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血液及造血系统药

药理学——血液及造血系统药
药理学——血液及造血系统药

药理学——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第五篇其它各系统药物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

消化系统药物

呼吸系统药理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

一、抗贫血药

二、促凝血药和抗凝血药

三、抗血小板药

四、升高白细胞药物和造血生长因子

五、血容量扩充药

考情分析

一、抗贫血药

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补铁;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叶酸、维生素B12

(一)铁剂

【出题要点】

能口服、不注射!

口服制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

注射制剂:右旋糖酐铁、蔗糖铁

【出题要点】

影响口服铁吸收的因素:

Fe2+易被吸收

胃酸(HCl)、VitC——促进Fe3+转化为Fe2+,促进吸收

鞣酸、磷酸盐、抗酸药——可使铁盐沉淀,妨碍吸收;

铁盐能与四环素形成络合物——互相影响吸收;

不良反应;

口服制剂:主要是胃肠刺激(饭后服可减少发生)

便秘(因生成FeS)

牙齿变黑…

注射制剂:过敏,心悸、胸闷、血压下降等

——治疗:去铁胺。

(二)叶酸

【出题要点】

①作用:作为甲基供给体,传递一碳单位,参与嘌呤和嘧啶的形成;

②应用:

*各种原因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小剂量叶酸(<0.8mg/d)——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对维生素B12缺乏所致“恶性贫血”——大剂量叶酸可纠正血象、但不能改善神经症状。

(三)维生素B12

【出题要点】

①作用:维生素B12——是细胞分裂和维持神经组织髓鞘完整所必需的辅酶。

②应用:

*主要用于:巨幼红细胞贫血

恶性贫血(终身肌注射、口服无效)

*也用于:神经炎、神经萎缩、神经痛、白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小儿生长发育不良、牛皮癣、日光性皮炎……等的辅助治疗。

二、促凝血药和抗凝血药

【如图:凝血与纤溶过程及药物作用环节】

(一)促凝血药(止血药)

1.维生素K

【分类及特点】

【药理作用】

——促进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

【临床应用】

(1)治疗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

◇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梗阻性黄疽、胆瘘

◇慢性腹泻

◇广泛肠段切除后

◇新生儿

(2)口服抗凝血药过量引起的出血

(3)治疗胆道蛔虫所致的胆绞痛

【不良反应】

维生素K1静脉注射速度过快——颜面潮红、呼吸困难、胸闷、血压剧降等。

维生素K3/K4口服——易出现胃肠道反应;

维生素K3/K4肌内注射——引起疼痛;

较大剂量维生素K3——可引发新生儿、早产儿溶血性贫血和高胆红素血症等。

2.氨甲苯酸和氨甲环酸

【作用机制】——抗纤维蛋白溶解

与纤溶酶中的赖氨酸结合部位结合,阻断纤溶酶的作用,抑制纤维蛋白凝块的裂解而止血。【临床应用】——用于纤溶亢进所致的出血

如:脏器外伤、术后的异常出血、鼻、喉、口腔局部止血,也可用于血友病的辅助治疗。【不良反应】——剂量过大可致血栓形成。

--止血药--

凝血酶原缺乏症

选用Vk来纠正

ⅡⅦⅨⅩ合成多

肝功不良减效果

纤溶亢进出血症

氨甲环酸可纠正

作用较强毒性低

血栓形成要注意

(二)抗凝血药

临床主要用于:

●防止血栓的形成

●阻止已形成血栓进一步发展

药物:

1.注射用抗凝血药:肝素,低分子量肝素。

2.口服抗凝血药:香豆素类:华法林。

3.体外抗凝药:枸橼酸钠。

1.肝素

【抗凝机制】

——增强:抗凝血酶Ⅲ(ATⅢ耗)的活性

【抗凝特点】

口服无效,常静脉给药

体内、体外均有抗凝作用

抗凝作用:强大、迅速、短暂

长期连续应用肝素会使ATⅢ耗竭,作用减弱

可防止血栓形成和扩大,但对已形成的血栓无效。

【临床应用】

①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

如:心肌梗死、肺栓塞、外周静脉血栓和心血管手术时栓塞等。

②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症(DIC)的高凝期

③体外抗凝

如:用于输血、体外循环和血液透析时的抗凝。

【不良反应】

①自发性出血——毒性较低,过量易致出血

应:严格控制剂量

应:严密监测凝血时间(APTT)

一旦出血应:立即停药

应用:硫酸鱼精蛋白对抗。

②偶见过敏反应:如发热、哮喘、荨麻疹、鼻炎、结膜炎。

【禁忌症】——有出血倾向者

如:溃疡、严重高血压、脑出血、孕妇、流产、外科手术后、血友病患者……

2.低分子量肝素(LMNHs)

【代表药】替地肝素、依诺肝素等。

【抗凝特点】

①对Ⅹa的抑制作用强,对Ⅱa的抑制作用弱;

②作用更强、出血并发症更少、不需监测凝血时间;

③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

3.香豆素类

【常用药物】

华法林

双香豆素

醋硝香豆素(新抗凝)

新双香豆素

——它们的作用和用途相似,仅所用剂量、作用快慢和维持时间长短不同。【药动学】

口服吸收慢而不规则(华法林因其在胃肠道吸收快而完全,故应用最广泛)血浆蛋白结合率几乎100%

在肝代谢为无活性化合物自尿中排出

但醋硝香豆素大部分以原形经肾排出。

【抗凝机制】

竞争性抑制: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

——阻止维生素K的循环再利用而产生抗凝作用。

【抗凝特点】

口服抗凝药:体内抗凝,体外无效;

抗凝作用:温和、缓慢、持久;

对已具活性的凝血因子无作用——需待血液循环中具有抗凝活性的凝血因子耗竭后,才出现临床疗效,显效慢,作用维持时间长。

【临床应用】

防治血栓性疾病

急性期用肝素,再用华法林长期维持;

【不良反应】

过量易引起出血。

对轻度出血者——减量或停药即可缓解;

中重度出血者——应给予维生素K1、新鲜血或血浆对抗。

【药物相互作用】

与广谱抗生素、药酶抑制剂如甲硝唑、西咪替丁等合用——抗凝作用增强;

与药酶诱导剂如巴比妥类等合用,加速华法林代谢——抗凝作用减弱;

与保泰松、甲苯磺丁脲等竞争血浆蛋白,使其

游离药物浓度升高——抗凝作用增加。

【考点归纳:比较肝素、华法林】

--抗凝血药--

血栓疾病需抗凝,肝素作用强快灵

抗凝适用体内外,鱼精蛋白拮抗快

双香豆素仅体内,过量中毒加维K

枸橼酸钠用体外,大量输血防低钙

(三)促纤维蛋白溶解药(溶栓药)

【药物】链激酶、尿激酶(非选择性)

阿替普酶、瑞替普酶(选择性)

【机制】使纤溶酶原——激活为纤溶酶;

【作用】使已经形成的血栓溶解;

【应用】

静脉注射

主要用于: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

如:急性肺栓塞,急性心肌梗死、深静脉栓塞。

——但对形成已久,并已机化的血栓无效。

【不良反应和禁忌】

主要不良反应:出血和过敏

注射部位出现血肿

可致死性出血

【禁忌】

出血性疾病(内脏出血\出血性脑卒中\大血管穿刺\消化性溃疡)

严重高血压、糖尿病

最近应用过肝素或香豆素类抗凝药物的患者

外科手术患者三日内不得使用本品。

三、抗血小板药

【常用药物】

阿司匹林

双嘧达莫(潘生丁)

噻氯匹啶

氯吡格雷

1.阿司匹林

【药理作用】

属解热镇痛抗炎药,小剂量(每日75mg)通过抑制血小板环氧酶,使TXA2减少,抑制血小板聚集。【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预防手术后血栓形成及心肌梗死。

对急性心肌梗死或变异型心绞痛者,可降低死亡率及梗死率;

也能减少短暂性脑缺血的发生率。

2.双嘧达莫(潘生丁)

【药理作用】

主要是激活腺苷酸环化酶、抑制磷酸二酯酶

——提高cAMP含量,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防治血栓形成,与阿司匹林合用效果更好

治疗量可有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

促凝血药(止血药)

1.促凝血因子合成——维生素K1

2.促凝血因子活性——酚磺乙胺

3.抗纤维蛋白溶解(氨甲苯酸、氨甲环酸)

4.影响血管通透性——卡巴克络

5.蛇毒血凝酶

抗凝血药(抗栓药)

1.肝素、低分子肝素(急)

2.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慢)

3.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

4.凝血因子X抑制剂

(1)间接——磺达肝癸钠、依达肝素

(2)直接——XX沙班

5.抗血小板药

四、升高白细胞药物和造血生长因子

1.维生素B4:

作用:作为辅酶,参与体内RNA和DNA的合成

——促进白细胞生成。

应用:放疗、化疗及某些药物…引起的

——粒细胞下降及急性粒细胞减少症。

2.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

作用:促进骨髓红细胞分化增殖

应用:肾性贫血、再障…

3.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非格司亭)

作用:促进造血干细胞从静止期进入细胞增殖周期

——特别是对中性粒细胞的作用尤为明显。

应用:各种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4.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生白能,沙格司亭)

作用:与白细胞介素3共同作用于多向干细胞和多向祖细胞等细胞分化较原始部位,刺激骨髓细胞的分化、增殖、成熟——使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增加,并使之活化,提高粒细胞的吞噬及免疫活性。

应用:主要用于骨髓移植患者;

也用于化疗、再障、艾滋病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辅助治疗。

五、血容量扩充药

1.右旋糖酐

2.羟乙基淀粉

1.右旋糖酐

【作用及应用】

静注后可提高血液的胶体渗透压

——扩充血容量、维持血压

——主要用于低血容量性休克(中分子>低分子>小分子)

覆盖于红细胞、血小板和胶原周围,降低了血小板的粘附、凝集及血液黏稠度

——阻止血栓形成和改善微循环

——用于DIC及预防手术后血栓栓塞(小分子>低分子)

小分子右旋糖酐

——有强大的渗透性利尿作用

——可用于脑水肿(小分子)

2.羟乙基淀粉

【作用】

中葡萄糖单位的碳原子被羟乙基化——难于被淀粉酶水解,使其在血管内的停留时间显著延长。

产生渗透压作用——维持并扩张血浆容量

【应用】

作为合成的血浆代用品——静脉注射后可以补充血浆容量,预防和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血容量不足和休克,特别是创伤性休克和失血性休克。

【不良反应】

大剂量输注后能够抑制凝血因子(特别是Ⅷ因子的活性)引起的凝血障碍。

个别病例可发生过敏反应。

过敏者、严重心功能不全、严重肾功能障碍、严重凝血功能异常者禁用。

【例题】华法林过量引起的出血应选用的解救药是()

A.硫酸鱼精蛋白

B.维生素K

C.尿激酶

D.维生素B12

E.肝素

『正确答案』B

【例题】维生素K的拮抗剂是()

A.链激酶

B.双嘧达莫

C.华法林

D.噻氯匹定

E.肝素

『正确答案』C

【例题】临床上不能应用肝素治疗的疾病是()

A.心肌梗死

B.产后出血

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脑栓塞

E.肺梗塞

『正确答案』B

【例题】具有抗血小板作用的药物是()

A.双嘧达莫

B.维生素K

C.肝素

D.华法林

E.氨甲苯酸

『正确答案』A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

第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 一、选择题 【A1型题】 1.铁剂可用于治疗 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2.下列关于用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A.常与维生素C配伍以促进铁的吸收 B.服用铁剂时忌喝茶 C.禁与四环素类药物同服 D.可与碳酸氢钠同服以促进铁剂的吸 E.口服铁剂宜饭后服用 3.下列关于维生素K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参与凝血酶原的形成 B.用于阻塞性黄疸的治疗 C.用于水杨酸类药物所引起的出血 D.致严重肝硬化性出血 E.新生儿出血 4.维生素K没有下列哪项不良反应 A.快速静脉注射维生素K时可致血压下降 B.诱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C.诱发新生儿黄疸 D.诱发溶血性贫血 E.大剂量可导致血栓形成 5.维生素K的拮抗剂是 A.肝素 B.枸橼酸钠 C.双香豆素 D.链激酶 E.尿激酶 6.肝素不可用于 A.输血抗凝 B.脑血管栓塞 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 D.产后出血 E.急性心肌梗死 7.肝素过量所导致自发性出血可选用何药治疗 A.维生素K B.安络血 C.鱼精蛋白 D.止血敏 E.止血芳酸 E.两者作用互相拮抗 8.下列关于氨甲苯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为抗纤维蛋白溶解的止血药,此药用量大,排泄快 B.对于不是由于纤溶酶亢进所引起的一般出血,无明显止血效果 C.大剂量也有直接抑制纤溶酶的作用 D.有血栓形成倾向者应慎用

E.对产后出血.肝.胰等手术后的各种出血,止血效果较好 9.维生素K过量可引起 A.自发性出血 B.心功能不全 C.血栓形成 D.过敏反应 E.以上皆否 10.枸橼酸钠使用过量可引起 A.心功能不全 B.血压升高 C.自发性出血 D.过敏反应 E.低血钾 11.肝素使用过量可引起 A.心功能不全 B.血压下降 C.手足抽搐 D.自发性出血 E.过敏反应 12.肝素禁忌证中,错误的是 A.肝肾功能不全 B.溃疡病 C.心肌梗死 D.严重高血压 E.孕妇 13.铁制剂与下列哪种物质同服能促进吸收 A.维生素C B.四环素 C.浓茶 D.氢氧化铝凝胶 E.牛奶或豆浆 14.口服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药物是 A.肝素 B.枸橼酸钠 C.华法林 D.尿激酶 E.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15.关于链激酶和尿激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链激酶间接激活而尿激酶直接激活纤溶酶原 B. 两者均能间接激活纤溶酶原 C.两者均能直接激活纤溶酶原 D.两者均有抗原性 E.两药过量均能引起出血,可用维生素K对抗 16.链激酶的对抗剂是 A.维生素K B.酚磺乙胺 C.氨甲苯酸 D.鱼精蛋白 E.凝血酶 17.钩虫病引起的贫血宜选用 A.硫酸亚铁 B. 叶酸 C.维生素B12 D.维生素K E.维生素E 18.叶酸主要用于治疗 A.月经过多所致的贫血 B.产后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19.下列药物中除哪药外均能促进白细胞增生 A.维生素B4 B.维生素B2 C.沙格司亭 D.非格司亭 E.白血生 【A2型题 20.李某,男性,31岁,一个月前因反复发作性上腹部餐后痛而就医,胃镜确诊为胃溃疡,近两周来上腹痛加剧,间断出现柏油样大便,现感头昏、心慌、气促、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的基本知识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的基本知识 任务一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的基本知识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维生素K和氨甲苯酸的止血机制、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的防治; (2)掌握肝素及华法林的抗凝作用特点、机制、应用及自发性出血的防治; (3)熟悉常用抗血小板药及纤维蛋白溶解药的作用及应用;熟悉铁制剂、叶酸及维生素B12的作用及应用; (4)了解促白细胞增生药及血容量扩充药的作用及应用。 能力目标 (1)能为不同的患者选择合适的止血药或抗凝药。 (2)使用血液及造血系统药时能识别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实施预防和治疗措施。 案例引导 止血药可以止血,但如使用不当会诱发心肌梗死而导致患者死亡。怎样合理运用止血药对患者进行治疗并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呢? 案例分析:患者李某,男性,42岁。因黏液脓血便6个月入院。6个月前,李某出现黏液脓血便,大便10~15次/日,伴左下腹阵发性疼痛,无发热。自服盐酸小檗碱、吡哌酸、呋喃唑酮等药物,治疗3个月症状无改善,之后来到某医院就诊。李某既往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病史。入院后病理学检查为结肠黏膜溃疡,隐窝脓肿形成。心电图正常。诊断: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全结肠炎,中度)。口服柳氮磺胺吡啶1g,4次/日;泼尼松10mg,1次/日;因患者便血症状严重,给予酚磺乙胺、氨甲环酸等药物。治疗2周后黏液脓血便症状明显缓解。但几天后,李某突然感到心前区压榨样疼痛,并向下颌部及左侧肩背部放射,急查心电图,显示急性前壁广泛心肌梗死,给予吸氧、扩张血管、溶栓等治疗,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因为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常伴有血小板活化和高凝状态,导致血栓形成。而该患者因便血症状严重,使用了酚碘乙胺、氨甲环酸等止血药,进一步加重了高凝状态,最终导致血栓形成而诱发心肌梗死。对于本身具有高凝状态的基础疾病所致出血的治疗不选用具有导致血栓形成的止血药物,可选用凝血酶口服进行治疗。如病情确需止血药,则必须监测凝血时间,严密观察有无心肌梗死先兆,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 一、促凝血药 (一)概述 促凝血药(止血药)是指能加速血液凝固或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出血停止的药物,常用促凝血药有维生素K、酚磺乙胺(止血敏)、氨甲苯酸(对羧基苄胺)等。

药理学——血液及造血系统药

药理学——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第五篇其它各系统药物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 消化系统药物 呼吸系统药理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 一、抗贫血药 二、促凝血药和抗凝血药 三、抗血小板药 四、升高白细胞药物和造血生长因子 五、血容量扩充药 考情分析 一、抗贫血药 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补铁;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叶酸、维生素B12 (一)铁剂 【出题要点】 能口服、不注射! 口服制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 注射制剂:右旋糖酐铁、蔗糖铁 【出题要点】 影响口服铁吸收的因素: Fe2+易被吸收 胃酸(HCl)、VitC——促进Fe3+转化为Fe2+,促进吸收 鞣酸、磷酸盐、抗酸药——可使铁盐沉淀,妨碍吸收; 铁盐能与四环素形成络合物——互相影响吸收; 不良反应; 口服制剂:主要是胃肠刺激(饭后服可减少发生) 便秘(因生成FeS) 牙齿变黑… 注射制剂:过敏,心悸、胸闷、血压下降等 ——治疗:去铁胺。

(二)叶酸 【出题要点】 ①作用:作为甲基供给体,传递一碳单位,参与嘌呤和嘧啶的形成; ②应用: *各种原因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小剂量叶酸(<0.8mg/d)——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对维生素B12缺乏所致“恶性贫血”——大剂量叶酸可纠正血象、但不能改善神经症状。 (三)维生素B12 【出题要点】 ①作用:维生素B12——是细胞分裂和维持神经组织髓鞘完整所必需的辅酶。 ②应用: *主要用于:巨幼红细胞贫血 恶性贫血(终身肌注射、口服无效) *也用于:神经炎、神经萎缩、神经痛、白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小儿生长发育不良、牛皮癣、日光性皮炎……等的辅助治疗。 二、促凝血药和抗凝血药 【如图:凝血与纤溶过程及药物作用环节】 (一)促凝血药(止血药) 1.维生素K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理

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理 血液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体要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血液系统功不可没,血液主要有四大功能: 1、运输功能:血液可运输O 2、蛋白质、糖类、脂肪等营养物质到全身各处,把组织细胞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如CO2、尿素、肌酐排出体外。人体组织器官,尤其是一些重要器官如心、脑、肾需要充足的血和氧的供应,一旦缺血缺氧,会造成部分或全部功能损害。 2、调节体温:血液是由水分组成的,水的比热寄存,大量吸收体内产生的热,使体温变化水明显。 3、调节PH值,维护内环境的稳定:血液中存在着很多的缓冲对,如碳酸、磷酸缓冲对,具有抗酸抗碱的作用,调节体液PH值。 4、血液中有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消灭外来病原微物生的入侵,血液中还有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可止血和凝血,防止血液丢失。 这样说来,血液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要实现血液的功能,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血液中的有形成分(RBC、Hb、WBC)量必须保证,是血液实施其功能的物质基础,否则功能将无法实现,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少了——贫血——抗贫血药; 2、血液在血管中运行,既要通畅,又不能外漏;出血————止血——止血药;凝血——血栓——抗凝药。 抗凝血药 抗凝途径:1、抑制纤维蛋白形成:肝素、香豆素类 2、促进纤维蛋白溶解:链激酶、尿激酶 3、降低血钙:枸椽酸钠 4、抗血小板聚集:阿斯匹林、潘生丁 5、其他:右旋糖酐 一、肝素 (一)来源:牛肺、猪小肠——大量阴电荷,强酸性 (二)机理:激活ATⅢ(大4倍) (三)特点: 1、快、强、短(体内肝素酶很快破坏) 2、口服无效:大分子物质,不易通过生物膜 3、体内体外均有效 4、过量中毒可用硫酸鱼精蛋白解救(带阳电荷,强碱,1mg可中和100U)。 (四)用途: 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DIC、其他 (五)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自发性出血——减少剂量、鱼精蛋白解救

药理学——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知识点归纳

药理学——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知识点归纳第五篇其它各系统药物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 消化系统药物 呼吸系统药理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 一、抗贫血药 二、促凝血药和抗凝血药 三、抗血小板药 四、升高白细胞药物和造血生长因子 五、血容量扩充药 考情分析 一、抗贫血药 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补铁;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叶酸、维生素B12 (一)铁剂 【出题要点】 能口服、不注射! 口服制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 注射制剂:右旋糖酐铁、蔗糖铁 【出题要点】 影响口服铁吸收的因素: Fe2+易被吸收 胃酸(HCl)、VitC——促进Fe3+转化为Fe2+,促进吸收 鞣酸、磷酸盐、抗酸药——可使铁盐沉淀,妨碍吸收; 铁盐能与四环素形成络合物——互相影响吸收; 不良反应; 口服制剂:主要是胃肠刺激(饭后服可减少发生) 便秘(因生成FeS) 牙齿变黑… 注射制剂:过敏,心悸、胸闷、血压下降等 ——治疗:去铁胺。

(二)叶酸 【出题要点】 ①作用:作为甲基供给体,传递一碳单位,参与嘌呤和嘧啶的形成; ②应用: *各种原因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小剂量叶酸(<0.8mg/d)——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对维生素B12缺乏所致“恶性贫血”——大剂量叶酸可纠正血象、但不能改善神经症状。 (三)维生素B12 【出题要点】 ①作用:维生素B12——是细胞分裂和维持神经组织髓鞘完整所必需的辅酶。 ②应用: *主要用于:巨幼红细胞贫血 恶性贫血(终身肌注射、口服无效) *也用于:神经炎、神经萎缩、神经痛、白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小儿生长发育不良、牛皮癣、日光性皮炎……等的辅助治疗。 二、促凝血药和抗凝血药 【如图:凝血与纤溶过程及药物作用环节】 (一)促凝血药(止血药) 1.维生素K

2020年高职《药理学》复习题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2020年高职《药理学》复习题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 一、选择题 1.口服下列哪种物质有利于铁剂的吸收: A.维生素C B.牛奶 C.茶 D.咖啡 E.氢氧化铝 {{(中)# A 2.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可服用哪个药物进行治疗: A.叶酸B.维生素B12 C.硫酸亚铁 D.华法林 E.肝素 {{(易)# C 3.口服铁剂的主要不良反应是: A.直立性低血压B.休克C.胃肠道刺激D.过敏E.出血 {{(中)# C 4.叶酸可用于治疗下列哪种疾病: A.缺铁性贫血 B.巨幼红细胞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脑出血E.高血压{{(易)# B 5.叶酸对抗药物所致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可用哪个药物治疗: A.叶酸 B.维生素B12 C.铁剂 D.亚叶酸钙E.尿激酶 {{(中)# D 6.大剂量叶酸可治疗: A.维生素B12缺乏所致恶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D.恶性肿瘤 E.失血性贫血 {{(难)# A 7.维生素K属于哪一类药物: A.抗凝血药B.促凝血药C.抗高血压药D.纤维蛋白溶解药E.血容量扩充药{{(中)# B 8.双香豆素类过量引起的出血可用哪种药物解救: A.肝素B.枸橼酸钠C.维生素K D.尿激酶 E.维生素B12 {{(中)# C 9.氨甲环酸的作用机制是: A.竞争性阻止纤溶酶B.促进血小板聚集C.促进凝血酶原合成D.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E.减少血栓素的生成 {{(中)# A 10.维生素K的作用机制: A.抑制抗凝血酶Ⅲ B.促进血小板聚集 C.抑制纤溶酶 D.作为羧化酶与辅酶参与凝血因子的合成 E.竞争性对抗纤溶酶原激活因子 {{(难)# D 11.肝素过量引起的自发性出血可选用的药物是: A.右旋糖酐B.阿司匹林C.鱼精蛋白D.垂体后叶素E.维生素k {{(中)# C 12.下列对于肝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用于体内抗凝B.不能用于体外抗凝C.为带负电荷的大分子物质D.可静脉注射E.口服无效 {{(中)# B 13.肝素在临床上不能用于治疗: A.心肌梗死B.肺栓塞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高凝期D.脑出血E.脑梗死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教案资料

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 统的药物

第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和造血系统的药物 一、选择题 【A1型题】 1.铁剂可用于治疗 A.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2.下列关于用铁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A.常与维生素C配伍以促进铁的吸收 B.服用铁剂时忌喝茶 C.禁与四环素类药物同服 D.可与碳酸氢钠同服以促进铁剂的吸 E.口服铁剂宜饭后服用 3.下列关于维生素K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参与凝血酶原的形成 B.用于阻塞性黄疸的治疗 C.用于水杨酸类药物所引起的出血 D.致严重肝硬化性出血 E.新生儿出血 4.维生素K没有下列哪项不良反应 A.快速静脉注射维生素K时可致血压下降 B.诱发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C.诱发新生儿黄疸 D.诱发溶血性贫血 E.大剂量可导致血栓形成 5.维生素K的拮抗剂是 A.肝素 B.枸橼酸钠 C.双香豆素 D.链激酶 E.尿激酶 6.肝素不可用于 A.输血抗凝 B.脑血管栓塞 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早期 D.产后出血 E.急性心肌梗死

7.肝素过量所导致自发性出血可选用何药治疗 A.维生素K B.安络血 C.鱼精蛋白 D.止血敏 E.止血芳酸 E.两者作用互相拮抗 8.下列关于氨甲苯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为抗纤维蛋白溶解的止血药,此药用量大,排泄快 B.对于不是由于纤溶酶亢进所引起的一般出血,无明显止血效果 C.大剂量也有直接抑制纤溶酶的作用 D.有血栓形成倾向者应慎用 E.对产后出血.肝.胰等手术后的各种出血,止血效果较好 9.维生素K过量可引起 A.自发性出血 B.心功能不全 C.血栓形成 D.过敏反应 E.以上皆否 10.枸橼酸钠使用过量可引起 A.心功能不全 B.血压升高 C.自发性出血 D.过敏反应 E.低血钾 11.肝素使用过量可引起 A.心功能不全 B.血压下降 C.手足抽搐 D.自发性出血 E.过敏反应 12.肝素禁忌证中,错误的是 A.肝肾功能不全 B.溃疡病 C.心肌梗死 D.严重高血压 E.孕妇 13.铁制剂与下列哪种物质同服能促进吸收 A.维生素C B.四环素 C.浓茶 D.氢氧化铝凝胶 E.牛奶或豆浆 14.口服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药物是 A.肝素 B.枸橼酸钠 C.华法林 D.尿激酶 E.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15.关于链激酶和尿激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链激酶间接激活而尿激酶直接激活纤溶酶原

(完整版)药理-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用药习题集附答案

第十八章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用药习题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华法林过量引起的出血可选用哪个药物接救(B) A. 肝素 B.维生素K C.尿激酶 D.枸橼酸钠 2.肝素过量引起的出血可选用哪个药物接救(D) A.维生素K B.垂体后叶素 C.枸橼酸钠 D.鱼精蛋白 3.氨甲环酸的抗凝作用机制是(A) A.抑制纤溶酶 B.促进血小板聚集 C.促进凝血酶原合成 D.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 4.肝素的主要作用机制是(A) A.增强A TⅢ的抗凝作用 B.拮抗维生素K的作用 C.络合血中C a2+ D.抑制血小板磷酸二酯酶 5.有关肝素的叙述,错误是(B) A.可用于体内抗凝 B.不能用于体外抗凝 C.口服无效 D.为带正电荷的大分子物质 6.可减弱香豆素类药物抗凝作用的药物是(C) A.阿司匹林 B.四环素 C.苯巴比妥 D.甲苯磺丁脲 7.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宜选用(C) A.维生素B12 B.叶酸 C.硫酸亚铁 D.西咪替丁 8.妨碍铁吸收的因素是(D) A.胃酸 B.维生素C C.半胱氨酸 D.四环素 9.低分子右旋糖酐不能用于(D) A.预防术后血栓形成 B.防治脑血栓形成 C.防治低血容量性休克 D.防治心功能不全

10.维生素K属于(B) A.抗凝血药 B.促凝血药 C.抗高血压药 D.纤维蛋白溶解药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可升高白细胞的药物是(ABCDE) A.维生素B4 B.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C.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D.肌苷 E.利血生 2.下列关于链激酶的说法,正确的是(ABCE) A.是一种蛋白质 B.能与纤溶酶原结合成复合物 C.能溶解刚形成的纤维蛋白 D.对形成已久且已机化的血栓无效 E.用于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 3.维生素B可用于治疗(ABE) A.恶性贫血 B.巨幼细胞贫血 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D.哮喘 E.神经炎 4.关于右旋糖酐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E) A.低分子量和中分子量右旋糖酐均可用于抗休克 B.具有渗透性利尿作用 C.右旋糖酐均可预防休克后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禁用于血小板减少症及血性疾病 E.心功能不全患者用 5.可用于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药物是(ABCDE) A.阿司匹林 B.潘生丁 C.尿激酶 D.华法林 E.噻氯匹定 二、简答题(略) 1.简述肝素的抗凝血作用机制和临床用途。 2.应用铁剂应注意哪些问题? 3.哪些药物可影响华法林钠的作用?为什么? 三、处方分析 1.医生给一位患铁性贫血患者,又因尿路感染开写了下列处方,请分析处方是否合理?为什么? Rp:

执业药师药理学第二十九章 血液系统药习题

第二十九章血液系统药 一、A 1、维生素K参与下列哪些凝血因子的合成 A、Ⅻ、Ⅴ、Ⅱ、Ⅶ因子 B、Ⅱ、Ⅷ、Ⅺ、Ⅳ因子 C、Ⅶ、Ⅺ、Ⅶ、Ⅸ因子 D、Ⅱ、Ⅶ、Ⅸ、Ⅹ因子 E、以上都不是 2、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选用的药物是 A、肝素 B、维生素K C、叶酸 D、氨甲苯酸 E、阿司匹林 3、氨甲苯酸(PAMBA)的作用是 A、直接抑制纤溶酶原生成 B、妨碍纤溶酶原激活成纤溶酶 C、增加血小板聚集 D、促使毛细血管收缩 E、正常浓度下直接抑制纤溶酶 4、拮抗肝素过量致出血的药物是 A、维生素K B、维生素B C、氨甲苯酸 D、氨甲环酸 E、硫酸鱼精蛋白 5、肝素的抗凝作用特点是 A、作用缓慢 B、体内、体外均有效 C、仅在体外有效 D、仅在体内有效 E、必须有维生素K辅助 6、下述对华法林的描述正确的是 A、是维生素K拮抗药 B、作用快速而强大 C、口服吸收不完全 D、体内、体外均有效 E、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小于80% 7、抗凝血药不包括 A、华法林 B、肝素 C、双香豆素 D、新双香豆素 E、维生素K 8、关于链激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β溶血链球菌产生的一种蛋白质 B、能与纤溶酶原结合,促使游离的纤溶酶原变成纤溶酶 C、对各种早期栓塞症有效 D、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E、对栓塞时组织坏死有独特疗效 9、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的机理是 A、抑制凝血酶 B、激活纤溶酶 C、抑制环氧酶 D、抑制叶酸合成酶 E、抑制磷酸二酯酶 10、促进铁剂在肠道吸收的物质是 A、四环素 B、果糖 C、考来烯胺 D、食物中鞣酸 E、磷酸盐 11、下列关于铁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口服铁剂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吸收 B、儿童缺铁可能影响其行为和学习能力 C、最容易吸收的铁剂为三价铁 D、缺铁性贫血口服首选硫酸亚铁 E、吸收的铁一部分储存,一部分供造血 12、维生素B12主要用于治疗的疾病是 A、缺铁性贫血 B、慢性失血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恶性贫血 E、地中海贫血 二、B 1、A.维生素B12B.肝素C.香豆素类D.维生素KE.阿司匹林 <1> 、体内、外均有抗凝血作用的药物是 <2> 、口服可用于防治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脑梗死,但药效不易控制的药物是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一、抗贫血药 贫血分类及治疗 1.缺铁性贫血:血液中铁元素缺乏,导致红细胞呈小细胞、低血色素性。 治疗措施:补充铁剂。 2.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血液中叶酸或维生素B12 缺乏,导致红细胞呈大细胞、高血色素性。 治疗措施: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 3.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造血功能减退或衰竭引起,导致红细胞、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治疗措施:骨髓移植。 (一)铁剂 口服铁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枸橼酸铁铵 注射铁剂:葡萄糖酸亚铁右旋糖酐铁山梨醇铁 【体内过程】 .吸收部位及形式:部位——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形式——Fe2+离子形式吸收 吸收入肠粘膜的Fe2+,一部分氧化成Fe3+与去铁蛋白结合成铁蛋白而储存,另一部分与转铁蛋白结合成复合物,再与胞浆膜上的转铁蛋白受体结合,通过受体介导胞饮入胞,而转铁蛋白被释放入胞外。 【作用机制】 铁是构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某些组织酶的重要原料。Fe2+吸收到骨髓,进入骨髓幼红细胞,在线粒体内Fe2+与原卟啉结合形成血红素,再与珠蛋白结合成为血红蛋白,促进红细胞的成熟。 【临床应用】慢性失血性贫血的防治、缺铁性贫血的防治 (二)叶酸 【药理作用】食物中的叶酸被还原成N5-甲酰四氢叶酸,作为甲基供体,使维生素B12转变成甲基B12,而自身转变为四氢叶酸(FH4)。FH4作为一碳单位(-CH3、-CHO、=CH2)转移酶的辅酶,传递一碳单位,形成嘌呤和嘧啶而合成核苷酸。 【临床应用】 (1)巨幼红细胞性贫血:补充疗法,与VB12合用效果更好;但甲氨蝶呤、乙胺嘧啶、甲氧苄啶等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需用甲酰四氢叶酸钙治疗,因FH2还原酶被抑制,应用叶酸无效。 (2)VB12缺乏所致的恶性贫血:大剂量叶酸可纠正血象,但不能改善神经症状。 (三)维生素B12 【体内过程】口服维生素B12需与“内因子”结合才能在回肠吸收。VitB12缺乏的主要原因:营养不良、肠道吸收功能障碍。 【药理作用】 1. 促进四氢叶酸的利用:维生素缺乏时,活化型四氢叶酸转化与利用受阻受阻,表现为叶酸缺乏症状,如巨幼细胞性贫血。 2. 促进脂肪代谢:促进脂肪酸中间产物甲基丙二酰辅酶A变成琥珀酰辅酶A,参与三羧酸循环。维生素B12缺乏时,导致甲基丙二酰辅酶A堆积,合成异常脂肪酸,与神经鞘的类脂结合,造成鞘膜病变,引起周围神经炎。 【临床应用】 1.恶性贫血(维生素B12+叶酸); 2.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3. 神经炎、神经萎缩、神经痛等; 4. 肝炎、肝硬化及造血系统疾病的辅助治疗。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 ·消化系统药物 ·呼吸系统药理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 一、抗贫血药 二、促凝血药和抗凝血药 三、抗血小板药 四、升高白细胞药物和造血生长因子 五、血容量扩充药 考情分析 一、抗贫血药 ○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补铁;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叶酸、维生素B12 (一)铁剂 【出题要点】 ◆能口服、不注射! →口服制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 →注射制剂:右旋糖酐铁、蔗糖铁 ◆影响口服铁吸收的因素: →Fe易被吸收 →胃酸(HCl)、VitC——促进Fe3+转化为Fe2+,促进吸收→鞣酸、磷酸盐、抗酸药——可使铁盐沉淀,妨碍吸收 →铁盐能与四环素形成络合物——互相影响吸收 ◆不良反应; →口服制剂:主要是胃肠刺激(饭后服可减少发生) 便秘(因生成FeS)

牙齿变黑… →注射制剂:过敏,心悸、胸闷、血压下降等 ——治疗:去铁胺。 (二)叶酸 【出题要点】 ①作用:作为甲基供给体,传递一碳单位,参与嘌呤和嘧啶的形成; ②应用: *各种原因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小剂量叶酸(<0.8mg/d)——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对维生素B12缺乏所致“恶性贫血”——大剂量叶酸可纠正血象、但不能改善神经症状 (三)维生素B12 【出题要点】 ①作用:维生素B12——是细胞分裂和维持神经组织髓鞘完整所必需的辅酶。 ②应用: *主要用于:巨幼红细胞贫血 恶性贫血(终身肌注射、口服无效) *也用于:神经炎、神经萎缩、神经痛、白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小儿生长发育不良、牛皮癣、日光性皮炎……等的辅助治疗。 二、促凝血药和抗凝血药 【如图:凝血与纤溶过程及药物作用环节】 (一)促凝血药(止血药) 1.维生素K 【分类及特点】

药理学习题十八(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练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第二十九章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章节练习题 库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肝素在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均有抗凝作用,香豆素只在___________有抗凝作用。 体内体外体内 2.铁是合成___________的原料,缺铁后可发生___________贫血。 血红蛋白缺铁性贫血 3.常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物为_______,一般其三价离子需要在胃肠道内还原成________才能被吸收。 铁制剂二价铁离子 4.双香豆素为__________抗凝剂,枸橼酸钠仅作________抗凝剂,而肝素_________均有强大的抗凝作用。 体内体外体内外 5.影响凝血因子的止血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维生素K 凝血酶 6.链激酶、尿激酶是药,过量会发生,可用拮抗。 溶栓出血抗纤维蛋白溶解剂 7.为加强铁剂的吸收,在服铁剂时可同服和,忌服和。 稀盐酸;维生素C;抗酸药或碱性药;多钙高磷酸盐食物或茶叶、鞣酸或四环素 8.Vit.K和肝素的作用原理分别是和。 参与Ⅱ、Ⅶ、Ⅸ、Ⅹ凝血因子的合成;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 9.在体内具有抗凝作用而体外无效的药物是,其抗凝原理为。其优点是,如过量发生出血,可用对抗。 香豆素类;拮抗Vitk;可口服作用持久;Vitk 10.苯巴比妥与双香豆素合用,后者抗凝,其机制是。 作用减弱;加速双香豆素代谢 11.对于恶性贫血,大剂量叶酸可以纠正,但不能改善症状,故还应用

治疗。 异常血象;神经损害症状;VitB12 12.肝素过量出血可用对抗,香豆素类出血可用对抗。 鱼精蛋白;Vitk 13.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的药物是,其抗凝作用机制是。 肝素;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 14.可导致新生儿、早产儿溶血性贫血的Vit.K是和。 Vitk3和 k4 15.成人缺铁性贫血最常用的药物是,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最常用药物为。 硫酸亚铁;枸椽酸铁铵或葡萄糖酸亚铁糖浆 16.缺铁性贫血首选。药物所致巨幼细胞性贫血首选。 铁剂;甲酰四氢叶酸 17.肝素临床用于、和。 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体外循环抗凝;DIC早期 18.早产儿、新生儿出血可选用,上消化道出血可选用剖腹产术后渗血可选用 ,肺咯血选用。 Vitk;去甲肾上腺素或垂体后叶素;氨甲苯酸;垂体后叶素 19.右旋糖酐可用于、和。其中中分子右旋糖酐主要用于 ,而低分子量右旋糖酐则用于。 扩充血容量;阻止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渗透性利尿;扩容;阻止聚集和利尿 二、单项选择题: 1.口服铁剂,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D ) A胃酸分泌增多 B昏迷 C嗜睡 D胃肠道刺激 E过敏反应 2.体内外都有抗凝作用的抗凝药是( B ) A双香豆素B肝素 C链激酶 D鱼精蛋白 E硫酸亚铁 3.双香豆素的抗凝作用机制是( D ) A降低血钙浓度 B抑制血小板聚集 C对抗已形成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D阻碍凝血因了Ⅱ、Ⅶ、Ⅸ、Ⅹ的合成E升高血钙浓度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

1、维生素K对下列哪种疾病所致出血无效 A、阻塞性黄疸 B、华法林过量 C、肺疾患所致咯血 D、长期大量应用四环素 E、新生儿出血 答案C 2、维生素K的止血机制是 A、抑制纤溶酶原的激活 B、促进血管收缩 C、抑制抗凝血酶 D、参与Ⅱ、Ⅶ、Ⅸ、X因子合成 E、参与Ⅷ、X、Ⅺ、Ⅻ因子合成 答案D 3、纤溶系统亢进引起的出血宜选用 A、维生素K B、鱼精蛋白 C、右旋糖酐 D、氨甲苯酸 E、华法林 答案D 4、垂体后叶素可用于肺咯血,是由于它能 A、收缩肺小动脉 B、抑制咳嗽中枢 C、促进血小板聚集 D、抑制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 E、促进凝血因子的合成 答案A 5、垂体后叶素特别适用于 A、皮肤、毛细血管出血 B、肺咯血、上消化道出血 C、脑出血 D、鼻出血 E、低凝血酶原血症 答案B 6、肝素的抗凝血作用 A、仅在体内有效 B、仅在体外有效 C、体内、外都有效 D、仅口服有效 E、起效缓慢 答案C 7、肝素及华法林均可用于 A、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B、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 C、体外循环 D、溶解血栓 E、出血性疾病 答案B 8、肝素抗凝作用的主要机制是 A、与钙离子形成络合物 B、促进抗凝血酶Ⅲ的活性 C、激活纤溶系统 D、对抗维生素K的作用 E、收缩血管 答案B 9、肝素用量过大引起的自发性出血应用下列哪种药物对抗 A、维生素K B、鱼精蛋白 C、氨甲苯酸 D、氨甲环酸 E、华法林 答案B 10、尿激酶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根据是 A、抑制凝血酶原激活物 B、竞争性拮抗维生素K的作用 C、激活抗凝血酶Ⅲ灭活多种凝血因子 D、激活纤溶酶原使之形成纤溶酶 E、扩张毛细血管 答案D 11、由甲氧苄胺嘧啶(TMP)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适用下列哪种药物治疗 A、叶酸 B、硫酸亚铁 C、枸橼酸铁胺 D、甲酰四氢叶酸钙 E、维生素B12 答案D 12、治疗慢性失血所致贫血宜选用 A、叶酸 B、维生素B12 C、肝素 D、枸橼酸钠 E、硫酸亚铁 答案E 13、同服下列哪一种物质会阻碍铁剂吸收 A、维生素C B、稀盐酸 C、碳酸氢钠

药理学常见药物

第一篇总论 第二篇外周神经系统药理学 第五章胆碱能系统激动药和阻断药 M胆碱受体激动药:毛果坛香碱、卡巴胆碱 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 第六章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的药物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αβ肾上腺素、α去甲肾上腺素、β异丙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α酚妥拉明 第三篇心血管系统药理学 第八章抗高血压药 RAS类:ACE抑制卡托普利、A T1受体抑制氯沙坦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 利尿药 交感神经抑制药:可乐定、α受体阻断药哌唑嗪、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心得安)血管扩张药:硝普钠 第九章抗心绞痛药 硝酸甘油 第十章抗心力衰竭药 强心苷 第十一章抗心律失常药 Ι类钠通道阻滞剂:ΙA奎尼丁、ΙB利多卡因、苯妥英钠 其它:地高辛 第十二章调血脂药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调血脂类:他汀类 抗氧化药:普罗布考(丙丁酚) 第十三章利尿药 高效:呋塞米 中效:噻嗪类 低效:螺内酯、乙酰唑胺 第四篇 第十四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第十五章全身麻醉药 静脉麻醉:硫喷妥钠、氯胺酮 第十六章镇静催眠药 苯二氮卓类:地西泮、奥沙西泮、三唑仑 巴比妥类:硫喷妥钠、 其它:水合氯醛 第十七章抗癫痫与抗惊厥药 大发作:苯妥英钠、苯巴比妥 小发作:乙琥胺、丙戊酸钠 部分性发作:卡马西平

抗惊厥:硫酸镁 第十八章抗精神病药 抗精神分裂:氯丙嗪 抗躁狂症药:碳酸锂 抗抑郁症药:丙咪嗪 第十九章镇痛药 阿片生物碱类:吗啡 人工合成镇痛药:哌替啶、芬太尼、美沙酮、曲马多、喷他佐辛 其它:罗通定 第二十章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 抗帕金森病: 拟多巴胺类:左旋多巴、卡比多巴、溴隐亭、金刚烷胺 中枢M受体阻断药:苯海索 抗老年痴呆症药: 第二十一章其他具有中枢作用的药物 第五篇自体活性物质药理学 第二十二章解热镇痛抗炎药、抗风湿病与抗痛风药 解热镇痛抗炎药:水杨酸阿司匹林、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吲哚乙酸类、邻氨基苯甲酸、芳基烷酸类布洛芬、萘普生 抗风湿病 抗痛风病:秋水仙碱、丙磺舒 第二十三章组胺受体阻断药 第六篇呼吸道与消化系统药理学 第二十五章呼吸系统药 控制哮喘药:糖皮质激素、氨茶碱、 镇咳咬:可待因 祛痰药:乙酰半胱胺酸 第二十六章消化系统药 治疗消化性溃疡 胃酸分泌抑制药:奥美拉唑、哌仑西平 抗酸药:氢氧化铝、铝碳酸镁 粘膜保护药:米索前列醇 抗幽门螺杆菌药 消化道功能调节药 容积性泻药硫酸镁 接触性泻药酚酞、蒽醌类 润滑性泻药液体石蜡、甘油 止泻药 用于胆道、肝脏疾病药 胆石溶解药和利胆药:熊去氧胆酸、苯丙醇 第七篇内分泌、生殖与代谢系统药理学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物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理 贫血:是指血液循环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数长期低于正常参考值。 1类缺铁性贫血:由于血液损失较多或者铁盐吸收缺乏引起的贫血。 2类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由于叶酸或者维生素B12缺乏引起的贫血 3类再生性障碍性贫血:由于骨髓损伤造成的贫血,一般是不可逆的损伤。 名称适应症机理不良反应附加说明 口服铁剂:硫酸亚铁/枸橼酸铁铵/富马酸亚铁 注射用铁剂:山梨醇铁/右旋糖酐铁1类缺铁性贫血进入细胞内与原卟 啉结合成血红素, 在与珠蛋白结合成 血红蛋白,最终的 成熟红细胞。 胃肠道刺激 形成硫化铁不溶, 导致便秘 长期可致中毒 以亚铁形式被吸收,与 还原性物质合用,促进 吸收。与鞣酸、磷酸、 抗酸药、考来烯胺、四 环素形成难溶物,阻碍 吸收。 同类药物说明中毒用1-2%碳酸氢钠洗胃,并同时予去铁铵减轻铁的毒性反应。 叶酸(VB9) 2类巨幼红细胞性 贫血“叶酸-VB12-二氢 叶酸-四氢叶酸(逐 级促进)” 叶酸缺乏导致合成 通路不能进行 极少与维生素C合用会 破坏叶酸结构,吸 收减少。与VB12 合用可起到效果增 强作用。 同类药物说明孕早期缺乏叶酸,还易引起胎儿神经管畸形(如脊柱裂、无脑畸形等)。叶酸缺乏可引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从而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性。对甲氨蝶呤、乙胺嘧啶、甲 氧苄啶所致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因而且叶酸还原酶被抑制,需用亚叶酸钙方能有效。 对VB12缺乏所致的恶性贫血,大量叶酸可纠正血象,但不能纠正神经症状。 维生素B12 2类巨幼红细胞性 贫血 恶性贫血 再障贫血辅助治疗“叶酸-VB12-二氢 叶酸-四氢叶酸(逐 级促进)” VB12缺乏导致合成 通路不能进行 过敏性休克参与核酸和蛋白 质的合成。 缺乏会造成叶酸 循环受阻,产生叶 酸缺乏相似症状。 还会导致高同型 半胱氨酸血症。 同类药物说明作为辅酶促进脂肪代谢,缺乏后会造成脂肪酸合成异常,造成周围神经炎。 可用于治疗神经炎、神经萎缩、神经痛等疾病。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γγ-HuEPO) 3类再障贫血骨髓造血严重损害 使得红细胞生成素 内源性不足 血压升高 过敏 注射部位血栓

第八章 影响血液和造血系统药

第八章影响血液及造血系统药 一、学习要求 1.掌握肝素、华法林、链激酶、噻氯匹啶、维生素K、氨甲苯酸、垂体后叶素、枸橼酸钠的作用、应用、不良反应及应用注意。 2.熟悉铁剂、叶酸、维生素B12、右旋糖酐的作用和应用。 二、内容提要 (一)抗凝血药 抗凝血药通过影响血液凝固过程,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主要治疗或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常用药物有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华法林、枸橼酸钠、链激酶、尿激酶、噻氯匹啶、双嘧达莫、阿司匹林等。 肝素(heparin)肝素在体内、外均有迅速而强大的抗凝作用。其作用机制是激活抗凝血酶III,使其加速灭活凝血因子II a、IX a、X a、XI a、XII a,肝素加速这一反应达千倍以上。临床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可防止血栓形成与扩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应早期使用;心血管外科手术、血液透析、心导管检查等时用作体内、外抗凝。过量易引起自发性出血,严重者可用鱼精蛋白(protamine)解救;其他有过敏反应、血小板减少、骨质疏松和自发性骨折、孕妇可引起早产及胎儿死亡。肝、肾功能不全,出血性疾病及有出血倾向者,如血友病、活动性溃疡病及孕妇禁用。 华法林(warfarin)口服吸收完全、起效慢、作用久,仅在体内有抗凝作用。作用机制为竞争性拮抗维生素K的作用,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常用作肝素使用后的维持用药。过量可致出血,严重者用维生素K救治。应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禁忌证同肝素。 枸橼酸钠(sodium citrate)枸橼酸根离子与血浆中的Ca2+形成难解离的可溶性络合物,使血中游离Ca2+浓度降低而发挥抗凝作用。主要用于体外血液保存及输血时用。大量输血或输入速度太快,可使血中游离Ca2+浓度降低导致手足抽搐,尤其在新生儿及幼儿容易发生,必要时用钙盐防治。 链激酶(streptokinase)能使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的前体活化为激活因子,激活因子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而溶解血栓。临床用于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自发性出血较多见,严重出血用氨甲苯酸等救治。可发生过敏反应。3个月内有活动性出血、近期要手术者、有出血倾向、消化性溃疡、严重高血压及癌症患者禁用。 噻氯匹啶(ticlopidine,抵克立得)为强效抑制血小板聚集药,临床用于预防急性心肌

主管药师专业知识讲义-药理学——第二十三节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

药理学——第二十三节血液及造血系统药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 ·消化系统药物 ·呼吸系统药理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 一、抗贫血药 二、促凝血药和抗凝血药 三、抗血小板药 四、升高白细胞药物和造血生长因子 五、血容量扩充药 考情分析 一、抗贫血药 ○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补铁;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叶酸、维生素B12 (一)铁剂 【出题要点】 ◆能口服、不注射! →口服制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 →注射制剂:右旋糖酐铁、蔗糖铁 ◆影响口服铁吸收的因素: →Fe2+易被吸收 →胃酸(HCl)、VitC——促进Fe3+转化为Fe2+,促进吸收 →鞣酸、磷酸盐、抗酸药——可使铁盐沉淀,妨碍吸收 →铁盐能与四环素形成络合物——互相影响吸收 ◆不良反应; →口服制剂:主要是胃肠刺激(饭后服可减少发生) 便秘(因生成FeS) 牙齿变黑…

→注射制剂:过敏,心悸、胸闷、血压下降等 ——治疗:去铁胺。 (二)叶酸 【出题要点】 ①作用:作为甲基供给体,传递一碳单位,参与嘌呤和嘧啶的形成; ②应用: *各种原因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小剂量叶酸(<0.8mg/d)——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对维生素B12缺乏所致“恶性贫血”——大剂量叶酸可纠正血象、但不能改善神经症状 (三)维生素B12 【出题要点】 ①作用:维生素B12——是细胞分裂和维持神经组织髓鞘完整所必需的辅酶。 ②应用: *主要用于:巨幼红细胞贫血 恶性贫血(终身肌注射、口服无效) *也用于:神经炎、神经萎缩、神经痛、白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小儿生长发育不良、牛皮癣、日光性皮炎……等的辅助治疗。 二、促凝血药和抗凝血药 【如图:凝血与纤溶过程及药物作用环节】 (一)促凝血药(止血药) 1.维生素K 【分类及特点】

血液与造血系统

第二篇血液与造血系统 第一章血液 第一节血液的形态与构成 血液(blood)是心血管中流动的红色液体,具有一定的粘稠性,占成人体重的7%~8%,约5L。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属细胞间质)组成。血细胞(blood cell)约占血液容积的45%,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它们混悬于血浆中。临床上对血细胞形态、数量、比例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称血像。血浆(plasma)约占血液容积的55%,其中水分占90%,其余为血浆蛋白(包括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糖、酶、维生素、激素、代谢产物及无机盐等构成。它除运输血细胞、营养物和全身代谢产物外,还参与机体免疫和体液调节等功能。若从血管抽取少量血液加入适量抗凝剂(如柠檬酸钠或肝素),通过离心沉淀后,可明显地分出上、下两层,上层为淡黄色血浆,下层为暗红色的红细胞,两层交界处可见一乳白色薄层,即白细胞和血小板。若从血管中抽取少量血液不加抗凝剂,此时血浆中呈溶解状态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解状态的纤维蛋白,于是凝固成血块。血块静置后即析出淡黄清明的液体,称血清(serum)。 血液保持一定的比重(1.050~1.060)、酸碱度(pH 7.2~7.4)、渗透压(相当于0.9%的氯化钠溶液)及一定含量的各种化学成分,以维持各种组织和细胞进行生理活动所需的适宜条件。 血细胞的分类和正常值如下: 正常情况下,血细胞形态、数量、比例都相对恒定。当机体发生某些疾病时,它们可发生明显变化,故血液检查成为临床上了解机体状况和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 通常采用Wright或Giemsa染色法的血涂片,在光镜下观察血细胞的形态结构(图2-1-1,彩页)。

2018年卫生类主管药师专业技术知识药理学_血液、呼吸、消化系统药

药理学——第二十三节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第五篇其它各系统药物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 消化系统药物 呼吸系统药理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 一、抗贫血药 二、促凝血药和抗凝血药 三、抗血小板药 四、升高白细胞药物和造血生长因子 五、血容量扩充药 考情分析 一、抗贫血药 缺铁性贫血(慢性失血):补铁;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叶酸、维生素B12 (一)铁剂 【出题要点】 能口服、不注射! 口服制剂: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琥珀酸亚铁 注射制剂:右旋糖酐铁、蔗糖铁 【出题要点】 影响口服铁吸收的因素: Fe2+易被吸收 胃酸(HCl)、VitC——促进Fe3+转化为Fe2+,促进吸收 鞣酸、磷酸盐、抗酸药——可使铁盐沉淀,妨碍吸收; 铁盐能与四环素形成络合物——互相影响吸收; 不良反应; 口服制剂:主要是胃肠刺激(饭后服可减少发生) 便秘(因生成FeS) 牙齿变黑… 注射制剂:过敏,心悸、胸闷、血压下降等 ——治疗:去铁胺。

(二)叶酸 【出题要点】 ①作用:作为甲基供给体,传递一碳单位,参与嘌呤和嘧啶的形成; ②应用: *各种原因引起的——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小剂量叶酸(<0.8mg/d)——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对维生素B12缺乏所致“恶性贫血”——大剂量叶酸可纠正血象、但不能改善神经症状。 (三)维生素B12 【出题要点】 ①作用:维生素B12——是细胞分裂和维持神经组织髓鞘完整所必需的辅酶。 ②应用: *主要用于:巨幼红细胞贫血 恶性贫血(终身肌注射、口服无效) *也用于:神经炎、神经萎缩、神经痛、白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小儿生长发育不良、牛皮癣、日光性皮炎……等的辅助治疗。 二、促凝血药和抗凝血药 【如图:凝血与纤溶过程及药物作用环节】 (一)促凝血药(止血药) 1.维生素K

药理学专业作业题

作业习题 ◆药理学总论◆作用于传出神经系统的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心血管系统的药物 ◆血液造血系统的药物◆呼吸消化系统的药物 ◆激素内分泌系统药物◆抗生素及化疗药物 ◆抗恶性肿瘤药物◆实验及设计实验 ◆综合练习(一)◆综合练习(二) 药理学总论 一、单选题: 1.药物的ED50是指药物: A.引起50%动物死亡的剂量 B.和50%受体结合的剂量 C.达到50%有效血浓度的剂量

D.引起50%动物阳性效应的剂量 E.引起50%动物中毒的剂量 2.某患者胃肠绞痛,用阿托品治疗,病人胃肠绞痛明显缓解,但出现口干,排尿困难,后者为: A.药物的急性毒性反应所致 B.药物引起的变态反应 C.药物引起的后遗效应 D.药物的特异质反应 E.药物的副作用 3.某患者经氯霉素治疗伤寒,一个疗程后,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后者属于: A.继发反应 B.毒性反应 C.变态反应 D.后遗效应 E.副作用 4.在碱性尿液中弱碱性药物: ? A.解离少,再吸收多,排泄慢 B.解离少,再吸收少,排泄快 C.解离多,再吸收多,排泄慢 D.解离多,再吸收少,排泄快 5.以近似血浆T1/2时间间隔给药,为迅速达到稳态浓度,可将首次剂量: ?A.增加半倍 B.增加一倍 C.增加二倍 D.缩短给药间隔 E.连续恒速静脉滴注 6.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其T1/2: A.固定不变 B.随用药剂量而变 C.随血浆浓度而变 D.随给药次数而变 7.药物在血浆与血浆蛋白结合后,下列哪项正确: A.药物作用增强 B.暂时失去药理活性

C.药物代谢 D.药物排泄加快 E.药物作用减弱 8.有关一级动力学消除,错误的概念是: A.此时血药浓度与时间呈直线关系 B.指单位时间内消除恒定比例的药量 C.血药浓度按等比级数衰减 D.又叫恒比消除 E.T1/2恒定 9.产生副作用时所用的剂量为: A.极量 B.治疗量 C.大于治疗量 D.半数致死量 E.最小中毒量 10.药物在血浆中主要与何种血浆蛋白结合: A.脂蛋白 B.白蛋白 C.球蛋白 D.血红蛋白质 E.载脂蛋白 11.大多数药物的跨膜转运方式是: A.主动转运 B.滤过 C.简单扩散 D.易化扩散 E.胞饮 12.药物发生毒性反应可能说法不对的是: A.一次用药超过极量 B.长期用药逐渐蓄积 C.病人肾、肝功能低下 D.高敏性病人 E.病人属过敏体质 13.受体激动药的概念是: A.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也有较强的内在活性 B.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C.与受体有较弱的亲和力,较弱的内在活性 D.与受体无亲和力与内在活性 E.以上都不对 14.受体阻断药(拮抗剂)的特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