =I g 时,R x =0,在满偏电流I g 处标为“0”.(图甲)

(2)当I =0时,R x →∞,在I =0处标为“∞”.(图乙)

(3)当I =I g 2

时,R x =R g +R +r ,此电阻是欧姆表的内阻,也叫中值电阻. 二、多用电表

1.表盘:多用电表可以用来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并且每一种测量都有几个量程.外形如图2所示:上半部为表盘,表盘上有电流、电压、电阻等多种量程的刻度;下半部为选择开关,它的四周刻有各种测量项目和量程.另外,还有欧姆表的调零旋钮、指针定位螺丝和测试笔的插孔.

图2

由于多用电表的测量项目和量程比较多,而表盘的空间有限,所以并不是每个项目的量程都有专门的标度,有些标度就属于共用标度,如图中的第二行就是交、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共用的标度.

2.挡位:如图3所示,其中1、2为电流测量端,3、4为电压测量端,5为电阻测量端,测量时,黑表笔插入“-”插孔,红表笔插入“+”插孔,并通过选择开关接入与待测量相对应的测量端.

图3

三、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1.晶体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它有两个极,即正极和负极,它的符如图4甲所示.

2.晶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符上的箭头表示允许电流通过的方向).当给二极管加正向电压时,它的电阻很小,电路导通,如图乙所示;当给二极管加反向电压时,它的电阻很大,电路截止,如图丙所示.

图4

3.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拨到欧姆挡,红、黑表笔接到二极管的两极上,当黑表笔接“正”极,红表笔接“负”极时,电阻示数较小,反之电阻示数很大,由此可判断出二极管的正、负极.

四、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实验目的

1.了解多用电表的构造和原理,掌握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

2.会使用多用电表测电压、电流及电阻.

3.会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中的电学元件.

实验器材

多用电表、电学黑箱、直流电源、开关、导线若干、小灯泡、二极管、定值电阻(大、中、小)三个.

实验步骤

1.观察多用电表的外形,认识选择开关对应的测量项目及量程.

2.检查多用电表的指针是否停在表盘刻度左端的零位置.若不指零,则可用小螺丝刀进行机械调零.

3.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插孔.

4.按如图5甲所示连好电路,将多用电表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压挡,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5.按如图乙所示连好电路,将选择开关置于直流电流挡,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

图5

6.用多用电表测电阻的步骤

(1)调整定位螺丝,使指针指向电流的零刻度.

(2)选择开关置于“Ω”挡的“×1”,短接红、黑表笔,调节欧姆调零旋钮,然后断

开表笔,再使指针指向∞.

(3)将两表笔分别接触阻值为几十欧的定值电阻两端,读出指示的电阻值,然后断开

表笔,再与标定值进行比较.

(4)选择开关改置“×100”挡,重新进行欧姆调零.

(5)再将两表笔分别接触标定值为几十千欧的电阻两端,读出指示的电阻值,然后断

开表笔,与标定值进行比较.

(6)测量完毕,将选择开关置于交流电压最高挡或“OFF”挡.

7.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

1.测电阻时,电阻值等于指针的示数与倍率的乘积,指针示数的读数一般读两位有效

数字.

2.测电流和电压时,如果所读表盘的最小刻度为1、0.1、0.01等,读数时应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若表盘的最小刻度为0.2、0.02、0.5、0.05等,读数时只读到与最小刻度位数相同即可.

误差分析

1.电池用旧后,电动势会减小,内电阻会变大,致使电阻测量值偏大,要及时更换新电池.

2.欧姆表的表盘刻度不均匀,估读时易带来误差,要注意其左密右疏特点.

3.由于欧姆表刻度的非线性,表头指针偏转过大或过小都会使误差增大,因此要选用恰当挡位,使指针指中值附近.

4.测电流、电压时,由于电表内阻的影响,测得的电流、电压值均小于真实值.5.读数时的观测易形成偶然误差,要垂直表盘正对指针读数.

注意事项

1.表内电源正极接黑表笔,负极接红表笔,但是红表笔插入“+”孔,黑表笔插入“-”

孔,注意电流的实际方向应为“红入”,“黑出”.

2.区分“机械零点”与“欧姆零点”.机械零点是表盘刻度左侧的“0”位置,调整的是表盘下边中间的定位螺丝;欧姆零点是指刻度盘右侧的“0”位置,调整的是欧姆挡的调零旋钮.

3.测电压时,多用电表应与被测元件并联;测电流时,多用电表应与被测元件串联.4.刻度线有三条:上为电阻专用,中间为电流、电压、交流直流共用,下为交流2.5 V 专用.

5.由于欧姆表盘难于估读,测量结果只需取两位有效数字,读数时注意乘以相应量程的倍率.

6.使用多用电表时,手不能接触测试笔的金属杆,特别是在测电阻时,更应注意不要用手接触测试笔的金属杆.

7.测量电阻时待测电阻要与其他元件和电源断开,否则不但影响测量结果,甚至可能损坏电表.

8.测电阻时每换一挡必须重新欧姆调零.

9.在研究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时,切记在二极管正向导通的情况下电路中必须连有灯泡或其他用电器,不能只连接一个二极管,否则极易烧坏二极管.

10.使用完毕,选择开关要置于OFF挡.长期不用,应把表内电池取出.记忆口诀

机械调零第一步,断开表笔调螺母,

指针指向∞时,根据阻值来选挡.

短接表笔指零Ω,测时双手勿触阻.

中值附近去读数,测量阻值高精度.

勿忘得数乘倍率,用完拨回“OFF”挡.

考点一多用电表的使用

例1(2011·北京理综·21(1))用如图6所示的多用电表测量电阻,要用到选择开关K和两个部件S、T.请根据下列步骤完成电阻测量:

图6

(1)旋动部件________,使指针对准电流的“0”刻线.

(2)将K旋转到电阻挡“×100”的位置.

(3)将插入“+”、“-”插孔的表笔短接,旋动部件______,使指针对准电阻的________(填“0刻线”或“∞刻线”).

(4)将两表笔分别与待测电阻相接,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小.为了得到比较准确的测

量结果,请从下列选项中挑出合理的步骤,并按______的顺序进行操作,再完成读数测量.

A.将K旋转到电阻挡“×1 k”的位置

B.将K旋转到电阻挡“×10”的位置

C.将两表笔的金属部分分别与被测电阻的两根引线相接

D.将两表笔短接,旋动合适部件,对电表进行校准

考点二多用电表的读数

例2如图7所示为多用电表的刻度盘.若选用倍率为“×100”的电阻挡测电阻时,表针指示如图所示,则:

图7

(1)所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Ω;如果要用此多用电表测量一个阻值约为2.0×104Ω

的电阻,为了使测量结果比较精确,应选用的欧姆挡是________(选填“×10”、“×100”或“×1 k”).

(2)用此多用电表进行测量,当选用量程为50 mA的电流挡测量电流时,表针指于图

示位置,则所测电流为______mA;当选用量程为250 mA的电流挡测量电流时,表针指于图示位置,则所测电流为________mA.

(3)当选用量程为10 V的电压挡测量电压时,表针也指于图示位置,则所测电压为

________ V.

用多用电表检查电路故障

电路故障的分析判断方法: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两点间的电压,若电压表有读

数,说明这两点与电源之间的连线是通路,断路故障点就在这两点之间;若电压表无读数,说明这两点与电源之间的连线是断路,断路故障点就在这两点与电源的连线上.逐渐缩小测量范围,不难找出断路故障点.短路的表现为电流不为零而两点之间电压为零,判断短路故障可据此判断.

例3如图8所示的电路中,1、2、3、4、5、6为连接点的标

.在开关闭合后,发现小灯泡不亮.现用多用电表检查电路

故障,需要检测的有:电源、开关、小灯泡、3根导线以及电

路中的各连接点.图8 (1)为了检测小灯泡及3根导线,在连接点1、2已接好的情况下,应当选用多用电表

的________挡.在连接点1、2同时断开的情况下,应当选用多用电表的________挡.(2)在开关闭合情况下,若测得5、6两点间的电压接近电源的电动势,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可能有故障.

(3)将小灯泡拆离电路,写出用多用电表检测该小灯泡是否有故障的具体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用多用电表进行了几次测量,指针分别处于a、b的位置,如图9所示.若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处于表格中所指的挡位,a和b的相应读数是多少?请填在表格中.

图9

2

图10

(1)若选择开关的位置如a箭头所示,则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测量结果为____.

(2)若选择开关的位置如b箭头所示,则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测量结果为__.

(3)若选择开关的位置如c箭头所示,则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测量结果为__.

(4)若选择开关的位置如c箭头所示,正确操作后发现指针的偏转角很小,那么接下

来的正确操作步骤应该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全部测量结束后,应把选择开关拨到____________或者________.

(6)无论用多用电表进行何种测量(限于直流),电流都应该从______色表笔经______

插孔流入电表.

3.某同学利用多用电表做了以下实验:

(1)使用多用电表测电阻,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选择开关扳到“×100”的欧姆挡上;

②把表笔插入测试插孔中,先把两根表笔相接触,旋转欧姆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

电阻刻度的零刻度线上;

③把两根表笔分别与某一待测电阻的两端相接,发现这时指针偏转较小;

④换用“×10”的欧姆挡,随即记下欧姆数值;

⑤把表笔从测试笔插孔中拔出后,就把多用电表放回桌上原处,实验完毕.

这个学生在测量时已注意到:待测电阻与其他元件和电源断开,不用手碰表笔的金属杆,那么该学生在实验中有哪些操作是错误的?(三个错误)

错误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错误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11所示,为多用电表的表盘,测电阻时,若用的是“×100”挡,这时指针

所示被测电阻的阻值应为________Ω;测直流电流时,用的是100 mA的量程,指针所示电流值为________mA;测直流电压时,用的是50 V量程,则指针所示的电压值为________V.

图11

4.在如图12所示的电路中,四节干电池串联,小灯泡A、B的规格均为“3.8 V,0.3 A”,合上开关S后,无论怎样移动滑动片,A、B灯都不亮.

图12

(1)用多用电表的直流电压挡检查故障.

①选择开关置于下列量程的________挡较为合适(用字母序表示)

A.2.5 V B.10 V C.50 V D.250 V

②测得c、d间电压约为5.8 V,e、f间电压为0,则故障是()

A.A灯丝断开B.B灯丝断开

C.d、e间连线断开D.B灯被短路

(2)接着利用欧姆表的“×1”挡测电阻,欧姆表经过欧姆调零.

①测试前,一定要将电路中的开关S____________;

②测c、d间和e、f间电阻时,某次测试结果如图13所示,读数为________ Ω,此时测量的是______间电阻.根据小灯泡的规格计算出的电阻为________Ω,它不等于测量值,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13

答案

课堂探究

例1(1)S(3)T0刻线(4)ADC

例2(1)1.5×103×1 k(2)30.8(30.7~30.9都正确)154(3)6.2

例3(1)电压欧姆(2)开关或连接点5、6(3)①将多用电表挡位调至欧姆挡;②将红、黑表笔短接,检查欧姆挡能否正常工作;③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若电阻为无穷大,表明小灯泡有故障.

随堂训练

1.23.00.57320

2.(1)直流电压 1.20 V(2)直流电流48 mA(3)电阻 1.6 kΩ(4)改用“×1 k”倍率,重新欧姆调零,测量、读数(5)OFF挡交流电压最高挡(6)红正3.(1)错误一:换用“×10”的欧姆挡,应该换用“×1 k”的欧姆挡.错误二:换挡后没有进行欧姆调零.错误三:使用完后没有将选择开关转到“OFF”挡或交流电压最高挡.(2)1 7004723.5

4.(1)①B②A(2)①断开②6e、f12.7欧姆表测量时灯泡未工作,灯泡温度低,电阻小

10级《数字逻辑电路》实验指导书

课程名称:数字逻辑电路实验 指导书 课时:8学时

集成电路芯片 一、简介 数字电路实验中所用到的集成芯片都是双列直插式的,其引脚排列规则如图1-1所示。识别方法是:正对集成电路型号(如74LS20)或看标记(左边的缺口或小圆点标记),从左下角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以1,2,3,…依次排列到最后一脚(在左上角)。在标准形TTL集成电路中,电源端V 一般排在左上端,接地 CC ,7脚为GND。若集端GND一般排在右下端。如74LS20为14脚芯片,14脚为V CC 成芯片引脚上的功能标号为NC,则表示该引脚为空脚,与内部电路不连接。 二、TTL集成电路使用规则 1、接插集成块时,要认清定位标记,不得插反。 2、电源电压使用范围为+4.5V~+5.5V之间,实验中要求使用Vcc=+5V。电源极性绝对不允许接错。 3、闲置输入端处理方法 (1) 悬空,相当于正逻辑“1”,对于一般小规模集成电路的数据输入端,实验时允许悬空处理。但易受外界干扰,导致电路的逻辑功能不正常。因此,对于接有长线的输入端,中规模以上的集成电路和使用集成电路较多的复杂电路,所有控制输入端必须按逻辑要求接入电路,不允许悬空。 (也可以串入一只1~10KΩ的固定电阻)或接至某一 (2) 直接接电源电压V CC 固定电压(+2.4≤V≤4.5V)的电源上,或与输入端为接地的多余与非门的输出端相接。 (3) 若前级驱动能力允许,可以与使用的输入端并联。 4、输入端通过电阻接地,电阻值的大小将直接影响电路所处的状态。当R ≤680Ω时,输入端相当于逻辑“0”;当R≥4.7 KΩ时,输入端相当于逻辑“1”。对于不同系列的器件,要求的阻值不同。 5、输出端不允许并联使用(集电极开路门(OC)和三态输出门电路(3S)除外)。否则不仅会使电路逻辑功能混乱,并会导致器件损坏。 6、输出端不允许直接接地或直接接+5V电源,否则将损坏器件,有时为了使后级电路获得较高的输出电平,允许输出端通过电阻R接至V ,一般取R=3~ cc 5.1 KΩ。

微生物检验手册(中文)

1、实验材料 2、试剂 氯化钠(Sigma) 平板计数琼脂PCA(DIFCO) 3次超纯水 3、试剂配制方法 (1)0.85%NaCl (250 ?) (2)Plate Count Agar (100 ?) Plate Count Agar(DIFCO) 2.35 g3次超纯水100 ?,121 ℃15分钟灭菌。 (3) 0.85% NaCl (100 ?) 4、实验步骤 所有微生物实验中,除均质在无菌室进行,其余的操作都要在超净工作台内。 (1)无菌操作取25g或25ml样品,加入225 ?灭菌生理盐水;均质2分钟。 (2)取1?样液加入到9 ?生理盐水试管中。 (3)依次做10倍梯度稀释。 (4)从合适的梯度中取1 ?加到无菌平板中(做2个平板),加入20 ?平板计数琼脂,混匀。

(5)冷凝后放到35±1℃培养箱中培养24~48h。 (6)菌落计数 ★菌落总数试验方法 ↓ ↓ 4.菌落计数(所有菌落定量实验都采取这种方法) 韩国方法中要求每个平板中30-300内的计数 参照GB/T 4789.2-2003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定性实验: 1. 实验材料 2. 试剂 3. 试剂配制方法 (1) 0.85% NaCl (250 ?) (2) Brilliant Green Lactose Broth (100? ) (3) EMB Agar (DIFCO) (100? ) NaCl Brilliant Green Lactose Broth (DIFCO) EMB Agar (DIFCO) 营养琼脂 (DIFCO) 3次超纯水 革兰氏染色试剂条 (MERCK)

实验十

实验十类与对象的基本概念 一、实验目的 类是C++扩展数据类型,可以封装不同类型的数据成员和函数成员。类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础。本次实验内容包括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从实际问题抽象出类等,通过实验要求掌握以下内容: 1、掌握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和类的定义方法。 2、掌握类成员的访问权限以及访问类成员的方法。 3、掌握内联函数和默认函数。 4、掌握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意义及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范例:设计并测试一个矩形类(Rectangle)。属性为矩形的左下角与右上角的坐标,矩形水平放置。操作为计算矩形的周长和面积。 程序】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Rectangle{ double left,top; double right,bottom; public: Rectangle(double l=0,double t=0,double r=0,double b=0); ~Rectangle(){}; void Assign(double l,double t,double r,double b); void Show();

double Area(); double Perimeter(); }; Rectangle::Rectangle(double l,double t,double r,double b){ left=l;top=t; right=r;bottom=b; } void Rectangle::Assign(double l,double t,double r,double b){ left=l;top=t; right=r;bottom=b; } void Rectangle::Show(){ cout<<"left-top point is("<

中兴数据通信网实验手册V1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数据通信网实验手册 通信与信息系统 国家级教学实验中心 目录 第1章实验室数据通信网络平台简介 (33) 1.1 实验室简介 (33) 1.2 实习相关实验设备 (33)

1.3 实验室计算机连接配置情况 (44) 1.4 实验室网络拓扑图 (55) 1.5 CCS2000服务器用户端程序操作说明 (55) 第2章数据网络常用知识介绍 (88) 2.1 IP地址及mac 地址 (88) 2.2 双绞线的种类及做法 (99) 2.3 布线原则 (99) 2.4 设备互连原则 (99) 2.5 连接设备的Console口 (1010) 2.6 常规错误检测和排错 (1111) 第3章初级网络配置基本知识 (1212) 3.1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1212) 3.2 静态路由选择原理 (1212) 3.3 动态路由选择原理 (1313) 3.4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1313) 3.5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1414) 第4章上机实验 (1515) 4.1 3928交换机的基本操作 (1515) 4.2 1800路由器的基本操作 (1616) 4.3 2826交换机VLAN配置 (1717) 4.4 3928交换机VLAN配置 (1919) 4.5 3928交换机VLAN路由实验 (2121) 4.6 交换机静态路由实验 (2424) 4.7 1800路由器静态路由实验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4.8 1800路由器RIP实验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4.9 OSPF单区域操作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4.10 OSPF多区域操作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5章其他品牌设备常用命令...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思科(CISCO)设备常用基本命令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华为设备常用基本命令..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6章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计算机网络常用英文单词对照表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常用网络符号.......... 错误!未定义书签。错误!未定义书签。

10实验十:随机信号分析应用在语音信号分析中

实验十:随机信号分析应用在语音信号分析中 ——音频信号时域特征和频域特征分析【实验目的】 ⑴ 了解随机信号分析的应用领域。 ⑵ 了解如何利用随机信号分析相关知识点对语音信号进行分析。【实验原理】 我们在这里主要研究语音信号检索的部分内容。在语音信号研究中,一般对音频信号需要进行三方面的研究: 1)音频信号的产生,这方面的研究集中在为音频信号建立产生模型,通过产生模型提取音频特征。 2)音频的传播,音频信号如何通过另外介质传播到人的耳朵里。 3)音频的接收,音频信号如何被人所感知。 在这里,我们只涉及到音频信号的产生,而其它方面不涉及。 音频是一种重要媒体。人耳能够听到的音频频率范围是60Hz- 20KHz,其中语音大约分布在300Hz-4KHz之内。人耳听到的音频是连续模拟信号,而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化信息。所以要将连续音频信号数字化后才能在计算机上进行处理。音频信号数字化时的采样频率必须高于信号带宽的2倍才能正确恢复信号。 在音频处理中,一般假定音频信号特性在很短时间区间内变化是很缓慢的,所以在这个变化区间内所提取的音频特征保持稳定。这样,对音频信号处理的一个基本概念就是将离散的音频信号分成一定长度单位进行处理,将离散的音频采样点分成一个个音频帧,也就是音频信 号“短时”处理方法。一般一个“短时”音频帧持续时间长度约为几个到几十个微妙。可以从音频信号中提取三类基本特征:时域特征、频域特征和时频特征。 1 时域特征提取 连续音频信号x经过采样后,得到k个采样点x(n)(1≤n≤k)。在音

频时域提取中,认为每个采样点x(n)(1≤n≤k)包含了这一时刻音频信号的所有信息,所以可以直接从x(n)(1≤n≤k)提取信息。可以提取的信息有:短时平均能量、过零率、线性预测系数。 对于采样得到的x(n)(1≤n≤k)音频信号,考虑到信号在段时间内的连贯性,首先把音频信号的K个采样点分割成前后迭代的音频帧,相邻帧之间的迭加率一般为30%-50%,音频处理中的“短时帧”均是这样得到的。 ① 短时平均能量 短时平均能量指在一个短时音频帧内采样点所聚集的能量。它能够方便的表示整个时间段内幅度的变化。其定义如下: 短时平均能量特征可以直接应用到有声/静音检测中,短时平均能量某一短时帧平均能量低于一个事先设定的阀值,则短时帧为静音,否则为非静音。如果静音的短时祯数超过了一定比例,则将这个例子判为静音音频例子。 2 过零率 过零率指在一个短时帧内,离散采样信号值由正到负和由负到正变化的次数。它可以有效的刻画不同的音频信号。其定义如下: 其中, 对于语音信号,辅音信号过零率低,而元音信号的过零率高。语音信号开始和结束都大量集中了辅音信号,所以在语言信号中,开始和结束部分得过零率会有明显身高,所以利用过零率可以判断语音是否开始和结束。 3 频率中心(FC):它是量度声音亮度的指标。即: ,其中是f t(n)的Fourier变换,,STE是短时平均能量。一般的,一段音乐的频率中心变化比较单一,语音的频率中心会出现连续的变化。 4 带宽(BW):它是衡量频率范围的指标。其定义为:

实验十报告

循环伏安法测定电极反应参数实验报告 姓名:吉武良院系:化院20系学号:PB13206270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循环伏安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 (2)掌握循环伏安法的实验技术和有关参数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在电化学分析方法中,凡是以测量电解过程中所得电流-电位(电压)曲线进行测定的方法称为伏安分析法。按施加激励信号的方式、波形及种类的不同,伏安法又分为多种技术,循环伏安法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一种重要的伏安分析方法。 先看线性扫描伏安法,若向工作电极和对电极上施加一随时间线性变化的直流电压(图1),记录电流-电势曲线(图2)进行分析,就叫线性扫描伏安法。 图1 图2 后,再回扫至原来的起始电位值E i,电循环伏安法就是将线性扫描电位扫到某电位E m 位与时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电压扫描速度可从每秒毫伏到伏量级。所用的指示电极有悬汞电极、铂电极或玻璃碳电极等。 图3 图4

当溶液中存在氧化态物质O 时,它在电极上可逆地还原生成还原态物质R , O + ne → R 当电位方向逆转时,在电极表面生成的R 则被可逆地氧化为O, R → O + ne 一个三角波扫描,可以完成还原与氧化两个过程,记录出如图4所示的循环伏安曲线。 循环伏安法一般不用于定量分析,主要用于研究电极反应的性质、机理和电极过程动力学参数等。 在循环伏安法中,阳极峰电流i P a 、阴极峰电流i P c 、阳极峰电位E pa 、阴极峰电位E P c 是最重要的参数,对可逆电极过程来说, 5763 E E E mV n ?=pa pc -= (1) 即阳极峰电势(E pa )与阴极峰电势(E pc )之差为57/n 至63/n mV 之间,确切的值与扫描过阴极峰电势之后多少毫伏再回扫有关。一般在过阴极峰电势之后有足够的毫伏数再回扫,△E P 值为58/n mV 。 1i i ≈pa pc (与扫描速度无关) (2) 正向扫描的峰电流i p 为: 3/21/21/2 i n AD c ν?5p =2.6910 (3) 式中各参数的意义为: i p — 峰电流(安培); n — 电子转移数; A — 电极面积(cm 2 ) D — 扩散系数(cm 2 /s ) ν—扫描速度(V /s ) c — 浓度(mol /L ) 从i p 的表达式看:i p 与ν1/2 和c 都呈线性关系,对研究电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电极电势为: 02 E E E += pa pc (4) 所以对可逆过程,循环伏安法是一个方便的测量标准电极电位的方法。 对于准可逆过程,曲线形状与可逆度有关,一般来说,△E P >59mV/n ,且峰电位随扫描速度的增加而变化,阴极峰变负,阳极峰变正。此外,根据电极反应性质的不同,i P a / i P c 可大于1,等于1或小于1,但均与扫描速度的平方根成正比,因为峰电流仍是由扩散速度所控制的。 对于不可逆过程,反扫时没有峰,但峰电流仍与扫描速度的平方根成正比,峰电位随扫描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根据E p 与扫描速度ν的关系,可计算准可逆和不可逆电极反应的速率常数K s 。 循环伏安法除可应用于电极过程可逆性的研究外,对于反应产物的稳定性、电化学-化学偶联反应及吸附等方面也是一种有效的研究手段。 三、仪器与试剂 1. 仪器 CHI600D 型电化学工作站;铂盘电极;玻璃碳电极;铂丝电极及饱和甘汞电极。 2. 试剂

系统建模及仿真实验指导书(10级)

《系统建模与仿真实验设计与指导》机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实验室 2013年3月 目录 基础实验(一)控制系统建模及稳定性分析 基础实验(二)控制系统的数字仿真 基础实验(三)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基础实验(四)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综合实验(五)控制系统的设计 实验说明: 通过本课程的实验教学,学生应熟练掌握MATLAB语言的程序设计与使用。掌握MATLAB软件实现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变换和稳定性分析;控制系统的数字仿真;控制系统的时域、频域分析;控制系统设计。通过实验对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具备解决自动化及相关专业领域中实际系统分析、设计与综合等问题的能力。 实验报告要求给出具体的MATLAB程序和简要的实验总结。 实验一 控制系统建模及稳定性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atlab中系统模型描述相关命令函数及使用; 2.掌握系统模型变换; 3.掌握Matlab中不同方法的系统稳定性分析。 二、实验内容 1.系统数学模型建立与转换 2.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三、实验步骤 1.系统数学模型建立

2. 系统数学模型转换 3. 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给定SISO 系统输入为“flow”,输出为“Temp”,传递函数为 使用MATLAB 表示该传递函数 ()22321.32 2.5e ()0.5 1.21 s s s G s s s s -++=+++ 将状态空间模型 转换为传递函数和零 极点增益模型。 R ) 已知控制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

实验二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一、实验目的 掌握Matlab中典型闭环系统的数字仿真; 二、实验内容 典型闭环系统的数字仿真MATLAB实现 三、实验步骤 求如图所示系统的阶跃响应y(t)的数值解。

实验十

实验十函数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 1.熟悉掌握函数的定义和调用。 2.掌握函数的实参、形参和返回值的概念及使用。 【实验内容】 一、试着编写下列程序 【例10-1】输出如下图形 ********** hello ********** 源程序: #include "stdio.h" void star() /*定义函数*/ { printf("**********\n"); } void fun() /*定义函数*/ { printf(" hello\n"); } main() { star(); fun(); star(); } 举一反三 【10-1】输出如下图形 ********** ********** hello ********** **********

【例10-2】在函数fun中求1+2+3+4+5的和值,在main()函数中输出和值。 源程序: #include "stdio.h" int fun(int n) /*定义函数*/ { int i=1,sum=0; for(;i<=n;i++) sum+=i; return sum; /*通过return语句向main()返回值*/ } main() { int i=5,sum; sum=fun(i); printf("sum=%d\n",sum); } 举一反三 【10-2】从键盘输入一个正整数n,计算n!的值。要求定义和调用函数fac(n),计算n!。源程序: #include “stdio.h” int fac(int m) {/***************begin****************/ /***************end******************/ } int main() { int n; double f; printf(“input n:”); scanf(“%d”,&n); f=fac(n); printf(“%d!=%f\n”,n,f); } 【例10-3】输入x,输出相应的y值。要求定义和调用函数fun,实现下面的分段函数。 0 (x=0) y= sin(x) (x>0) |x| (x<0) 源程序:

实验十

任务1:利用当前时间初始化DS1302,即将2016年5月30号星期二12点30分00秒写到DS1302,并且以1秒的精度将时间时、分、秒显示到数码管上。 #include sbit DS1302_CE = P2^4; sbit DS1302_CK = P2^1; sbit DS1302_IO = P2^0; sbit dula=P2^6; sbit wela=P2^7; bit flag200ms = 0; //200ms定时标志 unsigned char T0RH = 0; //T0重载值的高字节 unsigned char T0RL = 0; //T0重载值的低字节 unsigned char a,b,c,d,e,f; void ConfigTimer0(unsigned int ms); void InitDS1302(); unsigned char DS1302SingleRead(unsigned char reg); unsigned char code LedChar[] = { //数码管显示字符转换表 0x3f,0x06,0x5b,0x4f,0x66,0x6d,0x7d,0x07,0x7f,0x6f}; void main() { unsigned char i; unsigned char psec=0xAA; //秒备份,初值AA确保首次读取时间后会刷新显示 unsigned char time[8]; //当前时间数组 EA = 1; //开总中断 ConfigTimer0(1); //T0定时1ms InitDS1302(); //初始化实时时钟 while (1) { if (flag200ms) //每200ms读取依次时间 { flag200ms = 0; for (i=0; i<7; i++) //读取DS1302当前时间 { time[i] = DS1302SingleRead(i); } if (psec != time[0]) //检测到时间有变化时刷新显示 { a = time[2] >> 4 ; b = time[2]&0x0F; c = time[1] >> 4 ; d = time[1]&0x0F ; e = time[0] >> 4 ;

T100中文操作指南

T100 Thermal Cycler中文操作手册

手册内容 1 工作环境 2 T100 Thermal Cycler的介绍 3 T100 Thermal Cycler 创建、编辑和储存程序 4 运行程序 5 管理文件夹和反应程序文件 6 工具 7 仪器日常维护

1 工作环境 1.1 工作温度15-31℃ 1.2 工作和存储湿度20-80% 1.3 工作电源100–240 V AC (±10%), 50–60HZ. 1.4 PCR许可证有 2 T100 Thermal Cycler的介绍 2.1 T100 Thermal Cycler 各部分简介 T100 Thermal Cycler具有96孔的反应模块,可以使用标准96孔板、联管或单管等多种耗材。仪器支持的样品反应体积为1-100ul, 推荐的反应体积为15-50ul。仪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加热模块:放置装有样品的标准96孔板、联管或单管 ?热盖:加热样品管的顶部,防止样品蒸发和冷凝 ?触屏:用于反应程序的编辑、修改和运行,实时显示运行程序 ?USB接口:外接USB,导出数据 ?LED指示灯:仪器正常运行时,指示灯亮 ?散热口:提供通风,用于仪器的快速升温和降温 2.2 触屏

仪器开机后,显示触屏界面,界面提供仪器的名字,日期和时间,触屏上的四个按键分别代表的意义如下: ?New Protocol:创建一个新的反应程序 ?Saved Protocols:查看、编辑、运行储存的程序 ?Incubate:可长时间运行一个恒定的温度,与水浴锅功能相似 ?Tools:设置、仪器自检、仪器信息、软件升级 2.3 放置样品 向上打开仪器热盖,将样品管放到相应的位置,合上热盖。热盖的主要功能是在程序运行时,加热样品管的顶部,防止样品蒸发和冷凝。 放置样品管时,要确保管子与反应模块完全接触,且反应模块必须完全干净。

10实验十 移位寄存器

实验十移位寄存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组成。 2.测试双向移位寄存器的逻辑功能。 3.掌握二进制码的串行并行转换技术、二进制码的传输和累加。 二、实验原理 1.单向移位寄存器 移位寄存器是一种由触发器连接组成的同步时序电路。每个触发器的输出连到下一级触发器的控制输入端,在时钟的作用下,存贮在移位寄存器中的信息,逐位左移或右移。 移位寄存器的清零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所有触发器的清零端CLR’连在一起,置位端S连在一起,当CLR=0,S=1时,Q端为0,这种方式称为“异步清零”。另一种方法是在串行输入端输入“0”电平,接着从CK端送4个脉冲,则所有触发器也可清至零状态。这种方式称为“同步清零”。 74LS164为集成的八位移位寄存器,特点是选通串行输入,并行输出。器件功能和外部引脚排列如图10-1所示。 1 2 3 4 5 6 7 图10-1 74LS164引脚排列CLR:清零CK(CP):时钟A、B:串入Q A~Q B:并出

2.双向移位寄存器 74LS194为集成的四位双向移位寄存器,当清零端(CLR)为低电平时,输出端(Q A、Q B、Q C、Q D)均为低电平(零)。当工作方式控制端(S1、S0)均为高电平时,在时钟(CK)上升沿作用下,并行数据(A、B、C、D)被送入相应的输出端(Q A、Q B、Q C、Q D),此时串行数据被禁止;当S1为低电平,S0为高电平时,在时钟CK上升沿作用下进行右移操作,数据由R送入;当S1为高电平,S0低电平时,在时钟CK上升沿作用下进行左移操作,数据由L送入;当S0和S1为低电平时,时钟CK被禁止, 移位寄存器保持不变。 三、实验仪器和器件 1.实验仪器 DZX-2B型电子学综合实验装置 2.器件 74LS00(二输入端四与非门)、74LS20(四输入端二与非门) 74LS76(双J-K触发器)、74LS164(单向移位寄存器) 四、实验内容 1.由四个主从J-K触发器构成简单的四位串行移位寄存器(用74LS76),并测量其逻辑功能;

美国FDA分析方法验证指南中文译稿[1]

1 II. 背景 (2) III. 分析方法的类型 (3) A. 法定分析方法 (3) B. 可选择分析方法 (3) 3 C. 稳定性指示分析 (3) IV. 对照品…………………………………………………………………………… 4 A. 对照品的类型 (4) B. 分析报告单 (4) C. 对照品的界定 (4) V. IND 中的分析方法验证 (6) VI. NDA, ANDA, BLA 和PLA 中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和格式 (6) A. 原则 (6) B. 取样 (7) C. 仪器和仪器参数 (7) D. 试剂 (7) E. 系统适应性实验 (7) F. 对照品的制备 (7) G. 样品的制备 (8) H. 分析方法 (8) L. 计算 (8) J. 结果报告 (8) VII. NDA,ANDA,BLA 和PLA 中的分析方法验证 (9) A.非法定分析方法 (9) 1.验证项目 (9) 2. 其它分析方法验证信息 (10) a. 耐用性 (11) b. 强降解实验 (11) c. 仪器输出/原始资料 (11) 3.各类检测的建议验证项目 (13) B.法定分析方法 (15) VIII. 统计分析………………………………………………………………………… 15 A. 总则 (15)

C. 统计 (16) IX. 再验证 (16) X. 分析方法验证技术包:内容和过程…………………………………………… 17 A. 分析方法验证技术包 (17) B. 样品的选择和运输 (18) C. 各方责任 (19) XI. 方法……………………………………………………………………………… 20 A. 高效液相色谱(HPLC) (20) B. 气相色谱(GC) (22) C. 分光光度法,光谱学,光谱法和相关的物理方法 (23) D. 毛细管电泳 (23) E. 旋光度 (24) F. 粒径相关的分析方法 (25) G. 溶出度 (26) H. 其它仪器分析方法 (27) 附件A:NDA,ANDA,BLA 和PLA 申请的内容 (28) 附件B:分析方法验证的问题和延误 (29) 参考文献…………………………………………………………………………………… 30 术语表……………………………………………………………………………………… 32 This guidance provides recommendations to applicants on submitting analytical procedures, validation data, and samples to support the documentation of the identity, strength, quality, purity, and potency of drug substances and drug products. 1. 绪论 本指南旨在为申请者提供建议,以帮助其提交分析方法,方法验证资料和样品用于支持 原料药和制剂的认定,剂量,质量,纯度和效力方面的文件。 This guidance is intended to assist applicants in assembling information, submitting samples, and presenting data to support analytical methodologies. The recommendations apply to drug substances and drug products covered in new drug applications (NDAs), abbreviated new drug applications (ANDAs), biologics license applications (BLAs), product license applications (PLAs), and supplements to these applications.

实验10

实验十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一、欧姆表原理(多用电表测电阻原理) 1.构造:如图1所示,欧姆表由电流表G 、电池、调零电阻R 和红黑表笔组成. 图1 欧姆表内部:电流表、电池、调零电阻串联. 外部:接被测电阻R x . 全电路电阻R 总=R g +R +r +R x 2.工作原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I =E R g +R +r +R x . 3.刻度的标定:红黑表笔短接(被测电阻R x =0)时,调节调零电阻R ,使I =I g ,电流表的指针达到满偏,这一过程叫欧姆表调零. (1)当I =I g 时,R x =0,在满偏电流I g 处标为“0”.(图甲) (2)当I =0时,R x →∞,在I =0处标为“∞”.(图乙) (3)当I =I g 2 时,R x =R g +R +r ,此电阻是欧姆表的内阻,也叫中值电阻. 二、多用电表 1.表盘:多用电表可以用来测量电流、电压、电阻等,并且每一种测量都有几个量程.外形如图2所示:上半部为表盘,表盘上有电流、电压、电阻等多种量程的刻度;下半部为选择开关,它的四周刻有各种测量项目和量程.另外,还有欧姆表的调零旋钮、指针定位螺丝和测试笔的插孔.

图2 由于多用电表的测量项目和量程比较多,而表盘的空间有限,所以并不是每个项目的量程都有专门的标度,有些标度就属于共用标度,如图中的第二行就是交、直流电流和直流电压共用的标度. 2.挡位:如图3所示,其中1、2为电流测量端,3、4为电压测量端,5为电阻测量端,测量时,黑表笔插入“-”插孔,红表笔插入“+”插孔,并通过选择开关接入与待测量相对应的测量端. 图3 三、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1.晶体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它有两个极,即正极和负极,它的符如图4甲所示. 2.晶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符上的箭头表示允许电流通过的方向).当给二极管加正向电压时,它的电阻很小,电路导通,如图乙所示;当给二极管加反向电压时,它的电阻很大,电路截止,如图丙所示. 图4 3.将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拨到欧姆挡,红、黑表笔接到二极管的两极上,当黑表笔接“正”极,红表笔接“负”极时,电阻示数较小,反之电阻示数很大,由此可判断出二极管的正、负极. 四、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实验目的 1.了解多用电表的构造和原理,掌握多用电表的使用方法. 2.会使用多用电表测电压、电流及电阻. 3.会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中的电学元件. 实验器材 多用电表、电学黑箱、直流电源、开关、导线若干、小灯泡、二极管、定值电阻(大、中、小)三个. 实验步骤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指导

临床检验基础学实验指导 血液常规检验 一、微量吸管得使用、毛细血管采血、计数板得鉴定与使用【实验目得】:掌握微量吸管得使用、毛细血管采血、计数板得鉴定、构造与使用、 【实验试剂】:红细胞稀释液、75%乙醇、消毒药棉。 【实验器材】: 一次性采血针、计数板、盖玻片、微量吸管、2ml吸管、中号试管、显微镜、小玻璃棒。 【实验原理】:一次性采血针刺破毛细血管后,用微量吸管吸取一定量得血液,稀释一定得倍数,冲入计数池计数一定体积内得细胞得数量。 【实验方法】:一、微量吸管得使用:用抗凝血训练微量吸管得使用、 二、毛细血管采血(以红细胞计数为例): 准备:取清洁干燥试管一支,加2ml红细胞稀释液。 采血部位选择、按摩→75%乙醇棉球进行刺针部位皮肤消毒→待酒精挥发干(否则血流不成滴)→自指尖腹内侧迅速刺针→擦去第一滴血→准确吸取10ul血液→用无菌干棉球压住伤口止血→用无菌干棉球擦去管尖外围余血后→将血液释放到稀释液底部→回吸上清液2-3次→轻轻混匀。 三、计数板构造与应用 1.计数板构造 外观构造:每块计数板由“H”型凹槽分上下两个计数室,在计数室两侧各有一条支柱,比计数室高出0、1mm,将一块平整光滑得血细胞计数专用盖玻片(24.0mm×20、0mm×0、6mm)覆盖其上时,盖玻片与计数室间形成0.1mm得缝隙、

格子构造:计数池长、宽各3mm,平均分成9个大格,每个大方格得容积就是0。1 mm3四角得四个大方格分别用单线划分成16个中方格,就是白细胞计数区域;中央得大方格用双线条划分成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用单线划分成16个小方格,其中四角与正中得5个中方格就是红细胞计数区域。 2、计数板得使用: 用清洁干燥柔软得纱布擦拭计数板及盖玻片→用推盖法从计数板下缘向前平推盖玻片将其盖在计数室上→充分混匀细胞悬液→充池→静置→观察细胞分布情况(若严重不匀,应重新充池、) 【注意事项】: 1.采血部位应选择皮肤完整,不能有烧伤、冻疮、发绀、水肿或炎症。 2.针刺应迅速,深度适宜(约2—3mm)、待血液自行流出,擦去第一滴血。 3。微量吸管取血时应将微量吸管管尖侧着插入血滴中央。若血流不暢,可以左手自采血部位远端向指尖稍压力至血液流出为止。切忌用力挤压,造成组织液混入,影响结果准确性。 4.计数板在使用中勿让手指接触计数池及盖玻片表面,以访油腻污染,致使充液时起泡。 二、血涂片得制作,瑞氏染色 【实验目得】:掌握血片制作方法,瑞氏染色原理及方法。 【实验试剂】:瑞-吉氏复合染液 (Ⅰ液、Ⅱ液) 【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片、推玻片、一次性针头、消毒棉球、洗耳球【实验原理】:细胞得着色既有化学得亲与作用,又有物理得吸附作用,不同得细胞由于其所含化学成分不一样,化学性质各不相同,所以对染料得亲与力也不一样,因此将细胞染成不同得颜色、 【实验方法】:一、瑞一吉氏复合染液配制

10.实验十.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实验十. 水中化学需氧量容量法与库伦滴定法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了解化学需氧量的基本概念,掌握容量法测定化学需氧量的原理和技术。 二、实验原理: 在强酸性溶液中,准确加入过量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加热回流,将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氧化,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亚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根据所消耗的重铬酸钾标准溶液量计算水样化学需氧量。 三、实验仪器与药剂: 1、实验仪器 ⑴500mL全玻璃回流装臵。 ⑵加热装臵(电炉)。 ⑶25mL或50mL酸式滴定管、锥形瓶、移液管、容量瓶等。 2、实验药剂 ⑴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 =0.2500mol/L):称取预先在120℃ 1/6K2Cr2O7 烘干2h的基准或优质纯重铬酸钾12.258g溶于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稀释至标线,摇匀。

⑵试亚铁灵指示液:称取1.485g 邻菲啰啉(C 12H 8N 2〃H 2O )、0.695g 硫酸亚铁(FeSO 4〃7H 2O )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 ,贮于棕色瓶内。 ⑶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c (NH4)2Fe(SO4)2〃6H2O ]≈0.1mol/L:称取39.5g 硫酸亚铁铵溶于水中,边搅拌边缓慢加入20mL 浓硫酸,冷却后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标线,摇匀。临用前,用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标定。 ⑷硫酸-硫酸银溶液:于500mL 浓硫酸中加入5g 硫酸银。放臵1-2d ,不时摇动使其溶解。 ⑸硫酸汞:结晶或粉末。 四、实验步骤: 1、硫酸亚铁铵溶液的标定: 准确吸取10.00m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于500mL 锥形瓶中,加水稀释至110mL 左右,缓慢加入30mL 浓硫酸,混匀。冷却后,加入3滴试亚铁灵指示液(约0.15mL ),用硫酸亚铁铵溶液滴定,溶液的颜色由黄色经蓝绿色至红褐色即为终点。 c =(0.2500×10.00)/V (10-1) 式中:c-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 V-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用量(mL )。 2、水样回流消解 取20.00mL 混合均匀的水样(或适量水样稀释至20.00mL )臵于250mL 磨口的回流锥形瓶中,准确加入10.00mL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及

实验十 文件

实验十文件 实验时间:年月日 【实验目的】 1、了解文件类型及文件指针。 2、学会文件基本操作,如打开、关闭、读、写等。 3、结合一定的算法,掌握比较复杂的文件操作方法。 【实验内容】 1、文件的基本操作; 2、fopen函数的使用及其各参数的含义,fclose函数的使用。 【实验步骤】 编程题: 文件复制与追加 1、根据程序提示从键盘输入一个已存在的文本文件的完整文件名,再输入一个新文本文件的完整文件名,然后将已存在的文本文件中的内容全部复制到新文本文件中,利用文本编辑软件,通过查看文件内容验证程序执行结果。 2、模拟DOS命令下的COPY命令,在DOS状态下输入命令行,以实现将一个已存在的文本文件中的内容全部复制到新文本文件中,利用文本编辑软件查看文件内容,验证程序执行结果。 3、根据提示从键盘输入一个已存在的文本文件的完整文件名,再输入另一个已存在的文本文件的完整文件名,然后将第一个文本文件的内容追加到第二个文本文件的原内容之后,利用文本编辑软件查看文件内容,验证程序执行结果。 4、根据提示从键盘输入一个已存在的文本文件的完整文件名,再输入另一个已存在的文本文件的完整文件名,然后将源文本文件的内容追加到目的文本文件的原内容之后,并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显示源文件和目的文件中的文件内容,以此来验证程序执行结果。 三、分析与思考 如果要复制的文件内容不是用函数fputc()写入的字符,而是用函数fprintf()写入的格式化数据文件,那么如何正确读出该文件中的格式化数据呢?还能用本实验中的程序实现文件的拷贝吗?请读者自己编程验证。 解答: 1、#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LEN 80 main() { FILE *fpSrc = NULL; FILE *fpDst = NULL; char ch; char srcFilename[MAXLEN]; /* 源文件名*/

(10实验学时)微机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第一部分单片机原理及汇编程序设计 实验一认识单片机开发系统,学习有关软件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学习Keil C51 集成开发环境的操作; 2.熟悉TD-NMC+教学实验系统板的结构及使用; 3.熟悉程序汇编、装入、调试及执行过程。 二、实验设备 PC机一台,TD-NMC+教学实验系统平台 三、实验内容 1.观察TD-NMC+教学实验系统的结构; 2.编写实验程序,将00H~0FH 共16个数写入单片机内部RAM 的30H~3FH 空间。通过本实验, 学生需要掌握Keil C51 软件的基本操作,便于后面的学习。 3. 练习编辑、调试、汇编、通信的方法和步骤。 四、实验步骤 1.观察TD-NMC+教学实验系统的结构,了解主机、主要芯片位置,电源连接方法,通信接口位置,复位方法,显示等。 2. 创建Keil C51 应用程序 在Keil C51 集成开发环境下使用工程的方法来管理文件,所有的源文件、头文件甚至说明性文档都可以放在工程项目文件里统一管理。 下面创建一个新的工程文件Asm1.Uv2,以此详细介绍如何创建一个Keil C51 应用程序。 (1)运行Keil C51 软件,进入Keil C51 集成开发环境。 (2)选择工具栏的Project 选项,如图1-1-1 所示,弹出下拉菜单,选择NewProject 命令,建立一个新的μVision2 工程。这时会弹出如图1-1-2 所示的工程文件保存对话框,选择工程目录并输入文件名Asm1 后,单击保存。 图1-1-1 工程下拉菜单 图1-1-2 工程保存对话框 (3)工程建立完毕后,μVision2 会马上弹出如图1-1-3 所示的器件选择窗口。器件选择的目的是告诉μVision2 使用的80C51 芯片的型号是哪一个公司的哪一个型号,不同型号的51芯片内部资源是不同的。此时选择SST 公司的SST89E554RC。另外,可以选择Project 下拉菜单中的“Select Device for Target ‘Target 1’”命令来弹出图1-1-3 所示的对话框。 1

10实验十 QPSK实验(正交调制)

实验十 QPSK实验(正交调制) 一、实验目的 1、学习QPSK中频调制器原理。 2、正交调幅法QPSK中频调制器硬件实现方法。 3、数字中频调制方式与频带利用率。 二、实验仪器 1、计算机一台 2、通信基础实验箱一台 3、100MHz示波器一台 4、频谱分析仪一台 5、螺丝刀一把 三、实验原理 QPSK系统在现代数字通信中起过重要作用,由于该系统稳定性好、门限特性好、电路实现简单等优点在数字通信和卫星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直至数字通信发展到今天,QPSK系统仍然在进一步广泛应用,例如在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宽带双向网络的上行信道、卫星电视等。 正交调幅法实现QPSK中频调制器的原理框图如图10-1所示。主要由5个模块组成: (1)时钟源 (2)FPGA组成的“基带信号处理”电路 (3)载波发生器 (4)正交调制器 (5)中频滤波放大 图10-1 QPSK中频调制器原理框图

调制器的主要技术指标是: (1)信码率8Mb/S (2)中频频率35M(可微调) (3)采用模拟乘法器方式QPSK调制 (4)调制输出电平大于500mv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在MAXPLUSⅡ设计平台下进行电路设计 QPSK调制器中,基带处理电路由2分频器、伪随机码发生器nrz、扰码sc、串并变换sp、四相差分编码ccodera组成,如图10-2所示。 wire 图10-2 QPSK调制器基带处理电路 FPGA引脚定义: CLK 83 脚(外部16.9M 时钟) 1/2cp 37 脚 NNRZ 39 脚 X 40 脚(并行输出1) Y 48 脚(并行输出2) X11 50 脚(并行输出1送到乘法器12脚) X12 52 脚(并行输出2送到乘法器5脚) 参考MAXPLU SⅡ的操作方法进行电路编译和仿真。 2、实验板设置 (1)接通SW_6(用短路块),晶体振荡器X1产生16.9344M时钟信号,T8为该时 钟频率的测试点。 (2)K2的“1”脚置“ON”。将16.9344Mc时钟信号送到FPGA第83脚(全局时钟 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