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近似数》教案

《求近似数》教案
《求近似数》教案

2021幼儿乐高教学设计教案

幼儿乐高教学设计教案 乐高教育以为: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他们的身上有着自然的爱好和本能,而发挥其本能的学习就是让学生置身于布满趣味性、刺激性、挑战性的活动中,主动往探究知识的奥秘。以下是 ___精心的幼儿乐高教学设计教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班乐高活动:灵活的小车 执教者朱翔 活动目标: 1、掌握方向盘、操纵杆的概念,拼搭能灵活转弯的小车,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2、通过设计、改造小车,发展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及创造力。 活动准备: 乐高一盒,搭建好的小车,马路路线图一张,视频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入场 (放音乐《小汽车》)(幼儿在教师带领下,开小汽车形式入场,开到指定位置)“到站啦!我们找个位置站站好” “刚刚我们玩了开小车的游戏,正好前两天,我们也用乐高玩具也搭建了一辆小汽车呢,看,我们面前有一条宽宽的马路。让我们拿起小车,来玩一玩吧” (放音乐《小汽车》)(事先交代不同方向的小朋友往哪个方向开)(玩的过程中会发生碰撞) “把小车放在这里,请回到你们的位置上去吧”(幼儿在垫子上做好) 刚在我们玩得真开心,不过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你们有没有遇到问题啊?---撞车了,太挤了 很多小朋友的车挤在了一起,你们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当我们发现两车要相撞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某某小朋友你来试一试”(请小朋友来试一试,能不能避让开,提出要求,车轮不能离开地面。) “小车只能往前走,不能拐弯”“你们能想办法让我们的小车拐弯吗?” 二、出示小车,引入方向盘和操纵杆的概念 “我这有一辆车,你们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可以转动 “在这个小车里面藏着一个小小的秘密哦,想不想知道?”---想 “我们来看一看”(视频) “看明白没有?你们说说看”----方向盘转动,带动操纵杆车轮转动 “方向盘和车轮之间是什么连接的”---轴“这根轴就是操纵杆。” “这就是小车能够拐弯的秘密,老师的小车就是有了方向盘、操纵杆。当我转动方向盘的时候,车轮就跟着。。。” 三、展示PPT分解图

【教学设计】四年级《近似数》精品教案

《近似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77页例8及练习十六第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接着数数。 1998、()、()、()

9997、()、()、() 497、()()、() 2、按照要求排列下面各数。 1001 996 1008 () > () > () 205 306 402 () < () < ()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作好铺垫。 二、新课教学 1、组织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出示例8的主题图。 聪聪去调查了育英小学的学生数,他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育英小学有1506人,约是1500人。”育英小学到底有1506人还是1500人呢?为什么?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思考:后半句约1500人是什么意思? 小组汇报:

A、认为育英小学的认数是1506人,因为他告诉我们就是1506人,后半句他说的是约是1500人,是说他们学校的人数和1500人的差不多。 B、也认为育英小学有1506人,他说约有1500人是大概就是1500人的意思。 师小结:我们把1506这个很准确的数字就叫做“准确数”,而1500这个和1506差不多的数就叫做“近似数”。(边说边板书) 引导学生明白近似数更容易记,因为它正好是正百数。 出示例8主题图比较一下1506和1500这两个数,体会一下准确数和近似数哪个数更容易记住 (2)聪聪那天不仅调查了育英小学的人数,还调查了新长镇的人数是9992人,约是()人,先独立填填,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谁来说说你写出的近似数是多少? 个别汇报: A、约是10000人,因为我觉得9992人接近10000人, B、我写的是“约9990人”因为9992人和9990只相差2。 同学们你们同意哪位写的呢?为什么? 师生小结:我们用近似数就是为了让我们更容易记住,所以,一般我们都用整百、整千、整万数。

乐高教学设计

教会小朋友认识建筑房子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城南实验小学林水祺 活动目标: 1、发挥想象力进行搭建,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2、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使用材料:常规积木、造型积木、ppt。 活动准备:幼儿积累建构经验。 活动过程: 一、联系 1、出示小朋友,以参观他家的位置为由,导入教学活动。 师:我叫小明,今天我带你们去我家那附近看一看,有很多漂亮的建筑在哪,准备好了吗? 2、音乐游戏《钻山洞》,让幼儿一个个通过钻过拱门,出示小明家附近的建筑ppt。 师:我家到了,请大家跟我一起走一走,去看一看吧,看小朋友们认不认识这些新奇有趣的建筑。 1)请幼儿观察图片,你们发现有哪些建筑呢? 提问:大家看看,我家附近有哪些有趣的建筑呢? 2)和幼儿一起分享不同建筑物的外形特征。 提问:谁能说说这些建筑像什么呢?由哪些图形组合在一起构成的? 二、建构 1、让幼儿搭建自己喜欢的建筑。 师:现在请小朋友用乐高积木来搭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起建筑。

2、出示操作材料。 3、老师提出操作要求,让幼儿按操作要求进行活动,孩子自由选择积木搭建,老师观察指导。 三、反思 1、请幼儿介绍自己搭建的是什么起建筑。 师:现在请小朋友跟同伴交流一下,你搭建的是什么起建筑? 师:有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搭建的建筑?请个别搭建比较特别的幼儿出来示范讲解) 2、你搭的建筑物有什么特别之处,用来干什么的? 四、延续 1、分组合作,给小动物建一个动物园。 提问:我们搭建了这么多的建筑,把他们放在哪里好呢?幼儿回答。现在你们分成两组每组6人,每组搭建一个小区,把你们的建筑物放进小区里。 2、展示作品。 师:好了,现在你们的小区都搭建好了,可以把你们搭好的建筑物搬进去啦。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比较数的大小求近似数》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上《比较数的大小求近似数》 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学会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亿以内的数的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 教具准备: 学生每人准备一把算盘。 教学过程: 一、教学比较数的大小 1.复习。 让学生在○里填上>、<或=。 999○1010 601○564 687○678 指名学生说一说各是怎样比较的。引导学生说出四位数与三位数比较,四位数比三位数大;两个三位数比较,百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百位上的数相同,十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2.导入新课 教师:刚才我们复习了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下面我们来学习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3.教学例5。 (1)比较第一组数:99864和101010。 ①让学生把这两个数拨在算盘上,然后提问 99864是几位数? 五位数的最高位是什么位?99864有几个万? 101010是几位数? 六位数的最高位是什么位?101010有几个万? 这两个数谁大谁小?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再让他们说说是怎样比较的。 ②接着再出一组数;5672019和88320,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井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③提问 从刚才两组数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比较不同数位的两个数的大小要怎样比较?让学生结合例题说明。 使学生明确: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和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一样,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2)比较第二组数:356000和360000。 ①指名学生读出这两个数,然后提问 356000是几位数? 360000是几位数?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该怎样比较呢? 启发学生想:在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时,当两个数的位数相

苏教版小学数学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认识多位数:第6课时 近似数》教学设计

近似数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的例子,理解精确数和近似数的含义。 2.掌握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学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省略“万”或“亿”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能正确判断生活中的近似数和精确数,会用“四舍五入” 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师:我今年三十五岁了,度过了一万多个日日夜夜。 想一想:在老师介绍自己的这两个数字中,你认为哪个数字描述得更精确?为什么? 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实时指导,引导学生得出:三十五岁更精确,一万多个日日夜夜是个近似(大概、大约)的数。 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和近似数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近似数 1.课件出示例题6情境图。 2.初步感知。 让学生读一读两个情境中的信息,联系情境中的内容想一想:如果让你把划线的四个数字分一分,你想怎样分?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后,教师组织交流。 3.加深理解。 (1)思考:你知道上面哪些数是近似数吗? 教师在学生思考、交流的基础上明确:220万和1902万是近似数; 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用精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2)让学生结合具体例子说说生活中的近似数。 (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1.课件出示例题7“2012年某市人口情况统计表”。 让学生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并读出这几个数。 2.借助直线理解找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教师出示一条直线: 38万39万 (2)在直线上描出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 提问:表示男性与女性人数的点大约在直线的什么位置?分别把

乐高教学设计

乐高教学设计 ----《程序与程序设计》之旋转木马

马,调试程序,不断优 化。 学生分组活动和电机结构;常用测量工具准备。 Contemplate (引导学生评价和反思实践活动的成果) 思考与分析 通过让学生上台来讲解和演示所设计的机器人旋转木马,让学生自己反思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如何去寻求解决的方案,使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程序控制结构的理解;通过采取老师和同学提问,小组成员答辩的方式,培养学生善于反思和总结的科学精神,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资源及 环境师:同学们,布置给大家的任务都完成 了没有? 老师展示ppt 师:同学们,接下来请各个小组按照ppt 上面所列的问题,准备5分钟的发言, 待会儿依次上台来,讲解你们所设计的 系统,并演示旋转木马。 在学生讲解完后,老师给予掌声鼓励。 在学生演示完后,针对演示过程中,出 现的一些问题,老师进行提问。 在所有的小组完成了讲解和演示之后, 老师要进行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的任务,大家都完成 得非常出色! 生:都完成了! 学生分小组,依次上台 讲解,并演示旋转木马。 在学生讲解完后,其他 小组同学给予掌声鼓 励。 演示小组的同学共同回 答老师的疑问。 其他小组同学提问 演示小组的同学共同答 疑 学生鼓掌 通过设置小组 成员上台讲解 和演示的活动, 让学生进行充 分的反思和总 结。 通过设置老师 提问和学生提 问的环节,让师 生之间、生生之 间进行思维的 碰撞,进一步促 进学生的反思。 老师通过在课 堂上肯定学生 的表现,进一步 激发学生课后 自主开展学习 的热情。 学生通过填写 课堂评价表,完 成对自己,以及 组员的评价,对 整堂课的表现 进行量化评价。 制作好 ppt课 件 演示的 同学和 其他小 组同学 都围在 旋转木 马两 旁,营 造一个 良好的 互动氛 围。 提前设 计好学 生的量 化评价 表。

小学三年级数学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近似数的概念. 2.使学生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能正确运用四舍五入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归纳求万以内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出示卡片,进行口算练习. 604=57-20=364=3006= 729=3070=234=25+8=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1)教师引导:请同学们拿出直尺测量一下教科书封面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学生测后:20厘米多一些,接近21厘米.

教师明确:如果我们不需要非常准确的结果,可以认为教科书的长大约是20厘米. (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上面的情况.例如:今天早晨老师买早点,花去了2.1元,我们可以说花去了2元左右;又如:小明家路学校495米,我们可以说小明家距学校大约500米.在这里,我们就把2元钱、500米叫做2.1元和495米的近似数.(板书) (3)近似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过近似数?(学生自由回答) 引导学生回答:我们伟大祖国的陆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大约960万平方千米) 哪位同学知道我国的人口约为多少亿?(十二亿) 2.教师:以上一些数据,都是一些近似数.那么,究竟怎样来一个数的近似数呢? (1)出示例9:同学们浇树,浇了206棵松树,浇了284棵杨树,求这两个数的近似数.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总结说明:因206与200相差6,而206与300相差94,所以206最接近200,也就是说,206的近似数是200.板书:206200

《亿以内数近似数》教学设计

课题:求亿以内的数的近似数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1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四舍五入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省略方法的过程。 4.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的方法。 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教法与学法:讲解法合作探究 教具与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较大的数,有时没有必要或者无法说出它的准确数。比如,重庆市开展万人长跑活动,参加的人数约15000人,这个15000人就是一个近似数。又比如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经费是20000000(2千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亿4千万元,这个1亿4千万也只是一个大概数据。既然生活中用到近似数这么多,那我们就应重视近似数的学习,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

2.复习导入: 用什么方法省略4926和9375千位后面的尾数?两个数的省略方法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说出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要根据百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的方法。) 3.师:如果把数扩大到比万大的数,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求它的近似数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内容。 (板书课题:求近似数)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 把下面各数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12756≈1389000≈2.学习要求: a根据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想一想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怎么求它的近似数。 b分小组讨论,然后试做。 3.小组汇报结果: 12756≈10000 千位是2小于5,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

四年级上册“数的改写、求近似数”教学设计

《整万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教案 学习内容:教科书第14-15页例5、例6及“做一做”,练习二第3-5题。 学习目的: 1、会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2、会将非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3、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和用数学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1、重点:能把整万的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 2、难点: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游戏导入(说反话)。 2、速记比赛,激发兴趣。 师谈话:同学们,在认识亿以内数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会读、写比万大的数,还了解到不少知识,增长了许多本领,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比,看谁能快速的记录信息中的数据。 (信息卡片资料:血液的构造,白细胞:能消灭病菌,清洁血液;红细胞:能输送氧气。在一小滴血液中含有红细胞5000000个,白细胞10000个;天安门广场能容纳100000人;雄伟的万里长城长约6700000米等等。) 比赛规则:一名学生介绍卡片上的信息,师生记录数据。一名学生板演,教师在其旁边板书,其他同学记在练习本上。 3、观察比较,生成问题。 (1)抓住师生用不同记录方式记录的数据,引导学生观察: 老师和同学们记录了相同数据,看看一样吗? 生:5000000个;10000个;100000人;6700000米; 师:500万个; 1万个; 10万人; 670万米; (2)出示例5(学生试着做一做) (3)引导学生观察、比较,5000000、500万两种记录形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发现: 计数单位不同:个、万。 数值相同:大小相等。 师:两种方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教师小结:为了读、写时更方便,我们常常会把这样的大数改写或者省略成以万为单位的数。板书课题:整万数的改写与求近似数。 【设计意图:通过速记小比赛,使生感受到:两种记录形式的结果完全相同,表达的意思也相同,只不过老师简写后的形式读写更加方便,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3、练习: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小学四年级数学求大数目的近似数教案

求大数目的近似数教案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教科书p96-97 页的内容, 求大数目的近似数 。 教学要求: 1、让学生知道近似数的含义,并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的 方法省略一个数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2、在认识近似数、理解近似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使学生体会近似数的含义,增强对近似数的感受, 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准备:课前查资料,了解一些数量信息。 教学过程: 一、认识近似数 1、读中感悟 : (1)出示:

到____年末,我国共有公共图书馆2709个,图书馆藏书约43776 万册。 到____年末,我国共有自然保护区1999个,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大约 有14398万公顷。 (2)学生读一读, 师:画线的四个数所表达的数量的准确程度是否一样? 组织讨论,引入准确数、近似数的概念 。 像2709和1999 表示准确的数量 准确数 像43776万和14398万表示大约的数,与实际比较接近的数 近似数 生活中的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用精确的数来表示,而只是用一个与它比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是近似数。 2、生活中再认识 师:生活中的许多数量是用近似数表示的,你留心了吗?你在哪 见过或听过?(或课前同学们也搜集了一些数,请拿出你搜集到的资料,和同桌说说这些数是准确数还是近似数) 回忆,交流

。 说明:没有办法得到一个精确结果或没有必要用一个准确数表示 时,就用近似数 。 3、读数,判断近似数 过度:老师这里也搜集了几组数据,你能读出这些数,说说哪些是近似数吗? 出示信息,要求读出,并说明哪些是近似数(或用“想想做做” 第1题) ①《中国昆虫名录》收录了当时已知的中国昆虫20069种。 ②____年4月英国《自然》杂志报告说,全球昆虫可能仅有200万到 600万种。 ③____(省、市、区、县)实验小学共有学生4502人。 ④____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苏州东方水城7天来共接待境内外游 客23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约16亿元。 指名读题 组织交流 二、探索求一个近似数的方法 1、出示例题 下面是某市____年末全市人口情况统计。

小学乐高教育教学设计

小学乐高教育教学设计-邓伯阳

课前准备相应课件;圆的面积演示教具 Connect联系 活动时长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工具 与资 源 1.确定“转化”的策略。 (2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当我们还不会计算平行四 边形的面积的时候,是利用什么方法推导出了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 2、提出设问:怎样才能把圆形转化为 我们已学过的其它图形呢?(板书课题: 圆的面积) 学生明确: 1、我们是用“割补法”将平 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方 法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 积计算公式。 2、我们将平行四边形、三角 形“转化”成其它图形的方 法来推导出它们的面积计算 公式 乐高 工 具, 平面 图形 的图 片。 多媒 体课 件Construct建构(指导学生进行作品搭建和知识建构) 活动时长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工具 与资 源 2.尝试“转化”。(10分钟) 1、配合课件演示说明: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16 份(如图三),其中的每一份(如图四,课件闪烁其中 1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一个近似三角形。 2、这个近似三角形这一条边(教师指示) 跟圆形有什么关系呢? 3、指导学生用这些近似三角形重新拼组,将这个 圆形“转化”成其它图形,有针对性引导他们拼出最简 单、最容易计算面积的图形。 1、学生观 察,明确这 个近似三角 形的两条边 其实都是圆 的半径。 2、动手拼一 拼,把这个 圆形“转化” 成我们已学 过的其它图 形,学生会 拼出如下几 种图形(如 图五、图六、 图七)。 乐高 学 具, 多媒 体课 件 课前 准备 的学 具 Contemplate 反思

活动时长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工具 与资 源 3.探究联系(10分钟) 1.展示“转化”后的图形,并将其中“转化”成长方形的一 组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2.及时引导他们转化为我们已学过的平面图形。 3.引导学生能够发现转化的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面积=圆的 面积。 4.课件演示:把圆等分成32份、64份、128份、256份……一 直这样下去分成很多很多份,拼成的图形就变为真正的长方形(课 件演示,如图八)。 1.展示转 化后的 图形。 2.小组内 讨论:把 一个圆 形“转 化”成了 现在的 图形之 后,它们 的面积 有没有 改变? 多媒 体课 件, 每组 发放 的实 验报 告。 乐高 学 具。 Continue延续 活动时长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工具 与资 源 4 . 推 导 公 式 8分钟 1.演示课件,同时闪烁圆的半径和长方形的长、宽,并标示 字母r,如图九。 2.引导学生发现: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圆周长,宽与半径的关 系 1.学生 明白:长 方形的 长=圆的 周长的 一半,即 πr。宽 等于圆 的半径 2.推导出圆 的面积计算公 式。

比较数的大小求近似数教学设计

比较数的大小求近似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准确地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2、能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能准确的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4、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思维水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 位数与数位的区别,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在○里填上“>”“<”或“=”

999○1010601○564687○678 (1)第一组两个数你是怎样比较大小的?(第一个数是三位数,第二个数是四位数,三位数一定小于四位数)(2)第二、第三组数都是三位数,你又是怎样比较的?(两个三位数比较,百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百位上相同,十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我们已经学过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今天我们继续比较学习亿以内数的大小 (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5: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1)99864○101010(课件演示) 提问:两个数各是几位数? 五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六位数呢? 谁大谁小?99864<101010 六位数比五位数大,那么七位数与六位数比较呢?八位数与七位数呢?

如果两个数的位数不同,应该怎样比较大小呢?(位数不同,位数多的那个数大) 如果两个数的位数不同,我们又应该怎样比较大小呢?请大家看下面这道题。 (2)出示第二组数:356000○360000 提问:这两个数都是六位数,先比较哪一位上的数? 十万位上的数字相同,怎么比较? 谁大谁小?356000<360000(十万位上的数字相同,看万位上的数字,第一个数万位上是5,比第二个数万位上的6小) (3)变式把第一个数356000的万位5改成6现在谁大谁小呢? (两个数左起第一位十万位和第二位万位上的数字都相同,就要看第三位。第一个数千位是6比第二个数千位上的0大) 所以:366000>360000 (4)启发学生逐步总结完整的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近似数》教学设计

《近似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五年制三年级下册第15~16页,近似数。 教学目标: 1.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2.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大数的近似数,并会用“万”或“亿”作单位求一个大数的近似数。 3.培养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大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通过上个信息窗的学习,你知道我国领土面积大约有多少万平方千米?总人口数大约有多少亿人吗? 生:我国领土面积约是960万平方千米,总人口数约是13亿。师:今天这节课的信息窗又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 二、充分认识近似数 师:谁来说一说图中这些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生1:天安门广场总面积约44万平方米。 生2:金字塔约由230万块石块砌成。 生3:光速每秒约30万千米。 生4:太平洋最深深度约11030米,总面积约178680000平方千米。师:这几组数字和刚才老师说的960万平方千米、13亿人口。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

生1:这些数前都有“约”字。 生2:这些数都不是准确数,它们都是近似数。 师:对,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不用准确的数表示,而只用一个和它接近的数来表示,这样的数叫近似数。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近似数) 师:你能从生活中找到近似数吗? 生1:一个成年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 生2:中山大学图书馆藏书约4086000册。 生3:我们学校大约有2千人。 生4:我们教室的面积大约有60 平方米。 师:想一想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为什么要用近似数来表示呢? 生:这样说比较方便。 师:对,在生活中有些数不需要,也没有必要精确地表示出来,用近似数表示更方便。 三、探索求近似数的方法 师:同学们认识了近似数,那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请看题。(课件出示:11030大约是几万? 178680000大约是几亿?) 师:估计一下这两个数分别大约是几万,几亿? 生:11030大约是1万,178680000大约是2亿。 师:你能说说是怎样想的? 生:因为11030接近1万,与2万相差很远不可能估成2万。同样178680000比1亿多得很多,比较接近2亿,所以估成2亿。

科学计数法 近似数教案

科学记数法 教学目标:1、借助身边熟悉的事物体会大数,并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2、通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的学习,让学生从多种角度感受大数,促使学生重视大数的现实意义,以发展学生的数感。 重点: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难点:正确掌握10n 的特征以及科学记数法中n 与数位的关系 【情景引入】 1、 数据,如: 太阳的半径约696 000千米; 全世界人口数大约是6 100 000 000; 光速约300 000 000米/秒 地球上的陆地面积约为149 000 000平方公里 2、提出问题:这样的大数,读、写都不方便,这些大数怎样表示才好?我们可以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来表示这些读和写都比较困难的大数,那就是科学记数法. 【教学过程】 1、观察10的乘方的特点: 210=100,310=1000,410=10000,…… 猜想:10n 在1的后面有多少个0? 得出结论:一般地,10的n 次幂,在1的后面有n 个0. 练习: (1) 把下面各数写成10的幂的形式:1000,100000000,1. (2) 指出下列各数是几位数:103,105,1012,10100 2、刚才出示的图片中的大数能这样表示吗?怎样表示?有什么规律? 696 000=6.96×100 000=6.96×105 6 100 000 000=6.1×1 000 000 000=6.1×109 149 000 000=1.49×100 000 000=1.49×108 根据上面例子,我们把大于10的数记成a ×10n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 是正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说明:与10的幂相乘的数a ,必须是大于等于1且小于10,这是科学记数法的规定。 3、例题分析: 例1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1 000 000;(2)57 000 000;(3)123 000 000 000 解:(1)1000 000=610 (2)57 000 000=5.7×7 10 (3) 123 000 000 000=1.23×1110 小组讨论:这些式子中,等号左边整数的位数与右边10的指数有什么关系? 归纳结论:一个数的科学记数法中,10的指数比原数的整数位数少1,如57 000 000有8位整数,10的指数就是7. △ 填空:7101.6?=______________,它有____个整数位; 81096.6?=_____________,它有_____个整数位; 所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这个数的整数位数一目了然,这对于判断数

二年级近似数教案

二年级近似数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近似数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学重、难点: 1、通过独立猜测、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一定猜测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接着数数。 1998、()、()、() 9997、()、()、() 497、()()、() 2、按照要求排列下面各数。 10019961008 ()()() 205306402

()()()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为新知学习作好铺垫。 二、新课教学 1、组织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出示例8的主题图。 聪聪去调查了育英小学的'学生数,他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育 英小学有1506人,约是1500人。育英小学到底有1506人还是 1500人呢?为什么?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思考:后半句约1500人是什么意思? 小组汇报: A、认为育英小学的认数是1506人,因为他告诉我们就是1506人,后半句他说的是约是1500人,是说他们学校的人数和1500人 的差不多。 B、也认为育英小学有1506人,他说约有1500人是大概就是 1500人的意思。 师小结:我们把1506这个很准确的数字就叫做准确数,而1500 这个和1506差不多的数就叫做近似数。(边说边板书) 引导学生明白近似数更容易记,因为它正好是正百数。 出示例8主题图比较一下1506和1500这两个数,体会一下准确数和近似数哪个数更容易记住 (2)聪聪那天不仅调查了育英小学的人数,还调查了新长镇的 人数是9992人,约是( )人,先独立填填,再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谁来说说你写出的近似数是多少? 个别汇报: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近似数的教学设计

近似数 教学目标: 1、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难点:能正确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的近似数。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初步掌握了估算的基本方法,能正确的把两位数或者三位数估计成整十、整百的数。但本课的关键是进一步的认识估算,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如何将一个数多次的求近似数,如何按照给定的要求进行四舍五入,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在本课中要在这一部分下大功夫。在理解的基础上,课下还要多一些练习题进行练习,才能进一步的掌握四舍五入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生活中,我们除了用精确数表示实际数量,还会用到近似数,来表示大约,大概的结果,大家看这幅情境图中的信息,哪些是精确数?那些是近似数呢?(板书课题:近似数) 指名学生回答。

二、探究新知 1、学习“四舍五入”求近似数。 巨幅图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实际面积是“近2平方米”,实际人数是18000平方米。为什么说近2万平方米呢?这里的2万合理吗? 生1:估算 生2:从数线上看18000更接近于20000,师板书:18000≈20000,师:实际上,我们是将18000四舍五入到万位得到2万的。由于千位上的数字是8,所以更接近2万,≈是约等号,读作约等于。 我们今天学的新符号是“≈”读作“约等于” 师:数线上还有哪些数也约等于20000呢?哪些数约等于10000呢? 生:19000、17000、16000、15000也约等于20000,14000、13000、12000、11000离10000的距离近些,所以这几个数约等于10000. 师总结:实际上,这些近似数,也是通过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这是一种常用的求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是一种规定。四舍五入到万位,关键看的是下一位“千位”。如果千位上是“1、2、3、4”的,就将千位及千位一下的数字都舍去,改写成0;如果千位上是“5、6、7、8、9”的,就向万位进“1”后,再将千位及千位一下的数字都舍去,改写成0. 这就是四舍五入法。 2、师:除了受阅官兵,还有观众等各类群体,因此,参加国庆阅兵的精确人数是233482人,“约20万人”,这个数是怎么来的?请

乐高教学设计

我家附近的建筑(大班) 活动目标: 1、发挥想象力进行搭建,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2、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使用材料:常规积木、造型积木、ppt。 活动准备:幼儿积累建构经验。 活动过程: 一、联系 1、出示小朋友,以参观他家的位置为由,导入教学活动。 师:我叫小明,今天我带你们去我家那附近看一看,有很多漂亮的建筑在哪,准备好了吗? 2、音乐游戏《钻山洞》,让幼儿一个个通过钻过拱门,出示小明家附近的建筑ppt。 师:我家到了,请大家跟我一起走一走,去看一看吧,看小朋友们认不认识这些新奇有趣的建筑。 1)请幼儿观察图片,你们发现有哪些建筑呢? 提问:大家看看,我家附近有哪些有趣的建筑呢? 2)和幼儿一起分享不同建筑物的外形特征。 提问:谁能说说这些建筑像什么呢?由哪些图形组合在一起构成的? 二、建构 1、让幼儿搭建自己喜欢的建筑。 师:现在请小朋友用乐高积木来搭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起建筑。 2、出示操作材料。 3、老师提出操作要求,让幼儿按操作要求进行活动,孩子自由选择积木搭建,老师观察指导。 三、反思

1、请幼儿介绍自己搭建的是什么起建筑。 师:现在请小朋友跟同伴交流一下,你搭建的是什么起建筑? 师:有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搭建的建筑?请个别搭建比较特别的幼儿出来示范讲解) 2、你搭的建筑物有什么特别之处,用来干什么的? 四、延续 1、分组合作,给小动物建一个动物园。 提问:我们搭建了这么多的建筑,把他们放在哪里好呢?幼儿回答。现在你们分成两组每组6人,每组搭建一个小区,把你们的建筑物放进小区里。 2、展示作品。 师:好了,现在你们的小区都搭建好了,可以把你们搭好的建筑物搬进去啦。

最新小数的近似数-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2.能正确地用“四舍五人法”求近似数. 3.使学生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取近似值对结果的精确程度的影响. 教学难点 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挂图 4. 标签 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生成情境 1.我们已经学过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求出下列各数省略万后面尾数后是多少? 12 953 560 890 20 114 536 2.省略千后面的尾数又是多少? 3.求整数的近似数,用的是什么方法? 4.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和整数的方法类似. 二、自主探究

1.揭示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2.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小数的时候,有时没有必要说出它的准确数,只 需要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3.课件出示例1. 豆豆身高0.984米,平常没有必要说的那么准确,只要说出它的近似数就够了,怎样求小数的近似数呢? 0.984米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保留整数分别是多少呢? (1)学生独立练习. (2)小组内交流. (3)策划表现方案. (4)全班交流. [学法尝试:根据整数“四舍五入”的方法,小数要保留两位小数,就 看第三位小数,0.984的第三位是4,小于5,舍去,因此0.984米≈0.98 米.要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第二位小数,第二位是8,不管第三位及后面的数,8大于5,向前一位进1,而前一位是9进1变成了10,因此0.984米≈1.0米.要保留到整数,就看第一位小数,也就是十分位上的数,而不管百分位、 千分位上的数,因为9>5,向前一位进1,0.984≈1米.] 4.全班讨论:0.984保留一位小数0.984≈1.0,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 各小组分别发表意见,老师给予点评. [学法尝试:0.984≈1.0=1,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末尾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因此保留为1.0时,就是1,大小是不变的.] 5.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2.953 18.346 9.538 4 19.823

乐高教学设计案例

中小学乐高教育教学设计(小学案例) 基本信息 姓名林志仁 电子邮件 所教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名称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学校地址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东街二郎巷68号 邮政编码362000 联系电话 是否同意本教案用于乐高教育教学是√否 活动 设计概览 教学主题EV3小车的初步控制 涉及学科(领域)科学、数学、信息技术授课年级小学四年级 前需技能(学生在开本节课要求学生在课前对EV3编程软件中的移动槽和移动转 始此单元前必须掌握的向模块有所了解,有基本的电脑操作能力。 知识或技能) 课程概述(概括地描知识目标:认识LEGO MINDSTORMS Education EV3软件;编程 述使用乐高教具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架构,约500字) 关键词控制EV3 机器人; 技能目标:自主搭建EV3机器人 情感目标:学会团队沟通与合作 在前一节课,学生们学习了EV3套装,并会让小车实现行走功能,这节课是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通过移动槽和移动转向模块,实现小车按预定路线精确行驶,来体验移动槽和移动转向模块的具体运用。 课堂将通过“EV3小车的初步控制”这一主题活动,以分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利用乐高教育器材EV3套装中的主控和大型马达搭建小车,通过编写程序让电动机的转速随着行走路线的需要来改变,体验电动机的运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移动槽和移动转向模块的实际运用,能根据实际需要编写相应程序。并在做中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够大胆地想象,大胆地尝试,不断地探究;能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进行试验。科学EV3小车编程移动槽移动转向小组合作 教学或学习过程 乐高EV345544 Connect联系(联系学科内容和现实世界引入活动任务) 活动时 长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工具与资源通过视频和PPT展示工作任 务的由来和要求。学生的任务是 搭建好小车模型,然后编写程序观看视频 8分钟教学PPT 解决问题,并能根据实际需要,接受任务 灵活运用移动槽和移动转向模 块。 Construct建构(指导学生进行搭建作品、程序设计) 活动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工具与资源

近似数教案

1.5.3近似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近似数的概念,并按要求取近似数。 过程与方法:经历对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体会用近似数字刻画现实问题的思想。 情感与态度: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了解近似数、精确度的意义,能根据具体要求取近似数。 教学难点:近似数的意义,按实际需要取近似数。 教法、学法; 基于本节课的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教学中充分运用学生在媒体方面所获得知识,着重采用“数学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的教学方法。即从实际问题出发,启发引导,充分体现学生为主,注重学生参与意识。据学法指导自主性的原则,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的积极思考努力下,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现、发展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达到教学的目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问题1:(1)我们班有名学生。 (2)七年级约有名学生。 (3)一天有小时,一小时有分,一分钟有秒。 (4)你回家约要分钟。 问题2:在这些数据中,哪些是与实际接近的?哪些数据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 1、得出概念 问题1:根据我们预习的结果,上述的4个问题中,是准确数,是不能准确反映实际情况的。这些数只是一个大概的数,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 做。 问题2:你能列举出生活中哪些是准确数,哪些用到近似数吗? 问题3:七年级的实际学生数为224,与第2个问题相比较,误差是。 问题4:为什么会产生这个误差? 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用精确度表示。524精确到个位,而约5百精确到位。 2、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5:按四舍五入对圆周率取得的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3(精确到位) ∏≈3.1(精确到0.1或叫做精确到位) ∏≈3.14(精确到或叫做精确到位) ∏≈3.142(精确到或叫做精确到位) 练习:教材P46页练习 问题6:在表示近似数的方法有 和。还有其它的吗? 3、例题讲解 教材P46例6。注意精确度1.8与1.80的区别。 4、扩展 问题7:3.21×105

二年级下册数学:近似数教案

第8课时近似数 教学目标: 1.通过准确数与近似数的比较,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2.初步知道准确数与近似数的区别,会正确辨别准确数与近似数,并会恰当选用近似数。 3.通过学生的数据收集与交流,能对近似数和准确数互相转化。 4.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合理地取近似数。 教具准备:课件、铅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把铅笔,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手中的铅笔有几支?让学生充分地、大胆地猜。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地提示“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面板书。 现在老师想请你们猜一猜手中的铅笔是几十支?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后出示准确的数据。(18支) 现在让你们猜手中的铅笔是几十支,你会怎样说?(学生回答:大约20支)像这样大概的数就是近似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近似数。 二、交流共享

1.汇报课前调查各个年级的学生数。 师:老师要求你们课前调查各个年级的学生数,你们做到了吗?来看大屏幕:学生猜,老师板书后出示准确数,留下接近的数。 师:如果让你们用两句话来说这两个数字,你会怎样说呢?师引导说:二年级有学生154人,大约150人。 师:二年级有154人,那么全校有6个年级大约有多少人呢?学生猜,老师板书,出示正确的数后留下最接近的数字。 提问:现在我们来观察一下,前面一排的数字和后面一排的数字有什么特点?(前面一排是准确的数,后面一排是大概的数)。 像这样大概的数我们就把它叫做近似数,板书。 2.教学例9 创设情境:小明是龙岗小学的学生,小华是东山小学的学生,一天他们俩相遇了,都说自己学校的人最多,看大屏幕。 显示:小明:“我是龙岗小学的,我们学校大约有700人”。 小华:“我是东山小学的,我们学校大约也有700人”。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两个学校到底哪个学校的人数多吗?在小组里面说一说。 学生在充分讨论后老师指名回答,只要有道理都要给予肯定。 师:现在我来告诉你们答案吧!教师出示龙岗小学695人,东山小学703人,并引导得出:695人比700人少一些,接近700人,所以说大约有700人;703人比700人多一些,也接近700,所以也可以说大约有700人。我们可以这样用数学的方法表示: 板书:695≈700 703≈700 师边板书边引导学生说:695约等于700,703约等于7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