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旅旅行社发展战略研究

广东中旅旅行社发展战略研究
广东中旅旅行社发展战略研究

I

摘要

2009 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将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作为旅游业三大支柱的旅行社行业,也是中国旅游行业中最后一个对外完全开放的领域,其发展情况引起各方的普遍关注。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旅行社行业正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一方面,随着旅游行业不断壮大,旅行社业务也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旅行社间竞争异常激烈,行业平均净利润减少。

作为国内最早开展入境游、港澳游和出境游的旅行社,广东中旅见证了中国旅游业

从无到有、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全过程,是中国旅游业尤其是广东旅游业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随着中国旅游市场的壮大和旅游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广东中旅旅行社在行业扩张中迎来发展的机遇,但也面临着民营企业不断崛起、行业竞争异常激烈等巨大压力。面对机遇和挑战,广东中旅的旅行社业务究竟应该如何发展?

本文结合专家团队对广东中旅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研究,运用战略管理理论的思想,

以及战略管理中成熟的分析工具和方法,通过对我国旅行社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以及对广东中旅旅行社业务发展战略的研究探索,并综合考虑了广东中旅的内部资源和业务核心能力,从而制定了广东中旅旅行社业务发展战略,以解决广东中旅旅行社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将广东中旅集团的战略定位为: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和提升整体服务能力为客户创造价值、通过高品质服务品牌构建企业品牌。在集团战略的基础上,旅行社业务战略是:针对海内外客户的要求,把握中国对外开放、旅游市场国际化程度提高、大众旅游与商务旅游市场需求不断上升的历史机遇,有针对性地整合开发国内外旅游资源,充分开发国内外两个市场客源,扩大出境游、入境游、国内游的市场份额;加强与工业科技、观光农业、商务贸易、区域文化、体育赛事、养生保健、军事仿真体验等领域的融合,形成一批有特色、有竞争力、经济效益高的旅游产品或旅游主打线路;夯实内部管理基础,强化产品设计能力和强化市场网络建设,通过内部整合提升服务质量与成本效率;积极探索品牌运营,拓展外部战略联盟,寻求跨区域合作,逐步形成整体服务方案供应能力,发展成为国内旅行社市场标准的制定者之一。近期内,广东中旅的主要目标是向集团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通过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管理科学、规模扩张、结构合理,品牌号召力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显著增强,集团资产规模和业务收入上新台阶,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成为拥有上市融资平台、集聚发展优势明显、掌握行业话语权、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广东旅游产业发II

展排头兵和华南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旅游企业集团。

以上战略不仅为广东中旅发展指明了方向,此外,广东中旅作为全国百强国际旅行

社,对其旅行社业务面临的发展环境分析,并探索其科学发展之路,可以为传统国有大型旅行社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广东中旅;旅游行业;旅行社;发展战略

V

2.4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19)

2.5 本章小结 (21)

第三章广东中旅集团内部环境分析 (22)

3.1 企业结构状况 (22)

3.1.1 组织结构 (22)

3.1.3 理念价值 (24)

3.2 内部资源状况 (26)

3.2.1 财务资源 (26)

3.2.2 人力资源 (27)

3.2.3 组织资源 (29)

3.2.4 声誉资源 (29)

3.3 业务经营状况 (30)

3.3.1 集团业务范围 (30)

3.3.2 业务经营情况 (31)

3.3.3 旅行社业务能力 (34)

3.4 本章小结 (36)

第四章广东中旅旅行社业务SWOT分析 (37)

4.1 优势(STRENGTHS) (37)

4.1.1 市场地位和品牌价值较高 (37)

4.1.2 拥有广阔的市场基础 (38)

4.2 劣势(WEAKNESSES) (38)

4.2.1 人才储备不足 (38)

4.2.2 财务资源较为缺乏 (39)

4.3 机会(OPPORTUNITIES) (39)

4.3.1 旅游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39)

4.3.2 旅游需求多样化发展 (40)

4.4 威胁(THREATS) (40)

4.4.1 旅游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40)

4.4.2 结构多元化对服务要求升级................................................................................. 41 IV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 III

图表清单................................................................................................................................. VII

第一章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研究综述 (2)

1.2.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2)

1.2.2 战略管理的分析方法 (4)

1.2.3 国内旅游业文献综述 (6)

1.3 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6)

1.3.1 研究内容 (6)

1.3.2 研究方法 (7)

1.3.3 技术路线 (8)

第二章旅行社业务外部发展环境分析 (9)

2.1 宏观环境分析 (9)

2.1.1 政治与法律环境 (9)

2.1.2 经济环境 (10)

2.1.3 社会文化环境 (10)

2.2 行业环境分析 (12)

2.2.1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 (12)

2.2.2 顾客讨价还价能力 (13)

2.2.3 进入者的威胁 (14)

2.2.4 替代品的威胁 (15)

2.3 行业竞争分析 (15)

2.3.1 旅游产业竞争形势严峻 (15)

2.3.2 行业整合趋势凸现 (16)

2.3.3 旅游新业态层出不穷 (17)

VI

4.5 SWOT 矩阵与战略分析 (41)

4.6 本章小结 (42)

第五章广东中旅旅行社业务发展战略 (43)

5.1 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43)

5.2 发展总体战略 (44)

5.2.1 战略使命 (44)

5.2.2 集团战略定位 (44)

5.2.3 旅行社业务战略 (44)

5.3 业务发展目标 (45)

5.3.1 总体目标 (45)

5.3.2 具体目标 (45)

5.4 主要任务及关键环节 (46)

5.4.1 加强业务竞争力 (46)

5.4.2 抢占线上旅游市场 (48)

5.4.3 提升品牌价值 (48)

5.5 本章小结 (49)

第六章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50)

6.1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50)

6.2 抓住增长转型机遇 (50)

6.3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51)

6.4 推动企业文化建设 (51)

6.5 本章小结 (52)

结论 (53)

参考文献 (55)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7)

致谢 (58)

图表清单

表2-1 近几年出台的旅游行业相关政策法规及其影响 (9)

图2-1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 (11)

表2-2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 (13)

表2-3 顾客讨价还价能力 (14)

表2-4 新进入者的威胁 (14)

图3-1 广东中旅组织架构 (23)

表3-1 公司资产、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情况(2008-2010) (26)

表3-2 公司收入、费用与利润情况(2008-2010) (27)

表3-3 公司员工的学历结构 (28)

表3-4 公司员工的年龄结构 (28)

表3-5 公司获得的荣誉 (30)

表3-6 广东中旅2010年各业务的资产、收入以及利润情况 (32)

表3-7 广东中旅调整的各业务的收入以及利润情况(2010-2011) (32)

图4-1 广东中旅近5年间发展情况 (37)

表4-1 广东中旅旅行社业务SWOT矩阵 (42)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009 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将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作为旅游业三大支柱的旅行社行业,也是中国旅游行业中最后一个对外完全开放的领

域,其发展情况引起各方的普遍关注。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正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和

挑战。

一方面,居民收入增高、城镇人口和退休人口的增多、以及“让旅游成为生活方式,

让休闲融入幸福指数”越来越成为中国人的共识等方面影响下,旅游行业不断壮大,旅

行社业务也不断增长。国家旅游业的“十二五”规划指出,到2015 年,我国旅游市场

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人数达33 亿人次,年均增长10%;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达9000 万人次,年均增长8%;出境旅游人数达8300 万人次,年均增长9%;旅游消费稳步增长,城乡居民年均出游超过2 次,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占GDP 比重提高至4.5%注1。

另一方面,从我国目前旅行社行业内部运作现状来看,竞争异常激烈。目前,我国

旅行社总共有20110 家,其中国际社1970 家,国内社18140 家注2,更以每年递增上千家的速度扩张,大部分企业呈“小散弱差”的状况。由于行业集中度极低,加之现代企

业制度建设滞后以及产品的同质性现象日趋严重,大大小小的旅行社陷入恶性削价竞争

状态之中,造成旅行社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2%左右,而国外成熟市场旅游业整体利

润率可达6-7%左右;从市场占有率来说,整个旅行社行业所接待的旅游者人数仅占我

国旅游者总人数的20%-30%,旅行社、酒店、景点、航空运输、商贸等各种机构在大旅

游产业价值链上,为约4500 亿元的旅游产值而激烈竞争等,这些问题困扰着我国旅行

社行业以及各家旅行社的发展壮大。

广东中旅(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华侨服务社,其成立于1956 年,1974 年更名

为广东省中国旅行社。1997年公司制改革,广东省中国旅行社又更名为广东中旅(集团)有限公司。经过半个多世纪发展,广东中旅逐渐由一家单一侨务接待单位成长为以旅游

业为主导产业,主要包括旅行社及相关业务、酒店投资及管理、旅游汽车客运、景区投

资建设管理四大经营业务板块的省属旅游集团。现全集团拥有以“广东中旅”冠名设立

的省内外控股旅行社23 家,门市部100 多个,年组团接待人数超过280 多万人次,连

注1 资料来源:中国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纲要(意见征求稿),国家旅游局,2010年12 月注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296123836.html,/tjsj/ndsj/.

续18 年荣获全国百强旅行社前十及广东第一,2010 年超越多家中央企业跃居全国百强

旅行社第一。是中国旅行社协会副会长、中国中旅集团理事会副会长、广东旅行社行业

协会会长、中国旅游车船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广州道路运输协会副会长及包车专业委员

会主任单位、广州地区酒店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曾荣获“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

“中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工人先锋号”等众多荣誉。

作为国内最早开展入境游、港澳游和出境游的旅行社,广东中旅见证了中国旅游业

从无到有、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全过程,是中国旅游业尤其是广东旅游业发展的见

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随着中国旅游市场的壮大和旅游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广东中旅

旅行社在行业扩张中迎来发展的机遇,但也面临着行业利润率不断下降、民营企业的崛

起等巨大的压力。面对这些机遇和压力的考验,广东中旅的旅行社业务究竟应该如何发展?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我国旅行社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以及对广东中旅旅行

社业务发展战略的研究探索,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一方面,研究中结合战略管

理理论的思想,并运用战略管理中成熟的分析工具和方法,以解决广东中旅发展经营问题,是一个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另一方面,广东中

旅作为全国百强国际旅行社,对其旅行社业务面临的发展环境分析,并探索其科学发展

之路,可以为传统国有大型旅行社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综述

1.2.1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1)战略管理理论产生及发展

“战略管理”一词最早由“战略管理之父”安索夫在其《战略管理的概念》一文中

首次提出,此后,随着战略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不同学者或学派对战略管理给出了不同

的解释,多种定义的出现源于对战略管理不同要素的侧重,但就其本质上具有一致性。

按照安索夫在《战略管理思想》中的阐述,战略管理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为保证企业的

持续生存和发展,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对企业全部经营活动所进行

的根本性和长远性的规划与指导。”[1]随着现代战略管理理论不断发展,其关注的中心

问题相应不断地变化,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也相应改变。

早期研究以安索夫为代表,他1965 年出版了《企业战略论》一书,首次将企业战

略划分为总体战略和经验战略两大类。1972年发表了一篇引人注目的文章《战略管理概念》,指出战略管理措施应该全面地应用与企业经营的每一个程序上,而不仅仅是在战

略规划时才考虑它的适用性问题。1979年,在其《战略管理》一书中,安索夫系统地提

出了战略管理的八大要素模式,即外部环境、战略预算、战略动力、战略管理、权力、

权力结构、战略领导和战略行为,并明确指出,战略的本质是把“公司战略”当做对象

和功能进行系统管理。此外,他还提出了战略协同理论,指出业务间通过协同效应产生

规模经济等,带来的“1+1>2”的效果[2]。安德鲁斯1971 年提出了企业战略的思想问题,并提出由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构成的战略管理模型,在战略制定过程中,使用SWOT 方法,这一方法被广泛运用[3]。

战略管理理论发展阶段是基于产业的战略观,以波特和普拉哈拉德及哈默尔为代

表。波特在《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中运用产业经济学“结构—行为—绩效”范式

提出了以行业竞争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其核心观点是:行业吸引力是盈利

性的主要决定因素,企业的正确定位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波特创建了用于行业结构

分析的“五力模型”(进入者威胁、替代者威胁、买方讨价还价能力、供应商讨价还价

能力、竞争对手的竞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

一点这三大经营战略,以及价值链分析模型[4]。

由于市场竞争环境更加激烈,变化速度也更快,使企业面临更多的挑战。战略管理

理论也关注重点由企业的外部环境转向了企业内部,以资源、知识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由此产生。普拉哈拉德及哈默尔的《企业的核心能力》中提出核心能力组织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整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核心能力理论将战略管理的重点从对短期的、外在的需求转向对持久的、内在的竞争优势追求;由产业和产品的竞争,转向为创造未来的竞争[5]。

现阶段国外的前沿战略管理理论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动态能力理论。由于环境的

动态变化与不确定性,对企业而言,某一时点形成的核心能力,有可能在将来某个时期转化为企业的成长障碍,为此,梯斯(1997)等提出了动态能力理论。动态能力是“企业整合、建立及重构企业内外能力以快速适应变化环境的能力”,是企业应用资源的流程,尤其是在获取、整合和让渡资源的流程中匹配甚至创造市场变化。它秉承了熊皮特的“破坏性创造”的思想和演化了经济学的组织惯例观点,包括了三方面主要内容,及组织惯例、组织技能和互补资产[6]。动态能力理论强调企业必须努力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通过技能的获取、知识管理、学习,形成企业特定的难以被复制和模仿的组织能力,为此,企业必须要不断更新自身能力[7]。第一章绪论

5

因素;技术环境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科学技术要素的总和,它既包括导致社会巨大发展的、革命性的产业技术进步,也包括与企业生产直接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发明情况、应用程度和发展趋势,还包括国家和社会的科技体制、科技政策和科技水平[15]。

(2)五力分析模型

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企业的

竞争环境。“五力”分别是指,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

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16]。行业中的每一个企业或多或少都必须面对以上五方面的因素,企业应当将自身的经营与竞争力量隔绝开来,努力从自身利益需要出发影响行业竞争规则,以增强自己的市场地位与竞争实力。

(3)SWOT分析模型

SWOT 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SWOT 四个英文字母分表代表:优势、劣势、

机会和威胁。[17] 分析过程中,通过对系统分析的思想,对研究主体的主要内部优势、劣势和其所处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等四方面的要素进行分析,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并相互匹配形成一系列相应的结论。SWOT分析法常常被用于制定集团发展战略和分析竞

争对手情况,在企业战略分析中,它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18]。

SWOT 矩阵能帮助企业的经理们识别和制定四种战略:SO 战略(优势-机会战略)、

WO 战略(劣势-机会战略)、ST 战略(优势-威胁战略)和WT 战略(弱势-威胁战略)。规划企业SWOT 分析最难之处就在于将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结合起来分析,这不仅仅

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还需要战略的直觉判断且不遵循固定模式[19]。(4)标杆分析法

标杆管理(又称基准管理),英文为Benchmarking,是在上世纪70 年代末由美国

施乐公司首先提出的,后经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系统化和规范化,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的管理现代化方法。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对标杆管理的定义是:标杆管理是一个系统的、持续性的评估过程,通过不断地将企业流程与世界上居领先地位的企业相比较,以获得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绩效的信息。标杆管理本质上是一个定点赶超的学习程序。企业不断寻找和研究一流公司的最佳实践,并就关键绩效指标和行为进行评价,并基于

此不断改善企业经营,并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20]。第一章绪论

7

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提出研究背景及意义,并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明晰本文

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和所利用的分析工具;同时介绍各章内容、采取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旅行社业务外部发展环境分析。运用PEST模型、波特的五力模型等分析

工具,对广东中旅的外部宏观环境、行业竞争环境进行分析,明确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等,在研究旅行社业务的行业竞争状况,并选取具有发展参考价值的竞争对头进行标杆分析,明确竞争对手的主要竞争优势。

第三章,广东中旅集团内部环境分析。通过对广东中旅旅行社的组织结构、内部资

源的分析,了解集团能够提供的组织支持以及集团拥有的各项资源,自身发展中的核心竞争力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对集团各个业务经营状况进行分析,了解旅行社业务发展中所具有的核心能力。

第四章,广东中旅集团旅行社业务SWOT 分析。基于宏观环境、行业竞争环境和

内部环境分析的结果,明确广东中旅旅行社在发展和竞争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第五章,广东中旅集团旅行社业务发展战略。依据外部和内部环境分析结论,尤其

是SWOT 模型,对旅行社业务进行发展战略进行定位,明晰中旅集团旅行社业务发展

中的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

第六章,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基于企业的资源能力分析,提出战略实施的保障措

施,确保发展战略的严格施行。

1.3.2 研究方法

本论文将采取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定量分析法、专家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报纸杂志和数据库等搜集关于战略管理等方面的书籍、论文和电子资料,并整理近年来企业内部资料,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

(1)文献研究法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通过收集、整理相关文献获得战略管理理论、旅行社行业等

方面的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当前的最新进展,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掌握相关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并寻找实现研究旅行社业务发展战略创新的途径。

(2)定性分析法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通常,标杆分析包括四个阶段,即规划、分析、整合、行动。运用时,首先识别机

遇并划分出欲进行标杆分析的流程的优先级;然后确定以哪家公司的流程作为标杆,并对其进行分析;然后拟定行动计划,并严格执行行动计划[21]。

1.2.3 国内旅游业文献综述

国内关于旅行社的相关研究是集中于旅行社的分工体系以及旅行社顾客忠诚度的

研究。针对旅行社业务行业分析方面的研究中,郭防总结我国近年来在行业规模扩张的同时伴随的是收入利润率的降低,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是行业体系的不完善[22];孙佳棋认为,在粗放型的发展方式下,企业数量的增加从而扩大了旅行社行业的整体规模,行业竞争激烈,竞争主要靠恶性降价而非差异化,而服务产品也没有获得更大的盈利空间和产业发展空间,这导致了行业走向品牌化难以实现[23];《中国旅行社业发展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课题组对对我国旅行社近20 年来产业化、市场化、企业化和法制化进程做了系统梳理和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旅行社应该树立全球化视角的战略观念和品牌竞争意识,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与使用等[24]。

对旅行社业务方面的研究中,陈静重点阐述了旅行社产品品牌建设现状与我国旅游

业分工体系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且着重提出创立旅行社产品品牌的前提是垂直分工体系[25];耿继详深入分析旅行社水平分工体系的缺陷,认为真正能够激发旅行社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自然分工体系应该要与市场结合[26];张春琴在顾客忠诚度的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旅游品牌的营销框架[27];苗雪玲则采用电话调查和分层聚类发,从行为和态度忠诚这两个维度并且提出针对每一类的旅游产品顾客提出相应的营销策略[28];分析了旅行社服务质量管理与游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29];易婷婷等分析我国旅行社服务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并以广之旅为例,探讨了服务质量管理模式,并研究了提高服务质量的方法[30]。从以上研究内容来看,关于旅行社发展的研究主要从水平分工体系、顾客满意度、

服务过程、服务意识等各个角度来开展研究,并且,关于旅行社业务发展战略的相关研究还很少。

1.3 主要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为了确定集团旅行社业务的发展战略,业务发展方向与重点任务,保证集团旅行社

业务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旅行社业务与集团其他业务单元有效的协同发展,本文的研究内容安排如下: 4

(2)国内战略管理理论研究

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不仅在国外管理学界不断升温,国内的研究也有很多主要分为以

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国外理论进行梳理及评价。徐二明在分析和总结企业战略管理流派的基础上,强调企业应该加强内部组织学习,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8];孙卫等对基于制度的战略观的形成、最新研究进展以及理论框架进行文献综述,并认为基于制度的战略观在战略基础理论中的重要地位,在企业战略决策中的重要程度将不亚于传统战略理论中基于产业的战略观和基于资源的战略观[9];陈建校在评述古典战略理论、竞争战略理论和战略生态理论及其流派的主要观点、核心逻辑与价值贡献的基础上,运用历史比较分析方法发现,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在发展过程中,研究视角更加全面,研究范式不断转变,研究方法日益综合化,呈现出系统性、动态性、合作性、创新性的演进趋势[10]等。二是在总结国外基础上提出新的发展观点。李庆华在回顾企业战略定位理论的历史沿基础上,重点分析安德鲁斯战略理论框架的不足之处,并基于此提出“做什么”、“如何做”、“谁来做”这三个维度组成的企业战略定位的三维构架理论[11];张悦玫则从作为战略实施评价工具平衡计分卡角度出发,研究战略实施的基本框架[12]黄福堂和丁川认为企业发展战略主要包括战略管理、人才战略、市场营销战略、成本战略和形象战略等,企业发展战略管理是由企业战略家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确定企业战略目标、制定战略决策、实施战略决策方案的过程[13]。周二华等人认为企业战略规划可以分为战略的制定、实施、控制、评价及修订四个流程[14];等。

1.2.2 战略管理的分析方法

(1)PEST分析模型

PEST 分析是用来分析企业其外部宏观环境的一种方法。宏观环境是指影响一切行

业和企业的各种宏观力量。对宏观环境因素作分析时,不同行业和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和经营需要,分析的具体内容会有差异,但可以利用PEST 分析模型,对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社会(Social)和技术(Technological)进行分析,以明确企业所处

的环境中是否存在有利或不利的因素。

PEST 中,政治环境泛指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执政党的性质,政府的方针、政策,

以及国家制定的有关法律、法规等;经济环境主要指构成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经济状况,包括社会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宏观经济政策等要素;社会环

境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如人口数量、结构及地理分布、教育文化水平、信仰和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其中,人口因素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

运用归纳和演绎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收集到的旅游业宏观环境和行业环境的材

料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达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认识旅行社业务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发

展趋势。

(3)定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主要是在对广东中旅集团的财务数据等进行比较分析,对数据

所反映的经营状况等有进一步精确化的认识,以便更加科学地制定计划,预测发展趋势。(4)专家访谈法

访谈战略管理领域的研究专家,就其对战略管理的目标、原则、发展战略等内容进

行咨询;同时,还对集团内部的管理层人员进行了访谈。通过以上访谈,以确保广东中

旅旅行社业务发展战略管理的科学性及实操性。

1技

第二章旅行社业务外部发展环境分析

2.1 宏观环境分析

2.1.1 政治与法律环境

(1)旅游业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政府对于旅游

产业发展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与支持,中国旅游产业的市场需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近

年来,国家和广东省出台了一系列旅游业相关的政策,通过整理,如下表2-1 所示: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0

2.1.2 经济环境

(1)居民收入水平上升,旅游消费进入大众化消费时代

随GDP 和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上升,我国旅游消费已进入大众化时代,居民对于旅

游消费的观念逐步形成。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 达到5000 美元时,旅游

将成为城镇居民生活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消费需求,旅游业将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据预

测,“十二五”期间,我国人均GDP将到达并超过5000美元,城乡居民年均出游将超

过两次。2011年,全国有25个省市人均GDP 超过4000 美元,广东省成为中国首个GDP 总量迈入5 万亿元大关的省份注1。我国刚刚实现每年人均出游1次的目标,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美、日、韩人均出游均在7 次以上,随着中国居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上升,

中国旅游市场将得到快速发展。

(2)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高,出境游成本下降

近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走高的态势,连续创出历史新高。受人民币升值的

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游客选择出境游目的地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为游

客出境游成本将会有所下降,费用也将有所下降,出境游目的地结构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可能将促进入境旅游的增长。

2.1.3 社会文化环境

(1)城镇人口增多,促进旅游市场规模上升

城镇化的变化将导致旅游市场的规模进一步上升。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持续提高,

城镇居民数量稳步增加,而通常国内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较高,对休闲旅游的消费需求

也远高于农村居民(2010 年,城镇居民出游率为246%,是农村居民的 2.14 倍;城镇

居民人均旅游花费883 元,是农村居民的2.89 倍),因此,其人数的持续增长将会带

动国内旅游市场快速发展。

(2)人口年龄结构改变,增强旅游消费能力

我国目前人口年龄结构类似塔型,这意味着未来我国25-64 岁的人口将逐步增多,

向纺锤体中间部分集中。未来5 年这部分人群仍将是整个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其中,

老年人是消费能力最强的庞大消费群体。50、60年代是生育高峰期,这批人是改革开放的主力军,创造并掌握了大量社会财富,他们的消费能力是最强的。退休年龄提前,使得退休人群越来越多。由于80年代实施计算生育政策,使得50后、60后这群人子女不

注1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296123836.html,/tjsj/ndsj/. 9 第二章旅行社业务外部发展环境分析

11

多或子女正忙于自己的家庭和事业,陪伴老人的时间不多。因此,45-66 岁的老年人有钱、有时间、有旺盛的旅游需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市场。根据《2010 年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综合分析报告》,城镇出游居民中,25-44 岁和45-64 岁的年龄结构比重最大,分别占比36.1%和54.2%;并且,他们的旅游消费能力也是最强的。这部分人群的增多将进一步增加旅游市场需求和人均消费水平。

图2-1 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

资料来源: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等,《2010 年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综合分析报告》。(3)旅游休闲作为生活方式的认识更加深入

当“让旅游成为生活方式,让休闲融入幸福指数”越来越成为中国人的共识时,一

个庞大的旅游市场正拉开帷幕。休闲成为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人们已逐渐把生活品质作为衡量幸福感的重要指标。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目前很大部分人认为,幸福就是身体健康,就是能跟家人、朋友共度快乐的休闲时光。这种认识的形成与传播,将导致更多的居民成为我国旅游产业的消费者。

(4)网络旅游市场是未来的趋势

我国网民规模世界第一,2012 年1 月中旬,网民总数已经达到5.05 亿,其中手机

网民数量达3.4亿。2010年中国网上银行注册用户超过3亿人,约占网民总数的60%。由此可见,上亿的网民已经养成了网络购物习惯。网络旅游市场将是一个庞大的市场。2.1.4 技术环境

(1)导航技术、智能移动设备及云技术等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随着3S 技术的广泛应用,导航系统日益精细、完善、低价,智能手机享受的免费

电子地图和导航系统资源大大促进了导航系统的普遍使用,这些都为旅游者自助游提供第二章旅行社业务外部发展环境分析

13

旅游供应商对价格敏感,地接业务处于微利状态,因此供应商对价格敏感性很高。垄断

性质的供应商难以在价格上做更多让步,如航空公司大幅减少了机票代理费及团队机票

的折扣,部分景区不断通过提高门票价格来增加盈利;(4)所供应的产品与服务的标

准化程度。一是市场竞争激烈,赢利空间低,旅行社相互恶性竞争,不履行服务承诺的

情况时有发生;二是服务人员尤其是导游员素质参差不齐,缺乏专业培训。此外,收入

不固定,工资水平低而导致人员流动性大,也使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当前旅游者

供应商供应的产品与服务的标准化程度低。(5)供应商前向一体化的容易程度。由于

旅行社是轻资产,景点、航空公司的利润较高,有充足的资金。供应商前向一体化的容

易程度高。

对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的判断:由于部分供应商拥有者垄断性资源,包括交通运输

企业、景区、以及地接社,支付这部分企业的费用构成了旅行社业务的重要成本,因此,供应商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尤其是对规模较小的旅行社而言,威胁尤其明显

2.2.2 顾客讨价还价能力

(1)对产品与服务要求的差异性。旅行社的客户群差异很大,存在着不同档次(高、中、低)、不同年龄层次(老、中、青)、不同功能(观光、商务、度假等)、不同销

售渠道(门店、团体、网络)等。由于他们的心理需求不同,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存在很大的差异。如商务旅游者与一般以观光为主的旅游者相比,更注重旅游过程中的

舒适度和安全性、便利性;时间观念更强、更看重效率;同时又有很强的独立性,不愿

意过多地受人支配。而未来我国会有更多的人通过网络实现自己的旅游计划,希望通过

网络操控,实现旅游目的地的吃、住、行等全方位的整合服务,旅游产品网络销售市场

前景看好。此外,随着获取交通、景点、酒店等相关信息日益便捷,游客对产品质量和

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2)价格敏感性。商务旅游者与一般以观光为主的旅游者相比,由于有公司或政府的资金支持,商务旅行者在交通费用和住宿餐饮等方面的费用都是非

个人支出,消费能力强,对价格不敏感,而大众消费者则对价格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顾客讨价还价能力判断:旅客的多样化需求差异大,大众消费者对于价格具有敏感

性,由于外部存在着众多的同质化服务,客户可以再多加公司之间选择服务,因此,客

户具有较强的讨价还价能力,尤其是集团用户。

2.2.3 进入者的威胁

(1)规模经济,我国旅行社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较低,规模不经济,集团化、网络

化、品牌化经营还远未成气候,产业在规模经济、产品差别化、资源占有优势等方面所

形成的进入壁垒还是相当低的;(2)产品差异,目前旅行社提供的包价产品的“组装”

性质,产品差异小、知识产权保护的缺乏以及对广告促销活动的不够重视,因而产品差

异小,顾客的转换成本也比较低。(3)初始投资,旅行社本身是轻资产业务,而且申

请建立旅行社的资本金为30万,因而初始投资成本低。(4)政策壁垒。旅行社的政策

壁垒不断在下降,进入门槛的进一步降低、出境旅游经营权的进一步放开以及审批权的

下放。

进入者威胁判断:进入壁垒很低,存在着很大的新进入者的威胁。

2.2.4 替代品的威胁

(1)替代品服务差异,旅行社的主要作用是中介代理。而事实上可以为旅游者提

供相关服务的组织很多,如目前几乎所有的综合门户网站和专业电子商务网都无一例外

的从事旅游电子商务,所提供的服务内容与传统旅行社的某些服务并无差别。(2)满

足顾客多样性需求的程度,顾客选择旅行社的替代,如自助游,满足顾客多样化需求高。

替代品威胁判断,替代品的服务对于旅行社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以上分析:国内旅行社所在的产业面临着多方面的威胁,只有那些规模实力雄厚,

构建了完善市场网络并具有差异化服务能力的企业,才能具有良好的生存空间。

2.3 行业竞争分析

2.3.1 旅游产业竞争形势严峻

由于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历史较短,有关政策制定和行业规范亟待建立和完善,在产

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不规范运作。进入门槛降低、开放程度加大导致行业内竞

争形势严峻。

(1)产业规模增长快与利润率低并存,行业集中度低

截止2011 年第三季度末,全国旅行社总数为23273 家,其中经营出境旅游业务的

旅行社共计1379 家,其中广东省166 家。行业集中度极低,产品差异小,竞争非常激烈。一方面,旅行社业的接待人数和营业收入总额都在以一定的速度快速增长;旅行社

的数量也以每年递增上千家的速度扩张,大大小小的旅行社陷入恶性削价竞争状态之

中。另一方面,业内各环节普遍面临价值流失,业内平均利润率只有2%左右,而国外

成熟市场旅游业整体利润率可达6-7%左右。从市场占有率来说,整个旅行社行业所接

待的旅游者人数仅占我国旅游者总人数的20%-30%,携程旅游网作为我国最大的网络旅

游服务企业,虽然在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上占有一半以上的份额,但在线旅游占中国整个

旅游市场的份额不到5%。旅行社、酒店、景点、航空运输、商贸等各种机构在大旅游第二章旅行社业务外部发展环境分析

19

广东中旅目前人力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有待于创新,缺乏完善的激励创新创业的考核

评估体系,高素质的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也相对缺乏。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完善

强化以及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是广东中旅所面临的又一重大挑战。第三,随着旅游产业

的发展与业态升级,要求企业必须具备丰富的各类资源与强大的综合实力,这对广东中

旅的发展也构成了重要挑战。这是因为,广东中旅没有资本全靠借贷发展,基础薄弱,

承担较高的财务成本,公司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粗放管理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历

史负担沉重,安排就业与扶贫等社会责任压力也较大等等。

2.4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在广东中旅集团所处的旅游行业中,尽管存在众多的企业,但是企业之间相互竞争

的基础并不完全一致。近年来,旅游行业的整体利润一直不高,加之行业竞争激烈,对

旅游企业来说,只有通过产业链整合,才能摆脱微利的困境。小型旅行社从利润基础、

人力资源聚合力、管理能力等方面也都存在明显的弱势,短期内无力支撑起完整的网络

体系;大型旅游集团才更有条件完成这个艰难的使命。由于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大旅行

社和大型旅游集团也已经走在了整合旅游产业链的前面。

基于此,从旅行社业务层面来分析竞争对手,最后确定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主要有:

以高端市场为主要市场的主要是广之旅,以及以低端市场上为主要市场的南湖国旅。以

下分别对这两家公司进行分析,以明晰其竞争优势所在。

(1)广之旅旅行社业务分析

广之旅作为华南地区综合性旅行社,目前在广州市内已拥有40 多家营业点,在全

省已有200多家营业网络遍布珠三角,构建了华南地区最为完善的销售网络,此外在香港、澳门、北京、云南、四川、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地设有分支机构,业务遍及全球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2011 年营业额超30 亿元,组团人数超过250 万人次,继续领跑华南地区旅行社。曾经获得国内全国旅游业质量管理最高荣誉“中国用户满意鼎”荣

誉,被全球第三旅游集团间接控股。广之旅企业的业务板块、主要市场都和广东中旅很

接近,是广东中旅的最主要竞争对手。广之旅的旅行社业务优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线下和线上网络优势的构建

广之旅作为综合性旅行社在出境游、入境游、国内游方面都给广东中旅以巨大竞争

压力。2012年,广之旅在优游旅行网的销售平台正式启动,消费者可以通过登录优游旅

行网进行在线预订。广之旅董事长卢建旭先生指出:“目前,广之旅关注的重点是企业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8

业发展,而且对全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现代旅游企业的主营业

务已不仅仅是传统旅游项目,依靠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促进融合发展,打造核心竞争力,追求规模效益、品牌效益和综合效益。

(2)跨区域构建服务网络实现规模扩张

跨区域扩张之路充满荆棘,谁能够克服各种障碍,扩大全国乃至全球网络布局,实

现多地点规模经济和网络效应,谁就是未来中国旅游市场的主导者。从市场影响面上来说,虽然大旅游集团都在力图跨越地区限制,扩大在全国的网络布局,但是因为政策、

资金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目前大多数中小旅游企业还只能侧重于某区域的旅游市场,多

地点规模经济效应难以显现,而实力雄厚的大型国有旅游集团具备冲破区域制度障碍的

天然优势,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效应。

(3)扎根专业化细分市场成为专家

近年来,中国的旅游市场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四个显著特征的专业化细分市场,如商

务旅游市场、大众休闲旅游市场、网络旅游市场和老年人旅游市场。这些市场旅游需求

旺盛,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然而在传统的旅游产业链中,大多数旅行社包价产品有“组装”性质,产品差异小,旅游产品设计、销售和提供服务等关键环节相分离,在满足顾

客需求和实现顾客价值方面存在重大不足,无法达到通过专业化的分工和更深层次的合

作实现旅行社业的规模经营目标。实力雄厚的大型旅游企业通过发挥集团化优势,加强

产业链整合和控制,有利于提高其专业化产品开发和服务能力。

(4)产业链整合,成为旅游集成服务供应商

实力强大的旅游集团,通过整合旅游招徕和接待、商务服务、会展服务、散客的酒

店和票务预订、休闲度假等业务,并通过电子商务、网上旅游等方式延展经营领域,成

为旅游集成服务供应商,可实现产业链多个环节的规模经济和网络效应,还可以满足日

益个性化的顾客需求,提升企业核心能力。

然而,外部环境在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机会的同时,也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

巨大的挑战。首先,顾客变得越来越挑剔,对于企业个性化、专业化服务能力的要求也

越来越高。尽管广东中旅已经构建了优异的客户服务能力,但这种能力毕竟是建立在以

往高端顾客需求的基础之上。随着顾客需求的快速变化与分化,广东中旅需要继续拓展

强化为不同类型顾客提供综合旅游服务的能力。其次,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要求企业必

须具备大批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以设计开发出好的旅游产品、保证旅游服务过程质量、

及时获取顾客反馈、持续改进产品设计,由此构成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但是,第二

章旅行社业务外部发展环境分析

17

通过构建全国乃至全球的网络,不仅使企业的旅游服务网络日益完善,能够保证服

务质量;而且能够接纳各地的旅客组团,形成旅游外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由此带来

了旅游者旅游成本的降低、旅游企业经营成本的降低、旅游者旅游效应的增加、旅游功

能区细分形成差异化优势、旅游市场营销优势和品牌效应与形象认知力等,从而有效地

形成了旅游协同效应,产生大于区域网络之和的旅游网络合力,放大旅游企业竞争力。(3)产业整合发展趋势日益明显

旅游竞争已超越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对抗,上升为产业链与产业链之间的较量。延伸

产业链日益成为传统旅游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最重要方式。旅游产业是一个有密切产业链

关系的完整系统。旅行社是旅游资源和消费者之间的重要连接。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

旅游已经进入系统升级的新阶段,主要特征是旅游发展的休闲化提升,既包括旅游目的地、区域旅游产业的提升,也包括旅游产品、旅游项目及旅游配套设施的提升。旅行社

单独发挥“输送”的功能已经逐渐暴露出弊端:不仅利润率在下降,而且越来越不适应

客户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因此,通过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向上介入景区、酒店、票务,向下发挥品牌影响力稳固客户群,成为传统旅行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中国旅行社业开始进行一场变革,传统的国有大型旅行社正在寻求突破,利用传统

优势,巩固原有客户网络;利用资本优势,进行收购兼并,品牌扩张;利用政策优势,

向全国渗透,而新兴的旅行社正在积蓄力量,扩大规模,机制创新,同时,旅游网站向

传统业态靠拢——携程、中国旅游资讯网。

2.3.3 旅游新业态层出不穷

(1)旅游新业态与传统业态融合实现创新

随着高智力人才、高信息科技和高知识资本等要素在旅游产业中作用日益凸现,我

国未来旅游正在并将继续呈现出四个层面新型业态融合趋势:旅游各行业内部通过产品

的分异而出现的新业态,旅游产业供应链的延长和加深产生的新兴业态,旅游业与现代

服务业(如会展、金融、房地产、保险、信息网络、文化创意)的融合,旅游业与工业、农业、教育等国民经济中其他产业的联动。当前,“旅游+地产”、“旅游+会展”、“旅

游+航空”、“旅游+工厂”、“旅游综合体”、“旅游产业园”等已成为综合性旅游企

业集团发展的成功模式,也是目前旅游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上海春秋国旅是“旅游+航

空”模式的典范,港中旅集团、华侨城集团等是“旅游+地产”综合开发的典型代表,

携程则借助国际资本、数字信息创造了旅游中介服务的新业态。广东中旅首创的旅游产

业园建设,是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的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企业竞争力,促进区域旅游产16 产业价值链上,共同瓜分4500亿的旅游行业大蛋糕。其中,又有近9000家旅行社盘踞

在旅行社业价值链的各个层面与片段瓜分近500亿的大蛋糕。

(2)旅游行业进入门槛低

中国旅游市场的开放是大势所趋。随着旅行社进入门槛的进一步降低、出境旅游经

营权的进一步放开以及审批权的下放,在一定程度上鼓励外资在华投资出境游业务。外

资社逐渐得到了“国民待遇”。若利润最为丰厚的出境游业务对外资旅行社开放,外资

旅行社将海外的旅游接待资源与国内客源对接,将对本土旅行社的经营形成巨大威胁。(3)旅游企业扩张意愿强烈

大多中国旅游企业并不满足于当前低层次的无序竞争状态,随着网络技术和信用体

系的建立,将使中国旅游企业必须在较短时间内形成新型旅游服务业态,而没有完成这

种战略转型的企业必将淘汰出局。因此,无论是从产业结构的本身发展,还是为满足旅

游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或是为了应对国际竞争和WTO 的挑战,中国旅游企业除了实

现产业整合和升级,别无选择。

2.3.2 行业整合趋势凸现

(1)产业结构日益集中

当前的旅游企业大多是凭借传统优势,如历史形成的资源优势、品牌和老客户等,

能真正左右市场的大旅行社还没有出现。同时,由于旅游产品和服务地域化特性,旅行社难以在这方面有所建树,对上下游资源的掌控能力和新产品开发能力都受到限制。但中国旅游企业结构日益呈现两极分化和产业结构集中的变化趋势。大型旅行企业将通过收购、扩张和产业升级,逐渐形成大规模的集团化运作;同时,又有为数众多的小型旅行企业提供特色化服务或作为大型旅行企业的代理。而中间层次的旅行社将逐渐失去生存空间,或是成长为大型公司,或是萎缩成小型公司,或是被挤出市场。因此,无论是老牌的国旅和中旅,还是新生代的春秋、康辉、神舟、广之旅等旅行社,甚至网络公司,都在沿着各自的发展轨迹,寻求在经营领域、经营方式、管理模式上的突破,求得未来在产业内的生存权。各国旅行社业发展经验表明,旅行社业一般结构是少数大企业、大集团占有较大份额,同时在市场上又有为数众多的中小旅行社从事专业化和特色化服务。如美国,其旅行社业主要由中小旅行社构成,大规模的旅行社只占总数的13%,但营业收入却占行业总额的46%。而在英国,四大旅行社占了市场份额76% 。

(2)规模经济与网络效应明显第二章旅行社业务外部发展环境分析

21

在广东省内经营了一系列的景点。南湖国旅旅行社和景区及酒店联手,策划了很多低价的省内游产品;并通过做特定路线旅游的规模,如设计并推出自己经营景点的低价省内游,设计并推出其他旅行社忽略的细分市场-西部旅游线路。

2.5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对广东中旅集团面临旅行社业务外部发展环境分析。运用PEST模型对广

东中旅的外部宏观环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旅游业正经历快速发展的势头,居民收入增多、城镇居民增多、退休人口增多、电子商务更加普及等都促进了我国旅游业发展;再利用波特的五力模型等分析工具分析旅游业环境,发现旅游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进而对旅游社行业竞争环境进行进一步分析,明确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等,在研究旅行社业务的行业竞争状况,并选取具有发展参考价值的竞争对手广之旅和南湖旅行社对其业务进行分析,明确竞争对手的主要竞争优势。

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

内部的业务重组及电子商务等业态融合。广之旅未来发展希望与IBM 合作,并与其开

发一套业内最优秀的管理信息系统和网站,在信息时代拔出头筹。”

2.坚持走高端服务品牌路线

从导游和多方参与的产品设计和创新、到导游一踩到底的队伍培养,广之旅一直在

致力于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在品牌推广方面,广之旅自1994引入品牌CI 以来,一直重视品牌营销和创新,曾在广州地区的消费者调查中,有92.2%的消费者认为广之旅

是他们“心目中最好的旅行社”。

3.注重整合服务的能力

广之旅在出国游线路,早期聘请香港导游过来带团,逐渐培养了出一支自己的出境

旅游的导游团队,不需要国外地接社,自己的导游在服务的过程中和顾客交流,并积极

地参与到旅游线路改进和产品创新中去。近年来,广之旅有强烈的扩张意愿,同时推行

积极的跨区域扩张和纵向产业链延伸,目前已经在整合产业链上做出了多年的探索,尽

管这会增加成本,但是能够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

(2)南湖旅行社业务分析

广东南湖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以崭新概念开创独具特色的全国性知名

旅游企业,集旅行社、航空服务公司、酒店、景区、车队等企业为一体化的综合性旅游

集团。拥有中国西部旅游第一品牌的旅游百强企业。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南湖国旅·西部假期通过成功转制,晋身中国旅游企业前三十强。拥有南湖国旅网和西部假期网这个

电子商务平台。2006年,已在广州及珠三角地区建立100多家营业部,在云南、四川、

新疆、北京、香港设立接待基地,在中山、佛山、顺德、东莞、江门、清远、肇庆开办

分公司。拥有包括景区、酒店、车队等多种资源。南湖国旅的旅行社业务优势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1.依托现有市场拓展业务

南湖国旅定位低端,以国内游为主,近年来进入利润率高的出境游和入境游。南湖

国旅在国内旅游方面依靠低价策略继续蚕食公司的国内游市场份额,而且南湖国旅近年

来还加大了对出境游方面的资源投放和推广,意图在出境游等高端市场方面有所作为,

对广东中旅利润率最高的出境游业务造成了很大威胁。

2.特色景区业务兴起

通过延伸产业链来弥补旅行社微利,进入利润率更好的景区业务。南湖国旅是国内

首家介入景区投资的旅行社,确立了以“新型旅游景点和生态景点”为主营业务之一,在广东省内经营了一系列的景点。南湖国旅旅行社和景区及酒店联手,策划了很多低价

的省内游产品;并通过做特定路线旅游的规模,如设计并推出自己经营景点的低价省内游,设计并推出其他旅行社忽略的细分市场-西部旅游线路。

2.5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对广东中旅集团面临旅行社业务外部发展环境分析。运用PEST模型对广

东中旅的外部宏观环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旅游业正经历快速发展的势头,居民收

入增多、城镇居民增多、退休人口增多、电子商务更加普及等都促进了我国旅游业发展;再利用波特的五力模型等分析工具分析旅游业环境,发现旅游业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进

而对旅游社行业竞争环境进行进一步分析,明确旅游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等,在研究

旅行社业务的行业竞争状况,并选取具有发展参考价值的竞争对手广之旅和南湖旅行社

对其业务进行分析,明确竞争对手的主要竞争优势

第三章广东中旅集团内部环境分析

3.1 企业结构状况

广东中旅(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华侨服务社,其成立于1956 年,主要目的是

接待回大陆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外籍华人等“四种人”,因此被海内外

华人誉为“华侨之家”。1974年,华侨服务社更名为广东省中国旅行社。1996年11月

20 日,经广东省政府批复同意,以广东省中国旅行社为基础组建了国有独资的广东中旅(集团)有限公司。1997年1月31日,公司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

应侨务接待的高标准要求,加上外部市场配套的严重缺乏,当时华侨服务社的业务

自然就包括了入境旅游、酒店、旅游汽车客运等业务。在此基础上,经过半个多世纪发展,广东中旅逐渐由一家单一侨务接待单位成长为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主要包括旅行

社及相关业务、酒店投资及管理、旅游汽车客运、景区投资建设管理四大经营板块的省

属旅游集团。

3.1.1 组织结构

目前广东中旅集团四个业务板块大致可归结为两大类型:一种类型是视为二级法人

的几个酒店业务单位和中旅股份,另一类型的是名义上属于中旅股份,但实际运作由集

团管理的景区投资建设项目和旅游汽车客户服务。因此,从表面上来看,集团的业务结

构分为两大板块,而从实际运作上来看,集团需要直接面对的成员企业包括四大板块,

多个业务单位——包括中旅股份、中旅投资、佛山南海西岸景区投资建设项目、旅游汽

车客运、以及“华厦国际”酒店管理品牌旗下的多家酒店等若干个公司。

第三章广东中旅集团内部环境分析

25

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旅集团的主要价值理念包括对于组织性质、发展方向以及与行业高

度相关的运营规范方面。

第一,集团对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高度认同,集团的大部分高管人员与业务骨干

长期在广东中旅工作,对于企业的产权特性具有深度的理解,目前在国内旅游界完全以

国有股权继续存在的并不多,从这一角度来看,广东中旅的广大干部员工在为保持旅游

行业中以国有企业继续生存并发展壮大的历程中,为国有资产保值升值的做出了重要的

贡献,也对于国有资产保值升值这一经营目标具有高度的认同,这些认识为企业有效满

足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发展壮大国有经济的期望提供了重要的认识前提。

第二,对于旅游产业发展具有良好机遇的认识。集团包括业务单位的管理人员,对

于旅游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具有很高程度的认同,作为行业内的专业认识,已经高度认

识到居民收入水平与旅游产业的相关性,也对于广东省发展旅游产业以及建设文化大省

等发展趋势具有深刻的认识,尤其在对于集团创建景区建设业务对于延伸产业链、优化

业务组合的作用有很高的认同,这些认识为广东中旅进一步凝聚员工力量,专注于旅游

产业发展、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第三,通过持续的管理创新实现增长的发展理念。广东中旅的发展历史是不断进行

业务开拓与管理创新的历程,公司是新中国旅游事业的开创者,是中国知名品牌、中国

驰名商标“中旅”的共同创立者,也是是建国后最早开展入境游、最早投资兴建和管理

大型酒店(全国第一家“华侨大厦”)的企业,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开展港澳游和出境

中国第一家旅行社的历史

陈光甫与中国第一家旅行社 2009-08-28 16:52:12 来源:档案春秋记者:童然星进行评论中国旅行社业务大发展 中国旅行社业务发展最迅速的阶段是1931年至1937年,陆续增设的分社和办事处达45所,其拓展有一特点,即与国内新开辟的交通线相同步。中国旅行社的业务范围非常广泛,既办客运,又办货运;既办招待所、旅馆、饭店,又代办火车上的餐饮;既组织国内旅游,又组织国外观光;既代办出国手续,又发行旅行支票;既设立旅行社游览团体,又直接投资开发景点;并牢牢抓住大型会议的机会开展业务。 组织旅行游览是中旅的主要业务,社内专设游览部,每年春季与铁路局协商特开游杭专列,并适时组织海宁观潮、惠山游湖、超山探梅、富江揽胜及游览各地名胜古迹,其中行程较长的如1933年招待爪哇华侨实业考察团游京沪,1937年组织的赣、闽、湘、桂、粤五省旅行团,都深得社会人士的欢迎。1935年8月起,中旅还主办了一种旨在营造集体旅游氛围、领略祖国名胜风光的经常性旅游团体——“中旅社旅游团”,凡参加者可以得到各种优惠,并在总社辟有专室供团员聚会、消闲、联络感情,到1937年春,团员人数已从初创时的150人增加到900人。 1929年杭州举行首届西湖博览会,盛况空前。中旅从香港、南京、天津等地组织团体赴杭参观,还特别编辑《西子湖》一书散发。此后如1933年在青岛举行的华北运动会,1934年在上海举行的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第十二届全国大会,1935年在上海举行的第六届全国运动会等多次重要会议上,都能看到中旅的身影。 1926年暮春,中旅首次办理赴日本观樱团。此后,海外市场不断开拓。从1933年起,每年组织中国伊斯兰教信徒赴麦加朝圣团;1936年中国参加柏林第11届奥运会的代表团及参观团的出国手续、票务及行前指导等亦由中旅办理。仅1931年春与日本国际观光局合作,中旅就接待了日本游览团体计20余批,参加者3000余人。 严格管理与宣传教育 中国旅行社有着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独到的宣传教育方法。陈光甫曾对旅行社人员说:“吾人经营斯业,宗旨在辅助工商服务社会,平时待人接物宜谦恭有礼,持躬律己宜自强不息,务求旅客之欢心,博社会之好感,庶几无负创业初衷。”他要求对顾客要笑脸相迎,衣着整齐。对员工一律招考录用,通过培训、实习,达到一定水平后才安排工作,工作后先在各部门轮流循环工作,多年后便成为多面手。至于人员的升降,一律以才能学识为标准,学历仅作参考,

2015全国旅行社排名

2015全国旅行社排名 1纳美旅行社 北京纳美旅行社有限公司隶属纳美旅游集团Oriental Tour & Travel集团是在美国有正式注册的合法国际旅行社,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并先后于中国的西安、成都、长春、美国的法拉盛、曼哈顿等处设立了分公司,实行品牌统一化管理,经过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全方位的共同努力,目前已经形成了现代化旅游咨询机构。经过严格的审核与全方位的资质评估,纳美旅游已经成为了IATA(国际航空运输协会),ARC(航空公司授权开票商),NTA(国际旅游协会),ASTA(美国旅游协会)以及CLIA(国际正式游轮组织)的会员,同时为客户提供五百万美元的旅游保险,点击旅游专业责任保险证书。纳美旅游与多家国际航空公司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和密切的业务往来,现已成为知名度最高的国际旅行社之一。纳美旅行社服务范围比较广,主要涵盖国际机票,国际旅游及相关信息的咨询服务业务,专业代理美中,中美往返机票;中国国内及美国国内机票和中美发往世界各国机票;以及出境游,入境游,国内游,留学生游,商务考察游,度假,酒店等多种旅游咨询服务。 2中国旅行社总社 中国旅行社总社有限公司是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旗下负责旅行社业务的全资子公司。2007年,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和中国中旅(集团)公司完成了中国旅游业最大的“航母型”合并重组。双方旗下的核心产业——中国旅行社总社(CTS)、港中旅国际(CTI)、招商国旅(CMIT)、香港中旅社和海外分社经过整合重组,共同组成了中国旅行社总社有限公司。 3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 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成立于1954年,于2008年3月更名为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国旅)。经过几代国旅人的艰苦创业,现已发展为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旅行社企业集团,累计招揽、接待海外来华旅游者1000多万人次。“CITS”已成为国内顶级、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中国驰名商标,在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注册。 4中青旅控股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青旅)是以共青团中央直属企业中国青旅集团公司为主发起人,通过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1月26日公司创立,12月3日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我国旅行社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股票代码:600138)、北京市首批5A级旅行社,现有总股本7.2384亿元。 5中国康辉旅行社 中国康辉旅行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中国康辉旅行社总社)创建于1984年,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全国大型旅行社集团企业之一,是北京“首旅集团”旗下专业化旅行社集团公司,总部设在北京。已在全国设有200余家以资本为纽带的子公司。日臻完善的网络化营销、接待体系和垂直管理模式在旅行社行业已形成独特的综合优势。遍及海内外的业务协作体系以及由近万名员工组成的优秀团队具备为国内外旅游者提供全方位综合服务的实力。

中国旅行社投资收益分析

中国旅行社投资收益分析 武斌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专接本2010级) 【摘要】随着我国旅游人群的增加和旅游行业竞争的加剧,上千家旅游企业、近百万家中小旅行社构成了巨大的市场环境,传统的旅游基础供应链体制必将受到严重的冲击,虽然拥有数量巨大的市场基数,但是中国的出境旅游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关键字】投资收益;行业前景;出境旅游;战略分析 一、中国旅行社行业前景 随着我国旅游人群的增加和旅游行业竞争的加剧,上千家旅游企业、近百万家中小旅行社构成了巨大的市场环境,传统的旅游基础供应链体制必将受到严重的冲击,虽然拥有数量巨大的市场基数,但是中国的出境旅游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此背景下,与常态化以后的国际旅游消费行为不同的是,购物成为推动中国出境旅游消费的重要动力根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中国出境旅游消费达480亿美元,在总量上已经位居全球第四。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消费中,购物消费占到62%。因为境外消费欲望强烈,75%以上的出境游客在旅游过程中重复消费3次以上。今年中国“国庆黄金周”,中国游客7天的境外奢侈品消费相当于国内市场3个月的总额。 二、什么是出境旅游 旅游分为出境旅游以及国内旅游。而出境旅游涵盖的内容就可以细分到各个目的地。比如澳洲旅游,欧洲旅游,美洲旅游,中东非洲旅游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选择去国外旅游度假,2009年出境市场人数更是多达4000多万人次。2009年的中国出境旅游经历了金融危机与甲型流感的双重冲击,仍然保持了小幅增长。 出境旅游业作为国民旅游消费热点,加强国际交流的功能日益明显,并成为中国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议题。 三、中国旅行社国际化的战略分析 旅游企业的国际化、集团化精英是通过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使自愿打到最佳配置以及运用有效的经营产略和手段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一种跨国界、集团式经营行为。 当然,由于行业正处于发展初期,尚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问题,现代旅行社企业实现国际化、集团化经营必须具有相应的规模、实力,要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拳头产品和相应的市场条件,要适合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运行机制,有国际化管理手段和相应的人才条件。 1、中国旅行社国际化战略如下: 我国旅行社企业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经历了这样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INBOUND旅游为特征的招揽、组团和接待境外旅游者。这一阶段工作的主要特征是涉外经济,以单向的客源流入形式出现。第二阶段,承办我过国民出境旅行业务,具有OUTBOUND的旅游特征。这一阶段改变了第一阶段客源单向流入的特征没出现了:INBOUND和OUTB-OUND的双向流入、输出。第三阶段,在境外投 第1页共3页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要点

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分析 【摘要】: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潜力巨大的出境旅游市场已引起全球瞩目,但是入境旅游市场却持续低迷,出境旅游这一高额利润市场也受到国内外旅行社的普遍关注。本文采用市场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对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现状的分析,揭示我国旅游贸易逆差的原因,以及入境旅游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个人建议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 出境旅游入境旅游旅游逆差 旅游业是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食、行、游、住、购、娱等需求,提供相关旅游产品与服务为主的复合性产业,主要包括:观光产业、度假产、康体产业,商务产业、文化产业、娱乐产业、教育产业等等。而在一定条件下商业、餐饮业、旅游地产业等产业也由于本身具有重要特色而会归入其范围内。因而,旅游业可说是一种无烟产业,优势明显。 在当今时代,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解决就业,帮助扶贫开发方面成效显著,产业不断提高。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的中国旅游业对社会经济的拉动、社会就业的带动、以及对文化的提升与环境的改善作用也日益显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我国旅游人数逐年增长,旅游资源日益丰富,旅游市场日趋完善。在中国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的现象之下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出入境旅游业发展的分析。 一、我国出入境游客数量状况 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3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3%。全国国内旅游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5.7%。入境旅游人数12907.7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 2.5%。其中:外国人2629.03万人次,下降 3.3%;香港同胞7688.46万人次,下降2.3%;澳门同胞207 4.03万人次,下降2.0%;台湾同胞516.25万人次,下降3.3%。中国国家旅游局3日宣布,截至2014年11月,中国内地公民当年出境游首破1亿人次。 从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来看,我国旅游市场中出入境游客数量分布不均,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处于低迷状态,出境旅游市场则发展良好,这就造成了我国旅游业的贸易逆差,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贸易逆差持续增大,据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旅游业境外消费1020亿美元,贸易逆差519亿美元;2013年境外消费1287亿美元,贸易逆差769亿美元;2014年前6个月境外消费700亿美元,逆差470亿美元,预计2014年贸易逆差会超过1000亿美元。 二、出现旅游贸易逆差持续增长的原因

中国旅行社国际化战略实施策略

中国旅行社国际化战略实施策略 雷美丽132062008041 徐益娟132062008042 丁洁132062008043 吴孟孟132062008044 陈冕132062008006 企业的国际化、集团化经营是通过各种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使资源达到最佳配置以及运用有效的经营战略和手段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一种跨国界、集团式经营行为。一个国家拥有多少大型集团企业的数量往往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参与世界经济的能力,大型集团企业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我国要进入国际经济舞台,也必须走国际化、集团化经营的道路,要建立和发展外向型企业集团,以兼并、收购、合资的形式使原来分散的单个企业向社会化大生产集团集结,使分散的对外经营向集团化的外向经营,规模经营转化,避免分散企业的恶性竞争和压价竞争。国际化、集团化经营也有利于管理规范化、标准化,使企业管理上一个台阶。目前,我国名牌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已不乏范例,如中化、宝钢、海尔电器、科龙电器,其有效的国际化、集团化经营及大胆的全球发展战略令人耳目一新。中石化、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化、中粮、5家企业一跃进入世界企业500强,使人振奋。如果我国能有若干旅游集团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拉得出,打得响,会很大程度地提高我国在国际旅游市场竞争中的实力和地位。

现代旅行社企业实现国际化、集团化经营必须具有相应的规模、实力,要有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拳头产品和相应的市场条件,要适合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运行机制,有国际标准化管理手段和相应的人才条件。现代旅行社企业即是指有相当资本条件、有规模、有网络的大型涉外旅行社企业,这些企业应具有招揽、组织、接待来华旅行客人和组织中国公民出境游业务的授权。我国旅行社企业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INBOUND旅游为特征的招揽、组团和接待境外旅游者。这一阶段工作的主要特征是涉外经济,以单向的客源流入形式出现。第二阶段,承办我国公民出境旅行业务,具有OUTBOUND旅游特征。这一阶段改变了第一阶段客源单向流入的特征,出现了:INBOUND和OUTB-OUND的双向流入、输出。第三阶段,在境外投资开办相关业务的公司,建立自己的网络和经营单位,形成国内外统一的管理体系,实施全球性发展战略,谋取利润的最大化。 我国部分具有规模和实力雄厚的大型旅行社企业,如港中旅集团、国旅总社、中旅总社、招商旅游总公司现已完成了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过程,开始第三阶段的发展,并做出了一些初级阶段的尝试。目前,我国对海外的投资规模正在逐步扩大,国家业已批准在73个国家和地区(未包括港、澳)建立各类企业2000家,累计对外投资金额达16亿美元。这一水平还远远不够。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吸收外资与海外投资的比例仅为1:0.05,不仅远低于1:1.1的世界平均水平,还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1:0.13)。对外直接

中国十大旅行社排名

中国十大旅行社 1、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 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CITS)成立于1954年,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旅行社企业集团,是进入2002年“中国企业500强”的唯一旅游企业,是世界旅游组织在中国的唯一企业会员,也是中国旅行社协会的会长单位。国旅总社还拥有经国家工商注册、国内旅行社唯一的旅行救援中心,该中心拥有全国网络,并通过与国际著名救援公司合作每天24小时向国内外游客提供旅行救援服务。国旅总社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已在海外10个国家和地区设有14家分社,在全国122个城市拥有集团成员企业,总资产达40亿元。“名牌化、集团化、智能化”是国旅总社的发展目标。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CITS商标已经成为国家商标局认定的中国旅游业唯一驰名商标。 2、中国旅行社总社 中国旅行社始建于1949年11月,是新中国的第一家旅行社,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旅游机构之一,在国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和广泛的知名度。 中国旅行社在全国各地设有364个分支社,118家各种档次的旅游宾馆,62家旅游汽车公司,46家免税商店,形成一个庞大的旅游服务

网络,为旅游者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服务,并承办旅游咨询、签证、认证、国际国内机票等有关业务。 中国旅行社总社设在北京。它是全国中旅社的“龙头”,不仅在国内有庞大的系统网络,还与欧美、东南亚、日本、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家旅行社建立了牢固的合作关系。总社下设27个部门,其中主要的入境旅游业务部门有欧洲部、美大部、东南亚部、日本部、韩国部、国际慈善旅游部等,每年招徕接待各国旅游者10万多人;出境和国内旅游及其他相关业务部门有出境部,国内旅游部、会议奖励旅游部、中旅首都旅游社、市场部、签证处、航空票务中心、交通业务部等,每年组织赴港、澳、东南亚、欧美等地旅游万余人次。 3、上海春秋国旅 成立于1981年的上海春秋国旅是一家综合性旅游企业,业务涉及旅游、酒店预订、机票、会议、展览、商务、因私出入境、体育赛事等行业,是国际大会协会(ICCA)在中国旅行社中最早的会员,被授权为目前世界最热门赛事2004年F1赛事中国站境内外票务代理,是第53届世界小姐大赛组委会指定接待单位被授予上海市旅行社中唯一著名商标企业。 1994年以来,上海春秋国旅在经营中国公民境内旅游业上成绩显著,连续九年荣获全国第一的殊荣。拥有“春之旅”、“中外宾客同车游”、“纯玩团”、“自由人”、“爸妈之旅”等多种特色旅游产品。同时,上

中国旅行社企业文化研究

中国旅行社企业文化分析研究 黄宇1蔡冬冬2 西安外事学院旅游管理系陕西西安 (71007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工会陕西西安(710055) E-MAIL:yuwenyu219@https://www.360docs.net/doc/296123836.html, [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形成的价值观、信念、规范等的总和,是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行为。中国旅行社面临着外资旅行社的竞争和环境的改变,加之自身企业文化存在问题,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升企业文化的层次。 [关键词]中国旅行社企业文化 企业的使命是在顾全多方利益基础上尽可能多的获取经济利益,实现企业的发展壮大。所以企业文化就必须有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企业的效益。比如现代企业文化里面包含了对顾客价值与员工价值的新评价新认识,追其根源则是人本主义精神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和反映。现代企业管理将企业文化视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充分说明了它的实用价值。 一、中国旅行社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竞争激烈,旅行社也同样如此.中国旅行社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上风,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就必须重视. 1.众多旅行社缺乏科学的企业文化建设。翻开中国旅行社的发展史,对比成功旅行社与失败旅行社的历程,我们会清晰的发现其中企业文化的差别最大。作为中国旅行社品牌成功者之一的康辉旅行社,从建社伊始就把:让合作者放心和让旅游者满意作为其企业理念;公司的目标是网络化、规模化和品牌化,国内成网,国际成链。在这种科学的企业文化指导下,康辉这一品牌越做越强,成为中国旅行社的一个亮点。而与此相反,如笔者所见习过的旅行社等走在即将淘汰边缘的旅行社,要么没有企业文化,要么有企业文化但其企业文化还停留在上个世纪,更重要的是没有突出自己的特点,千篇一律,缺乏科学性. 2.高水平的企业文化是企业走向成熟和成功的标志。有一位旅行社的总经理在谈到自己旅行社的企业文化时自豪的说顾客永远是对的。不可否认,该旅行社有企业文化,但如此简单的企业文化是很难带领他们走向成功的。中国康辉旅行社的服务宗旨是:高质量的服务、高素质的员工和高水平的旅游,适应了体验旅游这一时代特征,使员工尽心,使游客放心,最终当然是开心。这种高水平的企业文化标志了康辉旅行社已走向成熟和成功,也使得游客在选择旅行社时首先想到了康辉。 3.国际化要求中国旅行社必须有高水平的企业文化。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品牌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管理的指挥棒,更是企业与外资社竞争的有力武器。国际化一方面是中国旅行社与国际的接轨,另一方面是外资旅行社的进入.中国旅行社要想成功的与国际接轨,就必须建设高水平的企业文化.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旅行社的竞争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因为企业文化反映了旅行社的理念.宗旨;国际上著名的大型旅行社,都很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例如美国的运通重视本土化,使得其在中国的外资旅行社中有很强的竞争力.因此,中国旅行社只有建设高水平的企业文化,才能在国际化的今天拥有竞争力. 二、中国旅行社企业文化存在问题的原因

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

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 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 2008-5-16 进入21世纪的中国旅游业,在加入北京2008将举办奥运会,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多元化形成以及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等时代特点的推动下,将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其新趋势较为显著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将会蓬勃发展旅游发展的初级阶段,人们主要以游览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为目标。随着教育,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进入21世纪,人们的旅游需求向多层次方向发展,因而工业旅游农业旅游将成为新的热点。 (一)工业旅游的兴起所谓工业旅游,就是以工业企业的生产线,生产工具,产品和厂区等为对象的专项参观活动。20世纪工业旅游起源于法国,当时雪铁龙公司让游客参观其生产流水线,欣赏其汽车生产工艺。后来,世界各地著名现代化工业企业纷纷仿效,汽车、钢铁、飞机、酿酒、饮料、陶瓷等行业先后开放生产制作过程,让游客一饱眼福。甚至,在美国,生产美元的印钞厂也向游人开放。对游客来说,游览工业企业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最初是出于好奇心理,后来在参观过程中增长了许多知识,开阔了视野,尤其是专业爱好者,还侍机加深了对生产企业的了解。而对于工业企业来说,不仅能获得一定的门粟收入,而且通过旅游等宣传,使企业树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起到了不花钱发布广告的作用。所以,工业旅游发展将势不可挡。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前,工业企业很少对公众开放,90年代后工业旅游悄然兴起。例如,神龙轿车,可口可乐等著名公司均把生产车间对游客开放;青岛海尔集团和青岛啤酒厂,南京熊猫集团,柳州两面针集团,浙江农夫山泉公司均让公众参观;南京还推出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一条工业旅游线路,让旅游者了解到南钢最先进的生产流水线。我国工业旅游的出现,填补了我国旅游产品中的一页空白,为旅游业的发展拓宽了思路。通过工业旅游,宣传了工业企业的产品和品牌,

中国国旅集团CITS综合线路资料

公司简介 广东熊猫国际旅游有限公司是“中国国旅集团”在广东以国宝“熊猫”为品牌名称注册的大型国有国际旅行社,简称“熊猫国旅”;经国家旅游局批准为经营海外、港澳出境游、国内游的国际旅行社。中国国旅集团成立于1954年,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旅行社企业集团,荣列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是500强中唯一的旅游企业。国旅总社在海外1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14家分社,在全国122个城市拥有20多家控股子公司和122家国旅集团理事会成员社,总资产50亿元。“中国国旅、CITS”已成为品牌价值高、主营业务突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中国旅游企业,品牌价值103.64亿元,居旅游业第一。国旅总社是WTO(世界旅游组织)在中国的第一家企业会员、中国旅行社协会会长单位,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中国国旅集团的经营范围涵盖了全部旅游相关的服务。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并与世界500强企业美国运通公司合资成立了国旅运通旅行社有限公司、国旅运通航空服务有限公司、国旅运通华南航空服务有限公司等并占控股地位。此外,国旅总社还投资境内全资控股企业20多家。中国国旅集团多年荣列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是500强中唯一的旅游企业。并连续多年居百强旅行社排名榜首。我社又与全球500强企业“美国皇家加勒比海国际邮轮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在中国大陆共同经营系列全球最高端的旅游产品,公司的旅游服务和管理从此有了质的飞跃。 好以下线路仅供参考价格,具体视贵公司出游时间和人数确定优惠价格! ?根据您的要求,我们会给您一个贴心、合理、充实、愉快的行程设计及最实惠的价格!! 泉身感受碧水柔情:温泉度假

中国旅行社发展历程

及在中国旅行社现形势下对旅游人才的要求托马斯·库克于1845年在英国的莱斯特正式成立了托马斯·库克旅行社,开始专门从事旅行代理业务。从此,为方便旅游者并服务于旅游者的旅行社诞生了,这标志着近代旅游业开启了新篇章。中国近代旅游业发源于上海。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旅行社是爱国人士陈光蒲先生与1923年在上海商业储蓄银行设立的旅行部,1927年更名为中国旅行社,现为香港中国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之后,我国与1949年在厦门成立了华侨旅行社,现为中国旅行社;于1954年再北京成立了中国国际旅行社;于1979年再北京创建了中国青年旅行社。从而,建成了我国知名度最高的三大旅行社。从旅行社发展历史来看,中国旅行社业发展起步较晚。并且虽然我国旅行社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但是直到1978年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后才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经济行业。 一、我国旅行社行业的发展过程可将其话费为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1、旅行社业发展的前期(1978年以前)。我国实施对外开放以前,我国仅有中国国旅和中国旅行社及其在各地设立的分支机构,在此阶段,旅行社数量少,从业人员少,旅游活动少,不具备行业规模,但却累积了不少经验,培养了一批人才,为今后旅行社行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2、旅行社发展的初期(1978—1989年)。这一阶段我国旅行社形成国旅、中旅、和青旅三足鼎立的行业垄断的局面。在1985年,为加强旅行社行业管理,国务院颁布了《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这是我国旅行社行业的第一部管理法规。 3、旅行社发展的增长期(1990—1994年)。1989年国际国内形式风云变幻的背景下,我国旅行社遇到了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负增长,在旅行社经营者的努力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国际入境旅游得到恢复和更大的发展。 4、旅行社的调整时期(1995年至今)。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管理条例和规定,为我国旅行社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据《中国旅游统计年鉴》显示,到2000年,我国旅行社总数为8993家。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和普及,一个全新的“网络时代”已经来到。

中国旅行社现存发展趋势

中国旅行社行业现存发展趋势 学校:辽宁科技大学 姓名:刘冰冰 班级:旅游13班 学号:120133606010

摘要: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我国旅行社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旅行社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在国内国际旅游业竞争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这是中国旅行社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外国大型旅行社集团的逐步进入,我国旅行社业旅行社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对我国旅行社现状的研究分析,提出我国旅行社未来发展趋势,希望能促进我国旅行社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旅行社;现状;趋势

1、我国旅行社行业体系的现状分析 中国的第一家旅行社成立于20世纪20年代,但是中国旅行社的产业化进程却是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的事情。中国旅行社业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了历史性的变迁进程,其突出特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从宏观角度看是从事业型向产业型的转化;从微观的角度看则是企业化的过程;从行政管理的角度而言,则是从以行政管理为主向法制化、规范化行业管理的转变。到目前为止,中国旅行社业尚处于市场化、企业化和法制化进程的初级阶段,随着旅游市场的发育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旅行社业正面临更深层次的改革、更大范围内的开放和更为复杂多变的创新任务。 1.1我国旅行社产业规模初具,但整合势在必行 我国旅行社业产业体系和市场规模增长迅速,进入2O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旅游业逐步实现了由入境旅游单点支撑到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相互融合、互补互促的时期,中国旅游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过去的10年中,我国旅行社数量从1996年的4252家增加到了2006年的18474家,规模扩张了近4倍多,收入增加了7倍。我国2004年在数量规模上已趋于国际水平,但2005年和2006年仍有超过9.5%的规模增长率。截至2010年底,全国旅行社总数为22784 家,同比增长5.24%。2O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城镇居民收入的逐年增加、可自由支配时间的增多、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旅游交通设施的完善,中国的国内旅游发展迅猛,产业的空间布局不断扩张。但是行业竞争的最终结果,通常将只剩下三到四家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企业。美国和欧洲的旅行社行业都基本符合这个规律。由此可见,我国旅游行业无论是宏观管理上,还是市场需求上重新洗牌的可能性已经到来。 1.2我国旅行社资本结构和竞争方式逐步改善 1.2.1我国旅行社资本结构的调整 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使我国旅行社业股份制企业从2003年的59.74%上升到73.37%,上升近14个点。由此可见,外商进入中国市场势在必行,只是前期操作技术上和战略上的选择。2006年一年增加了8家,而其中增加比重最快的又是外商独资的企业,这样我们不难看出我国旅行社要抢占中国市场的决心。可见政府希望调整我国旅行社业格局,同时打破多年来的价格竞争模式。 1.2.2我国旅行社竞争模式的调整 我国旅行社业市场竞争手段自90年代末主要表现为价格竞争,而根据经济学博弈论的观点,价格竞争的最终会将旅行社的价格拉到成本价的边缘使行业沦为微利行业。加人世界贸易组织将对中国旅行社业产生的积极影响,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对中国旅行社业的发展带来一定冲击。市场简单的价格竞争是消费者和旅行社双方寻求成本最低的必然结果。消费者让旅行社降价了,从而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旅行社为了自己的利益空间让消费者产品降质了,导致了消费者和旅行社今天的互不信任。这种局面必将通过市场规范和产品性价比的认证来打破,也就是旅行社的市场竞争模式随着竞争主体的增多将从原来的价格竞争这种低级竞争模式转向产品质量,企业品牌等无形资产这种高级竞争模式。 1.3旅游需求日趋个性化 随着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大幅增加,各地方政府的组织保障、资金保障以及领导高度重视,都为旅行社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相对于大众旅游时期来讲,当代的旅游市场需求总体呈现出差异化、复杂化和个性多样化的特征。旅游者在不断改变和创新着自己的个性化需求,从而使旅

广东中旅旅行社发展战略研究

I 摘要 2009 年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将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作为旅游业三大支柱的旅行社行业,也是中国旅游行业中最后一个对外完全开放的领域,其发展情况引起各方的普遍关注。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旅行社行业正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一方面,随着旅游行业不断壮大,旅行社业务也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旅行社间竞争异常激烈,行业平均净利润减少。 作为国内最早开展入境游、港澳游和出境游的旅行社,广东中旅见证了中国旅游业 从无到有、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全过程,是中国旅游业尤其是广东旅游业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和推动者。随着中国旅游市场的壮大和旅游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广东中旅旅行社在行业扩张中迎来发展的机遇,但也面临着民营企业不断崛起、行业竞争异常激烈等巨大压力。面对机遇和挑战,广东中旅的旅行社业务究竟应该如何发展? 本文结合专家团队对广东中旅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研究,运用战略管理理论的思想, 以及战略管理中成熟的分析工具和方法,通过对我国旅行社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以及对广东中旅旅行社业务发展战略的研究探索,并综合考虑了广东中旅的内部资源和业务核心能力,从而制定了广东中旅旅行社业务发展战略,以解决广东中旅旅行社业务发展中的问题。将广东中旅集团的战略定位为: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和提升整体服务能力为客户创造价值、通过高品质服务品牌构建企业品牌。在集团战略的基础上,旅行社业务战略是:针对海内外客户的要求,把握中国对外开放、旅游市场国际化程度提高、大众旅游与商务旅游市场需求不断上升的历史机遇,有针对性地整合开发国内外旅游资源,充分开发国内外两个市场客源,扩大出境游、入境游、国内游的市场份额;加强与工业科技、观光农业、商务贸易、区域文化、体育赛事、养生保健、军事仿真体验等领域的融合,形成一批有特色、有竞争力、经济效益高的旅游产品或旅游主打线路;夯实内部管理基础,强化产品设计能力和强化市场网络建设,通过内部整合提升服务质量与成本效率;积极探索品牌运营,拓展外部战略联盟,寻求跨区域合作,逐步形成整体服务方案供应能力,发展成为国内旅行社市场标准的制定者之一。近期内,广东中旅的主要目标是向集团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通过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管理科学、规模扩张、结构合理,品牌号召力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显著增强,集团资产规模和业务收入上新台阶,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成为拥有上市融资平台、集聚发展优势明显、掌握行业话语权、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广东旅游产业发II 展排头兵和华南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旅游企业集团。 以上战略不仅为广东中旅发展指明了方向,此外,广东中旅作为全国百强国际旅行 社,对其旅行社业务面临的发展环境分析,并探索其科学发展之路,可以为传统国有大型旅行社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广东中旅;旅游行业;旅行社;发展战略 V 2.4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19) 2.5 本章小结 (21) 第三章广东中旅集团内部环境分析 (22) 3.1 企业结构状况 (22) 3.1.1 组织结构 (22)

中国旅行社特色分析

中国百强旅行社的其中几名各自特色分析 2012年度全国百强旅行社前十名: 1 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2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3 广东省中国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 4 北京众信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 5 广州广之旅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 6 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有限公司 7 浙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8 湖南省亲和力旅游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9 湖北新航线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 10 重庆海外旅业(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百强旅行社的其中几名各自特色: 排名第一: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企业特色: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春秋国旅)是春秋航空的母公司,成立于1981年,是一家综合性旅游企业,业务涉及旅游、酒店预订、机票、会议、展览、商务、因私出入境、体育赛事等行业,是国际大会协会(ICCA)在中国旅行社中最早的会员,是第53届世界小姐大赛组委会指定接待单位,是世界顶级赛事F1赛车中国站的境内外门票代理,被授予上海市旅行社中唯一著名商标企业。是国内连锁经营、最多全资公司、最具规模的旅游批发商和包机批发商。拥有“贵族之旅”纯玩团、春之旅(中外宾客同车游)、自游人、爸妈之旅等多种特色旅游产品。

企业经营体制:春秋国旅设有严格的质量监督管理机制,诚信经营,坚持"99+0=0"和"每团必访"的优质服务质量观,TQC部获得中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由于春秋国旅在企业经营、管理和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因此十多年以来连续被授予"上海文明单位"的光荣称号,获得上海市A类纳税信用单位以及上海市"守合同、重信用"单位等荣誉称号。 企业文化:奋斗、远虑、节俭、感恩 排名第二: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青旅)是以共青团中央直属企业中国青旅集团公司为主发起人,通过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11月26日公司创立,12月3日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是我国旅行社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北京市首批5A级旅行社,现有总股本4.1535亿元。 作为中国旅游行业的领先品牌和综合运营商,中青旅坚持以创新为发展的根本推动力,不断推进旅游价值链的整合与延伸,在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会奖旅游、差旅管理、景区开发、酒店运营等领域具有卓越的竞争优势。中青旅旗下拥有中青旅会展、乌镇、山水酒店、遨游网、百变自由行等一系列国内知名旅游企业和产品品牌。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从事旅游、高科技、风险投资、证券行业的投资;经营入境旅游、国内旅游、中国公民自费出境旅游业务,承办国内会议及商品展览,以及高科技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旅游资源配套开发、互联网信息服务,广告设计、制作、代理、发布等业务。 上市以来,中青旅秉承“发展决定一切”的价值取向,以不断创新的精神,完成企业公司化改造和公司市场化改革,向着国际化大型旅游运营商的愿景目标不断迈进。 品牌介绍 品牌信仰:心意互通,传递感动。 “互通”代表服务的过程,以高层次、无限制的沟通,表达对消费者最诚挚的关怀,实现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最高境界,创造从理智到心灵的品牌吸引力。“感动”代表服务的结果,更代表着最高层次的服务品质,同时,“感动”可以呼唤顾客的忠诚度——单单只是“优秀的服务”不能产生客户对企业的忠诚,而提供了超越客户期待的、使之“感动”的服务则是关键。 公司特色业务: ①度假业务 顺应旅游行业散客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中青旅在国内首家、独家推出提供专业度假服务的崭新业务品牌——百变自由行,致力于为顾客提供全程的“一站式”自由行服务。目前,中青旅百变自由行已经在市场上赢得了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成为以北京为核心的华北地区自由行第一品牌;在以上海为核心的华东地区,也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认同和认可。百变自由行将继续坚持“产品制胜”的战略,全力、全程、全心为更多的游客提供专业、安全、省心、便捷的自由行服务。 ②会奖旅游 中青旅会展专注于集团客户市场,致力于为中外企业、行业协会、政府等客

中国旅行社 SWOT 分析

中国旅行社 SWOT 分析

中国旅行社简介 中国旅行社始建于1949年11月,是新中国的第一家旅行社。中国旅行社总社作为全国旅社的龙头企业,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由一家以接待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为主的旅行社,发展成为入境游、出境游、国内游三业并举,每年接待数十万中外游客的国际旅行社。 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旅行社企业集团,荣列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是500强中唯一的旅游企业。国旅总社在海外1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14家分社,在全国122个城市拥有20多家控股子公司和122家国旅集团理事会成员社,总资产50亿元。 “中国国旅、CITS”已成为品牌价值高、主营业务突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中国旅游企业,品牌价值103.64亿元,居旅游业第一。国旅总社是WTO(世界旅游组织)在中国的第一家企业会员、中国旅行社协会会长单位,先后加入并成为中国旅行社协会、亚洲及太平洋旅游协会(PATA)、美国旅游批发商协会

(USTOA)、美国旅游代理商协会(ASTA)、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等国际旅游组织的正式会员,与国际上数百家旅行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拥有良好的资信。2000年,国旅总社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2 004年国旅总社与中国免税品(集团)总公司合并,成立了中国国旅集团公司。 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是新中国第一家接 待海外游客的旅行社,历年来,共招徕、接待海外旅游者1000多万人次,创汇30多亿美元。国旅总社是第一批获得国家特许经营出境旅 游的旅行社,出境、国内旅游业务以年均40%的幅度快速增长。国旅总社将继续努力,在中国国旅集团公司战略发展目标“中国旅游产业领域中拥有旗舰地位的企业”的指引下,逐步实现:中央企业群体中最具市场竞争力的旅行社集团;中国最强的跨国旅游运营商;全球最为著名的旅游业品牌之一的宏伟愿景。 中国旅行社总社是中国最大的旅行社之一,创写了中国旅游行业的多项第一:首家接待外国旅游者,首家接待台湾同胞,首家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游。“CTS中旅”商标荣获中国

中国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旅游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 2009年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较快增长,旅游总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入境旅游市场逐步恢复,出境旅游市场平稳发展。同时,旅游投资规模大幅增长,企业经营业绩回升,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全年旅游总收入为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3%。2009年,在旅游产业供给方面,投资规模大幅增长,产业发展更具活力。旅游相关产业投资规模的大幅度增长,直接带动了旅游投资的快速增长,各地旅游投资出现了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企业经营业绩方面,企业经营业绩开始回升,景区类企业经营状况好于旅行社和饭店行业。其中,西部地区企业经营状况要好于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城市和城市周边景区比长线旅游景区经营形势要好;成熟的顶级景区的经营状况比无资源优势的一般景区要好。 《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中数据表明:2009年中国旅游业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9.02亿人次,增长11.1%;国内旅游收入1.02万亿元,增长16.4%;入境旅游人数1.26亿人次,下降2.7%;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088万人次,下降4.1%;旅游外汇收入397亿美元,下降2.9%;,旅游总收入1.29万亿元,增长11.3%。《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这十年也将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据《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预测:2015年我国旅游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8%,2020年我国旅游业占国内生产总值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内容摘要 本文叙述了中国旅游业从入境旅游到国内旅游直至现如今可以出境旅游,之间一次次的跨越,一次次的改革。最后说明只有发展好科技才能使旅游业继续兴旺发达。本论文主要从网络上和各大报纸上调查,从中了解到了我国旅游业一次次大的跨越,科技的提高对旅游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旅游业的提高又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想持续发展旅游业,必须不断完善和提高科学技术。 关键词:旅游业、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科技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 一、简述旅游业 旅游是在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适度满足后的一种新的消费行为,一种带有浓厚文化内涵的群体活动。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国他乡访问的旅行和暂时停留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旅游业是以旅游市场为对象,有偿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所有行业和部门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旅行社、交通客运部门和以旅馆为代表的住宿业部门。居于这三个部门的企业因而也构成为三种类型的旅游企业,即旅行社、旅游饭店和旅游交通,三者构成了现代旅游业的三大支柱。 我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疆域辽阔,既有风景秀丽的江南水乡,也有粗犷豪迈的西北风情;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目前已经公布了99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古城,长城、故宫、颐和园等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我国还是一个拥有多个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的习俗和风情很容易使人产生很强烈的向往之情。所有这些,都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国内旅游业的发展阶段 我国的人口众多,国土辽阔、风景秀美,但是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决定了我国旅游业仍处于初级阶段。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经过了和其他一些国家不同的发展历程。一般来说,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是先发展国内旅游,再发展国际旅游,我国却先发展了入境旅游,然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各方面条件的成熟,发展了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 (一)入境旅游的发展 20世纪50-60年代,中国国家旅游局设立在外交部下,当时完全是出于外交的需要,旅游接待活动的对象主要是友好国家的团体和友好人士,为其提供民间交往的便利方式这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入境旅游。 1978年,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接待人数(180万人)仅为世界的0.7%,居世界41位,1978年中国国际旅游创汇(2.6亿美元)仅占全球的0.038%,居世界第47位,中国旅游业基本上是一张白纸。在这个背景下,邓小平同志从资源综合利用和经济产业高度提出要积极发展我国旅游业.在他的积极倡导下,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尤其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当时小平同志非常重视旅游业,他指出:“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中国旅游业从70年代末开始崛起。

丽江旅游发展历程定稿版

丽江旅游发展历程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丽江旅游业发展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历程: 1990年~1994年上半年是丽江旅游业发展的起步阶段,1990年到丽江旅游的海内外游客仅有9.8万人次,到1994年也只有21.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8100万元。 1994年9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在丽江召开滇西北旅游规划会议,明确了“发展大理,开发丽江,启动迪庆,带动怒江”的旅游发展思路,并提出把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在会议结束时提出的12条意见中,积极准备工作、将丽江古城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列为其中的工作重点之一。会后,丽江市提出并实施了“旅游带动”发展战略,加强了机场、公路、玉龙雪山景区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落实省长现场办公会议的诸项工作,把旅游业作为骨干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培植。丽江旅游发展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基础,到1995年游客人数增加到了84.0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增加到了2.4亿人民币。 1995年上半年,省政府正式同意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政府提出的申报要求,并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同年6月,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主持会议,召集国家8位A级专家进行论证,正式确定丽江古城、平遥古城、苏州园林为我国1997年度世界遗产申报项目。丽江古城为首选项目。同年12月25日,丽江县政府决定成立申报工作组,申报工作全面展开。

1996年2月3日,丽江发生了全国瞩目的7.0级大地震。丽江又抓住“2.3”大地震机遇,加大丽江的对外宣传,让世界了解丽江,让丽江走向世界;利用恢复重建的机遇,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旅游业发展;同时利用恢复重建的条件,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同时,加快了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步伐,并取得成功,游客大幅增加。 1997年12月4日,意大利那布勒斯世界遗产大会上丽江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填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尚无文化遗产的空白。随后,丽江游客大幅增加。 经过1996年至1998年三年的地震恢复重建,丽江由云南改革开放的末端走向前沿,成为中国西部极具发展活力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 1998年以后,丽江抓住′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了旅游宣传促销工作,树立丽江旅游品牌。1999年到丽江旅游的海内外游客达到了280.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8.7亿元,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八五”打基础、创品牌,“九五”抓机遇、图发展,实现数量扩张和规模发展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和旅游要素,促进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转变,2001年9月,丽江市审时度势,适时提出了丽江旅游要实现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的“二次创业”,在保持游客数量稳步增长的前提下,实现质量和效益大幅度提高,并围绕提质增效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首先实行了旅游行业自律管理,以行业协会为主,通过政府和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