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一、A型选择题

1 光镜下检见肯定的细胞损伤,在肝细胞缺血发生:

A.5分钟后

B.15分钟后

C.30分钟后

D.60分钟后

E.120分钟后

2 HBsAg阳性肝炎时,电镜下可见肝细胞内:

A.粗面内质网增生

B.光面内质网大量增生

C.基质型线粒体肿胀

D.高尔基体肥大

E.溶酶体增大、增多

3 对各种损伤最敏感的细胞器是:

A.粗面内质网

B.光面内质网

C.线粒体

D.高尔基体

E.溶酶体

4 .关于干酪样坏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肉眼较松软

B.镜下组织结构遭破坏

C.容易液化

D.坏死灶中心结核菌少

E.发生机理为四型变态反应

5 Mallory小体的形成与下列哪种细胞成分有关:

A.细胞膜

B.线粒体

C.核蛋白体

D.中间丝

E.光面内质网

6 下列各项属病理性增生与肥大的是:

A.妊娠期子宫肥大

B.哺乳期乳腺肥大

C.高血压引起的心肌肥大

D.运动员的肌肉肥大

E.长期体力劳动者的心室肥大

7 组织损伤时,血中酶含量升高是由于:

A.细胞内酶减少,使血中酶相对增高

B.细胞内酶增多,释放入血增多

C.细胞内酶减少,释放入血增多

D.细胞外酶减少,均存在于血液中

E.损伤周围代偿性释放增加

8 下列器官肥大时不伴细胞增生的是:

A.乳腺

B.甲状腺

C.心脏

D.肝脏

E.肾脏

9 营养不良性萎缩多累及全身各种器官和组织,通常首先见于:

A.骨骼肌

B.脑

C.肝脏

D.脂肪组织

E.心肌

10 在萎缩的肌细胞内可见:

A.含铁血黄素

B.脂褐素

C.黑色素

D.胆色素

E.纤维素

11 支气管粘膜上皮鳞化属哪种改变:

A.分化不良

B.异型增生

C.不完全再生

D.癌前病变

E.适应性改变

12 肠上皮化生的概念是:

A.原来无上皮的部位出现肠上

B.肠上皮转变为其它上皮

C.肠上皮转变为胃粘膜上皮

D.胃粘膜上皮转变为肠上皮

E.呼吸道上皮转变为肠上皮

13 细胞水肿与脂肪变性最易发生在:

A.肺、脾、肾

B.心、肝、肾

C.肺、脾、心

D.心、肝、脾

E.肝、肾、脾

14 发生脂肪变性的细胞,电镜下可见脂滴形成于:

A.内质网

B.高尔基体

C.胞浆基质

D.自噬泡

E.线粒体

15 “虎斑心”是指:

A.心肌发生水样变性

B.心肌脂肪浸润

C.心肌细胞中,脂滴明显增多

D.心肌脂褐素沉着

E.心肌含铁血黄素沉着

16 下列不属于结缔组织玻璃样变的是:

A.纤维瘢痕

B.瘢痕疙瘩

C.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D.结节性动脉周围炎

E.脾周围炎包膜增厚

17 下列哪种变性实质为组织坏死的是:

A.水样变性

B.玻璃样变性

C.纤维素样变性

D.粘液变性

E.淀粉样变性

18 肺出血时,肺胞腔内出现细胞浆中含有铁反应阳性的棕色颗粒的巨噬细胞,称:

A.尘细胞

B.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

C.心衰细胞

D.含有胆色素的巨噬细胞

E.以上都不是

19 下列哪一项不引起营养不良性钙化

A.肾结核坏死灶

B.急性坏死性胰腺炎

C.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D.血吸虫病

E.下肢静脉血栓

20 细胞坏死主要表现在:

A.细胞膜

B.细胞浆

C.细胞器

D.细胞核

E.细胞连接

21 关于坏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核改变总是首先发生核浓缩

B.胞浆内嗜酸性物质增多,红染

C.组织、细胞轮廓立即消失

D.损伤不能再恢复

E.组织坏死后1小时,光镜下就能见到其形态改变

22 下述哪项与液化性坏死无关:

A.脑组织坏死

B.化脓菌感染

C.乳房的外伤性脂肪坏死

D.急性胰腺炎引起的脂肪坏死

E.肾梗死

23 关于干性坏疽下列正确的是:

A.实质脏器凝固性坏死后细菌感染

B.肢体坏死伴腐败菌感染

C.肺组织坏死伴不同程度腐败菌感染

D.四肢末端凝固性坏死伴水分蒸发变干

E.肢体动脉闭塞,静脉回流受阻

24 急性肠扭转可引起:

A.凝固性坏死

B.湿性坏疽

C.气性坏疽

D.液化性坏死

E.以上都不是

25 常温下大脑缺氧后尚能复苏的时间极限为:

A.4分钟

B. 8–10分钟

C.30–35分钟

D. 60分钟

E.90分钟

26 下列那一项不是坏死的结局?

A.分离排出

B.溶解吸收

C.机化

D.再通

E.包裹钙化

27 下列哪项不是脂肪变性的表现

A. 病变器官体积增大

B. 肥胖者,心外膜下脂肪增多,心肌间质也出现大量脂肪组织

C. 病变器官切面呈油腻感

D. 镜下见细胞内有多少不等的脂滴

E. 多发生在肝细胞、心肌细胞

28 下列哪项不符合结缔组织玻璃样变性

A. 常见于瘢痕组织及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等

B. 病变组织灰白色、半透明

C. 镜下纤维细胞明显减少

D. 纤维化的肾小球

E. 胶原纤维崩解融合

29 除哪项外,其他各项均不符合坏死病变

A. 坏死是机体死亡的局部表现

B. 细胞死亡后,立即可以在光镜下观察到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等改变

C. 坏死组织周围有炎症反应

D. 坏死后仍可见组织的轮廓

E. 坏死为变性逐渐发展而形成

30 除哪项外,以下均符合萎缩

A. 成年人的胸腺变小

B. 老年人皮肤出现皱褶

C. 不孕妇女的幼小子宫

D. 肾盂积水的肾实质

E. 长期饥饿者的心、肝、肾等脏器

31 关于萎缩,下述哪项是正确的

A. 凡是比正常小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均称为萎缩

B. 营养缺乏及血液供应差均可引起

C. 细胞内线粒体变大,数量增加

D. 间质不会出现变化

E. 萎缩的细胞不会消失

32 肾小管变性中,哪种损害最轻

A. 细胞水肿

B. 脂肪变性

C. 水样变性

D. 细胞内钙盐沉着

E. 玻璃样小滴变

33 细胞凋亡引起的器官或组织的缩小是由于

A. 萎缩

B. 钙化

C. 细胞缺失

D. 剧烈的炎症反应

E. 坏死

34 细胞缺氧、细胞膜受损,细胞内出现的变化是:

A. 钠多、钾多、水多

B. 钠少、钾多、水少

C. 钠多、钾少、水多

D. 钠多、钾少、水少

E. 钠少、钾多、水多

35 哪一项不是引起萎缩的原因?

A. 肾盂积水

B. 幽门狭窄

C. 垂体功能低下

D. 四氯化碳中毒

E. 慢性肝淤血

36 全身营养不良时,首先发生萎缩的组织或器官是:

A. 骨骼肌

B. 脂肪组织

C. 肝

D. 脑

E. 心肌

37 下列引起肝脏脂肪变性的原因中,哪一项是错误:

A. 四氯化碳中毒

B. 缺氧

C. 甲型肝炎病毒

D. 饥饿

E. 败血症

38 下列哪一项搭配是错误的:

A. 长期肝淤血––小叶中央区肝细胞脂肪变性

B. 磷中毒––小叶周边区肝细胞脂肪变

C. 虎斑心––严重贫血

D. 吸收漏出脂蛋白––肾脂肪变

E. 缺氧––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

39 关于含铁血黄素,下列哪项是对的?

A. 棕黄色,折光性弱

B. 是铁蛋白微粒集合而成的颗粒

C. 在吞噬细胞内产生,故在间质中见不到

D. 在脾、肝出现,说明该处曾有出血

E. 出现全身含铁血黄素沉着时,只说明曾有大量红细胞破坏

40 营养不良性钙化和转移性钙化的主要区别点是:

A. 发生部位不同

B. 钙盐性质不同

C. 染色性质不同

D. 血钙浓度不同

E. 对机体的影响不同

41 区别死后组织自溶和坏死,最可靠的根据是:

A. 是否保持组织轮廓

B. 细胞内琥珀酸脱氢酶丧失

C. 电镜下细胞器广泛破坏

D. 病变组织周围有无炎症反应

E. 细胞核溶解消失

42 易发生干性坏疽的器官

A. 肺

B. 阑尾

C. 肠道

D. 四肢

E.子宫

43 以下哪项叙述得不正确

A. 病理性钙化包括营养不良性钙化和转移性钙化

B. 营养不良性钙化常见于结核坏死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变性、坏死区

C. 机体内异物有钙盐沉积是由于血钙过高的结果

D. 转移性钙化是血钙增高、钙盐沉积在未损伤的组织所致

E. 转移性钙化可见于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或有严重骨质破坏的骨髓瘤患者

44 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A. 移行上皮可出现鳞状上皮化生

B. 支气管黏膜上皮可出现鳞状上皮化生

C. 呼吸道黏膜上皮可出现小肠上皮化生

D. 宫颈腺上皮可出现鳞状上皮化生

E. 食管腺上皮可出现肠上皮化生

45 下列除哪一项外都是直接引起细胞损伤的因素

A. 氧和营养缺乏

B. 心理因素

C. 物理因素

D. 生物因素

E. 化学因素

二、填空题

1 病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

2 病理学常用的观察方法有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近数十年建立的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___等新技术将历来的定性研究发展到定量研究。

3 18世纪意大利医学专家①__________创立了②______________,标志着病理形态学的开端;19世纪中叶,德国病理学家③____________创立了④_____________,对病理学甚至整个医学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秦汉时期出版的⑤___________,隋唐时期巢元方的⑥______________,南宋时期宋慈的⑦____________等世界名著对病理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4 肥大的常见类型有①___________和②__________,增生的常见类型有

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_。

5 常见的生理性萎缩有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 不同损伤因素可导致多种不同的物质在细胞和间质内异常沉积,沉积物有: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

7 细胞内变性有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细胞外变性有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既可以表现为细胞内又可以表现为细胞外的变性是⑥___________,本质为坏死的变性是⑦

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脂肪变性大多见于①_________________的器官,如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等,尤以⑤_______最为常见。

9 脂肪变性时脂滴的主要成分为①___________,石蜡切片HE染色呈②___________,用苏丹Ⅲ染色呈③___________,锇酸染色呈④___________。10 正常机体只有①______和②______含有固态的钙盐,除此以外的部位组织内有固态的钙盐沉积,则称为③___________,主要有④___________和⑤___________两种,沉积的钙盐主要是⑥___________,其次是⑦___________。

11 钙化对机体的影响视具体情况而异,结核病灶的钙化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血管壁的钙化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损伤因子性质不同导致细胞死亡的途径也不同:X线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氯化碳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缺血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维生素A中毒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坏死细胞形态学改变取决于两个因素①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细胞坏死时核的改变为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⑤

___________,胞浆改变为⑥___________,间质改变为⑦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细胞损伤时核仁有不同的改变,在细胞合成活性较低时为①

___________,细胞活性升高的所谓“工作核”所具有的核仁为②___________,细胞合成活性旺盛时(炎症和肿瘤)核仁为③____________,细胞再生时核仁为

④___________,应用抗生素或细胞抑制剂时核仁为⑤___________

15 脂肪坏死是①___________坏死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有②

_____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___ 两种,前者常见于④______________,镜下脂肪细胞呈⑤_______________,可形成⑥____________, 后者常见的部位⑦____________,镜下可见⑧_____________细胞⑨___________细胞,及炎症反应。

16 坏死的结局有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17 一侧肾脏切除后,另一侧肾脏体积增大属于①___________肥大;而妊娠期子宫平滑肌肥大属于②___________肥大。

18 组织和细胞坏死对机体的影响主要有①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⑥

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

19 广泛的组织坏死后,结缔组织增生机化可引起器官硬化,如:①

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20 不同细胞含有不同种类、不同性质的中间丝,上皮细胞中为①

___________、间叶细胞中为②___________、神经细胞为③___________、肌细胞为④___________、神经胶质细胞为⑤___________,这些中间丝在细胞转化为肿瘤时其化学和抗原特异性⑥___________。

21 化生有多种类型,最常为①______,②______等化生为鳞状上皮,称为鳞状上皮化生。

三、名词解释

1 遗传易感性(genetic predisposition)

2 自噬(autophagy)

3 核浓缩(karyopyknosis)

4 髓鞘样结构(myelin figures)

5 残体(residual body)

6 脂褐素(lipofuscin)

7 肥大(hypertrophy)

8 增生(hyperplasia)

9 萎缩(atrophy)

10 化生(metaplasia)

11 变性(degeneration)

12 细胞水样变性( hydropic degeneration)

13 气球样变性(ballooning degeneration)

14 脂质小体(liposome)

15 虎斑心

16 心肌脂肪浸润(fatty infiltration of myocardium)

17 细动脉硬化症(arteriolosclerosis)

18 纤维素样变性(fibrinoid degeneration)

19 粘液水肿(myxedema)

20 坏死(necrosis)

21 嗜酸性坏死(acidophilic necrosis)

22 凝固性坏死(coagulation necrosis)

23 坏疽(gangrene)

24 干酪样坏死(caseation necrosis)

25 凋亡(apoptosis)

26 自溶(autolysis)

27 淀粉样变性(amyloid degeneration / amyloidosis)

28 机化(organization)

29 溃疡(ulcer)

30 空洞(cavity)

四、简答题

1 试述萎缩器官的病理变化。

2 试阐述细胞水肿发生的机制。

3 试述细胞水肿的病理变化。

4 细胞和间质内物质的异常沉积包括哪些?

5 试述肝脂肪变性的大体和镜下改变。

6 试述坏死的基本病理变化。

7 试比较肥大和增生这两种不同的病理过程。

五、论述题

1 简述玻璃样变性的分类。

2 简述肝细胞脂肪变性的机制。

3 试比较两种不同的病理性钙化。

4 试对3种类型的坏疽进行比较。

5 组织坏死的结局有哪些?

一、A型选择题

1-5 EBCCD 6-10 CCCDB 11-15 EDBAC 16-20 DCBCD

21-25 DEDBB

26-30 DBECC

31 答案:B

32 答案:C

33 答案:C

34 答案:C

35 答案:D

36 答案:B

37 答案:E

38 答案:A

39 答案:B

40 答案:D

41 答案:D

42 答案:D

43 答案:C

44 答案:C

45 答案:B

三、填空题

1 ①尸体剖检②活组织检查③动物实验④组织与细胞培养

2 ①大体观察②组织学观察③细胞学观察④超微结构观察⑤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观察⑥流式细胞仪(FCM)技术/形态测量/分析电泳⑦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分子原位杂交

3 ①Morgagni ②器官病理学③Virchow ④细胞病理学⑤黄帝内经⑥诸病原候论⑦洗冤集录

4 ①代偿性肥大②内分泌性肥大③再生性增生④过再生性增生⑤内分泌障碍性增生

5 ①幼儿阶段动脉导管和脐带血管的萎缩退化②青春期后胸腺的逐步退化③妊娠期后子宫的复旧④老年性萎缩(另.授乳期后乳腺组织的复旧)

6 ①脂肪②血浆蛋白③纤维素样物质④类粘液⑤淀粉样物质⑥色素⑦钙盐

7 ①细胞水肿②脂肪变性③粘液样变性④淀粉样变

性⑤纤维素样变性⑥玻璃样变性⑦纤维素样变性(纤维素样坏死)

8 ①代谢旺盛耗氧多②肝③肾④心⑤肝

9 ①中性脂肪②空泡状③橘红色④黑色

10 ①骨②牙③病理性钙化④营养不良性钙化⑤转移性钙化⑥磷酸钙⑦碳酸钙

11 ①有可能使其中结核菌逐渐失活,减少复发的危险②使血管壁失去弹性变脆,容易破裂出血

12 ①引起DNA螺旋断裂损害细胞核信息中心②通过过氧化物阻断核蛋白体蛋白合成的翻译过程③阻断线粒体的呼吸链④使溶酶体酶外逸

13 ①细胞酶性消化②蛋白质变性③核浓缩④核碎

裂⑤核溶解⑥胞浆红染⑦基质解聚、胶原纤维肿胀、崩溃或液化

14 ①壳状核仁②海绵状核仁③高颗粒状核仁④低颗粒状核仁

⑤分离性核仁

15 ①液化性②酶解性脂肪坏死③外伤性脂肪坏死④急性胰腺炎⑤留下模糊混浊的轮廓⑥不溶性钙皂⑦乳房/臀部⑧大

量泡沫细胞⑨多核异物巨细胞

16 ①溶解吸收②分离排出③机化④包裹、钙化

17 ①代偿性②内分泌性

18 ①出血②穿孔破裂③炎症反应④疾病扩散⑤免疫反应⑥功能损害⑦器官硬化

19 ①肝硬化②肺硬化③心肌硬化

20 ①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 ②波形蛋白

(vimentine) ③神经原丝(neurofilament) ④桥连蛋

白(desmine) ⑤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lial fibrillaryacidic protein GFAP) ⑥不变

21 ①柱状上皮②移行上皮

四、名词解释

1 遗传性缺陷可引起某些疾病的家族性发病的倾向。(1.5分)这种在一定致病因素作用下易罹患某种疾病的倾向称为遗传易感性。(1.5分)

2 当细胞内部分细胞器和/或胞浆衰老退变、损伤以及改建时,(1分)粗面内质网的无核糖体区将之包绕,形成自噬泡,(1分)接着溶酶体或高尔基氏器成分与之融合形成自体吞噬溶酶体,然后溶酶体酶将之消化。(1分)

3 核浓缩指在细胞衰亡和损伤过程中,染色质在核浆内聚集成致密、浓染、大小不等的团块,(1分)继而整个细胞核收缩变小,最后仅留下一致密团块。(1分)这种浓缩的核最后还可再崩解为若干碎片(继发性核碎裂)而逐渐消失。(1分)

4 髓鞘样结构是严重损伤的线粒体或细胞膜等膜性结构(1分)呈螺旋状或同心圆层状卷曲而成。(2分)

5 吞噬细胞中溶酶体内的水解酶能消化大多数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但不能消化某些脂质,残留的含未消化碎屑的溶酶体可被直接排出细胞或形成长期存留在细胞内或排出细胞外的残体(2分)如长寿细胞的脂褐色素(1分)。

6 为一种黄褐色细颗粒状色素,(1分)其成分50%为脂质,余为蛋白质和其他物质,(1分)在细胞内不能被溶酶体酶消化所形成的一种不溶性残存小体,即细胞不能溶解的细胞器残骸,脂质过氧化的生物膜残质体,又称为消耗性色素。(1分)

7 肥大指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的增大。(1分)肥大的细胞线粒体总体积增大,细胞的合成功能升高,同时粗面内质网及游离核蛋白体增多,其它细胞器也相应增多。(1分)此外细胞核的DNA含量增加,导致核增大和多倍体化,核形不规则。(1分)

8 增生是由于实质细胞数量增加而造成的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1.5分)增生细胞的各种功能物质如细胞器和核蛋白等并不或仅轻微增多。(0.5分)通常为可复性的。(1分)

9 萎缩是指发育正常的组织和器官的体积缩小,(1分)通常由该组织、器官的实质细胞体积缩小造成,有时也可因细胞数目减少引起。(1分)常见的有肌肉、骨骼、中枢神经及生殖器官的萎缩。(1分)

10 化生是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化为另一种相似性质的分化组织的过程。(1分)是由具有分裂能力的未分化细胞向另一方向分化而形成(1分),一般只能转化为性质相似的而不能转化为性质不同的细胞。(1分)

11 变性指细胞或细胞间质的一系列形态学改变并伴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功能下降),(1分)表现为细胞或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的数量显著增多。(1分)一般是可复性改变,严重时发展为坏死。(1分)12 细胞内水分增多形成严重的细胞水肿,(2分)镜下细胞体积增大,胞浆透明、淡染。(1分)有时整个细胞膨大如气球,故有气球样变之称。

13 气球样变指水肿的细胞体积增大,(1分)胞浆基质内水分含量增多,变得较为透明、淡染,(1分)胞核也常被波及增大,染色变淡,从而整个细胞膨大如气球。(1分)属于细胞水肿的一种表现。

14 正常情况下不见或仅见少量脂滴的细胞中出现脂滴或脂滴明显增多而发生脂肪变性,(1分)此时电镜下可见脂滴形成于内质网中,(1分)为有界膜包绕的圆形均质小体,称为脂质小体。(1分)

15 虎斑心见于严重缺血所致的心肌脂肪变性,(1分)在心内膜下尤其是乳头肌处出现成排的黄色条纹,与正常心肌的暗红色相间排列,状若虎皮斑纹故称虎斑心。(2分)

16 肥胖者有时不仅心外膜脂肪组织明显增多,而且在心肌间质特别是在肌束间脂肪组织亦显著增多,(2分)常以右心室,特别是心尖区明显,严重时可影响心功能。(1分)

17 由血管壁玻璃样变引起,常见于高血压病的肾、脑、脾及视网膜细动脉。(1分)细动脉持续痉挛,内膜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渗入内膜,在内皮细胞下凝固形成无结构均匀红染的物质,且内膜下基底膜样物质增多,这些改变使细动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变窄,甚至闭塞,此即细动脉硬化症(2分),可引起肾及脑的缺血。

18 纤维素样变性为间质胶原纤维及小血管壁的一种变性。(1分)病变部位组织结构逐渐消失,变为一堆境界不清的颗粒状、小条或小块状无结构物质,强嗜酸性红染,状似纤维素,并且有时呈纤维素染色,故称纤维素样变性,其实是一种组织坏死的表现,又称为纤维素样坏死

(fibrinoid necrosis)。(1.5分)主要见于急性风湿病和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0.5分)

19 粘液水肿见于甲状腺功能低下,能促进透明质酸酶活性的甲状腺素分泌减少,(1分)致透明质酸(类粘液的主要成分之一)降解减弱,大量潴积于组织内,(1分)导致全身皮肤的真皮和皮下组织的基质中有较多的类粘液及水分潴留,而形成粘液水肿。(1分)?/td>

20 坏死是生活机体的局部组织,细胞死亡后出现的形态学改变。(2分)坏死的组织、细胞代谢停止,功能丧失。(1分)

21 有时单个实质细胞(如肝细胞)坏死后,(1分)胞浆水分逐渐丧失,核浓缩后消失,胞体固缩,胞浆强嗜酸性红染,形成嗜酸性小体,称为嗜酸性坏死,又称固缩坏死。(2分)

22 凝固性坏死指坏死组织由于失水、变干,蛋白质凝固成灰白或黄白色比较坚实的凝固体。(2分)其特点是坏死组织的水分减少,而结构轮廓依然较长时间地保存。(1分)

23 大块组织坏死后,由于发生不同程度的腐败菌感染,(1.5分)坏死组织经腐败菌分解产生硫化氢,后者与血红蛋白中分解出来的铁结合形成硫化铁使坏死组织呈黑色污绿色等特殊的形态改变,称为坏疽。(1分)主要有干性坏疽、湿性坏疽和气性坏疽。(0.5分)

24 这种坏死主要见于结核病。(1分)坏死组织崩解较彻底,因而镜下组织结构的轮廓不复存在。只见一片红染无定形的颗粒状物。(1分)同时坏死组织含较多的脂质略带黄色,加之脂质阻抑了溶酶体酶的溶蛋白作用,故肉眼呈奶制品干酪的外观。(1分)

25 由细胞的遗传素质所决定的单个或小灶性细胞的死亡,(1分)可以是生理性,亦可以是病理性,(0.5分)镜下凋亡细胞胞浆强嗜酸性,核深染呈碎片状。这些碎片常由膜包绕称为凋亡小体(Apopotic body)(1分)可被邻近吞噬细胞摄入并分解。(0.5分)

26 自溶指细胞代谢停止,溶酶体破裂,(1分)使各种仍有活性的酶在酸性环境中更为活跃。(1分)进一步破坏各种细胞结构,使大分子变为小分子。(1分)

27 指组织中有淀粉样物质的沉积。(0.5分)这种淀粉样物质是一种结合粘多糖的蛋白质。(0.5分)常见的有免疫球蛋白淀粉样轻链,淀粉样物质相关非免疫球蛋白及其它。但这些物质的共同点在于遇碘时被染成赤褐色,再加硫酸则变为蓝色,与淀粉遇碘时的反应相似,故称之为淀粉样物质(amyloid)。(1分)HE切片呈淡红色,电镜下为纤细丝状,常浸润于细胞间或沉积于小血管基膜下,或沿网状纤维支架分布。(1分)

28 机化指由新生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或其它异物(如血栓等)的过程(2分),最终形成瘢痕组织。(1分)

29 皮肤和粘膜的坏死组织崩解或液化后(1分)脱离原来的组织,可留下局部组织缺损,称为溃疡。(2分)

30 肺、肾等内脏部位的坏死组织,经液化分离后,(1分)沿天然腔道排出,(1分)局部留下的空腔,称为空洞。(1分)

五、简答题

1 由于发育正常的组织、器官的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数目减少而造成的组织器官体积缩小称为萎缩。(1分)大体上:器官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色泽变为深褐;由于间质相对增多或集中,器官质地变韧,边缘锐利,包膜增厚、皱缩。(1分)光镜下:实质细胞体积变小,形状不变,胞浆常浓染,核缩小深染(1分)。在萎缩的心肌细胞、肝细胞、肾上腺皮质网状带细胞的胞质中可见多量脂褐素沉着。(1分)电镜下:胞质内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减少,自噬泡明显增多。(1分)

2 人的体液约2/3存在于细胞内,1/3存在于细胞外。正常情况下细胞内外水分互相交流,协调一致,保持内环境稳定。但缺氧、电离辐射以及冷、热、微生物毒素等损伤因子作用于实质细胞后,(1分)细胞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合成ATP功能受损。(1分)ATP能量生成减少而影响细胞膜上Na+─K+ATP 酶(钠泵)转运功能,(1分)从而造成钠在细胞内滞留,钙离子和水进入细胞内,致使细胞水肿,(1分)或者是细胞膜直接受损时,细胞内水分增多,而水肿。(1分)

3 发生细胞水肿的脏器大体上:体积增大,边缘变钝,色泽苍白,包膜紧张,切面隆起,边缘外翻。(1分)镜下示:细胞体积增大,胞质内含有大量嗜伊红性蛋白颗粒或含有透明小空泡。(1分)细胞内水分继续增多,则胞浆变得透明、淡染,空泡状,整个细胞膨大如气球,称为气球样变,(1分)此时胞核也常被累及而增大,染色变淡。(1分)电镜下:除可见胞浆基质疏松变淡外,尚可见线粒体肿胀,嵴短、变少甚至消失;内质网扩张、解体、离

断。(1分)

4 在病理状态下,不同的原因可导致多种不同的物质在细胞和间质内异常沉积,为变性的主要表现。包括:脂肪沉积,(1分)玻璃样变性,(1分)纤维素样变性,粘液样变性,淀粉样变性,(1分)病理性色素沉积(含铁血黄素、胆红素、脂褐素、黑色素等),(1分)病理性钙化(主要为磷酸钙,其次是碳酸钙)。(1分)

5 大体上:轻度肝脂肪变性可无明显改变,或仅轻微黄染。严重时,肝均匀增大,色变黄,触之如泥块并有油腻感。(1.5分)镜下:起初肝细胞内的脂肪空泡较小,多见于核周,以后变大,较密集,散布于整个胞浆中,严重时可融合为一大空泡,将细胞核挤向胞膜下,状似脂肪细胞。(1.5分)脂肪变的肝细胞在肝小叶内的分布,可因病因不同而异。慢性淤血、氯仿或四氯化碳中毒时,脂肪变集中于小叶中央区;磷或毒蕈中毒时则见于小叶边缘区;严重的缺氧、中毒和感染可累及整个小叶。(2分)

6 坏死的基本病理变化为:①细胞核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变化就是细胞核发生的下列变化之一:核浓缩,由于核脱水,染色质浓缩,染色变深,核缩小;(1分)核碎裂,核染色质崩解为小碎片,核膜碎裂,染色质碎片分散在胞浆中;(1分)核溶解,脱氧核糖核酸酶作用,染色质的DNA 分解,核染色变淡,甚至只见其轮廓或完全消失。(1分)②细胞浆由于胞浆嗜碱性物质核蛋白体减少或消失,胞浆嗜酸性相对增强,胞浆红染。同时由于胞浆结构崩解,致胞浆呈颗粒状。(1分)③间质细胞外基质和胶原纤维肿胀,最后可崩解,断裂或液化,呈均质伊红色,无结构物质。(1分)

7 组织、细胞体积的增大称为肥大。(1分)肥大可发生于任何器官。(0.5分)实质器官的肥大通常因实质细胞的体积增大所致,但某些器官,如:肾、前列腺、乳腺等肥大则常因细胞数目增多而致。肥大细胞的线粒体总体积增大,粗面内质网、游离核蛋白体增多,细胞合成功能升高。光面内质网、溶酶体等有时也增多。肥大的组织器官功能增强,对机体有代偿意义。(1

分)组织、器官内组成的细胞数目增多,称为增生(1分)。常发生在具有增殖分裂能力的细胞,如表皮组织、子宫内膜等,而不出现于心肌、骨骼肌。

(0.5分)增生细胞的各种功能物质如细胞器和核蛋白体并不增多或仅轻微增多。一般来说对机体适应反应有积极意义,但有时也可转化为肿瘤。(1分)

六、论述题

1 凡在细胞、纤维结缔组织和血管壁内出现均匀一致、略呈半透明状伊红染色物质的凝集或沉积均可称为玻璃样变性,(1分)是许多疾病所共有的一种基本病变,是纯形态学的名称,不同类型的玻璃样变的发生原因、机理、化学组成和结局均不相同。常见的归为下列3类:①结缔组织玻璃样变:常见于纤维瘢痕组织、纤维化的肾小球、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增厚的脾包膜等。此时纤维细胞明显变少,胶原纤维增粗,相互融合呈半透明均质梁状、带状、片状。质地坚韧,缺乏弹性。(3分)②血管壁玻璃样变:好发于高血压病的肾、脑、脾及视网膜的细动脉。由于细动脉痉挛、血管内膜缺氧、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浸润内膜下而在内膜下凝固成均匀红染无结构的物质。可致血管壁明显增厚、管腔狭窄、甚至闭塞。(3分)③细胞内玻璃样变:凡整个细胞或胞质内出现均质嗜伊红团块状物质均属此类。包括肾小管上皮细胞玻璃样小滴变、细胞内病毒包含体、酒精中毒时肝细胞内的Mallory小体、病毒性肝炎时的嗜酸性小体、浆细胞内的Rusell小体等。(3分)

2 肝细胞内脂肪代谢平衡失调则发生脂肪变性,其发生机制为:

①脂蛋白合成障碍,不能将脂肪运出,而在肝细胞内堆积。常因合成脂蛋白的原料如磷脂或组成磷脂的胆碱等物质缺乏,或由于某些化学毒物(如四氯化碳)破坏内质网结构或抑制某些酶的活性,使脂蛋白以及组成脂蛋白的磷脂、蛋白质等合成障碍所致。(3分)②中性脂肪合成过多。饥饿、糖尿病时,脂库中动员出大量脂肪,其中大部分以脂肪酸的形式进入肝,以致肝合成脂肪增多,超过了肝将其氧化利用和合成脂蛋白运出的能力,导致脂肪在肝细胞内堆积(3分)。③脂肪酸氧化障碍,使肝细胞对脂肪的利用下降,如白喉外毒素能干扰脂肪酸的氧化过程,而缺氧既影响脂蛋白的合成,又影响脂肪酸的氧化。(3分)总之,肝细胞的脂肪变性是上述某一因素或几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分)。

3 病理性钙化主要有营养不良性钙化和转移性钙化两种。①营养不良性钙化:较常见,指变性坏死组织或异物的钙盐沉积(可发生在结核坏死灶、脂肪坏死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的坏死区、坏死的寄生虫虫体、虫卵及其它异物)。(2分)与变性坏死区局部的碱性磷酸酶升高而致局部磷酸增多,形成磷酸钙沉淀有关;(1分)此外与局部的PH值变动有关,变性坏死组织的酸性环境使局部钙盐溶解,钙离子浓度升高,尔后组织液缓冲,局部组织碱性化,钙盐乃析出沉积。(1分)因无全身性钙磷代谢障碍,血钙不升高。(1分)②转移性钙化:较少见,是全身性钙、磷代谢障碍致血钙和(或)血磷增高,使钙盐在未受损的组织上沉积所致。(2分)见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骨肿瘤造成骨质严重破坏时,大量骨钙进入血液,血钙升高,以致在肾小管、肺泡和胃粘膜等分泌或生成酸性离子的部位沉积而形成转移性钙化。(2分)此外接受超过剂量的维生素D时,促进了肠对钙的吸收,也可引起转移性钙化。(1分)

4 坏疽指大块组织坏死后,发生不同程度的腐败性变化,使其组织变成黑褐色。(1分)按其发生原因、条件、形态特点不同又可分为3类:①干性坏疽:大多见于四肢末端,常因动脉阻塞而致。由于坏死灶静脉回流通畅,又暴露在空气中,水分蒸发,坏死组织缩小、干燥,与正常组织分界清楚。由于病灶干燥故腐败菌感染较轻,病变发展缓慢,对机体影响相对较小。(3分)②湿性坏疽:多见于动静脉同时受阻的内脏(与外界相通的脏器),或静脉回流不畅而淤血水肿的肢体。坏死组织含水分多,极宜腐败菌大量生长繁殖,而致组织高度肿胀,恶臭,污黑色,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组织坏死腐败产生的毒性产物及细菌毒素被吸收,可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3分)③气性坏疽: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湿性坏疽,好发于开放性损伤的深部肌肉组织,坏死灶因厌氧菌感染,分解坏死组织产生大量气体,使坏死组织内含气泡呈蜂窝状,按之有捻发感。此类病变发展迅速,毒素吸收多,中毒症状严重。(3分)

5 组织坏死的结局包括:①溶解吸收来自坏死组织本身和中性粒细胞的溶蛋白酶将坏死物质进一步分解液化,尔后由淋巴管或血管加以吸收,不能吸收的碎片由巨噬细胞吞噬消化。(3分)②分离排出较大的坏死灶周围发生炎症反应,白细胞释放溶蛋白酶,溶解吸收加速,使坏死灶与健康组织分离。在皮肤、粘膜可形成溃疡,在肾、肺等内脏则形成空洞。(3分)③机化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组成的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最后形成纤维瘢痕。(2分)④包裹、钙化坏死灶较大,或坏死物质难以溶解吸收,或不能完全机化,则常由周围新生结缔组织加以包裹,其中的坏死物有时可发生钙化。(2分)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1.细胞坏死主要表现在: A、细胞膜 B、细胞浆 C、细胞器 D、细胞核 E、细胞连接 2.细胞坏死后,核的变化之一可表现为: A、核分裂 B、核碎裂 C、核异型 D、核仁肥大 E、核膜增厚 3.坏死组织经腐败菌作用后,常可发生() A、凝固 B、梗死 C、栓塞 D、坏疽 E、脂肪坏死 4.下列各项属病理性增生与肥大的是() A、妊娠期子宫肥大 B、哺乳期乳腺肥大 C、高血压引起的心肌肥大 D、运动员肌肉肥大 E、长期体力劳动者的心室肥大 5.在萎缩的肌细胞可见() A、含铁血黄素 B、脂褐素 C、黑色素 D、胆色素 E、纤维素 6.细胞水肿与脂肪变性最易发生在() A、肺、脾、肾 B、心、肝、肾 C、肺、脾、心 D、心、肝、脾 E、肝、肾、脾 7.下列哪种变性性质上为组织坏死() A、细胞水变性 B、玻璃样变性 C、纤维素样变性 D、黏液变性 E、淀粉样变性 8.下述哪项与液化性坏死无关() A、脑组织坏死 B、化脓性菌感染 C、乳房的外伤性脂肪坏死 D、急性胰腺炎引起的脂肪坏死 E、肾梗死 9.下列各种细胞再生能力最强的是() A、表皮细胞 B、平滑肌细胞 C、肾小管上皮细胞 D、血管皮细胞 E、软骨母细胞 10.一期愈合的手术切口,一般在术后多长时间可拆线()A、第3天 B、第5~6天 C、2周 D、3周 E、以上都不是 11.有关肉芽组织的描述中,不恰当的提法是() A、肉芽组织是不完全修复的必经之途 B、含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 C、常伴有炎性水肿及数量不等的炎症细胞 D、当它老化时血管和胶原均见增多

E、最后被大量纤维组织反取代 12.肉芽组织与肉芽肿的光镜下区别在于() A、局部是否有淋巴细胞浸润 B、病灶是否有单核细胞浸润 C、局部是否有单核巨噬细胞结节形成 D、是否有纤维细胞增生 E、是否含有毛细血管 13.最易通过完全性再生达到修复的组织是() A、上皮组织 B、结缔组织 C、骨组织 D、神经组织 E、肌肉组织 14.易发生化生的组织为() A、关节软骨 B、支气管粘膜 C、横纹肌 D、宫颈粘膜 E、胃粘膜 15.中枢神经系统的坏死常为() A、脂肪坏死 B、坏疽 C、干酪样杯死 D、凝固性坏死 E、液化性坏死 16.关于脂肪变性,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器官体积肿大,质地变硬 B、器官颜色灰白,切面有油腻感 C、镜下见胞浆出现大小不等的空泡(HE染色) D、镜下见胞浆充满淡红染微细颗粒(HE染色) E、为一种不可恢复性病变 17.营养不良性萎缩时,首先萎缩的组织是: A、肌肉 B、肝脏 C、心脏 D、脑 E、脂肪 18.创面一期愈合的条件是() A、手术烧伤 B、刀伤 C、创面小面整齐,组织损伤少 D、不伴有继发感染的创面 E、已经扩创处理的大面积创伤 19.肉芽组织中一般不含有() A、单核巨噬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神经纤维 D、细菌 E、异物 20.细胞坏死过程中,核变小,染色质浓聚,被之为() A、核包涵体 B、核溶解 C、核碎裂 D、核分裂相 E、核固缩 21.区别组织坏死与尸体组织自溶最无诊断价值的病理变化是()A、中性粒细胞浸润 B、充血反应带 C、病灶呈楔形 D、核碎裂、溶解 E、间质纤维蛋白样坏死 22.不属于凝固性坏死的病变是() A、肝阿米巴脓肿 B、心肌梗死 C、干酪样坏死 D、肾梗死 E、肝细胞嗜酸性小体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病理学教研室龙捷 ?电话:37103237 (A1-637) ?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第二节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重点掌握适应性反应、变性和坏死的病变特点。 ?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适应(adaptation):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器官对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作用的非损伤应答反应,称为适应。 适应性反应包括: 1.萎缩 2.肥大 3.增生 4.化生 ?萎缩(atrophy) ?已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和器官体积缩小,可以伴发细胞数目的减少。 ?病理性萎缩的类型 营养不良性萎缩:全身性、局部性 压迫性萎缩:肾盂积水、脑积水; 失用性萎缩:长期卧床; 去神经性萎缩:ALS,脑卒中,神经离断; 内分泌性萎缩:绝经后子宫、卵巢萎缩 老化和损伤性萎缩:阿尔茨海默病、萎缩性胃炎

?萎缩的病理变化 ?大体:器官均匀性缩小,重量减轻,功能降低。质韧、色深、包膜皱缩。 ?光镜:细胞数目、体积、细胞器、残存体。 ?类型: 1 生理性:运动员的肌肉、妊娠期的子宫 2 病理性: ①代偿性肥大 如高血压早期的左心室、单侧肾切除后的对侧肾 ②内分泌性肥大 如甲亢时的甲状腺、垂体瘤时的肾上腺 ?病变: ?大体: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功能增强。 ?光镜: ①细胞器体积大、数目多,核DNA含量↑; ②细胞体积增大。 ?肥大有一定的代偿功能 ?过度肥大会诱发器官组织的损害 ?假性肥大 实质细胞萎缩、间质细胞增生、器官体积不变或增加

? 2 病理性: ?(1)代偿性增生:肉芽组织、慢性炎症 ?(2)内分泌增生: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增生与肥大的关系 ?细胞分裂增殖能力活跃的器官,其体积增大是肥大和增生的共同结果 ?细胞分裂增殖能力低的器官,其体积增大仅仅是肥大所致?化生(metaplasia) 定义: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称为化生。 ?类型 ①鳞状上皮化生:气管柱状上皮,胆囊粘膜上皮,宫颈粘膜柱状上皮。 ②肠上皮化生:胃粘膜转化成小肠或大肠粘膜。 ③结缔组织化生:软骨化生,骨化生,骨化性肌炎 ?化生的意义 ?化生可以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化生可以是一种防御反应 ?化生也可以是一种癌前病变(如食管癌、肺癌)

解剖复习题1第一章 细胞和基本组织

A水和无机盐 B蛋白质与核酸 C糖类和脂质 D脂质、蛋白质和糖类 E酶与维生素 ()3、不属于细胞器的结构是 A溶酶体 B中心体 C线粒体 D分泌颗粒 E内质网 ()4、内含许多酶,可以促使物质氧化并释放能量的细胞器是 A溶酶体 B中心体 C线粒体 D高尔基复合体 E内质网 ()5、起防御和保护作用的细胞器是 A线粒体 B中心体 C高尔基复合体 D溶酶体 E内质网 ()6、染色质的主要化学成分 A DNA和RNA B RNA和蛋白质 C DNA和蛋白质 D RNA和糖类 E DNA和糖类()7、组织内无血管的是 A上皮组织 B疏松结缔组织 C肌组织 D骨组织 E神经组织 ()8、内皮分布在 A食管腔面 B气管腔面 C阴道内面 D胃腔面 E心脏腔面 ()9、单层柱状上皮分布在() A食管 B气管 C阴道 D胃 E尿道 ()10、关于呼吸道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的特点哪项错误() A所有细胞表面均有纤毛 B所有细胞都附着在基膜上 C可归属为单层上皮 D细胞形状不一 E细胞核均在同一水平线上 ()11、食管的上皮为 A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B单层柱状上皮 C单层扁平上皮D复层扁平上皮 E变移上皮 ()12、微绒毛和纤毛共同的特点是 A均由细胞膜和细胞质形成 B其内有微丝 C其内有微管D均有吸收功能 E均有分泌功能 ()13、不属于固有结缔组织的是 A疏松结缔组织 B致密结缔组织 C血液 D脂肪组织 E网状组织()14、蜂窝组织的是 A网状组织 B疏松结缔组织 C脂肪组织 D血液 E致密结缔组织()15、能吞噬异物并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是 A巨噬细胞 B浆细胞 C肥大细胞 D脂肪细胞 E成纤维细胞 ()16、细胞圆形或卵圆形,细胞核偏位,核内染色质排列成车轮状,该细胞是 A浆细胞 B肥大细胞 C脂肪细胞 D巨噬细胞 E成纤维细胞 ()17、白纤维是指 A胶原纤维 B弹性纤维 C肌纤维 D网状纤维 E神经元纤维()18、嗜银纤维是指 A胶原纤维 B弹性纤维 C肌纤维 D网状纤维 E神经元纤维()19、疏松结缔组织中能产生肝素的细胞是() A成纤维细胞 B浆细胞 C肥大细胞 D巨噬细胞 E脂肪细胞 ()20、能够破坏疏松结缔组织基质的是 A纤维蛋白酶 B胶原蛋白酶 C酸性磷酸酶 D透明质酸酶 E碱性磷酸酶()21、透明软骨中含有 A大量胶原纤维束 B大量胶原纤维 C大量网状纤维D大量弹性纤维E以上均有()22、下列属于纤维软骨的是 A气管软骨 B支气管软骨 C椎间盘 D肋软骨 E关节软骨 ()23、骨单位是指

解剖学基础试题 第一章 细胞与基本组织 一选择题(干货)

解剖学基础试题第一章细胞与基本组织一选择题1 解剖学基础试题第一章细胞与基本组织一选择题、1、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A 线粒体 B 核糖体 C、溶酶体 D中心体2、人类体细胞有多少对染色体()A、13 B、19 C、23D46 3.下列哪一种不是单层上皮( ) A.单层柱状上皮 B.单层立方上皮 C.变移上皮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4.分布予呼吸道内表面的上皮是( ) A.单层扁平上皮 B.复层扁平上皮 c.单层柱状上皮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5.分布于胃肠道内表面的上皮是() A.单层扁平上皮 B.单层立方上皮 c。单层柱状上皮 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6.变移上皮属于

( ) A.单层上皮 B.复层上皮 C.腺上皮D.感觉上皮7.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A。浆细胞 B。巨嗜细胞C.脂肪细胞 D.肥大细胞8.红细胞的胞质中主要含() A.纤维蛋白B。脂蛋白. C.血红蛋白D.糖蛋白 9.既是随意肌,又有横纹的肌是( ) A.平滑肌 B.心肌C.骨骼肌 D.心肌和骨骼肌10.分布于关节面上的结构是( ) A.透明软骨B.纤维软骨 C.弹性软骨 D。致密结缔组织 11.结缔组织中能产生肝素的细胞是( ) A.成纤维细胞B.浆细胞C.肥大细胞 D.巨嗜细胞 12、子宫粘膜的上皮属于( ) A、单层扁平上皮 B、单层立方上皮C、单层柱状上皮D复层扁平上皮13、复层扁平上皮分布于() A、口腔 B气管支气管 C、膀胱、肾盂 D 胃肠道 14、分布于皮肤表面、具有耐摩擦和防止异物侵入等作用的上皮是() A、单层扁平上皮

B单层柱状上皮C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D复层扁平上皮 15、膀胱粘膜上皮是( ) A、单层扁平上皮 B、单层立方上皮C、变异上皮 D复层扁平上皮二、.填空题l。基本组织包括、、、四种 2.疏松结缔中主要细胞有、、、和;主要纤维有、和。3。肌组织可以分为、和 三种。 4。神经组织由和组成. 5.根据形态神经元可以分为、和三种类型;而根据功能神经元可以分为 、和三种类型。6。根据分泌物排放方式不同,腺体可以分为和二种类型. 7.固有结缔组织可以分为、、和四种。8.成熟红细胞呈状,无和其它细胞器.细胞质中充满了。三、简答题 1、细胞内主要细胞器及其功能 2、疏松结缔组织中纤维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 四、综合分析题综述被覆上皮的类型及其分布2第二章、运动系

细胞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一、教学大纲要求 1. 掌握适应及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类型和病理变化。 2. 掌握变性、坏死的概念、类型、形态学变化及后果。 3. 掌握肉芽组织的概念、形态特征及其在创伤愈合中的作用。 4. 掌握创伤愈合的类型与骨折愈合过程。 5. 熟悉再生的概念、类型及各种细胞的再生能力与再生过程。 6. 熟悉适应、变性、坏死与修复的结局或转归。 7. 熟悉细胞凋亡与老化的概念及形态学表现。 8. 了解组织损伤的原因与发生机制。 9. 了解影响修复的因素。 二、理论内容提要 (一)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 萎缩、肥大、增生、化生的概念、类型与病变特征,举例。 1、萎缩:病理性:营养不良性、压迫性、失用性、去神经性、内分泌性 2、肥大:代偿性,内分泌性 3、增生:内分泌性,代偿性,再生修复性,肿瘤性。 4、化生:(1)鳞状上皮化生:膀胱、肾盂移行上皮→鳞状上皮(鳞状化生可癌变) 支气管、胆囊、子宫颈柱状上皮→鳞状上皮(2)腺上皮化生:胃→肠上皮化生(大肠上皮化生可癌变)。 (3)结缔组织化生:成纤维细胞、间叶细胞→软骨细胞、骨细胞 (二)细胞和组织的损伤

1.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与损伤过程、机制 各种损伤因素→生化代谢改变→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改变→光镜改变→肉眼改变。 机制:细胞膜的破坏,活性氧类物质的损伤,细胞质内高游离钙的损伤,缺氧,化学性损伤,遗传变异 2.细胞损伤的基本病理过程 细胞核:大小、形状、结构、核内包含物及核仁的改变。 细胞器: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溶酶体、细胞骨架的改变。 细胞膜:形态结构、通透性的改变。 3.各种可逆性损伤(变性)的概念,好发部位(组织、细胞)及其形态学变化,举例

1 解剖学基础试题 第一章 细胞与基本组织 一选择题

1 解剖学基础试题第一章细胞与基本组织一选择题、1、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A 线粒体B核糖体C、溶酶体 D中心体2、人类体细胞有多少对染色体()A、13 B、19 C、23 D 46 3.下列哪一种不是单层上皮( ) A.单层柱状上皮B.单层立方上皮C.变移上皮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4.分布予呼吸道内表面的上皮是( ) A.单层扁平上皮B.复层扁平上皮 c.单层柱状上皮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5.分布于胃肠道内表面的上皮是( ) A.单层扁平上皮B.单层立方上皮c.单层柱状上皮 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6.变移上皮属于( ) A.单层上皮B.复层上皮C.腺上皮D.感觉上皮7.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 A.浆细胞 B.巨嗜细胞C.脂肪细胞D.肥大细胞8.红细胞的胞质中主要含( ) A.纤维蛋白B.脂蛋白.C.血红蛋白D.糖蛋白 9.既是随意肌,又有横纹的肌是( ) A.平滑肌B.心肌C.骨骼肌D.心肌和骨骼肌10.分布于关节面上的结构是( ) A.透明软骨 B.纤维软骨C.弹性软骨D.致密结缔组织11.结缔组织中能产生肝素的细胞是( ) A.成纤维细胞B.浆细胞C.肥大细胞D.巨嗜细胞 12、子宫粘膜的上皮属于()A、单层扁平上皮B、单层立方上皮C、单层柱状上皮D复层扁平上皮13、复层扁平上皮分布于() A、口腔B气管支气管C、膀胱、肾盂 D 胃肠道14、分布于皮肤表面、具有耐摩擦和防止异物侵入等作用的上皮是()A、单层扁平上皮 B单层柱状上皮C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D复层扁平上皮15、膀胱粘膜上皮是()A、单层扁平上皮B、单层立方上皮C、变异上皮 D复层扁平上皮二、.填空题l.基本组织包括、、、四种2.疏松结缔中主要细胞有、、 、和;主要纤维有、和。3.肌组织可以分为、和 三种。4.神经组织由和组成。5.根据形态神经元可以分为、和三种类型;而根据功能神经元可以分为 、和三种类型。6.根据分泌物排放方式不同,腺体可以分为和二种类型。7.固有结缔组织可以分为、、 和四种。8.成熟红细胞呈状,无和其它细胞器.细胞质中充满了。三、简答题1、细胞内主要细胞器及其功能 2、疏松结缔组织中纤维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四、综合分析题综述被覆上皮的类型及其分布 2 第二章、运动系统 一、选择题1、l.运动系统的组成()A.软骨与肌B.骨、关节与肌C-骨连接与肌D.骨、骨连接与肌2.手的掌骨属于( ) A.长骨B.短骨C.扁骨D.不规则骨3.椎骨属于( ) A.长骨B.短骨C.扇骨D.不规对骨4.关节的基本结构中不包括( ) A;关节面B.关节囊C.关节腔D.关节盘5.识别颈椎的标志是( ) A;有横突孔B.棘突长。水平后伸c.椎体较大 D.横突上有关节面6.胸椎的最主要特征是( ) A.椎体较小B.椎体与横突上有关节匾C.有上下关节突D.棘突较长 7.连接椎骨的三条长韧带中不包括( ) A.棘间韧带B.棘上韧带C.前纵韧带D.后纵韧带8.胸骨角平对( ) A;第一肋

试验一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实验一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细胞水肿、脂肪变性、玻璃样变性的大体和镜下标本的病变特征 2.掌握不同类型坏死的大体表现 3. 掌握肉芽组织的形态、结构 二、实验内容 (一)大体标本观察 1.脑萎缩:脑体积缩小、重量减轻,脑回变窄,脑沟变宽。 2.心脏萎缩:心脏体积缩小,重量减轻,呈深褐色或棕褐色。心脏表面的冠状动脉呈蛇行状迂曲,切面心壁变薄。 3.心脏肥大:高血压性心脏病时,心脏重量增加,左心室心肌代偿性肥大,左心室壁增厚,可达2.0cm ,乳头肌、肉柱增粗。 4. 肾细胞水肿:肾脏肿胀,包膜紧张,重量增加;切面隆起,边缘外翻;灰白混浊,失去正常光泽,似沸水烫过。 5.肝脂肪变性:肝脏增大,边缘钝圆,包膜紧张;切面稍隆起,边缘外翻;色淡黄、质软、有油腻感。 6.脾凝固性坏死:脾的近表面区域见一个或多个边界清楚、锥体形的梗死区(凝固性坏死),锥体的底位于脾表面,稍凹陷,尖端指向脾门。切面见呈梗死灶呈楔形,土黄色或灰白色,均匀一致,质致密而干燥。 7. 淋巴结干酪样坏死:淋巴结体积增大,切面正常淋巴结结构消失。新鲜干酪样坏死为淡黄色,质地松软、细腻,状似干奶酪样或豆腐渣样(固定后及陈旧性干酪样坏死呈灰白色)。 脑回变窄 脑沟变宽

8.足干性坏疽:足自其远端起始发生凝固性坏死,坏死组织干固皱缩,呈黑褐色,与周围健康组织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 9.足湿性坏疽:足明显肿胀,湿润。呈暗绿或污黑色,与正常组织间无明显分界线。 10.肺脓肿(液化性坏死):肺切面可见单房之脓肿,脓液已流失,腔较大,边界清楚,有一较厚的脓肿壁,由灰白色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 (二)病理切片观察 1. 肾细胞水肿:首先找到肾小体,区分肾小体周围的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观察:近曲小管上皮细胞体积增大,细胞界限不清,凸出于腔内,以致管腔狭小而不规则;胞浆内有伊红染色的颗粒,颗粒细小,大小较一致。部分胞浆已崩解脱落入管腔,细胞核清晰。肾间质中毛细血管受挤压。 2.肝细胞水肿:此为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之切片。肝细胞因胞浆内水含量增多而明显变大,胞浆淡染,称胞浆疏松化;有的肝细胞胞浆透明,称气球样变。肝细胞核的形态大致正常。肝窦受压变狭窄。 3. 肝脂肪变性:肝小叶的结构尚存在(肝细胞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肝细胞体积增大、变圆,胞浆内出现了大小不等、边界清楚的脂肪滴空泡(该空泡处原为脂滴,制作石蜡切片时被有机溶剂溶去)。有的空泡细小、量多,分布在核周围,有的融合成一个大脂滴空泡,将肝细胞核压向边缘,形似脂肪细胞。肝窦受压、变狭窄。 4.肉芽组织:肉芽组织内有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毛细血管之间为纤维母细胞和各种炎细胞,纤维母细胞胞体呈圆形、椭圆形或星芒状,胞浆丰富,略显嗜碱性,胞核体积大,染色淡,可有1~2个核仁;炎细胞以巨噬细胞为主,也有多少不等的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 5. 结缔组织玻璃样变:玻璃样变性的结缔组织,纤维细胞明显减少,胶原纤维变粗,彼此融合,形成均质的梁状或片状粉染、半透明的玻璃样物质。 6. 血管壁玻璃样变:常见于高血压病时的细动脉,如脾中央动脉、肾入球小动脉等。此为血浆蛋白渗入内膜,在内皮下凝固,形成均匀红染的无结构状物质,使血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又称细动脉硬化, 7.宫颈腺体鳞状上皮化生:宫颈管粘膜部分粘液腺泡腺腔尚可辩认。部分宫颈管粘膜固有的柱状上皮被复层鳞状上皮取代,鳞状细胞分化成熟,腺泡腔消失,细胞团周围有完整基底膜。腺泡之间结缔组织内有慢性炎细胞浸润。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一、A型选择题 1 光镜下检见肯定的细胞损伤,在肝细胞缺血发生: A.5分钟后 B.15分钟后 C.30分钟后 D.60分钟后 E.120分钟后 2 HBsAg阳性肝炎时,电镜下可见肝细胞内: A.粗面内质网增生 B.光面内质网大量增生 C.基质型线粒体肿胀 D.高尔基体肥大 E.溶酶体增大、增多 3 对各种损伤最敏感的细胞器是: A.粗面内质网 B.光面内质网 C.线粒体 D.高尔基体 E.溶酶体 4 .关于干酪样坏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肉眼较松软 B.镜下组织结构遭破坏 C.容易液化 D.坏死灶中心结核菌少 E.发生机理为四型变态反应 5 Mallory小体的形成与下列哪种细胞成分有关: A.细胞膜 B.线粒体 C.核蛋白体 D.中间丝 E.光面内质网 6 下列各项属病理性增生与肥大的是: A.妊娠期子宫肥大 B.哺乳期乳腺肥大 C.高血压引起的心肌肥大 D.运动员的肌肉肥大 E.长期体力劳动者的心室肥大 7 组织损伤时,血中酶含量升高是由于: A.细胞内酶减少,使血中酶相对增高 B.细胞内酶增多,释放入血增多

C.细胞内酶减少,释放入血增多 D.细胞外酶减少,均存在于血液中 E.损伤周围代偿性释放增加 8 下列器官肥大时不伴细胞增生的是: A.乳腺 B.甲状腺 C.心脏 D.肝脏 E.肾脏 9 营养不良性萎缩多累及全身各种器官和组织,通常首先见于: A.骨骼肌 B.脑 C.肝脏 D.脂肪组织 E.心肌 10 在萎缩的肌细胞内可见: A.含铁血黄素 B.脂褐素 C.黑色素 D.胆色素 E.纤维素 11 支气管粘膜上皮鳞化属哪种改变: A.分化不良 B.异型增生 C.不完全再生 D.癌前病变 E.适应性改变 12 肠上皮化生的概念是: A.原来无上皮的部位出现肠上 B.肠上皮转变为其它上皮 C.肠上皮转变为胃粘膜上皮 D.胃粘膜上皮转变为肠上皮 E.呼吸道上皮转变为肠上皮 13 细胞水肿与脂肪变性最易发生在: A.肺、脾、肾 B.心、肝、肾 C.肺、脾、心 D.心、肝、脾 E.肝、肾、脾 14 发生脂肪变性的细胞,电镜下可见脂滴形成于: A.内质网 B.高尔基体 C.胞浆基质 D.自噬泡

解剖学基础教案绪论;细胞与基本组织(干货)

解剖学基础教案绪论;细胞 与基本组织 第一周解剖学基础教案 授课课题:绪论、第一章细胞与基本组织第一、二、三节 授课时间:月日至日第周 授课班级: 授课类型:专业理论 教学目标、要求: 掌握:1、解剖学术语 2、血液 熟悉:1、解剖学基础的定义与地位 2、常用人体的组成与分部 3、固有结缔组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常用解剖学术语 2、被覆上皮、固有结缔组织、血液

教学难点:不同的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的组成及颁布, 血液的成分. 教学方法:(讨论、启发、演示、辩论、讲练结合等) 教学手段:理论讲授 教时安排:8节课 参考资料:解剖学基础 板书设计: 绪论 一、解剖学基础的定义和地位 二、人体解剖学发展史 三、人体的组成与分部 四、常用解剖学术语:解剖学姿势,人体的轴和面,方位术语 第一章细胞与基本组织第一节细胞 1、细胞的形态 2、细胞的结构 第二节上皮组织 1、上皮组织的特点: 2、上皮组织的分类

3、被覆上皮的分类 4、腺上皮和腺 5、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第三节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的特点 ●结缔组织的分类:1、固有结缔组织 2、软骨组织与软骨 3、骨组织与骨 4、血液 教学过程: 第一、二节课 1、引言:人体是神秘的,人体是美丽的,好比一台高度自动化的精密的机器。解剖学基础将带你走进神秘的人体,去透视人体,剖视人体,去了解人体的分部、结构,了解人体解剖学历史、发展前景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2、教学过程 绪论 一、解剖学基础的定义和地位 1、解剖学基础的定义:是研究正常人体 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

规律的科学。 包括了局部解剖学、影象应用解剖学、 组织学、胚胎学、系统解剖学五门学 科。本教材主要介绍组织学、胚胎学、 系统解剖学三门学科。(分别介绍各学 问) 二、人体解剖学发展史 1、祖国医学对解剖学的贡献 2、西方医学对解剖学的贡献 三、人体的组成与分部 1、常用人体的组成与分部: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定义人体由九大系统组成,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 部分。(分别介绍) 四、常用解剖学术语: 解剖学姿势: 人体的轴(矢状轴、冠状轴、垂直轴)和面(水平面、冠状面、 矢状面)。 方位术语:上和下 前和后 内侧和外侧

解剖学基础教案第一章细胞与基本组织

第四周解剖学基础教案 授课课题:第一章细胞与基本组织第四、五节 实践1:实践2: 授课时间:8月 4日至10 日第 1 周 授课班级:护理中专(2)(3)班 授课类型: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实践 教学目标、要求: 掌握:1、神经元 2、神经纤维 熟悉:1、骨骼肌 2、皮肤的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骨骼肌的分类 2、神经元的结构 3、神经纤维的定义 教学难点:1、神经元分类 2、突触的超微结构和功能及分类 3、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教学方法:(讨论、启发、演示、辩论、讲练结合等)教学手段:理论讲授多媒体演示 教时安排: 8节课 参考资料:解剖学基础

板书设计: 第一章细胞与基本组织 第四节肌组织 (一)骨骼肌 (二)心肌 (三)平滑肌 第五节神经组织 (一)神经元 (二)神经胶质细胞 (三)神经纤维 附:皮肤 教学过程: 第一、二节课 1、引言:通过对动物瘦肉,部分内脏的介绍,引出本节课内容。 2、教学过程 第四节肌组织 肌肉组织的特点:肌组织的主要成分是肌细胞,肌细胞呈细长 纤维状,又称肌纤维,肌细胞膜称肌膜,肌 细胞质称肌浆,滑面内质网称肌浆网。 肌组织根据结构和功能特点分:骨骼肌、心肌、平滑肌三种。骨骼肌、心肌属横纹肌,平滑肌不属横纹肌,骨骼肌受躯体神经支配,属随意肌;心肌和平滑肌受自主神经支配,为不随意肌。

(一)骨骼肌:因其附着于骨骼而得名,主要分布于头,颈,躯干,和四肢,骨骼肌收缩快而且力,并受意识的支配,属随意肌。 ●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骨骼肌纤维呈细长圆柱形,细胞核数量多,一条肌纤维内含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核,核呈扁椭圆形,位于肌膜下方。肌浆中含有丰富的肌原纤维,肌原纤维呈细丝状,沿肌纤维长轴平行排列。每条肌原纤维上都有明暗相间的带,即周期性横纹。由于每条肌原纤维的明暗带都相应的排列在同一平面上,故骨骼肌纤维呈现出明暗相间的周期性横纹。明带又称I带,暗带又称A带,暗带中央有一条浅色窄带称H带,H带中央有一条深色的M线,明带中央有一条深色的Z线。相邻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每个肌节由1/2I带 + A带 + 1/2I带构成。肌节依次排列构成肌原纤维,肌节是肌原纤维和骨骼肌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骨骼肌纤维内的肌原纤维由粗、细两种肌丝构成,另外还含有横小管、肌浆网、线粒体等结构。肌原纤维由粗、细两种肌丝沿肌纤维长轴有规律地平行排列组成。粗肌丝位于A带,中央固定于M线,两端游离,细肌丝一端固定于Z线,另一端伸至粗肌丝之间,止于H带外侧。 (二)心肌:心肌分布于心脏及其邻近心脏的大血管根部。心肌是不随意肌,其收缩不受意识支配,具体自动节律性,缓慢而持久,不易疲劳。 ●心肌纤维的光镜结构:心肌纤维呈短柱状,常有分支,彼此吻合成网。心肌纤维一般只有一个核,呈卵圆形,位于细胞中央,少数为双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组织和细胞适应反应:萎缩、肥大、增生、化生 细胞和组织的损伤:原因和发生机制、损伤的形式和形态学变化 损伤的修复:再生、创伤愈合、纤维性修复 在生活过程中,机体的细胞、组织经常不断地受到内外环境中各种刺激因子的影响,并通过自身的反应和调节机制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适应环境条件的改变、抵制刺激因子的损害并得以存活。细胞、组织或器官对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作用而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表现出相应的功能和形态改变称为适应(adaptation)。适应在形态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 机体的这种反应能力可保证细胞和组织的正常功能,维护机体正常生存,但这种反应能力是有限的,一旦刺激的性质、强度和持续时间超越了一定界限,细胞就有可能出现损伤(injury)。较轻的细胞损伤是可逆的,即消除刺激因子后,受损细胞可恢复常态,通常称之为变性或亚致死性细胞损伤。严重的细胞是不可逆的,最终将致细胞死亡。 正常细胞、适应细胞、可逆性损害细胞和不可逆性损害细胞呈现代谢、功能和形态的连续变化过程,这些变化之间往往无截然的界限。可复性改变和不可复性改变之间也常难以截然区分。一个刺激究竟会引起细胞的适应反应、损伤还是死亡,不仅由刺激的性质和强度决定,还与细胞的易感性、血供、营养等有关。适应与损伤是大多数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基础性病理变化。 第一节组织和细胞的适应性反应 一、萎缩 萎缩(atrophy)是指已发育到正常状态后受致病因子作用下引起的器官、组织或实质细胞的体积缩小,可以伴发细胞数量的减少。组织器官的未曾发育或发育不全不属于萎缩范畴。实质细胞萎缩时,常继发其间质(主要是脂肪组织)的增生,有时使组织、器官的体积甚至比正常还大,称为假性肥大,见于萎缩的胸腺和肌肉等。 萎缩通常由于细胞的功能活动降低、血液及营养物资供应不足,以及神经或内分泌刺激减少等引起。 (一)分类萎缩可分为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两类 1.生理性萎缩机体的许多组织、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地发生生理性萎缩, 这种现象也称退化。如青春期后胸腺的萎缩、妊娠后子宫的复旧、高龄时期出现的老年性萎缩(不可恢复性)。 2.病理性萎缩按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 (1)营养不良性萎缩:有全身性和局部性营养不良性萎缩,前者常见于蛋白质等摄入不足或消耗过多,如消化道梗阻长期不能进食或一些慢性消耗性疾病(结

解剖学基础试题 第一章 细胞与基本组织 一选择题

1解剖学基础试题第一章细胞与基本组织一选择题、1、细胞内合成蛋白质得场所就是()A线粒体B核糖体C、溶酶体 D中心体2、人类体细胞有多少对染色体( ) A、13 B、19C、23D46 3、下列哪一种不就是单层上皮( ) A。单层柱状上皮B.单层立方上皮C.变移上皮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4.分布予呼吸道内表面得上皮就是( ) A。单层扁平上皮B.复层扁平上皮 c。单层柱状上皮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5。分布于胃肠道内表面得上皮就是() A.单层扁平上皮 B.单层立方上皮c.单层柱状上皮 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6.变移上皮属于()A.单层上皮B。复层上皮C.腺上皮D。感觉上皮7.能产生抗体得细胞就是( )A.浆细胞 B.巨嗜细胞C.脂肪细胞D.肥大细胞8。红细胞得胞质中主要含( ) A。纤维蛋白B。脂蛋白. C。血红蛋白D。糖蛋白 9.既就是随意肌,又有横纹得肌就是()A.平滑肌B.心肌 C.骨骼肌 D.心肌与骨骼肌10.分布于关节面上得结构就是() A。透明软骨 B。纤维软骨C。弹性软骨D.致密结缔组织11.结缔组织中能产生肝素得细胞就是( )A。成纤维细胞B.浆细胞C.肥大细胞D。巨嗜细胞 12、子宫粘膜得上皮属于()A、单层扁平上皮B、单层立方上皮C、单层柱状上皮D复层扁平上皮13、复层扁平上皮分布于( ) A、口腔B气管支气管C、膀胱、肾盂D胃肠道14、分布于皮肤表面、具有耐摩擦与防止异物侵入等作用得上皮就是( ) A、单层扁平上皮 B单层柱状上皮C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D复层扁平上皮15、膀胱粘膜上皮就是() A、单层扁平上皮B、单层立方上皮C、变异上皮 D复层扁平上皮二、。填空题l。基本组织包括、、、四种2.疏松结缔中主要细胞有、、 、与;主要纤维有、与。3。肌组织可以分为、与 三种。4。神经组织由与组成.5。根据形态神经元可以分为、与三种类型;而根据功能神经元可以分为 、与三种类型。6.根据分泌物排放方式不同,腺体可以分为与二种类型。7.固有结缔组织可以分为、、 与四种。8。成熟红细胞呈状,无与其它细胞器。细胞质中充满了. 三、简答题1、细胞内主要细胞器及其功能 2、疏松结缔组织中纤维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 四、综合分析题综述被覆上皮得类型及其分布 2 第二章、运动系统 一、选择题1、l。运动系统得组成()A。软骨与肌 B.骨、关节与肌C—骨连接与肌D.骨、骨连接与肌2。手得掌骨属于() A。长骨B。短骨 C.扁骨D.不规则骨3.椎骨属于()A.长骨 B.短骨C.扇骨D.不规对骨4。关节得基本结构中不包括() A;关节面B.关节囊C。关节腔D.关节盘5.识别颈椎得标志就是( )A;有横突孔B。棘突长。水平后伸c。椎体较大 D.横突上有关节面6。胸椎得最主要特征就是()A。椎体较小B。椎体与横突上有关节匾C.有上下关节突D.棘突较长 7.连接椎骨得三条长韧带中不包括( ) A.棘间韧带B.棘上韧带C.前纵韧带D.后纵韧带8。胸骨角平对() A;第一肋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第一节适应 在环境发生变化时,机体的细胞和组织为了避免损伤,可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以适应变化的环境,与之协调的过程称为适应。在形态学上的改变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 (一)萎缩 1.概念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体积变小称为萎缩。通常是由于该器官的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所致,有时也可因细胞数目减少引起,或二者兼有。萎缩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病理性萎缩有的表现为全身性萎缩,如消化道慢性梗阻;有的表现为局部组织器官萎缩,如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脑、肾等器官萎缩。此外,萎缩又可分为:①营养不良性萎缩;②废用性萎缩;③压迫性萎缩;④神经性萎缩;⑤内分泌性萎缩等。 2.病变萎缩的器官体积变小、重量减轻、颜色变深、质地变韧、包膜增厚。光镜下萎缩的细胞体积变小或数目减少,或两者兼有。胞浆常深染,核浓缩。心肌萎缩时,其胞浆内可出现脂褐素。 3.后果萎缩一般是可复性的,如原因持续存在,萎缩的实质细胞最后消失。 (二)肥大 概念:细胞体积增大,使该器官、组织体积增大,称为肥大。 一般可分为生理性肥大和病理性肥大两类。病理情况下,例如高血压病,左心负荷加重,心肌纤维体积增大,属代偿性肥大。肥大有时需与实质细胞萎缩、间质增生引起的假性肥大区别。 (三)增生 概念:细胞数量增多,使该组织、器官体积增大,称为增生。 增生也有生理性增生和病理性增生之分。肥大和增生常同时存在,也可单独存在。 (四)化生 1.概念化生是指一种已分化成熟的组织细胞,转化为另一种相似性质的、分化成熟的组织细胞的过程。化生是一种可复性病变,原因去除后大多可恢复。 2.类型 (1)鳞状上皮化生:气管及支气管的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胆囊粘膜上皮、宫颈粘膜上皮、肾盂的移行上皮等在慢性炎症时转化为鳞状上皮。 (2)肠上皮化生:慢性胃炎时,部分胃粘膜上皮转化为肠粘膜上皮,出现杯状细胞、潘氏细胞及具有纹状缘的吸收上皮甚至形成小肠绒毛。如果一种腺上皮转化为另一种腺上皮,则称为腺性化生。 (3)结缔组织和支持组织化生:如间叶组织化生为脂肪组织或透明软骨。 3.意义化生对机体是有利的,但也有其局限性和不完善性。

1 解剖学基础试题 第一章 细胞与基本组织 一选择题

1解剖学基础试题第一章细胞与基本组织一选择题、1、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 ) A线粒体B核糖体C、溶酶体 D中心体2、人类体细胞有多少对染色体()A、13 B、19 C、23 D 46 3.下列哪一种不是单层上皮() A.单层柱状上皮 B.单层立方上皮 C.变移上皮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4.分布予呼吸道内表面的上皮是()A.单层扁平上皮B.复层扁平上皮 c.单层柱状上皮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5.分布于胃肠道内表面的上皮是() A.单层扁平上皮B.单层立方上皮c.单层柱状上皮 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6.变移上皮属于() A.单层上皮B.复层上皮C.腺上皮D.感觉上皮7.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浆细胞 B.巨嗜细胞C.脂肪细胞D.肥大细胞8.红细胞的胞质中主要含( ) A.纤维蛋白B.脂蛋白.C.血红蛋白D.糖蛋白 9.既是随意肌,又有横纹的肌是() A.平滑肌B.心肌 C.骨骼肌D.心肌和骨骼肌10.分布于关节面上的结构是( ) A.透明软骨 B.纤维软骨C.弹性软骨D.致密结缔组织11.结缔组织中能产生肝素的细胞是( ) A.成纤维细胞B.浆细胞C.肥大细胞D.巨嗜细胞 12、子宫粘膜的上皮属于()A、单层扁平上皮B、单层立方上皮C、单层柱状上皮D复层扁平上皮13、复层扁平上皮分布于( ) A、口腔B气管支气管C、膀胱、肾盂D胃肠道14、分布于皮肤表面、具有耐摩擦和防止异物侵入等作用的上皮是() A、单层扁平上皮 B单层柱状上皮C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D复层扁平上皮15、膀胱粘膜上皮是() A、单层扁平上皮B、单层立方上皮C、变异上皮 D复层扁平上皮二、.填空题l.基本组织包括、、、四种2.疏松结缔中主要细胞有、、 、和;主要纤维有、和。 3.肌组织可以分为、和 三种。 4.神经组织由和组成。5.根据形态神经元可以分为、和三种类型;而根据功能神经元可以分为 、和三种类型。6.根据分泌物排放方式不同,腺体可以分为和二种类型。7.固有结缔组织可以分为、、 和四种。8.成熟红细胞呈状,无和其它细胞器.细胞质中充满了。三、简答题1、细胞内主要细胞器及其功能 2、疏松结缔组织中纤维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 四、综合分析题综述被覆上皮的类型及其分布2第二章、运动系统 一、选择题1、l.运动系统的组成() A.软骨与肌B.骨、关节与肌C-骨连接与肌D.骨、骨连接与肌2.手的掌骨属于( ) A.长骨B.短骨C.扁骨D.不规则骨3.椎骨属于( ) A.长骨 B.短骨C.扇骨D.不规对骨4.关节的基本结构中不包括() A;关节面B.关节囊C.关节腔D.关节盘5.识别颈椎的标志是( ) A;有横突孔B.棘突长。水平后伸c.椎体较大 D.横突上有关节面6.胸椎的最主要特征是() A.椎体较小B.椎体与横突上有关节匾C.有上下关节突D.棘突较长 7.连接椎骨的三条长韧带中不包括()A.棘间韧带 B.棘上韧带C.前纵韧带D.后纵韧带8.胸骨角平对( ) A;第一肋

1-一、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M.1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适应是指细胞、组织和器官对于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的刺激作用而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适应的目的在于自身能在新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其表现形式为萎缩、肥大、增生与化生。 一、萎缩 萎缩(atrophy)是指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或细胞体积缩小。器官、组织萎缩时不仅实质细胞体积变小、数目也减少,而间质细胞增生,同时伴有代谢的减弱和功能的降低。 组织器官的未发育或发育不全不属于萎缩范畴。萎缩可分为两大类:生理性萎缩及病理性萎缩。生理性萎缩与年龄有关,如青春期胸腺的萎缩,停经后卵巢、子宫、乳腺发生萎缩;老年人几乎所有器官和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如脑、心、肝、皮肤等,严重时骨小梁也萎缩,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 (一)病理性萎缩的类型 1.营养不良性萎缩 全身营养不良性萎缩见于消化道慢性梗阻,长期饥饿和慢性消耗性疾病,由于机体合成代谢降低,分解代谢增强,引起全身萎缩。首先发生萎缩的是脂肪组织,其次为肌肉及肝、脾、肾等器官,心肌和脑的萎缩发生最晚。脑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变窄,脑组织缺乏足够血液供应,可引起脑萎缩。

2.神经性萎缩 神经性萎缩是由于神经元或神经纤维损伤,导致相应的器官和组织丧失了神经支配而发生萎缩。例如,脊髓灰质炎使患者的下肢肌肉可出现明显萎缩。 3.废用性萎缩 运动器官长期不活动,可导致局部组织细胞的功能代谢降低而发生萎缩。例 (二)病理变化 肉眼见萎缩的器官体积缩小,重量减轻,颜色加深,被膜出现皱缩。心脏萎缩时,心脏体积缩小,重量减轻,呈现深褐色,心壁变薄,冠状动脉呈蛇行弯曲。脑萎缩一般由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时,可见脑回变窄,脑沟加深加宽。镜下见萎缩的器官和组织表现为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数量减少,间质如结缔组织、脂肪组织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第一节细胞适应和细胞老化适应(adaptation)指细胞、组织、器官和机体对于内外环境的改变作出的非损伤性的应答反应。 ?改变其自身的代谢、功能和结构达到新平衡,以避免环境改变引起的损伤。 ?形态上表现为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 ?老化(aging)或衰老(senescence):随年龄增大,各器官系统均发生生理功能和组织结构的退行性改变,这种生命活动全面下降的总和就是衰老。细胞老化是个体老化的基础。 一、萎缩概念:发育正常的器官或组织,由于实质细胞变小或数目减少使其体积缩小称为萎缩分类: –生理性萎缩生命过程的正常现象,与年龄及内分泌关系密切。许多结构、组织和器官在机体发育到一定阶段时乃逐渐萎缩,称为退化:如青春期后的胸腺、妊娠期后子宫复旧、授乳期后乳腺复旧、绝经期后的卵巢,子宫及乳腺、高龄几乎一切组织和器官均萎缩,尤其脑、心、皮肤。 –病理性萎缩 ?发育不全及未发育:器官或组织先天地未充分发育至正常大小,或处于根本未发育状态。 ?如:发现一位患者的肾脏明显缩小,是否是肾萎缩? 病理性萎缩:在病理状态下,由于致病因素作用,组织细胞内代谢障碍,分解代谢>合成代谢,因而细胞功能降低,久之细胞缩小或减少。 1营养不良性萎缩: 全身性:见于长期营养不良(如全身消耗性疾病、恶病质)、消化道梗阻。此时按脂肪、肌肉、脾、肝、肾、心肌、脑顺序萎缩,有其代偿意义。 局部性:动脉硬化症引起脑、肾萎缩,为局部血管病变所致。 2废用性萎缩:长期不活动、工作负荷减少。如骨折 3去神经性萎缩:运动神经元或轴突损伤,其效应器官及组织失去了神经的调节作用,发生营养障碍。如脊髓灰质炎 4压迫性萎缩:组织、器官长期受压,如肾盂积水 5内分泌性萎缩:多见于内分泌功能低下时。如垂体受损时,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等靶器官均萎缩。 萎缩的病理学改变

解剖学基础教案绪论;细胞与基本组织

第一周解剖学基础教案 授课课题:绪论、第一章细胞与基本组织第一、二、三节 授课时间:月日至日第周 授课班级: 授课类型:专业理论 教学目标、要求: 掌握:1、解剖学术语 2、血液 熟悉:1、解剖学基础的定义与地位 2、常用人体的组成与分部 3、固有结缔组织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常用解剖学术语 2、被覆上皮、固有结缔组织、血液 教学难点:不同的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的组成及颁布, 血液的成分。 教学方法:(讨论、启发、演示、辩论、讲练结合等) 教学手段:理论讲授 教时安排: 8节课 参考资料:解剖学基础 板书设计:

绪论 一、解剖学基础的定义和地位 二、人体解剖学发展史 三、人体的组成与分部 四、常用解剖学术语:解剖学姿势,人体的轴和面,方位术语 第一章细胞与基本组织 第一节细胞 1、细胞的形态 2、细胞的结构 第二节上皮组织 1、上皮组织的特点: 2、上皮组织的分类 3、被覆上皮的分类 4、腺上皮和腺 5、上皮组织的特殊结构: 第三节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的特点 ●结缔组织的分类:1、固有结缔组织 2、软骨组织与软骨 3、骨组织与骨 4、血液 教学过程:

第一、二节课 1、引言:人体是神秘的,人体是美丽的,好比一台高度自动化的精密的机器。解剖学基础将带你走进神秘的人体,去透视人体,剖视人体,去了解人体的分部、结构,了解人体解剖学历史、发展前景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2、教学过程 绪论 一、解剖学基础的定义和地位 1、解剖学基础的定义: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 规律的科学。包括了局部解剖学、影象应用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系统解剖学五门学科。本 教材主要介绍组织学、胚胎学、系统解剖学三门学科。(分 别介绍各学问) 二、人体解剖学发展史 1、祖国医学对解剖学的贡献 2、西方医学对解剖学的贡献 三、人体的组成与分部 1、常用人体的组成与分部: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定义 人体由九大系统组成,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分别介绍)四、常用解剖学术语: 解剖学姿势: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1.细胞坏死主要表现在: A、细胞膜 B、细胞浆 C、细胞器 D、细胞核 E、细胞连接 2.细胞坏死后,核的变化之一可表现为: A、核分裂 B、核碎裂 C、核异型 D、核仁肥大 E、核膜增厚 3.坏死组织经腐败菌作用后,常可发生() A、凝固 B、梗死 C、栓塞 D、坏疽 E、脂肪坏死 4.下列各项属病理性增生与肥大的是() A、妊娠期子宫肥大 B、哺乳期乳腺肥大 C、高血压引起的心肌肥大 D、运动员肌肉肥大 E、长期体力劳动者的心室肥大 5.在萎缩的肌细胞内可见() A、含铁血黄素 B、脂褐素 C、黑色素 D、胆色素 E、纤维素 6.细胞水肿与脂肪变性最易发生在() A、肺、脾、肾 B、心、肝、肾 C、肺、脾、心 D、心、肝、脾

E、肝、肾、脾 7.下列哪种变性性质上为组织坏死() A、细胞水变性 B、玻璃样变性 C、纤维素样变性 D、黏液变性 E、淀粉样变性 8.下述哪项与液化性坏死无关() A、脑组织坏死 B、化脓性菌感染 C、乳房的外伤性脂肪坏死 D、急性胰腺炎引起的脂肪坏死 E、肾梗死 9.下列各种细胞再生能力最强的是() A、表皮细胞 B、平滑肌细胞 C、肾小管上皮细胞 D、血管内皮细胞 E、软骨母细胞 10.一期愈合的手术切口,一般在术后多长时间可拆线()A、第3天 B、第5~6天 C、2周 D、3周 E、以上都不是 11.有关肉芽组织的描述中,不恰当的提法是() A、肉芽组织是不完全修复的必经之途 B、含大量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 C、常伴有炎性水肿及数量不等的炎症细胞 D、当它老化时血管和胶原均见增多 E、最后被大量纤维组织反取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