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前言

目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已经成为财务会计理论的核心内容。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都非常重视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并已纷纷建立起各自的概念框架体系。随着 2006 年 2 月 15 日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发布,我国现阶段既符合国际惯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新的基本准则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诸多方面继续努力完善,才能早日转化为更符合国际惯例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2005 年 6 月 2 日财政部向外发布了征求意见稿,即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 年 2 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 38 项具体准则,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财政部规定从 2007 年 1 月 1 日起,上市公司开始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并争取所有大中型企业在短时间内执行新准则,即从 2007 年开始,中国企业将采用与国际逐步接轨的会计准则体系进行其经营活动。

由于我国现阶段财务会计概念框建立时间不长,国内学者对于作为我国现阶段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新基本准则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本文通过纵向差异分析和横向国际对比,全方位介绍了我国现阶段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容,对其特色和不足之处作了深刻地评价,本文为我国基本准则的进一步修订给出的 3 点具体意见以及对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未来发展提出的4 点宏观性建议则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概述

1.1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定义

1976 年,美国 FASB 在《概念框架研究计划的范围与影响》中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 of financial accounting,简称 CF)”

作为一个专门术语提出来。FASB 认为,概念框架是由互相关联的目标和基本概念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这些目标和基本概念可以用来引导首尾一贯的准则,并对财务会计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做出规定。1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以财务会计目标为起点,会计基本假设为前提,包含会计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以及财务报告列报的内在一致的理论体系。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最重要的作用是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应用,也是会计准则制定的指南和判断现行准则是否恰当的依据。

1.2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

世界各国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之所以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去研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因为其对会计准则的制定具有重大意义。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认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建立和完善会计准则体系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为制定会计准则提供理论基础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常被看成是“制定准则的准则”,为制定会计准则提供理论基础。概念框架能够帮助准则制定机构发展今后的会计准则和复议现有的会计准则,促使准则制定机构保持有关准则文件的内在逻辑一致性,减少或避免不同准则之间的矛盾或冲突,保证会计准则体系的完整性和缜密性。(2)减少准则制定过程中人为因素的不利影响

一方面,制定出规范化的概念框架,可以有效地帮助准则制定机构保持中立,抵制外部利益集团的压力与干涉,使其拥有所谓辩解的“借口”;另一方面,概念框架的存在,能减少准则制定过程中由于个人偏好或不同学派之间的“门户之见”,以及“长官意志”等其他各种人为因素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保证会计准则的科学性。

(3)在缺乏会计准则的领域内起到基本的规范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环境越来越复杂,新的经济业务层出不穷,会计实务面临许多新的问题。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由于其具有的前瞻性,能够为人们分析新的或正在出现的财务会计问题提供参考,为会计人员进行职业判断提供理论依据。

1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娄尔行译.论财务会计概念[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4)可以节约会计准则的制定成本

正如美国会计学家所罗门斯所言,“概念框架使得节约精力成为可能,许多会计问题都具有共同的要素,当该委员会(FASB)接触到这些问题时,不应该每一次都予以考虑。”因此,有了一套严密的概念框架,就可以相对减少准则文告的数量和复杂性,从而节省准则制定方面的费用。

(5)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

会计信息使用者,尤其那些非专业人士,通过学习概括性强、粗线条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可以更多掌握财务会计和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与原理,更好地了解财务报表各要素和会计信息的涵义、作用与局限性,才可以更充分、更全面地理解财务报表传递的信息,更有效地运用会计信息做出恰当的分析判断和正确的经济决策。

(6)有利于推动会计理论的研究和发展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属于会计理论范畴,它是财务会计理论体系中最实用的部分。研究并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会计理论发展的需要,同时又能及时展示社会经济环境变动情况下会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从而不断地推动会计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

1.3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对于我国是否需要制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一直是会计理论界比较关注,也是讨论比较多的一个问题。无论是从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发展来看,还是从完善基本准则和适应国际趋同发展来看,对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都是必要的。以下从我国的会计改革与发展情况来研究。(1)指导我国会计改革和发展实践

作为我国制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以及相关的会计法规的依据,为其制提供理论指导我国当前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制定过程中遭遇的一些问题,彰显了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必要性。

(2)为会计实务的发展提供指导

会计准则制度的制定的基础是会计实务的发展。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总是慢于会计实务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经济业务的发展,其滞后性将表现的越来越明显。创新会计实务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而完善

的会计理论即财务概念框架又是会计实务创新的关键。

(3)对我国目前的会计理论研究进行总结

为未来的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提供基础,也为会计教学提供指导。通过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制定,对各会计理论问题的不同观点、不同看法、不同思路,进行梳理,尽可能对某些问题达成共识,为我国会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1.4各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概况

(1)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美国 FASB 认为,概念框架是一个连贯、协调、内在一致的理论体系, 该框架由目标和与其关联的基本概念组成,同时对企业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进行评估,并解决会计准则尚未规定而产生的新的会计问题。企业财务会计与报告的目标和有关几个基本概念构成了概念框架。美国财务概念公告见表 1—1。

表1-1:美国财务会计概念公告

(2) IASB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1989 年,IASB 公布了《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Framework for the Preparation and 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 Statements)2,由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理事于 1989 年 4 月批准,1989 年 7 月公布,并于 2001 年 4 被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采纳。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概念框架内容主要包括:(1)财务报表的目标;(2)决定财务报表信息有用性的质量特征;(3)构成财务报表构成要素的定义、确认和计量;(4)资本和资本保全概念。该框架

2葛家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的比较与综评[J].会计研究,2004, (6): 3-10.

既考虑信息决策有用性还反映管理层的受托责任,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要。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主要有可理解性、相关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它还把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权益—财务状况要素和收入、费用—经营业绩要素。对资产和负债是含有未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而且重点在于资源。资产是资源的流入,负债是现时承担在未来流出该资源的义务。收益和费用的定义也通过经济利益的增加和减少来表述。该框架还认为财务报表可以采用不同的计量属性,如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等。历史成本是编制财务报表最为常用的计量基础,同时也可以与其他计量属性并用。

(3)英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1995 年,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征求意见稿,这份财务报告原则公告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英国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ASB 认为信息质量包括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可理解性和重要性3。为了使财务信息的有用性最大化,必须由属于财务信息内容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属于财务信息表达的可比性和可理解性来保证,而重要性决定了信息的有用性。同时定义了七项报表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得、损失、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其中,资产是“一个主体因为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控制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法定权利或其他权利”,即具有未来经济利益的权利或其他利益增长的才是资产。报表要素的定义不是相互独立的。收益和损失是建立在资产和负债变动的基础上,而资产和负债才是基础,。历史成本与现行价值是 ASB 提出的两种计量基础。历史成本或现行价值计量适用于所有的资产和负债,也可以对不同类别的资产或负债分别采用历史成本或现行价值计量。其财务报告的核心是真实与公允,真实与公允的要求甚至高于公司法。

(4)澳大利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1987 年底,澳大利亚会计研究基金会(AARF)公布了一份征求意见稿—会计概念公告(Statement of Accounting Concepts),之后多份征求意见稿相继公布,最终形成了正式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公告。该框架所认为的财务报告的目标是为使用者在制定和评价稀有资源配置决策时提供有用的信息。澳大利亚与美国 FASB的概念框架相比有所不同的是,该概念公告对会计准则

3葛家澎,《中级财务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的制订和会计实务均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它首先考虑的不是财务报告目标而是报告主体,财务报告目标既包括决策有用性又包括受托责任。

2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存在的问题

2.1 我国企业会计基本准则

我国是以《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来指导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我国的第一个企业会计准则是在 1992 年 11 月制定完成的。2006 年 2 月15 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 38 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顺应了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我国基本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相类似,并且在整个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起着统驭作用。基本准则是会计准则制定的出发点,是制定具体准则的基础。基本准则对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的定义及其确认、计量原则、财务报告等在内的基本问题进行了规范。我国新企业会计基本准则是在原基本准则的基础上,根据其在我国企业会计核算规范体系, 尤其是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的职能定位,同时还根据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与会计实务发展的需要, 参考国际上的《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或财务会计概念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会计计量、财务会计报告、附则共 11 章组成。

2.2我国现阶段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容

2006 年 2 月 15 日,财政部在人民大会堂同时发布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体系。39项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得到正式建立,这是我国会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新会计准则体系包括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2 项新发布的会计准则,以及 16 项对原会计准则的修订,即 1 项

基本准则和 38 项具体会计准则,共 39 项准则。其中基本准则将自 2007 年1 月 1 日起施行,同时 38 项具体会计准则将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其他企业执行,在整个准则体系中起着统驭的作用的会计基本准则在 2005 年公布的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既立足于中国国情,又努力与国际会计惯例趋同,能够真正有效的起到概念框架指导具体准则制定的作用,从而成为我国现阶段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修订前的基本准则相比,新的基本准则有以下 6 点突出变化:

(1)重新对基本准则进行功能定位,并对准则名称做出修改

为了明确区分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突出基本准则的法律地位,新准则的名称被修改为《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新的基本准则第一章第三条规定“企业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具体准则的制定应当遵循本准则”,界定了与概念框架相同的功能定位,避免了前文中提到的修订前的基本准则定位二重性的问题,这可以说是本次基本准则修订中最大的变化和亮点所在。

(2)修改并强调了会计目标

前文已述,修订前的基本准则所规定的会计目标过于笼统,且缺乏详细阐释,对于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没有指导意义,甚至造成前后矛盾。新的基本准则对此做出重大修改,其规定“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可见,新的基本准则将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都纳入目标体系,并着重强调受托责任观。这是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育还不成熟,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不能单单把目标定位于西方流行的决策有用性上。而且现阶段,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存,我国微观经济组织的主体仍然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国家是最大的股东,国资委是代表国家的最大的投资人。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时,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并非通过资本市场,而是采取委托人(国家授权的国有资产投资机构)与受托人(企业经营者)直接接触的形式进行。因此,不但要把受托责

任观纳入会计目标中,还把反映企业管理层的受托责任放在目标的第一位。新的基本准则规定的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体现利用财务会计信息,不仅可为投资人增加、持有或抛售股份决策提供参考,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对企业高级管理阶层受托经营的资源进行必要的监督(其中包括奖惩和人事调动),以保证国有企业的资金不致流失,所有委托经营的企业的资产都可保值、增值。此外,新的基本准则将财务会计报告目标从修订前与会计一般原则、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混排的位置,提升到第一章总则中,置于最高层次,用以强调了其作为整个体系的逻辑起点的作用。

(3)明确提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新的基本准则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与财务报表要素确认与计量的一般原则区别开来,单独成章,更加突出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其中,将权责发生制原则作为会计基础在总则中进行了规定;由于历史成本属于会计计量范畴,因此将历史成本原则在新增的第九章“会计计量”中进行了规定;由于收入费用配比原则以及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属于会计要素的具体确认与计量,因此取消了这两项原则,其内容体现在具体的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标准中。新的基本准则的第二章以第一章中阐述的财务会计目标为导向,提出 8 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明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以及及时性,其中“实质重于形式”是新增加的一项质量特征,这是近年来我国会计实务发展和国际上通行惯例的要求。此外,对修订前的基本准则规定的其他各项质量要求的表述也进行了适当修改和完善。但是,对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要求仍然未进行层次划分和主次划分,且也未涉及会计信息生成过程中的约束条件——成本效益原则。

(4)重新定义会计要素,简化会计要素的讲解

新的基本准则对会计要素的定义作了重大调整。这主要是由于 2000 年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进行了重新定义,取代了修订前的基本准则关于会计要素定义的规定。因此,新的基本准则按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对会计要素的定义作了调整,定义由若干特点组成,使要素的定义更加科学,能更好的应用于对会计要素的确认。此外,新的基本准则吸收了国外概念框架中的一些合理内容,在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要素中分别引入了“利得”

和“损失”的概念,将利得和损失区分为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以及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两类,目的是为了更加合理反映企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关于会计要素的讲解,修订前的基本准则过于详细,不仅包括每一类要素的分类,还包括每一个具体科目的解释。前文已述,这和我国当时没有具体准则的历史情况分不开。为体现基本准则概括性、指导性的特点,新的基本准则只涉及各要素的定义、特征及确认,把针对性强、需进行具体操作的事项留给具体准则解决,使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分工明确。(5)新增了会计计量属性的内容

财务会计是一个对会计要素进行确认、计量、报告的过程,其中计量在财务会计系统中居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修订前的基本准则没有对会计计量做出一般性规范,只是在会计一般原则中,对历史成本作了原则性规定。随着我国会计实务的发展,除了历史成本之外的计量属性,如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被逐步引入到会计准则中,为此,迫切需要在基本准则中对这些计量基础的概念、含义、应用条件等做出原则性规定,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因此,新的基本准则增加了这方面的规范内容。会计计量模式本来由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两方面组成,由于计量单位已经列入第一章总则之中,当作会计的基本假设。所以第九章主要规定 5 种计量属性,即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新的基本准则把计量属性的选择当作是由具体准则明确规定的会计政策,并不允许企业根据计量对象的性质自由选用。这是因为,会计属性的自由选用,不但影响财务报表的可比性,而且有可能会为财务欺诈、会计作假打开一个方便之门。

(6)对财务报告的名称和内涵作了修改

新的基本准则与修订前相比,值得称道的地方是关于财务报表的称呼、报表的内容和报表附注。在这些地方修订后的准则只作了概念性的规范,体现了基本准则是“制定准则的准则”的定位。修订前的基本准则使用了“财务报告”的表述,而《会计法》、新修订的《公司法》、《证券法》和《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则称之为“财务会计报告”。由于“财务会计报告”是会计准则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作为下位法,应当与上位法保持一致。然而考虑到“财务会计报告”的名称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该名称不科学,国际上均称为“财务报告”,国内公司编制的中报、年报等也

称为“财务报告”,同时会计理论界也呼吁改为“财务报告”。为了既与上位法保持一致,又为以后修改上位法时埋下伏笔,新准则将原准则中的“财务报告”改为“财务会计报告(又称财务报告)”。修订前的基本准则第九章“财务报告”规定财务报告由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构成。国际会计准则中没有财务情况说明书,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和明确规定“财务情况说明书”,而是规定为“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此外,新准则对财务报告的具体构成及其内容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其具体列报要求则由具体会计准则——“财务报表列报”进行规范。然而,关于报表的编列方式、编制依据及合并报表的定义、个别报表与合并报表的关系等问题在修订后的准则中没有涉及。虽然会有具体报表准则对这些问题进行阐述,但是财务报表作为财务会计的最重要部分,以上问题应该在基本准则中进行原则性、概念性的规定。

综上所述,新的基本准则如不看表述的形式和用语而看表述的内容,已完整地体现了概念框架的实质,即:基本假设与目标+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会计计量+财务报告。

2.3对我国现阶段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评价

2.3.1我国现阶段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特色

我国在构建现阶段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时,一方面努力借鉴国外已经取得的先进研究成果,进行国际协调和趋同,另一方面又根据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具体的会计环境,保留或创造了我国的特色。主要归结为以下四点:(1)以基本准则的形式体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实质

我国现阶段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采用基本准则的法规形式,权威性很高。由于规范的宣传教育成本、强制执行成本、维持成本都是与规范的权威性成反比的,而我国目前会计人员众多,总体水平不高,在这种情况下,采用权威性较高的规范形式,有利于概念框架的内容被更好、更广泛的了解、接受和执行。

(2)保留并完善了会计基本假设

我国现阶段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新的基本准则却明确提出了 5 个会计

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以及权责发生制,并将其与会计目标一同作为会计的基本概念置于概念框架的第一层次。(3)会计目标强调受托责任观

我国现阶段概念框架提出的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其中,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可见,我国将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同时纳入目标体系,并着重强调受托责任观。

(4)保留“利润”要素,并创造性地引入“利得”和“损失”概念基本准则修订时在利润要素下引入了国际流行的“利得”和“损失”概念。这里的利得和损失与美国、英国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概念框架中的利得和损失都不相同。我国现阶段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创造性地将“利得”和“损失”作为利润要素的组成部分,这样既与国际惯例相协调,又无需改变原来的会计要素的构成。

2.3.2我国现阶段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不足之处

通过与国外成熟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对比,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现阶段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还有一些缺陷,需要修改和完善。

(1)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未划分层次,未涉及约束条件

我国新的基本准则在第二章中虽然提出了 8 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但并未对其分类分层。这很大程度上和我国现阶段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以法规形式表述有关。采用法律条文的形式,这些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只能采用罗列式表述,而不太可能采用国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层次结构图。其结果是,不便于阅读者理解这些质量要求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2)对会计计量的规定缺乏实质内容,无法指导具体准则的制定。

基本准则没有对具体准则可选择的计量属性做出规范,而是具体准则决定了基本准则对计量属性的选择。当然,新的基本准则对会计计量的规定缺乏实质内容,也是与计量问题本身有难度,以及我国对此研究不足等方面的原因有关。

(3)财务信息的列报中未对披露作详细规定。

我国吸取了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构建概念框架时的经验教训,将财务信息的列报纳入新的基本准则中,保证了我国现阶段的概念框架的完整性。但是作为我国现阶段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新的基本准则对披露的关注还不够,并未对披露的问题做出详细的规定。

3对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未来发展的建议

3.1关于我国现阶段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修改意见

针对上面所指出的新基本准则的 3 个主要不足之处,为了使基本准则的内容更加科学完善,以便其在现阶段更好发挥概念框架的实质性作用,提出以下的修改意见。

(1)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划分类别和层次

我国新的基本准则在第二章中虽然提出了 8 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但并未对其分类分层,从而不利于阅读者理解这些质量要求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此外,我国现阶段概念框架对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规定中没有涉及成本和效益的约束条件。新的基本准则虽然把重要性当作一项质量特征,但并没有明确其起权衡会计信息生产的成本与效益的作用。

针对以上问题,在新基本准则提出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基础上,补充增加了几个重要特征和约束条件,并对众多质量特征划分类别和层次,尝试构建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框架体系。

从我国的会计目标出发,从而使得我国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与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性的会计目标保持一致。

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分为会计信息内容质量和会计信息列报质量两大类。第一类会计信息内容的质量中,可靠性和相关性是主要质量特征,他们又分别包括各自的子质量特征,其中可靠性包括可验证性、中立性、谨慎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相关性包括预测性、反馈性和及时性;可比性是次要质量特征。而第二类会计信息列报的质量包括明晰性、完整性和充分披露三个主要质量特征。

“收益>成本”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普遍性约束条件。任何经济活动都

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即只有收益大于其相关成本时才是可行的,或者说是经济的。会计信息质量水平的确定也是如此,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过程中,只有当其收益大于成本时才可行。这一原则既要贯彻到信息生成过程中,也要贯彻到信息列报和使用的过程中。

重要性是指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要能够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它是会计信息提供的限制性前提。重要性就像一道门槛,对众多的会计信息施加了一种限制,提供了一个分界线或取舍点,因为数据太多可能会使信息使用者产生误解。至于重要性大小的判断方法,可以采用定性标准,也可以采用定量标准,或混合标准。

由于我国现阶段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采用基本准则的法规形式,不可能用结构图方式表现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的层次,因此,在基本准则中可以仅用文字描述质量特征的类别和层次划分,将层次结构图放在对基本准则进行讲解的“应用指南”等补充性文件中,以便读者更好的理解会计信息质量特

征之间的逻辑关系。

(2)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原则

新的基本准则尽管规定了 5 种可供选择的计量属性,并且允许采用多种计量属性相结合的会计计量模式,但是其并没有明确每一种计量属性的应用前提,即应当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采用其中的哪一种计量属性。对计量属性的应用前提缺乏规范,在引入某一会计计量属性或者某几种会计计量属性处理一项经济交易时没有内在一致的概念基础作支持,将导致在有关具体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对于计量属性的选用出现一定的随意性。此外,这还会导致财务报表的编制者在遇到一些新型交易或者事项时,在选择采用何种计量属性进行计量时,要么无所适从,要么随意选用计量属性,从而不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影响财务报表的可比性。

实际上,上述问题在国外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比如 IASC Framework)中也是或多或少存在的,这与计量问题本身难度较高有关。由于笔者知识的局限性和研究能力有限,对于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问题仅提出以下 4 点较为笼统的原则:①根据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选用会计计量属性,在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进行权衡,尽可能选择可靠性前提下最相关的计量属性。这样既有助于评估企业资产的经营效益,衡量企业资产的经管责任,落实履行情况,又

有助于未来实施正确的经济决策;②选择的会计计量方法具备充分的可操作性和现实可能性,能被会计人员熟练掌握且不影响提供信息的及时性;③根据要素的不同性质和特点,选用最能说明其价值和状况的计量方法;④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和重要性原则,以产生的边际效益是否大于边际成本为界,即衡量该计量模式所提供的信息能获得的效益是否大于或能否补偿为提供信息所需付出的成本代价,以免得不偿失。

(3)补充财务报告的所规定内容

新的基本准则应该增加对披露的关注,补充关于披露问题的条款规定,从而与信质量特征中新增的“充分披露”要求相呼应。此外,关于报表的编列方式、编制依据及合并报表的定义、个别报表与合并报表的关系等问题也应该在基本准则中进行原则性、概念性的规定。

3.2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建议

前文已述,由于我国的现时国情和会计环境,我国在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时采取了“两步走”的方针。目前我国已经完成了其中的第一步,即修订、完善基本准则,将概念框架的主要内容内化于基本准则之中,采用基本准则的形式来体现概念框架的实质,将新的基本准则当作是我国现阶段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然而,概念框架是一种具有指南作用和共识性的实用的会计理论。因此,最符合其本质的表现形式只能是会计理论和共同的会计理念。作为一种理论,概念框架除了深入、系统地揭示事物本身的内在规律性外,还需要相应的表现形式来加强其理论效果,这些表现形式包括理论的推理、结构图形的巧妙运用、类比与比喻的措辞选择等。只有实质与形式相统一,才能避免出现上一节所提到的由于形式与实质不统一而产生的缺乏逻辑性、独立性、开放性、灵活性等问题,从而更好的发挥概念框架的积极作用。因此,我国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工作不能就此结束,在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后,仍然需要在以下诸多方面继续努力完善,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将基本准则转化为更符合国际惯例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完成“两步走”方针中具有重大意义的第二步。

(1)加大会计基础理论研究力度

我国现阶段构建概念框架选择“两步走”的形式转换策略,而非一步到

位,其根本瓶颈在于概念框架理论研究的不足。为此,理论界要加大研究力度,积极寻求符合我国会计环境的概念框架。准则制定部门应积极推动相关理论研究的公开讨论,在逐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相应的备忘录,有序推进概念框架的理论研究,为形成共同的会计理念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将上述研究成果加以集中整合,形成中国的概念框架草案。随后组织专家、学者、政府部门、业内人士就草案展开深入交流与对话,形成概念框架的征求意见稿。最后,就意见稿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最终形成符合中国会计环境的概念框架。

(2)加强概念框架的宣传和舆论引导

尽管概念框架的地位和作用早已为国外的实践所证实,但理论界仍有部分人士在概念框架的认识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误区。因而有必要通过主流媒体和会计类报纸、期刊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目的是不仅要让会计界知道概念框架的积极作用,更要让社会各界关心会计的人士知道概念框架的本质、作用及其基本构成等,这样将来基本准则转换成真正的概念框架时才能更好地被接受和支持。

(3)加深公众对基本准则的理解

虽然目前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以会计法规的形式存在,但除了这种表现形式外,准则制定部门和会计学术界仍有较大的伸展空间和多种具体表现形式来缓解概念框架形式转换所带来的内在冲突。比如,在发布新的基本准则后,发行相应的“应用指南”和“基本准则讲解”,为每一个对会计特别是对基本准则感兴趣的人士讲述基本准则背后所隐含的会计理念。此外,中国会计学会、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等学术和职业组织也可以印发有关“基本准则修订的背景、重点及其理论说明”的单行本,让会计职业界人士更好地理解新的基本准则的实质性目标,发挥其充当概念框架的积极作用。

(4)重视修订的动态化

由于概念框架理论研究的不足,我国基本准则的修订不可能一蹴而就更好地发挥其概念框架的实质性作用,基本准则必须随着概念框架理论研究的发展和会计共识的渐次形成进行积极的修订。当概念框架理论研究取得全面突破时,才能够实现第二步转换——出台概念框架理论性权威文件

4总结

目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已经成为财务会计理论的核心内容。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都非常重视,并已纷纷建立起各自的概念框架体系。随着 2006 年 2 月 15 日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发布,我国现阶段既符合国际惯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新的基本准则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诸多方面继续努力完善,才能早日转化为更符合国际惯例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参考文献

[1] W.A.佩顿等著,厦门大学会计系翻译组译.公司会计准则导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 艾哈迈德.里亚希—贝克奥伊著.钱逢胜等译.会计理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

版2004.

[3] 葛家澍.西方财务会计理论问题探索(六)—美国的财务会计和报告概念框架的发展[J].财会通讯(综合),2005,(6): 6-8.

[4]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5] 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6] 楼继伟.中国企业会计准则建设的可贵实践和崭新突破[J].会计研究2006(2):5-6.

[7]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娄尔行译.论财务会计概念[R].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8] 葛家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的比较与总评》[J],《会计研究》,2004.6.

[9] 任春艳.论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必要性[J].当代财经,2003,(8).

[10] 葛家澍,叶丰澄,陈秧秧,等.如何评价美国 FASB 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J].会计研究2005 (4): 83-87.

[11] 葛家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的比较与综评[J].会计研究,2004, (6): 3-10.

[12] 葛家澎,《中级财务会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3] 王辉、徐家林:《我国基本会计准则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比较》,《财会通讯》2006 年第 1 期.

[14] 赵德武.论西方会计目标理论不同学派的会计思想.会计研究,1995 (4): 7-11.

[15] 迟旭升,《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00.1.

[16] FASB. No.133: Accounting for Derivative Instruments and Hedging Activities[S],1998(6).

[17] 杜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及其经济分析》[J],《会计研究》,2004.11

[18] IASB 编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组织翻译.国际会计准则 2002[S].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19] ASB. Statement of principles for financial reporting[S], 1999.

[20] IASB. IAS 32: Financial Instruments: Disclosure and Presentation[S].财政部组织翻译.

[21] FASB.娄尔行译.论财务会计概念.第一版.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2.

[22] 谢诗芬,张荣武,《入世后中国特色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5.

[23]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IASC).Presentation of FinancialStatements.IASNo.1,1997.

致谢

在此论文撰写过程中,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王华明的指导与督促,同时感谢他的谅解与包容。没有老师的帮助也就没有今天的这篇论文。求学历程是艰苦的,但又是快乐的。感谢我的班主任,谢谢她在这四年中为我们全班所做的一切,她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精神很让我感动,再次向她表示由衷的感谢。在这四年的学期中结识的各位生活和学习上的挚友让我得到了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在此,也对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谢谢我的父母,没有他们辛勤的付出也就没有我的今天,在这一刻,将最崇高的敬意献给你们!

本文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向各学术界的前辈们致敬!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结构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结构 会计的基本理论是指构成会计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论,它 是研究和说明会计活动的理论,也是研究人们如何理解和反映客观经 济活动的理论。会计理论一般应包括财务会计理论、管理会计理论和 审计理论等内容。从会计历史发展过程来看,财务会计历史最悠久, 会计理论的研究也是从其开始的。财务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受制 于会计实务的发展水平和会计理论工作者的理解水平。因为会计理论 研究人员使用规范研究的方法,使得会计理论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 美国会计学会1966年发布的《论会计基本理论》提出,会计理论研 究能够起到四个方面的作用:确定会计的范围,以便提出会计的概念,有可能建立会计理论;建立会计准则来判断、评价会计信息;指明会 计实务中有可能改进的一些方面;为会计研究人员寻求扩大会计应用 范围以及因为社会发展而需要扩展会计学科的范围时,提供一个有用 的框架。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个国家以及一些会计国际组织开始研究并且制定、发布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理论工作者希望会计理论 能对会计准则的制定起引导或指导作用。当前,国内外会计学界讨论 会计理论结构问题的说法不一,绝大多数采用了理论结构概念框架的 方法,即按照会计假设、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准则、会计要素、会计环境、会计程序等构成来实行研究。 财务会计的理论基础——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是对财务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所作的合理假定。 它是根据会计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律和要求提出的,为进一步研究财务 会计理论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因为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较为复杂, 会计核算的基础条件处于持续变化之中,给会计确认和计量带来了很 大的困难,如不加以假定,企业的会计工作将无法正常实行。会计假 设对于实行科学的会计理论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规定了会计 理论的外延,也是建立科学的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但在我国颁 布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中没有使用会计假设的概念,而是采用了会计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前言 目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已经成为财务会计理论的核心内容。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都非常重视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并已纷纷建立起各自的概念框架体系。随着 2006 年 2 月 15 日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发布,我国现阶段既符合国际惯例又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新的基本准则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诸多方面继续努力完善,才能早日转化为更符合国际惯例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2005 年 6 月 2 日财政部向外发布了征求意见稿,即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2006 年 2 月,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 38 项具体准则,实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趋同。财政部规定从 2007 年 1 月 1 日起,上市公司开始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并争取所有大中型企业在短时间内执行新准则,即从 2007 年开始,中国企业将采用与国际逐步接轨的会计准则体系进行其经营活动。 由于我国现阶段财务会计概念框建立时间不长,国内学者对于作为我国现阶段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新基本准则的研究还不够全面和深入本文通过纵向差异分析和横向国际对比,全方位介绍了我国现阶段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容,对其特色和不足之处作了深刻地评价,本文为我国基本准则的进一步修订给出的 3 点具体意见以及对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未来发展提出的4 点宏观性建议则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概述 1.1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定义 1976 年,美国 FASB 在《概念框架研究计划的范围与影响》中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 of financial accounting,简称 CF)”

基本会计准则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基本会计准则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制订的背景 我国于1992年11月颁布了第一个企业会计准则,它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建国后不久,即从1951年下半年起,我国就实行了分部门、分行业、分所有制一统到底的会计制度。它与当时的计划经济是适应的,在维护财经纪律、保证财政收入、促进增产节约等方面,曾起过积极作用。但在改革开放后,它就逐渐暴露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缺陷。这种缺陷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对内,由于实行部门、行业和所有制三个分割,使不同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的企业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同时,由于会计制度一统到底,使企业运用会计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时,没有灵活性。对外,我国统一会计制度从账户设置、会计处理,到会计报表,都同国际惯例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产生的会计信息,不可能成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一部分,从而也就不可能在对外交流中起到应有的媒介作用。1992年开始的用会计准则取代统一会计制度的改革,把我国会计改革推进到一个崭新的轨道。 近五年来,我国的会计改革,仍以建立企业会计准则为中心而继续走向深入。五年中,共完成了约30个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并反复进了修改。根据需要,财政部在1997年5月22日又出台了继1992年11月份以来的第二份企业会计准则,也是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同时还公布了这份准则的指南,要求上市公司从1998年1月1日起执行。 上述举措,消除了国内外可能产生的疑虑:中国的会计准则是否

由于遇到什么困难和阻力而停止制订了?其实,会计准则的制订,是一项严肃而细致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深入的调查、细致的研究,需要反复征求意见,不断修改和完善。这当然需要时间甚至恰当的出台时机。每一个国家制订会计准则都走过这样的道路。我相信,不久,我国更多的具体会计准则将会陆续出台。 二、我国应建立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结构 从我国会计准则制订开始到现在,我国会计界有一点是没有分歧的,那就是:我们将建立一个在《会计法》的指导下,以会计准则为核心,以会计准则指南为补充(当然,在过渡时期还应同时采用相关的行业会计制度)的既符合国际惯例,又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体系。在我们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将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基本会计准则,它是用来指导方向的,内容包括会计准则所要运用到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第二层是具体会计准则,它是准则体系的主体,是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的恰当规范。用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的话来说,它才是“应当如何在财务报表上反映具体种类的交易和其他事项的权威表述”。第三层是会计准则指南,它是用来说明具体会计准则的各个部分,加上必要的举例,以提高操作性。 三、基本会计准则的性质及财务会计与概念框架的关系 我国1992年11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一般都认为它是一份基本会计准则。确实,今天看来,它具备了基本会计准则的雏型,但需要修改与完善。 讲到基本会计准则,人们会想到西方的概念框架。这里需要研究

论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结构(一)

论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结构(一) 摘要:会计基本理论研究和说明会计最核心的概念和原理,财务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受制于会计实务的发展水平和会计理论工作者的认识水平。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结构应包括会计假设、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准则、会计要素、会计环境、会计程序等内容。 关键词:会计理论会计假设会计准则会计环境 会计的基本理论是指构成会计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论,它是研究和说明会计活动的理论,也是研究人们如何认识和反映客观经济活动的理论。会计理论一般应包括财务会计理论、管理会计理论和审计理论等内容。从会计历史发展过程来看,财务会计历史最悠久,会计理论的研究也是从其开始的。财务会计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受制于会计实务的发展水平和会计理论工作者的认识水平。由于会计理论研究人员使用规范研究的方法,使得会计理论研究有了长足的进步。 美国会计学会1966年发布的《论会计基本理论》提出,会计理论研究可以起到四个方面的作用:确定会计的范围,以便提出会计的概念,有可能建立会计理论;建立会计准则来判断、评价会计信息;指明会计实务中有可能改进的一些方面;为会计研究人员寻求扩大会计应用范围以及由于社会发展而需要扩展会计学科的范围时,提供一个有用的框架。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个国家以及一些会计国际组织开始研究并且制定、发布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会计理论工作者希望会计理论能对会计准则的制定起引导或指导作用。目前,国内外会计学界讨论会计理论结构问题的说法不一,大部分采用了理论结构概念框架的方法,即按照会计假设、会计职能、会计目标、会计准则、会计要素、会计环境、会计程序等构成来进行研究。 财务会计的理论基础——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是对财务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所作的合理假定。它是根据会计实践活动的内在规律和要求提出的,为进一步研究财务会计理论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由于会计所处的经济环境较为复杂,会计核算的基础条件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给会计确认和计量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不加以假定,企业的会计工作将无法正常进行。会计假设对于进行科学的会计理论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规定了会计理论的外延,也是建立科学的会计理论体系的重要基础。但在我国颁布的企业会计基本准则中没有使用会计假设的概念,而是采用了会计基本前提的概念。一般地说,前提偏重于公认的真理,假设则注重于合理的假定,所以应采用会计假设更为合理。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往往有相当多的经济业务会脱离会计基本假设,这就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特殊的处理。如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并没有遵循会计主体假设,企业破产清算时显然与持续经营假设相背,短期经营行为就不需要对经营活动进行会计分期。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会计假设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曾经是美国会计理论界的主要特点,认为会计假设应该是会计理论的最高层次,它应该能够指导会计原则的制定,并且对会计实务有相应的影响。但其存在的问题是,究竟需要设定多少条假设才是科学的,至今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 财务会计的客观内涵——会计职能 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和能发挥的作用,它是会计的客观内涵。会计职能是与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对会计的要求密切相关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作用范围不断扩大,会计职能也将不断增多。我国会计职能的研究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受马克思关于“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论述的影响,对会计职能基本倾向于“核算”和“监督”两大职能。到20世纪80年代,又出现了从“一职能说”、“二职能说”直到“八职能说”以至“全职能说”并存的局面。但这些研究始终以马克思对簿记的论述为基础进行,没有考虑会计实践的发展,因此不利于会计理论结构内容的完善。 从现代会计发展趋势来看,会计的职能应总结为“反映”和“管理”两大职能比较合适。反映职

系统的财务会计结构

系统的财务会计结构 系统的财务会计结构2007-02-02 21:55:36是德国思爱普公司(,)推出的企业资源计划(,)大型系统集成管理软件。企业经营管理的全球化和多元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企业结构的变化,并且使业务流程日益复杂。这种趋势推动了产品和业务流程的革新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应用。所有这些都要求以更短的反应时间来进行更多的协调与控制工作。时效性的决策必须基于不断地提供实时的信息。系统提供包括所有业务领域的业务处理流程的集成的解决方案,它是基于三层(可扩至多层)的客户机服务器系统结构,支持多币种(可同时使用多达三种货币作为记帐和结算的本位币)多语言(种国家语言)的完整的企业管理解决方案。

主要由财务会计()、财务控制()、资产管理()、销售与分销()、物料管理()、生产计划()、质量管理()、工厂维护()、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工作流程管理()、行业解决方案()等功能模块组成。而财务会计、金库、管理会计、投资管理和资产管理等构成了整个集成系统的核心部分——财会子系统()。产品以其强大功能、高度集成性、实时性、灵活性、开放性、可靠性以及国际普遍适用性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赞誉并占有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广阔的软件市场。包括长虹、康佳、海尔空调、李宁公司、小天鹅、联想集团、中化、中航油在内的数十家企业先后采纳了公司的产品作为企业的应用解决方案。年,公司其Ⅱ的软件销售收入达到了亿美元,荣获当年软件销售市场第一名。 系统的集成性系统具有高度的集成性,它不仅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内部集成,同时也在系统内的所有模块之间

集成。在物料()、销售()等模块进行业务操作的同时,系统自动同步生成财务凭证。这样省去了传统的大量的收集、整理、制单的基础工作,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与由此而产生的差错,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使财务人员可腾出更多的时间来处理与分析数据。 由于系统高度集成性,数据实时更新、共享,横向上,企业管理分析所需的大量数据信息都可由系统中方便的取得。而且只要权限许可,原则上任何人在任何位置任何时间都可得到所需要的最新信息和数据,而不再需要专人整理汇总上报工作;纵向上,对一个集团来说,可随时随地获得跨公司、跨区域、跨部门的最新管理分析数据,减少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提高信息利用率,方便快捷地进行分析决策。与传统的专用财务软件不同,系统不仅能对已发生的业务进行事后的核算,更重要的是能对实际业务进行事前计划和事中控制及事后分析评估。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简单的说,概念框架就是用来阐释整个会计报表的主要导向的基础性说明。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由一系列说明财务会计并为财务会计所应用的基本概念所组成的理论体系,它可用来评估现有的会计准则、指导并发展未来的会计准则和解决现有的会计准则未曾涉及到的新会计问题。 目前,各个国家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都在研究财务会计概念结构: 按照美国FASB的解释:概念结构一项章程,是一个具有相互联系的目标和基本原则的首尾一贯的体系,它应导致相互一致的会计准则的产生,并规定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的性质、功能及范围。其内容主要包括:(1)确认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目标;(2)对财务报表要素作出定义;(3)评估财务会计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4)解决如何对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5)分析某些重大财务会计问题。 扩展阅读: 1.no 开放分类: 构建中国特色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加入WTO以后,市场的开放、非歧视和公平贸易原则的实施等带来经济贸易的高度自由化,使会计面临的环境更加自由、开放和复杂,用一个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国际惯例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来指导和规范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已是大势所趋。而我国在构建中国特色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方面,比起会计改革的其他方面,略显滞后。 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财务会计本质。主要回答财务会计的“属”和“种”的问题,即财务会计“是什么”和“做什么”的问题。财务会计是一个能够提供可用货币计量的经济信息的系统,其原本目的是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的,或者说是为了认定和交卸受托责任的,因为在信息社会认定和交卸责任的主要或唯一手段是提供有用的信息。 财务会计环境。一般是由财务会计系统以外的与其有关的因素所构成,主要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因素。财务会计的核心内容与外部环境之间存在密切的互动关系,其发展受制于一系列环境因素,财务会计环境的文明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财务会计的发展和文明程度。 财务会计假设。会计学领域中无需证明的前提条件,或是对会计学领域中某些尚未确知、目前还无法正面加以论证的事物,根据已知的客观情况所做的合乎事理的逻辑推断或假设。它是一个具有公理性和层次性的概念,其基本假设(主要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等)是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

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档.

一.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主要内容 FASB初步形成了由财务报告的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财务报表的要素、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等组成的概念框架体系。FASB认为,虽然《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本身并不是会计准则,但是,它却可以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指导FASB?制定会计准则;(2)在缺乏特定会计准则的情况下,为解决会计问题提供一个参考框架;(3)在编制财务报表时,确定判断的范围;(4)使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增加对财务报表的理解和信心;(5)通过减少会计备选方法的方式增强财务报表的可比性。由于FASB重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将它作为制定会计准则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从而能够较好地保证它所制定的各项会计准则之间的前后一致和相互协调。 ????总体而言,?美国FASB?的概念公告(?FASB?Concepts?所叙述的内容比较详细、充实而且相当严谨。不仅在世界上是首创的,?而且提出了许多创造性的见解,?值得各国的准则制订机构加以借鉴。特别是这些公告是按每个问题分写成六个报告,?每一个报告都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尽管分为六份概念公告,?但这些公告基本上能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大体达到了W.?A.?佩顿与A.?C.?利特尔顿在《公司会计准则导论》中提出的连贯、协调、内在一致的理论体系的要求。二.国际会计准则《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的主要内容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在1989年颁布了《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包括前言、引言、财务报表的目标、基础假设、财务报表的质量特征、财务报表的要素、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财务报表要素的计量,资本和资本保全概念。这为财务报表的编制及之后的财务报表编制准则的制订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基础框架。 ????? 1、在前言和引言中IASB提出了该框架的目的、现状、范围和使用者及信息需求等。它指出该框架的提出是“为了适用于一系列的会计模式以及资本和资本保全概念”,用于帮助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理事会制订新的国际会计准则和审议现有的国际会计准则,帮助财务报表编制者应用国际会计准则和处理尚待列作国际会计准则项目的问题,以及帮助国家会计准则制订机构制订本国的准则。从这里可以看出,该框架的提出并非只是一份特定的国际会计准则,而是用于指导国际会计准则编制工作的基础框架。 ????? 2、在财务报表的目标中指出,是提供经济决策中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的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

中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比较

中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比较 摘要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比较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简称CF),是一套可用来指导并评价会计准则的基本理论框架。其作为一个专门术语最初出现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之后。本文就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做一个大致的比较。通过比较,从中认识到中美财务概念框架的区别以及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发展中可资借鉴的内容。【关键词】财务概论框架 绪论 从1978年至2000年,FASB陆续发表了7辑SFAC,内容涉及会计目标、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会计确认和计量等。随后,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过的会计职业团体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也都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名称各不相同)进行了研究,并发布了一系列重要的文件和报告。目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仍在继续,我国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代表了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整体上的不同 第一,我国在总则中涵盖了会计基本假设,虽然没有直接提出“会计基本假设”这个名词。且我国还增添了“权责发生制”这一会计假设。在美国的CF中却没有提出会计基本假设的内容。 第二,会计目标不同。美国SFAC NO.1中提到了关于企业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提供对企业制定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将“决策有用性”放在首要地位。而我国把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定为两个用途,而且把反映企业管理层的受托责任目标放在首位,同时兼顾决策有用性。 第三,在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方面也存在不同。我国没有明确反馈价值,预测价值,可靠性,可稽核性,中立性等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美国CF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一个存在内在联系的多层次的完整的质量特征体系,而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间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彼此孤立的平行、并列的关系,没有形成一个内在联系的整体,美国还提出了成本效益原则,而我国却没有这一提法。 第四,在财务报表要素方面存在着差异。我国的新准则由六大要素组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在所有者权益中引入了利得和损失这两个概念。而美国的SFAC NO.3中提出了十项基本要素:资产(assets),负债(liabilities),权益(equity),业主投资(investments by owners),派给业主款(distributions to owners),全面收益(comprehensive income),收入(revenues),费用(expenses),利得(gains),损失(losses)。 第五,美国SFAC NO.4中专门介绍了非盈利组织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认为非盈利组织编制财务报告的目的应该是向现在和潜在的资财供给者和其他用户,在分配资财给非盈利组织做出合理决策时提供有用的信息。而我国的新准则中并没有单独提出非盈利组织编制财务报告这一概念。 第六,在确认和计量方面,美国给出了确认和计量的具体定义,而我国却没有给出清晰的定义。 第七,在财务报告方面,我国首次使用了财务会计报告这个名词,涵盖了很广泛的内容,具体包括会计报表,附注及其披露的内容,是历史的一个创举。而

基本会计准则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一)

基本会计准则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一) 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制订的背景我国于1992年11月颁布了第一个企业会计准则,它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建国后不久,即从1951年下半年起,我国就实行了分部门、分行业、分所有制一统到底的会计制度。它与当时的计划经济是适应的,在维护财经纪律、保证财政收入、促进增产节约等方面,曾起过积极作用。但在改革开放后,它就逐渐暴露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缺陷。这种缺陷可以从两个方面看:对内,由于实行部门、行业和所有制三个分割,使不同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的企业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同时,由于会计制度一统到底,使企业运用会计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时,没有灵活性。对外,我国统一会计制度从账户设置、会计处理,到会计报表,都同国际惯例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所产生的会计信息,不可能成为国际通用商业语言的一部分,从而也就不可能在对外交流中起到应有的媒介作用。1992年开始的用会计准则取代统一会计制度的改革,把我国会计改革推进到一个崭新的轨道。近五年来,我国的会计改革,仍以建立企业会计准则为中心而继续走向深入。五年中,共完成了约30个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并反复进了修改。根据需要,财政部在1997年5月22日又出台了继1992年11月份以来的第二份企业会计准则,也是第一个具体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同时还公布了这份准则的指南,要求上市公司从1998年1月1日起执行。上述举措,消除了国内外可能产生的疑虑:中国的会计准则是否由于遇到什么困难

和阻力而停止制订了?其实,会计准则的制订,是一项严肃而细致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深入的调查、细致的研究,需要反复征求意见,不断修改和完善。这当然需要时间甚至恰当的出台时机。每一个国家制订会计准则都走过这样的道路。我相信,不久,我国更多的具体会计准则将会陆续出台。二、我国应建立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结构从我国会计准则制订开始到现在,我国会计界有一点是没有分歧的,那就是:我们将建立一个在《会计法》的指导下,以会计准则为核心,以会计准则指南为补充(当然,在过渡时期还应同时采用相关的行业会计制度)的既符合国际惯例,又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准则体系。在我们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将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基本会计准则,它是用来指导方向的,内容包括会计准则所要运用到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第二层是具体会计准则,它是准则体系的主体,是财务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的恰当规范。用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的话来说,它才是“应当如何在财务报表上反映具体种类的交易和其他事项的权威表述”。第三层是会计准则指南,它是用来说明具体会计准则的各个部分,加上必要的举例,以提高操作性。三、基本会计准则的性质及财务会计与概念框架的关系我国1992年11月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一般都认为它是一份基本会计准则。确实,今天看来,它具备了基本会计准则的雏型,但需要修改与完善。讲到基本会计准则,人们会想到西方的概念框架。这里需要研究说明两个问题:第一,基本会计准则是什么性质的准则?第二,基本会计准则与概念结构有什

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一个供给与需求的分析框架

财务会计概念结构:一个供给与需求的分析框架 目前国际上比较主流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包括有FASB发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IASC发布的《编制和呈报财务报表的框架》、ASB发布的《财务报告原则公告》和ISAR发布的《财务报表的目标与概念》,而这其中又以FASB发布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最为公认和通用。本文首先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概念、作用以及内容进行了简单的说明,然后对基本准则充当现阶段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未来发展做出了一些预想,希望能为我国的财务会计框架研究做出一定的借鉴意见。 标签: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国际趋同;基本准则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概念与作用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概念 “财务报告概念框架”这一概念由FASB(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1974年首先提出。此后成为FASB和IASB(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及一些会计理论研究者的研究重点。2018年3月,IASB新版财务报告概念框架正式发布。FASB 的观点认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以目标为导向的、以若干相互联系的概念为组成部分的连贯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但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并不等同于会计准则,也并非是会计准则的组成部分,而是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指导理论,协调会计准则科学实施的理论支撑和评估标准,对会计实务和会计理论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 财务报告概念框架规范了通用财务报告的目标和概念。本概念框架的目的有以下三点:一是帮助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制定基于协调一致概念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由于会计准则是根据会计概念框架制定出来的,这在很大程度上的可以保证会计准则更加具有一致性和逻辑性;二是在特定交易或其他事项缺乏适用准则,或准则允许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情况下,帮助编报者制定协调一致的会计政策。这可以满足实务会计发展的需要,在财务人员编制会计信息时提供最具权威的理论依据,保证各个企业的会计信息更加的公正透明;三是帮助所有各方理解和解释准则。这有利于会计从业人员及会计报告使用人员更好地理解会计信息。 二、会计概念框架的主要内容 (一)财务报表的目标 关于财务报表的目标,存在两个学派:决策有用派和受托责任派。决策有用派的观点提出企业中的现金流动的资料和企业的经营业绩如何以及企业内部资源变化的消息,强调信息的相关性。受托责任派认为会计要真实反映受托责任,

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若干问题的认识

第26卷 第6期Vol .26 No .6 中州大学学报JOURNAL OF ZHONGZ HOU UN I V ERSI TY 2009年12月 Dec .2009  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若干问题的认识 刘大志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辽宁大连116025;辽东学院理财系,辽宁丹东118001) 收稿日期:2009-10-18 作者简介:刘大志(1977—),男,辽宁丹东人,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会计学在读博士研究生,辽东学院理财系讲师,研究方向:会计理论、财务呈报。 摘 要:首先介绍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及其作用,然后概述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历史演进过程,接着探讨了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介绍了当前国际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现状,最后分析了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历史演进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715(2009)06-0016-02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oncep tual Fra me work of Financial Accounting ,简称CF ),是由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目标(ob 2jectives )以及与目标密切联系的其它基本概念(other funda 2mentals )共同构成的理论体系。会计目标规定财务报告的目 的和宗旨,而其它基本概念则是财务报告在确认、计量、列报时所必须选择运用的工具。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作用在于:第一,可以保持会计准则相关文件的外在特征与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减少各准则间的不一致,提高会计准则的规范程度,因此有人称之为准则中的“宪法”。第二,能够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好地理解财务报告所提供信息的目的、性质、内容,以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决策。第三,能够为会计准则的制定及重大会计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考的方向,同时减少准则制定过程中的个人偏向和政治压力。但需要注意的是,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F )只是 用来评估、指导公认会计准则(G AAP )制定的,在制定G AAP 方面具有权威性,但CF 本身不是G AAP,它被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 I CP A )列为G AAP 以外的第五个层次,地位相当于专业文献和教材。在处理会计实务时的顺序应该是这样的,首先应该是遵循公认会计准则(G AAP ),在缺乏G AAP 时可以参考CF,CF 不能凌驾于G AAP 之上。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历史演进 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07年到1961年,该阶段对CF 的研究主要是由学术界主导,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是Sp rague 、Pat on 、Canning 和L ittlet on 等人,但该阶段学术界的理论研究与学术著作只涉及了很少的财务会计基本概念和会计准则,这一时期可以认为是CF 的起步阶段。第二阶段从1961年至现在,会计准 则制定机构领导了这一阶段CF 的研究。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需要研究基本会计理论,用来评估和指导准则的发展。准则制定机构先后经历了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 I CP A )所 属的会计研究部、A I CP A 主导的会计原则委员会(AP B )及 Truebl ood 领导的研究小组、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 AS B )。总的来说,F AS B 经过了20多年的努力,发布了7 份报告,基本形成了协调、内在逻辑一致的CF,美国的CF 以目标为导向,确立了信息质量特征是相关性,定义了报表要素,明确了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世界各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都以美国为蓝本。 三、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几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第一,F AS B 认为财务报告的通用目标是决策有用性,但我们的观点是,不仅应该体现决策有用观的目标,还应该反映受托责任观的目标。投资者需要的是有助于其做出投资决策的信息,尤其是中小股东,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他们更加关注信息是否相关,是否有助于其做出决策。可是企业的大股东持股比例高,他们往往对企业会有重大影响,比中小股东更加关注企业的长期经营,因此有强烈动机考察企业高管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第二,F AS B 的CF 第1号与第6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对资产的定义前后不一致。在第6号公告中,F AS B 将资产定义为“企业未来的经济利益”。从经济学的角度,资产定义为“经济资源”更为合理,因为“未来经济利益”其实是“经济资源”提供给企业进行生产交换的结果,从本质上讲它是“经济资源”的一个属性。而且“经济资源”不一定都会转化为“未来经济利益”。举个例子,美国企业期末并不对拥有的土地计提折旧,最终土地价值无法以现金收回,因此我们认为,将资产定义为“经济资源”更能反映资产的本质。 ? 61?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综述

目录 一、引言 (1)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现状 (1) 三、经济全球化下会计准则国际趋同 (3) (一)财务报告目标的阶段性成果 (4) (二)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特征的阶段性成果 (4) (1)基本质量特征 (5) (2)增强型质量特征 (5) (3)会计信息质量的约束条件 (6) (三)财务报告要素及其定义的阶段性成果 (6) (四)会计计量的阶段性成果 (6) 四、构建我国财务会计基本准则的研究 (7) (一)基本准则的地位 (8) (二)基本假设与目标 (8) (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8) (四)会计要素的定义及其确认 (9) (五)会计计量 (9) (六)财务会计报告 (10) 参考文献 (11)

一、引言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由一套相互联系、协调一致的概念和原则组成的有机整体,它能引导会计准则的前后一致,并说明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特征、功能和局限性。概念框架不仅是会计准则制定、评估和修订的直接依据,还可以为会计实务提供理论指引,在整个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中起着统驭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的国际趋同已成定局,概念框架也必然走向全球趋同的道路。因此,在我国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尝试,不仅要基于政治经济现状,还要考虑与国际接轨。本文主要介绍了各会计准则制定主流机构建立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现状、概念框架国际趋同的阶段性成果,以及我国现行的会计基本准则方面的内容。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现状 1980年5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表的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制定适合国情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各国会计工作的基础。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已经或开始制定自己的概念框架,如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表的概念公告(SFAC),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财务报告原则公告”(SP),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制定的“编报财务报告的框架”(IASC),澳大利亚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AC),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制定的“财务报告概念”(FSC)等。这些概念框架各有特点,但在基本结构和基本内容方面却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下面是各主流机构制定概念框架研究的现状总结③: 财务报告的目标 目前,理论界关于会计目标的认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受托责任论”,即满足委托人对代理人履约责任的信息需要;另一种是“决策有用论”,即会计目标是为了满足相关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各国的概念框架中,对上述两点目标经常有争议。如FASB认为财务报告的目标就只是提供给使用者用于经济决策,而把反映管理当局受托的履行情况的评估列入经济决策的内容。但IASC之类则认为应将两个目标并重。 SFAC:向投资人、债权人和其他类似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经济决策的信息;

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组成

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组成、内容、作用及其发展历程 丘岳增北京交通大学物流0903班09245077 摘要::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对会计准则的制定有着重要的指导性作用。文章在回顾和评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组成、内容、作用及其发展历程基础上,以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为例子,结合与国际会计准则,我国新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从中归纳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一些基本作用和特征,并就如何构建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作了探讨。认为在会计国际化的今天,尽快建立我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已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准则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可以说是财务会计理论的核心部分,它可以用来评估现有准则、发展新的准则。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认为概念框架可以“为纠正会计事物中的不足和发展会计准则提供一个具有充分说服力的理论依据~为分析、评估和指导会计准则的发展提供一个规范性的理论基础”。正如FASB前任主席唐纳德·柯克所言:。有了概念框架,会计准则的制定就有了方向。”只有以概念框架为指导,才能使各项具体会计准则保持前后的逻辑一贯,避免矛盾和朝令夕改。我国财政部于1992年颁布了第一部企业会计准则(即基本会计准则),自1997年开始又陆续颁布了16部具体会计准则,至今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会计概念框架,而我国概念框架的制定与实施可以说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目前理论界关于概念框架的研究和争论比较多,本文从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和会计假设两方面的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定义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 of Finan—cial Accounting,CF)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976年12月2日公布的《关于企业财务报表目标的暂行结论》、《财务会计和报告概念结构:财务报表的要素及其计量》和《概念框架研究项目的范围与含义》等3个文件中。对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什么的问题,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组织或学者有不同的理解。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组成 会计概念框架并非泛指会计职业所面临的法律环境,它一般包括政府法律法规、职业会计准则、税法、证券管理法规、公司科目表等几个方面。,会汁概念框架的相关性取决于这几个方面的综合影响,政府法律法规的影响越小.职业会计准则的影响越大,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实务的相关性就越高。 会计概念框架不应直接规范会计实务,而应构造统一的、全面的概念体系,使之能够贯穿和统驭所有的具体准则体系,从而起到评价现有准则的适用性和指导新准则制定的目的。因此,会计概念框架应主要包括财务报表的目标、财务信息的质量特征、财务报表的要素、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与计量、财务信息的揭示等几个方面的内容。现对各国会计概念框架的主要内容进行比较分析。 三、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内容 1.财务报表的目标 美国《财会会计概念公告》第一号中提出的财务报表的目标可分为三个部分:①财务报表应为现有的或潜在的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使用者进行理性投资、贷款或者其他决策提供有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 姓名:姜金萍 年级:2014级 专业:会计硕士 学院:会计学院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 摘要:本文通过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起源、发展的论述,同时对国内针对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文章进行综述,进而对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关系进行了相关研讨。 关键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准则;并存论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概述 (一)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起源 西方发达国家对财务会计观念框架的研究由来已久,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这个术语最早出现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1976年12月公布的《关于企业财务报表目标的暂行结论》、《财务会计和报告概念结构:财务报表的要素及其计量》和《概念框架研究项目的范围与含义》三个文件中,也称财务会计概念结构(Concep Framework of Financial Accounting,CFFA或CF)。FASB在第二号的概念公告的前言中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定义为:概念结构是由互相关联的目标和基本概念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这些目标和基本概念可用来引导首尾一致的准则,并对财务会计和报告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作出规定。其内容主要包括:(1)确认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的目标。(2)对财务报表要素作出定义。(3)评估财务会计和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4)解决如何对财务报表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5)分析某些重大财务会计问题。 (二)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发展 2004年10月,国际两大最具有影响力的准则制定机构FASB与IASB 召开联合会议,决定将改进并建立共同的概念框架项目列入联合项目的工作日程,以指导趋同会计准则的制定FASB在2010年9月28日发布了共同概念框架联合项目第一阶段的成果SFAC8(财务报告的概念框架:第一章和第三章),它将财务会计的概念框架定义为由描述财务会计与财务报表性质职能和局限性的相互关联的目标和基本概念组成的连贯体系。SFAC8在财务报告的目标、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具体的改进。 (三)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的现状 我国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起步较晚 ,尚未建立完整的会计概念框架体系, 对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还缺乏深入的认识, 造成我国会计准则不是建立在一个规范的基础上, 并给会计的国际协调带来障碍。但随着进入新经济时代,资本市

财务会计的概念

论财务会计的概念与结构 一、财务会计的概念 所谓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财务会计与报告的概念框架”的简称,为了方便通常简称为CF。是由一系列说明财务会计并为财务会计所应用的基本概念所组成的理论体系,是评价现有的会计准则、指导和发展未来会计准则的理论依据 二、财务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始于西方会计界,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演变与创新,传统的会计理论概念受到严重冲击和批评,迫切需要建立一套能适应新经济形势的完整的和规范性的会计理论框架,来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和解决现有的会计准则未曾涉及的新的会计问题。自1976年12月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公布的《财务会计与报告概念结构:财务报表的要素及其计量》中首次出现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这一专门术语以来,以美国、英国为首的西方学术界对其进行了如火如荼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而对这方面研究,我国起步较晚,尚未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财会专门理论研究体系。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类似于一部会计的宪法,是一切会计理论的目标指引方向,具有以下重要作用: 1、评估已有会计准则的质量,保证会计准则相关文件内在逻辑的一致性,避免不同准则之间的矛盾冲突,确保会计准则体系的完整性和缜密性;而且还能弥补准则中的某些缺陷,对重大会计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2、指导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发展新的会计准则,并为其制定指明方向。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使用者提出新的信息需求而定期对会计准则加以修订和完善。同时,通过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能及时展示社会经济环境变动情况下会计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从而不断地推动会计理论研究向纵深发展。 3、在缺乏公认会计原则的领域,起到指导会计实务的基本规范作用。即面对经济环境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缺乏相关会计准则对该业务进行规范时,可以作为替代性的规范文件。 4、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好地理解财务报告所提供信息的目的、内容、性质和局限性,使其能据以做出恰当的分析判断和正确的经营决策。 三、构建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基本内容 借鉴西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已有的研究成果,考虑我国的具体情况,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构建应包括以下层次和内容: 1、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对象,三者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第一个层次。 (1)会计目标。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应定位于“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的融合。一般认为,“决策有用观”比较适宜于资本市场高度发达并在资源配置中占主导地位的会计环境,而“受托责任观”比较适合委托方和受托方可以明确辨认的会计环境。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十分发达,国家作为委托方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相当一部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个人素质尚不能保证理解复杂的会计信息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这些都决定了我国会计目标定位不应完全脱离“受托责任观”而定位于“决策有用观”。 (2)会计基本假设。是由财务会计所处的经济、政治、社会(主要是经济)环境所决定的,是作为财务会计存在和运作前提的基本概念,即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和基本程序都离不开主要由企业内部和外部经济环境所建立的基本假设。缺乏这些前提假设,就不会有财务会计了。 (3)会计对象。由于会计要素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财务报表应设置那些要素,设置多少要素都必须限制在会计对象的范围内,受到会计对象的制约,若会计对象不明确,会计要素的设置就会失去客观依据。 2、财务会计要素及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作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第二个层次。 (1)会计要素。是指财务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具体对象,也是组成财务报表的基本单位。也就是说,财务报表的各种信息是以会计要素为基础的。因此怎样定义会计要素,对财务会计信息的生成具有不可言喻的重要性。

论美国的会计概念框架与我国的基本会计准则

2006年第4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No.42006 (总第176期) 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Arts&Social Sciences) General Serial No.176 论美国的会计概念框架与我国的基本会计准则y 葛家澍 (厦门大学会计系,福建厦门361005) 摘 要:会计准则和概念框架同属于经济中的制度安排。会计准则起因于财务报告的编报者与其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建立会计概念框架的主要用途是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财务 会计委员会评估和发展会计准则提供指南。美国会计概念框架是当前世界上最全面、最细致的会 计概念框架。IASB和FASB联合制定的会计概念框架项目,在财务报告的目标和信息质量特征的 发布方面初步达成一致意见。他们还讨论了要素,如资产、负债的定义和报告主体概念,而这些均 未有结论。对比国际会计的概念框架,我国基本会计准则既有趋同性,也有创新性。 关键词:会计概念框架;会计准则;趋同概念项目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06)04-0005-07 会计是管理经济必不可少的手段,它的形式与内容一定要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建国以来,我国的会计一直处于改革之中。20世纪50年代初,为了符合计划经济的体制与模式,我国全面借鉴了原苏联的会计制度,建立起分所有制、分部门、分行业一统到底的会计体制。这是新中国会计改革的第一个里程碑。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经济的种种弊端逐渐暴露出来。1991年11月,财政部出台了企业会计准则和财务通则,毅然冲破了在我国实行了约30年之久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一统到底的会计制度,打开了会计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而改革的大门。这是我国会计改革的第二个里程碑。2005年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加快建设并努力与国际会计趋同的一年。2006年2月15日,上述工作已基本完成,财政部公布了一系列完整、连贯、协调一致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包括一个基本准则和38个具体准则,基本上覆盖了我国现代企业经常涉及到的交易、事项和其他经济活动。新会计准则的出台,标志着在我国,市场经济的会计规范基本取代了计划经济的会计规范。这是我国会计改革的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里程碑,昭示着我国会计发展新时代的到来。 y收稿日期:2006-06-08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05ZZD630004) 作者简介:葛家澍(1921-),男,江苏兴化人,厦门大学会计系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